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艺作品的功能

文艺作品的功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10 10:32: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艺作品的功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艺作品的功能

第1篇

关键词:文艺节目 民族文化 受众培养 文化传播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是给予文艺工作者的大格局、大视野,也是新时代下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与重担。过去说到文艺我们常常想到扎根群众、来源生活、为人民服务,而今天的中国文艺不仅仅要满足这些,还需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艺术理想和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这是在文代会上提出的新理念。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各项要素的和谐发展,需要满足各种功能需求,实现社会价值。正如所说: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这才是文艺工作者的高追求,才能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文艺节目要承载民族文化与艺术追求

“文艺”是“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一部好作品一定要承载民族文化,并以艺术予以表现。如今说起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人想到的是消遣娱乐、追随流行,其实文艺不等于娱乐,单纯的感官娱乐也不等于精神快乐,应该将追随流行变为引导流行,在传播价值中注入文化,助推城市文化品位与文化发展,提高人们的艺术鉴p水平。如果百姓对艺术的鉴赏水平在不断提高,而文艺队伍的创作水平停滞不前,就很难创造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文艺作品,更谈不上服务社会,发挥引导功能。这样的作品往往是孤立的、不受百姓欢迎的。所以文艺工作者应该把自身的学习和提高放在首位,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这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关键,需要时间、需要积淀,满足百姓对文艺作品的审美需求。

文艺节目具有娱乐属性,但不能单一娱乐,因为它有着社会属性和服务功能。文艺创作应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众传播的价值意义,要体现文艺作品的创作追求与艺术价值。文艺作品培养受众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慢工才能出细活,文艺节目的创作应当静下心来,追求精益求精,争取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争取创作出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集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为一体的优秀文艺节目。

2016年,大连广播电视台新城乡广播为了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制作播出以本土“非遗”为主题的广播系列节目,扎根本土文化,放眼世界,收到了不错的社会反响。作品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颁发的曲艺节目一等奖,并由大连广播电视台对外选送播出,展现大连文艺风貌。之所以扎根这样的选题,是因为它符合文化、价值、地域特色等诸多元素,且具备地方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需要。这一类的选题是媒体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将知识性、娱乐性和对艺术创新探索的追求相融合,繁荣家乡的文化艺术。

文艺节目应当注重文化传播与受众培养

审美、审丑、审妖,这是当代审美个性化表现,有人喜欢,有人质疑,但这些现象有它存在的客观理由。一方面现在的文艺作品摒弃“高大全”的创作典型,更多选择了平民的文化视角。平民化是当下文艺创作与大众传播共有的时代特性。媒体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挥作用,引导审美意义重大。文艺创作不能以吸引眼球为目标,不能一味的迎合受众,而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受众上面,做文化的推手,而不是个人的炒作推手。在各大综艺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红的网络红人、个性达人、网络热词,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邀约对象和创作素材,这样的文艺节目价值严重缺失。相对于迎合市场,文化的培养更显可贵。

为了传承祖国戏曲艺术,引导青年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笔者曾尝试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将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运用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融合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三古三新”方式,将戏曲曲艺的韵律与现代节奏相融,推荐独具特色的中国曲风,让观众看到文艺创新,更感受到文化传承。以此带动受众对戏曲艺术的关注,不少年轻人因此热爱上了戏曲艺术,这是文艺节目引导功能收获的传播价值。与此同时,这种新尝试的融合给文艺作品的创作带来新意。

鲁迅先生曾说,要想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文艺节目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对文艺作品的赏析,更应该对受众品位起到培养与引导的功能。如今媒介发展迅猛,受众了解文艺的途径更多元,虽说文艺推广的渠道多了,但对文艺的品位与质量把关,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永远都应该是最严苛的。提高受众的文化品位应当成为广播文艺节目实现社会价值追求的一部分。

文艺节目应当关注社会热点,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许多受众来说,文艺节目的创新主要是形式创新,尤其是音乐节目,内容的取材变化都不大。为此,在节目的选题方面我们做出了一些尝试,分别用音乐的方式关注社会热点。著名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去世,我们回顾了邵氏兄弟拍摄经典影片,介绍了邵逸夫先生创建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和他在内地所做的慈善贡献;台湾音乐大师李泰祥因甲状腺癌恶化病逝,节目以《橄榄树》开场,介绍了齐豫、叶佳修、张雨生等一批唱着他的歌成名的歌手,对比李泰祥晚年的疾苦与凄凉;在社会普遍关注马航MH370失联的热点时,《青春歌汇》避讳低沉,我们引用大量音响,梳理那些面对灾难我们迎难而上的音乐创作,音乐基调温暖关怀;台湾著名歌手赵传在大连开唱,演唱会的前一小时,在乐迷最激动的时刻《青春歌汇》对话赵传,并在节目中呈现了主播与歌手的互动对唱形式样态,带来热烈的节目氛围,呈现了歌手的励志情怀。每期节目我们都追求内容背后给予受众思考与观点,这也是选题内容升华之笔,更显选题价值与寓意。

文艺节目应当把握编排的多样性

音乐的选择对一档音乐节目的重要性如同做饭备料,备料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口味、卖相和整体品质。《青春歌汇》在马航MH370的节目选题中,选择了定调温暖向上的旋律,如《cry on my shoulder》《相信爱》《手牵手》《we are the world》《让世界充满爱》等,而未选择过度渲染悲伤情绪的《生死不离》《天空之城》《秘密》《风の街》。基调的不同,节目的情绪走向就会发生变化。在清明节音乐专题中“祭奠那些离我们而去的明星”,音乐的选择上突出了怀念,而避免离开与逝去的伤感。这期节目中用《恰似你的温柔》开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罗列了与已故歌手气质相同的经典曲目。如开拓精神的黄家驹《海阔天空》,孤独散场的梅艳芳《下辈子别再做女人》,忧郁离世的张国荣《有谁共鸣》,公子哥陈百强《偏偏喜欢你》和对比了已故歌手Whitney Houston在风华时期与吸毒离世前歌声的差异性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I look to you》,将话题升格为价值观念与生命意义。

第2篇

【关键词】精品意识;艺术性;创作团队;专业制作;宣传效应

精品意识中所涵盖的节目思想性、真实性、艺术性及宣传性也要随之增强,这就要求创作生产节目的团队及个人,要在具备创作生产节目的专业能力基础之上,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增强节目创作及制作上的观念意识,才能创作生产出符合艺术规律,适应现代需要的精品之作。

在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中,首先要明确认识到,作品从创作到整个生产制作过程,也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创造过程,这个过程要从作品的思想性、真实性、艺术性、实效性及长效性上入手,也就是注重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具备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思维,有深刻而适度的艺术表现力和发展空间,有现实的引领作用和教育意义,有长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至少作品本身是否具备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性,是否能给受众最直接的真实艺术感受。

艺术来源于生活,确更应该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最高、最完美的再现,只有高于生活的作品才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感染力。一部优秀的文艺节目,往往会给观众或听众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力和心灵上的震撼力,在受众感悟作品内容的同时,最为重要的是,能否从作品中吸取到自身对艺术的需求,是否得到艺术的真实感受,是否被作品中的艺术思想所深刻感染或吸引等等。同时,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又能起到引领生活、感动受众、教育大众等作用。

把握艺术作品的实效性及艺术性,是衡量艺术作品重要因素之一,艺术作品呈献的生活时代、政治环境、思想内容等等,又是艺术作品本身得于更高发挥的实质。

以下就广播电视文艺作品的创作及生产,如何把握精品意识观念来加以完成作具体论述:

一、指导决策中的精品意识

在众多的广播电视文艺作品中,如何欣赏节目作品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如何感受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再现,如何鉴别作品的优劣等等,这些都是对一部广播电视文艺作品从创作到生产再到呈现的基本要求,也是节目受众最基本的欣赏需求即基本判断力。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生产各类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包括,电视剧、广播剧、电视及文艺专题、各类文艺节目实况等等节目。在规划这些节目的生产方面,往往都是以每年要生产多少集数,来作为业务考核的指标,并同时要求每年要按一定百分比递增。这类决策措施无亦是为了扩大各类文艺节目的生产能力,能体现节目需求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现代事业发展中节目生产的政策制定上。首先,要考虑到生产制作团队或个人,是否具备决策范围内的全面创作生产能力,是否具备全面的创作生产客观条件。其次,更重要的还要尊循作品创作生产的艺术规律,要在充分尊重艺术创作及生产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指导决策的科学性。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往往要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中实现,精雕细琢是精品创作及制作的必要手段。从艺术的创作到生产再到发表播出,都应切实遵循这一规律,才可能真正赋予作品的精品内涵。这就从源头上需要决策上的科学性与正确性,选择正确的科学决策,让作品能在精品意识观念中得到更好创作和生产,使指导决策规划更具精品意识观念。

二、创作团队的精品意识

任何一部好的文艺作品都离不了最先选择的创作题材、创作形式和创作内容。也就是作品所反应的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向上,赋于更多的正能量,内容情结是否真实可信,表达形式是否丰富多彩,是否具备艺术创作的发展空间。其次,就是优秀的文艺作品离不开优秀的创作团队域个人,只有具备高标准的创作思想、高能力的创作水平、丰富细致的创作经验和不断追求的精品创作意识,才是确保作品成功的现实基础,创作主体的全面能力决定了作品的优劣程度。这就必然使我们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必需足够重视创作生产单位和部门人员结构上的发展建设,制作团队的人员结构,不仅要有具备全面艺术素质,又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把关型人员,还要有懂艺术、懂创作、赋于创新思维的创作生产集体,应该熟悉和懂得节目生产流程的技术性环节,这样的人员生产结构是节目创作生产的基础保障,是优秀节目创作生产的必要条件。

目前,在广播电视行业文艺节目创作生产部门和团队中,不少地方的文艺节目创作生产部门,人员结构还有待调整,高素质人才还有待引进或培养。从许多生产出来的文艺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或听到。例如:电视视频中,人物性格与演员形象不协调;背景画面与主题思想不相吻合等等。广播音频中,人物声音特性与作品中的人物个性不相一致;背景音乐与作品思想内容格格不入等等。此类作品艺术表现上平淡、形式单一,再加上节目技术制作上的粗制滥造,创作生产的许多环节都会出现违被艺术规律,是不具备真正艺术性的低劣作品,就更谈不上引领生活、感动受众、教育大众等作用。这一切都充分的说明了作品的创作生产团队或个人,缺泛或不具备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专业性,甚至是完全不懂艺术创作的匠人,在生产文艺节目的过程中,只靠现实生活中的初浅意识和一般感受来创作生产节目。所以,我们说节目创作生产团队的水平,决定了作品的好坏程度,只有高标准、高要求的创作团队,才会真正具备作品创作生产上的精品意识。

三、生产制作中的精品意识

在广播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除了拥有较好的创作生产责任主体,如:导演、策划、编辑、制片或制作人、监制等等外,作为节目制作主体,要具备对艺术作品的驾驭能力,也就是在充分遵循艺术规律的同时,有不断创新和丰富作品艺术表现力的手段及能力外。还需在广播电视文艺作品的整体创作过程中,对技术制作方面的切实要求。技术制作环节是作品完美呈献的技术保障,作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就是艺术作品二度创作全过程,优秀的前期创作离不了生产制作上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作保障。掌握技术制作中的制作手段及方法,充分发挥技术制作中的设备优势和技术渲染手段,是作品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责任主体要清晰明确各生产环节的艺术要求,把握作品艺术刻画与技术辅助两方面的协调配合能力。具体有:节目责任主体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总体艺术思想的呈献理解和技术制作的具体手段。而这些艺术思想的理解不仅仅是对作品第一创作的理解,还包括了二度创作全过程环节上的把握,同时也包涵了对三度创作者――受众群体,从视频或音频上所赋于的欣赏习惯、艺术感受和欣赏需求。因此,技术制作团队域个人,在艺术创作能力上的要求和实践同样重要,也必需在充分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良好的精品生产意识,发挥好自身技术上的业务水平,与作品创作主体建立良好的协作能力,无论是创作作品还是制作作品,都是作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全面增强创作和制作上的精品意识观念,才能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广播电视文艺佳作。

四、宣传实效性与精品实质性

第3篇

关键词:广播文艺节目 民生意识 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题记:小胡是个农民工,七年前成为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下称经广台)的忠实听众。小胡曾经先后三次在不同场合谈起芭蕾舞剧《天鹅湖》,引发了笔者对广播文艺节目民生意识的思考。

广播作为最具广泛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在关注百姓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在倡导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今天,广播文艺节目民生意识的回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广播文艺节目独具兼容性、渗透性、受众的广泛性、节目播出的连续性等特性,被赋予提供娱乐、社会教育、普及文艺知识、提高受众文艺欣赏水平等社会功能,对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社会主流思想,配合新闻宣传具有积极作用。

民生意识是广播文艺工作者社会责任感和个人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纵观古今中外,从《离骚》到《史记》,从《悲惨世界》到《百年孤独》,流芳百世的文艺精品无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重的民生情结。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作品才会成为精品,才会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喜爱和广泛流传。这不仅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更是文艺作品普及和创新的需要。深刻把握广播文艺节目的民生意识实质,认识其规律和特点,对新时期做好广播文艺节目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小胡一说《天鹅湖》:2004年的一天,经广台都市110频率《音乐调频》节目正在播放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圆舞曲,小胡打进热线电话,说自己不想听《天鹅湖》,“闹哄哄的”。他刚从家乡来吉林市打工,父亲就病了,自己很想他,希望电台能播放歌曲《父亲》。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文艺鉴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广播听众的审美趣味也日益多元化、多样化。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要求广播文艺节目要顾及到最基本的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政府和百姓沟通的桥梁,广播文艺工作者必须强化民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真实了解、客观反映百姓的民生诉求,通过广播文艺作品引导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清醒面对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

广播文艺作品要体现民生关怀,首先要以平民视角为切入点。平民视角就是以民众眼光、民众心态、民众语言和民众思维来记录和反映民情、民意、民生。文艺节目不是肤浅的娱乐工具,要想吸引人、感化人、理解人、服务人、引导人、关爱人,就必须放下姿态,融入到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中。

1. 深入社会和群众生活,捕捉百姓身上发生的感人故事

广播文艺是大众的、通俗的节目,不能曲高和寡。对于艺术家而言,火热的现实生活往往能触动他们内心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也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曾创作过一部广播剧,该剧根据发生在吉林市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作品中人物原型来自从小失去父母的王昱文姐弟,几年来,他们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之后又力所能及地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部呼唤人间大爱、弘扬主旋律的原创广播剧,原汁原味、主题鲜明、剧情起伏跌宕,感人至深。从现实生活的一个小侧面,反映了当今共创和谐社会的大主题,演绎了现实版的人间大爱。

2. 从现有的作品、材料中寻找人的共性,使之穿越时空距离,引起不同受众群体的共鸣

不管是文学、音乐作品,还是评书、曲艺作品,内容包罗万象,横亘古今中外,时间、空间、文化背景等差异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从平民视角出发,从人性的共同点切入,为作品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有效拉近作品与受众的距离,增强文艺节目的可听性和影响力。

3. 充分挖掘网络、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媒体作品,准确反映民生诉求

近年来,博客、微博、网络音乐、网络小说、手机彩铃、手机电视以及各种新媒体作品层出不穷。这些作品真实反映了各种生存状态下百姓的悲欢离合和内心向往,文艺编导从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艺术性和深刻社会价值的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不仅能客观反映百姓的民生诉求,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更能深刻体现新时期广播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从受众心理出发创新节目形式

小胡二说《天鹅湖》:2007年,经广台举办台庆联欢会,四位男主持人客串四小天鹅跳起了《天鹅湖》,小胡现场观看后开心地说,你们主持人真有两下子,这个节目真有意思。

确定题材后,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是体现节目价值和主题立意的最重要、最直观的切入点。

心理学认为,受众收听广播,是一项调动心理自然机制各种因素形成复杂运动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想象、注意、认同、补偿等多种心理状态。它们之间紧密相连,同时发生作用。

“认同”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认同过程中,如果客体信息被主体认可,称为“正性认同”,反之则称为“负性认同”。“负性认同”的内容通常被我们排斥、拒绝。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受众会把自己对广播文艺节目的审美走向等心理投射到节目中,以此判别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投射出去的心理内容就是“心理期待”。当某个文艺节目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时,受众就会认同它,将“兴趣点”反馈回自身,予以内化。反之,受众会产生抵制情绪,节目接受兴趣减弱,甚至放弃收听。因此,了解受众的文化、心理结构,抓住受众的“心理期待”和“认同点”,以符合大部分受众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审美习惯,在合适的时间以恰当的形式播出百姓想听的内容,这是办好广播文艺节目的不二法宝。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找准节目定位,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编辑节目内容;第二,针对受众群体的收听习惯确立合适的节目时间和节目形式;第三,深入刻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使之产生共鸣。

例如:对东北农民来说,《白毛女》比《天鹅湖》更容易接受些,二人转比粤剧更好听些……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受众收听广播的基本心理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面向东北农民的文艺节目就不能有《天鹅湖》,不能有粤剧,关键是怎样编排,以怎样的形式播出。这对广播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以说,广播文艺是编辑的艺术,大部分广播文艺节目是编排、重组过去的优秀节目。创新编排是使文艺节目由形态分散变为形态集中,化“腐朽”为神奇的二度创作过程。一档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欣赏性和娱乐性强的文艺节目必然是广播文艺工作者创新智慧的结晶。

三、用生活语言平等交流

小胡三说《天鹅湖》:2010年,小胡带3岁的女儿乘公交车,听到经广台《非funs音乐》节目“中外名曲欣赏专题”,主持人讲述了《天鹅湖》的故事梗概后播放了“小天鹅舞曲”,小胡的女儿学着小天鹅要摔倒的样子摇摇晃晃,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小胡说,这音乐越听越好听。

身处高效率、快节奏的竞争时代,人们更希望在工作之余能有一个相对放松的氛围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因此,广播文艺节目要特别重视审美和休闲娱乐功能,主持人不仅要能调动受众收听兴趣,还要精心打造轻松的收听环境。一方面,主持人要把表达的节目主题或情节用亲切、活泼的生活语言叙述给听众,使听众情感随其表达的内容起伏而活跃起来。另一方面,主持人还要做到以朋友的心态与听众平等互动交流,从而感动听众,吸引听众积极参与节目。

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以平民化的身份、观察者或亲历者的视角、知心朋友的形象同听众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与沟通,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会吸引听众更加踊跃地与节目进行互动。广播文艺节目是群众的艺术,“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受众的参与满足了交流欲望和表现欲望,使个体行为得到公众的关注与确认,从而增强了受众的主人翁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文艺节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传播。

第4篇

 

关键词:电视广告、相关名词

本文所研究的电视广告是指在中国内地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的各种商业广告。青年与青年期青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群体和一段充满希望的时期。在英语中,与“青年期”意义最为接近的词语是adolescence,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dolesecere,意思是向成熟发展。对于青年阶段的划分,各国政府及研究机构所持标准不同,因此对于青年阶段的划分,对于青年群体的认知,差异也较大。

关于年龄段的划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标准是:44岁以下为青年人。联合国关于《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中,确定15至24岁为青年阶段,这一标准基本属于国际社会对于青年定义所达成的共识。

在中国,有据可查的,关于青年的年龄目前至少有7种不同的界定:(1)共青团在团章中规定,“年龄在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可以申请加入共青团,团员年满28周岁,如果没有担任团内职务,应该办理离团手续;(2)我国的人口统计,关于青年人口有两种计算法:一种为15—24岁,一种为15—29岁;(3)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多将30周岁以下员工归于青年,列为青年工作的对象,并按此人数给本单位团委划拨活动经费;(4)全国各级各类杰出青年的评选,年龄上限一般都划到39周岁,“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杰出)青年企业家”以及“五四奖章”获得者,几无例外;(5)全国青年联合会,入选委员的年龄上限为40周岁,入选常务委员的年龄上限为45周岁;(6)企业界、科技界、文学界和艺术界等不少界别,对冠名为青年企业家、青年科学家、青年作家、青年艺术家的年龄上限,一般都到了45周岁,有的甚至高达49周岁;(7)公安部门的统计标准,青少年的年龄界限定在13周岁至25周岁。它既包括一部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法学界关于青少年犯罪是界定于此年龄段);也包括一部分19—25周岁的已成年人(统计青少年犯罪率即界定于13—25周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青年年龄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建国前,青年年龄为15~25岁,建国初至1978年改革开放初青年年龄为15~30岁,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青年年龄为15~35岁。以上是关于青年的多种定义,关于青年这一定义,众说分芸。在此,本文所研究的青年人是指19至30岁的社会大众。除青年外,本文中所出现的青年人、年轻人均指这一定义下的青年。

第5篇

[关键词] 中国动画 哲理 表达

没有人能否认影视艺术所具有的强大教育功能,这是该艺术本体特有的传播性质所决定的。同样,中国当代动画也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教化功能。但这个良好的初衷正日益成为中国动画自身发展的一个瓶颈,处于前所未有的窘境。

通俗而言,哲理是具备一定哲学基础并贯彻了一定哲学理念的观点与认识。自古以来,我国的文艺作品就承担着教化作用,从张彦远的“成教化,助人伦”,再到广电总局对于动画产业的文件中所描述的那样都具备一定的教育功能。这些都说明动画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担任教化这一责任的。另一方面,也表明需要动画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总体而言,哲理(或者简化为道理)均与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尽管众多国家/地区之间存在某些共同的哲学基础,但一个国家/地区的哲理是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与其所经历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无法回避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因此,中国动画的哲理表达无法回避中国的历史与民族文化。

作为文艺作品形式之一,动画影视作品同样遵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规律。无论题材、形式多么灿烂、复杂,其创作源泉均与现实生活无法剥离,影片必然反映现实生活,因此,动画中所蕴涵的哲理也就不再高深与遥不可及。相反,好的动画影视作品具有极强的反映现实能力。因此,可以明确的是,动画影视作品表达哲理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存在问题的是表达哲理的方式与创作者具体的把握能力。

就目前而言,中国动画影片的哲理表达能力还有相当的缺憾。动画作为一种较特殊的文艺作品,其目标群体与表述方式等与其他文艺形式应有较大差别。若在具体表述上不仔细区分与定位的话,哲理的传达能力将会大大受损,而且会极大影响动画作品的所指与能指能力。

首先,动画策划者/创作者需要仔细区分作品的目标群体。一直以来,公认的观点均是动画影片属于“小儿科”,“是小孩子看的”,虽然经学界与政府的大力矫正,特别是随着大众对动画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外动画的现状逐步了解而有所改观。但创作人员对目标群体的定位能力却没有与之快速上升,将动画影片定位于低龄儿童的现象还十分严重。相关研究表明,动画影片的接受人群早已不只是之前的低龄儿童,大量的青年、中年,甚至老年人已成为目标群体的一大组成部分。因此,制作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角色、内容设计,并且在有关哲理的表达上尽量兼顾各个层次的需求。

退一步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低龄儿童的智力与身体发育也有了较大变化。制作者不能以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判断能力与喜好,儿童的需求应成为制作者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了受众群体的需求之后才能进行有目的性的创作,哲理的内嵌式表达也遵从此规律。儿童的判断能力有所变化,若在哲理的表述上采取不变的方式,必然无法起到教育与潜移默化的作用,反而会留下国产动画影片枯燥与满口道理的不良印象。

其次,哲理的表述方式要有针对性,且要融入影片的情节之中,不做肤浅的表述。华夏民族历来讲求含蓄之美,动画的哲理表述也应遵循此规律,直白的表述反而无法起到最佳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提倡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此方式对动画的哲理表述同样适用。新的教育模式下,人越来越具有个性,即使是低龄儿童也会对频频的直白说教感到厌烦。动画作品中,哲理的表述更应与影片情节紧密联系,使观点随故事情节散发出去,于不知不觉中将哲理传达。而目前的中国动画作品中经常出现诸如“我懂得了这个道理”、“我明白了”等表述,既不符合上文中提到的目标群体细分方法,也不符合当今儿童的教育方法。

再者,从受众需求与动画的成功案例分析,可知受众观看动画影片的目的很大程度是为了娱乐。无论是低龄的儿童,还是青年与成年人都希望从夸张的造型、绚烂的色彩、离奇的故事中寻找童话般的梦,得到身心的舒适与协调,而不是为了在观看过程中听一大段的道理叙述。尽管目前成功的动画作品中有不乏蕴涵深刻哲理的例子,但其表述方式都显得隐忍而温和,与中国式的直白表述不可同日而语。从动画最初的产生来看,娱乐性也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一个方面,而众多的成功案例也表明哲理的表述方式必须符合故事情节,且隐喻式的表述。哲理的表述必须融入故事的具体情节于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中不断的向受众渗透并达到观者于片结尾之时接受的目的,而此种表述方式中国动画影片式的直白是不可能达到的。正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传播学教授格伯纳在著名的传播培养理论中提出的: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举一个例子:“迪斯尼所编制的每一个‘梦’几乎都是带有特定的教育含义,而他们将美国人所能接受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巧妙融入娱乐性极强的动画表现形式里,因而深受美国人青睐。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通过滑稽幽默、夸张的表演与镜头组接,使人们充分享受了快乐。这种愉悦的体验,一方面,出自于人们记忆结构中的经验性认知:猫在现实中是老鼠的天敌,老鼠怕猫是正常的。而在该影片中,偏偏是老鼠捉弄猫,猫常常成为老鼠的手下败将,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反现实表现手法,恰恰满足了受众潜意识中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同情弱者,赞赏弱者以智慧战胜强者’。另一方面,受众的快乐感觉来自于影片的编排,满足了受众对丰富想象力的视觉需求。事实上动画片本体元素的基本特征:夸张性、假设性、幽默性以及丰富的想象性,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建构创造性思维极好的启蒙、教育与开发。”

综上所述,中国动画影片的哲理表述陷入了较大的误区,不仅存在受众人群的定位问题,也存在哲理的具体表述方式问题,当然还有主管部门的审查机制上的问题等。但随着国家对动画产业的扶植力度的加大,对动画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笔者认为,国家在体制上为其营造宽松环境的同时,动画从业者更应仔细研究影片的目标群体,让已经成年的群体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从而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谈路明.国产动画片低幼化现象的传播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第6篇

关键词:怀旧 审美理想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92-03

审美理想是客观事物审美特征与主体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融合,蕴涵着创造者的审美态度、审美评价、审美情感和审美价值观念,是兼具美学内涵和哲学意指的“情中之象”。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有着丰富的怀旧文本和怀旧意象。怀旧主体通过这些文本和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同时也很好地挖掘了怀旧的审美价值。

一、理想情感的塑造

怀旧作为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有实践意义的情感指向。怀旧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痛苦以及美感经验的缺失,人们为了获得情感的补偿,将过去的美好情感作为一种反刍,实现情感的净化。怀旧最终指向和谐统一的美感体验,是一种审美愉悦。怀旧的内容虽然指向过去,但却是对现实的调节。怀旧者将自己的情感附载于美好的过去,通过回顾和想象来体验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安宁、恬静,使得现实中的怀旧主体的心灵在怀旧中得到净化,从而使得理想的情感长久留滞。通过理想情感的塑造,不仅创作主体能够在创作中获得情感的高峰体验,而且也能使接受主体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升华。正是通过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所创造的理想情感,从而使得出于现实困境中的人们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慰藉,怀旧因此也实现了它的审美功能。

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理想情感有:对童年的美好的向往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对于理想社会时代的憧憬;对于理想人生境界的渴慕。理想情感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趋向上的正面性。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理想情感主要指向美和善。通过积极意义的情感塑造,能够使审美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审美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避免消极的恋旧倾向,使审美主体获得情感的净化。

(二)情感的真实性。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建构理想的情感,现实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生活的真实虽然不同,但在情感的真实性要求方面是一致的,艺术真实的建构必须依赖于对生活现象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必要的加工变形。而怀旧主体在塑造理想情感的时候,必然会直指生活本质和人类心灵的力量,从而使作品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三)情感体验的丰富性。怀旧主体通过怀旧可以获得多元的情感,除了当下的情感外,还可以体验到过去的情感,从而和过去的情感发生对接和碰撞,最终将多种复杂的情感进行融合,可以瞬间尝遍人生百味,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理想社会的追寻

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意识。西方从柏拉图开始就为人类开始描绘“理想国”,一直到后来对于乌托邦的幻想,到近代对于“回归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怀旧在理想社会的追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浪漫主义运动的“回归自然”开始;到德国古典主义对“古希腊时代”的向往;再到“审美救赎”理论的发展;怀旧被看成是对19世纪中后期以来启蒙现代性赋予人类追求社会进步的信仰的一种抗衡,是对现代文明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遭到破坏后的一种拯救。在中国,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同样是思想家们苦苦追求的一种理想。在中华文明和思想基础形成的先秦时代,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更是直接地指向了过去。儒家和道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于古想社会的追寻,孔子渴望回到尧舜时代,老庄则希望回到原本的社会状态中。通过对理想社会的追寻能够使人们在心理获得一种理想家园的归属感,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个社会蓝图。

理想社会的审美特征有:

(一)虚实相生。一方面,创作主体在文艺作品中创造的理想社会具有虚幻性,是一种对现实社会存在的丑恶进行的有意的遮蔽,是在主体心理上建立的一个非现实的社会;另一方面,由于理想生活是主体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而生成的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因而它对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实在意义,能够为人们提供一条途径,使人们通向自由和光明的社会。

(二)批判性。理想的意义就在于批判现实。创作主体之所以在文艺作品中展现理想社会正是因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着黑暗和不理想的状态,通过对理想社会的追寻能够使现实中的人们重拾勇气,积极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不足,最终获得理想化的生活环境。有学者认为“在城市工业文明走向烂熟的时代,二十世纪世界上一些最负盛名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怀旧倾向。艾略特、叶兰、乔依斯、托马斯・曼的作品在这种怀旧中都流露出不同程度的神话主义,而福克纳、马尔克斯一类作家则背向发达工业社会,专心致志地去写他们想象中的小小故乡和古旧家族。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些古老的、尘封己久的日子正在活灵活现而又迷迷朦朦地演出着,构成了一幕幕带有寓言色彩的现代剧。可以说这是文学家们对现代工业文明拷问传统人文精神的一个艺术回答。”[1] (P.120 )这从反面说明了,艺术家渴望追寻理想的社会来改变现实,并通过怀旧来表达对不满现实的批判。

三、理想人生境界的体验

人的理想的存在方式始终是人类孜孜不倦要探索的一个问题。人生境界在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认为,从人生发展的角度看,“自然境界是黑格尔所谓自然的产物。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是黑格尔所谓精神的创造。自然的产物是人不必努力,而即可以得到的。精神的创造,则必待人之努力,而后可以有之。就一般人说,人于其婴儿时,其境界是自然境界。及至成人时,其境界是功利境界。这两种境界,是人所不必努力,而自然得到的。此后若不有一种努力,则他终身即在功利境界中。若有一种努力,‘反身而诚’,则可进至道德及天地境界”[2] (PP.201-202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人生境界在人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内涵,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人生更高境界的形成与人的努力与创造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审美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强化人们对自身生存境遇的审美关注,提高人们在现实生存中的审美意识,提高人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审美自觉性,激发人们在生存过程中的审美创造激情,并进而促进从审美修养到人生修养的意识转换。”[3] (P.324 )可见,只有把人生境界的生成与修养实践统一起来,通过内化审美体验才能获得人生境界的提高。

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为人们提供了理想化的人生境界。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描绘了心中所建构的古代的圣贤形象:“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4] (P.549 )尧的人生境界正是孔子所追慕和钦佩的,孔子通过对先贤的怀念和对其人格的认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要达到的人生境界高度。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层次不同,所获得人生境界的体验也不同。低层次的人生境界,像自然、功利等,往往不会使人获得审美上的享受,只能是为物所役,为物所累,难以让人生获得审美的解放。但如果有对理想人生境界即审美境界的体验,能够使审美主体获得理想化的生存方式,得到一种与宇宙万物同美同乐的感受。因此,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慕,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生获得审美解放和诗意生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四、理想文艺经典的生成

文艺经典是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的不断交织下生成的,怀旧正是在文艺审美活动和文艺发展史上始终连接继承与创新的一座桥。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审美心理,文艺审美活动中的继承与创新正是怀旧审美心理不断变迁的结果。既然怀旧是一种把过去、现在、未来统一起来的审美心理实践活动,因此作为审美心理的怀旧当然并不排斥传统过去和既有的传统文艺形式和内容主题, 但它不满足于或不停留于过去和既有, 永远保持着对未来新质的探索和求新,因此怀旧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就在文艺创作主体在怀旧的过程中不断地使客体进行着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置换,从而促成文艺经典的形成与再生。文艺经典的形成和再生同审美一样构成一个动态系统,具有生成性特征。以敦煌艺术为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到怀旧在文艺经典生成中的价值。

“敦煌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以其辉煌成就彪炳史册,而且以其不朽生命辉耀当代。”[5]敦煌艺术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文艺经典,其重要原因即在于敦煌艺术的不断生成,在于对传统的不断继承和创新。这种文艺经典的不断继承和创新离不开怀旧审美心理的作用,离不开对怀旧母题的价值追寻。王建疆教授认为:“敦煌艺术一词,是莫高窟原生壁画、雕塑、装饰艺术与现代再生敦煌舞台艺术、敦煌影视艺术、敦煌仿制雕塑和绘画艺术、敦煌工艺艺术的合称。但是,这两大艺术形式之间实际存在着既继承又超越的复杂关系及非常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其间的转换生成既勾连着宗教、艺术、文化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又是中华艺术类型由完整到残缺,又从残缺到完整并茁壮成长的历史过程,是中华艺术剥离宗教外衣而显示其独立价值的生成过程。揭示这个过程,无疑会给我们更多的关于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创新、现成与生成的启示。”[6]原生的敦煌艺术经典正是在佛教的影响下形成的,壁画中、石窟中大量地表现着宗教主题,有惩恶扬善、轮回因果等故事,有佛、菩萨、罗汉等艺术形象,以及对这些艺术的审美,这一切都使得原生的敦煌艺术构成一个审美活动系统。这里既有审美主体的创造,同时有审美的对象,还有审美接受和欣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主体的怀旧审美心理,离不开对宗教所蕴涵的救世、超脱和自由母题的不断追寻,是对宗教的艺术化。宗白华先生归结为“艺人摆脱了传统礼教之理智束缚,驰骋着他们的幻想,发挥他们的热力”的结果,它使“我们如梦初觉,发现了先民的伟力、活力、热力、想象力”[7] (P.129 )。现代的敦煌舞剧《丝路花雨》正是敦煌艺术再生的经典,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对旧有的佛教主题改造的结果,是对旧有的佛教所表现的母题在怀旧下所生成的一种创新,其所表现的仍然是人类历史上的永恒主题即友谊和惩恶扬善等。从一定程度上说,理想文艺经典的生成是怀旧主体在怀旧的过程中不断地追寻和挖掘怀旧母题的价值而达到的,与此同时也彰显着怀旧本身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肖云孺.被拷问的中国人文精神[J].新华文摘,1995,(5).

[2]洪治纲.冯友兰经典文存(经典启蒙文库)[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建疆.审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张先堂.古为今用勤耕耘,千年瑰宝耀新辉――关于开发敦煌文学遗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1991,(6).

第7篇

关键词:儒家;道家;文艺思想;比较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共同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学派,他们的思想学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儒、道两家的文艺思想作为他们思想学说中的一部分也就存在着某些差异。当然,这些差异只是儒道两家关注的问题不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因而并不是互不相容、截然对立的,并不构成激烈的冲突。下面从四个方面对儒、道文艺思想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对文学产生的根源认识有别

儒家认为文学来源于人心。代表正统儒家文学观的《毛诗大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心动情发,借语言作为工具,这就是诗。然而人的感情之激动,系受外界事物之所触发。《礼记・乐记》在解释音乐产生原由时说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虽然说的是音乐的起源,但这个原理亦通于包括文学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其中指出了两个重要因素导致艺术的产生: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心灵。儒家很注重人心在艺术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虽然它在次序上后于外物,但在重要性上却先于外物。儒家观点强调的是文学作品要能真实地反映作者内在的心灵世界,故文学之源不在外物仍在人之心。

道家认为文学来源于道,即是指文学源于具有宇宙规律意义的自然之道,这是属于道家对文学本源的认识。道家的思想是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上的。认为世界的本源于“道”,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同时,它又有自身的发展变化,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要与道合一,摒除人为因素。庄子认为一切文学艺术都只有达到了合乎自然之道的境界,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他把音乐上的“天籁”、“天乐”、文学上能超乎言意之表的境界,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高理想。然而,道家的这种观点,并不否认文学是人的心灵之创造,只是认为人的心灵最终也是自然之道的一种体现。故而主张文源于道者,但也常常以人心作为中介。

可见儒道两家对文学产生的最终根源的看法只是侧重点不同,一在人心,一在自然之道,但都承认文学是人的心灵创造之结果。

二、对文学价值取向的认识不同

儒家文艺思想强调的是文艺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思想。儒家认为文学存在的最大价值是因为它“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因为可以“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是因为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文学只有在社会中,只有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某一方面,达到了“美刺”的效果和作用,文学才成为文学,文学才有了文学存在的价值。在儒家的文艺观中,文学的功能是远远重于其本质的,它的价值就体现它具有讽谏功能。至于文学本身是什么样的,并不是儒家的文学观所关心的。

道家反对儒家教化论,追求淡泊虚静的人格境界,注重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和文学风格的自然真美。在道家看来,儒家所遵循的那套伦理标准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那么用这套标准来规定艺术的功利价值,则更是不得要领了。老子认为,不应该以艺术为手段来限制和扭曲人的自然情感,而应让人的生活和艺术遵循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以进入一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艺术是朴素的,自然的、非功利的,而只有以此三者为前提,人们的艺术活动才能够实现自由的想象和不断地创造。由此可见,道家认为艺术只摒弃人为的功利标准,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在道家的文艺思想里,文学“美”的这一面就相对突现了,而“善”的一面,即伦理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善就淡化了。

三、两种不同的审美观

儒家以“中和”为美。《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并将“中和”看作是天下最大的根本,是实际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准则,是人人必须遵循的道理。强调阴阳两极的和谐至善、中正不倚。人道取法天道,人性人情的最佳状态应该是“中和”,这种思想体现在文艺思想上就形成了儒家“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孔子在评论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内容纯洁无邪。)可见儒家的这种“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适度的“中和”之美。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要“温柔敦厚”,以有“美刺”作用,但不宜过于激烈,总之是要体现中和、遁度的原则。“中和”的审美标准,使儒家十分重视文艺作品对人的情感与理智的调适作用,一方面肯定文艺作品要真实地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并且以情感人,让读者受到情感的洗礼。另一方面又反对在作品中过分宣泄情感,要求诗人的写作应当“发乎情,止乎礼”,就是要表现合乎伦理道德的情感,而不是无节制、非理性的情感。这似乎是要在文艺作品表现情感与表现理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创造一个情与理相统一的审美境界,目的是更好地发挥文艺作品对人的陶冶、净化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点到后来演变成“以理节情”的说教,就反而变成了对文艺创作的束缚,背离了文艺创作的美学规律。

道家以“和谐”为美,这个“和谐”指的是与自然的和谐,道家的审美理想是崇尚自然,反对人为;提倡无为,反对刻意。《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天地具有伟大的美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四时运行具有显明的规律但却无法加以评议,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定规但却用不着加以谈论。圣人,探究天地伟大的美而通晓万物生长的道理。)《庄子・天道》中又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纯朴归真,那么普天下便没有人能和他比美。)可见,道家的审美标准就是这种“朴素”的“大美”,就是未经过人工雕琢修饰的自然美。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曾提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老子看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合于自然。老子把这种理想的“大音”、“大象”看作是体现了绝弃人工、委任自然的审美特征,它含有无穷妙趣,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在此基础上庄子也在他的《齐

物论》中把音乐分为三类:一是人籁,二是地籁,三是天籁。主张“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人籁是借助于丝竹管弦等人工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是最低层次;地籁须借助地窍,受风的吹动而发出音响,它虽然不属人为的乐曲,但由于还要借助于风,所以也难达到最高境界;只有天籁,是自鸣的乐曲,所以才是最高层次的音乐。庄子提出的哲学认识论,主张作为主体的人在认知客观事物之“道”的过程中,要达到、也能够达到一种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即彻底泯灭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这种哲学上的认识实际上也代表了他的审美理想。物我两忘、物我同一,与外物达到自然和谐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四、两种不同的创作心理

儒家的创作心理是“有为”。儒家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主张积极干预事物,提倡为人生而艺术,因此儒家认为文艺创作要带有目的性,作者在创作时心理上要有忧患意识,作品要能讽刺社会、干预生活,所以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说,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讲: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第8篇

三年来,为备战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获奖作品的创作者克服了诸多困难,深入基层选题、构思、编创,认真听取专家点评意见,积极研究制定提升方案,对作品进行不断修改,精益求精,使作品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更加具有竞争力。此次参加全国“群星奖”决赛,充分宣传展示了河北省群众文艺发展和创作的最新成果,讴歌了河北人民的崭新精神风貌,为河北争得了荣誉。

河北省参赛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农民工生存状态、家庭邻里关系等多种基层生活题材,具有突出的导向功能、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河北省参赛作品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具有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担当了主流文化“寓教于乐”的职责,表达了广大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怀。如丝弦小戏《枫林红了》,以我省某基层农村村支书原型改编,展现了基层农村干部帮助村民排忧解难、勤政爱民的精神风貌,歌颂了党的富民政策。方言快板《二尺八》通过人民调解员与一个普通农村大妈之间关于邻里间占地问题的调解和对话,歌颂了民族间团结融合及共同繁荣与发展的良好氛围,展示了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及人们在生活、思想意识方面的巨大变化。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参加本届群星奖比赛,充分展示了河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到了宣传推介河北的作用。如女声组合《太行谣》,以流传在太行山的美丽故事和传说为题材,以太行山区的民歌为音乐元素,以女声多声部组合和朴实生动的民谣体的演唱形式,讲述了河北历史文化传奇,歌颂了太行精神。再如器乐作品《古道乡音》,以张家口二人台民间音乐为素材,再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描绘了张家口人民在历史上积淀的丰富感情,展示了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商道百年兴衰史。

河北省的创作者们,在创作题材上强调现实性,敏锐地捕捉最新的社会生活现象;在表现技巧上善于创新,表现形式灵活,深刻反映了时代脉搏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如小品《讨薪》,该作品紧扣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代脉搏,构思了曲折的情节和尖锐的矛盾冲突,通过农民工艰难讨薪、成功讨薪的故事,彰显人性本善的主旨。舞蹈《大山・油料兵》,以军旅舞蹈的表演形式,集中展现了基层官兵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戏剧小品《修鞋的故事》是一部拥军题材作品,通过演绎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平凡的事,弘扬社会主旋律,讴歌中国梦,向社会大众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

总之,河北省参赛作品内容与题材丰富,表演真实生动,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提炼,对基层普通群众人物性格活灵活现的描绘,以及对生活中真善美的真诚讴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的价值。

为使更多人民群众有机会走近、了解、欣赏“群星奖”获奖作品,使“群星奖”获奖作品更好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起到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目前,我们正在组织“群星奖”获奖节目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巡演,在落实“文化惠民”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群星奖”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