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室内空间设计总结与体会

室内空间设计总结与体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24 16:39: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室内空间设计总结与体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室内空间设计总结与体会

第1篇

人们的审美观念支配着一切的创造活动,在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中,要达到设计的完整和谐,设计要素的综合共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室内设计来说,不论设计师以何种主题意图来构成室内空间设计,他都只能依靠空间内的元素来完成,室内生态景观的要素包括植物构景、水体构景、山石构景等;室内装饰设计的要素包括材质、色彩、陈设、照明等。

(1)植物构景。

室内生态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植物引入室内,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绿色植物不仅带来了大自然的生机,也为室内空间到来了丰富的色彩和质感,许多植物都被赋予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植物要素给室内环境带来了特殊的文化品位。当植物在室内装饰上运用时,要根据不同环境场所来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植物布置要讲究色彩的调和和变化,还可以充分利用绿植来强化室内空间,起到分割空间或者联系引导空间的作用。

(2)水体构景。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声音、动感以及扑面而来的清凉气息是其他设计要素代替不了的效果,静态的水使人心情平静,动态的水给室内环境注入生机和活力。但是水体构景容易使室内潮湿,而对一般室内而言,应当保持相对干燥,这个矛盾设计师要充分考虑。水体构景形式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对室内景观的水体要素进行设计时,要合理利用各种水景形式,配合植物、装饰照明以及雕塑、其他景观要素等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

(3)山石构景。

山石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独立的造景作用,借助于山石所具有的独特意境和,把它引入室内更能体会自然的气息。植物和水多以自然的形态表现出曲折柔美,而山石则表现出坚硬和挺拔,能创造出奇特壮观的室内场景。室内装饰设计也经常运用山石粗犷、古朴的质感纹理进行墙面的装饰,为室内增添一份自然的惬意。

(4)材质、色彩、陈设、照明。

在室内生态景观与室内装饰设计中,材料要选用生态环保,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小的,不要选用可能导致臭氧层破坏的材料,选用持久耐用和可循环使用的材料等。光作为室内设计的元素,对于色彩的感知起到重要的作用,将自然光引入室内,为室内生态景观创造了良好的采光条件,阳光直射产生的明暗反差形成强烈的光影效果,为装饰空间增添了一种虚拟的美感效果。特色鲜明的陈设设计通常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可以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和强化室内设计主题的表达,例如以自然为主体的陈设无疑是对自然空间气氛的烘托与强化,一件雕塑、一幅油画、一件艺术品等都能带给人丰富细腻的心理感受。灯光不仅起到照明的作用,和谐的灯光颜色对于室内生态景观和室内装饰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3现代科技的运用

室内设计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艺术,通过高新的科技手法,凸显时念,在室内生态景观与室内装饰设计共塑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设计路线,选择一个切入点来表达创作灵感,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运用,通过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对室内采光、温度湿度、绿化、通风效果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终创造出绿色环保并具有审美情趣的室内空间。注意节能措施的应用,采用高效率、低能耗的设备,例如可回收能量的空气调节系统,采用太阳能、风能转化的热能、电能等,能对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合理划分室内功能区域,在主要使用房间或热环境要求较高的房间与外界环境之间设置热缓冲区域,结合室内功能需要,设置可调节的具有多种作用的设施,使室内空间具有可变性。将树木、花草、山石、水景等自然要素引入室内空间,室内绿化可与自然通风、自然调节温度湿度相结合,改善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隔离状况。

2总结

第2篇

室内设计着重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符合建筑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创造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种室内环境除注重功能性与使用价值之外,还必须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因此,室内设计是一种包含设计技能、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综合性活动。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热衷于华丽的西式设计,有的喜欢典雅的东方风格。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我国室内设计教育应注重于培养复合型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设计技能之外,还要加强民族文化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民族文化素质。近年来,我国的室内设计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也日益成熟与完善,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习惯于照抄和模仿西方设计。无论是确立的教学体系,还是选用的设计案例,都具有浓厚的西式风格,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与应用,也忽略了其在室内设计中的空间作用。这样一来,虽然学生们的设计风格显得十分前卫和时尚,但设计出来的作品不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标准,缺少民族文化底蕴,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可,也偏离了室内设计的教学目标。因此,要提高室内设计教育质量,推动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努力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型室内设计人才。

2、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2.1中国古典文学的应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流传于世,其中与室内设计相关的不在少数,在一定程度上给室内设计教学带来了启发。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及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作品对于室内设计构思和室内空间设计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室内设计的空间来源。有很多格调清丽、充满诗情画意的古典文学作品描绘了众多的空间画面,这些都可以作为室内设计的创作素材;另外,通过学习古典文学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以往在室内设计构思中,学生们仅仅是将文字转化为图像和画面,这种构思难以脱离文字的桎梏,也不能体现出文字的独特韵味,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缺乏生命力和想象力。教师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古典文学艺术的地位和作用,积极转变“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养”的教学观念,适当改革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报告、演讲、讨论等多种形式去感受古典文化,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古典文学艺术的熏陶。鼓励学生在探讨古典文学艺术的过程中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培养其创造才能。

2.2民族文化内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室内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活动,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设计中体现文化内涵。在教学中要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明白室内空间设计的要点,认识到室内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创作之间的契合点,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我国传统的剪纸为例,剪纸是一种很有趣味性的活动,剪纸文化也源远流长,是最为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可通过设计民间剪纸展示厅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剪纸文化,可选取几种典型的剪纸形象让学生去体会民间美术和空间造型的特点,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设计灵感。一般来说,能体现出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韵味,也充分融合了我国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这样的设计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也更具生命力。

2.3传统空间设计的理念对于现代室内设计教学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讲究不同空间的“渗透”和室内外空间的通达,对于室内空间的多元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在室内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空间分隔的界面,鼓励学生去思考,创造出灵活的空间界面。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通过空间扩展来实现空间与大自然的交流。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借景”空间设计。在现代室内设计教学中可以作为借鉴,使学生具备积极的民族文化心态,转变学生的设计思维方式,培养其审美情趣。

3、总结

第3篇

关键字:室内设计教学、模型运用

模型是一种设计的表达方式,它能非常直观地表现设计效果。通常模型制作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得较为普遍,这一点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室内设计教学中我们是否能将模型制作贯穿其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室内空间、比例、材料、工艺的理解,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多次结合课程设计,尝试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运用模型制作来促进教学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经验。

一、室内设计教学中模型运用的重要意义

模型制作是把二维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空间的过程,模型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在室内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模型的制作,设计师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从而使得设计方案更加完美。同时,模型也是设计师向非专业人士展示自己创意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可以使非专业人员更容易地理解方案。对于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模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室内空间、施工工艺,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对设计灵感的启发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应对模型制作课程加以重视 。

二、运用模型的室内设计教学的优势

(一)增强空间尺度感

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尺度感。通常我们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方案表现都是通过施工图和效果图来完成的,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由于对空间尺度把握不好经常会出现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而模型制作是在图纸绘制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制作的过程中要通过墙饰、家具、隔断等进行区域分割,这个过程能使学生发现图纸绘制中的不合理之处,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增强了学生对空间尺度的理解,并为下一阶段的空间规划处理积累了经验。学生在学习制作中惊讶地发现,用模型来探讨室内空间设计原来如此有趣。

(二)检验完善设计方案

模型制作可以说是对设计方案的检验过程,同时也是对设计方案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在平时的作业中,大部分同学对电脑的依赖性很强,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基本是找些参考图东拼西凑,连草图和分析环节都省略了,这样使得设计方案缺少原创性和系统性。而我们在课程中设置模型制作的环节使大家不得不去将自己的方案进行完善细化,平面图、天花图、立面图、节点图和对应的效果图都要准确直观。模型制作过程中针对方案调整时,有时会发现更好的创意,这样使学生在设计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对设计方案起到一个重新完善的作用。

(三)熟悉材料和施工工艺

在室内模型制作中常用的材料有模型板、卡纸、KT板、PVC板、泡沫板、有机玻璃、木材、金属等等。制作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材料和精细的手工是非常重要的。熟悉材料和施工工艺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材料市场进行调查和对施工工地进行现场观摩。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和工地现场观摩,认真一点的学生就会意识到,模型制作和场地施工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要做一面弧形的造型墙时,施工的工人会用一段段的实木木方做结构框架,再在表面上用=三夹板来定型。而在模型制作中,同学们用韧性好的模型板做框架结构,再在表面上用易于弯曲的卡纸来做造型,真与真实空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做桌椅类家具时,有的同学用到榫卯结构,制作出的家具坚固美观。另外,在作一些比例较大的模型时,大家做到了对细部的仿真处理。总之,模型制作促进了大家对材料的认识以及对施工工艺的了解。

(四)锻炼协调合作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与团队合作、与客户沟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制图、选材、制作、评价,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进行分工合作,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与优势,提高了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同学手绘能力强就侧重于设计方案的表达;有的同学精通缝纫就承担起“沙发”“窗帘”、“床罩”等软装饰的制作;有的同学手工好就承担材料的切割、打磨、抛光的处理,大家共同将模型制作精细,将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整个过程使大家很有成就感,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大家的协调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模型制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模型制作并不是孤立的一门课程,它与其他的设计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模型制作实践中需要学生将各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首先可以锻炼学生读图识 图的能力,只有将图纸读懂读透才能胸有成竹;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融人 立体构成的相关知识,对立体空间又有了深层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想象 中;在模型制作中,学生会关注人体工程学的知识,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关注“人”这个主体,不再是死记硬背记忆在脑海中的那些枯燥的文字和数据,这样同时也使学生对人体工程学课程有了新的认知;模型制作同样可以锻炼 学生对室内色彩的把握能力,对于室内空间的色彩,作业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预想的状态,由于多种原因,无论是电脑绘制效果图还是手绘效果图与最终施 工完成的空间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一种色彩在实际空间的效果,而不再是想象。此外,模型制作中还需要平面构成、装饰、材料等各门课程的知识,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回忆、运用各门学过的课程知识,这将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极好的促进 。

三、总结

通过这些探索,使我们认识到在室内设计课程中应该把设计与模型结合起来,通过模型制作来检验设计,并达到对设计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草图绘制――方案细化――模型制作――修改完成设计图纸”的方式.使模型制作成为对设计方案检验和完善的手段,提高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以上是我个人在从事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所附图片为学生的部分作业实践,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禅意;美学观念;家居;陈设设计

禅宗精神为现代人在纷扰社会中营造了身心宁静的精神空间,使得人们浮躁的情绪得以控制与升华。禅意是结合佛教沉寂思想和道家清静无为观念的东方本土文化思想。采用禅意空间的设计思想加之现代的西方设计手法可以为我们创建一种新的居室环境风格。本文通过笔者的工作总结,主要就禅意家居陈设设计进行了论述。

1 禅意的美学观念

“禅”,源于印度佛教,自佛教传入中国之时,便同中国的儒学、道教交融相生,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精神的土壤中茁壮成长。金丹元在《禅意与化境》中说过:“从禅到禅宗,再到禅意,可以说是一种发展、一种文化态势和一种延伸。但事实上禅意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底蕴。”禅宗的兴起与发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化艺术方面。禅宗以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态式做出了明确的引导。禅宗还参与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典型态势,在建筑、雕刻、园林、室内装饰等艺术领域里都有所创举。

2 现代人们精神生活的现状

目前,随着我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而精神文明进步却迟迟跟不上来,主要表现为人文精神缺失,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静下心来沉思人文精神缺失这一社会问题。如何让人脱离物质的束缚,取得人文精神的升华,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可以通过室内陈设设计,让人文精神的关怀渗入到室内设计的各个环节,这也正是禅所推崇的一种精神向度。

人们较多时间生活在室内,室内空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活方式。禅意空间的营造,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空、间、寂”是禅意空间的美学特征,能营造出室内空间特有的“禅境”。如今,人们日常生活的焦点已经远远超越了物质生活的最高限度,人们已经开始更加关注于精神和文化层面,意图让灵动的禅意设计空间需求成为整个领域的内涵与核心。因此,越是奢华与混杂的空间,越需要注重居室中的文化内涵,越需要给人的心灵补给禅意文化。因此,让禅意融入生活,让心灵静谧,尤为迫切。

3 禅意的现代家居陈设设计理念

禅宗的居室陈列设计以其简朴、舒适、随意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能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宁静、安逸、平和的港湾,让我们浮躁的心情得到渐渐沉淀,劳累的身心慢慢抚平,拥有暂时的歇息与调养。在这一种清净、秩序的环境中我们的思想可以畅想,身心在禅的作用力下自由漫步。

禅意居室陈设设计主要是通过装饰的细节来体现其特征的。但这种创作简朴的过程实际是很复杂的,在设计方法中“减法原则”更需要深思熟虑,多则过分,少则容易失去基本的功能需求。所以为增强展示物的效果,需要仔细考虑所有的材料、形式、颜色和质地,以营造出适用的、外表简朴的家庭居室。

3.1 宜居性

禅意设计在某种层次上可以理解为简约型设计,它的突出点在于“以人为本”,以最少和简单的室内设计形式达到功能和审美并存的效果。现代简约的禅意生活品质,讲究充分利用建筑自身的结构布局,在宽敞明亮的客厅中,自然导入居家生活舒适安逸的理念,让充裕的空间能够得以抛弃外界的喧闹嘈杂,换上居家的轻松心情。居家中大量的绿色植物,则是现代人崇尚自然,放松心情的一种载体。

在禅意空间中最为突出的是移动墙的应用,让内室与阳台或花园分开的防雨门。它的另一种设计形式是障子――不透明的纸或是玻璃做的可滑动的格子门,既可做窗也可做帘。这是一个对安全的现代化妥协,在一个中央空调仍被视为奢侈品的家庭,这也是一项受欢迎的创新。 移动墙的优点即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可以使一个关闭的、 黑暗的房间变成可尽览花园景色的阳台,让新鲜的空气阳光自由进来。

3.2 简朴性

传统的禅宗美学价值及禅宗哲学理念影响着人造物品、居室及结构的概念和创造。特定的房屋具有划分明确的功能――厨房被视为具有特殊功能的工作间,其中所有的家具和装置都是为有效地工作而设计的。受禅宗影响的居室内部是极简主义的,但实际上在注意到细节、材料的质地、完美的工艺及结构时便会给人以美感。

在家具设计上,从数量和尺寸上看,家具通常也被减到最少,为的是得到轻盈及空间感。而在普通的禅意室内设计中,我们并不能一味地缩少家具数量,优秀的设计师往往是减少了一套家具数量但却赋予了它们更多的功能,以至于一个大桌子就成为房间的中心,作为吃饭、工作、聊天的家具。这一极简主义的“简朴”居室既便宜又容易获得,也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材料有着更为明智和灵敏的应用。

3.3 模块化

禅意居室中往往采用模块化拼接的形式,按照预定的尺寸或这尺寸的倍数的人造物系统设计,来表现整齐、秩序和理性的吸引力,目前这种形式应用较多的是榻榻米垫子。

榻榻米是由秸杆编制而成的,铺满整个房间,可用来坐或卧。它实际上意味着除了门厅、厨房或浴室――它们目的已被清晰地划分,在那些地方榻榻米不会被使用。――以外的所有地方都可以使用榻榻米。它的目的是多重功能的,铺有榻榻米的地板首先给人的视觉效果是规则的直线,每个垫子在边缘都以黑色的亚麻布或彩色的织锦相连接,然后在整个房间铺上精美的图案使室内给人以整齐、秩序的感觉。

(1)自然材料的应用。在数世纪之久的道家传统中,其五要素金、木、水、 火、土被视为是物质世界的关键成分。禅意样式的室内,采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物质作为室内装饰或家具。例如,榻榻米垫子是用灯心草紧密编制而成,它散发出令人愉快的新鲜的稻草的味道。用柳条或蔓藤复杂编织而成的篮子是独一无二的,在形状上富有表现力。手工制作的纸非常精细并在质地上不同,反映了用以制作纸的植物的丰富种类。

禅意空间总体上缺乏明显的或华而不实的装饰,但在被视为适当的地方,可以使用暗指自然界的花边。同时,依赖与自然材料的有限的颜色也能创造出给予人以美感的环境,并随着室内时间的变化,材料颜色也会变化:榻榻米从灰绿色褪至柔黄色;经过抛光的木质部分 和地板也获得了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丰富的光泽;粗糙的青石制品经过长期的摩挲会泛出幽暗的青光……

(2)禅意室内中的细节处理。在禅意思想包围下的现代的室内空间中,会把传统的物品以新的时尚的手法表现出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风格与效果的统一;二是点、线、面设计的统一与和谐;三是所用材料与风格、设计的统一;四是家具、配饰、色彩与整体布局、格调的统一。比如红与黑的绝佳搭配,古典图案的再现,会给室内空间带来别样的风情;一条艳丽奢华的桌旗,几个色彩妩媚的泰丝靠垫,依墙而靠的竹制吊灯,含蓄的竹蔓帘,再加室外热带风情作物,卧室家具以实木为主,大部分采用檀木,精雕细刻,别 有一种古拙的味道。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大家都渴望回归自然,设计人员应结合这一目标,营造更贴近大自然的生态空间。禅意空间主要是崇尚自然、朴实,崇尚一种平淡、含蓄、单纯之美。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禅宗“简素、自然、寂静”的理念,已融入了人们的心灵,力求做到纯洁和简朴。禅意空间使观赏者在这些朴实的实体形态中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探寻放松与解脱之路,使人的心灵远离喧嚣、逃离世俗。

参考文献

第5篇

儿童康复中心是帮助孩子心理康复的重要场所,身体残疾或补偿功能,提高其生活的质量,加强社会参与能力。儿童康复中心建筑与幼儿园建筑及其他类型的建筑相对比,从选址,建筑设计,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到功能室,功能室的设计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目前我国研究人员从建筑学的方向对儿童康复中心进行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国内进行康复设计实践的背景下,对儿童康复中心机构进行研究在建筑学的角度上是必需的、紧迫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元素;童趣;康复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伴随而来的也是越来越多的灾害和不可预知的疾病。心理、身体上的各种各样的疾病让人们应接不暇,儿童无疑是其中最脆弱的一类人群。而专门针对儿童的医疗单位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儿童康复中心,尤其是儿童心理康复中心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充分建设起来,所以室内儿童康复中心也成为了当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儿童康复中心对目前国内康复机构的设计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儿童康复中心的不断发展、创新使整个社会的儿童医疗环境有着质的飞越提高。通过对国内外儿童康复中心的研究,将新的观念、技巧运用到新型康复中心空间设计,更好地突出儿童康复中心的个性特点。为了使在心理、身体上受到伤害的儿童能够恢复及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能力,增强社会参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当人们感觉到环境破坏的影响时,人们可以通过理性思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采用科学的生产技术和消费模式,建设一个美丽的生态环境,运用新型建筑材料去代替民族木质环保的建筑方式,建筑材料,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使阳光变得更加灿烂。通过对儿童康复中心设计的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作品的设计思路,针对儿童康复室内环境的设计进行空间的分析和创新,赋予空间新的活力与希望,为设计一个国内缺少的、完善的康复空间提供分析资源,希望能够有一个完善的体系为更多的儿童解决生理、心理上的问题。

一、儿童康复中心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儿童的心理康复的关注逐渐加强,科研机构相对增加,但它是单一的;研究团队比较强,但缺乏心理咨询加盟;重视医疗康复,忽视教育康复,医教脱节;对身体残疾儿童的研究机构过多而忽视了心理残疾的儿童,缺少针对性、功能性的心理康复治疗场所。这些现状反映出现在儿童心理康复研究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心理残疾儿童参与社会、融入社会,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的进程。目前我国对于儿童康复中心的发展方向就是对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心理疾病等小儿伤残疾病提供一个专业的系统的治疗机构,非常缺乏一个注重心理治疗的、新型的建筑体系和机构。通过对我国现状分析后,我的感受就是应该要建立一个新的建筑体系来完善目前中国心理治疗机构短缺的现状。所以,成立儿童心理康复中心很重要,创造一个新的建筑形式和医疗方式。

随着国内儿童康复中心的增加,人们对颜色,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也更加注重物质和心理的空间分析。目前我国在残疾儿童康复治疗研究的机构虽然不少,但大多缺乏种类、创新性。大部分还是针对一些主要是针对其安全性、空间分布进行的研究设计。而国外的斯洛文尼亚儿童康复中心为矩形结构,通过木质台阶将室内外连接在一起,有机地融入了周围环境之中。表面光滑的纤维水泥板铺在白色建筑立面上,还有大型的横向窗户和纵向的黄色褶皱条纹板。运用丰富的色彩点缀灰色调的建筑,符合儿童康复中心的主题,让儿童康复过程中同样感受到活泼、快乐。这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在国外比较率先利用起来,创新型的建筑形式对于儿童心理的康复也是更加优越的存在。在如今的社会,孩子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理异常和心理创伤,对儿童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非常紧迫。社会各个地方都积极地组织对儿童进行心理援助。但在救助过程中,也显现出了我国在儿童心理救助工作和救助队伍、救助方法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只有建立和完善儿童心理救助体系和空间,才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重建工作快速、有序、协调的持续发展。

二、儿童康复中心的设计

1儿童康复中心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心理障碍儿童大多不能接受正规的、科学有效的教育康复训练,导致这些孩子能力得不到提升,身体的各项功能得不到有效开发和改善,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使其家庭长期处于痛苦和无奈当中。按照一些发达国家经验的表明,经过高效率的培训教育和指导,可以改善大多数患者的情况。而目前国内除了家长和少数专业人士,人们对心理疾病儿童的了解还不太多,社会保障体系更缺乏足够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对此,通过研究后,对灾后儿童的心理身体康复现状和对策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有一个完善的治疗机构来为灾后儿童及其家长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儿童康复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场所,它帮助残疾儿童改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因此,康复教育及心理受到影响的儿童的辅导需要高度重视。

2儿童康复中心的空间环境设计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感知能力和智力要低,而且在成长发展与运动能力的发展上还不如正常儿童,有较高的挫折感、自卑感,同时残疾儿童在生活中遇到障碍的几率更高。通过对各类残疾儿童生理、心理和个性特征的分析,房间的色彩能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室内环境对于残疾儿童来说,首先要保证符合儿童色彩心理的室内色调,其次在色彩方面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设计出一个能启发残疾儿童智力的康复环境。这些规则能够引导我们设计出各项不同功能的使用空间,尽量使其符合儿童康复中心室内空间的科学性、合理性。使康复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室内设计原则一般认为暖色调的空间给人温馨的感觉,而冷色调的空间常会感觉比较空旷,镇静心态的感觉。儿童康复中心的空间规划要从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需求上进行分析。儿童康复中心最基本的是要以人为本,医疗空间设计要考虑的第一点就是要符合儿童的康复需要、生理、心理需要。充分满足的同时还要具有康复医疗功能,每个地方都要考虑孩子们在使用上的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在空间设计上追求温馨、亲切感,营造回家的气氛。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并深刻了解到儿童的生理需要和心理感受等方面对室内空间的设计要求,尤其注重儿童的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考虑,设计出适合于儿童的康复医疗空间。康复中心室内设计首要应服务于医疗功能,根据孩子们康复治疗的需要,设置PT、OT、ST、心理咨询室、静心室、游戏室、专业治疗室,特别设置游戏娱乐室,其中包括娱乐设施、图书区等。既是患儿和家长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沟通的地方,也会使在游玩中的孩子轻松快乐。除了各种室内活动室以外,室外还设有康复园区,一个拥有花草,树木,阳光,新鲜空气和康复设备的儿童玩耍游戏场所。总之,从空间功能设置上竭力来满足患儿康复医疗的需求、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充分体现“以患儿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三、童趣元素在康复中心设计中的应用

1童趣元素的特征设计中的元素就像设计师手中的基本工具,而不同风格的设计,不同理念,运用的设计元素也是不同的。“童趣”本身就带有一种可爱、有趣、稚拙的感觉,这些也是对儿童心理外在表现的一种描述。童趣设计的感官审美特点首先体现在形体的“简化性”,童趣设计将复杂事物稚嫩化,在视觉语言表达事物的内容上,运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使人们自然的融入其中,体会其真正的趣味所在,感受回到童年的单纯与稚拙。

2童趣元素在功能分区的应用在设计中,整体建筑和室内设计上都可以运用童趣元素的概念。例如开放休闲大厅可设置在入口处,二层楼板做成弧线状,增加柔和感,楼板下面可设计小的景观空间,即增强了空间的观赏性,室内的绿化也更加能够净化空气,让孩子们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墙体可呼应整体建筑的颜色和形状,在墙体上投射出孩子们的笑脸,希望治疗的儿童能够受到快乐的感染,从而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在过廊的区域同样在棚面和墙面上做出童趣元素的造型,能够给人一种原始、温暖的感觉,在空间中放置几个颜色稍鲜艳的“糖豆”感觉的凳子作点缀,增加空间的趣味性,使孩子们真正释放,可以自由地在其中玩耍。游戏娱乐区多采用弧线造型,增强空间的柔和感。顶棚的设计可用来自童年的“泡泡”,增强了空间的活泼感,使空间更具生命力。图书架可设计成树状,寓意孩子们在这里可以更好地康复,茁壮地成长,更具生命的活力。在现在的设计中,不少设计形式都涉及到童趣元素。在室内的天花、墙面都可以结合多个童趣元素来表现,童趣,即要表现出儿童的天真、活泼,让前来治疗的儿童感受到世界的爱与关怀,感受到阳光和希望。

3儿童康复中心的创新设计——色彩,模块的运用随着国内儿童康复中心的增加,人们就康复中心空间的色彩、功能、材料、心理等种种方面进行了很深的研究。目前,我国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治疗的机构虽然不少,但大多缺乏专业性,主要还是针对其安全性、功能性、研究设计。正常情况下,人类获取信息主要是看、听、闻、触四种操作,视觉是最先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而在视觉的两大构成因素"形”与"色”之中,人体色的灵敏度约为百分之八十,对形状的敏感度约为百分之二十。由于儿童的智力和其他方面的经验小于成人,因而对色彩的敏感度比其他感官更为强烈。所以,将外建和室内的颜色上丰富起来,尽量满足室内设计的科学性、功能性。使康复者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在此类公共空间设计中,很多入口门厅及过廊采用简洁明亮的浅米色、浅灰色,作为室内交通流线的第一序列空间,用这种色调温暖的色系更容易消除前来治疗的儿童的恐惧、抗拒心理,增强家长对孩子康复的信心。走廊是连接各功能空间的作用,使人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避免滞留和拥堵的状况。所以设计的走廊开敞、宽阔,在地面上随意放置了一些彩色的长凳增加空间的灵活性。对于心理康复的儿童,暖色调的原则,更能营造出一个活泼生动的空间氛围,使患者感觉到温暖和幸福,从而敞开心扉,配合医生治疗。康复训练区和游戏室的色彩更加生动、更加活泼,温暖和明亮的色彩与儿童乐趣和游戏的心理更加符合。鼓励孩子接受各种培训活动,避免空间无聊、冷漠,使孩子产生紧张的情绪,从而减弱儿童拒绝接受医护人员诊疗的抵触情绪。热闹的空间也能够使医护和家长减弱紧张的情绪,能够轻松地交谈,良好地交流康复护理经验,创造一个互动的氛围,家长之间也可以在给孩子进行训练的同时一起交流经验。儿童家长之间的交流以及儿童与医护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可以对孩子康复训练过程进行交流,谈谈经验,也会互相鼓励,有利于培养孩子和家长乐观的心态、坚定康复的信心。

四、结语

儿童康复中心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平面的布置,对地理位置的选择,周边环境的分析,设计出符合当地需要,满足的建筑体。还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就是对建筑物的整体规划、功能区域分析、对人和建筑物联系的关键点以及空间内人流的走向。在设计的过程为解决每个问题,保持空间布局合理和平面的创新做了很多努力和改变。儿童康复中心设计在童趣元素中提取元素和颜色,设计一种新的建筑物形式,做到了创新、功能化、新型建筑相结合的儿童康复中心。使其更具生态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儿童康复中心对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都遭受到重大创伤,康复中心是使其康复、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室内空间的功能与交流性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创新各种空间来满足于室内患儿与医护的要求,这种要求的满足也是创新合理功能分布,这种空间加强了功能性,让每一个空间都能使用,节省了面积,以容纳更多孩子的有限的空间,减少沟通的心理障碍,患者和医护沟通更容易,可以方便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深化。对儿童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孩子们康复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陈维《残疾儿童建筑无障碍设计研究》时代建筑.2002.2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 创新 细节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建筑也随着自身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呈现出崭新的内涵和外延。“内容和形式”是现代建筑自然考虑的一个方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思想的真正关注、对生态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实践、对各种自然科学成果的重视和利用、对其他不同设计思想的兼收并蓄等,使当今现代建筑的多样性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房屋住宅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于生存空间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尤其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更是与日俱增。这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有较大的变化。

首先从设计内容来看,传统的建筑设计注重于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而对于舒适方面较为忽视;而现代的住宅建筑更注重于品质和舒适的要求,在经济方面较为看轻。其次从设计程序来看,传统的设计主要注重于实际功能,更多的是如何实现;而现代的建筑设计对于前期的调研工作、方案设计阶段与工程进行阶段并重,更加突出建筑设计对整个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再次从设计工具来看,传统的设计是通过手绘图纸和人工计算来完成建筑的设计,由于计算方法的局限,存在较多的简化内容;而现代建筑设计采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绘图、计算,保证一定的精确度,而且缩短了图纸绘制的时间,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设计内容。最后从设计方式来看,传统设计主要依靠经验来规范设计行为;而现代建筑设计更加鼓励建筑师能够有创新的思路和设计手法。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需要适当的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住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位置不言而喻,再加上当今社会住宅的商品化,使之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项非常巨大的投资,因此住宅的质量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细节也是设计人员要比较重视的。作为住宅的设计者,不仅要将每个户型设计的布局合理化,更要在细微之处下功夫,让每座住宅都成为充满人文关怀的舒适居所。

1.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纵观城市住宅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城市人口的大量增长,使得城市居住面积严重短缺,住宅建筑大量兴建,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住宅的建筑设计与人们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出入,令居住质量较差。另外,呆板、复制也是居住环境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改进和创新的要求。

住宅建筑设计应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随着住宅逐渐成为商品,那么就应脱离传统福利分配住宅的陈旧模式,而是根据一定的销售定位,针对销售对象的经济情况、成员构成、生活模式、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进行设计的调整。住宅建筑设计应以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主要目标。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住宅内部的功能分区也可以较为注重。目前来看,起居室、餐厅、厨房、卫生间的设计与卧室并重,应充分考虑到生活的便利和舒适性,结合建筑本身的特点,而进行动静分区、面积和三维尺寸的确定。住宅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室内空间的可变性。结构形式的变革使得建筑可以有开敞的大空间,这对于住宅建筑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可以对开敞的大空间自主地进行空间分隔,使得室内空间具有可变性,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室内外环境的景观性。景观环境早已成为住宅建筑的衡量标准之一。应设计适宜的景观来提高住宅的舒适性,使得每个住户都能有良好的日照、采光、通风和声环境。

2. 改进和创新的理论依据

建筑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伴随着大量的实践活动的进行而总结,并发展而来的。这方面国外的理论成果较为先进,我们常常要借鉴国外各种新理论、新思想。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终为科学创造所普遍倡导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理论对于一个学科来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革新,要将一门学科成果提高到理论水平才能够指导更多的实践活动,同时反观理论成果的可靠性。此外,我们也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地域性、民族文化等传统方面与建筑设计有机地结合,形成独有的建筑设计理论。

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生态理念,住宅建筑设计应积极地将生态理念引入其中,通过一些建筑技术,或是建筑新材料的应用来实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将建筑节能贯彻到整个建筑领域,从而使建筑设计理论更加完善。城市住宅建筑设计应加入环保理念,除了创建良好的室内居住环境外,还应营造良好的室外生态环境,包括住宅区域位置的选择、总体规划布局、园林绿化和必要设施的配建。

3.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改进和创新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其艺术特点、风格及式样的变化代表着对历史的传承以及特定时代的审美观。也就是说,建筑艺术不仅包含历史的范畴,还包含时代的进步,因此它的本质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应以开放的眼光来对待传统,积极吸收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经验和理论成果,并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先进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与解析式的逻辑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创造性的思维是一个囊括了创造主体多种基本智力因素的集发过程,也可以说建筑创作与纯粹的科学技术存在一定的区别,在于感知和理性、形象和概念相融合的领悟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赋予建筑以生命,使其在完成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体现出历史性、文化性、创新性等,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建筑不是单一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而是与其他的建筑及周围环境共同形成了城市,外部空间换件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设计某种特质,而且包含着建筑形式、建筑空间所不能揭示的美学形式要素。也就是说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之间存在某种统一及协调的逻辑规律。

建筑设计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从最初的手绘图纸,到如今的计算机绘图,使得建筑师的各种设计思路能够更加轻松、更加精确地跃然纸上,也令绘图工作量降低,人工误差减少。同时,由于计算软件的飞速发展,可以模拟出多种设计思路,令建筑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思路。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创新。钢筋混凝土的出现使得大跨建筑、高层建筑得以实现。钢材的大量生产使得钢结构的大量应用得以顺利进行。钢结构轻质高强的特点令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将建筑设计引向了降低建筑能耗的高质量要求,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要将生态、节能的意识贯穿整个设计活动中,坚持创造出高品质、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这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4.住宅设计中的细节

卧室是住宅最主要的核心功能空间,其设计的合理性是户型设计的关键。卧室的面积大小应视整个户型配比给予合适的空间。具体可参照住宅设计规范。健康性对于卧室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呼吸、采光、通风是每个人基本的生理要求,故卧室的安排一定要朝向合理、日照充分、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且与住宅中的公共活动区域区分开来,形成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空间布局要合理,起居室不能开门太多而使其成为过厅一样的交通枢纽,这样则失去了起居室的意义。从实际需要来看最好有两面净长大于4m的实墙,以摆放电视和音响、沙发或坐椅,使其真正具有接待客人及家庭成员一起活动的意义。

餐厅是家庭团聚的主要场所,除享受美食之外,还能在一起交流一天的学习、工作情况,可见餐厅在整个住宅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餐厅的空间设计应注意:尽量能有自然通风;与厨房的联系要便捷。厨房是家务劳动最繁重的地方,故厨房设计时应尽量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使操作者省时、省力是厨房设计的研究核心。厨房的平面设计,应力求方正,过于窄长的平面只能布置单面一字形操作面,不便使用,厨具的布置要符合炊事程序。洗涤池应置于窗前, 光线好, 便于操作。灶具不应设置在窗下,炉灶若设置在窗下则容易被吹熄火焰,在操作者不知的情况下煤气散发。灶具与水池应邻近,便于取水和洗涤。水池和炉灶都不应放在操作台转角处, 这样布置不方便操作。

电源插座布置一定要细致考虑,合理布置,考虑不当会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应当充分考虑床头柜、电视柜等的插座布置。厨房的用电设备较多, 要在不同部位安装多头插座,并要防水防潮。

在通风采光设计方面要考虑有直接对室外的窗口,并保证有充足的有效面积。特别是阳台设计,阳台是室内空间的外延,是室内外交流的功能空间,它的主要功能很多,比如欣赏窗外的美景、营造家庭绿化小环境、晾晒衣物、存放食物、休闲纳凉等等, 阳台是个多功能多变化的功能空间,它能为住宅室内空间增添无穷的趣味。

综上所述,住宅的细节设计,看似简单,但却都不容忽视,需要建筑师在置身其中时细细体会,认真研究不断探索,使每一个住宅设计能更实用,更完善。

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是顺应城市发展需求的,是人们在新时代提出的新的生存环境需求。作为一种艺术和功能协调发展的设计活动,建筑设计的改进和创新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当代各种建筑文化思潮对工业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 在这里建筑艺术更多地表现为象征性、抽象性、隐喻性和建筑立面的独立性特征。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代建筑设计与技术设计也会随之相应改变,并且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这就使研究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

总之,在现代建筑和当代建筑中,房屋住宅建筑始终都占有一席重要之地,它的叙述性设计理念和结构美学特征给现代建筑和建筑设计师以重要影响,而建筑多元化和地方性的创作理念对房屋住宅建筑的发展会有多大的影响,正是我们建筑设计师需要思考与不断地探索回应。

参考文献

[1]魏志敏.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构思论述[J].四川建材.2008(02).

第7篇

关键词: 高密度,高效率 ,功能复合化

Abstract: urban complex building is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product, is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high efficiency of the architectural form. This paper to dalian high-tech zone sea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analyze high-density cities under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points and requirements.

Keywords: high density, high efficiency, multiple functions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近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多区位、多中心的状态。不同的人群、功能聚集作用造成城市密度的变化。综合体建筑作为一种多功能复合、节约用地的策略,是城市功能聚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综合体建筑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生活空间的其中几项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助益的能动关系。

1项目概况

大连海创大厦位于大连市高新技术园区的七贤岭核心功能区,地块位置紧邻高新区管委会。项目用地总面积为78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5672平方米。项目定位为服务高新园区的包含餐饮、商业、酒店、公寓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建筑。

2总体设计

2.1布局与形体关系

项目用地位于高新区核心地段,位于火炬路与世达街交汇处,西侧邻三星公司,用地呈三角形,最短边沿敬贤街方向仅有19.7米。地势西高东低,高差近6米。地段狭窄,周边建筑密度高,用地极其紧张。项目所处位置决定了设计的难点在于: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完成一座多功能、高效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建筑。

在总体布局上分析建筑与街道关系,从城市环境中寻找建筑形体关系。结合功能综合考虑,将四大功能块组合在一栋带有裙房的双塔高层建筑中。餐饮及商业位于为裙房部分,精品酒店加精装公寓和公寓分别设计成塔楼分别布置在西端和南侧,通过裙房连接成个整体。裙房部分按照退线要求满布于基地,两栋塔楼分别顺应道路布置,成一定角度,打破原有相对规整、同质的城市肌理,形成丰富的城市轮廓(图1)。 鸟瞰效果图

2.2交通流线组织

大量城市综合体建筑实例表明,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是否解决好交通组织是此类型项目成败的关键。交通的成功,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可达性与易达性。

本项目与城市道路衔接,设计了四个入口。在火炬路设计有餐饮及商业部分的两个入口,用地西南的世达街上设有精品酒店、公寓及商业的两个入口。用地内部设置了一条环形通路。内部道路与火炬路平行一侧,分为车行道和人行道,车行道宽度5米,人行道宽度6米。沿车行道设有20辆地面停车位,人行道设计较宽,设酒吧、茶座等进行室外休闲性消费场所。沿世达街一侧设计有一条道路宽5米,联系南侧公寓、酒店及商业入口。环路的东侧是一条宽4米的道路,作为货物通道和消防通道。两塔楼之间的空间在酒店入口前形成退让广场,上有三角形玻璃雨篷覆盖,成为人流和车流集散的场所。

根据用地东西方向高差及周边城市道路标高,精心考虑建筑室内外标高。人流分别从负一层和一层进入建筑,建筑周边道路标高顺应地形设计,与城市道路在四个出入口处能平顺对接。(图2)

总平面图

3建筑设计

3.1功能多样组合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综合体建筑的特点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将尽可能多的社会生活内容融入其中,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关于商业功能的设置,七贤岭核心地段目前业态单一全为办公楼,缺少休闲、购物、住宿等配套设施,经过与业主多次协商,最终形成一个集购物、餐饮、休闲、住宿于一体多样化的商业形态。

商业使用面积更多地集中在消费者能方便达到、接近地面的部分。充分利用地形存在高差的特点,增加了商业 “底层” 部分,活跃了一层和负一层的商业空间。建筑内部以中庭组织多种商业空间,简洁有序。其中地下一层至四层设计有中西式餐饮、健身、休闲吧,四层设计有美食广场,二层至四层南侧局部为商铺。建筑东北角从负一至五层是一个独立经营的高档餐厅,有独立出入口和垂直交通。设计中为了突出其相对独立特征,在体块上高出普通裙房一层。裙房屋顶沿火炬路一侧设计有屋顶花园。

精品酒店加精装公寓楼位于建筑西端的塔楼,在位置和高度上处于“龙头”地位,形成整个建筑群体的标志。它与南侧塔楼之间夹出的三角形空间形成酒店入口,覆盖三角形玻璃雨篷,形为极具酒店特色的入口空间。通过玻璃雨篷进入酒店大堂,大堂设计为两层通高,空间尺度不大、舒适宜人。六至十八层为酒店客房,十九层以上为精装公寓。

公寓楼位于建筑南侧的塔楼,建筑长边与世达街平行,负一层至一层为大堂,五层以上层为公寓。

3.2内部商业空间营造

成功的商业空间一定拥有识别性强的内部空间。本项目用地捉襟见肘,在满足零售、餐饮等内容面积要求后,能够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的余地已经不大。设计中因势利导的引入了一个尺度宜人的多边形中庭空间(图3),中庭空间从负一层贯穿至五层,将阳光、蓝天引入室内空间。中庭周边布置有回廊和观光电梯、自动扶梯,串起来建筑内部水平和纵向的商业流线,在视觉上形成室内空间的视觉活跃元素。中庭同时成为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各种商业的、非商业的活动提供平台,为人提供交往空间,聚集良好的商业人气。沿中庭周边空间室内设计风格以白色、简洁为主,采用“背景化”处理,为今后商铺进驻后个性化装修提供余地。不但满足了商业经营者的需求,而且也是建筑空间对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平和呼应。

中庭效果图

3.3外部建筑性格的表达

与很多商业建筑追求夸张的广告效应、热闹的商业氛围有所不同,在海创大厦的外观设计上力求表现海创大厦对园区的配套服务性格。高新园区普遍的业态是软件产业,建筑性格相对理性和规整,有很浓的文化氛围。设计力求与周边建筑相融合,不过分突出。建筑表皮的设置从功能角度出发,以有韵律的竖向条窗为主,局部配以大面积石材实墙。相同肌理的双塔强调了其区别于周边其他建筑的独特韵味。裙楼与塔楼的风格统一,在规整的体量中通过不同的材料与局部体积凸凹实现细微变化。在与人活动区域相近的底层以石材幕墙与局部玻璃幕墙相配合,表现建筑的精致和品质。在裙房外墙设计上,考虑广告位预留位置的同时限定了广告牌的尺寸,以保证立面的划分比例和完整性。

4体会与反思

海创大厦项目虽然在规模上远不能和当今一些动辄四、五十万、上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型综合体建筑相比,但是设计过程中仍有很多值得总结和回味的地方。

4.1地下空间利用的一些遗憾

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综合体建筑规模大、地下设备多、辅助房间多、停车库面积大,有时甚至还要和城市地下交通连通。在本项目中,由于用地局促、形状不规则,地下室基本占满红线内面积。由于造价等因素限制,地下只有三层,其中地下一层又被商业面积占据一半,最终导致地下停车位只有220个,对于这样一个九万多平方米规模的综合体建筑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4.2互动设计

近来常听到一个口号,叫做“向甲方学习”,它表达了一种与现时相契合的朴素创作思想。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对项目进行完整的一次性的“终点”设计。在综合体建筑中,随着设计过程的不断推进,总会有新的设计要素进入,业主和使用方的干预和介入成为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本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从开始阶段的任务书拟定,到商业策划公司的介入,直至最终落成,期间经过多次修改反复。由于项目招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设计期间是会接收到来自不同使用方的不同要求。这些不同的“声音”,经常是互相矛盾的,有时甚至需要设计人员进行颠覆性的修改,在此其间总是充满坚持与妥协。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来自各方的要求不断磨合,使设计不断升华,最终达到业主、使用方、设计人员三方相对满意的成果。设计中与业主保持良好的互动,是设计师不断赢得业主、同时实现创作意图的最佳途径。

4.3综合体建筑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向。综合体建筑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良好城市环境的形成,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手段。

第8篇

关键词科技馆;演变;展示空间;趋势

中国科协在《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 建标101―2007》中对科技馆的定义如下,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以展示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他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

一 成型时期:雏形状态的展示空间

利用原有建筑空间初期的科技博物馆很多利用原有建筑。当时的博物馆多是以私人收藏为基础建立,收藏者是贵族,他们的收藏原来就在宫殿或府邸里。正因为专门建造的博物馆没有多少特殊要求,便出现了利用其它现有合适规模的华丽建筑来改辟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的蒙塔古宫,法国卢浮宫,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空间分区逐渐清晰这里所指的空间分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展示空间和收藏空间由混合到分区,另一方面是展示空间的分区。16世纪晚期和17世纪,在科技博物馆的前身中,不仅雕塑和绘画,甚至还有各种自然科学实物,岩石标本、动植物等,各种的藏品杂处一室。18纪的启蒙运动带来了分类和专门化,相应地,博物馆形成了“物以类聚”和“生物分类”分区展示空间。如1704年,莱昂哈德出版了一座理想博物馆的平面图,它的底层收藏古物与珍宝;二层收藏自然历史实物,顶层收藏绘画雕塑。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西班牙皇家马德里国立自然博物馆等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展示和库房的分化。到了后期有些博物馆开始对展品有了简单的分类,把相关类似的展品即人工制品、动植物等开始分开展示,就是俗称的“物以类聚”展陈空间。空间较狭小私密起初,收藏的范围主要限于古物(古代石雕残片等)和动植物标本。一般而言,收藏获取难所以数量较少。当时欧洲君王们的藏品通常只许著名的旅游者和外国学者参观,因而参观人数十分有限。另外当时人们参观、鉴赏和研究藏品均在同一房间内进行,可见其空间的狭小

二 发展时期:比较自由的展示空间

随着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运用,在空间的形式、组合上出现了极大的新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空间开敞通透“水晶宫”有诸多的建筑创新表现,在空间形式方面,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空间巨大又畅通,同时又能灵活布置,这是工业革命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空间组织形式。以及良好的采光、照明、通风条件,都是针对当时新兴的展览功能所进行的改进。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采用钢制三铰拱,跨度达到115米,堪称跨度方面的!陈列馆共有20榀这样的钢拱,形成内部毫无阻挡的庞大室内空间。陈列馆的墙和屋面大部分是玻璃,形成室内外通透的效果,也为展品提供足够的采光。空间形态多样陶特的“玻璃展馆”的展示空间拥有表现主义建筑的独特魅力。展馆空间是由14根混凝土柱子作承重结构,中间用玻璃砖填充作弧形墙体的圆形建筑空间。柱子上支撑直径8. 7m、高1. 65m的菱形网格穹顶。水晶宫的展示空间形态是从下到上依次减小的长方体组合,并有一个垂直的拱顶,摒弃了古典主义空间形态。巴黎博览会机器展览馆的空间形态完全取决于其所选择的结构,即钢制三铰拱,这些拱平行排列就形成了使人惊异的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空间模拟现实的倾向德意志模拟矿井给每位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地面之下30多米,一片黑灯瞎火,基本上就是一矿井,有些地方腰都伸不直,布展人的苦心似乎要参观者体会矿工生活的艰辛。

三 繁荣时期:营造科技氛围的展示空间

情节性的主题展示空间 主题展示空间可以综合和系统讲解知识,同时融进娱乐因素。主题场景展示空间,是把各部分展品用布置场景的方式编制空间情节,增强科技氛围,和趣味性,使人们在游览与互动参与更快更深刻地掌握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如中国科技馆新馆的“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沈阳科学宫的地震主题馆等。

逼真的场景展示空间 科技馆场景展示空间是在人工环境基础上揉入科技、心理等因素重新建构的更为复杂与多元的展示性空间。它融入了人们对科技的理解和探索,相对于其它空间多了一种可体验的氛围感和感性特征与品质。它作为科技馆空间的一部分,都是以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控制空间透视和感知为目标,从而让参观者充分体验科技的魅力,如上海科技馆模拟热带雨林、北京天文馆模拟夜晚星空等。

动态的展示空间 首先,很多科技馆为了隐喻科技的形象而利用动态的形式,那么它们的内部必然形成动态的展示空间。如湖南科技馆,杭州科技馆等。另外,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形成空间之间的交融和连续,让空间本身如同一种自如游动的“气场”穿行于建筑之中,使展示空间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最后,追求一种神秘的空间,如斐诺自然科学中心,空间序列从人类的探奇心理出发,通过不同空间的转换、线条弯曲、路线汇合、视线动荡,把视线无限解放,垂直的、斜线的不同的墙体、柱体相互冲撞结合,整个展厅成为最大的探索空间。

核心空间表现 科技馆的核心空间可以是科技馆的交通枢纽,一般在水平与竖直方向的交汇处,将观众引向各个展厅。科技馆的核心空间也可以是一个表现空间,表现科技馆的主题展品内容,表现科技内涵。如上海科技馆的穹幕影院为核心空间

四 科技馆展示空间发展的趋势

注重展示空间的应变性 由于展示展品的数量增加,和展示内容的更新变化,科技馆的展示空间应变设计的重要性受到设计者与参观者的重视。1嵌套式,是指两个或多个大小不同的建筑空间以推拉或某种特定的方式可以相互至套在一起,从而来改变空间大小的一种应变模式。2折叠式,是指通过建筑技术设计的可折叠的三维空间结构体系,然后来灵活改变空间的大小等特性。3生长式,(1)模数化,便于大小空间的转换,便于预制装配构件的生产和安装(2)竖向加高(3)水平延展

参考文献

1王恒.《科学技术博物馆发展简史》中国博物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