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3 16:53: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常见的心理现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应付。
关键词:计算能力;粗心;多样化算法
一、根源――计算能力不容忽视
【现象】每次单元测验结束后,总有几位家长打电话来聊聊孩子的考试成绩,他们的第一句话总是这样说:“我的孩子太粗心了,
老师你说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只能这样说:“粗心是正常现象,只要他吸取教训就可以了。”面对这样违心的回答,我心里很不平静。难道他们真的能吸取教训吗?同样的错误真的不会再犯吗?
【简析】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坚决不能忽视这样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杜绝“计算出错的现象”,但我们可以试着将它的范围缩小,使“计算出错的现象”尽量少出现。为了改变学生的“计算出错现象”,我曾经在班级里提出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计算有错的人最可恶!”但不幸的是,那些计算出错的同学一遍又一遍上演着“出错―后悔―保证―再出错―再后悔―再保证”的荒诞现象。作为老师,我则一次又一次地强调认真的重要性,计算粗心的危害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知识都靠计算来解决,我想计算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肯定也会随之有很大的提高。
二、因素――重视“粗心现象”
主观因素:计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它通常要经历:观察、感知、分析、注意、记忆等一系列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计算失败。客观因素:某些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把学习当作是老师和家长强加给他的任务。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讨厌学习,逃避写作业,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质量较差。外在因素: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掌握方法就行,平时懒得练习,嫌烦,觉得计算枯燥无味。总认为平时算错点没关系,只要在考试的时候用心就可以了。内在因素:不良的计算习惯,部分学生由于对计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急于求成,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学生书写马虎、字迹潦草,书写时乱涂乱改,都会导致误看误写。
三、策略――重视算理并提倡多样化算法
1.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路
算法多样化所关注的是让学生经历创造思考、独立探索知识的过程,与同伴合作交流比较的过程,体验成功愉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算法多样化只是一种载体,它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契机。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和比较中,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没有一种算法对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的,只有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才是最优的算法。
2.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要重视口算的训练,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做题的基础,口算能力加强了,计算的速度就会提高。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是一位数和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教师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练习,做到持之以恒,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口算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低年级的事情,应当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
3.培养估算能力,提高计算质量
【案例】如:一块三角形的铝板,底边长3.13分米,高1.92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要求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并让学生说出估算的方法,学生说出把3.13分米看作3分米,1.92分米看作2分米,那么这道题的计算结果应该在3平方分米左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估算是否正确,通过估算,可以避免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点错小数点或背错口诀的错误。
【简析】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估算不仅可以应用于计算,还可以应用于应用题解答中。
4.重视算理,杜绝使用计算器
【案例】六年级刚开学的第一天数学课刚下课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在一起小声地议论:“你看老师今天只让我们读最下角的第一句话,有关计算器的使用问题她一个字都没说。”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我就谈到了为什么不涉及计算器的问题。有几个同学纷纷举手说:“考试的时候又不给带计算器,计算器用多了就会让人变懒,计算器会使我们的计算正确率下降……”同学们的说法也就是老师的想法。也许有几个学生就是不相信,每次家庭作业都用计算器来完成(据他们的家长后来反应)。结果在第二单元考试中露出了马脚,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做完了,他们几个急得满头大汗,最终这次考试和平时的作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键词:中职教学;幼师生;心理学;教学管理
一、提高幼师生综合素质,明确教学目标
从培养人才的业务素质、基本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目标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比如紧密结合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及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儿童心理健教育;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儿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的观念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心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例如在学习“知觉规则知觉选择性”时,首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观察和记录生活周围中哪些事物最容易成为我们知觉对象,通过观察使学生们了解到:凡是与背景差别较大的、运动变化的、排列有规则的事物都容易吸引我们的知觉。又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心不能二用”、“酸葡萄效应”、“及时复习是抗遗忘的良药”等等心理现象。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学习充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
三、结合心理现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又能科学地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和间接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在学习“环境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影响及儿童早期发展中‘敏感期’的概念”时,给他们提供一些典型的案例,通常这些案例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的重要依据,如“狼孩”“野生儿”“儿童在特殊环境中成长的特例”,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讨论这些特殊儿童心理、行为形成的原因,明白儿童早期一些行为或心理品质的形成在某些时期是非常敏感的,一旦错过这些时期极易造成终身的不良影响,从而更深入的理解环境和教育对一个人早期身心健全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态度和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现代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中的任务。”
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和运用。
1.结合教材,运用观察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观察,如幼儿的认知规律、行为特点、语言发展规律等等。帮助学生拟定观察计划,提供观察条件,学习作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结合教材,运用调查的方法
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如我们让学生针对幼儿的个性、情感、意志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五周的个案追踪调查。同学们拟出计划后,制作出相应的问卷和图片,创设各种情景甚走访家长,最后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合教材,运用心理测量方法
在心理学教学中,我们尽可能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比如,通过幼儿画人的方式测量和分析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教材,运用心理小实验的方法
有许多心理现象和规则,必须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才能观测到它们的存在,才能真正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如在学习和了解人的“感知觉”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测试仪器:重量知觉仪、方位知觉仪、颜色视觉仪等仪器,或用一些简单工具,学生分组在心理实验室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实验。结果学生们通过实验发现每个人的感知觉水平是有较大差异性的,而每个人的“感觉域限”或“绝对感觉域限”更是各不相同的。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 教学策略 优化 幼儿师范教育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在心理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既生动活泼又保证质量?怎样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幼师特色?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实践能力增强、创新精神也发展?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从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目标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既有总体目标,又有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使每章每节每课时都做到目标明确。学前心理学是基础理论课程,应与同层次学科横向结合和有机联系。比如紧密结合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及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儿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的观念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融入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思维,紧紧跟随科学时展的潮流,及时触摸心理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能领悟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转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转变“重知轻能、重智轻德”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优化学科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机会,亲临幼儿园多看、多听、多想、多用,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如学生在观察幼儿“注意”为什么容易分散时,发现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除了来自外界刺激物的影响和自身的兴趣、需要、愿望因素之外,还与“注意”其它品质有关,因为同学们发现有的幼儿“注意”分散时是东张西望,做小动作,而有的幼儿总是发呆,在想其它事情。前者是由于幼儿“注意”不稳定,容易转移所致,而后者是由于“注意”太稳定难以转移所致。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的幼儿“注意”的特点,提出各种建议和措施,以防止幼儿的分心现象,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懂得了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充分利用间接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取决于学习时的使用情境,要使学习者达到对知识深刻理解的目标,就要把知识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通过知识的应用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心理现象分析就是利用现成的“间接知识”,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或虚构的情境中去认识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心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它终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许多心理现象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它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学习“知觉规则知觉选择性”时,首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观察和记录生活周围中哪些事物最容易成为我们知觉对象,通过观察使学生们了解到:凡是与背景差别较大的、运动变化的、排列有规则的事物都容易吸引我们的知觉。又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心不能二用”、“酸葡萄效应”、“及时复习是抗遗忘的良药”等等心理现象。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学习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
(二)结合心理现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又能科学的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如在学习“环境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影响及儿童早期发展中‘敏感期’的概念”时,给他们提供一些典型的案例,如“狼孩”“野生儿”“儿童在特殊环境中成长的特例”,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讨论这些特殊儿童心理、行为形成的原因,明白儿童早期一些行为或心理品质的形成在某些时期是非常敏感的,一旦错过这些时期极易造成终身的不良影响。从而更深入的理解环境和教育对一个人早期身心健全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心理现象和案例进行分析
文学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虚构的“间接知识”。在心理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心理现象分析,具有特殊的效果。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王熙凤;《水浒传》中的李逵、鲁智深;《围城》中的方鸿建、李梅亭等各类人物,他们都具有独特而典型的人格特征,针对这些人物的分析,可更直观的、更生动的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格的特质理论、类型理论和层次理论;同样,针对《阿甘正传》、《雨人》、《海伦•凯特》等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内容,最终学生通过讨论,对人的智能结构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真正理解了人的八种智能潜力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结构,以及每个人在智能优势方面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四)结合自我心理现象和心理感受分析
引导学习者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或同伴曾遇到的心理体验或困惑作为心理学教学资料,充分提取过去的认知经验,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和分析。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意识偏差等问题都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重要话题,这不仅对学好心理学有帮助,同时对学习者本身心理健康成长起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态度和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
(一)发现式学习教学法
发现式学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巩固知识,懂得怎样思考、怎样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教学显得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使之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和对书本的迷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和运用。
1.观察法
引导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观察,如幼儿的认知规律、行为特点、语言发展规律等等。帮助学生拟定观察计划,提供观察条件,学习作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调查法
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如我们让学生针对幼儿的个性、情感、意志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五周的个案追踪调查。同学们拟出计划后,制作出相应的问卷和图片,创设各种情景甚走访家长,最后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心理测量法
在心理学教学中,我们尽可能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比如,通过幼儿画人的方式测量和分析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心理小实验法
有许多心理现象和规则,必须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才能观测到它们的存在,才能真正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如在学习和了解人的“感知觉”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测试仪器:重量知觉仪、方位知觉仪、颜色视觉仪等仪器,或用一些简单工具,学生分组在心理实验室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实验。结果学生们通过实验发现每个人的感知觉水平是有较大差异性的,而每个人的“感觉域限”或“绝对感觉域限”更是各不相同的。
(二)问题解决教学法
真正有价值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一些“问题”或“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幼儿的记得快也忘得快?”“孩子们为什么总爱听故事?”“孩子们为什么总爱玩游戏?”“幼儿的自我意识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为什么具有相同遗传条件、相同生活背景的双胞胎,甚至是连体人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等问题时, 同学们通常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探索心理,甚至把这些问题看作是一种挑战,这样的挑战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他们的认知兴趣和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激发,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调动,过去的经验被激活。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不仅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还会产生增值效应,可推动新的学习,成为教学持续生命力的重要动力源泉。
(三)合作学习教学法
合作式学习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在掌握了幼儿记忆发展特点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组织他们分组讨论:“同样的学习材料(一首儿歌),如何让幼儿能在最轻松最愉快的情况下记忆较果最好?”,并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出至少四种教学建议和策略。由此带来的效果是,同学们讨论异常激烈,思维活跃,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方法,有的组提出了好几种策略和方法;有的组用文字展示讨论结果,有的组用图画展示;有的学生甚至辅之以动作和表情,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承认和研究他们的假设;有助于学习者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养成合作学习和耐心倾听的习惯;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在心理学教学中的优化利用
[关键词]公共心理学 课程建设 活动性 应用性
[作者简介]张莉(1963- ),女,重庆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重庆 400052)廖全明(1968- ),男,四川营山人,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四川 成都 61113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35-02
公共心理学课程是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为学生传授教育教学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重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活乐趣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乃至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的地位。但目前学生普遍反映不愿意听公共心理学课,为了改变学生对公共心理学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中心,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与题库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推动学校“教学应用型大学”战略的具体实施。
一、公共心理学教学突出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的必要性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课程教学产生的真正效益并不“感冒”,普遍反映课程内容与现实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学、教师教的积极性都不高,实际教学效果离教学要求存有较大差距。造成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教学与学生真正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缺乏必要联系,不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指导;教学内容偏重于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忽视相关技能的培养,学生不知道如何将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等。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要建立在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在学生面对新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实现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转化,这是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
从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由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部分组成,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是传授心理学知识应以“基础”为主,强调“应用性”,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主要概念和主要理论与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试方法与试题库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必要的调整。
二、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教学内容
教材选择在实现教学目标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尽管各高校对心理学教学目标描述相近,但所选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可能不同,在不同时期也会有变化。如长江师范学院曾经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叶奕乾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教师自编的《心理学》教材,还专门建立了心理学题库,但效果总是不太好,讲授内容总是按照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开始,然后讲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的模式,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讲起来生搬硬套,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教师的参考书籍做了统计,主要有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希庭教授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孟昭兰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这反映出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没有脱离普通心理学的结构模式。要改变高校现有公共心理学教学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依据,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
首先,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要减少对通俗易懂的概念的讲解,增加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的分析。在原来的讲解中,传统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感觉,要讲、要背,还要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讲完一个概念后,一节课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学生却感到没有多少收获。其实对感觉等心理现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概念,只需稍加提示即可,不需要花整节课的时间讲授。但对于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如在重庆万州发生的,网络中出现的木子美、兽兽现象等,学生关注较多,社会也较为关注,而且其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学规律与知识。这要求我们站在实践应用性的角度上,审视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既保留传统教材内容,又增加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内容,让学生对心理学有基本认识,但又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如可增加心理现象脑成像研究成果、无意识心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问题、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与情绪调节、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大5人格”理论等。
其次,要加强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介绍。不能生搬硬套,要在介绍研究成果时顺便讲授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如跟学生说认识观念会影响情绪,跟学生讲影响学生情绪的认识观念有哪些,学生听起来就可能似懂非懂,感觉好象是教师把一些判断句与一些情绪词语生生扯到了一起。但如果讲研究过程,即使是很通俗简单的介绍,情况也可能要好很多,因为学生可从中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听了以后能够对心理现象说出原因。
再次,增加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与比例。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全面优化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公共心理学的各个章节都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性教学内容,如在知觉一章中可结合自我知觉设计“认识我自己”“我是谁”等活动,在思维一章中可结合思维类型设计“动手又动脑”等活动,心理活动课内容还可以与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认知讨论、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
最后,要强化应用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介绍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销售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如行为矫正情绪调节、老年人的行为调适等,这些内容学生感兴趣,可操作性较强。
笔者认为,要搞好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凝练特色,促进高校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应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不是重新选择教材,不是不痛不痒地改变其中的某部分内容,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让学生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对学生有用,对提升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有帮助。
三、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公共心理学教学需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善于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分析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成教育教学能力。这决定了心理学教学既要有学科教学的方法,又要有活动教学的方法。特别是在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学习心理学理论和规律离不开活动教学方法的全面实施。具体来说,新的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两个部分。
首先,体现为活动性与应用性的教学方法的变化,包括以下教学活动成分的显著增加:一是讨论活动课。传统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一节课下来学生说不上几句话,当然不是学生不愿意说,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学期结束时,学生只能依赖死记硬背通过课程考试。如果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运用讨论课,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将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产生很好的作用。一般来说,在一个学期中,可安排2~3次讨论课。讨论课前要跟学生提要求,如事先查阅文献、写出讨论提纲,对某一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等。讨论课上学生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现实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获得关于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心理学观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演示实验课。传统心理学课堂是没有实验课的,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心理学实验课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课堂讲授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众多,虽然开设实验室实验课缺乏现实可行性,但完全可以尝试开设演示性心理学实验课,如“注意的广度”“颜色的混合”和“大小恒常性”等实验,以很好地增加学生对常见心理学现象的另一种奇妙视野和独特理解。心理学教研室要能够形成制度,如演示实验项目教研制度、心理学实验方法学习制度等,特别是实验方法学习制度,让大家先学习,教师先具备了基础,以开展好心理学实验教学活动。三是课外练习与实践作业。公共课心理学教学过去很少布置作业,这是教师上课的通病,特别是随着各高校对公共课教学重视程度的降低、高校工作重心向学科建设的转移,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观念。学生缺少练习和动手的机会,学习效果常常很不好,这是造成学生诸多怨言的重要原因。对作业的布置,不一定要每周都有,但一学期下来至少要有3次甚至更多,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业形式可灵活多样,如课后思考与练习、写小论文、关于教育心理现象的主题演讲、小板报、小讲座等。
其次,教学手段的显著变化。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品位的提升为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带来了机会,教室变成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装上了现代化的实验控制系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大量使用,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在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至少要充分利用好以下两方面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一,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备课、写教案、讲课都可使用计算机。使用现代化手段备课和教学,不仅节省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加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新的教学需要,随时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中,可尽量多地使用图片、幻灯片、模拟情景片等手段,把心理学概念、理论、观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把“静止”的知识变成“活动”的现场。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已经将校园局域网当作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一些优秀的教学录像带、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如艾宾浩斯记忆实验)等内容,如果放在课堂教学上,必然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舍去会较为可惜,因为这些内容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考虑将这些内容放在校园局域网的课程资源平台上,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自我心灵的更多机会。
四、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考试方法,建设案例库
一般来说,各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学生学期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作业(占30%)。无论期末考试还是平时作业,都是对知识记忆的强调和运用知识分析固定问题的现实状况,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健全人格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在公共课心理学的成绩评定中,建议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考卷分数(占60%)、活动课分数(占20%)、平时作业(占20%),即适当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了解学生人格与能力的基本情况。
为了贯彻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建议进行心理学案例库建设。案例库的内容应包括: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案例,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案例,良好的师生关系案例,分析与处理学生学习、行为以及社会适应问题案例,常见心理现象分析案例等。案例库在初步形成后,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形式,提高案例及其分析的质量,并拓宽案例库的使用范围,使之成为配合公共心理学教学、有效检验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较为全面的资料库。
五、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公共心理学的育智、育能和育心功能相应地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心理学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现代教育观念,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以及更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但由于任课教师本身工作经历的限制、工作态度与教育观念的狭隘,造成其心理学教学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为了与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相适应,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做以下工作:
做好新教师的选拔引进工作。总体上看来,各高校心理学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专业基础还不够扎实,个别教师甚至还存在教学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如有的教师认为现在上课好不好无所谓,甚至会说“我不上课又怎么样,你找别人啊,你能找到别人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始终没有一种危机感。当然引进新教师不仅是为了营造一种竞争的气氛,也是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因为教学水平要建立在渊博的学识基础上,不然无法谈及丰富的信息量和课堂的即兴发挥。
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实行了每学期的学生评教和领导评教制度。但高校内人际网络相对单纯,领导们评教时往往会照顾大家的面子,不敢把分数打得太低,这样容易使领导的评价失去客观性,所以不妨以学生评教作为根本依据,制定必要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活动课的增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考试方法的变化无不考验着教师既有的教学观念,但这些改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紧密相关,因此以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是必要的。
加强心理学教师与学生教育实习的联系。实际上,让每一个心理学教师都从事中小学教学显然不现实,但在组织上保证心理学教师充分参与学生的教育实习是可行的,如参与学生的试讲、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实习检查等。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的教育实习效果,还可以接触中小学教学实际,弥补自身工作经历、感性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中青年心理学教师,要让他们参与学生的中小学教学实习,并形成制度。
在突出活动性和实用性特色后,学生评教的满意率得到了提高,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学生及社会的期望仍有距离。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要做到真正让学生满意,让高校各个教学系院满意,让全社会满意。为此,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摘要: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提高师范生从业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但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必要对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确保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为基础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教师。
关键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体现教师教育专业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要求教师不但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的教学技能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训练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培养者和人生发展的引路人。那些只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不懂学生学习与发展心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只能成为“教书匠”,最终也将被淘汰。
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但是,目前为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仅自身无法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全面改革教材体系。
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的体系,主要阐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而且与他们要从事的教育工作关系不大。另外,师范生将来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他们应该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这就与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了。因此,高师心理学教材应全面改革教材体系,删减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压缩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生理基础等内容,以摆脱普通心理学体系的限制;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心理等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健康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存在的理论知识无法实际应用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首先,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
其次,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知识是高师生必须具备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帮助高师生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际中解决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首先就要有健康的心理。近些年很多相关调查都显示出中小学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长,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鉴于此,应对高师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教学,使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适当、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消极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有效对抗由于职业倦怠给教师带来的巨大损耗。
三、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之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时便难以投入其中,以致于学生最后只记住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心理现象的名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让高师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为其以后的教学提供可以模仿的行为范式。也就是说,除了沿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1.心理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教学的比重。对认知过程的各章内容的学习,应在理论学习后利用心理学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如记忆广度、注意的分配、错觉等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个性心理的内容,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目的。
2.案例法。首先,由教师搜集整理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和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从心理学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如何解释隐含在案例中的心理现象,如何利用所学的心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3.教育见习。通过在实习基地的教育见习,不仅是让学生真实体验教学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察每个教师的教学技巧。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言语和肢体语言对教学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非言语信息影响学生等。利用课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进行总结,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模拟教学法。这是根据角色扮演的方法,围绕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如怎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等,设计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再现。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其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总结。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使高师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
5.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在教学中可适当观看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电影,如《爱德华大夫》、《第六感》、《美丽心灵》等,通过撰写观后感引起学生思考。
6.自我心理分析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有良好的自知能力,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悦纳自己。自我心理分析就是要求学生更深入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的措施。
总之,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如何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应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规范下,进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徐英。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100—101.
[2]钟贞,谢龙华。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18(2):96—99.
关健词 团体心理 体育教学 教学管理
前言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严格地按照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教师必须掌握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向,即团体心理。掌握了学生团体心理活动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极为有利。团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行为倾向。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管理过程,即体育教师(管理者)对学生(被管理者)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调节的过程。因此,团体心理和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组成的学习团体一般会表现出如下几个特性:
1 模仿模仿
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它是由非强制性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这种刺激可以是榜样本身的吸引力,也可以是一定组织的号召。它完全出于个人自愿,没有任何强迫性。如学生在课中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它是由教师示范动作的准确优美等特性所引起的,而不是教师强迫做的。但学生自愿模仿的程度却决定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吸引力量,即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艺术。教师的技术好,示范动作轻松、优美、自然,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否则结果相反。
2 暗示
暗示是指主动实施者对被动接受者的行为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线接触来与每个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采用目光注视学生的练习,表达嘉许、提醒、制止或警告;或拍拍学生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暗示同意。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作出反应,如停止讲话,不做小动作等,都是接受暗示的表现。
3 从众
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如不愿上体育课的学生,迫于全体同学都要上体育课的要求,也只得勉强上体育课。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①表里一致的从众;②表从里不从;③里从表不从;④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
4 服从
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是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服从分为自觉服从和违心服从。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安排的一些练习虽然不感兴趣,但迫于课程规定性和教师的威严,还是违心地服从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性别特点以及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使学生自觉地服从安排,认真锻炼、学习。这样,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而且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锻炼,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促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保持团体的整体化。
4.1 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
体育教学是为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而进行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他们才会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了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的发展后,学习团体中的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心理凝聚力,就会共同来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管理。
4.2 建好良好的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是指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团体成员都须遵守。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也可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它的作用是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不被自己意识到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形成良好的规范。如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等。也可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倾向经常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只要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团体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容易产生积极的类化,从而形成学习团体的整体化。在形成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消极的团体规范,如厌恶上体育课等现象。以免影响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建立。
4.3 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
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在团体内部与多数成员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多数成员的精神力量,从而迫使个体放弃个人的意愿以求和团体成员取得统一。其目的是迫使个体从众。它是利用团体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造成个体担心受到孤立、排斥和唾弃的心理气氛而实现的。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看到团体的压力的两面性,即来自团体的压力和舆论是正确的,就能产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是错误的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维护正确的舆论,以促使学生与体育教学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认识。切忌学生中正确的意见被不正确的团体压力或相应的从众行为所压抑。
4.4 保持高度的团体内聚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过程 对策分析
一、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总是处于良好的协调状态,即认识、情感、意志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康,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第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是指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的心理现象系统,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份。
第二、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主要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不仅反映事物的属性、特征和联系,还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厌恶、恐惧等叫做情绪。
人对客观事物不仅要感受、认识,还要处理、改造。为处理改造客观事物而提出目标、制定计划,然后执行计划、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这类活动叫做意志。
第三、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持续状态。它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变动不羁,也不像心理特征那样稳定持久。如在感知活动时可能出现聚精会神或漫不经心的状态等。
第四、心理特征。就是人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气质是指表现在大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如速度与强度的特点、稳定性的特点、指向性特点等。
二、大学生适应中的心理问题
大量的调查和实践表明,不管哪类高校,总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在学习、恋爱、自我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多问题。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特征引起的心理问题
1. 成熟与不成熟的矛盾。大学生阶段是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生理日趋成熟,而心理方面的发展却没有和生理发展相匹配。很多大学生觉得上了大学以后,自己就是大人了,对各个问题都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观点,并且很多情况下,由于自己并没有真正接触到社会,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非常容易做出一些看似理智,但却是非常感性的冲动之举。比如,大学生的同居问题,现在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高校所面临的现实的问题之一。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认为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而很多大学生却不以为然:我们都是大人了,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大学生又有几个?有几个大学生能很好地说清楚这种同居关系中的责任关系,这种“好聚好散”背后隐藏什么问题?还有在学习方面,很多大学生对学习不以为然,认为大学的书本上的知识是没用的,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自以为对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得很透彻,但是真正进入了社会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样的问题同样反映在大学生的生活、人际交往等活动中,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看似老练的幼稚。
2. 自信与自卑的矛盾。这两种心理现象是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但在大学生中常出现的问题往往是这两种心理现象的极端,即过度的自信和过度的自卑。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觉得大学的学习不过如此,很多东西教师讲的和教材差不多,所以上课根本不用心,觉得自己课后看书也是一样,并且自己看书比教师讲的还要多。在这样的心态下,往往课堂不用心,课后不努力,最终时间白白浪费,最后学无所成。同样,自大的心态还表现在工作生活中,往往耽误自己的前程。另一种心态就是过分自卑,主要有两种情况,浅层次的自卑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深层次的自卑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这样心态的大学生往往很难处理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总是畏首畏尾。
(二)传统的基础教育引起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传统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从入学的时候开始,就是以分数来衡量自己在家长、在教师、在班级中的位置的。这样的思想从学前开始一直伴随着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而大学校园,从我国的目前情况来看,更注重的是各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注重学生的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等的培养。这种注重方向的突然转变,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的学生在上大学以前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是在教师的赞许、同学的羡慕中成长起来的,到了大学出现了两种常见情况,一种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全国的精英汇聚在一起,自己显得相形见绌;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理论知识十分扎实,但是严重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一切只存在于理论当中。这些情况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上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防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对策
(一)熟悉周围环境
大学生刚一进入大学校园,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自己周围的环境,主要是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在生活方面,大学生要尽快摆脱以前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思想,要学会自己做事。另外,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以80年代以后的独生子女为主,在家里的地位是很高的,全家人以他为中心,很容易形成养尊处优的性格,来到大学后,要尽快地了解、适应学校生活,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学习方面,要知道大学的学习生活和以前学习生活的区别所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确立奋斗目标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即从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或说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人不能没有理想,不能没有目标。进入大学以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终极目标――高考。考上大学后却为了“补偿中学失去的快乐”而放纵自己,进而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一定要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树立起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已经从“为升入高校而奋斗”转为“如何使自己成为高级的优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快转变以前的学习思想与学习方法。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教师的讲授是灌输的,学生为了学习的终极目标高考而不得不学,非常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大学阶段的学习完全和以前的学习不同,主要是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尽快转变思想,树立起主动学习的思想,并且要学会独立学习,主要靠自学为主。
(四)学会人际交往技巧
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因自负或自卑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紧张。现阶段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所以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的新生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摒弃以前的骄傲自大的思想和态度,放弃妄自菲薄的观念。其次,要懂得和人友好相处的基本技巧,如待人诚恳、尊重他人等。
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浅显认识。诚然,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以前大为不同,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的不断变更,大学生群体很有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前所未见的新情况、新问题。但只要从根本上把握住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就能解决大学生群体所出现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余琳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2]杨仲明.习惯决定人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3]孙亚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邹良志.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江西教育科研,2005.1.
[5]曾祥英.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办法.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4.
[6]毛文学.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
关键词:心理问题;分析;对策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1.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有的甚至不得不独自生活。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及时的关注。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许多留守儿童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自卑、性格抑郁等不良心理。诸多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对他们的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使其误入歧途。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又一社会问题。
2.小学学校寄宿学生年龄越来越小。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寄宿学生年龄越来越小,三年级学生的住宿人数在有些学校已经超过半数甚至几乎全班都是住宿生。这又成为留守儿童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3.单亲家庭孩子越来越多。受经济发展影响,人们温饱问题解决后,情感需要上升为人生的主要追求,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裂变,当一个人抚养小孩已经不构成绝对压力的时候,离婚率增高了,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的单亲家庭,学校出现了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经常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孩子会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无人管教是他们成长的障碍。其他方面还表现为由于年龄原因小学生在学习方面、交往方面、挫折心理方面、意志方面、情绪方面等都会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和困惑恰恰是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更注重的是智育,也就是升学率,升学率是学校的生命线。
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经笔者多年的实践,我认为运用以下几种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针对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在事件未发生前进行预防性干预,是指在重大事件发生前的心理干预。比如,考前复习心理辅导,团体预防性干预学生在考前的复习过程中产生对学习放弃逃避的或是纯粹不想学习的心理现象,这时进行复习心理辅导能缓解学生的压力。再比如,考前心理辅导,学生在考试前往往会产生考试焦虑等心理现象,我们每年都会在考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心理辅导,能促进高考和中考学生成绩的正常发挥。当个别学生表现异常时,进行个体预防性干预。当某个学生的表现和他自己原来的表现不一样的时候,这个学生可能会出问题了,比如暴力攻击、离家出走等,此时就应该是我们进行干预的时候了。我们常常采用的方法是班级处理了、学校政教也处理了,甚至派出所和社区也参与处理了,问题学生的问题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阻止和解决,但没有在心理层面上予以疏导和帮助,极有可能转换成潜在的压力和焦虑,进而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有可能会积淀也会发酵。如果进行有效干预,当事人自身就会重新产生“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的理念,并努力达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平衡。
2.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干预也就是维护性干预。有个学校某学生突然死亡,师生参与了抢救,班主任参与了处理,同班的学生晚上特别的害怕,班主任把事处理完也承受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维护性干预。需要干预的人群有同宿舍的同学、同班级的同学、班主任老师等,还有当事人亲属等。再比如学生受到了班规校纪的处分,要对受处分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