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6 14:44: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粮食生产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农资价格上涨情况综述
1、化肥 尿素:40公斤装,20__年价格74元/袋,20__年3月25日,__区部分农资经销商已涨至85元/袋,平均每袋上涨了11元,涨幅达14.86%。磷肥:25公斤装,20__年价格12.5---13.5元/袋,20__年3月25日多数商贩已涨至18.0---18.5元/袋,平均每袋上涨了5.25元,涨幅达34.55%。复合肥:25公斤装,20__年价格29.5---30.0元/袋,20__年3月25日多数商贩已涨至38.0---40.0元/袋,平均每袋上涨了9.25元,涨幅达31.1%。
2、农膜 农资市场中等质量的农膜综合价格:20__年价格12.5---13.0元/公斤,20__年3月25止,多数经营商贩已涨至15.0---15.5元,平均每公斤上涨了2.5元,涨幅达19.6%。
3、农药 杀菌剂类:10克袋装综合价格价格:20__年价格1.3—1.5元/袋,20__年价格普遍涨到1.8—2.2元/袋,平均每袋上涨0.6元/袋,涨幅达42.85%;二两瓶装综合价格价格:20__年价格2.6—2.8元/瓶,20__年价格普遍涨到3.0—3.5元/瓶,平均上涨0.55元/瓶,涨幅达20.37%;300克瓶装综合价格价格:20__年价格7.0—8.0元/瓶,20__年价格普遍涨到9.0—10.0元/瓶,平均上涨2.0元/瓶,涨幅达26.67%。杀虫剂类:10克袋装综合价格价格:20__年价格1.2—1.4元/袋,20__年价格普遍涨到1.8—2.0元/袋,平均上涨0.6元/袋,涨幅达42.85%;二两瓶装综合价格价格:20__年价格2.4—2.6元/瓶,20__年价格普遍涨到3.0—3.2元/瓶,平均上涨0.6元/瓶,涨幅达24%;300克瓶装综合价格价格:20__年价格6.5—7.5元/瓶,20__年价格普遍涨到8.5—9.5元/瓶,平均上涨2.0元/袋,涨幅达26.67%。 除草剂类:10克袋装综合价格价格:20__年价格1.0—2.0元/袋,20__年价格普遍涨到1.8—2.5元/袋,平均上涨0.65元/袋,涨幅达43.33%;二两瓶装综合价格价格:20__年价格7.0—8.0元/瓶,20__年价格普遍涨到8.5—10.0元/瓶,平均上涨1.75元/瓶,涨幅达23.33%。
4、农作物种子 杂交水稻种子:岗优系列品种20__年价格24---26元/公斤,20__年价格一般在18---24元/公斤,普遍降低了3---4元/公斤,降幅达16%;优质稻系列品种20__年价格28---30元/公斤,20__年一般在24----28元/公斤,普查降低了3元/公斤,降幅达10.34%。杂交玉米种子:普通杂交玉米品种20__年价格18---24元/公斤,20__年价格一般在13---18元/公斤,普遍降低了5.5元/公斤,降幅达26.19%;特别优秀的高产玉米品种20__年价格22---26元/公斤,20__年一般在20----22元/公斤,普查降低了3元/公斤,降幅达10.34%;但个别品种在个别乡镇由于人为操作,零售价格仍然较高。
二、农资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四类农资价格上涨情况分析中,不难看出,涨幅高低顺序依次排列是:化肥、农药、农膜,农作物种子不但没涨反而有所下降,究其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一是成本的增加。从20__年四季度开始,化肥、农药受原料供应偏紧,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的推动,一路上扬,尤其是煤炭、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迫使农资产品生产厂家不断提高了生产成本。二是冰冻雨雪天气的影响,导致部分生产厂家停电停产,据相关报道,西南地区的肥料生产企业因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减产200多万吨,贵州磷肥厂减产达50多万吨。三是运输费用的上涨。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造成汽油价格的不同程度的上涨,继而造成国内交通运输成本的增加,运费上涨,据调查了解,国内运输市场运价上涨2元/吨100公里。四是国家实行紧缩政策、宏观调控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综合政策措施,资源配制受限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农资生产厂家扩大生产规模受限较多。
据笔者调查获悉:此轮农资价格上涨中,农资经营商所得利益并不明显,笔者在四个农业乡镇调查时,部分农资经营企业主介绍说:由于此轮涨价,是由于农资市场供应偏紧、运输费用增加造成的,农资市场竞争激烈,经营商家既得利润较20__年反而下降了,如磷肥,20__年进价0.46元/公斤,销价是0.52元/公斤,毛利率13%;20__年进价0.68元/公斤,销价0.72-0.75元,毛利率仅为5.9%,故此轮农资涨价与经营环节关系不大。
三、农资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增产增效的直接影响
1、粮油生产成本中农资、活劳动成本不断增加,直接导致农民粮油生产亩收益逐年降低。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与白塘街道吉南村村民毛成生同志以种植1亩水稻的成本算了一笔帐:具体如下所示:
⑴种子成本降低7元/亩
20__年购买的是金优527,价格为30.0元/公斤,20__年购买的是ii优602,价格为23.0元/公斤,亩种子成本降低了7.0元。
⑵育秧农资成本增加14元/亩
20__年0.1亩秧田肥料费用、农膜、农药共38.0元(不含人工劳动费用),20__年0.1亩秧田肥料费用、农膜、农药共52.0元(不含人工劳动费用),增加了14.0元;
⑶大田农资成本共增加14元亩
①肥料费用:20__年与20__年底肥品种用量均完全相同,用复合肥1包,20__年购价是30元/包,20__年则为40元/包;
②农药费用:插秧前用除草剂1瓶,20__年7.50元/瓶,20__年购买价9.50元/瓶,同样杀虫一次(防螟虫),杀菌一次(防稻瘟病),20__年
购买的是300克瓶装虫死三分钟,价格为7.50元/瓶,70ml瓶装稻瘟灵,价格为3.5元/瓶,20__年用同样两种农药,购买价格分别是8.5、4.5元/瓶,增加了4元/亩。
以上三项农资成本总支出,20__年为109元/亩,20__年则为168.5元/亩,亩增加农资成本59.5元。
⑷农活劳动成本亩增加支出120元,涨幅达32.9%。
① 犁田整田费用:租牛犁田,20__年价格65元—70元/亩,20__年涨到90—100元/亩,增加25—30元/亩;②铲背坎、搭田坎共计1.5个工,20__年工价为20元/日,计30元/亩,20__年工价涨至35—40元,计52.5—60元/亩;③栽秧子1个工,20__年工价为20元/日,计20元/亩,20__年则要35—40元/亩;④杀虫、施肥、田间管理三项计0.5个工,20__年计10-15元/亩,20__年则要20—25元/亩;⑤搭谷子,人工和机收综合价格算:20__年100—120元,20__年则升至140—180元/亩(主要增加部分是人工搭谷费用,机收费用呈逐年减少趋势);⑥运、晒谷子0.5个工,20__年计10-15元/亩,20__年则要20—25元/亩;⑦生活费用:20__年,按25元/人天计算,总额为125元/亩,20__年,按30元/人天计算,总额为150元/亩。
综上所述,农民种植1亩稻田总支出均在636—650元之间,因农资、工价上涨原因,农民需增加支出142—156元,涨幅达28.98—32.12%。以现行粮油市场稻谷价格1.8元/公斤稻谷平均产量按550公斤/亩计算,农民种植1亩水稻毛收益为990元,扣除生产成本636元—650元后,农民种植水稻亩收益仅为354—340,日收益2.26—2.36元,就更低了,农民辛苦几个月下来,与外出务工的农民比较收益的确是太少了,难怪得农民不愿多种多收了啊!!!
2、粮油生产成本中农资、活劳动成本不断增加,直接致使农民选择成本低的种植品种,造成粮油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笔者在兴桥镇东塘村7组调查发现:由于粮油生产成本上升,导致该组不少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将部分偏远的良田良地改种松树、栽竹子等植物,不再种植粮油作物,还有部分农户由于粮油生产成本增加较快等原因,将部分良田良土一年三季熟改为了一年一熟,粮油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的现象是特别严重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再过几年,是必会造成国家粮油食品安全。
四、提高粮油生产种植效益建议
此轮农资价格、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为不可左右的因素,只有实行多渠道消化。笔者以为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加以纠正,使之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切实保障市场供给,满足社会不同需求、确保粮油市场安全与稳定是第一任务。
一是积极宣传、不折不扣地保证国家、省(市)惠农政策的完全落实兑现,让从事粮油生产的农民真正得到国家的实惠。特别是加大对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生产综合补贴政策、农民购置农机具补贴政策、重大疫情防治补贴政策、生猪补贴政策、新型农民培训、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培训等系列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以稳定民心、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注重实效。
二是积极推行科学种田,让广大农民从科学技术中受益。区农业部门在春耕时节,要多组织科技干部深入乡镇、村组、农户庭院,利用一切条件、不分场所的、不分形式地搞好农民技术培训,特别是职业农民技术培训,逐渐引导农民革除传统种植习惯,逐步接受科学种田新技术、新方式、新的组织形式,当前着重于选种、育苗、栽秧、施肥、杀虫、治病、管水等各环节指导农民、帮助农民,稳定粮油播种面积,提高粮油单位产量,实现粮油效益。
三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粮油生产规模种植,让种粮油农民从退和进中双双受益。规模种植就是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向种田能手集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粮油生产成本、才能激发农民从事粮油生产热情与积极性、才能确保从事粮油生产的农民有一个稳定的收益、才能增强农业特别是粮油生产效益的提高、才能逐渐改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国家应及时出台相关的农村承包耕地合理流转政策,建立土地流转机构与机制,切实强化农村承包耕地依法流转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引导更多的农户,将承包耕地流转给大户,让流进流出的农民双双受益。
关键词:粮食;安全;原因;建议
宿城区现有耕地4×104hm2,人均耕地不足0.05hm2,分布于11个乡镇及项里、河滨2个街道。粮食种植一直以稻(玉)—麦轮作一年两熟耕种制度为主。近年来,年种植小麦2.67×104hm2、水稻1.67×104hm2、玉米0.8×104hm2,常年粮食总产量37×104t。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普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单产一直稳中有升,目前,人们的温饱已不成问题。但随着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粮食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粮食安全已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原因分析
1.1废弃物乱堆乱放造成环境、土壤、河流、气候等污染
工厂污水排放及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残渣等随意堆放沟渠路边,造成灌溉水污染,以致污染土壤,使土壤有机质下降,供给能力降低,同时影响农作物品质。
1.2农膜、农药废弃物长期积累造成土壤、环境污染
一家一户的农事操作过程中,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往往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沟渠、路边,鲜少集中堆放处理,这样不仅会直接造成土壤、河水、环境污染,且极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
1.3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粮食农残成分超标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务农劳动力综合素质整体下降,农作物病虫防治中往往适期把握不准、药剂选择盲目、施药方法不当,且大多只求防效,往往加大药量,不管不顾安全间隔期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粮食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品质。
1.4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品质
近年来,因品种抗性差、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虫发生、秸秆还田田间病菌虫源基数大、轻简栽培管理粗放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重,且突发性、暴发性病虫害常年发生,防治难度大,不仅对产量造成影响,而且影响品质。如小麦赤霉病、稻曲病等近年来发生频次增多、面积较大,不仅产量降低,且大多病粒中致人、畜呕吐毒素超标。
1.5收储条件差进一步影响品质
近年来,随着耕地流转的加快,规模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因晒场缺失、烘干设备偏少,粮食不能及时干燥入库,含水量偏高,堆放过程中导致病粒进一步加重或传染其他健粒,进一步影响粮食安全。
2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措施
2.1加强污染源治理
强化污染源治理;加强灌溉水流排查,避免污染水流入农用灌溉渠;强化对造成水、土、气等污染的垃圾、废弃物品的集中整治,净化环境,创造有利于粮食安全生长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
2.2推广优良品种
好种出好苗。围绕省、市农委“四主推”,通过多点试验、示范种植,筛选出更加适宜当地种植的丰产性好、品质优、抗病虫能力强、长相长势佳的优良品种,通过示范展示、组织观摩、科技培训,提升良种覆盖率。
2.3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加强土壤检测,根据作物需肥情况,大力推广配方肥,实施配方施肥、施配方肥,并根据不同作物不同阶段的需肥规律,适期施用适宜剂量的配方肥,避免“一炮轰”。提倡家庭农场、规模种植户、农业合作社、社会能人等通过脱管、半脱管等服务形式,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充分发挥他们基础设备好、新技术需求积极性高、组织能力强等优势,开展选购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选用适宜药械、适期组织开展防治服务,提高病虫防效,避免间隔期内施药而造成农残超标,同时可加强农用物资废弃物回收处理。
2.4健身栽培,提高农作物抗病虫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具体任务是:全年完成粮食生产62000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25300亩,中稻种植面积1900亩,晚稻种植面积32800亩,旱粮种植面积2000亩,早稻集中育秧10100亩。粮食总产2.5万吨以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镇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农业站工作人员、各村支部书记和驻村干部为具体负责人。办公室设在镇农业站,兼任办公室主任。实行班子成员包片负责制,按照“一点两人”的原则,各村由支部书记和一名技术指导人员为直接负责人,镇政府与各村、村与组签订责任状,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村到户,相关单位部门都要履行职责,配合指导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突出办点示范。
1、突出抓好全县“五圈一线”重点区域,涉及到我镇的有七重、八个村2391亩连片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建设。
2、抓好全镇3个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建设,即由党委书记负责的村千亩示范片、由镇长负责的村千亩示范片、由分管农业副镇长负责的村千亩示范片。
3、抓好各行政村支部书记1个百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建设。
4、抓好“国调队监测点”(村11组、12组、13组、14组)粮食生产建设,落实面积。
四、加大资金投入。
镇财政安排3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县财政按每亩80元补助集中育秧、100亩以上双季稻种植大户按每亩100元进行补贴外,8个重点村和“国调点”双季稻示范片镇财政按每亩100元进行补贴。
五、加强技术服务。
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全镇全年水稻集中育秧10100亩,扶持和发展水稻集中育秧100亩以上大户10个以上,杜绝晚稻直播,提高软盘抛秧和机插秧比例,推广水稻病虫害绿化控制和专业化防治,支持水稻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害对水稻生产的危害。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目标,全面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稳定扩大粮油播种面积,抓住重点,主攻单产,防灾减灾,增产增效,大力发展优质品种,改善粮油品质。全面落实粮油生产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粮油生产的各项补贴政策到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油生产极性,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粮油生产综合效益。
二、发展目标
今年粮油生产总体目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5.18万亩,总产50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96.19万亩,总产45.63万吨;油菜播种面积28.3万亩,总产2.7万吨。目标分解如下:安源区粮食播种面积3.7万亩,总产1.8万吨,其中水稻面积3.2万亩,总产1.7万吨;油菜播种面积0.17万亩,总产0.02万吨。湘东区粮食播种面积22万亩,总产10.31万吨,其中水稻面积18万亩,总产9.11万吨;油菜播种面积6.54万亩,总产0.62万吨。莲花县粮食播种面积31.96万亩,总产12.37万吨,其中水稻面积27.06万亩,总产11.5万吨;油菜播种面积12.7万亩,总产1.2万吨。上栗县粮食播种面积31.15万亩,总产13.41万吨,其中水稻面积26.55万亩,总产12.5万吨;油菜播种面积5.6万亩,总产0.53万吨。芦溪县粮食播种面积24.37万亩,总产11.18万吨,其中水稻面积19.78万亩,总产10万吨;油菜播种面积3.48万亩,总产0.33万吨。开发区粮食播种面积2万亩,总产0.93万吨,其中水稻面积1.6万亩,总产0.82万吨;油菜播种面积0.06万亩,总产0.006万吨。
三、工作措施
(一)认真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
今年中央和省继续加大对粮油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水稻、油菜良种补贴政策,加大了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各县(区)要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扶持粮油发展的补助政策,落实补贴资金,确保农民群众的实惠不转移、不减少。一是要加强宣传。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扩大政策宣传,让基层和农民及时了解政策,充分利用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推广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重大惠农支农政策,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二是要完善补贴操作办法。认真总结五年来落实粮油生产政策的成功做法,制订好具体工作措施,加强协调沟通,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三是要加强政策落实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力度,确保粮油补贴政策落实不走样。对在落实政策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对截留、挪用、套取粮食补贴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对相关人员要给予纪律处分,涉及违法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二)加强良种和实用技术推广,提高粮油生产科技含量
1.抓好优良品种推广。根据合理布局、连片种植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稳定、抗逆的要求,积极推广水稻、油菜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扩大主推品种播种面积,水稻、油菜良种覆盖率要达到98%以上。今年早稻主推淦鑫203、金优463、先农37号、金优213等品种组合;中稻主推扬两优6号、博优141、准两优527、两优036、Y两优1号等品种组合;二晚主推金优2*、天优998、博优752、丰源优299、岳优9113等品种组合;油菜主推赣油杂1号、湘油杂1号等品种。
2.合理搭配品种。品种搭配要注意早配迟,即早稻的早熟品种配晚稻的迟熟品种,如:早稻淦鑫203、金优213,生育期在115天,晚稻配博优752等生育期在135天以上。中配中,即早晚稻都配中熟品种,如:早稻先农3号、金优463、生育期在117-120天,晚稻配天优998生育期也在120天左右;迟配早,即早稻迟熟品种配晚稻早熟品种,如:早稻金优463,晚稻配丰源优299、金优2*生育期在110-116天。稻?稻?油三熟制栽培,早稻选中熟品种:先农37号、金优213、淦鑫203,112?116天;二晚选早、中熟品种:金优2*、丰源优299、岳优9113,112?120天;油菜选早熟品种:赣油1号、湘杂油5号、赣油17号,200?210天。早稻要特别注重防治稻瘟病,中稻重点要调整避开高温期孕穗,避免结实率下降,晚稻要强调安全齐穗期,防止寒露风对产量的影响。
3.做好轻简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按照“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建好基地、轻型节本、扩大成效”的原则,以项目促推广,以点带面,将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推广普及到村到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抓紧抓好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工程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全市水稻抛秧栽培推广面积18万亩;水稻免(少)耕栽培技术推广面积12万亩,其中免耕抛秧3万亩、少耕抛秧5万亩、免少耕手插秧4万亩;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万亩;“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工程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积30万亩。二是推广双季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和优质超级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全市推广水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面积20万亩,优质超级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面积15万亩。三是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50万亩。四是开展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机插无土水培育秧技术示范。在芦溪县开展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在芦溪县、莲花县、湘东区开展水稻机插无土水培育秧技术示范。五是推广农机化技术。以大力推广水稻机插技术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水稻三机(机耕、机插、机收)作业水平,加快水稻全程机械化进程。六是大力推广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硼肥施用技术。
(三)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提高粮油单产水平和效益
继续深入地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湘东区、芦溪县各要建设立两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和一个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上栗县、莲花县各要建立一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和一个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安源区要建立一个千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和一个500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萍乡经济开发区也要建立高产建示范点。各地农业部门要把高产创建作为确保粮油生产稳定发展的中心工作,作为科技兴粮的关键举措,作为行政推动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发动,强化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组装配套,全力以赴做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同时,继续开展好助农兴粮“一五一”专家挂牌服务、“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等活动,继续实施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免耕栽培、有机质提升、机械化作业等项目。
(四)大力发展集约经营,全面提升粮油产业化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粮油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逐步建立粮油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标准体系,扩大粮油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同时,创建有基础、有影响的县级产地品牌,积极引导粮油生产基地创立名牌产品,提高粮油生产效益。二是加大扶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度。重点培育、扶持大中型粮油加工企业,扩大生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知名度。培育和发展粮油产业合作组织,加强产销衔接,提高服务能力。鼓励发展100亩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和50亩以上的油菜种植大户,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粮油种植大户的示范和带动能力。三是加快“一村一品”的建设。重点加强优质和特色品种的发展,加快基础好、积极性高、基层组织能力强、组织化程度高的乡村的发展。四是强化信息引导和服务。发展订单生产,实现产销对接,促成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动发展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加强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控能力
按照“病虫防治属地政府负责制”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病虫害防治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机制,提高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能力。二是要加强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充实基层队伍,每个乡镇要配一名以上的植保技术人员,增强病虫害防控指导能力。三是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准确、及时病虫害发生情况的预警信息,并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手机短信、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传播,扩大病虫害信息的知晓面,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四是继续抓好植物检疫性病虫害的监控工作,严防传入我市蔓延为害,确保我市农业生产安全。五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推广植保新技术,提高病虫防治水平。重点推广稻田耕沤治螟、秧田超剂量送嫁药、混合用药保穗等植保新技术和瘟失顿、吡虫啉、锐劲特、捷鹰等高效对路新农药,重点抓好早稻稻瘟病和中晚稻两迁害虫的防治。油菜重点抓好茵核病防治。
(六)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促进粮油生产健康发展
要狠抓农资市场整顿,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和虚假广告等行为。重点加强杂交水稻种子、肥料、农药、秧盘等主要农资的监督管理,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坚决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农资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违法行为,保持农资市场价格稳定,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行为,维护农机销售市场秩序,扩大农机作业市场规模,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以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大力发展优质稻品种,稳定完善粮食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努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二、发展目标
全县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万亩(旱粮9万亩,水稻101万亩),其中早稻49.5万亩,一季稻3.5万亩,晚稻48万亩,平均产量470公斤,水稻单产提高5公斤,总产470395吨。全县完成优质稻种植面积79万亩,占水稻面积的7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重点打造大众垸10万亩生态高档优质稻亮点工程。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把今年粮食生产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紧抓好,要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实现一级抓一级,保证做到责任到岗、到人,要坚决制止全年性耕地抛荒,减少季节性耕地抛荒。
(二)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
大力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力,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是稳定我县粮食生产的根本所在,各乡镇要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加快实施种子工程。①积极推广优良品种,早稻以株两优02、株两优819、株两优611、湘早籼31号、陆两优996、中嘉早32、湘早籼45号为主,晚稻以金优207,丰源优299,T优259、岳优360、湘晚籼13号、T优207、T优115等优良高产品种为主。各乡镇要尽快落实粮食种植面积品种和数量,确保生产需要;②大力加强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③强化种子更新换代的储备工作;④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抓好高效轻型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⑤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加强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示范样板作用
办好示范点,历来是农业部门最有效的一项工作措施,也是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的良好载体。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年粮食生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建立示范点,特别是万亩以上的优质稻示范点,要有组织领导、有技术服务,确保较高的产量水平。通过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样板作用,切实带动面上的生产与发展。
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
要遵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让部分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支持鼓励发展订单生产,扩大订单数量。大力培养粮食专业合作组织,加快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合作化、机械化,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水平。
五、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培肥工作,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为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力争实现我市粮食连续十年增产,根据《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农业厅等部门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力保实现连续十年增产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落实各项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政府责任,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奖惩机制,确保全市粮食稳定增产。
(二)任务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力争连续十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达到62亿斤以上。
二、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稳步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一)落实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是确保稳定增产的基础。各地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要从全年生产大局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力争播种面积达到675万亩,增加5万亩以上。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挖掘土地资源潜力,通过
扩大粮油、粮菜、粮棉等间套复种面积,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防止棉花、蔬菜等其他作物生产大幅波动,确保大宗农产品均衡供应。
(二)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基本农田“五个不准”的要求,落实好基本农田划定、补划备案和年度核查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用途不改变。
三、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
(一)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深入研究农村耕地流转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消除地流转障碍,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积极推
进耕地向种田能手和粮食生产专业大户集中。积极引导和扶持粮食生产专业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培育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程度,力争年全市承包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100户以上。
(二)大力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坚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积极扶持粮食加工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粮油生产精深加工。架设企业与农户订单生产的桥梁,培育一批以粮食为原料的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一)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的作用,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加快粮食新品种培育,尽快选育、引进、推广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的小麦、玉米新品种,提高大田的良种覆盖率,加快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深入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围绕制约粮食生产关键技术瓶颈,尽快研发集成推广一系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二)加快关键技术推广。结合我市实际,加大力度支持重大关键农业技术推广。小麦要重点抓好冬春控旺防冻、氮肥后移和一次喷药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玉米重点推广以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种植为主要内容的“一增四改”和适期晚收等增产技术措施,搞好病虫草害预警和综合防治,大力推广统防统治技术。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深耕深松技术。
(三)大力开展科技服务。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万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活动和“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农时季节和重要环节,深入生产第一线,搞好指导和服务,面对面地向农民传授田间管理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要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倾斜,搞好农民“冬春大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
(四)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继续把高产创建活动作为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小麦、玉米“十、百、万”高产示范工程,建设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5个以上;率先在邹平县全面启动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在惠民县选择2个有代表性的乡镇开展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
(五)切实抓好防灾减灾。科学制定和完善粮食作物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及早做好物资、资金和技术准备。切实做好气候条件的跟踪分析,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病虫害发生动态,加强各种灾害的监测预警,搞好研究会商,及时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做好科学抗灾减灾,努力将各类灾害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大工程
(一)认真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继续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5个任务县和1个后备县的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切实抓好粮食产能县田间工程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严格实施标准,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建设质量。力争建设高产稳产良田45.6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9.4万亩,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22万亩。
(二)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按照“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的要求,加快推进“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实施6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突出抓好6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加快全市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因地制宜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增与改善灌溉面积23.6万亩,新增“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20万亩。
(三)努力提高耕地质量。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启动实施耕地深耕深松工程,大力推广“整村连片、整乡推进”的作业模式,力争年完成100万亩保护性耕作任务,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适当补贴。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力争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80%以上。继续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鼓励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启动健康施肥行动,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
六、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认真搞好小麦面积核定工作,确保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尽快发放到农民手中。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增加补贴资金。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适时启动预案,努力保持粮价合理水平。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重点搞好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保险,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落实奖励政策,对年度粮食种植面积大、单产水平高、总产增长幅度大的县(区)、乡镇和在粮食生产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p#分页标题#e#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营造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各级农业、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国土资源、水利、统计调查、粮食、气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发展改革、科技、财政部门要在资金扶持、项目安排、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水利部门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农业部门要搞好粮食生产指导,加快新品种和关键技术推广;统计调查部门要密切关注各种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加强对粮食生产的分析研究,准确反映粮食产量;粮食部门要加强产销衔接,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气象部门要抓好天气预测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
一、加强领导,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量
(一)加强组织,深化认识。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把粮食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将中央、省、市出台的粮食直补、订单奖励、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千方百计将惠农政策转化成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热情。
(二)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根据省、市对我市粮食生产的指导性计划与要求,201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2万亩,总产量13.5万吨(详见附件1),市政府将继续与各有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职责。全面实行粮食生产乡镇(街道)目标考核,对未完成任务指标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对在2011年度粮食生产中表现突出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以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关注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督查,奖罚分明。各地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杜绝耕地全年性抛荒,减少季节性抛荒。继续对上望、潘岱、塘下等11个乡镇(街道)的粮食生产实行重点监管(详见附件2),对粮食生产中出现抛荒严重的乡镇(街道)、村及有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被省、市检查到全年连片抛荒面积10亩以上者,总体项目不得分,并不得评优。要督导广大农户如实上报各项补贴的内容,对出现虚报的农户和服务组织,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其当年的所有补贴。对执行政策和监督不力的有关单位,将进行通报批评。
二、完善措施,继续加大各项扶农政策
(一)加大种粮大户直补力度。凡种植早稻面积10亩(含)以上的种粮大户,每亩补助50元。
(二)完善良种补助政策。凡种植“中早22”、“中早39”、“中嘉早17”、“嘉育253”、“金早47”的种粮大户,每亩补助10元。已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凡种植市定良种的继续享受市本级良种补助政策。
(三)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2011年我市稻谷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不低于102元。
(四)实行订单粮食奖励政策。2011年市财政对按订单内收购的粮食给予每50公斤25元的政府奖励;对具备一定规模交售订单粮食的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经粮食、财政部门审核后,按最低收购价预付不超过50%的收购定金,农合行提供贷款,财政给予贴息。
(五)完善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政策。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列入《省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的育插秧机械设备,另外给予中央、省补贴总额(含地方配套)15%的补助;鼓励发展粮食烘干服务中心,对购置目录内热风炉,每台另外给予1.5万元补贴,全市限额15台;对应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业和接受植保合作社或注册开展植保服务的粮食、农机合作社统防统治服务的农民,按服务面积分别给予每亩40元的补贴,其中对消灭早稻季节性抛荒而开展统防统治的,优先足额予以安排。
(六)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对象为水稻种植面积20亩(含)以上的种粮大户以及水稻良繁基地农户。保险金额为每亩400元,相应保费为每亩30元,其中财政给予93%保费补贴。
(七)省外粮食生产基地扶持政策。为鼓励粮食生产者“走出去”建立粮食基地,凡到省外承包土地自行种植粮食的籍种粮大户,按照市外建粮食生产基地返销供应粮食补贴有关规定,凭规范、有效的土地承包合同等有关凭证资料,按1:1给予配套补助。
三、多措并举,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一)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推广。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对各类粮食作物确定1-2个主推品种予以重点推广;大力推广省工节本增效生产技术,重点推广早稻轻简栽培、水稻强化栽培、超级稻集成、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药减量控害、测土配方施肥等适用增产节本技术。要加大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力度,提高水稻机插水平;要充分利用当前中央加大农机购机补贴的有利时机,加快农业机械装备,以最短时间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对全年机械插秧比例在50%以上的乡镇(街道),由市政府予以表彰。鼓励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组织购置谷物烘干机和高质量的稻米加工机械,以增强粮食安全收获和粮食加工水平。
(二)深入推进示范评选活动。继续开展水稻高产示范竞赛和万村示范活动,评定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示范方和示范户,并给予奖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高产示范奖励和相关活动经费(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农业局另行制定);鼓励高产户积极参与全省水稻亩产吉尼斯活动。农业部门要把创办示范方活动与科技入户工程、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和推行责任农技员制度结合起来,选派技术骨干蹲点指导,在示范方内和村级示范田里开展高产试验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
(三)积极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2011年省下达任务面积2万亩,各地要根据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立项要求以及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实际,按照因缺补缺、全面完善的要求,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地力培肥、机制创新和科技提升等建设,积极落实地方建设资金,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水利、农业等部门要优先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水稻机械化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粮食收购订单优先落实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要将粮食功能区建设和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增强耕地产出能力。
(四)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地力建设。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做好基本农田、标准农田征用、划区定界和补充划入的审核验收。启动实施“百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因地制宜采取培肥和改良措施,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源综合利用和改土培肥工作,重点推广经济绿肥、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等技术,促使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土壤地力,增强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五)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要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粮食优先的前提下,确保流转的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向粮食专业合作组织集中。各地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认真履行对承包田的管理职责,通过乡(村)规民约等形式,制定有力措施,坚决制止耕地抛荒。市财政专门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土地流转奖励和工作经费,进一步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各地对征而未用的良田要组织好耕种,充分发挥农机服务合作社、植保服务合作社、粮食生产合作社与种粮大户的作用,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往年抛荒严重的乡镇(街道)、村要成立中介组织,帮助做好土地经营权的转包工作。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09年粮食生产的通知》(浙政发〔2009〕3号)及*省农业厅浙农专发〔2009〕29号《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现就开展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开展粮食功能区建设,以提高当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开展项目实施。要求各镇乡街道集中力量建设一个连片千亩以上的粮食生产核心产区,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区,从而带动我市粮食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主要原则
(一)突出重点原则。明确粮食生产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设施、生产中存在的重点障碍因子和重点发展方向等,解决重点地区制约当地粮食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扩大面积,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二)讲求实效原则。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应与各镇乡、街道(乡)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注重资金投入效益,重视千亩畈的长效管理和高产示范活动的延续性。
(三)集中建设原则。省、市、县各级涉及粮食生产的项目将优先实施于粮食生产功能区,集中资金,保障高产示范活动的顺利实施。省、市、县将三级联动推动功能区建设健康有序开展。
(四)生态优化原则。注重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注重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实施内容
(一)配套基础设施。对未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土壤障碍因子明确的大畈,优先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对已实施改造,但因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的大畈,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基础设施修复和完善,达到高产示范的生产要求。
(二)开发冬季农业。对全年抛荒的农田实行土地流转,对空闲时间超过3个月冬闲田实行季节性转包,将土地集中到种粮能手的手中,有效制止农田抛荒。积极开发利用冬闲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要大力推广油菜—稻、蔬菜—稻、春粮—稻、绿肥—稻、草莓(西瓜)—稻等稳粮增效种植模式。
(三)实行统一服务。通过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服务小分队、实施小组等组织,在功能区积极开展“五统一”服务。
(四)示范先进技术。以优质高产良种、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肥药双控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机械化插种收割等技术为示范重点,根据当地实际明确主推技术,每个功能区落实10户以上科技示范户。扩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面积,提高技术到位率,扩大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五)开展高产攻关。通过良种良法配套,以提高单产水平,夺取作物高产为目标,开展高产攻关,研究高产规律,提出高产配套技术,做好苗情观测和田间管理档案记录。每个功能区设立若干块高产攻关田,要求高产攻关田占总面积的1%以上。
(六)组织技术培训。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每个功能区每年举办相关的技术培训,努力扩大培训面,做到每两年对功能区内所有农户轮训一遍。
(七)加强辐射带动。在功能区中树立牌子,标明应用的作物品种、技术、目标产量、实施单位和责任人等。在关键生产环节,组织管理人员、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等进行参观考察,每个功能区每年组织召开现场会1次以上。要通过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带动技术普及,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四、项目申报
粮食功能区建设实行项目申报制,一年申报,三年实施。
(一)申报条件
1、符合规划要求。选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应符合当地镇乡街道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范围明确,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
2、明确申报主体。项目申报主体一般为乡(镇)、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场或种植大户等。
3、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含1000亩)。
4、有明显的示范效果。功能区所在区域应属于当地粮食主产区,交通相对便利,农户集中,示范带动效果较好。
(二)申报立项
在项目申报时,须编制可行性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项目实施地点、规模;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及分年度目标;分年度实施计划及主要措施;分年度资金筹集及使用安排等。可行性报告上报市农业局,由农业局会同财政局择优推荐上报省农业厅。由省农业厅汇总后,组织专家现场踏勘和评议论证,提出立项计划,报省政府审核批准后下达立项计划。
(三)申报要求
要求每个镇乡(街道)至少确定一个点,编制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格式参照《*市农业建设储备库项目立项指南》的《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报告一般格式和要求》。材料要求一式5份,于6月底前报市农业局粮油站,并通过农民信箱发送电子文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乡、街道要把粮食功能区建设作为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的中心工作,作为依靠科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实施,务必抓出实效。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加大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力度,确保粮食功能区建设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