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生物化学的认识

对生物化学的认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03 14:40: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生物化学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生物化学的认识

第1篇

关键字:生物化学检验;发展趋势;常用技术;临床诊断

0引言

在检验医学中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验室有主要地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主要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患者体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在临床诊断中有助于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预防、治疗,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新兴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改线技术也逐渐的完善、成熟,逐渐的成为临床诊断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对生物化学检验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概述

在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进行了解前,首先应对生物化学进行简单的认识,生物化学是对生物的化学组成、生物结构与生命中的化学变化进行研究的学科,生物化学的内容包含了激素、核酸、维生素、无机离子、蛋白质、遗传、繁殖、结构、功能以及物质代谢等等[1]。进行研究的目的是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生物化学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病症的生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判断,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主要是通过生化检验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患者的机能、病情进行有效的评估,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

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发展趋势

20世纪末期,随着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及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化学的进步,提升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水平。新世纪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逐渐成熟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推广[2],临床生化试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学检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临床生化检验技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自动化分析技术的支持下迅速发展。目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电介质平衡、酸碱平衡、糖尿病、精神疾病、肾脏疾病、心肌损伤等多种疾病的检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项技术的发展也开始从横向发展专为纵向深化。

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在自动化生化仪器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对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进行推动的一种检验技术,现阶段医学技术中生化检验的频率逐渐的增加,现代科学技术与生化技术不断融合,产生了一些新兴的检验技术,例如:生物传感、光谱分析等,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中光谱分析技术与电化学分析技术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最常用的两种技术。

3.1光谱分析

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发射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包含了火焰光谱与荧光分析两种方法,其中火焰光谱主要是在火化与电弧的作用下,让物质在高温状态离解为离子或者原子后,发射出光谱线,然后根据强度在试样品中的含量为标准,得到具体的含量。荧光分析则是利用荧光强弱对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该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对复杂组分进行微量分析的应用优势,但是对测定条件与仪器的要求较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待测元素灯的特征谱线穿过供试品,经过试原子化产生原子蒸汽以后,将蒸汽中需要测量的元素基态原子吸收,并对辐射光的强度减弱情况进行测定,得到供试品内元素的含量。进行原子吸收测定会受到背景干扰,因此在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广度分析时,必须对背景影响进行考虑,同时原子化条件、波长变化也会影响检测的灵敏性与稳定性[3-11],因此在检测时应尽可能的避免影响因素,提高检测质量。可见分光光度法该方法的应用原理是朗柏-比尔定律,比较法、标准曲线法师进行吸收光谱法的定量测量方法。

3.2电化学分析

在实验技术与电化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物质的电化学性质,例如:电导、电量、电位计化学含量的多少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电化学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高选择性、操作简单等优点。现阶段所应用的例子电位选择分析法,其原理是根据溶液内活性物质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具有操作简单、选择性好、分析效率高的优点。

3.3生物传感技术

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师素质;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R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246-02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均深入到分子水平,并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与技术解决各学科的问题。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及在分子水平探讨病因、研究发病机理、诊断疾病、寻求防治方法奠定基础[1]。加强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生物化学教学氛围,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多途径、全方位的生物化学教学格局,对搞好生物化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自身近几年的生物化学教学经历,谈谈本人的几点教学体会,期望对搞好生物化学教学有所帮助。

1 品德高尚,治学严谨

教师的道德品质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品德高尚[2]。医学教师更需要如此。教师应立足自身专业,刻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3]。利用教师广博的知识传道授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治学严谨,对教学工作应一丝不苟;坚持原则,对学生一视同仁。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好学生。

2 精读教材,认真备课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专业知识和重要进展均囊括在教材中。生物化学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知识点多且范围广、教师授课前必须熟悉教材,吃透内容,分析教材的组织结构和框架,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学方法,合理应用教具[4]。另外,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将教材中全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要求教师应明确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剖析难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以期使课堂教学紧密而富有节奏和条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获得必须有赖于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3 强化认识,明确目的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发展迅速的学科,它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生物学各学科乃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以及推动其它学科的发展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其它学科方面的深入发展。强化学生对生物化学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生物化学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绪论中注重介绍一些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成果,尤其是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成绩,以及生物化学在其他学科如临床医学的疾病病因、诊断、治疗中的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指定教学参考书,明确教学纪律和考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

4 灵活授课,激发兴趣

4.1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间信息传授与接受的相互过程。信息输出量的多少,是否准确、新颖,重点是否突出,层次是否分明,决定了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5]。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理解生物化学的内容,难以提高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并易于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感。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手段,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从而简化课堂教学程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6];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并可明显提高教学效率。

4.2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指导,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想、比较、归纳、回忆、讨论等,从而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7]。生物化学课程讲述的是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化学问题,与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积累的知识出发提出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从而使学生能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如煮鸡蛋和煎鸡蛋哪个更营养,人较长期不进食为什么会死,高糖膳食为什么会使人长胖等,通过生活中的生物化学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

4.3 讲授法教学生物化学的内容抽象,知识点多,代谢途径复杂,研究进展快,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多。教师的中心地位仍不可忽略。教师应围绕教科书,按章节内容重点介绍。讲课时内容要熟练,语言要流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将专业知识以通俗的方式表达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另外,生物化学是一门注重记忆和理解的学科。对学生来讲,死记硬背是最头痛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习惯,将一些较难记忆的东西编成顺口溜来让学生记忆。如讲述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时,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假(甲硫氨酸)设(色氨酸)来(赖氨酸)借(缬氨酸)一(异亮氨酸)两(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书(苏氨酸)”来记。同时,生物化学各章节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许多内容前后贯穿、上下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授课时应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并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内容的联系性,必要时应予以总结和复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7]。

5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化学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验证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繁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变得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效率。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操作技能,为临床实际应用和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实验教学让重视学会辩证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学会实验分析方法,培养实验分析能力和兴趣。

6 复习与答疑

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平台课;高级生物化学;科研能力和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15-02

一、高级生物化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科生物化学或基础生物化学是生物类和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最重要、最抽象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原理、技术和方法已广泛渗透到了众多其他相关学科,并日益推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研究生平台课高级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之间的一门平台基础课。它既是本科(基础)生物化学的提高和深化,又是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员在已有生物化学及相关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拓宽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高层面、多方位地认识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事实和现象,强化生物化学实验理论、技能、分析能力。促进学员相关研究的合理实验设计,提高其科研素质,培养其良好科学精神。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研究生教育日益发展,生物化学在相关学科中的不断渗透,其研究手段日益普及,愈来愈多的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将“高级生物化学”课程列入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课程的高校和专业也越来越多,研究生收益面愈来愈大。目前,高校科学研究的主体是研究生群体。大多数研究工作都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具体实施研究完成的。研究生的能力、水平和科研素质直接影响科研的发展。因此,在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中,如何以科研能力培养为导向,强化其科研素质,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一直是我们多年高级生物化学平台课教学实践中积极关注、思考并不断实践探索的问题。

二、高级生物化学课程中科研能力培养

1.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确定了三个基本原则。①根据学员基础确定教学大纲,目前,西南大学每年选修高级生物化学课程的研究生(主要为硕士生,少数博士生和海外留学生)约240人。涉及西南大学12个学院和研究所近20个专业。学员来源背景多样,基础差异较大,专业差异对课程要求不同,因此我们根据学员的基础生物化学知识背景确定了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教学大纲。②优选内容,自成体系,当前国际公认的生物化学权威教材是《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David L. Nelson and Michael M. Cox Eds)和《Biochemistry》(Lubert Stryer Eds)。前者主要是本科生教材,后者主要为研究生教材。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从这两本教材中精选内容,主编出版了《高级生物化学》中文教材(李关荣,王贵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并制作了相应的英文教学课件。内容设置了5个模块:蛋白质结构、功能及研究技术模块、基因结构及研究技术模块、生物膜、跨膜转运与信号转导模块、基因表达与代谢调控模块,以及机动专题模块。设置前两个模块,是因为生物重要大分子核酸(基因)和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是生物学研究的重大而永恒的主题,而本科生物化学讲得很肤浅,在理论和技能上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研究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需要;第三个模块的选择,主要是因为在本科阶段对生物膜结构及跨膜运输没有系统讲述,信号转导很少触及,而这部分内容与生物对逆境的响应、抗逆性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是逆境、抗性生理等的主要研究方面;第四个模块的基因表达与代谢调控是非常复杂而综合性很强的内容,学员在本科阶段没能很好理解;机动专题模块旨在补充最新进展或灵活扩展教学内容,主要反映生物化学的迅猛发展,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和发挥任课教师的创造性的开放性方面。五个模块的内容相互关联,自成体系。经近些年的使用,效果很好,颇受学员欢迎。③在本科生物化学基础上实现“补缺”、“提升”、“纳新”、“系统”和“双语”,“补缺”指的是补充那些在本科生物化学(包括实验)教学中由于课时限制没有学习而又很重要的内容,如蛋白质寻靶、生物膜和跨膜转运、生物信号转导、蛋白质研究技术等章;“提升”指的是对本科生物化学中粗浅涉猎的重要内容进行拓展和强化,如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功能等章;“纳新”指的是纳入新的生物化学知识,如代谢调节策略、生物信号转导等;“系统”指的是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以及每章内容的系统性;“双语”指的是教材为中文,课堂展示为英语,讲授为双语,使学员能够用双语学习、双语思维,培养其阅读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这些特点使得高级生物化学有别于本科基础生物化学。

2.强调研究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用途。①强化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理论的教学,如开设蛋白质研究技术、基因研究技术两章,设置重组DNA技术一章供学员自学。在生物膜和跨膜转运一章中,介绍了膜研究技术和酶学技术在膜转运中的应用等。②编制中英对照《高级生物化学习题详解》,编制了《高级生物化学习题详解》,含110多道复习思考题,以供学员复习思考,强化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知识。③采用兴趣教学法,联系生活和研究生研究实际,生物化学内容复杂、抽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地列举反映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的生活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中还积极关注学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帮助学员分析研究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某些实验现象,指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三、强化学员科学研究思维,培养学员科学精神

1.注重生物化学发展史的教学。特设生物化学重要人与事(Biochemistry:Key Events and Personages)一章内容。系统介绍了近80位对生物化学做出重要贡献的生物化学家(大都是Nobel奖得主)的生平、科研经历、主要贡献等。增进了学员对生物化学重要原理的理解,培养了学员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2.巧用课程论文,引导学员阅读学科前沿文献。根据多年高级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积累,课程组制作了《生物化学前沿研究导读论文集》,共收集近5年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00余篇(PDF),供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和兴趣选读,指导学员阅读前沿研究英文近刊,了解学术前沿,培养其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弥补其在大学阶段专业英语的不足,为今后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奠定基础。

3.尝试将学术报告引进课堂。适当将学术报告引进高级生物化学课堂,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做法。根据具体情况,每年我们都邀请相关学术专家对当年学员做1次学术报告。如2011年邀请了英国University of Bristol 的病理学和微生物学Xiaoli Xiong博士为190余位学员做了题为“Structures of Fluoroquinolone Resistance Protein Qnr and its Mechanistic Implication:Conserved Loops Directing Its Protection Activity”的精彩的学术报告;又如2012年邀请了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的Huangquan Zheng教授对学员进行了题为“From root hairs to corticospinal neurons:The tubular ER network and directional cell growth”的学术报告;再如2013年邀请了加州大学Davis分校知名教授、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William J Lucas做了题为“Series Lectures on Research Paper Writing for High-ranking Journals” 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Scientific Journals & YOU,Ethic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 Publishing,Code of Conduct & Ethical Principles in Science, Misconduct in Research,Preparing to Write Your First Manuscript:Things You Should Not Do,等等。这些多样的学术报告,既让学员了解了学科前沿知识,又让学员得到了学术交流锻炼,还培养了学员的科研思维和科学精神,效果显著,学员反响强烈。

4.专设高级生物化学机动专题模块,以适应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如先后特设“螺旋与生命”(Helix and life)、“大肠杆菌对生物化学的贡献”(The Contribution of E. coli to Biochemistry)、“从孟德尔到莫里卡”(From Mendel to Monica)、“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冲击”(Impact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on Human Society and Life)、“生物化学重要人与事”(Biochemistry:Key Events and Personages)等。可选择这些内容与学员探讨,或供学员自学思考。

在受益面大的研究生平台理论课高级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素质,是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学员的知识背景和专业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优选教学内容,弥补和拓展学科知识,自成体系;强化课程的实验技术理论的解析,有针对性地引导学员阅读学科前沿文献,适当将学术报告引进课堂,对于培养学员的科学思维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科研设计能力至关重要。这些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正在成长的青年科学家良好学术道德、科学规范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的习成。

第4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 学习兴趣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40-03

Abstract:Biochemistry is a major basic course studying on the life essence of organism,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re nonobjective and complicated, and there are lots of knowledge points, which are hard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so students are ealily to generate the mood of fear even wearines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 learning biochemistry and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discussion on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iochemistry.

Key Words:Biochemistry;Learning interest;Improve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组成、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1]。生物化学是高等院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种子科学、园林、园艺、医学及食品等很多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生物化学内容复杂、抽象、枯燥、知识难以理解、难记易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易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学习兴趣低、基础差的学生甚至会望而生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兴趣是分不开的。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很多教师探讨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经验,笔者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做一浅析。

1 上好绪论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甚至部分授课教师对绪论课不是很重视,原因在于绪论课主要是介绍该学科的发展简史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而这部分内容通常在期末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笔者认为,绪论课教学非常关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绪论课如果讲好了,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时,可结合现实生活,以提问、设问、讨论等方法讲述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羊“多莉” 的诞生过程,既让学生知道了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生物化学产生好奇心[2]。

在上第一次课时,除了讲述教材绪论中的一些必讲内容之外,笔者还会强调两方面问题,首先是把生物化学的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以及自己授课的方法、计划等简单介绍一下,使学生对该课程体系与结构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明白该以何种态度、采取哪些措施学习该课程,比如课下可通过相关教材、网站的查阅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解决一些疑惑等。同时,在第一次课中告诉学生授课老师的办公地点、联系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有疑惑时向老师请教学习及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该方法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一种亲近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其次是介绍生物化学与相关专业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对其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生物化学的高度重视。比如在给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学生上课时对学生说明生物化学是其专业基础课,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的联系都很紧密,如果该门课程学不好,将会影响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对绪论课进行这样的处理,往往第一节课就能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科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选取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到蛋白质含氮量时可以引入2008年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设问:不法生产商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解释蛋白质中平均含N量是恒定的(占16%),因此蛋白质含量的间接测定一般都是采用氮原子含量的间接推算法,因为食品行业经常要测定蛋白质含量,生厂商利用廉价的三聚氰胺中所含的大量氮原子来代替奶粉中真正的蛋白质含氮量,即可造成食品高蛋白含量的假象。在讲到蛋白质的沉淀反应时设问:为何重金属中毒时喝牛奶或生鸡蛋清可以自救?然后解释蛋白质中带负电荷的基团可与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避免有害的重金属离子被人体吸收。再如在讲到糖酵解时,设问:为什么不经常运动的人剧烈运动后肌肉会酸疼?然后讲解主要是机体里进行了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不能通过呼吸作用排除,形成了乳酸堆积,过多的乳酸刺激了肌肉增加渗透压,使肌肉组织吸收较多的水分,产生局部肿胀,从而产生肌肉酸疼的感觉。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讲授糖异生前,提问“为什么减肥的人不仅要控制高脂肪食物,还要控制高热量的食物? ”在讲述电子传递抑制剂时,提问“为什么人体会发生煤气中毒?”在讲授脂类代谢时,提问“为什么很多动物把脂肪作为储能物质而非糖[3]?”等等,这些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授的内容上。但生物化学内容多,教学任务繁重,任课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问题。

3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讲授过程,上好每一堂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需要教师充分备好课、上好课。在现有的学时少、需要讲授内容多的现实情况下,需要教师整合教学内容,讲授时要精讲、少讲,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备好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现在的生物化学教材版本较多,教师应根据所教专业不同而选用合适的教材,讲授时针对专业特点有侧重性地讲解。

笔者每次上课时首先用几分钟时间将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性复习,并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讲的重点内容,然后将此次课的重点内容简单向学生陈述一下。在讲课过程中,采取精讲的方式突出重点,精讲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及书上的重点、难点等。讲课时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上的顺序,可以按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但是一定要理清思路,这些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事先设计好。讲授期间随时将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以便学生理解、记忆,最后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做总结归纳。

此外,讲完每一节每一章都进行概括总结,课后则对全书进行系统的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清晰系统的了解,从而达到书本知识从厚到薄的学习效果。

4 采用多种授课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收集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能够把复杂的结构和抽象的机理具体化、形象化,多媒体课件可以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那一章节时,通过动画讲解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的组分及电子传递的过程等内容,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同时,对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部分可以随时停下、反复观看,并对重点、难点着重讲解,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中要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如上课时教师站在讲台中央,用电子教鞭翻页,讲解的过程中用荧光笔随时指出幻灯片上的重点内容,多与学生互动,并时时观察学生的反应,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因教师长时间地站在电脑前讲课而走神、发呆进而丧失学习兴趣的现象。

由于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学过程中还要合理应用传统教学方法,注重课堂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板书。例如,在米氏方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地依靠多媒体课件,就不能很好地演绎米氏方程的推导过程,教师通过板书演绎推导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因此,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多彩,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 利用课前课间课后10 min时间多与学生交流,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前课间课后的时间主动走到学生中,与学生面对面交谈,认识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思想上的困惑,了解他们对教师在教学等方面的要求等。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途径,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比如借助手机短信、QQ、飞信、微信、微博和E-mail等网络资源,开展网上答疑活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调查,采取问卷、小组座谈、个别面谈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上述这些措施对于加强师生沟通和交流、融洽师生关系、保持甚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6 完善课程考核体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考试往往以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好坏,这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有的学生上课不好好听,甚至缺课,而在考试前临时突击,用一到两周的时间死记硬背知识点,照样能在末考时考出高分,这对于那些平时一直很用功的学生来说很不公平。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改革了考试方式,将平时成绩计入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平时出勤率、有无教材及笔记、期中考试成绩、实验报告及课堂表现而定,其中,出勤率、教材及笔记各占10%,期中考试占30%,实验报告占30%,课堂表现主要包括实验课上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课堂上回答问题及参加讨论情况,占10%。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适当提高对学生实验报告的评分,不仅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也会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使学生喜欢生物化学,教师首先要对生物化学教育工作怀有十二分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同时用语言及行动去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自然也会对生物化学热爱起来。

参考文献

[1] 郭蔼光.基础生物化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5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改革;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50-02

生物化学是生物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开课之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知识基础,一般在大二上学期开课。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大体由两个部分组成:(1)生物大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的静态部分;(2)生物大分子代谢和生物氧化过程的动态部分。通过学习建立这种思维方式和掌握这些知识不但对于后续课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铺垫作用,同时对于培养科研思维方式也具有促进作用[1]。

我院海洋资源与环境、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为本科生开设了生物化学这门专业基础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目前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教学时数少与教学内容多的情况下,要讲好这门课是很困难的。为了能够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据有关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生物化学课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生物化学实质上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它可以揭开我们身边许多神奇生命现象的奥秘,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它对初学者而言,又因为引入了大量新而抽象的概念,而使人望而生畏,这也导致一些学生觉得它是一门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课程,使这些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由于教学课时有限,而生化课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要求较多,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讲授完课程知识,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首先,按基本知识体系进行讲解,突出生物化学的重点与难点,注重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去思考,为生物化学课程节省出学时用于课程的实践。其次,教师要注意发掘教材的科学性,在教学中选择性地介绍典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保持生物化学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的调整,对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都会有很大的提高[2]。

生物化学具有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传统教材上的知识跟不上时代技术的更新步伐,也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需要不断被补充和更新。因此,教师要及时介绍生物化学前沿性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就,开拓学生视野和思维,扩大知识面,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2-3]。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板书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的必要手段,但是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以前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或利用挂图等形式用于教学,对教师来讲在黑板上绘制立体结构示意图,准确度不高,而且这样普遍缺乏动态感,加上生物化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这样的教学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往往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网络、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迅速发展和较大范围地普及运用,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生物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用机理和过程都可采用多媒体以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使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描述和展示,让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清晰,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如:在课件中对DNA、RNA及蛋白质的结构以及生物合成过程都可以用3D动画图片展示给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克服教材内容更新的相对滞后性,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运用生物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5]。

2.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习兴趣。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是生物化学课程的一大特点。纯粹的理论讲授没有趣味性,枯燥乏味,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把握学生心理,促成主动学习态势,要调动各种因素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提高学习动力,使学生对课程有充分的心理重视,形成学习主动性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穿插经典实验和生活实例,可将单调乏味的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会增加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加深生物化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的状态,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4-6]。

3.坚持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学习的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学生心理,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将本领域的最新动态穿插于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地去思考、理解。在教学中介绍一些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应用的实例,以启迪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的知识,但却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情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是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答,让学生积极、自主地钻研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同时,可以采用组合式的教学法。组合式的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综合地应用,其关键是做到自主化,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意创造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并及时地引导学生质疑、设疑、释疑,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例如:采用归纳法讲授,在讲解相关的新概念、新理论时,先举出大量的事实和观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要领甚至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互动式讨论: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及时听取学生意见,及时检验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便于提高教学质量[5-6]。

三、考试方式的改革

考试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常用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考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取、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都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传统的生物化学课程考试方式主要采用闭卷的考试形式,这种考核方式一般以书本为标准,内容更新慢,不利于考查学生对前沿科研发展动态的掌握情况。而且有些学生通过在考前突击记忆也能蒙混过关,甚至取得较高的分数,这常常会导致学生“唯分是图”,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考试制度,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避免高分低能。我们对考试记分进行了改革。期末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7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平时出勤率、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而定。然而这样根本无法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科技期刊,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教学相关的题目或者研究热点撰写文献综、读书报告、实验报告,以此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又为以后学习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6-7]。

随着生物化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的知识也将不断更新,所以要充分注重教材的建设与改革,在多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自身要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把教学工作开展得更有生气、更有效果,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幼明.生物化学教学理念的更新[J].中国现代医学,2004,14(20).

[2]图雅.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

[3]朱素琴,季本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8).

[4]何幼鸾.浅谈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8,4(2).

[5]魏素珍.环境生物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1).

[6]陈银萍,陶玲,汤萃文.“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

第6篇

关键词 高级生物化学 教学 理论 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49 

在工科院校中,“高级生物化学”是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基础课程,是连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桥梁。它既是本科“生物化学”课程的提高和深华,又是研究生阶段 “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强化和拓宽研究生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多角度地认识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物化学的实验理论、技能和分析能力,为研究生研究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奠定基础。在工科院校中,“高级生物化学”课程主要涉及蛋白质结构功能、蛋白质稳定性、蛋白质合成与运输、基因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章节的内容。近年来,生物化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发现层出不穷,高级生物化学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极其活跃的带头学科。对于一些应用型的工科院校,高级生物化学课程将蛋白质化学和组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及前沿进展传授给学生,培养善于理论学习,长于工程实践,勇于集成创新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 

1教材中英文结合 

目前高级生物化学学科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唯一的高级生物化学教材是李关荣主编的高等学校规划教材《高级生物化学》,①内容涉及蛋白质结构、功能、寻靶、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技术、生物膜与跨膜转运、生物信息转导、基因表达调控、代谢调节策略等,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相对高级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材则很多,包括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于晓虹主编的《生物化学》③(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面向21世纪精品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育规划教材),刘国琴主编的《生物化学》④(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等。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内容全面,讲解细致,一直作为本科教学的典范,在本科院校的生物化学课程中广泛采用,但作为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教材,该教材一来与本科教学重复,二来内容过于基础,缺乏前沿性。于晓虹主编的《生物化学》,内容着重阐述人体基础生物化学知识,为远程专升本教材,内容与本科教材有所区别,编写着重符合这专升本学生的需要,不适合作为研究生的教材。刘国琴主编的《生物化学》是面向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编写的理科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重点讨论了蛋白质、核酸、酶、糖类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这些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生物化学性质及相关分离、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特点;其次,对糖类、脂质、氨基酸、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及其代谢调节进行了系统、概要介绍;最后,主要以原核生物为例讨论了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遗传信息流的分子机制。该教材内容上和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有相似之处,适合选作生物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教材,也适合生命科学相关学科,如医药、食品、农林等领域本科生使用。 

除了以上教材,David Hames编著,王学敏等翻译的《生物化学》⑤(第3版·中译版)全书共13章,分别是:细胞结构与成像、氨基酸与蛋白质、酶、抗体、生物膜与细胞信号、DNA的结构与复制、RNA合成与加工、蛋白质合成、重组DNA技术、糖代谢、脂质代谢、呼吸和能量、氮代谢。该书属于精要速览系列丛书,是国外畅销教材,该书结构新颖,视角独特,重点明确,脉络分明,图表简明清晰,适合作为工科院校研究生教材。同时,由于研究生教学对于英语的阅读能力也具有较高要求,因此还可配合英文版作为课外阅读教材,也便于双语教学和国外客座教授的讲学。 

2教学模式以启发式引导为主线 

高级生物化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加入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使学生对生物化学相关蛋白质、核酸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子作用机理等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入;同时通过大量生物化学相关小电影的优美画面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浓厚兴趣。在课堂教学导入部分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案例进行启发教学的模式,在此环节,提问可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学生的各种答案教师引出需要讲授的内容,该方法可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模式,把学放在首位,对特定原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在老师讲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入课堂讨论环节,议题与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充分结合,与本学科的发展与应用紧密联系,通过对前沿问题的讨论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讨论环节,老师可安排讨论的题目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题,然后公开宣讲,老师和同学既是听众,也是讨论的参与者,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路。老师应及时对讨论过程进行点评,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显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方面对思维中的不足进行纠正。课堂讨论环节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使老师自我知识不断丰富和补充。 

与此同时,将学术报告引进课堂,每个班级的生物化学课程均邀请1~2位国内外生物化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为研究生做学术报告。这些多样的学术报告,既让研究生了解了生物化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又让学生有了学术交流的机会,还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学精神。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高级生物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累积了海量的生物信息资源,将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级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强调互联网资源运用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网络应用的亲身体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常用数据库进行介绍,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和辨别的技巧和能力。例如,目前大多数的蛋白质序列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信息都可以直接从网络公共数据库中得到,其中最常用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包括GenBank、EMBL、DDBJ 等,这些数据库中还同时包括了大量与序列直接相关的注释信息,方便学生从中获得需要的知识。另外,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ertProtein Analysis System(简称ExPASy,http://expasy.ch,隶属于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国际上蛋白质组和蛋白质分子模型研究中心)可为用户提供大量蛋白质信息资源。因此,在高级生物化学的教学中首先详细介绍一些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再通过具体举例使同学掌握基本的查询方法和结果分析方法,并通过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更好地掌握数据库的运用方法。 

4开放式实践教学贯穿始终 

高级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对于初涉该专业的研究生而言较难理解,在理论教学中穿插大量实例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教师亲身经历的实验事例,例如根据工科院校背景重点讲解酶制剂的分子改造实例,使学生通过实例学习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精髓,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在本科阶段生物化学课程的讲授中已按排了生物化学基本单元操作实验,如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的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含氮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含量、糖化型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及、酶作用的专一性、酶的激活和抑制、碘乙酸抑制糖酵解、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蔗糖酶米氏常数的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测定、酵母蔗糖酶的纯化及其酶性质的研究等。因此在高级生物化学的实践教学中,不再安排单独的实验单元操作,而采取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选定相关学院生物化学方面相关老师所在的实验室作为开放实验室,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时间、空间、内容和方法均开放的培训,通过一些小实验的自我设计和验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开放性实验,使研究生对于整个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更为理解,可为研究生进一步的课题选择奠定基础。 

5 结语 

第7篇

论文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创新

论文摘要: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实际,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双语教学和创新性实验等,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与化学之间重要的边缘学科,是物理、化学等理论与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所产生的交叉学科,是一门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相关学科的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知识密集、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记忆性强、实验技术更新快等特点。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和生物专业学生分配就业时所遇到的困难,本文针对传统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生物化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为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1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

1.1结合学科发展前沿,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现代生物化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实时更新内容。讲到基因表达时,可介绍我校主持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研究进展,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家蚕基因组研究方面已居世界领先地位,这是建立21世纪“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里程碑。并把有关基因组草图的基本知识介绍给学生,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1.2理论联系实际,拓宽学生知识面

生物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讲授理论课时,可通过联系周围的生命现象和生活常识了解生化问题,激发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如脂类代谢部分,可以介绍目前世界肥胖人数已超过16亿,肥胖易引发心脑血管类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一死因,再结合脂代谢机理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饮食平衡营养控制肥胖。另外,可以通过设问方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为什么短跑后人会感到小腿酸痛?为什么不能常吃生鸡蛋?为什么加卤水可以制豆腐?为什么多吃糖会发胖等等。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既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拓宽了学生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知识面,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1.3灵活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量成倍递增,涉及的许多概念及反应过程非常抽象,尽管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仍然感到概念模糊和难以理解。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载体,集声、像、动画、音乐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信息容量大、视觉效果好、简明生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等优点。

根据教材内容,采用多种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如用ChemOfficeUltra8.03绘制氨基酸或核酸的三维立体结构,录制视频介绍几种层析法等实验性强的理论知识,运用Flash动态画面模拟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应以基础知识为主线,遵循内容精简、版面简洁、色调清晰,动画科学,切忌将它制成电子黑板。在图文并茂、视听一体化效果的渲染下,配合教师的讲解,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微观图像宏观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和质量。

1.4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引导式教学,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对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讨论,然后以答辩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或者教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开展课堂交流。

在课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教参阅览室、视听阅览室、网络图书馆等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学,或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相互交流。

2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4号文件)的精神,逐步推广和实行本科生教育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双语教学,已成为培养新时期我国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是现阶段我国高等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在生物化学的双语过程中,首先处理好现阶段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关系,其次提高教师的双语执教能力。我校为了提高教师的口语,组织教师到英语国家培训。另外要选择合适的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教材,采用循序渐近的教学方式,实现双语教学目的。

3开展创新实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当今世界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具有一流的人才,谁就可站在科技的制高点。开展创新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有效手段之一。

3.1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安排学生参加实验准备工作,使学生熟悉整个实验环节,从试剂配制到实验的预试及分析均由学生完成。学生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2开展综合型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由于课时和经费限制,很多学校主要开设验证性或演示性的实验,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设探索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至关重要。如设计“鸡蛋清SOD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鉴定”实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酶的性质、酶的分离及纯化关键技术、酶的鉴定方法等知识。

3.3全面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第8篇

作者:张巍 吕士杰 罗军 姜艳霞 徐俊杰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芦晓晶世界观培养应寓于生物化学教学中

生物化学这门基础医学中的重要学科,研究的是生物体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变化规律。同时又包含着对生命、人体疾病的看法和观点,这就是世界观,是基础医学的出发点,又是辩证唯物自然观的组成部分,所以生物化学中包含着科学的世界观。随着现代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本质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人们以现代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为工具,对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密码由DNA为载体进行复制而后经过RNA的传递与翻译,形成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蛋白质又控制着新陈代谢和复制过程。这种新陈代谢包括经常不断地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替和能量传递以及不断地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它是生物体内的基本矛盾运动。生物体像个“化工厂”,只是更加复杂些,外界物质,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氧等不断的进入这个“工厂”,淀粉食物在胃肠道的水解酶分解为葡萄糖,被机体吸收入血后,运到全身细胞,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按着有氧氧化、无氧酵解、磷酸戊糖途径,生成三磷酸腺苷。这种化学能可以转变肌肉收缩的机械能,维持体温的热能等。蛋白质则经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被小肠吸收入血后进入全身组织,又在酶的作用下激活,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合成人体的组织蛋白,用于更新组织。生物体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代谢的同时,生物体自身也处于不断的自我复制、自我更新的过程之中,新的成分不断的合成,细胞不断新生又不断死亡。生物体的自我更新使生物体在每瞬间既是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联系起来,这就是辩证的生命观。人体新陈代谢是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对立统一,生成能量与消耗能量的对立统一,是新生与死亡的对立统一。人体是高度分化的机体,它的新陈代谢是靠一系列特定的器官来完成,而每一器官的功能活动充满了矛盾运动。如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体液调节中两种相互拮抗的两类激素;神经系统的传入神经的激活系统与传出神经的抑制系统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并以此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这就像我们生活的社会一样复杂,而人体确实就是一个微缩了的社会,细胞就是社会中的人。

生命体既是绝对运动有处于相对平衡中

人所生活的外界环境虽然经常是变化剧烈,但人的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平衡,如血糖浓度、酸碱度等始终要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满足体内的新陈代谢(吸收与排泄、酶的生成与灭活,酸碱的产生与排除、体温的产生与发散等)所要求的严格条件,否则就会出现问题。人体也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有机体,存在着细胞不断地死亡与新生,体内的化学元素也要经常不断地与环境交换等。可见生物化学教学中包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员应站在理论和哲学的高度,设法让学生掌握。完成的关键是自觉地去总结和概括,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传授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讲解观点和方法,使之不但能“授之以鱼”,而且能“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