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双减政策实施的原因

双减政策实施的原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03 14:40: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双减政策实施的原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双减政策实施的原因

第1篇

关键词:污染减排;减排目标;形势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濒临东海。全县总面积269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78.92万人。目前,永嘉县正处于省级生态县创建的重要时期,到2014年还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这就决定了永嘉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采取各种措施完成污染减排的硬指标。

二、永嘉县污染减排形势分析

1、减排工作压力大

在面临着向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形势下,污染减排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减排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每年产生的污染物增量居高不下,难以人为控制。以2010年为例,永嘉县GDP增长率为11%,但新增COD555吨,每年污染物COD新增量需要建设一个日处理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抵消。

2、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前几年受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减排压力有所反弹,对于造纸、铸造、电镀等重污染行业和落后产能,有关乡镇考虑经济发展现实问题,难以下决心整治和淘汰,导致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项目实施不到位,难以实现 "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思路,整个产业的升级上档步伐有所放慢。

3、环保投入不足

资金缺口大,造成了目前城镇污水收集率低下,个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吃不饱"的现象。

4、环境监管能力不足

永嘉县辖区大,环境问题欠账多,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监察、监测人员编制远达不到要求,直接影响监管减排、监察系数和监测频次。而且目前减排工作需各部门联动,但是污染减排核查核算是环保部在执行,造成污染减排任务都落到环保部门身上,部门间协调存在很大问题。

5、减排核算方法过于繁琐和严格

减排是全民联动的事情,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现在的减排核算方法过于繁琐,核算时要各方面的数据,如GDP增长率、城镇人口增长率、污普基数等数据。这样造成核算时间长,每年的核算数据出来时政府部门年终考核早已完成了,考核地方政府的意义就失去了。国家减排核算方法过于严格,永嘉县部分减排项目未得到认可或认可量小于实际排放量。如国家只对采取双碱法并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的大锅炉认可,小锅炉不予以认可,而永嘉县的企业规模小,存在大量6吨以下燃煤锅炉已实行双碱法脱硫但无在线监控,这些锅炉没被认可,也损失了很多减排量。

三、推进减排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高度重视,完善考核制度

充分认识做好"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检验经济是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标准,进一步落实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要求。要全面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狠抓监督检查,严格考核问责。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明确分工,密切协调配合。

2、严格控制污染增量,严禁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进入

在项目立项上必须严把源头关口,把高能耗高污染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支持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真正从源头上抓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环评不符合项目一律不得立项,杜绝引进能耗大、污染重、效益低的项目,在重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真正的繁荣。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把节能减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刚性指标,严格执行《永嘉县"十二五"期间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实施方案》,按照"三生融合·幸福永嘉"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思路,全面推进电镀、印染、造纸、化工、合成革等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工作,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4、大力推进减排重点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县的COD、NH3-N、SO2、NOX的减排任务,将通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瓯北镇、上塘镇污水收集率,桥头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桥下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乌牛污水处理厂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企业污染整治、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快企业锅炉脱硫工程建设、淘汰小锅炉建设集中供热项目、控制企业用煤以及加强环境管理执法力度等措施来完成。

5、加强污染减排环境管理,加大环保投入

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管,对污水处理厂建设、企业治污设施运转、脱硫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专项督察,确保监察系数稳定提高;永嘉县农村地域大,畜牧养殖业发达,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适度控制畜禽养殖规模,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实现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增加投入,稳步推进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重点放在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6、减排考核体系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 减排的直接目的在于改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的改善是检验减排到位的重要标准。但减排考核结果以减排指标下降率公布,未将环境质量改善列入考核内容。有些地方环境质量虽得到明显改善,但因减排指标下降率低,考核成绩差。现在,减排考核虽然只是单项考核,但实际上已成为环保考核最核心的内容,是对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否的评价。建议加大环境质量改善在计分办法中的比重,鼓励各地通过减排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减排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增量核算值高。永嘉县工业减排重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基本上都已核算,减排几无潜力,因此完成"十二五"削减任务重点项目就落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新增量核算值太高,"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排放必然是呈上升的趋势。因此,建议改变新增量核算方法。

结语

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改善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我县目前减排形势严峻,政府部门要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温州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2011.

第2篇

总结我市年环保工作成果,为贯彻落实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安排布置今年任务,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刚才,市政府惩办奖励了环保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俊文同志作了工作演讲,就我市环保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安排安排,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一)从宏观环境看。

国内有两大新闻最吸引人的眼球。一是南方的风沙,近期。为10年来最强,一直刮到日韩、台湾,台湾有媒体讪笑说: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二是西南大旱,连续200多天无雨,正全军全民动员抗旱。究其原因,环境遭破坏,自然在报仇。

丹麦举行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去年底。各国吵成一团,美国授意国际能源机构(IEA发表统计,说中国已经在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今年2月3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出“总动员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总理在政府工作演讲》中谈到去年节能领域的政策方针: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并具体提出“今年要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中央给予的信号是继续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二)从我市情况看。

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2009年。也是环保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工作主动性明显增强。全市环保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服务发展的意识日益强烈,环评审批效率切实提高,全年审批了323个建设项目,争取各类环保资金2274万元,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减排工作效果显著。市GDP增长12.7%背景下,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却实现了连续三年“双下降”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尤其是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提前一年达到十一五”控制目标。处置突发事件反应迅速。妥善处置了两起跨省非法倾倒危险化学品的恶性事件,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此,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惩处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奋战在环保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

污染物发生量不断增加,但是当前我市环境维护工作存在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减排压力日益加大。随着我市的大发展、大建设。将加重我市环境负荷。二是水污染依然较为严重。尽管已投入大量资金对宋汤河、涡河进行了综合整治,沿岸景观得到改善,但大多数坑塘没有治理,涡河两岸排污口还没实施污水管网截流,生活污水直排涡河,严重污染我市水体,市民对此意见很大,这也不符合创建园林乡村、文明乡村的要求。三是环境平安隐患极大。涡河、惠济河、小红河等河流入境前汇集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水质终年处于劣五类,近年来,因河南污水下泄引发我市多起跨区域水污染事故,同时,市一些企业环境维护意识不强,污染物超标排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如三星化工噪音问题、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污染问题。四是城镇生活污染和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村乡镇垃圾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科学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垃圾焚烧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各部门要把环境维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打造蓝天碧水,建设美好家园,提高幸福水平。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严把项目准入关。要正确处置环保与发展的关系。降低项目环评门槛。发改、经委、环保等各级相关部门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下联动,密切配合,严把环保准入门槛,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覆辙,坚决防止外地污染企业转移到市,从源头上遏制新的污染源,切实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近期发展与久远发展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要认真贯彻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重点抓好“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重点流域区域开发规划的环评,根据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对重点产业布局、发展规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评估,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维护相协调。对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好项目,要开设绿色通道,确保项目顺利上马;对高耗能、高排放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要从严把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项目,坚决不批,以免贻害地方、贻害子孙。

二)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一是抓好乡村环境治理。建设、环保、安监、人社、技术监督、城管执法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尽快组织实施以控制城区烟尘污染、燃煤及粉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为重点的蓝天工程”实施以饮用水源保护、污染治理和城区坑塘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碧水工程”综合整治涡河、宋汤河、丁家坑等城区河流、坑塘,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要加快城区道路改造步伐,加强乡村道路的美化绿化,加强各居民小区的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维护。今年,国家拿出25亿,省里拿出3.2亿,实施“以奖促治”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整治规模。各地要充分利用这项政策,积极组织开展项目申报,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资金支持,解决农村更大范围的环境问题。要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总结和推广垃圾焚烧试点经验,所有中心镇、建制镇、扩权镇今年要完成垃圾焚烧试点工作,逐步配套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全市所有乡镇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同时,各地要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监管,划定禁养区,优化养殖业布局,力争今年年底前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现达标排放;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与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环境质量不时改善。

三)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水是生命之源。人均占有量缺乏全国的1/4不到全省的一半,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正在积极做规划,争取实施引水入亳工程。各级水务、建设、卫生、环保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源维护区分级管理,加大对饮用水源地周边污染源的查处力度,确保饮用水源安全。继续抓好淮河流域枯水期间的限产减排工作,加强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平安。市环保局要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动身,工业污染防治、污水处置设施建设、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及早谋划和储备项目,争取列入“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获得国家和省更多的支持。

三、确保实现目标

实施“十一五”环保规划的决战之年,去年。污染减排和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这两项硬任务,必需全部完成。各级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将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作为硬骨头来啃,确保完成任务。

一)抓组织领导。做好环保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把环境维护目标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时完善环保目标考核制度。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今年减排目标责任书。希望回去后,尽快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明确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督促检查,盯紧抓牢,务求主动。要加强调度,对于不能按期建成的减排项目,要及时调整,确保不影响减排进度。市环保局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各市减排项目的督促检查,每月对各县区减排进度进行调度分析,及时向市政府演讲。

二)抓资金投入。积极引导污染治理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运营主体社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新格局,加快污染防治进度。逐步提高财政支出的比重,把重大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银行贷款,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污染项目治理。重点推进全市医疗废物、垃圾处置场、污水处置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依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积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治污设施的社会化运营。要突出抓好四个污水处置厂的管网建设和提标升级,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加快乡村污水管网和截污工程建设,提高运行负荷率,确保乡村污水处置率65%以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减排效益。

三)抓执法监督。环保部门作为全市环境维护的综合管理和执法部门。不辱使命,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要停产治理。对建设项目未批先建的要强制停止建设;对偷排偷放、擅自闲置治理设施的企业和单位,要从严从重处置;对造成严重污染事故的单位,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3篇

限电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特别是在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有序限电能综合降低能源成本,缓冲因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波动。但限电并非拉闸断电“一刀切”,保证居民用电是实施有序限电的一个基本前提。这方面,东北部分地区可谓教训深刻。

限电不是偶然的,受极端天气、能源供应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都曾采取限电措施。今年9月份以来,已有江苏、云南、广西、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启动限电措施。

具体到本次拉闸限电,东北地区主要受煤炭供应不足的影响,这背后既有火电企业因煤价上涨导致的发电意愿不足,也有因今夏持续发电使得煤炭库存下降的因素。此外,发电机组停机检修,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出力不够等,也影响了一部分电力供应。

与东北地区不同,南方地区限电的主要原因更多是出于实现“能耗双控”年度目标的主动选择。今年上半年,在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的背景下,部分省份能耗双控指标未能完成,甚至在能耗强度等关键指标上还出现了不降反升。国家发展改革委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江苏、广西、广东、福建等9个省份被列为一级预警,这应是上述地区出台限电措施的原因所在。

无论是煤炭供应不足,还是“能耗双控”目标倒逼,各地在采取限电措施时,都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原则,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牺牲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为代价,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会给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势头制造新的困难。在实际操作中,更要坚持能效优先和保障合理用能相结合、普遍性要求和差别化管理相结合、政府调控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做法,强调统筹谋划全国“一盘棋”,最大程度减少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第4篇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2007年5月10日,央行2007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日也我国2006年《国际收支报告》。两份报告都指出了解决当前“双顺差”问题的迫切性和艰巨性,认为持续“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猛增的主因,明确了中国将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持续性双顺差的现状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增长迅猛。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高达2499亿美元,同比增长55%,资本项目顺差也高达100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这一趋势继续保持,贸易顺差更高达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3.1%,成为推动外汇储备的超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2007年6月,外汇储备已突破1.3万亿美元大关。持续高额“双顺差”及随之产生高额外汇储备是柄“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和就业的增长、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提升中国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另一方面,极有可能催生中国经济的泡沫,延缓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加重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导致国内经济发展失衡,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摩擦。高额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隐忧。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性的成因

1、加工贸易仍将占主导地位。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加工贸易。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顺差高达1889亿美元,而一般贸易顺差仅831亿美元。由此可见,当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中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的低廉构成了经济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我国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的状况近期不会发生重要改变。

2、内需不足仍是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从我国最终的需求结构看,国内居民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2006年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51.1%,尽管2007年上半年消费增长15.4%,创下近十年的增长新高,但在GDP总比例中并没增加。而我国投资所占GDP比重长期偏高、投资增长率高意味着产出规模不断增大,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则意味着不断增加的产出不能被国内消费所吸收,于是过剩的供给只能通过出口来出清。此外,我国内需的不振也影响进口的增长,2006年进口同比增幅回落高达25.7%。尽管2007年6月1日财政部决定对209项进口商品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鼓励进口,但6月份进口增速只有14.2%,远低于出口增速。

3、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反映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之间的矛盾。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速年均超过9%,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结构调整步伐经常处于滞后状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内部集约化、高效化趋势不明显,第三产业整体水平落后,十几年一直徘徊在34%左右,这种产业结构状况无法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需要,导致有效总需求不足。此外,我国还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价值少、地区差距大、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内部平衡的实现。

4、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较难逆转。过去几年中,全球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加快,外国资本在华投资迅猛增长,东亚地区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已大量转移到我国。这些投资已陆续形成了生产能力,开始向欧美市场转移产品,形成中国对欧美市场的较大贸易顺差。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六成左右并逐年增加,这加大了我国贸易顺差的压力。另外,在大量国内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仍大量涌入,这也是造成资本项目下顺差的主要原因。

5、对内对外政策调整需循序渐进。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奖出限入”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近年来国家陆续进行了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外资、外贸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政策调整生效需要时间。而且社会各界对于怎样有效、渐进地进行政策调整还没有统一认识。因此,双顺差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持续存在。

三、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我国资源短缺但劳动力富足,在今后仍应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目前,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准入门槛偏低、产业层次不高、加工环节技术含量较低、区域发展失衡、管理手段和政策不配套等。因此,必须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化率,延长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价值链;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逐步淘汰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加工贸易企业,使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另外,我国绝大部分加工贸易来自外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问题也是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问题,应该对外资引进有所选择,更加注重外资的质量,减少盲目鼓励出口、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

2、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在贸易顺差巨大的情况下,增强国内消费是消化长期高速增长的投资形成产能的唯一途径。更重要的是,持续、稳定、合理比重的国内需求是维持GDP长期稳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增加国内需求也是解决“双顺差”最根本的途径。增加国内消费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居民工资的增长速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以及教育体系,为居民增加消费消除后顾之忧;缩小城乡、地区、行业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以增加农民消费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民、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

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国际市场对我国商品需求强劲,即使调整人民币汇率、降低出口退税,出口降幅也有限。要解决过高的贸易顺差,关键是有效扩大进口。首先,应该很好地利用进口比较优势,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推动进口多元化;运用适当降低关税和调节增值税和其他附加税费的方法,鼓励扩大农产品、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重要资源型商品进口。其次,应尽快建立重要进口资源储备体系,使国家储备、商业储备和企业义务储备相结合。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应将一部分转为实物储备,进口一些国内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4、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5、适时应对,调整政策。第一,采取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既要紧缩银根对冲过多流动性,又不能盲目加息,导致进一步加深由于国内储蓄高于国内投资导致的内部失衡。因此除了降低利息税,还应将贷款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继续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上,并对符合产业导向和进口导向的贷款给予政策性倾斜。第二,尽快实现对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原则,减少外资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比例,实行与世界贸易组织不冲突的产业政策,限制外资进入特定产业。第三,适当放松资本管制,鼓励企业在国内上市,鼓励三资企业利用国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对策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在进口方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亿美元,支出343.69亿美元,逆差133.54亿美元,与2005年运输逆差63.32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70.22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态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这几年里,“双顺差”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惯例”。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5472亿美元,进口41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18%;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增长1.3倍,改变了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0亿美元,增长21%。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7亿美元;我国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流入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亿美元。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78亿美元,增长21%;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汇回6亿美元,增长142%;净流出74亿美元,增长17%。“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

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子先,张晓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验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0).

2、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

第6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老工业基地 振兴

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和1000亿元两大关口。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了生态环境。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技术进步等措施。污染物排放的两个重要指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则首次出现双下降,呈现历史性“拐点”;全省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3年以来首次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率超过同期计划,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一、“谁受益、谁补偿”实施生态补偿政策

长期以来,辽宁东部山区因为生态保护的原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但却为沈阳、抚顺等特大城市的供水做出了重要贡献。按“谁受益、谁补偿”原则,从2008年起,辽宁省政府开始对东部地区实施生态财政补偿政策。在辽宁省东部地区水源涵养林建设重点区域内,选择符合有林地面积100万亩以上、天然林面积50万亩以上和大型水库所在地三个条件之一的县作为生态补偿对象。按照上述条件衡量,岫岩县、新宾县、桓仁县等16个县区被列入补偿范围。补偿突出重点区域,在东部地区水资源涵养基地范围内,以森林资源面积和保护大型水库水质为主要依据,合理划定重点区域,作为实施生态补偿的范围。根据与生态效益密切相关的因素,选择客观公正、易于计算的森林资源指标,作为实施生态补偿的测算因素,同时根据省财力状况,合理确定生态补偿资金额度。省对东部地区的生态补偿以县为测算单位,并将生态补偿资金直补到县,增加其可支配财力,重点保证乡镇政权有效运转。并通过明晰所有权、开放建设权、搞好经营权,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以各种形式参与生态建设。逐步建立起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二、启动生态省建设,确定长期发展目标

2007年,辽宁正式启动了生态省建设,并被列入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计划用20年时间,分三个阶段,通过建设生态经济、资源支撑、环境安全、自然生态、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实施绿色创建、生态产业、生态保护、综合整治、环境建设五大工程,依靠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监管机制、投入机制、创新机制、参与机制五项机制,完成生态省建设任务。提出了由29项指标构成的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除国家指定的22项指标外,特别增加了单位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两项经济发展类指标。已有沈阳、辽阳等20多个市(县),启动了生态市(县)建设,鞍山、抚顺、盘锦、桓仁等市(县)正着手生态市(县)规划编制工作。2007年,辽宁提高了万元GDP能耗及降低率这项指标在年度考核体系中的档次和权重,将万元GDP能耗考核权重由7%提高到10%,仅次于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市两级用于节能的专项资金超过1亿元。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辽宁城市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发展成本和环境代价。如今,辽宁正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区域污染治理步伐,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转变经济增长主式,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统一。并提出今后5年,人均生产总值要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的增长必然意味着对能源、资源需求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污染排放的增长。而辽宁却提出了万元生产总值耗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2%的环保目标。

辽宁是全国惟一的一个循环经济试点省,为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共赢,就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沈阳、大连、抚顺等城市,纷纷开展了优化城市产业布局行动计划。在抚顺市,结合中油抚顺石化公司实施百万吨乙烯技术改造工程,将石油一厂等污染企业迁出市中心。辽阳市开展了以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的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小钢铁等落后产能。

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辽宁正处在全面振兴和沿海开发开放的关键时期,“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正在火热进行,“辽中南城市群”迅速崛起,沈抚同城化建设正在实施,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在生态优先的理念下进一步加以落实和推进。树立“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用行动来实践科学发展观。 辽宁还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因为不同的产业结构对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十分巨大。例如,我国重化工业的能源消耗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产业。1994年至2003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平均为1.65吨标准煤,重化工业为8.3吨标准煤/万元。而服务业,万元GDP能耗水平低于1吨标准煤。

借生态建设之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选择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对不符合辽宁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如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限制其发展。2007年,沈阳市铁西、浑南地区把绿色招商、生态招商、产业链招商作为提升产业层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铁西区,招商有“三道门槛”:环保不达标的项目“一票否决”;水、电、气等资源消耗大的项目限制进入;限制国家即将淘汰产业进入,鼓励电子、汽车、新能源等高新项目落户。坚决不上垃圾项目、污染项目,从根本上消除了污染源,环保门槛的提高并没有影响经济效益的增长。铁西区通过资产重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相继引进了中复连众、丹东曙光及韩国现代重工、德国林德等大项目,培育了铸锻、仪器仪表等20大基础产业集群。生态建设还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辽宁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而在倾力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辽河油田,一年节能、节水、节地的效益就已突破亿元。到2007年底,沈阳市人均绿地达到12平方米,拔掉烟囱5000多根,在不久前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环保民生指数”沈阳市的环保满意度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位。

五、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减排目标

辽宁是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比重大,污染负荷比较重。国家给辽宁省的任务,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十五”期末削减12%,化学需氧量削减12.9%,考虑经济增长因素,实际削减比例将会达到50%,污染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辽宁省减排的指标额度相对较大。在困难在压力面前,辽宁还把节能减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多措并举强势推进污染减排。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创建一批“零排放”企业,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能减排准入门槛,为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创造空间,特别是在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进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切实提高对水、土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石化、冶金、机械装备等重点产业向集约化、高级化、系列化和高加工度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资源持续利用水平,解决好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问题。

2007年辽宁省启动了重点流域、行业环境整治3年行动计划,通过在17个区域,7个行业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2007年以来,全省共实施重大污染治理工程130项,大气治理工程258项,分别削减COD8.26万吨、SO210.51万吨,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总投入达70多亿元,使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是辽宁污染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要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根本途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改造并举,确保在多还旧账的同时不欠新账。辽宁省从控制增量入手推进污染减排,对新上项目执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坚持把总量审核和实施清洁生产作为前置条件,对未明确总量替代方案和未取得总量确认意见的,对没有采用国内先进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严格控制水泥、冶金、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严格产业政策。2007年,辽宁还频施环保重拳。依法关闭小火电机组50万千瓦,关停小钢铁452家、小水泥30家、小碳素17家;启动了全省造纸、印染、糖醛行业整治工作,关停造纸企业177家,停产治理印染企业20家,减排COD近5000吨。在17个重点区域、7个重点行业共实施减排工程380多项。通过以上措施,2007年,辽宁全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6天,同比增加6天,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针对环保基础设施薄弱、面源污染突出、工业污染加剧等农村环境问题,辽宁全力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到2007年末,辽宁已经建成40个环境优美乡镇、400个环境优美村,涌现了长海县獐子岛镇、海城市王家堡村等一批农村生态建设先进典型。在环境优美村,人们过上了这样的生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70%以上,村内无污水沟、臭水塘”、“农户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率80%以上”。

六、创新生态管理,强化监督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为保障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辽宁省成立了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化的领导机制、法制化的监管机制、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自主化的创新机制、社会化的参与机制,来保障绿色创建、生态产业、生态保护、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五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建立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受损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生态有价的理念,逐步形成“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生态保护格局。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情况的监督,依托科技进步,实施专业监控、在线监控、全程监控,坚决杜绝企业超标排放行为,通过严格监管,督促整改,使节能减排、保护生态成为每个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的自觉行动。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各类群众性环保组织作用,采用普及生态知识、树立典型、主题活动等形式倡导崇尚文明,爱护生态的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人人关心、爱护、监督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和热爱家乡的极大热情。并通过不断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皮树义张毅崔鹏:科学发展强辽宁(高举旗帜,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N].人民日报,2007年2月29日

第7篇

    一、“德班气候大会”的主要进展

    2011年底,第1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以下简称“德班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虽然会议期间出现了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等事件,但总体而言,与会各方表现出更为理智的态度和务实的谈判策略,按照“巴厘路线图”推动谈判的意愿也比较清晰。经过反复磋商,德班会议取得了一定的积极进展。从中方的角度来看,德班会议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基本实现了“三个坚持”,即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坚持双轨制的谈判模式,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对《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达成妥协,这无疑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三是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在减排资金安排上有所突破;四是在2010年坎昆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减排技术、能力建设以及透明度等方面的机制。另外,德班会议还对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公约》的实施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设定了相关进程。然而,德班会议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会议未能全部完成“巴厘路线图”的谈判,坎昆协议和德班会议成果的落实也尚需时日,而发达国家自身减排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政治意愿仍明显不足,这成为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主要障碍。

    同时,回顾过去20多年来的谈判历程可以发现,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一直是步履蹒跚,各方矛盾和纷争不断,谈判主导权争夺激烈。由于约束力有限,一些通过反复讨价还价艰难达成的减排方案在各国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在谈判机制和模式上,发达国家力推“并轨”,以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最终达成单一的协议,进而使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而发展中国家则坚持“”谈判,坚守“巴厘路线图”的原则[3](P9-16)。这表明现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机制越来越显现其局限性,迫切需要创新谈判机制,以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破解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之间及其与三个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巴西、印度之间的利益纠葛,避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沦为国际政治新格局的博弈工具,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机制创新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尽管德班会议及其取得的成果对维护现行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机制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欧债危机、“页岩气革命”、“弃核风潮”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减排的整体氛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与哥本哈根会议前后的“喧嚣与鼓噪”相比,“气候变化”的话题不再热得烫手,而是似有转冷的迹象。在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有关德班会议的报道很少见诸主要媒体,这与哥本哈根会议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科学家和政治家将气候变暖由一个边缘概念变为全球主流共识的努力似乎正面临新的挑战和质疑[4](P36-37)。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应用前景不明朗、相关研究资助力度减弱、公众关注度下降等因素,使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全球减排资金机制和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加剧。

    二、“后德班时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

    (一)在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下,发达国家资金支持受限

    2011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并加快向欧盟的核心国家蔓延。由于引发危机的制度性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使得救助难度增大,危机存在长期化的可能性。欧债危机的阴影使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加,欧元区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尤其严峻,而新兴经济体虽维持较快增长,但增速也有所放缓,这势必抑制全球能源消费,进而减少各产业部门以及交通、建筑和居民等领域的碳排放。撇开欧债危机这一特定因素的影响,从长期趋势来看,即使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主要发达国家也不可能依靠传统高耗能产业重振实体经济,而必然要通过开发绿色、低碳技术,并通过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恢复经济活力。因此,主要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快速、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减小。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及后续的欧债危机对发达国家财政状况的影响尤为突出。目前,欧盟、日本、美国应对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产生了大量财政赤字,而地震则给日本造成了巨大财产损失,灾后重建所需的巨额资金使日本政府的财政情况雪上加霜。这将使主要发达国家对本国减排的财政支持捉襟见肘,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政府投入以及新能源市场化发展的财政补贴受限,进而对其温室气体减排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中,如果我国继续在提供减排资金方面施压,将使发达国家很难承受。

    (二)“页岩气革命”正在改变全球能源格局,增强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底气和实力

    以页岩气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开采技术成熟,进入量产阶段是美国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为降低能源外部依赖,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对页岩气开采的大量投入终于在21世纪头十年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关键技术的突破使美国页岩气已具备商业化开采能力,产量急剧扩大。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达1 379亿立方米,占其天然气总产量比重由2006年的1%大幅上升到23%,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其页岩气产量为中国当年天然气总产量的1.46倍。2011年,美国已由燃料进口国转为燃料出口国,这在过去半个世纪从未有过。据预测,全球页岩油储量约11万亿~13万亿吨,而世界常规石油储量仅为4 000多亿吨。按目前需求测算,页岩气将保障美国百年以上的天然气使用。到204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占其天然气总产量的40%以上。随着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美国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其中,2012年1月,天然气井口价格、居民用价、商业用价、工业用价和发电用价分别比近期价格高位的2005年下降了68.2%、34.5%、25.2%、60.0%和66.2%①。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使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天然气替代煤炭,导致发电用能成本下降、排放减少,而且价格下降后,美国货车开始使用天然气作燃料,陆路交通部门也将减少对汽油的依赖。

    虽然页岩气开采中的环境问题被一再质疑和诟病,但被称为“能源领域新革命”的页岩气成功开采使得非传统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市场上异军突起。美国页岩气产量扩大不仅有助于缓解其国内天然气供求矛盾,而且还将削弱俄罗斯、伊朗等能源出口大国的国际影响力。据美国贝克研究所的一份报告预测,俄罗斯占西欧天然气市场的份额将由2009年的27%降至2040年的13%。目前,波兰等欧洲国家正加紧页岩气开发利用,以重塑欧洲天然气市场,加拿大、阿根廷、中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积极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正如《世界能源展望》(2011)指出,全球将进入“天然气的黄金时代”。除了页岩气之外,加拿大的含油砂、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的特稠原油等新资源可提供13 000桶石油,从而增强了全球非传统化石能源的乐观预期②,而这些因素都将给世界能源格局带来重大变局。同时,作为低排放能源,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增长将对温室气体减排前景产生深远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等国家的减排压力,进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可以预见,页岩气开采将为美国左右中东、北非地缘政治添加重要砝码,成为其主导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有利条件。

    (三)新能源产业需求波动,贸易摩擦加剧

    根据英国BP公司的《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1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15.5%,为199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其中风电保持强劲增长,增幅达22.7%,而OECD国家仍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77.5%[5](P38-39)。虽然可再生能源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但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却出现波动。以美国为例,随着天然气价格不断下降,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成本劣势进一步凸显。在日本、欧盟的技术优势和中国制造优势的两面夹击下,美国风能和太阳能产业的市场潜力被挤压,投资收益下降。同时,经济低迷导致能源需求不旺,政府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财力不足。这些因素使得私人资本对风能、太阳能产业的投资热情减弱,金融危机后出现了一轮风能、太阳能投资低潮。2011年,美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投资强劲反弹,第二季度投资额达105亿美元,约占全球该领域投资的1/4。尽管投资回升,且投资者仍看好新能源的长期前景,但太阳能等新能源在美国的投资吸引力却已不如先前。

    另从新能源设备国际贸易的情况来看,受欧债危机、美国天然气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发达国家对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补贴减少,国际市场上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需求下滑,企业生产萎缩,导致价格竞争向新能源等产业蔓延,贸易摩擦开始渗透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领域的贸易摩擦中,首批主要受害者仍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对6家光伏企业起诉中国输美光伏产品正式立案,这是美国首次对我国新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尽管2012年3月美国商务部初裁结果所征收的惩罚性税率比预想得要低,但仍产生了严重的负面示范效应。紧接着,德国太阳能经济联合会准备在欧盟27个成员国针对中国光伏产品提出反倾销诉讼,而美国也意欲对中国的风电产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欧美等国采用这些贸易保护手段,不仅旨在遏制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进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动,而且在“双反”调查过程中,一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新能源企业股价频繁波动,为国外金融资本向我国优质实体资产渗透带来可乘之机。

第8篇

一、认真做好全省行业决算报表工作

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局计财司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通过全省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我省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数据质量明显提高。总体来看,我省的行业决算报表工作主要是分四步走:

(一)领导重视,及时部署报表工作

林业厅高度重视林业行业会计决算编报工作,每年国家林业局计财司会计决算工作布置会结束后,厅计财处即形成会议的贯彻意见,并分别向厅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进行汇报,厅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对报表布置工作作出明确指示,提出具体的要求,计财处立即落实,组织召开全省决算报表编报培训会,厅分管领导亲自到会指导,传达林业会计决算工作的新要求和报表系统的新内容。及时加强培训工作,并明确各市县由专人负责,确保报表编审工作有序推进,及时完成。

(二)确定口径,创新报表填报方式

林业行业决算报表工作涉及的项目和资金数据较多,为确保稳步做好决算工作,全省已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

1.细化资金,制作对账单。全省每年从资金下拨时就开始制作对账单,根据资金来源分为中央财政专项表、省财政专项表、基建资金表和政府性基金表,将资金分解细化到县一级,年底根据国家局下发的资金对账单和报表格式,将每个项目资金定位到报表具体的行列,确定口径,减少填表时的不统一问题。

2.创新报表填报方式。省厅在前两年的报表审核中发现,因单机版报表表格无固定功能,在填制报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错行的现象。在全省财会人员集思广益下发现可以利用Excel表格功能来避免错行现象,将报表格式导出到Excel,通过Excel表格的公式功能,制作一个模板,使报表和对账单联系起来,报表数据直接从对账单提取,完成报表的Excel模式后,再将数据直接复制到报表系统中,这样可以减少人为的差错。

(三)加强审核,提高报表数据质量

为了提高决算报表的数据质量,省林业厅着重加强了审核环节。

1.市县自审。由各市林业局按照省厅下发的对账单,对所辖县市区进行指标审核,同时与造林、林场、苗圃等主管部门核对面积、个数等相关指标,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再上报省厅。

2.互审。省厅选取业务娴熟的财务人员成立互审组,将全省报表任务分解到互审组成员,每个成员将审核结果及时反馈相关市县,督促改正。通过互审,既加强了各市之间的交流联系,又使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召开汇总会。全省每年召开决算报表汇总会,因近年财务人员变动较大,在汇总会上特意安排“老带新”环节,有经验的财务人员带新人对报表进行审核,以此提高新财务人员的水平,使他们能尽快上手。同时对之前审核发现的错误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决算工作水平提供依据。

(四)做好分析,加强报表数据运用

省厅每年都对汇总的报表数据进行仔细研究和深入分析,形成详尽的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帮助领导了解全省林业当年的资金投入、使用以及产业发展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相关依据。如通过决算报表,能够看出各地为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投入资金已超过100亿元,在核对国有林场改革基础数据时,也优先同报表数据进行比对,从而最大限度利用报表数据。省林业厅也参照国家林业局计财司的表彰方式,在决算报表布置会上对报表填报优异单位发放表扬信,促使各市奋勇争先,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计财处领导在与市县林业局单位负责人工作交流中也会对工作表现较好的单位提出表扬。通过这些方式,不断促进市县林业局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

二、切实加强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一)增强预算意识,争取财政政策

省林业厅党组着眼全省林业建设大局,超前研究策划部门预算工作。每年就部门预算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进行全面谋划,深入分析下一年度全省林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厅主要负责人以“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的原则,加强对部门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次做出批示、提出要求,并在全省林业局长会议、全厅干部职工大会等会议上强调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带头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和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新常态。在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前,分管负责人召集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召开会议,具体布置落实部门预算编制的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保证预算不留硬缺口,要求把项目支出预算初步方案编制作为单位的中心工作、项目申报的源头工作,按照越来越早、越来越细、越来越科学的要求抓紧、抓实、抓出成效。2012年以前安徽省各类营造林资金只有3000多万元,经过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决定自2012年起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省财政专门拿出5个亿用于支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并且连续扶持5年。2016年在对人工造林进行全面补贴后,将结余资金1.2亿元专项用于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中幼林抚育。截至目前,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已累计投入16.61亿元。2016年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即将到期,省厅又积极谋划启动实施林业“双增”行动,从而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资金盘子继续用于林业“双增”行动。

(二)强化预算管理,深化资金改革

省林业厅在实施财政预算改革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刀刃向内,改革创新,牢牢把控“三个确保到位”。

1.专项资金整合工作确保到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预算改革要求,逐年加大力度,对林业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归并。2015年预算编制中林业厅严格按照“两个1/3”的要求,压减了专项资金个数,压减后专项资金为18个。在编制2016年预算时,我厅经协商省财政厅,又进一步加大了整合力度,将省级林业专项整合为5个,较2015年减少13个,压减率达72.2%。

2.资金提前下达工作确保到位。根据《预算法》的要求,省厅在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时就将林业专项资金全部细化到具体单位和科目,并提前下达到市县,2016年专项资金提前下达率为100%。

3.落实绩效奖罚措施确保到位。在保障各二级预算单位中心工作的同时,进行奖优罚劣,对预算管理较好,支出进度快的单位进行奖励,优先安排增加项目资金额度;对年度支出进度较慢,年底结转结余资金较多的单位,压缩其项目资金额度。

(三)规范预算行为,创新管理观念林业部门预算收入来源渠道较多,涉及面广,有中央转移支付、基本建设拨款、一般预算拨款、一般转移支付、政府管理非税收入等,资金总额达数十亿元;预算支出涵盖了种苗、造林、抚育、湿地、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林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管好、用好预算资金是保障事业发展和稳定的关键。

1.健全管理制度。省厅对经常性的专项资金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安徽省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中央专项资金,《安徽省省级财政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省级专项资金,在制度上保证资金管理的规范性。

2.明确支出责任。预算一经下达,省厅即将每个项目明确到处室、单位,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和经办人员,并要求各单位列出时间表,限期支出,对中央转移支付必须在一个月之内下达。

3.规范资金分配。对造林、抚育等专项资金,按照国家林业局下达的任务、省林业规划及扶持重点、林业财政资金政策、年度林业任务等要求,选择客观因素,全面采取因素法进行分配。对确需采用竞争立项的,采取下发立项指南、组织专家评审、在网站公示、厅办公会议研究等程序,保障了项目“公平、公开、公正”。

4.改革下达方式。由过去的一个文件下达一个专项,改变为项目打包、统一下达的方式,既加快了支出进度,也减少了文件办理数量,方便了市县查询。5.加强信息公开。将所有专项资金的分配结果均在林业网站上进行公开,便于监督。

6.定期通报进度。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督促预算执行。一方面将预算执行结果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另一方面与各单位年度考核挂钩,有效保证了预算执行的科学、高效与安全。

7.加大资金监管力度。每年开展林业财政资金专项检查,全省林业系统通过自查、抽查、重点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一方面全面查找和整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研究创新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促进建立资金监管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总结推广各地和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提高林业财政资金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