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15:50: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学生在高中时期对理科的学习难度普遍要高于文科的,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因为这些理科内容较为抽象,记忆点多,而且运算量大,解题思路不好掌控,运算过程细致化要求高,尤其是数学更是理科学习和计算的基础。要想使学生收获理想的学习结果,只靠题海战术拉高考试分数是治标不治本的。从课堂教学出发,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发课堂学习兴趣,使其充分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这才是高中教学的本质意义所在。
一、设计课堂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同样适用。与语文、英语类学科一样,数学即存在一定量需背诵的知识点,同时又要求学生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解题思路,所以学生学习难度更高,教师教学难度更大。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增加做题量,对不同类型习题分门别类进行讲解就能使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技巧,其实不然。从以往的教学工作看许多教师甚至大量占用课堂时间进行解题、讲题,完全丧失了“40分钟”的宝贵内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第一点就要使学习找到疑点、发现疑点。如教学《函数》一课,如何将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利用函数表达并且计算是教学重点。如例题:某化肥厂现在每年化肥生产量可达到人均生产12吨,此时恰好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工厂拟定扩大规模,每年增加2.3%的工作人员,而化肥厂每年总化肥生产量需满足年增产5%。那么若以y表示工厂员工人均生产量,x表示年数,求y与x存在何种函数关系。若要保证化肥厂盈利,第二年需增产10%,人均年产量至少应为多少吨才能满足要求。
这是函数应用题的常见题型,以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形式,考察的重点在于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构建函数解题的能力。这种题型的难度不大,适合在课堂上做引领式教学。教学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并且自行定函数式,解题。像这种基础例题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二、抓住课堂重点,构建数学思想
现在仍有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复习中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应该将数学的教学任务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课堂教学、习题训练、考试训练。其中课堂教学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总结、归纳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所以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做题”,而应该在于交给学生如何“做题”。如例题:求解5f(x)+2f(-x)=x+8中f(x)的表达式,这是高一函数的基础题之一,课堂中我们应该先培养学生自行解题的能力,之后顺着学生的思路归纳总结。
学生第一次看见这道题目时一定不懂如何做,这样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先给f(x)附上一个解析式,如f(x)=x+1,之后寻找规律。从已知条件中我们发现,题中我们不知道的变量为f(x)和f(-x),若将x=-x带入,我们就得到这样的式子:5f(x)+2f(-x)=x+8和5f(-x)+2f(x)=-x+8,如果学生仍然对f(x)感到陌生,我们就可以将f(x)换成常见的y,进一步解题。即得到5y-2y=x+8和-5y+2y=-x+8,从而解得y的关于x的表达式。该题目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解题,而是利用换元法、替代法将学生不懂的、不会的、不熟悉的问题合理转化为常见、熟悉的问题,从而实现解题。
除了课堂教学这部分外,习题训练主要以大量习题锻炼学生的解题速度、解题思路的灵活性、解题的准确性、解题方法的灵活快速运用等。但习题练习不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应于自习、晚自习时间进行讲解,讲解方式也不应是亦步亦趋式的,而应该找准重点题,归纳不同题型,从一、两道习题例子构建解题思路,进而再由学生自行做其他习题,自己去改正错误习题。考试训练应该以培养学生自信心、考试态度、考试灵活运用能力为主。
三、培养学生兴趣,建立讨论环境
教育并不是教师一个人孤军奋战就可以做好的,同样需要学生的配合。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以及找出排除解题过程中的“硬石头”的办法,若单单将难题、例题以“流水账”的形式进行讲解,一来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来使数学走不进学生的心理,那么数学思维和解题思想从何而来?
另外合理开展课堂分组讨论机制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讨论中听取来自不同学生的想法,并分析其对错,最后将其总结用于解题。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多种解题思路,而且亲力亲为,对解题过程的理解和体验更深刻。在初次学习以及深度练习中分组讨论带来的效果最好。
如在上文中提及的化肥厂例题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例题的难度加深,如在第5年时市场需求出现变化,产量需每年减产0.6%,若仍需保证人均年产量12吨的标准,那么到第8年时厂内留下员工数量是多少?在这一问题解决后再逐步增加问题的深度。由此在基础题型上逐渐增加难度,使同一类型题得到不同深度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解题思路,而且可以使学生整理出相应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培养数学思维。
一、问题设置要准确精当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提问时一定要做到准确精当,这样才能够凸显问题的价值,并且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吸收。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提问都缺乏深入的设计,有的甚至只是简单地将课后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并没有太多有深意且值得挖掘的问题能够为实际教学过程带来辅助。这是教师应当积极反思的一个教学现状,并且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完善。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准确精当,要充分结合教学素材进行问题的良好设计,并且提问内容中要突出教学重点,要让学生透过对问题的思考很好地发现阅读文本的实质与内涵。这才是提问的价值的体现,也是借助提问过程来为阅读教学提供推动的方式所在,这样才能够体现出问题的价值与积极教学效用。
例如,在学习《月光启蒙》时,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言美情浓”,饱含“诗情诗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促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诗化的教学语言,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文字,并且逐渐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同时,教师也可以就本文的核心提出一些相应的思考问题,例如,让学生思考“启蒙”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月光启蒙”又应当如何理解。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够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抒感、喷涌真情,使语文实践与人文精神水融,从而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好的教学提问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教学文本的理解与体会,对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与思维能力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问题难度要由浅入深
教师在教学提问时对问题的难度也要有合适的选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提问的价值与效用。教师最好是让提问过程由浅入深地展开,尤其是对那些有一定思维量,且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障碍的文章,教师一定要让提问过程循序渐进地展开。可以首先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将学生迅速引入阅读文本中,让学生对文章描述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有较好的获知。在此基础上再来慢慢设计难度更大的问题,并且逐渐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锻炼。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过程学生通常会更容易适应,前面的问题也可以为后面更难的问题提供基础。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展开对文章的理解与探究。
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就这样,随着提问的逐层深入,学生们不仅慢慢越来越深地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对于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有了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这才是高效的教学提问过程所能发挥的功效,这样的教学过程也能带给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的成长与收获。
三、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好的教学提问中同样应当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充分考虑的一点。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教学主体性的凸显,教学提问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展开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这不仅能够给学生们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也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对很多文章的理解与看法。这种有效的师生交互能够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认知,并且能够极大地展开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锻炼。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发散思维,以达到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理解与思考的结果。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不少问题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教师在教学提问的设计上一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合理考虑,这样才能够凸显提问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 高校文学课堂 教材使用问题 教育改革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因而,对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作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已是时代的要求。高校专业必修课的教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我以高校中文系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几点浅见。
一
首先,教材是实施教学必不可少的资源。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过程,就是教师运用抽象思维对教材解剖、分析、加工的过程。因而教师的思维方式是否科学,对教材解读至关重要。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例,就授课讲述方式而言,不外乎按时段和按体裁两种。文学史本身非常驳杂,时间跨度巨大,为了讲述的方便,一般高校都将《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按照朝代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段,各时段的教学一般亦由不同的专业教师担任。以知人论世的思路,循着历史的时序讲述文学史,固然遵从了文学史发展的自然时间主线,但同时也带来不同时段的各体文学之间的联系被切断的弊端。而另一种讲授方式,是将文学史划分为诗、词、文、小说、戏曲等文体,揭示文体的体式结构和发生、发展、兴盛、衰变的详细过程及其规律。这种讲述方式依照追源溯流的思路,从文学传统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纵向勾勒文学史的轨迹。而从现实的角度看,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大致都是按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演绎,若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以自己设计的、按照文体流变的方式讲述,那么,教材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可见,分时段和分文体两种讲述方式,各有优劣,单独采取任何一种讲述方式,似乎都难以产生最佳效果。因此折中的方式是,先分时段,再分文体,即各时段的专业教师按照文体讲授。例如,明清文学史的讲授,可以先讲明清诗、明清词、明清文,再讲明清小说、明清戏曲。通过文体变化与作家创作相结合,以文体发展演变为经,以时代思潮和作家创作为纬,呈现中国各体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全貌。
其次,就文学史教材本身而言,虽然不同作家的主次关系已有区别,并给予不同的篇幅来阐述,但从整体上看,以朝代为纲的结构模式仍然是力求面面俱到,这当然可以说是文学史书写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得不对教学进度做适当、灵活的调整,从而对作家、作品有选择地讲解。这需要科学地论证与确定。就目前而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依据发给学生的教材而定。在讲析文学史时,分精讲与泛讲两种方式,精讲是“点”,泛讲是“面”,点面结合,精粗结合。对于文学史常识或文体综述部分讲解一般采用泛讲。而对最能显示本文体特色、最能反映当时文学思潮特点、最能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与审美认识方面得到最大收获的作品及最能说明文学发展的某种现象和规律,大多采取精讲的方式。例如,讲授唐代诗歌时,杜甫诗歌因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成为讲授的精讲部分。教师注重对其具体作品的解剖由语言至形象、意境,再由形象、意境及其组合进一步深入到文本的情感内蕴和文学意趣。而对于同一时代的“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等作家作品,则几句话匆匆带过。实际上,由于客观的文学史与以文献方式流传下来的文学史,其差距可能是非常大的,因此即使是文学史书写者的理解也是有限的。比如,东晋一代,从散文上看似乎是很枯萎的一个时代,保留下来的诗文似乎很少。但如果看《隋书・经籍志》,我们会发现当时文人创作的作品其实很多,问题在于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而后世的钟嵘、沈约等人,他们认为玄言诗不值得流传,所以像《昭明文选》这样的文献都不予编选。可见,在研究中古文学史时,特别受制于传世资料,受制于后代编辑者的眼光、他们的选择和审美取向。唐代以前主要靠抄写,无法大量保存。宋代以后印刷业发达,很多文人可以印刷自己的文集,不用完全依靠选本来保存自己的作品。一个人如果有资源,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印刷很多,总有机会流传到后代。但是,这不能说明北朝文学创作本来就很少、质量很差,而且都是诸如诏书、檄文等质木无文的公文,从而得出北朝人不怎么创作文学作品的结论来。
二
由此可见,教材并非教学内容取舍的标准,它更取决于教师个性的发挥。面面俱到抑或突出重点,应该是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时所考虑的问题。教学策略因人而异。有的教师讲稿写得很详细,有的教师只写一个提纲,照样讲得很好。全面、有头有尾地讲授理所应当,但一门课,即使有头无尾,只要对学生有很大帮助,也不应受到指责。教材存在的好处,在于使学生了解某些重要的基本事实,而不应成为说教的依据。过于依赖“大而全”的文学史教材,照本宣科,学生获取的往往只是零碎的文学史细节和片段。以讲授中唐诗歌与白居易为例,文学史要照顾的话题太多,不得不随着这些话题的变换而经常变换文学史的自然时间主线。往往在讲到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情况时,诗人出场一次,讲到新乐府运动时,诗人又出场一次,顺序紊乱,不利于呈现诗人的创作历程。
此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今天这样一个讲究实用功利的时代,文学史教学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目前高校的文学课堂仍然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致使教师的发挥空间十分有限。就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而言,目前高校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考试的题型、题量大都依照院系所规定的模式设置。而尽管尚未踏入社会,大学生们也普遍感受到年轻人面对现实压力的焦虑感。为了避免离开象牙塔的庇护就遭遇生存与生活的窘境,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趋向现实与功利。文学史教材在很多学生眼中只不过是复习考试的载体,学生仅仅希望通过有本可依的学习方式来赢得较高的考试成绩。如果不是由于复习考试,并不会有学生会关心教材的存在与否。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挥之不去,使得原本意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教师,囿于教材的藩篱,索性一味灌输,开展“填鸭式”教学,而对某一研究领域学有专长,致力于将自己某方面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教师,不得不改为面面俱到的方式授课。
三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由教材使用问题折射出的高校文学课教学亟待改革的隐忧。高校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者、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不懈努力。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文学史编写者立场和思路的转变。就立场而言,我们必须明确,文学史的编写理应立足于文学本位来探讨“历史上的文学”。对于编写文学史的学者而言,反思以往文学史的成就与不足,突破口就在于把“历史上的文学”的“文学性”揭示出来。这样,“历史”退回作为背景的相对次要的地位,而突出文学之为文学的艺术特征,即着重对历史上的文学进行艺术式的研究而非历史式的研究。在这方面,有很多学者的成功尝试为文学史的编写工作提供了新思路。2001年,赵义山、李修生主编的《中国分体文学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由全国9省市13院校20位学者共同撰写的《中国分体文学史》堪称一部渗透“回归文学本位”理念的文学史。它由《诗歌卷》、《散文卷》、《小说卷》、《戏曲卷》四卷组成。在每卷之中,又按文体分为三编,如《诗歌卷》分为诗、词、曲三编;《散文卷》分为散体文、赋、骈体文三编;《小说卷》分文言小说、话本小说、章回小说三编;《戏曲卷》分杂剧、南戏与传奇、乱弹三编。该书打破了以往文学史在叙述作家、作品时从思想性、艺术性两方面着眼的传统模式,而是对某种文体的基本特征、美学意义,以及文体的起源、形成、演变、发展的全过程作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中国分体文学史》既弥补了高校现行通史类文学史的不足,又为文学课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目前在功利化办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固定模式影响下,高校教育目标日趋狭隘,教育评价标准日趋准日趋单一,教师的工作成绩、学生学业水平,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师职称、晋升时的重要砝码,教师不得不依照院系指定的教材授课,遵循传统教学目标设置课程目标、课程考试方式和题型。不但如此,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满足甚至迎合学生的听讲需要,难免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出现“教师厌教”的现象。权威的指挥棒扼杀了教师的创造力,难有个性空间。应试教育不但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的提升。就高校而言,为教师成长提供最佳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应该是其重要职能。因此,高校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为教师“减负”,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空间和个性自由,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潜能,奖励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更多个性化人才的出现,必将有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为高校和教师带来双赢的局面。
再次,在文学课教学中,教师的讲述应主要着眼于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美文的本质特征和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主要着眼于跟文学相关的其他社会文化现象,即使对某些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也要运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方法,但应当注意最终必须落脚到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样式,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为例,既可从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特征、语言的组织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意境构成、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的关系,又可以从语言变迁的角度,探讨语言于文学发展的影响等等。总之,只有真正关注作家的创作时的心灵历程、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关注作品的思想内容与社会影响,强调作家、作品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度,才能体现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美文的本质特征。
最后,将文学史知识送达学生并不是文学史教学的最终目标。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的重要意义就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梳理,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感受力,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和分析能力,提升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而以往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通过在课堂里对教材的学习,学生越来越依赖于文学史,最终难免变成视野狭小、思维萎缩、专啃死知识的“复印机”,似乎高适只写“慷慨悲凉”的边塞诗,白居易也只有《长恨歌》那样的讽喻诗,而唯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才能代表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曾尖锐地指出:“大多数学生及读者大众都受到简体字的局限,或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白话注解和翻译,这给学术界一种权力来塑造中国的过去,也控制了大众与这个过去的接触。在教室里,还有对于那些没有上过中文系,但是对古典文学感兴趣的读者,这个过去是被‘五四’一代的欣赏口味这一中介所极大地调剂的。”若大学生不能做到抛却浮躁的心态,有意识地加强对原典、旧注作家全集的阅读,全方位了解文学的面貌,将难以扎实打下中文专业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文本解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将成为空谈。
参考文献:
[1]戴燕.中国文学史:一个历史主义的神话.文学评论,1998,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的经验有限,自学能力差,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领悟更需要教师的引领。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问题
(一)关注提问技巧,忽略提问的价值源泉
当前对于课堂提问的技巧讨论异常激烈,比如:提问时要面向全体;提问后要停顿等候;对灵感显现时给予追问;及时评价等等。
(二)增加提问难度,把有效理解成有难度
并不是简单的问题就没有意义,无人问津的问题就有效,这明显是把有效理解成了有难度。在追求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今天,这种认识并不令人费解。
(三)方式不够灵活,课堂提问缺少灵动
课堂教学中的直问过多,常出现教师一问到底的情况,教师甚至无法做到设计追问;也不会变换提问的形式,发问乏味,令课堂沉闷呆板。
(四)提问表述不明,难以把握提问意图
教师表述不清也是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并没有进行充分备课,而是讲到哪,问到哪,缺少逻辑层次。
二、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因素
(一)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因素
教师不仅决定着问题的质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技巧更是操控在教师的手中,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课堂提问有效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对学生的看法、对教材的理解,影响着教师对问题的设计。
(二)学生特点
课堂提问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是发展中的人,具有与成人迥异、需要教师关注的特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他们是不断变化的。
(三)师生关系
自古就有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个人情绪极易受到教师的感染。如果教师和蔼亲切,总是能与学生平等交流,就会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对提问内容给予积极的思考,主动发展自己。
(四)环境因素
教学环境对于教师的课堂提问效果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干净整洁的环境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提问上来;而杂乱无章的学习环境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关注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上来,分散对教师提问的兴趣。
(五)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目标
不能再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对字、词的认读上,而要从促进学生个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出发设计内容新颖、学生喜爱、能够激发思考的问题,不只是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要注重对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加强学习、丰厚积累,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更新理念、丰富理论,强化有效提问的意识。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提问的设计和提出也需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加以引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会促使教师以这样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课堂提问设计。
钻研业务、增长才干,练就高效提问的本领。教师既要以积极的心态、阳光的心情带给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也需要教师有卓越的交往能力,在学生回答有误、表现欠佳时,如果教师能以幽默的发问、机智的应答融洽课堂气氛。
(二)目标明确、深入挖掘,理解把握学科特点
凸显人文性,升华课堂提问的灵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以能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为主的创造性问题,引导学生勇于表达对文本材料的独特感受。教师也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错误理解给予订正。
落实工具性,把握课堂提问的根本。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师提问,承担着为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奠基的责任,只有关注课堂提问的根本任务。
(三)以人为本、尊重差异,了解学生个性特征
以生为本,有效提问要依托学生天性。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的问题,不为学生的发展设障碍,同时也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教师在提问过后要停顿留白,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保护学生自尊心。
尊重差异,有效提问要设计多样问题。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还要关注个性突出以及班级中的个别生,要为他们量身定做他们喜爱的、且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四)师生平等、课堂和谐,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师生平等,为有效提问搭建交流平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对话的基础就是民主、平等,失去了民主平等,师生之间就失去了相互的尊重和信任。
表扬鼓励,为有效提问开凿动力源泉。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都要精心设计对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应以微笑的表情、点头或抚摸的动作,或用表扬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成为学生积极发问的动力。
【参考资料】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提问这种方式是最常见但是也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这种提问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但是就目前调查情况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提问方式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因为只重视提问本身而出现了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
1.1学生提问意识淡薄:目前的课堂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是教师提问教师自己回答,完全没有培养学生自己的提问意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会主动向老师发问,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教师能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逐渐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善于发问的习惯。还有一个方面是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多采取直接回答法,将题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只有少部分老师会用引导的方法进行回答,逐渐引导学生向问题答案的方向思考。
1.2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够,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教师进行课堂提问,他们不愿意参与教学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点是学生不会回到;第二点是学生会回答但是不敢回答,怕回答错误会被嘲笑,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正处于敏感对学习缺乏信心的阶段,很容易就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第三点是由于课堂气氛不活跃,很多学生觉得不用回答问题。从这三点来看,造成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教师对于教学课堂气氛的把握不到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也愈发突出,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忽视了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要求,只是一味的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积极性,不愿意进行思考,沉默的课堂气氛,这些因素都使得课堂提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3教师掌控课堂提问的能力不足:教师不能科学的根据整个学习进度进行合适的问题发问,这导致学生对于提问起到的作用没有更明确地认识,教师单纯的为了提问而提问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提问环节时不能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反而破坏了整个学习过程。另外一点是教师对于提问在数学知识方面的应用能力还不够,不能将数学知识和提问很好的结合起来,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提问时都是问一些记忆性的问题而忽视了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的创新型问题,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渗透,导致学生养成了只会死记硬背而不能主动思考的习惯,这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
2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改进建议
2.1尽心准备问题,让问题与知识结合更紧密:学生的思考往往源自于一个问题的提出,所以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地思考,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合适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在课堂上做出解答。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课程设计标准,围绕每堂课程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对于某些概念模糊点教师可以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发现错误后进行指正,比如:在教学“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可以让学生列表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过这种列表的比较,将学生概念不清的地方清晰地表达出来,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方法的应用。
2.2通过多种提问方法,让问题更可接受: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提问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很多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行思考,教师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判断,发现错误,找到原因,这样会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觉反思纠正自己,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课本中《三角形认识》这一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一些三角形的物体,再用小木棒搭出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些小木棒达成的图形都叫三角形?到底什么是三角形?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不同形态的三角形,从中总结出三角形的概念,认识到三角形的本质特征。
2.3结合授课情况,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活跃课堂气氛,在不影响数学教学逻辑性和严谨性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心态的变化,及时提出问题,适时调整课堂节奏,在课堂气氛平静时提出简单问题激发学生热情,在课堂气氛活跃时提出高层次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
2.4及时评价总结,鼓励学生多提问: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话语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问思考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对于对的学生回答及时进行肯定鼓励,对于错误的回答要及时指正,鼓励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进行改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思考敢回答,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3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但是提问教学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尚未解决,这就需要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多钻研,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改进,最终使课堂提问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作者:李忠伟 单位:长春市二道区春城学校
参考文献:
[1]蓝笔扬.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开展方法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0):261-261.
关键词:“问题串”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问题串”教学的概述
“问题串”教学就是针对某一个题目,结合教学目标、重点及课标要求,设计一连串相关的问题,问题设计要精心,要符合逻辑,要有所价值。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二、“问题串”教学的特征
实践检验“问题串”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索,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串”要围绕一个知识点为核心来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等合理设计,形成科学的知识链,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比如,对同一个题目可以有多角度解法,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证明:梯形对角线相等就是等腰梯形。
已知:如上图,在梯形ABCD,其中对角线AC=BD。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要证此题,关键是如何运用对角线相等这一条件构造出等腰三角形,在ABC和DCB中,已经有两条边对应相等,如果能证明∠1=∠2,就可通过证ABC≌DCB得到AB=DC。学生几乎都能想到。而以“问题串”的教学精神为指导,教学本题就不能局限于一种思维模式。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更好的解法呢?这时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自由发挥。学生在积极思考中体会到自身学习的价值。这时候学生就会作常见的辅助线。过A,D两点作AEBC,DFBC,垂足分别是E,F,可以证明AEC≌DFB得出∠1=∠2等,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使教师省心,学生用心,让问题的解法不局限于一种方法。
三、“问题串”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面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如何转变思想,更新模式,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对当前教师提出的巨大挑战。尤其是数学,学生自主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四、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问题串”的实效
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思想的产生都有它的科学依据,所以教师在推行“问题串”教学模式的时候切不可盲目跟风,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逻辑关联,并有一定的梯度。而不是一连串的发问,大致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设计生活化
实践教学表明枯燥的知识点讲述远远不如实际生活对学生来说感兴趣,所以在“问题串”教学中就要不失时机的搭建知识与生活联系的桥梁。让学生在轻松、真实、熟悉的情境中完成学习,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收到良好效果。如,教学《从分数到分式》,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周末爸爸带小刚去少年宫,距离30千米,爸爸开车时速60千米,问从家到少年宫要多长时间?
通过以上问题可以以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一个生活片段为背景,构成一个“问题串”,从而将数学生活化,将生活简单化,让学生层层深入而不觉得枯燥,循序渐进而不觉乏味。
2.问题设计要注重趣味化
对于问题的设计,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将数学枯燥的定理、公式、边、角、线等摆出来教学,势必会索然无味,所以要变乏味为有趣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串"上下工夫。
如同样是相对于等腰三角形的问题,而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不能脱离课本的限制,只能设计一些枯燥乏味的问题。
如上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D是BC中点,那么AD与BC是什么关系?传统的问题方式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模式,学生面对枯燥的点线关系毫无兴趣可言。如果变化角度设置问题将会大大不同,例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小明想在墙壁订了一根木片,想检验一下是否水平,他拿来三角测平仪ABC,其中AB=AC,他又在底边BC的中点挂了一个重锤,他把三角仪的BC边与木片重合后,如果重锤恰好经过A点,那么就可以证明木片是水平的,而如果不经过则说明不水平。
总之,“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有效教学 问题研究
一、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内涵
(一)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概念。
有效教学最根本的特征是课前确立清楚的教学目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充分准备,课中关注学生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教学后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综合有效教学的最根本特征,笔者把有效教学定义为:把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根本目的,通过提高教师授课技能,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由发展。
(二)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标准。
为了评价一种教学方法的效率,需要制定相应标准,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归纳总结了以下四个评价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水平的标准[1]:
1.单位课时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和了解英语技能的情况;
2.促进师生共同参与和学习的情况;
3.把英语学习和生活情景联系的情况;
4.单位课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一个真正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综合了上述四个标准,各个标准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促进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小学英语课堂存在问题
(一)重知识,轻能力。
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整堂课不停地为学生讲解,就是所说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例如新课标教材是以英语短文的形式编书的,需要扩展的内容很多。小学不少英语老师认为自己多讲点,学生就可以减轻负担,把整堂课都用来讲述知识点,导致学生不仅接受不了太多知识,本应该用来扩展自学的机会也没有了。
(二)单纯“教书”,忽视学生个别差异。
小学英语老师通常同时教授多个班级,而每个班级往往采取相似的方法授课,这样一来,一百甚至两百名学生接受完全相同的讲课方式,显然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的接受方式,单一的授课方法必然导致部分学生接受不了,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重活动,轻效果。
近年来,英语课堂中出现了小组学习讨论学习的模式,一堂课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热烈讨论,自律能力强的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提升了英语交流能力,对于那些自律能力差的同学,这样的讨论毫无意义甚至成了他们课上嬉戏的好机会,课堂的有效教学水平不能得真正的提高[2]。
(四)学生厌学,缺乏自信心。
小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小、自制力较成人差很多,他们不能充分考虑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若英语恰巧是他们所不喜欢的课程,就干脆不再学习。还有一些小学生对于语言掌握较他人慢,也缺乏迎头赶上的决心和毅力,长此以往,成绩落后,导致厌学和自信心的丧失。
三、小学英语课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把把知识掌握的多少看做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忽视了很重要的能力培养。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把受教育的儿童看成是白纸或者容器,而老师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多地在这张白纸上写下知识或者将自己知道的装进容器里。学生自由发挥和思考的机会很少,阻碍了小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要求整齐划一,学生分层现象严重。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言语智能不同的学生接受英语的能力不同。学校通常为教师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必须按照相同的进度授课。这就导致学生有的接受得很好,有的却接受不了,存在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现象。
(三)应付课改,关注形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为了寻求新潮的授课方式,使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大纲,华而不实,学生虽然整堂课都兴趣高涨,但没能获得实用的知识。例如一些老师没有正确理解自主学习的含义,把自主和放任视为一体。在课堂上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英语课文,没有进行阅读目标的规划和阅读后的总结,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一堂课下来也没什么收获。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老师单纯应付课改,关注形势,没有真正理解有效教学的含义。
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教学,必须将教学目标明确到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上。其中就包括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层次,具体要达到熟悉、掌握还是了解的程度。对于一堂课程的具体安排,也要明确到分钟,比如课堂的前十分钟复习上堂课的重点知识,后二十分钟进行新单词和语法的讲授,最后展开情景联系,巩固和加深理解并进行课堂总结。只有把课前的准备落实好,制定详细教学目标并保证目标的可行性,才能节约课上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开展有趣、有序的课堂游戏。
小学生年龄小,还处于爱玩的时期,学习和游戏相结合是小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除了可在课上开展词语接龙这种常规的游戏外,还需要小学英语老师开动脑筋,创新一些符合教授知识的游戏。比如笔者在讲授名词的复数形式时,采用“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这种接龙的方式,让同学反复理解练习名词复数的使用方法,比单纯的语法讲解的接受性、趣味性大很多[3]。
(三)创造教师继续教育机会。
教师的英语专业能力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好的小学英语老师会将小学生带上正确的高效的学习道路。这就需要老师自身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夯实专业技能,确保自己的发音准确。同时需要学校和国家重视小学英语老师的选择和再教育问题,加大对优秀小学英语教师的鼓励,使有良好教学能力和高效授课技能的老师得到重视,并推广其授课方法。从教师自身素质出发,保证教学的正确性、高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11):41-44.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
0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学知识的在各大发展领域的综合运用日益普遍。但由于数学教学工作中仍存在很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数学理论的广泛社会应用,从而大大减慢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为了将数学理论知识成果更好的运用于社会的发展中,我们迫切需要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全面革新与完善,从而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作为一门以学生思维转换为主的学科,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有效提问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同时对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叶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数学课堂的提问法教学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因此,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建立与完善提问教学法的实施方略,才能发挥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数学思维,增强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1 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1.1 教师对课堂提问认识的偏差
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部分数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而只是单纯的为了教案的编写或者课堂气氛活跃的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提问。由于这些问题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因此,课堂提问自然不会与整个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这样一来不仅不会产生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引导逻辑思维形成等作用,反而会因为其耽误不必要的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效率。此外,有些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而进行过多的提问。由于未充分考虑到课堂内容的要求,问题的设置往往具有相对的随机性,缺乏一定的技术含量。面对高频率且没有实际价值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也会与之对应的脱口而出,而没有认真思考问题。在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其实蕴藏着潜在的教学危机。如果长期采用这种课堂提问方法,那么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课堂的总体教学质量也会降低,从而严重阻碍了数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各行业更加广泛的应用。
1.2 课堂提问形式过于死板单调
由于数学教学的抽象性,很多学生无法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现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着力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转变课堂提问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革新过程中完善数学教学模式,提升数学教学总体竞争力。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求解的课堂讲解中,教师举出方程 并要求学生对其求解,这样的提问未免过于单调,很难真正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形式呢?同样的方程表达式,换一种形式提问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那么我们来设想一下教师直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堆苹果,之后老师去超市买了与家里数量相同的苹果,又吃掉三个苹果,最后还剩下四个苹果。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家里原来有几个苹果呢?教师将一元一次方程的建立转变成了应用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不仅锻炼了学生列写方程的能力,同时以小故事的角度引入,营造了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课堂兴趣,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
1.3 课堂提问内容单一
在抽象的数学理论教学中,课堂提问内容的灵活设计往往能引起学生兴趣,带动思维的跳跃。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学习前,为了更好的引入课堂主题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猜数字的方法来进行提问。在课堂讲解之初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个人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然后根据老师的运算步骤计算出一个具体数字,老师就能猜到你们喜欢的数字,而且不会出错。学生们露出惊讶的表情,并异口同声的回答:真的吗?老师接下来详细阐述运算过程:在你们喜欢数字的基础上乘以3,减去9再除以3。学生们快速喊出运算结果:3,5,7,老师也随后答出6,8,10三个数字,学生们好奇的睁大眼睛要求老师解答,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出本节课主题。以此种方式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求知欲,从而使教师教学不再成为被动的授课过程,而是学生主动的去倾听接受。再比如,教师在对相似三角形的内容作针对性讲解时,学生在起初学习时经常会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定理混为一谈。教师在证明三角形相似后,可以向学生提问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全等的可能,并让学生亲手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学生在亲身实践的同时便能充分理解全等与相似之间关系的差异了,这样的提问远比空洞的记忆理论要有意义的多。
2 关于改革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法的几点可行性意见
2.1 努力创建宽松的学习气氛
宽松融洽的学习气氛,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这种氛围的形成本身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以有效提出的根本保障。因此,教师要将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无论简单、复杂,同等对待,耐心解决。同时,教师要全面完善鼓励机制,对于学生在初次学习新知识时出现的定义、概念不清等状况予以充分的解决,最大限度的激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2.2 促进提问形式多样化的实现
传统的数学课堂,问题的提出趋于单一性,因此完全不能满足初中生内心潜在的好奇本能。只有改变原有问题的主体形式,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问题形式。如:如何判断四个形为 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相同解时,可以向四个学生提出问题,四个学生每人手持一块题板,题板上写着各自对应方程的系数设置,若方程计算出来有相同解,那么手持该方程系数的学生就要手拉手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这种问题的设置不仅巩固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从更广的层次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3 完善提问内容,全面引导学生思维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思维,挖掘学生潜力,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一个逻辑性强且实践应用及其广泛的学科,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应该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因此,教师要课堂提问时应就一个中心将知识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纵向扩展。下面我们来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教师在提到三角形时,就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三角形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且实际应用广泛的图形有多种性质。由此引发的三角形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稳定性等以三角形三个边和三个角为中心的问题便由此展开来提问。这样形式的提问,便于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体系,从而确保逻辑思维的有效形成。此外,针对几何数学中的一题多解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探索与研究精神,从多个角度提问进行结论的推导,并从结论中拓展思维,分析并总结出此种类型题目的最佳思维模式。而这些行为的产生必须依靠教师的正确提问与引导才能得以更好地产生与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