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5 14:38: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细胞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孕中期羊水;间充质干细胞;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已有研究显示羊水[1]和脐血[2]可以分离出MSCs,那么这两种来源的MSCs有哪些异同呢?为此本研究将对孕中期人的羊水及新生儿的脐血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为组织工程选取种子细胞提供基础性实验依据,现报告如下论文。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羊水标本取自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65医院妇产科,妊娠在15~22周的引产羊水35份;32份脐带血标本取自正常足月剖腹产或足月正常产乙肝病毒检测阴性的孕妇。取标本前均征得孕妇本人同意,研究获得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65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
1.2主要试剂与仪器
PRMI1640(GIBCOBRL),胎牛血清(GIBCOBRL),马血清(GIBCOBRL),1.077×103g/L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试剂二厂),细胞化学染色试剂盒(BASO公司),CO2培养箱(FormaScientific公司),荧光倒置显微镜(TE300,Nikon公司)。
1.3孕中期羊水MSCs的分离与培养羊水标本在室温下15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含10%胎牛血清(FBS)的PRMI1640培养液,制成密度为(1~5)×105个/mL的单细胞悬液,接种到φ60mm塑料培养皿中,置饱和湿度、37℃、5%CO2培养箱中培养。第3天首次换液,去除非贴壁细胞,当类成纤维样细胞铺满平皿达80%时,用0.25%的胰酶消化,用PRMI1640培养液制成浓度为4×104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到新培养皿中,记为第1代(P1)。每3d用含10%FBS的PRMI1640培养液换液1次,细胞生长达到90%融合时按1∶4的比例传代。
1.4新生儿脐带血MSCs的分离与培养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或足月正常产乙肝病毒检测阴性孕妇的脐带血50~80mL,放于含CPDA1复合抗凝剂的采血袋中,所有样本均在采集后12h内进行分离;将脐血用等量的DHank′s液稀释制成细胞悬液,细胞悬液沿管壁缓慢加入到相对密度为1.077×103g/LFicoll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上层,其比例为2∶1,注意液面清晰分层,以1500r/min进行梯度离心20min,然后缓慢吸取中间交界面细胞悬液至另一离心管,获得含人MSCs的单个核细胞悬液,加入含10%FBS的PRMI1640完全培养基,吹打并计数。以5×105个/mL的密度接种到φ60mm培养皿中,48h首次换液,以后每3d换液。换液用含10%FBS的PRMI1640完全培养基。在细胞80%左右融合时,用0.25%胰酶室温消化5min,适量小牛血清终止消化反应,吸管轻轻吹打,转入离心管中15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按1∶3比例传代。
1.5MSCs的生长曲线测定将传至3、5、8代的MSCs制备成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5×104/mL,接种于24孔培养板,每孔0.5mL;每天取3孔,消化后进行细胞计数,共8d。以时间(d)为横坐标,细胞数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1.6MSCs的代谢情况检测传3代的羊水MSCs按5×104/mL密度接种于φ35mm的培养皿中。2d后分别对培养皿中的细胞进行POX、SB、PAS、αNAE和ALP细胞化学染色,显微镜观察、拍照。同样,新生儿脐血源性MSCs取第3代以后细胞进行细胞化学染色分析。
2结果
2.1羊水MSCs
从羊水中分离出的细胞,将之接种于PRMI1640培养基中,2~3d部分细胞开始贴壁,4~7d逐渐出现贴壁的MSCs,开始为圆形,逐渐伸出突起,呈成纤维样、梭形,最初散在分布,后逐渐在局部形成集落生长(图1)。一周以后MSCs迅速扩增(图2),约10d后可达80%~90%融合,扩增变缓,即可传代。传代后羊水MSCs5~6h即可贴壁,2~4d生长迅速,1周后即可再次传代。形态为均一的成纤维样的MSCs,呈漩涡样生长,即为羊水源性的MSCs(图3)。
2.2新生儿脐血MSCs
脐血的单个核细胞悬液接种于φ60mm的塑料培养皿中,原代培养6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单个或少量呈集落生长的贴壁细胞,形态大多为椭圆形或短梭形,凸出于培养皿表面。粘附于贴壁细胞之上的造血细胞和其他细胞在换液的过程中逐渐被清除,10d后就形成细小纤维状小集落,20~25d后细胞集落不断地扩大并形成融合超过80%,细胞形态大多呈短梭形。传代培养后的脐血MSCs12h即可贴壁,4~14d生长迅速,10d后即可再次传代,细胞呈短梭形生长(图4,25×)。10代左右细胞生长状态开始急剧衰退,细胞颗粒化严重,增殖速度严重放慢。
2.3MSCs的生长曲线
人羊水源性MSCs生长曲线呈“S”形,传代后第1、2天为潜伏适应期,从第3天开始细胞增殖加速并进入对数生长期,第6至7天达到高峰,以后进入平台期。通过对第3、5、8代新生儿脐血源性的MSCs细胞计数,绘制的生长曲线形状与羊水源性MSCs生长曲线形状相似,呈S形(图5);传代第1至3天为生长停滞期,第4对14天为快速增殖期,后即进入平台期。随传代次数增加,MSCs的增殖能力有所减弱。第3、5代细胞增殖能力最强,第8代细胞较第3、5代细胞增殖能力减弱较明显,但亦呈“S”形。
2.4不同源性MSCs的生物化学特征
羊水源性MSCs及脐血源性MSCs具有相同的生物化学特征,染色结果都显示:POX、SB染色为阴性,αNAE、PAS为强阳性,ALP染色有1%为弱阳性,这与文献报道的MSCs的染色特点相一致[34]。进一步证明了培养出的成纤维样细胞为MSCs。图1.4d羊水贴壁细胞图2.7d羊水贴壁细胞图3.10d羊水贴壁细胞图4.10d脐血贴壁细胞图5.羊水脐血MSCs生长曲线
3讨论
间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细胞组织工程的首选种子细胞之一。然而人骨髓中的MSCs含量较少,大约104~105个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只含有一个MSCs[5],这显然难以满足细胞组织工程的实际需要,因此寻找MSCs的来源和如何在体外分离扩增MSCs就显得较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得到MSCs,我们分别对孕妇的羊水和新生儿脐带血进行了MSCs的分离,并对所得的MSCs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以期得到更好的MSCs来源。
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我们主要参考了Friedenstein建立的MSC分离方法并做了适当的改进,利用MSCs的粘附性来获得MSCs。本实验将羊水细胞和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PRMI1640培养基中,3d后去除未贴壁细胞,待细胞单层长满80%后,用胰酶消化传代,本法可去除一些贴壁的非间质干细胞,经过几次传代后即可得到相对较纯的MSCs。
本研究中采用孕妇的羊水和新生儿脐带血标本都可以成功地得到MSCs,这与国外报道的相一致[6],可作为未来组织工程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来源[7]。两者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都非常类似,但是脐血源性的MSCs形态呈短梭形。明显不同的就是人羊水源性MSCs增殖能力明显要优于脐血源性MSCs,这一点可以从生长曲线与传代能力都得到较好体现。人羊水源性MSCs群体倍增时间较脐血源性MSCs倍增时间短,且人羊水源性MSCs的传代能力明显强于脐血源性MSCs。
综上所述,与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相比,羊水MSCs的获得更为可观,是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又一可靠来源。
【参考文献】
[1]冯建勋,腊晓林,马艳,等.两步法分离和培养人羊水来源胚胎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21(12):729733.
[2]田少奇,王丽,孙康,等.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多向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2):108111.
[3]ZiporiD.Mesenchymalstemcells:harnessingcellplasticitytotissueandorganrepair[J].BloodCellsMolDis,2004,33(3):211215.
[4]李现铎,耿红全,朱哲,等.羊水作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小儿科杂志,2006,27(9):449452.
[5]PittengerMF,MackayAM,BeckSC,etal.Multilineagepotentialofadult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J].Science,1999,284(5411):143147.
【关键词】 骨肉瘤
Establishment of human osteosarcoma cell sublines with different potential of metastasis and studies on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AIM: To get human osteosarcoma cell subclones with different potential of metastasis. METHODS: We got different monocell clones by the limited dilution method from the human osteosarcoma cell line SOSP9607. After preliminary screening by in vitro invasion assay, we selected two cell lines as high metastasis potential cell subclones and three cell subclones as low metastasis potential cell subclones. We inoculated these subclones into nude mice for three circles and obtained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 subclones. We then inspected their different biological properties by tests of cell growth curve assay, chromosome number, soft agar cloning technique, flow cytometry and auto metastasis in nude mice. RESULTS: We got the two subclones with the different metastasis potential: low potential subclone H9 and high potential subclone E10. They had the same hypotriploid karyotype with human chromosome morphology. E10 had faster growth speed than H9 and the artificial lung metastasis rate of H9 and E10 in nude mice was 10% and 100%,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S phase cell cycle was respectively 16.8% and 21.0%. CONCLUSION: These two subclones come from the same mother cell line and their difference mainly lies in the different metastatic phenotype. This study will help the screening of metastasis correlated gene, the study of the metastatic mechanism and clinical study of osteosarcoma.
【Keywords】 osteosarcoma;neoplasm metastasis;cell subclone;biological specialties
【摘要】 目的:获得不同转移潜能的骨肉瘤细胞株. 方法:从我室建立的人成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中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不同的单细胞克隆,经过侵袭试验初筛后获得5株转移潜能不同的细胞株,再通过裸鼠体内连续传代法筛选出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细胞系.并利用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仪,裸鼠体内自发转移试验分析了他们的生物学性质. 结果:获得两株转移潜能不同的骨肉瘤细胞株.其中,H9为具有低转移潜能的骨肉瘤细胞株, E10为具有高转移潜能的骨肉瘤细胞株,其染色体众数分布特征与母系SOSP9607基本相似,保持人类染色体核型;所至皮下移植瘤及肺转移瘤均符合人成骨肉瘤组织学特征,它们具有差异明显的体外生长速度,软琼脂克隆形成率H9(22±5)明显高于E10(98±12) ,裸鼠体内试验性自发肺转移率分别为10%和100%,流式细胞仪测定H9和E10的S期细胞分别为16.8%和21.0%. 结论:这两株细胞株来源于同一亲本,他们之间的差异集中在转移表型上,为今后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筛选出转移相关基因从而为成骨肉瘤的转移机制及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骨肉瘤;肿瘤转移;细胞株;生物学特性
0引言
肿瘤转移是一系列步骤组成的,包括侵袭周围组织,延血管或淋巴管运行、在靶器官上增殖等.自Fidler[1]提出肿瘤转移异质性概念后,国内外已相继有一些实验室建立了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肺癌的不同转移潜能的细胞亚系[2-4].但从人骨肉瘤细胞中分离出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肿瘤转移亚群的报道却不多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骨肿瘤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为了在分子水平对其进行比较研究,获得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不同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株十分重要.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成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细胞系由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实验室建立;RPMI 1640(Gibco, USA),胰蛋白酶(华美生物工程公司);胎牛血清与小牛血清(兰州民海生物制品公司);细胞培养瓶与细胞培养板(Nunc,USA);基底膜胶(北京大学医学部细胞中心);侵袭小室(Milipore PI8P01250,USA);流式细胞仪(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提供);BALB/cnu/nu裸小鼠(上海思莱克动物试验有限公司);琼脂(Spain 兰州民海生物制品公司).
1.2方法
1.2.1SOSP9607的克隆化分离培养SOSP9607骨肉瘤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用2.5 g/L胰酶消化,倒置显微镜下记数,梯度稀释至4.6 mL含230个细胞(每0.1 mL含5个细胞),加入96孔板前36个孔,每孔0.1 mL.还剩1.0 mL,加培养基至5 mL(每0.1 mL含1个细胞)再加入相邻的36孔,每孔0.1 mL.剩余1.4 mL,再加培养基至终体积2.8 mL,(每0.1 mL含0.5个细胞)加入剩余的24孔,每孔0.1 mL.放入培养箱中,在37℃,50 mL/L CO2,饱和湿度环境下培养5 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有单细胞克隆生长,补充培养基继续培养,待长满孔底后消化移至24孔板,6孔板,最后移至培养瓶中培养,得到单克隆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B7,B12,C2,C11,D12,E10,E12,F6,H4和H9.
1.2.2利用体外侵袭试验进行初筛将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用2.5 g/L胰酶消化,记数,加入Millipore中,每室2×105个细胞数.放入培养箱中常规培养7 h,用棉签擦去侵袭膜上的瘤细胞和基底膜胶,甲醇固定30 min,常规染色记数膜背面的细胞数,将其平均分为4个象限,每株细胞3孔,取平均值.
1.2.3原位移植法在裸小鼠体内连续传代筛选转移细胞株
1.2.3.1皮下移植瘤模型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株,消化,记数5×106/mL,取0.2 mL(含1×106个细胞)注射于3 wk龄裸小鼠股部及颈部皮下,2 wk后开始有肿瘤生长,待长至1.0 cm×1.5 cm后处死,将其剪成直径0.5 mm大小瘤块备用.
1.2.3.2裸小鼠原位移植取3~4 wk龄裸小鼠,手术前每只裸鼠腹腔注射枸橼酸芬太尼(国产)和咪达唑仑(国产)混合液,每种药水用无菌药水稀释1倍后1∶1混合,每只裸鼠0.2 mL.手术在清洁环境下进行,将裸鼠固定后,乙醇消毒,沿右胫骨表面剪开皮肤,皮下,剥离部分胫前肌,暴露胫骨平台,用皮试针头沿45℃方向撬开一骨片,将准备好的肿瘤碎片植入骨髓腔中,盖好骨片,用尼龙线全层缝合皮下、皮肤.
1.2.3.3体内连续传代5 wk后观察到肿瘤生长,待10 wk后处死全部裸鼠,如有呼吸困难,恶液质情况立即处死,取肺组织,肉眼观察及病理切片有肺转移者,留取肺组织中较大转移结节行原代培养并进行组织学观察,培养的细胞经5次传代后按上述办法进行第二次肺转移试验,共进行3个循环,第3次(肺转移率已达100%)从裸鼠肺转移结节原代培养获得的细胞为具有高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株,相反的,肉眼观察及肺组织切片观察3次均不转移的细胞株为具有低转移潜能的细胞.然后连续扩大培养约30代,分别冻存.
1.2.4细胞生长曲线取两株相同代数细胞株培养至对数增长期,消化计数后,调整细胞数为1×105个,接种至25 mL细胞培养瓶,每日任取3瓶细胞消化后计数,取其平均数,连续7 d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1.2.5H9,E10与母系SOSP9607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染色体制备参照鄂征[5]所介绍的方法.
1.2.6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用三蒸水制备浓度为12 g/L的低熔点琼脂糖液,高压灭菌后,放于40℃水浴锅中防止凝固.按1∶1混合12 g/L琼脂糖液和2×DMEM(含200 mL/L小牛血清),取3 mL上述液体注入直径3.5 cm的平皿中,冷却凝固.消化细胞制成悬液并计数.按1∶1混合0.7 mg/L琼脂糖液和2×DMEM(含200 mL/L血清),在上述3 mL液体中加入0.2 mL细胞悬液(含600个细胞)充分混匀,注入底层琼脂已凝固的平皿,冷却凝固.置37℃孵箱中培养10~14 d,计录克隆形成数.
1.2.7裸鼠实验性肺转移率测定按常规分别消化培养瓶中的两株同代克隆细胞株,制成细胞悬液,经细胞计数后按每鼠1×105细胞量在无菌环境下分别注入两组裸鼠(每组10只)的尾静脉.实验鼠均在接种瘤细胞后1.5 mo后处死,分别取出两组裸鼠的肺作全面的病理学检查,计算其转移率.
1.2.8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收集培养瓶中细胞,PBS洗涤,用体积分数750 mL/L的冷乙醇固定.将细胞数调整在1×105/mL左右,溴化丙锭染色,上机检测.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不同细胞株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H9与E10之间软琼脂克隆细胞数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体外侵袭试验10个细胞株在侵袭试验中穿过侵袭膜的细胞数(x±s)分别为B7: (78±12.4), H9: (93±15.1), C2: (221±30.5), C11: (218±25.5), D12: (296±20.2), E10: (406±34.5), E12: (428±36.5), H4: (274±16.3), B12: (398±32.2), F6: (223±12.2)经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各细胞株可分为三组:B7和H9为低侵袭组,E10,E12,B12为高侵袭组,其余的为中侵袭组(n=12, P
2.2体内连续传代观察
2.2.1皮下移植瘤2 wk左右皮下均形成移植瘤,经组织组织学观察及肉眼观察证明它们仍是成骨肉瘤细胞而且未见肺转移(Fig 1).
2.2.2原位移植瘤原位移植后经5 wk左右,原位始见有肿瘤生长,10 wk左右处死时,裸鼠活动能力下降.H9连续3代原位移植均不发生肺转移,E10经3次肺转移试验后,肺转移率为100%(Fig 2,3).
2.3细胞生长曲线测定两株细胞生长曲线如Fig 4,可见E10体外生长速度明显快于H9.
2.4染色体众数检查2个克隆细胞株与母系细胞的染色体众数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其中染色体在46~60之间的细胞都近0.8(内复制不计在内).
2.5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两株细胞株的克隆细胞数分别为H9(22±5),E10(98±1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6裸鼠实验性肺转移率测定分别经尾静脉给两组裸鼠注射H9和E10细胞株,其自发的转移率分别为10%和100%,且E10的形成结节大而密.
2.7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经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发现,E10的S期细胞比例较多(Tab 1).表1H9,E10和母系SOSP9607的细胞周期分布(略)
3讨论
根据肿瘤异质性理论[1],在一个原发性恶性肿瘤细胞群中,并不是所有瘤细胞均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仅某些特殊亚群才具有转移潜能,产生转移表型.建立具有稳定转移表型的肿瘤亚系,是研究肿瘤转移,如转移的过程,转移机制,转移性瘤细胞和宿主的相互作用,转移和瘤细胞的粘连分子,癌基因和其产物的关系,肿瘤转移的干预治疗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所需要的最基本材料. 与转移性细胞亚系的建立途径不同,转移性瘤细胞单克隆细胞株的建立是从异质性母细胞系群体中分离出来单个瘤细胞,经扩增形成细胞株.由于这些克隆细胞株起源于单个细胞,其异质性有可能减至最低限度,这非常有利于许多比较性试验,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也最好.近年的许多试验都是以来源于同一母系的不同转移能力的单克隆细胞株完成的,如转移相关基因nm23就是从不同转移能力的B16黑色素细胞瘤单克隆细胞株中发现的[2].
从各项体内外实验可以看出,E10体外生长速度明显较快,细胞周期测定S期细胞较多,裸鼠自发性肺转移率接近100%,克隆形成率高.表明E10为转移潜能较高的细胞株.H9为转移潜能较低的细胞株.为下一步利用mRNA差异基因显示技术[6] 甚至直接利用蛋白质组技术[7]发现骨肉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及肿瘤标志物提供了理想的试验模型.
从母系中分离出来的单细胞克隆株是否具有稳定的表形,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转移异质性和遗传不稳定性在恶性肿瘤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对SOSP9607的几个克隆株传代观察发现这些克隆细胞株在转入培养瓶中培养约30代以内,至少在形态和体外生长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不同代数的克隆细胞株分批接种裸鼠时其成瘤和转移率也无明显差异.表明这些克隆细胞株在一定代数一定培养条件下,其转移性等生物学性质是比较稳定.但为防止克隆细胞变异,应尽量采用克隆后的低代数进行研究.此外还应适当传代后在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检测,以了解这些克隆细胞是否发生变异,或是再进行新一轮的亚克隆分离.
参考文献
[1] Fidler IJ. Tumor heterogeneity and the biology of cance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J]. Cancer Res,1978;38(9):2651-2660.
[2] Hart IR. The selectiom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vasive variant cells of the B16 melanoma[J]. Am J Pathol,1979;97(3):587-600.
[3] 刘宇欣,郑杰,方伟岗,等.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细胞亚系的分离鉴定[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28(5):361-364.
Liu YX, Zheng J, Fang WG,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subclones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J]. Chin J Pathol,1999;28(5):361-364.
[4] 朱伟勇,郑杰,方伟岗,等.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肺癌细胞亚系的分离鉴定[J].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5;24(3):136-138.
Zhu WY, Zheng J, Fang WG,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lung cancer cell subline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J]. Chin J Pathol, 1995;24(3):136-138.
[5] 鄂征. 组织培养技术[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3-156.
[6] 马春树,刘宇欣,郑杰,等.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TMSG1[J]. 中国科学(C辑),2002;32(3):270-275.
Ma CS, Liu YX, Zheng J, et al,Identification of metastasis related gene TMSG1 by 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J]. Chin Sci (Series C),2002;32(3):270-275.
1.(2013·海淀模拟)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发现,诱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的活动特征,且这些细胞可以转变为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研究说明细胞分化是可以逆转的
B.人体表皮细胞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C.诱导后的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D.该研究可为治疗心血管绝症提供帮助
答案 B
解析 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经诱导后具有了胚胎干细胞的活动特征,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这说明细胞分化可以逆转;在该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诱导形成的胚胎干细胞能够分裂分化为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因此该研究可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帮助。
2.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
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
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自动死亡
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答案 D
解析 细胞凋亡不仅发生在胚胎期,也发生在生物体其他的生命过程中;一个神经元通过它的轴突末梢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从题中信息可知,神经元的凋亡与神经生长因子有关,说明神经元凋亡受环境影响;神经元凋亡是受基因所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3.视网膜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答案 B
解析 根据“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可知,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隐性突变;因为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增殖,所以RB基因为抑癌基因;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RB基因突变过程中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RB蛋白能抑制细胞增殖,可以延长细胞周期,而突变蛋白形成后产生癌细胞,其细胞周期变短。
4.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凋亡与坏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体积都缩小
B.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坏死现象
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病原体感染
D.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理过程
答案 D
解析 衰老细胞的体积缩小,细胞核体积增大;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过程。
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B.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
C.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答案 C
解析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发生在生物个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6.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B.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 g/L
答案 C
解析 分析图中曲线可知,物质P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影响抑制率,A、B错误;从实验的结果看,该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调控了癌细胞内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癌细胞进入编程性死亡的程序,C正确;本实验只是设置了物质P的部分浓度,虽然在1.00 g/L时抑制效果较另两组好,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最适浓度,D错误。
7.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英国和日本的两位生物学家。所谓“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它们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的可能,可应用于临床医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重编程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
B.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带来希望
C.“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可能被改写
D.他们的实验验证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细胞核重编程是指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该过程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密切关系,A正确;临床医学上利用该研究可以解决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问题,B正确;利用细胞核重编程技术可以使已经分化了的动物细胞重新回到干细胞状态,C正确;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干细胞发育的全能性,D错误。
8.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体内也存在一种被称为“ISL1”的心脏祖细胞,它可以分化为心肌、血管等特定类型的细胞。下列有关心脏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心脏祖细胞分化程度比心肌细胞的低
B.心脏祖细胞的分化性能比胚胎干细胞的低
C.心脏祖细胞与心肌细胞的核遗传信息相同
D.心脏祖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mRNA不同
答案 D
解析 心肌细胞是由心脏祖细胞分化而来的,可见心脏祖细胞的分化程度比心肌细胞的低,A项正确。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故心脏祖细胞的分化性能比胚胎干细胞的低,B项正确。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细胞(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故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C项正确。心脏祖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根本原因才是mRNA不同,D项错误。
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C.白化病患者由于细胞衰老,酪氨酸酶活性降低而头发变白
D.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植株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D
解析 单倍体生物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如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的,也受基因控制;白化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头发变白是由于其体内缺少酪氨酸酶,最终转化成的黑色素少;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0.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B.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D.细胞衰老与死亡就会引起个体衰老与死亡
答案 C
解析 ②比①的体积大,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弱;⑤和⑥细胞是由同一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它们所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基因型相同,但由于这两种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它们基因表达的情况有差异,因此,蛋白质种类有差异;若⑤⑥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则细胞中没有DNA复制过程,但有基因的表达过程,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为DNARNA蛋白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和个体的衰老与死亡不一定是同步的。
1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细胞中处于关闭状态的基因一般不同
B.细胞普遍衰老与个体衰老存在因果关系
C.通过细胞凋亡可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
D.霉变的食品易导致基因突变而产生原癌基因
答案 D
解析 细胞分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因此不同的细胞处于关闭状态的基因一般不同;细胞的普遍衰老引起个体的衰老;通过细胞凋亡可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原癌基因是细胞中原本就含有的,不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
12.正常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都具有增殖、转移的能力,但二者在细胞增殖、分化潜能和细胞迁移等行为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下列相关叙述中,合理的是()
A.正常干细胞的增殖过程受基因调控,肿瘤干细胞的增殖过程不受基因调控
B.正常干细胞只能迁移到特定组织,而肿瘤干细胞可迁移到很多部位
C.二者都失去了正常分化的能力
D.二者的遗传信息都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 B
解析 正常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增殖都受基因调控,A项错误;正常干细胞只能迁移到特定组织并分化为特定的细胞,而肿瘤干细胞不受限制,易扩散转移,B项正确;正常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肿瘤干细胞则不能完成正常的分化,C项错误;肿瘤干细胞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D项错误。
13.变形虫和草履虫均为单细胞真核生物,二者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设为甲组);同一高等植物上的叶肉细胞和根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设为乙组)。下列关于两组不同细胞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组均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
B.两组均是因为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不同
C.甲组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乙组是因为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不同
D.甲组是因为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不同,乙组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
答案 C
解析 变形虫和草履虫属于两种生物,二者的遗传物质不同;同一植株上的叶肉细胞和根毛细胞是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分化得到的,二者的遗传物质相同,但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存在差异。
14.细胞的生命历程与人的生命历程相似,都可分为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等阶段,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的过程与基因无关
B.只要不接触致癌因子,就不会发生细胞癌变
C.经过分化的细胞一定不具有细胞分裂能力
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 D
解析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都受基因调控,A项错误;细胞癌变的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外因是致癌因子诱导,不接触致癌因子的细胞也可能会发生癌变,B项错误;经过分化的细胞不一定就不具有分裂能力,如B细胞是经过分化的细胞,但它还能增殖、分化,C项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项正确。
15.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凋亡。发育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神经细胞一般是过量的
B.神经细胞能够存活下来可能与获得足够的生长因子有关
C.细胞凋亡能够调节细胞的数量
D.神经细胞的死亡与生长因子的数量有关,与基因表达无关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正常存活下来的神经细胞只有一半,因此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神经细胞一般是过量的。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此与基因的表达有关。
16.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实验原理: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无辐射损伤;乙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丙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
③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 h、12 h、24 h、48 h后,检测并计算细胞凋亡相对值。
(1)脾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由________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______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__________死亡,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
4)科研小组还设置了丁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免疫器官 T 抗体(或溶菌酶) (2)编程性(程序性) 溶酶体 (3)探究有无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表格如下:
组别 细胞凋亡相对值0 h 12 h 24 h 48 h 甲 乙 丙 (4)探究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解析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脾属于免疫器官,而白细胞介素是由T细胞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与其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3)根据实验所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可以看出乙丙组对照,自变量是有无注射IL18,从而探究有无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4)设计丁组实验和丙组形成对照,进一步探究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17.如图表示造血干细胞的发育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血干细胞A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需要进行________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与细胞C凋亡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__,细胞D和细胞E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免疫的三道防线中,细胞E参与________________防线。在细胞D参与的免疫过程中,细胞D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来,细胞E在此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合理用药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容易引发耐药性升高,耐药性(drug 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因此临床应该严格监控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1]。我们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门急诊处方200张,统计其中应用抗生素药物和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的处方,对头孢类抗生素使用特点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门急诊处方200张,统计其中应用抗生素药物和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的处方,对头孢类抗生素使用特点进行分析。
1.2 方法根据这些处方上的信息对我院门急诊抗生素使用比例和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结果和文献资料的信息进行对比。收集信息主要通过走访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医生、护士、药房工作人员。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工具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归类分析。
2结果
2.1 200例处方单基本信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200张处方中,97张为抗生素处方占48.50%,89张为头孢类抗生素占44.50%。89张头孢类抗生素处方中,30张为口服类抗生素占33.71%,59张为注射类抗生素占66.29%。89张头孢类抗生素处方中,单用抗生素为78张占87.64%,二联抗生素为8张占8.99%,3张为三联抗生素占3.37%。89张头孢类抗生素处方中,一代头孢10张占11.24%,二代头孢19张占21.35%,三代头孢57张占64.04%,四代头孢3张占3.37%。
2.2 抗生素使用频率我们的调查发现89张头孢类抗生素处方单中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孢曲松注射剂>头孢克洛分散片>头孢他啶注射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头孢呋辛酯胶囊>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克肟片>头孢噻肟注射剂>头孢孟多酯>头孢唑啉注射剂,见表1。
2.3 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疾病类型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89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疾病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症>腹泻病>其他,见表2。
3讨论
头孢类抗生素是指分子中含有头孢烯的半合成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杀菌机制。头孢类抗生素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繁殖期杀菌。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强,而对人几乎没有毒性,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所以是一类高效、低毒、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抗生素[2]。
根据其抗菌特点,一般将头孢类抗生素分为四类:一代,较早开发,抗菌活性较强,抗菌谱较窄,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优于革兰氏阴性菌[3];二代,除保留了第一代的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外,由于它们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较第一代稳定,抗菌谱也较第一代广,所以显著地扩大和提高了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三代,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二代相比,其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特别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四代,抗菌谱极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三代头孢抗生素的使用次数最多,其中以头孢曲松注射剂使用频率最高。由此可见,我院门急诊普遍用药起点较高,对一代、二代抗生素使用频率较少。
综上所述,头孢类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如果使用不当或滥用容易引发耐药性升高,因此临床应该及时监控其使用情况,对其使用进行合理指导。
参考文献:
[1]朱三华.抗生素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12(11):73-74.
>> 浅谈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学策略 探究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课堂教学的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生物中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 高中生物中“分子与细胞”的教学方法初探 对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思考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感悟 关于高中生物中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探讨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的研究 例谈高中生物高效复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效能提升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课教学策略的研究 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基于研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探索与研究 高中生物生物教学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高中生物《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策略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依照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已成为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本文对高中生物《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 《组成细胞的分子》 教学策略
《组成细胞的分子》是人教版高中六册课本中必修第一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的课程内容,这一章节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该章是学习第一册教材其它章节、其它必修模块以及选修模块的知识基础,是培养学生探究、绘图、实验等技能的基础。所以研究如何上好这一章的内容对整个高中生物课程教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课时安排策略
《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章的内容主要分为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五个小节。建议教师每一节课对应一课时来进行讲解,再加上其中两节有实验课,每节实验课一课时,则这章的内容至少要七课时来完成教学计划。为了循序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建议把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和最后一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放在一起学习[1]。这样的课时划分,有利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掌握本章每一节的具体内容,并且能够突出本章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能够让教师有侧重点地去教学,让学生能够有侧重点的学习和记忆教材内容,从而能够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有效率。
二、联系生活,创设学习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主动去观察、去探究、去学习。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去学习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真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2]。《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尤为紧密,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既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大头婴儿”的示例作为导入来引起学生对《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课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举含蛋白质食品的例子等,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学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DNA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作为导入,并让学生自主地围绕DNA讨论几个问题,把学生从思维热身中引入核酸内容的学习中。《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内容更是与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情境。一提到吃,学生肯定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利用“吃”来引入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运动会时,可以为运动员们准备哪些能够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来让学生认识到糖能为人提供能量,从而过渡到糖类的学习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不断完善教学方式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教学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逐渐显露出来,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下走出来,不断研究并采用国内外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生物课堂教学方式。例如小组合作模式,生物教学内容中的实验部分是最适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内容。例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这个实验是本节教学内容的关键,是本章两个重要实验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实验技能、兴趣爱好等情况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划分小组,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并讨论。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习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生物学习水平。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
生物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复杂的生命现象或者生化反应,代谢途径等等,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去描述,学生接受起来就有所困难[3]。但是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声音、文字、视频等进行有机结合,既形象生动、又直观,让学生能够在视听享受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这样学生也容易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例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几种氨基酸的结构,让学生自己推导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既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又能够构建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正在被广大教师理解并且运用,已经在慢慢影响课堂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能发现,新理念、新教学模式、新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的落实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本文上述提到的《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章的教学策略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并不断完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胡冬英.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25(12):21-22
关键词:保险市场;服务体系;外部环境
从保险业的发展整体趋势来看,在保险产品与费率同质性逐步加强的情况下,保险服务将成为保险市场新的竞争焦点。保险公司必须从展业、投保、承保、理赔、防灾防损等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得到客户的信任和依赖,最终创造企业价值,这正是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真正目标与归宿之所在。农村保险是农村金融对“三农”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保险服务体系的构建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保险公司自身成长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安徽省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一)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加快
安徽省是一个典型的农村人口大省,总人口65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147万人,占比78.99%,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省共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06亿元,农村人身险保费收入68.39亿元,同比增长48.18%,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人群的保障水平。
(二)农村保险服务网点初步形成规模
目前安徽省共有1800多家县、乡级保险机构。以中国人寿巢湖分公司为例,目前已经在全市120个乡镇建立了50多个农村营销服务部,组建了以农村营销服务部发展为依托,以驻村业务员服务为主体,以地方政府、乡镇密切合作,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基本完备的中国人寿农村市场终端服务体系。
(三)政策性农村保险发展较快
1、政策性农业保险成果显著。安徽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近几年一直为近20%,作为农业大省必须重视农业保险。2009年中央财政补贴的9个品种安徽已经开展8种,并且实现了全省地域全覆盖,在已实现保费中,能繁母猪保险1805.62万元,小麦保险12387万元,水稻保险14789万元,油菜保险2190万元。2009年上半年已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了10.7倍,农业保险赔款已达9484万元。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安徽省合作医疗参合率不断上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8年,安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县为单位实现全覆盖,参合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1%,全省每万人口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30.7人,住院实际补偿率也明显提高(见图1)。
(四)传统养老保险出现缺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亟待普及
安徽是全国12个较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之一,农村养老形势十分严峻。现在采用村民年度缴纳的保险费总额与村民年现金纯收入的比来考察在没有其他补助情况下的农民缴纳养老保险费能力。
农村居民一般能接受保费是年收入的5%-10%。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在哪种利率水平下,40岁以后开始投保时保费占纯收入比基本都已接近或者超过10%,这对大多数农村居民是难以承受的。较高的参保费用成了制约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瓶颈。目前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主要依据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三方并进的筹资渠道。安徽省100多个县区仅有12个被列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试点,这意味着新农保试点明显存在面过窄、实现全覆盖时间过长的问题。
二、制约安徽省农村保险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居民保险意识淡薄
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居民的意识形态、消费习惯影响依然很大,形成了养儿防老、自担风险的习惯,农民较少考虑购买养老保险。农民保险意识是决定保险有效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直接影响保险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保险市场扩大
安徽是全国自然灾害最频繁的省份之一,农业灾害以旱灾和洪涝灾害为主。2008年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595.17欠公顷,绝收19498公顷。其中:旱灾受灾面积795.84千公顷,绝收面积达78.79千公顷;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458.97千公顷,绝收面积46.14千公顷。频发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农民收入水平低的局面。另外,长期以来安徽省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已经占据了人均纯收入的大部分(见表2),收入水平低是造成农村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直接原因。
(三)保险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目前实施的保险险种还比较单一,保险公司普遍没有针对广大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农村情况并为农民普遍接受的农村保险品种,而是简单地把按照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制度的保险品种直接投放到农村市场。由于险种不合时宜,导致广大农民对购买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四)保险公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农村保险营销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队伍稳定性差,宣传服务工作不足,直接影响到群众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度。同时农村保险宣传、保险咨询、代收保费总是在固定地点进行,其他保险服务的提供少之又少。在农村业务量大面广极度分散且以小额赔付居多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从报案处理到查勘理赔再到支付保费,服务难以及时到位,使农村保户在出险后得不到应有的服务,从而对保险失去信心。
三、构建安徽省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对策和建议
(一)扩大农村保险宣传工作
保险机构可以通过保险移动宣传画栏、农村保险知识宣讲团、编发农村保险产品手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走进乡镇和农村,深入开展农村保险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各级地方政府要动员农村基层干部投保期限短、保费低的保险险种,使他们及时得到经济补偿的实惠,并通过他们以自己亲身经历进行保险宣传教育。
(二)加强农村保险产品创新
保险公司要坚持长期经营、差异化经营的原则,提供具有农村特色的产品,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形成完善的农村保险产品体系。在推广农民有支付能力的农村小额保险产品广覆盖险种的同时,适当开发一些中高档险种,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农民的保障需要;针对农民所关注的问题,采用针对性的保险险种方案来增加农民对保险的兴趣;针对农民经济收入不稳定的特性,可以推出缴费方式更加灵活的保险产品。
(三)拓展农村保险营销渠道
1、培养营销队伍。大力发展驻村营销员,提升他们在当地群众的良好形象,并且在激励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2、延伸保险分支机构。在市场有需求、发展有潜力、管控能到位的情况下,鼓励保险公司向农村地区延伸分支机构。
3、发挥农村社会网络优势。通过农村邮政、信用社、电力等系统的网点优势,对与各自业务相关的财产保险、人身意外险等产品进行销售。
4、发展农村保险中介机构。鼓励保险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农村保险市场的分工协作,积极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网点,逐步确立经营特色和品牌价值。
(四)加强售后服务,赢得农村居民信任
1、理赔环节。客户出险后,按合同要求及时理赔是保险公司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措施。可以通过召开理赔现场会改变保险商品使用价值不直观的特点。2009年郎溪县遭受罕见的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袭击后,保险经办机构对投保午季农作物受灾情况立即进行了现场查勘定损,农户先后领到理赔资金共计278.8万元。
2、防灾防损环节。保险防灾防损是保险经营的重要环节。保险公司拥有众多防灾防损专家和丰富的防灾防损工作经验,可以向农村居民提供各种防灾防损服务。
3、提供富有特色的咨询服务。针对农村地区医疗条件较差的情况,定期对投保农民进行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传授各种简易的自救、自检常识;经常深入农村,听取最基层的意见和保险需求;在每个机构网点设立免费咨询和投诉服务台,为农民提供贴心的保险服务。
(五)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保险公司要转变观念,加强内部管理。保险员工注意仪表端庄,态度友好,针对农村保险服务的特殊性选择适宜的交谈方式,做到条款解释通俗化,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优质的服务。保险公司要结合农村保险具体特征,平衡展业、承保、理赔各个步骤的服务能力,使保险经营规范有序,并且在实践中注意总结和探索。
(六)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们规避风险的偏好与其自身经济实力有关。一般而言,经济越困难的群体,越不愿意购买保险;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对保险的需求才会增加。保险公司应力所能及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保险资金投资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农村地区保险需求,同时提高保险公司的社会信誉。
(七)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改善外部环境
1、加大补贴。首先,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农机、农具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保险的补贴、优惠政策。其次,政府可通过立法来明确规定对农村保险的税赋减免。
2、加强保险人才的培养。可以以高等院校为依托,加强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安徽省有六所高校开办了保险学专业,可以考虑以这些高校为依托,开展农村保险各项课题研究,为安徽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后备人才。
3、建立农村保险发展激励制度。各级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可以将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情况纳入到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政绩考核体系中去,真正认识到农村保险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文虎.中国保险市场转型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张洪涛.发展保险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子操,宗可正.保险服务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高柱,高岷.推进宁波农村现代保险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三江论坛,2009(2).
5、于永军,郭忠.农村保险营销新渠道[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
6、储叶青.安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济支持能力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1).
7、李霄震.农村保险存在的弊端及建议[J].浙江金融,2007(12).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 Biofor BIOSMEDI
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发展和特点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它对进水SS要求较严(SS≤100 mg/L),因此对进水需要进行预处理。同时,它的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
我国一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采用了此项技术。国内许多科研设计单位对曝气生物滤池也进行了试验研究。随着曝气生物滤池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广和普及,很多学者在其结构形式、功能、启动和滤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2 国内外发展情况
2.1 BIOSTYR®工艺
BIOSTYR®工艺是一种上向流生物滤池,是一种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能力强和节约能耗的新一代污水处理革新工艺。BIOSTYR® 工艺是成熟/高效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其参与生物处理的生物附着在颗粒状滤料上。污水通过滤料,其中含有的污染物被滤料表层上的生物膜降解转化,同时,溶解状态的有机物和特定物质也被去除,所产生的污泥保留在过滤层中,而只让净化的水通过,这样可在一个密闭反应器中达到完全的生物处理而不需在下游设置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
2.2 Biofor®工艺
Biofor®(生物过滤氧化反应池)是得利满水务继滴滤池、Biodrof干式过滤系统之后的专为污水处理厂设计的第三代生物膜反应池。与其它类型的生物过滤工艺相比, Biofor® 主要具有下列特性:向上流生物过滤,使用特制的过滤及生物膜支持煤介:Biolite生物滤料 ,高性能曝气,流体完全均匀的分布,有效的冲洗。
2.3 BIOSMEDI工艺
BIOSMEDI生物滤池以轻质颗粒滤料为过滤介质,滤料比重较小,一般约在0.1左右,粒径的大小为4~5mm左右,这种滤料具有来源广泛、滤料比表面积大、表面适宜微生物生长、价格便宜、化学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滤池反冲洗采用脉冲冲洗的方法,反冲洗时在滤层下部形成一段气垫层,当气垫层达到一定高度后,此时瞬时把气垫层中的空气通过阀门或虹吸的方法迅速排空,此时滤层中从上到下冲洗的水流量瞬时突然加大,导致滤料层突然向下膨胀,脉冲几次后,可以把附着在滤料上的悬浮物质脱落,再打开排泥阀,利用生物滤池的出水进行水漂洗,可有效地达到清洁滤料的目的。
3 应用范围
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在水深度处理、微污染源水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处理、低温污水的硝化、低温微污染水处理中都有很好的、甚至不可替代的功能。
在低温污水中,西宁第二污水处理厂由于冬季最低水温约6℃,为了解决硝化问题,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中就推荐了曝气生物滤池+A2/O处理工艺。
在中水回用中,大连马栏河污水处理厂工程,采用的是法国得利满A3D+Biofor工艺技术, 出水水质达到三级标准,日处理污水12万吨,其中4万吨出水可回用于城市绿化,建筑施工,工业等。
在国内,猪场粪便污水处理工程,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肠衣加工废水处理工程,淀粉废水处理工程等中都有应用。
4 问题与前景
作为一种崭新的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正处在推广之中。根据目前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今后仍有好多问题有待研究:生物膜的特点及其快速启动的方式;生物氧化功能和过滤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反冲洗过程中生物膜的脱落规律等。
曝气生物滤池中核心介质――滤料的研究也会促进该工艺在中国的应用的范围,BIOSTYR®、Biofor®两种工艺功能比较强大,但在中国大范围的应用仍存在问题,如专利问题,再有它们从投资上都比较大,这也阻碍了这两种工艺在中国的大范围的应用,所以特种滤料的的研究与生产的国产化将是曝气生物滤池在国内大范围的应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邹伟国,孙群,王国华,等.新型BIOSMEDI滤池的开发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1,17(1): 1-4.
[2] 郑俊,吴浩汀,程寒飞,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03-02
药物不良反应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探讨其特点和规律,本文对我院收集的63例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本院自发呈报2000~2006年的不良反应(ADR)病例资料512例,其中抗生素所致63例,分别对患者的基本概况、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合并用药情况、给药途径、系统分类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
男性38例,女性25例,其中1~18岁5例,19~60岁的35例,61~90岁的23例。其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1岁。从年龄段看,18~29岁占6.35%,30~39岁占15.87%,40~49岁占14.29%,50~59岁占19.05%,60岁以上的占36.5%,18岁以下的占7.93%。各年龄组病例数及构成见表1。
2.2 给药途径与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关系
给药途径与不良反应发生频率的关系见表2。可以看出,静脉用药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比例高。
2.3 药物种类和例次
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类药品种类分布见表3。从中得出头孢菌素和青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喹诺酮类。
2.4 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4。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见,表现为各种皮疹、药疹、瘙痒;其次为神经系统,表现为头昏、乏力、头痛;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胸闷、气短,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3 分析
3.1 药物不良反应和个体因素有关
从表1可以看出,药物不良反应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人群,其中大于60岁的共23例,占36.5%,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
3.2 药物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有关系
在不同给药途径中,以输液滴注致药物不良反应最多,占82.54%。静脉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同时注射液的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许多因素都可诱发不良反应。在药物的使用方法上,现国际上提倡口服给药,限制注射给药。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2]。
3.3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别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很多。在我院,以头孢菌素、青霉素引起不良反应最多。我院头孢菌素引起不良反应19 例,青霉素16例,喹诺酮类15 例,均与临床使用率高有关系,头孢菌素起效快,病人满意度高,用量大;喹诺酮类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需要做皮试而广泛使用。
3.4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见,表现为各种皮疹、药疹、瘙痒,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符[3];其次为神经系统,表现为头晕、乏力、头痛;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胸闷、气短,重者可为过敏性休克,轻重不一。皮肤及附件系统损害占首位,这与此类反应容易观察有密切关系。而抗生素对其他系统的损害,如肝、肾、血液系统等损害的发现需要一个过程,且需要实验室数据支持,易漏报。
3.5 重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对头孢菌素的使用,《中国药典》和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说明书中均无使用前必须做皮试的规定,但使用说书提出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禁用警示,所以使用前均做皮试,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喹诺酮类使用率高,其典型的毒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是其光毒性所致。
3.6 注意抗感染药物的特殊性
为减少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适应证,在使用前最好做药敏实验,以判断何种致病菌感染,对哪些抗生素敏感,做到有的放矢。注意既往病史,有1例癫痫病人,1年未用抗癫痫药,应用左氧氟沙星后致癫痫复发。在临床上使用青霉素需做皮试,而阿莫西林胶囊不需要,造成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增多,需仔细询问病史,明确是否为过敏体质。另有2例不良反应者是当天应用了抗生素,1例使用了头孢哌酮钠,1例使用了头孢唑林,饮酒后15 min左右,开始出现戒酒硫样反应,表现为面部发热、眼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头晕,胸闷、胸痛、心跳加快、呼吸困难。 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同样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这些药物包括:①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定(先锋Ⅵ号)、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②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③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其不良反应程度依次是头孢哌酮>拉氧头孢>头孢美唑[4]。因此有研究者建议在使用上述抗菌药物期间及停药后20 d内,均应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的制品。
[参考文献]
[1]高东宸,张丽雅.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70-171.
[2]王玉荣,刘静,黄祥.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1):50-52.
[3]张平,张江兰,冯爱平,等.109例药疹住院病例分析[J].中国药房,1998,9(1):38-39.
[4]陈世铭.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与处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8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