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3 14:40: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噪声污染的原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城市;声环境;噪声污染
引言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工业以及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声环境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因此,造成的污染事件也在不断的发生,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目前来看,城市噪声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以及生活噪声等,这些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那么这些噪声产生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城市声环境的现状又是怎么样的?城市噪声污染治理的对策有哪些?下面文章将一一介绍。
1 城市环境噪声来源及特点
从噪声的来源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社会噪声和新出现的家庭生活噪声。现在城市噪声来源也无碍乎就这几个方面。
城市噪声影响最大的是交通噪声,交通噪声包括飞机噪声、铁路噪声、汽车噪声。城市环境噪声的75%来自交通噪声,而交通噪声又主要来自汽车噪声,且声级多在80~90dB(A)以上。工业噪声来自生产过程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等产生的声音。此类噪声一般可达80~120dB(A),甚至更高。这类噪声影响虽然没有交通运输影响广泛,但局部地区的污染却比交通运输严重得多。建筑噪声主要来自于建筑工地的施工噪声,在建筑施工现场,是随着工程的进度和施工工序的更替而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的。因此噪声源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经常变换。由于施工机械多是露天作业,四周无遮挡,部分机械需要经常移动,起吊和安装工作需要高空作业,所以建筑施工中的某些噪声具有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等特点,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烦恼。社会噪声即指街道和社区内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包括餐饮娱乐噪声、户外中小学生及商业设施人群的喧哗声、沿街流动宣传与叫卖等,还有就是一些社区娱乐广场及婚庆、节日的烟花燃放所产生的噪声对人民的生活也有一定影响。社会噪声一般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但会不同程度干扰人们谈话、工作、学习和休息使人心烦意乱。
另外还有室内噪声,室内噪声是由人们自己在室内的各种活动而产生的生活噪声,以及住宅楼内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住户生活噪声的相互干扰。户内噪声大多能自己控制,邻居之间的噪声影响则需要在住宅建筑的材料与构造设计上,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控制。
2 城市声环境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2013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区域声环境轻度污染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比例的50%左右,重度污染与严重污染的城市比例也分别为18.2%和11.8%,可见我国城市声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噪声污染与其他污染方式不同,噪声污染能够被人们直接感受到,而且造成的危害也是长久性的,根据国家污染投诉科统计,噪声污染投诉率占整个环境污染投诉比例的60%,可见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3 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对策
不同种类噪声的产生原因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不同噪声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措施。下面对城市几种不同种类的噪声治理提出具体对策:工业噪声的治理对策、交通噪声的治理对策、施工噪声的治理对策、生活噪声的治理对策。
3.1 工业噪声的治理对策
首先,对新建的能够产生噪声危害的建筑项目进行考评,并要求项目建设配备减小或者预防噪声的相应设施;其次,对已经存在的具有噪声危害的建筑项目勒令整改,严重者停工整顿;再次,对具有严重噪声污染的企业进行搬迁,建设无噪声污染城区;最后,对噪声防治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无法发挥噪声防治的设施进行改进,以最大限度保障城市声环境的优良。
3.2 交通噪声的治理对策
交通噪声主要就是机动车的发动噪声以及鸣笛噪声,因此,应该主要从这两个方向入手治理。首先,提高机动车的车辆检测标准,对不符合噪声管理条例的车辆不予派发行驶证;其次,控制城市主干道车辆流量,同时严禁拖拉机等车辆在城区上路;再次,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方便市民出行同时利于降低噪声污染;最后,扩大城区禁止鸣笛路段,并对警报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避免出现警报器乱用的现象。
3.3 施工噪声的治理对策
施工噪声一直都是噪声污染投诉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很多建筑夜间施工对居民的睡眠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应该严加治理。首先,对施工项目在施工前要接受噪声污染评估,对超过相关标准的施工项目要勒令整改;其次,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对有夜间施工需求的项目应该经过噪声污染治理部门审批,并在施工时最大限度降低噪声音量,当然,紧急抢修等项目除外;最后,引导施工队伍使用噪声较小的施工材料,比如混凝土等。
3.4 生活噪声的治理对策
生活噪声也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比如为招揽顾客使用的高音喇叭、娱乐场所对周边居民产生的噪音、广场使用的音响器材产生的噪音等等。针对这些社会生活噪声的治理,应该通过工商、文化、环保以及城管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首先,对营业性商业活动的噪声污染进行规范;其次,要求娱乐性营业场所建设相应隔音设施;再次要对特殊地区特殊时间进行重点噪声管理;最后,开展噪音治理文化宣传活动,让每个人都成为噪音治理活动的参与者。
4 结束语
无论任何一个城市,噪声污染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仅需要管理部门的不断努力,更需要广大城市居民的监督与配合。噪声污染的治理也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除了噪声源头上的治理以外,还要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并鼓励具有显著噪声隔离效果技术的研发,已达到为居民提供更加良好的居住与生活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骥,谭艳平,董建慧.城市噪声的防范措施[J].浙江建筑,2008(10).
[2]李艳华.浅析城市噪声对中学校园的干扰类型及其防治[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1).
[3]谢浩.城市噪声环境下宾馆的防噪分析[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9(2).
[4]刘妍.城市交通噪声分类及治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3).
[5]余树勋.北方城市噪声如何减弱―在“面向21世纪首都绿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园林,2000(2).
[6]张勇.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中心动态[J].安全,2010(11).
[7]杨歌.浅谈城市噪声的污染与治理策略[J].绿色科技,2012(10).
关键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噪声控制;环境治理;污染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59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07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3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噪声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噪声污染已经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目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主要包括建筑施工污染、交通噪声污染、生活活动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其中的工业噪声污染对城镇居民的影响随着工厂逐渐远离城市而逐渐减小,其余的噪声污染仍然困扰着居民,已经成为目前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需要采取相关防治措施,为居民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1 城市噪声污染源分类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污染源与污染类型密切相关。建筑施工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包括露天作业造成的强度较大的噪声,这些噪声污染具有强度大、时间跨度小等特点。交通污染噪声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各类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目前对居民影响较大的有地铁交通噪声、地面交通噪声、航空噪声等。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最为主要的交通声源。生活活动噪声污染的污染源种类繁多,比如目前对城市居民影响较大的广场舞噪声、过节鞭炮鸣放噪声,训练乐器噪声等。
许多城市由于广场舞的流行,在小区内的空地进行训练,大分贝的广场舞音乐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噪声污染,甚至有报道称噪声污染影响到附近的房价。该污染是目前城市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工业噪声污染的污染源较为固定,通常为机器运行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等。目前随着城市规划思路的不断变革以及城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工业噪声污染的影响逐渐减小。
2 城市噪声污染现状
2014年以来我国城市噪声的主要污染源为交通噪声,占总污染源的35%左右。特别是地铁、汽车、飞机等日常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污染源,其中较常见的机动车辆的噪声为90dB。北京等一线城市通常会出现高架地铁,通过高架桥时与钢结构产生的共振是主要的噪声源,经过测量等效声级大小为81.5dB。远远超过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范围(白天55dB,晚上45dB)。工业噪声占我国环境噪声源由2010年的27%下降到15%,可见我国对于工业噪声污染的防治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但是目前仍存在诸如机械工业噪声、风镐等机械噪声,其噪声分贝范围为80~120dB(A)。
该噪声分贝可以导致普通人头晕目眩,严重者会出现高血压等现象。现阶段日益严重的城市噪声为生活活动噪声污染,大概占45%以上,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比如目前日益严重的广场舞噪声已经成为国内城市居民关注的焦点。据海峡都市报记者调查,湖北武汉鼓楼区的广场舞音乐的噪声分贝已经达到95dB(A),严重地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及休息,甚至影响居民的健康。
3 城市噪声污染治理现状
随着我国不断重视环境噪声污染,将部分重工业等容易产生严重的工业污染的项目远离城市群,加强了此方面的监督与管理,使得目前工业噪声污染程度急剧下降,得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现阶段我国正在努力转变噪声控制思路,将固定噪声源治理逐渐转向流动性更强的治理思路,达到了分级、分区治理噪声污染的效果。但是随着城市居民人口的急剧增加,CBD等大型商业圈建立使得生活活动噪声污染逐渐成为主要的污染源。这些污染源的种类较繁杂,流动性较强,距离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区域较近,所以是目前我国治理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对象。对于此情况,目前采取较常见的防治措施为错峰进行噪声较大的居民活动,特别要避开居民休息的时段。但是“错峰”噪声防治措施只能解一时之渴,不能够彻底解决生活活动噪声污染。可见目前在全国各地政府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下,城市环境噪声治理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城市环境仍然存在强度大的噪声污染,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所以未来的城市噪声污染防治任务较为艰巨。
4 城市噪声的控制措施
任何一个城市都具备着许多的功能,而经济功能的发展,无疑会带给城市巨大的交通压力,使得城市产生众多的噪声污染以及信号方面的污染,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城市规划、旧城区改造、道路建设和完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所以城市功能划分是否合理、道路交通是否合理等都是控制城市噪声、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
因素。
4.1 合理的法律法规是控制城市噪声的必要前提
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讲,合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的实施手段都是提高城市居住环境、减少噪声污染的必要措施。城市噪声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配合,在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进一步组织相关单位,包括环境评价、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协调完善充实环境执法的力度,从法律上去保证人为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2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由于交通原因而产生的噪声的级别是很高的,而且具备流动性的特点,城市中的每一条道路不可避免地产生噪声,使得噪声污染的范围极为广泛。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加宽路面或者是修建立交桥等措施明确城市的主干道以及次干道,有针对性地对车辆进行管理,并且在交通路口安装声音测试装置,以便于更为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另外,沿路两侧种植绿化带,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化带有吸声、隔声作用,能有效降低噪声。同时,绿化林带还可以起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
4.3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环保部门与科协联手制作环境保护宣传画或读物,使公民人人养成环保生活行为。国家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工具,向市民提倡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的良好习惯。禁止生产销售不达标的汽车,减少机动车噪声
污染。
4.4 从技术角度分析城市噪声控制措施
4.4.1 建筑学层面的技术措施。在城市中建筑声屏障,不同的建筑结构、不同的建筑材料等对于噪声污染的控制有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声音屏蔽技术是最为简单的控制噪声的技术措施,在日本等很多国家,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噪声控制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技术,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人口密度不断在缩小,为了避免和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干扰,可以考虑声音屏蔽技术,利用沿街的建筑物作为声音屏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污染。
4.4.2 从传播途径角度分析控制措施。噪声传播是有一定过程的,但是噪声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却是可控的。例如对噪声较大的重型车辆进行低噪声设计,发动机、传动件的安全罩内部涂减震漆采取阻尼隔震等噪声控制技术,削弱来自于传染源的声波震动,从而降低城市噪声污染。
5 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噪声的传染源也逐渐增多,城市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不得不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难题。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思路、新手段来应对日渐凸出的噪声污染问题,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颖心.建筑环境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方修睦.建筑环境测试枝术(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污染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言是极为不利的,而污染的进一步加深无论是对于环境还是对于人类而言都是毁灭性的,为实际的改善这一局面,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逐一击破。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交通中的噪音污染的改善措施以及缓解策略。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特征分析;管理对策研究
对城市交通进行管理是合理化城市交通,以及使城市交通质量趋向于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问题进行管制以及解决是现阶段主要研究的内容也是极为必要解决的问题,其不仅造成各种事故的发生,还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对于环境的破坏更是显著,改变这一现象,提高交通的安全性以及绿化性是城市交通发展中的重要研究部分。
1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现状
交通的不断发展带动着城市的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发展,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就是交通的规划以及交通的发展,在实际的交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较多,主要原因就是交通所涉及的面极广,所涉及的范围以及所涉及的人口较为庞大,无法进行实时的监管以及控制,存在较大的流动性。现阶段交通规划以及改进的主要方向就是噪声污染的改进以及管理的发展,城市在这一方面做出的努力不可否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就大体上而言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限制以及进行有效的改进,下面就其所进行的具体改进、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漏洞进行具体的分析。
1.1现阶段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改进方案及成效城市在交通规划方面进行的具体改进方案就是在特定的区段设置禁止鸣笛的路标以及在特定的位置设置岗哨进行监管,进行广播的宣传以及相应处罚措施的提出,其取得的主要成果就是在特定的区段鸣笛现象有所改善以及有部分司机对此有了一个确实的概念,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会注意到这一点,对自身加以控制。这些取得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极为严重的交通噪声污染现象,使得城市的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交通的绿化程度得到一定的提升。
1.2现阶段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改进方案的不足之处这些改进的具体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设置路标但是实际按照路标进行操作的司机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司机缺乏相关意识,对于噪声污染没有概念以及对其产生的污染严重性没有相应的认识,设立岗哨进行特定路段的检查,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司机在该路段明显减少按喇叭现象,但一旦过了该路段照常按喇叭,加之岗哨的执行力度不够,监管的严厉程度不足;至于处罚措施以及宣传则处于表现形式,没有得到确实的推行,宣传的力度较小,宣传的内容陈乏,进而使得无法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这些不足之处体现的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只是进行了细微的调整,治标不治本。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特征分析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车辆的迅猛增加、素质以及耐心得不到提高、该方面意识的浅薄以及城市对此进行的约束和管理规划等较为忽略,进而导致噪声污染问题的进一步加深,面对现在出现的各种由于噪声污染而导致的疾病由于噪声污染而导致的环境平衡破坏等现象,得出的最终结论就是对这一问题进行改进是迫在眉睫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进的首要前提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其属性以及特征的分析,进而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有效科学的改进。根据实际的城市交通噪声污染情况的探讨能够确实的得出其的特点,包括污染会由于范围的不同而出现程度深浅不同的情况;污染的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其污染的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噪声污染的主要影响对象就是该地的居住居民以及该地的环境;交通中汽车的分贝越来越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导致在实际的交通中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管理对策研究
根据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抑制措施以及改进方法的研究得出其有效以及高效的抑制手段就是发展以及加强该方面的管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其管理方法策略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管理人员的素质、噪声污染的全面监控和司机的意识改变以及噪声的处罚力度和监管力度。
3.1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管理措施研究过程中首先要发展以及研究的对象就是执行管理的人员,其的管理意识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管理的整体效果以及噪声污染防治的效果。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有限,管理意识以及对于噪声的危害认识存在片面性。这导致该方面管理的难以开展,针对这一现象主要采取的解决方案就是进行具体制度的规定,以及具体内容的加深学习和意识的加强,进而在其的知识不断进步中以及强制性的限制中快速的形成该种危害意识以及工作责任感,进而体会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城市整体环境的提高有实质性的帮助。
3.2改进交通噪声的监控及司机的相关意识噪声污染监管不全面是现今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该方面管理完善的基础之一,对其进行的具体改进措施就是利用声音感应器等设备进行全范围的监控,使得鸣笛的范围以及鸣笛的强弱,噪声污染的大小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确定污染严重的区域,对此进行着重改进,进而有主次有方向有轻重的进行有规划有条理的科学改进以及管理。在管理以及各种措施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司机的配合,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的具体改进就是改变其的噪声意识,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利用公益广告、相关影视以及相关书籍进行全面的普及,使得其在该过程中逐渐改变认识,进而自主的改变鸣笛的次数,加强配合的力度。
3.3加强交通噪声的处罚力度以及监管力度加强交通噪声的处罚力度就是在各路段进行不定期的但是频率较高的监管,对于出现不必要鸣笛以及无故鸣笛的现象进行较大的处罚,如扣分以及罚款等,对于在需要鸣笛时但鸣笛声急促重复的也进行处罚,限定鸣笛的情况以及鸣笛的路段,对于鸣笛导致的纠纷限定主要责任在于鸣笛芳,进行相关的责任判定以及处罚,监管力度的加强主要就是加强岗哨的监管频率以及监管严谨性。
4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显著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各种污染,包括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而城市规划过程中交通是代表其发展方向的重要推进因素,在城市交通规划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交通路线的整体规划、交通拥挤程度以及交通危险地带的安全整治等,因此,对交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合理的改进是极为必要的,其是交通发展的必要措施。改变其的噪声污染情况是发展交通的一个大前提,也是其得到确实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其能够使得其他方向的交通问题得到间接的改进,进而使得城市交通的整体水平得到实质提高。这间接促进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得到实质的控制以及管理的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春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分布特性及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0.
[2]刘涛.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因素与传播规律分析[D].长安大学,2009.
中图分类号: R85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公路需求迅速增长。尽管近年来城市道路及车辆拥有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公路施工噪声污染问题依然日益突出,表现为交通阻塞、车速降低、停车困难、废气和噪声危害严重。城市公路施工噪声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公路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噪声污染。
公路施工噪声主要是由于建筑机械造成的,产生的噪声通常都会超过国家施工噪声的临界值,会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针对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噪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公路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但公路施工会不可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分析公路施工中形成的噪声原因、噪声的辐射特性,并从降低噪声源的激振强度、切断噪声的传播途径或在传播途径上削弱噪声等方面提出了防护措施。
一.公路施工噪声的污染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公路施工噪声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在施工中所发生的特别显著的噪声作业作为特定施工,一般有以下5种作业。1.使用打桩机、拔桩机或打桩、拔桩机作业;2.使用铆钉机作业;3.使用凿岩机作业;4.使用空气压缩机作业,设有混凝土搅拌设施或沥青混凝土搅拌设施的作业。
虽然这些特定施工作业,在规定区域施行作业时对噪声大小、禁止在夜间或深夜操作、每日操作时间限制、作业期间的限制、星期日及节假日禁止作业等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施工噪声是一种临时性污染,因其声强高,又往往是露天作业,再加上不少建筑单位为了赶工期而夜间施工,所以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
三.公路施工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污染,它是一种感觉性公害,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由于其危害性大,噪声又被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有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国内外现都已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噪声易造成心理恐惧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又常是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
四.公路施工噪声污染的控制与对策
公路施工噪声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环保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并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对公路施工噪声管理,作了具体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前,在工程投标时,应将施工噪声的管理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并科学规定工程期限。工程开工15日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区的环保局办理施工场地噪声申报登记手续。2.施工时,应在施工工地显著处悬挂施工工地环保牌,注明工地环保负责人及工地现场电话号码,以便公众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向周围排放的施工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若超标排放,则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建筑施工噪声扰民,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放费。
对夜间施工有特殊规定:禁止夜间(晚22∶00至次日晨6∶00),在居民区、医疗区、科研文教区等噪声敏感物集中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同时规定,确因施工工艺要求或特殊需要,必须夜间连续作业的应在5个工作日前提出申请,经市建设部门预审,所在地的区环保局批准后实施。并且,经批准的夜间施工工地,应在夜间施工3天前,公告工地周围的居民和单位。值得注意的是,对施工的工艺、装备也有规定限制。此外,对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拒报或者谎报施工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的,拒绝环保部门现场检查或者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夜间进行明文禁止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的,由环保部门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在新闻媒体曝光,直至建议建设部门吊销施工单位的许可证。然而,由于施工工地的流动性,施工周期的阶段性和施工过程中的突击性,形成了施工噪声的自有特点,增大了其控制难度。施工噪声的控制可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的现场监测。
加强对施工噪声的现场检查是有效控制施工噪声扰民的根本途径。针对施工噪声事件集中、位置多变的特点,环保迎泽分局专门成立了施工噪声检查小组,由一名副大队长全权负责,对辖区范围内的施工工地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位于居民稠密区的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另外,针对目前有些施工单位抢工期,夜间施工的现象,成立了夜间巡逻队,加大了夜间检查频次,尤其是在中高考期间,为确保考生有一个良好的复习、考试环境。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从重从快查处,有力地促进了施工单位进行噪声防治。随着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环保法律法规的深入人心,建筑施工扰民的不断增多。认真查处群众反映的公路施工噪声扰民事件,也是加强公路施工噪声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待群众投诉问题上,要求施工单位多查找自身的原因,虚心接受群众意见,认真采取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对一些施工噪声污染严重,又不采取措施的单位,应根据噪声法的规定给予严肃查处,以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2.主管部门加大对施工工程申报的审批力度。
针对公路施工实际,要着重抓好施工工程登记、注册和申报审批工作,切实将公路施工噪声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在施工中,各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必须到环保部门登记注册,实事求是地申报工程建设的阶段性情况,使环保部门了解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人口居住情况、工程规模、工程期限和容易产生噪声的工程设备的安置地点,从而预测施工噪声可能对居民造成的影响。同时,要对需要夜间施工的工程进行严格的审批,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协调好与周围居民的关系,张贴施工告示,以求得居民的谅解。
3.建立社会舆论的监督制度
施工场界周围的居民有权在施工前了解施工时可能发生噪声污染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当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制度,不但可以调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且可以增加建筑施工单位作好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的责任和压力。
4.施工企业积极降低和减少噪声。
(一)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叫喊,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二)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三)从声源上控制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5. 加大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的宣传力度
5.在公路施工噪声管理过程中,应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经常不断地对施工单位进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向施工单位传达国家、省、市有关噪声管理的规定,增强施工队伍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真正意识到治理噪声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在工作中采取一切可能降低噪声的措施,自觉进行噪声治理,将施工噪声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都在加紧公路工程的建设,但是公路施工不能以噪声扰民为代价。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地方法规,采取得力措施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环境,尽量减少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使整个施工过程在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严格按施工程序办事,真正做到文明工。
五.结束语
我国的公路建设经过初始的发展期后,目前,已经进入了集中发展阶段,为保证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规划和建设交通系统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必要的措施,以降低公路施工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孙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
[2]叶霞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
关键词: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59 文献标识码:A
一、 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分析
会同县县城内有一条交通主干道,为209国道称将军路。“十一五”期间会同县城镇基本特征及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详见表2、表3:从表2、表3可知:十一五期间随着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会同县在路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机动车流量却在节节攀升,由2006年的767辆/小时增至2010年的1140辆/小时,增幅为48.6%,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也由2006年的65.62分贝增至2010年的85.30分贝,期间增加了近20分贝,增幅为30%,根据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划分(1表):
2006年交通噪声污染不明显,而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交通噪声污染,从交通噪声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路段分布情况看:2006年所有路段等效声级均未超标;2007年等效声级超标路段占总路段的83.53%;2008年至2010年所有路段均超过70分贝的标准值,超标率为100%;尤为严重的是2010年平均等效声级全部达到80分贝以上,形成了重度噪声污染状况。
二、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
1车流量的急剧上升。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流量急剧上升,其种类繁多,如:家用轿车,大、中、小型载重汽车、农用车、三轮摩托、两轮摩托等等,而会同县仅有一条主干道穿城而过,远远不能满足车辆行驶的需要,车辆的抢道行驶导致竞相鸣笛,交通噪声污染不断升级。
2城市道路建设滞后,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因城市规划的原因,城市道路建设滞后,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会同县路网结构单一,功能混杂,交通秩序较为混乱,同时,路面损毁严重不能及时修复,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给车辆行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是造成交通噪声污染的原因之一。
3城市管理不到位,人们守法意识淡薄。由于城市管理的缺失,使得城市道路乱停乱摆现象严重,人行道和车行道不能绝然分开,造成交通拥堵,而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淡薄,加剧了交通的混乱,给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形成的交通噪声污染是可想而知的。
三、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甚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紊乱等。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例如,交通噪声对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一些科研机构,如分析检测机构,由于汽车产生的电磁波、低频震动,直接影响精密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检测。
四、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1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加快城区改造的步伐,并以此为契机对交通网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要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投入,合理增加主干道的数量和路面宽度,修建多空隙沥青降噪路面,建成一个与会同县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交通体系;其次,严格控制拖拉机、农用三轮车以及大中型载重货车进入城内的时间和路线,减少拥堵和机动车启动和制动次数。
2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人群集中较敏感区域设置声屏障,能起到较好的隔声降噪作用;二是道路两侧建立绿化带,多种植枝繁叶茂的树种,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实测表明,10米、20米、30米、40米宽的绿化带可以降低噪声30%、40%、50%、60%,噪声的降低和林带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及植物种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交通道路绿化工作在降噪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城市管理,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和交通规则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守法意识。在城区范围内大力开展城市管理和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一是严禁交通要道乱摆乱停行为,主要街道设置违停区;二是在人群密度较大的区域和居民集中区设置禁鸣区和单行线;二是加大交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三是加大交通法则宣传力度,提高市民交通守法意识,营造一个交通出行的和谐氛围,尽量减少车辆鸣笛次数,达到真正降噪目的。
结语
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干扰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主要难题,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控制噪声源、规划城市功能区以及种植降噪绿化林带是噪声防治的可行对策。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P7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深圳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口之东。东临大鹏湾,西接珠江口,北靠东莞、惠州两市,南邻香港,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是华南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市区面积6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7.5万,是全国和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深圳市于每年秋季开展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监测,春季开展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在春、夏、秋、冬四季开展功能区环境噪声24小时连续监测。2009年度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表明深圳市本年度声环境质量较好[1]。城市各功能区噪声昼间均达标,夜间只有交通区超标4.5分贝,其他功能区夜间达标;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5分贝,达标;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为52.9分贝,达标。尽管如此,噪声扰民仍是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位于居民区的餐饮、娱乐设施及施工噪声一直是居民投诉的焦点,噪声扰民的约占总量的50%以上。
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深圳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有效监测网格206个,覆盖现有建成区65.7平方公里,人口87.5万。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年平均值为52.9分贝,低于“成考”标准56.0分贝,同比2008年上升0.1分贝。按照功能区类别达标网格数占监测网格总数的95.6%,同比去年上升1.4个%,其中交通区100%达标。等效声级范围为39.6-69.1分贝。2009年监测数据反映出的暴露在60分贝下声环境的人口较为集中,占88.8%,比2008年下降1.5%;但暴露在50分贝下声环境的人口百分数较2008年有所下降,下降了2.4%;而暴露在65分贝下的人口百分数则有一定的上升,上升了2.9%,说明生活在高分贝下声环境人口略有增加。
1.2功能区噪声
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是对城市各类功能区的噪声进行24小时定点监测,用以反映各类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深圳市功能区噪声共划分四个类别,在建成区设8个监测点位,每个类别的功能区各设2个测点,监测频次为每个季度监测1次,全年监测4次。
功能区噪声昼间年均值为57.9分贝,夜间年均值为50.1分贝。各功能区年均值噪声均达标;夜间只有交通区超标。四个季度各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均达标;夜间噪声除Ⅳ类功能区四个季度均超标,分别超标6.1分贝、3.5分贝、4.8分贝和3.6分贝外,其他各类功能区夜间噪声均达标。
2009年与2008年各类功能区噪声及年平均比较,噪声值相差不多,功能区噪声昼间年均值为57.9分贝,夜间年均值为50.1分贝,与2008年同比,年均值昼夜均上升了0.3分贝。各功能区相比,工业区的噪声水平最高,其次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混杂区和居住文教区。
1.3道路交通噪声
2009年对市区36条交通干道进行了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监测交通干线总长度为125.5公里,路段平均宽度17.22米,车流量1286辆/小时,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5分贝,低于国家标准(70分贝) 同比2008年下降0.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值主要分布在60—70分贝之间,占干线总长度的91.5%;分布在70—74分贝之间超标干线长度为10.62公里,占监测干线总长度的8.5%。
2 、深圳市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突出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超标的现象较为普遍。深圳市大多数临街建筑的居民楼一二层楼均已改变为商品楼,经营的行业多样化。其中娱乐业、饮食服务业、洗浴业等行业噪声超标情况严重。虽然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不准在居民楼内兴办产生噪声污染的娱乐点、机动车修配厂及其它超标准排放的各类加工厂,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落实。由此造成了在居民稠密区内,特别是居民楼内,虽然产生的噪声能够达标排放并且已通过环保审批,但是,仍然存在噪声扰民的问题。
2.2交通噪声污染控制不甚理想
交通噪声污染包括汽车、飞机等各类机动车辆的发动声和喇叭声。随着深圳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增势迅猛。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给声环境带来较大影响。几年来,深圳市虽然出台了禁鸣喇叭等相关政策,但交通噪声污染依然保持在67.5分贝,降低趋势不明显。监测结果统计见图1。
图1 市区交通噪声变化趋势
从图1看出: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交通工具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尤以机动车辆数量逐渐增加,影响车流量也在增加,但是由于“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加强了管理,道路交通噪声呈下降的趋势。2009年,对深圳市36条道路交通干线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交通干线总长度为125.5.4km,路段平均宽度17.22m,平均车流量1286辆/h,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5dB(A),低于国家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标准2.5dB(A)。见表1。
表1 深圳市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路段分布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到,近几年深圳市道路交通加权平均等效声级在65.9~68.0dB(A)之间。其中2005年最低为65.9dB(A),2008年最高为68.0dB(A)。5年平均为67.1dB(A),较“十五”期间年均值上升了0.3dB(A)。超过70dB(A)的干线长度呈下降趋势,2008年最长27.9km,2009年最短为10.6km。但由于交通噪声污染强度高,对区域声学环境影响最为显著。在开展监测的36条交通干道中,2009年交通噪声超过70分贝的有3条,占总数的0.08%。
2.3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比较严重
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是建筑垃圾外运、建筑材料运输等产生的车辆噪声,施工设备噪声,施工期间模板支、拆、浇灌及施工设备和装修工程施工使用的电动工具产生的噪声。建筑施工单位没有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使噪声任意排放。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抢时间,赶进度,缩短工期,竟违反环境保护部门关于禁止夜间施工的规定,实行昼夜24小时连续施工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居民和施工单位发生肢体冲突,引起集体访及法律诉讼。
2.4目前工业企业噪声污染的现状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噪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为运输原料的车辆而产生的交通噪声;因为改建、扩建而产生的建筑施工噪声;因厂区内职员的活动(例职员在娱乐室内唱卡拉OK)而产生的噪声;因鼓风机、排气扇、电机、各种机床等机械运转而产生的噪声。前三者是暂时的或间歇的,但机械运转噪声却是持续的。对工厂工人和附近居民的健康危害较大。我国劳动保护部门在对国内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铁路交通、印刷、食品、造纸等行业进行噪声声级调查和测试后得出工业企业车问噪声大多在75~102dB(A)之间,还有少量车间或设备噪声高达110~130dB(A)。下面是10类主要行业噪声声级范围(见图2)
图2 10类工业企业嗓声声级范围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这10大行业噪声声级范围大部分都超过国家劳动部和卫生部颁布的“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要求的85dB(A)。由此可看出如果再不加大对噪声污染的治理。将严重危害职工的健康,而且还将影响生产劳动,降低效率,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
工业噪声声源种类繁多,为了更有效地分析噪声和控制噪声,我们对各种设备的噪声功率级进行统计(见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工业企业噪声吉源大侈数分固定声源;根据噪声产生的原因可以分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磁性噪声;噪声声波没有明显的指向性;绝大多数声功率级超过85dB(A);多数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由此可见工业企业噪声污染的严重性。
表2工业企业各种设备的嗓声功率级
3 、噪声引起的直接影响
随着城市社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受到噪声影响的危害越来越频繁,而且益加严重,噪声现已发展成一种影响十分广泛的环境污染,被称为城市中“无形的暴力”。噪声影响着人们各种社会活动,比如影响睡眠和休息,妨碍交谈,干扰工作,使听力受到损害,甚至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噪声对人们直接影响是对听力损害的影响,噪声对听力机构的损伤,主要是强噪声导致内耳接受器官损害引起。人们在强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觉疲劳;长时间在90dB(A)以上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难以恢复,甚至会造成耳聋。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我国目前大约有1000 万职工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其中约有100 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2] 。1971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根据调查统计资料,公布了噪声性耳聋发病率与噪声暴露年限、等效A 声级的关系,见表3[3]
表3噪声性耳聋发病率
由表2可知,人们只要在高于80 dB(A)的环境中从事社会活动,超过1年以上就会产生噪声性耳聋,随着暴露年长增加发病率越高。在高噪声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刺耳难受。开始,一般讲话的声音还能听到,以后需要一个较大的声音才能听到,长此以往,就会发生耳聋。在高噪声车间里,50%~60%甚至达到90%的人患噪声性耳聋。爆炸、爆破声,大炮声(突然在150dB(A)以上极强烈噪声作用下)可使耳膜破裂出血,听骨损坏,造成永久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中的轻度耳聋:一般讲话还能听见,但有些耳聋。中度耳聋:平常谈话听不清,必须大声讲话才能听到,听阈提高40—60分贝。重度耳聋:对面人声讲话也听不清了,听阈提高60—80分贝。
4、噪声综合防治措施
4.1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和布局,对城市噪声的控制具有战略意义。城市规划应按照功能区划的分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规定居民区与工业区、商业区的卫生安全防护距离,设立集聚区,分清区域,各自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噪声对人们的影响。
新区(如宝安新区、前海新区、光明新区等)开发建设须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区内的各类功能区划分以及制定进入区内的企业类型准入条件,便于日后城市管理;旧城区逐步理清功能区划分,有步骤将居住区、商业区等人员集中的区域内污染较大的工业搬迁,区内现有扰民的餐饮服务文化娱乐设施应限期治理或停业,对分散在居民生活区和文教区内的工业噪声源必须搬迁或关停。
4.2严格的环保审批制度
对城市污染的噪声来源之一是工业噪声,深圳下属各区的工业项目须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和“三同时”制度,防止产生新的噪声污染源。项目的布局选址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必须配套设置隔声防噪的污染防治设施,防止产生新的噪声污染源。
4.3实施科学的技术措施
2010年1月环境保护部颁发了《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4],以实施各种技术措施指导交通和居住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建设,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如“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合理规划地面交通设施与邻近建筑物布局”;从噪声“源”、传声“途径”、敏感建筑物“受体”三方面入手,分层次控制交通噪声。采取降低车辆噪声(提高设计制造水平,加强运行维护),以及对地面交通设施采用低噪声的建设构造和形式控制噪声源;采取声屏障、绿化带等措施削减传声途径噪声;采取建筑隔声设计、交通管理措施(限行、限速、禁鸣)等主动保护手段保护敏感建筑物;采取安装隔声门窗,对室内声环境进行必要保护的被动防护手段等。
4.4大力的推行清洁生产
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应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噪声污染控制过程应从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单纯注重治理向发展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转变,从点源分散治理向污染集中控制转变。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施工工地环保法规,控制夜间施工作业。开展文明施工工地活动,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水泥搅拌可成立水泥搅拌站集中供给。文化娱乐场所可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音响设备,并安装隔声门窗以达到隔声效果。工业噪声污染防治须从源头上控制噪声,减小噪声源或者减小噪声源的强度,这是控制噪声最根本的办法。声源控制比产生噪声再去治理更为有效和节省资金。噪声源防治就要在生产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使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噪声或者少产生噪声干。生产企业对高噪声车间设置隔声门窗,对振动设备设置减振台座,对风道进出口安装消声器等,源头控制噪声。
3.5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利用社区工作站、工业区管理部门等配合,组织环境和安全生产等相联宣传活动,让宣传教育落实到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社区居民,有利于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多层次联合的环境防治、监督架构。让人们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治理噪声污染的责任感,使排放噪声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自觉地安装污染防治设施,彻底杜绝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深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9年)》,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我国职业噪声危害及其控制途径》佟德信·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7 (6) .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防治
环境噪声在物理上指不规则的、间歇的或随机的声音振动;在心理上指任何难听的、不和谐的声音或干扰。所谓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它具有普遍性、突发性、非永久性的特点。常见的噪声来源有打桩机、拨桩机作、铆钉机、凿岩机、空气压缩机、混凝土搅拌设备等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虽然对这些特定建筑作业作了种种限制,尽量避免扰民,影响城市环境,但这种施工噪声具有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集中,又往往是露天作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建筑施工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污染,近些年才被人们重视,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被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会使影响人的听力,甚至完全丧失,国外已把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有关资料表明,噪音大于45分贝时,开始影响人的睡眠,高达175分贝的噪音可以致人死亡。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一般在90~130分贝之间,其多采用露天施工,散出来的噪声远大于45分贝,已经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起居,严重的噪音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造成各种疾病。因此,改善施工环境,减少噪声污染,成为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1]。
2.我国建筑施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三十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还有关于给予受污染周围居民经济补偿的规定,虽然国家积极采取法律措施,然而诸多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首行,施工单位环保责任意识淡薄,无视法律法规,只重利益,不分时段,随意施工。其次,有些施工设备老化,尤其是高噪声设备,受人为因素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被淘汰。再其次,大多采用露天施工,没有规范的声音屏障;最后,工程监理与环境监测没有积极发挥作用,使噪声污染恶性循环[2]。
3.给有关环保部门的几点建议
3.1加大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的宣传力度
环境保护必须由环保部门的事转为公众的积极参与、自觉参与,这是公众的权利,也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在建筑施工噪声管理过程中,应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经常不断地对施工单位进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并纳入到施工员证考核中去,促使施工单位自觉遵守当地的环保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公众和管理部门的监督。从而在工作中采取一切可能降低噪声的措施,自觉进行噪声治理,将施工噪声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3.2加强施工过程中噪声源的监测
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的现场检查是有效控制施工噪声扰民的根本途径。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大噪声源75~90dB(A)时,在100m处衰减至60~55dB(A)范围内有噪声敏感点的都应测施工场界噪声。适当增加监测点位,做好监测记录,以备参考;适当增加监测次数,避免用一次性监测结果一锤定音;提高监测结果的透明度,监察或管理人员要到工地监督,以防施工单位作弊。
3.3严把项目审批关
针对城市建设实际,要着重抓好建筑施工工程登记、注册和申报审批工作,切实将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同时,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有一些是相对固定的,如吊车、混凝土、搅拌机等,审批时要把这些设备合理布局,远离噪声敏感区域。若条件允许,对这些设备加盖临时性封闭结构或安装消声器,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对施工期间运输材料车辆的管理,限制运输途径和时间,减少噪声污染[3]。
3.4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增加噪声污染防治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周边单位和居民等相关利害人拥有噪声污染的知情权;加大对建筑工地行政处罚力度,提高建设方、施工方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建筑工地的噪声超标准排污费和办理了夜间施工证明的建筑地也要确保夜间噪声超标排污费征收到位。
3.5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经批准从事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严格执行夜间施工的许可证制度,严禁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活动。
4.给施工企业的几点建议
4.1积极改进作业技术,增加隔间围护
可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施工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对不得不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可以搭设作业棚,以减少强噪音的扩散。另外,施工现场可应用围护结构的全封闭技术,新型隔音围护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作业噪声向外界的传播强度。
4.2合理使用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布局和使用施工机械,妥善安排作业时间。施工中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对高噪声施工机械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从声源上控制噪声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机械的产品噪声标准,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4.3利用吸声、隔振和阻尼等声学方法控制噪声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吸声砖等吸收声音;隔振就是利用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将振动能量从振源传递出去;阻尼就是用内摩擦损耗大的一些材料来消耗金属板的振动能量并变成热能散失掉,从而抑制金属伴的弯曲振动,使辐射噪声大幅度地消减。常用的阻尼材料有沥青、软橡胶和其他高分子涂来料等[4]。
总之,让城市安静,不仅是市民生活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应当加紧建筑工程的建设,但不可以噪声扰民为代价。环保部门应当尽职尽责,加强城市建筑噪声的监督与控制;施工企业应认真分析噪声来源,利用先远的工艺和设备从根本上消除噪声。
【参考文献】
[1]任阿娟.施工与噪音协调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7.(23).
[2]孙其跃.浅议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与控制[J].民营科技,2010(04).
1、教学内容:家乡的污染和防护以及爱护美丽的家乡
2、内容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家乡的污染和防护以及爱护美丽的家乡指的是家乡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受到了破坏和污染,具体表现在大气污染、水土污染、噪声污染三方面,了解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能采取什么办法来爱护我们美丽的家乡;其核心是认识污染和情况,了解相对的改善办法,理解它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找出能改变或者改善的措施;教学的重点是了解污染状况,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认知是哪些污染了家乡,通过图片,视频,交流等方式来了解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与说明
1、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污染情况;
(2)、小学生能做到的减少污染的办法;
(3)、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目标说明:
(1)、了解家乡的污染情况指的是让学生认识美丽的家乡在被大气污染,水土污染,噪音污染。
(2)、小学生能做到的减少污染的办法指的是认识一些作为中小学生能做到的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方法。
(3)、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指的是在学习中激发和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其从内心深处来爱护环境。
三、教学问题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污染对我们的影响认识不全面,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我们周边的自然环境不错,学生的相关了解较少。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多收集一些漫画、图片、视频,让学生眼见为实,真实的了解这些方面。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用优美的家长风景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活动:
1、我们的家乡云南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他的风采。
2、如果要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家乡云南,你会说?
(青山绿水、碧水蓝天、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活动二:大气污染
设计意图:了解家乡的大气污染的情况
师生活动:
1、同学们,我们的家长非常美丽,但是在家乡飞速发展的同时,家乡的环境也在遭受着污染和破坏,你知道有哪些污染?
(大气污染、水土污染、噪声污染)
2、什么是大气污染?
(即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的物质。)
3、你看见过那些大气被污染的现象?
(工业废气、生活废气、汽车尾气)
4、大气污染还会引发雾霾现象,你知道雾霾吗?
(观看视频,了解雾霾)
5、家乡的大气被污染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你觉得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学生阐述所言)
活动三:噪声、水土污染
设计意图:了解噪声、水土污染的情况和危害
1、家长的环境污染不止大气,还有噪声污染,想一想噪声污染有那些危害?
2、噪声污染确实让人烦恼,心烦意乱,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但让我们更痛惜的是水土污染
3、你知道哪些水土污染的现象?
4、漫画欣赏:毒苹果 (你怎么对待环境环境就会怎么对待你)
5、面对这些情况,你有哪些好点子,来改变、改善它?动一动脑筋提出你的建议。
(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