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14:43: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文化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字】:社区文化;新常态;方向
1、经济新常态与社区文化
1.1经济新常态
2008年以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一直保持着较为高速的增长,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也保持着较为领先的位置。但从08年开始,这一连续领先的状态被打断,各国的经济发展也一再陷入低迷状态,而我国也逐渐开始认识到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转变,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速度由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变为7%~8%单位数的中高速增长,要求经济结构升级,把第三产业等消费性、服务型的产业当作经济发展的主体。以上种种的转变都是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一种价值选择与判断,从我国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何种作用的转变来看,在经济发展上选择这样一种新常态的路径也是大势所趋的。
1.2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社会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 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方式,大体上的理解方式就是在广义上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在狭义上多是指一些文化现象。当前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现在所提倡的使经济发展由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变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其目的最终都是希望经济能够得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最终惠及人民,改善民生。而社区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中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城市发展的微观状态。我们在走经济新常态的道路中,不可避免的便是让文化紧随而上,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打出“新”的旗帜。社区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容,因此所体现出来的社区文化也是不一样的,主要有市、区、街道三个层次,本文中所研究的社区文化发展方向单指街道层面的社区文化。
2、经济新常态下社区文化发展方向的选择
2.1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非传统产业,它的发展自身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而社区文化更是文化产业链中的弱势群体。我们一直在强调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于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要做到博采众家之长,吸收省内外、国内外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利用与当今时展潮流相适应的文化传播载体――网络,使之对社区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发挥辅的作用。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模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以互联网+为驱动,最终惠及民生,改善民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热词――经济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改革,无一不给我们的社区文化发提供新的路径,让我们乘着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走出一条现代化的社区文化发展道路。
2.2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然而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文化方面。社区有城镇社区与农村社区之分,而近年来的城镇化建设使大量人口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他们在城市的社区中生存,带去的不仅是人力资源还有乡村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通讯事业的进步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因此乡村居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接受城市社区文化这种集教育、科技、娱乐为一体的社区文化发张方式;随着近年来的“民工潮”“打工热”的盛行,游走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打工者们,他们参与了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吸收了城市的先进文化,他们的流动使这种文化传入乡村,成为现代文明传播的载体,给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他们也把乡村所具有的睦邻友好、一家有事三家帮、庭院文化等生活方式带到城市社区,对于城市社区中闭户不见、互相都是陌生人的状态也有所改善。要想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文化发展方向就要坚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性与创新性,这不仅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文化发展上走出一条特色化,符合本地区民情,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大城乡之间的互动,协调发展,在文化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吸收,这就一定要求了两方的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利用乡土气息、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去吸引人群,这样的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繁荣发展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3文化享受均等化的发展方向
社区文化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下的一部分,而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能够让居民均等的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是建设社区文化的一大重点。文化享受的均等化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与强制性的施加到每个人的头上,而是在文化产品多样化并能够充分达到均等分配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个人的文化需求为基准,以此来进行的文化产品的分配。而我国现阶段在社区文化均等化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在社区中忽视文化发展,图书馆,艺术馆很少几乎没有并且典藏量不能达到要求,文化表达方式单一这在根本上就没有满足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社区的文化服务本就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的限制,因此乡镇居民进入到城镇工作,生活后,由于户口的限制在原本居住的地方所享受到的社区文化并不能够跟随他们一起来到城市,而在城市中由于经济等条件方面的差异也不能够充分享受到社区文化的成果。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思路,最终也就是希望由经济发展最终带动其他方面发展,并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经济方面的发展,从事实现成果由全人民共享。所以在发展社区文化中一定要注重均等发展,实行普惠政策,优化公共服务的投入,可以与民营企业联合解决资金的投入问题,促进社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社区文化享受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曹爱军 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
[2]刘宝顺. 我国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综述研究[J]. 管理学刊. 2010,(6)
[3]吴超 钟辉.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M].财经科学.2013,(2)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特色资源是指“一定时空内,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性,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竞争优势资源” 。一般说来,特色资源体现出经济性、稀缺性、差异性、可开发性的特点,尤其在“吸引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在整合生产要素的力度和速度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对巴蜀地区而言,开发其多样性强的地域文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殊的自然环境赋予巴蜀地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决定其开发的巨大潜力。在众多的文化载体中,巴蜀酒文化可谓是一枝独秀,负载着久远的历史与厚重的价值。明清以来,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巴蜀地区以川酒为代表的酿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满长岁月的累积,酿造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川酒与地方经济、文化的互动
川酒大都分布在四川东部盆地以内,其外圈“西起广元、江油、灌县、邛崃一线,向南经过乐山、犍为、宜宾、泸州、合江,向东延伸至重庆、涪陵、万县和云阳;内圈西起绵阳、德阳、广汉、成都、彭山、眉山,南过荣县、自贡、富顺,东连合川、广安、渠县乃至达县” ,呈U字形分布。川酒文化千年传承,形成了许多独特遗产,极大的丰富了酒文化内涵。
1.川酒与诗词歌赋
酒与诗向来联系紧密,诗人们将自己的思想行为、生活感情、政治抱负等融入到酒文化之中,饮酒也由一种日常生活变为了一种具有多层意蕴的复合意向与文化符号。它所积累的情感与文化心理,成为一种民众认同的象征主义文化载体。在《华阳国志》中写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由此可见,远在巴蜀时期以酒为载体的诗词文化现象就已经出现。这些诗词也正因为川酒的独特韵味而获得了丰富的内涵,赢来了一次次文学艺术的创造巅峰。
2.川酒的文化继承
课题组成员相继考察了五粮液、文君酒厂、水井坊、沱牌四个酒文化建设基地。以五粮液为例,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五粮液是儒家中庸文化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不偏之, 谓中, 不易之谓庸”, 五粮液酒具有的“香气悠久, 味醇厚, 入口甘美, 入喉净爽, 各味谐调,恰到好处, 酒味全面”的卓越品质, 体现儒家思想和谐理念。五粮液和中国文化和儒家文化一脉相承, 体现了中庸和谐的集杂成醇文化理念, 达到了色、香、味俱全的佳境,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庸和谐”的完美境界。
3.川酒与经济开发
酒文化与酒文化资源之间是一种相生关系,酒文化产业集生产示范、科学普及、旅游观光为一体,能够展示独有的地方特色,这些酒文化风情构成了独特资源,是四川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它们展现了巴蜀酿造特有的文化底蕴,再现了不同民族的人类文化传统符号,对吸引外来游客、传承民族文化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此酒文化背景下,四川的民俗产业应运而生,“通过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川酒开发的问题及建议
一般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连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就是以系统观点出发,抓住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的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处理问题的学说,其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组织性和相似性等特征。”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社会问题研究中。
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认为川酒文化的开发关键在于用系统论的方法处理好产业、资源两者的关系。
首先,应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针对四川酒文化的发展战略,建立科学的论证、备案、与审批制度,以保护各类酒文化资源,提高其资源开发效率。
其次,运用点线面一体的开发思路,避免粗放式经营,四川酒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若采取传统的零散无序的粗放式经营开发模式,便会降低酒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因此在四川酒文化开发过程,应运用点线面一体的开发思路。
四川酒文化资源是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的综合体,因而,要使其得到科学的发展必须建设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能将历史与文化角度将四川酒文化资源做到有机结合。对四川酒文化进行系统开发,不仅仅是建设资源所在地经济、文化事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引领着我们对地域文化未来道路做出思考与选择。更应建立内部发展机制――对特殊资源的系统开发是一条有效途径。
1..杜亚然、覃曼、冯铁辛.重庆山区特色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科技致富向导.2010.13.
2.石岩.中西部欠发达区域特色资源产业化模式研究――基于产业生态学视角.博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09..
3.康.基于酒文化的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安徽农业科学.2010.13.
康、倪江波.四川酒文化的剖析.商业文化.2010.2.
[关键词] 文化经济;知识经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新概念。近几年来,我国的浙江、广东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相继提出了“文化经济”概念,并首次把“文化经济”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课题。“文化经济”概念的提出既充分体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特征,又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契合。积极发展文化经济,将有力地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那么,文化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与知识经济的关系怎样,如何发展?现对这些问题试作探讨。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文化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基于上述历史背景,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经济”这一概念。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自此以后,文化经济越来越得到学术界和政界的赞同,虽尚未成为学术界的主流,但却有取代“知识经济”之势。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及其与“知识经济”的异同
(一)“文化经济”的涵义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
(二)“文化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异同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由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的,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被众多政府当成了自己的发展战略,至今仍在学术界占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智能型经济,是一种区别于过去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与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交融的文化经济相比,高度相似,但又有区别。其共同之处主要表现为:
第一,都注重精神因素的作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这些传统经济都只重视物质因素的作用,是在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更大利润。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则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十分注重精神因素的作用,在利用物质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文化、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人文环境等精神性资源,注重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的价值。
第二,资产投入都有无形化的特征。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和自然资源,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则主要依靠知识、智力、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它们也需要资金投入,高技术产业甚至需要风险资金投入,但若没有信息、知识、智力作为支撑,它们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基础。
关键词:古蜀文化城市精神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文化竞争正成为决定企业、民族和国家命运最根本和最后的竞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作为成都西部近郊的郫县,是古蜀国都和古蜀文化源头,应该对古蜀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发掘,让丰富的古蜀文化资源变为资本,打造文化品牌,整合文化资源,构筑特色文化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探寻郫县古蜀文化内涵及特色
古蜀文化是指从古蜀国建立到汉代初期古蜀人创造的文化。郫县地面和地下的历史遗存丰富,尤其以古蜀文化最具特色,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奠定了郫县在古蜀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天下蜀人根在郫县,蜀文化源在郫县。郫县的县名贯穿了作为古蜀都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内涵和性质。郫是唯一一个用作地名,而无其它意义的字。最早在具今4000年左右,郫县在今古城遗址出现了成都平原史前城址聚落,它是成都平原最早的政治中心之一,具备了早期都邑形态,在西周时期望帝杜宇称帝于蜀,号为望帝,定都于郫,确立了古蜀国最早都城的地位。作为县城,郫县是秦国征服古蜀王朝后,张仪筑郫城,设郫县.郫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而"郫"作为县名,一直延用至今。它的县城所在地郫筒镇也是文献记载上历史非常悠久的古镇。
从考古发现来看,以郫县古城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的发现,为探索古蜀文化渊源、长江上游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史料;郫县近年来发现了以德源商周遗址为代表的近十处商周聚落遗址,表明郫县在商周时期,古蜀文化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在郫县红光等地发现的战国时期船棺葬成为研究晚期古蜀文化的重要史料,特别是铭文铜戈的出土,为探索古蜀文字提供了重要线索。从文献上看,在最早较为详细记载古蜀历史的《蜀王本纪》、《华阳本纪》中,记载了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的若干史实,而郫县城西南有全球蜀人寻根祭祖的圣地__望丛祠,望丛祠内有望丛二帝陵墓。文献记载望帝建都于郫,而在城北还有传说为望城的杜鹃城遗址。望帝教民务农,丛帝开明治水,成为“开天府之师”。以上史实表明了郫县是古蜀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四川古蜀史中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二)、郫县古蜀文化的核心——望丛文化
(1)、望丛农耕文化。在巴蜀大地,是望丛二帝倡导并完成了农业文明这划时代的革命,这也奠就了望丛文化在整个古蜀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从游牧渔猎到耕种务农,不只是生产方式的改变,更带来了思想观念、社会组织的重构。望帝、丛帝时期,社会进入了农耕时代,这意味着农耕文化的开始。望帝教民务农,蜀人从以渔猎为生转为以农耕为主。每年春耕时节,杜鹃催春,留下了化鹃啼血、催人耕种的美好传说。后人们在春耕时节开展望丛赛歌会文化活动
(2)、望丛水文化。“开明肇其端,李冰集大成”。鳖灵和他的后裔李冰成就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最辉煌的一页,治水的壮举不仅开农耕文明之先河,浩大的工程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千百年来,惠及世世代代的巴蜀子民。旧时每年都江堰放水,地方官员必须先到望丛祠祭祀望丛二帝,每年春秋两季的赛歌会和民间仿古祭祀活动都有着久远的历史,也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3)、望丛都城文化。杜宇称帝于蜀,号为望帝,定都于郫。从此,郫县一直是古蜀文化的中心,也是古蜀王朝的政治宗教中心。大约2700年前这里就形成了都城文化。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的诞生,是重要标志。
二、郫县古蜀文化的思想内核
(1)、古蜀人浓重的民本思想和忧患意识。杜宇化鹃、啼血催春、鳖灵治水都体现了古蜀人浓重的忧患意识和民本思想,故望帝杜宇被日本人敬为“农神”。鳖灵治水更是一部古祖先的英雄史诗,治水的壮举不仅开农耕文明之先河,浩大的工程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千百年来,惠及世世代代的巴蜀子民。
(2)、博大的包容性、开放性。诞生于盆地的古蜀文化显示出了博大的包容性,而与封闭、保守无缘,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在以血脉、民族为纽带构建社会基本组织的上古时代,望帝杜宇却启用了来自楚国的异族鳖灵为相,担刚治水的重任,并将帝位传于他。从望丛时期开始,甚至更早的时候,古蜀人就与其他民族开始了广泛的文化交流,兼收并蓄,乃成其大。
(3)、深厚的人文积淀使才俊辈出。深厚的人文积淀,使才俊辈出,灿若星辰,照烁古今。这里的钟灵毓秀之气造就了“西蜀孔子”扬雄,《甘泉》、《羽林》大赋名动江山,《法言》《太言》专著,绝后空前。汉代星相学大师严君平生学于斯,生后亦乐葬于斯。这里还孕育了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穷毕生心智,终成《资治通鉴》,铸就文学、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北宋著名诗人张俞,诗承,继承了古蜀人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疾苦的传统。文脉继承,世代绵延,哺育了享誉全球的女作家韩素音,音乐家廖昌永......群星璀璨,光芒四射,延递着古蜀文化的思想和精神,也成为蜀文化重要的部分,成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耀眼的星座。
三、以古蜀文化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树立文化理念,弘扬城市精神。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得到统一凝聚,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得到集中迸发,就会力大无比、不可阻挡。我们应该把厚重的文化积淀溶入城市精神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我认为我们应该弘扬“传承文明,开拓创新”或“创新、诚信、博大、和谐、跨越”的城市精神,更新观念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古蜀文化既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更是一种品牌,为文化发展产业搭建了一个很高的平台。旧时每年都江堰放水,地方官员必须先到望丛祠祭祀望丛二帝,每年春秋两季的赛歌会和民间仿古祭祀活动都有着久远的历史,也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一是以建设 “文化强县”为契机,大手笔规划望丛文化产业园;二是充分挖掘特色的古蜀文化资源,将古蜀文化打造为“成都文化旅游”的精品。努力使之成为大九寨线黄金旅游景点;三是以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为契机,推崇蜀人寻根、古蜀文化一日游、鸟语花香节、望丛赛歌会、成都百姓游、水上欢乐周、蜀人十大精曲评选、川派兰展、盆景艺术节、金秋柚节等活动。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文化障碍
人所共知,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之间已不必然呈正比例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进入文化时代,经济的落后往往受累于地区内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文化。然而,在实践当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物质因素,却忽略了导致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这些地区的文化状况即文化因素。本文试图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中,挖掘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找到经济背后的文化障碍。
一、文化障碍及其形成
许多社会学家指出,虽然欠发达地区表现为一种经济条件,但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循环的文化体系。而正是这种文化体系在被人们忽略的角落、在更深层次上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断地使这种落后状态维持、繁衍,以至于其影响越来越深远。
文化障碍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并不完全相同,它比单纯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有着更加深广的涵义,它是指某一群体、家庭或个人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及信仰模式、知识、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生产方式上落后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且以一种封闭的状态固化在人们的思维观念之中,从而影响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滞后状态。作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文化障碍,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文化教育、社会风尚、政治文化、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在现实生活中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单调,节奏缓慢;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科技意识差;生活方式落后,且迷信思想严重,进取心不足,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但却盲目攀比,从众心理严重;精神懒惰,视野狭窄,但又抱残守缺,盲目排外。这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与心态,既是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与思维定势的表现,也是这些因素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一种扭曲表现。文化障碍的存在既是经济落后、物质贫困的结果,也是物质贫困长期存在的深层次根源。
传统的小农经济和长期与外界隔离是文化障碍产生及存在的条件。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分布在边远偏僻地区,受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如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通讯不便、信息闭塞,资本、人才缺乏,人口整体素质低等)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这样,就为文化障碍的产生、发展准备了条件。反过来,在这些文化障碍的作用和影响下,又会生成一种安于现状,甘于认命的心理习性,长此以往,便成为了一种病态的心理平衡和自我保护机制。久而久之,这些文化价值观念深深地融铸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决定着人们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态度,并且一代一代地影响下去,成为一种传递效应,持续性强,且不易改变。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就这样形成了。
二、在文化创新中大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当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难以有效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时,区域文化的创新成为别无选择的根本出路。所谓文化创新,就是要从欠发达地区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主动吸收异质文化,培育出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具有该地区文化传统独特魅力的新文化,为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1.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是培育欠发达地区新文化的起点。因为一个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是无法人为割裂的。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生长出市场经济需要的文化观念,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如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忠厚朴实、中庸平和,与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诚信意识、团队观念是息息相通的;而安稳恬淡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外乡人安全地溶入本地人的生活,可以为开放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循规蹈矩也与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按规则出牌”的法制意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只要我们积极地去挖掘、宣传这些地区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积极因素,并以现代市场经济的新视角去重新诠释它、整合它,使其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得到新的升华,开出新花、结出新果,就一定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2.经济扶持和文化扶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欠发达地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是物质落后和文化落后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扶持工作中要兼顾经济扶持与文化扶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争取欠发达地区文化与经济同时发展,以增强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虽然说,经济、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和文化绝不是截然分开的“两手”,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手”,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意文化发展,在发展文化的同时,要找到它的经济增长点。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条途径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第一,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提高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它的经济发展是不会有后劲的。在这里文化教育,单从知识的角度讲,在我们的调研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文化程度高的家庭比文化程度低的家庭收入高。但是,一旦知识与人相结合,同技术发生联系时,文化教育的巨大作用就显现了出来。例如,农村培养植棉技术员,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分别需要半年、一年、二年后才能胜任,而文盲、半文盲则基本无法胜任。在对外输出劳动力时,所进行岗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也证明了我们的上述观点。而且,我们还发现,文化程度越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的可能性越大,创造的价值也越多。
另外,要注重女性的受教育比例和程度。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越是落后的地区,女性受教育的比例和程度就越低。这当然是传统的重男轻女观点在作怪了。但是,正是在这些传统观念盛行的地区,我们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占据者绝对的优势。而在这种家庭模式中,女性几乎完全承担了抚育下一代的任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教育或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母亲,能为孩子的将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孩子在上学接受系统教育前,绝大多数时间是和母亲在一起的。
第二,利用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些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在山区,由于没有开发,环境的原貌并未遭到破坏,且民风淳朴,完全可以利用这里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作为一种绿色经济,不仅可以为这些地区带来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外来人员的到来,也可以带来新的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使旧有的文化观念得到改造、更新。
第三,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由于农业劳动力过剩,又缺乏其他的就业岗位,封闭保守的观念又制约这里的人们不去寻求其他的就业出路。在对这些地区进行扶持时,可以因势利导,对这里的剩余劳动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这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可以通过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新观念,新思想,从而也达到了经济、文化双发展的目标。
但是,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通过先进文化的渗透、培育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改造、重构等方式,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从而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找到自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永佶著:《中国文化现代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2]何云峰等:《中国人的心态历程》.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美]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
[4]李晓东著:《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5][英]理查德・D.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版
[6]方克立 著:《现代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已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如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服务日趋完善,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投资持续升温,文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社会资本的介入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内蒙古文化产业的行业框架基本建立,显示出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些行业形成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提出和实施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战略,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确立宏伟的远景目标。当前,面对新一轮的发展大潮,欠发达地区能否抓住有利机遇,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有所作为,是一个引起普遍关注而又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党委、政府着眼于新世纪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为实现这一目标,先后出台了支持和加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决定和政策,明确了全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文化建设热已在全区蔚然成风。
在“大文化”、“大产业”、“大旅游”发展思路的引导下,文化产业已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新的支柱性产业雏形已现。全区各地高度重视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依托草原文化资源,积极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使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大放光彩。目前,已有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红山文化节等110多个节庆品牌;初步建设或正在规划秦直道、巴林石、孝庄园、红山先民聚落园、锡林浩特蒙元文化城、大盛魁文化产业园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元上都文化产业园区等20个文化产业园区;在图书发行、有线电视网络、电影、出版、报业领域成立了5大文化产业集团,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其集团化、集约化、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二)加强文化资源普查、整合与开发,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基础。内蒙古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加快内蒙古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现实基础。自2006—201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我区已有数十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10—2011年组织实施了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对内蒙古的历史文化、民族语言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文化之乡、地名文化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科研究、文化艺术机构或团体以及广告会展业、网络业、动漫业、文化人才等19个大项目、108个子项目进行了较全面的普查。目前,我们已初步摸清了境内的各类文化遗产及资源的家底。与此同时,我区先后组织实施了“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程、“蒙古文大藏经影印出版工程”、“内蒙古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内蒙古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等。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重大文化项目和学术工程的完成将对内蒙古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由此而产生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将会使更多的人从其他行业中逐步分离出来,加入到文化产业大军中去,内蒙古文化产业将迅速发展壮大,进而取代部分传统产业而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
(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开拓宽广的前进道路。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文化生产、文化流通、文化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分配、文化权利等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又包括对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调整。既包括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制度的破除,又包括对原有文化经济格局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由于目前我区文化产业总体上尚处于起始阶段,还未形成完善、配套的文化产业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清除不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有利于解放文化产业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从而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保驾护航。
(四)积极培育和完善主导文化市场,为内蒙古文化产业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发育的土壤,其发育的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文化市场是连接、沟通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者的中介,必须在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规范,以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经过几年发展,一个包括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制作放映业、文艺创作演出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娱乐业、广告业、文化会展业、工艺美术业等行业,由本体产业、交叉产业、延伸产业综合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在内蒙古已初步形成。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个以呼和浩特为中心,以呼包鄂产业带为主轴,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块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筑起了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未来文化产业的市场发育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内蒙古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将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内涵发展;崇尚自然、向往绿色、保护生态的普遍的大众文化理念和生活理念,将会为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做大做强内蒙古的文化产业赢得无限商机,将吸引更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和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产生良好的文化市场效应,为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市场化发展开辟广阔的美好前景。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要求内蒙古“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区将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明确了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主要发展目标。由此,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当今社会,任何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文化软实力的综合性竞争。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源泉。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上升,经济发展越来越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借助文化手段和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经济的文化属性越来越明显,出现了“经济文化化”趋势。当今,文化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或功能,还具备了市场条件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在自然生产力、工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第三代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当代经济文化科技的一体化趋势。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既是内容产品,又是技术产品,融合度高、带动性强、增长速度快,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经济,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贡献将越来越大。而“并存、互补、竞争、创新”将是未来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毋庸置疑,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在其经济、文化、科技的一体化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文化产业链的特优化趋势。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必将围绕主导产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链,使分散的资源集约化,这是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所在。一是以资产或产权为纽带,打破条块分割、行政壁垒和行业垄断,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使之成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二是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禀赋特点和产业链相关效应,以中心城市为重点,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集约化程度较高、产业链较长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是着力打造混生性文化产业项目,尤其要把文化旅游与民族演艺结合起来,集合市场、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打造有市场前景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形成内蒙古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经济发展 管理理念 和谐社会
企业文化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界开始流行“组织文化”、“公司文化”、“企业文化”。80年代初以企业文化为主流的一种经营管理理念传入我国。企业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是指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理念;广义的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的本质就是挖掘企业职工的内在潜力,调动职工的积极因素,并且使之按照企业的需要,推动企业经济向前发展,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一个动态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知,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的一种体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生产中的文化附加值正在增长,经济活动中文化力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同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经济与文化呈现出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客观趋势越来越明显。首先,从经济的角度看,在过去“短缺经济”时代,人们以吃饱、穿暖等生存资料数量扩张为主,而今人们生活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在大幅度地减少,而更多的消费开始向精神文化方面转移。实践证明,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
其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使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的广泛运用,将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率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者的总目标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发展企业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总目标的条件和土壤。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现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需要,并能面对企业与当代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从而推动企业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和企业利益的代表者。管理者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与成败。文化自觉,是指管理者对企业存在价值和经营管理的终极目的的思考,是对企业经济工作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的理解,是运用文化规律于企业管理中的理性自觉。优秀的管理者与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即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然会重视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之中,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而先进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在优秀的管理者的重视和参与下创建出来的。一个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当熟悉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行规律,诚实经营,依法纳税,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善于在企
业内部营造和谐统一,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并以管理者所具备的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和科学的管理等行为方式影响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并形成鲜明的企业文化特色。
关键词:文化经济;文化产业;中原文化;文化管理与转化
一、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由于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各项优惠政策相继出台,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实现了对河南省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是,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较多的弊病,和文化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进步和河南经济发展。
(一)文化产业格局已见雏形,但总体规模偏小
河南省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从整体上呈现文化产业总量小、比重低的特点,而我国部分文化产业强省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11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8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不到4%,远低于文化强省的7-8%。虽然一些文化企业已初具规模,如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等,但与全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还有很大差距。
(二)文化品牌知名度低
在过去的十几年,由于过分的注重文化产业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对具有河南特色、中原风采的文化品牌的培育,这使得河南文化产业在市场没有足够的竞争力,没能充分的发挥文化产业对我省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文化资源转化效率低
文化产业虽然的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对中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大多只是形式上的利用,创新性更是缺乏,致使文化精髓没能开发出来,大量优秀文化没能的到有效的弘扬和传承,文化价值没能得到实现。
二、文化产业滞后的原因分析
在文化经济背景下,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政策没能得到有效的跟进、专业人才缺乏、发展畸形和融资困难等因素,与部分文化强省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一)对文化产业重视不够
文化产业虽然是一种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但在河南省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对经济的贡献率也远远低于其他产业。因此,在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文化产业起初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化资源也因此而没有的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二)文化产业发展畸形
在河南的文化产业中,电视传媒和旅游文化服务占着较大的比重,分别占20%和18%,而网络文化服务、文化艺术商务服务以及广告和会展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没能得到有效的发展,特别是像动漫产业这类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才刚刚起步。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畸形发展,这导致我省文化产业不均衡发展。
(三)文化产业融资困难
目前河南的文化建设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公开化的投融资平台,资金不足仍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没有充足资金,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没法实现,深入挖掘和开发文化资源没有保障,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更无从谈起。因此,融资困难所带来的资金不足严重的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当前,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环境和市场体系的建设,通过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破解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人才瓶颈、资本瓶颈、文化内容产品的瓶颈。
(一)文化管理
1.充分发挥公益力量保护文化资源
在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方面我省应充分发挥社会公益力量,积极推动文化市场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同时,河南省还应加大力度发展和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实行免税和财政补贴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投资公益性文化事业,并为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推动中原优秀文化传播
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形象,因此在深化对外开放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上,要立足中原优秀文化的传播,将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展示给其他地区和世界。在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上,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
3.实行政府管理和企业开发相结合
支持开展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探索政府管理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统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在加强政府对文化管理的前提下,积极引入企业参与文化开发,加强对文化内容产品和文化产业结构的创新,并将文化产业引入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自由优化组合。
(二)文化转化
1.创新文化转化方式
河南省的文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改革、创新不够。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和改革文化资源转化方式,最大程度的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引擎作用。创新方式要理顺政府、文化企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关系,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文化产业运行机制。
2.建立文化产业服务平台
河南省有必要搭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建立网络服务窗口,即时最新资讯、政策法规、融资项目、行业评论等信息,在线提供信贷服务、保险业务、直接融资、产权交易等业务。融资平台可与各大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以及国内部分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和投资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文化企业提供各具特色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
3.探索共同开发模式
河南省应积极探索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发、省内和沿海省份共同开发、省内和外国共同开发的多机构、多主体的开发模式。通过共同开发以获取更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吸引更多的人才,保证文化资源开发的高效性和多样性。(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武铁传.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01).
[2]孔建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2).
[3]李冠青.关于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东岳论丛,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