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景观工程

农业景观工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03 17:00: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景观工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业景观工程

第1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本分”的中国农民“不安分”起来了,丢掉世代相守的土地,潮涌般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势不可挡。而就在同样的时间阶段里,随着力度的加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失业和下岗的人数剧增。进城寻找工作的农民与下岗失业者在城中相遇了,于是,农民工“抢”了城市人饭碗的说法出现了,而一些有“正义感”的文人也纷纷提笔为农民工“正名”。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农民涌入城市?什么原因造成了城市人的下岗失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否抢了城市人的饭碗?抢了哪些人的饭碗?他们对城市就业有哪些影响?本文将详细对其进行分析。

一、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动因分析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现代化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制度的松动使得农民有可能向城市流动

党的以来,合作化和化的农村管理体制被取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度膨胀,基本解决了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和中国人的粮食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有限的土地吸纳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有14种制度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如户籍制度、粮票及其他票证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这些制度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改革开放后,这些制度逐渐松动,如1977~1980年,国家将农转非比例从1.5‰放宽到2‰,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自理口粮户口制度,90年代初又实行了蓝印户口制度以及80年代以来各种票证的消失,各地粮油市场的放开,都为农民进城提供了条件。农民终于可以冲破重重枷锁,向城市挺进。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压抑许久的消费欲望得到了释放,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同时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为农村进城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空间。同时,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突破了原有的劳动力配置模式,企业在招工用人、工资分配方面有了一定的自,许多农民以临时工、合同工的身份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就业。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力度的加大,催生出一批民企、私企、三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个体户,他们在劳动用工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为进城农民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增加了农民进城就业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扣除物价因素,从1978~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06%。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1978年绝对差额为209.8元,2003年上升到5850元。80年代上半期城乡收入比呈下降趋势,1983、1984年降到1.54:1,达最低点,而1985年又升到1.86:1,虽在90年代又有所回复,但到2003年,又上升到3.23:1。

二、城市下岗失业的原因分析

(一)国有单位的隐性失业显性化

隐性失业是指一个生产单位中所雇用的劳动者数量(或所使用的劳动数量)超过为达到某一经济指标所必需的数量,而该生产单位又没有对部分劳动者(或劳动数量)作其他用途的配置,让其在生产单位内部存在下去,这部分多余劳动就是隐性失业。在我国,隐性失业的产生与就业制度变迁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关。

1.传统计划就业制度的变迁使隐性失业问题暴露出来

在传统计划就业制度下,单位(主要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用人由国家决定、工资标准由国家制定、劳动者就业由国家分配。建国初期到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而同一时期,城市劳动力数量增加迅速。国家为了实现给所有就业人口提供工作机会的目的,硬性安排工作,对用人单位下达就业指标,结果只能是用隐性失业代替公开的显性失业。80年代后,我国开始实行双轨制就业,单位拥有了较完全的用工权,劳动力也可以自主择业,较自由“进出”单位,积蓄已久的隐性失业问题暴露出来。

2.国企改革的深入加剧了隐性失业的显性化

在改革前,国企的生产任务由国家下达,经营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完成计划指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棘轮效应,即企业若在本期超额完成计划产量,则下一期的计划指标就会被提高。在这样的制度下,理性的企业是不会超产的,而是有意压低当期产量,结果导致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而计划就业制度的存在使国企不得不接受超过其生产要求的劳动力,这部分超出的劳动力就成为隐性失业者。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企经营的目标由完成计划产量转向利润最大化,同时,在劳动用工、工资决定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国企可以按照生产需要来雇用相应数量的劳动力,而那些超过需求的劳动力便由隐蔽状态公开化了。另一方面,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相当一部分国企实行了非国有化,这些企业在非国有化后拥有了更大的劳动用工权(包括解雇权),隐性失业显性化表现得更突出。

(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结构性失业

如果说国有单位的隐性失业显性化与国情和体制有关,那么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新产业不断出现,老产业逐渐被淘汰,在新旧更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现象,新产业所需的劳动力短缺,而老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萎缩,因此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这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三)城市自愿失业的出现

城市人下岗失业后并不是一点就业机会也没有,很多脏、险、累,很不体面的工作还是需要人去做的,但是他们丢不开面子或吃不了苦,宁肯坐等政府安排也不愿于这类工作。因为有下岗失业金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即使不工作也不会挨饿,于是便产生了城市自愿失业一族。

三、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城市就业的影响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进城务工

经商的农民与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这两支劳动力大军在城市中相逢,关于文章开头提到的“饭碗”问题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看待。

(一)农民进城“捡饭碗”阶段

建国以来,农民从未停止过向城市流动的步伐,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特点。早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甚至低于未外出的农村劳动力。据1986年全国百村劳动力调查,外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比未外出劳动力低0.6年。他们打工的目的也很简单明确――赚钱。他们自认为到城里是卖苦力,只要能赚钱,再脏再苦再累的工作他们都乐于做,而这些工作是城市人不愿做也不能做的。所以,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农民进城“捡饭碗”,“捡”城市人不要的“饭碗”。

(二)农民从“捡饭碗”向“抢饭碗”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失业率大幅上升。巨大的城乡收入差异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此时外出打工的农民素质比早期明显提高,对技术专长也非常重视。1998年全国跨省区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中,有26.1%受过专业技术培训。而同一年,河南省外出劳动力中接受技术培训的占33.2%。在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有技术专长的比重更高,1993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技术专长者占33.7%。1995年对江苏乡镇企业和上海市某街道的调查表明,外来农村劳动力中43.2%有技术专长。可以说现在的农民进城是“有备而来”,他们不再局限于“捡”饭碗,很多人已具备了“抢”饭碗的实力。

目前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具有分层的特征,即高层次的“人才”市场、中间层次的一般劳动力市场以及低层次--劳动力市场。以农村务工者现有的素质和能力,进人高层次人才市场的可能性极小,他们不具备在那块市场“抢”饭碗的实力;低层次劳动力市场的工作以脏、险、累为特点,城市人不愿或不屑于做,基本上被农村务工者“垄断”,可以说,在这块市场,农民仍然处于“捡饭碗”状态;而中间层次的一般劳动力市场则是下岗失业者和农村务工者都愿意并能够进入的,两者处于竞争状态,所谓的“抢饭碗”就是指这块市场。

(三)“饭碗”属于具有竞争优势者

虽然进城农民素质有所提高,但与城市人比仍处劣势,所以他们只能“抢”一部分城市人的饭碗,这些人便是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普遍特点:一是年龄大,资料显示1997年珠海的下岗失业者中有43%超过36岁,而这一数字在北京和无锡则达到55%;二是技能适应性差,由于这些人过去大多是在国有制造业中工作,这种经历和经验有“资产专用性”,在新兴行业中并不能直接适用;三是教育素质低,这些人的高中教育基本上是在期间完成的,教育质量差。相反,农村务工者则是:年轻,1997年在对北京、无锡和珠海三市的调查中,外来农村务工者普遍比下岗失业人员小5岁;接受新技能速度快;教育素质虽低,但不比下岗失业者差。此外,他们更能吃苦耐劳,忍受城市人无法接受的工作条件和较低的工资待遇;勤劳本分,易于管理。所以,在与下岗失业者的竞争中农村务工者占优势。

为了保证当地市民就业,许多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清退农民工的政策,但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农村务工者以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用工单位的青睐。可喜的是,国家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政策逐渐放宽:2000年7月,劳动保障部和国务院提出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2001年底,国家发改委要求取缔面向农民工的七项收费;2004年3月,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有了合宪性基础。

(四)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城市就业的长期影响

短期内,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确实“抢”了一部分城市人的饭碗,但长期来看是有积极效果的。首先,农民进城务工的直接目的是多赚钱,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极大的,腰包鼓了自然会增加消费,对刺激国民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有效地抑制了城市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扩大再生产,从而扩大就业规模;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低一直是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没有农民这支劳动力大军做后备,这种低成本也很难保持。第三,农村务工者的存在会增加城市劳动者的工作压力,X效率理论告诉我们,外部压力增加会使个人更愿意努力工作,而压力不足则会导致劳动者的努力水平降低。第四,农村经商者创业会增加工作机会。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的调查表明,具有农村户口的城镇私营企业主比例从1983年的零上升到1987年7.4%。也就是说,进城经商的农民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为城市中的其他劳动者创造了工作机会。

第2篇

[关键词] 农村小城镇建设;乡村景观;农田水利建设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一. 农村小城镇建设分析

1.1乡村景观建设

由于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建设中应注重将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景观进行有机结合,以乡村景观有效维护小城镇发展中的农村氛围。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乡村景观建设,能够实现农村与城镇景观的有效承接,在小城镇建设中不脱离农村发展的根本,以乡村景观为基础实现农村建设的城镇化。乡村景观建设的实质是指对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的进一步美化。由于乡村景观本身具有环境优化的性质,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进行乡村景观建设,不仅实现了城镇环境的改善,也有效促进了城镇的环境发展。科学的景观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维护地方的生态平衡,对地区的气候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乡村景观建设,还能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传承,通过建设乡村景观,有效维护农民的乡村生活文化,在乡村文化巩固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有力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1.2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与水利工程具有共同属性,都是通过在水利建设中进行科学的工程设计,以科学的工程设计有效调节水系分布及水流流向,进而对农田水系进行调节,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为建立起科学的农田水利系统,应着重对农村的水利状况进行实况考察,依据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地理环境做出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农田水利设计主要由排水和灌溉两部分构成。水利工程中排水工程设计的实质是指对水系中水流进行有效疏导,通过水流疏导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转。农村小城镇的水利建设中,科学的排水设计不仅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也能有效保障农民生活中日常用水的供给与废水的排除。灌溉系统则是着重指农田的水利灌溉,通过工程设计改善农村小城镇的水系状况,进而有效防止土地的盐碱化和干旱发生,在保证农田系统的稳定发展中促进农村小城镇的稳定建设。

二. 乡村景观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的融合方式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农村经济水平无法得到快速提升,使得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农村小城镇建设方案的提出,不仅有效实现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问题。为有效保障农村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在建设中通常将乡村景观与农村水利建设相融合,在保证农民正常农村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农村发展向城镇化建设靠拢。

2.1 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联系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由于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带动农业的发展,因此,工程建设中着重强调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大范围的水利建设的开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水土流失,乡村景观破坏等,乡村景观环境的破坏,不仅严重影响了城镇化工程的视觉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村小城镇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政府在开展水利建设的同时,开始着重关注乡村的景观建设,并通过乡村景观建设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农村小城镇工程建设的开展。

2.2 工程景观融合

在农村小城镇发展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既保证了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有效的防洪,也为农村居民营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农村在小城镇化建设中,经济水平得以提高,文化环境也得到有效维护。工程景观的融合,顾名思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上与乡村景观进行融合,如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建设中,有效结合农村地形,并将乡村景观与堤坝建设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实现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工程景观融合。通过将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进行工程景观融合,不仅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还能在工程建设基础上有效维持乡村景观对农民的视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应对农民的乡村景观开发加以引导。由于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强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建设,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开发的同时很可能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因此,为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固,在农民中开展对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2.3 文化景观融合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进一步美化,还能有效保障农村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景观融合的含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过程中,注重工程与农村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工程融合中创新设计思路,使得农村文化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乡村景观建设能够更为直接的反应农村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文化景观融合中,更加偏重于乡村景观建设。为有效实现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文化景观融合,应注重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农田水利创新发展,在农田水利的创新发展中,有效结合农村建设中的美学设计,并以农村的文化背景为建设基础,开展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文化景观融合。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

综上所述,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系列问题与缺陷,由此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经验,总结教训,保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得其充分的服务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几个角度出发:

3.1加大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我们知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隶属于公益性质的基础工程范围,需要公共财政给予大量的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每一户,其经济效益低,却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受惠者来说,其是弱势产业,是弱势群体,需要公共财政予以扶持;综合历史来说,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到了,加大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其应尽的职责。由此三个角度来讲,从各个方面加大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得其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作用,这一点是很明确的。也应该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将其纳入到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是现实需求。

3.2加强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力度

以良性的工程管理制度去促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这是是整个建筑过程中的关键点。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其一,重视工程建设的质量,对于使用劣质材料,违规操作的建设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罚,保证整个工程开展的顺利,从根本上保证农田基础设施的质量;其二,不断总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工程管理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相关的调整与改革,明晰工程的所有权,强化其责任意识,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其三,结合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规定,开展全面深刻的改革,实现办事效率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四,建立责任体制,以此来管理与维护农田水利工程,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负责的原则,使得工程所有权进一步明晰,保证其长期的运行下去。

3.3保证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职权分明

长期以来,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都处于资金缺乏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其筹资主体涉及面太广,相关的部门太多,其中甚至出现了很多的交叉行使职权的时候,这不利于其资金的有效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不断加大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的同时,明确其各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保证其能够合理的分配其专项资金和其他方面的资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保证整个农田树立基础工程的顺利开展。

3.4建立以政府为主多元化的农田水利筹资渠道

在农田水利的资金问题上,需要以多元化的角度来审视问题,积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筹资体系,使得农田水利的筹资渠道进一步扩展。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角度出发,其一,对于政府来说,应该积极创造有利于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发挥其招商引资的作用,使得资金流融入到农田基础设施上;其二,对于农户来说,积极引导农户以投资主体的身份进入到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量,从而保证农村地区经济内需的扩展;其三,积极鼓励金融机构进入农田基础设施领域,在筹资贷款的时候,以担保人的身份去协助农业获取资金来源。

四. 总结语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农业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来源,在现代化建设中与城市发展的差距逐渐变大,为解决城市化建设与农村发展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小城镇建设成为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小城镇的建设中,通过将农村生活与生产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实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过渡与连接。本文从农村小城镇的生活与生产角度出发,对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融合方式进行简要探讨,为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参考性意见。

参考文献 :

[1]王淑玲.农村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研究[D].福建农业大学.2010.

第3篇

关键词:岭南观光果园;规划设计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做出的战略部署,因此,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已把它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而岭南观光果园建设是集果品生产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绿色产业,立足于果品生产,运用园林设计理论进行园区规划布局,开辟旅游发展新领域,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果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最终实现果品生产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目标,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但如何更好的认识岭南果树以及对岭南观光果园合理规划设计,这是本文探讨的话题。

1 关于观光果园的概述

1.1 国内外发展概况

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关注观光果业,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提高果业生产,大力开发果业旅游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观光果园;如美国主要在苹果、葡萄、西瓜 、蓝莓的成熟季节,招揽游客观看果园景色,休闲旅游;法国巴黎城郊建有许多以葡萄为主的观光果园,专供游客观光休闲、品果品味;日本也属于较早研究观光农业的国家,形成了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等观光园类型,如日本的葡萄公园,将园区景观的观赏、采摘及摄影等融为一体进行观光活动;我国的观光果园70年代始创于台湾。台湾的观光果园具经济、游憩、教育等多功能,现台湾观光果园已遍布全岛,分布广、种类多、功能综合;如台南有芒果、草莓、梅等,高雄有香蕉、荔枝、龙眼等,台东县有番荔枝、香橙等,台中有葡萄等不同的观光果园。国内的观光果园于80年代后期,形成以民俗旅游、文化、农家乐及高新农业示范园等模式,不少地方已形成了杨梅节、柑橘节、桃花节、批把节等丰富多彩的时令节气活动,并与地域文化、果文化和商贸紧密结合,推动果业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它的发展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都市与农村和谐的历史进程。

1.2 岭南地区发展观光果园的意义

观光果园是绿色果品生产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产业,能开辟旅游发展新领域,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它是以果品生产为基础,运用园林设计理论进行园区规划布局,展示果树“春花秋实”的季相景观,集果品生产、休闲旅游、科普示范、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生态观光果园,可有效的将岭南果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经济资源;但不同区域有不同特色果树和效益,每个种又有不同品种,它们可构出异质性斑块和层次错落的立体景观与生态果园,既展示了独特区域景点,又是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岭南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山川秀异,地貌多变,生态参错。原产的果树种类繁多,如荔枝、龙眼、香蕉、橄榄等等,数不胜数,发展岭南观光果园,无论是从经济或社会效益,还是生态效益的角度,都远超出常规农业,其经济效益高出常规农业的数倍,其社会与生态效益则无可比拟,产生了“三赢”效益;它的建设在农业发展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2 岭南果树的种类与特征

2.1 岭南果树的种类

岭南果树种类丰富:据统计,我国原产和新引进的热带、亚热带果树隶属51科125属275种(含变种);树形较好,易于在岭南园林中使用的部分树种有:如椰子、槟榔、波罗蜜、荔枝、龙眼、柑橘、杨桃、枇杷、人心果、面包树、莲雾、番石榴、杨梅、香蕉、萍婆、蛋黄果、红毛丹、橄榄、甜橙、番木瓜、蒲桃、黄皮、第伦桃、无花果、神秘果、文丁果、石榴、芒果、油梨、桃、柚佛手、西番莲等,其树型各异,从草本、藤本、灌木到乔木都有,而且许多形态优美,非常适合为园林观赏树种;在定植布局时可根据果树不同特点和生物学特性,按照观光果园规划原则进行有机配置,将会给园区增色添彩。

2.2 岭南果树的特性

岭南果树具有良好的观赏特性,有的叶片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各异,合理配置,可组成不同景观效果,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如在外观上千姿百态的油梨、菠萝蜜、莲雾、金酸枣、第伦桃、面包树等较大乔木,树冠大叶片宽,孤植和群植均可;酸豆、西印度樱桃、巴西红果等为灌木,叶小纤巧;星苹果叶背棕色,在绿叶丛中非常显眼;蛋黄果、人利果、樱桃叶色嫩绿,清爽宜人;金酸枣秋季叶色满树金黄,为较好的赏叶树种;油梨、芒果等嫩叶呈红色,菠萝蜜、澳洲坚果、人心果叶色浓绿,给人以生机之感。在风味上各具特色:如莲雾果形如小铃铛,果实清脆爽口,成熟时犹如风铃挂满枝头;菠萝蜜挂果期长,口感浓郁独特;百香果、文丁果、金酸枣、番荔枝、番石榴、芒果等具独特香味;它们均可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和景观特色。

2.3 岭南果树的文化

岭南果树种类繁多,具文化意境,如龙眼的名称源于其果实的形状,中国封建时代龙是皇帝的化身,曾供职于朝廷的园主,为感谢皇帝对其封官晋职,遍植龙眼,表达皇帝慧眼识人之意;又如枇杷,色黄如金,有“摘尽枇杷一树金”之说;木菠萝,因其果实在佛经中被视为“佛果”,其木材常用来制作佛寺里的菩萨、神兽等,果园或庭院种植了它,期望能增福添寿;岭南果树不仅具经济价值,还具绿化美化及防风固沙、绿色环保作用,更兼有“春季繁花似锦,芳香四溢;夏季绿荫匝地,遮荫送凉;秋季硕果累累、叶色万紫千红;冬季枝干婆娑、耐人寻味”的观赏效果,古诗中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等,还有的果树具景观意境:如香蕉具宁静幽香;椰子具姿态优雅;槟榔与橄榄具挺拔俊秀;枇杷具黄澄清香,石榴具婀娜秀姿等等,这都是对岭南果树特有观赏价值和神韵的写照;也是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田园意境之美。

3 岭南观光果园总体规划要点

3.1 园区总体规划

在“绿色生产、生态文化、农游合一”的主题下,按照整体规划、分段实施,循序渐进的思路,首先对园区及周围社会及自然条件分析和目标定位,以及对果园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品种选择、景观意向与效果等进行总体规划;其次按片区性质进行设计:a.生产区规划,处于园区的中心地带,可分为生产区、示范区、栽培区等;b.观光区规划:为游览观光娱乐区,供游客参与游憩活动,并有配套的服务设施;c.物流区规划:既可作为服务管理区,也可形成果品展示交易物流的场所,可展示现代高新观光果园景观的魅力。

3.2 生产性用地规划

观光果园是以果树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需要在绿色生产、生态文化的原则下规划生产性用地,充分利用园区土地资源,可把园地划分若干个大区和小班,进行景观分区与布局,其面积大小依地形地势和功能需要而定,主要生产区一般分成岭南特色水果生产区、岭南有机水果示范区、岭南名特优果树栽培区、果树苗圃区等生产性用地,既保持多品种的生产,又能丰富观光景点,充分利用园区土地资源,丰富园区观光景点,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

3.3 非生产用地规划

作为观光果园,在规划生产性用地的同时,还需充分考虑非生产性用地的综合规划,如根据建园规模大小、地形地势和整个园区布局,以及旅游观光线路等需要,需规划设置休闲区、服务区、物流区、以及交通运输的主干道、机耕道、作业道和观光步道等用地,同时,对园区绿化隔离带、生态防护林、水体景观、节水灌溉等,都应纳入非生产性用地范围进行规划设计,以增强园区综合效益。

3.4 景观工程规划

园区建设还有许多景观工程,规划布局时要满足功能多元化的需求,如通过基础设施工程,解决道路与照明等工程;通过构建水系廊道工程,把孤立的水体和自然残余斑块联系起来;通过主干道绿化带工程,为孤立斑块间联系提供通道等,使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更融洽协调;通过节水灌溉工程,可营造喷灌、滴灌等景观;通过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荷池鱼塘、休闲绿地等工程,解决休闲娱乐项目;通过运用3S技术工程,为园区景观建设提供直接的数据服务;科学合理的进行景观规划,可突出园林景观艺术的意境效果,增强园区的观赏性与趣味性。

4 岭南观光果园种植规划要点

4.1 种植设计

在园区的种植规划方面,可根据园区分布与用途、地形与地貌、经营主体、数量与特色、种植方式等进行规划:如按照观光果园的分布划分为:观光果园群或孤立观光果园等,既有适宜纯果林片植,也有适宜搭配或孤植或丛植等;按照地形地貌划分为:山地观光果园、平原观光果园等;按照果树分类划分为:单一品种观光果园、多品种观光果园等;按照果园经营主体划分为:个体承包果园、集体经营果园等;按照观光果园特色来划分为:景区休闲型、科普示范型、综合观光型等,形成最佳种植观光效果。

4.2 立体设计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的不同区域,合理选择和配置适宜的果树品种,充分利用乔化、矮化、灌木、藤本、草本等果树的树形和高差,以及随季节和生长周期呈现不同的变化进行规划设计,以本地乡土品种为主,将观赏与生产相结合,特色果树与一般果树相结合,设计多层次的绿色复合空间,增加景观的层次感,使四季有花有果有景;配以草坪与地被等特色作物,创造新的景观基质,构成良好视觉景观,既增加果农收入,又使园区景观立体色彩丰富。

4.3 季相设计

果树生产具强烈的季节性,从长叶(下转第81页)(上接第67页)到落叶、从开花到结果,可构成具有时间序列的园林景观,而许多岭南果树的树形与枝叶、花朵与果实等色彩和形态丰富多彩,因此,规划时要因地制宜,设计多层次的特色园区,如可规划设置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和冬景区等,体现春花夏叶、秋果冬姿等季相景观,使四季有花有果有景;或根据果树生物特性、季节特征等进行季相设计,搭配适生的名优奇特新品种,选择上以花果俱优的果树品种为主,观赏果树为辅,或将不同花期的果树分片布局,或不同花色的果树混栽,延长赏花期,丰富季相效果。

4.4 文化设计

岭南观光果园作为观光休闲场所,可充分利用果树资源、地方名牌果品等推出系列活动,开发历史渊源、挖掘果树文化,结合名人名居名艺名产和民俗文化,开展水果产业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在果文化展区,将果树知识通过名言、典故、雕塑等主题,展示地区历史文化、名人轶事、民风民情;通过提供观赏游览、品赏选购,提升果业结构,增加果品附加值,将果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经济资源,将园区建成既能保护利用果树的特色区域,又能展示岭南果树的群体实用价值和观光价值。(收稿:2013-09-06)

参考文献:

[1] 王友军,浅谈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建设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1(13)

[2] 赵志刚等,生态型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J];北方园艺;2011(11)

[3] 杨定海等,观赏果树在岭南居住环境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8):64-66

[4] 李敏.深圳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 陈鑫辉.几种热带果树在闽东南园林应用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6,(4):189-191.

第4篇

景观生态园林也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 营造生态园林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参与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一、景观生态园的概念

生态园是以生态学的原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四美生态园林工程。

二、景观生态园的内涵

1.生态园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

2.生态园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

3.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三、生态园的分类

从自然资源角度化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1.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类2.森林生态公园(区)类3.地质生态公园(区)类4.农业生态园(区)类5.城市生态保育(区)类。

从产业经济与技术角度化分,可分为:

1.观光农业生态园2.都市科技型生态园3.休闲度假型生态园

四、景观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总体思路

1.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生态园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另外,生态园的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

2.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

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

3.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规划的生态园主要是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

五、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

1.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

A、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B、观光旅游区域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C、科普教育功能区

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2.生态园中其他规划

A、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的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

B、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C、园区绿化设计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

3.生态园的建筑设计

生态园建筑是生态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根据生态园的环境、定位、投资等因素量身设计。好的生态园建筑创意也能吸引游客。生态园的建筑,应以绿色、生态、环保为主,要突出生态的主题。同时,作为供游人休闲、度假、体验的场所,还要注意建筑物与环境与游客之间的融洽关系。

第5篇

农业灌溉渠道是人类基于农业的发展,为了调水配水而修建的人工设施[1]。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灌溉渠道开始穿过城镇,这就使得传统灌溉渠道所要承受的污染更为严重,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物多样性和水体自净能力等进一步下降。然而这类灌溉渠道已成为城市特殊滨水景观的一部分,在满足城市周边农田灌溉的同时,改善渠道水质下降状况,丰富渠道景观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已成为这类城市需要研究解决的新课题。笔者从发挥灌溉渠道生态功能的角度,探讨通过灌溉渠道景观设计的路径实现对其水体生态改善与修复的思路及方法。

1灌溉渠道水体修复技术与景观设计

灌溉渠道的水体,一方面受制于河流、湖泊的水质的影响,对渠道水体的修复是建立在对河流、湖泊水体保护与治理的基础上的[2];另一方面,灌溉渠道因其具有输水、蓄水和生态廊道等多重功用,这就需要在灌溉渠道景观设计时,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灌溉渠道景观设计的总体目标是达到其农业灌溉用途和城市生态景观的有机统一。

1.1恢复灌溉渠道水生植物多样性景观体系,提高渠道自身净化能力水生植物多样性完整的自然水系,具有天然的自净能力,但灌溉渠道多数是在人工的干预下修建,生物的多样性不完整或受到了破坏,但这类多样性的生物体系既是大自然赋予水体自身净化的选择结果,也是水体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这类景观设计时,可通过水生植物提取丰富而合适的景观元素来组织景面和景物空间,通过植物在生理活动过程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流来吸收降解污染物质,使水体的自净能力得以提升。水生植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建立与恢复主要是沟渠底部沉水植被和沿岸挺水植被的建立与恢复,通过对乡土植物种类的筛选和应用,并依靠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及人工移植栽培,营造适宜的湿生、水生植物生长环境[3]。在具体这类项目的设计中,在不影响渠道输水配水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在宽度或水深适宜的土质渠道进行水生植被体系的恢复,以提高渠道水体的自净能力,净化水质。

1.2水体修复技术工程与水体景观的有机统一

1.2.1加气阶工程与跌水景观。灌溉渠道的平面形式多是以带状形式分布,在有一定自然落差的沟渠部位,可人工设置加气阶,即人工设置多级落差,如滚水坝或橡胶坝[4]。通过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滚水坝或橡胶坝的形式,使渠道水体形成多级人工落差,水在流经下落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水体的复氧能力得以增强,另一方也形成比较自然的跌水景观。

1.2.2河道曝气技术与泉涌、喷泉景观。河道曝气技术是根据水体受到污染后缺氧的特点,人工向水体中连续或间歇式充入空气(或纯氧),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的污染物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渠系水质。这种曝气技术投资少、见效快,在我国河流(湖泊)、渠系污染的综合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其所形成水面特征类似于自然水体的泉涌景观或人工水体喷泉景观。在具体项目设计中,这两者结合,并通过有效的景观化处理,也就形成了灌溉渠道独特的泉涌或喷泉景观。

1.2.3沸石处理工程与水体散置石景观。沸石是一种天然而廉价的多孔性非金属矿物质,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对污水中的N和P有较好的去除效果[6]。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将沸石置于渠道的较窄处或是桥梁下方的水中,尽量增加沟渠内水流与它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在狭长型渠道中适当距离地均匀或非均匀排布,一方面能使水体在流动中得到反复净化,以进一步改善水质,另一方面也成为水体中自然的散置石景观。散置石景观空间及其环境又为某些种类的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丰富了渠道的水生态系统,也使景观形态更为多样化。

2生态型渠道空间构建技术与景观设计

2.1修复马蹄型湿地,重塑渠道的弯曲度与景深和藏景沟渠中的马蹄型湿地及其蜿蜒性为沟渠生态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使其可以拥有更复杂的动植物群落。然而,渠道蜿蜒性的增加会对输水时间和输水流量造成影响。设计可根据具体空间特征,留大湾而限小湾,以避免弯道过多而影响水流。这种马蹄型湿地湾在景观上能增加景深,能形成藏景和幽静的景观空间,便于城市居民赏景与休闲。

2.2渠道断面形式多样化与景面的多样性灌区沟渠断面形式主要有:U形断面、梯形断面、矩形断面、复式断面等[3],根据渠道不同渠段的具体情况,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断面形式,在增加渠道空间形态的多样性的同时,也能增加水体流经这些断面时流态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能提高水体在流动中的复氧能力与自身修复能力。这些渠道断面形式多样化,同时也是水体流经过程中,在景观上难得的多样性水景景面。

2.3修复浅滩和深潭工程与多样化水体景观形态通过对浅滩和深潭的修复,可极大增加渠床的比表面积,形成水体中的不同流速和生境,丰富沟渠生物多样性,从而使水体的自净能力得以增强[3]。在景观设计上,位于水流较缓慢的渠段,浅滩和深潭可以通过挖掘和垫高的方式来表现;而对于水流湍急的渠段,可采用置石和浮石带的方式来表现。置石是在渠床经排列后埋入直径大小在0.8~1.0m的砾石,以形成浅滩和深沟。浮石带是将既能抵抗洪水袭击又可兼作鱼巢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与置石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水体具有因势随形的特性,通过这类修复浅滩和深潭工程与水流的结合,能形成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形态。多样化的水体景观形态又为各类水生动植物提供更多栖身之所和生长环境,使水体生态系统更为丰富。

3生态护坡技术与景观设计

3.1打木桩护岸技术与木桩驳岸景观在驳岸的入水区域交叉打入木桩,用钢丝固定,并用竹排绕行用以挡土(图1)。待水生植物长成以后,便可将土壤固定,而木桩和竹排腐烂以后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该技术既硬化了驳岸,满足了渠道引水的功能需求,同时又保留了生态景观模式,即采用水生植物生态自净的方式净化水体,改善了渠道内水质。

3.2石笼枝桠床护岸工程与水生生物栖息环境景观利用废弃的植物材料的枝干,编织成枝桠床,并结合石笼工艺,布置于渠岸[7]。枝桠床柔韧性较好,可以随着地形的变动而变化,对各种地形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使渠岸得到长久的覆盖和固定。此外,由于使用的是天然材料,枝桠床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其多孔构造又为小型水生生物创造了栖息环境。这种水生生物栖息环境景观也是自然水体景观中难得的景观类型。#p#分页标题#e#

3.3植生型防渗砌块工程与水生动植物、微生物复合的生物系统景观植生型防渗砌块技术由不透水的混凝土块体和供水生植物生长的“井”形无砂混凝土框格组成(图2)。对渠道进行防渗衬砌,通过砌块之间的凸块和凹槽的联结紧密地排列于渠底和边坡,可以有效地防止渗漏;向网格形无砂混凝土框格中填土,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框格和植物都利于防止土壤的过度冲刷,而水生植物的生长又为其他微型生物提供了生长环境,进而形成水生动植物、微生物复合的生物系统,还可以吸收降解水体中污染物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8]。

第6篇

一、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变化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且缺少植物景观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内容,学生很难想象出园林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虽然部分教师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群落特征和景观效果,但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板书,导致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速度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忆。长时间处于多媒体教学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僵化影响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名称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多数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都以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缺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教学中所强调的景观美学、空间构成等内容,同时存在着重视理论内容的讲授,缺乏对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的重视。多数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验、实践课程仍停留在写实验报告和实习论文等传统方式上,与城市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三)具有园林设计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杨学成等将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为6个字,即引导示范实作,并指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能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具有园林、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学、果树学、园艺学等专业背景,缺少园林设计专业背景,所以园林项目方案的设计水平与表现能力不是很强,授课中难以利用手绘形式或电脑辅助制图的方式来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具体引导与示范操作。多数授课教师都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视为园林植物教学的范畴,只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无法用图示语言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授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缺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中的很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都是虚拟的,任务书中缺少对设计项目场地环境的界定,没有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阶段的评图训练。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除了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法掌握得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承担复杂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只能完成简单的方案描图和景观建模工作。

二、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兼顾工科和农科院校课程教学特点确立教学新思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风景园林本科生的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的设计能力,这一做法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农业类院校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对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和平面构成讲授不够深入,学生作业显示在平面线条、空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可借鉴工科院校的授课形式,在突出地形、道路、水系、建筑小品等影响景观规划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园林植物这种软质景观要素参与方案的平面构成和空间塑造,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植物只能成为景观配角的问题。

(二)基于一课+三课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涉及植物规划、植物设计、植物种植及成果表达等4个方面,设计尺度包括宏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微观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了较好地完成课程作业,学生应具备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能力。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中建立配套课程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3门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教学中以城市居住区为设计对象,在完成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场地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形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新体系。

(三)构建网络+软件教学平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植物分类知识和空间塑造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景观的空间感知,课程组编写了一系列多媒体网络课件,同时教师在课程 教 学 中,积 极 采 用 Auto CAD、3D StudioMAX、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制图软件来完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等各种过程。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的组合模式和空间效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VR软件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不同类型场地、不同设计阶段的植物景观设计效果。虚拟与现实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设计的积极性,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四)项目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院与哈尔滨多家园林公司和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本科学生的绿化实习提供了基地。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4种项目教学方法。

1.虚拟项目法在没有具体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多途径搜集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厂矿、机关等一些典型绿地的图文资料,编写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教学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虚拟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2.真实项目法授课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补充设计等阶段内容的讲授,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和成果要求,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3.引导项目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去广泛查阅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经典案例,对比分析各经典案例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电脑和手绘形式进行植物景观节点的临摹,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

4.互评项目法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验课的考评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论文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考评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力,教师采用了互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点评其他同学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鉴别能力与方案点评技巧。

(五)确立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的发展模式在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逐形成了以研促改、教研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授课教师申报了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授权专利3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科研成果。同时科研成果提升了授课教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种从教学中来,凝练为科研方向,形成科研成果,最终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耦合发展,促进了教学效果。

第7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休闲农业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加贴近大自然,寻求精神层次上的享受,休闲农业在我国获得了大力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休闲农业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容,创造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休闲农业园区是休闲农业发展的载体,也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数量、质量直接反映着一个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好坏[1]。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却存在一系列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规范和理论基础,加之规划设计的系统性缺失,休闲农业园区鲜有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导致规划不合理问题屡屡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研究十分关键,对于后续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休闲农业园区的内涵

休闲农业园区是一种新兴事物,主要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园区,集合了观光采摘、农耕体验、购物游乐、休闲度假、科技展示、康体保健以及养老养生等功能,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休闲农业园区主要围绕“农”字做活农业旅游,以体验“农”的氛围,参与“农”的生活,享受“农”的风情,感受“农”的文化,接受“农”的教育为内涵。我国的休闲农业园区最先发展于台湾,受全球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台湾大力推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并将其作为农业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脱离传统规模经济思想的束缚,朝着更高层次的农业政策方向转型。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当地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值得借鉴和学习。休闲农业园区较之传统的农业而言,转变了传统农业发展的单一经营思想,促进了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法

2.1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思路

休闲农业的规划是根据地理位置、农业资源类型和气候特征等基本条件来进行的,所规划出的不同类型既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可以满足游客的休闲目的[2]。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应以需求为导向,以绿色生态可持续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手段,以功能多样、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为出发点,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从满足城乡居民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入手,加强功能培育,推进业态功能多样化,使园区的现代农业资本、特色资本、原生态资本、文化资本、精神资本等整体协调发展。同时,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要注重农民在发展休闲农业园区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农户和农民合作社经营休闲农业,或农民与进入农村三产融合的新型经营主体、社会资本之间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2.2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关键环节和方法

2.2.1收集和分析基础资料主要是地区和项目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区位条件、农业与农村发展现状,政府政策及发展规划,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结合实地踏勘获得的一手资料,分析项目区自然资源、景观资源、产业资源、人文资源等,综合评价园区的发展条件,发掘其资源优势,为营造园区特色奠定基础。2.2.2确定园区规划方案1)园区发展定位和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园区开发条件的基础上,以休闲农业资源为依托,以休闲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园区和谐发展为宗旨,根据园区资源环境特点以及产业发展环境,深入挖掘园区的市场价值和未来潜力,分析确定园区规模、性质、功能、主导产业结构,结合园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休闲农业园区建设的近期和中远期目标。2)园区功能分区规划。休闲农业园区的功能选择应充分考虑和挖掘自身特色,可按簇群式布局发展,各簇团有各自的中心与步行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系统[3]。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分区:保持农业特性,明确农业产业在休闲农业园区中的基础地位,紧紧围绕设施农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划定农业生产示范区,展示国内外先进适用的作物栽培技术、养殖技术、加工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等。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出发,划定树木、花草、水系、亭台楼阁等景观观赏区,采摘、垂钓、健身、游乐等体验参与区,农业科普、农事体验、农业游学等科普教育区,乡村各类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富集的文化功能区等,拓展养生养老功能区,并完善生态餐饮和住宿休憩功能区,满足农业生产和旅游服务的要求。3)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园林绿地、建筑、道路、广场、农业生产用地等各项用地的布局,确定各项用地的大小与范围,并绘制用地平衡表。对不同土地类型的各个地块做出适宜性评价,达到农业土地的最合理化利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4]。4)园区景观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设计中,要充分协调园区内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叠加和综合利用,在对物质环境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优化空间结构,并做好重要节点的设计。按照科技规划思路,认真考量色彩、材质和造型等艺术特点,使园区景观具备艺术和美学双重内涵,实现景观的观赏作用。此外,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还要具备功能实用性,在植物栽植上,应尽可能选择兼具经济价值和观赏效果的林果,坚持农业造景的原则。同时,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置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景观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宁静美好的田园景色。5)园区道路系统规划。道路是休闲农业园区的动脉,道路的等级、布局关系到人流的畅通和休闲农业园区线路的导向,根据地形、地貌、农业生产和休闲活动的分布,结合园务管理活动的需要,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来规划道路系统,使休闲农业园区内的景观美化自然而庄重,突出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其中,园区一级主干道与进、出口相衔接,用于车辆通道和游人集散;二级干道是一级主干道向各功能区和主要景点的延伸。6)园区给水排灌工程规划。园区给水排灌工程均以地埋暗管为宜,在保护园区生态环境和景观整体协调的同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生产灌溉系统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喷灌。园区加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可进入城市排污系统或经园区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园区绿化灌溉。7)估算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及技术经济指标。估算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初步核算园区建设的成本及收益,评估园区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结论

阐述了休闲农业园区的内涵,给出园区的现代农业资本、特色资本、原生态资本、文化资本、精神资本等整体协调发展的规划思路,从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园区规划方案的确定说明园区规划的关键环节和方法,为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吕明伟,郭焕成,孙艺惠.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8,24(8):16-20.

[2]刘娜.休闲农业景观规划分析研究--以榆林瑞丰生态农业园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童佳民,王健.热带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框架构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6):181-184.

第8篇

关键词:观光农业;新农村;景观设计;应用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农村改革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丰厚的农村旅游资源[1]。由此,将观光农业作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积极探索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新景观设计的应用情况,为建设魅力乡镇提供参考。文章通过徐州市开展魅力乡镇过程中,发展观光农业的案例展开研究,分析观光农业的发展价值、前景,并提出相应建议策略。

1工程案例

倪园村镇位于徐州吕梁山风景区中部,距吕梁山管委会和吕梁湖约5km,区域内交通便利。该地区的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主要产物为藕、葡萄、梨、苹果、油菜等。当观光农业及景观提升后,给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及收入带来了很大的改善。如今,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该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相继推出农业创新发展机制,倡导农民发展观光农业。因此,以观赏“油菜花”及生产莲藕为基础的“荷花节”便成为了重要活动。时值油菜花及荷花盛开时节,大面积花海,构成了一幅乡村美丽图画。通过当地主产作物构建观光农业,使当地农民不仅可以收获农产品的同时,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

2农村景观设计思路介绍

2.1注重因地制宜

新农村建设,主要以整治村庄为主要对象和内容,而且均要量力而行,使乡村更加美丽。农村生态治理又区别于城市,其治理规模、造价、用途及外观等均存在着差异[2]。

2.2突出民俗文化景观特点

开发农村景观建设,必须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将美观适用、经济适度作为农村景观表现的尺度。改进传统的农村景观设计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景观形态、色彩、质感、环保及光影等应用前途。必须注重传统与现代创新环境下的不可复制或者完全照搬,应根据当前农村特色,实现景观效果的适应和相宜。

2.3强调原生态景观与材料设计效果相结合

从观光农业园的功能、环境质量、游人活动、庇荫等要求出发的同时,应注意植物布局的艺术性,以此激发游人的兴趣。农村景观设计必须注重低碳减排。设计中应体现出节能和绿色理念,积极打造农村观光景观特色。

3新农村景观设计在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对策及效果

3.1发挥农业特色,推动经济发展

新农村景观设计中,要通过“油菜花节”及“荷花节”,实现农村景观的应用。通过组织种植大面积的荷花和油菜,并遵循农村的总体规划,进一步保护好原生态林区,发展观赏林区,推动生产林区,从而形成各区的景观特色。要将乡村置身于荷花和油菜花的海洋之中,实现农村的景观设计。通过这两“花节”让外界所认识,并为其它农业产品找到销路。因此,新农村景观设计,能够使农村观光业发展效果更佳。

3.2发挥农村原生态优势,打造纯净的乡村环境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通过农村的固有原生态资源进行设计。要根据当地农业种植情况,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体现出新农村景观设计特点的同时,也体现出农村景物与自然生态景观的相互融合。从乡村环境建设看,通过新农村景观设计,能够有效打造出美丽的乡村风貌,给予农村生态环境以极大的保护。

4结语

当前,农村建设是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打造魅力城镇,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观光农业发展中,实现农村新景观设计,将成为勾勒美丽农村的重要一笔。文章以徐州市打造魅力乡镇为案例,分析了新农村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以及在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效果,为后续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张旭 单位:徐州市源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晓冬.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初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