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05 17:06: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当今城市发展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

第1篇

从目前国内女装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区域特征突出

中国女装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杭派、粤派、海派、闽派、汉派等几大派别,各派都凭借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因此区域特征十分明显。比如杭州女 装,具有浓重的江南水乡文化气息;粤派由于临近港澳地区,则时尚感较强;汉派则以颜色鲜艳为特色。各地均有自己显著的特点,而各地品牌在当地形成一定气候 后,开始进军目标城市。

(2)积极寻求个性发展

现代消费者着装比较讲求个性化,追求自我风格,而服装当之无愧地成为表达中国女性自我个性及自我追求的外在显示,这已成为当今着装的主流时尚。其中色彩、 款式最能表达人的个性,因此对于女装生产企业来说,色彩搭配和款式的个性化成为关键因素。女性消费者对服装的个性要求越来越高,女装企业也认识到为了自身 更好地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面向市场要求,更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经济地位、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的需要。

(3)紧盯欧美市场

第2篇

关键词: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衡水市;启发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1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提法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资源能源面临枯竭等一系列的问题。政府每年都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笔者所在的河北省衡水市为例,仅2016年上半年2月份到5月份的数月间,衡水人民政府办公室就连续了《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提高全市城镇化率的实施意见》等数十个红头文件。尽管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但从如今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发展现状来看,缺乏新的动力成为了显而易见的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属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自1868年开始迈出城镇化的第一步至2013年为止,日本的城镇化比率已达到92.7%。这样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弹丸之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始终动力十足。尤其是其“绿色发展”新动力,对衡水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以刘吉双,衣保中的《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方向研究》中的日本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为基础,立足衡水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于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有值得衡水市借鉴的经验和启发略作分析。

日本城镇化发展各阶段的发展动力有所不同。日本城镇化发展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以及后城镇化发展阶段。

日本城镇化的起步阶段是以重工业化为动力,一战后,日本的重工业发展在制造业方面创造了许多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发展制造业,城市范围内的就业岗位增多,为农民进入城市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然而立足衡水市的发展现状,除去化工,橡胶,玻璃钢等行业发展程度较高之外,其它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可以说重工业是衡水市的发展弱项。另外,发展重工业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并且对环境也会造成破坏,与我国当今的发展趋势严重不符。在这样的背景下,显然不能将重工业作为衡水市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日本的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发面所发挥的作用增大。日本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到1971年为止,在第二,三产业中日本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达到了九成以上。在当今的衡水市,餐饮,培训,信息服务等各种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在市区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果衡水市政府能够将各项政策向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倾斜,就会使衡水市的资源,资金快速流动,在市区为农村人口创造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加速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日本的城镇化发展逐渐稳定,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动力主要为农业现代化,特别是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绿色旅游和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做法,都对衡水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借鉴意义。衡水市的农业改革和发展在河北省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除了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外,可以立足本市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同步建设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更好的就地吸纳劳动力,刺激农村多元化消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后现代城镇化发展阶段终将到来。日本的后现代化城镇化发展阶段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动力,即“绿色动力”推动的城镇化发展。衡水的城镇化发展还远未进入后现代化时代。但是,日本后现代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衡水的中学教育事业多年来一直享誉全国,其它方面诸如物流运输、文化创意等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衡水地区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紧密,以教育为例,衡水中学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衡水地区的物流、餐饮、金融等各类产业的发展。所以,衡水市应该抓住自身的优势,积极的发展第三产业,为推动城镇化发展持续发力。

日本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由重工业化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但在日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空气、水等的污染,一度成为日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再有,随着大批农民向城市移居带来的购房需求,导致房地产过度投资形成了房价泡沫,之后房地产泡沫破灭,很多企业受到了波及一蹶不振。历史总会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演绎相似的发展公式,衡水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日本曾经遇到的问题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应该提前针对发展中将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借鉴日本城镇化发展中的“绿色发展”新动力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相关举措,来推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市政府乃至各县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推动城镇化的“绿色发展”。

政府要出台财政税收政策、补助政策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政策,推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将衡水市打造成环保宜居、低碳循环和高新产业集聚的生态型城市。

二、通过产业化的不断升级来促进城镇化发展。以产业为依托,以产业的发展繁荣衡水市的城镇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成为衡水市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协调实现城乡均衡的新型城镇化。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开发农村地区产业,推动城乡经济和生活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收入水平,以此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让农村居民就近就地享有与城市居民等值的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吉双,衣保中.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方向研究.现代日本经济,2015,6.

[2]郭永丰.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3]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张晓然,女,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教师。

宋 冀,女,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教师。

第3篇

[关键词] 体育 产业 人才

体育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尤其在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更是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与机遇。但与国外已相当成熟的状况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幼稚期。本研究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给予充分的研究,并以此为基发现当前我国体育产业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体育市场有一定的规模。目前基本框架已趋清晰。包括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技术培训咨询市场、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彩票市场。竞赛表演市场:广大群众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竞赛市场的基础,同时,我国竞赛制度的改革,主客场赛制和俱乐部制的实行推动了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当规模,相当稳定的观众和球迷群体,竞赛表演市场也在逐步扩大。健身娱乐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市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育市场的主体市场,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性的消费市场。自1993年第一届体育用品博览会起,随着体育主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指定的四大供应站流通的体育用品的格局,目前已具备一定规模,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

2.开发领域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对资源发挥着配置作用,所以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包括有形资产的经营和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一是有形资产的经营。体育部门和体育事业单位在保证行政事务和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政策和法规将闲置的土地、房屋、设施和设备的行政性资产等非经营性使用体育资产转为经营性施用,这种非经营转为经营是正当的,在当前是必要的。据了解,在当前体育系统中,存在着这种相当普遍、相当规模的活动。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整体规模小,市场发育不成熟。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体育市场的成熟和完善,而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体育市场内外要素的成熟程度。我国体育市场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但水平仍然很低。就体育市场主体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规模小,发育不良。

2.产业结构不完善合理。由于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体育投资的主体,政府财政的主要职能是集中分配资源,满足社会成员的体育需要,但由于政府官员所要追求的地位、权力、名誉与其政绩密切相关,因此为了自己的政绩,政府官员往往对显现的、具有社会轰动效应的体育投资领域和项目特别青睐。

由于受经济、社会、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呈现二元结构,城乡差距、东西十分明显。体育产业作为各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也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在东部,尤其是沿海、沿江的大中城市,体育产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发展十分迅速;而在西部,体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如体育彩票业、1999年国务院批准发行40亿,根据市场管理水平和市场容量观测,广东的额度为89760万元,占发行总额的22.44%,比三北地区另加西南地区四个大区18个省市发行的总额度还要多,出现畸形发展状况。东部和西部过剩和短缺状态,使体育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3.高素质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目前缺乏的经营人才主要有三类:一是负责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监管职能的行政干部;二是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三是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办体育,在我国具备体育知识的人才往往缺乏应有经营意识和知识,而一般经营者又缺乏体育运动知识,体育经营人才的严重不足制约了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我国体育健身、中介服务、体育用品售后服务、体育信息缺乏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和能力,服务营销与管理的约束和方式都非常落后。而在发达国家包括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为适应市场国际化和竞争的客观要求,其服务业已经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阶段,并通过使用计算机、通讯网络和标准化等高科技,建立起一套完整营销网络及管理体系,因此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竞争中,我国将面临营销体系不完善和管理水平落后的严峻局面。

4.体育市场管理的法律化、规范化程度亟待提高。规范、有序的市场是产业稳步和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管理尚缺乏高层次的立法,国家的行政法规,甚至法规性文件一项也没有,虽然一半左右的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都了地方性体育市场管理法规或政府规章,但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仍需要通过高层次的立法予以明确,如管理权限的明确划分、执法程序的完善和统一等。因为,在现实的体育市场管理中,部分体育经营项目存在着权限交叉,也就是说有的部门在越位,同时有的项目管理又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越位和不到位都会造成体育市场管理混乱,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对广大体育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不力的现象,进而都不利于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因此,尽快出台国家层次的体育市场管理的专项法规就有着特别迫切的实际需要。

三、结论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得到很大的发展,体育市场有一定的规模,开发领域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着整体规模小,市场发育不成熟;产业结构不完善合理;高素质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董金国:论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与科学,2001(2):36~37

[2]罗佐县: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3):60

第4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意产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关系日益密切,作用日益凸显。从世界范围来看,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其增长速度更快,美国的达到14%,英国的达到12%。早在2000年,创意产业就成为英国的第二大产业,约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美国是全球创意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超过航空、重化工及汽车等传统产业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2007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8891亿美元,约占GDP的6.44%

    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如何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自主创新,推动中国创意产业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分析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入手,介绍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并就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

    “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是围绕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组织起来的新型生产关系,主要涵盖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I3个行业。

    作为以知识要素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创意产业蕴涵的巨大潜力与社会财富,使之在转型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然而,面对着因特网等数字化新传播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创意产业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更多新的挑战。

    就创意产业而言,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员投入的是一种精力,很难准确的对其投入值做出估量,再加上创意产品通常比科技新产品具有更强的外在表现形式,更容易被模仿抄袭。一旦发生侵权,就会面临维权难、成本高的问题。加之其配置的资源—“创意和智力成果”具有无形性、地域性、时间性、易复制性、难保护性等特点,其产生的问题就必然应由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来予以规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必须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进行保护。

    所以,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正如“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形象的将知识产权喻为创意经济的“货币”,将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喻为“银行”。一个创意从产生到形成样品,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予以确权,而对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其实就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值;再从样品变成商品到交易,同样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因为创意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意和创新环节的收益上,如果相关的权利主体没有从其创意产品中获取收益,那必然会失去创新的动力。

    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样还体现在当前很多国家、地区及一些国际组织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中。如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英国,在其创意产业的定义中就明确指出“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需要“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联合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也同样强调了知识产权的巨大保障作用。

    可见,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支撑,同时也是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则。随着创意产业逐渐进入全球经济的中心舞台,知识产权保护必将成为创意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使创作者、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更是创意灵感产生,创意生产力转换,创意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得以实现的基础。

    二、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知识产权问题

    (一)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创意产业在促进文学、艺术、文化与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为国人认识,中国创意产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积极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就文化创意产业而言,2007年,北京市、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92.6亿元和857.81亿元,分别占GDP的10.6%和7% ; 2008年,深圳市、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和 576.86亿元,分别占GDP的7%和12%0 2004年到2008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提高到595.62亿元,增加值从65.81亿元提高到133.7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2%上升到3.4%。但与先进国家比较,中国的创意产业还比较落后,需要努力。2004年,中国的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收入为2.36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不到2%,其中大部分是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向其母公司出售的知识产权。中国专利使用和特许经营费一项的贸易逆差为42.6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44 %,同期美国的年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收入超过400亿美元。

    目前,我国创意产业还是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的风险产业,又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诱人的朝阳产业。正是具有如上的这种相辅相成的特点,使我国的创意产业面临着经济结构限制、整体职业结构缺陷、城市发展规划思维定势等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

第5篇

关键词:会展旅游;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83-02

会展旅游是旅游业日趋成熟后出现的一种综合性更强、关联性更大、收益性更高的旅游形态,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正是基于在促进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人员互动和文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会展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

会展旅游是随着会议展览的不断增加和旅游业的日趋成熟而出现的新的旅游类型。从产品角度看,会展旅游属于旅游产品中的公务旅游;从其特征看,会展旅游兼具旅游业与会展业的特征,即服务对象的异地流动性;从发展现状看,在我国,会展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它是介于旅游业与会展业之间的衍生产品。因此,我们可将会展旅游定义为:借举办各种类型的会议和展览活动来招徕客人洽谈业务、沟通交流、参观访问和旅游观光,为他们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的服务,刺激消费,从而达到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形式。会展旅游是旅游业与会展业有机结合的产物。一方面,旅游业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诸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会展业为旅游业提供大量的客源,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

二、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际上,会展旅游已经是商务旅游市场中份额最大的一种旅游类型;在我国,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召开,会展旅游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现状。①会展旅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会展业迅速发展,展览活动也空前活跃,各类展览的总规模年均增长达到20%,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据各方面的统计,全国共有展览场馆160多个,可供展览面积280多万平方米,全国每年举办的各类展会有3000多个,出国办展览800多个,节庆活动5000多个,参加会展的观众近2000万人次。②会展旅游的内容日益丰富。随着各类展览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涌现出“广交会”“厦洽会”“高交会”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展会,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为中心的四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北京为例,举行的具有一定影响的国际性会议有万国邮联大会、世界建筑师大会、联合国保护大气臭氧层签约国会议等国际会议,以及汽车展、电子展等国际展览。③会展旅游的收益日益丰厚。举办国际会议能够给举办国带来可观的直接和间接效益。据测算,接待一名普通的观光游客如果收益1美元,接待一名会议旅游者则将收益4~5美元。近10年以来,我国通过展览已经实现了外贸出口成交额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达120多亿元人民币。

2.我国会展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展馆建设上缺乏合理布局与长远规划。近年来,我国各个省会城市和大型城市都将会展业的发展作为其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主要增长点之一,纷纷兴建现代化的会展中心,但对会展旅游的发展多数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展馆规模偏小,较为分散,供需矛盾突出。②会展旅游观念落后,缺乏专业人才。我国很多人仍然把展览会局限于展销或成果展示的概念,对会展旅游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专业人才如国际知名的PCO(指专业会议组织者(、同声翻译人才、营销策划人才等极为匮乏,这已经成为限制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瓶颈。③会展旅游定位不够准确,缺乏品牌产品。这也是阻碍中国会展业至今还不能走向市场化、规模化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城市由于定位不准,国际化品牌的会展少,整体竞争力不强。我国举办的会展,大都是临时的、国内的,低水平重复现象十分普遍,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大。而且由于缺少会展旅游管理机构,商业化运作水平低下。

三、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

发展会展旅游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目前,我国在会展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共存。那么,如何使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建设。首先,各个城市在会展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对会展旅游设施的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其次,在会展中心的建设规模上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避免在举办大型会展时感到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这样也不利于我国会展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再次,发展会展旅游,还应该不断完善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交通、通讯、酒店等接待设施条件,使之适应会展旅游的发展需要。

2.坚持特色制胜,加大产品开发。随着会展旅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实施别具一格的特色发展战略,便成了各地发展会展旅游的制胜法宝。会展旅游持续时间较长,能否给旅游者提供独具魅力的观光旅游项目也成为吸引他们的内容。各个城市应该结合当地的特色,挖掘地方文化内涵,精心开发具有特色的会展旅游产品,形成品牌,以特色提升竞争力,从而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3.注重培养人才,形成PCO队伍。在会展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培养一批精于会展旅游组织、管理和市场开拓的PCO(专业会议组织者)队伍。其次,要加大对会展旅游发展中所需要的翻译、导游及服务接待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的力度。目前,国内很多大中专院校都开设旅游专业及课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学校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与会展旅游相关的课程内容,造就高层次的会展管理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会展旅游的策划、服务、管理、现场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军,李容书.浅谈会展旅游的发展[J].经济师,2003,(12).

[2]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4).

第6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发展现状经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园林行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在市场经济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随着园林行业的市场化操作加强,园林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园林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园林行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被推上了潮头。园林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并走向成熟,据统计,2012年年底我国拥有四级以上资质的园林企业约1.6万家, 其中已经获批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有873家,而2012年底的园林绿化的市场容量就已经达到将近3000亿元。虽然园林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但园林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拥有跨区域施工能力的企业较少,任何一家园林绿化企业占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随着行业内的上市公司渐渐增多,利用资金优势和资本市场的品牌优势与政府直接沟通,并通过人才招募,不断进行兼并收购等,改变了园林行业的格局,增强了园林行业的活力,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园林行业前景: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用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居住质量,这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因此园林产业的发展被人们广泛的看好;其次,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园林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园林覆盖率未达标,需要大量建设城市园林绿化,从而拉动了园林绿化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拉动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旅游产业的的发展等等。在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中,各级政府对城市绿化越来越重视,很多更是把创建“园林城市、宜居城市”作为重要目标的双重驱动下,国内市政园林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据估计,“十二五”期间仅市政园林的市场规模就将超过5000 亿元。因此,我国的园林产业正处于起跑与飞速起飞的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园林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1、目前,我国园林行业呈现南北、东西发展不平衡,行业间竞争激烈,地区间行业壁垒和外地企业准入门槛高等局面,因此,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同时,资金实力薄弱、苗木资源、跨地区施工能力缺乏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园林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行业内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也不高。

2、近年来,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招投标仍存在的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阻碍了园林行业的发展。且仍存在管理机构不统一、工作人员变动大、专业人员缺乏,城市园林绿化体制存在多头管理等问题,一些市、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尽相同,有林业和公用事业管理局、园林管理局、城市管理局等不同部门行使城市园林绿化行政管理职能,影响了园林绿化工作的连贯性、法律法规执行的严肃性。园林绿化行业亟待制订或修订出台国家层面的新法律法规,对园林从业人员资格、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企业资质、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保护等做出明确规定。

3、园林绿化技术缺乏创新力和竞争力,园林科技创新成果较少,技术手段和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导致建设管理水平低、成本高、质量差,也极大的制约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同时,园林绿化工程业务规模的扩张对工程项目配套资金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工程项目配套资金规模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工程施工规模及成长状况,但园林行业作为一个轻资产的行业,资产结构主要为流动资产,很难进行抵押,资金门槛是限制园林类企业快速扩张最主要的的因素之一。

三、园林行业经营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人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其独特的绿色环保和生态概念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同,园林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就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大问题,与国际水平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笔者认为要想在行业中占居主导地位,在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1、实施差异化战略。园林行业新企业的不断出现,企业要想在行业立足,就当不断树立一流的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细分市场要求和不同客户群体,实施差异化战略来避免行业内恶性竞争。从东方园林和棕榈园林来看,他们分别在市政园林和地产园林中具有一定的领头地位,形成了品牌力量。

2、加强企业科研水平,掌握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全面提升竞争力,就必须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基础,企业不可能真正走向成功。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才能掌握在竞争中的话语权。

3、强化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仅是在硬件方面,更重要的是软件,也就是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要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包括与院校合作、与国外大公司合作培养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等。在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园林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改进空间,因此,就要求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加快引进优秀技术人才,只有管理能力的增强,企业才能够驾驭更大规模的业务;只有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人才,才能够形成强有力的人才竞争力,毕竟企业间最大的竞争,还是人才的竞争。

4、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园林企业要实现发展战略,做大做强,应当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企业应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关键技术、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平公正的对待员工、不断创新的经营方式,通过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使命感和归属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进而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5、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成熟的公司,它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它成熟的企业文化管理、内部效率管理和外界资源整合能力。一是制度与与流程的固化,二是管理者自身能力,三是团队作用力。园林企业的发展,应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要求,立足企业实际,倡导全员参与,注重控制实效,防止流于形式,抓好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

第7篇

【关键词】金华市的发展;改进措施;现状及对策分析;会展旅游

前 言

随着金华市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会展旅游已经成为金华市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会展旅游包括会议旅游、展览旅游等一系列方面。近年来,金华市的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势头依然蒸蒸日上,对于如何发展金华市的会展旅游方面,有关部门应早日开始探讨会展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相关旅游部门也应当为会展旅游的发展做好积极应对。如何发展金华市的会展旅游业,目前依然是金华市有关部门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金华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文化底蕴。“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用这样的诗句来概括金华发达的交通状况十分恰当。金华是浙江中部的一个省辖市,地址位置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和内陆腹地的结合处,是一个既不与外省直接相邻,又不背靠大海的美丽城市。金华市有经济基础发达、区位条件优秀、交通网络便捷等一系列优越条件,再加上上佳的人文环境和优秀的传统历史,这一系列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都为金华市的旅游发展奠定了优秀的基础。如今,金华更是已被评为中国十佳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而随着金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今后几年里,金华市在周边城市中的可到达性将会逐渐提高,而旅游接待能力和景区建设也都会渐渐趋于优秀。作为浙江省的旅游副中心的金华,同样也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极具文化底蕴的磐安中国特产市场、历史悠久的诸葛八卦村、精美的金华观、人来人往的义乌小商品城以及群英汇集的浦江书画展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这就对国内外会展旅游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二)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条件。金华市作为浙江第二大交通中转枢纽,旅游的区位优势非常巨大,境内的杭金衢、金丽温等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交通网络覆盖十分优越。06年以来,金华市的游客已不仅仅局限在附近的义乌,永康等一系列周边城市,而是渐渐扩展到珠三角甚至是港澳台地区。随着交通条件的迅速完备,金华会展旅游优势将会更加明显。以长远的目光来看,金华市旅游资源的巨大潜力完全有成为国家级旅游重点风景区的可能。

(三)丰富的城市和旅游资源拥有巨大的吸引力。金华的会展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初具规模,时至今日,知名度较高的会展也已有了一定数目,例如金华人人皆知的义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通过这些知名度较高的会展,金华市的“火腿之乡”、“佛手之乡”、“茶花之乡”金字招牌也渐渐有了更大影响力。而一个城市要想将会展旅游办的更好,优秀的城市旅游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金华市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经验,能给会展旅游更充足有效的支持,更有机会获得主办方的青睐,也更有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气。近年来,金华市的城市主题形象已经渐渐形成,政府对旅游资源也已经有了初具规模的整合与开发,这种丰富的城市资源和旅游资源辐射着全市各个景区景点,也更是作为金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一根主线,大大的增强了其旅游的吸引力,对金华市旅游的知名度的提高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金华发展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会展旅游相关资源缺乏,现有人才相关技能仍有待提高。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想承揽大规模高水平的会展业务,就需要功能强大的高水平展览馆和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金华举办过的会展很多,但是大规模的高水平的会展业务却屈指可数。场馆设施不完善,场展面积不够大都是金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除此以外,现有的操作会展人员也缺乏对会展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技能水平仍有待提高。与其他会展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相比,金华缺乏与国际国内的交流,缺乏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缺乏一流水平的规模化公司,这就导致金华市举办展览会的活动水平有限,对市场运作的能力更是显得有些薄弱。

(二)会展旅游在发展方面存在误区,政府管理机制有所欠缺。近年来,金华依托雄厚的五金产业基础和五金大市场优势,在会展旅游的规模、档次、影响、品位及社会效益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为拉动金华市经济发展的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同时,与此相关的问题也渐渐浮上了水平,由于依托的产业相似,金华市在一些会展上举办的展会内容极为相似,难以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会展品牌难以形成有效的影响力,缺乏与周边城市发展会展产业的有效竞争力。另一方面,金华市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宣传和促销力度均略显不足,在与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下,金华市有关政府对于会展旅游的投资力度显得较为薄弱,管理机制也存在一定欠缺,这就导致金华市会展旅游市场的知名度难以得到提高。从近年会展举办的情况来看,有关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虽有所加强,但显得集中性太强,缺乏长期的宣传和连续性的操作。

三、金华发展会展旅游的对策

(一)政府应充分提高对会展旅游的认识,明确金华的发展目标。作为金华市的政府部门,认识到发展会展旅游的重大意义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而会展业业界以及旅游业界,则也需要对会展旅游有更深刻的认识。会展旅游相对于传统旅游业而言,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但也是传统旅游业产业链的一种延伸。发展会展旅游不但可以关联相关的产业,也是对旅游发展的一种创新。特别是金华传统的旅游业遭遇边缘效应以后,会展旅游更是可以作为拓展传统旅游发展业的新型创新。政府部分需要明确金华市对于会展旅游的发展目标,这有利于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金华市整体实力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会展产业的宣传力度,打造金华的自主城市品牌。从长远的目光考虑,金华市政府加强对会展旅游的产业的投资和宣传力度是十分积极的。另一方面,金华自己的企业则需要与政府积极协作,在政府积极的主导作用下,打造企业与政府联合营销的新型模式,更要以当今的市场发展为依托,靠一系列成功的会展来打造属于金华的自主城市品牌。加强会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应成为新时期金华发展会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成为金华市整体实力水平发展的主旋律。

(三)培养专业人才,建立高素质队伍。想要加强金华市会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度,就必须对相关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人才是会展业蓬勃发展的良好保证,企业必须加强培养策划、组织会展的一系列专业人才,加强与国际国内的交流,而金华的企业应该努力提高自身规模,提高自身水平,政府部分也必须引导建立起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这样才能加强金华市对市场的运作能力,提高举办展览会的活动水平,拥有会展产业核心的竞争力量,才能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四、结束语

随着金华市自身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产品结构也已经渐渐趋向于多元化。会展旅游业已经引起了越多越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当今社会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另一方面,会展旅游已经在都市旅游中越来越举足轻重,也是相关部门对于开发城市相关产业的一种探索与创新。会展旅游产业,无庸质疑将会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卓越成就。曾经有人说“占领了金华市场便占领了全国的市场”,而现在,这句话同样可以理解为“站在金华市场就可以看到全球市场”。金华政府应协调发展好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让会展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相互协调,齐头并进迅速发展。同时,建立起正确创新的模式,来发展新时代的会展旅游业,从而在拉动金华会展经济的同时,让金华市以一个崭新的会展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冷库;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225

1 通海县冷库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现状

通海县冷库建设始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1998年,快速发展于2000年初,现有冷库84座、441间库房,投资2.8亿元左右。目前1d可加工预冷10000多t蔬菜,可加工预冷蔬菜300万t/a。其中:秀山街道办事处有39座220间;杨广镇有10座41间;九龙街道办事处有14座84间;兴蒙乡有1座3间;河西镇有5座18间;四街镇有14座65间。秀山路两边有冷库18座85个库房。冷库是通海县蔬菜收购、加工、保鲜冷藏和营销的主要场所,通海县约70%的蔬菜是通过冷库经营者和农民在田间交易,主要是冷库业主或冷库租用老板雇佣一批蔬菜收购经纪人向农民收购,农民把收购的蔬菜送到冷库,在冷库加工预冷处理,第2天即时发货到全国各地或国外销售。仅有30%的蔬菜约50万t是在金山批发市场交易,交易后进入冷库加工预冷销售。在冷库从事管理和工作的固定人员有2000人左右,加上在冷库打工的人员共有12000多人。

1.2 通海冷库存在的问题

蔬菜冷库全部为液氨制冷、聚炳乙稀作为保温材料,冷库建设中未完全按《冷库建设设计规范》进行,且部分压缩机、液氨管道老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所有蔬菜冷库为高温预冷库无贮藏保鲜功能,不利于调整蔬菜淡旺季供应;秀山路两边冷库离居民住宅较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由于冷库生产经营性质决定了其环境卫生、建筑风格等与当前城市规划建设极不相适应。

2 通海县蔬菜冷库建设规划的必要性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通海县蔬菜冷库建设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对通海县冷库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障碍,基于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将蔬菜冷库建设规划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中去。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既有利于把通海打造成为西南地区蔬菜交易中心,又方便群众交易的原则――分片规划、局部集中;既以蔬菜预冷为主又兼顾贮藏保鲜调节市场淡旺季的原则;冷库建设与蔬菜专业市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到2017年通海县冷库预冷蔬菜能保持在300万t/a左右,保鲜蔬菜5万t/a左右。具体措施:逐步淘汰秀山路2边冷库。秀山路2边18座85个库房待设备使用年限到期后逐步淘汰,土地按城市整体规划另作他用;改造提升老冷库。对现手续齐备的老冷库,引导扶持业主对冷库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将液氨制冷改为氟里昂制冷,降低安全隐患;结合蔬菜专业市场逐步规划建设新型冷库。在杨广镇马家湾村、镇海村逐步规划建设以蔬菜小包装、精加工及农户蔬菜交易为主的蔬菜交易市场,市场内规划配套冷库建设。在河西镇曲陀关村建设以豆类、萝卜丝交易为主的蔬菜批发市场,市场内规划配套冷库建设。

3 通海县蔬菜销售情况及发展趋势

2016年通海县蔬菜运销170万t,收购金额20亿元,其中通海县产蔬菜运销112万t,收购金额15亿元,均价1.34元/kg。周边县蔬菜拉入加工运销58万t,收购金额5亿元,均价0.86元/kg。通过冷库预冷营销的鲜菜有143万t;通过机械烘干或自然风干后外销的脱水菜10万t(干重0.55万t);15万t作为深加工原料,主要用于腌制酱咸菜后销售。外销蔬菜中,60%以上的鲜菜销往沿海地区,主要以大白菜、甘蓝、莴笋、花菜等叶茎菜为主;20%销往西北市场,以洋葱、大蒜为主;有20%出口东南亚市场,以花椰菜为主。自然风干的萝卜丝条60%销往河南等国内市场,40%左右通过与福建、厦门、山东、辽宁等的外销企业合作销往日本等9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