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和建筑的关系

文化和建筑的关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12 15:40: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和建筑的关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化和建筑的关系

第1篇

关键词:文化馆;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210-01

一、要组织多层次的文化志愿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馆是聚集广大文艺爱好者的中心。因此,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人才,团结、爱护、培养文艺骨干,并同他们广交朋友,这也是我们能否开展好群众文化事业的可靠保证。实践证明,哪里文艺骨干多,哪里的群众文化活动就突出、活跃;反之,就死气沉沉,无活动可谈。

不同的文化志愿者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一)职位不同

普通的文化志愿者虽然无财权,但他们却是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离不开的主要力量。有许多文艺骨干在基层单位中任中层以上的领导职务,他们对群众所需求的文化活动最了解,这些人既有组织能力又号召能力,对某种艺术还有专项特长,在群众中有威信,在社会中有名望。他们的社会交往广泛,文化信息灵通,也敢于提出开展某种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议,更敢于制定活动方案,他们既是活动的倡议者又的参与者。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本单位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使职工在文化活动的娱乐中受到教育与鼓舞,对提高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环境不同

不同的工作环境导致不同的宣传主题。我们的文艺骨干都工作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为了宣传自身的行业形象,从而引出不同的行业主题。在当今这急流勇进、百柯争先的社会发展中,每一个行业都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其行业中的文艺骨干,不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工作者,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都要努力宣传好本行业的主题。

(三)爱好艺术门类不同

文化志愿者对文化艺术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文学、美术、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摄影、书法等……这些艺术骨干因为爱好的艺术门类不同,所倡议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与形式也有所不同。

二、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艺术培养,使其起到更好的“主力军”作用

(一)办辅导培训班

把文艺骨干集中到文化馆来,从声乐、器乐、戏剧、创作、表演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辅导、培训。

(二)示范辅导

采取专业人员与业余骨干同台演出、以师傅带徒弟、师傅亲身示范的方法进行辅导培训,既加深文化馆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的感情,也提高了业余文艺骨干的艺术水平。

(三)实践辅导

为文化志愿者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除了文化馆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时邀请他们参加外,还可以利用基层单位举办文化活动时参加联合演出,这样一来,不但给基层文艺骨干提供了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还会加强单位与单位之间、文艺骨干之间的社会“感情”与艺术“感情”。

(四)直观辅导

为文艺骨干多提供观摩演出的机会,让他们从中开阔视野,吸取经验,用这种“百闻不如一见”的方法,来提高文艺骨干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三、团结文化志愿者,使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更好的“主力军”作用

文化馆是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的中心,用先进文化来吸引广大艺术爱好者,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组织能力,要主动接近、团结他们,和他们交朋友,共同为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献力。只有这样,不论是在他们本企业搞活动还是集中在一起搞大型活动,他们不但能起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还能自然而然的帮助文化馆做一些义务工作,来减轻文化馆人员的工作负担。

四、文化志愿者在“文企联谊”中的“主力军”作用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重点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要点和原则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建筑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地域化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的价值观念: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希望开展一种世界统一的景观,这是我们 时代 的面貌 ,强调从个人 的局限 中解放精神价值的需要,并把它们提高到客观有效的高度——在现代建筑中,什么是个人的和民族的客观性是相当清楚地被注意到了。以世界交流和世界技术为条件的现代统一趋势,正超越国界,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发展,而个人和民族却仍然被约束在这个界限内。建筑总是民族的,也总是个人的,但又是三个同心圆——个人、民族、人类,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包含其他两个,因此标题为:国际建筑”(1)。这种思潮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然而,即使在“国际主义”流行时,也存在着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的潜流。随着人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巨大压力,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地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地域化建筑创作针是对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所表露出的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些问题引起 了世界范围 内的建筑师对于建筑 与自然 、文化的关系深层次的思考。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 地域化建筑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

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 …”。文化根殖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挖掘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有种种方式,如从地方的气候特征出发寻找地域性建筑文化;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寻找失去的建筑文化,等……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 “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 ,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在地域化建筑创作中。建筑师们总结传统经验,走适宜技术的道路,并且积极地融汇各种技术,推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形态的创造,出现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作品。

二、研究方法

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本文透过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各种纷繁的创作流派和设计手法的外表,从分析建筑的设计语言着手,来探析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创作思想和价 值取向,从而避免了单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所产生的空泛性。

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3)。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念。

因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渡时期 ,它在否定以往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 ,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产生了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它的合理成分被后来的各个设计流派所吸收、继承。所以,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具有传承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的建筑设计语言时,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艺术成就为原点,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否定与继承的关系,以便于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的设计语言产生和演变的脉络有深刻的认识。

1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在这里,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是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针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建筑与自然形成对立、割裂地方文化,于是建筑师们开始重新进行思考,并重新确立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重新认识地方性文化在建筑中的价值。这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思潮所而对的主要问题。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文一在 1996年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最高奖方案“绿野·里弄构想——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和延续地方性文化作为构思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引发出建筑与自然的交融的建筑构思,并引用了当地传统建筑中典型的建筑形态“里弄”作为设计原型。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创作中,引用了地中海民间建筑的外观式样作为其建筑形象构思的源泉;本文在对于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的分析中,着重分析了建筑创作领域中“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原型结构”的引用、“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重要的设计概念及创作手法。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矛盾 ,它涉及到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创造及空间的界定,并引申到城市设计中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同构关系。从建靴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例如,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所提出的“灰空间”的设计概念;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所倡导的以功能为引导的室内外二元关系的协调。

(2)“原型”的引用

荣格认为,“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 ,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并正确地反映到建筑作品中,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所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其创作设计中,把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原型”引入到新的设计观念、新的技术材料、新的价值观念之中,使它融人到现实生活中,使建筑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延续。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 点和主张。英国著名的建筑师罗杰斯曾经说过:“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使其展示的建筑”。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把光作为一种自然要素融入到建筑的形体构成之中的设计概念。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约翰逊的水晶教堂均充分运用了自然光的特性,塑造出了一种神圣、脱俗的空间。建筑大 ifi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则融入在自然环境之中,展现了极高的建筑意境。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

在建筑形式的生成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建筑作品以其形式展现出自身的特征,表达了建筑的文化含义。形象思维决定建筑的形象特征和图形品质,它使建筑作品产生出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特殊性,创造出了建筑独特的意境。同时 。在建筑作 品的创造过程 中 ,逻辑思维则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另外,相关学科的成就被引入到建筑学科之中。这就使得在建筑形式生成的过程中,设计方法发生了转变。相对于以往的建筑设计方法,具有新的内容。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

“每一文化有它赖以生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 。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通过对于这些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进行对比分祈,可以深刻地揭示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追求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第3篇

本文作者:陈烨工作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

文化的内涵对自然环境的感知的方法和态度,是景观意识之源,这种感知基础上的文化传承,成为景观建筑观念建构的起点。我国早期景观建筑类型与使用人的身份有关,大致有四类。其一的代表是台,起源于帝王权贵的祭祀与观景行为,演变到后来也包含了楼阁,均用于远眺风景;一类的代表是亭,“早期的亭是驿站和乡村的行政单位”1,代表了大众生活与观景行为;一类的代表是画舫斋、榭等,起源于对水岸诗意环境的留恋,是古代文人热衷的场所;一类的代表是琳宫梵刹,是占据了名山胜境的宗教建筑。四类人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景观体验和审美意趣,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力,文人阶层的观念对景观建筑影响最大。儒家伦理美学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思想奠定了自然审美在认知上的基础,其后山水审美逐渐成熟并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寄情山水对应于文人雅士的归隐心态,将己身之思寄托与山水之间,印证在建筑与山水的结合方式上,景观建筑在意境上成为了文化的中介。其中微妙之处表现在隐与显之间的度,显而高不可及,隐而深却可通,对应的就是当时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与人文结构,乃至山水审美的结构同构一体,文化内涵是其中的核心。陈志华先生就曾指出,脱胎于自然山水的传统私家园林“所标榜的‘归来’和‘遂初’,其实是一种政治态度和相应的道德评价……失意的士大夫们在山水之间又重新肯定了自己。”文化的建构从景观意识到文化建构,就是从自然山水的感知到园林艺术的凝练过程。江南园林为我国园林艺术集大成者,因画境写意而显缩微优势,因写意缩微而能拥有跳脱自然胜于自然的表情与内涵。其间的亭台楼阁等逐渐演绎成十大类园林建筑。江南园林的缩微尺度,营造了完整的自然山水的知觉氛围,这种氛围里的景观建筑,在文化的可识别性方面与园林的整体格局构成了耦合关系。在这样的景观感知中建构的文化,构成了建筑与景观一体化的文化表述:“门内有径,径欲曲。……石面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室旁有路,路欲分。……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亦方。”3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建筑与景观整合的理想状态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哲学思想的底层逻辑就是建筑与环境不分彼此,相互关联。“天人合一”在哲学定位上就是改变了二元分立状态的一元和合,实际上是在技术层面上消解了主客之间的分立关系,与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吻合。因此奥古斯丁•博克(AugustinBerque)认为:“中华文明是完全独立于西方的现代性而创造了景观……强调人与自然、微观宇宙与宏观宇宙间的相同和亲近。这就是为什么,欧洲面临着物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对立的巨大难题时,中国传统能够在客观和主观之间的中间世界中,连贯起将景观同环境整合起来的关系”

文化的表征无论是一元和合还是二元分立,都有一个潜在的定义:景观不等于自然环境,也正因此,景观对象才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詹姆斯•科纳认为:“景观能够让人感觉到大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取决于主观的集群形态……假如每个社会都具有一个景观意识,就很容易在文化之间具有自身的可识别性。”5正是景观的这种文化性,使得景观建筑具有了文化上的生命力;也正因为文化之间的可识别性,才使得景观建筑在文化之间具有表征和传承的作用。18世纪的英国,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想和美学、以及逐渐形成的自然风致式园林,认为对自然环境的形式与秩序的肯定,是自身文化表现对自然的一种妥协。这种观念以自然景色为基调,引导了风景地域主义建筑的起源。尽管中国造园艺术对自然风致式园林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西方景观建筑的观念和中国依然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据伊丽莎白•梅耶的研究,在现代主义建筑的话语中建筑与景观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的。建筑与景观的对立根植于西方传统的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就像人与自然、理性与情感、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一样,建筑与景观相对立并且存在等级关系,建筑凌驾于景观之上,景观是作为“建筑的他者”出现的6。这样的景观建筑是超然的,是景观环境的主导,是人文文化在自然环境中立足的一个据点,是人类文化存在的表征。如今我们在21世纪不断挖掘丰富的乡土建筑构成的景观资源的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景观资源很大程度来自于历史上那些归隐山林的乡村文人对山水的审美情趣,这正印证了文化在传承与交融中始终保留着自身的可识别性,文化通过特定的建筑而自然显现。文化的参照物19世纪中期,西方建筑技术逐渐传入中国,并在20世纪引领了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引进重点是技术,建设重点是城市。正如早年盖瑞特•埃克博说过的那样:“建筑代表生产,景观代表休闲。”7中国传统景观理念并未受到较大影响,因为早期建设步伐尚未触及休闲文化领域。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步入休闲时代,双休日和长假是这一时代的标志之一。景观及景观建筑有了快速发展的机遇。随着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引入,我国当代景观建筑就面临了意识领域的观念更新。实际上,建筑领域里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一直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形式上的求存,表现在对中国固有形式的争议;一个是文化内涵的延续,表现为作为文化的参照物而存在。形式上的问题根源同样来自对内涵的理解,文化的定位与传承才是其根本。传统视野中,建筑的分类定性一直有所谓正杂之分,是古建筑行业对官式建筑的一种习惯区分,区别在于屋顶8。而园林建筑能摆脱屋顶上的形式区分自成一体,则是来自于内涵的分野,这是因为“在古代,住宅和其他用途的房屋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任何性质的建筑物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9而园林建筑是作为居住功能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具有文化上的存在意义,代表的是精神上的意境追求。也正因此,园林建筑如今成为了休闲文化的参照物。我国建筑领域对于固有形式的争议,在风景园林学科领域中虽然有所滞后,如今却也摆在了面前。西方学者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认为景观的话语权往往处于“建筑学的等级与支配的修辞之下”10,但景观环境中的建筑,却成为关注的交叉点,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关于建筑与景观、建筑与自然的理解。美国现代生态建筑理论的倡导者扎赫尔就认为:“建筑非常需要在观念、理论和哲学上与自然结合。”她批评“在现代主义的巅峰时期,建筑师狂热的相信有一个内燃机式的简介公式和设计的精神幻想。起点就仿佛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者和已经成为摆脱大自然约束的象征的技术前景。”11如今,西方当代景观理念的强势冲击使得作为文化的参照物的景观建筑面临着融合发展的机遇。

文化观念从技术层面看景观建筑,就是处于景观环境中的建筑,属于建筑的研究领域,但景观建筑的特殊性在于景观与建筑不仅不可分立,而且是交互影响的。18世纪从英国开始渗透西方的自然风致式园林和风景地域主义在文化及形式上都对景观建筑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有记录可查的“景观建筑(LA)”一词最早出现于1828年出版的一本风景画册中,它的意思是“将建筑以特有的方式置于美丽的风景中,尤其适合于绘画。”作者梅森(GilbertLaingMeason)看到了景观环境中建筑与景观的关系的意义,认为“可以立即丰富和约束(设计)创意,使建筑适应用地,使建筑和场地背景融为一体,使二者与周围景色协调一致。”12只是后来在现代语境中重新提出该词,已经成为关于景观营造、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词汇,这是由于Architecture一词的多义以及该领域的不断扩张而造成的。从彼此协调的角度来看,景观建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延伸和表征。早在18世纪70年代,景观设计领域有一个大的争议,即“景观设计是一个创造人工景观的过程还是管理自然的过程”13。这个争论其实就是关于文化和技术的争议,实际上两者关系是不可分的。针对建筑与景观的关系,ElisabethKassler曾经提出三种观点:第一,建筑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独立于它的自然形态,……暗示了其与景观是动态的对立关系;第二,修正的纯景观风格,是18世纪英国景观运动的最佳代表;第三,建筑与自然环境互相渗透14。ReubenM.Rainey更加精炼地指出,景观建筑的历史揭示了三种基本的建筑与景观的关系模式:对比、融合和互益。15现代建筑自由的平面和互相穿插的空间为重新思考景观与建筑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平台16。换句话说,西方景观与建筑的结合契机,在于现代设计理论中,功能、空间对两者的影响同样巨大,而正是基于同一平台,两者的结合非常自然。DanielJauslin在分析了OMA、MVRDV,P•艾森曼等事务所的诸多作品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当代建筑已经受到了景观概念的极大影响。一个新的倾向改变了建筑的核心原则:建筑空间系统和组成作为一个景观而存在。173.2学科拓展学科发展的技术平台总是在开放中相互融合。克里斯托夫•唐纳德认为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无法同精神追求、技术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相分离18,这句话从侧面印证了景观建筑的学科平台在不断地拓展,其内涵和外延随着理念的更新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从景观都市主义角度来看,“景观是一个媒介,……对时间变化、转换、适应和连续。……景观作为当代城市化进程的类似表征,作为对无边界开放、不定的、当代城市条件的变化需求的独特的适应媒介,就如Allen所说:今天的景观不仅是一个形式上的城市主义模型,更重要的是作为城市发展的模型。”19而库哈斯更是将城市视作“景(scape)”,将建筑与景观看做是一个无差别的整体。20在这样的理解中,城市不再是以往的城市,城市已经在观念上接近了以往的景观环境。景观也不再是以往的景观,景观已经在观念上包容了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经验。毫无疑问,建筑与景观如今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平台。景观和建筑的形式表现是在同一理论基础上,介于内与外、硬质与软质、光影与生命的转换。景观建筑已经不再是景观环境中的建筑的单一范畴,城市环境也必将成为景观建筑的土壤,虽然这种观念还不一定能让大多数人适应,但无数的建筑师、景观师已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回到我们传统园林和园林建筑,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观点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园林通常意味着有建筑的开放空间和覆盖空间的结合体”“中国园林,不仅是中国景观中的空间概念,似乎表现出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哲学意向。”21这种哲学意向恰好与当今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的发展方向相耦合。面对景观设计领域的历史争议,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创造人工景观,还是去管理自然,都是我们需要的方向,这是哲理、文化在技术层面结合的结果。景观建筑是心物合一的产物,也是这种结合的关键点。

第4篇

关键词: 水文化;古镇;隐喻;建筑文化;周庄

水文化是与水有关的文化,即探讨“人”与“水”之间关系的文化[1]。广义的水文化就是与水有关的文化;狭义的水文化是指人们在水务活动中形成的精神生产能力和产品[2],是人们在对水务活动以及水务活动与社会活动各方面关系的历史和现实中进行理性思考后形成的社会意识。

水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其水元素,而水元素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水元素是江南古镇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元素暗含着江南古镇建筑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建筑人文意涵,透过水文化元素可以深刻解读江南古镇建筑的区域文化脉络及建筑谱系形制。

一、水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解析

(一)水文化的地脉基因

地脉基因是一种文化形成的必备因素,它对建筑形制、建筑文化体系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的观点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行为与自然景观的生态法则互动耦合。人、景观与自然三位一体,互动共生的客观规律是江南水文化成长的地脉基因法则。江南古镇建筑景观的第一位主导因素便是江南地区密布的河湖网络水系,湿润多雨的季风气候,及温婉柔和的平原地貌。江南地区处于长江和太湖的冲积平原,河渠纵横,交通发达,城镇富饶,自古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响誉国内外,这是江南古镇建筑意象的地脉基因所在。

(二)水文化的文脉谱系

水文化与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同步。在远古时期,人类首先通过征服水患,才不断开启自身的智慧。水文化作为人类最初的文化,引导人类在寻找水、使用水、治理水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古代水文化形成的庞大体系,至今滋养着各类文化的支脉[3]。

江南水文化源远流长、自成系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江南地区的文化演变过程中,先后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这些文化都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水成为了江南文化更替的纽带和核心。江南地区各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在河湖的基础上兴起的,从河姆渡时期人工栽培稻谷,到崧泽文化时期水井的出现,再到舟楫交通工具的出现,到最后吴越文化时期稻文化、船文化、桥文化、渔文化等完整的文化体系,皆以水为纽带,贯穿文化变更的始终。

明清时,江南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贵族、文人雅士的人文环境与其江南山丘、亭台楼阁相互辉映而成诗意的水乡古镇景观,此后的江南古镇建筑就是在这一文化氛围中孕育出白墙、黑瓦、拱桥、长廊的砖石木构式景观。因此,富饶的经济、诗情画意的水文化氛围与文人雅士的人脉环境共同构成了江南古镇建筑发展的文脉谱系。

二、江南古镇建筑形制

建筑的美不仅仅表现为外形的美观和悦目,更主要的在于它能恰当地反映建筑的功能和品质,并与所在环境相协调[4]。江南古镇多为典型的水乡,水在建筑布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筑又与水环境和谐相生,同时不失其功能和色彩,形成水乡典型的建筑形制。江南古镇住宅建筑多为“四水归堂”式布局,其结构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以柱直接承檩,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为白色。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黑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形成古朴、明净的建筑形制[5]。

(一)古镇建筑组成单元

古镇建筑单元分为私用建筑和公共建筑。民居是古镇居民的私用建筑,桥、廊棚、戏台、寺庙、亭等是古镇的公共建筑,共同组成了古镇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表1)。

表1 古镇建筑的组成单元

(二) 古镇建筑特色

江南古镇多临水而建,因地制宜,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建筑风格。镇内交通设施、街道、集市等皆因河而建,建筑多小巧精致,活泼轻灵。建筑外观清淡素雅,白墙、灰砖、黑瓦与水和谐统一,形成江南古镇建筑最具水乡标志的色彩,尽显南国建筑柔韧、细腻、温婉的水墨调建筑意象。

(三) 古镇建筑的水文化要素及隐喻

1.风水景观的文化生态

以江南古镇的区位格局及文化景观核心来看,其古镇建筑选址、门窗灶厕的空间方位、中心道路走向及建筑象征意境都是风水景观的真实反映,映衬出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诗意理想风水景观模式。其文化学意味则是超脱于社会和物质功利意义的理想栖居地,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2.水生态元素及水轴线

江南古镇的外部环境是以运河、湖泊、河道的集聚空间,内部环境是以“水”为轴线的人文格局脉络,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与水有关的文化品性、风俗习惯、人文生态。即水生态环境下的渔元素、稻元素、桥元素、船元素的自组织体系。江南古镇因水成街、依水成市、临水成镇,水成为街、市、镇空间扩展的轴线,集聚着富有人气、生命力的文化商业空间。

3.技术与艺术融汇的建筑组合

首先,古镇居民临水而居,民宅傍水而建,推开窗即是河道。天井院是由徽派建筑演变而来,还保留着四合院的基本框架,四面房屋连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这样的设计适宜江南冬冷夏热、多阴雨的天气,既可通风透雨,又能够降温防寒。四周屋面的雨水通过天井排放,有的天井中备有太平缸,让雨水流入缸中,以备救火[6]。为防止雨水生虫,通常在缸内养鱼观赏。同时,天井中还可植花种木,点缀石景。

其次,水乡民居多用木材建成,容易引起火灾,为避免邻居失火殃及自家房屋和财产,便在两户人家之间建筑起高耸的马头墙来节制火势的蔓延。为节约用地,古镇民居均相连组成条条街巷,街巷一般幽深狭窄,形似一线天,高墙窄巷也成为古镇民居的典型形态。〖JP〗

此外,精美的雕刻是古镇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类型包括砖雕、木雕、石雕,民居中遍布雕饰,雕刻方法、材料、题材各有不同,精美复杂,寓意隽永,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俗民情。

三、周庄“隐逸-诗意”理想环境解析

人居环境的灵魂即在于它能够启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的物质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7]。江南水乡之所以令中外游客心驰神往,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其充满厚重文化内涵的隐逸-诗意人居环境。

(一)建筑、水、文化三位一体

周庄镇为网状河流形成的团形城镇,规模较大,商业繁荣,经济发达[8]。自古为泽国,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四条河道呈“井”字形流过,因河成街,街桥相连,傍水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民居、桥梁、廊棚、沈厅等独具韵味的建筑单元,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JP3〗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成就了建筑、水、文化三位一体的隐逸-诗意人居环境(图1)。〖JP〗

图1 江南古镇人文环境关系图式

(二)建筑与水的关系

周庄民居多贴水而建,特有的水阁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镇内街道多依河而建,街道与河道平行,有的河道即是街道。廊棚位于河边的街道上,头顶搭起木棚,每隔一段有柱子支撑,晴可遮阳,雨天则可避雨。民宅为避免潮湿,防止河水浸泡屋基,一般以石为基。此外,因为该地湿润多雨的气候,镇内建筑屋顶坡度均比较大,以利于排水。可见,古镇建筑多亲水,同时也注重防水性。

(三)古镇与水的关系

周庄河道发达,河道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同时也是古镇重要的水源和食物来源。两旁人家枕河而居,民宅都有条石铺砌的私用码头通向水畔,船是古镇重要的交通工具。居民于屋前石阶上取水和洗涤,从河流和湖泊中捕鱼,以河水灌溉。

此外,河道还是居民重要的娱乐场所,各种民俗活动都离不开河道。在周庄,民间良辰佳节、喜庆丰收、婚嫁迎亲时都会举办摇快船等大型娱乐活动。农民自备船只、服装、道具、锣鼓,在水巷中自娱自乐,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生活格调。

(四)水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及人文意蕴

九百多年来,周庄人在治水、用水、管水、护水、乐水的过程中,把受到的启示、灵感和体验赋予水以人格化,与水的密切关系使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JP2〗形成了以人——水和谐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及水精神,构成了水文化的核心体系,历史悠久。凭借其人——水和谐的价值理念及水文化体系,周庄以其厚重的人文意蕴从一个藏在深闺的江南小镇发展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第一水乡”。〖JP〗

1.与水为善

周庄因水而兴,借助丰富的水资源发展起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商业。以人为本、以水为善、和谐共生的思想在周庄的建筑以及历史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文气息浓厚。

2.以水为师

周庄人以水为师,从刚、柔、坚、韧、容、浮、和、善、献的水性中得到修身、养性、处世之道,创造出包含稻文化、桥文化、渔文化、船文化等在内的水文明。同时,水也孕育了周庄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的文化特征,滋养了清秀长相和温和性格的周庄人。细腻缠绵的水墨调昆曲,糯软绵长的吴侬软语,精美绝伦的民间工艺品都渗透了水的柔美,周庄人的衣食住行无不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

3.“隐逸——诗意”的乌托邦

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加上旖旎的水乡风光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成为了文人雅士理想的隐逸之地,人文气息厚重古朴。全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元、明、清时期建造的古桥。沈厅、张厅、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彰显了周庄独特的“隐逸——诗意”的乌托邦人文意蕴。

四、结语

江南古镇与水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水文化对江南古镇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文化生态的锁定效应,即水文化元素是古镇建筑体系形成与发展、建筑文化更新与承袭的纽带。深层挖掘江南古镇的水文化元素及建筑文化生态肌理发现,江南古镇建筑的“隐逸——诗意”理想环境正是其水文化元素与建筑、古镇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隐喻。这对认识江南地区水文化的地理成因及建筑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江南古镇建筑的功能结构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筑文化谱系的文化生态学探讨需综合建筑学、地理学、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的优势,其研究意义在于保护规划及继承发展江南古镇的文化空间、人文环境,这是远甚于江南古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孟亚明,于开宁.浅谈水文化内涵研究方法和意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4):63-66.

[2]李宗新.浅议中国水文化的主要特性[J].北京水利,2004(4):56-57.

[3]周小华.水文化研究的现代视野[J].中国水利,2007(16):12-16.

[4]关肇邺.建筑艺术浅谈[J].求是,1995(6):45-46.

[5]刘晶,熊学忠.江南水乡古镇建筑文化透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14-16.

[6]蒋励.解析江南水乡民居灰空间的生态美[J].现代城市研究,2009(4):77-81.

[7]吴良镛.科学,艺术与建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5):1-2.

第5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城市 环境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创造生存和生活空间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行为。环境艺术由许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由物质形态要素、意识形态要素以及技术形态要素、艺术形态要素所构成。而城市环境设计又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体现。换言之,即可理解为:城市是有文化,有品格的。而城市的文化与品格,又是国家和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体现,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现状

1.城市环境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城市规划的原则是考虑城市原有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方针有计划地规划发展。目的是创造满足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城市环境。建筑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建筑是人工环境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是人类用以构造人工环境的最悠久,最基本的手段。室外设计泛指对所有建筑外部空间的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又称风景或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是公共艺术品的创作与陈设。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而实用,坚固和美观,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目的,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三者关系的最高境界为“美”,既文化与精神的统一。

2.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现状

建筑、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的城市建筑和城市发展一样迅速,但这种轰轰烈烈,欣欣向荣的迅速发展掩盖不了伴随而来的另一个现实――中国的城市与建筑正在失去其自己特有的文化与品格――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现状,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建筑迅速发展与环境设计间的矛盾。建筑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民用建筑与商业建筑的快速发展,忽略了建筑本身和环境的综合设计,如道路,公园,绿地等,发展迅速但城市环境并不谐调,使得人文居住环境恶化。

第二,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矛盾。现代的城市建筑,用“日新月异”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为了展现“现代”精神,为了跟国际接轨,一座座古老的、具有民族传统的建筑正在悄悄的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克隆”般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清一色的西化,从建筑到装修,到室外景观设计,本土的、民族的东西少之又少。许多艺术上的等外品被大量炒作、模仿、克隆,成为视觉上的污染、环境中的败笔,造成建设性的破坏,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土地等资源。城市没有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孪生的兄弟姐妹。一样的摩天大楼,一样林林总总却又拥挤不堪的街道,一样的少的可怜的却又修剪的整整齐齐假模假式的绿地,一样说不清看不懂的不中不洋的街头雕塑……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而一个国家的城市文化则是其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体现、传承与发展。而这种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的“现代”化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如何谐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每个设计师的不客逃避的责任。

二、中国传统美学与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与抗争中积累下来的艺术心理与审美意识的积晶,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洋溢。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精神。老北京四合院房屋独立而又相互呼应的整体设计,暗含了儒家美学思想的“和”;苏州园林的移步异景更是把传统美学的“天人合一”体现到极致。总地说来,传统的美学在建筑中的表现为朴素的哲学之美(和谐之美)和强烈而浓郁的艺术之美(自然之美,形式之美,装饰的艺术之美)以及地方风情的民族之美,淳朴的实用美和自然的生态艺术美。所以说,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美学的体现,中国美学引导了中国传统建筑,二者的完美结合,给我们留下了举世瞩目的民族建筑之瑰宝。

2.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问题和走向

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民族文化和人文化的缺失,导致城市规划建筑西化、单一,没有民族、地域特点,城市文化大同,没有自己的品格和特点。而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民族文化在建筑中的传承和发展消失!所以,如何在城市环境设计中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精神,这不仅关系到建筑或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更关系到城市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当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探索和必须改变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妨以传统美学来指导城市环境设计。

首先,根据地域、自然、民族、经济等因素合理定位城市文化,保护城市特有的民族地域特色,包括建筑的特点,生活习惯,民族风俗,本土文化,公共艺术等,因地制宜,人文的、艺术的设计规划,使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其次,建筑设计要考虑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我这里所指的是建筑风格和精神――即民族精神。建筑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也不是单纯的技术工程,而是两者密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精神需要,中国的建筑就要体现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完成建筑这一载体对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三,将审美与道德观念结合在一起,以公共环境设计倡导健康公共精神,让人们在审美的同时受到道德的感染,建立和谐公共精神。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经济的发展引发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唤醒对艺术化的回归,即人文。当今社会,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公共艺术所铸就的公共精神、人文精神,所陶冶的艺术灵魂,都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生命存在,而是在用各种公共艺术的符号语言对公众说着一个意义世界,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

现代城市环境可以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城市内在的文化,是城市底蕴的标志。所以,我们要正视公共环境、公共艺术上的问题,认真解决,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崔伊飞.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美学.山西建筑,2008,(10):71-72.

第6篇

关键词: 历史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a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 Cultural inheritance to triumph over time and space the great differences and its continuity. Historic buildings are being superficial imitation or forgotten, and make the city regional culture assimilation or die, break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and updat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countermeasures.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city, to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building protection, we should stand in the culture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height to examine.

Keywords: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cul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文化经过一代代沉淀后,留存下来的成为人文传统的部分往往拥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和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语境相关的,在城市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语境发生转变,城市结构与功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传承文化,对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使之成为日新月异的城市环境中的有机部分,已成为建筑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1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现存问题

1.1 符号化复制

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是不要轻易模仿。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建筑艺术受到外来技术和文化的冲击。对地域建筑与人文传统关系的研究和实践,自西方建筑进入中国以来,中国建筑师多有研究、尝试。符号化的复制作为最初的尝试,是在外在参考对象中“自我差异化”的结果。这种做法,几乎成了地域建筑在遭遇外来冲击时,采取的自我应激性反应。我国曾经有过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符号化地域建筑浪潮,北京、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出现了一批大屋顶的做法。随着人们对建筑与文化之间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符号化复制成为可选择的手段之一,对民族、人文传统的内在精神的传承应是建筑师把握的新趋势。而这种肤浅的符号化复制在当今一些城市更新设计中,仍大量的采用。繁多的欧式立面改造、新建的欧式建筑层出不穷,这种符号化的复制使新兴现代建筑与原有的历史建筑混为一体,打破了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历史建筑的传承应从哲学的高度把握城市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抽取具体的、特殊的历史内容和形式之后而保存下来的精神特质。

1.2 冻结式保存

我国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大体是从文物保护的概念上发展起来的,很大程度局限于对于历史建筑遗产的留存,这种片面采取“保护”的模式是不符合建筑功能性的保护方法。历史建筑改造的目的及其本质就是为了让这些历史建筑为当代或未来的各种社会需求服务。对历史建筑积极的开发和利用,将它们融入到活跃的经济文化生活中,绝对不应该是“建筑雕塑”式的冻结保存。

1.3 不合理利用

对历史建筑最好的更新和保护是给它找一个合适的用途。历史建筑除了像文物一样具有历史文化的象征和价值外,同时还具有物质使用的价值。对历史建筑,我们应该探索开发其潜在功能的可行性,使历史建筑与城市和居民之间保持一种和谐一致的关系,恢复城市活力。但一些历史建筑的利用仍处于混乱状态,原有功能的衰退,在现代城市中又缺乏合理的使用性,盲目式的利用破坏了原有建筑的本体形象和文化内涵。如哈尔滨市靖宇街上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于欧洲巴洛克风格之上的一种近代折衷主义“本土化”的尝试。这种传统商市风貌作为一种文化,记载着城市的历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然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其造成了巨大冲击,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靖宇街上传统商业风貌面临着毁灭的威胁。

2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对策

2.1 增强公共

提高历史建筑功能的公共性,是增强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公众感和可视度,成为城市功能的一部分。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观念应从静态保护向动态再利用转变,让历史建筑重新融入到现代生产、生活当中。让“历史”与“现在”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对话成为了改造设计的关键,在城市设计层面,历史建筑要重新锚固于场地之中;在建筑设计层面,建筑的新、旧部分要紧密关联在一起。建筑公共空间由于其形态的开放与自由,功能的灵活与多样,在这两个必经过程当中,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使得公共空间改造成为了历史建筑改造中的必然。历史建筑公共的增强,让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城市的公共资源,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纳人们的参与。

2.2 创造共生性环境

建筑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要战胜时间与空间的巨大差异而具有延续性。对文化的传承不仅包含建筑与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纵向的“历时观”,也应包含横向的“共时观”,即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共生关系。生态伦理思想强调环境的共生,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取向,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同样要遵循生态伦理观,站在环境可持续的角度考虑人文历史的传承与和谐。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处于城市重要地段,其雄伟壮观的空间轮廓,对点染哈尔滨的文化特色和景观风貌都起到显著作用。作为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政府于1997年开始对其及周边环境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改造前的教堂周围建筑密度高达65%,为了使保护历史环境与现代生活相统一,对修缮整治后的教堂赋予了新的功能,改作哈尔滨建筑艺术馆。如今教堂以及教堂前广场既丰富了城市的社会生活和人文景观,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商业经济的活跃与繁荣。教堂及其周边环境的修复整治提升了历史建筑的艺术、科学价值,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3 引入现代化技术

以往的历史建筑保护研究,存在集中关注历史建筑本体,注重传统工艺的应用,而传统工艺的流失现象使其本身的工程技术不满足现代城市文化要求。将现代技术引入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更新中,在不破坏其本体的情况下,既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表现,也能更好的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以强大的现代化技术的优越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历史建筑带入不断变化的现代城市生活中。

3 结语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传统的保护不能停留在表面层次的复制或冻结式保留,而应是以动态更新的方式来进行。挖掘其精髓,展现其魅力,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功能、文化,做到新与旧应共生发展,让城市文脉延续,让历史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2011. 05,内在精神:传承与流变,建筑与文化,No.86

第7篇

【关键词】美术;建筑设计;要点

一、前言

美术知识的进步和发展让建筑设计找到了更多的表现途径,从美术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好的理解建筑设计的里面,灵活运用美术的艺术手法,能够提升建筑设计的水平。

二、建筑设计概述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是目前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环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新的科学成果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普遍使用,使得整个建筑设计要求不断扩大,成为建筑工程项目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环节。就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得出,一个优良的建筑工程离不开建筑设计方案的配合,一个高质的设计方案也路不开美术的支持,可以说美术的存在是建筑工程得到良好发挥的基础前提。

1、建筑设计分析

建筑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建筑发展中表达居民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照顾到人们内心活动、审美需要、真善美发展的核心环节。建筑设计作为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环节,一直以来在建筑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繁衍的基础,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建筑设计作为目前建筑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其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保护要求的增加,审美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成为建筑领域中的一项核心工作要点。

2、设计要点

从根本商进行分析,建筑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成为建筑工程中独树一帜的工作环节,也是有别于建筑施工的一个系统化工程环节。目前,各种新颖别致、标准要求高、美观性要求高的建筑结构出现成为建筑设计人员追求的重点,在同时对于设计工作的适用性、合理性和美观性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大力研究,努力的做好研究成果控制成为人们追求的重点,也成为一个系统的工程环节。

三、美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美术在建筑设计构图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的整体框架与内部布局是建筑的重要部分。建筑的外部构造设计是后期建筑物的整体形象,内部布局则是后期建筑物为人们提供的生活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结合建筑周边的环境,规划建筑物的结构布局,以提高建筑物的美感。规划过程中,运用美学元素,协调建筑外形各个视角感官,将建筑物融入周边环境中,塑造整体美感,打造外观新颖、美观的建筑物。在建筑物内部,应该重视结构的分布与家具设计与摆放设计,结合美学原理与建筑物的用途,设计房间格局,搭配适合的色彩。这种空间构图对不仅需要视觉美感,给人们视觉享受,同样需要考虑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对美学应用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构图时,需要以美感和实用为基础,理解建筑物中结构、物体、颜色、形状、布局等之间的关系,设计具有美感的空间结构,使人们在生活工作在美的环境中。

2、美术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的成品是建筑物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其中不同颜色搭配产生的最终效果对建筑物的视觉感官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是在视觉上有美感,看到美的物体能够产生愉悦感,因此应用美学色彩时,注重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保证建筑物外部和内部的色彩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建筑设计基本色彩搭配上,要根据室内物品形状和室内风格进行色彩搭配,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建筑设计中美学颜色的应用需要考虑建筑物中灯光效果,灯光对色彩的表现具有重要作用,光的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和美术绘画中的表现不同,在美术绘画中,光的效果更加丰富,通过线条勾勒、笔触效果、光影分布和颜色调配,让美术绘画更有表现力,而在建筑设计中,光的效果具有自己的特点。

3、美术立体效果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从局部开始绘画,严格控制构图布局,对建筑设计中的不同元素进行协调,结合建筑物轮廓和线条色彩进行设计。在设计时,及时分析与确定绘画技巧,有效处理绘图过程中建筑物各部分设计不合理的地方,通过这种系统化的处理措施,对建筑设计图的绘制进行全面掌控。美术三维立体效果的表现方式在建筑设计图中应该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结合建筑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联系,对设计图的绘制进行系统管理和控制。在进行三维立体效果图设计时,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结合三维立体的原理,控制分析透视点所处的位置,将建筑物的造型直观的表现出来。

四、美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

建筑设计中应用了多种美术元素和技巧。美感设计结合建筑设计将建筑融入社会环境中,不断满足人们对建筑美的需求。美术的应用将美感直观的表现在建筑设计,不断丰富和完善建筑设计,为后期打造美观的建筑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建筑设计是美术的延续,是美学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因此,美术与建筑设计是相互融合的关系,两者在彼此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和进步,促进了美术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是建筑物存在的基础,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因此,美术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应用时,应该增加环境的布局和色彩,结合环境状况,表现建筑的美。尽管美学与环境的双重要求增加了设计难度,但是能够提高建筑设计师的创新意识,促进建筑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使建筑能够承载着美,给人们带来愉悦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五、建筑设计中环境、建筑、文化的关系

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关系,很微妙,很“有机”,很“辩证”。说到底,是环境决定文化,但环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决定文化的表现方式。相对于文化而言,环境是建筑的载体和母体,已建成的建筑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就是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文化的主体;相对于建筑而言,环境与文化的结合,能让建筑更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环境、建筑、文化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特色树”,即“环境之土,文化之根”,有了前两者的营养吸收与供给,“建筑之枝叶”才能繁茂,“城市树”才会有茁壮的活力和由茁壮焕发出来的魅力。可见,环境的美之于建筑的美,建筑的魂之于文化的魂。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和建筑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艺术的很多技术可以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因此,为了可以让建筑设计的水平得到提升,今后要积极发扬美术艺术。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建筑,现代城市,空间开发,设计策略

引言

历史文化建筑与其周边区域应当是一个整体协调共生的系统,历史建筑的文化气息可以为现代城市带来古风古韵,赋予城市独特的内涵。而城市的发展也应浸润于其自身历史文化气息之中。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每座城市独特的面貌。现代城市开发设计应充分结合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开发换新颜的过程中尊重历史文化建筑的内在气息,使历史文化建筑的旧貌与现代城市新颜和谐共存。

1历史文化建筑与城市开发

1.1历史文化建筑概述

历史文化建筑是承载着历史文化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建筑物。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是指在历史文化建筑周围一定范围内,与历史文化建筑存在一定空间或功能联系的区域。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的开发既不能破坏历史建筑,又要适应现代化进程,二者关系一旦处理不当将可能引起不可恢复的后果。

1.2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存在的问题

1)勘察不全面,造成建设施工时对地上和地下文物的毁灭性破坏,使得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永远地消失在推土机的重碾之下。2)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任意改造,致使街区历史格局风貌和标志性建筑面目全非。3)旅游事业发展过快,服务设施的盲目建设和游客剧增,加之疏于管理,对历史建筑及其周边区域的完整性产生干扰。

1.3历史文化建筑与周边区域开发的关系

城市设计开发必然会在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周围新建、扩建建筑,这些建筑和以前旧的历史建筑形成的整体风格很有可能会格格不入,这时城市的设计者们就需要合理的协调现代建筑风格与历史建筑之间的关系,从它们两者的相似点和联系出发,找到相适应的设计方案。现代很多城市建筑物过分追求新颖,建造大量的摩天大楼,城市外表确实光鲜,但由于过分虚华,城市充斥着琳琅满目的现代风情,很容易让城市显得毫无新意。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发展原则,新建筑的风格一定要对历史文化建筑保留敬畏,充分考虑自身特点能否与古建筑交相辉映,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升历史建筑的地位,使得新旧建筑和谐相处。

2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城市开发策略

2.1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设计原则

为适应城市开发与历史文化和谐发展要求,在历史文化建筑周边文化环境中的建筑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城市开发必须服从当地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风俗习惯,因地制宜的发展和开发城市,强调要严格按照真实性原则、协调原则、创新原则、对比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城市开发要重视周边环境的设计,周边环境设计要呼应城市的历史文化。新建建筑时要有选择性的凸显历史,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建筑可以进行创新,将新建建筑作为历史建筑的配角。

2.2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开发策略

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的开发,应当根据相应历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进行区分对待,指定不同的开发策略,如有模拟再现型、文化环境型和风骨韵型。模拟再现型是指通过修复、重建的技术手段达到对存在过或有关系的历史片段进行模拟建造。模拟再现型的方式又可以分为复建、重建、迁建等,复建又称为全复建,就是指完全按照原来的历史进行建造,像这种建造方式一般被文物保护区采用,例如故宫、滕王阁等就是完全保留历史的原貌进行复建。重建是指为适应新的需要而对旧的建筑进行盈利性建造,而迁建是指搬迁重建,采用这种方式建筑一般都是因为当地受到某种因素的制约。在现代模拟再现的风格中多采用复合建筑方式,即三种建造方式杂糅。历史建筑存在自身的灵魂,建筑的逻辑、细部、装饰能体现当时历史的风貌与审美观念。这种内在的精神往往不拘泥于固定的外在格式或手法的修饰,它们更注重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文化心态、建筑观念和建筑思想的体现。这种从历史建筑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出发而进行的开发,就是指文化型开发策略。文化环境型开发更多的是表现当时精神内涵,包含着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创意和构思,将当时现实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历史、神话、宗教进行简单体现,其实质就是将建筑与文化的精神融入空间的构建。风骨气韵型的建筑表现形式是通过神似的表现手法创造建筑,旨在通过时间以及空间抽象体现建筑文化内涵。往往这一类型的建筑布局不仅能体现建筑刚正的风度,还有文艺的美感。地域文化是建筑的侧重点,建筑师不会有意的对建筑特点进行精心设计,而是建造时讲究神似,给人一种有意却无意的神秘感。

3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设计研究方法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建筑设计往往取材于文化的融合,深远的文化内涵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形式多样的素材。在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城市的开发中,我们要重视着眼于设计的本体应辅助于历史建筑,充分考虑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联系,采用借鉴、变异、消解、演绎等手法,将周边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自然统一,形成和谐共生的文化环境。借鉴是指将历史建筑的构件、形式、材料、色彩、装饰等运用到周边区域的新建建筑中的一种手法。例如将历史建筑的山墙、檐口、装饰等符号、材料转移或运用到新建建筑中,新建建筑在体型上与历史建筑保持一致,使新老建筑之间产生共鸣。变异手法往往追求的是建筑形式的偶然、不定、异质和无向风格。通过引入斜、折、曲等线、面、体要素,进行大胆构思。这种手法能够借助于形体想象将建筑形态的点、线、面体不断的曲折、拉压、旋转、膨胀、收缩,从而达到形态气息上的张力、弹性和塑性。在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中运用变异手法进行设计,通常会形成与历史建筑的对比,通过新旧的对比以衬托历史建筑。例如在美国玛吉鲁德校舍的扩建部分中,设计师就运用了此种手法。新建建筑采用简洁的造型和较浅的色调,从而反衬出老建筑独特的精美细部和绚丽的色彩,起到了良好的背景效果。消解手法是强化和升华空间外延扩展的重要设计手法。设计师在建筑创作中追求建筑的透明感,表现出空间的广阔、通透。这种手法运用于历史建筑周边区域设计时,可概括为一种“隐新为旧”的手法。为了保证与历史建筑的一致性,将新建建筑隐藏起来。在建筑外观上通过尺度、体块、材料的处理,与历史建筑达成和谐的空间形式和环境,而新建建筑内部却可以被赋予很多新的功能。另外,历史建筑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向地下空间发展也是一种可尝试的可能。建筑的演绎手法能将传统建筑的构造演变为建筑特有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运用到新建建筑中。这种建筑手法可以使历史建筑周边区域的新建建筑脱离历史建筑的固象符合拼贴,让新建建筑更有个性,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建筑空间精神。

4结语

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和开发不仅要在建筑类型和体量上慎之又慎,更要把握好保护的原则,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建筑的本体特征和人文环境,通过设计赋予新建筑以旧灵魂。从而达到保护历史建筑本体、协调周边环境并发扬城市特色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光敏.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筑环境创造[J].时代建筑,2015(4):59-60.

[2]宋严厉.城市历史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J].城市问题,2013(6):23-25.

[3]陈子坚.建筑元素的空间演绎———福州大学图书馆建筑创作手法例析[J].新建筑,2010(3):50-53.

[4]孙立艳.历史文化古迹周围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6):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