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9 14:46: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绿色技术创新的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生态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竞争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创新的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无法在竞争中取胜,更无法应对WTO的挑战。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环节。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为基石的,而生态经济的实现又以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
1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基本内涵
“创新”概念最早是在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使用的一词。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是指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以及实现工业新的组织等内容。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把经济、技术、生态三者的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它是既有经济特征,又具有技术特征和生态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生态良性循环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实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应是全方面的,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就应把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生态经济文明的背景下去考虑。
我们从与一般技术创新的比较中得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定义。一般技术创新是从企业内部经济性出发,在减少生产边际内部费用的同时,经常增加生产边际外部费用;而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在创新的各个阶段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从而引导创新朝着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避免、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向协调的方向转变,以提高企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主要目标,这与以往的技术创新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有本质的区别,是一种新型的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生态化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一种与市场息息相关的经济活动。
2 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基本前提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现必须要以实现四化为前提:使用能源的清洁化、生产废料的资源化、生产过程的闭路化、产品和服务的绿色化。
(1)使用能源的清洁化。清洁能源即非矿物能源,也称非碳能源,它在消耗时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全球环境的物质,主要指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但是,这些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除水能占5%外,其余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加起来还不足1%。正是因为我国在开发清洁能源的技术上比较落后,才使既廉价又清洁的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甚小。所以,加快这些清洁能源的技术开发将有利于我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2)生产废料的资源化。当前企业生产产品所产生的废料不仅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是解决环境污染的一大难题,我们可以按照工业营养的食物网(链),使每道工序的废料成为其他工序或者其他部门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使处在食物网中的企业集中起来,形成绿色工业园区,在工业园区中只有绿色原料的输入及绿色产品的输出,没有废物废料的输出,既可实现废物利用,又可达到绿色标准、增加产出,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生产过程的闭路化。生产过程闭路是指在某个工业企业中使用封闭的物料循环系统,使废料重新利用起来的技术。废料的重新利用,除前述一个企业的废料直接作为另一企业的能源,或一道工序的废料作为别的工序的资源使用外,还有更深的含义,就是对废料的回收利用。废料回收利用也需要新的回收技术,否则回收本身就是一种污染严重且耗费巨大的活动。实现生产过程的闭路化可以使企业变废为宝,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企业竞争力。
(4)产品及服务的绿色化。产品及服务的绿色化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要实现满足ISO14000检验,ISO14000的目的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控制和减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推动企业生产绿色产品,以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的需求。为了满足ISO14000的要求,企业要在保证产出不变的情况下,把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用同样或者更少的物质消耗量来获得更多的产品,也就是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和使用效率。
3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尖锐矛盾,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出现难于发展、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提出来的一个重大战略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走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利益,又不损害今后几代人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在体现和本质要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思想基础。同时,技术创新生态化也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转贴于
技术创新生态化因其对环境问题的改善和对经济促进的双重角色,正日益成为理论界、企业界甚至政府关注的对象。在环境的压力下,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企业创新研究的新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和扩散严重不足。而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和扩散,采用使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生态正效应的技术创新生态化,推行生态化、清洁化的生产方式,能使原材料和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把污染物尽可能地削减在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实现企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可见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和扩散应用可以取得巨大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一致,通过获得绿色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有利于改变企业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提高经济效益。传统的、落后的企业生产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浪费惊人、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不高。
4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践意义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虽然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为避免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在我国大力提倡技术创新生态化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
(1)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难选择。一方面我们需要高速发展经济,非此不能满足13亿人口的生存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为多灾害国家之一,工业整体水平落后,能耗高、经济效率低,为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所付的代价很大,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生态化才能走出这个怪圈。
(2)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而要贯彻实现这一战略则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要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就需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生态化是21世纪最受人们青睐的技术,因此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成为各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如果我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疑会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3)是我国拓宽国际市场,增加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中国加入WTO以后,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已不只在国内,而是向国外延伸。然而现在许多国家对进口产品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只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检验,而且要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的检验。许多发达国家以保护国内环境为由,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利用绿色市场准入制度来禁止或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口,限制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以我国农产品出口为例,由于受规模经济、科技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不仅深加工层次低、附加值少,而且产品污染严重,有害元素超标,在国际市场上严重缺乏竞争力。为了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从根本上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这就势必要求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舞台时增加产品的技术创新生态化含量,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中国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所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势在必行。
(4)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全人类的呼声。绿色产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呼声,我们已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我们美好的家园。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们由此必须面对的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使人们在满足自己物质欲望的同时开始更多考虑将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威胁也越来越以凶猛的势头直接作用于人们本身,这在客观上使绿色价值观可以得到广泛的接受,人们呼吁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生态化也是全人类的呼声。
参考文献
1 杨光华,彭福扬.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趋势[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8)
2 吴光辉.绿色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3 万伦来,黄志斌.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
Discussion on Technical Innovation Ecology Orientation
一、传统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缺陷
1、单纯经济价值取向的技术创新观
在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比较有共识的定义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对现有知识的新的综合,是新技术的第一次商业性应用,也是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阶段。从定义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可见,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技术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经济的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这种技术创新价值观指引下,生产技术的过度商业化应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2、效益型的技术创新战略
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是效益型技术创新。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每个企业都沿着自己固定的技术轨道前进,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及材料创新战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锁定性和路径依赖性。比如企业实施产品创新战略和工艺创新过程中更多关注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忽视其环境影响;在实施设备创新战略过程中更多关注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而忽视其生态价值评价;材料创新战略方面更多关注如何以低廉的价格获取原材料以降低成本,而极少考虑通过原料及中间产品的循环使用来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3、线性的技术创新模式
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按照创新源的不同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及混合创新型。这3种模式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都是线性的和单向的,以技术产品市场化为终极目标,往往将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立起来,无法在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反映创新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效益型的技术选择原则
传统企业技术创新在进行技术选择时,遵循以效益为中心的选择原则:一是先进性,主要是指在同类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可以使企业获得率先创新、率先采用新技术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二是经济性,是对于投入的技术成本所能获得的经济效果的评价,当产生的经济效果与投入的技术成本之比为最大时,所选择的技术才是最经济的。三是适用性,是指要从客观条件出发去选择适应生产要素状况、销售市场需求状况、科技管理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的技术。四是关联性,是指在选择技术时,应优先考虑关联效应大的技术,以使上、下游企业产生比较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
5、效益型的技术体系
传统技术体系更注重如何从自然界更多、更快地开采出矿产资源,如何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如何开发出与同类产品具有差别性的新产品等方面的技术,以使企业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对被开采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否会枯竭,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是否超过其再生速度并不关心,对减物质化技术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开发和重视不够。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取向
1、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化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它的工具指向性联系着外部环境,它的主体外化性依附着人类,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因此,技术创新的价值具有对主体的满足和对客体的改造双重核心价值。一般来说,对自然客体的改造与对人类自身的满足是成正比的。但当过了某一“临界点”时,对自然客体的改造与对人类自身的满足就会成反比,人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深刻,反而使得人不能从中得到美感和愉悦了。这个“临界点”表明技术创新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变是客观的和必然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循环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它是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实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是以物质的高效利用和充分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实现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和能量梯次、闭环流动型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特征,是资源环境低负荷的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技术创新价值观,正确处理技术与自然的关系,确保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及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为技术创新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实现创新观的生态化转向。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化是指把生态学观点引入科技创新领域,依据自然界有机循环原理,运用生态学思维于技术创新全过程,对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提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其生态效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技术创新生态化并不是一味追求生态平衡而放弃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是通过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
2、技术创新战略由效益型转向生态型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发表的《东京宣言》提出“改变技术发展的方向,控制其危险”,宣言特别强调: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能力需要大大加强。各国技术发展的方向也必须变化,应更重视环境的因素。需要有国家的和国际的研究机构在新技术被广泛采用之前对其潜在的影响加以评价。这就为各国技术创新战略调整指明了方向。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也要求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从效益型转向生态型。即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必须服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按照清洁生产模式,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设计出发,考虑到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对于某些在短时间内无法辨明生态作用的新型技术产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链中,应加入技术预见和生态实验两个环节,形成构思一设计一技术预见一开发一生态实验一成果转化一技术扩散的良性循环。具体而言,生态型的技术创新战略应包括:以下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
――企业评估技术创新成本时要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特别是:要考虑生态成本的经济学意义。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所培植的核心竞争力应包括对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保护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和考核应包括生态环境指标。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能树立良好的生态企业形象和生态产品品牌。
3、技术创新模式由线型转向循环型
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以生态效益为导向的,需要将技术创新活动的终端从市场扩展到环境,使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以生态市场为终端和开端,以逆向物流、信息流和知识流为纽带,构成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
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包括5个层面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创新源一一生态环境循环,研究与发展――生态环境循环,生产工程――生态系统循环,营销――生态环境循环,销售市场一一生态环境循环,构成5个反馈回路。
创新源一生态环境循环。指在创新源的形成以及推动研究与发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包含创新活动的技术评估,特别是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估,需要对技术使用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高度关注技术的生态价值,用生态观念创新引导生态技术创新。
研究与发展――生态环境循环。要求企业从技术产品的设计、中试到投人生产的过程中,贯彻生态设计战略。具体包括低环境影响材料的选用、材料使用的减少、生产技术的优化、分销系统的优化、使用过程中环境影响的减少、初始生命周期的优化和生命末端系统的优化等设计理念。
生产工程――生态系统循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贯彻清洁生产模式要求企业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生产设备,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
营销――生态环境循环。要求企业在产品营销过程中,贯彻绿色营销理念,注重准确预测顾客和社会需要,通过柔性制造以减少积压和浪费,在营销过程中因势利导,从推销产品转向推销产品的使用功能,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力争赢得公众对企业环保形象的赞誉。
消费市场――生态环境循环。要求企业在产品进入消费市场并发挥使用价值以后,贯彻重复利用理念,引导消费者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产品,对耐用品要反复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产品利用率。
在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中,环境评价、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重复利用与逆向物流、信息流、知识流形成不同层次的循环,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以环境为终端的技术创新路线,意味着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影响和环境效果的高度重视。以环境为开端的技术创新路线,意味着环境因素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两者的统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
4、技术选择原则由效益型转向生态型
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要有生态化的技术选择原则:一是自然界的动态平衡原则,指企业必须自觉地控制自身的技术经济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从谋求在人类和其他生命系统及其生存环境之间保持积极的动态平衡出发而进行技术创新,使生产过程与自然过程相协调。二是产品生命周期并行的闭路设计原则,这是指充分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物质、废弃物的再循环、再利用问题。三是资源最佳利用原则,即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保证所选用的资源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尽量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的前提下,使产品零部件具有最大限度的可更换、可再利用性。四是能源消耗最小原则,即力求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最少,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或二次能源。五是零污染原则,即产品设计时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理念,实施生态设计,充分考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如何减少排放,消除污染源,从根本上防止污染。
5、技术体系由效益型转向生态型
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把所有的替代、产业链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与循环化、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无害化等方面的技术作为系统化的考虑对象,形成绿色技术体系,代替传统的技术体系。
替代技术就是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的不可再生资源能源、有毒有害材料、高消耗工艺和产品等,以减轻环境压力的技术。如替代燃料油技术、用副产品、废弃物替代其它资源的技术、生物质能转换技术、铝替代铜作为导电材料的技术、轻质材料替代密度大的材料的技术、光纤替代传统金属电线的技术等。
产业链接技术主要是指上游企业的生产废弃物转变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和能源的技术。包括:企业间、产业问的关联技术,资源能级利用技术,资源次级利用技术等。例如,将硫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前者为水泥原料,后者作为硫酸厂的原料。这样就可以把磷肥厂、水泥厂、高硫煤矿和硫酸厂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紧密型的“生态群落”。
减量化技术主要是在保障人们幸福指数不降低的前提下,努力减少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源量,实现单位产出的“轻型化”,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商品包装减量化技术、低能耗转化技术、化学成分缓释(控释)技术等。
资源化与再循环技术主要是对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进行初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处理,实现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技术。初级资源化如废纸加工再生、废玻璃加工再生等技术,次级资源化如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有机垃圾制成复合肥料、废电池等有害废物回收利用、电子垃圾资源化、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垃圾发电供热等技术。
再利用技术主要是通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包括:通过中间产品配件的标准化,提高同质产品的兼容性;实现多功能产品的梯次使用;某些特殊产品的集约化使用(如汽车共享使用)等。如废旧机电装备再制造技术、化学元素再利用技术等。
【关键词】绿色管理;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管理方法
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产业,现代社会中,农业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农业发展也在日益深化。进入现代化农业即“石油农业”时代后,农业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效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日益冲突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了保持农业永久耕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和呵护地球永续发展,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端和危机,生态农业的概念孕育而出。1991年,国际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并发表《登博茨宣言》,提出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纲领,近年来,针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业生态补偿等诸多问题的绿色管理逐渐成为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环境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应用,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内涵
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来的。尽管不同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综合国内学者阐述,我国的生态农业可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全面综合在一起,实现自然资源的能量多级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同时能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形成大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发展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绿色”一词,是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绿色”的抽象规定性,即节约、再利用、再循环。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特点来看,尤其是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由一种有机物排泄出来的废物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作食物而吸收,充分体现了对资源的“经济性”再利用。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其中的自养者、草食者、肉食者、腐生者正好构成了一个“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环境管理的关注。有关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通过实施环境管理的“最佳实践”活动,企业可以显著降低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绿色管理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展,不同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视角赋予绿色管理丰富的内涵。今天的绿色管理已经从环境管理扩展到了绿色技术、生态环境响应、绿色公司治理、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诸多方面。研究视角也从演化适应延伸到资源基础观、生态响应、制度以及利益相关者等诸多理论。目前,人们对绿色管理普遍定义为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的绿色技术为手段,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的环境承载负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绿色管理可以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转化为外部经济,通过对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至消费后产生与排放的废弃物、毒物的数量及质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全部活动。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
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界定是正确规划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前提,农业中的绿色管理要求农业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在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使农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绿色化转向。研究农业的绿色管理就是将“绿色”要求纳入农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无损害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用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从社会化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绿色管理应涉及到产前研究、产中研究和产后研究范畴,以及这些研究范畴中的管理与服务等内容。
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绿色技术管理创新。从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选择和管理,研究最能体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生态生产经济协调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是绿色管理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技术创新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向,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要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低成本化和公益化。除此之外,如何适度开发与节约农业生态资源、治理土壤退化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点。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方法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实现的必然途径,而高效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是实现绿色农业的基本手段。
(1)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生态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分析,能更好地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找出各种可行的管理方案。生态农业系统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分析技术,将大量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生态农业进行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故障诊断等日常管理。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研究重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管理系统工程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系统特征分析方法(如系统模拟技术,系统可靠技术,系统评价技术)、生态农业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如确定性分析技术,随机分析技术,结果预测技术)和生态农业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如工程管理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等。
(2)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应从规划区基本情况、所规划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规划的总体方案(包括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与布局)、单项内容规划、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风险分析、运行管理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来研究。在进行生态农业规划时,首先要以新观念定位生态农业,不断挖掘传统农业资源(产品)的新功效、新用途,加强对农业资源(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加工增值,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去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设计。其次,以新机制运营生态农业,通过建立具有明晰产权以法人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产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决策机制。再次,以新设施装备绿色农业,除了包括常规的保护性设施(钢架大棚、温室、太阳能温室)和节水设施(喷灌、滴灌及供排水管道、水处理设备)外,还应包括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监控设施(温度、湿度、养分、光照、病虫害控制系统)、优良品种培育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设施、生态环境监控设施和园艺游乐设施等。最后,以新技术升华生态农业,引进与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的相关技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技术和新品种研发技术等。
(3)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生态农业的实质和核心,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就是要探讨如何应时、应地来进行科学决策,选择特定时空条件下最优的发展模式。在对生态农业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原则,通过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可行模式方案选定、评价、实施和反馈管理,并为保证模式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率,还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模式设计技术,例如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估技术,博弈决策技术等。
(4)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是对一个复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应用定量定性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排出优劣次序、设立标杆。在收集一个高质量、内容丰富的信息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结合实践需要,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再选择正确有效的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分为确定性指标和非确定性指标,根据指标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对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评价一个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生态农业的绩效有重要作用。
(5)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管理方法。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通过产品质量等级、定量包装、计量、包装标识、商品条码等手段,加强流通领域的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确保上市绿色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通过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体系把农产品的末端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结合起来,还包括探索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绿色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评价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绿色管理研究对于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而未来在农业发展中对绿色管理的研究,可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制度环境深入研究绿色管理与绿色效益、经济效益的共生关系;绿色管理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市场机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绿色产业,也创造了创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绿色管理问题也给企业提出了挑战。把绿色管理研究拓展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每个生产阶段,为引导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致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讨[J].学术纵横.2010(6)
[2]李新字,唐海萍,赵云龙.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J].生态环境.2004(4)
[3]李维安.“绿色管理”:后金融危机时代管理新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2009(6)
[4]吴树波,严立冬.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的概念初见于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绿色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影响下而随之兴起的新的经济概念,从国际到国内的经济学界对此做了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绿色经济做出了解释。虽然目前对绿色经济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其核心内容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环境资源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增加绿色经济发展的新目标;三是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是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发展途径[1]。
二、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与绿色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绿色经济的发展是通过绿色产业来实现和构筑起来的。
目前,对绿色产业的定义主要基于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如林毓鹏(2000)[2]将绿色产业定义为基于可持续发展要求,以绿色技术的采用为其内在需求,以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外部成本,追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目的的企业及其相关组织的集合。也有从产业范畴划分的角度定义绿色产业,如刘国涛(2005)[3]认为绿色产业包括广义的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区。绿色产业是一种适应区域型绿色产业发展的新兴产业类型,其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界限具有模糊性。
绿色产业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和特定的内涵。李春才(2004)[4]认为其内涵具体表现在:绿色产业必须使用绿色生产力要素进行生产;绿色产业的生产过程必须加强绿色管理;绿色产业的自然环境必须是绿色的。而蔡凤兰(2007)[5]也指出绿色产业必须保持其“绿色”特征:(1)必须使用绿色生产力;(2)绿色产业的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必须具有绿色品质;(3)绿色产业的自然环境必须是绿色的。
三、绿色产业的创新模式
绿色产业创新是指通过绿色产业链上各要素的变革,实现绿色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等发生改变。张昌勇(2011)将旅游产业的创新模式划分为以下四种[6]:
(1)绿色技术推动创新
绿色技术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系统相协调的新型的现代技术系统,在减少企业生产的边际外部费用的同时一般也能降低企业生产的边际内部费用[7]。绿色技术创新是在绿色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含技术的内在创新和外部绿色理念的创新以及技术推广,才能具备充足的、系统的创新源支撑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故绿色技术创新推动模式是以内外部多元技术创新作为支撑的。
(2)绿色产业联动创新
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企业作为产业的实施主体,在产业的形成以及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的绿色化是一个发展过程,绿色企业的联动作用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过程性,需要系统化地逐步推进。在企业管理方面,绿色产业的发展需要绿色企业管理层的通力合作,制定绿色经营战略,展开强有力的经营管理,拓展绿色市场,发展绿色品牌,强化绿色营销,宣传绿色消费并根据自身的行业类型和特点,发展不同层次的企业文化、技术战略和组织结构,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鼓励员工创新,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3)绿色政策拉动创新
绿色政策的内涵十分丰富,目前国内外对绿色政策内涵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研究层次不一。现阶段的相关研究主要包含绿色经济政策、绿色财税政策、绿色投资政策、绿色信贷政策、绿色认证制度政策、绿色能源政策、绿色管理政策、绿色消费政策以及绿色技术政策等方面。政策创新往往具有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能在一段时期内从宏观上把握产业动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和保障绿色产业创新实现,从而带动绿色产业链的主体积极向发展目标靠拢,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4)绿色消费驱动创新
绿色消费是伴随人类进步的一种新价值观和消费观,反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进程,绿色消费形成绿色市场,从终端驱动绿色产业发展。绿色消费驱动模式必须具备强劲的驱动力才能带动绿色产业创新,而在市场经济下,绿色消费的驱动力则源自充足和多样的绿色消费需求。随着绿色信息的传递以及绿色理念教育的普及,在公众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公众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公众对于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标志和绿色服务等绿色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绿色产业应该提供更加充足、更多品种、更加优质的绿色产品才能有效地维持供需平衡。
四、绿色产业的发展策略
(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从世界经济社会的文明发展来看,经济产业的绿色发展、经济的绿色文明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的所必须遵循的规律,绿色文化和绿色理念已经渗透到了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确立了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伴随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环境变化趋势,绿色产业的核心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改善和保护理念,其灵魂是绿色文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就必须要树立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相和谐的绿色发展理念。
(2)促进绿色科技创新
绿色技术要求技术、产品、服务等符合环保规范,这既有利于改善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反映了其建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构成了传统产业整合与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绿色技术将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成为传统产业绿色化的必由之路。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绿色科技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战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二是重视绿色科技的研究、开发,积极引导和推广应用;三是建立绿色科技与产业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机制;四是利用国际资源,拓展绿色科技产业发展空间。
(3)完善绿色产业政策体系
绿色产业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使用一定的政策导向,干预和调整经济的行为,通过对绿色产业进行扶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促进绿色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针对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制定针对性的调整政策,通过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研究开征环境税,推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促进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二是通过执行新的绿色投资政策,引导投资向环保领域方向发展,以此促进产业的绿色化调整。三是建立绿色产业布局统计、绿色产业链跟踪溯源和绿色产业体系的评价机制,正确认识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制定更加有针对性、有效的促进绿色经济产业发展相关政策[8]。
(4)创新绿色营销模式
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使企业的绿色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绿色产品的促销突出绿色特性,通过各种形式作绿色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了解绿色产品、关注绿色产品、关心环保问题,在其心目中树立企业及产品良好的绿色形象;绿色产品的包装选取无毒性、少公害、易分解处理的材料,如纸包装、轻化玻璃包装等,以保证产品使用后包装废弃物合理的再利用;建立企业自己的绿色分销渠道,这样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并获得对分销渠道的完全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分销过程中的污染和社会资源的损失,同时直接在市场上扩大知名度,向消费者直接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晓青.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思考[EB/OL].民建中央网站,2009,11.
[2]林毓鹏.加快发展我国绿色产业[J].生态经济,2000(02).
[3]刘国涛.绿色产业与绿色产业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04).
[4]李春才.略论绿色产业明[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05).
[5]蔡凤兰.我国绿色产业健康发展道路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7(23).
[6]张昌勇.我国绿色产业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技术成熟度;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一、引言
在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已接近高端技术研究领域的领先水平。但是,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程度与研发程度存在较大的脱节,很多理论上和制造上成熟的技术得不到推广,少数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如节能灯、节水龙头)仅仅是部件层面的技术。目前绿色建筑新技术处于一个分散发展而又成熟度不均的状态,对新技术的实用性、适用性都缺乏系统认识,不利于对新技术的开发、改进和推广。
本文旨在研究当前的绿色建筑新技术的成熟度,从而了解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潜力状况。所谓“新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已广泛应用或被熟知的绿色建筑技术而言的,如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等传统技术。这些新技术处于概念构建、研发、实验、试点使用等阶段,研究这些新技术的成熟度,有助于把握绿色建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绿色建筑新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5)给出了“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与环境保护”的技术框架,据此系统回顾了16项当前新兴的绿色建筑技术,既包括主动式的设备节能,也包括被动式的设计节能。
1.节能新技术
(1)热泵技术。热泵可以使用少量电能以高效地向建筑物供冷或供热,从而有效降低建筑物能耗,可分为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热泵在我国主要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场所,如上海世博会场馆利用黄浦江水源热泵实现供冷。
(2)光伏建筑一体化。综合考虑了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光伏组件与建筑之间的融合以及系统美观性等因素,既达到效率最大化,又满足建筑外形美观和功能实用要求。
(3)建筑辐射性供热。辐射型供热是一个调节房间热微气候的节能供热系统[2],分为垂直板辐射、天花板辐射以及地板辐射,既避免了吹风感,同时保证了适宜温度。
(4)建筑热量再循环。热量再循环实际上就是收集建筑物的废热进行供热,如冷凝式热水器通过吸收建筑排出的高温烟气来预热冷水,能达到96%以上的热效率。
(5)新能源玻璃。新能源玻璃是先进的玻璃材料、高节能的晶体硅和仿真模型软件的综合体,能够同时阻挡太阳辐射、集中阳光,并转换为太阳能。
(6)墙体蓄热。墙体蓄热材料白天将主体结构多余热量储存起来,晚上逐渐将热量释放到室内,用以调节室内温度。
(7)双层通风幕墙/窗户。双层通风幕墙/窗户在夏季开启风口,进行自然通风,降低空气层内的温度,减少太阳辐射热对室内的影响;冬季关闭风口形成温室,起到保温作用。
2.节材新技术
(1)新型保温材料。新型外墙及屋面保温材料,如聚氨酯泡沫板、水泥聚苯板、聚苯颗粒保温料浆等,新型门窗类材料,如断桥式铝塑复合窗、纳米复合材料、Low-E中空玻璃等,都具有更为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
(2) 3D建筑打印。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建筑部件甚至整栋建筑中,可以根据构、部件甚至整栋建筑的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材料累加的方式用3D打印成型设备制成实物,大大节省建筑材料。
3.节地新技术
(1)立体绿化。城市绿化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土地,在建筑物屋顶、墙体等围护结构上运用绿化技术可解决此问题。此外,屋顶和墙面植物的基质,本身也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功能。
(2)立体车库。立体车库成为城市建筑有效的节地措施,目前有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简易升降式立体车库等。
4.节水新技术
(1)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被视为“21世纪最佳实用技术”,能实现建筑物的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
(2)人工湿地。当建筑污水通过人工湿地时,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分解或吸收,使水质得到净化和循环利用,但也存在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5.其他绿色建筑创新技术
(1)新型采光墙体。新型采光墙体将半透光材料与新型建筑材料相结合,满足采光要求的同时保证外立面的完整性。目前包括透明混凝土、透明水泥、高透明发电膜等,都在项目中得到了适用。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实际上就是透明混凝土墙。
(2)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基本思路是优化设计建筑设备的运行系统,结合建筑(群)情况加强能源的梯级利用,并采取最有效的供热和制冷方式。
(3)光合作用建筑。建筑表面的绿藻进行光合作用而快速生长,循环系统过滤出部分绿藻,将其转化为沼气并输送到燃烧炉,从而为整栋建筑供能或贮存到热量存储系统中,保证建筑能量自给自足。
三、绿色建筑新技术成熟度的度量
1.技术成熟度的概念及度量
技术成熟度(Technology Maturity)有多种概念,张玉杰(1999)将技术成熟度定义为运用某项技术所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占有率的变化情况。顾宏(2004)认为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应包括产业化实用程度和经济可行性程度两个方面,反映了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差距。朱毅麟(2009)认为技术成熟度就是“技术就绪水平”,指单项技术在研发过程中所达到的一般性可用程度。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成熟度强调了技术的可用性及适用程度,即技术产品具有的实用程度和产业扩散的程度。
对技术成熟度的度量,William Notle(2004)提出了度量的三个层次维度:技术就绪水平(TRL)、制造就绪水平(MRL)和项目就绪水平(PRL)。技术就绪水平用于度量技术研发阶段的成熟程度;制造就绪水平用于度量生产制造一项技术所需要的制造工艺成熟情况和生产系统就绪情况;项目就绪水平用于度量涉及技术应用的项目管理问题。三个维度具有递进关系:技术就绪表明该技术已经能够在实验室实现;制造就绪表明已经具备了社会化制造的条件;项目就绪表明已经较广泛地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2.绿色建筑新技术的成熟度度量
根据技术成熟度理论,可以将技术就绪水平、制造就绪水平和项目就绪水平用于绿色建筑新技术的成熟度度量,从而了解各项新技术目前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根据郭道劝(2010)的研究,技术就绪、制造就绪和项目就绪可细分为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逐项对上述各绿色建筑新技术的实现程度打钩。根据递进关系,在一个层次维度上,只有存在某个细分指标项“完全实现”,才可认为技术的成熟度达到了该维度水平。
例如建筑辐射性供热技术在“技术就绪水平”中的四项指标均表现为“完全实现”,说明该技术成熟度至少已达到技术就绪;其“制造就绪水平”中在“新的制造概念和可能解决的方案确定”和“材料可用性”两项指标上表现为“完全实现”,在“材料及工艺方法确定”项指标上表现为“部分实现”,可以认为已经达到制造就绪;而在“项目就绪水平”的四个指标中均没有表现为“完全实现”,因此认为该技术还未达到项目就绪,应处于前一阶段的制造就绪的成熟程度。
同理对所有的16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逐一评价,分别得到成熟度水平,包括项目就绪技术8项,制造就绪技术5项和技术就绪技术3项。各项技术按成熟度分类详见表2。
总体来看,绝大部分为项目就绪和制造就绪的阶段,可用性较高;一半以上的技术为项目就绪水平,说明其成熟度较高,或多或少已实际应用于建设项目中。但这些的新技术应用,大多以政府性、市政公共项目为主,商业项目偏少。近三分之一的技术处于制造就绪水平,表明该类技术的制造能力虽已成熟,但应用到实际建筑物的条件还不够充足,因此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说明这些技术是最具应用潜力的。技术就绪技术即成熟度偏低的新技术相对较少,但在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具突破性的新技术。
四、绿色建筑新技术的成熟度与技术创新
Sood和Tellis(2005)认为,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平台创新、设计创新和部件创新。平台创新是指一种基于科学原理的新技术的出现,且该技术明显地不同于现存技术。设计创新是指在同一技术平台下,不同部件之间关系与组合的重新构造。部件创新是指在同一技术平台下,使用了新零件或新的原材料。部件创新和设计创新是增量创新,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或调整;平台创新可理解为突破性创新,它与增量创新相反,并不是在原有技术和方法上改进,而是开辟新的技术轨道,形成新的技术平台。
根据绿色建筑新技术的技术形成原理分析每项技术的创新层级。例如,新型保温材料与现有外墙保温材料相比使用了新的材料,是典型的部件创新;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在现有技术和部件的基础上,对光伏板和建筑物进行了新的组合优化,因此属于设计创新。16项新技术的创新性与成熟度分类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探究技术创新与成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成熟度最高的8项“项目就绪技术”都属于增量创新(设计创新和部件创新)。在最具有应用潜力的5项“制造就绪技术”中,有2项为平台创新,3项为设计和部件创新。而更不成熟的“技术就绪技术”以平台创新为主。
由此可见,绿色建筑新技术的成熟度与其本身的创新性具有联系,目前成熟度最高的项目就绪技术主要是部件创新和设计创新技术,它们是在原有技术上进行改进,因此更易被接受和推广。相比之下,平台创新层的绿建新技术主要处于制造就绪水平和技术就绪水平,说明这些技术的成熟度偏低,可能的原因是平台创新技术需要打破原有技术轨道和接受全新的技术理念,推广的阻力较大,但其带来的绿色收益往往更具突破性和革新性,是未来绿色建筑技术的新方向。
五、总结
绿色建筑新技术作为新兴的战略层技术,其成熟度直接关系到绿色建筑推广的可行性,进而直接影响绿色建筑推进的进度。研究绿色建筑新技术的成熟度,可以获得对当前技术的存在性、可用性和适用性的全面认识,了解绿色建筑技术的使用情况、开发潜力和未来方向,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开发创新都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杰,企业技术预警[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41-42.
[关键词]技术创新;理论演进;哲学分析
一、引言
如果以熊彼特在1920年代提出的创新概念作为创新科学化的起点,在短短的80多年历程中,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壮观的知识图景。新体系、新视角、新领域层出不穷,以至于如何揭示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廓清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基本架构,加快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发展趋势,成为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技术创新活动是在特定的文化价值准则和体制内进行的,技术创新理论的演进是多种文化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定形态的技术创新理论总是在该时期主流观念中获得理论支持。其中,哲学作为对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解释,总是以其特有的学术特性和深刻内涵,能够在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方面提供有力的诠释工具。从某种意义而言,技术创新作为一门实证性科学,为哲学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对象和理论校验的素材,而哲学理论的发展也为观察和理解技术创新活动准备了分析视角和思辨知识。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技术创新理论获得了理论上的合法性论证并因而在实践中更具有发展的冲力,技术创新哲学也获得了经验上的普适性支持。因此,从哲学方法及技术创新理论演进的互动过程进行考察,西方技术创新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清晰的脉络。目前,哲学层面的研究处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边缘。从哲学视野反思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揭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从而为技术创新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
二、有关文献回顾
从目前文献看,技术创新与哲学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出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从技术创新的方法论角度出发,陈杰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存在性、特征性和应用性问题的研究、阐述,论证了科学哲学能够对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理论支持这一基本观点。匡勇兵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创新”: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它是积极能动的过程;它在实践中体现矛盾问题的精髓和真理性。哲学与创新紧密相连,所以要用哲学来指导“创新”,以便早日实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的。(2)从技术创新的主体角度出发,柳洲、陈士俊、王梅认为,技术是一个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复杂系统,在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硬件、软件、协同件和人的非线性作用,技术活动系统表现出实践性、人本性和系统性等特性。相应的,在以技术活动系统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当“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对象的系统性、实践性;同时,通过灵活的组织管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在技术战略和市场战略联合高度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吴跃平提出了一个理解和描述各种传统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传统。认为技术传统构成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我们生存方式的构成中技术传统不仅是一个技能共同体,而且还是生存共同体,它所完成的是文明的伦理功能,是支撑德性社会的世俗基础,考察技术传统能够给知识、技术、世界、生存等概念带来富有意义的变化。(3)从技术创新的价值角度出发,夏保华指出,技术创新的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赵建军批判了自马尔库塞以来的技术理性概念,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4)其他的一些观点,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则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的专著,提出了技术创新本质论、技术创新活动论、技术创新能力论等观点。谢友才、胡汉辉对技术产业标准进行了哲学解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应当遵循其客观性和主体性,应当重视对路径锁定的突破,对标准重新组合。
上述文献从多个角度就哲学与技术创新关系开展研究,提出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观点。但我们梳理这些文献后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是截面的、横向的,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演进与同时代西方哲学嬗变关系进行纵向、演进的理论分析仍然是比较缺乏的。本文试图从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出发,来尝试探讨技术创新理论诞生以来的历史演变的哲学基础。
三、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伟大起步——技术工具为主要特征
1920年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逐步发展成影响最大的一种科学主义流派,以后在它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逻辑实用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学派等流派。逻辑实证主义的倡导者力图实现一切科学的大统一,把实证主义经验论传统与对科学理论的严格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不应过问经验以外的问题,只有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从实质上看,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分析,强调“科学的统一”,符合现代科学发展一体化的趋向。逻辑实证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直至1930至1940年代。如果我们把该时期的经济增长发展的方式、哲学发展的趋向和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特征比较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1950年代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整个消费市场供不应求,因此技术是从科技发展开始,是一种技术导向的、线形的、自发的过程,市场只是被动地接受技术成果,表现为技术推动过程;在196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供求日渐平衡,营销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市场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技术创新成为一个市场拉动过程。无论是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线形特点体现得十分明显。无论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单纯,技术还没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生产方式的特殊需求以及科学主义哲学的合理性论证,该时期的创新理论中的物本主义特征就是合乎逻辑的了,于是技术创新理论在人类经济社会中诞生了:(1)熊彼特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概念。1920年代,熊彼特将创新分为:开发新的产品;采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创造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这种创新观十分明显是基于企业经营全过程解构后的提升和改进;(2)Mes-thene认为技术是为了实践目的的知识组织;(3)Kline和Kash指出技术是人类创造的用它来完成而没有它就不能完成任务的系统;(4)Void认为技术是为达到特殊目的显示于物理对象和组织形式中、基于知识应用的系统。上述理论都将技术创新作为典型工具论,明显地反映了当时西方主流哲学的影响。在大规模生产时期,效率成为首要目标——不仅合法,而且合乎理性和道德——科学主义哲学观已经论证了其合理性。在此种情形下,对于一项为了获得潜在的市场效率,实现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的技术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认可。
在这个时期,技术创新注重技术知识、规律的运用,技术被看成是“人造物或知识系统”,技术的效用(使用价值)是独立于社会语境的中性物。尽管技术创新理论者也谈论技术的社会、政治及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但是他们认为在政治或社会价值被附加于某项技术之前,技术始终是中性的,是由人类理性追求的不受时空和环境制约的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单纯地从提高生产效率出发,都属于线形模式,是内在逻辑实证主义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典型反映。这类技术观受到了包括技术实体论在内的其他观点的批判。这个时期技术创新理论片面地把技术所具有的多种属性归约为单一的、中性的和目的性的工具,无视技术质的复杂性、社会性,无疑是片面的。同时,虽然技术实体论和技术的社会批判论等对其批判和反思,认为技术是在其中人与非生物发生各种各样关系的生活形式,是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理性达到并且(在特定发展阶段)具有绝对效率的所有方法,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有着建设性的作用,但是,把技术看成某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则是严重忽视了技术的工具属性,这也是十分错误的。
四、结构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高峰——系统综合为主要特征
19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结构主义哲学。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就是结构,结构是按一定组合规则构成的整体,可以自我调节,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构中各个部分可按一定的规则转换。无所谓进化发展。结构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1)整体性才能说明各个构成部分的本性及其真正的意义;(2)强调深层结构,认为只有把握了深层结构,才能把握现象后面的本质;(3)强调结构的客观性,认为一切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命定”的,强调结构是具有自调性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自然科学经历了由原子主义研究方法向系统一结构方法的转变,采用客观主义立场和系统一结构方法,将研究对象模型化、程序化、数学化,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拓扑学等模式使知识形式化。结构主义与技术创新开始较长时期的互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理论与哲学之间的联系主要有:
到了19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通货膨胀和需求饱和给企业造成变革的压力,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线形模式已显得过分简单,无法描述实际生活中成功的科技创新活动。实践表明,科技和市场的结合是技术创新成功的保证,这种结合需要同时强调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的配合,被称为耦合模式。自此以后,耦合模式的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其后,随着技术创新规模和范围的逐渐扩大,人们对技术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耦合模式为集成模式所替代。技术创新过程不再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到市场的循序过程,而是一个战略集成的并行过程。即研究开发、产品研制、成品制造和市场销售不只是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序列,在实际上则要求这些环节相互反馈、综合集成。最后,这一模式进一步发展为第五代的集成和网络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的特征。这一时期出现过一批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阐述技术创新理论的学派,将这些技术创新看作为一个系统,创新者需要从整体出发。研究技术与市场、企业、产业关系,通过对创新系统的把握,进行正确的定位、研发和市场推广,以便达到最佳的创新目的。这个阶段是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先后诞生了:(1)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2)拉卡托斯的科学“硬核”和保护带理论;(3)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模仿论;(4)门斯的技术创新论;(5)卡米恩和施瓦茨的市场结构论;(6)诺思的制度创新论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等理论。虽然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上述理论大都从市场、产业、企业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中探究技术创新,将系统论作为其哲学基石。以系统方法作为其分析框架,表现出显著的结构主义哲学方法的痕迹。
这个时期技术活动的社会性、系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技术活动作为具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结构系统,对其各个要素的理解把握也应放在与其他要素的联系中。二是指技术活动的系统性是指技术活动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应将其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对它加以理解和管理,从而实现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以及有效的技术传播和应用,所以,所有现实的技术创新都具有民族性、地域性,都受当时、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人才状况以及文化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SST”(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的研究也表明:技术“是社会的产物”。正是在环境的影响和选择下技术活动才得以开展,并进而发展。当然,技术对外部环境也有较强的反作用,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改变自然的面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强烈的影响。鉴于上述深刻的技术社会内涵,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考虑社会系统各类因素,积极适应社会系统的内在、客观需求。
五、生态进化哲学背景下技术创新理论的现代观点——动态演化与价值理性为主要特征
进入1980年代后期以来,资本全球流动、知识经济重要性上升、消费者个性化已经展露其独特性,对传统经济形态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完全冲破了以往技术创新理论所确立的分析架构。技术创新活动亟需获得新的解释。布达佩斯俱乐部的创始人欧文·拉兹洛把21世纪黎明之际的变动不居的环境概括为“进化巨变趋势”,也即当前经济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度迅速提高,构成了今天纷繁复杂,涉及包括家庭、社团、企业、城镇、都市和国家,甚至还包括区域之间和洲际之间的跨越全球的复杂的、生态的和演化的系统。这种系统整体动态特征非常突出,而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着眼,把全球的社会和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在不影响系统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简化。描绘出系统整体进化的基本轮廓,以此探索全球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生态演化理论开始在经济社会各类研究领域大大扩充地盘。为此,在实践中科技创新人员必须掌握进化论方面的知识,把握今日技术、社会和生态环境日益密切的联系,认清造就这些更大系统的趋势,把握技术发展潮流,这是在当今有高度复杂的技术生态群体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关键。
首先,技术动态演进特征更加显现出来。目前,技术生态理论、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演化理论的提出也都从不同角度反映技术创新理论的生态进化的哲学特征。这些理论从空间、时间演进中的不确定、复杂的整体动态发展中来把握一个国家、地区技术创新的变动趋势。从演进角度探讨其不同时期的不同技术发展特征和战略,成为当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在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或地区尤其需要这种视角。技术创新演化思想是以探索技术系统深层次的、长期的进化和发展为目标,从整体水平出发描述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它舍去了局部,而将能够代表技术系统整体的特征保留了下来。技术创新演化观念给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结构主义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它是在动态的发展进程中看待技术系统演变的新思路,提供了一条认识普遍存在于周围世界的、发生在系统内部、驱动事物变革原动力的基本线索。技术创新演化强调了惯例、创新和环境选择在技术对国家或地区创新成败兴衰中的影响。
其次,技术生态系统特征得到重视。当代环境资源问题促进了生态与绿色技术的诞生。技术创新作为技术与社会融合发展的产物,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来讨论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只有在一定社会自然环境系统中技术才有内在价值和理性。夏保华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工具价值、人类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技术社会学家平齐和比克提出技术社会建构论,用技术创新多向模型替代线性模型。他们指出。对于一个人造物,通常有若干社会群体与之相关,每一社会群体对该人造物提出各种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有几种新概念,如“技术系统”、“创新者网络”、“创新共同体”、“技术经济网络”等等,旨在揭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建构“新社会”的本质。
再次,技术价值理论探讨得到重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功能的发挥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这促使人们对科技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进行伦理学的思考。当前,专家学者对技术创新应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认识开始重视。因此,陆续提出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创新的价值原则,将“绿色”、“循环”、“再生”等理念体现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国外对技术的理性价值研究起步较早。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最早确立了技术理性概念,并把它等同于韦伯的工具理性。随后哈贝马斯、海德格尔、芒福德等西方人文主义学者,以及贝尔、格里芬、怀特海、福柯、费雷等后现代主义者,还有拉普、费恩伯格、新卢德主义等现代技术批判主义者,也都遵循着这个传统对技术理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通过对技术理性化内在演化机制的分析,以及技术理性化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的揭示,赵建军口]把技术理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具理性、操作理性和价值理性,并分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根源,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
实验室经济是技术创新的一种新的模式,已成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技术上的创新,不仅需要知识,更加需要把知识转化成技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是创新活动的灵魂,大企业通过自己的实验室,能够迅速地把科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并且为下一步的科研做出方向上的指导;而小型企业则可以通过与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的合作,来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想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地位,而实验室的创新正为此提供了理论上的平台。
二、发展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实验室经济的意义
发展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实验室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产业联盟的建立,使得更多的创新成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如果企业不具备某个方面的核心技术或者核心的资产、达不到国际上的标准,那么在国际上具有立足之地是很困难的,企业内部的结构也得不到改善。而发展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实验室经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使得企业的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并且提升了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除此之外,还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使得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同时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实验室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发展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实验室经济的政策措施
(一)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发展实验室的经济,实现把知识转化成技术的过程,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应该支持大学对于科技园的建设,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通过合作来共同建立研究开发的实验室、共同对科技项目进行承担,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将知识上的创新和技术上的创新进行良性的互动,从而推进创新成果在产业上的发展。
(二)优化企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企业作为实验室运行的一个重要支撑,必须得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管理水平。这是因为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结构、以及经营管理等必须要能够适应科技时展的需要,老旧企业机构庞杂等弊病很容易导致内部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类似情况应该得到杜绝。因此应该努力使经营思想得到转化、使部门的结构得到调整,从而使得机构机制得到更好地运行,加大管理的力度,完善管理上的技巧性,使得组织内部的各个要素都能够在质和量上得到双重的新的重新配置。把重心转移到知识技术的开发、利用上,重视组织结构中的创新小组,以及技术开发部门的建立等。同时,还应该针对质量管理创造出符合自身特点,从而能够进行切合实际的绿色管理和安全管理,这就能够更加大了对产品质量的管理,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使得生产出的产品符合国际上的技术要求,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只有企业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才能顺利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三)培养实验室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培养,因此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发展实验室经济的首要任务。着重于培养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端的技术型开发人才,使得实验室自身具有自主研发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还应该同时注意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用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独特文化。同时还应该注意研发人员思维开拓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人才与国际上的交流合作,使得知识成为实验室发展的动力因素。
(四)培育新的经济产业园区。新的经济产业园区是科技成果孵化的产业基地,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载体,因此必须要对此进行重视,极大地支持产业园区的建立,通过产业上的聚集效应,来增强产业上的竞争优势,使得区域具有更好的创新能力以及国际上的竞争力,使得产业园区能够成为技术上创新的源泉,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上的升级,并且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将一定数量的实验室纳入园区,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实验室也必须主动融入新的园区建设,用好政策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技术引领作用。
四、总结
在访谈开始,梁本凡为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国东部沿海一个城市的人民非常富裕,但是由于过去不注意环境保护,引进和发展了很多污染型企业,尤其是一些重金属污染型企业,把当地的水源土壤江河都污染了。企业主失去了家园,他们的亲属也跟着失去了家园,不能在家乡生存下去,只能把工厂搬迁到外地,把家搬到别的城市,到外地就业谋生,成为无家可归的富裕流浪者。
企业不仅要挣钱、创造经济效益、为职工为社会谋福利,更重要的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走低碳发展之路。在本刊与中国青年报社共同发起“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之际,梁本凡就“低碳经济”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经济》: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形势下,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必将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巨大变革。您如何看待这些变革?
梁本凡: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现有工业化的产物,是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产物。这种追求物质消费,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定会带来巨大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生态环境危机。显然,这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变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全球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以低碳消费为特色的绿色生活方式。
这种变革对我们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生产工艺和技术、城市运营和人类生活行为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其结果必然是人类走向一种新的文明,一种环境优化、资源节约、低碳生态为特点的新文明。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您如何诠释低碳经济的意义?
梁本凡:低碳经济有五个方面指标。第一是以很小的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出更多的国民财富。
第二个指标是低碳消费,即满足人基本消费所需要的碳排放比较少的一种经济模式。现在美国的人均碳排放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我们国家人均碳排放目前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一些非洲国家,尤其是孟加拉国这样不发达的国家,人均碳排放非常低。
因此,我们提出的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高度发展前提之下的低碳经济,而不是贫穷的低碳经济。贫穷的低碳排放不等于低碳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低碳排放才是低碳经济。
第三项指标指有一个清洁的能源生产与供应结构。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的碳能源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占的比重比较大。
第四个指标是碳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少占用绿地、经济生态系统,更多营造森林,让绿色植物吸收捕获大气中的碳,形成碳汇。
第五个指标指由高碳消费、高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模式向低碳消费、低温室气体排放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有技术革新、政策推动和人们生活理念、伦理价值观的变革。所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清洁生产、绿色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人们面向低碳发展的行为方式分不开。
《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些对于企业会有哪些启示?
梁本凡:一个企业首先要意识到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是必然要履行的职责。企业只有尽早地承担起减缓气候变化的责任,才能够避免自身竞争力的损失,避免自己的企业被淘汰。只有尽可能早地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企业的产品才会具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生存才会找到新生机。
《经济》:增加碳汇作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梁本凡:地球最大的碳汇是海洋,其次是森林。我们国家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大,但是对吸收二氧化碳、中和碳排放具有巨大的价值。在我国未来碳排放预算空间已经不多的情况下,需要加大造林力度,增加碳排放空间,从而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据了解,单靠改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要降低碳排放10%都非常难,但通过森林建设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对此您有何见解?
梁本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实现碳减排,最大的特点是成本小,效益大。改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要牺牲一部分企业和地区的利益,需要有技术和资金投入,需要很大成本。
而植树造林的成本小、效益大。因为森林不仅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还能提供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木材、林产品,并能调节气候,改善人居环境,其综合效益无可比拟。应该提倡以建设森林碳汇的方式来中和碳排放,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
《经济》:您如何看待“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召开的意义?
梁本凡: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对推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市场推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希望通过这次“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我们国家的企业在低碳发展道路上能占领低碳经济制高点,形成低碳竞争力,在低碳经济时代,再创辉煌。
《经济》:低碳环保是一个长期计划,对于未来发展,您有何建议?
梁本凡:各级政府要在低碳发展方面有具体实施规划,制定具体的政策和行动。我们的社区和学校要充分宣传低碳消费对低碳经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少开车,适当调配饮食结构,购买带有绿色环保标签的产品,这对促进低碳环保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低碳环保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每个细节做起。
《经济》:在低碳环保方面,企业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在这其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梁本凡: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环保目标的实现,主要靠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来进行生产。
清洁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会带来清洁的环境。所以企业家在低碳环保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比普通公民更为重大。企业家要在低碳环保建设过程中对社会责任、社会效益和资本利润方面进行权衡,不可过分见利忘义而只顾资本回报,忽视了自己应承担的治理环境、实现经济转型的责任。
《经济》:目前强调低碳环保的这个大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存在怎样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