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14:43: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那么它和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取向有什么区别呢?对于连续性文本,即由句段构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单位(课文中的文学作品或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对比中稍加分析,不难看出,两者阅读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连续性文本,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解与运用。用什么来达成这个要求?使用的教材主要是课本,检测或监测学生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主要手段是考试。一句话,为了阅读而学习。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它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说明书、统计图表、信件等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各种材料,测试要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就有了我们国际阅读PISA测试,主要关注学生对阅读过程的掌握、阅读技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到“非线型文本阅读”,应是有其背景的:学习要紧跟信息时代和国际潮流,希望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与课标中对语文课程定性相吻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那么,什么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呢?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如何实施阅读行动呢?笔者尝试举例来说明(选取样文为例)。
温室效应:事实还是幻想?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维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来自太阳。太阳非常炽热,将能量辐射到太空中,但只有一小部分的能量会到达地球。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就像包裹着我们的星球表面的毯子一样,保护着地球,使它不会像真空的世界那样,有极端的温差变化。
大部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会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地球吸收了部分能量,其他则由地球表面反射回去。部分反射回去的能量,会被大气层吸收。由于这个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比没有大气层吸收能量时的温度高。大气层的作用就像温室一样,因此有了“温室效应”一词。
温室效应在20世纪越来越显著。事实表明,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报刊上常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20世纪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小德有兴趣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他在图书馆找到下面两幅曲线图。
问题一:小德从曲线图中得出什么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引起的。】
问题二:曲线图中有什么数据支持小德的结论?【指出(平均)温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上升。】
问题三:小德的同学小妮却不同意他的结论。她比较两幅曲线图,指出其中有些资料并不符合小德的结论。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不符合小德结论之处,并说明理由。【能够指出两幅图中,有哪一部分的曲线不是同时上升或下降,并作解释。】
问题四:小德坚持自己的结论,即地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而引起的,但小妮则认为他的结论太草率。她说:“在接受这个结论之前,你必须确定在大气层内其他会影响温室效应的因素维持不变。”请写出小妮所指的其中一个因素。【能够写出一个因素,该因素与太阳发出的能量或辐射有关。】
从这个材料实例中,我们可以厘清以下两点认识:
1.为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随着时展,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娱乐等等。这要求阅读不再是单独的课堂行为,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在不同的阅读情境中,学生阅读的目的不同:在学校,学生为学习知识而阅读,在生活或工作中,为获得信息而阅读。
上例中,“温室效应”的文本属于多重文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相结合),以图为主,学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或原因,了解温室效应的常识。文本中的主人“小德”就是为了研究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去学习了解,查阅资料,同时收集相关信息,研究、解释。这样的阅读材料和我们教材中的选文阅读材料是完全不同的,最主要表现在阅读取向上,为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知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对书面语言或图表的理解和反应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主要的任务要求:一是寻找信息。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联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些信息往往处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二是解释原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联系阅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有时,也要求学生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等;三是思考文本的内容。要求阅读者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联系,并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评价文本中的观点,即怎样去证明、维护自己的观点。因此,它要求学生具有高水平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能有效控制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反应,并通过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使知识能以连贯的方式组织起来。
在我们小学阶段,面对当前的文选型教材,以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主,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呢?依据课程标准中所提的目标和建议,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尝试性建议:
1.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我们的课文,图文并茂,引导学生在插图中发现课文内容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插图的信息或结论,再阅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的语言文字信息。也可以依据书本文字的描述,再“帮”作者配上自己喜爱的插图,或在书上已有的插图旁边,依据自己的体会对已有的插图进行“再加工”等等。如《将相和》一文中的插图:
看过这幅图,可以让学生猜想故事的主人公,并想象故事内容,根据图中可知的信息,让学生想象描述故事的内容。
2.关注课外的广告图标。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如药品、产品的说明书,商业图标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可以常常指导学生关注并讨论。如:
根据此图,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
。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什么?“100%精品”说明这套书
,“75%价格”说明这套书
,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
。
3.整合学科图表材料。语文教学中可适当地引进其他学科中图表材料,让学生阅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的能力,当然不是依图解题,而是汲取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化学课程标准,科学探究,科学素养,实验能力,三维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09-02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科学的感情,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独特价值,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探究教学。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浅谈如何充分发挥科学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独特价值,落实新化学课程标准。
1、通过积极开展科学探究。增强学生对生活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
1.1 化学教学中设计和选取现象奇妙、操作简单的化学科学探究,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在进入新课前补充氢气爆鸣实验: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品,把水通电分解,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点燃。
①在小药瓶装入适量的水(可添加少量食盐),[水电解和氢气爆鸣实验示意图](见图1)
插入大头针作电极。
②用电池通电,水电解,用胶管导出两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并通进肥皂水,产生的气泡就是两个电极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③点燃气泡,只是少量的气泡就能产生很响亮的爆鸣声,让学生无不震惊!
这样的实验趣味性很强。学生会追问,会思考,气泡的成分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这些气体有什么性质?实验中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的学习(见图2)。
又如,第十单元课题一,酸碱指示剂的学习,课前准备一些酚酞画的画,或字谜,让学生去猜。然后喷上无色的碱液,图案出现了,学生会觉得有趣神奇!趣味性强的化学实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兴奋愉悦的心情能让学生以更正面、更积极的心态对待化学学习中的困难。
1.2 科学探究贴近生活,源于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引起学生的共鸣
上述酚酸碱指示剂的学习,可以在生活中的草木灰的溶液、洗厕液寻找酸和碱。在学习pH的测定时,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质进行测定。学习金属的性质时,用同学们带来的一些金属材料进行观察和实验。
常见气体的制取在初中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实验,我与学生
一起对气体制取的装置改进探究,制取常见气体的固液反应装置
改进如下:矿泉水裁出瓶口部分代替长颈漏斗、用胶管代替玻璃
管、矿泉水瓶代替广口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改进的特点是,用
生活常见用品代替实验仪器,实验更安全便捷。
有关药物亦可以从生活常见物质中获得:(见图3、表1)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实验用品,适当地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会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2、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挖掘化学知识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加强实验技能的指导,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2.1 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挖掘化学知识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
在指导学生设计和实践科学探究的过程,可让学生体验到进行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意识到能提出问题和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并必须用事实来证明。
以有关“温室效应”的教学为例,第二、第六、第七单元都提到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学生在生活中目看耳闻不少有关介绍,如果老师对相关内容一带而过,就浪费了挖掘化学知识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的机会。
在第二和第六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七单元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进行“寻找温室气体”的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吗?如何证明?还有别的温室气体吗?”。
学生认为这探究自己力不能及,认为要用到精密仪器,会涉及高深的理论。面对学生的疑惑,我先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再讨论。下一节课,通过准备同学们讨论很精彩:
学生1:假设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可否把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置于太阳的照射,测定气体温度的变化?
学生2:可否用温度计悬于瓶中测定气体温度的变化呢?
学生3:二氧化碳浓度会对温室效应产生影响吗?
学生4:如何能获得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
学生5:温室效应是在地球表面发生的,盛气体的瓶子应模拟相关的环境,例如加入植物、海水,土壤等。
实验、观察、比较等都是常用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们带着日常生活的感知,在交流讨论中、老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运用了这些方法,亦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各环节。在日常教学中潜而默化地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2 在科学探究中加强方法和实验技能的指导,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认真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师精心设计和开展的科学探究中可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以上述。寻找温室气体”这一探究活动为例,比较实验是否要控制变量?如何控制?如何收集体积含量分别是100%、80%、60%、40%、20%的二氧化碳?要记录的数据是什么?温度计如何使用,要测量多少次?从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科学探究联系社会实际。专题性的科学探究是解决知识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
课本涉及空气保护、温室效应、酸雨成因、爱护水资源、中和土壤酸性、白色污染等环保知识。教师可组织设计汽车废气的危害,整治空气污染的建议、合成材燃烧比较、受污染的河涌水对鱼类的影响、广州污水处理的调查、造纸厂废水的酸碱度等探究。通过科学探究联系社会实际,体现学科之间关联。
科学探究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不是进行科学探究唯一手段,还可以调查、讨论、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性的科学探究,这是解决知识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
组织学生以手抄报、自制课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主动获得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的课内外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巩固和扩展。例如在学习关于化学式的计算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做精明的消费者”等专题探究。先搜集市面上各种钙片的资料,了解相关的售价、净重、钙含量等信息,然后进行计算,比较在相同的价钱下,哪一种钙片钙含量最高,最经济。在探究过程中化学式计算得到巩固,难点轻松破解。
2009年春天已至,天朗气清,然而,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仍然没有摆脱“棕色云团”的困扰。
联合国环境署2008年11月13日的一份报告,让我们认识了一种奇怪的天气――棕色云团。报告警告,北京、上海和深圳被纳入了全球13个棕色云团热点城市,另外,棕色云团对于气候、人体健康、农业等多方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棕色云团“ABC”变迁
所谓棕色云团,是指以细颗粒物为主,悬浮在大气对流层中的大片污染物。其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沙尘等,它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的燃烧,然后在大气层中积聚,最终形成棕色云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邵敏指出,棕色云团同灰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
关于棕色云团的研究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施的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印度洋试验”。据邵敏介绍,当时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科学家在印度洋的上空,动用轮船、飞机等众多力量,对这里的空气展开实验和研究。他们发现在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上空,存在着一个面积相当于美国大陆大小、厚度约三公里的棕色云团,由于是在亚洲地区发现,因此称其为“亚洲棕色云团”(Asian Brown Clouds,简称为ABC)。
随着这项研究成果的发表,“亚洲棕色云团”在国际社会上迅速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各种针对亚洲环境的指责与非议也随之而来。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石广玉回忆,由于后来发现在美洲、欧洲以及非洲等世界其他地区都有棕色云团的存在,因此“亚洲棕色云团”的说法既不准确,对亚洲地区的国家也不公平。
2003年2月,石广玉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棕色云团科学工作组成员的身份,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工作组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他发言提出,既然棕色云团不是亚洲所特有,就应取消“亚洲棕色云团”这一名称。这一要求立即得到印度等亚洲国家同行们的强烈支持。最后,经过商议,决定将“亚洲棕色云团”更名为At-mospheric Brown Clouds,即“大气棕色云团”,但仍保留ABC的简称。
“ABC就无所谓了,A这个字母,你可以理解为America(美洲),也可以理解为Africa(非洲),总之,它不再是单指亚洲国家了。”石广玉告诉记者。
棕色云团威胁多方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报告显示,棕色云团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体的健康、农业、气候等方面。
棕色云团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联合国环境规划暑报告称,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上升每立方米20微克的话,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34万人因此而死亡。因为那些细小的颗粒物不仅可以进入血液,影响肺部组织,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还会引起癌变。而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尚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我们平时所了解的空气质量报告中所谓的“可吸入颗粒物”,仅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气候也是受其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研究结果显示,温室气体和大气棕色云团的综合作用,很可能是导致过去50年中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北部明显干旱和南方洪水频发的重要诱因。而一旦棕色云团中的黑尘通过降雨落入喜马拉雅冰川,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几十亿人的水源都将遭到污染。棕色云团同时缩短了印度季风季节的时间,极端天气状况在中国与印度的发生频率都有所增加。报告称,在中国和印度,超过100毫米的降雨情况比以前明显增多,而超过150毫米的数量则已经多出一倍。
在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上,因为棕色云团可以吸收太阳光线的热量,因此有人认为,棕色云团在一定程度上对温室效应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也认为。如果棕色云团一夜之间被清除掉,它将导致全球气温迅速上升多达2摄氏度,这被科学家视为一个危险的开始。但石广玉指出,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情况。云团中的硫酸盐颗粒和一些有机物可以反射阳光,因此也会减少到达地表的热量,降低地表温度。但是,其中另含有的黑碳,则是会加剧温室效应的。
此外,棕色云团对农业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研究显示,由于棕色云团中黑碳等物质可以吸收阳光,农作物的生长将受到很大影响,会导致主要粮食作物减产,比如大米、小麦和大豆等。另外,大气棕色云团会导致冰层融化、日照减少、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这些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
中国仅三城市在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这份报告,列出了13个棕色云团热点城市,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赫然在列。
被纳入13个热点城市的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确都曾经历过严重的灰霾天气。据了解,北京的灰霾天气曾一度十分严重,北京气象台黄色预警并进行了人工消雾试验,还有专家专门提醒市民宜减少出行。上海也出现过相似的情况。
那么,全国是不是只有这三个城市存在灰霾天气呢?
复旦大学环境系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教授说,尽管报告只选择了中国最大的三个大都市,但实际上,棕色云团范围很大,从郑州、西安一直到北京、上海和广州,基本上连成一片。此外,乌鲁木齐、兰州等地的情况也很严重。
“按照天气预报上的数字,我国很多地区的空气质量差不多都是颗粒物超标的。”邵敏介绍,东北地区也曾出现过大面积能见度下降的情况,而本溪则“从卫星上就是看不见的一个城市”。
但石广玉同时指出,“我们又不能不发展经济,而且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达到零排放。”
“反棕色云”战
“反棕色云”的战役,实际上早已开始打响。
“亚洲棕色云团”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对大气棕色云团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务院领导要求国家环保总局尽快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在2002年,由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参与,成立了一项针对棕色云团的研究项目。
曾参与这一研究项目的邵敏介绍说,当时主要是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中国在棕色云团的形成过程中起怎样的作用,另一个是研究外国对于我们是一个怎样的影响。他说,颗粒物的控制本来也是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重点,所以这两年是在将其有效地结合,一方面去解决我们国家自己的问题,去了解外来的污染物对我国的影响有多大;另外一方面就是研究我们国家的污染控制对全世界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多大的贡献,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但他补充道,即便如此,我们对于棕色云团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3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三课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在教材编排上,是继氧气、单质碳等物质学习之后,进入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启蒙课。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对二氧化碳比较熟悉,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本课题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的铺垫。本堂课的重点是采用探究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实验来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学会从化学视角来认识二氧化碳。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二氧化碳的知识,如碳酸饮料,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鉴于此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本节课的内容。而实验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很想进行一些探究性实验,但是学生对于实验的过程不熟悉。因此,在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并总结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对展示的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何种气体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并且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运用学生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思考和推断。通过实验,验证和归纳得出CO2的一系列性质。再通过回忆基本的概念,区分得出CO2的性质。
四、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演示并分析实验来学氧化碳的性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实验的剖析和对学生的组织,引导,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安排部分简单且安全的实验来让学生设计并完成,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教师的演示实验应着重引导,将分析实验的任务留给学生去完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自主得出实验学习的结果,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一瓶气体,让学生猜想可能是何种气体,思考验证方法。
学生:观察,思考,验证。
一位学生上讲台,演示验证该气体。
教师:板书,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介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前面学习的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描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板书,二氧化碳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过渡:那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演示,在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约四分之一体积的水,振荡,观察塑料瓶变瘪。思考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塑料瓶中压强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所以瓶子变瘪。那么根据此性质,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
学生:制汽水。
教师:你能如何证明汽水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动手实验,在汽水瓶上连接一个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过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那么在溶解的同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也就是说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呢?
教师:演示实验:取一些塑料瓶中的溶液,滴几滴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提出问题,谁使得石蕊溶液变红?
学生:猜想,二氧化碳?水?
教师:验证:(1)在紫色石蕊试纸上喷水
(2)将紫色的石蕊试纸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现象:两张试纸均不变红。
结论:说明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石蕊变红。
大家的猜想不成立,再想想?
学生:思考,回答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能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教师:演示,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确实能与水反应,那么生成物是什么呢?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稀醋酸中,石蕊均变红。所以二氧化碳与水也反应生成酸。
教师:板书,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方程式:CO2+H2O■H2CO3
教师:演示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分析(板书):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教师:讲解:下面请大家把黑板上的性质分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记载在化学书上。阅读书本116页内容,小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影片: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小结:(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2)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3)温室效应的危害
(4)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六、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问题驱动
本节课从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出发,通过实验一步步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够保持较高的思维活跃度,通过三十分钟的新课学习,学生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学生实验,亲身体验
本节课采用了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其中既有验证型实验,也有研究型实验和拓展型实验,呈逐步深入递进的关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对比最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亲手实验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掌握的不只是枯燥、干瘪的“化学方程式”,而是“眼见为实”的实验现象,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3.激活旧知,建构新知
教学总是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新知是在旧知的某一连接点上生长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有关知识掌握情况,注意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获得知识的桥梁,激活缩短新旧知识的距离,以旧引新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比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对二氧化碳收集方法的回忆来得出CO2的物理性质;通过学生熟悉的用澄清的石灰水的回忆来验证CO2的化学性质,进而学习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接受和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者 徐文龙 费金忠
2006年 2月 13日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一
周
烃和烃的衍生物61、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2、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为例,使学生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原理加以应用。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世纪金榜》部分习题
第
二
周
油脂、蛋白质和化学实验61、使学生了解糖类、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理解由单体进行加聚和缩聚合成树脂的简单原理。
3、使学生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糖类、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世纪金榜》部分习题
第
三
周
(二轮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之一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化学用语6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
2、使学生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使学生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使学生能正确书写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和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和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一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四
周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之二
------化学平衡理论6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3、使学生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 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六
第
五
周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之三
-------电解质溶液和分散系61、使学生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溶液的pH的概念,电解质的强弱概念。
2、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原理、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
3、使学生了解胶体等分散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1、盐类水解原理
2、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
《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七
第
六
周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6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
2、使学生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九、十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七
周
2006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及评讲6
第
八
周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之一------有机物的性质及结构61、使学生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列等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各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3、使学生了解糖类、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各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十一
第
九
周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之二------有机推断及合成61、使学生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掌握各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
2、使学生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
3、使学生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1、 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
2、 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十二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十
周
化学实验之一
------实验制备和检验61、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使学生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仪器、试剂、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3、使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2、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十五
第
十一
周
化学实验之二
------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设计61、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1、化学实验的记录
2、设计基本实验方案。《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二十五
第
十二
周
化学计算61、使学生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浓度的计算。
4、使学生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5、使学生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燃烧热的计算。1、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2、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3、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十六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十三
周
2006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及评讲6
第
十四
周
化学、技术和社会61、使学生了解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2、使学生了解臭氧层的破坏的原因。
3、了解新型材料、超导的运用和纳米科技。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危害和防治历年高考相关题型
第
十五
周
高考各题型解题方法归纳和总结及解题规范学习61、通过方法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各种题型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2、通过规范教育,使学生在解题上更符合要求,语言表达更准确。化学用语和计算题的解题规范历年高考相关题型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十六
周
模拟试题练习和自由复习及答疑6
第
十七
周
自由复习和高考6
第
十八
周
【摘 要】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化学学科知识,还需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化学观念,让学生明白化学源于生活,还必将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善于把教学活动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学好化学课,还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这对于培养高中生的化学素养有非常大的好处。在本文中,笔者以苏教版高中《化学2》为例,谈了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化学素养;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教学一定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人才,着眼未来,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又占有什么位置呢?笔者提出,化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一种,我们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化学思维、化学观念来对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或者现象进行科学解释。高中化学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化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化学思维方式。通过三年的高中化学学习,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化学理论等,还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化学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一、《化学2》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化学教师往往都会忽略《化学2》的教学。对那些非选修化学的学生来讲,他们只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就可以了,而学业水平测试中关于《化学2》的知识相对比较少并且非常简单;而对那些选修化学的学生来讲,《化学2》中包括的主要内容在其他选修教材中的讲解更加详细,例如关于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点,在《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教材中的解释就非常深刻,这是《化学2》所无法相比的,所以《化学2》就显得无足轻重了。正是因为这些,许多化学教师都不怎么重视《化学2》的教学,有的教师只是泛泛而教,有的学校由于文理分科比较早,干脆就不讲这本书了,为的就是挪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内容。
二、实施策略
知识只有应用于现实之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才有意义。知识是离不开其知识环境的,因此学习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定的知识环境中进行。当知识融汇在情境之中时就不再是枯燥的方程式、化学原理了,就变得有意义了,这样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就会更加容易,也就更有利于学生把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看到和自己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情境时,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学习的热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从生活中选取恰当的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呢?笔者以《化学2》为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一)注重素材的生活性
化学教师可以选取原电池来作为例子。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进步,原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或者用到电池,比如用于照明的普通干电池、电动车使用的蓄电池、小电子产品使用的纽扣电池、笔记本、平板电脑等使用的锂电池、户外宿营使用的蓄电池等等。化学教师可以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各种电池,并且让学生来对各种电池的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向学生介绍无汞电池与碱性电池的区别以及优缺点,废旧电池对我们生活的危害,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对各种电池电量的优势、劣势等进行分析等等。这样的化学课,就会让学生感觉这门课程现实意义非常强,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注重素材的实用性
在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还可以从生活出发,举一些实用性非常强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例如从2011年5月1日开始,我国加强了对酒驾、醉驾行为的处罚。那么,相关部门是怎样来对司机体内的酒精含量进行检验呢?在《化学2》中就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检测方法及图案,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呼气式酒精检测仪。这样,学生们就更能够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泛了。
(三)注重素材的趣味性
在开始教学前,化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音乐贺卡,上课时先让学生听贺卡中美妙的音乐,然后轻轻取出电池,音乐就停止了。这时,化学教师再换上自己制作的苹果电池,音乐再次响起。他们一定好奇苹果怎么可以发电呢?然后教师再一次换其他的水果,如橘子、西红柿、鸭梨等等,音乐一样可以发出。这样的导入方式,就会激发起学生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他们特别好奇“水果怎么可以发电呢?”学生有了极大的好奇心,纷纷投入思考与实践当中。此时,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逐渐了解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以及电子、离子等相关知识,然后再结合课堂的水果贺卡实验来分析原因,学生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掌握得也更加牢固。课后,学生们纷纷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来进行电池设计,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注重素材与环保的衔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温室效应、白色污染、工业垃圾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发出了警告。而这些关于环保的素材,我们化学教师必须予以恰当的运用。由于各地频频发生污染事件,很多学生都觉得化学的发展就是环境污染的根源,认为化学罪不可恕。所以,我们必须转变学生这种片面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利用化学知识也可以缓解甚至解决环境问题,如利用CO2制造的可降解塑料不但能够减少白色污染,还能够减轻温室效应等。
结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还应该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把化学学宽、学广、学活,真正地掌握化学这门科学。
参考文献
[1]张文韬.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J].学周刊.2013(08)
[2]陈伟.调整教学顺序,有效完成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J].西藏教育.2012(08)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0-004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科研项目“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编号:JGJX201501144)的科研成果。
由于新课改的要求,地理实验教学不断普及,但是它的起步比较晚,且不成体系,实验条件有限,教师缺少实验能力,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着力探讨对策,构建完整且高效的实验教学体系。
一、存在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习惯采用传统教学大纲下的教材,新课标的实验教学还处于尝试中。
第一,教师夸大了实验教学功能。教师把教材中的其他体例,如思考及活动等当作是实验素材,这样在教学的时候不但会浪费时间,操作也比较复杂,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思考及活动缺少实验器材,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二,简单的教学内容被复杂化。在教学过程中,原本可以采用比较简单的教学方法,但有的教师却把它当作了实验。比如,在对外力作用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用了较长时间开展沉积物分选这一实验,学生在开始时还有比较高的兴趣,但之后却没有得到成就感,这是因为这一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高中生的常识,如果仅仅追求形式,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此外,有的教师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却将其简单化。教师认为通过替代材料对相似的环境进行模拟,就能够将原理揭示出来,但模拟情境与真实情境是存在区别的,无法满足其时空要求。
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对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总结。
二、教学有效性策略
1.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高中地理来说,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完善。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实验地位和作用加以研究,分析教学目标和可操作性,并结合实际条件对其进行完善;另外一种就是对实验进行原创。教师要结合教学中的需要,对地理素材进行科学选择,并对地理原理的条件以及秩序进行分析,模拟出类似的情景,还能够根据地理原理进行假设与逆向倒推,将实验步骤确定好之后,教师要反复进行实验,确保其可操作性及科学性,并将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确定好。比如,在开展大气温室效应相关实验时,教师首先要对实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编制相关报告,之后,要结合温室效应的具体含义,对实验环节进行确定,一是要制作模拟温室,二是要在阳光下比较温室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最后,教师还要对实验步骤进行细化,不断进行操作和完善。一是要准备两个玻璃盘,将少量土壤分别放在其中,再准备白色塑料瓶,从腰部剪断之后,将其倒到其中一个玻璃盘之中,从而制作一个微型温室。二是要从温室顶部位置钻出小孔,并一个温度计,而在另外一个盘中也需要放温度计。三是把玻璃盘都挪到阳光下,每过一个小时就对温度计进行观察,记录其温度后再比较。
2.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联系生活
生活是开展地理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资源。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够对地理学科产生一种亲切感。对于地理事物来说,其成因都是有规律的,在课堂中无法亲历这些规律的变化。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利用生活小实验对地理原理是否真实和科学进行验证。比如,在对洋流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个杯子中装上冷水,装满1/4即可,由学生观察,看有没有水汽蒸发,之后,将开水倒入杯中,让学生思考,这属于寒流还是暖流,随着水温的升高,让学生观察杯子口的现象,利用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暖流的性质。然后再做一个实验,在一杯中装上1/4的开水,由学生进行观察,看有没有水汽蒸发,之后将冷水倒入杯中,思考这属于寒流还是暖流。接着,不断加进冷水,这时候的水温是在下降的,让学生观察杯子口的现象,利用这个实验,学生能明白寒流性质。通过以上两个小实验,学生就能够理解寒流和暖流的性质:如果寒流通过,那么沿岸的气温就会比较低,且水汽少;如果有暖流通过,那么沿岸的气温就会比较高,且水汽增加。另外,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让他们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体验、反思和验证,从而使学生发现其中的科学知识,并进行领悟与理解。教师在对比较抽象的地理原理进行讲解时,可借助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地理实验,为学生讲解实验过程,使学生能够对地理原理有深刻的理解。
3.结合教学实际对实验程序进行及时调整
实验操作是不断变化的,在开展地理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表现,结合教学情境变化,对实验程序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做热力环流这一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问:能不能将一束香插到热水以及冰之间,实验中使用的冰能不能用冷水代替等,有的学生还会结合自己的设想开展实验操作。在出现这些情况时,教师要对预定的教学程序进行及时调整,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设想开展实验,之后再对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4.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要对主体性加以关注
第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有趣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树立自主意识,使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并进行互动。比如,教师可以进行合理分组,确保小组的规模合理,且人员构成比较科学,利用协商分工,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确保小组中的成员能够互相协作并进行配合。要引导各个小组加强平等交流与磋商,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不断促进与互动,使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提升其观察能力、操作能力、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第二,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在开展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存在的偏差进行及时矫正,还要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进步及创新思路,利用精当的语言对其进行激励性评价,同时注意激发其他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结束实验之后,教师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和科学的评价,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闪光点并进行放大,鼓励他们提出独特见解,使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喜悦及成就,能够有所收获,并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
5.在开展地理实验活动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和相关学科进行联系
地理学科,不但包含自然地理,还包括人文地理,它属于多个学科交叉后的边缘学科。地理学科中的各种知识都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比如,地球运动及水体运动和大气运动等都涉及到了物理知识,所以,在教学时,要和物理、化学及生物知识联系,不但能够使学生具备综合学科素质,还能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点。比如,在模拟火山喷发的时候,对实验进行设计要用到物理原理。造成火山喷发的主要内因就是存在压力差,因为温度差及热胀冷缩等导致了压力差的产生,且内部的温度比较高,这个时候,岩浆及空气就会逐渐膨胀,导致内部压力增加,如果压力大到火山口已经不能承受,那么高压气体就会冲破其中的岩石层,最终导致岩浆的喷涌。结合这一原理,教师就可对模拟实验进行设计。首先,将红色水装在烧瓶之中,并通过小吸管橡皮塞将瓶口封住,然后用蜡油把吸管口封住。接下来,再对烧瓶进行加热,由于温度不断上升,红色水以及空气就会逐渐膨胀,内部压力也会加强,直至将封口位置的蜡块冲破,这时候红色的水就会喷涌出来,像岩浆喷发一样。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由于其起步比较晚,影响因素多,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仇彬.怎样增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09,(26).
[2]刘以果.如何强化地理课堂实践的有效性[J].地理教育,2010,(11).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提出问题 表述问题 问题情境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要素。在这八个要素中,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出问题包括两个方面: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问题。
一、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被调动和诱发,思维经历了发散、流畅和聚敛的训练。因为意识到有问题,学生便产生了由怀疑、焦虑到探索的欲望,他会寻求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针对学生这种心理,教师可将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即设置的问题情境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不和谐、不平衡,甚至于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中,教师让学生分别用红磷、木炭、蜡烛进行分组实验。红磷的一组出现了预期现象,而木炭和蜡烛一组却没有发生水面上升1/5的现象。实验现象的明显不同,构成了问题情境,学生受到情境的刺激,问题意识被引发,探究的欲望被调动起来。学生提出了用木炭、蜡烛实验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是什么等问题。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拉瓦锡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及其研究的结论,学生发现拉瓦锡并没有发现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因此学生又提出了问题:如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过程,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深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逐步深入,其问题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二)观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要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小到油盐酱醋,衣食住行、大到“神舟六号”升空所用的燃料、宇航员呼吸的氧气等都是丰富的教学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身边现象,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发现问题。
例如:生活中鲜奶很容易变质,但放在冰箱里却能保存数天。学生提出了问题:鲜奶如何保鲜?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食物的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中生长,而微生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和水。通过分析得出,只要把其中一种因素移除,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因此,学生提出了真空、抽走水分、冷藏等保鲜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从看似解决的问题中找出隐蔽未解之谜。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境问题,如“节能减排”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前言内容,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如新闻报道中常出现的化学事故,与化学有关的科技发明应用等。
例如:2007年4月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这样一则图片新闻:在南极,刚出生的小海豹还未学会游泳,却因周围的冰块融化而掉到水里淹死。教师引导学生对看似平常的小海豹之死的环境因素展开了讨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这些正在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针对这些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学生倍加关注2007年世界首脑会议中提出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提议。通过对温室效应现象的分析,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学生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中,把书本知识的学习与自身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并逐步形成参与社会决策,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
(三)联系与运用多学科知识,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的状态。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为什么雨伞越来越轻?轻雨伞容易被大风吹翻?教师引导学生从金属的密度,坚韧度、耐腐蚀性等不同角度思考。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超市亲手称量了钢骨长伞、钢骨短伞、铝合金短伞的重量,发现钢骨长伞的重量是铝合金短伞重量的4倍。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铝合金的密度比钢小,比钢更耐腐蚀,但铝合金的坚韧度比钢低。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仅靠化学知识是不够的。在教学中应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视角地分析思考问题。
二、表述问题能力的培养
发现问题后,学生还要对想探究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提炼,明确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个过程有以下几个环节:1.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找出它们之间关系,即你要探究什么;2.对问题进行可操作化设计;3.初步制订探究计划,即你将如何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