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8 09:51: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一年级自我介绍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39-01
小学品德教学,旨在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小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好公民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对于在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下列心得。
一年级小学生,刚接触思想品德的理论教育,如果只是空洞的说教,势必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要想使教学策略行之有效,必须先激发小学生的浓厚兴趣,只有“兴趣先行”,才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得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得以逐步深化,使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得以正确指导,道德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年纪小,喜爱活动,模仿能力强,针对小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中的许多插图,以小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带领小学生学习《坐立走有精神》这一章节时,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直接给学生作示范动作,带着小学生跟着学,如果教师因为自身的客观原因,坐,立,走方面不够“有精神”,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短片,让学生比较哪一种“坐、立、走”方式比较标准,哪些“坐、立、走”姿势看起来不雅,并向小学生强调从小加强“坐立走”自我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分辨“是非”,产生“坐立走有精神”的强烈动机,激发了小学生如何做到“坐立走有精神”的强烈兴趣。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可以创造条件邀请或警察现场“演示”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并向小学生说明做到“坐、立、走有精神”的基本要领,带领小学生分解动作进行模仿学习并强化训练,并进一步要求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此外,还要让他们认识到,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成为一种习惯时,他们的“坐、立、走”必将和叔叔和警察叔叔一样看起来非常有精神,引导小学生把课堂学习的内容满腔热情地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去,换而言之,就是教师通过这种教学策略的实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指导了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培养了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组织多种活动,调动学生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兴趣容易激发,但是,持续力却不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的教育策略,要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得学生能在持续的学习热情中,积极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拉拉手交朋友》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的角色作用,同时,也要作为合作者,融入学生之中,首先,教师要组织同学们自我介绍,在组织学生自我介绍之前,教师先给学生作个自我介绍内容的示范:“我的名子叫什么?我今年多大了?我有什么爱好和特长?”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还可以作一下自我特长的展示表演,比如唱歌和朗诵等,并鼓励学生们在作自我介绍中也要这么做。然后,组织小学生们依次作自我介绍,并作才艺表演。对于表现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要及时提出表扬,让同学们为他们鼓掌,对于胆怯、内向,表达不畅的小学生,也要给予鼓励,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消除他们对于陌生的集体和环境的排斥感和恐惧感,为了让学生们互相之间消除陌生感,还可以组织小学生们进行互相喊名子游戏,在一唤一答中,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小学生们感受到新集体新环境中的快乐,此外,师生可以合作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教师充当“老鹰”,小学生们充当“小鸡”,也可以让其中一个小学生充当“老鹰”,老师充当其中一只“小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在做游戏过程中的身体接触和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更加融洽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引导学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
“哎哟哟,晴妹子。你这又是哪一出呀?”雅岚说。
“哼!死雅岚,不可以叫我‘妹’,要叫‘姐’。你姐我这叫创意,懂不?ok?”
“就是,雅岚。你总是看扁人。”梦婷插了一句话。
“喂!你这人怎么一点素质都没有呀!没看见我在和晴子说话吗?”雅岚不屑的说。
“切!我怎么就不能说话了,you不服?不服的话用胶布把我嘴封上呀!”
……
哎呀!各位帅哥美女,不好意思哈,忘了自我介绍。
好,现在言归正传。
各位,你们好!本大小姐就是出的厨房,下的厅堂,能文能武,身怀绝技的白晓晴,就读于重庆某中学。“童鞋们”都叫我“晴子”。我:标准身材,是“童鞋们”、老师们、亲人们的开心果。同时,我还有一个光荣称号“和事佬”。
嘿嘿!你一定想问为什么?这还得从我那两个好朋友说起……
好朋友之一:余梦婷。是一位美眉。上初中后结识的。什么事都为我着想,因此我很感动。她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长得也蛮good的,身边不乏追求者。可我没有的啦!这一点让我有点小嫉妒。
好朋友之二:金雅岚。异性朋友。他和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同桌。初中是同班同学,唉!我想这就是缘分吧!咳咳!现在聊聊正事,金雅岚、金雅岚,你听他的名字,或许就觉得他是一位大~帅哥。嘿嘿,不好意思,你错了。他是一个大~胖子,不过,胖的蛮可爱的。
唯一不足的是,他和梦婷是“死对头”,每次都要我去劝说才ok。所以说,本大小姐就是名副其实的“和事佬”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School Supported Measures Adapted to Children's Entering School
XU Qu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Zhenmi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Ningbo, Zhejiang 315000)
AbstractTo help children adapt better to school life, school should provide adequate background to support for children's entering school.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four effective methods for schools to promote students' entering school: (1) carry out thematic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children's difficult points. (2)Provide training teachers according to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3) Use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by parents and schools. (4) Implement individual interventions according to children's personality.
Key wordschildren; adapt to entering school; school supported measures
儿童入学准备的生态学观点认为,儿童入学准备不仅仅是儿童自身的个体准备,家庭、幼儿园、小学、社区也应该为实现儿童的良好入学适应提供必要的、有力的背景支持。然而目前小学对儿童入学适应的背景支持远远不够,这是造成儿童入学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对儿童入学适应的学校支持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要帮助儿童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学校可以采取开展主题活动、合理配备培训教师、促进家校沟通、实施个别干预等四项措施:
1 针对儿童适应难点,积极开展主题活动
儿童入学适应的难点主要分布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行为规则的遵守、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为了使儿童能尽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在儿童入学之初,利用班队课,结合品德与生活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内容为“二新一好”:熟悉新环境、学习新规范、养成好习惯。
熟悉新环境包括熟悉新校园、认识新老师、认识新同学,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作铺垫。熟悉新校园以参观导游的方式进行,使学生了解校园全貌,并熟悉任课老师办公室、各功能教室、操场、厕所、食堂等需要常去的地方;认识新老师采用老师见面会的形式,由老师自我介绍,学生提问了解的方式进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认识新同学以小组内自我介绍、儿童个人成长经历图片展示、才艺展示等形式进行,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减少孤独感。
学习新规范,通过讲故事、背儿歌、操练等形式熟知课堂常规、出操集会要求与课间行为规范,特别增加了“如何与人交往”的技能训练。
养成好习惯,主要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课前做好准备,课中认真听讲,正确的读写姿势,按时完成作业等。当然,在主题活动中以明理为主,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教师间进行统一要求,使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得以逐步形成。
2 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合理配备、培训教师
一年级师资的合理配备,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精心挑选是促进儿童入学适应的重要措施。儿童入学前,幼儿园里的老师兼顾教育与保育的职责,既是学习上的老师,也是生活中的保姆。而小学里的老师更多承担教育职责,较少兼顾生活。这种变化是促进儿童成长的因素,但是如果太过绝对与强烈,会导致儿童的不适应。尤其是班主任由于与儿童的接触时间最长,联系最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班主任的选择上,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要有爱心、有童心,心思细腻,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心声。从这一点来说,最好选择自己的孩子年龄也和学生年龄相近的妈妈老师。二是要在教育教学上有丰富经验的老师。一年级是起始年级,在这一年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极为重要。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是有班级管理经验的老师,能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有了合理的师资配备,再进行有效的师资培训,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培训的内容是“三个沟通”:一是新旧一年级老师之间的经验交流。重点了解前一届新生中反映出来的优势与不足及对此所做的努力,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能为新一届的一年级老师提供借鉴。二是小学一年级老师与幼儿园大班老师的经验交流。重点了解即将进入小学的儿童的原有生活环境及已有基础。这可以为一年级老师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将来对儿童提出合理的要求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三是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重点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主要抚养人的教育理念与教养方式。为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打好基础。
3 通过家长学校,沟通家校教育理念
儿童良好的入学适应,需要家庭、幼儿园、学校、社区的共同支持。但是目前幼儿园与小学并没有对口,难以建立实质性的互动机制,社区的支持在目前还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家庭是目前最有可能且最有力的合作者。
家长对儿童的入学适应关注度高,但很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中的绝大数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父母,养育子女的经验不足。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知识的拥有上,还是实践经验积累上都不是很充分。即使有的家长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也可能与教师的观点存在差异。如果家长和教师分别依据自己的观念和方式对新生进行教育,很可能使儿童背负双倍的压力并产生心理上的混乱。因此,如何与家长沟通,在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从而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家长学校开展系列培训:
(1)在儿童入学两个月之前,学校对家长进行“儿童入学准备”的知识培训。让家长了解儿童入学准备的五方面内容,对照发现自己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在两个月的假期中进行相应的补缺训练。
学校要求家长向孩子进行小学生活的良性暗示,如以积极向往的心情谈论小学生活,校园更大,活动更多,学到的知识更广泛,见到的人更多等。而不向孩子进行负面情绪的暗示,如以往父母常向孩子谈到小学很苦、小学老师很严厉等。建议家长暑期带孩子来校园参观、游戏,熟悉校园,使学生入学后减少了对环境的陌生感,从而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在儿童入学后第一学期开展每月一次面向家长的跟进式系列讲座,主题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介绍、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技能培训、正确家庭教育理念的宣传、家长间育儿经验的交流等。以此沟通家校教育理念,提升家长教育技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入学适应。
4 针对问题儿童个性,实施个别干预
上面谈到的三条措施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是必要的,但同时不能忽视对问题儿童个体的关注。针对问题儿童的个别干预是解决儿童个体入学适应不良问题的关键。要做好这项工作,单靠学校中的普通教师是不够。普通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但在教育特殊问题儿童的时候,如各种学习障碍、行为障碍儿童就深感无力。学校需要通过建立特殊教育资源室,聘请专业人员参与,对问题儿童进行个别干预与辅导,再辅以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日常配合才能顺利开展。
总之,学校作为儿童入学适应的强大支持力量,既要全向全体,又要面向个体,尽可能地为儿童的入学适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盖笑松等.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分析与促进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2008(6).
[2]张向葵.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理论模型与干预途径[J].心理科学进展,2005(5).
[3]张向葵,孙蕾,李大维,盖笑松.教师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
[4]夏英.小学新生适应困难个别辅导策略[J].时代教育,2006(24).
[5]史晓红.小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心理分析[J].辽宁教育,2003(9).
一、课前准备环节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在目录顺序上、篇目上等都有所调整,尤其是在识字量上,不仅降低了识字数量,同时还增加了很多常用常见字,注重了学生生活与学习之间的融合,以及学生民族精神等综合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就要注重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调整,从而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首先要熟悉课本文章内容,然后可以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歌曲等;其次做好教学方案设计以及课时安排等规划。教师也可以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相关的课件,将所学知识图文并茂的展现给学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继而达到素质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让学生回答“上学的心情”、“你对上学的看法”、“来到学校最喜欢的建筑标志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自由交流中,进入到学习状态,并激发学习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然后让学生一一进行自我介绍,培养学生的感情基础,积极创建和谐的氛围,打破学生尴尬氛围。其次让学生观察文章中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看到的建筑物以及感受,并说一说自己最喜欢或是实际见过的建筑物,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同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籍贯、以及不同地区的民族习惯,让学生更加了解各个民族,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另外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上学歌》,根据多媒体共同进行《上学歌》赏析以及跟唱;最后让学生听完《红星歌》、《团结就是力量》等爱国儿歌后,引领学生富有感情的进行文章阅读,继而抒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接着广设兴趣小组,并引领学生初读文章,认识并读准“迟到”、“功劳”、“神气”等生字生词;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正确的进行断句,并标记和分享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其次提问学生“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小鸟看见了忍不住要问问”等句子写作手法,并引导学生简单的区分写作手法;让学生按照句子写作手法等进行造句,此时学生会回答“星星眨着眼睛”等;最后让学生总结对于“不迟到”的学习收获。最后根据为中华振兴读书学习展开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进行实现愿望、为祖国做贡献的总结。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景演练,模拟相互问候、相互介绍、积极上学等场景;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包括背古诗、唱儿歌等,挖掘学生的表现潜力,也可以对于学生心理活动进行掌握,为以后的教学计划调整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将最近读到的好诗、好文章等进行示范性的描述,然后可以提问学生最近观看的书籍,让学生以双师的教学方法,模仿教师示范演讲的顺序、感情、手势、表情等进行将故事内容进行概括,以及自己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其次师生对于学生演讲的表现等进行点评打分,包括声音清晰度、表现力等,并采取一定的奖励制度,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以及独立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最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差异,或是本篇文章内容等,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同时也可以展开一系列的家庭亲子活动,将亲子共同阅读的视频、图片,或是学生写作的作品等上传到学习官网,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没时间念完这篇课文
更来不及给你的学生上完这最后一课
悄悄的你走了
来不及收拾你即将成为新娘的新房
更没时间去和你的亲人和朋友道别
大地怎么能够在瞬间就被撕裂
惊呆了你的学生也剥夺了你的讲课
千钧一发之际你紧紧拉着学生的手
开始一次次的和时间和生命赛跑
其实你已经站在生的岸上
但你还是选择用柔弱的身躯再去和死神做最后一搏
你身下仍守护着你视为自己孩子般的学生
而你的美丽和年轻的生命却就此永久的绽放和定格
苍天为你凄美的壮举落泪
大地也为它无情的颤抖而愧悔
你这位犹如天使般美丽的老师啊
难道是怕你天堂里的学生孤单吗
你依然洒脱的站在天堂的讲台上
去继续你那篇没有读完的文章
这是一间没有新娘的新房,如今新房照片中的那位年轻美丽的女孩已经离开了我们,她的男友一边泪流满面地擦拭着照片,一边不停地念叨着:“我们说好要一辈子在一起的,为什么你就这样离开了我……”,照片里的女孩正是与他相恋多年,准备结婚的女友袁文婷,而她却在5・12四川特大地震中为抢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只因热爱 选择教育
袁文婷是四川理工学院首届毕业生,也是该校(原自贡师专)教育系2001年开系时的第一届学生。当年,60多名同学几乎全部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才填报那个专业的。毕业后,50多位同学选择了到乡镇小学执教。当老师,每个月工资不足千元,但“我们并不是大家眼中没有责任感的80后”。
2006年袁文婷毕业后,根据她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完全有可能被招聘到市级机关和条件较好单位工作,而她却选择了小学教师这个职业,被分配在四川省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任教直至她光荣牺牲。
她的大学同学后来回忆说:毕业后我去了广东,她回了老家,在什邡市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师。本来她有很多机会选择,或去教育局工作、或去电视台工作、或和他男朋友一起做生意。但是她还是尊重了自己内心的选择――当一名基层人民教师。她私下给我说:“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他们都才6、7岁,好像一张白纸,他们的未来都在我的手中,我是他们的启蒙教师,他们的人格在此阶段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在我的教育下树立起来。”
勇救学生 舍弃生命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在什邡市古镇民主小学一年级一班的教室中,26岁的班主任袁文婷正在给学生们检查作业。突然间,地动山摇,整个教室陷入一片恐慌,惊吓过度的孩子们坐在课椅上茫然不知所措。
“地震了,赶快跑!”袁文婷朝着孩子们一声大喊,此刻,站在讲台上的她离教室门只有2.4米,跑出教室门就是操场,就意味着生存。但是,她并没有选择自己脱险。她一面疏散学生,一面抱起反应较慢的学生往门外跑,一个、两个、三个……剧烈的摇晃一直持续,教学楼随时有可能崩塌,但她却不顾一切,一次又一次地冲回教室,一次又一次地穿梭于生死之间。终于,在她奋力将两个学生推出教室,再次返回时,教学楼塌了,通往外界的大门关闭了,而她则被深深地埋在了水泥板下……
“袁老师还被埋在里面,她没有死。”吴佳辉是袁文婷最后推出的两个孩子中的一个,在被推出教室门的一刹那,他也被饮水机砸中,但并无大碍。一听到袁老师的名字,他的眼泪便哗哗地流了下来,在他的脑海里,一直都回放着地震发生那一刻,袁老师抱着他奋力往门外跑的情景。袁老师留给他的最后印象,是那双执著穿梭于生死之门的双脚。
在这场灾难之中,全校6个年级12个班共500多名师生和所有重灾区的市民一样,生命危在旦夕,危急之下,全校教师紧急疏散救援学生,灾难中,全校师生死亡12人,伤9人。袁文婷是在地震中,学校唯一遇难的老师。和她一块遇难的,是她张开的双臂下边9个一年级一班的孩子,班上其他24名学生安好。二、三楼死亡小学生仅2人,身处一楼、距门口不到4米的袁文婷却没跑过死神。
大楼倒塌 永远定格
梅艳是民主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也是袁文婷的好朋友。事发前,她正在给学校的学生排练节目,以准备六一儿童节的演出,排练刚刚结束,孩子们刚刚解散,地震便来临了。她仓皇着跑出教室,跑到操场上,她发现,袁文婷所在的教学楼塌了,而袁文婷还没有跑出来。
尽管心急如焚,但由于余震强烈,没有人敢靠近倒塌的教学楼。“当时简直是一片慌乱。”梅艳说,学校组织老师一面维持秩序,一面救援埋得较浅的学生,一面向镇政府求救。晚上10点多,搜救人员终于在教室讲台位置的一块厚重的水泥板下发现了袁老师的身影,当救援人员艰难地抬走这块水泥板时,眼前的一幕让大家潸然泪下:袁老师身体前倾,张开双臂,柔弱的身躯下还藏着几名她的学生!被营救出来后,袁老师因为伤重最终不治身亡。民主小学的校长夏绍明说,袁老师的面部完好,身体没有任何伤痕,唯一的伤痕在后脑勺。“从袁老师最后的姿势看出,她是在张开双手,护住身下的学生!”虽然,袁老师拼命护住的几名孩子还是因为伤势严重去世了,但袁老师最后一刻所保持的姿势,却定格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中。
她的母亲在11点过赶到学校后,刚看了女儿一眼就昏了过去。她的爱人荣匡义到了学校,看见自己心爱的袁文婷就俯下身子,抱住袁文婷的遗体,嚎淘大哭,5月11日荣匡义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利用休息时间陪了袁文婷两天,正准备到云南出差,事前荣匡义和袁文婷商量好的去看购买的新房,等把新房装修完后就开始他们盼望已久的人生完美生活。
美丽教师 民族之荣
袁文婷走出大学校门,面对机关和农村小学,她勇敢地选择了后者,面对学生和婚姻,她推迟了婚期,她希望过上好日子,她盼望幸福,她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她为了抢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年轻的生命,这就是年轻美丽的新娘。袁文婷舍身救出鲜活小生命,笑傲死神,爱心天使离开了我们,潇洒走上天堂红地毯。
打开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里面有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动物,主题图以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情境引起了小学生的注意与喜爱,使他们喜欢看数学书本,喜欢上数学课. 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拓展了创新的平台. 而主题图正是一幅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它有人物,有情节,色彩鲜艳,主题鲜明,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孩子们喜欢看,也想说. 如何用好主题图,提高主题图的使用效率,是值得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一个问题. 而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朋友对数学课本充满了新鲜感,好奇感. 因此,课上要充分利用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知识和感悟知识.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小学一年级数学如何利用主题图进行教学.
一、利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题图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一年级的小朋友新入学的准备课中的“数一数”,出现的主题图是“美丽的校园”. “美丽的校园”为小朋友提供了校园内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同学、美丽的鲜花、宽阔的操场以及校园外飞翔的鸽子、整齐的大雁、葱郁的树木等计数资源. 我认为小朋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质的变化,作为开学的第一课,小朋友学习数学的第一课,帮助他们了解学校生活,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培养他们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情操,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一上课,我在屏幕上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大家都显得非常高兴,因为小朋友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学校搬上了屏幕,每一双小眼睛都盯着画面. 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问学生:“谁想和大家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后,我又说: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在这里,我在出示主题图后,不急于给出数数任务,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让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了. 然后,按事物数量的多少依序找出数量是1,2,3,…的物体. 最后,让学生数身边的实物. 由数画上的物体数量到数身边的实物,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样的主题图能帮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关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保留对学习的新奇感,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学习、喜欢上学. 在“数一数”的学习活动中,我不但让学生“看看,说说”,而且注意关爱每名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努力使每名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利用主题图,把所学知识编个故事
低年级儿童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要尽可能运用生动、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让他们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 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教材中许多以拟人化创设的“主题图”情境,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 如教授第1册第29页“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我编了个“小猴过生日”的童话故事:(第1幅组图)今天是小猴的生日,猴妈妈要送给猴宝宝一件礼物,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展示:盘里有2个桃)出题:盘里有几个桃?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演示小猴吃桃)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子?又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继续演示小猴吃桃)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一下子就吃完了. 现在盘里有几个桃子?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第2幅图)猴宝宝吃完桃子,猴妈妈带它来到大森林里. 森林里鸟语花香,猴宝宝看到了什么?(出示“鸟窝图”)猴宝宝可喜欢小鸟了,就靠近它,小鸟惊吓得飞了起来(演示小鸟飞起来的过程). 现在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可用什么来表示?(第3幅图)走出大森林,猴妈妈带着猴宝宝来到了西湖的荷塘边,青蛙们跳上荷叶欢迎它们的到来(演示青蛙跳上荷叶的过程). 左边的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右边呢?一共有多少只青蛙?我让学生对“0”有感性的认识,这样把课本的3幅“主题图”串成一体,“主题图”就有了血肉.
三、利用主题图,把所学知识动态化
教材中的主题图大多是半成品,主题图的素材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只有结论而少了过程. 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所提供的内容动态化,让学生经历主题图所描述的全过程,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 例如,教授第1册第18页“第几”,呈现了5个人排队去买票的情景,从数学知识呈现的角度来看,是要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一含义——序数. 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排在第一的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问:这时队伍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并小结:最前面走了一个人,剩下的人的总数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接着演示——最后面的那个叔叔走了,这时队伍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并小结:最后面走了一个人,前面的人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这一环节的设计增强了主题图的现实感,让学生在动态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对自然数的两层含义在直观情境中加以区分,如此动态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探讨数学问题,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也正是“购票图”作为“第几”这节内容的主题图的价值所在.
四、利用主题图,给所学知识本班化
当教材上提供的主题图场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吻合时,可把主题图进行“本班化”处理,这样做学生感到亲切,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授第2册第5页“位置”的主题图时是这样做的:(1)你能向老师做个自我介绍吗?(我在第几组第几个)把你的位置填在座位卡上. (2)打乱座位卡后再重新分发给每名学生,让他们重新找座位,再请几名同学读出新位置号. (3)开展“猜猜我的邻居是谁”的游戏. (4)让学生当回小老师,用第几组第几个给某同学安排座位. 又如在教授第2册第72页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作业评比”的主题图时,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本班学生评比栏中得红花的数目相比等等,让学生结合本班实际从自己非常熟悉的班级中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直接开发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主题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爱读书的黄鹂,
世界突然失声
1990年2月,黄鹂出生在江苏南京溧水县农村,母亲赵建生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父亲黄大顺在家务农。
小黄鹂从小就喜欢读书,5岁时还在读幼儿园的她,时常跑到隔壁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听课,而且一坐下来就赖着不走。老师没办法,就去喊她妈妈。妈妈只好放下教科书,把小黄鹂抱回幼儿园。可是没过一会儿,黄鹂又跑到一年级课堂了。为了不再被抱走,她干脆用脚使劲钩住课桌,让妈妈也没办法。
几次三番之后,妈妈不得不妥协,和女儿达成协议,让她在一年级上一个月的课试试,如果月考考不到满分,就必须回幼儿园。结果,小黄鹂的表现让所有老师都吃惊,她不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活跃,月考还拿了双百。就这样,一个月后,小黄鹂直接从幼儿园跳到了小学一年级。
6岁时的清明节,妈妈去扫墓,小黄鹂在一旁玩耍。看到一朵野花,她想把它拔起来,可她使出全身力气也没能拔起来。最后她体力不支,一个倒栽葱摔倒在地。妈妈赶忙抱起哇哇大哭的小黄鹂,可没过一会儿,小黄鹂就开始叫着头疼,而且开始不停地呕吐。家人带她到县医院做了检查,没有发现身体有实质性损伤。回家睡了两天,小黄鹂继续上学。谁料想,失聪的病根已经悄悄在小黄鹂身上落下。
继续上学后,小黄鹂和以往并没有两样。只是后来,偶尔有老师向赵建生反映,小黄鹂怎么变得有点“皮”了,有时点她的名字,她似乎没听见,不答应。
1998年,赵建生从农村调往溧水县城的小学任教,小黄鹂跟随妈妈转学来到溧水县三小。10月10日下午,最后一堂音乐课,小学四年级的教室里所有学生都在认真听课。可是,小黄鹂突然感觉一阵眩晕,耳朵“嗡”地一下,突然什么都听不见了。第二天,赵建生夫妻俩抱着小黄鹂赶往南京铁道医院。经过电测检查,医院发现这个小姑娘听力全无。得知这一结果,赵建生顿时瘫倒在地,欲哭无泪。
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后,黄鹂的病情仍不见好转,而此时家里的积蓄早已花光,于是父亲黄大顺就去亲戚朋友家四处筹钱。随后的半年时间,他们跑遍了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找到了所有能找到的专家,可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
面对现实,
读唇语“看”声音学习
虽然赵建生夫妇一直带小黄鹂做尝试性治疗,却一直不见好转。眼看过完春节又要开学了,赵建生想,先让她上学吧,边上学边治疗。
没想到,第一天放学,小黄鹂表现得出人意料的高兴,一回家就不停地说着学校里的事情:以前的好朋友还是好朋友,同学们并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反而变得更亲切了。课余时间,老师还特地来辅导她写作业,为她补习上学期落下的课程。
起初,小黄鹂吃尽了苦头,上课只能埋头看书,偶尔抬头看讲台,也听不见老师说什么。下课和同学们交流,只得靠纸笔。但是聪明的黄鹂渐渐发现,自己可以根据别人的口型,猜出他们说的一些话。
于是,放学回家,她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和姐姐,叫她们和她说话,然后由她看口型,辨别她们说的是什么。“你好!”“谢谢!”“吃饭了吗?”“作业做完了吗?”……从简单的短语,然后再到长句子,直到黄鹂看懂为止。
小黄鹂的基础好、悟性高,她在课堂上能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内容只能靠自学。尽管这样,小学期间她的每门功课都是满分。小学6年级的一次全县统考,数学试卷偏难,许多班级有一半的同学都不及格,但是小黄鹂仍然考了满分。县教育局的领导得知后,都很惊讶,特地到学校看望小黄鹂。
小学升初中时,初中老师一听说黄鹂是个失聪学生,不愿接收:“耳朵听不见了,怎么上学啊?”于是,赵建生就找到县特教学校,特教学校的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母女俩。得知小黄鹂的情况,校长诚恳地说:“这个孩子这么聪明,成绩又好,最好还是到正常学校去上,这样更有利于她的成长,万一哪一天上不下去了,随时可以回特教学校。”
赵建生再次找到中学的领导,希望学校能给黄鹂一个机会,让她试试再说。赵建生含泪保证,如果一年后黄鹂的成绩在班上不是中等以上,就马上转学,不会拖学校后腿。赵建生的坚持,以及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学校破例收下了她。
进入初中后,黄鹂更加努力了,初一期末考试让所有老师和同学大吃一惊,她竟然考了班级第五名。她读唇语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有时在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看主持人的口型,然后复述内容,几乎一字不差。
谁知到了初二,黄鹂遇到了困难。一天,英语课第一次安排听力训练,同学们都在认真听广播里的英语对话,然后根据要求答题。黄鹂却傻眼了,她什么也听不见,更没有口型可看了,急得她大汗淋漓,浑身都湿透了。
放学后,黄鹂一路哭着跑回家。看到哭成泪人的女儿,赵建生心痛不已,但她想,此时自己不能再哭了。她安慰黄鹂:“鹂鹂,我们能多读点书就多读点,不能读也不勉强自己,我们不考大学……”自从女儿失聪后,赵建生从未想过要女儿考大学,她认为女儿什么都听不见了,考大学根本不可能。谁知赵建生的话却深深刺痛了黄鹂,“我就要考大学,就要……”好强的黄鹂想到自己可怕的未来,怎么也忍不住哭声。直到凌晨两点,已渐渐睡去的黄鹂,还在睡梦中不停抽泣。
赵建生再次找到学校领导,希望学校老师能帮帮自己的女儿。对黄鹂也深表同情的学校领导安排两位英语老师,每天晨读的时候在走廊单独为黄鹂读听力题。临近中考时,赵建生更是奔走于学校与教育局之间,最后市招办同意为黄鹂安排英语特殊考场:由招办指定的两位老师读题,黄鹂看着老师的嘴答题。怕看不清老师的口型,20分钟的听力考试,黄鹂的上半身一直倾斜着,尽可能靠老师近一点。考试结束,她的腰都硬了。
中考结束,黄鹂的英语考了107分,总分598分,整整高出重点高中线十多分,顺利被溧水高级中学录取。
上了高中后,学校老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黄鹂再也不能享受看老师口型单独做听力题的待遇了。
让赵建生至今难忘的是,黄鹂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何老师有一次特地找到她,说:“黄鹂妈妈,我对不起黄鹂,每次听力训练,对黄鹂都是个考验,对我也是个考验,我都不敢正视黄鹂那双求助的眼神,我实在没有时间为她单独读听力题……”说着说着,何老师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是必考题,而且占到30分。这30分,怎么办?临近高考时,赵建生从学校领导那儿得知,对于听力有障碍的考生,按照政策英语听力可以免考,高考外语分数将按照外语笔试分数乘以1.25来计算。但是,这要求考生必须有残疾证及相关的证明材料。听到这个消息,赵建生可谓悲喜交加。因为女儿失聪后赵建生一直没有为她办理残疾证,在心里她不愿接受女儿已经变成残疾人的事实。
赵建生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黄鹂,黄鹂也坚决不同意办理残疾证,说哪怕考不上大学她也不办。怎么办?眼看高考临近,女儿辛苦学习了十多年,总不能因为听力的原因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吧!赵建生一遍又一遍在心里告诉自己:必须面对现实。
怕影响女儿的学习,赵建生瞒着女儿,拿着以前的病历为女儿申请办理了残疾证。怕女儿看到,她把残疾证藏在一堆旧衣服里。
扼住命运的咽喉,
让梦想在荆棘中腾飞
2007年高考,黄鹂总分考了578分,英语单科成绩更是考了133分。当学校老师和亲戚们都来为她庆祝时,黄鹂却无动于衷,反而显得很沮丧。因为之前的模拟考试,她每次都考600多分,而这次竟差了二三十分,她觉得自己有些发挥失常,对自己很不满意。
根据自身情况,她选择了扬州大学的档案学专业。由于担心录取问题,在填志愿前,赵建生还特地前往扬大,说明了黄鹂的情况。扬大的领导得知后,都很惊讶,当即表态,欢迎黄鹂来扬大。
小学、初中、高中,黄鹂都没离开过父母,可是这次她却要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单独学习、生活,赵建生夫妇放心不下。以前上学之前,赵建生都要到学校,挨个跟老师打招呼,说明女儿的情况,可是这次不行了,只能靠女儿自己了。
刚进大学不到一个月,一次半夜时分,赵建生突然接到黄鹂的电话,就一句话:“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以前女儿都是靠发短信与家人交流的,这次却突然打电话回来。女儿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赵建生夫妇心里突然不安起来。
第二天一早,夫妇俩就坐车来到扬州。看到爸妈,黄鹂一下子扑进了妈妈怀里。原来,到了新环境,黄鹂与人交流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老师讲课讲得很精彩,同学们都在会心地笑,她却无动于衷;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她没听清,没有及时完成,经常在课堂上丢脸;有时同学在背后叫她,她不理,几次之后,同学都懒得与她说话了,等等。太多的委屈,实在一言难尽……
得知女儿的委屈后,赵建生夫妇找到了她的班主任。之后班主任把黄鹂的情况逐个告诉了任课老师,并在住宿上加以调整,安排了几个热心的同学和黄鹂在一起。
黄鹂没有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大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名,并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
当年12月份,她又在听力部分完全放弃的情况下,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并考出了510分的好成绩。当其他同学还在为英语四级考试而努力的时候,黄鹂又顺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大学期间,黄鹂的一系列表现深深感动了老师和同学。2009年黄鹂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颁奖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不禁对她竖起了大拇指。事后俞敏洪还特地写道:黄鹂,扬州大学学生,通过正常高考进入扬州大学,从小失聪,坚持在正常学校学习,学习成绩优秀,通过口型训练,能讲流利的普通话,同时还能讲英语,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她的故事令人感动。
大三的时候,黄鹂开始准备考研。赵建生得知后,心想考研那么难,女儿不一定能考上,别把身体弄垮了。因为这么多年的刻苦学习,黄鹂的身体一直不好。女儿能走到这一步,赵建生已经很欣慰了,她不希望女儿再拼下去。
但是,黄鹂决心已下,而且要考南京大学的研究生。高考的发挥失常,让她与南大擦肩而过,为此,她暗下决心,要再次挑战南大。
学校领导得知黄鹂准备考研的消息后,就通知赵建生到学校,当着黄鹂的面,说如果要读研究生,本校八个专业随她挑,免试录取。任凭学校老师和妈妈怎么劝,黄鹂都没有动摇报考南大的决心。
她的想法很简单,第一,她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上南京大学;其次,南京大学离家近,离姐姐家更近,可以住姐姐家,这样可以为家里节省开支。
谈话结束,所有的老师都为这个倔强、懂事、上进的女孩所感动。
备考期间,黄鹂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泡在图书馆。
2010年1月,黄鹂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所有关心黄鹂的人都为她捏一把汗,万一这次考试失败了,黄鹂还能一如既往坚强面对吗?
结果总是出人意料,成绩出来了,黄鹂考出了383分的好成绩,超出了南大复试线28分。
身边的人都为她欢呼雀跃,可是黄鹂却十分冷静,因为她又开始担心复试了,怕自己因为听不见,过不了复试关。
得知黄鹂考出如此好的成绩后,团省委、省残联、扬大校团委都纷纷向南京大学写推荐信,希望南大能录取这个身残志坚的学生。
距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的黄鹂,也迫切地给南京大学校长写信,述说自身的情况,希望南大能给自己一个机会。
很快,复试的时间到了,黄鹂只身一人来到南京,然后由姐姐陪同来到南大。在考场外,姐姐隐约听见,黄鹂很大声地用英语自我介绍。在众多教授面前,多数考生都是不敢大声说话的,可是黄鹂因为耳聋,说话一直很大声。姐姐不禁为她担心起来。
的确,作曲家的艺术创造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是,小学生为抒己之情、达己之意进行的音乐创作,同样闪耀出创造的火花,同样具有艺术的价值。作曲教学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并非要求学生创作出“惊人的作品”,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音符、节奏、节拍、记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谱等知识创造音乐旋律,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并在不断的创作中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提高。
一、小学生音乐作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小学生作曲虽然不同于作曲家们的艺术创作,但同样也符合准备酝酿时的情感调动、投入创作时的灵感捕捉、加工成型时的修改完善的音乐创作规律
同时,由于受到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的,小学生作曲过程往往还呈现出独特的创作特点:
1.趣味性。趣味性是小学生作曲学习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旦音乐创造活动没有了吸引儿童参与的趣味性,教学生作曲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小学生作曲时,千万不要将其等同于成人的音乐创作,应尊重并顺应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特别是在学生尝试作曲的初级阶段,应时时让趣味性体现在作曲学习之中。
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热情,调动他们参与创作。2.简易性。由于小学生是初步尝试创作,而且音乐知识的学习还处于基础阶段,因此,他们的旋律创作就带有简单化、儿童化的特点。例如:在旋律节奏的组合上,常用“菖—”、“菖”、“菖菖”组成的节奏;旋律起伏不大,创作作品简单、短小;音符也主要是八度以内的基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音级;音乐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生活化、口语化的儿童语言。
教学生作曲并不一定要让学生创作出多么完善、优秀的作品,只要是他们乐于参与创作,能尝试用其掌握的音乐技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就足够了。3.协作性。受到个体认识水平、音乐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制约,儿童在进行音乐创作,特别是初步尝试作曲时,在很大程度上会依赖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协助。
这种师生、生生共同协作的活动,是扶持儿童走过旋律创作的启蒙阶段,并逐步完善创作,培养创作自信,直至以后能独立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这种协作性在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作品修改完善这两个创作环节中会有突出的实用意义。
比如:通过学习、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模仿伙伴的创作技巧,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当创作思维受阻时,教师或同学的一个点拨、启发会让自己豁然开朗,产生创作灵感,等等。
二、培养小学生音乐作曲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作曲,点燃其内心的音乐火花,提升音乐创作学习的价值
这是很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探索的新课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努力寻找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切入口,寻求作曲教学的最佳方式。现将点滴所得总结如下,以求指正。
(一)初步尝试作曲,由“唱”开始1.尝试用“唱”的方式介绍自己。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创作灵感的突然性,音乐创作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教学生学作曲的最初阶段,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音乐创作难度。我是由“唱”入手,引起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给三年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小朋友上课时,我提议每人创编旋律创造性地介绍自己的名字,我先带头介绍:“5313襔5—”。这样新奇的自我介绍方式让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个个跃跃欲试,经过老师简单引导和点拨,很多学生能流畅地用旋律唱出自己:“53襔53襔2—”、“3—5襔6—5襔1——”等等。这样的即兴作曲是临场发挥,要求不可过高,要善于发现其创作的“火花”,予以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励。2.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模仿。低年级音乐创作可以尝试由创编歌词入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动物说话》这支歌之后,教师就请学生重新编歌词,尝试创编其它动物的说话。当学生能模仿着歌词“小鸡说话叽叽叽”创作出歌词:“喜鹊说话喳喳喳,小羊说话咩咩咩,青蛙说话呱呱呱”之后,教师提出新要求:“你们想不想自己创作一首歌曲来唱?”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将原旋律也进行改编,自编旋律唱一首全新的《动物说话》。
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每个人都在哼哼自己的旋律,完全都是一副小作曲家的模样。之后,老师将一部分同学的旋律进行记谱,邀请大家一起来唱一唱、改一改,一首儿童自编自唱的全新的《动物说话》就诞生了。
(二)自编自唱,体验创作乐趣某天,我准备上四年级的音乐课,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教室里的学生在大声地唱《千里之外》,进教室一看,学生们兴高彩烈,唱得好不得意。我问同学们:“这支歌好听吗?”“听!”我接着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是谁作的曲子吗?”“周杰伦!”看到学生一脸崇拜的神情,我继续问:“你们知不知道,周杰伦刚开始创作歌曲时,他写出的歌曲并不被人看好,没人愿意唱。可是,他还继续写,最后,干脆自己唱。
不断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看到同学们沉思的样子,我进一步激励他们:“我们也可以尝试自己亲自动手创作歌曲,写我们自己想唱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歌呀!”在我的鼓动下,这节课成了教孩子学作曲的启蒙课,大家摩拳擦掌,都想试试自己的作曲本领。我不断地给予学生引导、建议和提示,并将学生创作的曲子用钢琴弹奏出来,请大家一起倾听,参与修改和补充。经过两节音乐课的雕琢,一首首童趣盎然、充满稚气的歌曲就诞生了:《我高兴》、《下课铃声响》、《蜜蜂飞》等等。
(三)作曲与集体游戏相互融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课本上均有“接龙”的音乐游戏,这种音乐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简易的作曲练习。例如,四年级音乐上册出现的“接龙”练习:1=C2/453襔3襔襔襔襔襔襔练习要求下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必须与前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相同。如果按要求直接让学生个人完成这个作曲练习,可能会有一些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生缺乏热情,效果也不见得好。
我设计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一个集体“接龙”:按照座位的顺序让音乐旋律不停地进行下去。如果要想让游戏顺利进行,大家就得回去作些准备,下节课进行“接龙”。这样一来,大家的积极性全给调动起来了,有几个音乐感不是很好的学生也在大家的指导下认真地作音阶、音准的练习,惟恐到下节课“接龙”时“梗阻”,影响游戏进行。借助集体游戏推动学生投入到音乐创作中来,不仅能让每一个孩子都不会掉队,而且使音乐作曲学习变得有趣、活泼,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创作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要让学生明白,音乐作曲并不是一种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燥、单调的活动,它也是一个有意思、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四)为学生提供展示作曲成果的舞台给学生提供音乐创作展示的舞台,要让学生及时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获得欢愉感与成就感。学生是音乐的创作者,同时,也是音乐的表演者、欣赏者和评价者。要把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例如,举办班级或校内的学生音乐创作作品表演;将学生优秀的音乐创作作品向有关报刊或杂志投稿;推荐学生的音乐作品给学校的广播站或艺术比赛使用等等,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音乐创造才能的平台。利用一切机会展示学生音乐创作的成果,让他们体会到创作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每次音乐创作活动结束后,我都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创作体会和对其他同学作品的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创作的认识和水平,鼓励学生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为今后的音乐创作学习作准备。超级秘书网
三、指导小学生音乐作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作曲学习应注意由易到难。
作曲教学要依据小学生年龄及认知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点,在教学中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在教学方法及步骤的确定上,都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例如,在学习步骤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小三度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孩子们的名字和熟悉的歌谣。在方法上,通过生动、愉悦的游戏来进行作曲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和程度,使学生逐步积累音乐创作的方法和经验。只有创作目标适当,才能最大程度地兼顾全体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在音乐创作中使学生获得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快乐。
2.标新立异,鼓励创造。学生学习音乐创作常常从模仿入手。
模仿是音乐创作学习的必经之路。例如,按照歌曲范例填写新词;按照范例创编旋律等。
通过这种模仿可以学习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技法,应由易到难,边学习范例边进行作曲。然而,音乐创作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要避免按照某种固定的框框进行简单的模仿,尽可能鼓励学生的创造。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标新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立异”,并通过具体指导开阔其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