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0 14:54: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碳中和基本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I词】:风景园林;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低碳经济;低碳生态环境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环境保护者提出了“低碳”生活,强调它对于环境的重要性,就在这时,风景园林建设者也提出了把低碳与园林建设相结合,低碳风景园林建设就成为了人们大力推广的城市建设项目。
1、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产生背景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这一概念,最初是针对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导致的各方面问题,以及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日趋短缺的问题提出的。1750 年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就开始在城市中大量兴建生产工业、加工制造业和交通建设等企业,这些大中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一次性传统化石能源,然后会产生并排出许多类似于二氧化碳等造成温室效应的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会导致显著的全球气候变化,如近几年一直出现的全球变暖、全球变冷等极端变化。全球的环境事件和许多极端气候,威胁了全球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仍在不断攫取这些资源,能源消耗不断增长,世界对于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加快了进行现代化的步伐,城市化和工业化大步向前推进,一些相关的高耗能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由此导致了能源的高速攫取和高增长态势。同时,由于小康社会的全面普及,经济和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步提升,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要进一步提升,人们越发重视环境保护,对于生态文明有着强烈的渴求,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前提下,提高城市中风景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逐渐被提上日程,受到重视。
2、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主要功能特点
2.1低能耗
为保证风景园林的高效性建造,应该提倡使用低能耗产品,解决能源的高度消耗这个问题。风景园林的建造过程过于复杂,在生产、建造中和建造后的运行和拆除过程中会过多地消耗能量。为保证低能耗的目标应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建造,例如短距离选择建筑材料,减少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选择低碳建筑材料,减少对钢筋水泥的使用量,这样可以降低总体的能源消耗。还可以使用一些再生性能源或是采用太阳能发电,选择一些容易种植、寿命长的植物。不要过于的强调景观效果,过度使用装饰性材料,尽量不使用玻璃幕墙。
2.2提升能源效率
传统的园林营造和使用通常使用大量的木材,尤其以一些古树和大树为最,使用一些诸如水泥、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这些对于后期的维护会产生大量的能源资源浪费,更新时一般会对旧材料进行丢弃。低碳风景园林更加倡导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通过对原有材料的重构、创新设计进行再次利用,这些都会无形中减少碳的排放,提高了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
2.3增强风景园林的碳汇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碳汇功能是大自然自身所独有的,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与工作,将二氧化碳等大气中所含的温室气体进行加工、吸收、分解,最后将产物汇聚到它们的根部或土壤中,以此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碳汇是减炭的方法之一,而且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据测算,1 hm 2 草坪每年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它们每年大约都能吸收870 kg 碳当量,林木对于碳汇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林木每生长 1 m 3 ,就能够吸收约 1.83 t 的二氧化碳碳当量;1 hm 2 阔叶林每年大约能吸收 360 t 碳当量;1 hm 2 针叶林每年大约吸收 930 kg 碳当量。由此可见,形成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建设目标,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必须要保护生态环境、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护湿地、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绿化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措施实际上是在固碳减碳。因此,低碳风景园林营造提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碳汇功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要则
3.1减少风景园林中的碳足迹
人类活动中会释放出一定量的温室气体,人们吃早餐、开车、采暖等等活动都会留下碳足迹。在进行风景园林的建造过程中,总设计师要对于“碳足迹”这个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要充分理解风景园林营建过程中的碳足迹,这有助于园林设计师认真思考低碳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营造。每一个建造项目都应该进行碳排放的估计,严格进行限制。在建筑的施工前、中、后都应测量碳足迹,保证建筑符合要求也满足低碳生产的要求,确保该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初始建造时会大量地使用一些机械化设备进行操作,这些大型机械会造成碳排放量过度,因此,设计师要对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景园林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减少工程作业对土壤和植物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3.2选择碳友好的园林材料
园林设计师影响碳排放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选择碳友好的材料,其衡量标准是着重考虑材料的碳成本,园林材料的地方性也应作为碳友好材料的选择条件之一。
3.3保证园林的使用期限
风景园林的使用期限一般是 20~30 年,但是在高速化的城市建造下,风景园林的使用寿命更是大幅度缩减。为了保证园林的使用期限,在进行建造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建造,保证园林的美观性以及实用性,保证后期不被过多地修改和移除。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最好是采取经典式,不会过时的美,减少后期的碳排放量。
结语
随着资源的不断使用消耗,可利用资源的不断减少,以低碳为主旨的建筑设计理念将成为社会生态建造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特点的分析和对其建造要则的探讨,指出在现代风景园林建造过程中低碳理念的重要性。希望在建筑行业尽快形成低耗、节能、低污染的新局面,营造良好的生态新风尚,建造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的社会。
【参考文献】:
所谓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按照一定的程式,包括特定的顺序、线索、条理、步骤和规律来展开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以过程的有序性为特点,跟逻辑思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其特殊的序――即逻辑或规律;有序思维不一定是逻辑思维,它通常是相对于无序思维而言诉,其对立面是无序的思维。
1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有序思维教学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度,提高思维活动的实际效益;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无序思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效率很低,更不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
2有序思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化学中的有序思维首先表现为化学的学科思维,如物质分类思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对称思维;守恒思想等等。运用这些思想可以解决很多化学问题。从具体的认知操作角度看,有序思维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2.1分析有序性
例1:现有Fe、Cu组成的合金,其中Fe、Cu的总物质的量为a mol, 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研成粉末后,全部投入含有b mol HNO3稀溶液中,微热使其充分反应,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用微粒的符号填写下列空白: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和残留固体成分的可能组合有:
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还原性顺序Fe>Cu>Fe2+>Fe3+,再按硝酸的用量从少到多的顺序,按照这样的合理的分析思考顺序,得出以下结论:
2.2推理有序性
同分异构体知识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它的综合性强,既是高考的热点,同时也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书写同分异构体的过程中,常常不是多写就是少写。所以,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是非常必要的,有序思维方法特别适用于书写同分异构体。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一般顺序是:(1)官能团的类别异构:是指由于官能团的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2)碳链异构:是指由于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3)官能团在碳链上的位置异构:是指由于官能团取代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按照这样的思维顺序思考,同时考虑碳链的对称性和等效性,就能很好的解决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问题。
例2:写出化学式为C5H10O的有机物的可能结构简式。
最后将各有机物按碳四价原理补足氢原子即可。
2.3计算有序性
化学计算过程,实质上是对化学问题的数学处理过程,即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中的量进行处理和确定的过程。它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溶液组成知识为基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有关化学量及其运算方程作为确定有关量的特殊工具,理解和运用化学概念、化学原理,进行分析、综合、对比、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化学计算题一直被学生认为是难题,甚至有学生放弃计算题。对于有些计算题,如果能有序地思考,能使分析的结果清晰、明了、简捷,使解题的思路顺畅;能从题给信息的各个方面入手,考虑到各种可能情况,使解答完整准确。
例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将燃烧后的产物溶解在60mL浓度为2.0mol・L-1的盐酸中,再用20mL 0.5mol・L-1 NaOH溶液中和多余的盐酸,然后在此溶液中加过量的碱,把氨全部蒸出来,用稀HCl吸收,稀HCl增重0.17g,求镁带的质量。
分析:从题中叙述可看出至少涉及十个反应,条件多,反应关系多,但是如果用路线图的方式可以简单的描述如下:
然后根据最终溶液只是NH4Cl、NaCl、MgCl2溶液,再利用离子的电荷守恒求解如下:
2×n(Mg2+)+n(NH4+)+n(Na+)=n(Cl-)
[2×n(Mg2+)+ +0.5×20×10-3]mol=2×60×10-3mol
n(Mg2+)=0.05mol
3高中化学培养有序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3.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营造有序思维的前提
知识是思维的前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注意渗透有关的学科思想,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训练,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知”到“通”,由“知”到“用”,由“会(用)”到“活(用)”,做到触类旁通。
3.2精心设计问题,激发思维有序性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有序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3.3通过适当练习,加强有序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了思维方法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思维方法。要能够灵活运用,还必须经过适量的练习。在有计划、分层次的练习中反复运用已学过的思维方法,强化它们在头脑中印象,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逐步得到提高。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而且学生之间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回答能有效地激发思维,从而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序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养成有序思维习惯后,掌握知识将更系统,表达更有条理;分析和推理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等都会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志远.有序思维规律与高三化学教学[J].化学教学,2007(11):25-26.
[2]陈建荣.有序思维与解答化学开放性试题[J].中学理科,2004(12):11-12.
1设计思想分析
本案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在建构主义教学观、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观的指导下,以实验和网络为交互平台,创设真实的情景,把“”的知识“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实三维目标。在预设中,突出变废为宝、组装微型实验仪器,把“观察与思考”转化为“活动与探究”,并设计开放性的思考题,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成式课堂。
2 教材分析
新课程,新标准。《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课提出了三维目标,即了解硝酸的性质,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知道硝酸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结果的关系。
初中《科学》中明确指出,硝酸是一种强酸,且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介绍了酸的通性。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从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特性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不稳定性,进而以工业制硝酸为背景,引出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的转化,这样做是对初中内容的深化和完善。不仅能巩固《化学1》中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概念,也为《化学2》形成元素概念和元素周期律提供感性材料。体现了新教材对知识的“螺旋上升”的编排特色。
3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认识到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知道从物质的属性、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特性三大角度走进物质,能用已学的基本概念分析、解决问题,已基本具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1)认为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为氢气;(2)对铜和稀硝酸反应起时观察到的红棕色气体,误以为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氮等。学生遇到问题时,可能会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可以查询资料、进行理论推导或实验探究;也可进行类比学习、对比学习、归纳学习等。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硝酸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硝酸的工业制法,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硝酸的性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历程。
(2)通过网络搜索、网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进铜和浓硝酸的实验,感悟实验就在我们身边与实验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硝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感悟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质疑、崇实、探索和求真, 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勤于动手的态度。
(2)通过硝酸的用途、工业制法和学以致用,关注化学的运用和科技的发展,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5教学重难点
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用探究的方式,认识硝酸的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6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了对教学资源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硝酸氧化性的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和结论的多元评价策略等。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进行信息情景设计、网上搜寻和播放实验录像;采用组装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教学。
7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酸的通性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以及浓硫酸的性质。
(2)教师深入了解教情、学情,有的放矢地做好多维的、弹性的预设。
(3)教学场所是有多媒体的电脑教室。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如下:
[随堂实验]:2支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10 mol・L-1的浓硝酸和1.0 mol・L-1的稀硝酸(分别放在从医院回收附有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如青霉素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2个胶塞。
[演示实验]:1瓶浓硝酸、1瓶浓盐酸、1瓶紫色石蕊试液、1瓶久置的硝酸、1支试管。
8教学过程
8.1情景导入,从生活走进化学
[学生] 以“硝酸的用途”为关键词,网络搜索。
互相交流结果,了解硝酸的用途。
[教师导课] 硝酸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让我们探究硝酸的性质。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是信息容量很大,信息速度也很快,它包容了生活、生产和新科技的所有信息。网络把学生的生活时空大大地拓展,从更广阔的生活时空走进化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8.2自主学习,激活元认知
[自主活动一] 实验桌上有一瓶浓硝酸。请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主要是网络和课本)或简单实验找出硝酸的物理性质。(过程和结果略)
[自主活动二] 请同学们回忆、整理已学过的硝酸的化学性质,并用一种代表物写出离子方程式。
[已有知识]
(1)使指示剂变色: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3)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OH-=H2O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2H++CuO=Cu2++H2O
(5)与某些盐反应:2H++CO32-=H2O+CO2
[板书]一、物理性质:无色、挥发性的液体
二、化学性质: 1. 酸的通性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和潜能,确信他们完全能胜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8.3合作探究,构建新知识
[教师演示] 往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学生]观察现象:溶液颜色先变红后褪色。
产生困惑,形成认知冲突。
联想推理:
学生甲: 假设1. 与次氯酸类似,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学生乙:假设2. 与二氧化硫类似,浓硝酸与石蕊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等……
设计实验方案,互评:
假设1方案:
学生甲:铜与硝酸反应;
学生乙:碳与硝酸反应;
学生丙: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
假设2方案:把褪色的溶液加热,观察是否恢复红色。
[教师演示] 在试管口套上气球,把褪色的溶液加热。
[学生] 观察现象:溶液没变红而是变黄。
产生困惑,再一次形成认知冲突。
[教师出示] 一瓶久置的硝酸。
[学生]观察、比较、推测原因。
进行结果分享、互评。(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播放] 硝酸受热分解的实验录像:
[学生] 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判断:假设2失真。
困惑:硝酸真的具有强氧化性吗?
[板书]2.不稳定性(具体略)
[教师层启] 大家俨然是小科学家了,硝酸是否具有强氧化性呢?大家设计的共同出发点是取还原性弱的物质与硝酸反应。大家思维开放、活跃、有创意,但课堂上准备的药品和仪器是有限的(展示随堂实验的药品和仪器)。我们先制定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吧。
[师生合作] 步骤:(1)把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直接插入小药瓶的胶塞,吸取0.5 mL浓硝酸(或稀硝酸),拔出后立即将针尖插入胶塞,以防漏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2)拿去胶塞,再往针筒里吸蒸馏水至2.5 mL(注意与前者反应剧烈程度的比较),插上胶塞,观察并记录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把针筒倒立,拿去胶塞,往针筒里吸入适量空气,观察并记录现象。
(4)最后,往针筒里吸入2.5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针尖插入胶塞。
[生生合作] 两人一组,同时进行浓、稀硝酸的对比实验并记录现象。
[学生甲] 铜与稀硝酸反应,观察到的也是红棕色气体,其还原产物也是NO2。
[教师] 学生甲事实求实的治学态度值得发扬。为什么学生甲的实验现象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学生] 讨论,交流。
一致认为:在实验前未把针筒的活塞压紧,筒内尚留有空气。
[学生甲] 那还有更好的装置吗?
(在此,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关于装置改进方面的见解,这又是一次课堂生成的好机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可把它处理为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化学实验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而且现象直观、真切、说服力强。在教学中,笔者回收了医院里的一次性针筒和带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变废为宝,积极进行实验改进,把铜和硝酸的反应“观察与思考”改为“活动和探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新知识。由于针筒和小药瓶密封性能好,本实验几乎实现了零污染,是环保教育的好素材。
[问题解决] 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金、铂除外)反应,为什么可用铝制容器或铁制容器储存和运输?
[学生] 查阅课本,得出答案。归纳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
⑴ 几乎能与金、铂外的所有金属反应, 一般情况下: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2;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
⑵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⑶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板书]2. 强氧化性
(1)与不活泼金属的反应(略)
[学生] 网络搜索关键词:碳与浓硝酸反应
观看网络动画: 碳和浓硝酸反应
[生生合作] 观察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略)
[学生] 书写假设1的方案3―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三大强酸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交流、汇总。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性组织者把新知识通过已有知识的桥梁作用,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形成有意义的新知识。
[教师]顺势指出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硝酸?请思考课本中的问题解决,总结硝酸的工业制备原理,知道硝酸的工业制备流程。
[学生] 思考、讨论、交流、补充。
[板书] 三、硝酸的工业制备(略)
设计意图: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整和课程资源,实践“用教材教”,突破传统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物质中心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把“”的知识置于真实的情景中“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一层层揭开“包装”,经历获取真知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方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采用了实验录像、动画实验和随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8.4合作总结,促进学后反思
[教师启迪] 硝酸的性质主要有哪些?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获知的?今后,我们将如何更全面地学习物质的性质?
[生生合作] 从方法和知识上对课堂进行梳理:
(1)硝酸的物理性质:看一看、闻一闻、查一查、试一试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从物质的属性角度
2)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
3)从物质特性角度
(3)硝酸的工业制备
1)制备原理
2)制备流程
设计意图: 反思使人进步。探究式学习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后反思,不仅能及时地落实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8.5学以致用,从化学走向生活
[学生] 阅读资料,解释现象,交流看法。
2005年12月14日下午1点左右,一辆运载着48 t浓硝酸的槽罐车在途经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北环西路庄桥段时,突然发生泄漏,不断有黄色的烟雾冒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马路旁靠近黄烟的植物已经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而距事发地点不远处就是村庄。接警后,市消防、公安、环保、安监等部门启动了化学危险品紧急处置预案。50余名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了现场。
(1)记者看到的黄色烟雾,是烟还是雾?
(2)观察硝酸的颜色,为什么"烟雾"是黄色的?
(3)马路边上的植物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推测硝酸具有什么性质?
(4)假如你是消防队员,将启用什么紧急处理方案?
9板书结构设计
参考资料:
[1]卢建筠主编.《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2004,5.
关键词:化学课堂;实效性;有效教学;实践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仍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痕迹,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缺乏有效性是新一轮课改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因此,对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缺失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创新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解读有效教学
目前,对有效教学的界定,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有专家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在完成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有专家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要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不管专家如何定义有效教学,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教学的有效性总是指向两个维度:第一,教学的质量如何;第二,教学的效率怎样。根据专家的观点和新课程理念,我们对有效教学的解读是:一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指标;二是以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三是关注教学效率,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四是以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关注自身的发展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缺少生命和活力”;宋秋前教授根据多年来课堂教学研究经历,认为现代课堂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有效性缺失、创造性缺失、主体性缺失、情感性缺失四个方面。在这里,笔者通过多层面的调查和观察,认为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堂设计僵化
通过对化学教师备课本的检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在备课时只写上这样几栏: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最多加上实验准备。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教师还是以知识为本位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时,一般教师只注意思考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忽视整个教学单元或者教学长段的整体研究和规划。即使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经常是注意思考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忽视对学生多方面发展和需要的研究。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往往只注意局部而忽视了整体。
2.课堂提问死板
近年来,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果有了显著的改进。但是,必须看到,目前化学课堂教学提问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很多教师在提问中重结论、轻过程,只追求正确答案,漠视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问模式单一,而且缺乏恰当的总结和鼓励性的评价。
3.课堂探究滥用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滥用探究教学法,误认为一切知识都应通过探究的方式获得。其实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而探究式学习受计划性差、过程较长、耗时较多的限制,有些内容并不适用。在当前的化学课堂中,热闹的小组合作学习随处可见,但是合作探究显得苍白无力,小组成员间缺少明确的分工,只是一场让优秀学生更优秀的游戏。
4.课堂反思缺失
这里,课堂反思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时的反思,也就是对课堂调控的反思;二是对课堂教学过去时的反思,也就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第一方面的缺失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进行状态感觉不灵敏,感受和感知反应迟钝。第二方面的缺失表现在教师不能及时地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效率。
四、优化化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1.优化教学环节,构建互动课堂
新课程的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要注重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尽可能向着“规定教学时间有效教学时间主动教学时间成功教学时间”的方面转化。
因此,面对新课程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既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设计能够真正成为有效、成功的教学。
(1)精心设计教学,减少低效环节
课堂中的几个大步骤又分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在教学设计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
案例1:“甲烷”引课教学片段。
学生活动:表述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特点。
探究:已知甲烷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5%,氢的质量分数为25%,请同学们计算甲烷的化学式?(教师给出2分钟的自主研究时间,其实学生在初中就学过甲烷的分子式)。
学生活动:异口同声地回答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教师活动:甲烷结构、性质……
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仍然假设学生没有学过甲烷,“虚拟”由探究活动导入,经教师这么一“引”,学生有可能不是“进入”学习的情境,而是“淡出”了学习的体验,教学环节设计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也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实际上,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对整个教学体系的不熟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应建立在对整套教材和教学目标十分熟悉的前提下,做到详略得当。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换用一种比较直接的方式。
教师活动:大家在初中就学过甲烷的分子式,还记得吗?
学生活动:异口同声地回答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教师活动:很好。那么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是如何分布的呢?
学生活动:猜测可能有两种结构──平面正方形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
教师活动:究竟甲烷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呢?(实物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由结构过渡到对甲烷性质的学习中。
经过这样的设计,课堂教学很快进入学习的重点,不但有效完成了教学目标,师生的互动也比较好,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并赢得了更多的有效时间。
(2)突出生本意识,激活学生思维
在有限的课时内,模块知识容量大,各模块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结点。要体现学生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教学的主人,必须把教学过程本身建构成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而且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选择合适的素材,讲究一定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去自我发现,在问题解决中自主构建知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智慧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案例2:氯水成分的探究学习。
教师演示:氯气溶于水得新制氯水,然后将新制氯水、氯气和蒸馏水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教师设问:进行对比,有何差异?
教师设疑:氯气溶于水时有没有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何用实验证明?
学生探究:实验1,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观察现象。现象为试纸先变红,然后慢慢褪色。
教师设疑:试纸变红说明氯水呈酸性,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那么生成什么?
学生回答:盐酸。
教师追问:如何证明?请设计实验并验证。
学生回答:检验Cl-,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学生探究:实验2,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观察现象。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结论是有Cl-生成。
教师设疑:实验1中试纸褪色,那么新制氯水能不能使其它有色物质褪色呢?
学生探究:实验3,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两滴品红溶液,观察现象。现象为品红溶液由红色褪至无色。结论是氯水具有漂白性。
教师追问:实验3进一步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那么,什么物质有漂白性?盐酸吗?
学生探究:实验4,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现象。现象为试纸变红不褪色。结论是呈酸性,不具有漂白性。
学生探究:实验5,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再向试管中加入两滴品红溶液,观察现象。现象为品红溶液不褪色。结论是进一步证明盐酸不具有漂白性。
学生探究:实验6,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放有干燥红纸条和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观察现象。现象为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纸条褪色。结论是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
师生总结:通过对氯水成分的探究,可知氯水的成分有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具有多重性质,即强氧化性(含氧化剂Cl2、HClO)、酸性(HCl的强酸性、HClO的弱酸性)、漂白性(含HClO)与不稳定性(HClO见光分解),与AgNO3发生反应(含Cl-)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和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让他们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既较扎实地获取了有关氯水的知识,又训练了以实验为手段的探究化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在自我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激发了学习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发展智力。
2.突出主干知识,优化教学时间
(1)精讲重难点和关键点。旧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收效甚微。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生活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地取舍或调整,抓住教材的重点、教学的难点、问题的关节点和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讲清知识的含义、结构、层次,讲清知识运用的方法步骤,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案例3:有关“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让学生直接观察1mol不同状态物质的体积,然后引导学生讨论。
讨论交流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讨论交流2:在物质的量一定的前提下,哪些因素影响气体体积的大小?如何影响?
学生活动:概括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师讲述:重点阐明这个概念的四个要素,即条件、物质的量、物质状态和体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在“标准状况”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这样教学思路清晰、层次鲜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步步深入,使学生快速掌握了重要的概念和理论,教学效果远比平铺直叙要好。
(2)选择核心内容探究。课堂的探究性学习,目的在于通过亲历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探究能力,同时加深对探究的理解。但考虑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但是核心内容、重要环节等设计成探究活动,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案例4: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教学
教师活动:
①提早布置作业,用0.1mol/L NaOH中和20.00mL 0.1mol/L
HCl时,加入不同体积的NaOH溶液的pH值。
■
②课堂上按计算结果描点。
③设计系列问题启发。
思考一:在滴加到19.98~20.02mL的过程中pH变化了多少?
思考二:求NaOH滴到19.98mL时盐酸被中和的百分数。
思考三:由此判断滴定终点是否需要pH=7?
思考四:滴定终点在多大的pH范围内,实验误差其实是很小的?
学生活动:在计算作图描点问题思考讨论体会突跃的原因,从中和滴定过程的pH变化与所加NaOH体积的变化规律中感受到,只要选择在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不会产生大的误差,为实验化学中强碱滴弱酸的指示剂选择打好认知基础。
整个过程中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这比教师费力地讲解效果好得多。最值得探究的内容,应该是对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3)建构知识网络体系。学习化学,要记忆的内容很多,不可能见什么记什么,见多少记多少,可以对基本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整理知识,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案例5: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硫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哪些?列举一些含硫元素的物质,并按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教材93页交流与讨论1。
师生总结:主要化合价有:-2、0、+4、+6。
-2 0 +4 +6
S S S S
H2S S SO2 SO3
H2SO3 H2SO4
Na2S Na2SO3 Na2SO4
HgS CuSO4
教师提问:人类对硫元素的利用,从本质上看,就是实现硫与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转化呢?
学生答案:学生逐一回忆:元素处在最高价(+6)只有氧化性,处在最低价(-2)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0、+4)既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学生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制备路线,教师小结)
■
教师引导:写出每步转化的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
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将内容广泛、题材新颖,类别多、名称多、反应多的化学教材内容体系化、网络化,大大简化了教学内容,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既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又能节省教学时间。
3.优化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1)内容情境化。将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蕴含在一定学习情境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自我发展。
案例6:有关“氯气的性质的应用”教学片段
背景材料:某自来水厂一车间内发生氯气泄漏,而自来水厂附近就是一所中学和居民区,将氯气的性质应用在自救或救人的场景中。
情境设置1:当氯气泄漏时,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呼吸感到困难,人群躁动起来,居民非常恐慌。假如你在现场该如何自救?
教师追问:往上风向跑还是下风向跑?往地势高处跑还是向地势低处跑?
情境设置2:当时没有防毒面具,可以用湿毛巾护住口鼻,毛巾沾上哪种物质(氢氧化钠、小苏打、氯化钠、氢氧化钙)的溶液效果会更好?
小组讨论: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呼声较高,并说出自己理由,选择氯化钠的其次,选择小苏打的较少。最后经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答案。
情境设置3:这危难的时候如何帮助那些不懂化学知识的普通人,让他们脱离险区?
学生活动:议论纷纷,想各种办法,也深感责任的重大。
最后质疑:当有人氯中毒呼吸困难时,能否采用徒手式的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帮助抢救?到了安全地带后能否做剧烈运动?为什么?(课后请学生查阅资料,相互交流)
情境化的处理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并且印象深刻,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上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内容生活化。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进行教材整合。
案例7:“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碘的提取”教学
质疑1:怎样使海带中的含碘物质溶于水?
质疑2:海带中的碘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如果以I-离子形式存在,怎样使其转化为I2?何种氧化剂比较合适?
质疑3:如果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O3-离子形式存在,怎样使其转化为I2?何种还原剂比较合适?
质疑4:怎样检验生成的I2……
这些问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围绕海带的去污灼烧溶解过滤氧化检验等实验环节,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教学效果较好。
(3)内容原型化。所谓原型,指学生头脑中已经拥有的问题解决经验、水平和知识内容。化学知识间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互联系,尤其是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质,类似操作具有相似原理。因此,在内容广泛、题材新颖的化学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物质性质、原理的相似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8:“电解池原理”教学
复习:原电池基本概念,如电极的反应方程式、正负极判断、形成条件等。
学生回忆:原电池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原电池”原型。
教师引导:逐步学习“电解池原理”的基本概念。
师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原电池)为原型基础,采用与其类似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引用原型中所含知识的能力来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五、优化化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反思
通过实践探索,笔者感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课时教学时间有限性的矛盾,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在优化、整合、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思考。
1.研究教材,做好铺垫工作
课时有限,教师必须合理把握教材的深广度,除了研读课程目标、查阅后续教材外,在必修模块的实际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真实基础,还要做一定程度的铺垫工作,有时是对本堂课的学习做铺垫,有时是为后续学习做铺垫等。铺垫合理才会对教学的有效性起促进作用,若铺垫不当容易背离教学目标,又浪费时间。
2.研究课堂,学会多方位预测
新教材中探究活动较多,学生知识、能力的建构,很多时候需要以实验为基础,倘若出了意外,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当面临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质疑时,教师如何抓住现成资源进行导学?遇到此类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3.研究学生,注重情感交互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水平等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用真心、用真情去感悟学生,有时比多上几节课还要有效。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有利于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回溯性的研究,一个教师只有做到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才能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在教学中独树一帜,逐步向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课堂,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最丰富、最富有意义的舞台。要让课堂成为精彩的舞台,教师就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做起,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解读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真正走出新课程教学的种种误区,教学中因“材”而异,因人而异,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2]王祖浩.教学情境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一、知识点评
复习时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键概念: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起始密码,终止密码,基因,编码区,非编码区,外显子以及内含子;
2.重要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3.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
4.基本规律:DNA碱基数目或比率计算,DNA、mRNA和氨基酸数目关系计算。
二、知识拓展
(一)关于遗传物质的科学探究性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对于这两个经典的探究性实验,同学们除了熟记实验步骤和设计原理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考点:
1.把握实验设计的思路:
将DNA和其他物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所有这些物质在遗传过程中的作用;
2.理解实验过程的实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将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后,使其与受体细胞的DNA重组。通过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来证明外源DNA携带了遗传信息;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来证明亲代噬菌体中只有DNA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3.归纳实验得出的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转化因子),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4.总结实验探究的意义:发现并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学会实验过程的分析:特别是对同位素标记法实验原理的应用和结果解析。
(二)关于DNA的结构特点
充分理解DNA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同学们对遗传信息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抽象的规律进行理解和应用。
1.相对稳定性:外侧有磷酸基和五碳糖交替排列成骨架;内侧有碱基互补配对并以不同数目的氢键连接,两链呈独特的反向平行双螺旋结构;
2.多样性: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3.特异性:每个DNA分子特定的碱基比率和碱基序列,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也决定了特定的遗传信息。
(三)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是遗传学核心知识之一,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规律性和可比较性,因而也是遗传分析题的重要素材。同学们在复习时应抓住贯穿各知识要点的主线:细胞增殖配子形成染色体DNAà基因mRNAà遗传密码氨基酸蛋白质性状;各知识点之间应力求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在理顺知识脉络的基础上,还建议大家以列表形式再对复制、转录和翻译这三个主要过程的以下重要考点进行归纳和比较:时间、场所、模板、原料、条件、过程、产物、特点、意义以及信息流。
(四)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比较
基因的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真核生物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一个基因的编码区含有若干段编码序列。这些可以编码的序列被内含子(非编码序列)隔开。每个基因的编码区两侧各有一段非编码区,其中含有一系列的调控序列,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等。启动子与终止子其实就是一些核苷酸序列,可以调节转录的过程。在此,须特别强调几个概念的区别:
1.启动子――位于基因编码区上游的一段碱基序列,是开始转录的信号。
起始密码――位于mRNA上,是开始翻译的信号。
终止子――位于基因编码区下游的一段碱基序列,是停止转录的信号。
终止密码――位于mRNA上,是停止翻译的信号。
2.编码区上游和编码区下游――属于非编码区的区段,千万不要记成非编码区上游和非编码区下游。
3.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的内含子部分。
编码序列――不含编码区的内含子,仅指外显子部分。
4.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不含外显子和内含子,不能把整个编码区当作一个外显子。
(五)关于碱基数量的计算
碱基数量的计算,一直是遗传学中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考点之一。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同学们是否能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充分地理解和合理地运用。
通常同学们应该对以下规律应做重点归纳和应用:
1.在DNA双链中,两个互补的碱基数量相等;任意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相等,并各占50%。即:A=T,G=C,A+G=T+C=A+C=T+G=50%;
2.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A+G/T+C的值与互补单链中A+G/T+C的值互为倒数;
3.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A+T/G+C的值与互补链中A+T/G+C的值相等,也与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值相等;
4.双链DNA分子及其转录的RNA分子中,有下列关系:
①RNA上,A+U(或C+G)与DNA任一条链上的对应碱基之和相等,并且等于双链DNA上对应碱基之和的一半;
②A+T(或C+G)占各自总碱基的百分比在双链DNA和任一DNA单链中恒等,并且等于RNA中与之配对的碱基之和所占的百分比。
以上属于碱基计算的基本规律,同学们在熟练运用它们的基础上,还可以得出很多推论,如:
①核酸中A=T,G=C,可作为判断是双链DNA的依据,而核酸中无T有U可作为判断RNA的依据;
②某碱基在DNA分子中的百分含量等于它在两条链中百分含量的平均值;
③若一个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可得2n个DNA分子,含有亲代DNA多核苷酸链的DNA分子共两个,占其总数的1/2(n-1);
④DNA分子某种碱基数为m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则该种碱基数为m (2n-1)个。
三、经典实例
1.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形成思维全局观
同学们在运用知识原理来分析、推理、预测或解释生物学现象时,要善于从大局出发分析思考问题,实现思维的综合与发散。这需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作基础。
例1如果有一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发生突变,一定会使其子代的性状发生改变吗?
解析:我们已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是内因(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考虑到生殖与基因表达上的相关原理,可以认为当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发生突变时,后代不一定产生变异。具体来说,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体细胞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不一定发生改变;
2.DNA上的某个碱基不一定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
3.根据密码子的兼并性,多数三联体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发生变化时,往往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4.如为父方细胞质内的DNA上的某个碱基改变,受精作用时不一定会传递给子代;
5.若亲代中发生变异并传递给子代的是隐性基因,而子代为杂合体,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6.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等。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定即使亲代DNA上的某个碱基突变也不一定会使子生变异。
在上述解题过程中,我们应用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基因的分离规律以及生物的生殖等多个知识和原理,在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中认真检索;只有当我们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时,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检索和思考,才能获得较为完整而合理的答案。
2.合理构建媒介,实现灵活转换,挖掘隐含因素,准确理性整合
例2 根据右表,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____________ 。
(2)若表中显性基因均为正常基因,隐性基因均为致病基因,婚配Ⅰ所生的儿子两病兼发的几率是多少?
解析:(1)A与a、M与m 两对等位基因无论是男还是女,都成对存在,因而它们位于常染色体上;而B与b在男性体内成单存在,女性体内成对存在,因而它们位于性染色体X上;R与r只在男性体内成单存在,而女性体内没有,因而它们位于Y染色体上。
(2)婚配Ⅰ的完整基因型是:AaXbY、AaXBXb。发病概率可作遗传图解,或直接求解:1/4×1/2=1/8。
3.强化实践观,学会在新情景中应用知识原理
同学们通过高中生物学习,不仅要记住一些基础的原理结论和事实,还要能确立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用生物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一些生产现实、生活现象,理解科学发展的新进展,并对特定条件下的事物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预测、判断或假设。
例3 我国和世界各国许多科学和医务工作者正加紧工作,研发“非典疫苗”。研究发现,导致人类“非典”的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国外研究人员试图采用“反义疗法”,即用含有与“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碱基序列相对称的RNA单链(能互补配对),作为药物以能彻底“中和”病毒的毒性。根据这种疗法设计的新药据说能有效攻击传染性肝炎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和“非典”冠状病毒等的RNA基因单链,干扰其繁衍过程,从而达到阻止病症发生和病毒的毒性。回答有关问题:
(1) 要合成用来作为药物的“核糖核苷酸单链”必须先检测获得“非典”冠状病毒中________的排列顺序。
(2) 新药的作用实际上是阻断“非典”冠状病毒RNA基因单链的_________过程,从而使病毒在寄主细胞内不能正常繁殖。
关键词:硝化; 反硝化; 硝酸盐; 生物脱氮
Abstract: with the ammonia nitrogen into the "1025" during their total amount control index system, wastewater biodenitrificatio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But the traditional biological nitrogen use is nitrification, denitrifying process has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type of denitrifica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 such as nitration will control the stage, then based denitrification shortcut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ith the use of these new technology, new biological TuoDanJun agent use range also obtained fast expansion, its action also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Keywords: nitration; Denitrification; Nitrate; biodenitr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见频繁的水体富营养化已对污水处理技术提出了除氮的要求。在污水处理技术中,最常用的除氮技术为生物脱氮。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已发展的比较成熟,但其弊端也日益显现,而新的生物脱氮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污水中含有的氮多为有机氮和氨态氮。国内外学者对污水脱氮工程实践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开创了一些生物脱氮的新途径和方法,并由此开发出一些新型的脱氮工艺。目前世界上正进行的研究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脱氮工艺。
1.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般而言,传统生物脱氮途径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分别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完成。硝化反应是由一类化能自养好氧的硝化细菌完成,它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称为亚硝化过程,由亚硝酸菌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第二步称为硝化过程,由硝酸菌将亚硝酸盐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反硝化作用是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把硝酸盐转化为氮气排出。碳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废水脱氮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在低温冬季硝化菌群增殖速度慢且难以维持较高的生物浓度,造成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较低,增加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2)硝化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需要大量的能耗;(3)反硝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有机物,废水中的;COD经过曝气有一大部分被去除 因此反硝化时往往要另外加入碳源,例如甲醇(4)系统为维持较高生物浓度及获得良好的脱氮效果。必须同时进行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 增加了动力消耗及运行费用;(5)抗冲击能力弱,高浓度氨氮和亚硝酸盐进水会抑制硝化菌的生长;(6)为中和硝化过程产生的酸度,需要加碱中和,增加了处理费用。
同时,最近研究表明,生物脱氮过程出现了一些超出人们传统认识的新发现。如硝化过程不仅由自养菌完成、某些异养菌也可以参与硝化作用、某些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反硝化作用、氨氧化也可以在厌氧条件下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现为水处理工作者设计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新的思路。
2.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及脱氮菌剂的快速扩增
2.1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
一般来说, 生物脱氮需要经过硝化和反硝化两步。完全硝化反硝化是指污水中的氨氮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先转化成亚硝酸盐,生成的亚硝酸盐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被氧化成硝酸盐。而反硝化过程则是以硝化产物硝酸盐、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成气态氮脱去。可以看出,在生物脱氮过程中,亚硝酸盐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硝化反应的中间产物,而且它也可以替代硝酸盐作为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受体进行脱氮。如果将氨氮的硝化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然后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就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与完全硝化反硝化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具有更快的反硝化速率(亚硝酸根离子的反硝化速率通常比硝酸根离子高63%左右),反应时间的缩短使得反应器容积可减少30% ~ 40%左右;氨氮的亚硝酸化使曝气量减少25%左右,而在反硝化阶段又可减少40%左右的有机碳源,大大减少了能耗和运行成本;产泥量
也大大减少。由于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都是开放的非纯培养系统,控制硝化停止在亚硝酸盐阶段是实现短程生物脱氮的关键。传统硝化过程又是亚硝酸菌和硝酸
菌协同完成的。由于这两类细菌在开放的系统中形成较为紧密的互生关系。彼此相互作用而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因此完全的亚硝酸化是十分困难的。短程硝化的标志是稳定且较高的亚硝酸盐的积累即亚硝化率较高(至少大于50%)。这种技术会大量用到反硝化菌这种新型生物脱氮菌剂。
影响亚硝酸盐积累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氨浓度、氮负荷、DO、有害物质及泥龄等,但目前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解释还不充分,认识有所不同,长久稳定的维持亚硝酸盐的积累还有待探索。
2.2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
一般认为硝化与反硝化反应不能同时发生,而近年来的发现却突破了这认识。好氧反硝化菌和异养硝化菌的发现以及好氧反硝化、异养硝化和自养反硝化研究的进展,奠定了SND生物脱氮的理论基础。在SND工艺中,硝化与反硝化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同时完成,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SND工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1)节省反应器体积;(2)缩短反应时间;(3)无需要酸碱中和。
目前,对SND 生物脱氮的机理还需进一步地加深认识与了解,但已初步形成了以下两种解释:即生物学解释和环境理论解释。
生物学的解释有别于传统理论。近年来,生物学的发展已经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好氧反硝化、 异养硝化、自养反硝化的现象。由于许多好氧反硝化菌同时也是异养硝化菌,能够直接把氨氮转化成为最终气态产物逸出,因此,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成为可能。国内的李丛娜等采用SBR反应器,通过控制溶解氧,并对反应中的硝化产物进行全程跟踪分析, 得出了存在好氧反硝化菌的结论。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只是间接地证明好氧反硝化菌的存在,纯种的好氧反硝化菌尚未分离出来。因此,有些学者提出了环境理论解释。
环境理论认为:从宏观来看,整个反应器处于完全均匀的混合状态是不可能的,由于曝气方式和曝气装置的不同,都可能在生物反应器内形成缺氧及厌氧区。如RBC、SBR反应器及氧化沟等。同一反应池内的缺氧区和好氧区为硝化和反硝化创造了条件。从微观环境来,由于氧扩散的限制,在微生物絮体内产生DO梯度从而导致微环境的SND发生。微生物絮体的外表面DO较高,以好氧硝化菌为主;深入絮体内部,氧传递受阻及外部氧的大量消耗,产生缺氧区,反硝化菌占优势。可见,微生物絮体内的缺氧环境是形成SND的重要原因,而缺氧环境的形成又有赖于水中DO浓度的高低以及微生物的絮体结构。因此,控制DO浓度及微生物絮体的结构对能否进行SND至关重要。
2.3ANAMMOX工艺
厌氧氨氧化工艺又称ANAMMOX 是荷兰Delft工业大学Kluyer生物技术实验室于20世纪末开发的一种生物脱氮新工艺。它是指在严格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直接以氨根离子为电子供体。以硝酸根离子或亚硝酸根离子为电子受体,将氨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或亚硝酸根离子转变成N2的生物氧化过程
ANAMMOX工艺完全突破了传统生物脱氮的基本概念。为利用生物法处理高氨、低BOD的废水找到了一条最优途径目前推测厌氧氨氧化有多种途径:羟氨和亚硝酸盐生成氧化氮的反应,而氧化氮可以进一步转化为氮气,氨被氧化为羟氨;氨和羟氨反应生成联氨,联氨被转化成氮气并生成4个还原性[H],还原性[H]被传递到亚硝酸还原系统形成羟氨。
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相比 ANAMMOX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需氧量低、运转费用低。(2)不需要外加碳源 由于实现ANAMMOX过程的微生物为自养菌,因而无需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中反硝化菌(异养菌)所必需的碳源。(3)原水中无足够的亚硝酸根离子可供利用时需外加亚硝酸根离子。
结语:
随着生物脱氮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不少工艺已经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其中许多机理和理论还需进一步研究并丰富。与传统脱氮技术相比,生物脱氮新技术处理氨氮废水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脱氮机理的研究大多数仍处在实验阶段,工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由于脱氮理论研究的深入,新工艺层出不穷,各种工艺有机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新的填料和新的硝化细菌等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同时伴随着这些新工艺的发明和使用,新型生物脱氮菌剂的使用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随着生物学机理的深入揭示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与渗透,生物脱氮技术已不仅仅是单一追求较高的NH4+―N去除率,而是向着这一简洁、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这是现在脱氮技术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徐亚同.废水中氮磷处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钱易、米祥友.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关键词:全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53-03 一、引言
目前,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正导致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气候紊乱导致极端天气频频发生;生态系统持续恶化,珍稀物种不断消失,人类在地球家园中的朋友越来越少;在周围的环境中,大量有毒化学物质随意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使许多重金属元素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威胁公众健康。自20世纪末以来,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与环境危机,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如何解决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问题,也成为人类热议的话题之一。所谓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现代大学生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意识的形成也将决定我国环保事业的成败[1]。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各高校普遍开设了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类的通识课,《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其中之一。该课程以当前全球出现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危机为主线,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提高其环境素养,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而提高其保护环境的意识[2]。
经过两年该课程的教学过程,结合其他高等院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经验,本文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总结了自己对该课程的理解,希望能对此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激发以及对于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保证内容的实时性
(一)课程内容合理化
为了紧跟学科前沿,该课程选择清华大学钱易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作为教材。该教材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学科的覆盖面广,本课程涉及生态学、资源学、环境学、伦理学、经济学、治理学等诸多学科,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内容丰富[3]。但教材的更新毕竟与当今发展中不断涌现的环境问题不能同步,且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具有量大,面广,及时的特点,因此,如果完全以该教材作为教案,则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考虑到教材的局限性,该课程教案以本教材中的基本学科理论作为授课的理论基础,以全球最新的环境案例及环境保护形势和政策为主要授课内容,同时,适当结合学生的兴趣,介绍实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缩短课程内容与环境科技前沿的距离。实践证明,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环境学科的基本理论,又不使授课内容与时展脱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专题化
由于该课程的设置主要面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因此将课程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形成小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来教授,会更易于被学生掌握,例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物种多样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等。考虑到该课程的授课对象大多数来自非环境专业,因此,此类专题大多比较熟悉,而且是热门话题,例如,全球极端天气的发生,PM2.5的制定及危害等,学生很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后,学生就能接受,从而使课程内容深浅得当,难易适中。
三、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保证模式的多样性
(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是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要求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不高,但知识面广泛,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足以完成教学目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也不高。因此,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现代多媒体技术,内容极其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动画和视频,从视听两个角度来强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从而与传统的教师传授模式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课程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例如讲解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时,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文字板书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全球环境形势的严峻性难以形成直观深刻的印象。在讲授该专题内容时,可以采用图片和视频的手段,介绍历史上以及当前出现的环境事件,如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2010年墨西哥湾油田漏油事故、2011年铅酸蓄电池厂污染导致的血铅超标事件等。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实例,给学生提供了图、文、声并貌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全球环境形势的严重性以及世界各国面对环境危机事件时的处理对策[4,5]。同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环保类影片及环保专题的影像资料,如《可可西里》、《美丽的西双版纳》、生态农业、工业生态园等,既贴合课程的要求,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二)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随着当今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中计算机的普及率也几近100%。因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变得可行,而且会促使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改革。由于环境问题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庞杂,仅仅依靠课堂的短暂时间,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将学生领入环境保护事业的大门。而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精髓,还要依靠网络教学的补充。
目前,很多高校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或精品课程网站,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网络平台可由任课老师进行管理,放入课堂教学的课件,学生可以自主复习,重新学习课堂上没有接受和消化的内容。同时,平台应该增加丰富的教学素材,例如关于各个专题的实时资讯,新颁布的环保政策等。由于环境科学发展的迅速,这就要求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和资源及时更新,以确保其时效性、典型性和实用性。同时,网络也可以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例如BBS、聊天室或者Email。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对于一些环境问题的看法,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也可以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问,老师们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为同学解疑。这样,就形成了课外互动式的学习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加强教学效果。而且,网站应当设置一些题库和试卷库,方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主检查,老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素材,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因此要引用丰富的案例素材,结合理论知识来讲解知识点,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以及学生的兴趣,并适当考虑案例的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例如在讲授“水污染状况及其治理”专题时,可以选择我国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作为主要案例,利用图片和影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现苏州河的变迁以及治理的各项措施。由于整个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对水污染及其整治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清晰的知识结构。在播放影像资料之前,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案例,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邀请一些本领域的著名专家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这种形式,既缓解了紧张的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环境案例和理论,也颇受同学好评。例如,本学期,有幸邀请到了加拿大Alberta大学的James R.Bolton教授为本课程的学生介绍了加拿大Edmonton城将其中的一个机场改建为世界级的可持续发展社区的案例。该案例体现了人类居住社区绿色建筑,绿色能源与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理念,提供了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人类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图1为James教授与学生讨论的场景。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一个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变为实实在在的案例更容易为同学所接受。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双向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这种教学形式上过于呆板,学生得到的知识比较肤浅,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而互动式教学可以克服以上的缺憾,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甚至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6]。因此,案例教学中,还应当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在本课程的讲授中,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可以采用大家喜爱的形式展示本组感兴趣的环保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并计入一定的课堂成绩。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创新性,同时,也加强了老师与同学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实施过程中,该形式效果良好,大家积极思考,采用的形式有电视采访,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情景剧模拟,小品等,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图2为以电视采访形式进行活动展示的场景。
(四)实践调查与专题讨论相互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环境保护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践中。但是,大多数课程都缺少实践的环节,为此,结合实际情况,给同学提供一些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实践。例如在讲授“水资源与水污染”专题时,结合我校创建节约型校园的案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案例现场,让学生亲眼目睹正在运行过程中的水处理工艺,如我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学校生活污水以及校内水体的生态处理技术等。这种现场教学不仅填补了实践教学的空白,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环保意识。
另外,可以在课后布置少量环境调查项目。选择一些典型性调查项目进行课堂讨论。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有同学看到垃圾围城的图片,就提到了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处置问题。一位来自台湾逢甲大学的学生说,在台湾,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日常习惯性的行为,但来到这里以后,发现自己想分类都很难,因为在我们学校目前还没有分类或者只有很粗略的分类,也缺乏监督管理。其他同学也提出了一些在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见与措施,学生们都希望,我们能早一天也实行垃圾分类管理,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此问题,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在学校周围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调查的结果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络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自主学习和分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环境保护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当然,《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公选课,也难免有的同学是单纯为修学分而来上课的,通过了解,有的同学也直言不讳的说就是这样的目的,因此,如何结合目前全球环境和生态危机,为非环境专业的同学展现一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课程,让更多为了“挣学分”而来的学生,能为了“知识”而走进我们的公选课堂。前面的实践证明,通过以教材为理论指导,多媒体结合时事,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实地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起到了积极调动同学参与到课程中来的效果,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增强了选修课程同学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苟帅,徐吉侠,蓝增全.普通高校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建设的重要性[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Z):43-45,54.
[2]韩小荣.论高校环境教育的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50-51.
[3]朱光耀,袁飞,等.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建设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135-138.
[4]曹云萍.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多种教学方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