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7:06: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西文化的结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赛珍珠 《东风・西风》 文化 冲突 融合
赛珍珠(1892―1973),美国作家,因描写“中国生活”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被尼克松誉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她一生致力于理解并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异同,生命中有一半时间在中国度过,积极鼓励人们为异质文化之间最终的融合而相互学习。
《东风・西风》(1930)是赛珍珠的第一部小说。唐长儒在评这部小说时指出:“《马可・波罗游记》鼓励了西洋人的东方贸易,发展了东西洋交通,可是东西洋人类心灵上的交通却要等五百年后的白克夫人。”中美文化的矛盾、冲突、碰撞和融合的思想是《东风・西风》这部小说反映的主题。这部小说由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故事构成,作为主角之一的中国女子桂兰以独白的形式向她的一位久居中国、了解中国民风习俗的外国女友讲述了她本人和她哥哥的婚姻故事,从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样的社会生活入手来反映中美文化的交流与冲撞。这种交流与冲撞不仅发生在中美文化之间,而且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因为赛珍珠笔下的现代中国人多是留美归来的学生(桂兰的丈夫、哥哥都是留学学生)。桂兰在襁褓之中被许配给大户人家,从小接受了母亲向她灌输的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她认同男尊女卑的观念,认为女人天生低人一等,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女人的天职,顺从,取悦公婆、丈夫是女人的义务,所以出现了“不露齿的自由微笑,珠翠饰了的艺术,涂唇染指的本领,玉体熏香的方法,小脚上精巧的绣鞋……”。在婚前,桂兰的母亲给她讲解了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取悦丈夫。而当新婚之夜丈夫对她说要平等,要做朋友,不强迫她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从小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桂兰一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丈夫要求夫妻平等而不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这是因为丈夫留美几年,饱受美国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希望利用这些思想来改造妻子。夫妻之间在观念上发生了冲突,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是中美文化之间的间接冲突。她按照丈夫的要求同意和他平等,是因为丈夫要求她这样,只要能博得丈夫的欢心干什么都行。桂兰的丈夫认为小脚不美,坚持要她放脚,桂兰就去放脚。在丈夫的指导下,桂兰开始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美国文化,夫妻之间逐渐增进了解,彼此间不断交流,在潜移默化之中产生了真正的感情,认识到了夫妻之间感情的重要性和爱的不可或缺。作为一个在现代浪潮中挣扎的年轻中国女子,桂兰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尊严、有原则、有良好判断力的人,认识到了美国文化在婚姻家庭方面所具有的价值。
当然,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也由于西方文化与桂兰自小就接受的文化浑然不同,桂兰在以自己的文化标准和思维方式接受外来文化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解。例如,小说中桂兰认为西方人的习惯――把有痰的手绢放入口袋――真脏;外国人洗澡过频,所以把皮肤洗得过白,缺乏自然肤色。尤其是桂兰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时的吃惊与害怕:“我知道他是一个男人,因为他穿衣服和我丈夫一样,但比我丈夫高得多,而且,让我害怕的是,他脑袋上不像别人那样长着又黑又直的头发,而是长着长茸茸的红毛,他的眼睛是蓝的,他的鼻子在脸中间像座山那样挺起来,哦,看起来吓死人的东西,比庙里的冥王还可怕。”桂兰的妈妈平时向她灌输外国人就是远古时代的恶魔,所以桂兰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时的惊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她以自己的中国人的外貌特征作为唯一的参考来看待外国人。不过她觉得屋里的白种女人似乎没那么可怕,但是她的头发不幸发黄,她的脚有“打各链”的尺寸。除了生理缺陷外,桂兰还发现他们教养上的不足:他们在招待她丈夫之前先招待她,还直接对她说赞誉之词,他们给孩子们穿戴孝的白衣服。这一切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多么平常,但在那个时代的桂兰看来是多么的不可理解。这是中国人与美国人的直接碰撞,也是中美文化的直接冲突。桂兰在丈夫的帮助下认识到外国并非都是野蛮国家,不但学会了理解西方的文明,而且从中汲取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将其与自己的中式理念协调起来。桂兰怀孕后去看望一位受过西方教育的刘太太时,发现她家宝宝的内衣都是洁净的白色,但上面盖着鲜艳的红花布。桂兰和刘太太她们能够去和异质文化交流、沟通,没有像父辈那样一味地排斥,而是学会了吸纳。
《东风・西风》第二部分描写了桂兰的哥哥偕同他的美国妻子玛丽回国后与家庭发生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家庭的破裂。桂兰的父母强迫儿子打发玛丽回国,逼他与出国前就已订婚的李家小姐完婚。深受美国婚姻自主思想影响的哥哥为了爱情,向封建传统家庭观念发起挑战,毅然断绝与父母的关系,执意从家谱中去掉自己的名字,从而与祖宗一刀两断。和他并肩作战的是他的妻子玛丽,同样是为了爱,玛丽和丈夫来到中国传统旧家庭却遭到排斥。桂兰在新与旧的冲突面前虽然告别了旧观念接受了新的思维方式,但这种转变并不彻底。一直到后来,桂兰发现洋嫂嫂和哥哥十分相爱,且洋嫂嫂十分疼爱桂兰的儿子,她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在她听到父亲的小妾们对洋嫂嫂的嘲讽:“谁让她长得这么滑稽可笑,根本不像人,谁见了都会盯住她看,当然也要嘲笑她!”时,桂兰已经能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来理解外国人及外国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她禁不住驳斥她们:“她(玛丽)也是人,也有着像我们一样的情感。”
桂兰对美国文化、美国人的理解更趋于合理了,对玛丽也由反感转为接受,而桂兰父母对玛丽的态度一直敌对。他们把外国人一律视为异端,认为他们开办的医院是在玩西方魔术。桂兰的父母与桂兰哥嫂的冲突是东西文化的直接冲突,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较量。不难看出,桂兰父母与桂兰哥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关键在于中美之间不同的婚姻观念。中国人的择偶方式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美国人则是自由恋爱;中美人的择偶标准也不同,中国历来讲究“门当户对”,而美国人看重的是两情相悦。由此来分析,桂兰父母与桂兰哥嫂之间的对立冲突,在于双方互相排斥而不去努力尝试沟通,都顽固地坚持各自的理念,忽略了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注意取长补短,才能走向互补和融合。
在《东风・西风》中,异族通婚是异质文化交流沟通的最有效方式。在故事的结尾,赛珍珠以桂兰哥嫂爱的产儿的降临来象征中西文化融合,通过异族通婚来实现她中西文化融合的理想。桂兰和玛丽都希望这个婴儿能集东西方于一身,桂兰把婴儿抱给玛丽看时说:“看看你的杰作,嫂嫂,你在这个小东西身上把两个世界连在一起了。”是啊,中美文化的融和还有比孩子更完美的形式吗?还有比这孩子将来更能理解中西文化的吗?赛珍珠献身于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希望在两者之间铺路架桥,她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人们超越种族文化的界限,进入“天下一家”的境界。冲突与融合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学会理解,主动去交流沟通,冲突最终将走向融合。
参考文献:
[1]East Wind:West Wind.Moy er Bell,1993.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 有一些同学课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到了和老外交流的时候,却“quite at a loss (不知所措)”。由于英语国家与中国有不同的风俗,信仰,道德价值观,历史,等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又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来自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们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和讲解西方文化知识非常重要。
一、在教学中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
1.从日常对话的入手,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礼仪和礼节等文化。英语中的口语从称呼、问候与告别、介绍、称赞与应答、打电话、致谢到应答、道歉与应答、邀请与应答、请求、请客送礼、表达禁忌等到谈论各种话题与中文表达是有很大不同的。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而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表达,而这样表达所反映的文化。有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人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在酒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外国女士,她看看他后笑着说:“you have matches?”中国人一楞,回答说:“i’m sorry, i quitted smoking 15 years ago,so i have no matches.”她立刻会意到中国人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抱歉的说: “it’s a joke.”然后,他们就相互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其实you have matches?是个美国人非常普通的玩笑,这是外国女士看中国人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他要火柴,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他需不需要帮忙。所以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人难以领悟西方人的幽默,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有必要和有帮助的。
2.在对于词汇,句子的语义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掌握它们的其它涵义,并使学生掌握英语中常用的习语、本文由收集整理成语、俚语及典故的用法。比如说,在英语中当我们说一个人在“talk horse”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说他“吹牛”。那么“吹牛”翻译成英语应该怎么说呢?应该是“talk horse”(吹马)。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talk horse”就是英语中的口语习语。英语正如汉语一样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成语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来讲解这些习语,成语, 俚语,及口语形式的习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在异质文化中的真实使用,从而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3.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讲解英文实用文体的写作。例如,东方人看了西方人的求职信, 会觉得难以接受或觉得其人狂妄自大。就是因为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方式。西方人在求职信中力求命中要害突出优势,近乎咄咄逼人的程度,同时,西方人毫不讳言以前的不足,以此烘托出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能力。西方人求职之中比较善于逆向思维,用老板/经理的立场去看待该职位,虚拟语气的——if i were……而东方人写求职信时,礼貌先行,必然含有很大的谦让成分,东方人善于暗示自己过往的成就,以此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东方人求职的时候,着眼于自己能够胜任该职位。通常是属于主动语气的——i can / could do .东方人的语言和思维结构里面,没有虚拟语气。所以说中西方在写作文体的不同与文化间的差异是有必然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要有跨文化教育这根弦,把它贯穿于长期的教学各个环节中。
二、如何进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交际法、结构主义教学法等教学策略,既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等知识文化的传授,又重视语言的使用技巧等语用文化的传授,并且对融入教学各环节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西方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多加以归纳整理,注重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超越本土文化,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思考,总结异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用英语思维语言的能力。在练习口语时设计出有意义的和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交际场景让学生练习口语;在单词、词组、语言点的教授中多提提其与其相关的常用的口语习语、谚语、成语、名言名句、典故这些内容
转贴于
不仅不会给课堂增加负担,而且会使英语课生动有趣;在讲解精读课文时,多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我们可以因势利导给予着重介绍,让学生加以了解。
语言学家拉多所言:“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所以,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必须重视这个差异,同时从这个文化差异入手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注意中英文词汇的意蕴差异
汉语和英语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各自文化语境中有些词汇表面的意思是能对译过来,但是内在的意蕴却可能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掌握各自的内在意蕴,才能在交流中不出现问题。比如,英语的“red”,对应汉语的“红,红色的”意思,但是内在的意蕴却不一样。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红火、热闹、顺利等有关。比如,相关的词组:红火、红包、红光满面,等等,结婚过年等喜庆事情都是以红色为主打色。但是红色在英语文化中,却是表达愤怒、暴力等,如“see red”(怒不可遏),“red rag”(可激发愤怒之物)等。再如,Dog(狗),在中国骂人的话经常用狗作为比喻,“狗汉奸”“狗腿子”“狗仗人势”,等等,狗的形象是非常糟糕的,被鄙视的。但西方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狗具有勇敢、忠诚等品质,把人比作狗还是出于对对方昵称。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连我们那句“爱屋及乌”,在英语的表达中则成了“Love me, love my dog.”这种情况是不同词语在中英语境中不同的意思。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与我们汉文化一样,某些事物在英语中同样有深刻的联想意义,但这种联想意义和我们汉语中却又不同。比如,中国被誉为“四君子”之首的竹子,就是高洁、坚定性格的人格化,历代文人、艺术家都借助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高尚志趣和独立纯粹的人格。但与竹对应的英语词“bamboo”却没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仅仅是一种植物,这个词也仅仅是个符号。
由以上论述可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具体的语言教学和运用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在诸如介绍、称呼、问候、赞扬等诸多方面,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表达差异非常明显,是外语教育和学习必须重视的方面。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教育策略
针对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创设和运用情景化教学,领会掌握英语交际习惯。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发展。死板地进行词汇、句型、语法教学和习题训练,不是英语教学的正途。因此,一定要通过创设和运用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如此才能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表达差异。
2.区别语言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学习意识。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代表着文化的本质内涵。英语作为成熟的西方文化的主要记录语言,代表的是英语文化的独特性。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准备、有针对、有比较地对语言文化差异性进行区别、讲解、解释、举例,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意识。西方文化中称呼、致谢、赞美、慰问、思维等方面都与汉文化不同,这些就必须让学生领会并掌握。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了么?”而西方人去不是这样的。因此,只有了解了英语文化,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3.培养学生兴趣,打造学习氛围。任何知识的学习,如果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然能够事半功倍。所以,外语教学,必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展现英语文化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化差异却是语言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根源,体会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对学习外语的影响。
4.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多方面展示英语魅力。现在教学条件提高了,各种教学设施齐全了,不论是听说训练,还是阅读训练,教学设备都能为我们提供多种选择。利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来展现英语魅力,体会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比如,电影片段、音乐、诗歌散文朗诵,等等,音画都是展示外语的辅助条件。让学生不断从具体的外语情景中获得听说读写的训练。鼓励学生日常用语也能用外语交流,体会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这是增强理解的有效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翻译作品要求“信、达、雅”,这就是说中西文化沟通必须建立在准确地理解的基础上,因为“信”和“达”都强调的是准确性。因此,英语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能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首先,从语言交流的差异出发,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规则都来自文化固有的一些特点,不同语言之间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不同,交际规则也不同。因此,必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风尚、习惯、交际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解。通过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充分掌握对英语本意、引申义、比喻义等了解和领会,从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做到准确和合适。
其次,学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比较英语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英语教学中,对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母语良好地掌握,是很难认识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母语学习,要增强一种比较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 文化差异 艺术设计教育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传承下来,并且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和意识形态。这种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模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取舍,继承中的扬弃,即批判地吸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具体体现。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对人们现实的一切活动发挥着影响,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有的被我们感知,有的潜移默化甚至达到我们感觉不到的程度。
1、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历史背景的不同等客观因素,必然使中西文化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多源一体的发展格局,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综汇百家优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西方文化由于其自身产生的地理因素使然,是以宗教为核心、以神学为精神支柱并渐融为一体的文化,并且是一种具有扩张性和渗透性的文化。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西方人比较具体:在生活态度上,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注重实用。表现在绘画艺术中,传统中国画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泼墨写意,强调绘画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而西方人不理解我们的抽象艺术表现手法,比如在西方的经典宗教题材画作中,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
2、中西文化差异对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
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尊重文化可以理解为尊重传统、尊重民族、尊重一个地域的文脉。这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也是人的精神体现,其深层含义就是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艺术设计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它代表人们所选择生活方式的设计,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以及潜含在其中的精神层面的价值系统。作为生活方式的创造者,所创造的决不仅仅是功能、即我们所看见的物质本身,还有精神因素、价值尺度、意识形态的导向。要想在未来的艺术设计领域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必须在艺术设计教育各学科中融入这种理念。
中西文化最基本的东西,就是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依照学术界的观点来说,一种叫伦理文化,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一种叫宗教文化,注重人和上帝之间的超越关系。
3、面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展望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
社会生活多元化决定了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元素具有先进性,体现在民族与世界的沟通方式上表现为有机整合,这在艺术设计领域较为突出。这种整合仍是一种现代与传统的传承。认知传统不是逆向回归,而是借助历史的纬度认知自己。现代人的生活被世俗的知识与文化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淀,它们形成一种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导引出了现代的生活状态。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不应被简单地曲解为技术,艺术也不应该被单纯地视为审美的形式要求,科学与艺术的指向是同一的,即和谐,也就是人类精神的解放,最终倡导各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技术的融合。
1.1从风俗文化看中西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是通过各民族在长时间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全世界民族繁多,每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风俗文化,而不同的风俗文化使文学作品的翻译之间造成了较大的差异。例如,“红”在汉语中有着吉祥庆祝、幸福美好的意义,而在西方文学中,“红”只是一种颜色,没有其他特别的意义;而“老”这个词在汉语中不仅表示“陈旧”“落后”,还可以表示对人的敬意,在英文中老仅仅是落后的代名词。因此,由于中西之间这种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样的文字代表的意义却不尽相同,使中西作品在翻译时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翻译人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文字词语进行单纯的翻译,容易使文章出现歧义,影响作品的翻译水平。
1.2从思维方式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行为、精神、物质等方面,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依据。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思维差异,从而导致了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领域中,思维方式所引起的差异是极为重要的,细微的思维差异很可能造成很大程度的文化差异,因此,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文化影响不容忽视。西方文化大多注重逻辑思维,着重于对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对其进行反复验证强调。然后中国文化却注重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出中庸之道,提倡万物皆有可取之处,属于一种中性的共性优化决策的方法论。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都已经深入到民族的骨子里,影响着该民族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带着浓浓的民族色彩。因此,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是造成中西文学作品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1.3从价值观看中西文化差异
价值观即代表个人对某种事物及其特点的整体认知,并作出心理评价。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但在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对事物的价值观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认识。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对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们的巨大差异都会引起价值观的不同。除此之外,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也是造成价值观出现差异的重要因素。西方文化中十分推崇个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认为个人主义是实现个人价值,体现个人奋斗的重要依据。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个人主义代表的是自私自利,不顾大局,个人逞英雄的唯我主义,是受到人们摒弃和排斥的。这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的,中国人普遍认为,应该具有大局意识,个体必须服从集体,只有团结才可以取得成功,推崇集体主义精神。由于这种文化传统,中国人极其抵制个人主义思想,提倡集体创造价值。因此,个人主义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褒贬寓意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来,在价值观存在差异的不同国家中,同一个词语的含义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使中西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障碍,从而造成文学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部分歧义。为此,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之前,应该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和背景,在翻译时还原作品的真实意境,增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文化的融合,进而提高中西文化发展。
2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除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作为西方历史的发源地,古希腊和古罗马同样对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文化历史悠久,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在西方国家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思想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所以基督教思想作为一种、哲学同样影响着西方的文化。
2.1古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就要了解西方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反映出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由于西方文化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影响,所以翻译人员需要对西方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许多古罗马古希腊的传说中或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是说明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有很深的内涵。受这些文化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中应用了这些美丽的神话故事,充分体现了西方的传统文化,同时使文学作品中包含了深厚的情感,增加了作品的内涵,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能引发一系列的联想,增加读者的审美兴趣。在许多我们熟知的英美文学作品不乏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例如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就是以古希腊罗马题材进行创作的,还有《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等,雪莱的《潘之歌》以及《阿波罗颂》表达了对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的赞美之情,此外慈济、尤金奥尼尔等作家、诗人、戏剧家都通过借助神话作为题材或从中寻找自身的创作灵感。可见古希腊罗马文化渗透在了英美文学作品当中,如果对这些神话没有了解,就很难理解那些与之相关的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其内涵和思想,翻译也就难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只有深刻了解西方的文化,才能实现从作者的角度去品味书中的情感,充分感受原文中的美,在翻译的过程中展现其文化价值。例如在翻译西方的俚语“ShynessisherAchilles’heel”,如果不知道它所包含的希腊神话很难将它正确地翻译出来。在一个希腊神话中,Achilles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大英雄,在他出生之后,他母亲抓着他的脚踝让他在冥河中浸洗以使他变得强大,果然他被浸洗过的地方可以禁得住任何兵器的防御,唯独被母亲抓着的脚踝没有被浸洗到,自然也就不能防御兵器,在被对手知道他的脚踝就是他的弱点之后,敌人将箭射在了他的脚踝处,使他丢掉了性命。所以在俚语中Achilles’heel指的是一个人的弱点,如果不知道这个神话故事是很难正确地理解他的意思的,所以原句的意思是:害羞是她的一个致命弱点。所以要想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就要对其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2.2《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圣经》是基督教的巨著,对西方人的道德准则有深远的影响,同样也影响着西方文化的发展。它包含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内容,题材来自多个方面,内容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有戏曲、诗歌等多种题材,抒发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虔诚,是西方人的一笔精神财富。许多文学著作都从《圣经》中取材,来表达作者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在许多文学作品当中,作者借鉴了《圣经》中的情节,再加上自己的构思,使作品在语言上较为丰富,结构清晰,提高读者的审美兴趣。在应用《圣经》的同时展现了古老文化的美,更有利于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现经久不衰的文化之美。英籍诗人弥尔顿以及浪漫诗人拜伦在他们优秀的作品中都引用了《圣经》中的内容,弥尔顿的作品《失乐园》、拜伦的作品《该隐》都取自《圣经》中《创世纪》。《圣经》中的犹大之吻、撒旦、所罗门等在英语中广泛使用,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是很难把握这些具有宗教色彩的词语的。所以《圣经》对西方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翻译者应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确保能够翻译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3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
作为世界语言,英语在语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英美文学也随之成为世界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的作品具有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是西方文化领域的代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实质上是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传递,对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目的是反映出作品中要表达的内涵,使读者可以理解到作者想要传达出来的意境,使读者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翻译人员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内在含义不能充分的理解,对西方文化的特点没有重视,造成翻译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来表现出文学的内在含义。大部分翻译人员只是对单个字或词语进行简单翻译,没有对词语进行详细的意境描述,使读者不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意境,导致文章没有生气,文字枯燥,没有将文章中带有的感彩表现出来,从而使翻译的质量大幅下降,使文章缺失了文学气息,严重影响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也使读者降低了对文章的认识。英美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方式。分别代表了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共同发展和进步。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意译和直译之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翻译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异同,合理运用意译和直译的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力求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内在含义真实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可以通过译文了解到文学作品本身的意境,将文学作品中的西方文化真切地展现出来,从而提高作品的文学价值。因此,只有深刻地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翻译出高质量的英美文学作品,避免作品在经过翻译后降低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4结语
关键词:直觉;理智;文化观;梁漱溟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067-02
梁漱溟(1893―1988)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在五四时期全盘西化思潮席卷中国思想界的文化背景下,梁漱溟于1921年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肯定以儒家哲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价值,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一样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引发了思想界的“东西文化论战”,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直觉和理智――梁漱溟构建中西文化观的基础概念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代表了梁漱溟早期的哲学思想。梁漱溟在书中使用直觉概念来诠释和表征儒家哲学以及中国文化,使用理智概念来诠释和表征西方文化,直觉和理智概念成为梁漱溟诠释中西文化的基础概念。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直觉和理智概念是梁漱溟诠释中西文化、构建中西文化观的重要基础概念。他使用理智、直觉和现量三个基础概念来诠释西方、中国和印度的文化,并以此提出了人类文化的三步骤发展说(亦即中西印文化的三期复兴说)。他阐述说:“照我的意思人类文化有三步骤,人类两眼视线所集而致其研究者也有三层次:先着眼研究者在外界物质,其所用的是理智;次则着眼研究者在内界生命,其所用的是直觉;再其次则着眼研究者将在无生本体,其所用的是现量;初指古代的西洋及在近世之复兴,次指古代的中国及其将在最近未来之复兴,再次指古代的印度及其将在较远未来之复兴”[1]167。在这里,梁漱溟首先提出了人类文化所面临的三个层次即外界物质、内界生命和无生本体,指出与之对应的方法分别是理智、直觉和现量,三个层次和与之对应的方法结合便构成了人类文化及其三个步骤,即作为第一步骤的西方文化(“古代的西洋及在近世之复兴”)、作为第二步骤的中国文化(“古代的中国及其将在最近未来之复兴”)和作为第三步骤的印度文化(“古代的印度及其将在较远未来之复兴”)。在这里,直觉和理智作为梁漱溟构建其文化观的基础概念首先是指方法,即人类研究“外界物质”和“内界生命”所用之方法。其次,直觉和理智作为人类文化不同发展步骤的方法指向的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这样,梁漱溟就从直觉和理智出发,从人类文化的层次和高度对中西文化进行了考察,认为中西文化分别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而直觉和理智则是其方法,直觉和理智就和中西文化内在地同一起来了。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也就以直觉和理智概念为基础构建了起来,直觉和理智概念也就成为理解梁漱溟中西文化观的关键。
二、理智与西方文化
理智作为人类文化第一步骤研究“外界物质”所用之方法,与西方文化对应。这样,理智与西方文化就内在地联系和同一起来了。要理解梁漱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与思考,就要首先弄清楚理智这一概念。理智的内涵是什么呢?
梁漱溟认为,理智表现为简综两种作用即分析与综合两种作用,是构成知识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理智的内涵实际上是指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这是梁漱溟对理智概念的理解。梁漱溟从理智概念出发从成就与弊病两个方面对西方文化进行了考察和阐释。
梁漱溟认为,文化的精神生活方面包括宗教、哲学、科学和艺术等,其中“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1]18,而科学就产生于理智。科学是西方文化的显著特征和重要成就,说科学产生于理智就是说西方文化产生于理智。这是理智给西方文化所带来的成就。梁漱溟指出理智在给西方文化带来科学、哲学、知识和思想等文明成就的同时,也给西方文化带来了精神创伤的弊病。梁漱溟指出,西方文化“个体要自顾自己,重于理性的分别计算”[1]165,“才有其社会上种种罪恶痛苦,才有此次大战的创害,把个体的生存竞争真演的烈!”[1]165
梁漱溟认为理智给西方文化带来了科学等成就,也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和精神创伤。这说明,梁漱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是以理智概念为基础的。而且梁漱溟把西方文化的成就和弊病放在一起进行考察和分析,使人们对以理智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的认识更加系统和全面。
三、直觉与中国文化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漱溟用直觉概念来诠释和表征中国文化。直觉概念集中体现了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根据梁漱溟的论述,中国文化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第二个步骤,与之对应的研究层次是“内界生命”,而直觉即研究“内界生命”之方法。这样,直觉与中国文化就内在地联系和同一起来了。直觉也就成为理解梁漱溟对中国文化认识的关键。那么,直觉的内涵是什么呢?
梁漱溟认为直觉的作用在于体认认识对象难以表达的意味和精神,并支配我们的行为。他将直觉分为两种:附于感觉的直觉和附于理智的直觉,并认为附于理智的直觉才能认识“生活”和“我”,较之附于感觉的直觉更为重要。
梁漱溟认为,是直觉而不是感觉和理智关照着我们内里的生命。他说:“要晓得感觉与我们内里的生命是无干的,相干的是附于感觉的直觉;理智与我们内里的生命是无干的,相干的是附于理智的直觉。我们内里的生命与外面通气的,只是这直觉的窗户。”[1]135这里,直觉较之感觉和理智更为重要。由于直觉和中国文化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认为直觉关照着人们的内在生命,就不仅是对直觉价值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中国文化价值的肯定。这是梁漱溟对直觉概念的认识。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其用直觉对中国哲学所做的现代诠释上。梁漱溟认为,直觉是中国哲学的认识方法。他进一步使用直觉这一概念来解释孔子的“仁”、孟子的“良知良能”和王阳明的“良知”概念,认为直觉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这实际上是用直觉概念对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进行了现代诠释。
梁漱溟用直觉对中国哲学所做的现代诠释集中体现了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是梁漱溟对中国现代哲学的贡献所在。尤其在传统与现代激荡的五四时期,梁漱溟对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诠释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新儒家奠定了文化哲学基础,现代新儒家由此拉开帷幕,作为颇具理论建树的一大学派和思潮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诠释也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指出了研究思路和方向,对我们在现代条件下审视和认识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四、中国文化的问题与出路
梁漱溟以直觉和理智概念构建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同时对中国文化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针对问题对中国文化的出路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梁漱溟在从理智的角度分析和阐释西方文化的成就与弊病时,反观和分析了中国文化在理智方面存在的问题。梁漱溟肯定理智给西方文化带来了科学民主等文明成就,与此相对应,他认为中国人在理智方面很少创造,中国文化自身产生不出科学和民主。为什么中国文化产生不出科学和民主呢?梁漱溟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简单地说,就是西方文化走的是理智之路,产生了科学;而中国文化走的是直觉而非理智之路,产生不出科学。
梁漱溟进一步分析指出,理智不发达给中国文化所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们不待抵抗得天行,就不去走征服自然的路,所以至今还每要见厄于自然。我们不待有我就去讲无我。不待个性伸展就去讲屈己让人,所以至今也未曾得从种种权威底下解放出来。我们不待理智条达,就去崇尚那非论理的精神,就专好用直觉,所以至今思想也不得清明,学术也都无眉目。并且从这种态度就根本停顿了进步,自其文化开发之初到他数千年之后,也没有什么两样。”[1]190
梁漱溟指出了中国文化面临的问题,对中国文化的出路或者说这些问题的解决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再也不能回头补走第一路,也不能往下去走第三路”[1]190,就是说中国文化不能回头补走西方文化之路,也不能往下走印度文化之路。认为中国文化“不能回头补走第一路”,是对全盘西化主张的否定,是梁漱溟对全盘西化的理论回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出路,梁漱溟认为“我们现在应持的态度”是:“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不能容留”,即“不能往下去走第三路”;“第二,对于西方文化是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以避免西方文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立所造成的弊病,从而使理智在根本改过的态度之下发挥好的作用;“第三,批评地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用中国的态度受容西方文化的科学和民主精神[1]189-190。梁漱溟的这种“变化过的第一态度”和“适宜的第二态度”实际上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融通。这种对中西文化的融通可以说颇具理论建树,一方面有力地回应了反传统的全盘西化派,另一方面又与固守传统拒绝西方文化的东方文化派划清了界限,同时立足传统对如何向西方文化学习的问题做出了尝试性的思考并提出了理论上的解决方案,因此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一个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并存的时代,梁漱溟的思考对于中华民族理性精神的觉醒和成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着进步的历史意义。梁漱溟对中国文化问题与出路的思考其意义并不局限于当时所处的时代,即使是在今天,在当代中国,中国文化的问题与出路或者说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依然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梁漱溟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研究和解决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景海峰.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4]李军,曹跃明.中国现代哲学新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7.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入;交际能力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大学生(在本文特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普遍较弱。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在各个领域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是有声的语言。人类交流是通过听和读来获取信息,通过说和写来传递信息。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听、读、写的能力,更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与人之间谈话交流的内容总离不开文化信息,人们之间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笔者认为,以英语为载体的大量文化信息的摄入是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关键之一,中西文化导入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语言能力相对薄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处事的能力,即指语言知识和使用语法的技能和技巧,语法知识是源,并非是一种本身就存在的智力结构的抽象认知状态,语法知识的使用才是关键的问题,它属于交际能力的一部分。Jonhson认为,语言能力就是语法能力,语言教师必须保证他的学生既能灵活地运用语言结构又能得体地使用语言。然而,目前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比较薄弱。他们没有足够的词汇量,语法能力不够,理解和组织句子的能力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口头交际时运用恰当准确的词汇和语法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
2.语用能力发展缓慢。语用语言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社交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可以简化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目前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交谈时,还不能正确领会某些具体情境中的语言,不能够正确运用得体的、适合一定语境的语言进行有效交际。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发展缓慢滞后,他们对西方社会文化习俗知之甚少,口头表达离连贯、得体的标准相差甚远。
3.交际能力比较欠缺。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比较欠缺。表现在发音不规范,词汇语法运用不恰当,甚至错误;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得体;语篇能力有限,语言不连贯、不流畅,不能明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策略能力相当欠缺。一方面,大学生对英语语言掌握不够;另一方面,他们对英语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了解很有限。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相对欠缺,这是语言问题。从本质上看,它又是文化问题,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差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英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或文化内容了解有限,摄入太少。因此,当他们以口语形式输出语言时会比较困难,语言显得不连贯流畅、不规范得体,表达内容贫乏。要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就需要让大学生摄入大量的文化信息内容,并在口语训练中将它们内化为口语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中西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生成,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作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制约着语言的形式,不断地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丰富和更新着语言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有时文化也指文明。
语言学家R.Lado指出:“人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J.R.Gladstone说:“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或结果,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他成分的媒介。”W.H.Goodenough这样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织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从文化教学角度来看,文化主要由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部分组成。前者是指学科性取向型(或称自然型),即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的学科概括所形成的常规关系。后者是指人类学取向型(或称创造型),即人们生存发展的方式,以及与这一方式相联系而形成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约定、社会习俗、民族风情、文化活动等所表现出的常规关系。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必须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能力。
2.英语已成为国际语言。在当今世界,英语越来越多地承担着国际性语言的作用。就使用英语的范围而言,大约有3.8亿人口以英语为母语或当地语言,他们处于英语使用范围的核心圈。核心圈外约有3亿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如印度和新加坡等国。在这些国家,英语被当作官方语言。在更的国家里,大约有10亿人在学英语,如中国、日本等国。在这些国家,英语被当作外语来学习。当今,英语无疑是一门强势语言,是在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成为一种名符其实的国际语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也在加快全球化。
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英国不应该仅仅属于英美文化。英国的国际化地位造就了英语的多元化,使英语拥有了多元的文化身份和广阔的跨文化的交际语境。从以英语为母语的角度看,英语的地域变体主要有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新西兰英语和南非英语。另外,有许多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或第二语言,或外语。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亚洲有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日本英语和中国英语等。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用来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与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它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使用型的英语变体。
3.以英语为载体的中西文化的导入是培养大学生口语能力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交通和信息交流手段日新月异,传统地域范围无形中在不断缩小,各民族、国家间的沟通、交往日益频繁。在进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时,会遇到一般或专业性话题,必然涉及到各种知识文化,这其中既有人类共有的知识文化信息,也有中西各自的文化背景信息。如果对这些知识文化信息和文化背景信息掌握不够,就无法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或参与讨论。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实际就是培养他们用英语清楚表达个人思想观点、陈述事实事件、参与对话讨论的能力,也是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知识文化交流、对话的能力。以英语为载体的大量文化信息的摄入是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关键之一,中西文化导入应该始终贯穿整个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这里有必要强调中国文化的导入,这既是为适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为了达到用英语这一国际语言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中西文化导入除了教师引导下的文化信息输入外,更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练习进行中西文化信息的语言输入,并在口语训练中将它们内化为口语交际能力。
三、英语口语教学的三个阶段
英语口语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潜口语期、口语能力建构期和口语策略发展期。中西文化导入应该始终贯穿于这三个阶段。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尤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创造性。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习活动,例如有明确的课堂训练目标,选择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器官输入语言文化信息,引导学生熟读、背诵语言材料,通过画面描述、复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赛、专题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潜口语期。潜口语期是口语学习的最初阶段,应该以中西文化信息输入为主,采用各种不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口语语感。Krashen、Terrel及Valerian Postovsky发现,在成人最初学习的4周里,较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沉浸在学习的氛围里,此阶段不必强求他们做过多的发言,而应该加强他们与目的语的接触,即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听、读、看和感受。为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立体化教学手段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接触真实场景语言和相关文化知识。视频对话、图片、动画及电影片断能有效帮助学生展开英语语素、语法等诸方面的“头脑风暴”。教师可以就公式化表达法作强化训练,通过真实情景口语模拟训练、看图说话和复述等方式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语言素材,熟悉不同情景中一般的套话和相关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通过接触大量语言材料,通过多听、多练,就能够主动自觉地矫正发音,减少简单交际中的语法错误。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1.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简单的说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就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结合这一目标,考虑到“学以致用”,《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要系统讲授各个时期中西交流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容和方式,尤其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触、碰撞、冲突和交流、融合。
让学生了解中国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语言、科学技术与艺术等诸多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关系,由此知晓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促进学生了解和探讨汉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的是总结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进程阶段性和整体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开放和交流意识、正确对待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为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和中西交流的现状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遍布全球各大洲,根据2012和2013全国来华学生简明统计,生源大国的格局基本稳定,排在前10位的是韩国、美国、泰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非洲、欧洲、大洋洲来华留学生数增长显著,但大部分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针对这一现状,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可以适当增加与东南亚国家交流讲授的课时,以适应汉语国际教学中的需要。
另外,中西文化交流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大部分的教材编订的教学内容以清朝为结点,这就要求老师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清末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情况进行甄别,大量收集资料并选定相关材料作为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也更有利于与留学生的交流。
3.兼顾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兴趣
“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参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对《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非常有利,因为本课程课时有限但课程内容涵盖量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侧重有很大的空间,而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理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在授课之初,可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的意向,初步选定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例如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另外,老师提供丰富的课下阅读资料,包括书目和网站,同时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课下收集电子书、图片、视频等各种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对课堂内容加以补充,并通过网络群和公共空间存放资料,让学生们有选择地自由阅读,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并要求学生定期撰写阅读笔记和心得,在课上预留5-10分钟,让大家互相交流和分享,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教学方式的优化
1.重“专题”
重“专题”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打破传统章节的束缚,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凝练教学专题,突出教学重点。专题教学的优势在于让学生能够聚焦“专题”,让知识的展现更具有内部逻辑性和系统性,让教学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利于提高教学的深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适合专题教学的开展,首先在于教学专题的凝练,本课程的教学专题可以凝练为:丝绸之路、交流的手段、交流的性质、物质交流、科技交流、艺术交流、宗教交流、交流的阶段和特点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适当选择和安排课时。其次,是专题教学的形式,可采用讲授和讨论、课上和课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专题。另外,是专题教学的目标要明确,针对不同的形式,侧重可以有所不同,例如课上专题侧重于知识的体系性,课下专题侧重于知识的开放性。
2.重“评析”
重“评析”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结合基本史实,对交流的实质、影响和关系等加以正确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史实是基石,了解和识记史实并非此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是要通过知道“是什么”“是怎样”最终实现“为什么”“会怎样”的思考。因此,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评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要树立善于“评析”、敢于“评析”的意识,“评析”的主体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一般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评,老师再加以补充和总结;“评析”的内容要进行精选,既可包括课本内容,也可包括课外阅读材料,针对某些具有争议的案例,可以作为辩论的主题,开展辩论活动,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评析”既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网络是课下评析最好的平台。
由此可见,“评析”是手段,其目的还是要通过“评析”,帮助学生思考,对全球文化、民族的交流建立正确的认知。
3.重“能力”
重“能力”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针对《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性质,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兼顾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本课程具有大量丰富的史料,思辨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课上和课下对史料的分析来进行,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观点要作好记录,并要求学生撰写文字材料,教师要及时回馈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针对错误观点要及时纠正;针对正确观点要给予鼓励;针对有争议的观点,要进一步开展讨论,允许分歧的存在。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课本、阅读课上案例和阅读课下材料等方式得到锻炼,写作能力主要通过撰写读书笔记、课程论文等形式加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前发言等形式加以提高。
以上几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实现充分的结合,在专题教学中侧重评析,在评析中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以此达到教学方式的优化。这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课程的主讲老师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改进
考核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加以检测的一种手段,《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考核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一般来说,总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和小组表现)、中期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值的分布上,建议采用3:3:4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