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3 10:39: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政治哲学价值观知识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如今的教育事业也在紧跟时展的潮流进行改革。而高中政治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知识的硬性记忆
中国的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个重大弊端就是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是为了应对考试。这就造成了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硬性记忆而不注重联系客观实际。江苏版的政治教材更是将教材内容设置得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中虽然记忆了一些知识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2.课堂气氛不活跃
在学生只注重知识硬性记忆的氛围中,课堂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学生只要按照书上的内容进行背诵就行。这就导致了高中政治课堂气氛的不活跃,有的学生甚至把政治课当成了补充睡眠的“睡觉课”。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自然没有学习的热情,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面对当今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如今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确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成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更不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通过实践和探索努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1.通过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器材也在逐渐走向科技化、多样化,如今多媒体设备已经走进了许多高中课堂。在高中政治课上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课堂气氛不活跃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强烈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中学的胡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就成功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向学生讲授政治生活时,胡老师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配以《新闻联播》和《壹周立波秀》作为教学视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讲解当前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面临的问题。学生通过课件、教学视频以及胡老师的讲解很快就掌握了当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课堂气氛也随着学生的讨论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加了,政治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缺少对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当前江苏版政治教材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高中政治中的哲学生活时,由于哲学观点过于抽象,哲学思想过于理论化,学生很难迅速地消化理解。同时高中课程紧张,政治课几乎每天都有,久而久之学生不会的知识就越积压越多。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出发。哲学和其他政治内容都源于生活,在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之后学生自然就会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教材的编排上也要注重添加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书本上就能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倡导开放式教学,丰富教学资源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作为政治教学的内容补充和典型的实例素材,与政治教学相结合,全面反映了当前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时事政治具有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的特点,与高中政治的理论体系紧密联系。所以笔者认为,找准时事政治与教材的切合点,把时事政治融入政治教学中,能大大地提升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效用。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时事政治;理论体系;课堂教学效用
目前,大多数的高中时事教学通常分三步:时事专题、时事新闻、时事评述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时事政治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甚至,圈定一些时事政治资料,让学生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地将政治与教学相结合,把时事政治运用于课堂教学。那应该如何利用时事政治,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用呢?
一、以时事政治为话题,导入新课
政治课,由于理论多,内容枯燥,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一直采取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集中精神听讲,学习效率非常不高。然而,时事政治具有新鲜热辣,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的特点,而且来源广泛,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新闻等多种途径了解到时事政治。教师如果能利用近期时事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那么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心思迅速进入课堂,认真听讲接下来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看选举视频,看完之后,看是否有同学知道选举流程是怎么样的?再问,是否有同学知道主席是怎么选举出来的?以此作为导入,进入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块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好奇心,让他们接下来能好好学习该板块的知识。
二、利用时事,丰富课堂教学
鼓励学生广泛了解时事政治,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巩固教材理论,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插入时事政治,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
1.利用时事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
高中政治包含了大量的抽象概念以及原理,有些概念虽然学生听过,但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理解其中的本质和内涵。如果教师在讲授这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时,能够穿插一些时事政治加以说明,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这一教材中,主要讲的是生活中哲学,众所周知,哲学是比较难懂的。对于高中生,更加是只能理解到一些表层的意思,而不是深入地理解了内容。比如,在学习该教材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中,首先对价值与价值观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含义。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时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关于价值观的实例非常多,比如之前造成很大轰动的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流行语“我爸是李刚”就是从此案而来。还有许多抗洪救灾的英雄们,为了抢救灾民,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他们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与爱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事情。好人受到人民的尊重与爱戴,而坏人就会受到唾弃与批判。让学生明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多么重要。
2.将时事政治作为实例素材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将最新的时事和社会新闻作为实例素材,选用学生关注的重大事件,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用最新的时事代替课本教材中陈旧的案例,增强新鲜感,同时也跟着时展,是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点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在学习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这一课的时候,在讲完征税与纳税的概念性知识后,可以引入一些企业或个人偷税漏税的时事,让学生加深对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认识。
3.深入分析时事政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师可以把黄金的价格作为分析例子。从各方面深入分析为什么黄金价格会波动。并让学生思考问题:“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什么?为什么大家要抢购黄金?”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分析及解答问题。学生有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说明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学生能学以致用了。也就是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用。
4.专题讨论,用所学政治理论评述时事
时事中蕴含了很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们去发现,判断。在课堂上开展专题讨论会,教师引导学生 围绕时事政治材料进行讨论,分析时事中的理论知识。然后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这种探究方式,改变了教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去发现,自己获得知识。
三、小结
总之,时事政治在政治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用,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希望每位高中政治教师都能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政策方针,尽量把时事政治与教材理论结合起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把时事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让学生们在学中用,用中学,二者结合,达到最有效的学习与运用,为政治教学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刘西亮.如何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中学时代[J].2013.
[2]史云婷.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时事政治运用策略.考试周刊[J].2012.
[3]吴析宸.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时间管理研究.西南大学[D].2013.
【关键词】高中政治 政治知识 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85
高中政治知识涵盖了人文社会的全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政治知识是从这些理论知识中汲取营养,了解社会各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把握事物规律。高中政治学习具有其基础性和重要性,所以我们要探究出如何才能让学生学懂知识和会运用知识。
一、政治知识学习
政治知识学习是我们以往教学和学习的重点,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找到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基础知识,并且牢固掌握。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对高中政治知识的特性作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方法。
(一)高中政治知识的特点
1.复杂性。高中政治知识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复杂性,首先,四本教材的内容要涵盖各个方面的人文知识,大至政治国际关系、哲学宇宙规律,小至产品物价、个人价值观等等,由此可见,政治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极其复杂的。其次,政治这门学科知识密度相当大,教材内容既要提出社会现象,又要从中总结出深层次的含义并加以系统说明,由一句简单的总结性语言延伸出长篇的说明性语言,在教师进行讲解说明的时候又会不断增加知识点,以求把知识点讲解清楚透彻,而且需要所学知识更全面,课外的补充学习同样必不可少,所以知识内容呈现出一种只增不减的状态。
2.抽象性。高中政治知识的另一特点是知识的抽象性,这也是所有人文学科的一个共性。政治是我们学习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探究出其纷繁复杂表面下的本质和相互联系,运用语言文字加以表述说明,甚至不能用图片加以说明;相比于自然学科可以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或者是参照物,以政治学科为代表的人文科学知识就没有一个客观物体或者固定的参照对象,人文科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一系列事件,所以它的参照学习对象也是较抽象的。
(二)高中政治知识的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既是其两大特性,也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我们的教学方法要以其特性为依据,探究出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1.从整体出发,构建知识框架。虽然高中政治知识复杂且内容多,但是其知识的延伸都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中进行,所以我们首先要用整体眼光来看问题,从全局角度把握知识框架。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先整体后局部。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会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讲解,一个点讲完又跳跃到另外一个点,例如讲《经济生活》中“神奇的货币”这一章节,第一点,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第二点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以这种方法讲解,知识点是零散的,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有印象,但是总体回忆起来却是模糊不清的,且对其相互联系、知识规律并不了解,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渐增加,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
因此,我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在教学时先运用多媒体或者板书等方式把所学内容的知识框架展示出来,然后进行细化填充。例如,学习《经济生活》这本教材时,首先要告诉同学们我们将把经济生活划分为四个方面来学习: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和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后讲解每一章节都以这样的方法构建框架,逐层讲解。不仅教师要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我们也要督促学生以此方法学习,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教材目录就是一个最好的知识框架,所以要让同学们学会看书先看目录,背书先背目录,然后再去学习或者回忆具体知识点。当然,同学们有不同的学习情况,我们也要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总结出所学知识的框架结构,最好是将它写下来,随时参考、修正和补充。
2.着眼局部,与实践相结合。把握整体知识结构,要对每一个知识更好的记忆,就需要对这些知识点作深入的理解,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呢?许多老师在教学时习惯于就理论谈理论,或者是用理论来说明理论,结果导致知识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当然学习效果并不好。政治理论知识虽然具有抽象性,但是它是从实践问题中总结而出的,所以在学习时也要结合实践问题进行说明,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讲《经济生活》中的消费知识,我们就可以结合最近的时事新闻,以最近的物价情况等等为例进行说明。在这样一个现象到理论、理论到现象的过程中,一个理论知识就会逐渐立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更深的记忆。
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
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学和学习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也可以说是为了迎合考试需求,但是真正地掌握一门课程,不仅要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还要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的运用同样与其知识特点一样具有抽象性,自然科学知识的运用可以通过实践实验来实现,但是我们不能说用实验来运用政治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的运用主要还是在理论范围内进行。本文所谈到的高中政治知识的运用主要包括两方面:能够用理论去解释社会现象和能够从现象中总结出理论。主要的教学方法为:实践性教学和学生主体教学。实践性教学方法在前文中已经进行了说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把理论和知识一一对应,学会用理论知识去解释现象,或是从现象中看到本质。
扩展式教学法通常指在语言类课堂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板书、图片、数据等形象化教学手段,不断由词扩展到词组、句子、然后再由句子扩展到句群或段落,最后由段落联成课文的方法。这一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经过感知――理解――记忆――模仿训练,能较快的将书面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准确的运用于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扩展式教学法的精髓是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发散式教学。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扩展式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学科作为目前高考中的文科必考科目,在高中学科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作为高中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对高中政治学科特点的认知,缺乏对知识生活化的理解。同时,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既对人生、对社会充满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又对人生与社会以及未来走向社会充满了迷茫。而高中政治学科广博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的生活化主题,对学生的知识面、眼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扩展式教学,要求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不能简单局限在传授书本中的知识以及传统的教学手段上,应该立足于社会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以全方位、宽角度的宏观扩展高中生的知识视野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心理发展为最终目的,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显示了高中政治学科不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也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紧密相关的学科。
三、扩展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一)教学信息的扩展
教学信息的扩展是政治教学中运用扩展式教学的主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教学信息量是教学理论吸收现代信息科学的产物,各种有效信息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其含义的界定,以便发挥其教学评价作用,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课堂教学信息量的大小与质量,直接决定教师的授课质量。一般而言,政治教学信息的扩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教学所需背景信息量的扩充;二是政治教学过程中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
1、背景信息量。背景信息量是保证政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最基本的信息量。政治学科的信息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文化、政治、哲学、法律、公民思想道德,由国内而至国际。信息量缺乏不能构成政治教学中完整的教学信息背景,如果为教学活动所提供的背景信息量不足,政治教学的效率会比较低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缺乏一定的载体,严重的会导致兴趣缺失。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中互补品与替代品的概念时,必须进行举例说明,才能保证基本的教学需求,而例子的选择,不仅仅应该体现在不同商品的本身,更应该用生活中实际价格与需求变动的例子。因此,教师要对背景信息量进行适量、合理、科学的扩充,要能准确预知教学背景信息的数量、种类和特征,为教学活动创设最佳信息背景,进而高效的组织教学。
2、实际流通信息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客观的信息大环境决定了构成教学信息环境的信息量要比传统教学的信息量更丰富,因此,实际流通信息量也要有适当的扩充。这种扩充包括:(1)目标信息量的扩充,即扩充学生学习后应获得信息的数量。政治学科的一些新信息教材中并不具备,但这些信息又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例如:在个人所得税这一知识点上,教材中仅仅介绍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具体没有讲明。这时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扩充。(2)工具信息量的扩充,即扩充学生获取目标信息的工具信息数量。在政治教学中,有效使用工具信息既能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又能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深度,还能促进学生激发疑惑、生成知识的进度。例如:在理解国家采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时,需扩充我国近几年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要最终以学生对扩充信息的接收和应用为实现目标,教学过程中扩充的每一个信息,只有当其被学生接收并服务于知识达成目标时,这个信息才实现了流通并发挥了价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所以,背景信息量和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对信息的实际需要,不能盲目扩充信息,那样只会增加教学的难度和学生的负担。
(二)教学内容的扩展
政治学科的内容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的扩展指扩展与教材中某一理论知识相关联,服务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也包括当代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1、扩展学习政治知识的数据。
在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各类经济数据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规律和各种经济政策的重要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数据往往比较有限甚至落后。此时,教师就要对各类数据进行适当的扩展。例如:通过2012年8、9、10月三个月我国CPI的变动,说明我国宏观政策的见效和经济态势的好转;通过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环比下跌,说明人民币上涨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各类数据的扩充,可以通过教师收集、筛选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学生上网收集、调查、比较的方式取得,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时事敏感性和解读数据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据信息扩充时,要做到客观、真实并有时效性。
2、扩充学习政治概念的实例
在理解和掌握政治概念中,实例起着重要的作用。既为“实例”,就是既要真实,又要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在对实例进行扩充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照顾学生的切身体会和感受,这样才能具有说服力。例如:文化生活中在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节日时,我引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传公约》中的定义,并举了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节日,以此从实例上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当然,教师扩充实例要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不乱不滥。
3、扩充有利于政治教学的新知识和趣味内容。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扩充适量的新知识和趣味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在哲学生活中,在讲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时,我补充了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由四个阶段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和群体实验。霍桑实验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人,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无时不刻受着周围人的影响。人的积极性产生于和谐有益的社会关系之中。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学生对一些新知识和趣味知识充满了热情,这也激发了我不断探索的信心,教学相长得以充分体现。当然,新知识、趣味信息的引入最终是为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忌主次不分,一味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广博或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和任务,导致学生“欢快而苍白”的度过课堂。
(三)教学理念和目标的扩展
高中政治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中政治学科不是一门纯单一的学科,它同时注重内部知识的联系性、学科间的交叉性。教学理念和目标的扩展主要体现在从单一知识的传授到交叉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学会分析和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整个知识体系。例如:在《经济生活》中讲到社会公平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既要联系前面分配制度有关知识,又要联系第八课财政和税收、第九课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有关知识,知识的辐射度比较广,切忌讲了前面忘了后面,抑或了讲了后面忘了前面,人为割裂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
教学理念与目标的扩展还体现在由基本知识讲解到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注身边发生的和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和时代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相联系;在政治生活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向党靠拢,认识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兴衰成败;在哲学生活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用身边的楷模和时代的先锋人物做典范;在文化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四)教学手段的扩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表现为教师单纯的讲述和黑板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教学手段也应当有所拓展。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漫画、视频等是教学手段拓展的最佳表现,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由教师定主题,由学生找资料,主动积极的完成。当然,图片、视频等首先要选取内容相关、具有典型性、对教学促进的相关资料,其次要把握好课堂时间,不能喧宾夺主。例如:在分析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知识上,我选取了2010年浙江省出现的“用工荒”有关新闻资料,分析用工荒出现的原因和对策;在分析哲学矛盾这一概念时,引入了《你敢不敢剪》的漫画;在讲美国政体时,鼓励学生收集美国大选有关资料等,引入多种教学手段,既激发了学生课堂内和课堂外参与的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把握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扩展式教学的度
扩展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扩展式教学的度,要在讲授基本知识为主、传授理论知识为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主的前提下进行扩展式教学。
首先,扩展不是教学内容和信息的随意扩充。高中政治有它自己的教学大纲,因此,教学内容和信息的扩展要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必备的能力和觉悟的基础上进行。而且,教学内容的扩展还要求所扩展内容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不是一味的追求知识的盲目扩充。这就要求教师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点非常熟悉,同时,也要了解与学科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国内外大事等内容。
其次,扩展不是教学目标的简单改变。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扩展要求结合书中的理论内容与学生实际来进行,要关注目前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方式不灵活甚至僵化的特点,尤其要关注高中生的精神世界和复杂的社会形势给他们带来的思想困惑。因此,扩展式教学应该是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知识、精神实际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高中政治 多元化 教学质量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鲜活的案例、典故往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帮助教师和学生突破重难点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下文主要强调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应该从多元化素材的角度出发,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寻找知识的广泛性,增加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关注新闻、了解时政
高中政治的必修一是《经济生活》、必修二是《政治生活》这两个部分的内容都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撷取最新的时事新闻来拓展教学是公认的最有效且最必要的教学模式。[1]由于新闻具有时效性,所以具有共享程度高、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穿插着讲述新闻报道,可以让学生感觉学习的内容更加的贴近生活的实际,而不会觉得学习内容其实没什么用,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的。
放眼当前的社会生活,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资源,可以进入高中政治的教学课堂,比如在《神奇的货币》这一章节的学习的时候的时候可以带着学生去搜集资料,让学生探讨下我们国家现在货币的状况,寻找并且分析一下货币持续贬值的原因。另外,十的召开虽然对高中生而言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但是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下当前的时政,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新闻虽然具有时效性,但是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带着学生进行回顾,比如2008年的背景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或许当初学生还处于小学阶段,对于这样的大事件无法有较深切的体会。教师在课堂上的回顾性教学,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这一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特质。虽然“灌输式”教学一直为外界所诟病,但是高中生仍然还未成年,对世界的看法,人生的看法和判断还是不成熟的,在目前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各种思潮、诱惑难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3]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在告诉我们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明事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必修四我们学习的是《生活与哲学》主要介绍了我们国家思想的发展和变迁。儒学一直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思想的核心,换句话说儒学造就了封建主义社会。但是对于已经处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又不需要“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我学习儒学有何用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使他们觉得所学的知识不是空洞的,而是切切实实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2]
比如在学习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哲学的时候,学生对于“致良知”三个字很难有深刻的认识,简单的来说“致良知”就是在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在心里有一个自己的衡量标准,有些事在心里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而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是明明知道是错误的但是依旧去错误的做一件事情,所以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依旧强调“致良知”,强调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遵循自己的本心,从道德情感原则、是非判断以及感性的情感诉求等方面,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案例教学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鲜活的案例、典故往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政治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运用案例教学法能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记住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理论只是一个抽象知识概念,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是局限于理解,而无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而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材料、实例,将教材内容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深入浅出的了解并且掌握知识。
比如在学习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这一课时的时候,可以由《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介绍美食的视屏给学生讲解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传统、并在时间的沉淀下,那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相信每个人对于美食的抵抗力都是很低的,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对于不同地方的文化产生兴趣。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获得的知识,会使得他们的记忆更加的牢固。其实对于不同地域文化生活的了解,可以当做是学生对于文化地理常识的一种积累,将会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另外,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案例教学法虽然是好处多多,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需要这样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与知识点相结合,具有明确的教学方向,同时对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这样可以增强现实感,更容易让学生信服由案例引出的理论依据,反之,则会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过于形式,从而对于学习产生怀疑。
参考文献:
[1] 王迎春.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J], 教学与管理.2009(01):67-68
[2] 谯志敏.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J], 消费导刊.2009(05):159
高中政治课程中有许多富于思辨性的教学知识点,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想要让大家更好地吸收这部分内容,就需要让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生活。本文拟对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展开具体探究。
一、借助生活实例展开教学分析
高中政治课程是对学生思想理念的一种指引,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的是非判断标准的一门课程。想要让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的理念、思想有更好的理解,就要立足于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人与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有价值的感知,才能让学生对一些核心的教学要点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把握思维的奥妙”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意识,在认识了哲学原理的核心理念——物质是世界的组成后,本节进一步探究了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案例来辅助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剖析。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大家已经慢慢明白: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为了很好地解释这一点,我引入了一些非常常见的生活实例。例如:滴水穿石、铁生锈,这说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植物向阳,动物条件反射,这些生物常见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心理)都说明了意识是产生生物反应的前提。这部分内容还谈到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例如:一些高等动物有复杂的心理反应,但是却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这说明:①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劳动,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②劳动、社会交往促进了人脑的生成、语言的产生,这些都提供了丰富的意识内容。透过实例的剖析后学生不仅对意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意识的各种特征、含义也有了更好的掌握。
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基于学生生活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能力。许多学生都会觉得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片段是理所当然的,对于其中的因果关系、价值取向等并未有过较为深入的思考,而这种对于生活的漠视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实现人生的价值”是很重要的一节课,它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有所感悟。为了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前我安排了如下对话:
师:你能和我谈谈你的人生目标吗?
生:能。我要好好读书。
师:为什么呢?
生: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师:很好,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以后呢?
生: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
师:娶了好老婆,生了好儿子以后呢?
生:儿子读好书,考上好大学。
师:然后呢?
生: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
师:(哑口无言)(学生哄堂大笑)
这样的想法在学生中十分普遍,这个情境的设计也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人应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透过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也很好地实现了本节内容的核心教学目标。
三、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想要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好地反映学生生活,让大家展开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实践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内容很好地放到生活中进行检验,也能够很好地深化学生对于教学要点的认知。
一、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容及其价值
生活是我们触手可及的,它不像是一个个抽象的概念让人难以理解,是我们每日都在亲身经历着的事物,生活给予我们的教育是任何书本都无法教授给我们的,所以,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帮助教育理解,教育又是生活的升华。在此基础上,教育只有服务于生活才有教育的意义。
首先,要将学生置于生活中,结合他们过去十几年的经验以及知识的累积,帮助他们融入政治。同时,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话语,为他们点明要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其次,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不能紧紧抓住课本上的抽象概念来一遍遍讲授。要丰富教学内容,可以与同学们共同看新闻,一起探讨国内外的政治新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量。最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小组讨论等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授。
将生活与政治相结合进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政治信息,从而提高政治的学习成绩,又能使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生活。
二、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哲学、教育学及心理学依据
1.哲学依据。
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政治课作为一门教育课程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是具体的。大量的生活经验才总结出了我们的政治课程,〖HJ1.9mm〗尤其是高中政治课程,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2.教育学依据。
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列宁也讲:“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所以,教育向生活回归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政治素养的形成就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形成,它离不开生活当中的活动与人的交往过程。我们所倡导的是让学生占主导地位,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到对政治的兴趣所向。
3.心理学依据。
认知学派研究认为,认知就是意识的加工,在其基础上进行信息获取、处理、转化,然后储存,最后信息进一步指导我们的认知。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指导生活认知,从人的主观意识出发,全面认识生活与政治。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叛逆期,他们正在逐渐学会批判地看待一切事物,心思更加敏锐、敏感,因此他们更喜欢进行争论,或者独立活动。这样的心理因素也更有利于我们学习政治,高中的政治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如何辩证地看待问题。
三、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转型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客观题;解题策略;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3.2;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17-01
在高中阶段,政治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客观题的正确解答,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客观题在高中政治考试试卷中分值占整张试卷的一半左右,客观题的答题水平直接影响政治科目的成绩。命题人为了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辨别能力,使高中政治客观题具有考查角度多、知识点跨度大、选项迷惑性强等特点。本文通过对高中政治客观题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给出答题策略。
一、高中政治客观题的组成结构
高中政治客观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
(1)题干。分材料和要求,审好题干是做好客观题的基础。很多同学经常粗略看一下题干就着急看选项,此时对题干的材料一知半解、对其要求模糊不清,看了选项拿不准再去看题干,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先入为主,受选项对错的影响把握不准题干要求,导致题目做错。审题干,要达到以下要求。第一,看清楚题干的选择方向,确认选正确还是选错误。想读懂题干给的材料,需要同学们平时注重知识积累,看清楚题干要求则是答题技巧的问题。建议同学们在做题时读到题干的最后,把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用笔标注出来。第二,了解题干的命题类型,看是知识点的理解、判断型,还是事实的分析型、综合型。政治客观题中,经常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与哲学中的某一领域出发分析问题,或者从某一领域的某标题、某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或是从不同主体角度解决问题,或者通过对主要还是重要、直接还是间接、根本还是一般、决定还是影响等一些限制性词语的分析得出答案。第三,看准题干规定的选择范围、角度、层次。要注意根本、主要、基础、决定性等词眼,可以用特殊符号进行适当的标注,以便在选项中筛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2)选项。最常见的是四个,也就是与题干相对应的题肢。可以分为四种情况:本身错误且不符合题干要求、本身错误但符合题干要求、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本身正确且符合题干要求。以上四种情况告诉我们,审选项时应结合题干,建议政治客观题审题应遵循“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的原则。审选项可以看选项本身的错对,而选择选项要结合题干,选出符合要求、反映材料寓意的选项。
二、高中政治客观题的解题策略
想要提高政治客观题的解题能力,就要充分掌握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同时,掌握一些政治客观题的解题策略。
(1)选择时,参照以下要点。第一,最能直接表达或说明题干意思的选项入选,间接说明或引申意义的选项一般情况下均不入选。第二,能从整体上全面说明题干意思的选项入选,只能说明题干部分意思的选项不选。(这适用于单项选择题,不适用于多项选择。)第三,能从根本上或最为深刻地回答题干提出的问题的选项入选,只对题干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对肤浅的回答的选项不选。第四,对于复杂的选择题,按照逻辑性原则,综合运用以上要点,选择最优选项。
(2)解题方法。第一,高效排除法。在综合考虑文章(段落)内容、所设题干和所给选项的各种信息基础上,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或与文章内容不符的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高中政治选择题一般有“八不选”:1)选项本身说法错误不选(题干要求选错的除外,反之,亦然)。2)选项本身存在正误,前正后误或前误后正。3)选项和题干外延不符,过大或过小。4)选项和题干之间只有间接关系,没有直接关系,选项不能恰当充分地体现材料。5)选项中的因果关系是倒置的,与题干中的因果关系恰好相反。6)选项与题干内容变相重复,没有意义。7)选项逻辑混乱。8)选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毫无关系。排除法能在短时间内帮同学们排除至少两个选项,再结合其他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选择的正确率。第二,考查点判断法。该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题目,因为每一道题都有自己的考查点,能准确判断出命题人出题意图和要考查什么,就很容易做对题目。第三,比较分析法。比如,用排除法去掉两个选项后,剩下的两个选项该选哪个更合适呢?这时,要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根据上述列举的规律选择更符合题干材料与要求的、与题干材料最密切的、在材料中体现最明显最全面最准确的。第四,常识判断法。同学们除了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对课本以外的时事政治也要多加了解,丰富自己的常识。第五,发散思维法。即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
三、结束语
高中政治客观题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也与其他题目类型一样,最根本的是要考查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学们只有夯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时事政治阅读量,以上解题策略才更有价值。在运用解题策略时要融会贯通,某一道客观题可能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总之,要教导学生加强对政治课程的重视,培养政治客观题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