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机电技术基础知识

机电技术基础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25 14:38: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机电技术基础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机电技术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

铁塔基础工程是高压架空线路工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压架空线路荷载的承担者,在线路施工中属于隐蔽工程。输电线路铁塔具有长期野外运行、使用条件复杂、长距离分布等特点。铁塔是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去,无论地基或基础哪一部分出现问题或发生破坏,都将对上部铁塔造成恶劣影响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对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一)基础钢筋的质量控制

基础钢筋入库时要按照图纸进行入库检验。分型号堆放,并挂牌标识。发到施工现场的钢筋,为了避免错运或错用,在使用前应对照图纸逐个检查型号、尺寸、规格、数量。

(二)水泥的质量控制

对于水泥的选择与使用应是合理而科学的,要以电力线路铁塔基础的工程设计以及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为依据。在施工中应满足以下几方面条件:①最佳的水泥强度等级应该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倍~2倍;②在水泥的选择上,应选取收缩值较小的,这主要是由于水泥的等级越高、并且细度也越细,就会对混凝土开裂产生越大的影响;③在水泥的使用上,最好应选用低热水泥,这样有利于混凝土温升值的降低;④还应对水泥的碱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⑤在水泥的储存上,不允许混装,而是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⑥在运输与储存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泥采取相应的防水防潮措施;⑦如果水泥是提前进货入仓的,就应控制其温度。

(三)骨料的质量控制

①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质量,包括:强度、抗冻性、化学成分、颗粒形状、细度模数、级配、超逊径、针片状和杂质含量;②拌制混凝土时,应按批经常检测砂子的细度模数、粗骨料的级配、超逊径,及时调整配合比;另外砂子、小石的含水量每3个小时检测一次,及时调整用水量,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和水灰比;③粗骨料宜选用粒径20mm~40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④细骨料采用中细砂,平均粒径大于0.4mm.含泥量不大于1.5%,细度模数2.80左右,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⑤控制粗细骨料的质量和碱含量;⑥粗细骨料的最佳级配、各种粒径之间的含量(掺量)和最佳密度要通过试验确定。

(四)水的质量要求

拌制混凝土用水及养护用水,宜使用饮用水或经取样化验合格的水,水中不得含有油脂、泥土、杂草等,其上游应无化合物流入;有怀疑时应进行化验;为保征用水清洁,不得用水沟引水;严禁使用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和优化

施工前由检测部门定出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时严格按此进行投料。但混凝土配合比所用料为绝对干料,而基础施工为野外作业,受环境、气候等各方影响,砂石含水量一般较高,施工当中应对水量进行适量调整;人工进行加水应用经计量的容器,以保证用水量的可靠。经常进行坍落度检验,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其数值不得大于配合比设计规定值。如发现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在保证水灰比情况下,及时调整水量。

三、钢筋绑扎

基础中钢筋按部位分立柱钢筋和底板钢筋,主要起克服弯矩作用。施工中基础底板钢筋网靠边侧两行钢筋要求全部绑扎牢固,中间部位的部分交叉点可间隔错开绑扎,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箍筋弯钩叠合处应在立柱主筋转角处,沿主筋方向交错布置,如箍筋末段较长应用扳手弯至立柱钢筋笼内侧,箍筋与主筋连接部位应全部绑扎。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底板钢筋网和箍筋绑扎,网眼尺寸允许偏差为±2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

施工人员如需在底板钢筋网上走动,应在钢筋网上铺木板作为行道,发现支撑筋倒塌应及时扶正、固定。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mm。

四、模板工程

模板材料、形状、规格的选用从工程结构本身出发,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构造简单、装拆方便,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模板接缝严、不漏浆;钢筋必须按设计要求预留足够的保护层。

五、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是项重要的工作,应由有经验的技工操作,并设有专人监督。目前施工用多为插入式振捣器,其作用半径约为振动棒插入有效长度的1.5倍,使用时应当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有序进行,间距以300~400mm为宜,每次插入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水泥砂浆和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沉落为止,不允许捣固过度。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30~50mm,以消除两层间结合缝,底盘、台阶采用斜面插入法振捣,立柱采用垂直插入法进行振捣。振捣时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应大于100mm,应注意避免与钢筋的长时间接触。

六、混凝土养护

(一)基础养护

浇制完毕后,在基础坑四周放入生石灰(CaCO3),每坑石灰不得超过50kg,加入水进行熟化并产生蒸汽。坑口采用塑料薄膜封口,并覆盖蓬布、麦秸等保温材料,坑内放一温度计,保持15℃至2O℃左右。24h后观察坑内温度。温度仍保持在19℃左右,如果温度过低可适量加入一些生石灰,保持坑内温度。72h后拆模检查凝结效果。

为防止早拆模或因拆模温差太大.导致气温急剧冷却造成混凝土表层裂缝。当日均气温在0℃一10℃时基础浇制后应按蓄热法养护3昼夜,养护期间气温下降,特别是晚间应确保养护期间基础坑内呈正温;可将立柱顶部用草帘遮盖严实后再用塑料布或棉篷布将整个坑口盖严,并在上面加盖稻草或苞谷秸。

(二)拆模回填

基础拆模后,应按施工工艺要求、设计及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回填,土方回填作业时间应安排在上午11点至下午3点之间进行当天基础坑必须回填完.防止基础立柱受冻。然后在地面露出部分盖草袋或多堆土0.5米或者采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暖防护。

七、现浇基础质量检查

(1)基础强度检查铁塔基础的强度检查应以试块为依据。试块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试块应在浇注现场制作,其养护条件应与基础相同;试块制作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①转角、耐张、终端每基取一组;②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班组每5基或不满5基应取一组,单基或连续浇注混凝土量超过100m3亦应取一组;按照大跨越设计的直线塔基础及拉线基础,每腿应取一组,但是当基础混凝土量不超过同工程中大转角或终端塔基础时,应每基取一组;③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化时,应另外制作。

(2)现浇基础尺寸检查:浇筑铁塔基础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保护层厚度为一5mm;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为一1%;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为10mm。

(3)整基铁塔基础在回填夯实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4)质量记录由质检员负责监督质量,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施工及检查,及时填写基础浇制把关卡、隐蔽工程签证以及基础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

结束语

输电线路基础的作用是保证杆塔在运行中不发生下沉或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发生倾倒或变形。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关系极大。因此,在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中,应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线路铁塔基础的质量,进而为整个线路提供安全、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基础;问题;措施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技能,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是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因此,与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的普通学校不同,中职学校更注重于技术性和职业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成为社会市场中的稀缺资源,因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专业的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中职学校稳定发展的前提。

一、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选用的教材与实际相背离

目前,许多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教材内容编制不太合理,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相背离,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巨大的困扰。而且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过于深奥、艰深,会给中职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产生“学无所用”的想法。例如,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中的电路原理部分,有的内容过于深奥,而中职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接受能力有限,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致使中职学生产生厌恶甚至抵触的心理,进而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

2.教学方式陈旧落后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普通学校的教学目标不同,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落后,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进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时,中职教师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许多中职学校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验机会较少,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条件,从而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兴趣不足,缺乏足够的学习信心,因而给教学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忽视了学生的特点,没有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盲目地开展教学活动,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改进措施

1.选用科学的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指导和支持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选用科学的教材,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本校的培养目标,合理选取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2.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中职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增强教学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例如,在二极管整流电路实验中,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出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波形,加深学生的印象,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中职学校应该根据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重视实验课,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实验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中职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外,中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积极发掘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中职教师应该根据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水利水电 基础工程 施工技术 方法

一、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要求

水利水电基础的新要求有:应具有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并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妨碍施工的已有建(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坟墓、树木等,妥善处理;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在陡峻山坡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设备卸车地点等,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等准备工作;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预验手续,且应妥善保护及经常复测;场地要清理平整,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排水坡度和临时排水设施。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2%的坡度;开方挖土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地质勘察文件及资料,采取措施,降低水位;一般应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0 mm,然后再开展作业面。

二、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于浅基础的情形,如果不需要放坡,这个时候首先要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的轮廓线,然后对作业面予以一一展开。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都需要结合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条件予以考虑,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二是需要保证地基与基础的强度能够足以承受建(构)筑物上的全部结构荷载。为了满足这一条件,基础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蚀性和抗冻的能力都需要充分满足要求和条件。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地基稳定,必须让地基和基础有足够的工作面。地基变形值的范围也应该在许可的参考值数之内,这样才不会引起建筑物的开裂、倾斜或者标高产生相应的变化等等。

三、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

首先,根据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作业顺序和工作面、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展开工作面。其次,对浅基础不需放坡时,应首先沿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展开作业面。最后,降低地下水位与地面排水,均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等,采取集水坑降水、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四、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结构组成的地基,承载能力很低,一般小于等于50 kN/m2,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

1.软土基础的特性。(1)大孔隙比,高天然含水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w一般介于50%~70%之间,相比而言,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e则一般介于1~2之间,一般情况下,这就会远远的大于液限,最高的时候,甚至可能达到200%。(2)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在渗透系数k≤1(mm/d)的时候,透水性能就非常的差。这样,在承受强荷载作用后,孔隙水压力就会变高,地基的压密固结性能也会深受影响。(3)低抗剪强度。通常,软土会呈现出软塑-流塑的状态,这样在有外部荷载的时候,抗剪性能就变得极差。在土层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时候,随着有效压力的逐步增加,就会慢慢地形成固结。相对应的,如果不存在优质的排水出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强度就会衰减。

2.处理软弱地基之方法。(1)排水固结法。作为解决淤泥软黏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软黏土地基稳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系统组成。(2)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3)强夯法。将80 kN 夯锤, 起吊到高达6 m~30 m 的地方,让锤作自由下落运动,通过这样的运动夯实土质。如果地基是河流冲积层、滨海沉积层,或者由黄土、粉土、泥炭、杂填土等构成,使用强夯法容易达到目的。(4)旋喷法。旋喷法主要用于地基防渗工作的开展,通过利用旋喷机上具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将其置于土层预定浓度,然后对它予以提升,在这个时候喷嘴会以一定速度做旋转动作,这样就会产生高压。高压挤迫水泥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经过凝固硬化结成桩子,以达到提高地基防渗的目的。(5)振动水冲法。振冲法的工具是振冲器,它类似于一根插入混凝土振捣器的机具,该机具涵括了上、下两个喷水口。由于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地基中会形成孔,而后在孔内予以填充砂、碎石,进而分层振实或夯实,这样地基将得以加固。(6)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其手段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于地基表面地土工合成材料将可以对面形的破坏起到组织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7)灌浆法。将水泥砂浆、水泥浆、黏土浆、黏土水泥浆及各种化学浆材(比如木质素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予以液化,同时这些浆液也是具有固化的特性的,这个过程中会用到相关的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而后将其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从而达到加固淤泥软土地基的效果。(8)硅化加固法。借助电渗原理,利用网状的带孔眼的注浆管,采用电动硅化法,通过轮换诸如的操作手段,把硅酸钠(Na2O・SiO2)溶液与氯化钙(CaCl2)溶液注入土中,因为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胶凝物质,或者活化土颗粒的表面,这样土颗粒之间的连接性和土体力学的强度就会被提高,加固部位的半径会被扩大。不过这样的操作方法也有其缺陷性,即高耗电量,高成本,故而被采用的可能性一般不是很大。(9)加筋法。加筋法是为了减少整体变形,并且同时达到增强整体稳定的性能的目的。土工合成材料,因为其抗拉能力非常之强,会被埋置于土层中,这样在土颗粒和拉筋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土也会与加筋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的话,地基强度就会被提高。(10)桩基法。如果淤土较厚,含水率较高,孔隙也比较大,这样要想对其予以大面积的深处理的话就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打桩法就是一个不错的加固处理方法。

五、水利水电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一是保证地基与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建(构)筑物的上全部结构荷载和地基的反作用力。二是基础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防潮性、抗冻和耐侵蚀的能力。三是地基和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工作面,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四是保证地基变形值在容许范围内,且应使它不超过建(构)筑物的容许变形值,而不致引起建筑物开裂、倾斜或标高变化等。

第4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软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一般指对水利水电建筑物和设备基础下的受力层进行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的强化处理。岩质地基完整性好,强度高,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处理,而软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工程寿命,提高水利水电软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符合能源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要求,国土资源利用与区域振兴的要求,国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挥软基基础工程新技术新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积极作用,让其高效的为水利水电工程服务,促进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建设的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基建的全新规定

施工前要细致严谨的分析场地的地质状态,而且要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基础项目中应该有细致的建设图以及数据信息;对场地开展细致的规划布局,清除干扰建设活动的物质。在建设区域中,对于会干扰项目的管线沟渠等要认真的处置,避免在建设的时候产生负面作用;当在山地区域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要提前对所在区域的地质状态进行细致的分析,针对或许会出现滑坡现象的区域要认真的处置,防止在建设的时候有突发问题;在建设的时候,要认真的检查机械,要规划好装卸的区域,而且要设置好通道,确保车辆能够通畅的运行;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预验手续,且应妥善保护及经常复测;确保建设场地平整,而且要确保表层有坡度,以此来实现排水的标准,针对暂时性的排水设施要恰当的布局。

水利水电建筑物规模大、体形大、基础承载力要求高,绝大部分基础均为完整的岩石地基,少数次要建筑物受地形条件限制坐落在软基上,需要对该软基进行处理。目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预压法,强夯法,强夯置换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碱液法,振冲法,砂石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实水泥桩法,水泥土搅拌法,深层搅拌法,粉体喷搅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

二、水利水电工程软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一方面,在水利水电工程浅基础施工时,为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在不放坡的情况下,就要严重测量放线基准直边进行切割处理。而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施工人员就要通过地质情况调查的相关数据,对其土方开挖的尺寸和深度进行适当的控制,以避免在基础工程施工的时候,受到周围水文地质的影响,使其基础工程的基土结构受到破坏。

另一方面,在对水利水电软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其基础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强度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基础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使水利水电基础结构有着很好的耐久性和防腐功能。此外,为了提高软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倾斜的现象,施工人员就要根据相关的地基变形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三、水利水电工程软基基础作业方法

根据软基基础地质条件、范围、地形、道路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基础工程的开挖区域及各区域的作业顺序,分段分层由上至下开挖支护;

对浅基础不需放坡时,应首先沿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展开作业面;

降低地下水位与地面排水,均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等,采取集水坑、井点降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四、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1、软土基础的特性

软土一般情况下都是有比较大的孔隙,在含水量上的比例也比较大,淤泥和淤泥质土在含水量上一般是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之间,有时在液限上的比例甚至会更高,可能会达到百分之二百;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在渗透系数k≤1(mm/d)的时候,透水性能就非常的差。这样,在承受强荷载作用后,孔隙水压力就会变高,地基的压密固结性能也会深受影响;低抗剪强度,通常,软土会呈现出软塑-流塑的状态,这样在有外部荷载的时候,抗剪性能就变得极差。在土层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时候,随着有效压力的逐步增加,就会慢慢的形成固结。相对应的,如果不存在优质的排水出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强度就会衰减。

2、软土层基础的处理

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结构组成压缩层的地基每平方米承受压力小于50kN的称为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低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对地基要求的水平之下,但有时由于工程需要必须建筑,因此需要对软土层基础进行处理,主要通过排水巩固法来处理软土地基,具体方法为:

(1)替换法

适用于浅层软搦地基以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是将承载能力很小的土层换做符合构建地基标准的材质,如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等,但其工程量太大。换填材料---砂石:碎石、角砾、圆砾、粗沙、中砂等,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纱或石粉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泺石。砂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透水材料。

(2)强夯法

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一般对于河流冲积层、滨海沉积层,常采用此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为,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撞击地面夯实土壤,达到坚固土层的目的。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

(3)振动水冲法

适用于处理沙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振冲法的工具是振冲器,它类似于一根插入混凝土振捣器的机具,该中机具涵括了上、下两个喷水口。由于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地基中会先成孔,而后在孔内予以填充砂、碎石,进而分层振实或夯实,这样地基将得以加固。

(4)硅化加固法

借助电渗原理,利用网状的带孔眼的注浆管,采用电动硅化法,通过轮换诸如的操作手段,把硅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注入土中,因为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胶凝物质,或者活化土颗粒的表面,这样土颗粒之间的连接性和土体力学的强度就会被提高,加固部位的半径会被扩大。

(5)灌浆法

将一些在自然状态下会自动从液态凝结为固态的材料,水泥砂浆、水泥浆、粘土浆、粘土水泥浆及各种化学浆材(比如木质素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予以液化,使用气态和固态的压力推动其和地基、建筑、需要加固处理的地域与建筑和土壤相结合并且促使其固化凝和。

(6)加筋法

加筋法的一大特点为能够使地基的整体变形削弱。此种方法是利用钢筋的抗拉性能,将其插入地基土层中,将土质与刚筋融合为一整体,从而达到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7)桩基法

如果淤土较厚,含水率较高,孔隙也比较大,这样要想对其予以大面积的深处理的话就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打桩法就是一个不错的加固处理方法。

(8)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

其手段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于地基表面地土工合成材料将可以对面形的破坏起到组织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五、软质地基建设的品质管控工作

工程建设中要确保软基基础的强度足够高。由于地基本身是项目的基础,其负担着整个工程的重量,因此要有非常大的持久性和稳固性,其用到的物质要有非常高的应对腐蚀和防止冻害的性能,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应对外在的力;开展地基建设工作的时候,要对工作区域设置合理的宽度,因为只有宽度合理才可以保证稳定性;要确保地基的变形是在特定的区间之中的,必须把该数值掌控在合理的区间内,否则就会使得建筑体发生缝隙,干扰到建筑物的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其软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高低不仅关乎着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质量,更与社会和民生紧密相关,因此,水利水电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提高软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这样不仅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还有助于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斌,孙自豪.浅谈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华章,2012,(22):270

[2]李海波.试论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4):164

第5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 铁塔施工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所有电力线路的施工中隐蔽工程部分的工作量占线路整体工作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我们在关心工程进度的同时,注重铁塔基础的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铁塔的基础施工基础体积十分庞大,混凝土量甚至能够达到上百立方米,由于体积的庞大导致施工无法搭建厂棚,只能是露天作业,受环境的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条件不确定性很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造成安全隐患,修复起来困难也比较大,甚至有可能造成损失;这些特性决定了电力线路基础施工要重点把握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下面就现场浇制铁塔混凝土基础谈些浅薄的意见。

二、基础材料质量控制

在输电线路铁塔施工中,对于基础用料的要求,需要注意:(1)在浇筑基础之前,必须要把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及时运到施工现场,通常而言,备料若是存在施工现场的专用场地,那么在施工前,直接配料即可,但一定按设计要求为准,并根据需要相应地增加备料量,一般而言,碎石量增加2%,砂增加3%;(2)用于存放基础材料的场地或者是专业用地,都必须要做好防雨、防水措施,避免材料的损失和浪费,在施工时,尽可能地避开雨期。

三、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

要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因为基础施工质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此,就需要结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规范,选择的良好级配骨料有着较大的密实度,同时依据计算和试配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简单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既需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又需要耐久性符合相关的规定,坍落度以及水泥用量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必要时,可以将部分的粉煤灰和外加剂添加进去,从而将混凝土性能合理的提升。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配合比,在上料时,需要有人来对砂、石料的比例进行合理增减。

四、地脚螺栓质量控制要点

在浇注基础时预留适当尺寸的螺栓孔(预留孔的尺寸根据螺栓大小、埋置深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已经浇注好基础,且螺栓位置偏移不大,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设备底座上将原有螺栓孔改成长圆孔,并在基础上加设光面钢板,以做成滑动支座,以使设备就位。若设备不允许有移动,可将底座与钢板焊接,焊缝高度根据钢板及底座尺寸设计。在地脚螺栓施工前,要根据施工图纸,确保设备基础与定位模板相配。加工地脚螺栓时,为了能够顺利穿过定位模板,待设备到场,确定其设备底座螺栓孔的位置后,再将螺栓放入螺栓孔,进行二次浇注固定,同时,要保证其螺纹部分的长计与光杆的长度,使用前,确定定位模板的螺栓直径,并要进行现场检测。地脚螺栓要与螺母相匹配,在吊装、运输以及使用时,不可以发生变形,确保其垂直度,在施工中,为了保证螺栓的垂直度,需要利用经纬仪进行测量。另外,要严格控制设备基础顶标高,以及相邻设备的距离,确保其没有任何缺陷。

五、基础钢筋施工的相应质量要求

1、钢筋弯钩处理。钢筋弯钩端部一定要弯折。在具体处理钢筋弯钩时,需要注意:做抗裂构造筋时末端不作弯钩,钢筋还要根据构件形状做弯折,比如剪力墙转角处、顶板上铁都要做90毅弯钩,并且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手册和设计要求进行优化处理。

2、钢筋捆扎。在电力线路铁塔基础工作中,一定要保证钢筋的干净,并且没有损坏。尤其是钢筋实施绑扎之前,必须要将表面的铁锈以及上面所有的油漆完全清理干净。同时,还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认真核查钢筋的种类、规格以及数量的正确性,进而进入到钢筋的捆扎与实施工作中。

3、钢筋焊接。在进行钢筋焊接时,要求,相邻的两根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要错开1.3倍搭接长度,接头错开率一般为50%,在这里以单层双向钢筋网为例进行说明,要求每隔20厘米距离植筋,40厘米钢筋植筋(植筋孔深10厘米,绑扎30厘米),工程设计要求植筋距离39厘米。在处理时,要求钢筋连接不宜有2个或以上接头,一根受力钢筋最好只有一头和植筋绑扎,尽量少设置接头,如果受力钢筋,不允许2头都绑扎,要求焊接接头,最好设置在钢筋受力较小的位置,对于同一根钢筋的全长上应该尽量少设置接头。另外,对于预应力筋,一般要求,受拉区不能超过25豫,在施工时,可以采取有效手段,使得该区域增大,直到50%即可,对于非预应力钢筋,要求其受拉段一定不可以超过50豫,但是无论是预应力筋还是非预应力筋而言,关于受压区都不受任何的限制。

六、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首先,在浇筑混凝土前,要认真仔细核查一下根开与对角线之间的距离,中心桩与基础中心的距离,台阶与主柱之间的距离,以及顶面的高差、保护层的高度,以及钢筋设置方向等等,这些不仅关系到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而且与整个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仔细核查。其次,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加强对混混凝土各项指标的确认与控制,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水灰比等,混凝土浇筑需要一次性完成,确保每个铁塔基础的质量,一定不可以留下施工缝隙。但是在浇制混凝土时,最好时间间隔不可以超过初凝时间,要求尽量控制在较短时间内;混凝土振捣要充足,待混凝土不再发生明显的沉降、表面不再产生气泡或者不再有水泥浆时,振捣工作就可以停止。另外,在混凝土浇制时,要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必须要控制好其自由沉落距离,通常要求不可以超过2m,与此同时,浇筑时,在随时清理表面渗水的水分,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

七、基础混凝土施工的相应质量控制措施

具体来讲,需要从这些方面控制基础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一是严格依据工程的结构图纸来选择相应的模板形状和规格;在正确的位置上安装工程构件,保证各个部分有着正确的形状和尺寸,保证侧压力可以被模板器所承受,并且稳定性以及强度等符合相关的要求;保证模板器有着简单的构造,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装卸,并且能够满足混凝土的浇筑需求以及养护等要求。要密实的连接模板器具接缝,保证不存在漏浆等问题。二是在浇制混凝土之前,需要对基础中心和各桩间的距离以及根开等位置关系等进行检查,保证地层垫层的规格尺寸、顶面的相对高差等符合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在浇制的过程中,需要在搅拌机内足够的振捣混凝土,如果表面出现了水泥浆、没有显著的沉降发生就说明搅拌的足够密实。要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以及配合比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如果基础混凝土是同一铁塔腿,那么需要尽量保证能够一次性浇筑完成。要尽量缩短连续浇筑混凝土时层间隔时间,保证短于初凝时间,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严格控制其自由下落高度。

八、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输电工程线路基础施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会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严格依据设计要求来对材料的规格型号等进行合理选择,同时,需要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对施工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控制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输电工程线路基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铺装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佛山市佛陈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路面工程中,大都立交匝道桥K0+812.577~K1+075.077段采用钢结构桥,出于为更好地养护和维修钢桥的桥面铺装,特别对将来钢桥面铺装的养护积累经验和必要的技术储备,本文根据施工图设计,详细阐述钢桥面SMA沥青铺装的相关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求。

2.设计标准及依据

(1) 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铺装设计标准轴载:100KN。

(2) 设计标准与规范

①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②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③ 《公路排水设计技术规范》(JTJ 018-96)

④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设计累计当量轴次(BZZ-100)

按照铺装寿命15年,依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规定,计算确定佛山市顺德区大都立交工程大都立交匝道桥钢结构桥钢桥面沥青铺装的设计累计标准轴次为:1000万次

3.钢桥面铺装

3.1 钢桥面铺装结构设计

钢桥面行车道铺装层厚度设计,按照各层功能要求的不同综合进行,设计为双层SMA-10构,防水粘结层与防水抗滑层厚度(含单粒径碎石层)计入铺装下层,铺装下层厚度3.5cm,铺装上层厚度3.5cm。行车道钢桥面板喷砂除锈达到Sa2.5级后,为防止新鲜的钢板表面迅速锈化,必须紧跟防水粘结层涂刷施工,防水粘结层厚度0.3~0.5mm。

3.2铺装材料、混合料组成及性能要求

3.2.1 防护材料

大都立交匝道桥钢结构桥钢桥面板喷砂除锈光洁度达到Sa2.5级,粗糙度达到50~100μm后,立即在新鲜的钢板表面上涂刷0.3~0.5mm防水粘结层,

3.2.2 防水抗滑层材料

防水抗滑层由0.7~0.9mm的粘结剂及在其上撒布一层4.75~9.5mm单粒径碎石组成,具有钢板防水防锈的功能,同时与铺装下面层SMA13相嵌锁。该层具有较高的强度,优越的低温变形能力以及较高硬度的骨料。防水抗滑层在-5℃~70℃温度范围内不软化、不脆化,具有非常优良的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3.2.3封水料

封水料采用热改性沥青,在平曲线内侧铺装层边缘至防撞护栏,要求覆盖防撞护栏底部向上不少于20cm,以防降水从铺装边缘深入铺装结构或腐蚀防撞护栏。

3.2.4 集料与稳定剂

⑴ 粗集料

① 粗集料应使用石质坚硬、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力的破碎集料,建议采用玄武岩,其质量应符合我国沥青路面对抗滑表层的技术要求,并具有更高的抗压碎能力。

② 用于SMA的粗集料的破碎作业不得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

⑵ 细集料

① 细集料采用专用的细料破碎机生产的机制砂,不得含有泥土、脏物。上、下面层SMA均采用玄武岩细集料。细集料的质量应满足表3.5的技术要求。

② 细集料的粗糙性可以采用棱角性或粗糙度作指标,当采用棱角性作为细集料的粗糙度指标时,宜要求不小于45%。

⑶稳定剂

①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纤维稳定剂采用木质素纤维。

② 纤维应存放在室内或有棚盖的地方,松散纤维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潮,不结团。

3.3 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

设计包括双层SMA、防水粘结层及防水抗滑层等结构层次,施工顺序为:钢箱梁桥面板清扫去污喷砂除锈0.3~0.5mm防水粘结层0.7~0.9mm防水抗滑层+满铺面积60~80%的4.75~9.5mm单粒径碎石0.15~0.25kg/m2热改性沥青粘层+35mm改性沥青SMA10下面层0.1~0.2kg/m2热改性沥青粘层35mm改性沥青SMA10上面层【1】。

3.3.1钢箱梁桥面板清扫去污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

由于在钢箱梁的架设过程中,桥面板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油污、灰尘、杂物等,因此在桥面喷砂除锈前应进行桥面清扫除尘、标高测量,对于有油污的部位,应先用油污清洗剂进行擦洗,为后续的喷砂除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整体要求做到快速、规范。

3.3.2 喷砂除锈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

在喷砂除锈前,对钢桥面板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洗工作,并进行面板外观检查,对焊缝以及钢板表面存在缺陷的位置进行记录,有必要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修补。

钢板表面喷砂除锈要求达到GB8923-88标准Sa2.5级,采用表面清洁度标准图与喷砂除锈后的钢板表面对比的方式进行。用TESTEX贴纸测试以喷砂除锈的钢板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达到75~100μm,每次验收表面的测试点不得少于3个。【2】

3.3.3 改性沥青SMA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

⑴ 施工温度

改性沥青SMA的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结合料的粘度—温度曲线综合确定。在无粘度—温度曲线试验结果的情况下,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各阶段施工温度宜在一般改性沥青混合料各阶段施工温度基础上增加10~15℃

⑵ 拌和

① 生产SMA应采用间隙式沥青拌和机拌和,且必须配备有材料配比和施工温度的自动检测和记录设备,逐盘打印作为施工质量检测的依据。

② 拌和机必须配备纤维稳定剂投料装置,不具有纤维投料装置的可在原有基础上作改进后实现。

③ 使用于SMA的改性沥青可以采用成品改性沥青,也可以现场制作。当为改性沥青成品时,应对其质量予以检验确认。当为现场制作时,加工工艺根据改性剂的品种和基质沥青确定,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⑶ 混合料运输

① 改性沥青SMA宜采用在吨位运料车运输。运料车在开始运输前,应在车厢及底板上涂刷一层油水混合物,使改性沥青和SMA不致与车厢粘结。

② 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加盖苫布,以防运料车表面混合料降温结成硬壳。

③ 运料车在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歇。

⑷ 混合料摊铺

① 在铺筑SMA之前应对下层表面作以下处理:

用硬扫帚或电动工具清扫路面,有泥土等不洁物沾污,必须且边清扫一边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② 改性沥青SMA可用普通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按正常施工工艺摊铺。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采用半幅或全幅摊铺宽度铺筑。

⑸ 压实

① 改性沥青SMA施工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压路机,初压和复压不宜少于2台。

② 下面层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混合料摊铺后到钢轮压路机第一次碾压的时间间隔。初压应采用钢轮碾压,钢轮压路机不得打开振动,遍数不少于1~2遍。复压采用20t钢轮压路机,复压遍数通常为2~4遍,施工时应根据试验段最终确定。终压采用较轻的钢轮压路机(10t)紧接在复压后进行,以消除轮迹,终压遍数通常为1遍。

⑹ 质量检验

① 基本要求

Ⅰ 改性沥青和各种集料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规范与设计要求。

Ⅱ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级配及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Ⅲ 拌和后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离析和结团现象。

Ⅳ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碾压后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

②外观鉴定

Ⅰ 表面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Ⅱ 表面无明显的轮迹。

Ⅲ 接缝紧密、平顺,熨缝不应枯焦。

Ⅳ 面层与护栏及其他构筑物衔接平顺,无积水现象。

3.2.4 主要验收标准

钢桥面铺装质量主要验收标准

表1

4. 结束语

通过对钢桥面铺装的设计分析,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桥面铺装的设计指标,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做出了钢桥面铺装体系的结构设计,并根据这些要素列出常用的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

【参考文献】

第7篇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实施一、数学素质的涵义与特征

素质是指人的自身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结构,是决定其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质量的基本因素。人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按照当前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公论,数学素质大致涵义有以下四个表现特征。

1.数学意识。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人的数学意识的高低强弱无时无刻不反映出来。如数学教育家马明在观看电视转播的世界杯排球比赛时,从场地工作人员擦地一事想到,如果用一米宽的拖布把整个场地拖一次至少要走多长路程的问题,并用化归法原理把所走的路程(长度)转化成了场地面积来计算,这是一般人很少注意或不屑一顾的事,却是数学家运用数学的良好机会。足见一个高素质的数学工作者具备不失时机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2.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的载体,具有通用、简捷、准确的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数学技能。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器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现实的生产、生活、流通乃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的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这是数学的创造技能。

4.数学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都是数学思维方法、方式与策略的重要体现,数学直觉思维、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辩证思维都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

综上所述,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基本表象,数学技能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存在于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之中。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着重对全体学生强调: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从整体教育观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由于数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是无数劳动者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以在学生接受科学家(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的过程中,吸取其科学献身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

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要把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构成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1)要改革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过去的应试教育导致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机械识记,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素质教育应加强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教学,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和定理、公式的推理过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力求讲精、讲透、讲活,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首先,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教学,数学思想即数学的基本观点,是数学知识最为本质的、高层次的成分,它具有主导地位,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中学阶段着重要领会的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与讨论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符号化思想、运动与变化思想整体思想等,例如:

例1:计算:(3x+2y+1)(3x+3y+1)

分析:本题若直接按多项式相乘的一般步骤计算,则相当麻烦,观察题目特征,发现两个多项式中均含有3x+1,故将3x+1看作整体进行计算。

解:原式=[(3x+1)+2y][(3x+1)+3y]

=(3x+1)2 +5y(3x+1)+6y 2

=9x2+6x+1+15xy+5y+6y2

其次,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也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第三,要加强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逻辑方法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再学习的能力,它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数学中要运用的主要思维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3)培养数学能力

现在公认的数学能力主要是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数学学习与再创造能力等四种能力,根据现代科学需要,各阶段学生都要有学习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等信息科学的技能。

三、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原则

1.认识数学素质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受教育者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以及所形成的数学认知结构相吻合。

2.明确数学素质教育的指向性。过去几十年单一的教育模式,一度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局面,培养不出社会需求的各类各层次人才。

3.坚持数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是指导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掀起的以数学建模为特征的数学教改模式正好能弥补我国数学教育重理轻实的缺陷,是素质教育值得提倡的。在教学中要以问题解决为主导,适当地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也是必要的。

第8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 实验教学 现状与对策

电子技术实验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工科学生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21 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电子科学的飞速发展给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实验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不能再停滞在辅助于理论教学的模式,其教学目标应该转变为培养具有综合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应紧跟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否则,我们的学生将跟不上时代潮流,也就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当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关系到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生存的大事, 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将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知识、新技术, 培养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基于此,笔者认为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展开研究是有着积极和现实意义的。

一、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目标

电子技术实验、就实践教学而言, 它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它强调其工程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其目的应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电子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学校应在实验教学中打牢基础,逐步提高这种能力。首先,实验教学具备验证基本理论知识的功能,即验证性实验,这部分实验一般以各章节为基本内容,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其次是综合性实验,这部分实验的目标是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一章或多章,甚至是结合其他科目内容的归纳总结;最后是设计性实验,其目标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综合运用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较高水平的小设计类实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目标应包括: (1)让学生掌握与电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基本实验原理,对电子技术学科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熟悉和掌握与电类工程专业应用密切相关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2)了解科学发展的逻辑与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培养从事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初步创新设计的能力;(4)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责任感。

二、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现状

从教学体制上看:在实际的实验教育中,电子技术实验附属于相应的理论课,实验教学学时多年来一直为时,约为总学时数的14% ,任课教师普遍认为实验学时偏少,不能充分完成预定实验计划。同时,验证性实验所占的比例较高,实验题目和内容相对最新的科技发展水平及市场化需求具有较大的滞后性,教学实验体系与工程实际脱节,不能及时反映现代电工电子发展的最新成果。

从管理体制上看:由于各方面普遍不重视实验课,上级投入经费少、人员稀缺、仪器设备紧张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实验课多数是辅助理论课的教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方面受理论课制约。实验室规模小,人力、物力分散,实验教学队伍稳定性差,很难保证有一个相对稳定并能够深入开展实验教学的环境。

从教学过程上看: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的课时较少且通常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其内容也多为验证性的,很少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教师在详细讲解实验方法、步骤后,还要做一次演示实验,这样在课时本就不足的情况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深化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

1.改进实验设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选什么类型的实验设备,将直接关系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在选购电路电工实验台时,学校应选择可由学生自己搭建实验线路、又能看到实际元器件的实验设备,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对线路连接的感性认识,也为学生认识具体的电气元件提供条件。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型教师队伍

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师和专业教师业务素质的要求较高。实验教师和专业教师除了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电子技术发展迅猛,实验教师和专业教师必须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产品。因此,实验教师和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采用自学或进修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样,拥有一支强有力的、稳定的实验教师和专业教师队伍才能保证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更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

3.革新管理理念,全面吸引学生

部分学校现有的创新室基本上只能做备用实验室,是否运转全凭学生的主动性。为了全面提高创新室的吸引力,拟定创新室形式上由专人管理,内容上由相关教师共同负责。具体为:学生上课时间和晚上自修时间,创新室应能随时开放,并提供学生所需器材和负责仪器维修;学生所做题目,一部分由实验中心邀请相关教师设计,其中包括将历年电子大赛题目分成若干小块,另一部分由学生自行设计,题目内容以综合设计性为主,其可行性需经指导教师论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创新室开放时间、运行方式及准备的实验项目应随时公布于学生,以便学生提前准备讨论。

4.加强与兄弟院校“ 同行” 的合作与交流是促进实验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就必须与实验、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兄弟院校的“ 同行” 合作与交流。目前,合作与交流困难主要集中反映在教师间的实验教学、科研能力与水平存在着“ 差距” 而产生的“ 屏障”。要缩短“差距”、消除“屏障”, 首先要加强自身“内功”的“修炼”, 提高实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缩短与兄弟院校的“差距”。其次要积极主动地与实验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兄弟院校建立一种有效的、广义上的“联姻”机制, 这种“联姻”机制是一种“紧密”与“松散”相结合的方式。“松散”型主要是通过教务部门在某些学科领域有方向性、有目的性、不定期地与兄弟院校的教师、专家、学者建立“友好联姻社”并进行联谊活动, 为教师建立合作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紧密”型则是通过选拔本部门的培养对象进入水平较高的兄弟院校进行“深造”、“进修”。

总之,实验教学是学生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这点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学校必须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并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加以不断的探索试验,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泽富.电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2006,(10).

[2]周宏.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J].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