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01 15:46: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第1篇

论文摘要: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等举措。 

引言 

科技管理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控制、领导等系列工作,整合并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它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办法,旨在提高我国科研管理水平,为自主创新工作提供良好培育土壤,构建创新型国家。然而,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制约,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目前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科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之路,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1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定位,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在现有机制下,政府要为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顶层体制设计有待优化 

当前我国在科技管理机制上,没有突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行政色彩浓厚,体制性的障碍仍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存在;没有建立起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对如何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等探索不够。结果造成科技资源分散、组织动员能力与协调能力不足,甚至影响到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深化。 

2.2科技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并走进全球化浪潮之中,但相比之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显滞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性作用,然而,目前科技项目的设置并未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导致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普遍,科技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有“脱节”现象。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科技成果转化难,“走不出去”,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少;二是科技管理部门作为“智囊团”的作用发挥不够,实业界与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联系不够紧密。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而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还存在许多科技成果“含金量低”、离市场及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等现象.造成了我国有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3科技投入低,使用效率不高 

根据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r&d经费支出4616亿元,r&d与gdp的比值为1.54%.这个比值较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强度都在2%以上,以色列甚至超过4%.而且,我国科技投入管理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往往造成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同在、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 

3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3.1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当前,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政府科技管理活动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规律,在行政体系、市场体系和社会资源3个维度上考虑定位,对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层面上的科研活动分层管理,并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突显地方特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具体来说,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要厘清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多方关系,例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念转变、科学引导、激励机制等举措,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 

3.2具体措施 

3.2.1创新科技管理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科技要创新,科技管理必须创新;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管理理念必须首先创新。现有科技管理主要思路仍是决策权与执行权一体,政府科技部门一方面负责科技投入的规划、计划、使用方向,一方面安排项目经费的预算决策,甚至肩负科技投入经费使用的监督职能,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只有转变这种管理思路,才能转变政府职能,应该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方分立的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首先,是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建议参考国外科研体制,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包括经费预算与分配,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项目的审批、管理和组织实施。这样,科技管理部门从日常的繁重的项目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来,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实施一线调研,深入思考各领域科技计划和科技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率.同时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咨询机制,让来自政府、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专家提供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的决策咨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地方创新资源与宏观发展趋势,更科学地设置项目计划,成功引导科研发展方向。 

其次,是建立多层次的监督问责机制。应由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项目的评估,并评价与监督项目承担者的信用,依法处理各种违规行为.再由政府科技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等科研部门共同监督、考核基金管理委员会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促使基金委提高项目的筛选、管理和转化水平。 

3.2.2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目前,科研单位对科研人才的评估、考核存在简单量化的倾向,也是导致科研工作脱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合理、科学的人才评估,切实推动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双管齐下、奖罚分明,对科研劳动及成果进行奖励和褒贬,从而调节和控制科研人员的行为,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值得重视的是,虽然科技部门、科研单位正日益重视激励制度的构建,但是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因此一些部门如果没有考虑人才的工作特征和需求的差异性,“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3推动精细化管理,倡导成果转化后的“售”后服务 

确立全面、规范的制度体系是成功实施科技管理的重要前提。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充分重视和抓好科技管理制度建设,把精细化管理理念体现到制度化的文件中去,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做到因为有制度规定而确保精细化管理不因人员变动而不再精细,并且不断把逐渐形成的好的做法、经验,进行整理、提炼,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制度,从而保证科技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只有关注细节服务、加强细节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只有不断从细节中提炼经验、完善制度,才能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个从细节到全盘、再由全盘到细节、再全盘这样一个螺旋式循环往复上升的过程。 

4结论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遗留问题以及制度变迁引起的。但是,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体制必须克服体制、理念上的束缚,在新的环境下改革和创新,从管理理念、政府职能、激励机制、人才体制、精细管理等方面着手,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人才成长提供自由的土壤,形成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形成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利益导向,为我国的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帆.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 

第2篇

关键词:现代管理 创新 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管理创新的时代,管理科学已经向着管理艺术方面发展。创新是企业进步的源泉,创新是个人发展的助推器。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一个不懂创新的企业就不会有好的发展前途和未来。企业如果不紧跟时代潮流,一味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只能是停滞不前,最终销声匿迹,退出市场舞台。企业的员工也是如此,应该丰富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当前情势下,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对企业忠诚敬业的员工,更要懂得创新。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不仅能为企业贡献智慧,创造更多的效益,也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自信。

企业的管理者要与时俱进,把创新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融入企业的文化中,并加强引导与应用。创新能让企业焕然一新,能使员工朝气蓬勃。

一、创新需要敢做敢为的精神。

有创新能力的人不是天生就具备这种精神的,而是与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方式息息相关,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需要培养,需要敢做敢为的精神。

马克是一家洗衣店的员工,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让人们多来光顾小店。他知道许多洗衣店都会在熨好的衬衣领口上加上一张硬纸板,以防止变形。马克在想,我能不能在纸片上做些改进,让它更具价值呢?

经过深思熟虑,马克认为在纸片的正面做上彩色的图片,背面加上孩子们的拼图游戏、家庭主妇的美味食谱、或全家一起玩的游戏是个好做法,马克向老板汇报了想法,老板同意了并马上付诸实施。结果是,有些主妇为了搜集马克的食谱,多次光顾洗衣店,不太脏的衣服也拿过来洗。此举不仅让洗衣店省了一笔广告费,而且稳定和扩大了顾客群,营业额大涨,马克也因此得到老板的奖励和提拔。一个想法改变了人生,一次行动拓展了事业, 创新需要敢作敢为的精神。

二、创新需要不断突破,需要好奇心、想象力。

创新实际上是活动主体在已有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的智慧再创造。创新中的“新”是“创”的必然结果,是灵光一闪,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结果。

充分发挥员工的想象力、创造力,会使企业的工作不断增加新的亮点,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成功。创造和发明就是对大家熟悉的东西赋予不一样的思考。

一个名叫福安宏的日本人,正坐在床上养病,炉子上茶壶的水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的不停的跳动。他非常恼火,顺手拣起一把锥子向茶壶扔了过去,结果茶壶不响了。他很奇怪,走近一看,原来是锥子把壶盖扎了一个眼,蒸汽散发出去,开水壶不再响了,这一现象引起了福安宏的好奇。经过研究,福安宏发明了壶盖上有眼的开水壶,并申请了专利。福安宏因此获得了近1亿日元的专利使用费,真可谓“一怒之下成富豪”。

对常见的事物产生好奇并能认真思考,就能创新。很多有价值的发明,最初的时候都是不太被人注意的事物。因为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对待小事的时候常是带着思考的态度进行的,在主动思考探索中求得发展和进步。

创造在于不断突破,认真对待习以为常的事物赋予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就能创新。

三、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推动发展。

“不创新,就灭亡”这句话出自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从iPod的普及到iPhone的天才异想,苹果公司让创新看起来如此简单。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不创新,就会灭亡。有时候思维定势就像一把锁,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如何突破思维牢笼,开创命运新纪元?”, 面对这个问题,管理者的超越性思维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原动力。一个竞争者(人或物皆可)在某一个起点凸显后,越来越多的机会就会聚集到他身上。但是,要成为一个“先者”,不仅要随时备战,还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创新,培养超越性思维,不为常规所禁锢,打破常规,拓展视野,在更大平台上逐步累计自己的独特优势,从而取得卓越的企业业绩。

篮球原来就是把球投进篮子里的比赛,最初球投进篮子后还得有人掏篮球,然后再比赛,三番五次掏篮球就让篮球比赛很扫兴。一天一个9岁的孩子说:“为什么不把篮子的底去掉,让球直接落下来?”。这个想法启发了大家,于是就有了无底的篮筐,并沿用至今,篮球运动因此更深受大家喜爱。

创新要加强引导,不断求知,管理者不要为经验所禁锢,要不断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努力培养创新能力。在众多创新形式中,思维方式的创新是居于核心地位,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发源地。因为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观念改变了,才会有行动上的突破。

第3篇

关键词:知识流动;职业教育集团;绩效管理;机理;体系

科研管理的内涵式发展对高校科研内容和科研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崭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往职业院校科研单位采用“单兵作战”形式的科研管理,受个体的职业领域、专业能力、地域资源、学识背景等方面的约束,很难出色地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近期,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深入,职业教育集团成为科研合作的重要载体,而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对科研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当前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集团科研合作管理领域的重要方面。

一、职业教育集团科研合作模式的创新绩效管理的机理

(一)科研合作与知识交流的概念互

Beavr早在本世纪初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组织COIJNeT会议上指出,当前科学与技术也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相应的经历一场新的变革。尽管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还不是很明确,但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继续推进,政治、经济、教育等更多的领域将更加强调合作与团队,而不是个体的竞争。科研合作是知识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科研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知识交流不断深入的发展。按照科研发展的需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科研合作的态势只能在知识交流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的相关领域与合作范围的自身研究也将备受关注。在这样的概念互联的背景之下,理清科研合作和知识交流的关系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二)知识交流与创新绩效

知识是职业教育重要的战略资源,职业教育对知识的获取、转化和应用能力决定职业教育的创新绩效。其一,具备效率的知识交流促使科研创新主体把握相应的市场需求知识、科研技术知识和社会文化流行趋势知识,这些知识因素转化到科研技术设计中以达到突破式研究创新;其二,全面而有效的知识交流可让科研创新主体迅速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研究及应用符合最新流行趋势的科研成果,从而帮助职业院校在动态环境中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和科研技术的创新战略;其三,全面而有效的知识交流同时也是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进行知识创新的补偿机制,新知识、新理念的获取将来自于一种自由开放式的学术环境中。

(三)职业教育集团科研合作创新绩效管理的互联

构建管理互联型绩效研究平台依托牵头组建科研合作方向的职业教育集团,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促进信息链、资源链、人员链、管理链、成果链等方面的良性互动,从而形成“政府主导、专业指导、行业参与、集团组织”的多方联动机制,逐步实现研发、教学、培训、沟通、生产的融通。相应的管理体系也促进职业院校配套健全完善的科研团队工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具体化,渐进性推动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探索职业教育集团科研合作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举措

(一)整合优化资源,构建虚实结合的管理平台

职业教育集团形式中的各类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协同创新的需求在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科研机构作为最为主要的科技学术指向性供给方,科研合作绩效管理能够使科研信息实现精度、高度的共享。一方面,科研合作绩效管理相应部门利用网络为各级职业院校与科研机构、企来单位的协同创新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数据技术优势,解决职业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单位问存在的科技信息不对称相关问题。另一方面,科研合作绩效管理部门也及时的更新双方需求信息或技术支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以信息数据的形式上传到网络平台,实现集团性科研信息供求的快速交流。科研实体管理平台与信息虚拟管理平台的相互补充与促进是资源合理充分建设与利用的前提。科研实体管理平台以各级职业院校具体科研学术的情况进行自身项目化管理,学校每两至三年组织专家评审一次,对实体管理平台的人员、设备、效力等进行评估修订。

(二)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实行项目化竞争机制

将筹措科研经费是各级职业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科研学术活动开展过程中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科研绩效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职业院校科研经费短缺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主动拨款是主要措施,职业院校自身的积极筹措也是重要辅助措施。职业教育集团整体性的建立更加突出了筹措研究经费是职业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职业教育集团的科研合作管理部门要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科研经费,并向研究方向所对应的企事业及民间项目专业基金争取援助与合作的方式来筹措更多的科研经费,以集团的名义选派沟通能力强的员工到相对应部门、单位专门负责专项工作,从而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院校的相关科研经费需求。职业教育集团科研合作管理平台设立年度的“职业教育研究日”,展示每年集团范围内教师的最新科研技术研究成果,展览各级院校所属人员的著作期刊、科研专利、学术报告、研究心得等,向社会各界和同类院校宣传职业教育集团的学术形象与科研实力,从而树立和激励职业教育集团成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精化科研学术专业,设立同专业绩效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院校对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绩效评价仍局限在各级各类期刊发表的论文或完成的著作、课题、专利等科研成果的简单统计。因为很多同级学术期刊上论文的发表水平是良莠不齐的,所以职业院校科研工作在绩效管理中的评价也存在“重量不重质”的现象。为此,职业教育集团的科研合作管理可以使科研学术的专业评价更加趋于精化、专向,引入同专业评价绩效体系,对科研成果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四)实现科研休假,建立激励机制

2012年4月,吉林大学建立了“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计划提出设立教师科研学术休假制度,每年拣选20名教师全薪学术休假一年。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科研休假”机制的建立使科研学术研究过程创设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让研究人员静下心思、解除功利,激发灵感,创造经得起时间考验、有研究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在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职业教育科研管理中科研合作绩效管理的激励机制构建的背景下具有积极而有意义方向发展的。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休假期间的纯研究时间,在科研绩效方面获得较大的提高。

第4篇

关键词:科技资源 管理提升 有效性 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98-01

作为科研的中坚力量,加强科研院所科技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科研院所科技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运行体制不灵活、受现实因素制约,部分人员功利性较强等,这些都不利于科研机构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和创新能力。相关人员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

1 科技资源管理失效的影响因素及管理现状

科技资源是推动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柱,也是体现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加快科技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一些科研院所在科技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制约了科技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1.1 科技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制约科技资源优化

就当前科技资源管理影响因素来看,管理模式失效主要是因为体制的不完善而造成的。一方面,部分科研机构在科技资源管理体制方面存在漏洞,科研环境过于轻松,不能够提高科研的效率,科研方向不够明确,比如科研所对大众型工业企业的科研资源是否了解,针对产品的创新性如何,科研资源是否出现盲目性,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能否凸显出来等等。管理体制的漏洞影响到资源配置和资源开发的有效性,也制约着高校科技资源管理的效果,对科研开发的效率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的科技资源配置大多是政府与社会作为资金投入主体,科研所自身在科研项目上投入的资金并不多,也制约着对科技工作的引导效果。

1.2 科技资源运行机制不灵活

当前我国科研的主体分为管理主体以及运行主体,管理主体是指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而运行主体则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等等,因此广义上科研所属于科技资源的运行阶层,但是科研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有时需要各科研所科技资源共享,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个科研项目,而运行体制不灵活则制约了科研所间的联合。比如,针对同一个项目,合作的科研所之间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或者资金引导不够有效,导致系统内的协作形式非常松散,不能形成紧密合作的整体,导致科研所间联合攻关的能力较弱。

1.3 缺乏创新性人才,功利化严重

作为科技资源管理的主体,科研资源的管理者以及执行者都是影响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人才在科技项目的研发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人才,科研项目将难以完成,而没有德才兼备的人才,科研项目更难保质保量的完成。反观当前的高科研所人才队伍,队伍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人才数量不多,人心不稳,个别人员功利心较强,难以形成强大的联合公关合力,最终导致科研项目缩水减量。

2 科技资源管理提升有效性分析及其具体措施

提升科技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升社会科技实力的关键举措,也是加快我国科技强国战略实现的重要推动力。而科技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要从影响其资源管理的相关因素着手,包括管理体制的完善,运行体制的优化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具体措施如下。

2.1 完善科技资源管理体制,加快资源优化配置

体制因素一直是制约科研所科技资源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科研所科技资源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制是否优化,是否符合本科研所的实际情况,都制约着科技资源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完善科研所科技资源管理体制,是加快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管理有效性的根本举措。首先,科研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快管理体制的完善。加强对科技资源管理体制的反思,在管理过程中寻找更为完善的体制优化策略,比如对于体制漏洞造成的失误不仅要弥补失误,还要追根溯源,查找体制原因。政府及社会要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也要给与科研所更多的自主研发、自主管理的平台,提升科研所对科技开发的引导作用,其次,加快管理理念的转变,引进国外乃至其他科研所先进的科技资源管理策略,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2.2 提升体制运行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科技资源运行不灵活,系统的创新能力不强,也是制约科研资源管理与研发的重要因素。因而,提升体制运行中的灵活性,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系统的创新力,也是科技资源管理有效性提升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区域内各科研所要实现部分科技资源共享,加强联合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对科研项目的讨论和沟通,明确合作科研所在同一各项目中的职责和角色,权责明晰,共同推动项目开展。另一方,提升资金引导的有效性,政府及社会在科研项目投入的资金要体现出其应有的作用,资金的有效引导可以大大提升科研所合作的效率,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 加强科技人才的管理和培养

人才在科技研发的过程中一直担任着无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作为研发主体,科研人员能力高低,团队协作水平和质量都是提升科技资源有效性的关键。只有在优化资源的基础上对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才能实现科技资源的真正价值。一方面,科研所要培养一支科研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的科研人员,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避免人才段层、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运用相关措施加强对人才的管理,提升人才的向心力,避免因个人功利心较强导致整个团队缺乏协调,出现人心动荡、流失严重等情况。

3 结语

总而言之,科技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与诸多因素有关,包括科技资源管理的主体,管理和运行机制的优化以及科研项目研发队伍的质量和效率等等,相关人员要立足于本研究所的实际情况,优化资源管理战略,从体制和人才双管齐下,推动科研所科技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也为我国的科研创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范英.中国民营软科学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研究[C].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2009.

第5篇

关键词:障碍;科技创新;科研体制

建国六十年几来,我国科技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旧中国的满目疮痍,到建国后的蒸蒸日上;从间的横遭摧残,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再到新世纪吹响自主创新的号角。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表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规模不断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积极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高技术产业规模在世界范围也已处于较高水平,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迅速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当前科技领域存在的许多不足: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产业的技术含量较低,经济粗放增长,科技竞争力和供给力不足;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人才相对数量少,总体水平不高,在国际科学理事会等组织中的影响力还比较弱。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科技领域制存在的阻碍科技发展的体制障碍。

一、以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为手段,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科技资源是国家的第一资源,是一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据此,许多人认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加大科技资源的投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到8 610亿元,增幅为2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我国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55万人,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才大国。但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简称IMD)的世界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2001年以后,IMD将以往的“科学技术”归入到“基础设施”基本要素当中)在全球排序,从2007年的第28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31位,再降到2009年的第32位。为什么位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投入,不能产生与之对应的科技实力?原因在于:

一是科技资源配置交叉化。从2010年国务院各部委财政科技预算看,目前中央各部门掌握科技经费预算的单位有20多个部门和机构。科技资源分布在多个部门,造成科技投入项目重复与支持不足同在,资金投入不足与浪费惊人同在。

二是科技资源管理分割化。目前,我国已建立了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实验室,13项大科学工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4个,13个大型科学仪器中心,14个国家分析测试中心。上述科学仪器设备,由于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地方的研究机构,不能有效合作,大多利用率不到25%。而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比我国平均高出5-6倍。

三是科技资源运转封闭化。研究、设计、教育、生产、评价脱节,许多科研课题从立项、招标到完成、验收,就在科研人员与政府机构间往返进行,导致成果研发与成果应用分离,产学研活动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专利转化率为25%,专利推广率在10%-15%之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因此,以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为手段,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是当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

二、改革科技投入管理体制,提高科技创新贡献率

科技投入作为科技活动的中心环节,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对科技资源的动员能力与配置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投入管理体制,由以计划调节为主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在科技投入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过分“重微观、轻宏观”,造成“微观有序、宏观失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一是科技预算管理政出多门。按照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科技预算是分散在国务院20多个部门和直属机构中的。在当前科技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没有一个强

(上接第138页)

有力的宏观归口调控部门,就难以形成有效的科技投入产出评估和监督机制,导致决策不当、资源浪费等现象增多,各种优势资源无法实现集成效应,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就更难。

二是科研组织官僚化的风气严重。在官本位意识指导下,官而非做学术成为一些学者的目标,官越大科研经费就拿的越多,利用行政职权谋取和占有大量科研资源,而真正做科研的人却很难获得资金支持。一方面造成科研资金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普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下降和创新动力不足。

三是产业部门投入权限太小。直接影响了各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脱节,产业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四是科技投入评价论文导向。当前,我国现行科技评价标准是适合基础研究的评价标准——(SCI)数量为标志。2008年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仅占R&D的4.8%(同期美国是18.6%,主要发达国家平均是15%以上)。用投入不到5%的科技活动的评价模式,对整个科技活动进行评价,自然会导致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科技成果缺乏实用性。同时,科研机构在评职称时将来源于国家、地方政府和部委下达的课题纵向课题看作必须条件,而对于应用研究则没有特别要求。在这一指挥棒的作用下,科研人员往往会放弃这些应用课题,从而导致科研与实践更加脱节。

因此,当下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改革科技投入管理体制比增加科技投入更重要——如果不改革科技投入管理体制,则科技资源投入缺乏统筹的体制不仅会拖累财政,而且容易淡化对全国科技创新的统筹管理职能,消解各产业主管部门促进科技创新的义务与责任,浪费有限科技资源,降低科技创新贡献率,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

第6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成长机理 培育 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人力资源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命脉地位。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走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农民农业科技知识贫乏,市场意识淡薄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职业观仍未彻底改变,阻碍着新一代年青人从事农业科技事业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还影响着人们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城市出生的青年不远到农村去;从农村到高等学府学习的热血青年目的就是为了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它职业。不少现有农民都愿意到城市从事建筑业或其它体力劳动。据统计,2006年,37.8%(13181万人)的农村从业人员外出劳动,其中80.1%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97.2%的人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科技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

2.农业科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科技人才成长资助有限

我国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遵循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投入和自主创收的模式。按照中央、省、地、县、乡递减的原则,越接近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的单位所得到的资源配置越少。当前,农业研究的经费还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有限的拨款首先得保证科研人员的工资,其次还要考虑公务费,最后才能考虑业务费,最低的农业推广机构业务费只占10%,使得农业科技投入经费太低,也就难以开展大项目或基础性研究。

3.多头管理体制,使有限的农业科技人才难以形成研究团队

从教育机构来看,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已基本理顺,以前分属不同部门管辖的高校现已统一由教育部归口管理。而农村科技人才分属农业、渔业、林业、环保、科技、经贸等部门管理,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往往需要不同部门相互协调才能进行。不少情况下,还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工作,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农村多头管理,使农民难以适应,影响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科技的积极性。

4.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条件艰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农村现有的科研条件十分有限,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不少农村科研人员连最基本的科研设施都难以保证,信息来源的主渠道还是靠广播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先进的网络资源难以发挥作用,也就难以保证科技人才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据统计,2006年末,全国人均工资收入21001元,而最低的农、林、牧、渔则为9430元,受经费的困扰,正常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创新,致使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5.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方案缺乏,农业科技后劲不足

人才资源同其它资源一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开发,才能进一步发挥其最大的潜能。除了农业科技经费紧张外,有关部门领导也缺乏深入基层调研、思考,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战略性计划尚未启动,简单、机械地照搬照抄外地(或外国)的做法,难以培养出符合当地需要的实用科技人才,更谈不上科技创新人才,也难以保证农村科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途径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供稳定的体制保障

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农业科技人才责任重大、待遇偏低,付出与所得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这也是解决农业科技人才扎根农业的关键性问题。要制定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关心人才成长和提供较好科研环境等方面的更加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服务于“三农”工作,使农业科技人才从想去到要去,最后决心扎根农村的转变。另外,政府自身要改变工作模式,多做公仆,尽最大可能给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一切服务;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2.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狠抓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人才培养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结果是眼高手低,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未能发挥教育的效能。让学生亲自操作各种实验设备,以提高动手能力和改进意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塑造模式根本转变。建议农校学生应该采取半农半读的方式,花更多的时间在农村一线体验农业科技的巨大威力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将它们带到课堂上进行研讨,激发掌握先进科技的自觉性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老师的精心培育。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大多缺乏工程师应具备的技能,急需弥补实践知识的不足。高校在进行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创新型老师的建设和培养。双方友好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还能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学到农业科技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4.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现有条块式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要尽快理顺多头管理的体制,集中有限的资源,全力攻克当前农业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发挥联合攻关的效能。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就必须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5.扩大对外交流,为农业科技人才了解世界学术动态、提升研究层次提供信息平台

建议为农业科技人才创造更多的国内或出国学习交流、考察和培训的机会。可以委托国内外著名高校对现有人才进行继续培养和深造,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到国外特别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的先进气息,了解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手段,掌握学科前沿,开阔眼界,启迪新的思路,借鉴经验,促进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庆先,漆雁斌,王燕.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5,(4):15-17.

[2]曾志华.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云南农业科技,2006年增刊.21-22.

第7篇

关键词:种子管理;市场监管;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51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种子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假种子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农业的收成,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迫在眉睫。为了使得种子市场的监管能够起到真正的作用,需要建立相关的种子管理体制。了解种子管理体制建立的重要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为种子管理体制的实行提供保障。

1 加强思想建设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现在的种子的管理的体制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缺陷,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种子管理体制的重要性,所以政府明确发文,对种子的管理改革进行支持,尽可能的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的力度,落实可持续的发展观,最大限度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权利。所以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重要指示,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加大种子市场的监督力度,推进产业化的进程,保证农民在种植时能够更加的放心。

2 为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采取的措施

2.1 促进国有种子企业的改革

我们国家的种子都是经过种子的生产企业生产制造的,为了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必须要对国有种子企业的制度进行改革。首先需要对国有种子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做出合理的评估,然后需要根据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规划,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企业制度改革方案。在有了改革方案之后,需要采取实际的行动加以实现。在此期间需要注意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使得资源最大化的被利用。

2.2 建立相应的种子管理体制

种子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依据的支持,因此,需要建立相关的种子管理体制。需要注意的是种子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加强实践的实施。根据相对应的实施效果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出现的一些有破坏种子管理秩序的单位应该给予严惩。种子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得相应的管理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将每个环节都能够全面的把握。同时在技术人们的培养上也需要一定制度的支持,做好种子监督管理工作。使得种子管理实施得到一定的保障。

2.3 加强指导和服务工作

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做好指导工作,将各方的力量进行整合,并结合各方的优势资源,推进种植业规范化的进程。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发展的核心包括科技创新,即将农业科技的专项资金做一个有效的整合,并鼓励社会资金能够投入进来,同时增加科研的投入;对于能够对现代农业建设有帮助的研究项目要加大扶持的力度,重点支持从国外和省外引进的优秀品种;加大科研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团结协作,构建较为和谐的创新体系;加强人员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同时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要正确引导,提升种子的科技的含量;要做好新品种的试验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从整体上对品种的特征进行有效把握,同时要和本地的地质地貌进行紧密的联系,选择适合本地的品种和技术,通过展示宣传等手段加大宣传的力度;要鼓励种子行业做大做强,要引导他们认识到种子行业的潜能所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法,集合各方的资源;要切实保障救灾储备种子,很多地区是灾害的多发地带,救灾用品是灾后进行自救的重要保障。所以一定要完善相关制度,保证品种的质量,各级的财政部门针对储备种子发生亏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补贴,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保障种子能够落实到位,增加该地区抗风险的能力。

2.4 加强市场监管的力度

加强种子监管的力度是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所以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相关的监管力度,要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根本出发点,对于种子企业严格把关,加强管理;同时对种子的质量进行跟踪,加强抽检的力度,同时对于检查的结果要及时的进行公示,保证检查结果的透明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种子市场监督管理力度的加大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种子市场的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详细的规划,因此,相应的管理制度的确定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关部门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一定质量的种子才能够使得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种子的质量是基础的保障。为了实现农业经济有效发展,应该加强种子管理体制的实行。

参考文献

[1]陈军胜,郑渝,张劲柏,等.种子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种子科技,2013(3):18.

[2]唐忠平.关于加强广西种子管理的建议[J].广西农业科学,

第8篇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三个转变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创新与发展的思想基础。高校要真正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就必须扫除一切思想、观念、体制和文化上的障碍。建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营造有利于创新文化生长的制度环境,努力探索和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各种创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效结合。

依据新目标、新要求,适应创新主体由以我为主向以企业为主的转变

国家确立了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并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和战略定位上的重大转变,同时也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高校一定要更新观念,适应创新主体由以我为主向以企业为主的转变,观念上应由封闭向开放转变,行动上主动融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举措,推进和加强与企业的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合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并在与企业的创新合作中获得自身发展。

依据新形势、新挑战,适应创新资源由行政配置向市场竞争的转变

以行业类别设立高等学校是计划经济时期高等教育的传统和基本特征。这些行业背景高校在创新资源以计划方式配置条件下,取得了许多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成果,在科技创新的某些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成为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普遍形成了一批具有行业背景的优势学科,为促进科技进步及服务行业与地方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划归地方管理后,行业背景高校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过去的行业支持不断弱化,争取资源和获得支持更多地需要依靠市场机制;高校自身学科发展也不均衡,科技资源整合不足,创新团队建设机制尚未完善,科技力量过于分散,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及重大技术成果集成创新能力还偏低。

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挑战,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必须充分认清自身优势和不足,找准位置,发挥优势,适应创新资源由行政配置向市场竞争的转变,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才能更加有效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

依据新阶段、新特征,适应合作模式由政府联姻向利益共享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已成为微观经济行为的决策主体。为此高校必须适应科技创新的合作模式由政府联姻向利益共享的转变。注重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效能。

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实现校企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发达国家更是如此。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几万项,但转化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现状是不争的事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行业背景地方高校融入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使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成为激发创新潜能的内驱力。

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是实现校企合作、利益共享的必然要求。高校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必须改变以往教师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自由选题的思维惯性,合理部署科技力量,把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急需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指挥棒,改变成果转化难的现状,使高校真正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动机。

依托行业,面向地方,发挥特色优势

行业背景高校划转地方后,必须坚持依托行业、面向地方,充分发挥优势,把立足服务作为战略选择,在服务中使自身不断获得快速发展。

依托行业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

在长期的行业背景发展中,行业背景高校普遍在学科和创新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这是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比较优势。因此,在行业背景日益弱化的形势下,行业背景高校必须采取重点发展战略,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优先建设和发展行业特色学科,力求保持并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坚持依托行业、主动服务行业,为行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面向地方需求,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行业背景高校划归地方管理后,必须根据区域经济需求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联度,真正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成为地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从而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获得企业的高度信任,在合作中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机制,利益共享,实现主动融入

高校融入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标志是充分释放其科技创新潜能,其基本途径是通过技术与资本的有效融合实现技术资本化,使科技成果与市场更紧密地对接,把专家的创造性与企业家的积极性更好地结合。为此应创新机制,激活各种创新要素,使其释放更大的能量。

创新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是创新能够激活科技人员创新潜能的制度设计,把创新业绩作为激励要素,不断深化岗位聘任、团队配备、职责考核、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二是理清管理体制,明晰各种创新要素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按市场规则明确责权利关系,有效激活各创新要素的潜能;三是科学制定激励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从而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关联度的提升和转化成效。

创新校企人才交流和共享新机制

从整体上看,高校教师不完全熟悉市场与社会需求,其知识积累与工程化、市场化尚有一定距离;高校从企业选择高水平专家作为外聘教师及向企业派出教师参与企业的创新工作还缺乏有效制度。因此,创新校企人才交流与共享的新机制十分必要。建立校企互派科技人员到对方短期工作的模式,使高校教师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学习企业科技人员的长处,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人才的交流和融合。为高校教师的创新选题提供更广泛的空间,进而提升其创新成果转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高校可将这种模式作为教师岗位轮训制度,并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上逐步形成制度化。

创新利益共享的长效校企合作新机制

长期以来,项目合作最普遍、最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形式。但其即时性特征不利于企业技术的再发展与创新,应创新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一种模式是企业可依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高校设立(工程)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不断为企业完成相应的课题,研发最新的技术成果,企业不断对研究院予以经费支持,促进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模式是校企联合在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除经常性的技术支撑外,针对企业的不同技术需求,由高校派出相应的科技人员,企业向高校支付合作费用并确保合作者的合法权益,这样不仅弥补企业研发力量的不足,也充分释放了高校的创新潜能。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与利益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