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6 14:44: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保护自然的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根据国家林业局第50号令(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筑设施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十三条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居民,在遵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规定和不破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固定生产生活活动范围内修筑必要的种植、养殖和生活用房设施的,应当在修筑设施前向所在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报告,并接受指导和监督。国家林业局不再审批。”按照相关职能部门要求审批,不需要新增建房办法。
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
1.根据“法无禁止则可为”原则,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没有明确规定禁止建设的,在不造成大破坏前提下,建议参照实验区相关规定;
2.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具备搬迁条件的村民,建议同意审批。
中国是世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作为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到2001年底,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551个,国家级171个,面积达1.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44%左右。林业系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90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55处,总面积1.0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63%。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中国自然保护区作为宣传教育的基地,通过对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自然保护科普知识的宣传,极大提高了我国公民的自然保护意识。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先后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1996年—2010年)》,组织编制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同时,国家先后批准加入了包括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内的20多项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条约。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开展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然而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在“数量”上得到了迅速扩大,但“质量”提升却相当滞后。【1998】1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片面强调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全国1/3的自然保护区尚未建立管理机构,基本上处于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状态;一些自然保护区名存实亡……”,表现为体制不顺、管理不力、经费不足等许多矛盾。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完善有关的法律条文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护和管理的直接目标是把对人类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资源完整地保护起来,避免人类的直接利用,这就限制人类一些眼前利益。在现实生活中,要顺利地达到这一目标,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它涉及各种利益的冲突,如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大局利益、自然保护区利益(代表国家)与社区居民利益、自然保护事业与其他事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自然保护区立法首先是保护国家利益,当然是不影响其他利益的前提下、是渐进式的,因为认识自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是渐进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期,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与现实冲突非常明显,特别是社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严格的法律保护之间,如《森林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严重制约了社区的经济发展,《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说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投入问题,但没有明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哪一级政府安排;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有关分区管理的条款规定,可以在实验区开展一些经营活动,有利于缓和社区矛盾,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更有利于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为此,如何根据实际,完善《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制定《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建立纵向的分级管理体制
针对自然保护区点多面广、地域偏僻、条件落后的实际,建立一个“虚拟”的管理体系更显得迫切和重要。这种“虚拟”的管理体系是充分利用数字高速公路建立的能够下达指令、信息反馈、建立数据库、又能对社会开放、让公众参与的网络信息系统,只要一台服务器,各保护区为网络终端,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的指令通过网络办公系统即时到达各保护区,各保护区也可以即时汇报工作。况且,我们现在资金紧缺,没有必要把有限的资金用来济汽车、乘火车去参加一个培训和几个小时的会议,因为这个系统为大家开通了网上培训系统和会议系统。同时,各自然保护区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积累大量的数据为自己建立档案(需要保密的文件资料可加密打包,单向传输),网上开展的资源调查,为建立全国的数据库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的社会开放系统,完全有能力完成宣传教育任务,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关心、支持自然保护区事业。
三、认真编制规划、分步实施
《总体规划》是每个自然保护区落实有关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的具体方案。方案的制订必须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并且要结合保护区和社区的实际。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方针,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原则,必须合理划分三个功能区,把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和旅游结合起来,统一规划与布局,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旅游与教育、资源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等关系,致力于保护区和社区经济的同步发展。在开发项目的选择上,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选择不破坏自然资源又可重复利用资源的项目。
关键词:负责任观;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
当前,我国众多的生态旅游活动都是基于自然保护区进行的,但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行业体制不完善,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存在偏差,在生态旅游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旅游业带来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负面影响仍未得到有效制止。研究者发现,生态旅游要想有效实施,必须依托利益相关者伦理和责任感的不断提高,只有利益相关者能够出自个人的责任感,而非通过权威的命令与外界的压力,才能有效的实践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
一.“负责任” 式旅游的理念
80年代以来,在对可持续旅游实现方式的研究不断深化的同时,探讨如何通过改变旅游主体的行为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约斯特·克里鹏多夫通过瑞士旅游业对阿尔卑斯山区环境和社区造成破坏性影响的研究,首次提出了“负责任的旅游”[2]。1999年9月底,世界旅游组织第13届大会通过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决议“强调必须促进负责任的和可持续的旅游,这将对社会各部门都有益”。2002年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各国代表签署了《在旅游目的地进行负责任的旅游的开普敦宣言》,标志着负责任式旅游被提到议事日程[3]。之后,负责任的旅游方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逐步形成了对该问题的研究体系。
与传统的生态旅游不同,负责任旅游强调以“伦理责任”为核心,最大特点是通过出自个人对环境及社会的道德和责任感,达到约束个人行为的目的。当前,在我国一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下,各利益相关者对自然的伦理责任被忽视了,导致自然保护区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名为保护,实为破坏 ”、“多头管理,互相推诿”现象时常发生。自然保护区不能达到应有的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就无法实现。
二.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观现状
(一)政府部门的责任观
旅游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已获得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尤其是拥有自然保护区的当地政府,都将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作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许多自然保护区引入特许经营制度,为了给被特许经营者最大的赢利空间,自然保护区大多采取垄断性的、整体承包的方式,特许经营时间很长,通常为30-50年。由于特许经营时间长,造成了不少自然保护区实质上的“以经营取代管理”的现状,政府部门失去了监督企业的权威,忽视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发和管理上的责任。
(二)旅游企业的责任观
作为具有赢利性目的的企业,旅游企业经营者普遍拥有“权利观”,而忽视了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应负的道德。在我国,旅游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实践中尚未建立“负责任式”旅游的概念,尚有的负责任观仅体现在诚信方面,浮于道德的表层,这离“负责任” 旅游观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三)旅游者的责任观
当旅游者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享受旅游带来的快乐时,却很少反思自己作为一个旅行者应该对此承担的责任[4]。既想体验传统文化,但又不愿意放弃已经习惯的舒适;另外,旅游是一种高消费,能提供舒适、美好的异地体验,这种传统旅游观念被大多数旅游者所认同,一旦具有这种观念,旅游者就会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突破自己原有的道德底线,表现出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不负责任的行为。
(四)旅游社区居民的责任观
旅游活动不仅影响着旅游者的道德和责任观,更会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思想产生冲击,在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我们已经可以见到旅游业发展给旅游地传统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如丽江,除了商业需要或表演,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已经很难找得到这里的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了。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责任感的缺失,正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消失。
三.“负责任观”的建立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启示
(一)政府“负责任”观点的建立
自然保护区作为人类共同的遗产而非一般的商品,其性质应该是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政府应该是保护的主体,在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监督管理中负有主要的责任。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相关的保护责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度重视。上至国家政府下至各发展部门都积极参与,加大投资力度,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本国特色开展旅游业发展,如大力扶植深受游客喜欢的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国家应保证旅游业的必要投入,真正做到管理和经营相分离,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生态旅游,涉及到的任何相关者都应被要求对旅游产品负责任,承诺以负责任的观点发展自己特有市场。二是改变“多头管理”,实现国家统一管理。可以构建矩阵式组织模式,从涉及到自然保护区的直接职能部门以及林业、渔业等相关部门中抽调出一部分人员组成专门的“保护部”,以有效的发挥政府管理的职能。三是转变特许经营方式,采取项目分散、时间较短的特许经营。可以将徒步、山地自行车、船只、生态小屋等项目分别特许给不同的经营者;另外,缩短特许经营时间,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限制特许经营的时间,最多不要超过十年,象我国特许经营时间动辄几十年,既难以引进竞争机制,也容易弱化自然保护区的公共性而沦为企业营利的商品。
(二)旅游企业“负责任”观点的建立
旅游企业是实现“负责任旅游”的开发者和实践者。我国旅游市场正逐步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旅游企业要提高竞争力,也要改变传统的竞争手段,大力培育“负责任旅游”的观念意识,制定“负责任旅游”的目标,将“负责任旅游”真正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之中,通过开发“负责任”的旅游活动,使那些声称有责任感的个人和组织清楚他们的活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得到落实。
(三)旅游者“负责任”观点的建立
商业社会造就下的旅游者浮华的生活方式轻易的就颠覆了旅游地居民的传统,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巨大的。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旅行者,要做的是如何尽量减少这种影响的负面效应,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朴素而低调地旅行,不仅在衣着打扮、行为举止上,在思考和行事的方式方面也要尽量的融入到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之中,学习做一名悄无声息的旅行者,是旅游者负责任观建立的重要表现。
(四)旅游社区居民“负责任旅游”观点的建立
实践表明,脱离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的生态旅游开发是不成功的,旅游是基于目的地社区的支持配合下而存在的,只有受到相当激励的当地工作者和导游才能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一方面,政府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决策时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要想从旅游发展中得到经济利益,就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提高自己对当地环境和文化的责任感,因为这些资源是他们能长期获利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生态旅游进行宣传的同时,应该持续不断的提升社区居民民主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及受教育程度,真正形成“负责任”的旅游观念。
参考文献:
[1]张 帆“负责任旅游’’概念的起源与发展[J]. 旅游科学 2006(6):9-13
[2]张帆 国外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维度述评[J]. 旅游论坛 2010(5):589-594
[3]王 颖 南非负责任旅游的兴起及其意义[J]. 世界地理研究 2008(1):132-136
[关键词] 海南;鹦哥岭;国家公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122
[中图分类号] F590;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210- 03
0 引 言
为了保护一个或者多个典型的完整的生态系统,从国家层面建设的为生态旅游、教育、科学研究提供场所而划定的区域。该特定的自然区域通过政策法规层面划定从而更好的对该地区进行特殊的保护、管理。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园概念,它既不是简单的自然保护区更不是一般的旅游景区。
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的概念。由于是第一所国家公园概念,国家(National)是区别于私有,公园(park)则是为了强调其公共属性,国家公园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可供民众游览的保护区。自从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国家公园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目前,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近1万个国家公园。
美国黄石公园在建立之初,就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表示:“国家公园服务体系是为了保护风景、自然和历史遗迹、区域内的野生动物,并为游客提供娱乐场所而建立的”。因此,在美国,国家(National)是区别于私有,公园(park)则是为了强调其公共属性,国家公园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可供民众游览的保护区。
1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
关于完整的国家公园概念在我国建设的时间上比较晚。第一个称谓上叫做国家公园的是于2008年在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公园概念,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多类似国家公园的保护区如,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国家海洋公园、国家遗址公园等诸多类型。随着旅游业的兴旺,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已建立了不同级别、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926个,总面积7 698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64%。国家公园的创立是对未来信念的一种表达,是人类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
海南的生态系统相对独立完整,经过几千年的岁月加之独特的地理地貌形成了以热带雨林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由于交通原因使海南保持着优良的生态环境,较低的人口密度,较好环境资源。独特的热带气候是海南的动植物资源保存较为完整,森林覆盖率达61.9 %。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也较为完善,其中海南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珍贵,为人类动植物资源的基因保存上意义重大。符合国家公园内应具备资源的国家代表性,拥有具有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核心资源的条件,并且海南具有全球或全国同类型自然景观或生物地理区中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中国唯一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地区)。珍贵的自然遗产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使海南岛具备建立国家公园的条件,通过国家公园的建设,能够有效地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等珍贵的自然遗产。
2 以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建设国家公园条件分析
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地区的鹦哥岭在2004年7月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了省级自然保护区。本文以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唐芳林博士的资源条件、适宜性条件和可行性条件等三个方面标准出发探索以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建设国家公园的基本条件。
2.1 资源条件
首先,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是具有高度原始性的完整的生态系统。鹦哥岭保护区的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中国单位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通过实地勘察和数据整理发现,鹦哥岭地区较为完整的保存着我国面积最大的、连片的原始热带雨林,约有250多平方公里,而已经命名的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其连片的热带雨林也仅有150多平方公里,其他的几个热带雨林保护区如霸王岭、吊罗山、五指山等就数量上更少。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好的自然保护区鹦哥岭由于交通相对较为闭塞、又没有经过旅游景区开发因此较为人烟稀少。整体的地理地貌和环境呈现的是原始特征,是我国非常稀有的热带雨林处女地。
其次,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位于全国前列。在保护区内部有大量丰富的生物,其中维管束植物2000种以上,包含着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Ⅱ级17种,海南特有植物132种;陆栖脊椎动物279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Ⅱ级36种,有31种列入CITES公约,51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有15种动物为海南岛特有种(占海南岛的65.2%),有64种是海南岛的特有亚种(占海南岛的68.8%);还包括大量的稀有珍贵的昆虫种类,约有15目99科456种。鹦哥岭森林具有比海南其他林区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其森林原生性较强。
2.2 适宜性条件
2.2.1 区域面积及资源的适宜性
位于东经109°11′27″~109°34′06″,北纬18°49′30″~19°08′41″的鹦哥岭海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南北宽约33 km,东西长约39 km,保护区地跨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昌江5市县,总面积50 464公顷,南北宽约33 km,东西长约39 km,区内最低海拔170 m,最高海拔1 812 m。海南岛国家公园范围可以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为核心,规划区域主要集中在海南中心部位,面积约10 000 km2。
2.2.2 可观赏性和游憩适宜性
鹦哥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着优美的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景观,珍禽异兽,大河、瀑布、人文景观等。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周边有6个乡镇19个村委会103个自然村,18 337人,其中黎族有16 443人,占总人口的89.7%,其余的是苗族,有1 894人。自然保护区周边人口世代以农耕为主,保留了较为原始的耕作和生活方式。适度的开发原始自然生态和黎苗文化为主题旅游项目能够在实现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拓展、科普教育等活动。
2.2.3 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适宜性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市县内具有区域内的优秀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条件,满足在资源管理和开发上可操作性较高,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与建设国家公园的管理和开发不冲突的条件。鹦哥岭保护区是海南岛陆地保护区的中心枢纽。鹦哥岭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其东面为五指山保护区,东南面为吊罗山保护区,西南面为尖峰岭、佳西、猕猴岭三大保护区,西面为霸王岭保护区,北面为黎母山保护区。鹦哥岭保护区在其中起到纽带连接的作用,使海南的单体面积小,岛屿破碎化的保护区得到连成一个整体成为现实,因此,它是海南岛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心枢纽。以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建设国家公园在区域上规划上,其边界易于识别和确定。划入国家公园的土地利用类型应适合于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3 可行性条件
2013年,党的十在顶层设计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国内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探讨上有了政策依据。国家公园的建设通代表一个地区的整体生态旅游环境,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最高档次的特殊旅游和生态保护项目建设。
海南从2008年就开始准备建设国家公园。海南岛国家公园范围初步定为由海南中部热带雨林核心地区构成。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与海南省前期规划区域相符,以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建设我国第二个国家公园,从海南省对于建设国家公园的准备工作看出海南省对建设国家公园的支持力度,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地方政府的战略规划上,海南省建设国家公园已经具备良好的政策条件。
3 海南建设国家公园的意义
3.1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缓解海南保护与发展的冲突问题
海南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发展和保护的矛盾突出的现实,有必要强化生态系统保护。通过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以建立科学的自然保护体制为目的,完善保护区体系,提升海南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水平。鹦哥岭地区森林与鹦哥岭的地形地貌一到影响海南全岛气候,保护鹦哥岭地区森林植被,将从根本上影响海南岛整体气候,强化海南岛的生态系统。
3.2 解决保护区交叉重叠的矛盾和问题
目前自然保护区、林区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等多重机构对保护区进行管理保护,在鹦哥岭保护区周边有五指山保护区、吊罗山保护区、霸王岭保护区、黎母山保护区等等各类自然保护区,在地域上相互交叉重叠,在管理上存在权责交叉,从而导致保护的效率下降。因此以鹦哥岭核心雨林地区建立国家公园,有利于建立以资源产权为主体的管理体制,解决现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破解目前自然资源保护多部门监管但效率低下保护不利的困境,通过区域立法形式实现“一园一法”,提高对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效果。
3.3 保护海南主要生态植被,保证民生安全
鹦哥岭地区具有最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特征,每年降雨量较大。同时,保护区周边内核溪流众多,且岛内两大河流――南渡江、昌化江也在此地发源,多处水系经此汇聚左右着岛内的水系形态。因此,建设国家公园能更好的保护好鹦哥岭的植物资源,改善水系源头的生态环境,生态的合理保护有利于增加这两条岛内生命河流的容水量,提高水源质量,对岛内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4 解决自然资源保护资金匮乏的困扰
目前,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来源多样管理较为混乱,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很难有效对整体优质自然资源进行系统保护合理开发,建设国家公园资金来源有了较好保障管理部门唯一。国家公园建设是从国建生态安全的战略角度出发,由国家财政来保证建设投入和运行费用,从根本上解决自然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
3.5 调动地方政府的自然保护积极性
自然保护区具有全民的公共性,但是有可能会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冲击。国家公园模式能有效破解自然保护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国家公园通过国家的战略资金和建设较好的自然生态保护,又能带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样能够调动地方积极性,把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结合起来,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中学生;教育意义
通常形容一个人是全才,就会用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见,地理知识对于一个人才来说是必备的知识。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来说,学校对地理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尤其是在初中教育中,地理一向是被忽视的学科。但是,地理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中学时期作为人生的过渡阶段,各方面品格的塑造都至关重要。因此,发挥地理教学对中学生的影响,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中学一项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
一、初中地理在中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意义
每个公民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地理教育在这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通过地理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现实情况,对人、自然和资源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学会如何处理好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口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情况也日益严重,森林树木的面积大大减少,稀有生物慢慢绝种,空气污染加重,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昔日茂密的森林,纯净的湖水,成群的动物,丰富的资源,优美的环境,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
如果再不通过对下一代的教育来提升人们对人和自然的深刻认识,我们将面临制约发展的问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产生更深刻而真挚的感情,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他们逐渐意识到热爱祖国和民族的重要性,保护自然和资源的必要性。因此,他们能够在长大成人、建设祖国的时候,充分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去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二、初中地理在中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意义
地理教学不仅教会学生必要的地理知识,还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学会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初中地理课本中,中学生看到冰川日渐融化,温室效应加剧,生物绝种增多,淡水资源减少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得他们意识到改变自然的前提应该是保护自然。假使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毫无顾忌地浪费资源、破坏自然,最后只能得到大自然的惩罚。通过初中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让中学生了解到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遇到种种问题时如何协调矛盾和解决冲突。
地理是一门实践学科,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初中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学习、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真实的地理环境,并且发现实际生活中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中学生还可以在地理实践活动中,了解到科学技术在人和自然产生矛盾时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并且树立对人和自然、经济和环境的正确认识。最后,地理实践活动能够教会中学生如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发现问题当中的本质,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三、初中地理在中学生行为方面的教育意义
地理学科既注重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的整体目标要求初中地理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达成中学生思想和行为等多方面的教育。因此,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为自己的行为树立科学准则。当中学生完成学业,进入社会以后,他们会保护大自然,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们会利用科学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获得双赢。
如果缺乏地理教育,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就会只顾谋取眼前的短期利益,肆意开采和浪费资源,造成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被摧毁,人类也免不了受到瘟疫疾病的祸害。最终,人类就会自食其果。所以,中学生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从个人做起,不做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也及时制止他人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中学生能够树立对人口发展的科学看法,以及对生育的科学意识,认识到必须增强人口的身体素质,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
四、初中地理在中学生能力方面的教育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增强中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中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会怀疑和批判一切事物,看待事情并不绝对化,接受可能性的存在。学生在地理活动中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互相之间帮助,人际互动更加频繁,使得他们学会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怎样和别人合作。
地理科学中包含许多大自然的独特魅力,能够熏陶人们的心灵。中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发现和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之处,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特殊生长环境,树立审美意识。中学生还能够在地理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最后,通过各种地理学习活动,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提高创新能力,树立想象意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结语:地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在教育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地理对于中学生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校应该大力推广地理教育,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初中地理能够帮助中学生产生热爱祖国和民族的深刻感情,萌发建设国家、保护生态的美好愿望。初中地理还能够培养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学会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且树立科学的行为准则。最后,初中地理可以增强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各个方面的能力,塑造学生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1]莫凯麟.培养初中学生地理素养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
(2).
【关键词】于光远;自然辩证法;社会的自然;第二义的自然;现实意义
1 于光远自然辩证法思想概述
于光远自然辩证法思想内容丰富,主要包括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科学群、自然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与伪科学、自然辩证法与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的百家争鸣、自然辩证法服务于经济社会等方面。于光远创造性的指出,中国的自然那辩证法学派应该是一个“大口袋”,可以作为一个科学群,其本身特别注意对社会的自然进行研究,强调哲学的基础――唯物辩证法,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建立的过程中,于光远就提出,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应该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但同时有许多东西可以暂时划为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领域,例如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史、宗教学等。于光远称自己为“死不改悔的者”,他认为不存在过时的问题,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应该是在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的自然辩证法是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于光远不仅将自然辨证法应用社会主义建设,还把自然辩证法作为思想武器,与伪科学展开斗争。于光远指出,伪科学不同于宗教,它从根本上说它是反科学的,伪科学中有着明显的经验主义的错误,对于伪科学应该态度坚决的抵制。特别的,对于常常被伪科学论者引用的《周易》,于光远也做出了阐释,认为《周易》中包含朴素又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但迷信和占卜却是实实在在的伪科学。
于光远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中彻底贯彻“”,特别是注重“百家争鸣”这一方针的践行。他在《自然辩证法规划》的说明中指出:“我们认为,‘百家争鸣’的方针,应该在我们这项研究工作中彻底地贯彻。我们应该欢迎任何的一得之见,应该使各种有创见的思想都能畅所欲言,能不受阻碍地及时地互相交流,并且要使学术争论活跃起来。”于光远“根据实际经验展开地论述了在自然科学工作中如何贯彻百家争鸣方针,认为即使是唯心论也有证明的自由。[1]”
2 第一义的自然与第二义的自然
于光远丰富了“社会的自然”与“人工的自然”,“第一义的自然”与“第二义的自然”的思想,并由此出发,将自然辩证法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以下笔者将就其自然辩证法中有关“自然”的思想具体的加以论述。
于光远指出,第一义的自然很早就存在,但当人类开始认识第一义的自然的时候,才同第一义的自然发生关系,但随着人类认识第一义自然的开始,第一义的自然中就多了“人”这一特殊的自然物。而于光远认为,人之所以是特殊的自然物,是因为人具有意识,有思维能力,是可以进行社会活动的特殊的动物。第二义的自然是人在实践中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在实践中与之发生关系的自然环境”,第二义的自然“是对人类事件发生影响的一切自然条件的总和”[2]。
第一义的自然和第二义的自然并不是广义与狭义的自然,而是有着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于光远指出,第二义的自然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本来属于第一义的自然,但当人类通过实践与自然发生关系,第二义的自然就应运而生,第一义的自然是第二义自然的基础。于光远进而就人类社会与第二义的自然的关系进行分析,具体有一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人从第二义的自然中取得现成的资料。这里所说的资料多指生存资料,如可以直接被食用的野生果实,现成的可以居住的洞穴等。此时,人类也可以从第二义的自然中取得某些现成的、简单的生产资料,如石块、木棍等。而这样的关系主要出现在原始社会,那时候,人类非常脆弱,对第二义的自然往往无可奈何。随着工具的创造和使用,人类社会同第二义的自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人类从被动的适应自然变为主动的用工具对第二义的自然做力所能及的斗争,通过劳动取得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这个时候的人类,可以或多或少的减少第二义的自然对自身的伤害。于光远认为工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工具不是以人为主体的环境,是人与自然中间的东西,不属于第二义的自然,在工具产生后,人与第二义的自然的关系中就加了这一因素,成为任何工具结合在一起成为一方,第二义的自然为另一方。工具使人的四肢五官延长,人与第二义的自然斗争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人与第二义的自然发生各种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生产者和生产工具构成社会生产力,人类用社会生产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于光远认为,为了征服第二义的自然,就需要不断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当人与第二义的自然发生生产关系之后,就有了产品。产品属于自然物,加入到环境中去以前不属于第二义的自然。人与第二义的自然还可以有直接生活上的关系,例如人类去自然界旅游,恶劣的环境诗人患病等。
通过上述人与第二义的自然的各种关系可以进一步看出,第一义的自然是一切关于自然概念的基础,人类社会在实践中与之发生关系的是第二义的自然。但两个自然都不是整体的自然,第二义的自然中不包括人这种自然物,也不包括对人的实践不发生影响的那部分自然。在第一义的自然和第二义的自然的概念中都有天然的自然和社会的自然的区分。
3 社会的自然与人工的自然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对自然辩证法做出了这样的阐释:“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概念既包括天然自然也包括人工自然。……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就是的自然哲学、科技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3]可见,自然辩证法是由“自然”这一概念展开,于光远注重对“自然”这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根本进行研究,将其细化为社会的自然和人工的自然。
于光远指出,天然的自然之所以获得意义,是因为人类出现以后,许多自然物都受到社会的影响,成为了具有社会性质的东西,社会自然的概念应运而生,反过来,就需要天然的自然这个概念与社会的自然并列。天然的自然物经过人类的劳动之后,发生了社会性的变化,打上了人类社会的烙印。同时,它们作为自然物的性质也保持下来。由此可见,任何的社会的自然都是建立在天然的自然的基础之上。
社会的自然不断的发展,人类对天然的自然不断的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负面的问题,如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恶化等。于光远指出,人类对有利于自己的环境进行破坏,是一条历史的规律,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保护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态的思想需要不断的落实到实践中去。
于光远指出,同天然的自然相对立的就要使用人工的自然这一术语。天然即非人工,人工即非天然。社会的自然与纯粹的自然相对应,人工的自然的范围就相对狭窄,因为许多社会的自然物并不是由人加工制造出来的,并不只受到人类色会的影响,或者是只具有某种社会属性。最终,于光远得出结论,人工的自然,更多的应作为社会的自然中的一个部分来使用。
4 于光远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于光远重视对人工的自然和天然的自然的研究,指出要使自然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就需要对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作为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创始人,于光远无疑对中国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研究对象――自然,做了深入而系统的分析。这不仅仅是对其自身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充实和丰富,更是对中国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于光远将自然细分为社会的自然、人工的自然,第一义的自然、第二义的自然,使得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更好的研究自然,研究人类是如何在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的自然物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同时,于光远强调在改造天然自然的过程中,要树立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辩证法的角度找出环境破坏的根源,从而促进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学派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添砖加瓦。
在论述“自然”这一个概念的过程中,于光远注重对“人”这一特殊的自然物进行多角度的论述,也使得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学派更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于光远对自然的细分也有利于研究者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如何通过发挥社会的自然和人工的自然的作用,让人工的自然更加和谐,让社会的自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小礼.长功夫、大功夫、硬功夫和苦功夫――于光远与自然辩证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09:11.
沙驼
1973年出生,河北省保定人。1998年随父母所在单位迁至新疆,现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所在城市库尔勒市。
从酷爱艺术摄影到全身心投入生态摄影,从一个唯美的艺术摄影追求者发展成野生鸟类摄影师,从单纯摄影创作到致力生态环境摄影,多年来,他致力于野生鸟类摄影,用手中的相机向人们真实地记录野生鸟类的自然生境,同时,把这些精美的野生鸟类图片展示给公众,让周边的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和鸟类保护的重要意义。
他就是生态摄影师刘哲青,网名沙驼,现任鸟网超级版主。
沙驼是个很特别的摄影爱好者,他专门拍摄野生鸟类,喜欢在网络上与大家分享。他拍鸟只有5年,但是这5年却让他感触颇深。
在问及为什么喜欢拍摄鸟类作品时,沙驼认为:
“喜欢拍鸟,是为了追寻融入自然的那份平和、宁静,享受自然的那份绿色、亲切,感受自然的那份神奇、丰富。走进自然,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生态摄影师,既是一个记录者,更是一个欣赏者,一个保护者,一个宣传者,所以,希望用我的鸟语,传达出人与自然、人与鸟类和谐的理念。”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真正追寻的是那一份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感动。留连于青翠山色和潺潺溪流,感受阳光和鸟鸣,每个人心中蕴藏的那份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期盼,便得以萌动和释放;儿时的童真和意趣,又如梦幻般回归。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触发的是一份融入自然的激动,释放的则是一份久违的感动和轻松。
一次偶然救助白尾地鸦,与野鸟的沟通,沙驼开始关注鸟类,走进了大自然,迷上了野生鸟类生态摄影。身负沉重的摄影器材在高山密林、湖泊湿地、草原溪流中跋涉、寻觅、等待,甚至一守就是几天。冬卧冰天雪地,夏挨蚊虫酷暑,发现鸟,拍到鸟不容易,要拍得精彩,更不容易。
每次拍摄都不会重复,都会有新意,正是这种对于精彩瞬间的捕捉和把握,让沙驼在从事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的过程中充满了刺激和兴奋。他的那份疯狂、执著,成就了“唯美沙驼”的美称和“沙驼出品”的品质。
沙驼的作品非常精美,可是他并不单纯地追求自己作品的艺术美,而是以摄影作为记录的手段,用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影响公众,影响社会,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环境保护和野生鸟类保护的事业中来。
拍鸟提示:
相机和镜头的选择
鸟类拍摄对于相机的选择,广泛意义上讲主要是两点,一是在高ISO情况下,能够保证低噪点并且能够得到较好画质表现。二是较高的连拍速度连拍张数,能够保证鸟类飞行动态捕捉的成功率。
鸟类生态摄影技巧是以超长焦距镜头运用为基础的,鸟类拍摄对于镜头的选择较为特殊,至少焦距400mm以上,500mm和600mm焦距镜头是最佳选择。如拍摄水鸟时,800mm焦距更为适合。
焦距、速度、光圈、ISO设置的关系和控制
焦距、速度、光圈、ISO等参数设置的关系永远是复杂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平衡的控制。鸟类拍摄时,超长焦距镜头带来的问题是景深较浅,有时表现数量较多鸟类的壮观场面,取得较好的清晰度,只能以缩小光圈来尽量扩大景深。由于光圈缩小,快门速度就会下来,因此,为了保证满足鸟类飞行时拍摄速度(一般应当保证1/800秒至1/1400秒),只能提高ISO,而提高ISO带来的问题,就是噪点增多,画质受到影响,作为拍摄者,就是根据拍摄思路和拍摄主题,进行合理有效控制,使之达到一个平衡。
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拍摄主题,拍摄者应当学会准确地控制拍摄参数的设置,处理好主体和背景的关系。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的难度较大,单纯地捕捉鸟类神态,拍出画面漂亮干净的清晰数毛版,也是不容易的。由于野生鸟类生态摄影中可运用的摄影创作元素较少,比较难以表达创作思路和意图。
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的背景处理
基本要求是画面干净、色彩柔和。方法上,一是选择好的拍摄角度,尽可能避免树枝的杂乱和色彩过多,以更好地突出主体。二是有意识地选择、变化拍摄机位,加大拍摄主体与背景的距离,再运用大光圈来虚化背景。三是拍摄地面上站立的鸟类时,避免高机位拍摄,背景都是杂乱的地面,尽可能降低机位,取得较干净的背景。四是巧妙地运用大光比,将主体置于阳光下,将背景置于阴暗中,形成明暗对比,强化主体的效果很好。充分利用环境、光影、色彩来衬托鸟类,将更多的摄影元素融入生态摄影中,就能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
论文摘要:儒道两家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本文通过对儒道两家经典生态伦理思想的探讨和挖掘,对于如何看待生态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保护观和利用观,启发人们对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有着现实意义。
进人21世纪以来,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种种生态问题已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及政府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对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需要科学技术层面的支持,更需要思想理论方面的指导。对我国而言,古代儒道两家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可见,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进行总结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最久、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之一,它从春秋时期的孔孟到汉代董仲舒,宋代的程朱理学以至近代章太炎,历经历史的洗礼而独成思想体系。
1.儒家爱物的生态伦理原则
从孔子开始,儒学就提出以“仁”为基本原则的伦理思想体系。在这一伦理原则的基础上,儒家把“爱人”延伸到了“爱物”上,孔子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说舜帝“仁及草木”这都包含了爱物的内容。孟子则明确的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仁者爱物”这一伦理道德原则就是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在儒家思想中的体现。
荀子在《非相》中这样论述“爱物”的原则:“胜任也,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根据荀子的论述,人们应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人类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应该考虑到大自然中的各种非人存在物。汉代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仁义法》论述了这样的“爱物”范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人。”认为如果不热爱动物就不能称为“人”。张载在前人的“爱物”基础上提出了“民胞物与”的着名命题:“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篇》)。在这个论述中,他把所有人类看成天地所生的同胞兄弟,其他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应该了解热爱万物,使万物与人一样的得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宋代程颖在《遗书》中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势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自然万物是人的“四肢百体”因而不仅要以“善”的行为方式去对待自然万物,更要把“仁爱”为基础的道德方式延伸到自然万物身上。
虽然儒家学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派且具有理论理念上的差异,但他们都把“仁爱”这一伦理原则扩展到了非人存在物身上,这些论述为我们如何对待非人存在物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的“天人合一”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当它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又强调了人必须顺应自然,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生命系统,主张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的价值,爱护一切动物植物和自然产物。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孔子提出了“效法天道”的理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表现为一种自然秩序,圣人的言行就是对自然秩序的遵从。同时,人与天相通:“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天是人生命的本源和主宰,所以也是人的道德是非的仲裁者。
孟子则提出了知天”、“事天”论。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人性本于天,人的本质也就是天的本质。“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事天是对自然万物的帮助,“顺而不害”,他是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是人的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高级境界。通过认识万物—“知天”在落实到实践中—“事天”,孟子完成了认识上的“天人合一”到实践中的“天人合一”的过渡。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这样论述:“天亦有喜怒之气……与人相符,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认为天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人和自然有高度的一致性。程颖说:“言体天地只化,已剩一体字,只此便天地之化,不可对此个别有天地。”认为“体天地之化”的“体”字是多出来的,因为人本身就是“天地之化”,“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宋元学案·明道学案》)。宋代的张载总结前人学说,终于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儒者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虽然有“唯物”、“唯心”之分,“理学”、“心学”之别,但他们在论述“天人”关系这一问题时,都普遍认为“天地”是人和自然万物的孕育者,人和自然万物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的同时,又强调了人必须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3.儒家生态道德行为准则
除了“仁”之外,儒家在伦理道德行为上提出了“孝”的理论,孔子把“孝”延伸到了保护生物方面。“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这是他在保护动物方面的行为,认为不以其时伐树,不以其时打猎,是残害生物的行为,是“不孝”。曾子引用孔子的话说::“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孝经》)[6〕孔子和曾子把保护自然提到了“孝”的道德行为的高度,把不合时宜地滥伐幼树,捕杀幼兽的行为斥之为“不孝”,在一定层面上具有保护自然的实际意义。《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的论述:“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数署不人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王道之始也。”这是在有关资料中引用最多的论述。强调给自然生态以修养生息的机会,恢复自然的再生产能力,避免资源枯竭。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人良性循环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生态平
衡的意义。而从《夏小正》《礼记·月令》到汉代的《淮南子·时则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记载。
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儒家所主张的生态道德行为准则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一种“时禁”。作为一种关注人间社会的维持和人类的普遍生存,而不仅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学说,古代儒家学说不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猎兽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可以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人的生存固然离不开自然物,人在自然界也居主动地位,但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它们做任何事情。在此的要义不是完全的禁欲,而是节制人类的欲望。
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从老子开始,道家就把自然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在研究自然的同时,体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些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无为”的哲学。
1.“道通为一”的整体自然论
在老子哲学体系中,人和天地万物都是以道为本原,道是自然与人存在的共同基础,也是人与万物的共同本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即是指宇宙万物的存在,又指宇宙万物的规律—自然而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老子主张人应该协助自然发展,而不是自以为是,任意而为。“以辅助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为者败之,执着失之”。
老子还认为人与天是统一的,在这个统一体中,人只是万物的一部分,人既不是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无所作为的臣服于自然。“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的存在和宇宙自然的存在一样伟大。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提出“万物一体”“道通为一”的思想。“夭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达生》)。这是道家的“天人合一”论。庄子认识到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他认为回归自然,顺应自然,“顺物自然而无私容焉。”是人生最明智的选择,在《庄子·应帝王》)中他讲了一个“混沌凿七窍”的故事。这是一个“以人灭天”的例子,人类想用强力变更或改造自然以符合自己的意愿,结果只能导致自然本身的死亡,这对于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有益的警示。
2.“知常、知止”的生态准则
知常,也就是知“道”,知本。老子说:“知常则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德道经·十六章》)常是自然规律。庄子把“常”解释为:“莫力之为而常自然。”(《庄子·天地》〕遵循这种自然规律就能“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庄子·缮性》。如果违背自然之常而肆意妄为就会导致凶灾。
和“知常”相联系的是“知止”。老子说:“知止可以不殆。”(《德道经·三十三章》) “知止”是要认识到人的行为应该有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危险。在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中,这个认识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生态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现代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可以在一定阂值内波动而保护平衡,超过这个值,系统就会崩溃。自然和社会系统都是如此。“知止”就是要求人在利用自然时必须限制自己的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知止”表现在人的行为是“不妄作”,表现心理上是知足。老子说:“知足者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德道经·四十四章》。从反面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总是源于人的欲望“不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德道经·四十六章》)现代世界的资源危机、能源危机与发达国家形成的浪费型消费模式有密切关系。人类如果不对自己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进行一定的限制。就不可能建设一个人和社会、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所以老子提倡:“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德道经·二十九章》)明智的人应该去掉奢侈浪费,去掉那些极端过分的行为。
道家的“知止”“知常”,为现代人从哲学的事业正确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提供了丰富多才的文化资源。
3.道家崇尚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念
道家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崇尚自然,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是相通的。现代社会人们为什么把追逐富贵名利作为幸福?道家对这个问题有十分独到的见解。《列子·杨朱》借杨朱与孟氏的对话说:“人为什么要名?”曰:“以名者为富。”既富之后为什么还不停止?曰:“为死”。人既死要这些有什么用?曰:“为子孙”。所以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为的是升官发财,福寿双全,子孙发达,这种欲望驱使人们不断奋斗,永不满足。这种欲望实际上是人生存的生物本能的发展。它的存在无可厚非。但这种欲望的过度膨胀却会对社会,对自然以至对个人自己造成危害。老子就此对人发出警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持而盈之,不如其己”。贪得必失,这是社会生态的一个规律。“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德道经四十四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那些拼命追逐富贵名利的人,往往从个人的私欲出发,不顾他人的利益,不顾社会的整体利益。不能以一种远大的胸怀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结果必然是受到他人的报复,社会的报复,自然的报复,“自遗其咎”。
庄子学派把这种价值观发展为“重生轻物”和“法天贵真”的思想。“重生”是重视生命的价值,“轻物”就是轻视物质的享受,也就是轻视富贵名利的追求。人世间基本观点“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庄子·让王》)川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用来养育生命的。如果把物质财富当作人生的目的而把生命作为追求财富的工具,那就是本末倒置了。“能养生者,虽富贵不以伤其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人居高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之轻身,岂不惑哉!”(《庄子·让王》)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追求物质财富,成为普遍的价值取向。其出发点最初只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能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它积极的作用。但其负面作用却不容忽视:它是人类各种争夺、战争、杀戮的主要根源。道家从人的生命存在的角度,认为这种追求是“危身弃生以殉物。”道家提倡“身重于物”提倡生命自身的价值,对于那些追名逐利而丧失自我的人无疑是敲响了警钟。
“法天贵真”是提升人的精神生命或理想人格的价值。“法天”也就是“效法自然”,“贵真”是尊重真实的生命,即是人性之真。“真有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碌碌而受变于俗,故不足”(《庄子·渔夫》)愚人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溺于人情俗务,殉物无厌,所以永远也感到不满足。明达人能够知生命之真,也就能达到与自然精神合一的境界。“至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庄子·刻意》)合天德的境界不是儒家说的道德境界,而是一种自然审美境界:“备于天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