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1 11:54: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自然的经济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导乐陪产; 自然分娩
doi:10.14033/ki.cfmr.2017.5.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083-03
导乐分娩服务是指产妇在分娩的全过程中,有一个经过技术培训的导乐陪伴,能持续地给予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及必要的信息和知识,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使产妇有一个顺利、满意分娩经历[1]。参与导乐分娩服务人员的工作素质与业务水平对导乐分娩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精细化管理是对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是一个管理制度化、考核程序化、工作系统化、行为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的目标管理,符合导乐陪产程中的管理复杂、要求严谨、工作细心、涉入面广的特点[2]。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6月开始对导乐陪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前200例和精细化管理后200例进行导乐分娩的产妇。两组均为初产妇,单胎头先露,无明确剖宫产指征,排除妊娠并发症。两组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改进前组进行常规的产科护理,按产科护理要求对产妇进行常规的分娩前的指导及分娩中的监测,及产后的护理。实行三班轮流管理的护理体制。护士对产妇的护理没有对应性和针对性,采取粗放性的护理管理。改进后组采取措施如下。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年龄(岁) 身高(cm) 重体(kg) 孕周(周)
改进前组(n=200) 25.00±0.91 159.20±1.23 60.50±2.34 38.30±3.01
改进后组(n=200) 26.00±0.83 158.70±1.84 61.20±1.75 38.90±2.93
t值 1.47 1.12 0.16 1.52
P值 0.13 0.25 0.86 0.14
1.2.1 建立系统化的导乐分娩管理制度 (1)设立护士长、责任护士及助产士的三级管理制度。实时监控,以确保对产程的准确把握。(2)实行助产技术“一对一”帮扶。对助产人员进行因材施教,规避其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手把手的教导,使所有助产人员能做到技术过硬,责任心强。(3)建立助产人员的奖惩制度。通过病房产妇满意度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了解陪产人员的服务质量,纳入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进行奖惩。(4)制定导乐陪产的操作流程。重点包括:①对服对象的评估,包括专科情况及一般情况等,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护理措施)。②主动介绍(宫缩间歇时进行),包括自我介绍、自身岗位职责、陪产时限等。③观察宫缩要点等。
1.2.2 加强安全管理 (1)助产人员严格应按照导乐陪产流程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监测。(2)建立有效的报告制度。在陪产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向医生或是上级护士报告:①临产后胎方位、先露与以往所查不符。②破膜后发现脐带脱垂,羊水污染。③产妇血压突然或持续上升,伴主述不适。④产程异常。⑤胎心音异常。⑥异常阴道出血,子宫异常收缩。⑦发现有其他内科疾病。(3)严格掌握会阴切开的指征。如会阴过紧、胎儿窘迫、巨大胎儿等。
1.2.3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包括产程及正常分娩的经过、宫缩的作用、介绍无痛技术及其好处。耐心细致解答产妇所提出的任何问题。在整个陪产过程中,导乐始终应以积极的因素来影响产妇,并在整个陪产过程中通过目光和语言来显示自身的信心和能力,帮助其树立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以便能得到其很好的配合,以达到其最终能顺利分娩的结局。
1.2.4 分娩过程的管理重点 (1)接生时机的把握及有关用物的准备。(2)分娩过程的处理:处理应沉着有序,细致不慌乱,以提高产妇的安全感;对于产妇的每一次进步都要及时告知、表扬;不能在产妇面前有丧气的表现,要始终对其充满信心,直至帮助其顺利分娩。(3)冲洗铺包的时机。(4)保护会阴要领。(5)控制会阴侧切率等。
1.2.5 产后管理 除按第三产程常规处理外,还应注意:(1)产后指导尤其应该详细耐心,并应选择家属在场的时候,包括①母乳喂养知识指导,严格执行早吸吮、早接触;②产妇饮食、营养;③阴道流血的观察,尤其是24 h内主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④会阴伤口护理,保持会清洁,右侧卧位;⑤要求产妇产后4 h内自解小便,指导下床注意事项;⑥指导新生儿观察和护理。(2)产后1~2 d病房访视,交流顺利分娩的经验,对产妇的合作表示感谢,听取产妇及家属的感受,以便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陪产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精细化管理前后参与导乐陪产的产妇对导乐分娩的满意度、剖宫产率的变化及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产妇对导乐分娩满意度的标准以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应对分娩时的疼痛感,对护理感受,以及产后的恢复情况均表示满意。其中,只要有一条存在疑问,则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组间疗效采用Ridit分析,P
2 结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改进前组导乐分娩产妇的满意率为90.0%,改进后组为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73,P
表1 管理前后产妇对导乐分娩的满意度、剖宫产率的变化及产科
病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例(%)
组别 产妇满意度 剖宫产 产科并发症发生(产妇及新生儿)
改进前组(n=200) 180(90.0) 101(50.5) 6(3.0)
改进后组(n=200) 196(98.0) 62(31.0) 3(1.5)
字2值 2.73 6.28 3.24
P值 0.045 0.036 0.021
3 讨论
“导乐分娩”被公认为是现代产科护理最佳表现形式[3]。产科护理与其他专科护理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就是产科护理的特点。导乐陪产服务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既可以保证产程的观察和分娩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帮助产妇建立对分娩的信心,促进自然分娩,消除其紧张情绪,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4]。精细化管理最初来源于科学管理的理论,临床上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5]。无疑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导乐陪产,完全可以提高导乐陪产的护理质量。
导乐陪产护理对分娩有积极影响。虽然分娩是生理现象,但对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既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分娩时产妇大喊大叫,体力过度消耗,机体相对缺氧,导致产程延长或停滞、胎儿窘迫引起新生儿窒息、宫缩乏力造成产后出血增加。虽然导乐陪产服务能减轻产妇的心理应激,排除了心理障碍及不良情绪,但是没有规范化的管理,会使得导乐陪产仅限于形式,从而降低了导乐陪产在产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改进前对参与导乐陪产的人员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导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导乐陪的质量。改进后实行助产技术“一对一”帮扶,对助产人员进行因材施教,规避其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手把手的教导,使所有助产人员能做到技术过硬,责任心强,并制定了清晰的处理流程,使得导乐陪产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增强待产妇阴道分娩的信心,同时对降低剖宫产率及产科并发症有重要的影响。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指出:“护理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6]。精细化管理对于医院而言,不仅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也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7]。同时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可以增强优质护理服务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8]。本研究表明,通过精细化管理,建立系统化的导乐分娩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等措施,使得复杂的分娩过程有章可循,且有很强的操作性,并使陪产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了不断强化,能在陪产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和各种产科并发症,同时也得到了产妇及社会的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庞大.导乐分娩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
[2]郭金凤,梁丽珍.梁海英.精细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11C):2524.
[3]陈涛花.产科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B):853-854.
[4]杨少珍,姚美霞,梁亚群,等.导乐陪伴分娩对母婴影响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5,19(2B):325-326.
[5]陈湘玉.传承护理专业发展进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12-313.
[6]吕丽雪,刘俊卿,吴彩勤.多数量多品牌胰岛素泵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27-28.
[7]毛羽,张研,邢红娟,等.公立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5):345.
[关键词]循环经济特征系统措施
当今,许多城市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城市人炸式增长、交通拥挤、供水紧张、热岛效应、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已经对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的长期可居住性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寻找健康的途径,清醒地、明智地、非短期地实施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概述
所谓循环经济,也称资源循环经济,就是在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人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相对而言,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双向流动为特征的闭合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的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和高循环率,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基本原则体现为“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即3R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是输入端原则,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减量化又称为减物质化,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再使用原则(Reuse)属于过程性原则,要求尽可能多地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例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扔掉。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还可以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带给环境的灾难性破坏。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可以再次使用。再使用原则还要求生产厂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而不是过于频繁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Recycle)是输出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再循环方式:一是原级再循环,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如报纸变成报纸、铝罐变成铝罐等),原级再循环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二是次级再循环,即日废弃物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木筷变纸张,铁盒变钢材等等),次级再循环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不会低于25%。很显然,通过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的实施,反过来强化了减量化原则的实施。
三、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1.高效性。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不仅体现在量上,而且还体现在质上。循环经济是一种高质量的和谐经济,它不仅有高效的转换系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和流转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而且有发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的人口素质,使得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协调度。同时,它实现了城市人口控制、社会服务、劳动就业、城市建设等高效率的管理,达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实现了外部“生态成本”的“内部化”。
2.整体性。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在规划、建设、管理时,一方面,要求不仅要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地区、社会、后代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城市的社会保障系统、技术支撑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绿色产业系统四者之间更具有协同性和整体性。
3.复杂性。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反馈系统,可通过生产食物链(产品食物链、剩余物质链、能量食物链)等组成若干“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在此基础上,可组合成“产业园区层面”、“城市层面”,甚至“城乡综合体层面”、“城市链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其管理保障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十分复杂。
4.公平性。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具有很强的公平性,这不仅表现在对人的尊重,强调城市文化中的包容度,强调对外来移民创业、归宿的容纳能力,主张公平合理的竞争方面,而且表现在对大自然的尊重上,即把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资源存量的减少及其再生、环境的恶化与重建等纳入协调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四、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构成
1.社会保障系统。社会保障系统是城市中人类及其自身活动所形成的非物质生产的组合,涉及人及其相互关系、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等领域,包括人口、文化、艺术、道德、宗教、法律、政治及人的精神状况等。
2.技术支撑系统。发展城市循环经济,技术支撑系统非常关键,与其相关的技术主要有企业、产业园区、城市三个层面的多种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整合与协同技术,生产食物链(网)技术,建筑结构、形态、功能的生态整合技术,建筑用地生产与服务功能的空间生态恢复与补偿技术,废弃物的就地经济处理、循环再生技术,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开源与节流技术,健康建材的研制、开发与推广技术,绿化的入户、上楼以及屋顶景观、水泥景观的改造技术,室内外生命空间的活化、美化、自然化技术等。
3.基础设施系统。它是指既为城市物质生产又为城市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系统运行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五个子系统—能源动力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
4.绿色产业系统。绿色产业就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危害的产业,包括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城市郊区)、清洁生产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环保产业包括废弃物利用、环境净化和能源节约等产业。
五、我国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措施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目前,尽管已有部分城市开始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建设,但总体来讲,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概念层次上。因此,笔者认为要建设完整的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有符合循环经济的设计,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在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设计,使一些装备便捷地更新换代,而不必整机报废。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也利于拆卸和综合利用;同时,在产品设计中要尽量使之不产生或减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影响;不使用或尽可能少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其次,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德国在GDP增长两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少了近75%,收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结果。
再次,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和重要标志。工业生态园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一种好方式,这种方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资源和能源在这个工业系统中循环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地区纷纷出现的“工业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已有工业生态园的一些考虑:离开市中心区,实行集中式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园区的绿地占有很大的比例等等。但是,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则很少顾及。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前进一步,距这种工业生态园就不远了。
最后,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但是不能设想仅靠先进的技术就能推行这种经济形态,它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科学地和严格地管理是做好这种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办事规则和操作规程,并且有督其实施的管理机制和能力。从清洁生产角度看,国内外的调查证实,工业污染物排放的30%~40%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就是说,只要加强管理,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钱,便可获得削减物料和污染物的明显效果。
从对循环经济的上述分析来看,它对我国城市发展也是完全适用的。实际上,循环经济思想和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渊源就是生态城市。因此,可以本着上述循环经济的思想和战略,来制定和指导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参考文献:
[1]吴志强蔚芳: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12
[2]高鹏飞等: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今日科苑,2007~8
[3]杨益均沈勋丰:城市循环经济.集团经济研究:2007~2
【关键词】新常态;商业经济;发展;创新
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常态已由最初的重工业、重污染、追求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逐步在世界新经济模式的影响之下转而步入了新型的经济模式之中;商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模式之下,必须结合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与世界商业经济趋势,发展符合中国特点的经济模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才能在新常态的机遇之下发展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商业经济;新常态也促使着我国商业形态的转变在发展方式、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商业形态必须适应新型的发展形态,已更加新型的模式出现、更加先进的商业结构、来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新的事物。结合商业经济的趋势与特点,发展新的商业形态模式,抓住新常态阶段带来的新机遇,才能将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1 新常态所处的背景以及内涵
1.1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新常态
新常态是事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之下发展出来的新的发展状态以及新的生长机制,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规律,也是社会优胜略汰的发展规律。我国的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状态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在30年间高速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然而从经济的发展状态存在巨大的问题,虽然大众媒体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以及GDP增长速度上来看,中国以现有的GDP增长速度在2020-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第一,到21世纪末全民经济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激进的经济发展速度之下、中国的能源消耗逐步增加、已经超出了发达国家资源消耗数量的50倍,虽然国家政府在提倡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要保持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低能耗资源的经济模式必须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否则再依靠高资源消耗的经济模式发展,中国将不可能在本世纪末实现全民生活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是走倒退。在新常态的机遇之下,我国必须抓住机遇,积极转变经济结构、发展可持续增长经济、推行第能耗的经济体系。摆脱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新常态下发展创新的经济体系。
1.2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常态内涵
首先,中国中国经济经过高速的发展,经济规模逐步壮大,通过调整发展速度从而,使高速的发展速度降低到中速从而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将产业优化升级。其次,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制作国家。再者,建立完整的外贸体系,扩大海陆贸易体系。从内而外、内外联动是的中国成为军事、经济、产业等真正的大国。最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在以后的国际道路上,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出中国的声音,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从而使中国真正意义上在国际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 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正在从高速发展的倒道路上逐步转型为中速发展,将经济发展以数量为主发展成为高质量的发展,由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提升到一效益为重,由追求高速发展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发展经济的整体数据,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利于我国发展更加健康的商业经济体系,从而克服从前盲目遵从数量、提高效益、污染环境、质量低下等不良的经济发展状态,这将更有利于我国商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缓慢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利于提高经济服务质量以及经济体系的升级,摒弃以前不健康、不文明、不持续发展方式。也是有利于中国商业经济在新常态转型阶段有更加健康时尚的转变过程。在新常态下的商业经济发展特点,必须以质量为主。主要既是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转型、稳定增长;从而使得商品流通的地位逐步增高,制造业的稳定。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化。
3 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新常态促使着中国的经济发张方式在机构、质量、收益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然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方式也是受到新常态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之下,发生着新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前提之下就必须将商品经济与现如今的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新型商业模式相结合,发展新型的商业经济模式。从而使商业经济更好的在新常态之下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而使得商业经济有更加多元化、现代化、创新化发展机遇以及适应新常态,扩大发展空间。商业经济最大的冲击来自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线下零售商、批发商经互联网的冲击,逐步转型将商业核心发展在互联网上,商业形态以及商业组织模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简而言之,中国必须在新事物的出现以及发展上付出更加努力的态度,将商业的经济发展与新事物相结合,制定新型创新的商业经济发展模式。与未来产业相结合,改变商业体系,他将会以一种适应新常态的发展下去。
4 总结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的商业经济的创新,离不开新常态的影响,也必须结合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才能将商业经济有更加新型的发展方式,才能让商业经济在新常态之下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新常态下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5,35:1516
[2]张志刚.商业经济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实践[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45
修习自然科学的学生以及普通人怎样才能最好地了解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进化的精致以及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则?
所谓最好,当然是相对的,包括较快速地、不太失真地了解。在一所不算太差的大学听一门生态学课程,应当是高效、靠谱的事。通常,这样做是对的,但是这未必是唯一的选项,也难能说是最好的,因为在教室里了解大自然总是缺少直观性,听众无法发动自己的动物感受能力,与其他物种平等相处,切身体会大自然的复杂关联性、整体性。
美国生物学家哈斯凯尔采取了并不特别惊人但绝对与众不同的一种办法。他像怀特和利奥波德等博物学先驱一样,将目光聚焦于一个较小的区域,主要通过肉眼和身体,持续观察、感受他的“小世界”,并把观察、感受、思索写成了畅销书。他选择的“样方”只是一个直径一米的圆形区域,位置在田纳西州的一片老龄树林中,他满怀敬意地称这块小地方为“坛城”。
哈斯凯尔以日记体写成了当代博物学名著《看不见的森林》,副标题为A Year’s Watch in Nature,即在大自然中进行一年的观察。从1月1日写到了12月31日。作者在“坛城”观察并感受到鲜活的雪花、苔藓、獐耳细辛、蜗牛、飞蛾、鸟、毒蛾毛虫、蚂蚁、蛞蝓等等,以生动的文笔和深刻的博物学、生态学、进化论的见解,阐述了生命的惊人多样性、精致性,特别强调了大自然中各物种之间的普遍共性关系。书中几乎每一小节,都有亮点,都令我产生共鸣。实际上,我本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在地图上打骰子,随机选择一小块地方,对它持续观察,写一本自然笔记!
进化生物学是作者的思想利器和无尽的科学数据来源,但博物情怀显得更为重要。当今,进化论武装起来的博物学,试图汲取现代各门分科之学的营养,以自己的原则对其加以组织运用,更精确、更自然地理解整个世界。观察、记录、描述,以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思索,是当代博物学实践的基本手法。这类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技术门槛从来不高,但要求独特的心境和肯用来“浪费”的时间。在现代性的大潮中,人心惶惶,高效地追逐名利,迫使许多人不容易保持“赤子之心”,不愿意用时间感受身边的大自然。大自然不是伙伴,不是感受的对象,而是设法利用、压榨、污染的对象。因此,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尝试从事博物学的人仍然是少数,尤其是在中国。
哈斯凯尔的博物学观察相当丰富,其解说令人振奋。读后自然能够感受到,我就不举例评说了。他对经验主义和当代科学的批评,令人印象深刻,值得专门说几句。
“我们生活在经验主义的噩梦中:一个真实的世界,就存在于我们的知觉范围之外。感官欺骗我们长达数千年。”(277页)作者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尺度的差异。我们人类具有太庞大的身躯,感官过于迟钝,而这使得我们对生命的多样性、复杂性产生了错误的印象。“我们是装点在生命表皮上的笨重饰品”,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动物、树叶、雪花、尘埃、菌盖,以及其他多得多的微小生命。“忘我”很难做到,但它是一种方法论手法,通过忘记我们的身份,抛弃我们的自大,便容易认识到生命世界的共生本性。“生命史上的重大转变,大多是通过像植物与真菌这样的协同合作来达成的。一切大型生物的细胞内部都栖居着共生细菌,不仅如此,就连这些生物的栖息地,也是经由共生关系促成,或是被这种关系改良的。”固然曾作为异端的连续内共生理论已经被普遍接受,甚至写进了中学课本,但是只有像哈斯凯尔一样,观察一块“坛城”,才能对共生获得更深刻的感受。
用我们自己的感官观察大自然,能够更平衡地看待本来就存在的自私自利与合作共生,避免简单地把一个还原为另一个。通常的弊病是,以为进化论科学教导我们或者向我们明白无误地证明自私常有理。“在大自然的经济体系中,有多少强盗大亨,就有多少贸易联盟;有多少私人企业家,就有多少团结经济。”(275页)这并非单纯来自伦理学的教导,也是来自大自然的基本事实。西方文化非常强调个体性,高扬个体、解放个体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固然有道理,但在自然体系中孤立个体终究不存在。以自私的基因为抓手,鼓励个体间、物种间恶斗,终究是邪说。
博物学也强调经验,并且鼓励人们开发自己的新感性。狭隘的经验论是有问题的,要时时提醒自己:经验并非都靠得住,经验也能误导理性。但是,经验不足,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便容易出问题,依据极有限经验的模型便可能导向邪路。经验不足在现代社会中往往以追寻客观性为挡箭牌,这便触及对当代自然科学局限性的批评。
“很不幸,有太多的时候,现代科学不能或者不愿去正视或体会其他动物的感受,‘客观性’的科学策略,无疑有助于我们对大自然取得部分的了解,并摆脱某些文化偏见。”“然而,分离的态度只是一种策略,目的在于打开局面,而不是要在全部活动中贯彻始终。科学的客观性一方面了某些假定,另一方面接纳了另一些假定。这些假定披着学术严肃性的外衣,很可能促使我们在看待世界时产生自大和冷漠的心理。当我们将科学方法适用的有限范围混同为世界的真实范围,危险就降临了。”(284页)科学为了自身的目标,要化简复杂的大自然,一瞥自然的某些侧面。这样做非常有效。但是这与世界就如科学化简所描述的那样运作,是完全两回事。哈斯凯尔进一步指出,自然科学的自大精神,并非纯粹学术使然,它“迎合了工业经济的需求”。科学把世界简化为机器,这一隐喻虽然十分有用,但它并不展示世界的全部。
“在这一年中,我极力放下科学工具,努力去倾听,科学是何其丰富,它在范围和精神上又是何其有限。很不幸,这类倾听训练,在正规的科学家培养方案中是没有一席之地的。这种训练的缺失,造就了科学中不必要的失败。由于缺少这种训练,我们的思想更为贫瘠,可能也蒙受了更多损失。”(285页)神话、常识、科学都讲述了若干故事,我们可以陶醉于故事中,但要分得清,不要“将故事误当作世界明澈而妙不可言的本质”。
关键词: 环保生态住宅健康建设
进入新纪元,伴随中国住宅业的突飞猛进,“环保生态住宅”这一概念开始引入国内,形形的环保生态住宅涌现于全国。然而如何定义环保生态住宅?衡量标准究竟是什么?若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我们就无法把环保生态住宅这种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与急功近利的商业炒作区别开来,就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思想。
一、环保生态思想的由来
环保生态思想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人文主义不同,环保生态思想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我们应深刻地觉悟到:把人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味地满足人的欲望,很可能违背生态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伦理出发,生态思想认为人们要节制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掠夺性索取;要“恩泽鸟兽,惠及子孙”;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8世纪英国思想家怀特出版于1789年的《塞尔波恩的自然史》既是英美自然史学说的奠基之作,又为现代生态学提供了最早的代表性观点。怀特把塞尔波恩近郊作为他的观察点,发现了一个复杂的、处于变换中的统一生态整体,而每一种存在都对那块天地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怀特得出堪称给现代生态学奠基的重要结论:“自然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师!”怀特的生态学概念包含的另一个重要成分是发现、享受自然间田园式的和谐,指出自然的经济体系神秘而完美。
19世纪的美国生态思想家梭罗则被认为是把田园道德论发展为近代生态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和怀特一样,梭罗坚持人类必须学会使自己去适应自然的秩序,而不是寻求自然或者改变自然。这位备受景仰的思想家提出值得每一个后来人深思的问题:“是地球要由人来改善,还是人打算生活得自然一些,从而也安全一些。”美国生态史学者唐纳德・沃思特在《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一书中说:“这些人热切地感到,失去了自然的富有活力的洪流的接触,就是邀请疾病进入他的体内,导致灵魂的衰亡,因此,不与生态共同体联接在一起,就会有缺陷,就会生病,就会破碎,就会死去。”唐纳德・沃思特得出深刻结论:像梭罗这样的浪漫主义者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文主义的道德传统发生冲突。人文主义者几乎可被称为反自然主义者”。唐纳德・沃思特指出:“在浪漫主义的信仰中最能共同接受的主题,是把自然当作一种精神源泉,赋予它至高无上的地位。”显而易见,自然主义的“绿色生态”与反自然主义的“以人为本”形同冰炭、水火不容。
今天,环保生态思想已成为日益改变整个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国际思潮。环保思想的广泛传播,促成了一系列国际环保组织的成立,推动着国际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新世纪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环保生态住宅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现代住宅是从空间的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那么环保生态住宅则是在现代住宅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的角度关注人类的生活。它不仅要建立一套独立的住宅指标体系,而且要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的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不仅要注重空间的使用效率,而且要更加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就其建造的基本要素而言,主要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房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2.房屋围护结构要有较好的御寒、隔热功能,门窗密封性能与隔音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3.供暖、制冷和炊烧等要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全年日照在2500小时以上的地区普遍安装太阳能设备。
4.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给、排水系统普遍安装节水器具;1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小区应当设置净水系统,排水实现深度净化,达到二级环保规定指标。
5.室内装修简洁适用,化学污染和辐射要低于环保规定指标。
6.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无地面。
三、环保生态住宅的类型
1.生态住宅类。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最大限度地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去营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2.生态智能类。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其他类型。除以上2种外,还有生态宗教类、原始部落类、部分生态类、生态荒庭类住宅。
四、环保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
环保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而且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与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实处。房地产不是以卖地皮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卖钢筋+水泥的房子为最终目的,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房地产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是卖一种新文化,卖一种新的时尚。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不仅要体现在房地产商的设计图上,体现在房地产小区的配套硬件设施上,而且要落在社区服务软件上,要让人真正觉得身心愉悦。这才是进入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五、如何搞好环保生态住宅的建设
所谓环保生态住宅,是指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国际上通常把能体现三大主题的住宅称为生态住宅: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据了解,很多房地产项目招投标,设计单位只提供最基本的设计方案,具体牵涉到诸如保温、隔热、西向房间的遮阳等细节却往往被忽略。设计师的意识和对施工设计的控制能力,决定着住宅生态层次上的档次。设计师在设计环保生态住宅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安排住宅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设计的宏观定位中,应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分析住区朝向和风向,最大限度地利用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应注重动物、植物的引进和生物多样性,创造真正具有良性生态效果的住区环境。在环保生态住宅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条件和较强的生态气候调节能力,可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需要,使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是基本的要求。为此,应力求每户有通向住区之外的风廊通道;应充分利用绿化、地形、建筑、景观小品,尽量组织通透深远、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应以曲代直,在住区环境空间布局形态上避免横平竖直的建筑城市化形态,还住区自然园林空间的生态面目;应结合地点特征,努力创造出其他住区所没有的景观生态优势。“浦东世纪花园”的成功,就在于其在景观设计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一条贯穿东西向的绿色景观主轴将各部分的中心绿地紧密相连,并通过各个休闲步行绿轴向每一个组团绿地、休闲绿地、宅间绿地渗透,形成一个连续的由点到面的整体绿化景观系统。并在中央绿地中突出湿地植物特色,巧借紧邻的大型生态公园(世纪公园)辐射的鲜氧,建成了一座独具特色的完全生态化社区。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当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经过产业革命以来长期掠夺性的开发攫取,人们已经开始惊呼能源危机了。建造绿色生态住宅,不仅要尽量减少和高效利用如煤、电、水等不可再生资源,还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以及废弃物转换为能源,如沼气等的回收利用。随着新能源逐步普遍推广利用,特别是再生能源用于住宅建筑的降温、保温、隔热、采光、炊事和其它家居生活管理设施的需要,人类生存环境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甚至影响住宅建筑的形体和空间的变革。
3.营造住区的自然生态。目前,国内不少建筑是先建楼后造景,在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人工环境,如大型的铺地广场、硬质的道路地表、枯山死水等。其实这种人为的做法是逆自然的,并不利于区内小环境的正常生态循环,反而会增加日后环境的护养管理费用。建设生态住宅,一定要注重研究住区内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是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营造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六、结语
面向未来,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绿色环保生态住宅将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在住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效节能材料,使建筑物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使人类的居住环境能体现出空间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景观环境、社交环境、健身环境等多重环境的整合效应,从而让人居环境品质更加舒适、优美、洁净,让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工业
一、我国工业化面临的环境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大气污染。我们国家出现空气质量恶化状况,是从20世纪80年代显现的,在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大气污染程度加深,空气质量恶化严重。我们生活中出现的烟尘弥漫、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等,都是大气污染的具体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煤烟型的污染,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而二氧化硫又是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第二,我国的固体污染。工业迅速发展,造成的结果就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急剧增加。自1979年起,我国废弃物垃圾以每年约8%的速度递增,1998—2006年整体呈下降趋势,2007年又有所回升。从废弃物排放量的趋势来看,我国近些年在工业废弃物的排放方面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明显的效果。第三,我国的土壤污染。近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许多地区的土壤污染情况严重,污染类型呈多样化,有机物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相混合、新旧污染物并存,使土地污染程度加深。对农作物施用农药和化肥会对土壤产生污染,目前,我国土壤被化学制品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再加上重金属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导致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的农作物中残存的物质增加,容易引发疾病,影响人体健康。第四,我国的水污染。在我国的工业污染中,水污染是最严重的。有机物污染是造成我国水污染最主要的原因,全国主要的海、河、湖以及地下水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东部地区污染比较严重。1985年以后,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多,2008年时氨氮排放量有所下降。
二、化工循环经济模式
(一)经济理论
1.循环经济。在鲍尔丁之前,从未有人想过经济与生态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他有着灵活的思维,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循环经济要求做到资源能够有效配置,以可持续发展观理论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为参考。我国对循环经济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在生产力落后时期,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目标,由于只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经济的结构,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国家也开始认识到经济结构的重要性,重新调整并且旨在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环境污染和资源不足问题严重,此时国家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具体型态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化工循环。污染和资源浪费往往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将循环经济理论运用到化工产业中,循环理论与化工产业相结合,更能突显自身的价值。产业生态学有利于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生态学工具如环境设计、清洁生产审核、生命周期评价等,设计和研究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与生态工业园。
(二)化工循环分类
1.依据企业所处位置分类。依照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划分为五种网络模式,依托型共生网络模式、平等型共生网络模式、嵌套型共生网络模式以及虚拟型共生网络模式。其中,依托型的共生网络模式是指一个或者几个属于大型循环经济体,因为大型企业占着主导地位,容易形成循环网络,但是如果对大型企业的依赖程度过大的话,会增加风险。而平等型的共生网络模式是在循环经济体中处于平等地位的各个企业,他们的市场地位是相当的,主要是中小型的企业,所以网络结构灵活,但是抗风险的能力略差。我们所说的嵌套型共生网络模式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干网络,以中小企业为子网络,主干网络与子网络两者之间共生,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导致构建循环网络困难,但是稳定性强。在地理上不相邻,但是同属于一个循环经济体系的各企业属于虚拟型共生网络模式,因距离因素导致运输成本高,但是初建时可节省搬迁成本。2.按循环范围划分。根据循环范围可以将循环经济分成三类:一是企业层面循环,二是区域层面循环,三是社会层面循环。企业层面循环中的“3R制造法”,是杜邦公司将3R原则的创造性与化工产业相结合,可以减少化学原料的使用量,放弃使用有害的化学原料,并且回收某些化工废料。到1994年时,效果显著,废料排放减少了30%。而区域层面循环是以生态产业链或者生态工业园区的形式出现的,以代买卡伦堡工业园为代表。主体以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这四个企业为核心,以贸易方式获得的产品作为自己的原材料,这种方式在减少废物产生量和处理费用的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社会层面循环模式是由国家推动的循环发展模式,主要是在消费品的回收利用上面。其中,德国为回收再利用体系,日本为循环型社会模式。3.按循环程度划分。根据循环程度,化工循环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生态工业园模式、清洁生产模式和绿色管理模式。生态工业园模式是将重点从循环经济转到能源的循环利用上,利用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可以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资源损耗从而提高生产效益。清洁生产模式是三种模式中最原始的循环经济模式,强调“清洁”二字,目的是要减少对生态的污染,它是通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尽可能地减少破坏和干扰,回收再利用废弃物,达到能源低消耗,物质循环再利用的目标。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绿色模式发展起来,将生态环保融入到经营管理之中,为了实现彻底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和企业闭合循环体系。绿色管理模式结合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三者,力争人类、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4.按照产业狙击类型划分。依照产业聚集类型,可将化工循环经济分为单一主导产业循环经济和多元产业循环经济。单一主导产业循环经济是在化工循环体系中,化工产业为主,其他产业比重比较小。随着化工产业链的延伸,许多上游和下游的化工企业会逐渐地聚集在核心企业的周围,这样核心企业会与边缘企业共建形成化工产业经济。多元产业循环经济指的是化工产品走向多元化,化工产业链与其他产业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多产业并举的循环经济体系。单一的化工循环经济体系,最终会向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演变。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和发展经济、吸纳就业人口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本质上属于资源型产业,其存在和发展依赖良好的环境质量,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经历了持续快速增长后,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性逐渐显现出来。受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的影响,以“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宗旨的“可持续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其内涵已得到普遍认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的社会必然,需要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于促进旅游业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生活,保护未来社会旅游资源或产业开发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质量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但从全球范围考察,由于发达程度、实践主体、利益导向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迥然不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基础、技术条件、物质环境比较优越,在获得可替代资源、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规划水平以及公共管理方面更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而且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凭借资本力量将市场范围拓展到全球,在事实上实现了较大程度的环境公害输出,获得了局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胜利。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基础薄弱,国家经济政策的优先权、公共管理的结构、环境问题、过度商业化和国际旅游系统的结构等因素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挑战。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决策必须基于当地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必须在各方利益中不断博弈。贫困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减贫是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任务。但在减贫的现实目标之下,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容易在决策中倾向于现实利益、经济利益,即在寻求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名义下,旅游业的决策会更加强调经济利益,保护环境或遗产屈从于经济发展。同时由于旅游资源的公地悲剧问题,旅游发展中会出现经济下滑、资源破坏、环境恶化、旅游满意度下降等问题,进而形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障碍。
解释各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差异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是路径依赖理论。路径依赖源自于生物学,原指物种进化时,偶然性随机因素启动序列控制机制,使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的路径,这些路径互不重合、互不干扰。在经济学界,路径依赖最早用于对技术变迁的分析,随后引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发展最快、应用价值最高的学说之一。有关路径依赖的研究涵盖了从个体组织到整个社会制度体系的各个范畴。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诺斯指出一旦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进行时,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的主观主义就会增强这一进程。这种自我强化机制使得一项制度一旦形成便会沿着既定的轨迹呈惯性式的演化并不断强化,从而使制度被锁定在某种状态中,形成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就过程而言,路径依赖是一个非遍历性的随机动态过程,它严格地取决于历史小事件(small historical matters);就状态而言,路径依赖是一种“锁定(lock―in)”,它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或低效的。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替过程,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任何制度变迁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之下发生的,一定的制度环境和利益主体的目标追求构成了制度变迁的路径约束。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的供给和需求,而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取决于制度变迁的收益一成本分析以及新制度安排所带来的预期收益L,~S J。我国目前的改革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特征:第一,初始的体制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体制的刺激和惯性,因为沿着原有的体制变化路径和既定的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一些;第二,一种体制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的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要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改革,即使新的体制较之现存的体制更有效率。旅游业是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领域。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立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制度环境的变迁,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分析工具,解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路径依赖,并从中寻求制度创新的方向与思路。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对可持续性的挑战
(一)旅游业发展制度变迁的轨迹
建国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鲜明的历史特点。第一阶段是计划管制期(1949年-1978年)。此时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旧的旅游业运营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新的旅游事业开始萌芽,成为外事工作的组成部分,接待规模有限,政治色彩浓烈,不谈经济、文化意义。这一阶段先后出现了厦门华侨服务社、中国国际旅行社等事业单位,出台了《外国侨民旅行暂行办法》等管理制度,在1964年明确了发展旅游的方针任务:宣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扩大对外政治影响,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在经济上为国家吸收自由外汇。历经30年发展,旅游始终从属于外交事业,旅游业内的组织体系和业务运营是按照国家外交和宣传的需要来设计和开展的,没有独立的产业地位,增长和发展空间与同时期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相比微不足道。第二阶段是体制转型期(1978年~2001年)。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旅游业走出了外事接待的影子,成为独立发展的产业,经济功能得到极大的重视,初具产业规模,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时旅游业的主要任务是为经济发展做贡献,中央集中控制有所弱化,旅游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由前期的集中控制转为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全面启动。第三阶段是初步市场体制时期(2002年)。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旅游市场逐渐开放,旅游政策逐渐向市场体制要求靠近,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社会现象的综合效应开始显现,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具备较强的供应能力,旅游业发展进入成长期。
总体上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历史时期。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型、社会发展多元化以及公民旅游需要普遍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制度变迁创造了必需的环境,也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
(二)旅游业发展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1.经济目标导向。尽管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综合产业,但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经济功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改革初期强调的“旅游创汇”,还是1998年、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中强调的“旅游扩大内需”,宏观的发展方针都侧重于旅游业的经济功能,无形中弱化,甚至忽略了旅游在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现阶段旅游业综合衡量指标依然以经济指标为主,如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业统计的主要口径是旅游接待人次数、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等,对于旅游发展的生态、文化、社会效应没有涉及,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效应也无从衡量。在这一目标导向下,关于旅游业经济功能的社会认知十分普遍,形成了社会共识,决策者的价值趋向十分明显,对旅游业性质和功能的认知局限在了“经济产业”之上。
但单一地或过度地强调旅游业经济功能,以及经济利益至上的旅游发展评价体系客观上将人们对旅游业的关注局限在经济利益上,旅游的综合效益仅停留在观念层面,对具体实践没有明确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旅游资源的价值理解狭义化。资源是资财的来源,经济目标的定位将这一认知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旅游资源在促进文化传承、保障环境的完整性、多样性、原真性等方面的价值有所忽视,旅游业发展的意义被局限在经济增长上。在实践中导致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和浪费现象,甚至走进“先污染,后治理”的误区。
第二,旅游综合效益被弱化、淡化。旅游发展侧重经济评价促使国家、地方在制定旅游发展的方针、政策时特别强调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而导致对环境问题的疏忽、对社区居民人文关怀的缺失、对旅游发展外部不经济性的漠视,难以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2.政府主导发展战略。政府与市场的制度安排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国际上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显示,当处于启动阶段时,旅游业通常选择政府主导战略,由政府充任旅游发展的“催化剂”,并以行政力量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初期选择了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并一直延续使用。该战略通过运用行政体制力量,快速动用政府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加快旅游开发和建设,迅速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供给能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战略选择在我国具有历史必然性。旅游业发展之初,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建立,市场机制尚未发育成熟,市场失灵的领域广、程度深,亟需政府“有形之手”的介入,以弥补市场主体的缺位或弱化。同时,由于当时旅游产业基础极其薄弱,必须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才能促进众多部门与行业的协调,营造和改善旅游大环境。
但政府的干预要和经济发展、市场发育程度相结合,不管政府职能如何扩张,经济运行都应以不损害市场竞争为基本原则,只有这样市场才能发挥基础性、持续性的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才能相互补充。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具备了相当的产业供给能力,旅游业发展进入成长期,既有的政府主导战略在转型时期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两个方面的阻滞:第一,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导致资源配置低效或无效,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第二,政府居于市场之中,以参与者的角度去设租寻租,容易导致旅游市场行为中行政粘连过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屈从于政绩导向、现实利益导向,影响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3.逆向发展模式。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依赖旅游扩大外汇储备的约束之下,我国旅游业选择了逆向发展模式与路径,即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以最大限度赚取外汇,扩大旅游经济收益,以及以最快速度追赶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实践中逆向发展模式的运行主要依靠以旅游景区为依托、主打团体观光旅游的“点线旅游”经济体系。进入1990年代后,国内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可自由支配时间大为增加,加之旅游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的完善,国内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发展出境旅游,形成三大旅游业务支撑的旅游产业规模。
逆向发展模式与“点线”旅游经济体系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发展初期以团体观光旅游的形式开发旅游产品基础良好、市场广大、立竿见影。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流于肤浅,资源内涵挖掘不够,同时旅游业内在经营素质的挖掘和培养也极其缺乏,导致旅游业内产品结构单一、旅游经济体系单薄、旅游发展后续乏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依靠旅游接待规模的增长,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容量形同虚设。旅游是环境友好型产业,但一旦超过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之急功近利的规划和建设,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而且在现实利益驱动之下,叫停过渡开发与接待十分困难,旅游目的地将陷入旅游发展的恶性循环,造成长期的“不可持续”。同时由于不少旅游资源分布于边远地区,综合发展水平较低,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难度更大。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是通过粗放式的经营方式来实现的,旅游业的集约化程度较低,旅游资源的破坏、浪费现象严重,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创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路径对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变迁形成了路径约束,其深层次的原因乃是原有发展路径中锁定的利益分配机制。霍沃斯(Howarth)把可持续性定义为代际间的机会公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保障旅游发展的利益和权利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分配。尽管路径依赖在制度变迁中的阻滞作用是客观存在,但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旅游业必须针对路径依赖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意识地创新,以减少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产生的负面影响,缩短制度变迁的周期,尽早实现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一)产业定位:战略支柱产业
产业定位是明确产业在经济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换有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世界公认关联性很强的部门,据统计关联到29个部门108个行业。针对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良好的发展预期,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目标,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体系,为旅游业发挥其先导作用、连锁效应和扩大社会就业指明方向、奠定基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使旅游业所彰显的产业效益和市场前景进一步得到全社会的确认,产业地位空前提升,为旅游业深化改革、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扩大产业规模、促进集约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新的产业定位优化了产业政策的价值取向,有利于突破旅游业传统经济定位目标的路径约束,使旅游业自主发展的需求得以实现,着眼于产业发展潜力、产业规模效应、产业带动能力等关键领域培育产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落实需要从三个方面人手。第一,深化旅游企业改革,促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业。第二,规划旅游产业布局,围绕旅游核心 吸引物组建由具有竞合关系的旅游企业、相关企业和支撑机构组成的价值链群,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发挥集群作用,实现规模扩张和资本扩张的统一。第三,通过业态拓展,强化旅游业水平拓展、横向拓展、纵深拓展的能力,增强旅游业带动能力。
(二)政府职能:有限政府主导
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目标实施的原动力是市场作用,但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可以调节“市场失灵”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旅游业进入发展阶段,政府职能面临转型的需要,南“全能政府’转为“有限政府”,推行“有限政府主导模式”,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最优功能组合。这一模式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及旅游业自主发展综合需求的客观条件下应运而生,追求政府主导的有限性旨在利用政府的能力,以低成本来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要,实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发展方向,最终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限政府主导模式有利于突破完全政府主导的旧体制,通过制定相应制度来规定和理顺私营部门之间、私营部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得以回归,市场运作效率得以提升。
有限政府主导模式的实施要求包括:第一,规范性要求,即政府作为具有强制力的组织在旅游业发展中加强自律,规范自身行为,尊重市场规律,实现政府干预的理性退让;第二,间接性要求,即政府间接调控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推动区域平衡发展;第三,服务性要求,即政府着重建立和完善旅游法律体系,规范是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促进部门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政府对旅游企业的服务和支持。
(三)法律保障:健全旅游法律体系
《牛津英语辞典参考》中将法律定义为“一个社会中制定的规则或约定俗成的条款,是对某些行为的准许或禁止,通过强加惩罚来执行”。法律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法律建设与改革也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旅游业法律建设旨在通过专门法制来确定市场经济的人本主义、平等和尊严、等价交换、诚实信用等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而规范旅游业中复杂而综合的社会关系,解决暴露出来的矛盾、纠纷和问题。因此旅游法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利保护机制,建立保障当代公民参与旅游、分享利益的机会和权利的公平机制;建立旅游资源适度利用与有效保护的约束机制、建立经营行为和消费行为的约束机制、建立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约束机制、建立保障代际公民参与旅游、发展旅游、分享效益的机会和权利的公平机制;建立旅游法律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建立旅游法律体系与相邻部门法律的协调机制、建立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旅游业的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建立旅游发展相关的法律体系与社会伦理道德、文化习俗、宗教习惯等柔性制度的协调机制。新的旅游法律体系有利于增强新制度和现有制度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摆脱传统发展路径对制度变迁的约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旅游法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处理好改革创新和规范立法的关系,加快制定旅游基本法,完善旅游单行法和现有管理条例;解决好单项立法和综合立法的关系,妥善处理旅游法律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衔接;明确旅游法律规范的执法主体问题、明晰立法条文和可操作性;全面整合旅游行政资源和执法资源,强化宏观调控,统一协调旅游社会关系。
全球经济模式的历史性更替
当前的全球经济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工业为主体,忽视基本的生态环境准则,市场信息对经济生活各个层次的错误引导,使得资源、产品与服务的内在价值无法得以完整体现,从而进一步导致扭曲的经济发展系统朝着与生态环境支撑系统背道而驰的方向演化,并逐渐呈现衰落的趋势。以此为发端,出现了全球经济模式向生态型循环经济的转型。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更替,在思维方式的革新上,可与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相媲美;在环境演化的功效上,可与两次产业革命的地位相抗衡。
农业革命重组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实现了从基于狩猎和采集的游牧生活向基于土地耕种的定居生活的转型,这种历时数千年以开荒种地为特征的垦殖文明逐步改变了地球的原始地貌。工业革命重组了人类的能源结构,实现了从木材燃料向化石燃料的转型,并以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显著特征,这一历史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带来的副产品是200多年来大量污染废弃物的无限制排放,这开启了人类发展历史中环境破坏的新纪元,并最终导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衰落。环境革命由此应运而生,并以循环经济和生态补偿为主体构成21世纪的新经济模式,带来了经济生产全球范围的里程碑式革命。
环境革命在时间尺度上有别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漫长周期,它必须在数十年内完成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彻底改造地球的原始大气。
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原理
区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杂系统,也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循环经济的概念,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长期进化的形成过程。一个成熟、健康的生态系统,取决于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稳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与互相影响,最终产生出生态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其中的物质流、能量流的平稳运行与流畅互补。广大自然界的各类生态系统,既是自然历史长期选择的结果,又是参与进一步选择的起点,其所表现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应的生态、反馈、抗逆、共建共享,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具有自组织功效、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取得物质、能量损耗最小而系统内部寻求优化的整体运行模式。
自然生态系统一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有机成分。一个成熟、健康的生态系统会将这三者的互相作用纳入一个整体循环之中,即生产者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者所产生的废弃物又会通过分解者(即通常所称的“环境自净能力”)完整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效系统。
在18世纪以来的人类生产中,绝大部分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单链式或支链式非循环的、整体效益欠佳的方式,即人类利用从自然中所萃取的资源,经过运转和加工,形成产品,供应市场,被消费者消耗,其间所产生的废弃物,一律抛入自然环境之中。这种以成本外部化为自发特征的过程所呈现的单向性、不经济性和环境非友好性,已经对自然界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人类过度生产和消费所遗弃的废物,靠自然界本身的自净能力已无法完全消纳,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在全球蔓延,于是,人们开始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学习健康循环的机制,并且认真地将其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参照物,从而引发了一场经济运行方式的伟大变革。
区域发展同样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三大功能。所谓生产者是指区域利用生产力要素的组合,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产品,其中必然产生相应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所谓消费者是指利用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广大用户,他们在消费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所谓分解者是指对于上述各类废弃物和污染物的解除、自净和消纳。
一个健康的区域应当能对上述三大功能实施综合协调并达到流畅的循环。目前,单靠自然的自净能力已无法有效地担负起分解者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人为地加大环保力度进行污染治理,帮助区域提高缓冲能力和恢复自净能力,从而实现“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的核心目标,这就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和评价原则
传统经济运行方式遵循一种由“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开放式线性经济。在这种经济运行方式中,人类通过对资源的粗放型经营和一次性利用,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种经济生产高消耗、高产量、高废弃的现象直接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恶性破坏。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维持环境容量,重新调整经济运行方式,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型转化的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一次突破性转变,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循环经济是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循环经济是系统性的产业变革,是从追求产品利润最大化向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永续建设的根本转变。由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可以归纳出四点基本的评价原则,简称“4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造商(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群体(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利用率和环境同化能力。
(2)资源化原则(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群体(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制造商(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3)无害化原则(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4)重组化原则(Reorganize),以生态经济系统最优化运行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全过程,通过对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提升环境容量,实现经济体系向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功能的生态化方向转型,力求生态经济系统在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化前提下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系统结构和产业革新
区域循环生态经济系统,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生态系,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经济链,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网络,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区域内企业间实现废弃物与原材料的有机对接,通过清洁生产和绿色工业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目标。
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包括三类主要行为主体:生产者――资源开采者、加工制造者;消费者――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群体;分解者――废物处理者。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动态联系,物质能量流在系统内不同行为主体间高效有序循环。通过优化区域经济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达到系统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的整体最优,最大限度地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冲突。
循环经济的建立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转型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但也给产业结构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迫使我们尽快完成从产品工业向绿色工业的生产模式转换,建立集约型经营、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新经济模式。
绿色工业是支持循环经济的技术平台,它要求工业生产过程模仿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形成生态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网络。通过3R技术(Reduce,Reuse,Recycle)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生产,开发便于回收的循环制品,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缓解生态环境的容量压力,做到产业环保化、环保产业化。
构建区域循环经济,意味着将生态系统规律应用于区域经济规划,依据区域内的具体实际制定一套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可行性方案,逐步淘汰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组建循环经济产业系统。
重建能源工业的自然平衡,必须实现从能源耗竭型经济向能源再生型经济的转型,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风力发电将产生理想的低成本能源,并用于电解水产生应用广泛的氢能以代替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提供了风能储存与转化的有效途径。同样,现存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管道网络可以应用于氢气的远距离运输。
材料工业将从线性生产模式向循环生产模式转化,材料来源从矿山、森林转向废弃物。通过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做到产品的低废弃、低排放。造纸业的循环生产将改变森林退化的现状,代用能源的发展将减少木材作为燃料的消耗。此外,推进木材燃烧率的技术改良,将显著缓解式业超负荷采伐的压力。
农业实现从高度开垦转向适度耕种方式的变革,有助于减轻土壤侵蚀程度,以利于新土壤层形成,从而提高综合环境容量。通过全民植树造林的森林重建工程,以科学规划和生态化管理,营造高产林地,逐步改善内陆降水循环和傧制洪水泛滥,彻底改变乱砍滥伐导致的土地退化局面。以农作物残余物喂养家畜,家禽间采取废物饲料化,实现清洁养殖,以减轻牧场所承载的过度压力。
全球食品产业也将面临重大变革。1990年以来全球水产业以每年11%的增幅快速递增,平均产量达到3100万吨/年。人工渔业的发展有助于谷物向动物蛋白的高效转变。据预测,2010年全球的人工渔业产出将超过牛肉产量,甚或赶上海洋渔业的产量。在中国,人工渔业产出已占海产品总量的2/3。伴随食品工业的快速增长,餐桌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将是一项推动农业生产方式、食品工业的工艺流程与设计包装、食品科技水平发生重大变革的系统工程,必须推行循环经济机制,加快建立区域性与全球化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信息、饲料安全体系、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的立法机制和法律监督体系建设,探索构建安全食品销售平台,营造良好的安全食品市场氛围。
过去50年的发展以追求提升土地生产力为目标,未来50年将关注产水能力的提高。水资源的高效优化管理将推动灌溉工程技术的长足发展。城市废水回收后经充分净化,在区域内多次循环利用,将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抬升地下水位,促进自然界的良性水循环。
大力发展废物循环业,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建设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系统工程。坚持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通过资源――废物循环经济链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从而根本改变高消耗、高废弃、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只有高度重视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才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经济模式和技术支持,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以资源良性循环和生态环境改善为前提实现经济永续增长的战略目标。
循环经济在全球的兴起与发展
当前经济形态向循环经济的转型,将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产业革命。
全球经济目标增长的惊人尺度勾勒出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的深度挑战。世界观察研究所名誉所长Lester R. Brown博士的研究表明:以50年前所无法想象的对环境的恶意破坏为基础,全球产品与服务的产出已从1950年的6万亿美元剧增至2000年的43万亿美元,如果世界经济继续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按照现有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全球的产品与服务将在未来50年中激增四倍,达到172万亿美元。过去50年中,全球经济总量递增了七倍,这使得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超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极限;全球捕鱼业增长了五倍,这促使大部分的海洋渔场超越了其可持续渔业生产能力;全球纸业需求扩张了六倍,这导致世界森林资源严重萎缩;全球畜牧业增长了两倍,这加速了牧场资源的环境恶化,并加剧了其荒漠化的趋势。
适时地构建一个高效有序的循环经济体系,需要在全球范围快速地实行循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系统性经济转型。虽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已提出近20年,但至今没有一个国家依据这一战略成功构筑以重建碳循环平衡、稳定人口增长、防止地下水位下降、保护森林和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为目标的生态型循环经济。一些国家正在或将要在某些领域进行产业重构,但有待于区域与全球范围进一步协作,以期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北欧、北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循环经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渐成潮流和趋势。
循环经济不仅得到了发达国家政府的推动,也得到了企业界的积极响应。西方许多企业在微观层次上运用循环经济的思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良好的运行模式。杜邦化学公司建立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创造性地把循环经济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相结合的“3R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通过放弃使用某些环境有害型的化学物质、减少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比之于80年代末,至1994年该公司生产造成的废弃塑料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
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产业结构性污染日益严重,通过创建生态产业园区引入循环经济模式,是一条探索之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中关村将全力打造一个面积约四平方公里的环保示范园,通过倡导绿色文化和绿色时尚,防治环境污染,分类回收全部垃圾,建设大面积城市湿地“绿肺”,应用风能发电等绿色电力,以绿色科技打造未来建筑规划,服务于潜力巨大的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