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1 16:57: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劳动与教育的课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村职教中心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培训具有天然的优势:办学经验丰富,专业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师资力量比较充足,建有毕业生的就业网络,具有比较良好的社会声誉,职业学校与农业、科技、发改委等部门有密切的联系。
《农村职教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培训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高农村中职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探索中职校参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路子、培训内容、模式、策略、原则、运行与管理机制、项目培训的评价等,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策略与方法。
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言简意赅地用八“性”概括了农村职教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培训策略,即社会功能的多重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办学模式的灵活性、培训服务的预见性、社会合作的密切性、输出就业的市场性和创业教育的渗透性。
所谓社会功能多重性是指农村职教中心需要突破经济功能或升学功能的束缚,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功能的有效发挥。农村职教中心需要主动拓展,做到既满足当地经济社会需要,又满足更大范围区域需求,为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劳动力流动提供有效的培训服务;农村职教中心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功能的发挥,而要善于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努力成为地方农业科研、生产、服务、示范的中心。
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是指农村职教中心应该符合、贴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实际,确立“立足农村,面向城市;立足农业、面向工业;立足农民、面向市民”的办学理念,在具体培养目标的制订方面,针对当地产业发展规划,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体现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特点。既满足扎根农村的农民职业教育的需要,又适应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生活的职业教育的需要;既培养农业技术人员也培养非农业技术人员,既培养农民也培养市民,由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转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要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需求,以培养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技术为核心。要结合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解决农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术、技能问题,使培训后的农民能较快获取培训收益。要突出职业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课时,构建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训转移后高质量就业。
办学模式的灵活性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村职教中心要树立大职教观,适应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农业生产的特点,积极推行弹性学制,采取农科教结合、职前职后结合、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的方式,不断寻求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效能。
农村职教中心要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顺利健康的开展,需要与社会各机构密切合作,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及社区共同参与的培训模式,共同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农村职教中心还应与技术学院、普通高校等各类学校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师资和设备优势,在开展职业培训的同时,进行学历教育,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技能、学历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社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居住地,农村职教中心可以通过社区及时准确把握剩余劳动力的相关信息,争取社区协助动员、组织剩余劳动力接受培训,形成学校、社区培训合力,促进培训工作和谐开展。
输出就业的市场性是指农村职教中心要深入实际,及时了解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市场的需求,使培训与用工单位及就业市场直接挂钩,实现以需求定培训,把培训工作做到市场需求与农民就业的结合点上。同时,农村职教中心要与地方政府协调一致,统筹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与输出窗口,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建立起职业技能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衔接机制,努力将农村职教中心建成集择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教育、就业后服务管理为一体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农村职教中心要在培训中渗透创业教育,激发学习者的创业勇气,增强他们的创业信心,教给他们创业方法,帮助他们了解创业政策,努力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够胸怀创业理想,成为创富典型,引领一方农民共同致富。
[论文摘 要] 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法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项目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视野等优势。本文通过《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例介绍,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力图实现教学改革的创新,探寻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
本文为西北政法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法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法学教育的效果。笔者在《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授过程中深感教改之关键在于摈除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个体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弊端,寻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项目式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应用以及推广。
项目式教育概述
1.项目式教育概念及应用说明
所谓项目式教育,本文特指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由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教师有条件的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或以项目为教学补充或以项目为教学延展,在课程教授与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启发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研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笔者在高校一直从事《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的教授与研究工作,该门课程在我校属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必修课,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法学本科生而言,了解和掌握本学科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其构筑完整的法学理论体系,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加之本学科实用性非常强,因此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关注。随着对劳动法学研究的升温,也给本课程的教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难以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第一,忽视学生自我需求及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第二,教学模式单一,难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师生之间交流途径有限,缺乏互动。2010年4月,笔者申报本学科的校级课题获准立项①。以此为契机,笔者将部分本科学生吸收进项目组,意通过项目式教育寻求教学模式改革之尝试,实现培养创新人才之目标。
2.项目式教育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教育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自我认同感,激发自主学习兴趣。项目式教育是吸收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学生与教师共同研究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其本身就是一次受到肯定的过程;能够进入项目组的学生,往往是对项目存有兴趣的学生,学其所好,研其所想,可以有效地将研究兴趣与研究内容结合在一起,不论最终是否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仅就这一教育过程而言,学生所获将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模式。
第二,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良好法学思维和研究思路。以法学专业为例,法学教育在本科阶段受课时、教学模式等限制常常沦为普法教育。本科生大多只关心本专业的基本制度,对许多专业问题的认识只停留在皮毛阶段,视野不够开阔,更谈不上法学思维的养成。开展项目式教育实际上使学生有了一次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及作深入研究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其视野得到了拓展,思维局限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同时,开展项目式教育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在教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资料搜集整理、论文写作等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正确的法学研究思路,培养法学思维能力。
第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一般而言,高校课堂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侧重的是基础教育。而社会对法学本科生的要求绝不止于此,因此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实地调研、法律诊所等各种实践教学方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期望达到培养全面创新人才的目标。笔者认为,项目式教育就是一种直接实用并且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项目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主观需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远远超过基础理论的传授,其时刻关注学生法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毕业后即就业的学生而言,项目式教育为其提供了从事劳动法律工作技能的训练机会;对毕业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而言,项目式教育巩固和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其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项目式教育可以成为连接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桥梁。
第四,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构筑和谐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配合的一个人才培养过程。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欠缺师生良性互动机制的问题,高校代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基本局限于课堂上,课外的交流互动比较少。虽然网络发达,但有很多局限,网络互动往往只能成为课后解答专业问题的工具。通过项目式教育,实际上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一定期限内建立了一种定时交流沟通的机制,增加了课外的师生相处时间。而且面对面可以让教师更直观的感知学生需要、更深入具体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可以说项目式教育本身就是对“教学相长”最好的诠释。
3.项目式教育的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项目式教育,笔者试图实现以下教学目标: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在语言表达、法律思维等多方面的素质;第二,提供更多途径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扩展师生交流方式,搭建构筑和谐师生关系的平台;第四,研究和检验法学本科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式,实现教学改革的创新,探寻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
项目式教育应用实例
1.学情分析
本次项目式教学改革的实施对象是笔者所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年级本科学生以及经济法专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研究生,以本科生为主。从本科生的知识水平来看,除哲学等公共课外已修完法学概论、民法总论等专业基础课,具备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同时正在学习合同法、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对笔者教授劳动法知识的理解。从实践能力上来看,学生都具备对网络等媒体的运用技能,而专业课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基本上没有参与过任何法学实践活动。从情感起点上来看,学生大多认为现有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因而对教学模式改革持有欢迎和积极的态度,乐于接受教师设计的项目式教育。
2.实施策略与过程
笔者应用的项目式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主要的流程是项目介绍——学生报名——确定成员。为了进行项目式教学改革,笔者首先在所教授的部分本科学生中举办了专场项目介绍会。一是向学生介绍笔者获准立项的课题基本情况,包括课题内容、立项依据、研究方案等等,让学生了解项目情况及判断是否对该领域有研究兴趣;二是向学生介绍项目式教育的基本构想,主动向学生发出邀请并告知学生报名方式等等,让学生了解何为项目式教育以及笔者预备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会后在笔者规定的报名时间内,陆续有十余位学生提出了报名要求,最后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十名学生(包括一名研究生)参与项目组。为了规范日后的教研工作,笔者还与部分学生签订了“助研岗位聘用协议”,该协议主要包括:学生成员的基本信息、进入项目组的职责等等。
第二阶段:项目教研阶段,这一环节实际就是围绕课题开展具体项目研究工作,是项目式教育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首先,笔者与学生确定了“定期研讨+不定期沟通”相结合的联系方式,即每月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就项目进展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平时学生有任何关于项目开展的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其次,笔者将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充分尊重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此范围内自选题目。最后,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笔者专门向学生介绍了项目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资料的收集整理技巧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等。在此阶段,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在项目研讨时积极发言,而且平时也非常认真的收集资料,备写论文,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例如:项目组中一名学生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因此在自选课题时,该生就选择了“工资集体协商的国际比较”这一子课题,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外语专长拓展项目研究视野,用项目研究锻炼和检验自己的外语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第三阶段:项目考核总结阶段,这一环节贯穿项目式教育始终。关于项目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完成教师布置任务情况来判断学生参与项目式教育的效果。例如,学生是否按时提交了研究书面计划、是否按时参加研讨活动等等。关于项目总结,一方面是师生之间对研究课题本身不断进行自修、反思、再讨论等,另一方面指师生之间对项目式教育的进展进行不断修正与总结。
项目式教育在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及反思
一直以来,项目式教育多应用于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在本科生中应用较少。随着社会对法学本科人才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也由单一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即融传授法律知识、培养运用法律能力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于一体②。因而在高校本科生教育过程中引入项目式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其进行推广的现实土壤也已形成。首先,项目式教育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实现了教研一体化,即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补充,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融合提高。其次,现代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寻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项目式教育很好的把二者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教学与科研共同进行的“双赢”局面。
当然,项目式教育也有许多值得再思考的地方:第一,对项目式教育外延的理解不应过于局限。笔者此次教学改革有立项课题作为支撑,所以将其称之为“项目式教育”似乎比较贴切,但如果对“项目式教育”的理解仅局限于教师有课题才能应用就太狭隘了。即使教师没有课题,也可以就所教授学科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专题而开展项目教育。毕竟,项目式教育的精髓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能力的平台,有无项目支撑并不是必然要求。第二,项目组学生成员的吸纳要科学合理。笔者认为,首先项目组成员的人数应该和研究内容相匹配并作好分工和研究计划。另外,确定参与学生时有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以本次教改为例,笔者所选择的学生均具备基本法学理论基础,已修过或正在学习《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这样才能将基础教学与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如果参与项目组的学生不具备理解项目研究内容的基本知识,将会直接影响教改和能力提高的效果。第三,项目式教育的考评体系有待完善。在笔者的教改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学生访谈、问卷调查和学生科研成果的提交等方式来检测项目式教育的开展情况和效果的。但项目式教育考评体系还有更多的研究空间,比如如何将项目式教学效果与高校对学生或教师的日常考评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与研究。总之,缺乏教研的教学是无生命力的教学,项目式教育是既注重教学又注重教研,值得在法学本科教育中采用和推广。
注释:
①2010年4月,西北政法大学校级优秀青年人才项目——“和谐劳动关系视角下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XJC006.
②陈红梅.对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9:193.
参考文献:
[1][澳]Michael Prosser,Keith Trigwell著.潘红,陈锵明译.理解教与学 高校教学策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2]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郭秉文. 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4] 董宝良,周洪宇.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 杨金土. 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大潮丛书.职业教育卷[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陈元晖.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 陈元晖.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 陈元晖.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时期教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9] 陈元晖.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0] 程栋. 目击中国100年 (1-4卷) [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1] 闻友信. 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2] 李蔺田,王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3] 黄嘉树. 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4] 中华职业教育社. 黄炎培教育文集(1-4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
[15] 路宝利.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6]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7]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 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8]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9] 鲁昕. 职业教育的强国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0] 黄尧. 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2010)[Z].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011.
[22]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1-2009)[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0.
[2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1999-2005) [Z].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7.
[2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Z].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6]国家劳动总局政策研究室. 劳动政策法规汇编[Z]. 北京:劳动出版社,1981.
[27]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0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Z].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8]国家教委职教司. 职业技术教育文件汇编(1978-1988) [Z]. 北京:三联书店,1989.
[29]国家教委职教司.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法规(1989-1992) [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0]国家教委职教司. 职业教育政策法规(1992-1996) [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1]教育部法制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汇编(上、下)[Z].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高级技工教育;毕业设计课题
一、毕业考核课题的选择
高级技工教育,培养的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融为一体的智力型技术工人。以机加工专业为例,这种高级技工人,应该掌握本工种高难度加工及复杂设备调整、维修的有关技术理论和技能、技巧,能解决本工种生产加工技术难题,具有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基础能力。
高级技工教育的毕业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学员是毕业还是结业,毕业是否能通过鉴定技术等级,是否能推荐晋升技师等,都应当通过严格的毕业考核进行评价。毕业考核,需要选择一个好的、合理的毕业考核课题。为从2008年开始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至今已带过50多名学生。在这期间是我深刻的认识到,选择毕业考核课题,是进行毕业考核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上:
(1)毕业考核课题是否得当,是毕业考核能否出成果的关键。根据几年的经验,凡是毕业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一个好的课题。2009届毕业学生,选择了“超细长轴加工”课题,在普通车床上加工这样的轴,技术难度很大。该学生设计制造了一套专用刀架,并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技术论证和技术答辩,还亲自加工出了合格零件,取得了毕业考核的优异成绩。
(2)毕业考核课题是否合适,是学员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能否充分发挥的中心环节。学生在校经过两年的学习,不少学员已具有综合分析一些技术理论问题的能力,同时操作技能娴熟,加工技艺高超。这些学生若能选择一个得心应手的毕业设计考核课题,必须发挥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的优势,在毕业考核中出成果。相反,课题不合适,学生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
(3)毕业考核课题的水平是关系的高级教育事业能否取得社会承认的大事。高级技工教育是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来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的,其技术工人的水平如何,不少工厂的教育和人事部门还不怎么“信得过”,还不愿意把优秀的中级技术工人送去参加高级技工培训,这不利于高级技工教育的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学校教育,在毕业考核时选择了好的课题,通过“真刀真枪”的操作加工,及表现出来的加工技艺和答辩水平,又为工厂、车间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或攻关项目,创造了一些经济效益,那么,我们的高级技工教育就会扩大影响,赢得社会的承认和支持,越办越好。
二、选择高级技工毕业设计课题,有以下一般性的原则
(1)课题要具有能满足高级技工应知应会要求的水平。课题水平不高,就出不了成果,就考不出“高级工”来。但是,盲目拔高也不行。
(2)课题必须来自生产现场,来自工人的生产实践,充分体现高级技术工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产车间的加工技术问题、攻关项目是很多的,只要认真去找,合适的课题一定能够找到。
(3)课题要具有创新,要能大幅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有明显经济效益。要尽量避免选择一般性的常规课题。
(4)课题项目最好能加工出来,拿出产品或实物参加考核和答辩。在拿出产品或实物来答辩就会避免“纸上谈兵”。
(5)尽量避免选用属于设计人员工作范围内的课题。
三、使学生选择一个号的课题
(1)考核前要以课题选择为重点进行动员。现在学校的学生来自很多地方,在毕业考核阶段,一般有很多学生已找到工作上班了,所以在到单位之前就有进行毕业考核动员,以讲清如何选择课题为重点。可以列举一些上届同学出成果的好课题,也可以举出由于课题选择不当而影响考核结果的课题,从正反两方面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明确课题选择的重要性。
(2)编制“毕业考核指导书”。学生在毕业前,应由学校编制“毕业考核指导书”,人手一册。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课题的选择原则、毕业考核课题的工作量、技术报告的内容重点、进度安排等。这样,学生在选择课题、加工实施、撰写技术报告过程中就有了基本依据。
(3)选好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学员毕业课题的选择和实施影响很大。好的指导教师,能使学生的水平和技能得以升华。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确定毕业考核课题、指导实施课题;对有关的问题进行辅导、答疑和示范;审阅课题报告、图纸并做出客观评 价,写出评语;结合指导工作队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等。
(4)及时反馈情况。一个好的课题,有时比较难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选择课题过程中,“举棋不定”的情况经常出现。为此,学校在选题阶段应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及时反馈情况,应与指导教师、学员一起讨论、研究。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 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 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 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 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 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 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转贴于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 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 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 花木文化 自然教育
我园地处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嘉泽。浓郁的花木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陶冶了人的审美情趣,幼儿教育发展了人的鉴赏能力。依托这一地方优势教育资源,我园认真探讨,潜心钻研,摸索出了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教育活动体系。
一、利用花木文化优势,赋予幼儿新的教育内容
1.开辟花木实践基地,开展幼儿劳动教育。
我园幼儿大部分是农民子女,对花木的种植栽培有小小的认识,我就请当地在种植方面能力强的农民对幼儿进行讲解,还根据不同年龄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分别设立了不同的学习专题:例如:“花木的认识”、“花木的种植”、“花木的扦插”、“花木嫁接”、“花木剪枝的学问”、“花木的管理”等。在确立了学习专题之后,我园劳动特色教育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劳动场所的问题。我园内有一块空地,我们便将它开辟为劳动实践基地,命名为“花木实验基地”,并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各个班分别认养了其中的一块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小朋友利用课余时间在实践基地上开垦、种植、管理,从而在劳动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苦乐酸甜。
在小朋友的辛勤劳动下,我们实践基地上的花木一派欣欣向荣。小朋友看着自己种植的花木这么好,每个人的小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几年里,小朋友在这块小小的“自留地”上忙碌着,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获得了花木种植和栽培的学问和技能,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劳动的情感。
2.利用园内外绿色资源,开展幼儿环保教育。
我园地处嘉泽,这里处处绿树成荫,季季花开不败。我们着手利用有利资源开展环保教育,我们与远近闻名的“艺林园”、“大树园”、“夏溪镇花木市场”、“紫薇园”等单位进行联系,将其设立为我园的实践基地,小朋友定期到这些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时小朋友总会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会问:“老师,这棵树怎么会这么高、这么粗呢?”有的会问:“老师,这棵树的树叶怎么是红色的呢?”在每次参观时,小朋友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其中,他们还会向旁人宣传环保的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展环保活动。
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是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其对幼儿园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我们积极开发园内文化资源让幼儿园的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对小朋友的环境品德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幼儿园内还设立了环保岗位并轮流值日,小朋友个个都有自己的劳动服务岗位,争当“护绿小卫士”。当看到有人乱扔纸屑杂物等违反等行为进行监督批评,小朋友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们从班级和幼儿园两个不同的层面,从营建班级文化入手,每个幼儿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幼儿小阵地,种植角、卫生角、常规角、环保星星榜等独特的幼儿小阵地大放异彩,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教育氛围,小朋友在各个小阵地的建设和维护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劳动体验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劳动体验中,小朋友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花木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奥秘无穷。在种植和栽培中,我们请来农民专家们引导幼儿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引导幼儿们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开展实验,深入探究,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幼儿在小课题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他们深入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拓宽幼儿活动外延,丰富活动内涵,赋予活动新的活力
幼儿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因地制宜,不断地寻找幼儿教育的切入点,寻找花木文化与幼儿活动的结合点。我们将花木文化与日常的班级活动相结合,为幼儿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尝试开展了以花木文化为主题的幼儿活动,实践证明,这样的特色活动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涵,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例如:“一日花木营销员”让小朋友体验营销的乐趣;“花木服装设计展”让小小设计师们美美地“秀”了一把;“我是小小园艺师”展示了队员们盆景制作的卓越才能……这样的幼儿活动真正走进了小朋友的生活,赋予了农村幼儿们活动新的生命力,真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真谛。
三、利用花木文化,充分整合并善用家长资源
关键词:顶岗实习;实习费用;学生;劳动报酬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114-02
一、国内现状
(1)目前中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习成为难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各级政府没有配套的机制对于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或厂家给予政策性补贴。(2)中国高职高专院校所收的学费没有涵盖实习的费用或者我们并没有准确计算某一个专业的实习的费用。(3)中国的学生及学生的父母,对于实习的成本和劳动报酬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的学生不愿做实际的操作性的工种或岗位,只愿意做办公室或管理的工作。只要伸手或坐在工厂办公室里什么都不做,就索要报酬,否则就认为是资本家的剥削。并且还要高工资。(4)中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管理部门更是人浮于事。特别是文科专业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愿意到车间,不愿意做打字的工作(打字的工作也没有那么多)。外贸工作又没有具体的事情做。企业因商业秘密的问题,不让学生接触具体的客户;学生也不能为企业拉到新的客户。学生实习实际上是没有事情做,更谈不上为企业创造利润。
二、国外现状
国外如澳大利亚、德国、美国、日本等国,(1)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投资已经有完整的法律与成熟的拨款、用款机制。他们对职业院校的实习与培训有专门的经费,对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有税收等政策性补贴。(2)学生实习一般为一年,或超过一年。他们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大多是不拿报酬的。学生实习的后期成为熟练工人,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作为回报。(3)由于国外劳动力短缺,有些顶岗实习给付劳动报酬,但条件是达到了一定的劳动强度,创造了可以计算的劳动价值或利润(同时他们得到过政府的补贴)。
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工厂企业的在职人员培训。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业投资和个人投入等多种渠道。政府拨款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全部由政府拨款。在职人员的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根据市场需要制订培训计划,以政府出资75%以上、个人和用人单位支付20%左右经费的方式进行[1],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工学结合”的典范。20世纪30年代,德国中央机构开始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政府拨款,将企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校企结合的培训模式就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2]。美国的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始于1906年。合作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有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并监督方案的实施。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学习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在企业学习实用技能和具体操作,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企业成为学校作为训练学生专业课程的场所。国家的财政手段对于兴办“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资金与其主要用来维持办学,不如用来鼓励企业与行业和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可能更节省资金。各级政府或机构可以制定一些有关企业的职业教育捐款实行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措施,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享受税收优惠的具体方案等[2]。以日本为例,日本的职业教育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时期。从1868年迄今,日本政府所制定的各类大小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达一百多种,其中既有像《实业学校令》这样的基本法规,又有《工业学校规程》、《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和《实业学校教师培训规程》之类的单项法规。日本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十分完整,各类法律文件的种类规格齐全、配套,有指标,可操作,更重要的是立法之后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保证其付诸实施[3]。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7》说,在当前的条件下,国家的职责应与其能力相匹配。国家应集中精力于它有能力完成的关键任务,其余则要寻求其他有优势的权益者合作。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国家的核心任务有三:一是制定并维持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与职业能力标准与认证体系,教师资格标准体系,推行相应的法律和规章;二是动员各方力量,联合起来向职业教育与培训投入,寻求鼓励投入的措施;三是保护公众免受剥削性教学与培训,保证平等受教育的机会[4]。
三、中国特设的校企合作与顶岗实习——学生的劳动抵偿实习的费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科研成果;转化
说明:本课题是2011年秦皇岛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编号:qhd125kt2011242。
一、教科研课题在中职卫生学校转化的必要性
当前,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一大热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据统计,至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质量也应相应提高,因此要利用各种教科研成果,在中职学校中实施成果转化,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从而使中职教育既有数量,又有质量。
二、转化过程
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教科研成果也是方方面面,类别较多。根据这种情况课题组确定以调查问卷形式找到影响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因素,并就具体影响因素找到相应科研成果,用科研成果干预制约影响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而达到提高教科研成果利用率、提升教学品质的目的。
(一)拟定调查问卷查找问题
1.影响中职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因素
影响中职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很多,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课题组成员经过讨论与研究,从学生个人因素分析了影响中职生学习质量提高的一些因素:①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淡漠,没有学习动机,不能回答“我为什么要来这所学校学习这个专业?”的问题。中职生年龄结构偏小,知识结构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缺乏对所学专业和将来岗位的正确认识,普遍存在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学习的现象。②不良媒体的诱导,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生依靠网络媒体所获取的信息日益增多。网络的发展,对成长中的中职学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③家庭教育的失衡,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缺乏母爱、父爱的情况。家庭教育严重失衡,逆反心理严重。
2.问卷调查是找到问题的好方法
针对影响中职学生学习质量的多种因素,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学生的心理因素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而找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问卷发现问题,根据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课题组成员拟定了一份问卷,进行调查。
3.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对我校中专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进入中专前对他们影响最多的是家长,进入学校后遇到困难后首先找同学。这说明初中毕业后,学生的思想由家庭转入社会,逐渐转化成社会中的人,有问题找周围的人寻找答案,而不是父母。
4.筛选教科研成果
根据问卷分析结果,与我校现有科研成果共同分析,课题组成员决定选择校级课题成果《功能小组在中专班班级工作中作用的研究》解决问卷中总结出的问题。
5.转化对接
课题组经过研究,决定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实践。同时确定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进行一个学期的研究。结果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学生个人获得的各项荣誉也较对照班多。
三、讨论
任何一个教科研成果都应具有普遍性,在任何适合的对象群体中都可以得到验证并收到一定的效果。有了科研成果,如何寻找到最适合的实践对象;学生中有了问题,如何寻找到对应的科研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课题通过找问题-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科研成果的转化研究,通过我们的实践发现找问题-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个教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而课题组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制约教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现总结如下。
(一)教育科研观念存在误区
目前,一些教师教育科研观念存在问题,认为教育科研课题只要在自己工作任务的范围内,具有理论上或实践上的突破和创新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结束获得成果证书就结束了整个研究过程。甚至有些教师是为了晋升职称加分而进行课题研究。这种教育科研观念的误区直接限制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必然会导致成果的转化率低。
(二)各方面成果转化意识淡薄
一些科研管理部门本身对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就很薄弱,管理过程只局限于课题立项到结项,忽视成果转化,缺乏成果转化机制。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的主体,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淡薄。教师是教育科研过程的参与者,也是教育科研成果的直接践行者,同时也应该是成果转化的实施者。教师缺乏对教育科研成果的理解、掌握,自然就会降低对成果的转化意识。
(三)没有完善的教科研成果转化制度
目前对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保障制度并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没有转化的激励机制。很少有教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从事成果转化工作,大多数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奖都以获奖情况、学术论文、课题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而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为教学资源根本不予以考虑,而科研的管理部门也缺少转化的机制建设。②没有配套保障措施。首先,没有经费的投入。各学校对科研课题研究都给予支持,但经费不足是普遍存在问题。成果转化没有专项资金。缺少资金的支持自然会影响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积极性。③缺乏教育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平台。目前,很多学校与教科研管理部门忽视了成果转化应用场所的建设、应用环境的营造,使得教育科研成果无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许芳奎.构建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的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