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4 16:37: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产业发展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循环产业
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如何在小城镇建设中,立足其发展现状,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使其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持续动力,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永登县武胜驿镇的规划设计,对于小城镇建设的城乡一体、产业循环,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1 武胜驿镇发展概况
1.1 项目概况
武胜驿镇位于兰州市永登县西北部,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二阴山区,是古时兰州与武威之间的重要驿站和向西进入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其距兰州市130公里,永登县城20公里。现状有回族、土族、藏族等8个少数民族,总人口38330人。
1.2 发展优势
1.2.1 区位条件突出
武胜驿镇地处兰州―武威中间,位于兰州都市圈1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内,区位优势突出。
1.2.2 综合交通条件良好
境内有连霍高速、兰新铁路、G312公路通过,与兰州、武威等区域中心城市以及中川机场联系便利,经济发展的综合交通条件良好。
1.2.3 自然环境良好
武胜驿镇境内有喜鹊岭、标杆山、奖俊岭、鸡冠山等众多山岭以及黑林和奖俊岭等天然牧场,是永登县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向北延伸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天生态环境品质较高;同时,由于镇域产业以生态农业为主,受工业化影响较小,自然环境没有受到人为干扰和破坏,与兰州都市圈的其它地区特别是兰州都市圈内的核心地区相比,是居住和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1.3 存在问题
1.3.1 核心发展优势不突出
永登县虽是兰州市重点镇,但由于其资源、交通、区位等优势未充分挖掘,没能形成带动城镇发展的增长点;同时,连霍高速的开通使得312国道上的过境人流量的急剧减少,原本商贸产业优势亦不断减弱。
1.3.2 城镇发展缺乏动力,发展缓慢
由于服务人口规模小、徐古高速公路对G312国道车辆分流等因素,商贸服务业很难大规模发展,难以成为支撑城镇发展的持续动力。同时,因环境保护、市场及技术等原因,原有的矿产开发企业和建材企业多处于停产状态,城镇发展乏力、缓慢。
1.3.3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不强
现有产业链较短。武胜驿镇高原夏菜是农村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养殖业也已经起步,但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的农业主要处在产业链的上游,产品附加值低,而下游加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旅游业尚未成为带动城镇发展的动力。武胜驿境内拥有高山草原、民族风情、原始森林、天然牧场、史迹遗址、特色民居等众多旅游资源,但由于其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资源尚未有效整合等原因,目前尚处于自发发展状态,未形成带动城镇发展的动力之源。
2 武胜驿镇发展思路
2.1 双轮驱动,城乡一体
产业富民:立足新时期农村地区作为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生态产品提供地的功能定位,发挥武胜驿镇生态环境、资源产业的基础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依托。
工贸强镇:依托农村种植业和畜牧业,加快相关加工工业、商贸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强化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
城乡一体:乡村农牧业为城镇工贸业提供原料,城镇工贸业解决农业销售难问题,并使农牧产品增值,充分发挥好小城镇服务农村的功能;城镇工贸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城镇自身规模扩张;乡村富余劳动力进镇,乡村人口减少,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2.2 高端发展、树立品牌
高端发展:顺应绿色无公害农牧产品质量优、价格高、需求量大的特点,转变农牧业发展模式,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依托生态农业培育高端消费市场,实现高端高效发展。
树立品牌:针对武胜驿镇农业发展有产品无品牌、同质化、竞争力不强的现状,未来发展要走品牌农业的路子,通过申报武胜驿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形成武胜驿高原无公害富硒蔬菜、武胜驿生态羊肉、武胜驿生态猪肉、武胜驿生态草芽鸡等特有品牌。
2.3 休闲突起,产业延伸
休闲突起:立足武胜驿镇位于兰州都市圈的旅游交通区位优势,挖掘镇域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特色,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使休闲旅游产业成为除生态农业之外的另一优势特色产业。
产业延伸:围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拓展与高原夏菜、有机中药材、高原花卉等种植业和牛、羊、猪、鸡等畜牧养殖业关联的“观光、休闲、科普、节庆、娱乐”等功能,努力形成“一产三产化”的产业格局,丰富武胜驿镇的休闲旅游功能。
2.4 政府引导,农民为主
政府引导:发挥好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和在信息化建设、科技培训、技术引进、金融支持、政策导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和公共服务职能,解决好城乡发展中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农民创业发展创造条件。
农民为主:充分发挥好农民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上,鼓励农民创业、吸引农民参与、吸引农民就业,使农民成为发展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真正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落到实处。
3 总体布局
3.1 产业发展布局
依托武胜驿产业发展基础、突出产业发展优势和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按照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协作化的发展原则,规划在镇域内形成“一轴、三带、五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在镇域形成东部综合服务经济区、中部特色蔬菜种植和休闲农业经济区、西部生态、民俗旅游服务经济区、北部特色种植养殖和民俗旅游服务经济区以及南部特色种植养殖经济区。
3.2 旅游发展布局
根据武胜驿镇旅游资源分布与开发潜力,规划构建“一心、四轴、四区、多点”的旅游产业格局。在镇区形成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并向西、北、南辐射,形成东部庄浪河谷综合旅游发展轴;西部生态休闲、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轴;南部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发展轴;北部藏族、土族风情体验发展轴。同时,形成以历史演艺、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民族餐饮、特色购物、科普教育、会议接待、度假居住等内容的旅游综合服务主题区;以发展发展农业风光展示、农业种植养殖活动参与、农业科技示范、农家特色餐饮品尝、农村乡俗和农家生活体验等内容的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区;以发展草原风光展示、草原文化感知、草原活动体验、短期会议接待、休闲度假等内容的草原风情旅游主题区和以发展高山草原观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体验等内容的民族风情体验旅游主题区。
4 结语
笔者在相关小城镇规划编制过程中体会到,只有立足小城镇发展实际,切实挖掘其资源特征,形成适合小城镇自身的发展之路才是小城镇规划的根本。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促进小城镇的全面均衡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许多需要探索。本文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同行们提供一点有益思考。
参考文献:
贫困地区是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区域,更是扶贫重点投入的地区。乡村旅游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形式内容,提升了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调整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手段,自然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是资源优势的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繁荣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助力。
“十二五期间”,____县通过实施特色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创建乡村旅游品牌、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扶贫支柱产业。一是打造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目前新建龙桥、长安、太和、云雾民族风情街,板壁房,保存浓郁川东特色民居和人文景观,提升旅游接待服务基地的形象和档次。新建三桥、龙桥、蜀鄂、杉木等扶贫移民旅游新村,与绿树花草相映衬,与景区景观相辉映。农户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商贸和后勤服务,实现安居乐业、经济增收。二是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大力培育餐馆、宾馆、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业。制定出台《____县乡村旅游农家乐补助标准及验收办法》,搭建贫困地区创业协会和小额信贷金融服务平台,采取政策扶持、信贷、借款贴息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鼓励引导发展。已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农家乐1000家,总床位12000个,餐位15680个,接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贫困群众2000余人。致力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知识、乡村旅游扶贫营销、农家乐服务规范、农家乐基本厨艺等专项培训30余期,培训从业人员1.2万人次,大大提高了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电子商务村,增强景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三是壮大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围绕“示范带全域、旅游促产业、产业辅旅游”的思路,以乡村旅游产业为龙头,发展“养生休闲”农业特色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园、规模化生态养殖。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本土企业,围绕乡村旅游要素,扶持、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发展。鑫桥特色种植、云龙牧业生态养殖等龙头企业逐步成长,与之相应的就业群体、服务团体正在形成,走上致富之路。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立足资源、市场和乡村旅游发展,谋划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布局,支持、引导实施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红豆杉生态原料林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4.1万亩,繁育红豆杉种苗7000多万株。带动5000余户农户种植红豆杉,近200农户实现年收入超万元;发展脐橙30万亩,油橄榄6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大力发展四季特色小水果15万亩,满饱游客眼福和口福,带动成片农户致富。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建成兴隆扶贫观光园、鹤峰油桃基地、江南脐橙观光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新增产值1亿元,户平增收2万元。四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发掘乡村生活、乡村文化内涵,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凸显三国文化、诗城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积极培育壮大巩义美术产业群,开发名优特产品、绿色食品、传统工艺品,以及民风民俗手工制品和民族饰品等旅游产品。五是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了聚龙观光园等2个3a景区、铭阳等3个2a景区、回龙和杉木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一)产业发展缺乏共识联动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产业与扶贫产业相融合形成的新兴产业形态,两种完全不同的产业的结合,有一个探索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发展共识,主要表现为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作用、乡村旅游与巩固农村经济地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乡村旅游扶贫思路不明确,理念不清楚,引导不给力;乡村旅游扶贫很大程度处于扶贫部门自说自唱的阶段,宣传推荐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得到凸显;公安特种行业管理,文化、工商、税务、旅游、
卫生、防疫等部门管理服务还没有跟进,产业联动发展机制还没形成。(二)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扶贫项目资金投资周期的约束和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形成的多是“几间房,几张床,天热歇个凉”的低端旅游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深沉,已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产品缺乏市场分析,同质化现象突出。季节性强、效益不佳;开发方式粗放,急功近利、模式单一,文化内涵单薄,无法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三)发展环境急需改善提升
贫困村多处边远高寒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往往是对外交通条件是最差的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必须改善和提升道路等级、用电保障、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环境条件。
(四)服务管理缺乏规章规范
一是制度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由于跨多种行业,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管理服务职责模糊不清,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二是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有经营行为,就有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在经营过程中,主顾摩擦、食物中毒等大小纠纷都有可能发生。由于条件限制,乡、村、户处理纠纷的能力已很不适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需要。三是人员素质低。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扶贫操作中,管理人员一般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担任,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本土农民,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五)乡村旅游扶贫“扶强不扶弱”
由于贫困户多数是经济、能力、条件多种致贫原因叠加的结果,住房条件、个人能力、经济收入大多不符合参与乡村旅游扶贫所必备的要素,所以乡村旅游扶贫的扶贫性也在一定程度饱受社会争议和质疑。由于乡村旅游投入大,点多面广,贫困户大多和旅游扶贫政策沾不上边。
(一)深化认识,形成乡村旅游扶贫共识
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形成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共同意识。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是推进扶贫开发、创新扶贫模式及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这一重大意义。
(二)科学规划,强化规划操作性严肃性
一是科学规划。把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项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来策划规划。要站在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县人大通过的《关于加快____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与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___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纲要等相衔接,突出扶贫特色和可持续性、可操作性,高起点、高规格制定____县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明确主题。____县乡村旅游扶贫应该坚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品牌精品的基本方略,全力打造城市人群最关注的以文化、生态和健康为主题的扶贫品牌。三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乡村旅游扶贫总体规划,必须对全县的乡村旅游扶贫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在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规划执行的刚性原则,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
(三)突出主题,打造乡村旅游扶贫品牌
立足生态涵养发展,重点突出“生态休闲、健康人生”主题,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按照不同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利用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等优势资源,开发避暑、健身、漂流、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形成比较全面的产业布局。要以“保护资源环境、荫泽子孙后代”主题。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有选择地保留、有重点地保护、有计划地修缮古村寨、古民居和文物古迹。乡村旅游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拓乡村旅游扶贫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在重点旅游线路和景区(点),设立乡村旅游扶贫宣传推介窗口。利用花卉观赏、瓜果采摘等节庆媒介,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扶贫目的地。加快乡村旅游扶贫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指导乡村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示范户建立网上预订系统,提高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四)整合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基础
一是加大财政扶贫的引导性投入力度。设置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重点向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倾斜;按照渠道顺畅、方向不变、统筹安排的原则,整合农民新村建设、民族发展、道路通畅、饮水安全、用电保障、环境整治等行业部门资金。二是拓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融资渠道。鼓励县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购买、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三是鼓励和支持项目区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富有活力的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创新“公司+农户”、“公司+协会”等扶贫开发方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五)规范管理,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管理体系。把乡村旅游扶贫纳入农村扶贫开发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实现乡村旅游扶贫“粗放式管理”向“依法扶贫”规范管理转变升级。二是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申报审批、管理使用、检查验收等制度,明确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支持的对象和范围,建立扶贫、旅游、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管理服务联席制度。三是走专业合作化道路。以村为单位成立乡村旅
游扶贫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市场开拓、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价格管理、投诉处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合作社+示范户”的模式,实行标识标牌、星级评定、收费标准、客源分配等“四统一”规范运行管理。四是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整合旅游、人力资源、教育、文化等培训资源,开展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逐步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六)创新机制,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一)国内对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链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方面的研究。赵承华(2007)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建立品牌乡村旅游企业,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的主要路径。张晶(2012)认为实行产业链纵深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周格粉,肖晓(2013)首先认为全产业链模式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渡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模式。
(二)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较乡村旅游多出些许,但主要是从产业链视角出发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厉无畏,于雪梅(2007)认为培育创意人才,完善创意产业链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环节。邢华(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价值链的整合,并提出以产业链末端—版权贸易为主线整合产业链。陈少峰(201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链的经营与运作,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以及产业要素挖掘与整合。纵向产业链的延伸,可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外部资源共享,即产业内、外融合;横向产业链的拓展,可表现为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即产业规模效应的体现;产业要素的挖掘与整合,可表现为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化和专业化经营。金元浦(2010)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概括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创意环节,秉承“创意为王”的理念;第二环节,生产环节,采取“内容为王”的措施;第三环节,销售环节,坚持“眼球为王”、“渠道为王”策略。
(三)国内对创意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在融合的机理、路径、模式及策略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且系统,并且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但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对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有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欠缺,且主要集中在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方面,研究的不够全面、系统、深入。柯涌晖,赵明,陈白璧(2011)认为闽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完善了旅游产业链条。李洋洋(2011)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分为了延伸性型、重组型和渗透型三种,认为延伸型的产业融合模式出现在产业链的生产制作和消费环节,延伸了原有产业链条;重组型的产业融合模式解散了原有的产业链,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链条;渗透型产业融合模式扩展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内涵,提高了产业增值能力。王爱玲(2009)以“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为实证研究对象,认为其成功是现代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产业链的设计、经营和营销各环节充分融合的结果。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意象不强,农耕文化尽失
“乡土情结”是众多乡村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动机,对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的偏好,是实现乡村旅游消费重要影响因素。但现阶段,一方面受城市强势文化侵入,本土文化弱化影响,另一方面受社区居民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文化保护等意识欠缺影响,使得乡村旅游地的传统农耕文化流失,乡村意象弱化。
(二)项目单一雷同,缺乏主题创意
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对“经济精英”、“创意人才”有较强的依赖,但根据霍华德的“三磁铁理论”,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在就业机会、人才聚集方面存在显著劣势,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欠缺“创意大脑”;其次,由于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意环节的资金的投入十分有限,普遍是照搬照抄,且不结合本土地域优势及特色,使得项目单一雷同,缺乏地域特色。
(三)乡村环境恶化,生态功能弱化
乡村旅游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农业化学物质及废弃物污染、污染企业转移农村导致的工业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但受政府对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没有系统的、足够的重视,且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以及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等因素影响,乡村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美、生态好的意象日益弱化。
(四)忽略市场调研,营销模式固化
乡村旅游地的营销首先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乡村旅游地自发进行市场调研及市场分析的凤毛麟角,因此,营销模式和手段的选择没有实际指向性。其次,乡村旅游地的营销模式落后,网络营销、植入式营销、创意营销及联合营销所占比重极低,全国范围内建成“信息化乡村旅游景区”的数量屈指可数。
三、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建议
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互动融合,在第一个创意阶段,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在第二个生产阶段,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旅游者观摩;在第三个营销阶段,建立起文化产业现代化的营销网络,起到足够吸引消费着注意力的目的,而在第二阶段的乡村旅游经历则又刺激着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在两者的互动影响中,创意性文化旅游产业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创意旅游者;在第四个消费阶段,与第三阶段作用类似,在此阶段,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产生感染效应,促使消费者对该文化创意相关的乡村旅游感兴趣,而反过来,在第二阶段的旅游经历又增加对该文化旅游产品的认同感;第五个后续环节,实质上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重组,通过建设主题公园,举办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节庆等方式向旅游市场延伸,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创意环节
从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结构来看,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形成依赖于乡村旅游活动能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且有吸引力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要从创意环节入手。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的融合阶段,两个产业可以在项目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利用,创意、创作相互借鉴等方面进行互动。具体说来,首先,应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立足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性的本质,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将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资源作为创意乡村旅游的创意素材,增强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原创力;其次,立足于乡村旅游产业的现有资源,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技化和数字化的创意理念,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资源的互补融合。
(二)生产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生产环节的融合阶段,一方面,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乡村旅游者观摩,丰富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产品素材,如:独具创意的舞台演出、创意影视作品、大型歌舞“秀”等等,都可以成为旅游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创意性、艺术性及科学性的包装和生产,供乡村旅游者购买,提升创意乡村旅游产业产品的综合功能价值。
(三)营销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营销环节的融合阶段,该环节决定了策划、组织等环节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状况,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满足观众的文化体验质量,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通过现代宣传手段能更好的达到推广效果,且大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旅游者观看、欣赏或购买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如:影视作品通过现代电影技术能更好的展现实景旅游地,而且剧组拍摄往往能吸引众多媒体跟踪报道,对拍摄地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作用;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消费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因此,在营销主题、内容、形式、渠道等设置上,不拘泥于模式化的处理,实施灵活的富有创意的运用。
(四)消费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是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价值的最终环节。文化旅游消费者完成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消费后,一次完整的文化旅游活动才实现。销售环节是创意乡村旅游产品与受众互动体验的关键环节,旅游者的满足是保证创意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要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效应,成功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满足了旅游者的某种文化诉求或创意诉求,能刺激旅游者前往创意乡村旅游地体验;且旅游者在消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时,其相关的旅游经历又能增加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五)后续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出让、品牌的扩张、影视动漫等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衍生环节。创意乡村旅游消费结束后,一部分旅游者还可能购买相关的衍生产品,如《快乐星球》图书、《印象·刘三姐》旅游演艺的光盘等。另外创意乡村旅游品牌的扩张,创意乡村旅游企业知识产权的出让等。该环节能进一步挖掘和创造价值,对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意乡村旅游衍生项目的开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结论
关键词:低碳;乡村规划;低碳乡村;石头村
中图分类号:TF7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低碳”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在积极寻求低碳发展之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低碳方案中,我国大量开展了以城市为主的低碳城市建设,即我们所熟知的“低碳城市”,乡村通常是被忽略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减少乡村的碳排放,从低碳的理念对乡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目标。
一、低碳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具体实施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理想的可持续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二、乡村规划的低碳建设研究
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碳的消耗与排放量将与日俱增,目前农村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问题已开始受到关注。《农村社会转型与低碳排放路径》一文中提出我国农村的社会转型使得能源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急剧增长,因此我国农村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改进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目前将低碳理念贯彻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将成为必然的趋势。目前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主要集中在“城”而对城乡一体化中的“乡”的低碳设计关注较少。笔者希望通过此次规划对如何将低碳贯彻到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探索。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低碳新农村规划可以借鉴低碳城市的研究成果,但因其与城市的不同,不能按照低碳城市的规划要求。低碳新农村规划内容包括: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以及与城市的联系发展低碳产业,采用生态技术,规划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
三、低碳乡村规划实例分析
通过对恩平市那吉镇石头村的实地调研,对石头村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入了解,主要有以下情况。
3.1 现状分析
1) 产业结构单一。石头村现有农户230户,共687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域内有小作坊12余家,主要从事木制品、工艺品、小五金等产品的生产,环境效益低,污染较大,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
2) 村庄布局分散,道路结构混乱。村居民点分布有较强的地域特性,主要受气候、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间布局分散的”的特征。乡村现有居住房屋以泥、结构为主,比较破旧;布局比较分散,不能融入村庄生态和乡村文化中。另外,村内道路结构混乱,没有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并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生活的需要,对这方面需要加以合理规划与布局。
3) 公建设施缺乏。乡村公建设施是以村委会为中心,建设商店、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和公共绿地等。石头村目前主要的公建设施有村两委办公楼1幢、大礼堂1座、商店1处。缺乏供村民闲暇休息和运动健身的场所和公共绿地。
3.2 发展优势
通过与周边行政村的综合比较分析,石头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生态环境良好。石头村周围山体的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生态环境良好。
(2)物种资源多样。石头村村庄四周树林茂密,山坡旱地主要种植各种蔬菜瓜果和五谷杂粮。
(3)旅游资源丰富。村庄现留存10幢古民居,具有一定的历史保护价值;村庄西部水口处有20多株古树名木;南部山地栽培有百亩银杏林;特色农产品蔬菜瓜果、各色水果和五谷杂粮等,为村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丰富的旅游资源。
(4)政策优势。石头村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县政府把石头村重点建设为乡村生态农家乐旅游名村,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
3.3 低碳乡村规划
针对石头村发展现状,着重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新能源利用等几方面对石头村进行低碳乡村规划的探索。
3.3.1 低碳产业规划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乡村建设的资金保障。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建设低碳乡村。根据石头村发展现状,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以工业实现产业链延伸,改变原来村庄小工业各自为主的现状,进行企业改造,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生态农业基地,发展食品加工、农产品衍生品开发等低碳产业,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3.3.2 空间布局
石头村规划布局中,根据地形地貌、村庄历史形成格局,重点考虑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的需要,规划确定石头村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两园、三廊、四片”。“一心”指村庄北部保留古建筑至村大礼堂区块,为村民的公共活动中心;“两园”指百果园和百草园,村庄水口南面小谷地及附近区域和百亩银杏林及附件山坡地;“三廊”指石头村东西走向、东南走向、西南走向等3 条主干道,为石头村 3 条文化和生态景观长廊;“四片”指石头村东片、西片、东南片、西南片等 4 片村民组团区,可供“住农家”农家乐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如图1)。
图1 石头村规划结构图
3.3.3 道路交通
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实现交通的低碳化是建设低碳乡村的重要环节。首先要进行合理的道路规划,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网络化的乡村道路系统,提高路网的密度,增强次干道的通行能力,以疏解村庄的生产生活交通流,从而降低碳排量(如图2)。
对于乡村地区来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是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这就对乡村道路的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乡村居民社区的公共娱乐设施尽量靠近村庄主干道路,以便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将其限制在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可接纳距离范围内。另外,设置合理的公交站点,尽量减少村民自驾车进城的频度,从而减少碳排量.
图2石头村道路系统规划图
3.3.4 绿地景观系统
绿地系统布局方式,一般要求均匀布置,结合石头村自然和地形特征,规划采用点(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道路绿地)、面(广场) 的布局模式。石头村充分保护和利用村落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多种绿化手段,结合村内原有的景观特色,突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完善原有的绿化系统.
(1)点状绿化:庭院或路旁大树,形成石头村的景观节点.
关键词 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路径;浙江丽水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0-0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因此,探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对于促进农、旅战略性产业融合,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具有重要意义。
1 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2011 年以来,丽水市陆续出台了《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和《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规划》等生态休闲产业发展规划,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指明了发展方向。丽水市地处浙西南,位于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交界处,市域面积173万hm2,其中山地占88.40%,森林覆盖率达80.79%,具有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0年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2013 年丽水市荣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近年,丽水市在发展生态农业的状态下以民宿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也快速兴起。回归乡野、返璞归真的休闲旅游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景区旅游,而以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耕体验、生态蔬果采摘等个性化生态旅游渐成趋势。目前,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已成为丽水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具有高关联度、产业链长的特性。一方面,乡村旅游是生态农业的传播纽带和营销载体,可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灵魂,有助于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金融基础、人才基础,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存在耦合关系,通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
2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特点
产业融合是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1]。在不同的产业内,产业融合会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构建出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2],主要分为3种方式: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产业融合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5类模式(表1),其中各模式还可以重叠交叉。
3 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3.1 掌握市场动态,明确农、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导向
丽水市地形以中山、低山地貌为主,绵延起伏、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丽水市政府关于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定位和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丽水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任何新业态都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产生的。因此,必须展开生态农业与旅游市场的调查,摸清现状,掌握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必须要以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去研究产业融合问题,探索产业融合契机,寻找产业融合切入点;必须以新角度研究分析市场,挖掘旅游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共性,才能发掘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才能在掌握“农”“旅”2个产业市场动态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农、旅融合新业态产品。
3.2 整合资源,构建新型农、旅融合产业链
当前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4条路径[3]。通过对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资源、技术、市场和功能的整合,满足旅、农融合需要以及新型业态自身发展的需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一方面,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增强农业被动融合和主动融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现代高新技术在旅游项目开发上的应用,为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在丽水山区快速兴起,但现在乡村旅游中“乐”的功能欠缺,过分依赖餐饮,项目建设出现同质化倾向。利用乡村旅游功能,融入特色生态农业内容,对于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拓展旅游产品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大加快了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而且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3.3 建设软环境,建立农、旅融合协调组织
乡村旅游是阻止农业衰退、促进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4]。重视乡村软环境建设,是实现农、旅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建设,丽水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服务环境等软环境仍存在“短板”,需迎头赶上。通过软环境建设,确立农、旅融合的协调组织,发挥组织效应。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积极引导农户利用电商平台,参与各种有利于营销的商业活动和组织,如合作社、协会、公司/企业等,是推动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力措施。政府可利用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手段,搭建平台,建立起基于政府、乡村、社会间有利于信任、规范、学习、创新的乡村社会组织,增强其推动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集聚融合的功能作用。
3.4 创新营销传播方式,完善有利于农、旅融合的市场经营制度
根据乡村自然景观和资源特点,以生态农业创意为特色,从生态、审美、康体疗养等角度创新营销传播方式。比如,打造特色田园风光、花卉苗圃果园,特色养殖园、生态休闲庄园等,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此外,完善市场经营制度,促进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并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政府应通过银行贷款贴息的形式对农户和乡村旅游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或者通过大力发展区域性银行、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的形式形成生态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转型资金需求的多层次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建立明晰的契约关系,从利益角度来锁定主体关系,明确各自定位,制定联盟之间的规则以及分工合作、运营的规章制度、各类商业活动的制度等,实现利益的锁定。
4 参考文献
[1] 张功让,陈敏姝.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1(1):67-68.
[2] 木德夏.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经济,2009(22):146-147.
1.1蓬安县农业发展基本概况
2012年以来,县内大量引入新农业技术,在生猪、水果、蚕桑等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实现了技术化、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大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打造了县内10个农业乡镇,建立了现代农业“一区五线”产业发展模式,并同步推出了新农村综合体,强有力的促进了地方农业及农村的快速发展。
1.2蓬安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思路
2018年11月专题评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县内各大产业(特别是农业)发展的战略工作方案及相关思路,明确了未来县内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方针。在专题评审中,专门结合过往县内针对农业工作结合性不紧密、特色不明显、政策落地不强等问题展开分析,明确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完善总体规划方案体系,确保全县各个产业均能够做到与乡村振兴战略齐头并进,实现下级与上级政策的有效对接。自2019年开始,蓬安县已经围绕农业方面在各个乡镇村建立了多个拥有良好基础条件的农业产业发展试点,同时积极与县内康养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保护开发产业等多产业形成深层次布局结合,再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实现了对蓬安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全方位统筹协调,切实增加了县内资金整合能力与资金支持能力,同时在大量招商引资情况下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蓬安县的乡村振兴战略当中。从整体上来看,要做到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统一规划与分布实施,认真结合县内农业实际发展情况做好相关规划设计内容,务必将各项工作落实,避免出现“光说不做”“流于表面”等问题。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中,县内也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基本原则,切实确保了战略工作效果。即在资源深挖、分类推进与自身优势发展的多重基础之上选择特色农业产业,切实推动强化区域农业产业协同发展,为农业技术推广建立有利空间条件。
2蓬安县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未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发展建议
在基本明确了自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背景与基本工作方案思路后,专门围绕战略内容建立了未来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并希望在体系建设中完成以下3点工作内容。
2.1调整规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调整规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蓬安县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基本关键,督促地方农业快速发展进步,同时结合统一标准组建基层农技推广站,并配备相应齐全的办公环境与设施。另外,县内还专门建立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大厅,专门开展各项农业技能培训学习班,建设科学化检验室。在农技推广体系中,蓬安县还专门基于定岗定责机制、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及知识更新培训机制等实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技术人员的有效规范,同时结合上述各项机制建立基层农业推广站将更多农技内容通过推广站宣传给广大县内农户,配合便民服务点,将大量农业科技示范户推荐给农户,共同在站内研讨学习提高农技水平,为县内农业生产水平优化创造可能性。
2.2创建优化多元投入体系
蓬安县严格贯彻落实了当地的乡村振兴战略内容,在农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大力宣扬各项文件精神内容,希望农业技术人员技能不断提升,知识不断更新,并为他们提供充裕的政策资金支持以完备技术团队建设。从2019年开始,县内通过农技推广体系全面带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同时满足技术研发、引进、示范与推广4项内容。在融资渠道方面也不断筹资,目前已经争取到了来自于市、省以及国家的农技推广专项奖励资金。另一方面,县内也积极引导各个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积极参与到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试图发展推出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与新工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转化[1]。
2.3强化农技推广风险防范体系
构建良好的农技推广及风险防范体系,为地方农户普及农技风控技术,提高农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并不断完善相应风险预警措施,争取实现对风险因素的有效量化,积极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在具体的农技推广风险防范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大对项目的立项、实施、监管与验收,结合系统评估项目中所涉及的多个风险因子制定相应风险评价防范实施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防范机制与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自身在农业技术研发与农技推广方面的风险防范能力,当地还专门建设了乡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以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并实时监控优化调整地方农业的生产信息内容与信息沟通内容,将农业信息网络咨询服务体系、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风险防范体系融为一体,构建蓬安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技术推广综合信息化大平台[2]。
导读:芦笋为巴山之珍品,如今乘现代科技和产业化东风,已规划发展成年产芦笋10万t的全国第一大芦笋基地,成为世界级品牌。恩阳正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粮经饲复合、种养加循环、产供销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迈进。
四川巴中市恩阳区是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县级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中国南北气候交汇地带,为全国除青藏高原之外为数不多的几个未被重金属和人为污染的地区之一,是发展生态、有机、绿色芦笋之宝地。
1 战略定位
按照“环境友好、绿色生态、特色精品、粮经复合、种养循环、休闲养生”的特色定位,突出绿色芦笋、生态养殖、休闲观光等,着眼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化、优势资源产业化、特色产业品牌化要求,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运作。
2 主攻目标
2.1 种植业
以芦笋产业为主,到2020年达6 670 hm2,实现农业产值1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建立芦笋科研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园66.7 hm2,全部实现无公害和绿色生产,争创有机品牌;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3家、创建自主品牌3个以上,培育芦笋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各30个以上,电商28家。
2.2 畜牧业
到2020年底,在项目乡镇建成畜禽养殖场169个,新增有机肥
7万t,年转化畜禽粪污13万t,年出栏肥猪90万头、肉牛2万头、山羊1.1万只、饲养鸡10万只。做到芦笋产业发展到哪里,特色养殖跟进到哪里,有机肥使用到哪里,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3 休闲农业
到2020年建芦笋休闲观光农业80家,年利润0.12亿元,解决就业人口2 800人(普通人口1 120 人,贫困户1 680人),带动人数4 700人。
3 优势条件
3.1 生态环境优良
恩阳地处渠江流域上游,面积1 156 km2,四季绿水青山,常年蓝天白云,雨后云雾缭绕,终日鸟语花香。
①气候适宜 恩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年平均气温17℃,相对湿度76%,日照时数1 470.6 h,雨量1 198.9 mm。
②森林生态 恩阳区森林覆盖率高达50.8%,是千年润泽的巴山“绿肺”,自然赋予的巨大“氧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四川盆地北部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③水源生态 恩阳区大小河流12条,水库87座,池塘2 548口,主要河流水质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重要水功能区水质合格率达到100%。
④土壤生态 成都理工大学对恩阳区主要农产品及产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调查表明,恩阳区土壤未受重金属污染,生命元素硒、锌、碘含量均等。
⑤大气生态 空气洁净,常年蓝天白云,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98.9%,负氧离子含量较高,空气质量常年达优,特别适宜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
3.2 产业特色鲜明
芦笋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贵蔬菜之一,被誉为“蔬菜之王”,具有人体所需28种氨基酸中的18种,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调节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防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目前已成功研制出速冻鲜芦笋,芦笋纤维胶囊、颗粒剂、浓缩芦笋汁及口服液,芦笋美容产品系列。引进龙头企业,建立联结机制,完善服务网络,芦笋已成恩阳区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
3.3 农业基础良好
按照“一圈、五带”的芦笋产业总体规划,抓好恩阳特色农业空间布局。“一圈”即以恩阳城区为轴心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圈;“五带”即兴隆镇―玉山镇―三星乡―关公镇―茶坝镇―双胜镇―万安乡―明阳镇,上八庙镇―渔溪镇(和平、酒店)―柳林镇―花丛镇―尹家乡,上八庙镇―三汇镇―玉井乡―义兴镇,九镇乡―柳林镇(来龙)―花丛镇(镇庙)―观音井镇―双胜镇,万安乡―明阳镇―上八庙镇―渔溪镇6 670 hm2芦笋产业带。
3.4 体系较为健全
①投融资体系基本建立 争取债券基金,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安碧捷芦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使用债券基金0.9亿元。转变财政支农方式,市政府统筹1亿元农业发展基金,组建农商银行,通过贷款担保、财政贴息、风险抵押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创新金融助农,探索将蔬菜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充分应用农村产权改革成果,推行“巴山新居”J、“特色产业权证”贷、“标准化用益特权证”贷、土地经营权贷等农村金融产品。激活民间资金,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技人员、有志之士,通过参股、合作、租赁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投入芦笋产业建设。
②技术体系建立健全 a.恩阳区大力开展院校合作、院区合作和校市合作,利用家乡人力资源优势与浙江大学签订芦笋深加工合作协议,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在恩阳区工业园建芦笋研究中心的协议,安碧捷公司聘请全国知名芦笋专家李书华教授作技术顾问,并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等技术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交流与合作,解决芦笋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难题。
b.恩阳区政府整合全区177名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大抓芦笋产业种植,探索和研究出完整配套的绿色食品种植及加工技术,组织攻克了恩阳区绿芦笋冷链物流等技术8项,推广芦笋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育插秧等30余项新技术,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需求。
3.5 区位优势明显
恩阳位于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核心区、成渝西经济圈的几何中心位置,是巴中“一城两翼”空间布局的西翼、巴中西向南向的桥头堡,成(都)巴(中)、巴(中)广(安)渝(重庆)2条高速公路,飞机场落户兴隆镇凤凰包村,1 h可通达广元、汉中、达州、南充,3 h可通达成都、重庆、西安。恩阳素称芦笋之乡,芦笋基地6 670 hm2,占据巴中市“菜篮子”基地半壁江山,为发展芦笋食品生产提供有利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
3.6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统筹城乡、产村相融及产城一体的深入推进,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回归大自然浪潮的普遍兴起,人们对天然、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日趋增加。芦笋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生产的芦笋饮料、芦笋茶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保健品,芦笋胶囊已研发成功,加上节会撬动、电商销售,芦笋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市场前景广阔。
3.7 党政高度重视
近年来,恩阳区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确定了以芦笋、畜禽生态养殖、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主导产业。恩阳区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芦笋产业的意见》《关于抓好畜禽生态养殖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见》等文件,使芦笋、畜禽生态养殖、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措施更具体,保障更有力。
①强化组织保障 恩阳区、乡镇(办事处)分别成立了芦笋产业、畜禽生态养殖、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办公室,切实做到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余干部共同抓,并将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分解到人,全区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区政府从部分乡镇和区级部门抽调了20名年富力强和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攻坚团队,落实到重点乡镇进行驻点攻坚和抓点示范。
②落实帮扶责任 恩阳区农林局成立了芦笋产业发展办公室,对恩阳区20个乡,88个村种植芦笋的农户进行全方位结对帮扶,从人力、资金、资源等方面全力支持芦笋产业发展。
③强化督查考评 恩阳区政府把发展芦笋产业纳入对区级相关部门、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实行单列考核、记分。区目督办细化年度考核指标,加大跟踪督办力度,对发展芦笋产业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恩阳区政府给予重奖,对工作不力,目标任务完成差的区级部门、乡镇进行通报并严格问责。
4 对策措施
4.1 提升基地生产水平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化发展、设施化种养为重点,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农田水利建设、国土整治、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进行田网、路网、水网、电网、互联网“五网”配套建设,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保障、智能化”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新建恩阳区芦笋产业高标准农田
1 000 hm2,高标准农田占芦笋基地面积的50%以上。
4.2 推动种养循环发展
按“巩固生猪基础、提升牛羊优势、促进家禽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巴山土猪、巴山土鸡、羊、牛为重点的特色畜牧业,形成以平坝低山区的生猪产业区,丘陵低山区的巴山土鸡产业区,北部高山区的黄羊、黄牛产业区。推进以尹家牛肉、五岭土鸡肉松等为重点的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以畜禽粪便供给芦笋有机肥,芦笋的下脚料转化成饲料喂养畜禽的种养循环模式。
4.3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积极创建品牌,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芦笋产品品牌,整体打造一批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明商标)和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积极搞好各类名牌产品的开发、申报和认证工作,如速冻鲜芦笋,芦笋纤维胶囊、颗粒剂、浓缩芦笋汁及口服液,芦笋美容产品系列等。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争创品牌,积极申请“三品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特优农产品商标注册。
4.4 建设休闲农业景区
扎实推进产业园区、新型社区、田园景区“三区同建”,以巴山新居、种养基地、产业园区等为载体,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拓展农业功能,将农业发展与自然风光、乡村特色、新村建设、农耕文化、巴人文化、文化相结合,打造不同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和提升产业附加值。在芦笋产业集中区域,将产业基地建设与巴山新居建设相结合,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芦笋庄园;将农业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打造融合农业景观与自然风光元素的观光农业;将核心园区与农业体验有机结合,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科普、游玩、康养、休闲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富硒食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星级农家乐、乡村客栈、休闲垂钓、营养美食等度假养生旅游产品,既卖产品又卖风景。
4.5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吸纳社会资本进园区、建基地、办企业、搞加工。推广“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专业市场+专合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和“利益兜底、利润返还、收益分成、一地二主、大园区+小业主、六方合作+保险、一体化经营”等带动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服务体系。
1、天府新区总体规划
201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通过了《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这一规划作为四川省近年来的一号工程,坚持“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发展定位,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着力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和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龙泉湖、三岔湖、龙泉山打造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桃花故里景区隶属于“两湖一山”功能区,也是该区域发展乡村旅游较早的景区,在四川省全力打造“两湖一山”功能区,使之成为世界级山地湖泊型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机遇下,桃花故里景区的乡村旅游,从产品、市场、产业到专业合作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从而成为“两湖一山”功能区中的引领型休闲度假区。
2、桃花故里景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开发现状
桃花故里景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东部、龙泉山脉中西部,在山泉镇以北约1km处,处于天府新区中“两湖一山”国际文化功能区核心地带。2012年3月正式挂牌成为4A级景区,也是天府新区中唯一一个以花果为主题的4A级景区。景区资源以桃花为主,村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利用桃花资源发展了一批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目前已开发了晋希天故居、锁定台、连心亭、月亮湾、桃源广场、桃花潭、千佛崖、九道花湾、桃花石林、诗歌广场、乘龙观佛、蟠桃园等重要景点。每年举办的桃花节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据统计,2009年的游客人数是6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3900万元,到2011年,接待人数达到91万人次,营业收入5915万。而2012年桃花节期间,游客突破50万人次。2013年桃花盛开初期,景区共接纳游客66.7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开幕式当天共有31.8万人次到龙泉驿区各大景区赏花。桃花故里的开发不仅使当地的旅游业收入大大超过农业收入,也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2.2存在问题
2.2.1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特色
目前桃花故里景区尚未深入挖掘休闲旅游资源内涵,现有的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功能比较简单,只是单纯地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采摘、垂钓等初级阶段,吸引力不足,也未能形成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体系,缺乏实践体验,没有突出地方特色,休闲项目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而类似购物、疗养、度假、体验等较大带动性的旅游活动较少,缺乏能同时满足“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品。
其次,整体来看桃花故里景区的乡村旅游,它的产品特色差异不明显,基本呈现产品雷同、内容泛化的局面,尚未形成品牌效应,而且景区的接待主要集中在每年3月15日~4月10日,花期一过,便陷入了游客寥寥,门可罗雀的境地,使大量的旅游接待设施闲置,导致桃花故里景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高或者不精,严重影响着其长远发展。
2.2.2旅游市场结构单一,未成体系
目前桃花故里景区虽然依靠国际桃花节具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市场,但要想长期的发展,市场稍显不足。其受众市场主要还是成都市区及其周边区县的游客,外来游客或者境外游客则比较少,市场比较狭窄,结构比较单一。其次,当地的旅游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网络建设也比较滞后,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基本处于等客上门的局面,即使有点简单自我营销,也是各自为阵,没有形成气候。
2.2.3旅游产业功能简单,受益有限
从整体来看,桃花故里景区的产业功能单一,桃花故里景区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过分看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作为复合型产业的作用。只依靠桃花这一单一产业来进行发展,赏桃花,摘蜜桃,吃农家饭,过分简单和传统的旅游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乡村旅游今后的大发展趋势。本地产业链过短过窄,产业间横向合作少,融合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旅游漏损大,农户受益有限。只依靠农民家里的桃树来发展产业,靠游客来自行购买或者农户自己推销来进行增收,利润空间不大,也不能很好地让当地的产业良性发展。当地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中,管理体制不顺,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因此,没有有效的体制经营管理机构来管理景区的产业发展,自然也不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和农户的收益。
2.2.4专业合作类型少,稳定性差
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发育时间较短,基本以政府主导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类型较少,而且组织形式松散,自我生存发展能力较差。目前,桃花故里几乎只依靠政府,加上农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管理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该景区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稳定性差,合作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3、桃花故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
为契合天府新区将打造一个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产业新城建设目标,紧抓世界田园城市和天府新区建设机遇,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以产村相融和提值增效等理论思想为指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先导,以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以天府文化为内涵,以休闲度假为驱动,以产业多元共赢为诉求,发掘天府文化之“魂”,扮靓休闲度假之“神”,架构产业发展之“形”,实现旅游功能发达、传统文化弘扬、现代产业融合和城乡统筹推进,通过对桃花故里景区的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专业合作层面的转型升级,来全面提升景区的乡村旅游,将桃花故里建设成为“全域度假、全息休闲”的国内知名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4、桃花故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
4.1以文化注魂,丰富旅游产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规划区境内拥有丰富的天府文化,在旅游区建设中,应以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为根本,深挖本地天府文化、禅宗文化、风水文化、休闲文化等文化内涵,整合内在的文化脉络,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彰显旅游形象的文化精神,树立桃花故里景区的国内旅游形象。此外,现在的旅游正处于体验式时代,开发体验式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注重体验式旅游,希望能亲身参与体验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在视觉上有了享受,在感官上的体验享受也得到提高。所以,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关键还是在于结合本土文化,深度开发出体验式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以满足游客参与体验的需求。
依托桃花故里景区资源品位以及分布特征,并基于“深挖、品牌、整合、联动、提升”的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思路,推出高端度假游、休闲养生游、休闲运动游三大品牌旅游产品,带动并完善五大旅游产品基本体系建设,形成以休闲、文化、度假、体验旅游为重点,辅以购物、美食、节庆等多系列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根据桃花故里现有资源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仰天窝片区打造山地休闲运动旅游产品,提供滑草、山地自行车、野外拓展、轮滑、定向越野等山地运动,并且修建房车营地等户外运动专区。在宝狮湖周边修建湖畔花园小镇、山地度假村、半山木屋村、商务休闲半岛等休闲度假专区,打造山湾休闲度假品牌旅游产品,以给不同层次的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度假享受。
在凉风垭周边修建葡萄庄园、蓝莓庄园、主题农庄和幸福新村,打造山乡休闲养生的品牌旅游产品,力求给游客多方面的选择和享受。而且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资源品位,将支撑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分为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康体养生旅游产品、观光游憩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系列进行系统归类。让传统单一、不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升级为深层次、全方位的旅游产品。
4.2全方位市场调整,开拓旅游市场
市场的转型升级包含两个涵义:其一是市场的分级与拓展;其二是营销的细分与深化。从前者来看,要先打破以本地及周边地区居民为主要市场的局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借助本地的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产品、便利的交通等条件,形成本地居民、周边地区居民、外地居民、甚至是国际游客等不同层次市场并存发展的局面。而后者则需要进一步研究游客市场,细分市场,针对细分市场进行对应的专门营销,建立营销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市场,彻底告别农户自己推销或者等客上门的局面。
基于上述路径,从桃花故里景区以往的市场来看,要转型升级就要积极开辟市场,重点抓住以成渝两地,以及川内二线城市为辅的本地市场,以及以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为主体的欧美市场;并积极开发以广东、上海、北京等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及与四川相邻的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区为主体的省外市场和以日本、韩国、新加坡为核心的东南亚市场。在保持周末旅游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节假日乡村旅游,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积极开发建设适合不同年龄和层次的游客群体旅游项目,保证所有的游客到桃花故里来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增加桃花故里的吸引力,分流客源市场,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政府应发挥调控作用,积极建立一条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路径,并辅以完善的产品销售市场与机制,刺激游客消费,带动当地的经济市场,从而增加乡村旅游收入。
4.3产业价值链增值,提升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的价值链是基于旅游需求的连续性而产生,涉及了“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桃花故里的旅游产业想要转型升级,先要对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组、经营管理创新,提升各环节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流程的升级。而产品的升级则在于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质量,提高单位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功能升级则表现在旅游要与农业和城乡统筹相结合,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相融,进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跨产业升级则需要把旅游业延伸到商品制造业、娱乐业、房地产业等,从而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获取其他产业链的利润,实现跨产业升级。
依托龙泉山田园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突出特色,将传统的种植农业转化为科技农业、景观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为辉映桃花故里景区的整体高端化打造精品化产品,主要包括旅游商品、农副产品和养生产品。其中如养生产品加工、藤编竹编艺术品制作、蓝莓果酱制作、特色美食制作等。可将制作、体验与销售结合起来,做到游客“留有消费项目,走有购买产品”。并以此带动和延伸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加强旅游业、农业、加工业、手工业的耦合联动,采取一体化经营和产业大配套与大协作的方式,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种植养殖、农产品销售、订单收购、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合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与此同时,田园观光、旅游地产、旅游酒店、半山风景、民俗体验等策划主体支撑着景区的发展,这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其中政府进行适当引导,企业尽力打造,居民配合参与,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合力,精心打造出合作关系紧密、协调秩序顺畅的利益共同体,以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相融来实现桃花故里景区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推动景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4.4新型合作方式升级,加强专业合作
专业合作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实现旅游企业由国营为主,粗放经营向民营为主、集约化经营转变,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发展道路。专业合作层面的转型升级是整个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核心。由政府主导向企业化经营转型,构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外来专营公司进驻投资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建立乡村旅游基地;由乡村旅游基地带动农户加盟旅游生产经营,公司负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对农户的专业培训和按照相关规定规范农户的行为,招徕游客和旅游推广等;而当地农户则参与旅游开发及接待服务,公司与农户互利互惠,共享收益。
在桃花故里山乡休闲养生区域,引进家庭农场和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概念。主题农庄的打造则以家庭农场的形式来接待游客。而蓝莓庄园的运作模式则是新型农业合作社的体现,由龙泉驿区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公司进驻,并带来种植技术,带动当地农户进行蓝莓规模化种植,形成蓝莓基地,以供游客参观和体验,最后由公司统一进行收购和加工。公司+基地+农户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参与市场竞争,争取更大的市场优势,确保蓝莓基地旅游产品的销售和经济效益。该模式有利于高层次、高档次多方面地开发桃花故里的乡村旅游,也有利于乡村旅游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5、结语
在乡村旅游日趋火热的形势下,乡村旅游要进行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专业合作层面进行转型升级是非常必要的,告别传统单一的以农家乐为主的浅层观光游,要向现代多元化的深层次体验游转型。本课题探讨出丰富产品开发、积极开拓市场、增值旅游产业链、升级专业合作方式四个路径,并对适当的点进行转型升级研究,希望能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谢春山,孟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
[3]刘战慧.韶关市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3).
[4]夏爱萍,马朝洪.对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转型升级的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