发布时间:2023-12-23 15:51: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粮食直补;粮食主产区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031-04
引言
我国自2002年逐渐建立起了以粮食直补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建立对粮食生产者和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机制(万宝瑞,2004;朱泽,2004),这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王雅鹏,2005)。一些学者从补偿目标、补偿方式、补偿范围、补偿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政策设计(杜辉,2010;夏玉莲,2011)。庄荣盛(2013)通过我国城镇化过程汇总多方面的利益格局失衡分析,指出要维护农民利益,应当建立农民、企业与政府利益平衡机制。侯立军通过对制约主产区建设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要建立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搞好粮食主产区建设。龙方、卜蓓等(2012)对粮食生产者的利益补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潘刚、李琪(2012)认为,解决粮食主产区经济普遍落后、农民受益偏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陈明星(2012)研究了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认为应当合理划分利益补偿阶段、动态调整利益补偿行为。杨建利、靳文学(2012)通过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粮食生产情况透视,指出了合理的确定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额度。王有国(2013)从构建粮食安全保障基金等方面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提出了建议。薄爱敬(2010)对我国的粮食补贴制度和机制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各项政策积极作用和负向作用。田建民(2010)指出,我们必须从区域公平发展的视角构建我国的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上述成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需要指出的是,以往的研究多局限在研究粮食生产补偿的意义、原因上,更多的成果则围绕粮食补贴政策的效果和改进的方向来展开,对于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功能、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等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层面,缺少深入的实证和定量研究,对补偿政策的运作模式和实现途径的研究不够深入。如何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现有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水平总体上偏低
尽管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差距仍然较大。就“黄箱政策”来说,我国目前的财政农业补贴总量达不到WTO《农业协定》中“黄箱补贴”允许的8.5%的水平。同时,由于各省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不一样,以及核定包干基数的因素与应补贴的粮食种植面积的差异,在不同省份间的补贴标准差距过大。与此同时,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高于农业补贴标准的增长幅度。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较大程度地抵消了农资综合补贴的效果。在粮食收购价格不能大幅度提高和农业补贴标准相对较低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种粮农民通过获得农业补贴所得到的收益十分有限。
(二)农业补贴结构不尽合理
第一,临时性补贴多于经常性补贴。许多应对农产品短缺而推出的财政农业补贴是临时性的,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第二,补贴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激励作用有限。在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补助资金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人情补贴“现象。第三,农机补贴的对象分散,但效率不高。因为农机补贴对种植规模没有要求,只要购买的农业机械在补贴范围以内就可以得到补贴,基本上形成了“家家得补贴,户户有农机“的情况。这种情况实际上不利于农业合作组织的工作。第四,对几乎涉及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没有明确的地区与人群的区别。第五,对于农民培训的支出比例偏低,直接导致农村的人力资源匮乏,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足。
(三)农业补贴管理和监督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对农业补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监管。实施农业补贴的权力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机构设置较为分散,农业资金的支出来源过多,出现了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农业补贴制度多以部门规章制度形式出现,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降低了财政农业补贴的效率。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普遍存在着监管不严的情况。一些地方出现了谎报、虚报面积,甚至许多已经租赁、征用、非法转手的非农用地也在堂而皇之地领取直补资金,形成资金流失和腐败。
(四)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获得的补贴不平等
虽然中央政府的补贴政策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但粮食主产区基本上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能力有限,中央财政与省财政的补贴加在一起,粮食主产区农民得到的补贴远低于粮食主销区。粮食主产区没有以牺牲粮食和耕地为代价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却面临“产粮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困境。
综上所述,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在支持力度、补贴结构、支持方式、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十几年以来两次补贴政策实施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进行优化。
二、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构建的目标定位
我们认为,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是一个比粮食生产补贴更为宽泛的概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粮食生产者由于生产粮食而放弃其他效益更高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机会成本的补偿;其二,对于粮食生产者由于粮价下降所导致的销售粮食收入不能弥补成本所造成亏损的补偿;其三,为了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所需要增加的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其四,为改善粮食生产者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所需要增加的公共产品投入。简言之,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是指,为了激励粮食生产者及其所在地区的粮食生产积极性,通过调整中央政府、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种粮农民、粮食消费者等相关利益者由于粮食生产活动、粮食流通活动和粮食消费活动所导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补偿粮食生产活动产生的超过其经济利益的机会成本,并提高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福利水平的具有激励特征的制度。
(一)形成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机制
在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必须破解的首要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我国粮食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又有一些争论。有人主张去库存就是减少国内粮食产能。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我国粮食产量虽然实现了连年增长,但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并不牢固。农业去库存可以允许粮食产量在不同年份略有波动,但不能滑坡。必须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重大措施,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形成种粮农民增收的长效推进机制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确保农民的持续增收。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种粮比较利益低等原因,粮食主产区粮农的收益不高,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种粮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既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前提,也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把增进粮食主产区农民福祉作为构建粮食生产支持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走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使得广大粮农在为粮食安全做贡献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形成产粮大省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的增进机制
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应当摆脱单纯的“粮食增产”目标,按照“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把增进产粮大省和产粮大县的社会福利、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建立粮食生产支持机制的抓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支持手段,加快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使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地向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倾斜,积极推进财政资源在城乡和农业、农村两个方面的综合平衡、促进城乡融合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繁荣,让广大种粮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探索出一条粮食主产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双赢的发展道路。
三、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
我们认为,粮食生产利益机制的构建应从以往的以补贴为主,转向投入支持、市场调控、风险规避与补贴并重,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支持体系。一个完善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由四个方面构成,即粮食生产投入支持机制、粮食生产补贴支持机制、粮食市场调控支持机制、粮食生产风险支持机制。
(一)粮食生产投入支持项目
粮食生产投入支持项目包括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粮食生产科技投入、粮食产业化支持投入等3个方面。
1.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应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作为粮食生产投入支持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粮食主产区实施农业重点开发工程,增加一批粮食高产、高效改造工程项目。根据农业部2006年测算,如果1/3的中低产田(约4亿亩)耕地的基础能力能提高一个等级,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00亿斤左右。首先,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方式,采取政府直接投资、政府引导和公办民助、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在对各种不同来源的资金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采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推进工作。其次,建设项目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即重大的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等。还应重视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集中优势研究力量,加大粮食绿色增产项目的攻关力度。实施植物保护建设工程,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有关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耕地占补平衡等应实行与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同的政策。
2.粮食生产科技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属于“绿箱”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科技的财政支持力度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积极解决省级和市县级粮食生产科研经费不足问题。其次,加强粮食良种繁育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重点支持粮食品种资源、转基因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再次,将新型农业科技与农业推广补贴结合起来,重点扶持发展科技含量高效果好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推广和应用,放活农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形成绿色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网络。最后,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通过整合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长期支持农业科技攻关,建立统一协调、开放共享的农业实验场站系统。
3.粮食产业化支持投入。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粮食品种种植带;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粮食产业化。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将集中支持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该项政策主要有三种扶持方式。其一,优先给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以贴息贷款;其二,优先给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以财政补助;其三,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地区采取财政股权投资基金、贷款项目担保基金、贷款项目担保基金等方式。
(二)粮食流通支持项目
1.粮食仓储设施投入项目。完善县(市)级仓储、重要粮食物流节点项目,优化重要节点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的格局。提高储备粮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智慧粮库建设。鉴于粮食主产区财力比较薄弱,加强对地方储备的支持,中央财政可对地方储备给与一定的补贴。
2.粮食加工支持项目。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培育一批粮深加工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其一,支持商业银行对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资本金投资或投资补助,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主食工业化生产。其二,对中小粮食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应参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于适当支持。应多措并举,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3.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提升项目。加强粮食主产区粮食仓储、物流、市场等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布局建设,在整合现有的粮食仓储设施资源的基础上,新建或扩建大型现代化粮食流通和仓储设施。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健全跨区域的粮食应急保障和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打造覆盖省、市、县的粮食应急保障网络和智能化服务系统。
(三)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项目
1.以农民作为受益对象的补贴。实行直接补贴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必须锁定补贴对象,强化以农民为受益对象的农业补贴力度,使粮食直补资金主要通过粮食种植面积直接落实到农民手中。
2.以企业为受益对象的补贴。一是对粮食加工企业的补贴。粮食加工系微利经营,在价格干预时发生的原粮采购价高于成品粮折原粮后的销售价的价差,政府应适当给与补贴。二是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补贴。在农资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时,为了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体上保持稳定,政府在必要时可采取临时的农资直补政策,对生产企业进行补贴或奖励。
3.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福利为受益对象的补贴。积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发展粮食主产区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使粮食主产区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领域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区域条件不适合发展粮食生产的农村,可通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建设完善一批基础公共设施,如乡间道路硬化、稳定供水供电、修建文化广场、植树造林绿化等,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增加农民创收途径,让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四)粮食市场和金融支持项目
1.粮食最低收购价调控政策。在当前条件下,应对三大品种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制度或临时收储制度所具有的“价格调控”和“托底购销”功能及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是目标价格制度不具备的,如何处理好最低收购价合理定价问题和收购后农产品销售问题是关键。今后可采取以下三项措施:其一,改变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不降只升的价格确定方式;其二,鉴于不同地区条件差异大的实际,可采取分区确定价格的办法;其三,对于有些品种,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用目标价格制度取代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以减少价格支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影响。
2.农村金融与信贷政策。加大“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和重点领域信贷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全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采用多样化的贷款方式,构建高效的办贷机制。一是创新粮食规模经营信贷产品。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产粮大县生态环境建设等为导向,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二是创新城镇化信贷产品。以推进产粮大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导向,支持产粮大县水利、公路、电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创新农业产业化信贷产品。针对农业产业化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开发全产业链融资产品,提升粮食产业链附加值。五是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粮食主产区规范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四是创新改善民生信贷产品,支持产粮大县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支持金融企业探索“互联网”模式,在农村开展电商服务、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服务等,通过互联网全方位整合村镇银行、自助银行、社区银行的功能,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粮食主产区农民的金融、电商、物流、教育、医疗、社保等热点需求。五是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实施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推广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合作模式。
(五)粮食风险规避机制
1.粮食风险基金制度。中央应增加粮食主产省的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加快取消粮食主产区风险基金配套,更好地帮助粮食主产区加强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
2.种粮环节的风险支持。推动农业保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协助农户形成稳定的偿还能力,增强种粮农民对意外风险的抵抗能力。一是完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保险制度,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中央财政将于2016年进一步提高对产粮大县稻谷、小麦、玉米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在政策出台前,省级财政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已高于25%(现行补贴比例)的部分,中央财政承担高出部分的50%。如果省级财政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并相应降低产粮大县县级财政保费负担,中央财政还将承担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降低部分的50%。上述政策实施之后,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比例,将由目前的中西部40%、东部35%,逐步提高到中西部47.5%、东部42.5% 。二是加强农村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灾害性天气、地质地震灾害、森林火灾、农林有害生物重大动物疫病、环境污染等防灾应急预警体系。
3.储存环节的风险支持。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承担粮油最低库存义务。最低库存义务的具体标准应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公布。
参考文献:
[1] 杨建利,靳文学.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平衡机制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129-134.
[2] 陈明星.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研究[J].研究探讨,2012,(7):57-61.
[3] 龙方,卜蓓,等.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发展,2012,(11):17-18.
[4] 卜蓓.粮食生产者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6).
[5] 王国有.构建黑龙江省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初探[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12):30-34.
[6] 潘刚.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问题研究[J].政策经纬,2010,(9):4-8.
[7] 田建民.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8] 夏玉莲.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9] 李琪.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对策探讨[J].公共管理,2012,(12):153-155.
[10] 庄荣盛.维护农民利益应建立农民、企业与政府利益平衡机制[J].探索研究,2013,(1):31-35.
[11] 薄爱敬.我国粮食补贴制度与机制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12] 李科艳.农业补贴政策应实施调整与完善[J].粮食决策咨询,2014,(15):6-13.
[13] 胡泽华.我国粮食补贴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粮食决策,2014,(15):15-17.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江苏金湖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65-02
粮食产业是金湖县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人均贡献1 t粮而闻名全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007、2010年2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如何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该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金湖县粮食生产现状
稻麦是金湖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稻麦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5%左右。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政策的推动下,紧紧围绕“扩大面积、调优结构,确保粮食总产稳中有升”的思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粮食生产得到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粮食收获面积达到7.21万hm2,其中水稻面积为3.59万hm2,小麦面积为3.18万hm2,粮食单产6 834 kg/hm2,全县粮食总产49.25万t。
2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
2.1区域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金湖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具有稻麦等粮食作物生长最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大气、农灌水和土壤污染程度、污染水平均为清洁,素有“淮上明珠”之美誉,符合无公害稻麦产地环境条件。
2.2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高
至2010年底,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4.5万kW,平均每6.67 hm2耕地拥有82.4 kW。全县有大中型拖拉机2 090台、小型拖拉机18 800台、联合收割机2 150台、水稻插秧机2 168台、大小条播机5 300台。机耕作业、机电排灌、机械化收获水平平均达到100%,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3%,高于省定指标13%,在全省名列前茅。
2.3水利设施比较完善
按照“遇洪挡得住,遇涝排得出,遇旱灌得上,遇渍降得下”的水利建设思路,建立防洪、除涝、灌溉、降渍四大工程体系,改善水利条件,为保障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奠定基础。至2010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2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 94.5%,其中:自流灌溉面积2 520 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7%,水库灌溉面积866.67 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7%,机电灌溉面积3.07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93.7%。
2.4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普及率较高
近年来,金湖县积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建设粮食高产示范区,以“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形式,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促进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1]。稻麦生产初步形成适应金湖地区特点的优质高产技术体系,全县稻麦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技术贡献率超过50%。
2.5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同步推进
大力建设绿色无公害稻麦生产基地、粮食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据金湖县生产实际制定了《无公害食品――优粳稻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优质杂交籼稻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实施规范化生产[2]。目前,全县通过无公害产地环境认证2.8万hm2,其中绿色食品基地1.21万hm2;建立优质粮食标准化示范区1.33万hm2。充分利用独特的环境条件和粮食商品率较高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和各种专业合作协会,培育和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影响投入力度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最低收购价格,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但由于生产资料、生产作业费用和人工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导致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幅大大高于粮食价格的上升幅度,种粮效益仍然偏低,这无形中影响到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3]。大多数农民仅重视化肥、农药、机械作业等硬性投入,对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改善生产条件往往缺乏投入,短期行为比较突出。由于长期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理化性状恶化,需要精工细作的生产过程也变成粗放管理,难以保障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品种多、乱、杂,主栽品种不突出
受种子市场放开影响,种子企业和经销单位以新谋利,经营品种多,据不完全统计,金湖市场上水稻品种就有40多个,小麦品种也有30多个,导致主栽品种不突出,品种多、乱、杂。同时,基层又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指导,导致一个区域内,甚至是一块大田种植多个品种,采取多种种植方式[4]。既不方便田间管理,无法按标准化生产,又影响粮食加工企业收购实行优质优价。
3.3集约化程度不高,龙头带动能力差
稻麦生产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适当的利润。金湖虽然人均土地不是很少,但在经营方式上仍以单个农户种植为主。近年来,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土地流转,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耕作、分散种植的现状,在分散种植、小规模种植的情况下,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全县粮食加工企业虽然众多,有的规模也比较大,但由于产业链条短,以初次产品为主,造成综合经济效益较低。加之加工收购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组织程度低,与农户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难以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
3.4基础设施标准不高,生产条件有待改善
金湖县属理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每年汛期,淮河入江水道还要承接中上游16万km2的洪水下泄,经常受外洪内涝的双重影响。近年来,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成方建新的标准较高,但不少20世纪60―70年代兴建的农田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无法发挥作用,加之农民对田间配套沟系不重视,标准低,户与户之间不平衡,无法抗御自然灾害的威胁,更难以实现旱涝保收。
3.5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弱化
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和农业、林牧渔等单位的合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被撤离分流,从事服务于传统的粮食生产的技术人员减少。留下来的技术干部也由于兼职或分工包村,在岗不在位,从事其他工作,行政化现象突出,主要精力不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造成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无法真正进村入户。加之农业技术人员年龄、知识老化,直接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功能弱化。
4提高金湖县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立足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原则,以提高耕地质量,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为重点,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粮食产量。5年内,金湖县粮食单产水平力争每年提高75 kg/hm2,总产突破50万t。
4.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改善基础条件,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要尽快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坚持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中低产田,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通过实施国家对粮食产业扶持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整合项目资金,统一制订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
4.2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各级政府应把耕地质量的改善作为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关键措施来抓,把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所必须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目前,一是要扎实抓好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堆腐还田技术,全面提高土壤肥力;二是要着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自我修复,为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提升产品品质打下基础。
4.3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土地集中经营,能让土地、资本、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优化组合,提高组织化程度,有效利用农业资本投入,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生态农业技术管理,发挥粮食生产规模效应,提高粮食生产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5]。稻麦生产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更需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全县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已为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当前,要以农村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创新土地经营权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出台鼓励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对于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要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三是加强扶持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鼓励农民通过租赁、转包、托管、入股、互换等形式将土地经营权集中到一些种粮能手和粮食生产经营大户手中,集中连片生产经营,长期投资,规模经营,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4.4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重点要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体系和能力建设,努力把县、镇农技推广体系建成精干、高效、多能的集技术服务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管理机构。二是做好农技推广机构的“定性、定编、定员”工作,不得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与农业技术推广无关的行政性工作。对于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在工资、补助、福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照顾。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参加粮食生产主战场,获取合法收入。三是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四是采取政策保障措施,吸引高素质、年轻的农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五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企业在技术、资金、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环节有组织地实行自我服务。
4.5加快粮食生产科技进步
一是加快超高产品种、优质品种、抗病抗逆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品种更新更换,充分挖掘良种增产潜力。二是强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高产创建、科技攻关等活动,既重视单项技术的创新,又强调技术的集成和系统配套,形成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高产栽培模式。三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粮食总产量提高,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平衡增产,实现平衡增产的关键则在于直接从事粮食生产者的素质[6]。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组织科技示范户参加高产攻关、高产创建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活动,在农民身边树典型、建样板,让农民看得见、学得着、用得上。
4.6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粮食标准化生产。鼓励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加工企业、农技服务组织之间的合作,实行“企业(合同)+基地+中介(农技服务)+农户”的经营模式。强化标准化意识,大力推进无公害粮食生产。发展并规范粮食订单生产和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企业和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队伍在联结企业与农户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企联结机制和合作机制。二是着力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着力推进全县粮食企业现有资源的整合,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和驰名商标,提高商标和企业知名度。四是积极扶持企业开展粮食产品深加工,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
4.7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
整合力量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以气象灾害防治、生物灾害防治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用天气、农作物发育期和产量动态预报及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建设预警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增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加强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和应急管理,成立专业防控队伍,落实专项资金,推进统防统治。
4.8加强农资质量监管
一是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监管队伍,提高素质,严格执法。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全面推行质量追溯制度,抓源头,治根本,规范农资流通,实施动态监管。三是加强对农资经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定期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守法经营意识,倡导守法经营,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5参考文献
[1] 林晓辉.发展粮食生产 打造产粮大县[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5-16.
[2] 沈尤佳.粮食危机与农业生产方式――粮食生产中的集体化、资本化与合作化[J].中国农村观察,2011(4):27-34,44.
[3] 张谋贵.我国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研究[J].西部论坛,2011(4):19-26.
[4] 韩媛芬,范变娥.论种子工作对西安粮食生产的贡献[J].中国种业,2011(7):27-28.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段,距贵阳市155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05°36′~108°13′、北纬27°8′~29°12′,全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86.95万亩(其中高产稳产田198.68万亩,中低产田388.27万亩)。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南部、北部、西北部气候条件各异。境内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多年平均年均温13℃~18℃,无霜期270~280天,热量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在1000~13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光、热、水变化基本同步,光、热、水匹配较佳。自然、气候条件比较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
一、遵义粮食生产概况
全市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1150万亩左右,常年粮食产量在300万吨以上。其中:水稻常年播种面积250万亩左右,亩产在300~600公斤/亩,最高亩产已突破800公斤。玉米220万亩左右,亩产在350公斤左右。马铃薯250万亩左右,亩产229.02公斤(折粮)左右。红苕在160万亩左右,亩产245.41公斤(折粮)左右。小麦160万亩左右,近年来下降到120万亩左右,亩产在160公斤左右。高粱种植面积从1997年的17.2万亩增加到2006年的35.6万亩,平均每年增加1.84万亩,总产从20151吨增加到41119吨,高粱种植面积和总产逐年增加,但单产不高,平均单产在107~151公斤/亩之间徘徊不前。200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92万亩(水稻242.47万亩、小麦69.6万亩、玉米241.08万亩)。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132.54万吨增长到1997年的284.59万吨,2008年已经增加到341.96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由1997年的484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520公斤。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1554元增加到2007年的 2819元。
二、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与经验体会
1.认真贯彻落实党发展农业农村工作的政策,切实加强领导,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认真落实党的10个中央1号文件,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科学论断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宣传贯彻到农村农民中去,指导农业生产。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粮食生产提供组织保证。粮食生产始终是我市经济工作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全市改革、稳定的大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重要产业,是全市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因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始终把它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抓在手上,毫不松懈。各县、区(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农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农业生产工作,有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科技推广,是粮食增产的根本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推广 “老五突破”技术,使粮食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十五”期末,全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推广普及率已达到95 %以上。“十一五”期间,又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新五突破”技术,在“十一五”前两年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粮食产量又再创新的水平。
一是加大“两杂”良种推广应用,粮食单产显著提高。1978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在250万亩左右,亩产在200多公斤,到1997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259.4万亩,亩产501.5公斤,单产实现了翻番;玉米单产从100多公斤提高到了341.9公斤。
二是大力推广水稻“两段育秧”、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稻两段育秧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试验示范推广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广普及,水稻单产从321.9公斤提高到398.0公斤;玉米育苗移栽由1991年示范推广到1996年推广普及,单产由332.0公斤提高到373.8公斤。
三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单产显著提高。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由1993年引进试验示范到2007年推广面积达180万亩,水稻单产显著提高。
四是推广旱地宽厢宽带技术,增加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宽厢宽带中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与净作玉米产量相差不大,二者单位复合产值确存在成倍数的差异。
五是示范推广超级稻,提高单产。我市的水稻大面积生产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推广超级稻品种亩产可增加50~100公斤。
2008年,全市推广杂交水稻237.49万亩、杂交玉米239.31万亩,分别占种植面积的97.95%、99.27%。推广水稻旱育稀植180万亩,宽厢宽带栽培80万亩,水稻抛秧30万亩,油菜免耕栽培80万亩。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有效保障粮食稳定增产。推广超级稻30万亩。
3.党政领导挂牌办点示范,典型引路,辐射带动效果显著是动力
办点示范是我市推动农村工作的成功经验。市政府要求各级都要抓点示范,树典型,办样板,成功一点,带动一线,扩大一遍。在粮食生产示范点上,组装配套新品种、新技术,今年全市市县领导干部共挂牌办示范点40多个,面积2 万多亩。
4.强化项目带动,促进粮食生产
以实施“粮增工程”、“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及高产示范栽培”等重点项目工程为载体,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手段,层层大办示范样板,促进粮食生产。在项目实施示范样板点上,组合应用省、市主导杂交优良品种、旱育稀植、规范化栽插、测土配方、病虫综合防治等农业适用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并强化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促进粮食生产。
5.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建设科技推广队伍,为粮食生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全市现有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446个,有专业技术人员3387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50人,中级425人,初级2000多人。
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十五”期间,全市共招收农广校系列中专生8089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28021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6028人次,培养星火带头人27374人、科技示范户71376户,为农村培养了留得住的生产技术人才。
6.落实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减轻农民的生产投入
近年来,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加大了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出台了惠农政策,对种粮农户实行政策性补贴。2007-2008年度,全市农民获良种补贴计7526.5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计41931.61万元、粮食直补计1513.12万元,三项共计50971.23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2.耕地质量降低
由于农田基本建设欠帐严重,加之不合理的施肥结构等,使粮田地力衰退、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
3.粮食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
4.粮食产品比较效益低,农资价格偏高,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5.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在家务农的劳动力相对较弱,对轻减型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投入不足
四、粮食需求及发展潜力分析
粮食需求:到2020年,全市人口将达800万人左右,按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计,共需粮食320万吨。如要保持现有40万吨左右的粮食调出量,粮食总需求将达360万吨。
发展潜力:在耕地面积不断快速减少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是粮食总量增加的关键。遵义市作为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应用,科技贡献率的不断提高,在粮食产量还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空间,潜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势强劲。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四大优势:
1.气候优势
遵义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南部、北部、西北部气候条件各异。境内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多年平均年均温13℃~18℃,无霜期270~280天,热量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在1000~13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光、热、水变化基本同步,光、热、水匹配较佳。自然、气候条件比较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这些都是发展粮食生产所需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2.产品品牌优势
遵义市在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内建基地,外抓市场,扶持发展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以湄潭“茅贡米”、余庆“大凉山”精米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米加工企业和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订单农业生产形式得到拓展,优质稻生产、加工、销售获得长足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拥有大米加工企业36家,其中获得中国淮安国际优质米博览会金奖的大米加工企业2家,大米加工能力达到23.6万吨,年实际加工大米15万吨,其余产品除销往市内、省内外,还销往临近省、市。
3.薯类作物尚有增产优势
遵义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50万亩左右,红苕种植面积180万亩左右。通过品种更新和推广脱毒薯,单产提升空间还大。
4.科技优势
近几年,遵义市主要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玉米营养体育苗单株定向移栽、油菜育苗移栽、脱毒马铃薯、种子包衣等农业适用技术。“十一五”时期,遵义市将继续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和高产品种,如准两优527、Q优6号等超级稻品种等,依靠科技增加粮食产量。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有效保障粮食稳定增产。
五、今后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
1.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15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360万吨左右,优质农产品达70%以上。
2.主要措施
2.1依靠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提高粮食单产是粮食增产的最基本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能否继续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能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单产的关键在于培育、推广应用高产优质粮食品种。在“十五”期间,我国在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方面已经培育出一些高产优质品种,并试验推广成功。1996年,我国启动实施了超级稻育种计划。目前己育成20多个超级稻品种,还集成了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就遵义市来说,就是要大力推广超级稻等高产品种,力争推广面积达100万亩以上。
2.2改造中低产田土,提高耕地产出率。通过实施“沃土工程”、 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等,改造中低产田土,增加土壤肥力,确保粮食产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改造中低产田土200万亩,建设标准基本粮田150万亩。
2.3良种研发和推广。加强种子资源的研发、培育、扩繁和推广体系建设,培育10~20个像遵玉系列、益玉系列等适合本地推广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年水稻新品种更新率达到100%,玉米新品种更新率达到90%,其他作物新品种更新率达到60%以上,新品种平均增产粮食7%左右。
2.4生产技术组装配套与普及。在主要产粮区,以玉米、水稻、薯类三大粮食作物为主攻目标,优化、集成一批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重点集成推广和普及主要粮食作物超高产栽培技术(如:水稻旱育稀植、玉米营养体育苗移栽、旱地宽厢宽带栽培等),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节水、节肥等资源节约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等。
2.5病虫、草、鼠害联防联治。建立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检验化验、控制扑灭、技术支撑以及物资保障体系,对各种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效提高到85%左右,防治技术到位率提高25%。
2.6大力推广脱毒两薯。马铃薯、红苕单产增幅空间还大,通过推广脱毒薯种,建立建立完善种薯良繁体系,加速品种更新,把单产提高到2000公斤以上。
2.7生态保障。通过建设100万口工程,结合“三沼”综合利用,推动农村生态建设,为粮食增产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六、发展粮食生产的建议
1.在国家加大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基础上,省级也应加大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投入。如:我市的凤冈、道真县等都未进入粮食生产主产县纳入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2.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投入到科技推广项目、适用技术示范办点和适用技术横到边纵到底的普及上。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目前大户在生产上主要依靠农业机械,极大的节省了生产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据调查,大户在生产管理上以夫妻或父子管理为主,辅之适当请季节工,主要集中在水稻移栽、病虫防治等季节性农事活动时请工,但即使是种田面积大的农户,一般平均每亩请工也不会超过3个工日,否则效益减少。1.3大户的农业技术水平状况粮食生产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种粮大户掌握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效益的好坏。据调查全市5%以上的大户初步掌握了当前当地主推的农业技术,广泛推广了良种选用、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精细管理、病虫综防、机械化作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大户通过接受各级技术培训和农技人员上门指导,掌握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了解市场信息,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粮食产量和质量稳步提高。
2当前大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流转速度慢、规模小
韶山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8亩,农民受外出务工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和对土地的依恋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据2011年调查,95%以上的种粮大户土地流转局限于亲朋戚友与邻居之间,由于流转层面窄,造成“插花田”多,同时排灌条件相对较差,严重影响生产,制约了土地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目前,全市只有不到5%的种粮大户承包的耕地是由村民委员会将闲置的土地收归集体,然后转包给种粮大户的,但这种方式是加快土地流转速度的有效途径。
2.2基础设施条件差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基础设施差。其中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沟渠淤塞,排灌机埠损坏严重,抗灾能力降低,农田改造遗留问题处理不力,有少数良田变成低产田;机耕路布局不合理,路况差,影响机械化作业。二是生产条件不配套。不少大户反映,随着承包耕地的增加,农机具不断添置,致使仓库不足,晒坪太小,机械无房屋存放。有的大户计划添置粮食烘干设施、粮食加工设备,由于无厂房只好放弃。因此对种粮大户生产设施建设(含建机房等)用地各地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以适应生产发展所需。
2.3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
农业产业是弱势产业,粮食生产不但存在很大风险(含自然灾害),而且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效益低下。近两年春耕备耕专项调查统计表明,生产资料中种子、化肥、农膜、抛秧盘等价格上涨,其中常规早稻种子上涨66.7%,杂交早稻种子上涨幅度为18.2%~33.3%,化肥涨幅为12.8%~27.1%,尤其是氯化钾价格一直高价位运行,其他农膜、秧盘等价格一直上扬,生产用工价格由2010年的每个工价70元上涨到100元,上涨30%,机耕机收价上涨了10%以上,而市场稻谷均价由2010年的每100斤135元到2011年的140元,仅增长3.7%,因此,不少大户反映,生产成本上涨过快,种田效益下降,加之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等国家惠农补贴仍由耕地承包者所有,实际粮食生产者享受不到,挫伤了大户的生产积极性,甚至有少数大户退耕外出打工。
2.4资金借贷困难
在种粮大户进行规模生产中,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每年年初时支付承包费,春耕备耕时需采购大量生产资料,造成资金紧张,由于目前农村信用贷款金额少,且手续复杂,大多数种粮大户只有通过民间借贷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民间借贷利息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2.5缺乏法律依据
中央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农村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是稳定农村之举,而为稳定粮食生产,各级政府鼓励土地流转,但尚未出台具体操作规程,从本地调查情况来看,85%的种粮大户是靠自发的土地流转而成为大户的。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介绍,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题的新的城市时代(《湖南日报》2012年8月15日第12版),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逐渐演变成城市居民,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尽快出台土地流转有关法律和法规很有必要。
3加快种粮大户发展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韶山市种粮大户由少到多,通过多年的发展,2011年达40户,到2012年全市承包水田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含合作组织)达到106户,较2011年增加2.6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外出人员的增加,种粮大户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本地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国家粮食安全大局的高度关注种粮大户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政府要尽快制定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乡镇村要成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安排专项资金,搞好各项服务工作,有关部门要在项目、资金、保险、信贷等诸多方面予以支持。新闻部门要加大宣传报道种粮大户的动态,使全社会都关注种粮大户的发展。
3.2完善粮补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建议改变目前粮食补贴发放办法,实行“谁种粮、谁享受”,并对种粮大户进行专项补贴,切实解决仓库、机房、晒坪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加大对种粮大户承包耕地水利设施建设、土壤改良、农机具更新等各方面的投入,为粮食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
3.3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
2012年韶山市实施早稻集中育秧示范项目,大力推广水稻催芽器(ZSOYⅡ型)催芽,解决了杂交早稻催芽难的技术问题,促进了本地杂交早稻的推广,有利于双季杂套栽培,提高了水稻单产,深受种粮大户欢迎。种粮大户在追求经济效益方面,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在水稻栽培方面加快优良品种选择、培育壮秧、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综防、农药减量化喷施技术、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等技术的推广,落实好每一项措施,做到高产稳产;二是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本地在水稻生产上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从稻田耕整、水稻催芽、机械播种和机插秧、收割等主要环节进行了组装配套。科学技术的推广不但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抢住了生产季节,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益。加快农业适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是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3.4不断培养壮大种粮大户队伍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布局 探讨
1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 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 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 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 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 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 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 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 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 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
2.3 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措施
3.1 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3.2 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3.3 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消耗,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效益是粮食区域布局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粮食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使粮食生产各品种都相对地集中到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的土壤、水源、交通、能源和劳力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还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者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少粮食区域化专业生产的风险,保证各地的粮食生产都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存在的主要问题
种粮经济效益低虽然中央和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扶粮政策,但从总体看,农资综合直补、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的增加幅度仍然低于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和人工费用的上涨,粮食的收购价格上涨有限,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据调查,种植蔬菜和经济作物的收益是水稻的3~4倍,农民进城务工一天的收入为种粮日工资的2倍以上,更多的农民越来越倾向于外出务工或种植经济作物,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调查,每667m2水稻所需化肥、农药成本,2010年为165元,2012年为210元,2年时间增加了45元,而各种补贴仅增加10多元,加上用工成本提高30%以上,种粮的经济效益低下。粮食需求刚性增长从福建省来看,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将面临着粮食总需求刚性增长,供求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福建省已成为继广东、浙江之后的第三大缺粮省,粮食需求量逐年增加,产需缺口呈扩大的趋势,福建省每年粮食消费量在1500万t以上,每年需从省外调入粮食850万t左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粮食产销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在需求结构方面,人均口粮消费略有下降,但品质要求提高,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长较快,种子用粮趋于稳定。生产经营规模小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和土地流转的推进,尽管福建省种粮大户和粮食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有一定的增加,但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劳力少,除沿海经济发达县之外,大部分地方种粮规模依然偏小,全省种植规模2hm2以上的农户有17415户,涉及耕地面积5.55万hm2。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全省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种粮成本高于粮食主产省份,居全国前列。中低产田比重大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中低产田比例仍占50%以上,其中陡坡梯田和山垅田约占26%。粮田特别是山区县的梯田和山垅田基础设施差,排灌不通畅,交通不便捷,种田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益低,造成相当多地方的边远山垅田撂荒。农业抗灾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能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发展后劲不足从科技上看,目前福建省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重大突破少,缺少米质好、产量高、抗性强的水稻品种,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和空间不大;从投入上看,受承包期短等因素制约,种粮大户不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对大中型农机具购置、土壤改良、小型农田水利维修等方面投入少,相当多的农户还是停留在原有“口粮农业”的经营模式上,对粮食生产投入少;从政策上看,中央和福建省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扶粮政策效应有所减弱,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有所下降。
发展对策
在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实施水稻保险,为参保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工作的意见》,每年从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增量中安排种粮大户奖励资金,对承包耕地2hm2以上的种粮大户每667m2给予30元以上的奖励。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种粮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种粮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一大批规模大、设施优、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福建省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应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土地流转扶持力度,对集中连片发展粮食生产的经营主体,给予土地流转上的资金扶持,大力发展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引导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形式,鼓励农民以承包耕地入股模式,建立合理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扶持“种粮合作社+农户”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种粮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分散问题。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科技兴粮粮食高产创建是集中展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平台,是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手段。要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好的粮食“五新”成果,主攻单产,发挥科技兴粮作用。突出抓好优质高产良种、超级稻强化栽培、再生稻高产栽培、马铃薯脱毒种薯和稻草包芯栽培、甘薯脱毒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关键措施的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农机农艺结合。要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全省建立150个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大力推动粮食作物“五新”成果进村、入户、到田,充分挖掘粮食高产潜力,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加强农田基础建设,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应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烟基工程、标准农田、粮食产能等项目资金,强化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田间排灌沟渠及机井、小型集雨蓄水设施、节水灌溉设施和机耕道路建设,增施有机肥和鼓励秸秆还田,提升农田保灌能力和土壤肥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产出能力。提高农机作业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大力促进经济、实用、高效的农机进村入户,扩大机械化作业面积,降低劳动成本,增加种粮经济效益。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重点做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以及收割机,马铃薯、甘薯起垅机和培土机等新机具的示范推广。鼓励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购置大型机械,提高水稻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代耕、代插、代收等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扩大跨区作业范围,创新农机服务模式。重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水稻生产机械装备水平提高和装备结构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立足抗灾防灾工作,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灾害一直是制约福建省粮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农田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业抗灾能力脆弱,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应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突出抓好农业减灾工作,制定好抗灾预案,落实好抗灾技术和物资,有效避免或减轻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突出发挥科技减灾功能,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救灾水平。
作者:林景元 林武 单位:福建省农业厅
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隆阳区位于云南省西部、保山市东北部,国土面积5011平方公里,人口近90万。全区共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山区、半山区占81.7%,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3657米,最低海拔1023米,属山区农业县,近几年来隆阳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弱、包袱重,在发展中仍遇到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多、土地少、土地面积分散。隆阳区多数乡镇人口多,土地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到一亩,且土地分散。少数乡镇,如“四瓦一水”、杨柳等乡镇虽然土地面积较多,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土壤贫瘠,农业基础设施非常差,对农业发展是一种制约,而不是优势。土地分散化不仅仅制土地分散给很多家庭经营,而且还包括每个家庭所拥有的土地的不集中。隆阳区以山区地区较多,坝区较少,农业生产是很难适合机械化操作的。又加之由于土地过于分散,使坝区易于机械化耕作的土地也不便于或无法实行此种生产方式,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加大,生产效率也相应十分低下。很多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换来的仅是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口粮,额外收入几乎为零,倘若遇上了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那可真是入不敷出了。据了解,隆阳区几乎全部农村的土地存在着分散化的问题。土地分散化使农业生产成本远远大于收入,很多农村因此便委托别人耕种或干脆弃之不种进城或外出打工。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差异显著。多年来,隆阳区通过生态示范项目、滇西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粮食自给工程、温饱工程等项目的实施,高稳农田面积有所增加,但标准化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小,高产稳产农田仅仅局限于坝区板桥、金鸡、河图、汉庄、辛街五个乡镇。农田基本建设不配套。中低产田地面积大,尤其西山片,基本谈不上有农业基础设施,现有的24.64万亩常用耕地中,仍有13.21万亩左右的中低产田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3.6%。山区、半山区水利设施不足,灌溉条件差,影响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增收困难。近年来,由于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农民的税费负担加重,致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以农民养猪为例,饲料平均价格在200元以上,玉米价格平均每市斤超过1.5元,一头猪出栏需要花费成本就近两千元,而生猪价格仅六元左右,肉价却持续高涨,致使农民在为别人打长工。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在隆阳区农村中,尽管农业收入不高,但大部分农民还都从事着农业劳动,粮食生产成为农村的主要产业。80%以上的农民目前还把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收入渠道。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意离开土地;另一方面则是农民离开土地后就没了生活资料同时也没了工作。毕竟在农村中很少有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活动,绝大多数村寨几乎看不到一家生产企业。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没有集中化、规模化种植的理念,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种植烤烟、水稻、玉米、大豆、辣椒、蔬菜等各种作物,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一是建设起步晚、投资力度小、基础设施差;二是仪器设备严重缺乏,服务手段落后;三是农技推广人员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四是农技推广体系网络不健全。
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自己长期在农经站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六个方面的对策: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增加政府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治水与改土同步,灌溉水源建设与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同步开展,生物、农艺措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结合地力培肥、适用增产技术措施推广应用,为隆阳区实施生态、循环、外向型农业打下基础。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立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农业良种和各项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优化种植结构。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大力发展烟草、优质米、油菜籽、反季蔬菜、甘蔗、咖啡、香料烟、优质水果、绿豆、酿酒葡萄、蚕桑、等特色高效种植业,大幅度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比重。重点实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蚕桑产业建设、甘蔗产业建设、酿酒葡萄基地建设、蔬菜植基地建设及加工等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化开发项目,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到65:35。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130-02
所谓农业机械化,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进经营环境,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改进生态环境的过程。实行农业机械化可大幅度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为传统农业过度到现代农业转变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如今,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迈入新的阶段,对新形势进行准确把握,才能看清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确定农业发展重点,也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迈上新台阶。
1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在农业机械化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实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同发达市场经济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业机械化的效率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在实现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也存在种种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机装备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第一,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国在部分地区的农业仍存在手工生产和应用畜力进行生产的情况。而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等等西方国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就已经了普及了农业机械化。日本和韩国虽然耕地相对稀缺,在上世纪70年代也全面普及了农业机械化,在水稻生产方面机械化率超过95%。而我国农业在耕、种、收方面的机械化率仅达到35%,每名农业生产者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只有500多美元,西方国家每名农民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则达到2万美元。我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结构不科学。如小型拖拉机较多,而高性能的动力机械设备相对较少,而且与主机配套的机具相对较少。农业机械在功能方面也较单一,一台拖拉机所只能从事不足1.5种的作业种类,西方国家则都采取复式作业的方式,一台拖拉机可同时进行几项生产作业。二是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国内农业机械化主要应用于粮食生产上,而粮食作物当中,小麦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而水稻种植及收获、玉米收获应用机械化程度还较低。而在经济作物生产、养殖及农产品的贮藏和加工领域,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也较低,许多领域甚至是空白。
1.2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落后于市场需求
农机生产较落后。大规模生产农机的制造企业十分有限,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性能、质量及售后服务都有待提高。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国的农机产品在技术领域至少相差20年到30年。我国企业在农机科技创新领域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宗农机产品有品种较为丰富、技术相对成熟,而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关键性农机产品相对缺乏,例如,国内仅有几家企业可生产水稻插秧机,品种和型号也十分有限。经济作物方面的机械化产品更少。国内在牧草种植和收获、饲草饲料贮贮、特色农产品的采摘、加工和包装等农用机械主要为进口产品。
1.3农用柴油价格较高,农机作业服务成本增加
农机作业成本较高。从国内能源需求角度看,能源价格在持续上涨,柴油价格已上调多次,实际零售价格达到了7300元。柴油价格升高推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以柴油为主要动力的农机作业成本下降难上加难。
2 发展趋势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难题。采取的措施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经济实效的原则。
2.1 持续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财政支持力度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从财政方面加大对关键性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例如提高水稻半喂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等购买补贴的力度;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提高水稻栽植与收获、玉米收获的机械化普及范围;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扩大农用机械的补贴范围和力度,增加对玉米、马铃薯和花生等经济作物机械收获的补贴试点;对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新型农机产品应提高补贴标准;对存在的区域性不平衡实行差别补贴,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进行农用机械购置时提高补贴额度扩大补贴比例;政府的财政补贴重点应该向种粮大户倾斜、向农机大户倾斜,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以市场需求及农民购买力为依据,形成以政府补贴为主、金融信贷及种类社会融资为辅的农机购置补贴体系;建立起财政资金为引导,农业经营组织与农户投资为主体,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完善农机更新与报废管理制度,针对高能耗农机的报废与更新设立专项补偿基金。
2.2 强化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
推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建立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制定适用于机械操作的作业标准和农艺规范。加大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研发水稻免耕栽培播种机械、超级稻栽插和收获机械、玉米收获机械、薯类收获机械、高效植保机械等;加强优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努力实现油菜、棉花、甘蔗、花生等作物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突破;积极开展机械化节本增效技术和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开发资源节约型的机械装备和应用技术,以及设施农业用小型农机具、畜牧业机械、多功能农业装备等。在全国建立一批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确定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探索和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发挥引导、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实现产学研推相结合,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2.3 以项目带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进一步发挥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推动作用的同时,实施项目带动,促进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实施粮食产业机械化工程,推进以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为主攻方向的粮食产业机械化,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和标准化应用能力。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完善不同类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推动保护性耕作从试验示范阶段转入推广阶段。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项目,根据不同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要求,进行机械化技术试点示范,促进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君.中级阶段辽宁省农机化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