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1 15:57: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互联网下的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新形势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思想上不重视,理念上不更新,措施上不跟进造成的。网络远程教育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忽视了对网络技术发展的研究,就不能敏锐地捕捉到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资源利用开发的全方位的改变,就不能及时地提出并实施应对措施,长期以往,就会逐步丧失进一步发展的机遇。目前对于移动互联网对网络远程教育影响的研究,很多网校重视不够,仍然沿用传统的模式,对新情况、新诉求漠然置之。虽然在现阶段,传统模式还能够维持网络远程教育的运转,但措施将越来越不得力,服务学员的能力和质量也将越来越不能够得到保证。
2新形势下创新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
面对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各个网校应该抓住问题的本质,创新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开发的手段,适应新形势,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学员:
(1)重视趋势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各个网校都应该认真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对网络远程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这个大趋势,才能够把握网络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才能在网络远程教育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一个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各个网校更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方便学员,提升教学质量。
(2)完善服务平台,为学员提供全面的网络技术支撑。作为网校,一方面要完善传统网络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为桌面系统的访问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更要大力建设网络远程教育资源的移动互联网访问平台,为学员提供友好的界面操作,兼容包括Android,iphone,ipad在内的移动终端。网校通过整合好各种网络平台资源,以适应各种访问方式,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访问方式,方便学员的登录学习。
(3)革新课时体系,为学员提供碎片化学习的授课模式。在总教学量保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有的以课时为核心的授课模式,变革为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授课模式,即将网上的授课视频以一个课时为单位变为以一个知识点为单位进行授课内容的组织,将每个学习视频的时间缩短为10~20min。通过革新,一方面使每个视频的知识内容更具完整性,另一方面也适应了一般大学员一次适宜的移动学习时间为5~30min的调查结论。通过学习更新,有利于学员充分、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积少成多,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课程学习,避免了没有延续性闲暇时间所带来的困难。
(4)及时更新内容,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课件资源。教育资源质量的高低是吸引学员接受、参与网络教学的关键,网校一方面要有优秀教师担当主讲老师吸引学员,另一方面更要有好的教学内容,最新的学科知识留住学员。这就要求网校要不断地遴选优秀主讲老师,创新教学形式,更要不断借鉴其他网校和教育机构的成功经验,不断更新教学资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适应在职学员不断提高的学习需求。
(5)构建交流平台,为学员提供资源共享的畅通渠道。网校可以重点利用移动互联网构建便捷的学员与老师共同参与的交流平台,如建立BBS、微信群、QQ群等,在平台上可以进行实时咨询、答疑、交流学习心得,共享学习经验和课外学习资料。交流平台的建立,使得传统网络远程教育枯燥的单向授课变成了丰富多彩的群体性共同学习,在共同学习中思想更容易出现了碰撞,产生新知识、新经验,使网络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更好地促进学员主动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 整合
一、传播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供了新视角
信息技术也有人称之为传播技术,信息与传播有着内在天然的联系,二者相伴相生,彼此推动。
互联网的普及,势必改变以往传播者宰制信息的角色,也将改变传播者与受播者及信息之间的关系。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播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播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换句话说,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传播者也是受播者,每个人都可以是受播者,可以主动传送信息;更是主动的受播者,可以主动选取信息。研究互联网的传播学者认为,互联网具有五大特质——多媒体、互动性、共识性、超文本特性和自由传达方式等。第一,互联网结合了文字、声音、图画、动画、电影画面、虚拟真实的动作等符号,在所有的媒体中对感观能产生最多元化的影响;第二,它是互动性的,即使用者可以主动浏览网页和资料库信息并能做出即时回馈;第三,它是共识性的,即使用者可以超越地域界线,接触全球网络信息,以实时的方式传送和接收信息,把空间和时间都压缩了;第四,它是超文本的,打破传统线形的信息传播方式,使用者可以依循超文本的特性接触无穷无尽的信息;第五,传统媒介有所谓守门人的角色,然而,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其精神是提倡没有架构、没有动机、没有审查,信息是依其本质而自然流动的。
网络时代的传播理论为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就教学来说,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传播过程,只不过是一个特殊的传播过程,它也遵从传播学的规律。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传播者(信源),为了恰当地传达信息,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往往略去了似乎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却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而学生作为受播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和简单的反馈,这种线性的传递,阻碍了学生去主动获得丰富的信息。事实上,教学实践的大量事实表明:学生所接受的教学信息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所教授的信息输出量,特别是多媒体和互联网融入教学中,教学信息的传播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单向向双向(或多向)交互式的方式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换句话说,信息不再是从教师那里“拿”回来,而是由学生在更广泛的时空里“找”回来的。正是由于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即时、多向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二者融合将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
二、思维科学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拓展了教育内容
自互联网在全国普及以来,便出现了微信、微博和QQ等新兴媒体,将我们带入了全新的一个自媒体时代,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打开了市场需求的大门,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巨大的一个“香饽饽”,在积极涌入市场中,学生们的创业教育内容也得到了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他们进一步前行。
(二)改变了教育方式
存在于新媒体时代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其是将互联网作为各种信心交互传递的介质,无论是音频、文字,还是视频或图像均能够在其中迅速传递,并汇集成立体式的一个整体。在庞大数据的支撑下,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不再盲目,学校对于他们的教育定位也会变得更加精准,相应的,“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二、关于在“互联网+”视角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创新教育观念
早在2014年的时候国务院总理就作出了重要讲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国家的支持和号召下,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大军中。作为学校,为了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创业道路上,我们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将正确的“创业观”树立起来,改变原有的创业观念,积极学习现代化的创新意识。并且,对于高校而言,还应当将专业的一支教育队伍组建出来,对当前国内大学生的创业形式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在创业中所碰到的最大阻碍,并定期在校内展开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随后在新的教育引导经验的帮助下,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进行教育和培养。
(二)创新教育内容
我们应当根据新媒体以及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校内的教育工作,使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应当在校内将新的一个互联网平台搭建出来,将各种对学生有帮助的资源提供给他们,如:本校专门举办了“网络走进寝室”的活动,在学生宿舍中专门成立了网络机构,选用优秀学生干部作为网络管理者,通过微信群、QQ群、校园贴吧以及学校微博等新媒体的利用,起到了互联网学生创业教育宣传的作用。
(三)创新教育手段
时效性、丰富性、共享性以及开放性等,是互联网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我校在互联网的带领下对原有的课堂教育方式进行了改变,创设出来的“微时代”的教学环境,在视频、音乐和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的借助下使课堂变得活跃,不再那么呆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中真正的主人,随后在校内展开各种创业比赛,并制定专门的支持政策,在学校的鼓钕拢学生们的创业激情受到激发,促使了本校学生相关创业项目的迅速崛起。
三、总结
一、优化教学过程
美术教育必须以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或实物为先导,互联网海量的图文信息可为中职美术类专业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下学习随时随地便捷地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前所未有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对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等方面也作用深远。借助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师生们可以便捷地搜索到世界各国最优秀美术家的素描佳作,并进行专题式研讨,可以反复观摩、从不同角度观摩。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师能够很便捷地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全方位研讨诸多佳作,应用视频和音效,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
二、全方位、多视角展开教学
中职美术类专业的专业课虽然有教材可供遵循,但其教材在编排上通常都很简略,对某个代表性艺术家只用很少文字进行介绍,提供的范作很少,通常还有画面过小、印刷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能满足有深究精神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更不利于教师全方位、多视角地展开教学活动。而互联网技术大大改观了这些瓶颈,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将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一网打尽”,建立专题进行研究。同时还可通过网络全面收集对中外艺术家作品的学习心得、艺术评价等文字,这更有助于后学者的理解与借鉴。
三、与时俱进,引领学生与最新艺术思潮同步前进
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的纸质教材总是滞后于最新艺术潮流的发展,无法及时将人类的科学、艺术最新成果迅速收入教学计划之中。 互联网有“内容随时更新”的特点,人们可随时搜索、浏览到最新的艺术、文化、科学成果,如果师生们善加利用,将非常有助于教学活动的与时俱进,使中职美术教育始终与时代同步,使广大师生便捷地沐浴人类最新文明成果的阳光。
四、多点开花,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中职生年龄较小,学习美术课时间不长,故而审美修养、造型能力等都不会太强,中职学校必须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尽快为学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应积极探索,借助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多点开花,既强化专业教育,又强调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全面发展。
五、对中职美术教师的新要求
了解学生需求,改变教学观念。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在信息时代、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行为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深刻改变,他们渴望接受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排斥脱离社会现实、内容和形式陈旧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深刻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上调整、改变教学理念,其教学活动才能被学生喜闻乐见,其教学效果才能高效、显著。
掌握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中职美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时代从事教书育人事业,教师必须先行一步全面掌握信息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才能得心应手地丰富教学内容,才能将更新、更全面地造型技巧、创意理念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处于引导地位,已经并将继续引领社会、文化、经济的深刻变革,促进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迈向信息化、多元化新境界。
【关键词】中职英语 “互联网+” 有效策略
在当前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互联网+”教学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作为中职英语教师,应当在充分认识“互联网+”及其优势基础上,通过对“互联网+”进行有效应用,从而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创新,使中职英语教学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更好培养。
一、“互联网+”与中职英语教学分析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及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型教育理念也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及较好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职业教育中这种服务性有着更加明显的体现,在中职教学过程中,积极服务于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某种技能,培养其成为服务于社会建设优秀人才已经成为现代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对于中职英语教学而言,教学技能化已经成为当前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及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新技术及新方法进行积极探索及应用,从而使学生能够热爱英语,能够真正愿意学习英语。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而言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对于“互联网+”而言,其所具备特征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其一为跨界融合,也就是说其能够使两个不同专业及学科实现融合;其二为创新驱动,这一点属于互联网独特性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变革及创新,使创新力量得以充分发挥;其三为结构重塑,互联网的应用能够使事物原本结构发生改变;第四为尊重人性,即互联网的应用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其五为“互联网+”具有生态开放特点;其六为连接一切,通过对互联网进行运用,可使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内事物发生联系。因此,在当前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对“互联网+”进行有效运用,使英语教学与互联网实现有效融合,从而使中职英语教学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二、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互联网+”的优势分析
1.“互联网+”可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1)对于当前中职英语教学而言,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学生学习态度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较高兴趣。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在中职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互联网优势进行有效运用,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得以有效提高。与传统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而言,“互联网+”的应用能够将很多现代化网络资源及技术引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多媒体视频及图片等一些丰富教学资源进行运用,在教学外研社《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的“Unit3 Sunny Days, Rainy Days”中“Reading and Writing”这一课时,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要求学生重点关注天气预报的符号和表示天气情况的词语。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可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能够自主进行学习及思考,从而使学习积极性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2)“互联网+”应用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传统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教师都选择教材与黑板相结合模式,其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中职英语教学也应当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利用,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更加丰富。对于网络中学习资源而言,其相比于教师及课本更加丰富,并且具有多样化特点,并且相关教学资源及信息更新速度也比较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互联网技术进行运用,还能够实施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好调动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能够得以有效提升,还能够使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得以提升,使学生知识面得以扩展。比如,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可适当播放一些英语电影,在教学外研社《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4 School Becomes Interesting”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将学校各漂亮的一角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学校各科室以及学生活动场所;同时将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体育竞赛等相片、视频,使学生进行观看,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并且对其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也具有很大帮助作用。
(3)“互联网+”可使教学方式得到改善。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教属于教学主体,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通常都是教师个人讲解,学生未能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而在“互联网+”教学模式应用情况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教学引导者及驱动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布置教学任务,然后驱动学生完成任务,在该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在“互联网+”模式下,应当构建网络交流平台或者建设教学网站,从而使师生之间能够加强交流,还可在网络平台上放置教学课件,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查阅及学习,另外,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还能够撰写技术交流帖子,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实现互相交流,从而对英语知识更好进行学习。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创新策略
1.利用“互联网+”创建广阔交流平台。在中职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调查当前应用比较广泛且能够随意进行交流的相关网络平台,比如微博及贴吧等,从而选择能使学生应用与他人进行交流的相关内容,给每个学生账号,在每节课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进入这些交流平台,使其与其他人之间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对于有能力教师而言,可自己创建英语交流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能够通过语音交流及手写输入对英语知识进行训练。另外,通过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应用,还可与外国的留学生进行联系,可利用互联网实现有效沟通,从而使双方能够对英语及汉语进行互相学习,使其语言能力得以共同提高。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大多数对电脑操作均比较熟悉,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通过对课余时间的充分利用,通过网络自己寻找一些能够利用英语交流的一些平台,可利用日常聊天及电子邮件等相关方式对自身英语能力不断进行练习,从而使英语水平能够得以提高,使中职英语教学能够得到较理想效果。
2.利用“互联网+”获取丰富内容。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对其进行综合运用,在此基础上将更多适当英语知识向学生讲述及展示,在学生将课本内容掌握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知识进行扩展,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下对英语知识进行更好学习。但是在该过程中应当注意丰富教学内容应当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建立,可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横向拓展及纵深挖掘,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课本中知识内容更好进行掌握,并且还能够使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提高,不可与课本知识脱离,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对课堂时间进行更好利用,从而对实用性英语知识进行更好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所获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对于各种相关信息应当认真对待,从而将准确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课本内容准确把握,并且积极扩展英语知识面,使自身英语水平得以提升。
比如,在对《He decided to have a big Christmas party》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互联网+”进行运用,将圣诞节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将不同国家圣诞节习俗向学生进行展示,同时也可比较圣诞节与我国春节之间所存在差异,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中西方风俗文化差异充分了解,进而可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尤其在拓展圣诞节常识这一环节中,可融入一些常用单词、词组以及句型进行讲解,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对亲身经历圣诞节进行表达。这样一来,通过获取丰富内容,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英语知识,并且还能够巩固课本中知识点,从而使英语教学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3.利用“互联网+”加强英语互动。在“互联网+”背景下,在中职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互联网进行运用使师生互动及学生间互动得以增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更多英语知识实施教学及学习,从而有效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便能够将大多数知识点掌握。
教师可通过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运用形象化展示需回答问题及相关练习,比如,学完“Traffic”这个话题后,其中有一句“No Parking”的标语,教师运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放一些英文标牌、广告、商标等来进行补充教学。如No Smoking(禁止吸烟)、Notary Office(公证处)、Joint Stock Company(股份公司)、Section Chief(科长)、wide-screen film(宽银幕电影)等。可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及回答,可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能够展示自我,可有效激发学生好胜心,使其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另外,教师可将英语知识融入游戏中,使学生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对有关英语知识熟悉,并且将其熟练掌握。此外,教师可对学生积极鼓励,使其能够利用视频及图片等形式展示自身比较感兴趣的相关英语知识,或者展示自己所掌握相关英语知识,从而使英语学习能够更加多样化,使其实践性得以增强。这样一来,通过对“互联网+”进行运用,可为学生创造平台,使其能够更好进行自我展示,通过与其它学生及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可及时发展自身所存在不足之处及缺陷,从而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有效方式改正,可使中职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及技能得以有对性地提高,可使英语实用性得以增强,有利于学生在英语知识进行更好实际运用,从而使中职英语教学效果得以真正提高,促进英语教学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教学模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为能够使中职英语教学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作为英语教师应当在充分认识“互联网+”优势基础上合理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改革及创新,从而使中职英语教学水平及质量得以提高,促进英语加得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华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教学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6(2).
[2]王梁百合.探讨中职英语课堂与信息化教学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6(34).
[3]吴美华.“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英语创新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教育
一、“互联网+”会计的影响
“互联网+”会计,从思维到实际操作层面都对会计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赋予了传统的会计工作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融合会计工作的现状与影响,能够帮助思考新时代会计人才的培育方向。
(一)会计信息处理效率大大提升
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能够快速实现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数据的运算与存储,使得会计人员的作业重心从数据的录入、整理、归纳、运算等烦琐漫长的工序转移到关键信息的筛选、核查、审阅等重要环节上,大大缩短了信息处理的时间,优化了数据的处理功率,同时人为失误也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削减。
(二)会计工作内容变动整合
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在会计行业的使用与推广一方面降低了会计工作的强度,节省了会计工作的用人需要,另一方面也势必会对传统的会计工作者产生冲击,尤其是工作内容简单且重复性高的初级管账人员。而大数据的整理分析、计算机软件的熟练操作与使用、人工智能的运用与管理等也逐渐将成为会计人员工作中的重点。
(三)会计信息更为真实可靠
传统会计手工记账的业务处理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等情况,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失误,且数据信息得到了良好的存储管理,易于追溯、查询与审核,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人工智能的使用相比会计人员相比更能降低因为主观判断造成的失误,使得会计信息更客观中立,为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信息。
(四)“互联网+”会计技术仍待进一步改进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引入会计行业后,在保证其能够快速获取、有效处理、精准转化决策信息的同时,确保人工智能系统可靠、安全、正常的运营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会计技术的运营需要控制在稳定的技术及安全环境下,以防范财务数据的泄露或崩溃而给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引入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其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重要性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实践和优化升级。
二、传统会计专业教育的不足
“互联网+”时代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的缺陷逐渐暴露。具体问题如下:
(一)教育思维固化
在“互联网+”会计的背景下,会计专业人员不仅需要会计专业知识储备,在计算机软件、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面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但前者属于管理类学科,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后者则属于理工科的内容,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但绝不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关系。而许多高校尚未完成从培养“专业性人才”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观念转变,没有将二者进行很好的融合,会计思维与数据、逻辑、计算机思维仍然互不沟通。
(二)课程设计缺陷
我国多数高校如今对于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会计与计算机的融合操作教学一般都只对高年级开设,且其比重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只占学生专业课程中很小的一部分。而课程内容也主要在于培养学生会计系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会计人员,理论与实践没有实现深度融合,学习的更多的是操作应用而非创新创造,使得学生对会计信息开发系统仅仅处于一种肤浅的认知与操作阶段,缺乏对前沿会计信息技术的深入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许多高校的会计教学方法仍为传统的“理论解读和实务演练”。教师讲述个人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与观点,但没有主动的对会计知识进行探索;而实务层面,也主要由教师进行示范演练,学生对示范进行单调的模仿学习,重复既定的规范步骤,这种教学方式拘束了学生的自我探索空间,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虽然能够快速学习实务操作的程序步骤,但对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与自主创新等能力的培养仍存有不足。
三、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高速发展,企业商业模式变化日新月异,在会计行业中只有时刻保持着对前沿知识技术的敏感、具备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不被智能科技取代。因此在会计人才的培养教育中,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改单调模仿为自发创造,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素质。
(二)培养“互联网+”会计思维方式
会计专业教育不能割裂人与计算机、会计与新科技的联系。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会计工作中的使用主体仍然是会计人员。因此在会计教学工作中,应逐渐培养学生树立“互联网+”会计的思维,注重会计知识与计算机实务操作的融合,培育学生处理信息、驾驭系统的能力;增加“互联网+”会计相关课程占总体知识群的比重,紧密结合人工智能的开展方向及最新动态,融合人文与科学思维、管理与计算机思维。
(三)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结合我国当前会计行业结合互联网技术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未来新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依据中国会计准则,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化软件建设,丰富各类复杂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因此高校需要加大“互联网+”会计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使之兼具经济管理、数据分析、会计实务、信息技术等知识能力,迎合当前会计劳动力市场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背景下的用人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学生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40-02
一、“互联网+教育”的出现
信息技术对今天学生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习惯影响巨大。他们喜欢图片、声音和影像,期盼更灵活的学习进度,更多的个体学习机会,更高频率的使用和利用数字学习资源。而传统的教学活动不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室环境里近距离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估的方式,也使得教师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1]。由互联网催生的“互联网+教育”适应了“数字一代”学生的诉求,使学习成为事事可学、人人可学、处处可学和时时可学的活动[2]。
二、“互联网+教育”的特点
“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3]。从应用形态上来看,包含“互联网+教师”、“互联网+课程”、“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学习”等。“互联网+教师”中教师要实现从固定时空教学到在线教学,从单一模式教学到多种模式或混合模式教学的转变。“互联网+课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渗透,课程内容大大拓展,外在封装形式会更富媒体化、可视化、交互性,学习内容直观清晰、人性化。“互联网+教学”中教学形态变成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探究学习。“互联网+学习”则使得学生从客体真正转化为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意愿去学,带着问题学,以自己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学,以与自己吻合的学习习惯去学,实现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
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破除了传统教育“固定”学习场所、“限定”学习时间及“统一”教师资源等枷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获取信息的导航者、逻辑思维的引领者;教学实施开放式教育,可以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从任何人那里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资料、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等被网络教学系统记录下来,教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反思教学过程[4]。
三、“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师
在“互联网+教育”的新型环境下,教师不能再仅仅拘泥于“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该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信息技术教学专业技能,专注服务学生。
(一)正确认识“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尝试,是对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完善。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在更加灵活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保持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育人方向,充分正确地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
(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需要熟悉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熟悉如何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收看在线课堂内容,用于服务自己的教学;熟悉如何制作设计在线课堂教学流程和内容等。要从行动上积极接纳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地学习、研究、实践和采用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三)教师自身定位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教师不再因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由知识的“灌输者”、教学管理的“统治者”变为学习材料的编辑和制作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和监督者。更多地是要通过活动组织、情感参与和方法示范发挥育人功能。
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
在知识获取更为便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让医学生具有信息获取、分析和评价的本领;要更加重视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让他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创造的激情;要培养更具个性、多元发展的医学人才[5]。
1.“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由于师生之间更多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医学教育中育人功能有面临被弱化的危险。然而,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优秀的品质等,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给学生以熏陶感染。
2.面对网络环境中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实,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检索知识;指引学生信息获取后进行甄别和处理,将复杂和冗余的信息变成能够为自己消化理解的有价值信息[6];培养学生信息创新能力,激发其创新型思维并提高其科学素养;培养信息再利用能力,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
3.教师可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微课堂等网络资源促进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发挥,实现教学组织的多样化、教学媒介的多样化: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微课”以及实现开放性在线教育的“慕课”,这些网络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获取深刻的感性认知,再通过信息交互性、采呈性和丰富性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加强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我们的课堂势必会成为“创新、创造、创意,感情、感觉、感悟”的“创感”课堂。
4.教师进行教学软件内容选择时,要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目标,确定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增加知识链接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制作教学视频时,要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整合学生自主观看视频时遇到的问题或困扰,并进行指导。
5.通过相互合作、教研相长、资源共享的方式建设组织专业教师团队,针对所设课程,研发教学资源(课件、微课、创课、教具等),特别是双语教学资源。
五、结语
“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着互联网进行。课堂不再是简单的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授,而是动态的教与学的过程,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我们将顺势紧跟互联网激增影响下的教育革新,推动学生培养。
参考文献:
[1]周密,王俊峰,等.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183-184.
[2]朱国仁.新世纪国际教育改革发展动向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3):36-46.
[3]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70-73.
[4]刘莹,任罡,李崇荣,等.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应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04):482-490.
[5]张忠华,周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39-43.
[6]王鑫,白树勤.从理念到实践:“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4,(06):102-106.
Reflection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Internet Education"
XI Yan,WANG Yue-xiang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e Medical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8,China)
【关键词】网络教学 英语教学 互联网技术 教学融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进入课堂,网络教育成为时代趋势,一方面,各种新兴互联网技术逐渐走进课堂,全国各地的英语网络化教学现象“热闹非凡”,另一方面,机器间的交互代替面对面的交互,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跟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英语学习。在一些英语网络学习的课堂上,网络技术似乎只是可有可无,并没有对英语教学产生变革性影响。那么如何与时俱进地运用互联网技术,让网络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一、网络教学与其存在的优势
笔者在高校从事是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由于受地域、时间等限制,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很多学习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率。而网络学习为继续教育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观看教学视频,网上提交作业,查找、收集信息,展示学习成果,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案等,实现学生的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同时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和网络社群,创设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创造多元学习机会。让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相融合,既是对英语课堂学习的补充延伸,也更方便让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学习。英语词汇的记忆是繁琐的,碎片式的,英语学习有时是枯燥乏味的,但网络学习空间以其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供了可能,能使学生得到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提高,真正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有效地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识结构,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过程成为了学习者自我驱动、 自我主导、自我控制、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在继续教育大学英语课程中采用网络教学的对策
1.在交互性教学中提升课堂学习与活力效益。“互联网+教学”给当下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笔者认为可尝试利用已有的移动互联技术平台―通过软件公司开发作业 APP。现在人人基本使用智能手机,方便了学生练习和提交作业,同时还减轻了教师改作业的负担,它可以让教师快速实现在线布置作业、自动批改、成绩跟踪以及分析学生作业数据的功能。学生可在了解自身学习结构的基础上,真正实现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实行个性化教学,因为移动互联技术特别是4G网络的采用使得英语的学与教不受地域、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更为便利、有效。
笔者认为还可利用作业盒子将检测学生复习词汇的场景简单化。在紧扣课堂教学知识点的前提下,让学生记忆词汇的过程更高效、更有趣;同时通过后台数据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智能分析其学习情况,使得学习更有针对性,降低学生在已经充分掌握的知识点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网络技术也为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教师可以搜集英语学习素材,加工整理成电子书包,有了电子书包,学生不用再去翻厚厚的词典;便捷的网络搜索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各类互动平台的涌现,让教师无需再一张张批改试卷,而是能快速、精确得知学生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等信息。然而,“一对一”数字化课堂并不等于简单的技术运用,网络并不只是用来搜索信息或是机械地答题和统计。数字化课堂应是技术应用和教学方式的同步变革。英语会话往往需要配合情境,而课堂上的资源有限,准备道具又费时、费力,运用数字化手段则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2.在混合式学习中建构教学交流与会话情境。网络技术的出现,一方面打破了地区时空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把教师从传统的教学中解脱出来,例如“人机对话”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可能,英语是一门交际性的语言,学英语就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十分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如果数字化学习反而减少了学生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岂不是又回到了原始的“哑巴英语”时代?通过网络教学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将是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同时并存、互为补充的混合教学模式。在W习中,学生可以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语篇进行混合式学习。
a.课前――自主学习&资料收集。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运用搜索引擎了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将自己的预习成果作为班级共享的资源,也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到班级平台上进行交流,教师通过浏览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归纳出共性问题,总结整理后带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b.课中――交流分享&合作探究。学生首先通过数字化平台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用英语向大家互相介绍自己所在地理位置,学习正确的英语发音,其他学习者可以对该生进行提问和补充;接着,大家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的形式进行互相讨论,交换思想,将语篇提炼成思维导图,到班级网络平台,并用英语共同介绍,构成了一个跨地区跨时空的英语学习共同体。
c.课后――评价反馈&拓展学习。学习者还可以登录英语网络学习平台观看视频,并进行点赞、评论;一些学校可以打造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自主查看,或发起更深层次的话题,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升华情感。优化后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使课堂成为学生面对面交流知识与情感的主要阵地,而课下则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人人对话”与“人机对话”模式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学习者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