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29 10:42: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第1篇

深圳市政府提出“十二五”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要完成这一节能目标,必须对全市15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进行改造,需投入约15亿元。如何摆脱依赖财政资金实施节能改造成为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没有等、靠、要,而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依靠市场、完善政策、建立标准、规划路径” 的“四位一体”工作思路,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解决问题。

(一)依靠市场手段,推动公共机构节能

依靠市场手段解决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难题,首选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就必须依靠节能服务企业。率先启动市民中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试点,取得成功后在多家媒体宣传,并召开企业座谈会,听取对公共机构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深圳市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明确把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公共机构开展节能改造的主要方法,提出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招投标流程以及资金支付的具体办法,并分批向社会公布了公共机构拟改造的相关项目,激发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搭建了企业―银行信贷平台,修改了合同中不允许抵押的规定,允许企业用合同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促使多家银行和节能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文件,对设备供应、节能量审核、工程监理、审计等单位的选择,给予了规定,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供节能政策保障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驱动。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摆在重要位置,王荣书记、许勤市长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方面要“敢想敢干,先行先试”。陈彪副市长作为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政策。市发改、财政、采购等部门挑选专业骨干组成研究小组,一起研究制定促进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具体办法和规定,先后出台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三年行动方案、合同能源管理采购招标模板、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支付流程、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政策为公共机构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建立标准体系,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以国家颁布的节能行业技术标准为基础,结合推行综合节能改造模式的实际和南方夏热冬暖的气候特点,提出了针对政府机关和医院、学校等不同类型既有建筑的改造需求标准;以项目基准能耗量为基础,根据项目大小不同,对参与投标企业的注册资金、融资能力、技术力量、案例个数等提出了不同的商务标准,形成阶梯档次,便于企业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参与相应项目;针对办公、教学及其他建筑等照明的不同要求,编制了单项LED照明系统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参考国家和省市的节能技术标准,专门在招标模板中增加了技术创新的加分条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研发独有的核心技术,鼓励企业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四)科学规划路径,保证项目有序推进

根据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目标要求,以能耗统计数据分析结果为基本依据,确立了“分批实施、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全市一盘棋,合理规划布局。把能耗排名前50名的能耗大户或能耗超过同类建筑平均水平的用能单位作为改造重点,区分项目大小、能耗高低和难易程度,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顺序,分批推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分为机关、医院、学校三大类,抓好分类指导,每类先抓一至两个点,摸索路子,积累经验,再在相应系统内推广。为提高推广效率,解决同一系统内项目节能效益“贫富”不均的问题,采取“系统打包”的形式,难易搭配,统一招标,有效避免了好的项目企业抢着做、效益差的没人做的局面。

二、实现合同能源管理招标模式“四个突破”

(一)突破项目申报难的障碍

长期以来,公共机构的能耗支出实行实报实销的财政制度。开展节能改造不仅工程技术复杂,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又不属于政府采购招标的范围,导致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热情始终不高,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如何让用能单位自觉申报项目,成为公共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首要问题。深圳市从转变观念入手,首先,转变“不能采购招标”的观念。把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工程、服务、货物之外的第四种模式纳入到政府招标采购中,并简化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方便用能单位申报项目。其次,转变“申报难”、“立项难”、“审批难”的观念。积极向用能单位宣传合同能源管理知识,讲解新招标模式中立项招标、合同签订、监理检测等细节,让用能单位熟悉每个流程。最后,转变“干不干都一样”的观念,把节能改造任务作为市政府重大事项分指标到户,提出强制性改造要求,并实行问责制。通过转变观念激发了各单位的积极性,仅在第一期项目征集中,市直机关就申报了86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二)突破传统工程立项审批程序

市发改委简政放权,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审批权转移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全市申报的项目,发改部门仅负责项目备案确认。财政部门也简化了采购计划下达程序,由过去的对口管理用能单位资金的处室分头下达采购计划,归口为一个处室集中批量下达。优化审批流程后,大大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提升了行政效率,使多个项目、多批次集中招标成为可能。

(三)突破固有的招评标模式

坚持公开招标的原则,把过去由企业主导的价格谈判变为通过市场竞争产生价格,增加了透明度,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项目招标的具体实施上,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主推综合性节能改造。采用对用能单位进行整体改造的方法招标,不仅便于准确测定能耗基准,测算节能效益,也有利于不同技术优势节能企业之间的联合互补,推动节能产业由单一向综合发展。二是采用最优方案的形式招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兼具工程与服务的特点,且各个节能公司技术千差万别,难以确定标底,明确由各节能公司自行制作“节能改造方案”,并以“方案”的形式进行招投标。这样既无需财政额外支付能源审计费用和编制标底预算费用,又能够通过市场竞争发挥企业优势,最终由节能专家评选出最优节能改造方案,确保节能效益最大化。三是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采购招标模板。编制《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采购模板》,采取综合评分法,设定了年综合节能率、节能效益分享年限、资金效率、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四个核心指标来评价节能效果。四是实行“系统打包”项目招标。全市共有1700多家公共机构,项目多、能耗跨度大,若全部以“一事一招”的形式招标,会给政府采购部门造成极大压力,进度缓慢。为了提高项目招标效率,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与发改、财政部门和采购中心采取以系统为单位整合项目,将同一系统的全部项目打包进行公开招标。

(四)突破财政支付瓶颈

财政支付难是节能企业对公共机构节能改造望而却步的最大障碍。首先,固化预算,由财政部门按项目业主单位改造前原有的预算标准或能耗定额全额拨付给项目业主单位,用于支付实际发生的水电费、节能效益和节能奖励资金,解决“无钱可付”的问题。其次,明确支付流程,由项目业主单位负责向财政部门申报节能效益,并向节能服务企业支付资金。这种支付方法不但有效地化解了财政预算和节能效益分配之间的矛盾,而且大大激发了各单位实行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第2篇

关键词:能本管理;创新;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28-02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企业要保持稳步持续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行科技创新。但科技创新是通过管理来实现的。而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待开发的重要资源。加强能本管理就是注重管理和科技两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成为进行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原动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能本管理”的提出及其内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也逐步深化,经历了从“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到“能本管理”的发展阶段。“物本管理”仅把人视作工具和机器,通过严格的制度,以控制与约束来达到管理目标。这种管理虽具有定量化的特点,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美国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发现生产效率与人的所处环境、心理因素、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认识到企业的主、客体都是“人”,于是确立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企业管理便从“物本管理”上升到“人本管理”。但“人本管理”并没有确立人的能力在主体性价值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的知识的多与寡、素质的高与低,决定着科技创新高、精、尖的程度。人的能力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于是便确立了以人的能力作为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与核心的“能本管理”新理念。著名资源管理专家戴夫・乌里尔克指出,“能本管理”是新管理哲学的基本点,即通过能本管理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 由此可见,“能本管理”本质内涵就是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内核,实现人的能力价值最大化,促进生产力高速有效发展,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二、优化“能本管理”系统,构建科技创新机制

“能本管理”是一个包括管理思维创新、管理行为改造和管理效果追求三大内容的复杂系统。为使系统达到和谐统一,就必须优化系统结构,将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重置、重构,构建培能、用能、激能的创新机制。使系统更加协调、有序、高效,实现系统1+1>2的效果,使之发挥更大效能。

1.优化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是面向未来的宏观规划。企业为持续有效发展,必须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洞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以超前思维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化、高科技、国际化”的原则要求。明确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发展方向进行的整体筹划。确立完善科技创新的定位、范畴和企业发展愿景。企业根据这一未来发展的宏图蓝本,进一步加强“能本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科技创新。通过科学预见、情景分析、技术预测、项目组合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资源进行重置,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确保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2.优化科技创新人才体系。科技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必须优化创新人才体系。在选人上: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企业要以多维的视角,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杜绝“任人唯亲” 、“近亲繁殖”、“官位优先”等腐败现象;打破身份界限、特权门第、因人设岗、人情关系等旧习陋俗的干扰。在用人上:坚持以能为本,“求才不嫌多,育才不惜金”;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到“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用”;优化人才结构,谋求人才的科学配置,优势互补;实行责权利相称,薪酬支付相对应的奖惩激励政策,形成“重能力、讲贡献、论业绩”的用人长效机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在考绩上:坚持“用人不求全,失误不追究”的原则。对确有能力,偶然失误者不要求全责备,要因势利导。要鼓励他们善于尝试,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把教训变成经验;鞭策他们要善于钻研,增加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掌握一流技术,开发一流产品,造就出一流水平的企业。

3.优化科技创新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戴夫・乌里尔克曾提出“能本管理”一个代表性公式:“人力资源=能力水平×投入程度”。这就是说,投入程度对于开发人力资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投入程度”与创新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环境影响到人的行为链的每一个环节。这正所谓“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培育员工一种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忘我拼搏的企业精神。它是一个企业群体自觉形成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为核心构筑起来的基本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和原动力,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要实施科技创新,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浓重的创新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增加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程度”,全身心地为实现企业创新目标而努力。

三、强化“能本管理”功能,构筑科技创新平台

一位世界著名企业家曾断言“企业不创新,就意味着死亡”。因此,企业要创新,就必须强化“能本管理”的功能,构筑科技创新的平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前沿科学理论和技术,占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1.成立科技创新机构。根据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企业要进行科技创新,必须成立相应的创新机构。如日本大企业几乎都设有自己的研发机构。韩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使企业研究所由原来的几十家猛增至数千家。这些科技创新机构,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本国实际,明确科研发展方向和科技攻关重点。如:美国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纳米技术、航天技术的突破;德国明确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领域;韩国把科技开发重点放在发展智能机器人、新一代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等十大高技术产业上;印度确定将微电子、超大型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等作为科技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要实施科技创新,也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根据世界创新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加强统筹谋划与宏观管理,引导企业短、中、长计划的实施;对重点领域和制约项目的“瓶颈”技术实施重点突破。根据创新需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产业资源,推动各种创新要素的组合。适时推广世界先进技术,交流经验,培训科技人员,及时对科技创新所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指导和集体攻关,以确保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2.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服务于、辅助于创新任务实现的管理制度;是科技创新运行程序和管理同时进行、同时运作的一种制度。因为,管理和创新运行程序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制约,互为表里、互为补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其实施过程又具有其运行的统一性。也就是说运行程序中有管理;管理过程中有程序。如,科技项目的开发管理中就包括:项目开发可行性报告程序、技术开发程序、样品试产作业程序、新产品验收评审程序、新产品投入市场程序等。如在创新运行程序中,就有项目开发管理、项目用材管理、项目流程管理、产品生产工艺管理、风险管理、环保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所以,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是管理与创新运行程序的结合;是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组合;是将企业管理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配备、生产要素的有机集合。在生产运行中实现管理和创新程序的和谐统一,使其具体运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3.运用先进理论和方法科技攻关。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对世界20万个发明专利进行深入研究,创立了“TRIZ理论”。后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现已发展形成“WOIS理论”、“PI理论”、“MIS”等理论集成,成为引领世界科技研发的一套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核动力研究所以及某飞机研究所引进此体系,分别在“锆点火药”、耐高温高压绝缘材料、“拖曳式诱饵结构设计”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中兴通讯公司曾一举攻克了21个技术难题,6个项目申请了专利。

除这些先进理论集成外,世代中外科学家还创立了300多种“创新技法”,并取得创世纪的创造发明。如电子之父、电磁学奠基人英国法拉第和美国的爱迪生运用“逆向异想法” 分别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和留声机;发明家贝尔和莫尔斯运用“移植法”,分别发明了电话和电报。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利用“接近联想法”,发现了“核能”;前苏联科学家运用“相似联想法”,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通讯卫星。

著名学者阿瑞曾提出:“人的潜在的创造力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型能源”。 特别是随着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趋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中国广大科技人员一定能面向末来,抢占先机,自主创新,攻克具有科学前导的核心技术,为提高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群山,梁媛媛.企业管理的新发展[J].经营管理者,2005,(10).

第3篇

第一资源观

1、人力资源是**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第一资源。**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世纪。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十分不同于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等其他资源,人力资源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资源,是具有灵魂力、意识力、推动力、创造力,并能支配、利用其它资源的关键性资源,是第一资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年度人力资源开发报告》指出,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是靠人力资源,四分之一是靠资本资源。2、人力资源能力是最主要的综合国力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创造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与效率,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能力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制胜的决定性因素。3、进入新世纪人力资源能力激烈竞争为主流的态势越来越明显。4、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的战略观念薄弱,制约了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条件下,中国人力资源能力如果不能够实现由弱势向强势的战略转变,许多地区和企业在发展中的最大制约因素,将由资金、技术等转为人才。

人力资本观

1、人力是资本。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人力资本理论以来,引起了“资本”的革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增长理论比舒尔茨等人更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西方经济学界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普遍重视,在新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崛起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认证。2、人力资本是推动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已经证明,人力资本的作用说到底是知识、智力的作用,或者说是人力与科技的作用。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科技,科技可称之为是知识经济的内在灵魂,科技发展水平和程度客观地决定着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条件。由此,人力经过投资积累获得较高水平的知识与科技能力,将是当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3、人力资本应有合理投资回报机制。人力资本的内涵是占有知识,应使知识的占有程度成为分配的依据。同时,要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价格的杠杆作用,建立知识、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依照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确定人力资本的收入分配,赋予人力资本以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

市场配置观

1、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提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条件。第一,目前国际上公认,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量比物质资源的经济价值量更大,人力资源比物质资源更稀缺。第二,中国更需要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第三,应充分考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技术层面的问题。2、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应有系统观,进行整体性建设。较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其一,应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其二,应能够彻底打破人才单位部门所有、城乡二元的身份地域等界限,人力资源能够在社会上自由地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源存量、余缺、分布和结构的最佳配置;其三,应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第4篇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更需要大量高素质设计人才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随之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改革息息相关,这也是目前艺术类高校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艺术设计基于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着眼于人类发展需求而不断探寻适应于自身院校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时代的变迁而使得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及教学内容和方式均出现颠覆性变化及改革,随之各大艺术设计高校教育也随社会潮流产生某些共同发展趋势及观点,这时对创新素质结构及创新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创新教育

21世纪的知识及科技发展飞速,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特征,社会发展应具备大量创新性综合素质艺术设计人才,这样才能支撑现代化社会发展。创新是各项艺术设计活动的源泉,设计活动均是基于创新而展开的,设计中应极具创意性及创新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注重其创新素质培养,这主要是要求整个教育过程均具备创新特征。创新教育属于启发式教育,其也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及高层次素质教育。

一、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意义

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可以说是具备创新素质的学生而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力就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国家的创新力主要源于国民创新力,这时青少年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则极为关键,这也是教育创新的关键内容。并且,知识经济时代下更需要具备创新素质的建设者、支撑着。21世纪的今天,经济快速提升均是基于各类资源及资本的规模及增量,这则主要涉及知识积累及应用与创新,此类知识密集型及智慧密集型经济可谓是知识创新及传播与应用的主要特征,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中,社会产品所体现出的知识创新载体。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均具目的性,创新性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关键。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其间基于计算机的诸多智能机器也替代了人类智力劳动,不过智能机器不能取代有创意的各项智慧活动,这时则创新素质是人类最重要的素质。

二、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构成

(一)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主要是善于发现新的问题,且创新、突破,可自觉产生创新动机,这也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创新切入点及出发点。教育者应合理利用学生个体主观创新能动性,采用各类教学方式及活动,适宜的增强学生追求创新意识及洞察力提升。创新型人才往往对新问题有着极高敏感度,具备更强的问题亦是,对各类新鲜事物非常敏感,可着眼于普通事物而发现其间不寻常性。

(二)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则包括高度敬业精神及开拓精神和坚韧品格,且应具备较强的好奇心。这些均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创新的原动力。创新型人才往往视野非常开阔,创新是基于前人经验及知识和理论的新型实践活动,这包括总结新经验及新知识和新技术与新产品。创新型人才应熟练掌握专业领域知识,也了解其他行业的基本理论,这样才能真正的综合应用。

(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创新思维能力及创造性计划,且组织和实施设计活动的能力,其间也包括创造性开发设计产品能力,这些均是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创造型人才应具备极强的想象力,同个问题可于不同角度分析及认识,思维跳跃性大且可于新、旧知识中随意穿插和交替,从而快速综合自己的知识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四)创新人格创新人格属于一种极具个性化且独特的特征,却具备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这也是创新型人才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亦是不断创新的原动力。创新人格是指人格及气质与能力等特征的综合,主要表现为具备创新动机及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加上创新毅力及创新行为等,这其间也包括遗传因素影响,不过经过后天教育及培养亦能形成。创新人格培养及发展可开发学生创新意识,这时则要求教育者应注重学生创新活动内在动力激发,此类非智力素质应长时间保持、巩固、加强。学生创新人格存在个体差异及年龄差异等,创新教育则应注重学生整体个性及个体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及主动实践和主动思考,且主动探索且主动创造,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注重学生个体潜在创新意识激发,确保学生创新主体意识及个性共同发展,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个性特征。

三、结语

时代的变迁而使得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及教学内容和方式均出现颠覆性变化及改革,社会发展应具备大量创新性综合素质艺术设计人才,这样才能支撑现代化社会发展。本文分析了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意义,基于此探析了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构成,以期提升国内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雍建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6.

[2]王洪波.试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第5篇

【关键词】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修养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也是创新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医学期刊在医学领域发展中重要和突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编辑现代化、高新技术、多元化出版市场、信息量大等一系列挑战也不断向医学科技期刊趟来,在挑战中求生存与发展要以人为本,拥有世界一流的医学编辑队伍[1-4]。提医学编辑素质是实现医学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1.1 高尚的道德情操 情操是比情感更高层次的一种人类感情,是情感的一种升华。爱岗敬业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是深刻的敬业认知、强烈的敬业情感和坚定的敬业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作为医学期刊编辑要以爱岗敬业为基础,具有甘为人梯,默默奉献,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医学编辑所面临的是医学科研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技人员,与服务对象相比较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有想当的差距,如何面对这种差距造成的种种心理负担,这就需要认识问题,就要有一种精神,一种崇高的不计个人得失的敬业精神,深刻认识医学编辑事业与医学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联,提高自身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形成深刻而持久的爱岗敬业道德情操。

1.2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精益求精的精神,实质上则是一种对待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它不仅是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更是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医学期刊是传播医学专业知识的载体,是学术交流的平台和媒介,作为精神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医学事业的发展,编辑工作又是一个繁琐,需要极强耐心的工作,因此,要做到精益求精,医学编辑必须对工作严格要求,细心谨慎,细节决定成败,应本着为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努力。把握组稿审稿校对等各个环节以优质高效为标准,并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编辑加工,严格把关期刊论文的学术性与科学性,兢兢业业地做好编辑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5]。

1.3尊重作者劳动成果的业务素养 医学科技论文通常是指作者或其团队在自己的医学专业领域对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进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从而撰写而形成的作品,以论文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工作经验,学术思想、科技成果和学术观点。医学论文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因此编辑修改作者稿件时应坚持遵循这样的原则,尊重作者,保留风格,只能“锦上添花”,不能强加于人。书稿毕竟是作者所呈现的作品,是作者的思想活动和个人风格体现的综合产物。因此,修改稿件时应谨慎,做到尊重作者的文字本色风格,如需重大的修改应征得作者本人同意[6]。编辑在稿件修改上经常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大篇幅改动,要么宽容缺陷。对原稿改动较大时,要及时和作者沟通并送作者复阅。总之编辑修改加工稿件应在尊重作者,保持原作品思维,脉络和行文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应该树立尊重作者的观点,把握稿件编校过程的“度”。

1.4创新的科技意识 医学编辑创新素质是推动医学期刊创新的原动力,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编辑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只有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才能开创科技期刊业的新局面。

1.4.1创新过程要树立超前意识 作为医学编辑,应该对本期刊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要有职业上的灵敏嗅觉,学会随时随地捕捉信息,即用超前的眼光准确地把握该医学专业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抓住作者和读者市场。国家医学科研基金立项时,都是经过了该研究领域众多专家的认真审核及评议,只有那些选题新颖、有独创性、对基础、临床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且研究者有研究能力才能得到项目资助。医学编辑在分析处理相关的稿件时,可建立绿色通道,争取第一发表权,促成知识创新的实现。我们还应去发现具有创新思想的作者,因为作者的自身学术水平及科研素质与其取得的成果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SARS(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非典型肺炎)时期,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有关SARS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促进科学防治SARS,同样是每个医学编辑的责任与任务。“5.12”汶川大地震后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相关医学问题,同样需要医学编辑及时准确的在医学期刊上刊载和报道,以总结地震灾后医疗救护经验和推动医学科技发展。

第6篇

【关键词】产业革命乘数效应动力系统趋势特征

关于产业的基本理论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理论。产业结构(industry structure)的划分,从静态来看,即研究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可以分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瓶颈产业。关于产业的分类方法大致有:马克思的两部类分类法及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主要贡献者,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艾伦-费歇尔(allen fisher)于1935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先提出,人类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和人类第一次初级生产阶段相适应的农牧业;第二次产业是和工业大规模发展相对应的加工业;第三产业是指非物质生产的产业。英国统计学家科林g克拉克(conlin g clark)在《安全与进步的条件》中完善了费歇尔法:标准是产业距消费者的远近程度,按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是否可与消费过程分离,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因此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从动态来看,即研究各产业之间相互转化和变动的规律。17世纪威廉·配地(w·petty)在其著名的《政治术语》的分析中认为,制造业比农业,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创造更高的收入,收入的差异性造成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克拉克在费歇尔基础上,验证了配地的结论,即“配地—克拉克法则”,认为,由于各产业收入的差距,引起了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然后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和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的“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从事广义的服务业;社会财富也主要由服务业来生产。

产业循环。所谓产业循环是指由低一级产业体系向高一级产业体系演进的过程,高一级产业包含低级产业的成果。这种产业循环的根本原因就是由科技革命的内在动力所引起,一次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也正是产业循环的标志。产业革命就是产业结构中的某些主导产业发生变革,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质的改变,由更高级的产业体系代替原来低级的产业体系。所以说,产业革命既是推动产业体系迈向高水平产业体系的原动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核心力量。

产业革命的数理模型

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有个函数关系,如果用联立方程经济计量模型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说明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假定科技革命是自变量x,而产业革命是因变量y,则有y=f(x)。在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内部呈现出乘数效应。假定科技革命内部一种关键技术为x,那么科技链的量变就是y,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 k=y/x,k为系数,即科技革命内部某关键技术变革,引起整个科技的量的变化关系。相应地,在产业革命内部,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变化关系,即y为产业革命总的变动量、x为某主导产业的变动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乘数关系k=y/x,数学含义是成倍数增长关系;经济学含义是:在整个科技链中某一关键技术的突破,必然要催生众多的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出现;某一主导产业的变革,也必然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更大规模的质变。然而,由于科学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乘数关系就演变为,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关系,即k=i/t,表示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的量变关系。当k>1时,科技革命必然带来更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从立次产业革命的实践来看,k始终是大于1。这就是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

同时,产业革命是相应时代变量的函数,也就是说,产业革命的爆发,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推动的必然结果,更应该是这一时代综合因数的共同作用。只有产业革命爆发的诸多因数成熟的时候,才会有全面的产业革命,进而带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在对产业革命的模型分析时,必须明确,简单的数学模型只可以解释产业革命爆发的基本规律,而一次产业革命的完全爆发,还必须把社会综合因数考虑进去。我们把这个综合因数假定为变量s,产业革命前的综合因数总变动量为s,因此前面的公式就可以改写为k=i/ (s+t)>1。可以看出科技的变动与综合因数的变动将会使产业革命产生数倍的变动。这就是产业革命为什么能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成就的原因。

历次产业革命的演进趋势

在两百多年的现代文明史中,先后发生了六次产业革命,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六次产业革命分别是:第一次:纺织技术——纺织产业——解决“穿”的问题(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第二次:钢铁技术——钢铁及其制造业——解决劳动条件问题(源于美国);第三次:石油化工技术——开始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解决效益与节约问题;第四次:汽车技术——为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汽车产业——解决“行”的问题;第五次:it技术——以it为中心的信息产业——解决人类高效“社会”联系与获取信息资源的问题;第六次:生物技术——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相关产业,延年益寿的生物食品产业,核心是解决生命体延续的问题。

从历次产业革命演进规律来看,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产业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其实质是解决人类生命体的生存与延续。如果说前五次产业革命是满足人类生命体本身的维持需求,那么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主要满足延长生命体周期的需求。未来的产业革命,也仍然是围绕着维持与延长生命体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不断向高级发展。

第六次革命的动力因数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曾说过,“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的需求”。然而,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和差异性的。著名社会学家马斯诺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层次决定论。每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人类欲望的满足都得到巨大的突破。然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决定了产业革命和产业变迁将是无止境的。

首先,科技的发展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直接动力。与人类直接相关的生命科学,由于科技的连动性和产业连动性,产生出巨大的扩散力和辐射力。

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是人类科技发展的规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为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奠定基础,并催生着下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以it技术为中心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开始催生着第六次产业革命到来。

其次,诸多的外力因数也推动着产业革命的变迁。 社会因数方面:全面、持续、协调的社会发展趋势,将十分有利于人类生命体的发展。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维持和养护生命体的最好产业。生活方式方面:一切生活方式都将以最有利于生命体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方式方面:即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手段将完全借助于智慧,而不是体力。依靠智慧和知识的新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生产方式,对生命体生命力消耗大大减少。创新力方面:创新的原动力转化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力量,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最大贡献,就是唤醒了人类的创新力,在新产业革命的前夜,正是由于创新的力量,促使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巨大力量。

第六次产业革命特征

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特征区别于历次产业革命,表现在以下方面:

延长生命周期的科学和相关产业成为此次革命的主流。首先,从延长生命周期的相关科学来看,生命科学的突破、生命环境科学的进步、人文环境科学的大发展,一切科学都将以人为中心,一切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科学副效应将被削减。其次,从产业来看,研究与开发将成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行业。在新产业革命时期,它将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新兴行业。

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从过去五次产业革命的过程来看,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循环中,存在着前后相互作用,即三者之间的非同步性。然而,第六次产业革命在“科学—技术—产业”的循环中将表现为三者之间的融和,即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

第7篇

【关键词】科技开发 管理 创新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生产力。是国家经济保持高速运行的原动力。科技创新就是在原来企业技术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再把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变为推动企业进步,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过程。企业技术发展与创新是新时期推动我们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我们的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保持企业高速平稳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是企业具有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在将来的行业竞争中,只有能开发出新技术新专利的企业才能够永葆基业长青。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企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的转变,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关注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专业知识的属性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本质,从知识协同增长的过程描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长的机制和途径,对了解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最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技术开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存在很多问题,在西方国家对我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背景下,我们对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也很不足,企业技术开发项目自筹资金不能落实到位。由于自己不能到位,造成企业挪用和挤占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拖欠银行贷款、企业贷款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企业生产与经营。还有就是是银行对企业技术开发信贷投入偏少,力度不够,缺乏政策支持。去年以来,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微妙货币信贷政策,从而限制了对企业技术开发在内的贷款,企业技术开发贷款增量也随之减少。

二、科技人才队伍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限制企业科技创新的原因很多,其最主要就是科技人才储备。科研单位的人才力量主要是强在科技创新的研究、发明、创造阶段,也就是出科技成果以前的过程。这是中国多年的科技体制和政策引导的结果,是非常正常的。科研单位的职责主要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不仅要能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难题和重大技术问题,还要超前研究农业发展的前瞻性问题,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作科技储备。然而,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科研成果与生产企业无法完美对接,很多科技成果成为藏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很多科技成果对实体经济的指导作用不大。一方面企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科技服务,另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不了,作为原动力的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贡献率不高。但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现状是人才匮乏,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尤其面对现在的金融动荡的局面,企业要想考虑到自身的生存问题,就必须对包括出口汇率等相关知识和外贸政策有必要了解。因此,专业方面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可以研究和分析汇率的变化甚至是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小企业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引,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的。中小企业只有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形成人力资源更替的良性循环,才能使企业长期具有战斗力,在逆境中存活。

三、新技术开发与管理应用

十二五期间,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我国企业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可以定论的是企业管理创新是未来企业发展长期趋势,是企业保持活力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根源。现在我们的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没有创新的新鲜血液就无法生存,更别说发展我们的企业。只有真正适应时代的变化,作出变革与创新,才能在这个残酷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并发展。企业管理和创新首先以强化内部管理为基础,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是企业富有活力、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石,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源泉。在知识经济下的新时代,企业能否实现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转变,能否成为21世纪赢家,这将取决于传统管理思想的转变,取决于能否在实践中创建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中,企业的改革创新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是互补的。通过改革创新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而加强企业管理则是企业改革创新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科学的管理作基础,即使企业所要求的外部环境条件具备了,它也很难经得住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有一些企业的亏损与破产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有着重要因果关系。因此,企业的管理层也就是决策者应该眼睛向内,扎扎实实地抓管理,练好内功,才能适应形势发展。

四、科技创新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科技开发管理

企业的管理机制一定要超前,通过完善科技创新部门的人才储备的实力,建立适应时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企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上应采取一些措施。一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实行决策层与执行层的分离,彻底改变过去自己决策、自己执行、自己裁判、自己监督的角色错位现象。分别建立董事会、监事会,从而使各方的行为规范化、制度化,使企业既具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灵活应变、快速决策能力,又实现比较有效的激励、约束和制衡。二是企业必须做到制度化管理,特别是人、财、物的管理,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真正达到管理制度化、执行规范化;另外,还需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目标责任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等,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和实施关于决策的一系列制度包括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制度,决策中的程序化制度,决策后的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四是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实施文化管理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同心同德艰苦创业。文化管理以共同构筑的精神理念和行为为准则、为“无声的命令”,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二)科技开发管理的创新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的步伐加快,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变化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是企业科技发展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的战略性问题:要想解决在科技开发中的这些问题,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在管理方面的创新:第一,首先是管理观念的创新,不从原来的规则出发,而是从企业现有技术上不等不靠,做到进一步突破自我,敢于实验,敢于创新,就是做别的企业做不到技术革命。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不要等到落后了在去创新,而是在企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就洞悉其危机所在并迅速作出反应。虽然一个企业技术开发的观念的转变需一定的时间,但形势和任务已不容许过程太长,否则,我们将坐失良机。第二,管理方式的创新,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由于只重视对物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人的行为的调整,其管理方式僵化、缺乏弹性,从而丧失了竞争力。现代企业已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转变,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是企业的核心,不仅知识经济时代是这样,就是在资本积累初期,人也是第一要素,否则,就没有资本数量的不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应体现在,全员参与管理,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在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不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且还要做管理者该做的事。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不是由上到下层层控制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上下双向交流的、共同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提高职业化水平,职业化是人本管理的基础。提高企业的职业化水平,高素质的企业领导者或企业家是关键。做到“人尽其才”,做到“人尽其才”,主要是给各方面的人才提供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平台,使那些具有潜质的人才享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独立的思维空间。通过管理实践,充分展示个人价值的精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优秀的人才不是培训出来的,是竞争出来的,优秀人才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第三,管理机制的创新,要按照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原则,把企业经营责任纳入一个系统、一个体系,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视为某个人的责任或是某个机构和组织的责任。要按照经营责任体系的要求,根据目前发展的情况和前景预测,科学、合理地设定责任目标。企业集团作为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和投资中心,应该主要设定企业合理资产结构、重大事项把关、相关政策的制定、经营环境治理等目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设定的目标进行调整,不断地进行专业细化和科学测定,保证设定目标的实际和实效。要严格目标考核,实行责任追究,有了责任目标,不等于责任的完成,也不等于目标的实现。要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要使经营管理者有足够和持续的动力去追求企业发展的更高目标,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更高的社会地位。相反,如果经营管理者不努力工作,不能完成责任目标,那么,他就会丧失一切。人本管理的创新,过去,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作为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孙一民.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24.

[2]陈萍萍.详解中国西部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差距.新浪招商投资.

第8篇

1.物理教学应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它不仅与学习效果紧密相关,也与学习“负担”密切相关。兴趣提高了,学习就有动力,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提高,从而学习的负担也就得到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就会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加强物理学科与周围世界、现实生活以及与现代科技的联系入手。同时,物理教学方法应该具有挑战性、直观性和诱发性。

2.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就是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教材上写的、教师讲的以及从媒体上得到的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要转化成直接经验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那么物理教学该如何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呢?首先,物理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例如,让学生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自学、讨论,给他们布置一些带有研究性的课题,让他们自己搜集寻找资料,亲自实践,自我制作,这样的体验效果远远超过教师在课堂上给他们现成答案的效果。其次,在学生亲身体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失败,因为失败也是一种直接的经验,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失败的体验有时候比成功的体验更加深刻,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当学生失败后,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寻找出正确的方法与答案。在基础教育阶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构建坚实的基础当作根本目标,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与发展。

3.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变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可以给学生的亲身体验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物理实验教学,首先,要将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加以落实,并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教师做演示实验,一些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还有一些实验演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改为分组观察实验。要加强分组实验的力度,在能够创造条件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去做实验;要增加分组实验的途径,有好多物理问题都是可以转变成物理分组实验,使同学们通过物理实验来验证或者探索一些物理结论;有的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改进课本中的分组实验,让他们沿着自己的设想或者设计思路去进行物理实验等。

4.要改变物理习题过于抽象模式化的现象。物理习题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为与生活更贴近的教学,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习题里面要减少一些斜面、小球,多增加一些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模型;多找找物理与学生生活体验联系密切的事例,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物理与生活不可分,物理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紧密相连,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能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物理习题设计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要还物理学科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