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3 14:40: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轻工业的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道光《苏州府志》卷10说晚明的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亦即城市人口占到全府人口的十分之八九。虽然这个说法无疑有夸大,但城市人口在苏州府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很高则是可以肯定的。苏州府本是明清江南城市化水平最高之处,而苏州地区(即吴、长、元三县)又是苏州府内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仔细来看,在本文所研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人口有很大变化。对于这个变化,我们也从府城与郊区市镇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一)府城的人口变化
明代后期苏州府城(城内及城厢附郭)人口的数量,以往学人的估计颇为悬殊,但近来渐趋一致。例如刘石吉估计16世纪末府城人口有50万人(86)。曹树基在其较近的研究中,也估计明代后期的苏州城居民可能超过50万人(87)。清代的府城人口,王卫平估计在康熙时应在70万左右(88);嘉、道时,据时人所言,已达百万以上(89),这个估数在学界已无多争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本文所研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府城的人口大约增加了一倍,从50万左右增加到100多万。
(二)郊区市镇的人口变化
由于史籍中所保存的市镇人口数字非常有限而且不很明确,因此要依据这些人口数字的零星记载来重建明清苏州郊区市镇的人口数量并以此为据观察人口的变化,自然非常困难。这里我们将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考察。
1、使用现存明清记载推测市镇人口及其变化
史籍中保存着一些关于明清苏州郊区市镇人口数字的记载,其数量虽然不多,而且大多不很明确,但毕竟是比较直接的记录,应当认真加以分析,然后充分利用。据刘石吉统计,居民户数在1,000户以上的苏州郊区市镇有2个,即吴县的光福镇(居民“聚于镇者千余户”)和元和县的周庄镇(居民“不及五千户”),时代都是清代中期(前者是道光时,后者是嘉庆、道光时)。此外刘氏还指出:吴县枫桥镇在民国初年有1,890户。该镇在清代中期是江南最大的米谷贸易中心,因此其极盛时代的人口应当多于民国数字。还有些大聚落虽名称不叫作市镇(例如同治时吴县的徐墅村,有居民3,000余户),但事实上也属于市镇(90)。除了刘氏所谈及的情况外,还可从明清史籍中发现一些史料,表明苏州郊区市镇人口在本文所研究的三个世纪中有明显的增加。例如唯亭镇,在乾隆时代已是“比屋万家”。浒墅镇,在万历时居民已达数千家,入清之后更趋繁荣,因而镇上居民数量肯定更多(91)。甫里(又名*[上为撇下为用]直、六直)在明末才发展成镇,但到了康熙中期,镇上居民已有1-2万户(92)。因此仅只是上面提到的光福、周庄、枫桥、唯亭、浒墅、甫里等6个市镇,清代中期盛时的总户数就应当在3-5万户之间,居民人数则在15-25万之间,从其他关于苏州郊区市镇的记载来看,许多市镇如虎丘、木渎、甫里、陆墓、陈墓等,到了清代中期工商业都十分繁荣,拥有颇大数量的工商业人口,因此其市镇人口数量应当不在少数。这里要强调的是,以上有关苏州郊区市镇的人口数字,基本上都是清代中期的。以前的数字未有记载,原因大概是以前居民较少,因此未能引起时人的注意。这也表明在本文所研究的三个世纪中,市镇人口确有明显的增加。
2、从城市化水平推算市镇人口及其变化
虽然上述记载表明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郊区市镇人口有迅速的增长,但是仅仅根据这些零星的记载,仍然不可能全面了解市镇人口的变化情况。因此这里我们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进行探讨。这种方法即:以除去苏、杭、宁三个大城市后的整个江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下限,而以吴江县的城市化水平为上限,来推算苏州地区(吴、长、元三县)的城市化水平。这样做的理由是:即使除去府城居民后,苏州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属于江南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县份之列,其城市化水平肯定高于除去苏、杭、宁三大城市后整个江南地区的城市化总水平(93)。之所以选择吴江县作为参照的原因,一是据现有的材料,只有吴江可以作这样的数量估计;二是吴江也是苏州府属县,又毗邻吴、长、元三县,各方面的情况彼此相差不甚远。但是由于吴、长、元三县的城市人口有很大一部分住在府城内,因此除去府城居民后,这三县的城市化水平略低于吴江县(94)。因此,这三县除去府城居民后的城市化水平,应当在除去苏、杭、宁三大城市后整个江南地区的城市化总水平与吴江县的城市化水平之间。下面就此进行分析。
(1)江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按照我的估计,除去苏、杭、宁三城市后整个江南地区城市化总水平,明代后期和清代中期分别约为9%和15%(95)。
(2)吴江县的城市化水平:曹树基用明初吴工人口数字和3.4‰的年平均增长率,计算出崇祯三年(1630)前后时吴江县城市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1%,略低于他对扣除府城人口后苏州全府县城及市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11.5%)的估计(96)。到了清代中期,依照刘石吉对乾隆九年吴江县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所作的估计,这一比例上升到了35%(97)。换言之,在这三个世纪中,吴江县的城市化程度提高了1.7倍。
(3)苏州郊区的城市化水平:以除去苏、杭、宁三个大城市后整个江南地区的城市化总水平为下限,而以吴江县的城市化水平为上限,那么可以得知苏州郊区的城市化水平(即吴、长、元三县除去府城居民后的城市化水平),明代后期应在9-11%之间,在清代中期应当在15-35%之间。如果取其中数,那么明代后期当约为10%,清代中期则当约为25%,即分别约为吴江县相应水平的90%和70%。这个估计距离实际情况应当不会太远。如果我们接受这个估计,那么在这三个世纪中,苏州郊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大约1.5倍。
(4)苏州郊区市镇人口估计:明代后期吴、长、元三县的人口总数不详。曹树基估计明初人口约为60-66万口(98),按照明代江南的人口增长率,到了1620年时应为86-94万(99)。而从当时的一般描述来看,苏州人口应当偏于曹氏估数的上限,再考虑到这三县有不少外来人口居住,姑以100万计。除去府城人口约50万,尚余约50万。依照上述10%的城市化水平,市镇人口总数大约5万。道光20年这三县共有居民300余万(100),其中府城居民为100余万,郊区人口约200万。依上述25%的比例计,可知市镇居民总数约50万,亦即比明代后期猛增了9倍。
(三)苏州新增城市人口的来源
在研究明清苏州城市人口变化的时候,一个重要问题是增加的城市人口来自何处。依靠现有的人口史料,我们无法得知明清苏州城乡在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方面究竟有多大差别。如果没有很大差别,那么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就是因为外来人口移入城市所致(101)。因此是否有大量外来人口移入,就成为判定明清苏州城市人口是否真有明显增加的关键。
明清苏州府城人口的增加,颇大程度上是依靠从较远地方来的移民。据可靠的记载,康熙末年“苏城内外踹匠不下万余,均非土著,悉系外来”,“皆系膂力凶悍之辈,俱非有家土著之民”(102)。这些工匠主要来自数百里外的江宁、丹阳,“孑身赤汉,一无携带”,“食力糊口,俱系愚民”(103)。到了雍正初,苏州府城的“染坊、踹布工匠,俱系江宁、太平、宁国人氏,在苏俱无家室,总计约有二万余人”(104)。府城硝皮业工匠也多为江宁人。乾隆时府城有纸匠800人,都来自江宁、镇江;冶坊工匠则多为无锡、金匮两县人(105)。玉器工匠原来主要是本地人(后称“苏帮”),但清代中期有大批南京玉工迁入,称为“京帮”。其人数颇多,与“苏帮”不相上下(106)。而苏州府城的制烛业,则几乎完全由绍兴人把持。外地商人侨居苏州府城的人数,其数也很大。明代后期人郑若曾说当时在苏州“开张字号行铺者,率皆四方旅寓之人”(107)。而乾隆《吴县志》更说“吴为东南一大都会,当四达之冲,闽商洋贾,燕齐楚晋百货之所聚,则杂处 闠者,半行旅也”(108)。府城的阊门一带,更是外地商人集中的地方。《云锦公所各要总目补记》说:“吾苏阊门一带,堪称客帮林立……如鲜帮、京庄、山东、河南、山西、湖南、太谷、西安、温台州帮……长江帮等等,不下十余帮。”(109)其中仅是聚居于南濠一带的福建客商,人数就多达万人以上(110)。因此在府城中各种外地移民的总数,当然很大。
郊区市镇的情况可能与府城有所不同。从江南其他地方的情况来看,不少工商业市镇中也有很大数量的外地劳工和商人(111)。但是从现有的史料中,我们尚不能得出苏州郊区市镇的情况也如此的结论。对于苏州郊区市镇而言,更可能的情况应当是新增人口主要来自周围农村。如后所述,苏州府城工业与郊区市镇工业形成了一个产业分工体系,而市镇工业处于这个体系的下层。由于这种分工,市镇工业可以主要依靠本地的人力资源,而无需引入具有更高技能的外地劳工(112)。
由上可见,在本文研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人口数量增加颇大。首先,郊区市镇人口与府城人口合计,明代后期这三县的城市人口总数55万以上,占总人口的一半略多;清代中期增至150万以上,也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这两个比例虽然相近,但是城市人口的总数却增加了近两倍。其次,虽然从绝对数字来说,府城人口增加了50余万而郊区市镇人口只增加了约45万,似乎二者增加相差不多而府城还略占上风;但从增加幅度来说,市镇人口增加了9倍而府城人口只增加了1倍,亦即前者的增加速度远快于后者。在此意义上而言,郊区市镇人口的增加对苏州城市人口的增加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木材加工产业是东庄镇的传统产业,为了加快该乡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我站全体人员对东庄镇的木材加工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经过
2011年7月12日,我站全体人员深入到东庄镇相关加工单位,通过走访木材加工企业及林农,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东庄镇木材加工产业发展情况。下面将考察调研中各方面对该项工作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将调研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提交局党组,希望能够得到局党组的大力支持。
二、该镇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的现状
该镇以杨树种植为主,全面带动全镇经济的协调发展。现在有购销木材经营户50余人,木杂粉碎厂5家,有木材深加工企业1家,从业人员有50多人。木制家具品厂一家,有3名技术人员。近年来,该镇把木材加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加强资源培育,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木材加工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三、该镇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的前景
(一)该镇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的基础较好。一是木材加工产业生产历史悠久,林农对杨树的生长特性有较深的了解,有经营杨树的传统经验,且经营积极性较高。二是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该乡现有好几家木材加工厂有了一定的规模,它们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有比较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有条件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木材加工产业是一项“**工程”。 发展杨树种植业,可以直接增加林农的收入。发展木材加工业,一方面可以促进人员的就业。木材加工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且主要就业对象为妇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林农的收入。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带来原材料需求的增加,需求的增加可以推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木材价格的上涨直接提高了林农的收入。
四、该镇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对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木材加工企业发展的引导力度不够,在具体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灵活性,氛围不浓。二是林农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以传统的种植方式培育杨树,缺乏对杨树的管理,投入依赖政府的补贴,缺乏主动性。
(二)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内劲不足。一是企业规模小。全镇的木材加工企业的产品大都是半成品,甚至有的只是锯木料的加工点。二是产品粗加工,附加值低,资源浪费严重。当前该乡木材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简陋,产品粗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企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缺乏。在木材制品企业中没有一个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于技术人员的缺乏,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是仿制别人的产品或是来样加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大多数木材加工企业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而来,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影响企业做大做强。
(三)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缺乏产业长远发展规划。由于没有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的规划,企业分布散乱,运作不规范,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缺乏对产业的引导。二是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大。在学习其他县市区的情况时,我们了解到,那些地区都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三是部门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加快该镇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树立木材加工产业**理念。应该充分认识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和可行性,把木材加工产业作为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来抓,作为资源工业和特色产业来抓,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木材加工产业。要加强林农培训,充分激发林农科学培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借鉴其他优秀县市区的一些政策措施,制订出台扶持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木材加工产业的加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引导,统一干部群众对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的认识,营造合力扶工的良好氛围。
(二)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开收费标准,为木材加工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以作风建设为载体,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几家实力强,投资额大,资源消耗低的木材加工企业,优化我县木制品产品结构,提升木材加工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需求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320-01
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青年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充满激情,青年是企业的未来,肩负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艰巨重任,如何充分发挥青年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有效发挥青年职工的作用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关键。
1 青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社会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持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使得青年工作的内外环境、思想特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让青年职工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实践舞台,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遇到了青年工作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1 部分青年职工的思想观念滞后。大部分行青年职工好学上进、勤奋工作,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青年职工在意识形态领域尚需引导。有的政治取向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有的只讲享乐,不讲奉献;有的认为工作、生活压力大,产生消极冷漠情绪,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超前思维,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主动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还有的在社会上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以上种种反映了新形势下,青年职工思想波动大,触发点多,不利于队伍的稳定。
1.2 有些青年职工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青年职工的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但是其工作技能没有同步提高,部分青年存在着重社会实用性知识、轻职业技能知识的倾向,理论与实践脱节。有些青年职工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知识面狭窄,专业技术型人员较少,懂生产、会管理队伍的人员就更是少之甚少。社会飞速发展,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和更新越发成为每个人的立身之本,继续教育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
1.3 工作方法落后,不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和青年特点。在竞争性和开放性较强的环境中,青年工作原有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已经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和青年特点。这也说明了青年需求的旺盛与组织供给能力的薄弱,青年求新求变的特点与青年工作方式的陈旧形成矛盾,青年工作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呈减弱趋势。
这些现象或问题的存在不仅束缚了青年职工进步的脚步,而且在一定程度了制约了我们企业的发展。造成青年职工以上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主观上,缺乏热情、爱攀比,只讲报酬不谈奉献的思想存在;客观上是企业没有提供好的条件,没有好的机制激发青年职工的积极性。
2 有效发挥青年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根据青年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加强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
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是青年职工立身做人和成长进步的基石。工作中要联系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和青年职工思想实际,帮助青年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政治意识,谋求企业持续发展道路。在正确的政治思想指引下,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正确教育和引导青年职工讲政治、顾大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要引导其树立正气、充实思想,使他们勇于吃苦、乐于奉献,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不做不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有损企业形象的事;做到意志坚定、经得起诱惑、耐得住腐蚀,在经济利益面前不丧失原则。
2.2 加强对青年职工的培训教育
对青年职工开展培训教育是企业不断发展动力。引导青年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观念,广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知识层面,优化知识结构,使青年胸怀更加宽广,视野更加开阔。鼓励青年职工进行在职学习、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青年职工的学历层次、文化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青年职工要有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愿望,企业应该多组织业务技能培训,改变重视学历教育为重视能力培养、技术培训,开展以能力教育为基础的培训,引导青年岗位成长,注重培养青年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使青年职工在学中干、干中学,认真研究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掌握促进企业发展的先进方法。青年职工要学会通过工作实践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摸索规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企业发展提供新路子,提出好点子。
2.3 正确对待青年职工的需求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青年职工对于自我需求的要求更为强烈。企业管理者要深刻意识到员工的正常的而不是“超常”的需求都是合理需求,不能通过“打棍子、扣帽子”等方式压制其需求,要通过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找到青年职工需求的动机和原因,求得满足其需求的有效方法。也不能一味地去满足员工不断提升的“合理需求”,而应根据“有利于企业发展”这一总体目标和企业发展环境的承受能力,甑别合理需求中的“有效需求”成分并努力满足,同时向职工做好解释说明,从而取得他们对企业的关心和谅解,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要使青年职工坚定一个信心:随着企业的发展个人条件必定会得到改善。
2.4 规范化管理企业,激励青年职工干劲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青年海归教师的特点及其当前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培养和管理对策,旨在促进其个人职业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海归教师 职业发展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各高校新进青年教师中“海归”的比重越来越高,作用日益凸显。促进青年海归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和高校的事业发展息息相关。
“海归”一词最早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王辉耀提出,就是“海外”归来的意思。各国对于青年的年龄界定很不一致,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高校青年海归教师”,特指年龄在35岁及以下、具有海外(含港澳台地区)博士学位、目前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
一、高校青年海归教师的特点
1.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具有开放创新精神。以笔者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为例,目前青年海归教师中70%以上为“80后”,平均年龄32.3岁,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当前的高校青年海归教师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和积极拥护者。他们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创造新思路,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
2.留学国别多为发达国家,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青年海归教师留学国别以发达国家(地区)为主,专业分布相对集中。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90%来自美国、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其中美国占44%。留学专业涉及10大学科门类,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占50%以上,其中经济学占1/3。在学识水平上,青年海归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一方面,由于出国留学在选拔上有着严格的程序和标准,他们的学术素养具备一定基础;另一方面,在海外发达国家(地区)获得博士学位,至少要经过3-5年的系统教育和专业训练,使他们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通用语言,掌握了国际先进的学科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
3.挑战意识和生存意识强,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青年海归教师在国外拼搏学习工作的经历,练就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更具有挑战意识,更善于自我学习和寻求合作。由于受到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影响,海归教师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一方面,留学期间随着中国的崛起而树立的文化自信,使他们更加爱国。另一方面,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影响,他们不可避免带有个人功利主义思想,强调实现自我价值。
4.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具有较高的职业发展要求。青年海归教师多为初次进入职场,缺乏正式的工作经验。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可塑性强,最易培养起组织认同感。从专业技术职务来看,他们大多为讲师或副教授,事业上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2013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显示,留学人员回国的首要动因是职业发展,希望能够一展所长。如果回国后感到低于预期或者现实与想象不符,则容易产生工作态度的转变。
二、高校青年海归教师职业发展问题分析
1.角色转换带来压力。工作上的压力主要来自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学上,他们大多缺乏教学经验,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观摩和进行备课。科研上,他们往往承担繁重的课题研究和任务,承担着“非升即转”、“非升即走”的“高风险”,面临着考核带来的巨大压力。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经济上也开始相对独立,陆续开始结婚、生子、育儿,有的甚至还要反哺父母和家庭,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都成为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尽管各高校一般都提供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但往往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尤其是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住房就是最大的难题。
2.适应环境需要过程。一是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不适应。他们由于曾经较长时间生活在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对国情不了解的状况,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某些理念、现行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与环境的适应,需要有个磨合期。从长远的学术发展来看,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他们还面临研究对象的调整,需要加强对中国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二是对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的不适应。回国后脱离了国外的优质资源和服务,离开了国外的导师和团队,从、课题申请到会议研讨等学术活动,他们都需要熟悉并适应国内的学术规则,科研起步比较困难。三是对人际关系环境的不适应。首次进入工作环境,还需要面对生活环境和沟通环境变化带来的逆向文化冲击。如何迅速地融入组织,妥善处理与同事的竞争合作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社交联系,也是他们需要面临的问题。
3.受到学校管理层面的制约。一是对人才使用与培养的认识存在偏差。在观念上,“重引进,轻培养”,各高校在引进后对青年海归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培养和职业引导,处于“放养”状态。二是教师发展制度有待完善。具体表现在:发展培训多侧重于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考核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既不能对先进者产生有效激励,也淡漠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学术精神。三是资源受到限制。高校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募捐和学校创收,面对节节攀升的国际人才薪酬水平和“高烧不退”的房价,“杯水车薪”,难以保障青年海归教师的职业发展。
三、多策并举,着力促进高校青年海归教师职业发展
1.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青年海归教师在高校长远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全面做好引进、培养和稳定工作,努力为其个人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加强制度保障。从高校队伍建设和青年海归教师职业发展实际出发,建立起覆盖职前准备、入门适应、发展成熟、调整重估等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全面系统的职业发展制度,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准入退出、发展培训、考核评价、薪酬激励等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3.加强资源保障。一是确保总体投入。要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扩大资金来源,确保经费投入力度,侧重提高青年海归教师的薪酬待遇,千方百计解决青年教师住房等实际困难,为其职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二是集中优势投入。应统筹资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大对优势学科的资助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的青年教师后备力量。三是优化培养投入与引进投入结构。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在队伍建设经费使用中适度加大发展培训方面的投入。
4.加强措施保障。一是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建立完善教师发展中心,配备职业导师,建立海外学术联系,组建科研团队等多种途径搭建发展平台,助力青年海归教师职业发展。二是鼓励国际发表。充分利用青年海归教师的学术优势,通过加强保障条件和加大激励力度,鼓励其发表国际论文,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加强合同管理。借鉴师资博士后和tenure track制度,加强合同管理,明确目标责任,加强过程管理与期终考核相结合,建立完善青年海归教师激励约束与退出机制。四是组织实践锻炼。努力为青年海归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创造条件,提供配套政策支持,使其深刻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现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洋为中用,实现个人职业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陈晓萍,史明霞,刘小峰.新形势下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探微[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33-35
[2]谢红梅,徐小军,吴丹青.高校归国青年教师生涯发展状况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2(10):19-24
[3]武赛男.高校引进海外归国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10):149-149
[4]赵敏.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研究[J].文教资料,2011(28):167-169
关键词 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障碍分析
中图分类号X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66-02
Abstract Necessity mainly on industrial promo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analysis of clean production of enterpris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promoting cleaner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Enabling organizations to achieve win-wi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Keywords cleaner production; sustained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plenty of shortcomings in our work;hinder
清洁生产自80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以后,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响应,成为一种环保潮流,被认作是环境战略由被动反应转向主动行动的转折点。清洁生产是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实施综合污染预防的一项战略措施。它从生产发展自身中解决环境问题,是转变我国长期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粗放经营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实现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 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1.1 清洁生产是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清洁生产是降低排放强度,减少工业污染,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由末端控制转向全过程控制的必由之路。一方面由于长期沿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投入多、产出少、消耗高、浪费大,也使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压力问题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问题是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用于环境治理的投入大大增加,然而就治理模式看,末端治理投入多,治理难度大,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实现统一,企业积极性不大,清洁生产是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为目标,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的统一起来,是目前最佳的模式。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原材料,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物料循环和废物综合利用多个环节入手,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1.2 清洁生产审核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上,环保部就提出了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行清洁生产。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的同时,在企业内、外发展优势互补,相互影响,形成社会化运行网络,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清洁生产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实现环境、经济效益双赢。
1.3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现有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比例很大,相当一部分企业超标运行,不能达到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有的老污染源中有许多是“双超”企业,技术工艺落后,生产设备陈旧,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强制性清洁生产正是对现有环境管理制度的有效补充,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起到明显的作用。
2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及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
盘锦市实施清洁生产已12年,全市大中型企业85%以上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但是在审核过成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2.1 企业思想观念守旧
企业环境管理不够重视,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粗放生产经营的传统观念没有扭转,观念尚未更新。没有把清洁生产理念应用在产品和生产过程中,企业普遍存在追求贷款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和片面认为技改就是清洁生产的狭隘思想。
多数企业从设备工艺上思考的多,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考虑的少,对新兴的清洁生产理念拒不接纳,并简单的把清洁生产看做清洁文明生产及技术改造,认识不到清洁生产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但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可以使企业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
2.2 企业资金短缺,技改投资严重不足
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的资金难以筹措,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又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国家没有投入,企业自有资金缺乏,单靠企业内部资金积累实施清洁生产的难度很大,贷款困难,在没有优惠政策,虽然辽宁省可以申请清洁生产周转金贷款,但是企业还是难于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
2.3 企业计量设施不完善
在审核过程中,由于需要实测输入、输出物流,建立物料平衡,而实测必须在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进行,一般我们都按连续生产72小时的生产数据作为依据,但往往我们会发现企业没有或者缺乏中间的计量手段,大多数企业一级计量比较完善,二级计量有所缺乏,三级计量更有大量企业没有。致使一部分数据需要理论估算,不能真实有效的将清洁生产前后变化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核算。企业正常生产是在动态条件下进行的,变化的因素较多如生产条件、价格、原材料、产品种类等,致使企业对清洁生产的效益分析困难。方案实施后实际效益是多少,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企业难以确认从而行成一笔糊涂账,这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问题,也成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一个重要瓶颈。
2.4 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
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是能耗高、资源消耗、污染严重的又一重要问题,通过审核我们发现,大部分国有企业设备陈旧,有的甚至处于报废边缘,即使有些水平较高的企业,也面临不断技术改造的需要,这也是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障碍和困扰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辣手问题,也是企业出现片面注重技改的技术根源,制约了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
3 企业实施好清洁生产审核措施和建议
清洁生产不单是一种防治污染的手段,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只要把这种理念在企业深深扎根,企业才能持续开展好清洁生产工作。
3.1 用清洁生产审核的实例,有效的开展宣贯工作
清洁生产审核的宣贯工作是实施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审核企业领导及广大员工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能否实施好清洁生产审核的前提条件。宣贯工作是否搞的透彻,直接关系到全过程审核的成效和质量。在宣贯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投影设备直观、清晰的效果,采用了之前清洁生产审核的化工、石油炼制等行业的实例,结合审核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比较好,一改过去就审核谈审核,泛泛的讲解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的宣贯的方式,使大家听得懂,看得明白。加深了对清洁生产审核目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并且直观的学习了如何编制好物料平衡,如何分析原因,找到物料流失部位,如何制定好、实施好无/低费、中/高费方案。为保证企业审核质量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及技术基础。
3.2 注重调研、执行程序、实施好审核工作
清洁生产审核是通过一套系统而科学的程序来实现的,工作实践体会到,要实现全过程的控制,真正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编制好“物料平衡”及“物料流程图”,从中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是审核的关键。
首先,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将节能、降耗作为切入点,进行实测,再确定物料平衡评估方法,解决企业单耗不清的具体问题。其次在物料平衡及“物料流程”的基础上,围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查找问题,制定方案。再次、根据审核企业确定的无/低费和中/高费方案。督促企业实施好无/低费方案和中/高费方案。中/高费方案本轮不能实施的进行可行性分析,列入项目库,作为今后持续发展清洁生产的内容,使企业形成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控制,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减少物耗、污染总量,实现了企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3建立和完善审核企业管理及档案制度,巩固审核成果
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在分析物料损耗的原因后,制定了方案,通过无/低费、中/高费方案的实施,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这些成果,如果没有制度保证,很可能流于形式,因此,把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作为重要内容,企业用文件的形式将制度固定下来,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清洁生产。
4 结论
资源不断减少,污染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致使“高能耗、低产出、低附加值”的粗放型企业必须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清洁生产是一项全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工业企业应把清洁生产作为主体,自觉行动起来,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支持清洁生产工作,来引导和约束企业实施好清洁生产工作。用清洁生产理念促进工业发展和深化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使企业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关键词:粮食加工;粮食工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62.1文献标识码: A
一、粮食加工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国粮食加工业持续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快速上升,较好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二)大豆油脂加工能力快速扩张,行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用植物油和肉禽蛋奶等畜产品需求的增加,我国豆油、豆粕消费快速增长,激发了各方面对大豆油脂加工投资的热情。根据国家粮食局的研究,2006年我国新建大豆油脂加工项目累计形成1100万吨的加工能力(其中60%以上为外资项目),从而使我国大豆油脂加工产能达到8400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14.9%。同时,大豆油脂加工业重组整合速度加快,特别是外资并购国内大豆油脂加工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截至2007年4月份,有外资背景的加工厂数量占全国大豆加工厂总数的26.5%;大豆加工能力达到2778万吨,占全国加工能力的36.1%;实际加工量占我国大豆加工行业的份额为49.1%,比2003年的24.7%提高了25.4个百分点。
二、粮食加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粮食加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现代农业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一)粮食加工能力严重过剩
这些年来,随着粮食加工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各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热情高涨。由于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和正确的产业导向,很多地方一哄而起,盲目上马粮食加工项目,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无序过快扩张,以致于超出市场实际需求量,导致粮食加工业整体开工率不足50%。2006年,全国大米加工能力为1.48亿吨左右,实际加工量只有3894万吨,开工率仅为26.3%;小麦加工能力9473万吨,实际加工量只有4346万吨,开工率只有45.9%;玉米深加工能力4600万吨以上(含加工成玉米淀粉和玉米酒精),实际加工量3589万吨(玉米消耗量),开工率为74.8%;大豆加工能力8400万吨,实际加工量3830万吨,开工率不足50%(表3)。产能过快扩张不仅使很多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倒闭状态,而且引发原料(玉米)抢购和价格过快上升,对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二)生产经营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很多粮食加工企业仍为粗放型加工,初级产品多,深加工和主食品工业化程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小型加工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产品单一,质量和档次不高,缺乏品牌,资源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效率低,附加值不高。突出表现为:稻谷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加工方式传统落后,约70%的稻谷在农村小型机组加工,副产品利用方式单一,资源浪费严重;小麦制粉机械装备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面粉为原料的深加工业发展,大量副产物(麸皮和小麦胚芽)没有得到深度加工;玉米深加工产品少,市场普遍需求的乳酸、聚乳酸产品还处于开发阶段规模,淀粉糖应用领域没有突破;大豆深加工受市场
制约发展缓慢。
三、粮食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展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的态势,而全面建设健康小康社会对粮食加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将给粮食加工业发展带动重大挑战。
(一)原料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消费将保持刚性增长,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将使非农用地的需求继续扩大,受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粮食生产继续保持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不大,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13亿入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这就决定今后我国粮食供给必须优先用于满足食品和饲料的需求,从而影响到粮食加工转化工业(非食品加工)的发展。
(二)粮食价格上涨挤压粮食加工业的利润空间
近两年来,我国粮食、生猪等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国际粮食价格也屡创历史新高。从中长期看,石油、煤炭等能源产品及其相关的化肥、农膜、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将持续上涨,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将逐步上涨,从而抬高粮食的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粮食价格高位运行将是一种常态。另一方面,国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食品价格上涨实行严格的管理。如何应对高价的原料,是任何粮食加工企业都不能回避的重大挑战。
四、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人们不仅满足于吃饱,而且要求吃好,对食品的花色品种、质量、营养、安全、卫生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顺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加工业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一)资源利用合理化
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是粮食加工业高效增值的重要途径。随着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将越来越高,只有加强对粮食资源的合理利用、综合利用,做到“榨干吃净”,才能提高粮食加工的综合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如稻谷通过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可以其附加值提高510倍,玉米深加工可将原料99%的成分利用起来,生产3000种产品。
(二)生产方式集约化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加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趋于激烈,要求企业必须改变小规模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预见,今后我国粮食加工业将出现更多的“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很多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五、促进粮食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粮食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科学引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一)严格新建项目的管理,加强对粮食加工业的宏观调控
针对我国粮食加工业特别是玉米加工业存在的产
能过剩问题,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停止新建、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对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并调整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管理方式,执行严格的核准制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以上文件的精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建议大豆油脂加工业也要参考上述管理办法,将目前的备案制调整为核准制,一定规模以上的新建大豆加工项目,必须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他新建或改扩建大豆加工项目一律不予核准。对于稻谷、小麦加工业,因其加工产品主要是食品,非食品类产品的比例很少,新建项目可继续执行备案制,但要执行严格的行业准入条件,技术水平低、能耗高、规模小、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建设。
(二)加强科学规划,发挥政策指导
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已制定和实施了包括《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粮油加工业“十一五”规划》等在内的直接与粮食加工业有关的规划。部分地方也编制了本地区的食品工业或粮食加工业规划。但是,很多地方规划都是从本地区的利益出发,一味地强调发展粮食深加工业。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思维视角,片面追求发展粮食深加工业,而应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各地区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和全局利益出发。
摘 要 本文明确了加强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和意义,指出了目前我国青年员工思想上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教育的可行性措施,对今后相关方面工作和研究的开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青年员工 思想教育 企业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在我国的进步历程中,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注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与活力。在新时期的发展潮流下,新时代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为了让企业的发展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更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对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势在必行。青年员工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备动力,更是整个国家能够实现长远进步的必要保障,因而对青年职工队伍的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教育对于青年员工职业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了让广大青年员工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首先就要加强对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
一、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
人们的道德素养和自身能力发展形式都是由其思想道德决定的,思想道德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存在着一定影响,但对精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绝对的,对于广大青年职工而言更是如此,青年员工普遍具有生机性和活力性的特点,因而企业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离不开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只有保证广大青年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营造出健康、和谐的企业氛围,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出必要的前提条件。
(一)加强对青年员工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思想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员工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尽管如此,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仍然不能松懈,为了保证青年职工的思想道德不受到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极端的思想影响,加强对他们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很有必要。青年员工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缺少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思想价值体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对青年员工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基本的礼仪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和善恶美丑的能力外,还要重视对青年员工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加强青年员工之间的信任感,对其他员工的信任感,对企业的信任感,不断促进青年员工的交流与沟通。
(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先进个人的激励作用,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建立和健全企业先进个人的评选机制,这对于促进青年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和文明的直观反映。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不仅要保证青年员工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还要采用评估和考核机制,定期选拔出表现优异和进步较大的青年员工,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外,还要在整个企业进行表彰,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青年员工投身到思想道德建设中和企业发展的工作中,同时这些先进代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也能够给广大青年员工提供较好的示范作用,通过企业的网络平台和报刊等媒介,进行思想教育的宣传和先进典型的表彰,这些都可以有效地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青年员工的责任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优良的企业、优良的工作传统是企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的历史沉淀,是企业能够发展至今的精神动力和保障,无论时代如何演变,企业工作形式如何改革,这种由优良传统带来的精神力量都是不能被舍弃的。实际上,企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在原有工作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只有让广大青年员工认识并学会了这种优良的工作传统,才能更好地开展针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取得更多成果,从而促进企业完善自身的建设,实现长远的发展。
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让广大青年员工坚定工作责任感
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宣传的培训,让青年员工了解和认识到企业由产生到初具规模再到发展壮大的艰苦与光荣历程,从而树立自己对企业、对其他员工的责任意识。对企业文化的宣传也是开展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年员工责任感的形成,除了在日常工作中点滴积累外,让他们对企业曾经的奋斗和拼搏历程进行了解也很有必要,认识到了过去的优秀青年员工为企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明确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能够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意识到自身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指导下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加强现场宣讲教育,培养青年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
爱岗和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和企业发展对广大青年员工提出的必然要求,要想使青年员工具备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就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思想教育,采用对现场工作的宣传与讲解就是一个比较合理和有效的方式,可以请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员工来给青年员工进行实地工作的示范和讲解,还可以将老员工曾经的工作经历分享给青年员工,这样就能让广大青年员工通过实践的途径,提高了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以这些精神面貌投入到爱岗敬业的工作中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三、强化忠诚企业教育,提升青年员工的归属感,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加强对企业的忠诚度的教育是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只有保证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才能使整个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员工和企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由此可见,忠诚心对于企业员工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对员工忠诚的教育要从青年员工阶段就开始重视和开展,让广大青年员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大家庭,为了这个家庭的壮大和繁荣以及自身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这样才能保证在促进了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
提升企业基层环境建设水平,为青年员工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尽管企业的基层环境是无法看得见摸得着的,但却能够被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员工感受和体会到,对于青年员工的基层环境的建设更是如此,只有将青年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建设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工作氛围,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青年员工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并将企业当做家庭一样看待,对企业更加忠诚,同时,提高了青年员工的工作环境质量,才能为广大青年员工的进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帮助青年员工实现自身价值
青年员工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而需要更多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这一点,要尽可能地帮助每一位青年员工实现自身价值,这是加强青年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重要环节,可以开展一些专业能力和知识的竞赛,鼓励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其中,在竞争的同时互相交流与合作,互相了解,增进感情,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员工予以奖励,并将其作为企业重要人才的培养对象,这样就能让青年职工的个人愿望得到极大满足,从而更加坚定了其奉献企业、发展企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邱少玲.如何加强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教育[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5).
[关键词] 竞争力产业结构创新规模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轻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分析,其结构性、技术性、素质性的矛盾依然存在,陕西省轻工业总体在全国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各轻工行业的比较优势也不明显。当前,大力发展具有劳动密集型、就业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的轻工业已经成为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因此努力提升陕西省轻工业的竞争力对于实现“轻工兴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陕西省轻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缩短与东部沿海差距,迎头赶上的良好机遇。国家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一个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为陕西省轻工业产品进入异地市场扫清了障碍。另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部地区已完成了应为发展本地经济而进行原始积累的任务。东部轻工业进一步发展,将受到成本和资源诸多限制。所以,东部地区的轻工业资本,必然要向西部转移。这成为陕西发展轻工业的一个大好机会。
在把握机遇的同时,陕西省提升轻工业竞争力还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原料资源丰富。陕西省具有发展轻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资源。农业资源中,以水果资源的优势十分突出,苹果、梨、枣、猕猴桃被称为陕西水果产品的“四大宝”。丰富的畜产品资源为肉类加工工业、罐头食品、乳品工业、裘皮及制革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雄厚的科研实力。陕西省是全国有名的科技大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林立,其中许多院校和科研机构都与轻工业与密切的关系,可以为陕西省食品加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乳制品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中草药加工业、轻工机械及其包装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低廉的劳动力资源。陕西以农业人口为主,2004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6.1%。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必然游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对于轻工业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来讲,低廉的劳动力必然会降低成本,使轻工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特色轻工”的大开放战略
提升轻工业竞争力,要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世界产业分工趋势和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契机,实施“特色轻工”的大开放战略。这种大开放战略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所谓“请进来”,就是结合陕西省资源特色实际,主动接受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辐射,吸引区域外产业的相关资源,通过增量激活调整存量,最终促进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所谓“走出去”,就是在发展区域经济中,不拘泥于区域狭隘的范围,利用本省资源,通过分析比较优势,主动将本区域特色产业分工链条的一部分放在区外更合适、更有优势的地区,从而更能发挥产业整体的优化。
三、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新轻工”
技术创新体系是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特色轻工”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支撑保障。积极扶持和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加速建立技术中心,重点抓好企业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大力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加快利用并转化科技成果。增加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地投入,建立起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财政、金融、外资互动的技术创新机制。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对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力度,提高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之在发展轻工业高新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提升轻工业竞争力的过程中,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轻工业,发展“新轻工”。所谓“新轻工”就是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的轻工行业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提升产品的档次,使其成为与环境协调性好的高附加值加工产业。
四、建立主题轻工业园区,发展规模经济
陕西省轻工企业的数量不是很多,但行业分布却相当广泛,共有22个行业144个门类,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产业集中度低、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是陕西省目前轻工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主题轻工业园区,将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或有一定关联度的企业集中在园区内,通过这些行业的集中发展,将其真正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优势。同时,以点代面,通过产业的关联带动,延长产业链条,拉动陕西省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行业成长带来的经济效益扩散到其他经济领域,培养经济增长点,来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五、大力发展非国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机制的重要变化就是非国有制经济的飞速成长壮大,并以其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增长空间。陕西省由于观念守旧,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工业结构中非国有经济成分发展缓慢,经济效率相对不足。形成了与东部地区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的重大差距,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增加轻工行业中的非国有经济成分,使之适应提升竞争力水平的要求。
六、面向市场,提高营销水平和拓展市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