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2 14:48: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宏观调控主要目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宏观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
一、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国家需要衡量各方面的利益与关系,制定经济发展的决策。在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中,我们知道其具体目标是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运行中,这四个目标是相互关联并且存在着矛盾。宏观调控各项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关系,与这些目标相对应的是,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由于是不同的部门制定与实施,也常常会出现作用方向不匹配,作用力度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出现“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自我较劲现象。如何发挥宏观调控各手段的组合效应,需要政府把握好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势,确定一个主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各项政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各项政策之间需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需要配合。这两项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两大工具,二者之间的配合基于这两项政策调节的不同点:就作用时效来说,财政政策起效的时间相对较短,对经济存在着直接的拉动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较为缓慢;就作用杠杆来说,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增减,国债的发行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总需求,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就调节侧重点来说,财政政策对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能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货币政策更侧重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阴影,刺激经济的繁荣与复苏。面对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日前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作出了一系列的税收调整,如2008年1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宣布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通过这项举措应对我国贸易出口下滑的境况。这些政策分别在经济总量与结构调整方面起着相互配合的作用。(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需要为产业政策的实现提供支持。产业政策一词,源于日本。在下河边淳、菅家茂编纂的《现代日本经济事典》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与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调整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与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干预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1国家财政的投资规模和和投资结构、财政补贴与中央银行所制定的信贷利率与规模及商业贷款的政策都会对产业政策产生影响。日前全国发展改革会议指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战略性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保护和发展好支柱产业、骨干产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能力。”针对这一产业政策,财政部应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投资规模,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与这些产业优惠;中央银行应放宽对属于支柱产业中企业的信贷约束。
二、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要避免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目标的实现造成反作用的冲击,使宏观调控达到综合协调,除了应以遵守宏观调控法原则为基础,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机制,这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尤为重要,上面已经述及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相应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主要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组成。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规划、实施、协调等工作,也是由这几个经济职能机构共同来完成的,因而有必要在组织机构上建立起综合协调的机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以控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一,在制定决策时,各个部门之间应该进行沟通,向其他部门论证自己部门实施此项决策的可行性、目的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且说明这项政策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及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如产业政策的制定部门必须与财政、货币的宏观调控部门进行协商,以取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支持。对于将要确定的政策,由相关专家及部门进行评估,明确利弊,在国务院批准此项政策后,针对此项决策将要产生的消极影响,建立一套预警方案,由此确立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及颁布流程,确保此项措施不对其他部门的决策造成破坏性作用,以致影响宏观调控整体目标的实现;其二,不同的宏观调控部门拥有巨大的宏观调控权,其使用的经济变量如利率、税率非常敏感,这些变量对价格、成本及利润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经济、市场主体和普通的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以国家立法机关及审判机关为核心,针对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权力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且各部门之间达到相互监督与制约。
三、结语:
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是为了客服单一宏观调控手段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建立的,其职责是为不同宏观调控部门之间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使之协调的程序和措施,避免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影响宏观调控总体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防止出现宏观调控权力的滥用,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参考书目:
【1】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丘本著:《宏观调控》,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3】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关键词]宏观调控;目标;决策
多目标决策(multipleobjectivedecisionmaking)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并综合运用运筹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知识而形成的交叉学术领域,主要适用于在某个问题具有多个目标时,决策者可以依据不同的问题、条件、环境来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趋势有所缓解,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继续坚持和完善宏观调控是经济学界的共识。然而,各国的宏观调控都必须达到经济、物价、就业、外汇等多个目标的均衡与协调,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问题,必须进行系统思考,理性决策。下面,笔者拟从多目标决策视角对我国宏观调控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求教大方。
一、我国宏观调控的多重目标
在当代世界,虽然各国宏观调控的手段配置和操作方法有所不同,但都是努力保证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总量平衡,即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均衡增长。如何衡量社会总供求是否达到平衡,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采用五大指标:即物价上涨率、利率、汇率、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通过调节各项指标来求得社会总供求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过程中,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我国经济学界一般认为,基于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的经验,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指在坚持质量、效益、结构和速度相统一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实现经济的适度较快增长;二是就业充分,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三是物价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四是国际收支平衡,指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不断完善外贸与金融外汇管理体制,实现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影响宏观调控的多种因素
无论是国外的五项指标体系,还是中国的四个主要目标,都表明宏观调控问题是一个多目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从多目标决策视角看,经济增长、就业充分、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相互独立的目标,都有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而同一目标的评价指标可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不同目标的评价指标更可能是互相矛盾、互相冲突的。正确决策首先必须对宏观调控多个目标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从经济增长来看,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结构性矛盾突出。2002年至2006年,我国按现价计算的GDP总规模翻了一番,从2001年的10.96万亿元扩大到2006年的20.94万亿元,与1978年至2001年平均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大体一致;按可比价计算的GDP平均增长10.1%,比1978年至2001年年均增长9.6%快0.5%。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平衡,但经济持续增长也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一是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调。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长速度较快,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消费增长却相对缓慢,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消费增长了将近43.2倍,但最终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从1978年的62%下降到了2005年的53%。二是工业结构矛盾仍很突出。从总体形势看,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值同比增长18.5%,比上年同期快1.3个百分点,意味着工业生产和市场热度升高;从主要行业看,耗能高、加工水平低、大部分要靠出口来消化其产能和产量的原材料增速都在20%以上,结构性非均衡的工业高速增长,会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从重点调控行业看,目前钢铁、水泥等行业增长速度仍然过快,重复低效竞争仍然激烈,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仍然很大。三是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近两年,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两个重要指标M1、M2的增速均突破了学界所定义的“稳健区间(12%-20%)”的上限。资金具有逐利性,过多过剩的流动资金,对于一个市场发育和监管体制还不健全的国家来说,有时甚至是可怕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从多目标决策的视角来看,控制投资增长过快的通常做法是提高利率,增加投资的成本。但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提高储蓄利率会降低消费需求,使产能过剩的情形更难摆脱。如果只提高贷款利率而不提高储蓄利率,则会扩大利差,使银行有更大的增加贷款的冲动,结果和控制贷款以抑制投资增长的愿望相违背。
(二)从就业情况来看,就业总量增加,但失业率逐年攀升。改革开放初期,失业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3%下降到1985年的0.48%。但是,从1986年开始以后,失业率就缓慢地上升,从1986年的0.51%上升到2004年的2.11%。在就业规模扩张中,城镇就业率上升,城镇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23.69%上升到了2004年的35.21%。乡村就业率下降,从1978年的76.31%下降到2004年的64.79%。从1998年至2003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7.3%,失业的却达500万人。2003年至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10%至10.5%,失业将近1000万人。因为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推进,1985年中国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就业岗位是240万个;1995年,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就业岗位是170万个;现在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就业岗位不到90万个。从多目标决策的视角来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总量的目标选择越来越困难。如果选择扩张,固定资产需求已经连续40多个月过热了;而选择紧缩,失业率又会成倍的增加。究竟是扩张还是紧缩,让决策者面临两难。
(三)从物价水平来看,物价总体水平较低,但近期CPI增长较高。我国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通过稳定需求,促进供给特别是基础产品供给增长,保持了经济总量关系的大体平衡,实现了物价的基本稳定。从1997年11月开始,中国的物价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负增长,2001年、2002年是零物价。也就是说,中国经历了30多个月的负物价、20多个月的零物价。但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进入2002年以来的第二个上升期,1至11月累计上涨4.6%。一些学者认为,本轮CPI上涨完全是因为一些食品和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不会向别的行业和领域蔓延。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本轮CPI上涨是成本推动型的,不是供求失衡造成的结构性的。从1978年至200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433.5%,年均上涨6.3%。因此,虽然近期CPI增长较高,但相对于GDP增长而言,目前CPI增幅依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物价上涨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众的生活影响较大。从多目标决策视角看,我国经济在新的上升通道中总体应该保持一种较高增长和较低物价的格局,不出现价格水平的大幅上涨或大起大落。(四)从国际收支来看,内需增长不足,但外需增长迅速。出口和外商投资构成的外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外需增长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经济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成本提高。一方面,出口大于进口,经常项目出现顺差。我国连续6年出口增长维持在20%以上的高水平,实现了连续10多年的经常项目顺差。另一方面,外商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资本项目顺差,外资对中国经济控制力增强。根据国际资本的输出规律,输出国际资本和引进国际资本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166:100,发展中国家为18:100,但我国只有1.5:100;外商投资企业商品进出口在整个中国进出口中的比重占到55%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使得外汇储备增长,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双顺差越大,外汇储备越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虽然我们正在为如何实现内外需平衡而费尽脑筋,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一样,从经济决策选择理论的角度看,目前“正的不平衡(顺差)”比以往“负的不平衡(逆差)”具有更大、更主动地选择余地,有钱之难好于无钱之困。
三、完善宏观调控的多维视角
多目标决策的目的是挑选或拟定最优的方案使决策目标极大化。而决策的环境是面向将来的,需要决策的问题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宏观调控这样的复杂问题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将更为突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及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还比较严重,经济增长仍然偏快,价格上涨仍然较多,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就必须坚持对宏观调控问题多角度思考,多措施并举,多角度整合。
一是注重宏观调控时机的前瞻性。我国具有宏观调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1979至1981年、1985年至1986年、1989年至1990年三次宏观调控中,因为动手较晚、延误最佳时机,而且在实施上存在着犹豫不决、贯彻不力的问题,导致不能充分发挥经济增长的潜能。近年来,我国提出并运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认真进行跟踪分析形势,科学预测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苗头和矛盾动向,并及早动手缓解、遏制这些矛盾和问题。比如,为应对“非典”冲击,2003年上半年采取了宽松的财税和金融措施,银行信贷和投资快速增长。在抗击“非典”胜利后,中央及时察觉到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及时预警,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早控制苗头性、局部性问题,宏观调控的频率、手段、节奏和力度都掌握得比较好,使2003年的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以来,我国投资、信贷、工业、净出口增长再度加速,金融市场流动性偏多,出现了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势头。针对这些情况,中央又及早动手,采取偏紧的措施操作,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促进经济运行转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历史的经验表明,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的政策组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建立防御机制,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予以迅速解决。
二是注重宏观调控政策的组合性。一般而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工具,在实现政策目标方面具有不同作用,二者的协调配合十分重要。在1998年至2003年的宏观调控中,为了有效治理东南亚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选择“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组合:财政政策方面,较大幅度地增发长期建设国债,调整收支规模和结构,在财政投资结构改善基础上保证总需求扩大;货币政策方面,对内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使其稳定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内,为经济总量稳定提供货币和信贷保证。这种“松财政、稳货币”的优良政策组合,有效地遏制了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政策组合应用。2004年以来,根据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同时投资内需和出口外需过旺造成的总需求扩张过快的具体情况,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稳健”,逐步减少增发国债投资规模,多次调整出口关税政策,减轻人民币升值和出口增加的压力;货币政策则在保持总体稳健的姿态下多次频繁调整准备金率、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以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这种“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既不全面扩张,又不全面紧缩,实践证明效果非常理想。当前,中央提出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符合我国经济运行现状的,有利于解决突出问题。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们还需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实行适当的组合模式,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是注重宏观调控手段的多样性。一般而言,政府的宏观调控有三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如价格、利率、汇率等),通过市场机制,间接地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法律手段,是指政府运用各种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通过法制力量,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行政手段,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机构的权力,通过强制性指令,直接对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在1988年至1990年的宏观调控中,我国尝试改变原来单一的行政调控,引入经济和法律手段,初步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的间接调控,但因对经济手段的运用不够熟练,导致调控过度。2004年以来的宏观调控,逐步强化了经济和法律手段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特别是更多地运用利率、汇率以及其他财政货币政策工具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行为,保证了宏观调控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在目前地方竞争体制更多带有行政色彩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在实行宏观调控时完全不用行政手段,也可能会影响宏观调控的效果。从总体上说,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实现了从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调节转向三种手段调节并用,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调节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竞争机制不断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应当越来越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逐步缩小行政手段的调控范围,防止因行政调控越位或错位而造成宏观调控效率下降。
参考文献:
[1]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吴一丁.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比较与借鉴[J].学术探索,2004,(10).
[3]王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对策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
关键词:区域金融调控;主体;目标;模式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号:11MR61)资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作为中观尺度的区域金融发展是要受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所定经济政策影响的,因此区域金融调控自然也要受到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的决定。作为不同的市场经济主体,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调控上的立场目标和内容自然也会有些区别,因此区域金融调控必须首先划分调控的主体,研究不同调控主体的利益诉求、目的、调控方式和调控手段等。
一、区域金融调控的主体和目标
根据区域宏观调控的动力来源不同,区域宏观调控的主体可以分为区域宏观调控的国家主体和区域宏观调控的地方主体两类,相应的不同主体的目标自然也有所区别。
(一)区域金融调控的国家主体及其目标。虽然区域金融是中观尺度的金融活动,但是由于金融资本的高流动性及其经济影响的高风险性,区域金融必须考虑区域与区域、区域与国家金融活动的宏观关系问题。因此,在区域金融调控中必须包括区域内部之外的金融调控问题,即区域与国家金融的关系问题和区域之间的金融协调与发展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处理,单纯依靠中观的视域下的地方政府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区域金融调控中,国家是一个重要的调控主体。站在国家的角度,国家的金融调控也必然应该包括区域金融调控。
国家的金融调控中涉及到区域金融问题的调控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金融调控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发挥金融与经济的互动效应,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然而,任何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都是由各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决定的,各个区域的经济健康运行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因此运用区域金融调控的首要目标应该为一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服务,即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2、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将成为一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各个国家都努力追求的一个宏观经济目标。然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离不开金融活动的支持,但是金融资本的逐利性使得金融活动自身反而有着加大区域经济差距的倾向,因此要克服这一缺点,只有加强金融调控,发挥金融活动的积极作用,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结果的实现必须依靠区域之上的国家通过调控才能实现,因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是国家进行区域金融调控的重要目标。
3、保持区域金融调控体系的健康运行,理顺金融调控传导机制。区域金融调控是国家金融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调控中的具体化,是中央金融调控政策传导渠道的重要枢纽。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央宏观金融调控在行使调节职能时就需要由区域金融调控体系作为中央金融调控的具体执行者,并将政策执行情况及效果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以便中央金融调控及时进行调整。因此,以国家为主体的金融调控应该注意建设和完善区域金融调控,以使得整个金融调控体系能够健康运行,调控措施能够有效发挥功效。
(二)区域金融调控的地方主体及其目标。虽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一点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区域的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就有了与中央政府不完全一致的利益诉求。在区域金融的发展上,中央政府更侧重整体金融活动的总体效益最大化的追求,这种总体效益最大化优势是建立在对某些区域利益损害的基础之上的。而地方政府虽然要执行中央政府的相关政策,负有遵从国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责任,但它们更侧重对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了实现区域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区域金融调控上,由于利益诉求的不一致,地方政府有着与中央政府不一样的目标。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促进保持本区域内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区域金融调控由于调控的范围和属性不同于国家的宏观金融调控,属于中观尺度的金融调控范畴,而且区域金融调控不需要考虑本币币值的稳定和外汇收支的平衡,主要目标便是促进保持本区域内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区域经济起飞阶段,应着重致力于促进经济增长、就业的增加;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应着重致力于保持区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区域经济成熟阶段,即步入经济稳态阶段,应着重致力于技术、产业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创新和发展。
2、相机配合国家金融调控。区域金融调控的总目标必须服从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在不与宏观金融调控目标相冲突的前提下,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符合区域内经济发展利益的区域金融调控。一方面配合宏观调控的需要,如在宏观紧缩时期,对区域金融供给进行紧缩控制,在宏观扩展时期,对区域金融进行扩展刺激;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与宏观调控方向相逆进行本区域金融调控。如,在宏观紧缩时期,对区域放松金融供给控制,实施区域金融扩张政策,或者在宏观扩展时期,对区域金融进行紧缩控制,实施区域金融紧缩政策。
3、培育和发展健全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的金融市场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一般存在的功能小、品种少、层次低、发展慢等问题,这些问题就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发达区域的金融市场一般相对发达,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激烈竞争,发展永无止境。因此,区域金融调控应该通过适当的政策培育和发展健全的金融市场。
二、区域金融调控的模式
区域金融调控的主体分为国家主体和地方主体,而且它们的调控目标也不尽然一致,因此在考虑区域金融调控模式时首先要考虑区域金融调控的主体选择。
(一)以国家为主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大国的金融活动和大国的经济一样都存在区域性,也即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区域间的经济和金融差异就要求金融调控必须区域化。以国家为主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就要发挥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调控政策区域化的方式来实现区域金融调控的目的。具体而言,以国家为主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金融政策区域化。在区域化视角下,一国金融政策的制定不应是简单统一的“一刀切”,而应根据各个时期、各区域经济运行情况的客观需要,采取有差别的区域化的金融政策。简单统一性货币信贷政策固然可以保持宏观调控的一致性,但在经济基础条件与市场环境差异较大的不同区域,它将产生不同的经济绩效,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相反会损害区域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形成地域间的“剥削”,引起经济区域间的不同产出,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最终要付出巨额的制度成本。只有实行有差别的区域化的金融政策,才能有效地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具体而言,金融政策的区域化应该包括:有差别的区域存款准备金政策、有差别的区域利率政策、有差别的区域公开市场操作政策、有差别的区域再贴现政策、有差别的区域金融服务政策等。
2、金融监管区域化。由于区域间的金融体系完善程度不同,发达地区金融体系完善的条件下,对金融监管的化解渠道和方法自然较多,而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欠发达地区,其渠道和方法自然较少,因此统一的监管政策使其实际绩效在区域间表现为发达地区金融监管较松,欠发达地区金融监管较严。因此,加强区域金融调控就应该实行有差别的区域化的金融监管。
3、金融调控组织与责权体系区域化。一国金融组织制度的构造,既要体现国家宏观金融管理和调控的要求,也要体现国内各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要求。中央宏观金融调控部门在实行统一的调控法规,完善统一宏观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建设的同时,必须构筑能体现区域特点的中观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具体来说,应该给予各区域中央银行这样两项权力:第一,在金融政策区域化前提下,赋予区域中央银行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第二,在金融监管区域化前提下,赋予区域中央银行一定的地方金融监管政策制定与自。
(二)以地方为主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在区域化视角下,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调控部门应该拥有自主调控本区域内金融活动的权利。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调控部门可以根据中央金融调控部门的金融调控政策,以及本区域的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状况,在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制定出适合本区域的具体的金融政策和监管措施,完善区域内的金融调控机构与责权体系,通过实施区域内的金融调控更好地促进本区域内金融的健康运行乃至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具体途径包括: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再贴现政策、金融服务政策等;建立健全本区域内的金融监管体系,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具体的监管法规等。
在具体调控方法层面,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调控部门虽然应该拥有更多的区域金融调控自,但是这种放权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无节制的。因为地方政府和地金融调控部门与中央政府和中央金融调控部门毕竟是有区别的,他们不可能像国家宏观金融调控那样,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工具和其他间接信用控制手段,地方为主体的区域金融调控的方法只能更多地依靠一些直接调控方式。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调控部门可以更多地运用直接调控方式,针对区域经济中的信用结构和质量进行调节控制,通过影响信用的方向和用途来达到调控目标,如直接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消费信用控制。这些金融调控措施和方法虽然中央金融调控部门也可以运用,但是由于区域金融调控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具体调控中比中央部门更加能够找到和抓住明确的、针对性的市场主体,以及可观察的中观或微观经济、金融指标,所以其实施效果将会更加可控和明显。
实施金融调控的地方政府在加强金融调控力度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自身调控体系和调控工具的建设。比如,在中央银行放权的基础上区域“央行”建立健全区域内的金融调控组织体系,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市场基础,培育和发展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金融微观主体;建立区域金融调控的实施、评价体系,及时评估、总结调控措施的效果,检查区域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协调程度,依据区域经济、金融参数在调控期内的变化,及时对区域金融调控的具体措施进行纠正;建立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判别区域金融调控的效果和调整方向,确定区域金融的调控方案。
(三)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以国家为主体的区域金融调控和以地方为主体的区域金融调控都各有利弊,任何单纯的以国家为主体或以地方为主体的区域金融调控都将难以实现最好的区域金融调控效果,将二者结合起来从理论和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都是最佳的选择。
实施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就是将上述两种模式的优越结合起来,但是二者要结合好的关键在于:一方面既要发挥原有的中央金融调控的权威性,保持和维护国家整体金融安全稳定,但同时也要使中央金融调控部门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差异,给予各地区充分的灵活自,还要照顾到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调控中的积极性,使区域金融调控在各区域都能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达到区域金融调控的最佳效果,但同时也要通过国家和地方的结合,适当地约束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调控的不良干预,削弱地方政府将区域金融财政化的倾向。
主要参考文献:
[1]姚景超.区域金融调控:货币资金流动的角度[J].新疆金融,2005.5.
[2]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一、山西省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调查预测,全省上半年GDP增速可达两位以上,增长11―1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经济增长是与物价指数低位运行同时实现的。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低通胀是宏观经济中的两大重要目标,一般情况下,这两大指标是此消彼长相互矛盾的,能够使这两个指标并行不悖,这是十分难得的。高增长、低通胀这是当前经济最显著的特色。
(二)农业生产、工业经济、服务业全面增长
从农业看,中央和山西省的富民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据调查,今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753万亩,比上年增加近60万亩,一改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的趋势。全省夏粮总产可达25.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24.2%。从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在高位区间运行;规模以下工业,尽管受到一些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工业产值上半年达到了235亿元,也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长7%;从服务业看,上半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6.3%,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3.6%。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两年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实施,促使全省投资增速回落。但是上半年,由于经济景气的拉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又一次走高,今年1―5月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8亿元,增长32%。
(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上半年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1―6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15.92元,增长12.76%;农民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54.75元,增长16.7%。城乡居民收入步入了我省收入增长较好的时期。
(五)工业品和消费价格涨势迅速回落
与经济强劲增长同时向好,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急速回落。上半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0.2%,仅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价格总指数达102.2%,比去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经济现象
从总的指标看,我们只能用一个“好”字来概括当前的经济形势。直观地看,当前工业品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都在低位区间,表明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有利于投资、消费的增长和扩大社会总需求。但是我们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就会注意到价格指数的变化中,有着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现象:(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出现了陡降,其中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产品价格指数降势尤为显著。(2)工业品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同向、同期出现了探底的下降。单项价格指数变动说明的是结构问题,而两项价格指数同向变动,说明经济运行总体上存在问题。(3)工业品价格指数走低与投资再次出现了高速增长同时出现,这在经济发展记录中是很少见的现象;同时消费价格指数也是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出现价格指数增幅下降。
深入研究当前的经济形势,认真分析深层的经济问题和原因,我们应密切关注着经济发展的走势,防患于未然,避免经济运行中大的起落。
三、深入分析研究,正确判断经济形势
我们在把握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关注到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仍可以说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好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有着继续保持这样发展势头的可能性。这里讲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是因为下一阶段能否保持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由目前的发展看出的经济趋势,而且取决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问题的全面把握和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凸显出了正确判断经济形势,了解和把握深层次问题,及正确的应对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我们要深入研究经济现象的问题的时候,之前我们所提到的有关价格指数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宏观经济学核心的问题就是供给与需求,而敏锐地反映着供给与需求消长与走势的指标就是价格指数,从价格指数出发分析研究经济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研究山西省的价格指数,首先需要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质疑。为什么当前形势下会出现工业品价格指数急剧下降?为什么经济高增长会出现物价指数下降?为什么投资超速增长和消费高增长没有引起价格指数的上扬,而出现了价格指数双下降?
按照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就意味着扩大即期需求,扩大即期的需求就会带动价格上扬,特别是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更是与价格指数上升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与价格指数是相互制衡的指标。当上半年这两类指标出现了同时向好的时候,按一般情况这是一个不符合经济运行常规的现象。
如何解释这种经济现象呢?当然从一个方面来看,也可以有合理性的解释。到目前为此,价格指数尽管涨势中止,但价格总水平仍在高位运行,价格自发调整是有着合理性的。
从另一方面看,一般地讲,价格指数近于零增长,表明供给与需求实现了静态平衡,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已经很少有扩大的空间;从动态平衡来讲,这一需求与供给平衡的实现,是在经济总量高速增长,投资需求旺盛的前提下实现的。投资又一次走高,这是一个均衡的前提条件,一旦投资增长走低,则总需求就会明显下降。
据行业资料反映,当前山西省的主导产业均已出现产能过剩或产能过剩的征兆。钢铁的生产能力已达到近2000万吨,目前在建和待批的仍有近千万吨,钢铁已有了较长时间的滞销,基本上没有了盈利空间;焦炭滞销带来了全行业的亏损;煤炭则已开始出现了价格下跌的风险信号;电力现在已基本上供需均衡,但全省仍有1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正在建设或已批准建设。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十分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因此当前经济形势虽好,但是存在着需要引起注意的风险,特别是存在着由于对宏观调控的方向判断不当,贸然采取减少投资、收紧银根等紧缩的宏观政策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
从第三个方面看,当前也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增加过多,对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性形成压力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一与我们前述反向的问题,从经济的协调性的要求出发,过犹不及,宏观经济的体系中的难以容纳任何项目单一过快的增长,防止造成大起大落,把握好增长的幅度历来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当前投资增长对于吸纳过剩的产能,迟滞经济紧缩的到来,维系一个脆弱的供需平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四、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如何搞好省一级的宏观调控,除了调控方向的把握之外,确实存在着缺少的手段问题。对省一级而言的调控手段十分有限,但是只要有着明确的调控方向,明确的调控经济的意识,有限的调控手段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省级调控措施有:扩大财政开支或缩减开支(包括迟滞支出)、调整支出结构、投资、转移支付、“道义劝告”(主要对当地银行)、及行政调控行为等。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问题。由于在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的引导和对景气预期来实现的,供与需的平衡是在无计划状态,以牺牲多余的生产力强制性的实现的。因此市场经济具有调节的滞后性、盲目性和自发性,需求不足和周期性波动是一种主体性的经济现象,而供不应求、经济过热则是一个短暂的、甚至隅然的现象(特别是对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宏观调控应该把需求不足当作调控的永恒的战略性主题,而把供不应求的过热当作一种暂时的、有限的,受控的战术性调控。一旦经调控供不应求问题得到缓解,立即把调控的注意力转向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
就当前山西省经济运行的形势而言,尽管存在着整体上潜在的需求不足和局部的过热相矛盾的双重问题,但从主体上讲,应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上,兼顾投资增长幅度过高的问题。
(一)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扩大需求
既要扩大消费需求,也要保持投资需求的强劲。当然根本和最终的是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降低或取消消费税,解决由于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等体制性的问题所造成的居民不敢扩大即期消费的问题。
尽管应该十分关注扩大消费需求,但是当前解决我省潜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仅靠消费扩大需求短期内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存在着两大困难,一是扩大消费需求受着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省级调控产生的扩大需求的效果有限;二是山西产业相关度差,扩大了消费需求更多地是解决了三产滞后的问题,短期难以影响主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因此扩大消费需求是一个要长期考虑的问题,而当前扩大需求最主要的就是保持投资合理较快的增长势头。
(二)认真调整投资结构
投资整体的力度不能减,但面对产能过剩等问题,我们必须从有利于抑制产能过快增长的角度,有选择地调整投资项目构成,对于生产性项目(除了是市场紧缺的产品项目)、完工后要加大产能过剩的项目未审批的要严格限制审批,对在建的要延缓资金拨付,力争在一个阶段内减少工业项目的投资。同时政府也要“道义劝告”银行放缓产业已过剩项目贷款的拔付进度,在一个时期内严格审批产业过剩项目的信贷。在工业项目减少投资或退出的同时,要加大非生产性公共建设项目的投资,包括公路、高速公路、水库、机场、城乡基础设施、医疗、教育、贫困人员补贴、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在减缓未来时期产能无序增加的同时,确保总投资水平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三)把握好投资增长的度
当前山西省确实存在着投资增速快需要调控的问题,要通过调控把握好投资增长的幅度,抑制投资超速增长。但这一定是在扩大投资需求的主基调和关注着调控方向的基础上的一个局部的、受控的、适度和短时间的调控,目的是为了保证均衡地扩大投资需求。
(四)加大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影响力
从2004年开始,中央政府一直在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过热及一些地方的房价快速上涨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从这几年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来看,每年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都是稳定房价,但实际上越是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府越是要稳定房价,各地房价上涨的幅度越大。而且,目前所看到的各
地房价仅是政府公布的新商品房销售价格,如果以二手房价格来看国内房价的上涨幅度,那么目前全国所谓的“稳定房价”就会更加离谱了。
从最近各地房价快速飙升的情况来看,它意味着几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所取得成果十分有限。不仅如此,“稳定房价”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则成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的动力。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价格完全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的变化可以改变市场供求关系来调整。如果以“价格稳定”作为政府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那就是政府向房地产市场明确表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只能够稳定在现有的一个基点上,只能是上涨而不是下跌。特别是当国内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成为投资者的市场时,市场的价格基本上是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决定的。
政府对房价的稳定其实就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担保,即以政府政策保证房地产市场价格只涨不跌。如果政府对房价进行担保,而且住房又是投资品,那么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就是零风险的市场(房价只涨不跌)。当一个投资市场是零风险及投资者能够便利利用银行金融杠杆(通过银行按揭贷款)进入房地产市场时,那么大量的投资者涌入市场而导致房价的飙升也就自然了。特别是今年不少民众借助股市的繁荣获得一桶金之后,更是为不少投资者进入房地产市场提供便利的条件,这样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自然更是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各地的房价岂能不飙升?也就是说,最近房价快速飙升,尽管原因有很多,但是它意味着早几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失效,意味着政府必须全面来改进这些政策结与政策目标相悖的政策。否则,国内各地房价上涨的势头根本上得不到遏制。
对于各地房价快速上涨,由于没有明白国内房地产市场实质所在,目前所采取的政策是以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为由,来加大廉租屋的建设,在增加经济适用房及创新一个新概念限价房的建设。希望以此来调整房地产的结构,来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来遏制过高的房价。比如,北京市已推出第二批限价为7000元/平方米土地拍卖。十分有限的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不仅对遏制过高的房价是杯水车薪,而且也是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定价,变相来推高当地房价。试想,当地最低房价的标杆在那里,其他房地产项目的价格岂能不在这基础上上涨?
还有随着近期房价快速飙升,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大幅度增加政府的住房保障压力;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进一步强化,产业结构逆向选择;可能进一步刺激城市拆迁热,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可能带动物价进一步上涨,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房地产投资涌入,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进一步吹大等,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更为严厉的房地产宏观。
因此,要遏制目前过高的房价就得从根本上入手。就得重新确立中国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及重建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比如,为了保证中国的每一个居民都有基本的居住保证,就得建立起《住宅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在该法律中,首先要明确,国有的土地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所应分享的资源,它的使用就得最大努力地来增加中国公民的住房福利水平。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前提。
在这个住房保障体系中,首先要让那些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病人、残疾人有基本的住房保证。而这部分住房保障就是廉租屋。在发达的市场体系下,这部分的住房保障所占的比重不会超过6%,中国则可放在10%比重以内,这样有限的廉租屋才能保护这些弱势民众的基本的住房权利,政府也有能力来做这件事。否则比重太高,政府在财力、管理上的不足,可能会使廉租屋制度形同虚设。20%左右的中高收入者可用完全商品房解决住房问题。而这个中高收入的商品市场既可是投资品,也可以是消费品。但住房的两栖性只能限定在这个市场的范围之内。对于之外其余70%居民的住房,同样也得通过市场来解决,但是他们则要在政府的各种帮助下进入房地产市场。而这个70%的房地产市场只能是住房消费市场。
中国新一轮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于2003年全面展开,相关部门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政府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既有土地政策、信贷政策,也有经济政策和行政措施,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严控房地产信贷、严格土地供给阶段(2003.2~2005.2)
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继续增长了30.6%,商品房屋竣工面积为3.95亿平方米,销售面积为3.22亿平方米,商品房销售率达到82%,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其政策重点是围绕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问题和土地问题展开,具体包括严控信贷,提高项目自有资本金要求,从而提高行业进入门槛;整顿清理土地市场,彻查开发区与大型项目,完善各项土地制度,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总量;土地交易实行招、挂、拍,杜绝协议出让土地。其目标在于调控住房供给总量,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使投资和供应的增长速度适度下降,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状况,抑制房价上涨的势头。
总地来说,此次宏观调控基本达到了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总量的目标,但明显存在时滞效应。在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一段时间,住宅供给总量增速开始回落,调控效果逐渐显现。2004年6月,全国商品住宅开工面积同比增速15.2%,增速首次回落到2002年以前的水平以下,前后经历了17个月的时间;2004年和2005年住宅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下降到11.7%和12.6%,比2003年低了近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此阶段宏观调控政策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也就是带来了地价房价飞涨的新问题。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中控制供给和鼓励消费的矛盾在2004年左右爆发。200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持续增长,地价和商品房价格也双双走高。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商品房销售额10,376亿元,增长30.0%,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长19.9%,全国商品房价格同比增长15.2%。2005年初,房价同比增速超过了20%,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
二、重点抑制房地产价格阶段(2005.3~2006.4)
根据前面的分析,第一阶段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在加强土地供给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房地产价格飞涨的新问题。2005年的两会上,第一次公开表达了政府对不断攀升的房地产价格的深切忧虑,这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其政策重点是围绕打击供给环节和消费环节的炒作行为展开,政府主要从提高房贷门槛、提高房地产投资成本和降低房地产投资收益的角度着手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调控住房需求总量。具体包括:提高购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限制期房转让、提高住房交易税等。调控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预期,将房地产市场引入理性发展的轨道,特别提出打击土地炒作;利用税收政策,打击投机性购房等房地产交易行为。
本阶段政策推出初期,中国房地产价格继续快速上涨。200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2.6%,比同期GDP增速高出2.2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量同比增长24.8%,增速与1998~2004年年均增速(26%)基本持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6年下半年,控制需求总量的政策效应开始显露,上海等标志性城市的房价出现增长趋缓甚至下降,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6年9月和10月,全国房价同比分别下降8.1%和0.6%。2006年末住房销量同比增长11.8%,比1998~2005年年均增速(26%)低了将近14个百分点,滞后期约18个月。
三、全面治理房地产市场阶段(2006.5~2008.8)
2006年以来,中国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出现“报复性上涨”,被暂时压抑的房地产需求开始反弹。2006年5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国六条),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由此拉开序幕。本阶段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重点是围绕部分地区房价过高、房地产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展开,主要目的在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调控住房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与以前的调控政策相比,本次宏观调控政策有了很大的改进,政府主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调控房地产供求结构。具体包括:通过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来抑制房价上涨,同时引导住房需求结构调整;通过调节住房供给结构,增加小户型供给比例,来降低当套住房的价格,以缓解住房价格的上涨导致的中等收入阶层住房问题;通过住房分类供应机制,兴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及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本阶段的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政府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全面整治房地产市场,但对房地产价格的抑制作用不大,效果不太明显。一直到2008年初,效果方才显现。据资料显示,2008年1月全国住房成交量首次出现负增长(10年来第一次负增长),2008年7月全国住房价格开始下降。
四、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开始松动阶段(2008年9月至今)
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1月,全国住宅成交面积首次同比下降。2008年7月,全国住房价格开始下降,各大中城市纷纷出台救市措施。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国家暂时放松信贷,降低居民购房成本,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开始松动。2008年9月16日和10月8日,央行先后两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问题,2008年10月22日国务院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降低住房交易税费。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时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同时,为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管理,要求首次购房证明由住房所在地县(区)住房建设主管部门出具;二是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加强对个人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其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实物配租力度,扩大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多渠道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四是出台《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办法》;五是地方政府可以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上述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善住房消费的政策环境,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购房负担,扩大住房消费需求。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政府针对房地产领域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房价上涨速度有所减缓,房地产投资增速过猛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形势的快速变化,政府在制定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时,相关决策存在着一些误区,政策执行中发生了一些偏差,客观上导致调控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城市土地价格持续攀升,房价偏高的问题也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房地产行业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政府要加强政策舆论导向,引导消费者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信息透明化的房地产市场;改善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地方政府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性;针对不同的对象,实施有差别的调控政策,避免“一刀切”。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包宗华.房地产发展与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城市开发,2005.3.
[2]戴园晨.股市泡沫生成机理以及由大辩论引发的深层思考.经济研究,2001.4.
【关键词】房地产;土地政策;土地供给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属于传统产业;在这些发达国家政府对房地产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经济和法律等手段来实现的。在我国,房地产业只有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也只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在2002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繁荣,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房价上涨迅速、空置率上升、住房结构矛盾突出、投资增长快等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学看来,这显然是一种“市场失灵”的现象。为此,从2003年开始,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期待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这些土地政策对理性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为此,本文就研究国家制定的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便能给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一、国家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体现
国家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第一体现在土地供应的结构上。一个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体现在普通居民能够买得住宅。但目前房价的飞涨,令普通居民无法购买。居高的房价,市场是无法进行调节,所以只能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来主导。因此,为了控制房价,国家出台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实现了严格的土地制度。 如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的“8.13大限”、“新国八条”等土地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土地的供应总量。
虽然国家的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少土地供应总量的目的;对土地的控制,从总量控制变成了结构的控制;这变化主要体现在土地供应结构向中低价位的商品住宅倾斜;这是从目前和长远满足中低收入的普通居民的住房需要。但现在我国70%还没有完全实行廉租住房的制度,住房保障面积还不到4%,所以国家的土地政策还是达不到满足广大居民的住房需要。很多专家也指出,只有加大经济适用房的投入,才能起到降低房价,实现房地产健康稳定的发展。
国家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第二体现在土地价格上。在以前,很多企业靠着银行等金融行业的支持,可以低价圈地,拿着成本很低的土地。但是新的土地政策出来后,土地供给总量的减少和土地规则也跟着改变;在规定日期之前,一些没有按照规定交纳土地出让金的项目,政府就有权强制收回,之后通过土地交易市场上的“招、拍、挂”的途径,重新进行上市交易;这样,在严格的土地政策下,必然导致了土地价格的上涨,再加上银根紧缩的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就少了,引起了房开商的开发成本增加,给予他们提高房价的理由。在这严格的土地政策管制下,房开商等微观企业主体就实行“炒作房价”,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
国家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第三体现在对消费者的影响上。政府出台的严格土地供应政策,对消费购买心理产生影响。因为严格的土地供应政策,消费者会预感未来房产的减少;作为普通居民,消费房子是为了住宅,所以关心近期投入的最小化,而不是收益的远期最大化,就会着急购买房子,造成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房产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因而,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造成了即期消费的出现,这也是房价增长过快的一个原因。
二、国家政策土地需要考虑的因素
从现在土地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可以分析到,制定土地政策需要考虑到这一些因素:
1.土地资源的因素
国家在制定土地政策的时候,必需要目前国内的土地资源。人多地少,乃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而且我国的大片国土是不适宜耕作和定居的高原、沙漠等等;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国在土地政策制定上,不应该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进行相比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但现实的国情却不允许土地的开发上占用过多的耕地。这就需要房地产的发展,要节约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而且土地的有限性,决定了土地供应的相对不足;因而,在市场对房产需要上涨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的供需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国家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上,只能综合平衡各种因素,尽量把矛盾缩小的一个范围之内,使土地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2.房地产的特点
我们知道,房地产业的运转具有长期性,从土地购置的开始,一直到市场上商品房的供给增加,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有一个比较滞后的过程。所以,严格的土地供应政策,对商品房的价格具有刺激作用,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必然产生影响,必然引起非理性消费现象的产生。在制定土地供给的政策上,需要考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点,适当增减房地产的用地量,才能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达到稳定房地产价格的目的。
3.国家经济形势
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是分不开的的。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必然有能购买商品房的经济能力。所以,国家在土地政策制定上,需要和整个国家经济形势相协调。为此,在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上,应该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这两个关,严格控制好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
三、制定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土地政策
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我国要制定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土地政策,应该采取以下的步骤:
关键词设问艺术 政治课 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1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内涵是什么
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完整的逻辑思维过程。“是什么”是下定义,形成概念,揭示事物的内涵和外延,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理性思维形式;“为什么”是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揭示事物的地位、形成的原因、作用、产生的结果(意义);“怎么办(怎样)”是分析问题后,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意义,揭示解决问题的途径、正确方法、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是连续性的设问,一环扣一环,一问衔一问,问问深入,步步逼近问题的解决――既点出了思维的起点,又展示了思维的走向,也拨正了思维的航向。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艺术,优化政治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为主体词,依次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进行设问,然后分别回答、详尽讲授的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讲授新课“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顺序,依次设问:
(1)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什么?讲解宏观调控的定义和主要目标;
(2)国家为什么要宏观调控?讲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3)国家怎样宏观调控?讲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 为什么要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组织政治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优化政治课堂教学。设问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最为基本又最直接的手段。对教学内容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及讲授回答,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组合,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地位。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活动的“导演”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深刻讲解的“导播”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释疑解惑的“导航”作用。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设问艺术的成功运用是成功点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和最为直接的手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是有序的、适时的、灵活的、高效的设问,是培养与发展学生集中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研究探索能力、周密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方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递进式设问,它常运用于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全面、深入地理解政治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观点,为达到由点及面、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表象到本质等目的而设计的系列化设问,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的一种好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开放式设问,它是为了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而设计的一类设问,利用这类设问常可使学生开拓思维的宽广度,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
3 怎样运用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艺术,可以对教材内容的框题、节题、课题进行设问。
例如讲授新课“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应依次这样设问: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什么?组织讲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内容;
(2)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组织讲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出和实施、重大意义;
(3)怎样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组织讲解我国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讲授复习课,可以对节题、课题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对问题的回答组织讲解,则是对教材内容的梳理、优化组合,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例如复习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可以设计设问、组织课堂教学,讲解回答: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包括的方法有:事物是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1)一分为二。
①什么是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是认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为什么坚持一分为二?
既然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下转第72页)(上接第64页)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
③怎样坚持一分为二?
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为什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①什么是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即重点;在正确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主流。
②为什么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主次矛盾及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矛盾的主次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怎样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