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茶艺的意义

茶艺的意义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10 10:32: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茶艺的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茶艺的意义

第1篇

不同民族、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茶艺,有着不同的演绎程式,需要适应特定的环境,辅以特定的音乐背景,比如,茶艺表演中的恭请上座、焚香静气、活火煮泉、雅乐怡情、佳叶共赏等环节,就展现了茶艺表演的魅力。其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创作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直接影响品茶人的心境,而且对茶品的体味也能产生强烈的影响。

表演形式及品茶环境

当代茶艺表演,有着丰富多样、斑斓多姿的艺术形式,不论是什么类型的茶艺表演,同样要求与之相称的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来烘托,这样不仅可以陶冶品茶者的情操,激发表演者的灵感,增强艺术感染力,也能将茶中无法言喻的深味细腻地表现出来,更好地展现品茶艺术的魅力。由此可见,背景音乐的选择要十分考究,不能想当然地使用一些意义和内涵与茶貌合神离的音乐来作为茶艺配乐,这样的结果会大大降低品茶活动的文化属性。如果是一名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较高艺术修养的茶艺表演者,其拥有的形体艺术和音乐情感就会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如果是一名不懂得形体艺术和音乐重要性的茶艺表演者,她(他)完全可能随随便便选定音乐,去“配”她(他)自己生硬的表演,结果就会导致表演时你唱你的,我演我的,踩点、合拍、顺曲、和音、、起落等等杂乱无章。这样,茶的清雅和淡然就会被一阵快刀斩乱麻式的吼声给吼得无踪影,品茶的心情也将被破坏,反而会让人产生烦躁的负面感觉,如有些地方在表演茶艺时,将《男儿当自强》、《真心英雄》、《精忠报国》等音乐生硬地配进自己的茶艺表演中来。由此可见,选择不同的音乐背景或形体艺术创作茶艺表演艺术,通常会体现着不同的文化观和审美观,其艺术影响力也大大不同。要使茶艺表演更好地实现创作的多元化,一定要根据茶品本身所要承载的历史背景、人物形式、艺术主体、社会原理、观众情感等元素来选择音乐,例如,长嘴壶茶艺表演时,动作幅度较大,便可配上广东音乐《雨打芭蕉》、《步步高》、《喜洋洋》等节奏欢快明畅的曲目;如果动作比较舒缓时,可配上丝竹乐《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节奏平和的曲目。就目前而言,选择一些古代筝曲和当代轻乐曲作为配乐,是比较符合雅致的艺术风格的。根据了解,现在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播放频率最高的,大致有《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之类的传统曲目。古朴的茶几、雅致的环境、古老的音乐,虽然确实适合茶艺表演时的音乐使用,但也不难发现,目前茶艺表演时所运用的背景音乐,基本上还是流传已久的传统曲目,专门的茶艺表演音乐,或是专门为某种茶艺表演程式而创作的背景音乐是很少见的。偶尔在市场上发现类似的光牒,兴奋的买来欣赏,却也发现是大同小异――即在整体上基本吻合饮茶的心境情绪,但是又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尤其是在表演运用时,就觉得基本踩不上点。还有一种现象,无论是铁观音茶艺表演、普洱茶茶艺表演、碧螺春茶艺表演,还是古丈毛尖茶艺表演等等,大家用的音乐基本都是雷同的,没有自己的特色,就好像,无论是个高还是个矮,一律都定制大码的裤子一样,无所谓合身与否,只要能够套在身上,遮住肌肤即可。但是茶艺表演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美的艺术,是一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只要有可能,都应该尽力让它更加的完美。因此在创作上,多创作一些优美的音乐配合不同的表演形式,突破原来的固有的几首歌曲进行创新,是茶艺表演发展的需要。

不同品种茶的茶艺表演需要

每个地域生产出来的茶,受到地域、季节、气候、日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味道也是不一样的,且各具特色,像凤凰茶,具有特殊的花香,蜜韵,滋味比较浓,醇厚耐冲泡,初饮不习惯会觉得苦;铁观音,具有明显的白玉兰香,茶汤清爽回甘;普洱茶(熟普),滋味醇厚回甜,汤色红浓;生普滋味醇和略涩,回甘持久;茉莉花茶,顾名思义,就是绿茶加茉莉花窖制而成,具有明显的茉莉花香。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创作,也应该依据每种茶的习性,以及茶本身带给人的感受进行选择,例如:茶艺表演――《安溪茶艺》的背景音乐,就是选用泉州当地古老的南音,随着圆润的洞萧,人们仿佛看到清溪、园绿、茶香升腾之景观。在乌龙茶的茶艺表演中,常用的背景音乐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出水莲等,以及专用的茶艺配曲,来表达于会心之处,不著一言的茶艺之美,使听者在聆听音乐之际,能神游茶乡的美丽风光,享受在茶乡品茶的独特风味,犹似情闲心宁,忘却凡尘。又如“禅茶”,“禅茶”茶艺表演是将中国传统的茶艺文化,与禅文化通过茶艺表演者的艺术演示巧妙地融为一体,让观赏者在品茶的同时,真正体味“禅茶一味”之意境。茶与佛门结缘2000余年,禅茶表现了禅宗的心灵感悟。在禅家的公案中,有各种各样的动作和手势,称为手印,有静态的造型,也有动态的表演。茶艺师伴随着佛教音乐默默变换着手上的姿势,表现着禅意体验的经验。中国的茶品种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茶根植于不同的地域,承载着不同的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等信息,都拥有着自己特殊的韵味。而每个地域、每个民族,又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线条和民族乐器,在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创作上,我们应该做到像创作别的舞曲、声乐曲、电视剧主题曲、标题交响曲那样,为每一个品种的茶的茶艺表演量身订做自己的音乐,如安溪铁观音茶艺表演时,融入的泉州特色音乐南音那样,让人即使只用耳朵,也能猜出一二。至少要像禅茶表演那样,光听那圣洁的佛经和木鱼声,就能够将你我置身于寺院长廊之中。当音乐想起,伴随着优美的茶艺表演,闻到沁人心脾的茶香变可判断出是什么品种的茶,让茶艺表演与背景音乐融为一个体系。

各民族不同的茶艺表演习俗

第2篇

10多年前,在台湾,有这么一个茶馆,你不会想到他是这样经营的。

在茶馆里备着主人精心挑选的好茶,很优雅的环境,清茶馆,喝完茶由你自己定价;如果你觉得茶不好,甚至可以不付款,收银台前只有一个“良心箱”,特地不设服务员。有的时候,在客人准备付帐的时候,服务员会刻意离开客人视线能及的范围,或者躲起来。

这个茶馆的主人,就是范增平。

最富有戏剧性的是他在台北经营了10年。

茶馆是他的实践,也是一个理想的缩影。为了这个理想,他付出了300万台币和10年心血;而另外一个更大意义上的理想,到今天还在行走与实践当中。

许多茶馆或者爱茶之人都曾经受益于他浩如烟海的茶艺教程与茶文化的撰著当中。

如果只是远远地去看他的那些作品,只会以为他是一个学者,一个充满智慧的长者;等到近了,才发现,这是多么丰富的一个人物。

邂逅范增平

在广州芳村喝茶,从早上直到中午。在茶庄正在谈论茶庄主所收藏的1000片北川老藏茶,说是有20年的历史。这是一堆永远也找不到重复的茶,北川茶厂在地震中成为过往,茶却还在。茶汤并不见得艳红,仍有些许涩味。对黑茶研究不多,只是觉得似乎保存的地方不适合它的转化;或者并不见得有20年的历史。

正探讨间,门外来了一些客人,刘庄主说,看起来像台湾的范增平,留着大胡子呢。遂快步上前,相邀进店。

这是我与范增平老师相识的开始。

与范老师像老友一般,一起品鉴黑茶间,相谈融洽。马上约到广东财经学校,这是他开办的茶艺班,也是在大陆多年的实践基地。

范增平是许多人所崇拜的茶艺大师,没有想到现在越来越接近他。越接触到他,就觉得他更像一个老朋友,然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悲欢忧郁的人,有理想主义有纯真内质的人。

经验常会告诉我,应该理性地去了解某个人物。

因为你常常会因为对方的引导而进入另一个思维的圈套,盛赞的可能是一个堕落的人物。

与范增平老师接触,才发现并不需要这样。有的人看起来就像清溪,有的人虽然浅却是阴沟。

而他,是一个清澈的人。

即使他带有些严厉,那也像是造作的。我喜欢他显现弱者样子的时候,在那些往事的追忆中与对现在境地的感慨,使得他更像一个真正可亲的人。

范增平的茶艺推广

驱车前往佛山大沥镇上的广东省财经学校,这是一所百年老校,这里就是范增平在大陆的茶艺推广与实践的基地。

就在这里,范增平一直住了多年,学校条件简陋,多是睡在一间放着四张上下铺铁床的“招待所”里。

这一次要准备举办全国高级茶艺师的认证资格考试。“茶艺师”这个概念,是早期范增平等人提议并最后确定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前来培训和考试,他们大多是茶馆的经营者,在宝贵的时间里抽出一周多的时间前来,也是源于范增平的影响力。

学员当中另有来自台湾的圆诚法师,大丈夫相,一说话却发现是女众,学习茶艺更为投入与安静。

当晚我们就在学校的茶艺教室品饮。百年的老校,校区有两千多名学生。学茶的学生经层层筛选,可谓百里挑一,每一届只有20多名学生能进入茶艺班。他们清秀,清雅,气质与其他学生明显不同。

虽然茶艺只是课堂之外的兴趣课,却极受推崇与青睐,潮汕一带历来喝茶浓苦,爱茶之人比比皆是。

晚饭之后,才是我与范老的正式访谈时间。

茶道理念

范增平首创“三段十八步”来表达茶艺,以标准化来推广,这是他的理念,他认为唯有先标准,才能谈后面的个性;产业也是如此,先求规范并做好基础性的工作,然后才能有个性与变化。这是渐进式的前进路子,也是次弟而系统的工业发展方案,我以为适合中国茶产业的实际。

他认为,茶文化是中国的根本,与5000年的文化息息相关;道是什么?他说,道是规矩,是道路,是方向,没有规矩怎么谈茶道?

就像红绿灯的信号,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如果每个人都用他的标准,用他的方式,那么就可能成为“胡说八道”了。所以他坚持茶艺的三段十八步的程序。用标准来规范茶艺的操作。

20年前,他曾经提出“构建有茶有道的社会”的理念,直到今天还在努力。

对于爱茶人来说,大多会特别崇尚手工的茶,用竹炭火来焙的茶,但范增平认为,这些东西是属于赏玩的;真的产业发展,需要有科技与标准的先行,这是一个理性而务实的茶人必须要明白的。

而在这些标准之上,才有可能谈道的精神。

如果要去追问这些精神,也一样可以在方寸之间去体味。比如茶桌的黄金分隔比例,九宫分隔法,闻香杯与品茗杯的阴阳组合,太极与八卦的意义,可以在茶桌上得到充分的融合。

所谓三段,范增平认为,即《金刚经》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演绎。此即准备、开始、结束三个阶段。

我看过他的茶艺表演,每一步都从容有序,稳健沉静,他的理念,他的理想,还有他的实践,都有很多值得书写的地方。

范增平茶语:

“要个性化,先要产业化。可以用试管来培养茶苗,制茶发酵可以量化,产业质量是设计来的,就连香度和滋味也可以设计,”

“茶文化是第四产业,所谓的第四产业,就是文化与创意的产业。”

“大道无形,能表现的是艺,艺是美感,过程,作品。茶艺表演是艺术品,如同乐章。”

茶禅与修行

范增平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对“吃茶去”的公案感兴趣,此后不停地参悟,研究茶禅之义。

他是懂得禅的,在柏林寺的一次讲话中,他开玩笑地说,赵州和尚对远方不曾来的客人和近处常来的客人都说吃茶去,近处来的喝得很好,远处来的就被饿死了。为什么呢?因为太饿茶又喝得太多了!大家可以参参其中的意思。

没有意义的吃茶并不使人开悟,茶只是一个工具。

他相信,“茶是生活的禅,简单的禅”。他说:“所有的宗教教义,都可以归纳在茶里面,茶是最不是宗教的宗教。因为茶教会了人们思考,茶的本质就是最富有鼓动性与向心力的。”

他的茶文化理想最初的飞翔,始于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8年6月18日。那一天,他随台湾经济文化探问团前来祖国大陆,随后与许四海等茶界名家交流表演茶艺,人们很惊讶于他的茶艺表演。

从此之后,每年他都要奔走大陆各地,两岸的交流由此越来越深厚。人民日报盛赞他是台湾茶艺的特使。

19年前,在福建省博物馆,他策划经营茶艺居,与福州的茶艺界吴雅真老师一同打理。他们是很好的朋友,谈到吴雅真,范增平很感动。因为时隔多年之后,范增平再到福州,都是吴雅真给他订最好的酒店,吴的学生――经营福州当地最大一家素菜馆的崔榕夫妇,亲自开车为他奔走各地。

而这种茶人之间的情谊,我们常常会在很多地方见 到,他们清澈,不带私利。

范增平老师在学校住的学生宿舍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简陋。他曾问我,怕不怕太简单了。我心想,范老师都住了几年的地方,我们有什么住不下的。

他习惯于素菜,当天晚上,一份炒豆干,一盆炒得有点黄的青菜,还有一碗丝瓜汤,就是他的晚餐了。我颇为这样一个到处奔波的老人而担心。

台湾有许多的茶艺流派,这是一个经济繁荣之后的果实;而争论也时有存在,但范增平一直想独立于这些之外。

他无意去攀附某个集团,但我想,此间更重要的是他的个性使然吧。

他的茶道中有纯真的理念,这是他为这个理念必须付出的代价。

10多年前,大陆投资热,一个宁波的商人让他挂个名办个合资公司,一年给他20万,什么都不要做;在当年这类的事情很多,商人可以从避税中得到更高的收益。范增平坦言曾有些心动,却始终没有答应。

也许,遵循着这种3000年来不息的儒家文化传承,让他有这种纯真,这出于茶艺或茶道的力量,也是一种儒学实践者的得失观与立场。

堂・吉诃德的理想

再次谈到良心茶馆,他回答,所谓的良心茶艺馆,并不仅仅指卖的好茶、诚信。他说有两个方面的表达:一是喝茶你随便付钱,你觉得茶好,你付100元也可以;你觉得茶不好,付10元也可以。另外一个良心的意义,他解释,一个人,在喝茶的当下,一定会静下心来。哪怕是一瞬间的安静,也就回光返照了自己的本心,这就是良心的另一种意思。

有一个一直支持他的朋友说,你这个是艺术,但饿死都没有人同情你。

还有的朋友说,干脆塑一个菩萨像在那好了。

还有人说,开黑心茶艺馆才能赚钱嘛。

他都笑笑。每年亏二三十万,10年下来,把他300万的积蓄正好花光了。

当时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不开洋车,不住洋房,让人知道,不会从这茶馆里面来赚钱;他告诉他的学生,不要学我。

他说,那个时候想的就是,饿死了也活该,那也是一种成功;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而在于死。死得其所。

他说值得,为了唤醒人们的良心吧。

我问:如果今天再有300万,还想再做一个良心茶馆吗?

他沉思了一下,摇摇头,说不会了。

“那会用来做什么呢?”

他认为,他会把它投入到他正在推广的大众茶艺教育当中。

几年前,他就把台北的两套房子卖了,来大陆推广茶文化。他来大陆的所有机票都是自己在出,扣除各种开销,往往入不敷出。

有时候,就会特别尴尬。而对茶带着完美主义的投入,使他更像堂・吉诃德一样成为一个与风车斗争的悲剧式英雄。

他坦陈,自己也许就是那个充满悲剧的英雄。

他说,“过去的不能改变,能改变的是未来。”

生活之中

他住的房间经常不会锁门,然后很随意处置生活中的东西:因此,他的太太经常会说,你啊,可能就只会写这些卖不好钱的文章吧。他就只能笑笑。

每一年,他都会来到大陆,走很多的地方,所谈的,只有茶。

他说,茶艺之中的美,有的时候就是一种意境之美,而这种意境之美,常常会体现在一些空寂之处,一些凄凉之处……

“有时候是写意、朦胧、凄迷的,带着淡淡哀愁的感伤。”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被当权的丰臣秀吉所排挤,随时有断头之危,弄权者意欲让他出丑,让他用金属盆与梅花这极不相衬的两者来表演茶道。他思索片刻,折断了花枝,让凌落的花瓣飘在铁盆水面之上……这即是一种凄凉之美。

我想戴望舒那篇《雨巷》,也许也同样有着特别的凄美,一个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女子,撑着油纸伞,走过长长的雨巷。

范老让我帮他找到这首完整的诗。

第3篇

【关键词】茶艺 中职学生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176-02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已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容、深刻思想内涵的动态的综合体系。它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思维轨迹把人们崇尚的道德情操、人们追求的高尚品质及人格赋予具体的茶及各种茶事活动中,不仅可以修身怡情、陶冶情操,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增长人文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艺作为一门生活艺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茶为媒介进行沟通交流成为时兴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将茶艺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到了常规教学中。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茶艺教师,个人认为这门课要教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茶叶的起源、分类、加工、冲泡技能等茶艺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茶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以茶育人”的目的。以下是我对中职学校开设茶艺课对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几点认识。

一 茶艺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待人处事,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种素质,其核心是要求行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百行德为首”,道德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中职教育由于其培养目标和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中国茶艺提倡茶人精神,以茶喻人,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范增平先生将茶人的精神归纳为四点:(1)理性的思考,作为一个茶人凡事能做理性的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2)沉着的修养,坚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无畏精神;(3)坚毅的信仰,能择善固执,不畏讥怕谗,明是非、辨善恶,众善奉行,诸恶莫做;(4)正义的行为,为追求真理,只问是非、善恶,不计利害得失,只要是合乎社会正义,符合大众公平的道理,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这种精神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中职学生无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学生通过对茶艺课的学习,及对茶道思想的领悟,可自省、可审己。茶礼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了敬老爱幼,懂得了礼仪;茶事的活动使学生更加和睦相处了;茶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体验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泡茶训练也使学生养成了凡事自己动手,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二 茶艺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跨越了哲学、美学、文学、民俗及文化艺术等门类,融汇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精髓,综合了插花、音乐、陶瓷、书画、装饰、建筑、表演等领域,可谓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茶艺教学中,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通过内容丰富的各式茶艺、茶诗、音乐和茶画等形式呈现出来,吸引着学生,在欣赏和实践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人文知识,同时使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使学生感受到自信、满足和成就感。

三 茶艺课有助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茶艺是指在传统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它包括泡茶的技能、品茶的艺术,以及在行茶过程中以茶为媒介去沟通自然、内省自性、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茶艺活动以人为核心,茶艺审美以人为首。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中对人之美有仪表、风度、语言等要求。仪表美是形体、服饰、发型美的综合;风度美是礼仪周全、举止端庄;语言美是用语规范、待人诚恳。

在茶艺课上,学生通过观看茶艺表演视频,学习科学的茶叶冲泡方法、礼仪规范,在备具、涤器、投茶、冲泡、奉茶、品茶的过程中感受中国茶道所讲究的六美,即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艺美和境美。宁静幽雅的品茗环境、袅袅的茶香、甘醇的茶味,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简约之美、虚静之美、含蓄之美,潜移默化中,学生陶冶了情操,训练了得体的着装、常见的礼仪、规范的言语,形成良好的仪容仪表、礼仪和言语习惯,逐渐提升了个人的审美情趣。

四 茶艺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中职学校是直接面对用人单位的职业教育单位。现代用人单位需要的不只是直接可用的技术人才,“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已成为人员使用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其以后的成才尤为重要。

茶艺是一项协作性很强的活动,尤其在茶艺表演中表现得更突出。茶艺表演是在泡茶技艺的基础上,对泡茶的各项程序进行艺术加工,将生活中的泡茶技艺上升为一种表演艺术,使人们得到一种美的熏陶。茶艺表演一般情况下要三人同台合作,即主泡手、助泡手、解说员。主泡手负责泡茶,助泡手协助主泡手,负责焚香、赏茶、敬茶等,解说员负责各项泡茶程序的解说。在整个过程当中,要求主泡手、助泡手和解说员有良好的协调与配合,不能因为个体的独立而破坏整体的和谐之美。而在不同的场合以及泡茶任务的搭配中,有时候要求某些学生承担主泡手的任务,有时候又要求学生承担解说员或助泡手的任务,角色的变化意味着学生必须与他人紧密合作。因此茶艺表演是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协作精神。

总之,茶艺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泡茶、品茶等基本知识技能,更应重视其素质教育的功能。庄晚芳教授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培养的一种仪式。明确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未来,茶艺教学中需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中职学生。

参考文献

[1]林治编著.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2]庄晚芳.庄晚芳茶学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第4篇

摘要:对于茶文化体系来说,如果能够将其应用到整个动画电影作品设计活动中,也能够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提供重要的载体和空间,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茶文化元素与动画电影作品设计活动相结合,其必然也能够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和帮助。本文拟从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现状以及其发展要求认知,从而探究动画电影作品中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及美学意义。

关键词:动画电影作品;茶文化应用;美学意义;价值理念;文化元素

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茶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阶层中,成为集合社会科学、人文科技、自然三位于一体的全能型文化,我国人民对茶的认识也从简单的饮用逐渐发展到药用、待客、祭祀等方面,同时由茶文化衍生出的绘画书法,歌舞等艺术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可以说,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和内涵元素更为丰富。结合动画电影作品的开展状况,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元素与动画电影作品设计活动相结合,不仅可以为动画电影设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是为茶文化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可以向世界展现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价值所在。

1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分析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内涵成熟的茶文化体系,可以说该体系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多样元素,尤其是茶文化体系实际上是社会大众的饮茶习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体系化结合。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诸多元素,除了物质上的元素内容外,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也是我们应用该文化体系的重要支撑。1.1茶文化的内容分析茶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在种植、烘焙、冲泡茶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包括古老的茶道,茶诗,茶舞,茶艺表演等等内容,尤其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茶文化达到发展的高峰期,而这一时期我国的诗词文化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大量有关茶文化的作品因此流传下来,并且茶文化的发展与我国的宗教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结合了儒家、道家、佛教之后的茶文化,更是发展成为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内容。

1.2茶文化的特征分析

茶文化由于它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历史有关茶文化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神农氏时期,武王伐纣时候茶叶就已经成为了贡品,随后茶叶作为贸易产品,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重要物品;此外茶文化还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新时期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让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让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更加显著;茶文化还有民族性、地区性和国际性的特征,彰显出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茶文化体系不仅是一种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中展现的思维理念和价值内涵,而这实际上也发展成为当前我们应用茶文化体系的重要基础。

2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现状以及其发展要求认知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人们的观赏需要也呈现出了全新变化,而动画电影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元素,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诠释。通过对动画电影作品的具体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其整个设计过程,未能融入必要的文化理念,从而限制了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效果。

2.1动画电影的设计现状分析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动画电影大国,两个国家的作品也各具特色,美国的动画电影以数字化的制作为代表,主要的特点在于运用夸张的人物形象表达出“美国梦”的价值观点,而日本的动画电影则是以喷笔绘制为主,人物造型设计优美,内容含义丰富。中国作为动画电影制作的后起之秀,在不断探索中追求创新,成功制作出一大批成熟的动画电影作品,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国际动画电影制作的前列。

2.2动画电影的设计特点分析

动画电影与其他类型的电影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它善于运用人物造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注重细节的刻画让观众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数字化技术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之后让整个画面达到非常完美的效果,曲折的情节和大团圆的结局能够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鲜明的主题洋溢着价值理念,配合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让国产的动画电影作品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喜爱。但是从我国整个动画电影设计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其中缺乏必要的设计理念和价值内涵,特别是整个动画电影设计时,缺乏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合和应用,从而大大限制了该艺术体系的应用效果。

3动画电影作品中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及美学意义

随着当前人们审美理念不断变化,如今人们对美学的价值意义认知更为成熟,从以往的关注外在逐渐发展为关注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将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要求与整个茶文化理念内涵应用相结合,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动画电影作品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

3.1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电影作品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大量有关于茶文化的影视作品,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电影《乌龙小子》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影视作品可以为茶文化的传播提供合适的载体,同时通过动画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也可以让我们看到茶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借助动画人物让观众更深入了解这一文化,我国地域辽阔,茶文化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为动画电影提供大量的创作素材,借助茶文化的内涵也可以开拓动画电影的制作思路。

3.2茶文化在动画电影作品中的美学意义

茶文化的内涵丰富,由茶文化衍生出的茶歌茶舞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利用这些文化价值进行设计的动画人物造型可以让观众有熟悉感,同时在动画电影中穿插的茶艺镜头能够赋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同时茶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人们来说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可以借此促进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从美学角度出发,我国茶文化中的茶艺表演有着独特的东方之美,它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也可以说是东方文化在动画电影中具体体现。

3.3茶文化理念融入动画电影作品的价值分析

茶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茶文化与儒释道宗教的结合更是为茶文化增添了深厚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充实。近些年来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影视作者开始关注我国这一传统文化,因此,通过从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意义认知,可以看到其中存在各项元素能够被应用到当前所开展的动画电影作品设计过程中,当然,认知该元素在整个动画电影作品中的应用思路,以及其中所存在的美学意义,从而为茶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然,之所以要融入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其从实际上看,也与当前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内涵变化有着重要关联。

3.4以动画电影为载体,融入传统茶文化理念

以茶为主题,以动画电影作品为载体,加之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用观众所熟悉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让观众重新认识这一文化,从而达到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感受茶文化温润的气质。结合当前社会大众的审美理念变化状况,不难看出人们对传统茶文化体系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因此,如果能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到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理念,其必然能够实现最佳设计效果。

4结语

动画电影作品中茶文化的运用既可以为电影整体增添美好,让电影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我国古老文化的传承提供合适的载体,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到这一文化。动画电影作品作为一项系统化的设计活动,在开展该设计活动时,不仅要充分注重融入完善的设计元素,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的设计定位,通过具体元素内容的诠释和表达,从而若满足动画电影作品的设计要求。不仅如此,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涵融入到整个动画电影作品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在丰富设计元素的同时,提升整个动画作品设计活动的设计品质。

参考文献

[1]孙珊珊.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34-137.

[2]曹彦琰.传统文化中的建筑造型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152-155.

第5篇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品牌资产;普洱茶

中图分类号:F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000-00

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概述及其对大益的适用性

1.1 理论概述

整合营销传播IMC是现代营销学一种重要的传播理论,舒尔茨教授所在的美国西北大学IMC研究组从“战略性”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IMC:“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IMC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核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全面的、一致化的营销。

品牌的整合传播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由广告、销售促进、公关、市场生动化等环节组合而成,一般企业会选择其中一种为主要的传播手段,而以其他为辅助。有力的整合营销传播系统可以为打造品牌并建立品牌资产提供有力的保证,品牌意识、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和品牌形象是与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各种因素息息相关的。

1.2 IMC对大益普洱茶的适用性

由于茶产业的行业特性、产品特点,加上大益集团自身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进行营销体制创新。下面是其适用性根据:

(1)全国普洱茶品种繁多,大量劣质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很难对某个品种的普洱茶形成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来突出产品的特色,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2)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下降,传播成本上升。消费者细分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一些老茶人消费群,单一的大众媒体很难有效地向不同的受众群体传达信息。同时单一运用大众媒体,相对于综合各种传播媒介,其传播成本也越来越高。

(3)博闻集团2004年收购大益的生产企业勐海茶厂,给大益集团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为王后大益进行品牌建设和营销开展提供了厚实资金。

2 大益普洱茶的整合营销传播

2.1 广告媒介策略

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媒体策略,就无法将信息通过合理的媒体组合全面传到给目标受众,并试图感动、说服目标消费者来购买产品。大益茶业集团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招标中,以5000万元夺得特A时段和焦点访谈提要后广告投放权,成为第一家在央视招标中亮相并获成功的茶品牌企业。大益茶业不仅站在企业自身的高度来做这个广告,就如他们的广告语传递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茶有益”,这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一种呼唤式宣传,这对于企业、行业来说都是意义重大,是一个品牌制高点。在中国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前夕进行央视黄金时间广告宣传,是个非常关键的品牌举措。

2.2 公关赞助

(1)2005年:“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行”。2005年11月10日由云南省青少年展基金会主办,云南大益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的“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行”大型公益活动的大益爱心大马帮从勐海县曼贺大佛寺出发,于2006年7月1日胜利抵达圣城拉萨。这不仅仅是一次重走千年茶马古道,再现历史鼎盛时期的茶马商旅之行,同时也是云南茶界回馈社会奉献爱心之旅、民族团结之旅、云茶与藏区人民之间的生命之旅,将千年茶文化与现代文明璀璨辉映,意义重大且深远。

(2) 2006年:我的。2006年由云南大益普洱茶业有限公司赞助并提供公益支持的CCTV大益大型电视节目《我的》,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支持下,云南勐海茶厂和北京大益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我的――红色大益”爱心专项基金。红色大益基金筹措一千万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当年沿途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及助学、扶贫等项目,把爱心送到沿途的贫困地区,为《我的》电视行动增添社会效益。

(3)2007年:祖国不会忘记。2007年由云南大益普洱茶业有限公司赞助并提供公益支持的CCTV大益大型电视节目《祖国不会忘记》,自6月7日首集《沂蒙红嫂》公益活动开始,至7月7日最后一集《铁道游击队》结束,全程历时一个月,大益公益足迹东北至黑龙江漠河,西至新疆轮台,南到海南琼海,直接受益人群近万人,其中包括部队、地方、科研机构和学校等,既包括对寻访对象个体的直接慰问,也包括对相关群体的大公益活动。

(4)2007年:北京晚报“大益杯”北京高尔夫巡回赛。该比赛由云南勐海茶厂冠名举办,联手打造该比赛的有北京晚报、北京高尔夫球运动协会和云南勐海茶厂。巡回赛将一如既往地与慈善活动相结合。在每站比赛中都设立一个慈善洞,进行“大益普洱茶”慈善乐捐活动,所筹款项继续用于红色大益爱心基金的一系列爱心项目。

2.3 市场生动化

市场生动化,就是要解决一些零售终端的问题,通过气氛营造、技巧陈列等手段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大益茶业由于采取经销商网络经营销售终端,而它接触消费者的大多是在茶博会和展会,在各地举行的茶博会、茶展会上,大益品牌的知名度和亲和力制造了排队品饮、排队付款买茶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在北京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即“茶博会”),大益就将“茶文化中心”搬进了茶博会。大益的“茶建筑”凭借独到的创意,吸引了众多过往观众驻足观看、上前咨询。现实中的建筑所包含的“皇茶会”、“养生茶宴馆”和“茶文化交流中心”一个不少地完全被复制到茶博会现场。这种实景式的展台以创新的情景体验模式,使参观者可以在融合丰富茶文化元素的空间内,如观看茶艺表演、品饮陈年普洱、聊茶评茶等。

2.4 关系营销

三维营销理论认为,营销人员应该向消费者提供三候方面的利益:产品功能利益、过程利益和关系利益,当前营销人员普遍在前两个方面做的不错,但是第三个方面就做得不够好。也正因为如此,关系营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和利用,大益建立关系营销的具体措施有:

(1)皇茶会的成立。皇茶会以源源不断的高品质茶品服务会员,皇茶会的茶品均由拥有六十七年生产上等普洱茶的勐海茶厂独家供应,倾力打造最尊贵、最专业的中国茶文化会所经典品牌。对于专业收藏家会员,皇茶会还提供茶品交易平台,存茶服务、茶品鉴别服务及茶专业知识讲座等。正如大益皇茶会的宗旨:以“大气、睿智、融合”的精神特质吸引着社会精英、都市新贵、名流雅士、乃至国际皇室贵戚的莅临。

(2)北京大益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益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于 2006年3月,总面积12000平方米。中心建筑风格由中央美院专家主笔设计,悠久的茶马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建筑本身。中心形成了一套传播中国茶文化的独特方式:专业精深的茶文化交流、轻松休闲的茶饮服务、钟鼓馔玉的养生茶宴、极致尊贵的皇茶体验,中国茶文化在这里存贮、发酵,向世界传播。

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集茶事与文化活动交流于一身,地理位置优越,是京城名仕儒商的雅集之所。茶文化主题是中心推广与服务的一大亮色,植根于中华千年茶文明,融合茶道、茶学、茶艺、茶饮。中心茶艺师及工作人员以茶人事茶之心,为客户提供精确到每一个细节的专业化服务。

同时,中心也被誉为“京城最富文化气息的会议场所”,以其独特的文化定位与优雅氛围,成为举办各类文化与商务会议、论坛、联谊活动的绝佳场所。中心更定期推出传统文化与艺术大师专题讲座及艺术品展览鉴赏活动,讲展结合,相得益彰,提供高品质的综合性文化体验。

2.5 软性传播

太多的硬性广告会给人以戒备心理,而软性宣传却可以突破人们心理的防线,轻而易举地进入受众的心扉。这就是一些企业为什么设立新闻中心的原因所在。

大益集团官方主页设有新闻集萃(集团新闻和媒体聚焦)栏目,勐海茶厂主页设有资讯动态(大益新闻和媒体聚焦),皇茶会主页设有新闻资讯(皇茶快讯和大益动态),大益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主页设有新闻集萃(公司新闻和媒体聚焦),大益爱心基金会主页有新闻动态这一栏目。这些新闻中心网页对于消费者了解公司情况大有裨益,也拉近了消费者和公司之间的距离。

3 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对大益品牌资产的作用

品牌资产是靠营销活动积累起来的,因此弄清楚那些营销手段对哪些品牌资产构成成分起作用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根据日后对品牌资产评估结果进行有效的完善,对症下药。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如何,几乎都可以从营销因素找到解释,下面着重看看各种营销因素对品牌资产所能产生的贡献,如图1:

4 小结

综上所述,企业在要进行品牌建设过程中,在认识整合营销传播给品牌建设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认清它也是个耗时耗力的任务,要持之以行,从广告、销售促进、公关、市场生动化等各个环节落实措施,实现整合营销传播真正的价值,打造企业品牌,领跑竞争对手,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戴春山.整合营销传播在房地产营销中的应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

第6篇

1.1造型设计师法自然,迎合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主题,其精髓在于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思想孕育了中国茶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这一精神一方面通过茶事活动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通过对由茶滋生出的相关文化(茶诗、茶画等)的描绘表现出来。唐代陆羽主张茶事活动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如他把茶汤中的沫饽形态想象成大自然中的美好情景,“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这样就能在茶事过程中全然体会并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恩惠和深情,显得别有一番情趣。苏轼也提倡茶事活动与自然契合,他临江取活水烹茶,近距离地感受大自然的风情与美韵,追求一个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茶艺境界。此外,“天人合一”的精神在茶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肯定。如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树荫煮茶图》、唐寅的《品茶图》等茶画,展现了茶人们在古亭品茗、在山间烹茶、在江畔品饮等场景,表达了茶人们迫切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这种对大自然的独有情感与追求为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甚至一些食物的形态,都被一一运用至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中。树瘿壶就是一个明证。它以树瘿为原型制作而成,整个壶像一个古树的瘿瘤,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壶身亦被按出树瘿的肌理。树瘿壶属于仿自然形的经典作品,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在自然界各种物体的形态中,“食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人们维持生活的必需用品,同时也是紫砂壶造型设计的重要来源。南瓜壶就是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物化反映。陈鸣远的《南瓜壶》以一个饱满的南瓜作为身筒,造型自然平朴,极富生活情趣。高丽君的《呜蝉瓜壶》以侧卧的南瓜形态为造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寿桃”由于其个大、味甜、水分充足等特点深得人们喜爱,而且它还象征着长寿,这一美好的祈望使得“寿桃形”被广泛运用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中。如蒋蓉的《寿桃壶》壶把和壶嘴都由“桃枝”弯曲而成,色彩自然生动,壶形活灵活现。朱可心的《寿桃壶》和汪寅仙的《圣桃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壶体都为一只硕大的仙桃,壶上又有中桃,壶钮也为一只小桃。大师们把吉祥的祝福都寄托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家人和友人的真诚问候。此外,丝瓜壶、芒果壶、荸荠壶等作品都是以自然中的食物形态作为造型设计的。紫砂艺人不仅根据自然界物体的形态来设计成壶,还将自然界中的花朵或果实的形态加以图案化、规范化,体现了他们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有着独特的创作思维和独到的设计能力。如“壶”以瓣为创作元素,壶身由等分匀衡的瓣构成,突出了的形象特点,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菱花仙子壶”的造型也受菱花花纹启发,壶身由12条纵向等距的菱花纹样组成,花纹由壶底一直舒展至壶钮,造型生动精确。即使是几何型的紫砂壶,也是从自然界的某些形象演变过来的,如“茄段壶”“生梨壶”“仿古(鼓)壶”等,这些作品的名称清晰地指明了造型的依据,它们都是紫砂艺人在顺应自然的同时,巧妙构思及创意,对紫砂壶造型进行的拓展和衍生。

1.2造型设计蕴含茶文化“和谐”之精神

“和谐”是儒家思想的精华,表现在具体场景中,则是欢愉的、融洽的、包容的……它们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主体。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和谐精神。你看那茶画中描绘的欢乐图景(展现了一群娃娃边嘻戏边喝茶的和睦情景)、你看那茶诗中道出的和谐真谛(元代•赵孟“高侯远来肯顾我,裹茗抱被来同眠”)、你看那饮茶习俗中隐含的礼仪之道(如婚俗中的下茶礼、定茶礼、合茶礼)、你看那茶话会中弥漫的融洽气氛……这些场景统统都没有争执,没有吵闹,更没有动辄决斗。相反,这里充满了和乐的氛围,突出的是和睦共处的情景,是平静友好的态度,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这是一个和谐的世界。然而,整个茶文化的精神主体也就在这里,就在这没有矛盾的友善态度中,就在这没有冲突的相互理解中,就在这相敬如宾的祥和景象中,表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和谐”之美。“和谐”精神不但在茶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样也在茶文化的物质载体—紫砂壶中得到很好地延续和展开。表现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中,“和谐是指某一作品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要保持有机的联系,使局部细节配合适宜,使单纯的东西不失之于单调,复杂的东西不失之于琐碎,厚实的东西不失之于笨拙,灵巧的东西不失之于纤弱,从而使人产生愉悦的美感”。那栩栩如生的自然型类壶,通过模拟大自然生物的形态,把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组合成壶的各个部分,每个部分安排适当,设计巧妙,疏密有致地构成一个整体,不正体现了和谐的造型设计思想?那线条统一却不单调、图形规则却不呆板、造型简洁却又不失稳重的筋纹器型壶,不也正展现出和谐的整体形象?而大量规整的几何型紫砂壶更是典型的例证。其中“,圆”历来受到老百姓的偏爱,具体又可以分为正圆、椭圆、扁圆等多种造型,这些造型寓意着紫砂艺人在创作的同时还寄予了对生活和谐、诸事圆满的期盼。如“掇球壶”基本形体为正圆造型,通过巧妙的造型变化处理,使不同形态间过渡流畅,自然和谐。“仿古壶”基本形由大中小三个椭圆组成,各部分都设计得协调统一,壶型给人以厚重但不笨重之感。“方”是紫砂壶造型设计中另一常用造型,有四方壶、六方壶、八方壶及由基本方形延伸出的四方(六方、八方)梯形壶(如“铺砂升方壶”等),这些方型壶的共同之处就是造型方正,比例协调,有挺拔方刚之气,也有和谐统一之美,同时还象征着茶人们正气、进取的性情和姿态。此外,还有方圆结合的壶形,如均玉壶,这一壶型与中国哲学“方中带圆”的思想甚是吻合,有如天圆地方,和谐统一。这些作品都进一步说明了紫砂壶造型设计蕴含茶文化精神的深刻表现。

2茶文化在紫砂壶装饰设计中的体现

紫砂壶不仅造型丰富多样,装饰也是千姿百态。奇巧的造型和雅致的装饰相映成趣,共同造就了紫砂壶的艺术特色。从紫砂壶的装饰设计中,我们同样可以窥见文人独特的审美倾向及茶文化精神的渗透。

2.1装饰造型注重美观

美观是紫砂壶装饰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质,也是紫砂壶审美体系的核心。通常,紫砂壶的表面不施釉,其本身的造型就体现了一种装饰美。自然型类壶虽以客观自然界存在的生态为创作对象,但仍使人感到“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美观造型。在作品中,被设计得疏密有序、雅致清新的“生态”并不仅仅以其形状或色彩,更是以其神态和气韵来展现它的存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筋纹器型壶看似图形太过规则,然而细细观察,则会发现作品中的每条筋纹都会随着壶身、壶颈、壶盖及壶钮的形体变化,宽距及深浅也发生变化,而最终又高度统一。它不华丽却单纯,它无细部却洗练,它更使人感到一种精巧与饱满的美。几何型壶由于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难免给人粗略感,但通过一些颇为考究的线条设计大大减弱了这种粗略感,反而衬托出简洁、美观的装饰造型。如有的线应用于壶口和壶盖,上粗下细的形式使壶型更加安定、稳重;有的线设计在壶的腹部,不仅使整个壶更加秀气,而且也增加了接口部位的牢固程度;还有些形态优美的曲线装饰,也仍然使壶型更加整体,更具美感……正因为如此,美观已成为紫砂壶装饰造型的主要原则,它几乎统摄着紫砂壶装饰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成为紫砂壶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和评价标准。

2.2装饰色彩追求平朴雅致的效果

紫砂壶在装饰色彩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知道,紫砂壶泥料本身的颜色与烧成后成品的颜色并不完全相同。而为了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紫砂艺人需选用适当的泥色进行配比,也可以在泥料中加入少量的无毒氧化物作着色剂,以提升作品的视觉魅力。在用色时,紫砂艺人同样遵循自然界物体的固有色,追求自然平朴的艺术效果。如“茄段壶”“生梨壶”“青椒壶”等,作品颜色都与生态颜色浑然一体,显得自然而含蓄。紫砂艺人也可根据要求,选用几种不同色调的泥料设计。如“彩碟壶”,壶身选用朱红色,壶嘴的卷叶、壶把的藤枝及壶钮的花蕾和蝴蝶同样选择了与生态相适宜的绿色。这样一来,素雅的红色搭配生动的一点绿,蝴蝶仿佛在壶面上翩翩起舞,整个作品立即灵动许多。“松椿壶”色彩设计依旧贴切自然,在深紫的壶身和壶盖上塑造了几朵翠绿的松针,既平淡无华又生意盎然。其次,色彩的搭配还讲究雅致。如“御玺壶”,壶身用红色和紫褐色两种泥料绞合,打片镶接,虽然色相各异,但通过纯度和明度调和,搭配在一起温润协调,十分雅致。可以看出,紫砂艺人很注重作品的色彩搭配,在作品中几种鲜艳颜色的大面积组合几乎是绝迹的。红色、绿色等亮色的面积控制得恰到好处,不仅给人一种质朴雅致的视觉效果,而且也给整个作品增添了灵气。

2.3装饰元素富有文化气息

紫砂壶的装饰元素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主要得益于文人的积极参与和提倡。他们将茶孕育出的相关文化——茶诗、茶画、茶书法等元素运用至壶艺中,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品位。那气韵生动的笔法、饱含哲理的诗文、意境深远的绘画……本身已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再与简洁雅致的壶型融合在一起,极具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当然,这种融合是内在而非表面的,所以才成为人们欣赏和追捧的对象。陈曼生与壶艺家合作的众多作品都清晰地显现出这一融合特点,尤以“半月瓦当壶”为甚。“半月瓦当壶”造型取自瓦当,壶一面为“延年”二字,字形与壶形相得益彰,另一面为“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曼生铭”的铭文,这一铭文所折射出的人生智慧与该壶的造型极为呼应,也由此抒发了在饮茶中找寻人生归宿和蕴藉的情感。继陈曼生后,很多书画家都参与到这种形式的创作中,将更多的文化门类运用至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中,甚至突破前人的装饰手法,如瞿应绍首创在紫砂壶上直接作画镌刻,更“不受壶体面积所限,别出机杼…在壶面横书,连及壶盖”,进一步发扬紫砂壶的装饰工艺,使紫砂壶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从紫砂壶的装饰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装饰的造型、色彩及元素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采,它们在茶文化的陶冶下不断发展,自然而生动地赋予了紫砂壶细腻的文化精神和美妙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紫砂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文人朴实雅致的审美情趣。

3茶文化对紫砂壶制作工艺的意义

3.1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特色

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它的成型方法上。虽然紫砂壶的成型方法很多,但艺人们历来都推崇纯朴的手工成型法,这一普通而又独特的方法一方面满足了紫砂壶多样的造型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方法的制作过程全凭借制作者双手的操作来达到作品的诞生,所以使得作品从制作到成型始终贯穿着、凝聚着制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而恰恰是这些看不见的、神秘的、捉摸不定的思想、观念及情感赐予了紫砂壶一种人性和人情的意蕴。这即是说,紫砂壶展现的不只是一个有使用价值的对象,也蕴涵着制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正是这个方面使紫砂壶在本质上区别于那些只有功能性的器物,具有它所特有的精神内涵、意义和价值。

3.2设计制作与茶文化精神互通

紫砂壶在设计制作方面与茶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文化“静心自悟”的精神对紫砂壶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静心自悟”为佛教禅宗传播的修行理念,其讲究主体内心清静,没有烦恼,并通过静虑思索,达到大觉大悟的境界。而饮茶能使人心里不烦,不乱,正好与禅宗追求的心境相符合。在众多僧侣佛徒的推动下,禅宗理念自然而然地与茶结合起来,也造就了茶文化“静心自悟”的精神。紫砂壶的创作过程同样需要主体内心平和,清静自在,并通过奇思妙想,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这种创作观念和态度也正是紫砂大师所认可和具有的。吴云根说:“壶如人,气质为贵,此乃内在之精神,非一日之功也。”蒋蓉说:“做壶是做艺,做艺如做人,需要全身心投入,要认真做人,认真做艺。”看来,人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内心修炼才能达到“壶艺精深”(禅宗“大觉大悟”)的境界。同时,禅宗主张修禅过程的简易化,认为只要心中有佛,在哪坐禅都一样,使修行环境轻松化。而紫砂艺人也需要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创作。紫砂大师吕俊杰说:“我喜欢我的创作环境是宽松的,不受束缚的,这样才能让我尽快地投入创作状态,也更容易找到设计的灵感。”此外,禅宗灵活的修行方式也使得佛门弟子不再苦恼那些烦琐的宗教仪式和戒律,可以做一个自由的佛教信徒,他们对人生、社会和生活都充满了很高的兴致。这或许也给了紫砂艺人一些启发,他们并不局限于紫砂本身,也没有一味的沉浸在紫砂世界里,他们谈论人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所以,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寻求创新,作品中总藏存他们对人生、社会和生活的感慨,从而流露出一丝别样的生机和情意。

4结语

第7篇

小时候,春耕还未开始,母亲总是带着姐姐上山采野茶。那时候采茶人不多,乡亲们大多采一点自家够用就行;有的干脆不用茶,因为门前小溪水,清澈见底,没有任何污染,用手一捧就能入口;而母亲总是要多备一些野茶,用于招待客人,每年都让我带一些送给老师和城里的亲戚。那时对茶,没有多深理解,只知道喝茶解渴,放学回家,捧起大茶缸,一通牛饮,感觉痛快,仅此而已。

长大后,渐渐觉得茶中蕴含着许多内涵。

茶是一种礼节。来客人,第一想到的,是端上一杯热腾腾的茶,而且必须是双手端上,以示礼貌;走亲访友,接过主人端到跟前的茶杯,心理总是暖暖的。

茶是一种心情。到城里读书后,渐渐觉得茶能释放心情。无聊时,去茶室解闷;郁闷时,上茶室向好友叹苦境;高兴时,三五好友,相聚茶室,谈古论今;恋爱时,约会茶室,向女友倾诉衷肠......

茶还是一种绿色食品。 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高,能促使脂肪氧化,排出胆固醇,促进解毒作用; 茶能兴奋血管中枢,增强心、肾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肾小球过滤率,使尿液增多; 茶还能振奋精神,活跃思维,消除疲劳,增强记忆。茶还有预防癌症作用......喝茶有益健康。

茶是一部历史。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就是出自我国唐代陆羽之手。茶的发展,演绎着历史的发展。

茶更是一种文化。它是融养生文化、健康文化、旅游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的新文化。茶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活跃了旅游商品市场,还能激发人们的诗情画意。古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是受到茶的启发,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写下了不少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茶,没有浓重的色彩,只有淡淡的清香,它却有着神奇的功效。

第8篇

其实。喝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会泡茶,泡茶要按照步骤来,要自然熟悉地去泡茶,还得要有很高的稳定性,不能紧张,紧张就会不稳定,甚至出错。就不能泡出一壶好茶来。泡一壶好茶、喝一杯好茶,才算是真正的喝茶。如果要享受茶,那就得懂得茶艺了。

学茶艺。不仅仅只有泡茶这件事而已,还要懂得茶叶,从种茶到制作茶的每个过程。每种茶的好坏都会受到一定的气候、温度、高度、湿度等多种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用心做的好茶叶,价格会那么高,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了解如何选茶,找到自己喜欢的茶叶。如何泡一壶好茶。喝一杯好茶?茶筵席的设计,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营造不同的人地时事物,以及自然又有设计感的氛围,更是茶艺的重要内容。

一组茶席设计是否有水平、有深度、有广度。一般决定于茶席设计者是否用心。然而,只是用心,还远远不够。茶筵席设计是一种整体文化底蕴。是茶文化的根底和设计理念的综合体现。如果设计者没有足够的文化深度、没有理论、没有学理。那么茶席就会流于肤浅的摆设,变成没有设计只有布置,这种布置没有经过思考、发想、构建,主题不够明确,布局不够统一,甚至有些茶席缺乏茶文化的知识,只适合观赏。不具备泡茶、品茶的功能。茶筵席是一种应用艺术。是一种生活艺术,主要是能用,不能用就不能称为茶筵席设计了。茶艺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茶席摆设除了要很用心去思考该如何摆设外,设计者本身也需要接触很多自然艺术的灵感。真正好的茶筵席设计者,是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学习相关的知识,再融会贯通到茶筵席设计中。

茶艺工作者的仪态很重要,一起品茶的茶侣礼仪也是不可少的,除了服装仪容不可随便外,就连坐姿也不能马虎,谈话也不可大声喧哗,品茶也最好把茶汤都喝完。有些人认为喝茶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其实参加茶筵席聚会。是一点都不能随便的。

从红茶、绿茶、乌龙茶,到现在人手一杯或一瓶的液态茶,现代茶文化经过不断的推广演变,已经成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饮茶已是大众化的时尚,茶艺也就跟许多专业知识一样,成为现代人应该学习的生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