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04 11:52: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

第1篇

摘 要 新的世纪,新的学生,新的教育观念。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教师,合理的知识构架、专业知识和新学科知识。体育教师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而各种能力的强弱又是自身知识水平的体现。在工作中不断充实知识内容、提高各种能力,适应新时期学校和社会的双重考验。

关键词 知识水平 个人能力 教学 教育 教师 学生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不断超越西方大国,政治改革是重要转变,但是人才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在人才培养中基础学科的教育也是重要一环,作为中学教育中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指导者,体育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修养?提高哪些业务水平?我们在实践当中都深深感觉到有很多需要补足的地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体育教师的知识构架

中学体育教师在学生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他拥有的的知识结构也应该不同。现有中学教师普遍存在着备课马虎、上课放羊、课余打牌等现象。忽视文化修养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及能力的培养。未来的教师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新兴学科知识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互相作用、互为因果。教师的基础知识是形成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训练、科研能力的重心,新学科知识是指导和促进教育能力的保障。

(一)体育基础知识

体育的基础知识包括一般基础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主要是政治性和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而且,还要具有文学、美学、外语以及自然科学等知识。其次,是教育基础知识。既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

(二)体育专业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人体生理学、解剖学、保健学、运动力学、生物化学。作为中学教师不仅要精通各项运动教材、大纲的要求、准确掌握动作技术、指导方法,还要求掌握应用科研学科的理论,包括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机使用等。

(三)体育新兴学科知识

一般指体育教育服务的一些新兴学科知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知识的迅猛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许多新的,与体育学科相关、相邻、相交叉的学科应运而生。这样,就要求掌握更多的、更新的知识,包括运用互联网查找相关专业知识、视频、技术动作分解。运用电脑技术三维技术分析技术动作,找出优缺点等。

二、体育教师的能力构架

教师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能力又是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程度的表现。两者互为条件,互为促进。而教师的能力即是知识结构的体现,又是教育得以实现的保证。那我们这些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相应的能力呢?

(一)学校教育能力

中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教育尤其显得重要。作为体育老师也是对“育人”有着特殊的角色,体育教师可以在活动中、竞赛中、无言的对抗中感染学生,这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影响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思想观。

(二)体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本质就是教学。教师能力的高低重点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良好的备课,充实的课堂内容,优美的示范动作。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程度。一个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教师的个人魅力所影响。教的好,学的也认真,提高也快。

(三)科研能力

体育老师对于科学研究的认识还有一个误区,总认为写写画画是文化科老师的事,体育老师就是在场地上驰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中国是有了很好的先例。中国今天的强盛很大程度上都是重视先进科技的研发。中国体育的强大,在世界比赛和奥运会上屡屡斩获,也是实干加巧干,科技辅佐训练的成果。体育教师应该拿起笔和书,多进行系统研究和学习,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和眼界。

(四)课余训练能力

中学的体育教师都承担着业余训练任务,对自己的专业或爱好是很好的提升。不仅要教学好,还要有专业顶尖选手,参与各级各类比赛。在训练中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有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其中也包含了技术基础、科研能力、比赛控制等综合能力。

(五)组织和协调能力

体育教师在学校重要的位置也是不同的。早晨的晨跑,大课间的指挥,军训的协助,各种会议的集合安排等,大型活动都有体育老师的身影。在这当中就要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威严力。

三、结论和启示

(一)未来的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是由“广阔”和“博深”的基础知识,“新”和“全”的新知识构成。这样的形成一个多单元、多学科、多种类以及多方向、多因素、多层次的知识体系。

(二)未来中学教育的方向会向更人性化,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而整体素质的要求需要我们具备教育能力、教学、科研、训练、学习、电子等多方面的综合。而且在这些方面还要融会贯通、互相促进,相互渗透,超出本身的能力。

(三)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和家长的理念各有差别。在具备基础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潮流信息,对最新体育赛事、体育报道、明星动态、裁判规则变化等相关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这样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胸有成竹,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李富荣.体育科学[M].2005.

第2篇

关键词:外语教学;知识—能力;运用能力;能力表现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究竟何为语言运用能力,它与语言能力、交际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国外外语教学界对此论述颇多。但是,因为英语中knowledge, competence, ability, performance等四个词都有“能力”的意思,在阅读文献时容易将这些概念混淆。究竟这些词语的确切概念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阐释?为了更明确地理解这些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笔者提出以下两个需要研究的问题。1.国外语言教学界如何界定这些概念并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如何理解知识、能力到运用能力形成的过程?

一、国外语言教学界的讨论

从词典的定义来看,美国《韦伯斯特词典》(2003),对于competence有如下解释:competence...【is】the knowledge that enables a person to speak and understand a language.[1]《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Richards等,1998,中译本)关于competence的解释是:语言能力,(转换生成语法中)指一个人语言语法的内化知识,指人能够理解并说出句子,包括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在这本辞典中,关于performance的定义是:语言运用[语言行为],(转换生成语法中)指人对语言的实际使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competence)不同于他用这种知识来组成句子和了解句子的方式(语言运用)。从以上的解释中可以看出:knowledge与competence的概念是互释的。[2]《牛津语言学词典》(2000)对该词的解释是:能力,Chomsky在六十年代提出的术语,(转换生成语法中)指说话人或听话人的语言知识(competence,Chomsky’s term in the 1960s for a speaker-bearer’s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as represented by a generative grammar.)。[3]

(一)Chomsky的“知识—能力”观

语言学界及应用语言学界讨论语言能力大都基于Chomsky(1965)关于“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与“语言运用”或译为“语言行为表现”(performance)的概念。根据Chomsky的理论,所谓语言能力或知识是指“说话人或听话人关于语言的知识”;而语言运用/语言行为表现则是“在具体情景下语言的实际使用”。[4]但Chomsky当时提出competence与performance的概念时,是从第一语言的角度,在哲学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界定competence与performance的,并未直接涉及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正如Widdowson(1989)所说,Chomsky并不想涉及语言运用层面。对于Chomsky来说,competence就是语法知识,是在语言层次之下,深存于大脑中的一种状态,不涉及实际交际语言活动。[5]虽然Chomsky(1980:59)后来也提出了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以及恰当使用一种语言的能力的说法。[6]但他最初关于knowledge/competence的论述仍然为后人广泛引用,成为经典。

(二)Hymes的“知识—能力”观

Hymes(1971a)所谈的competence,已经不局限于抽象的语言能力,他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考虑语言的应用。[7]我们从Cazden(1967)和Hymes(1971,引自Huxley和Ingram,1971:26)就能力和行为的讨论中可以看出,Hymes认为:在能力的概念之下,必须包含文体知识规则以及社会互动原则等等”。[8][9][10]Hymes(1971:10)的一句名言是:没有运用规则,语法规则是没有用的。他(1971)同时提出应区分knowledge,competence和ability for use。在他看来,competence基于两个方面,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知识和运用能力[(tacit)knowledge and ability for use]。运用的能力包括非认知的因素,如情感因素、自我定位(self-identity)等等。也就是说,能力包含了知识与技能以及其他在特定情景下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正如Widdowson(1989)所说的,对于Chomsky来说,能力是知识,而对于Hymes来说,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运用。Hymes在两个方面扩展了Chomsky关于competence的概念,一是包括了语言的其他方面,如得体性等;二是提出了语言运用的概念。

(三)Canale和Swain的“知识—能力”观

Canale和Swain(1980)在Hymes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能力的论述,补充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内涵,并增加了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11]他们(1980)提出交际能力由三个方面构成:即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Canale(1983)又将社会语言能力分解为两个方面,即社会文化能力(socio-cultural competence)和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12]他们的交际能力既包括有关语言的知识,又包括功能的知识、社会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以及策略的知识,并能在交际活动之中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Richards等,1998,中译本)中对于交际能力就有如下解释:a.有关语言的语法与词汇的知识;b.说话规则的知识;c.知道如何运用及对不同类型语言行为作出反应,如请求、抱歉、感谢和邀请;d.知道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他们关于交际能力构成的论述也成为交际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

(四)其他学者的“知识—能力”观

其他学者如Bachman(1990),Bachman与Palmer(1996),Skehan(1998),Johnson(2001)等所论述的competence,ability for use,performance都是对Hymes和Canale与Swain交际能力意义的补充与扩展。[13][14][15]

Bachman(1990)明确说明,他或多或少将知识与能力作为同义词使用,用以指假设在语言使用者头脑中的一种存在体。同时他也说明,他使用的competence的概念与Hymes的概念是相同的,而不局限于Chomsky所指的语法知识。实际上,他又扩展了关于能力的论述。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他(1990)认为,交际语言能力包括知识或能力,以及能在有情景的交际语言使用时得体地运用能力的本事。他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有三个组成部分: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的作用过程。这个模式比前人的更为复杂,每一项能力又由若干微观的能力组成,但主要是两大类:组构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

Johnson(2001)在论述不同层次的知识分类时指出:competence这个用法是语言学家用来指知识与技能的。[16]其他的著名学者如Ellis(1994:13)也把知识与能力作为同一概念。[17]Ellis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描述学习者第二语言的潜在知识(underlying knowledge)的特点,即描述与解释他们的能力(competence)。

由此可见,在国外语言学界,competence的概念应是由Chomsky提出,并用以区分performance的。后人又不断增补、修订并将这些概念加以扩展和重新分类。但是,大多数学者仍然沿用Chomsky的概念,knowledge和competence两个词的涵义往往相通并可以互换,两者作为概念存在着明显的互含关系。概言之:大多数西方应用语言学家使用knowledge的概念,通常涵盖了汉语中“能力”的概念,或英语中“competence”的意思,也包含了“知识”。

(五)知识与能力的区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西方学者的knowledge或competence包含了汉语中的知识与能力,但对于知识与能力两者的特点仍然加以区分。如Anderson(1976,1980,1983,Johnson 2001)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16][18]所谓陈述性知识,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知识”,是有意识地掌握的事实和概念等,是“知道应该如何做”;而程序性知识则相当于汉语中的“能力”,是“会做”,这种知识并不一定是有意识掌握的。Johnson(2001)认为:语言教师都知道,有语言陈述性知识,亦即知道语法的规则,与能够说出这种语言完全是两回事。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知道大量有关英语的知识,却连说出一句话都很困难。同时,Johnson(2001:104—5)还认为,要将陈述性知识转为程序性知识,必须通过“自动化”(automization)与“重构”(restructuring)过程。“自动化”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生,“自动化”过程也是学习者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也就是把“知道应该如何做”变为“会做”。[16]

(六)能力与运用能力

一些西方学者如Hymes(1971)和Skehan(引自Cook和Seidlhofer,1995)亦主张将“能力”与“运用能力”分开。他们认为,有了各方面的知识或能力,并不一定就能在交际时达到理想的效果。[7][9][20]语言使用者还需要有把这些能力综合起来运用于交际的能力──运用能力,即Hymes(1971)和Skehan(1995)称为的“ability for use”。Skehan(1995)认为:所谓的“运用能力”,既不是能力(competence),也不是能力表现(performance),而是能把各种能力系统地调动起来用于实际交际活动的能力。它与其他属于潜在知识系统的能力,如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等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属于实际交际过程这个层面上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在各种内在的能力、交际情境与心智活动过程之间起协调的功能,具有核心的组织作用。Skehan对于语言运用的定义是:各种能力(知识)被调动起来,以一种系统的方式综合地运用于交际。他在1998年的著作中进一步解释道:各种能力如果不与语言运用结合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这些能力被集结、调动起来,才能有出色的行为表现。这些运用能力远远超越策略能力的范围。他提出,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不仅仅要评估其能力,还应该评估其实际运用这些能力的“运用能力”。

同样,Bachman(1990)也认为,ability这个术语包括知识与能力以及在使用语言时能运用能力(知识)的本领。在Bachman看来,这样的能力也被称为“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他在界定交际语言能力时说:我相信我描述交际语言能力的方式可以为语言测试的设计、运用与研究提供一个广泛的基础,即认识到交际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会涉及语言的知识或者说能力以及运用这些能力的本领。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Bachman也认为在competence之后,还有一个能力的层次。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Bachman描述的“交际语言能力”,相当于Skehan的“运用能力”。笔者在2004年与Bachman本人当面确认此看法时,也得到他的认同。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人们对语言能力的研究逐步深入,国外语言学者对于performance的概念已经与Chomsky最早描述的概念有了区别。Chomsky的performance相当于运用能力。而现在学者们(Skehan,1998;Brown & Huson,1998)讨论performance时,通常涉及的是如何考查出学习者语言运用的能力,即能力表现。对这种能力表现的评价通常称为performance assessment(也可译为“行为表现评价”)。[21][22]在研究能力表现评价时,往往讨论的是由于一些语言能力以外的因素,如疲劳、神经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可能不一定会准确地反映出他们的真实能力。因此,现在更多的是讨论人们如何表现出他们的知识、能力和运用能力以及如何评价这些能力。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不在本文中对能力表现及能力表现评价作更进一步的探讨。

二、“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

立足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当将知识(knowledge)与能力(competence)区分开来。在这里,知识的内容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结构、功能的知识;社会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交际策略、资源策略等知识以及各种有关世界的知识,以上知识可以称为陈述性知识。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但有了知识不一定就有能力。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不是同步的,他们的发展也不是成正比或反比的关系。知识是可以传授并记住的,而能力则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及教师指导由学生自主掌握。即使学习者有了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把各种能力与知识集合起来用于交际活动,这就需要运用能力或交际语言能力。最后,还需要通过适当的活动,即能力表现,使学习者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理想化的能力发展过程模式。如图:

知识(knowledge)—能力(competence)—运用能力

(ability for use)—能力表现(performance)

当然,在实际语言发展与语言活动时,情况要复杂得多。下一节进一步探讨语言能力内化,也即能力发展为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

(一)“自动化”过程

我们可以认为,学习外语的人有两种知识,一是记忆了的知识(memorized knowledge),这些知识是有意识的知识。记忆的知识通常是通过书本和教师讲解语言的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结构、功能的知识获得的。另外还有非语言的知识,如交际策略、背景知识、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等。当然也可以是学习者通过反思、总结经验或自学等获得的知识。学习者可能会陈述这些知识,但并不一定会在真正交流时使用。也就是说,这类知识并没有转化成为能力。许多语言习得研究表明,知识的记忆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犯语言的错误,即使许多人可以背诵语言规则,而在真正交际时仍会“违反”这些规则(Nunan,1989)。[23]只有通过一定的真实的语言使用,通过大量的互动活动,才能使这类知识转变为能力。

另一类知识可以称为内化了的(internalized)知识。这类知识可能是通过有意识的语言学习之后,又通过大量使用语言的机会,最后被(无意识地)存储在语言习得机制中(LAD)。这一类知识实际上已经变为能力。另外,正如Johnson(2001:111)所说的,这一类知识在转变为过程性知识(即我们认为的能力)时,陈述性知识就可能失去了。比如我们掌握了某种语法的用法时,可能不一定能再陈述它了。当然,这一类知识仍然可以是陈述性的,是有意识的知识。外语学习者往往仍然需要用语言的知识来“监察”语言的使用( Krashen 1985)。[24]简单地说,我们可以从使用者是否能使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交流来区分知识与能力。如果可以进行交流,哪怕是最简单的交流,也可以认为他具有了一定的能力。

而能力也可能是从一开始就是无意识地获得的(Krashen,1985)。这如同我们讲母语一样,我们可以运用语言,但却不知其所以然,使用者并不一定可以用语言来陈述清楚语法的道理,或者不能完全陈述清楚。这一类知识往往是通过大量的语言运用获得的,却又是意识不到的。这些能力既可能是无意识习得的,也可以像Skehan(1998:166)所说的,是通过有意识地根据语法规则练习,而逐步在大量实践中获得的。当然,第一类知识也可以转化为能力,但是必须经过学习者的实践,即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转化为能力。

不过,能力并非仅仅包括语言方面的成分,实际上还包含许许多多其他方面的成分,除了以上提到的诸方面因素,还有情感与个性,如本人原有的个人交往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如推断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换句话说,有些能力是通过学校的正式学习培养出来的,而有些则是学习者本人特有的,或在其他环境中获得的。可以说,能力不仅包括各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各方面素质以及天资。

区分知识与能力的意义在于,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1.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学习并不能确保学习者具有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2.能力并不一定全部源于有意识的知识,而可能是在语言实践中无意识地获得的(虽然我们也可以像大部分西方学者一样将其称为知识);3.能力不仅仅由知识构成,还有许多其他的成分;4.如果承认语言实践在知识转变为能力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么,研究这个过程,也即是Johnson提出的“自动化”过程,是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重构”过程

Johnson(2001)和McLaughlin(1987)认为,仅有自动化过程仍然是不够的,自动化过程仅仅涉及简单的能力,单项的能力,而要将这些单项的能力组合运用,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则需要“重构”。[25]这个重构实际上也就是Skehan(1995,1998)所指的运用能力的形成。知识与能力平时是分散的、静态的、各自独立的。而在人们交际时,则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去理解与表达,去处理所接受到的各种信息,这就是语言运用能力。可以说,人们在运用已有的能力去进行交际时,需要一种特殊的心智能力来处理信息,包括调动本族语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按照Skehan的观点,能力并不能直接变为运用能力而表现在交际活动中,只有当学习者能够融会各方面的知识、贯通各方面的能力,调动情感因素、素质以及天资并将其运用于创造性的语言交流活动,用于解决交际时的各种问题,完成各种任务,能力才可被称为“运用能力”。

(三)“知识—能力—运用能力”的运作过程

学习者的各种能力需要通过运用能力在实际语言交际时有机地调动组合,这种组合通过能力表现显露出来。而考查能力表现,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任务。不过,能力表现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疲劳、语言的复杂度、时间压力、精神状态等(Skehan,1998)。应该说,通过让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能力与知识,将能力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达到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与复杂度的综合目标,需要运用各种功能、词汇、语法、文化的知识,也需要利用情感、态度等其他非语言的因素。

总之,外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发展他们的能力,逐步学会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这些能力并表现出具有这样的能力。近两年来,一些中小学教师在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理解的偏差,甚至以为任务型教学是反对讲授语言知识的。从本文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西方外语教学界对于知识与能力的概念实际上通常是可以互换的。在几位最具影响的西方学者有关知识与能力的文献中,并没有主张用语言做事情可以不以知识为基础。反之,发展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语言完成听、说、读、写各方面的任务,即是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的心智活动。准确地说,这些学者只是认为,假如单纯传授有关语言知识而没有提供给学生足够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学生难以真正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实际交际活动。比如,研究语言习得的著名学者Ellis在他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一书中就谈到:要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需要研究三个问题:1.学习者的语言知识是如何体现出来的?2.这些知识是在怎样的运作过程中被表达出来的?3.在语言产生的过程中这种知识对于语言习得有什么作用(Ellis,2003:103)?[26]显然,要研究这些问题,一定要研究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明确知识、能力与运用能力的概念,对于我们认识外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对于我们思考外语学习的各种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Merrian-Webster.Merrian-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1thed.).2003.

[2]Richards J C.,Platt J.and Platt H.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Addison Longman.China,1998.

[3]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Chomsky 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Cambridge,MA:MIT Press;1965.

[5]Widdowson H G.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for Use[J].Applied Linguistics,1989 Vol.10(2):128-137,1.

[6]Chomsky N.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0.

[7]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Philadephia,P.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1a.

[8]Cazden C B.On Inpidual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1967(1):135-150.

[9]Hymes D.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in Linguistic Theory[A].Huxley R,Ingram E.Language Acquisition:Models and Methods[C].London:Academic Press,1971b.3-28.

[10]Huxley R,Ingram E.Language Acquisition:Models and Methods[C].London:Academic Press,1971.

[11]Canale M,Swain 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80(1):1-47.

[12]Canale M.On Some Dimensions of Language Proficiency[A].J W Oller.Issues in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Rowley,MA:Newbury Hourse,1983.333-42.

[13]Bachman L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4]Bachman L F,Palmer A S.Language Testing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5]Skeha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6]Johnson,K.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17]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8]Anderson J.Language,Memory,and Thought[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76.

[18]Anderson J.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San Francisco:Freeman,2thed.1985.

[18]Anderson,J.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9]Skehan P.Analysability,Accessibility,and Ability for Use[A].Cook G,Seidlhofer,B.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91-106.

[20]Cook G,Seidlhofer B.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1]Skeha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2]Brown J D,Hudson T.The Alternatives in Language Assessment[J].TESOL QUARTERLY,1998,32/4.

[23]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r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4]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第3篇

一.养德-----素质教育之灵魂

"养德"不同于"传道",而是远远超出了"传道"的范畴。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养德"的内涵之列。"养德"的实施,寓于知识学习之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融教学过程与教学氛围之中,是使学生不间断的积淀,产生顿悟的过程。需要经常性的熏陶、喻示和诱发;是春风细雨式,贵在存心有意,相机诱导;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以知养德、以史养德、以题养德、以人养德构成物理教育中实施养德的重要途径。以知养德即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而且要通过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研究问题。物理知识之间以及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培养学生的物质观、辩证法和认识论观点是知识教学中养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史养德即教学中不失时机的介绍与学习相关知识直接联系的物理学史,既可激发学习兴趣,调节学习节奏,而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探索、求实、进取、奉献精神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的极好素材。如火箭专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使我国跨入一箭多星的世界前列;邓稼先搞原子弹、氢弹,在科技界"销声匿迹"直止逝世等等。他们的爱国与献身精神,是一曲曲人类美好的赞歌。以题养德即要挖掘习题训练中的养德功能,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议、多题一解"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觉探索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不断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人养德即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言传身教,乐为人师。教师也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对善思、勤钻、品德优良的学生注重培养,树立典型,让他们成为更直接的教育者,影响和带动一片,形成健康的人格影响力。

二.开智-----素质教育之核心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开发智力,激发潜能,培养能力,促

进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认为教学中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主一心"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主体性是它的根本特点。教师为主导就是通过诱导、启发、检测、评价等手段,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启发学生爱学、会学。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是教学的基本特征。训练是掌握知识方法获取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开智不同于"授业"、"解惑"。开智的核心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物理学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发展的学习能力。物理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是以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桥梁。物理学方法是指物理学的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普遍的哲学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在物理学中起指导作用。其二是普遍使用的普通逻辑方法,即比较、概括、抽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这些方法对学习物理必不可少。其三是解决个别类型问题的方法,这在物理学中纷繁复杂,如隔离分析法、等效变换法、叠加法、对称法、极端分析法、近似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十分有用,但没有反映出物理学方法的主要特点,也不宜将它们归为物理学方法的范畴。其四是具体的科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就属于这一类。通常认为有: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和数学方法六种。

物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应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是:

创设情景 激发生疑 启发思路 鼓励组合 提出设想 解决问题

(设疑) (诱导) (释疑) (辩论) (解疑)

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接近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提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引发不同的思路,甚至采用多种对立的思路去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学习。根据一定的需要、依据必然规律,灵活多变的组合相关因素,鼓励提出新的设想;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甚至是开放式的。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学生学会设定虚拟条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提出新方法,设想虚拟大前提,并且学会联想和利用看起来并非相关因素的时候,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基础上,提出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引导其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开发智力、激发潜能、培养能力、促进发展为主线。

设疑引趣、夯实四基、过程教学、思想方法、启发创新是物理教学中开智的重要途径。①设疑引趣促智。诱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前提.爱学才能会学,会学才能学好。②夯实四基益智。抓好"四基"--即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开智的关键。从基本事实出发,诱导学生明辩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变化条件,然后进行思维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则要突出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引导,从而形成概念,总结发现规律,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过程教学开智。把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放在教学首位,使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和最佳知识结构是开智的重要途径.每一个知识点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弄清其来龙去脉,充分挖掘其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因素,突出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教学,揭示和挖掘知识本身的方法教育功能。④思想方法育智。善于渗透物理思想,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是形成能力的桥梁。掌握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不仅能轻松学好功课,还能自学新知,开阔视野,受益终生。⑤启发创新养智。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自学、创新意识,学会学习,是开智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开智的中心任务.

三.健体-----素质教育之源泉

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的完善状态,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物理学科教学中健体的教育目标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物理课堂教学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责任,健康的体质、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全面发展的源泉.创设一种愉快而有秩序的课堂氛围、民主的、宽容的、公正的、热烈的气氛对心理健

康以及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高效的吸收社会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心理素质教育融合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地看待社会与生活,向往美好,憧憬未来,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要重视培养耐挫能力,能在顺境与逆境中自我调节,形成自我激励机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充满朝气。

四.审美-----素质教育之神韵

审美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高品位的创新能力。人的各种素质中,审美文化素质是最主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基本的是审美的关系,人的最高意识是审美意识。教育,就要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审视他人、审视自己,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课堂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一种激发美感效应的过程,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启迪、感染、震惊和净化效应。物理科学美不同于大自然或艺术作品中直接的自然感受,而更多的是一种深层次理性的审美.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理性沉淀,是物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审美感受力.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教师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引导发掘物理美的丰富素材,并通过美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出物理科学美的特征,创设美的意境,使学生明确地或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激起学生对物理强烈的学习兴趣,点通学生领悟的那一点"灵犀",依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感受,从而逐渐产生审美情趣和爱美意识.

提高审美鉴赏力.物理学家在探索自然界奥妙的过程中,始终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努力形成的物理理论,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放射着美的光辉.简洁、对称、和谐是物理科学美的主要特征.各种物理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变复杂为简单,简洁而合理地概括了物质与运动的某种特性,体现出物理理论整体简洁美、方法简洁之美。时空对称、数学对称、抽象对称均能给人以对称美的体验。自冾和谐、对应和谐、互利和谐、多样统一美无不体现在物理学科之中。

激发审美创造力.物理科学美不仅体现在物理知识的形式上、内容上、结构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而且体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体现在物理学家的精神上.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物理学家的人性之美、至善之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使学生产生"需要"的感觉,并进而引发"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去追求和创造物理美,并将美的认识转化为追求美的自觉行动,产生创造欲望,进而爆发创造力.

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并展示教学过程的形式、结构、内容、表达美.教师作为物理学科美育的组织和施行者,在物理美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审美修养对物理美育的成效起着很大作用.所以教师要从修养、气质、人格、行为、习惯、语言、服饰等方面确立一个具有良好的影响素质的施教者形象.使学生在自觉地学习中发展对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识别能力,促进智能全面发展。总之,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

"养德、开智、健体、审美"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养德是魂,开智为心,健体是本,审美为韵。共同构成中学物理素质教育的体系、也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它既符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只有以此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或教育过程的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书目:1。查有梁 《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重点 教学方式

一、我国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跨文化教学现状

张红玲将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定义为:由学校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活动设计,将社会实践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一项教育活动。严明指出在我国学者对大学英语夸跨文化教学的研究中,多集中于交际和语言的关系、中西习俗比较、非语言交际及中西管理模式比较等方面。很多学者认为,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其研究目标和研究成果不足,实证性和具体性研究较少,大学英语的教师的研究能力较弱。在我国目前的跨文化大学英语素质教育中,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偏差,教学内容片面,在教学中,教师着重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学习方法的教育,主要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不是英语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语言教学中着重强调语言的运用;确定英语文化教学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充分开发英语教学的潜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点

跨文化教学重点在于提高教师本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水平和加强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善。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是应该从既有的教材中挣脱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知识视野等。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体会和经验联系实际案例,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结合。如果在一堂英语课中,教师只是按照书本的内容进行教学,而不具体举出实例,学生就无法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无法将所学到的语言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高校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跨国文化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教师在完成海外进修后需要和正在进修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对双方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没有进修条件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从多方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时事热点、风土人情。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

1.丰富教材内容,加入跨文化交际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从教材的内容着手。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在选取和编排教材内容时,要突出教材中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且教材内容中的对话要取材于真实的语境,从真实的生活出发。在现有教材内容上一定程度地涉及政治、文化、宗教等,呈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在教案中加入相关背景知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等内容,将教学分为多个模块。例如:在国际视野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世界历史等有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建立全球视野,整加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兴趣。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语法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2.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习语对比法、关键事件分析法等,配合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口头汇报等,在教学中注入活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法,对中西方不同种族的思维方式、文化特征进行对比,以此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文化敏感度,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3.利用F代化的教育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辅以生动的语言,令学生能够客观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实际体验和感性认识的提高,为学生了解跨文化知识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英语电影、视频等,令学生直观感受英语的运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4.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对英语教学中的量和度有适当的掌握。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总结

跨文化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在广义角度看来,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道德、社会生活等;在狭义角度看来,则包含了日常用语、民间谚语、专业术语、成语典故等。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培养关注国外时事、阅读外文杂志和期刊的习惯,加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天地.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前沿,2013,(22):127-128.

[2]蒋志娟.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6,(30):180-181.

第5篇

关键词:学中做;学习动机;学习思路

“学中做、做中学”是西方科学教育的一种先进教育理念,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效率,我们运用这种先进的理念来指导科学教育,构建了“在‘学中做’从‘做中学’”的小学科学教育模式,实现了小学科学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下面就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为例,阐述本人的观点、做法和体会。

一、激趣设疑――引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科学,兴趣是动力,疑问是催化剂。“激趣设疑―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科学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科学学习疑问,是“在‘学中做’从‘做中学’”教学中的一个起始环节。兴趣的激发、问题的产生应源于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当学生对所观察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现象产生质疑时,问题就产生了。

例如:在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之前,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我们可以用这两种物质来干什么?”学生便纷纷议论开了:

生1:可以用小苏打发酵面粉,用来做面包、做馒头。

生2:可以利用白醋来美容。

生3:可以利用小苏打去除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异味。

生4:可以利用白醋来清除衣服、玻璃等物体上的污渍。

生5:可以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看它们会有什么变化,会发生什么反应。

……

当学生将问题引入正题以后,老师就可以启动下一步的教学了。

二、猜想假设――打开学生学习思路

猜想和假设是“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开展实验活动之前,让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可以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初步的直观信息和有关的旧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丰富的联想、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定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例如下面的例子:

老师:假如我们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生1:可能和沙子和黄豆混合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小苏打还是小苏打、白醋还是白醋。

生2:可能小苏打会溶解在白醋里看不见了。因为白糖和开水混合后白糖溶化了,也就看不见了。

生3:可能会变成像牛奶那样的东西。我看见妈妈泡奶粉时,把奶粉和开水混合后,就变成牛奶那样了,而且奶粉看上去和小苏打差不多,白醋也和水差不多吧。

生4:可能会冒出泡泡,因为我们把泥土放在水里时,会看到泡泡。

生5:……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正在利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作出假设和猜想,而且都能找出支撑的证据,绝不是信马由缰的胡思乱想。

三、实践探索――完善学生学习亲历

学生在提出了各种假设之后,最想做的就是亲自动手去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时我们应该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制订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例如:在“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教学中,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详细的记录。

指导要点如下:

1.实验操作指导:先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发生的现象,再检验反应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2.实验现象观察指导: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现象以及反应时产生的气体的特点。

3观察记录指导: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

另外,我们在引导学生动手探究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验探究需要时间,更需要计划。(2)实验探究应注重过程。科学课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实验探究需要结论,但更注重过程。

四、互动交流――弘扬学生学习长处

互动交流是“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中的华彩乐章。交流就是将自己在探究中获得的信息和成果以口头、书面等形式陈述、展示出来,与同伴和老师共享的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我们在组织互动交流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创设民主和谐的互动氛围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影响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能活跃思维,才敢畅所欲言。

2.提倡便捷多样的交流方法

交流不单是语言的阐述,而是利用多种形式对信息的传递;交流也不仅是展示自我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像海绵吸水一样获取外界的信息。

五、拓展延伸――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拓展与延伸是“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升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将课本知识向课后、课外拓展延伸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深入学习探究的能力。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新课标指出:我们不应把上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开始,也不要把下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结束。因此,我们要把在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新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在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之后,让学生在课外开展“寻找二氧化碳的足迹”“发挥二氧化碳的作用”“设计制作二氧化碳的方法”等活动,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小学科学教育模式是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学军.探究为本,注重过程.小学自然教学,2002-07:8.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94-02

如今的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经济体制的社会,还是一个以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为主要经济发展特征的现代化高科技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背景之下,各种高科技技术,比如电脑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都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而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被普遍和广泛地学习和应用。因此,为了提高与增强我国高科技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能力,也为了使掌握和精通这些高科技技术的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发展与繁荣作出最大的贡献,对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状况展开一个简单而系统的研究分析活动就非常有必要了。

一、计算机技术概述

1.计算机技术产生的背景原因。计算机技术如同其他很多事物一样,其产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客观背景原因。概括起来,计算机技术产生的背景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与增强的必然客观产物。第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社会文化也在大步地创新和发展。这也是一个重要背景原因。第三、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本质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第四、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经济发展特征的出现也是引发计算机技术产生的重要原因。

2.计算机技术的定义和内容。说到计算机技术的含义,它其实就是指以电脑计算机为工具媒介,与之有关的一切计算机系统领域内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和。计算机技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综合性强,表现在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网络通信以及数学等都紧密结合。另外,电脑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内容体系包括有这样的几个方面:第一、计算机系统技术。这其中又可以细分为系统结构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系统维护技术以及系统应用技术。第二、计算机器件技术。第三、计算机部件技术。这其中又可以细分为运算与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输入输出技术。第四、计算机组装技术等。

二、中职计算机教育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1.只有具有实际应用能力才能够真正成为计算机人才。众所周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积极地学习和提升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文化技能,就是为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本领,然后在各种社会经济发展活动过程中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来推动和促进某一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前进。学习计算机技术亦是如此。因此,如果在中职计算机教育活动中并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那么这样的计算机教育就是毫无意义的。

2.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够实现知识文化的价值。人们经常会这么说到:“知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其实,这就是在描述无形的知识文化技能所具有的价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形实物的价值是通过它的使用价值以及市场销售价格得以实现和体现,而无形的知识文化技能的价值则是通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社会各项发展活动起到的积极性作用来予以衡量和实现的。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育活动中如果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不能将知识文化通过他们的日后运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就无法实现计算机技术的真正内在价值。

3.只有从实践活动中才能够总结出更加先进新颖的理论指导思想。哲学中描述过这样的一个哲理,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过来作用于物质。这其实就是指一切思想指导观念都是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但是在特定条件下,思想指导观念又会反过来对实践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在进行中职计算机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才能够从中总结归纳出更加先进创新的思想指导观念为未来的实践活动实施指导作用。

三、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措施

1.注重机房实操练习的教育环节。这一方法主要就是指教学者在实施培训教育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认真、细致和准确地将计算机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核心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以外,更加重要的是一定要注重让学生在机房进行实操练习,最好将理论教学和机房练习教学的比例设定为40%与60%。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反复复习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是理论知识技能。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这一措施主要就是指教学者一定要注重通过正确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通俗来说,就是要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产生发自内心的喜爱,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积极性、灵活性和能动性。另外,在学习兴趣和能动性的促动下,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开拓创新思维,多问问题,不断否定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以最佳的效果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3.注重采用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措施主要就是指教学者在进行培训教育的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采用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这个其实就是指教学者可以通过学校的电子板报的制作来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授,这样的话,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是非常有益的。总归一句话,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和提高计算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

4.加强采用高科技教学工具设备。正如前文所述,当今社会是现代化高科技社会。所以,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也应该积极采用高科技的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设备。具体来讲,教学者在展开教育培训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且将Flas制作和多媒体制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话,不仅仅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和效率水平。而且在采用高科技的教学设备工具的使用过程中,使学生也能够增加扩展知识面,对计算机的相关技术的学习兴趣更大。这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在现代高科技社会,电脑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一切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也就是说要想很好地学习和应用诸如网络通讯技术、软件技术等这一系列的高科技技术,就必须要先学习和掌握好精湛的电脑计算机技术。因此,在未来的中职计算机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教育培训人员一定要持续多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培养状况和培养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精湛的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灵活自如地学以致用,进而实现电脑计算机技术应用人才推动促进社会经济积极良好发展的心愿。

参考文献:

[1]柏雪.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析[J].才智,2012,(20).

第7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 中职德育课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个性化

2011年9月,笔者学校启动自治区级“十二五规划”课题《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改革中职学校学生评价机制的研究》,笔者作为课题组成员,在德育课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以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并运用好中职德育课的有关道理、观点和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运用,笔者发现原来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的理论、道理、术语等,通过讨论、访谈、表演、体验等方式加以展现就会吸引学生的兴趣,一些学生由课堂昏昏欲睡转变为主动热心参与,从而快乐地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可以分为九种,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这些智能都是与生俱来的,存在着个别差异。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多种智能以不同方式组合的结果,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我们教育的目的应在于让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学习过程中发扬强项、发展弱项,自信自由地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在智能组合方面的多样性探索最佳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最大程度实现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智力强项方面的潜能得到认可和发挥,逐步形成各种智能的最佳组合,从而使每个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不能简单用“老师教,学生记”的方式,而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多元智能而教”,要求教师根据每一种智能的特性,创设旨在促进该种智能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在展示强项、发展强项的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升,实现德育课教学个性化。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医生、政治家、成功的销售商、外交家、企业家等都是拥有高度人际交往智能的人。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的交流,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已变得不可避免,因此增强人际交往智能显得极为重要。而提高人际交往智能最有效的手段是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第一次课就指导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各组确定组名、组长、组歌、口号等,明确每一组员的任务,例如在《职业支点――职业道德》教学中,教师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让学生每6人一组分别访谈身边的同学、顶岗实习的同学、已就业的师兄师姐、老师或家长、商场营业员等,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调查,他们都顺利完成了调查任务。在总结发言中,每个组的发言都很精彩,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精神是企业所需要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次调查活动把知识的探究与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 同时也促使了学生语言、交际、空间、自然观察等多种智能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其核心是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这一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建立一个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一个学生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氛围。

例如,教师在进行“诚实守信”内容教学时,给学生展示“危险的小事”故事,首先鼓励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讲“危险的小事”,其他同学跟着一起默读;接着要求各小组学生围绕案例后面的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要求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人人发言;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这名留学生逃票的‘小事’是危险的?”比较简单,可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这些公司都认为这名留学生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呢?”这有一定的难度,可让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第三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是失去了诚信将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可让思辨能力较强的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点评,做到人人会说。教师归纳引申出活动的目的: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需要诚信,市场经济发展呼唤着诚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需要诚信,如果失去诚信会给我们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后果。

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争辩和参与讨论,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使他们在“说”中领悟做人的道理,不知不觉地提高语言智能。

三、指导学生表演小品或开展游戏活动,讨论分享感悟,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工作中掌握绝活的技能人才、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工艺大师等都表现出高度发达的身体运动智能。加德纳提倡让学生进行“做中学”。

根据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小品,组织学生进行排练,通过艺术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如在进行“拒绝不良诱惑”内容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编小品《诱惑》,由三位同学饰演三个不同的角色,让甲同学扮演社会上的不良青少年,分别去引诱两位同学去网吧玩游戏、抽烟喝酒,意志坚强的乙同学就拒绝了他,但意志薄弱的丙同学很快和甲同学成为好朋友,一起去网吧玩游戏,一起抽烟喝酒。在看完小品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小品当中,哪些属于不良诱惑?除了小品当中的不良诱惑,你还想到了哪些?从这个小品中,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很快积极与旁边的同学交流意见,很多同学马上就能指出小品中哪些属于不良诱惑,例如:抽烟喝酒、去网吧玩游戏等,还可以从抽烟喝酒引出另一个不良诱惑――吸毒;从去网吧玩游戏想到如果日后甲和丙没钱去网吧时就有可能去盗窃或抢劫,以致走上犯罪道路;玩游戏上瘾导致丙同学学习成绩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同学交往等,而乙同学就不会有这种后果。通过这个小品,我们不但能让学生学会辨认不良诱惑,明白拒绝不良诱惑需要坚强的意志,还能让学生多想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同时,参加表演的同学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而且还在表演中发展了多种智能,尤其是身体运动智能。

四、促使学生自我反思,增进学生的自我反省智能

自我反省智能,指认识、了解和反省自己的能力。中职德育课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使学生明白事理,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落实到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生价值观中的“义和利”内容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己。教师假设这样一个例子来引导学生:摆在我们前面有一筐苹果,面对苹果有这样的五种态度:一是扑上去,把所有的苹果占为己有;二是抢先拿到好一点的,且多一点;三是拿自己的本份;四是让别人先拿,自己可以少拿一点,差一点也没关系;五是全让别人拿,自己一个也不要。对这五种态度,如果我们直接要求学生选择最后一种,不太现实,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一种态度对人对己的利弊及其人格品位展开讨论、反思,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引导他们积极选择。通过这样讨论反思,学生对自己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剖析,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后注意改正,做得好的地方,以后要发扬。这样,既促使学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久而久之,也增进了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

除以上列举之外,还有自然观察者智能、空间智能和音乐智能等,不再一一阐述。

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第8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实践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因此,在中职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以明确的目标作为引导,在活动中渗透听、说、读、辩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突出实践活动的目标

从中职语文实践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中依然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弊端,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时,没有突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形式而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活动重在对学生听、说、读、辩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些需要渗透到每一项实践活动中,因活动目标不明确,很多实践活动表面上看生动活泼,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明显不够。因此,在中职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以明确的目标组织活动,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名家名篇”专题阅读实践活动为例,此类实践活动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作家的兴趣,然后拓展到作品的阅读。要激发学生对作家的兴趣,那么,作者的生平、生活经历、小故事、创造历程等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在了解过程中,教师应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引导呢?以作者的生平为例,是采用影视资料还是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或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做好预设。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孤立于听、读等活动之外。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确定具体的阅读专题内容后,提出阅读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后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理”。如在“鲁迅小说”阅读专题活动后,教师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归类”为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对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归类,在归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关注过程的实施

语文实践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亲身经历,强调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生成和能力培养。实践活动以书本知识为基础,以生活为背景,以动手、动口、动脑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从而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做中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在活动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以“求职面试”实践活动为例,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各类招聘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发展确定准备应聘的职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模拟“招聘公司”,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实地考察等对公司和公司所设职位进行了解。然后过渡到招聘活动,这一过程的核心是求职者和招聘者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及时了解招聘方的需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从问候语、对方问题的回答策略等方面进行操练。又如“本土文化研究”的实践活动中关于“胡同文化”的研究,教师带领学生以实地考察为基本组织方式,带领学生游览、观看、感受相应的建筑,并通过摄影、摄像、走访等方式收集相关的民间典故、民俗文化、人文地理、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等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共同对胡同的历史与文化进行追溯、思考和反问。通过这样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资料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整合听、说、读、辩等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和听、说、读、辩等能力是相互作用的,倾听是说的基础,读可较好地丰富表达内容,辩则可让表达更加具有逻辑性。但在中职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将几者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受阻。

首先,要注重将倾听和表达结合起来。无论是影视评论,还是举行会议,学生在活动中首先要学会倾听对方(或所提供材料)的主要观点,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忽视了听,说就会显得空洞。要将二者有机结合,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从倾听的方法上引导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其次,要注重将读和说结合起来。表达过程是主体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对材料(对方的言语)的理解而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过程。故而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实践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优秀文学作品,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表达素材。最后,要注重将说和辩结合。要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楚就必须掌握辩论方法。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材料或情境出发,先分析材料或语境中的观点,然后寻找与之相对应的观点,进行辩论。

总之,在中职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活动中以明确的目标为指导,渗透听、说、读、辩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美金.中职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2]左达.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