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9 09:52: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21世纪,人类社会更加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积极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学习和理解,使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在此背景下,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是否有可能,这将关系到中西方音乐价值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反观历史,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有了很深的根基,从学校到社会、从社会再到文化,我们无时不是在“欧洲中心主义”的旋涡中不能自拔。中西音乐文化之间到底是“差距”还是“差异”,这个问题不时在文化界、音乐教育界引起争论和思考。
一、多元文化语境的内涵
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相对于“单线进化论”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视角。“单线进化论”在音乐界泛化而来一种文化霸权思想,即欧洲音乐中心主义,其作为西方文明的标志性成果――欧洲音乐却一直被人们视为人类音乐文化进化的唯一参照标准。伴随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扩张,这种“欧洲音乐中心主义”文化霸权思想笼罩着整个世界。在面对陌生音乐所发出的那种“晦涩、难听”的声音时,也许会很难接受或者自觉不自觉的用“本己”文化的标准来衡量“他”文化中的“简单”与“复杂”,进而得出“落后”与“先进”的论断。
英国肯特大学著名人类学高级讲师C.W. 沃特森先生将多元文化主义从四个层次和维度来理解,他认为:多元文化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观。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也不存在一种超然的标准可以证明这样一种正当性:可以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其次,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历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关注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强调历史经验的多元性。多元文化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是多民族的不同经历相互渗透的结果。再次,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教育理念。多元文化主义认为传统教育的对非主流文化的排斥必须得到修正,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以及对文化冲突的恐惧,学会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最后,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公共政策。这种政策认为所有人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上机会平等,禁止任何以种族、民族或民族文化起源、肤色、宗教和其他因素为理由的歧视。
二、“差距论”与“差异论”
“差距论”代表的是一种“社会进化论”的观点。它“是一种认为人类历史将由低级到高级,由蒙昧到文明,沿一直线无限进步和无限进化的哲学思想。”“社会进化论”是将人类社会发展归结为同一性的思想,实际上是欧洲种族中心论的另一幅画像。这种理论思想“不单纯是一种学术观点,而本质上是企图以欧洲文化来取代世界文化多样化的战略。‘社会进化论’不以空间上的文化差异为概念,而是以时间上的先进或落后为标准;不以心灵、感情和观念上的不同来理解和认识人类自己,而是以经济、政权和武力来改变不属于欧洲的一切;不以伦理、道德为准则来尊重每一个个体文化的独特性,而是以眼前和暂时的经济发展快慢,或者更是以欧美资本经济发展为模式来划分民族的优劣,结果是以‘帮助’、‘扶贫’的慈善面孔来剥夺他人的生存权利、毁坏他人的社会运作、中断他人的文化延伸。”“差距论”作为“社会进化论”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特征:时间的直线性、人类的同一性、希罗多德定则(又称“欧洲文化中心论”,是现今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观念)。
“差异论”是后现代观念的产物,是相对于“差距论”所提出的一种新观点。“差异论”的提出有以下几个价值参照点:对时间直线性的否定;对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宇宙中心主义”代替“欧洲中心论”。结构人类学家莱维・斯特劳斯认为,“人类也并非朝着单一的方向演进,尤其表现在艺术、文化等领域。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积累,确有‘进步’的现象,但在文化领域,并不存在所谓的‘进步’。那里都是差异的关系,而不是‘先进’和‘落后’的关系。中国的科技有所不及于西方,但中国文化则绝不‘落后’于西方。”当代社会人文思想的转折意味着“由人类看‘他异’――对于自然万物尊严的价值肯定;由个人看‘他异’――对他人的价值肯定”。因此,中西音乐文化是同步发展的,没有古今、先后之分,二者之间存在的是差异,而非差距。
三、中西音乐文化之比较
依据上述观点,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差距论”更多的是让位于“差异论”,因此,让我们来比较分析中西音乐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以便能更好的体现中西音乐文化同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如何进行交流与对话。
首先,从音乐的类型谈起。在20世纪以前的中国汉民族文化中,音乐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官方”巩固其中心地位的政治性礼仪的“雅乐”;(2)出于民间、融于民俗、流传于广大民众之间的所谓“俗乐”,受汉民族各地人民的语音语调、性格气质和风土人情的影响,表现出鲜活灵动的特征;(3)中国特有的“文人音乐”,以古琴音乐为典型代表,讲究“中正平和”,追求“静远淡虚”的境界,其精神内涵表现出高度个人化的意识倾向。
反观西方音乐,自中世纪以来,“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是同时共存的两种音乐,其中教堂音乐占绝对优势。自17世纪开始,“教堂音乐”、“宫廷音乐”和“剧院音乐”呈现为三足鼎立的态势,迎合了西方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变化,也满足了宗教礼仪和精神娱乐等不同侧面的文化需要。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近代“音乐会体制”的形成,使音乐成为具有自足意义的艺术种类开始独立出来,艺术家对世界和人生的体验与意念得到了人本主义的体现。由此,音乐的分类规定完全依照自身的组合、编制和体裁类型(交响乐、歌剧、室内乐、艺术歌曲等等)更加细化,音乐的“自律”地位最终完成。20世纪中叶,工业化、都市化、市场化和商业化进程的加剧,使音乐体系的分类又一次发生变化:“流行音乐”异军突起,但鱼龙混杂;“民间音乐”的有限资源不断丧失;“艺术音乐”则面临严重的内部和外部危机。
其次,音乐创作的特点。概括的讲,中国音乐是以线条为主,西方音乐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注重气息,西方音乐更讲究节奏;中国音乐创作注重感觉,西方音乐创作更讲究理性;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最大不同在于音色与演奏法。
最后,音乐的语言特点。恩格斯说过,你只有将本族语言同其他的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近年来,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通过语言学的方法开始注意到在各种文化的音乐中,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之间所体现的差异与其语言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有着各自的音乐语法结构。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音乐就有着自己独特的语音、语法、句法等结构。
有关中西音乐的语言结构,可以从表层与深层方面来进行比较与分析:(1)表层结构,西方音乐的语音是“乐音”,中国音乐的语音是包含“含有声调或噪音的乐音”;(2)深层结构,无论是从音乐语言的语法结构、音乐语言的操作方式、音乐语言的感知方式等哪种角度来看,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突出的差异性可以概括为:开放性(中)――封闭性(西)。比如中国汉语的语法结构“偏重心理,略于形式”,西方的音乐语法结构“形式严谨”;在音乐语言的操作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注重“口头的”,西方注重“书面的”;在音乐语言的感知方面,中国音乐是“感性的”,西方是“理性的”。
四、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反思的世纪,人类在历经了后现代思潮的洗礼以后,逐渐从西方单一的工具理性视野开始走向多元与开放。音乐人类学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为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种多元与开放的语境下,中西音乐文化之间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而其本身所固有的差异性更需要我们去重视和强调。最后,我想还是用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一句话来结束对本文的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往哪里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去认识和理解作为世界音乐花苑中的两朵鲜花――中西音乐文化,它们只是拥有了不同的颜色、外观、香味……而不具有好与坏的区分。因为世界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在多元的音乐世界中,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文化和身份,我们不滞后,也不先进。
[参考文献]
[1] [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英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 河清.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3] 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罗艺峰导读.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4] 河清.现代,太现代了,中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河清.现代与后现代[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以“华语电影”命名的各种研究,尽管研究者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和学术立场的差异,但是,立足跨文化、跨地域的视野,采用跨学科、跨媒介的方法,重视华语电影的审美形态、文化传统、产业发展的多层次观照,并试图打通彼此的研究疆域,获得审美、文化和产业的沟通、互动,还原电影作为一种产业的艺术的本质,则已经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呈现出“华语电影”整体研究的几种趋势:
(1)跨地视野中的“华语电影”命名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台港学者充满智慧地提出“华语电影”的概念,以语言的中立性来规避原有国语片、港片和大陆片等不同命名所蕴含的地理划分和政治歧视导致的交流障碍问题以来[1]197,这一概念逐渐演化为对所有中文电影的指称,并为媒体、学者和业界所普遍接受,各种以“华语电影”命名的电影节、学术研讨会、电影评论集、导演访谈、以及专着和文章呈升温趋势。尽管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华语电影只能指海外华文电影,而的电影则应称为“中文电影”[2]注释2,但以语言为基准来界定及海外拍摄的中文电影,则成为一种共识。关于华语电影概念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其内涵方面,有从广义上将华语电影理解为“一种以语言形态(中文)为基础的文化现象,它包括所有以中文为语言形态的电影,以及那些表现中国文化和主题的电影”[3],也有将其狭义化为中华文化现象和符号,更有学者将其理解为华人生活题材[4]。但是不管如何争论,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概念、方法和视野”[5],华语电影确实有着比“中国电影”更为有效的整合性,不仅能够有效地超越地理疆域和意识形态,而且更为有效地透析华语各区域电影之间相互影响、渗透、合作和竞争的跨地、跨文化的实践形态;既能够超越民族电影、国家电影的关注重心,有效地对华语电影进行整体上的文化传统的研究,确立华语电影在全球化时代多元语种文化中的主体性,还能够提供一个思考华语电影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多元视角;具有重写史学、产业发展和文化战略等多重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其命名及其实践,正体现全球化时代文化跨地实践过程中文化主体性确立的新的可能性。
(2)跨学科视野下的华语电影文化批评。华语电影的意义是在国际学术的文化研究范式中得以凸显,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给予跨地华语电影的地域性、语言性、文化身份、性别政治、后殖民等问题以特别的观照,华语电影研究还能够自觉“承袭华语传统的文化批评”[6]10,重视电影审美性的跨艺术渊源以及影响,从而在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研究中,挖掘华语电影多层面的文化内涵及其意义。郑树森主编的《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就立足于跨学科的整体文化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华语电影中的认同困惑、族群意识、文化寻根、移民生态、对传统和历史的追寻等进行立体的透视,试图挖掘电影影像背后深蕴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同时,对当代华语电影与中国传统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并对有影响的一些电影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和文本解读,由于该书集大陆、港台和海外华裔知名学者如戴锦华、周蕾、廖炳惠、邱静美等以及美国理论家詹明信和毕克伟的智慧所成,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此外,像张英进、李欧梵等多位海外学者对华语电影中的城市、女性、同性恋主题的文化研究,显示跨学科视野下华语电影研究的活力。鲁晓鹏对华语电影的国语和方言的研究,更为集中地呈现出“华语”这一概念的复杂张力,揭示国语与方言中存在的权力与秩序、强权与反抗、遮蔽与显现、国家与地域、中心与边缘、先进与落后等空间、时间、秩序、身份的复杂性、暧昧性和对抗性问题,从而使华语电影“语言”的文化意义得以显示。[7]这些研究,都显示出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对于华语电影的意义。
(3)跨文化对话与生产中华语电影文化主体性问题。如果说受到文化研究范式影响的文化批评是从北美和港台向大陆辐射和影响的话,那么,由于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电影行业的挑战、跨地合拍华语大片的生产和流通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则使中国大陆本土学者更关注华语电影的文化主体性,并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而成为今后电影研究界的一股新的趋势。以民族文化为根性、坚持华语电影的跨区合作、坚持民族文化作为华语电影的主体性、反思华语大片的文化消解等方面,正是这一趋势的几个重要特征。正如黄式宪所指出,中国电影已经通过大片博弈克服了入世以来的生存焦虑,进入关键的第二个阶段,其目标在于努力提升电影文化的软实力,尽快向现代化大电影产业升级,不断实践民族文化的主体创新并努力拓展在国际空间的传播实力。[8]在其他文章中,他进一步剖析了华语电影大片所存在的民族文化主体性遭遇消解的问题,指出电影产业与文化内驱力的互动对于华语电影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认为惟有弘扬了民族文化主体性及其东方美学品味的华语大片,才真正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性。[9]在2010年举行的“两岸四地电影产业发展论坛”中,与会代表就文化自觉性、华语电影的跨区合作、以及华语电影的民族文化根性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并对“中华文化仍然是华语电影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达成基本共识。[10]但是,以古装大片为主体的华语大片,却存在违背传统文化历史和精神的“文化斜视”的问题[11],早在张艺谋的《英雄》横空出世的时候,人们就对其中所蕴含的以专制为英雄的思想提出警惕,而大量类型单一、追求奇观、文化形态混杂的大片同样导致民族主体形象的负面影响。如何既辩证地看待这种跨地合作的华语电影的历史虚化、文化混杂的意义,又同时能够在全球化的电影流通语境中传播民族文化主体形象和精神,就成为电影业界、学者的共同责任。
(4)跨地产业合作与中国经验的表述问题。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当今两岸四地电影文化产业的现状是文化同根,经济文化差异大。台湾电影人对中华传统和现代文化的诠释比较深刻,但缺乏资金和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香港电影有成熟市场运作的经验,但市场本身太小。香港电影的文化受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从王家卫电影在西方社会得到的认可可了解到香港的后现代文化与西方当代文化的关联。国产片如不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而只是利用肤浅的中国元素必将被国际文化市场所淘汰。两岸四地只有取长补短,共同协作,才能使华语电影走向兴盛。”[12]事实上,从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电影已经开展多次合作,尤其是在取消对香港合作拍片的限额之后,香港电影的生存已经基本地依靠了大陆市场;台湾近年来电影业受到好莱坞和香港电影的双重冲击,本土电影产业陷入消沉;而大陆由于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的需要,泛中华文化认同的诉求,以及产业集群发展的设想都需要密切两岸四地的电影合作。[13]但是,在合作拍片过程中,不同的华语地域存在不同的“中国经验”,虽然它们都植根于中华文化传统和上海电影传统,但由于1949年后的分化,各地形成了不同的电影传统和文化经验[14],如何在合拍片中协调种种不同的传统,在包容尊重各地差异性的同时,又能够建立一种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就成为华语合拍时代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这些既是关系民族情感的问题,也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更关系跨文化对话中的主体性的确立,华语电影审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和民族心理的多维决定,由斯可见。
二
华语电影研究的趋势,既显示出一种整体研究的共识的形成,但由于文化研究方法自身的缺陷,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清醒地意识到:以文化研究作为主导范式的研究,“以一部或者几部电影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原属电影批评的研究,却常常得出具有‘历史性’的结论”;“对于电影作品的跨地域研究,政治差异性研究压抑了文化共性研究”;“表面上采用华语电影的总体视角,实质研究却是分散的、割裂的。”[15]也就是说,对华语电影的整体形态的历史把握、对华语电影文化传统和审美传统的共性研究、以及从根本上确立华语电影以语言文化作为根本逻辑前提的总体性视野,在现有的华语电影研究中仍较多停留在宏观理论的倡导层面,而未能落实在具体的研究之中。事实上这种缺失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长期以来,由于两岸四地的地理和政治阻隔,真正将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整体去深入地把握而不受到政治传统的影响是比较困难的,而大量史料的挖掘和钩沉也因为相关限制而难以系统开展;以“实践性品格、政治学兴趣、批判性取向以及开放性特点”[16]“前言”3为基本特征的文化研究,也往往表现出对总体性的警惕,它借助差异性话语来批判和反思任何规范化的要求。此外,这种缺失还与现有的电影理论、电影史、电影批评的分际具有一定的关系。电影理论较多强调对电影本体和电影功能的理论认识,它回答的是“电影是什么”的问题,遵循的是一种普遍性的目标,而忽视具体电影史的代际变迁和地域差异。电影史关注电影的历史形态和地域差异,尤其能够关注具体的电影类型的内在的审美形态变迁,并能够从大量的史料中钩沉出电影发展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但却缺乏对一种共性传统的整体把握。电影批评具有沟通理论与史学的优势,能够将具体的作品批评与一种理论设想进行整合,但其结论却由于缺乏丰富的史实的支撑而在一定程度上欠缺说服力。
关键词:音乐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概念;实现途径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概念
多元文化主要是指世界文化的多端性和多元性,这种多端性和多元性是基于世界文化的大范围来说的。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都有其不同的背景,背景的不同,使得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同。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明数千年来的积淀,本身就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各个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更是具有各不相同的价值。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产生,与20世纪中叶多元文化分不开,从那个时候起全球的社会形态开始从单元形态转变为多元社会形态。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最开始是为了对单元民族国家境内不同民族间的误解和冲突进行解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地人民在接触和交流上机会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开始走向多元化。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现途径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前时代洪流中的产物,在受社会、经济等大环境影响的同时,还会反作用于大环境。我国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必须要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化,对民族音乐强调的同时,对学生的视野加以开阔,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多元文化价值观对我国的音乐教育实践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从各种教学实践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1.在音乐教育中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我国音乐教育近百年来一直缺乏对音乐文化认知的训练,同时缺乏在文化交流中对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后,我国音乐界也随之改头换面,除了对西方音乐的理论体系和阐释模式系统地接受外,还将这些内容整合为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重新解释和改造,使国人在西方音乐的精神和模式等音乐观念上达成一种共识,促进新思维定式和价值取向的形成。但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出现重视外国传统音乐,且仅限于欧洲音乐中几个国家17~19世纪的专业创作音乐的学习,对本民族音乐传统开始忽视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固步自封,不仅没有对包括母语音乐文化在内的人类各种音乐文化成果全面兼收并蓄,同时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中,我国必须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广泛地学习各种音乐,而不能狭隘地认定一种音乐,只有树立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才能在音乐教育中对其实践。
2.以本土音乐为基础,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加强
民族音乐是一种由人民群众在生活情境中创造的,且又被人民群众广泛使用的音乐。我国民族音乐由于地域和习俗的跨度等问题,具有鲜明的音乐特色,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娱乐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传统文化意识。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音乐不仅凝结着56个民族的意志,还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力量和追求。对我们的民族音乐进行学习和弘扬,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这项工程除了能树立民族自信心,使民众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得到增强,而且能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有所激发,有利于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所以,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下,必须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强建设民族音乐课程体系,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3.对超音乐的音乐教育目的加以明确
在西方,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对国民的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而不是对音乐家进行培养,其中,对人的创造性培育是最重要的。在我国,人们虽然已经开始了解到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仍然经常忘记音乐教育的超音乐目的。经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对音乐教育十分轻视;另一种是将音乐课当成专业音乐教育。美国早在1993年政府就宣布了将艺术学科与其他主要学科并列为核心教学内容的立法,我国也应该加强对音乐教育超音乐目的的重视,抛弃以往狭隘的音乐教育目的,使音乐成为一把万能的钥匙,这样才能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施。
4.对外来优秀音乐和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大胆吸收和兼容
西方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多元化音乐教育上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美国的普通音乐教育主要以创造为主题,除了立足于美国本土音乐和音乐教育模式外,更多的则是对其他民族音乐精华进行吸收,这种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对创造性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这也是美国式教学模式的特别之处。从中西文化开始交流,我国就已经有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收并蓄的理念,这种理念对于当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也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此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音乐教育思维的创新,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的效能。我们只有以开放的科学的态度面对多元化发展的世界,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音乐作品与教育模式方法进行大胆吸收和兼容,才能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更好发展,使音乐教育能够更好地发展
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作用。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在音乐教育中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以本土音乐为基础,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加强,而且需要对超音乐的音乐教育目的加以明确,对外来优秀音乐和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大胆吸收和兼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小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2007.
关键词:企业文化;嵌入性;社会网络;网络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50-03
自20世纪70年代末,企业文化模式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文化成为组织管理的主流语言。强势文化理论、文化特质理论、适应型文化理论、对立价值观模型和过程模型等企业文化模式研究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嵌入性”的概念是马克•格兰诺维特在1985年提出的,其基本要点是强调,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应当考察经济行动者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而企业文化的研究则一直以来是基于个体主义方法而展开的,忽视了企业文化行为的嵌入性特征。相比于个体主义方法,网络分析范式坚持的基本假设是:社会网的结构和特征,其中关系、点及位置的分布,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点的态度和行为。“从这一基本假设出发。社会网的研究就将个别与整体、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有利于解决企业文化研究与建设过程中不同层面脱节的问题。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将网络分析的研究范式引入企业文化领域,探讨企业文化生成的主体结构问题。
一、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生成的主体结构
将企业文化理解为一种价值观念,共同的意识或共同承认的规则体系,这仅仅反映了对于企业文化内容的理解,而并没有把握企业文化的本质性特征。企业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步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之一,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危机。传统的管理过多地关注组织结构、任务规划、职业划分等技术性问题,而忽略了基于人性需求而产生的组织系统的复杂性。因此,发现一种能够对组织体系具有整合功能的意识层面的工具成为应对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所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行为,其工具性意义应当是探究概念实质的起点。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工具,管理者输入系统的价值、理念及各类规则只不过是这项工具的构成要件。从功能层面解释,相比于其他的管理工具,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是整合作用,并可以进一步引申出约束、激励、凝聚、沟通、辐射等次级功能。“整合”是指将整体的各个局部重新加以整顿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目标。那么,企业文化整合的对象是什么,企业文化整合的主体是谁,这两个问题对于把握这项管理工具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企业文化具有整合组织内部资源的功能,整合的对象即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知识、资金等各种生产或工作要素。这种解释其实比较模糊,难以精确定位企业文化整合功能的对象。如果从对企业文化的一般性定义分析,对资源要素的整合效果实际上是对于价值观念整合所收获的成果。因此,将组织内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企业文化整合功能的对象是符合实际操作情况的,而且具有较好的逻辑性。由此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被企业文化整合的价值观念存在的主体是谁。
自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文化成为组织研究领域的热点开始,个体主义方法一直是主流。按照这种方法的研究范式,单位个体是被企业文化整合的价值观念存在的主体,而且这个主体同上面第二个问题涉及的主体概念应当是具有相同的意义。事实上,组织内的个体往往并不具备完全的决策自由度,个体存在于社会网络之中,个体与组织互相之间的认同是经过具体的社会网络过滤之后建立起来的。而个体主义研究范式则忽略了社会网络的存在及其对于组织行为的影响。个体是具体价值观念的主体,但是经过社会网络的调节与过滤,与组织进行沟通的价值观念则同初始状态的特征有显著的差别,组织既定的价值观念同样是经过社会网络的解构与重建之后才能够实现与最终个体单位的对接。对组织内部价值观念有直接影响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个体,而是来自于组织内的社会网络。所以,企业文化整合的主体并不是个体单位,而是拥有真正决策力量的社会网络。基于个体主义方法的企业文化因为忽略了社会网络的影响,其整合功能受到削弱,甚至是难以实现,其根源在于没能有效解决组织与个体之间沟通的壁垒。特别是在社会网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的东方社会环境之下,个体主义范式下的企业文化要接受更大的挑战,这是我国企业文化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热潮过后迅速消退的关键影响因素。
二、关系网络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米切尔•达弗尔姆将社会网的概念界定为‘某以群体中个人之间特定的联系,其整体结构可以称之为该群体中个人的社会行为’”。该定义说明个人行为嵌入于整体结构之中,将“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网络分析关注的焦点是单位之间的关系,并用行动的外在结构限制而不是单位的内在驱动力去解释行为。社会网主要通过权力结构、符号重建与分散风险三种路径影响企业文化行为,具体表现为对如下两个层面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反应行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习惯模式系统(威利,1929年)。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反应行为,而以关联和依赖为重要特征的反应行为不是产生于所谓的组织与个体之间,而是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网络内部及不同的社会网络之间。因此,文化行为嵌入组织中的网络结构。网络结构的密度、强度、多元性及持久性影响着个体单位存在环境的结构、内容与稳定性,并进而对个体单位的态度与行为选择发生作用。强调社会网络对于文化行为的结构性影响与文化行为的嵌入性,与组织的文化战略设计并不冲突,因为承担企业文化设计任务的主体同样处于特定的社会网络之中。文化的整合功能并不是通过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对话方式得以实现的,而是借助于网络传递的方式。制度、规则、表现化的意念只不过是在网络之间及网络内部沟通的语言符号。“一切文化均由靠语言来表示的‘事’所构成,所以,没有语言则不可能有文化。不过,仅仅无规则的差异化的‘事’是语言的初始形态,这种原始形态惰性化、制度化之后,如迪尔凯姆所说的那样渐渐地‘物’化,如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成了表示社会地位的象征那样发挥起原本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表示其他事物的功能来了”。社会网络发挥着文化行为转化的功能,这种转化表现的是网络间的关系,“符号的第一本质是其形象性,语言无论其如何为实质所支持也只不过是关系”。通过社会网络的过滤和转化,被倡导的文化符号获得新的意义,并被网络中的个体单位所接受。从结果来看,新的文化意义同最初倡导的可能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发展到相反的方向。按照目前的管理理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会被追究到设计或执行层面,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对于网络结构力量的忽视才是根源所在。
社会网的基本构成要件是点和联系,点与联系的规模及其组合构成不同的网络形态。不同社会网络对于企业文化行为影响存在差异可以从这四个层面进行解释。社会网的结构包括各种关系的几何图形和纽带的力量。几何结构的不同形式反映了不同的网络联系图式,例如图(a)的单位A对于某项文化行为的理解仅仅受到B和C两种力量的约束,而在图(b)中,A处于四种不同格局的影响,对于同一种文化行为,这种情况下的A会建构新的意义。纽带的力量有强弱的差异,强弱关系在个体与个体、网络与网络及个体与网络之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纽带的力量在方向上有所不同,正的力量有利于在网络中达成共识,而负的力量则可能推动产生更为多样化的文化概念。行动者资源包括能力、知识、阶级、财产、种族、声望、性别等,网络中的个体通过网络可以获得的资源情况对于网络的密度、强度及持久性有重要影响,可以提供更多社会资源的网络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弥补组织对于个体需求的供给不足,这样的网络对于企业文化的重构影响更为明显。网络成员之间的信赖程度、控制网络的管理规则以及保证特定网络中规则履行的有效措施是规范性要素的基本内容,这些规范性要素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交换过程,而交换过程是文化整合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路径。社会网络是动态的结构,随着时间及环境的变化,纽带的解体和重建都有可能导致社会网发生变化。维持社会网络存续的动力来源,以及它的强度和持久性直接关系到网络的强度与持久性,并对网络交换方式、文化符号的意义构建产生影响,例如,以权力为动力的网络倾向寻求企业文化的平衡性,而以兴趣为动力的网络对于正式企业文化概念的解构影响相对较小。总之,不同的社会网络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行为,这是企业文化嵌入性特征的重要表现。
三、企业文化主体结构的类别
企业文化行为需要关注的是行为本身的整合问题,所以在此选择整体网分析类型,主体网与关系分析作为辅助。从社会网研究视角考察企业文化需要关注的主要变量是网的密度(D)、网的强度(G)、网的多元度(M)。从这些变量值高(H)与低(L)两个纬度观察,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主体结构有四种类型。企业文化行为在不同的网络结构环境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企业文化战略设计及其实施路径的选择如果忽略这种客观存在的网络结构影响,局限于组织与个体的二元框架内,文化的意义将难以体现。
第一种类型是高密度与低多元度的结合,这里表示为HD-LM型。如图(a)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关系密度高,但是并不具备多元或很少具备多元网络的特征。HD-LM型网络并不是常见的类型,主要存在于小型组织。这种类型网络的密度很高,文化符号的意义能够得到充分的渗透,但文化整合功能还要取决于点与点之间的亲切度,处于和谐状态的HD-LM型网络对企业文化行为的支持更有力。
第二种类型是高密度与高多元度的结合,这里表示为HD-HM型。如图(b)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关系密度高,而且每个点处于多元的关系网络之中,例如A属于A、B、C、D构成的整体网络,同时又分别属于A、B、D,A、D、C,及B、D、C构成的网络。网络中的点处于多元权力结构冲突之中,文化在这种模式更具有渐进主义的特征,“只做因时间差距进行边际的选择,只考虑有限的政策方案和有限的行动结果,只在于调适目标、重新检查资料、做连续不断的补救性的分析评估及社会片段分析”。因为网络自身的密度很高,在权力结构冲突不是很剧烈的情况下,文化的整合意义仍能够借助于网络的力量得以实现。
第三种类型是低密度与高多元度的组合,这里表示为LD-HM型,如图(c)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密度较低,因而存在“结构洞”,即存在比较多的关系间断的现象,但是多元网络现象比较突出。相比于HD-HM型网络,LD-HM型网络存在“结构洞”,密度越低,“结构洞”问题越突出。信息孤岛的情况在这种网络模式下比较普遍,尤其是存在明显权力结构冲突的格局。企业文化建设的障碍在这种网络体系中的障碍要比其他三种类型更难突破。
第四种类型是低密度与低多元度的结合,这里表示为LD-LM型,如图(d)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存在“结构洞”,而且整体网络结构关系比较简单,网络密度低,多元性特征不突出。LD-LM型网络中部存在多个具有很高声望的点,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意识、有控制的过程。
四、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文化建设路径
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一般被描述为图1的形式,精神层、制度层与物质层构成了企业文化体系。按照这种结构,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程序是从高层管理者的创意和信念开始的,基本程序如图3。现实中的很多企业通过这种路径构设企业文化。但是,因为忽略了企业中社会网络对于企业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过多地强调某个人或某一类型人的诉求,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的失败。
图1与图3所体现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有更大的适用性。但是,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后,企业结构趋于复杂,作为企业文化主导力量的不再是高层管理者,而是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互动所产生的主导结构,即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结构力量。高层管理者可能恰巧是这种结构的主体,但高层管理者更多的是发挥的功能。一直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层的精神内容,则是不同网络之间对话的结果,而不是高层管理者的创意与信念。
所以,企业文化结构的核心层次应当是结构层,精神层依附于结构层。从企业文化的建设程序来分析,在理念产生之前,对话与主导结构的产生是两个重要阶段。而企业经营行为产生的不仅仅是经营结果,企业文化语言在内部网络之间的过滤与转化是企业文化产生的重要过程,基本过程如图4所示。因此,在设计企业文化战略时,分析企业内部社会网络的类型,把握网络的密度、强度与多元度,通过调整网络结构,推动适合目标企业文化生存的企业内部社会网络,进而策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利益相关者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长城.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袁方,等.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日]青井和夫.社会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 杨新华,企业文化生成与演化机制[J].人才资源开发,2004,(1).
[5]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法]让-弗朗索瓦•费黎宗.思维的战争游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现代教育倡导的一种基本理念和一种教育改革。克瑞斯汀(Christine,1999)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对民主的信仰和珍视,在存在文化差异的社会中与多种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确认文化多元化的一种教学和学习取向”,其目标在于“使属于不同人种、宗教、文化、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美国学前教育专家莫里森(G.S.Morrisonrenwei)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帮助儿童理解、欣赏、尊敬其他种族、性别、社会经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使儿童能够在一个不同文化的世界中生活、学习、交往和工作的教育,获得平等的机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在西方,多元文化的概念多立足于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多元文化是尊重和平等对待弱势民族与不同的种族文化。而今,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必须直面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文化社会系统的构成不仅来自中华民族内各民族的文化,还来自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等文化形态的冲突与融合。
二、多元文化融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必要性
学前儿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他虽然还没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但必须按照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样式受到培养。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儿童全球化视野
过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种误区,即:喜欢突出和颂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用意识形态的思维批判和贬低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认为“资产阶级思想都是腐朽的”、“资本家只知道享乐”等等,从而树立一种文化对立情绪,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把我们紧紧连接在了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往将面临共同的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要解决各自文化中的问题,必须要培养国际视野、全球眼光,相互借鉴经验。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关注全球动态,了解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本土化与国际化接轨。
(二)增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多元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前儿童认识和了解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感知中华民族内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特色、民族礼仪、民族语言,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语言、文化、民族历史的美好与伟大,从而树立自豪感。
(三)培养开放意识和接纳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为儿童创造了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文化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族群,既知道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历史遗产,又能学习和感知新的外来文化,同时还增强了他们对其他民族的喜爱,学会接纳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习俗与语言。从小培养儿童开放的意识和悦纳他人的胸怀。
(四)学会分享和理解
儿童出生后作为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人,不仅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多元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帮助儿童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学会不同的礼仪,尊重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同情不同民族人民曾经遭遇的磨难。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多元文化视域的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社会教育作为五大领域活动之一,足见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其一生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为主要内容。基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必然要与《纲要》规定的内容契合,因此,笔者认为主要应抓住三个方面开展教育。
(一)加深多元文化认知
儿童社会的发生是建立在其社会性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儿童一出生就积极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环境刺激,并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建立认知。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是其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主动与被动感知理解的一种心理活动。儿童对多元文化的社会认知内容包括:了解全世界不同的民族与种族以及他们使用的语言、生活习俗、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经济发展、宗教仪式等等,从而树立儿童多元文化的初步意识,加深其对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的感知。
(二)培育多元文化情感
学前儿童的多元文化社会性情感是建立在他们的认知基础之上,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内心感受、心理体验。情感具有动力作用,它渗透在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活动中,对儿童的认识、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培育学前儿童积极的多元文化情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文化自尊情感,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感受丰富性,培植民族文化自尊感。二是培育尊重其他文化的情感,通过面向世界的教育帮助儿童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其他文化。
(三)促发亲社会
学前儿童的多元文化行为的发生一定是基于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认同并产生相应的社会化情感。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生活中对他人和事情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有可能是亲社会,也可能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幼儿良好的亲社会,比如,对少数民族孩子的服饰表现出喜爱、赞美,对外国小朋友的语言表现出兴趣,等等。
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多元文化视域的实施途径
培育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是当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还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的最佳途径。对学前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本质上要让幼儿认识感知本民族文化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同时增强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意识渗透,初步树立幼儿能以客观公正、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民族和种族文化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对学前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要考虑到每个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每个儿童的家庭背景和语言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儿童的积极情感与多元文化体验连接起来。
(一)创建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多维体系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因此,各类幼儿园应当基于本地实际,结合民族特色和当地风土人情,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并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形成体系等途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教师培训等途径具体加以落实。1.打造多元文化主题幼儿园。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当地民族风情把幼儿园建设成为以民族特色为主题的幼儿园,包括幼儿园的建筑外观、环境装饰、教育理念都可以体现民族特色。在一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或者因某种历史原因形成的特定居住区域,例如建设“客家文化幼儿园”、“金沙文化幼儿园”等等,充分彰显和尊重民族文化的独特与多样,从而达到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2.创设多元文化环境。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标识,比如说到新疆的维吾尔族,我们就想起“大盘鸡”。看到哈达,我们就想起藏族儿女热情的歌舞。看到“桑巴舞”,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巴西。幼儿园在考虑幼儿的构成基础上,把多元文化的教育因子植入到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中。例如,打造民族大舞台,定期在幼儿园开展不同民族的服饰秀、歌舞表演等;创设国际走廊,把各个国家的国旗、国徽、民族特色做一个陈列展示,等等。3.设计多元文化主题活动。从幼儿的兴趣特点出发,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为基础,把不同国家、民族的地理、建筑、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编制成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以主题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目的是养成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积极态度,充分让幼儿理解和尊重来自不同民族和种族的文化。例如,很多幼儿园都在开展“大创游”体验活动,具体做法譬如“美国饮食吧”、“美国购物街”、“回族餐厅(或者伊斯兰餐厅)”等等,如果在这些活动中植入多元文化内容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开展师资培训。多元文化教育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教师的水平,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理念与教学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理念的人,宽广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知识素养必不可少,同时还要具备性别公正意识和行为,避免幼儿性别角色歧视、种族与民族歧视等等。当前国内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比较多,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当把多元文化内容作为必选课程。同时每个幼儿园也可以开展园本培训,帮助教师提高多元文化教育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花大量时间练习怎样适当选择教育材料、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
(二)建立多元文化教育伙伴关系
【关键词】任碧莲;《谁是爱尔兰人》;《爱妻》;多族裔家庭
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差异共存的新理念越来越被美国社会所接受。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中,美国文坛出现了一批构思新颖,见解独特的华裔作家,任碧莲正是其中之一。任碧莲笔下的人物已经超越了自己的族裔身份,开始走向同化的道路---这种同化并不是少数族裔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无条件地服从和接纳,而是多元文化语境中多种文化的交融与并置。从《谁是爱尔兰人》到《爱妻》,任碧莲的作品中充满了少数族裔的个体,如华裔、日裔、犹太裔、黑人等,小说里描写的也不再是白人读者熟悉的情节---华人女子如何通过嫁给白人来获取在美国的合法居住权,而是将华人移民的问题与其他族裔移民的问题结合起来,超越了族裔、文化、国家乃至家庭的身份模式,从更广阔的视野分析了美国少数族裔移民在身份问题上产生的困惑。
当代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国内存在的多种文化和多种行为规范并行不悖、共生共存:有很多来自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组成家庭,还有一些被领养的孤儿和弃儿幸福地生活在养父母家里。这些新式的家庭象征着美国社会的进步,种族和国籍不再是人类情感的障碍,血缘关系也不再是亲情唯一的凭证。家庭的维系已突破了族裔、国籍、血缘的限制,成员间的相互认同、相互依靠建构起了家庭这一爱的共同体。在作品《谁是爱尔兰人》和《爱妻》中,任碧莲为我们诠释了新型“美国家庭”的概念,提供了建立这种超越血缘和族裔的新型家庭的可能性,并体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
一、新型“美国家庭”模式的形成基础
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和族裔构成的国家,因此美国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美国传统也就不能以某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经验为准绳。从美国的移民历史看,自民族形成之初,一直存在多元和元与元的差异。最初阶段,主流文化(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占绝对优势的存在,其他处于非优势地位的各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主要以和平共处为主。随着时代的变化,元与元的差异性突现,族裔要求权利的呼声逐渐高涨,并最后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形式体现。多元文化主义就成为了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与特定时代下社会的巨大变化,包括家庭、婚姻、宗教、教育和种族关系等领域的新变化甚至与国际大背景紧密相关。美国移民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也是多元与一元的关系。新移民的到来往往对原有存在的社会产生冲击,导致社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经过长期的冲突和融合,新的一轮又形成,如此循环往复。多元文化主义的提出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也显示了社会本身的进步,体现了各种族融合的成功。
与其他美国华裔作家不同,任碧莲从不主动参与华裔身份认同的政治争辩,甚至刻意在作品中淡化与族裔相关的因素。这并不意味着任碧莲对族裔属性的问题不感兴趣,相反,她经常借助描写华裔移民家庭生活的变迁,试图重新定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型“美国家庭”模式及华裔美国人的族裔属性。
二、新型“美国家庭”模式的初现――《谁是爱尔兰人》
在短篇小说集《谁是爱尔兰人》中,任碧莲对家庭的叙述已经超越了传统,初步构建了新型“美国家庭”的模式。贯穿这些故事的一个主线是传统的家庭在异质文化中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后,最终实现小范围的民族融合统一的过程。
这个家庭看起来和传统的美国家庭没什么两样,妻子奈特莉是一位完全西化了的华裔妇女,她以自己的能力供养着整个家庭,为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而努力着;丈夫是一个爱尔兰人,没有工作,长期靠领取福利金生活;他们的女儿索菲亚活泼可爱,是一个快乐的美国孩子。男主人的母亲是一位已退休的职业女性;女主人的母亲是一位仍相信中国家庭思想的华裔。他们的家庭生活还算平静,没有大的矛盾。这个家庭的矛盾从女主人奈特莉的母亲搬到女儿家帮助照顾外孙女索菲亚开始。来自中国的外祖母言行举止上尽显中国特征,她用中国社会的传统来看待美国社会和家庭的方方面面:外祖母心中期望的家庭模式是中国式的男主外女主内,可女儿家的家庭状况却与她的期望相差甚远;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外祖母认为自己照顾孙女义不容辞,因此她不高兴女儿女婿雇佣保姆;外祖母认为“棍棒底下出好汉”,为教育孩子而体罚孩子是理所当然的,而在美国,体罚孩子被认为是绝对不可以的。在外祖母体罚过索菲亚后,已经完全接受美国思想的女儿女婿和中国外祖母产生了强烈冲突,最终将外祖母赶出了自己的家。
故事发展到此,似乎又遵循了先前华裔作家作品中的文化冲突的传统,而任碧莲却特意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中国外祖母和爱尔兰祖母最终决定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开始了一种和谐稳定的新型“美国家庭”模式。外祖母和自己的女儿存在血缘关系,但因为文化思想的强烈冲突而无法生活在一起;而两位没有血缘关系、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族裔文化背景的老祖母却最终生活在了一起。这种新型“美国家庭”模式的初步形成使人们看到了超越族裔、国家和血缘的可能性,重新定义了“美国人”的身份观。
三、新型“美国家庭”模式的升华――《爱妻》
在现实生活中,任碧莲有两个孩子,小女儿的头发是浅色,极像她的欧洲裔丈夫,而任碧莲的发色较深,因此时常有人问她小女儿是否是她亲生的。这个问题让任碧莲倍感烦恼,同时也促使了她思考:什么是家庭?真正的家庭与种族的自然属性有必然联系吗?这样的现实问题成为了任碧莲创作《爱妻》的一个主要动机。2004年,任碧莲出版了这部长篇小说《爱妻》,通过讲诉移民家庭--王家的故事,进一步探讨了多族裔家庭如何克服来自种族的自然属性,克服价值观念矛盾、文化冲突从而实现多族裔文化融合的过程。
《爱妻》的故事勾勒出了一个“奇异”的王家,其多元的结构体现了典型的后多元文化时代的新型“美国家庭”模式---男主人卡内基,华裔移民王妈妈的儿子;卡内基的妻子珍妮,是个苏格兰、爱尔兰、德国混血儿;他们领养的两个亚裔女儿温迪和莉琪;及他们所生的混血儿子比利。男主人卡内基是个华裔美国人,他的妈妈人称王妈妈一直用自己的意志主宰着儿子和儿子的家庭。卡内基喜欢厨艺,想当厨师,但王妈妈坚决反对,因此卡内基改变了初衷,当上了工程师。在婚姻上,卡内基自己做了一回主,娶了一个白人珍妮为妻,王妈妈对此耿耿于怀。因此,王妈妈去世前立下了遗嘱,把自己在中国的亲戚兰兰移民到美国来,照顾王家人的生活,而她内心是想让兰兰成为卡内基的妾。兰兰的到来打破这个家表面的平静---她做的中国菜,讲的的悲惨故事使得卡内基和他的养女及儿子爱上了她。她在这个家庭里似乎取代了女主人珍妮的地位,以致珍妮都在心里问自己:这到底是谁的家?
王家这个新型“美国家庭”中有王妈妈和儿子两代移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卡内基和妻子珍妮之间的族裔差异和融合,有温迪和莉琪这两个被领养的亚裔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的影响和困惑,也有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冲击和解构。在这些矛盾和冲突中,任碧莲另辟蹊径,提出了文化身份和族裔属性可以变化、可以自由流动的特点。她把多族裔共存的现象放在一个家庭的范围内进行探讨,反映出了当今美国多元文化状态的广泛存在,并已渗透进了最小的社会细胞---家庭之中。这种新型“美国家庭”模式的存在鼓励人们在一个多元文化多种族的社会里,以更包容、更宽广的心态,跨越种族、肤色、血缘的界限,敞开心扉营造多族裔和谐共存的社会与家庭。
任碧莲在其作品中向读者展现了新型“美国家庭”的模式,借此建构了少数族裔的身份,提出所有族裔的人都是美国人的事实,并表达了世界大同的愿望。对少数族裔来说,只有不断吸收多元文化的精髓,融合本族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从而最终明确自己的美国身份。任碧莲的作品代表了华裔文学的发展方向,使人们摒弃以往对少数族裔的不正确看法并朝着各族裔真正平等、自由的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静.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音乐教;音乐文化
音乐人类学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看待的。音乐其实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人类学又称音乐民族学或民族音乐学。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比较音乐学”,完成这一学科名称的更换主要是荷兰的音乐学家孔斯特。美国在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胡德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的观念,梅里亚姆的《音乐人类学》被视为该学科的经典之作,当代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人类所有社会的音乐文化,具有明显的文化多元的世界观。
一、从人类学看音乐文化
音乐和文化并不是新名词, 但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来研究、探讨和认识却是近五十年以来的论题, 是人类音乐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促使这个思想或观念转折的动力并不是来自音乐领域本身, 而是人类学。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音乐, 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音乐, 那都是因为不同的社会时空和传统经纬中的不同文化所致。
音乐人类学学科建立之初, 音乐文化的研究受到了人文学科的影响, 如人类学、民族学、民族音乐学、古典进化论、比较音乐学、文化相对主义、田野工作和参与者观察、文化区域和音乐文化、传播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心理人类学、行为主义、文化变迁、文化生态学、新进化主义、都市人类学、认知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演奏经验及交流、反思论的人类学, 此时, 音乐成了文化。音乐与文化合为一个词语成为“音乐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复合行为, 而事实上是体现了一个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或者更严格地说是“ 回归自我”的过程。虽然“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 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中国音乐源远流长的历史性,形成了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为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时至今日,通过存活的传统音乐,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数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于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沉潜久远的中国音乐,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蕴藏着丰厚的音乐资源、繁复的题材、多样的风格,犹如千百年来堆积而成的无际矿藏,供世人开采挖掘,进发出璀璨的音乐之光。我国音乐一方面贪婪地吸取着一切可触及的外国音乐,一方面又显示出自身磅礴的气势,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巨大融合性。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音乐和世界各国音乐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始终不曾止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和融合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是历史潮流的推动,也是顺应时代的大势所趋。
二、从人类学看音乐教育
当今的音乐人类学采用当代人类学的视角, 其研究对象包含从人类生涯开端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人类社会的音乐行为。将音乐教育与人类文化紧密联系起来, 这种人类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相交融的一种文化。
英国民族音乐学界的泰斗, 已故的约翰﹒布莱金倡导了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音乐教育 这种新概念。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回应,他们在比较音乐学、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以及国际比较音乐教育等领域学术研究的历史, 至少包含了上千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对世界上非西方音乐所进行的严肃认真的研究所产生的成果, 揭示了人类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 促进了发达国家音乐教育中欧洲音乐中心主义观念的改变, 使音乐教育从单一音乐视野转向全球多元文化音乐的视野。其次, 国外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人类学的背景中不断发展本土音乐文化教育, 如美国黑人音乐、爵士音乐等, 他们还不断加强世界文化意识, 积极学习世界各国不同文化, 为美国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创了许多新的音乐教育领域。
另外,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因此, 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民俗民间音乐引进并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 让当代青少年学生更为全面、更为直接地接触中国社会音乐文化, 感受其博大精深,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深厚社会音乐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 有利于弘扬和发展社会音乐文化, 更快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经过走访和调研,我发现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采取的是传统的、固定的教育模式, 教学内容单一、呆板, 学生对教学内容陌生、不喜欢。而社会音乐文化却是一种音乐现象和文化精神的综合体, 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变化, 这种变化必然要在音乐教育中产生映射。这就说明, 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有二者的协同发展, 才能使社会音乐文化不断得以传承, 只有改革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 才能使音乐教育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我们再次审视音乐人类学中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其实无论是哪方面,它们的动态和走势的舵就掌握在人们自己的手中。要想将音乐真正融合在人们的生活和教育里面,我们就必须知道我们真正要的人类文化是什么,只有这要,音乐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美好。
参考文献:
基于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有关少数民族教育的文本述评,从少数民族教育规划的内容趋向、理念取向、多元主义观三个维度深入分析,阐述少数民族教育规划理论内涵与实际意义,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教育 规划
一、少数民族教育规划文本述评
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而狭义的民族教育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①在此我们用其狭义的概念即民族教育即为少数民族教育。
(一)“十五”少数民族教育规划
21世纪初制定的“十五”教育规划,提出“增强对西部等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强调争取实现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西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下大气力推进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普及进程。”“特别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此时期,教育发展着眼于解决教育更好适应、促进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为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家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主,教育重在基础教育普及、提高高中入学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这些较为基础性方面。在经济社会各方面还不够完善的大环境下,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表现出注重基础教育建设、义务教育普及这些基础方面。
(二)“十一五” 少数民族教育规划
“十一五”教育规划中有关民族教育的内容,提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工作,继续办好普通高校民族班、民族预科班,实施好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汉语课教师的普通话培训。”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区域教育更加协调、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教育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也应当与其保持一致。“十一五”提出培养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中等技术人才,骨干人才;高校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仅培养民族地区发展所需的高级国家人才,也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民族平等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三)“十二五” 少数民族教育规划
“十二五”教育规划中少数民族教育已成一个独立部分。强调(1)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2)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政策上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这为民族地区解决突出问题,减少了内部阻碍;开展团结教育,缓解了外部阻力;将民族教育发展切实摆到了重要位置。同时纲要强调,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政府要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规划是较为全面的,这种全面性是在综观我国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于我国教育事业和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现状分析而形成的。
二、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教育规划理论分析
(一)少数民族教育规划的内容趋向
从“十五”对民族地区教育财政的支持和“普九”的强调,到“十一五”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再到今天“十二五”对整个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整个规划在内容上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投入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转变;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呈现处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态势。少数民族经济落后是公认的阻碍其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因此,规划中均明确强调对民族地区要予以财政支持,在“十二五”中更是提出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综观三个五年规划,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已从单一财政经济资助转向综合性资源投入。我们知道,公共教育资源不仅包括有形的教育经费,更涵盖教育政策、教育理念等无形资源。公共资源倾斜的提出表明,少数民族教育已融入国家优化配置资源的战略性考量。对少数民族教育已从单向关注有形资源投入,转向兼顾无形资源投入;从单一注重物质形态资助转向兼顾意识形态保护。
(二)少数民族教育规划的理念取向
追求平等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政策是保障少数民族教育平等权利的体现。“十五”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强调,“十一五”对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的要求,“十二五” 对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的提出,可以看到为了解决由于少数民族教育水平低、竞争力弱的问题,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已从纯粹教育现实本身提升到民族文化意识形态培养的层面,这体现了我国在教育发展中对平等权利的追求。这一系列规划也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扶持从单纯物质支持到政策倾斜的转向,以教育为基本手段实现少数民族的发展,为其提供机会均等、过程相等、结果平等的优质教育。
(三)少数民族教育规划的多元文化主义观
多元文化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是多民族的不同经历相互渗透的结果,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应承认不同文化的平等价值,并给予所有社会文化群体平等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地位;所有人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上机会等,禁止任何以种族、民族或民族文化起源、肤色、宗教和其他因素为理由的歧视。②少数民族教育规划体现的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观,其价值取向注重文化的保持与发展,致力于反映民族教育的多样性和平等性。我国政府通过对教育和经济资源的分配和教育课程的改革等方面,增加各民族间文化传统的理解,以教育为重要手段实现所有民族平等,通过教育实现民族平等享有资源、共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正如“十二五”提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通过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来实现不同文化平等价值、平等地位、多元化平等发展。
三、结语
综观我国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教育规划,从指导思想到战略目标一脉相承,是自上而下的主动的政策运作机制。整体表现为,国家承担起保护少数民族的责任,体现出一种集体性利益,优化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从政策层面加强了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使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并加强各民族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总之,国家通过各项政策法规,形成有价值的社会共识,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提供动力与途径。其现实意义则在于,让我们认识少数民族意愿和诉求的表达和体现的重要性,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的沟通,使制定者和主体民族形成对少数民族的敬重与平等对待,从而使得少数民族能以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回应,以合法的方式自觉地要求主张自己的权利,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双边或多边的民族间关系,加强民族凝聚力。与此同时,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意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教育规划,有力地推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注释
①王维.试析近年来我国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178.
②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3.
参考文献
[1]滕志妍,李东材: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3).
[2]张善鑫:试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时代转向.民族教育研究,2010(2).
[3]“十五”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教育全文).教育部,20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