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3 16:53: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体能训练的价值和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从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身体姿势和用力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助于教学中运动损伤事故的预防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价值,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特点提出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几点训练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篮球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功能性体能训练 篮球教学训练 高校体育
功能性体能训练是起源于医学康复领域的一种以灵活性、稳定性为基础,以提高全身肌肉的整体工作能力为目的,重视躯干部位和人体各个关节周围小肌肉群的稳定辅助功能的体能训练方法。近些年,随着功能性体能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在体育运动训练领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成效。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高校篮球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概括而言,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身体姿势和用力习惯的形成。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开展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针对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的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中的基本动作练习,不但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稳定性的提高,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力方法和用力习惯,促进学生良好的身体姿势的形成。
其次,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在开展高校篮球教学训练活动时,很少有任课教师会专门开展学生的体能训练活动,而即使有部分任课教师组织开展了体能训练活动采用的也多是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但是,由于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是在身体重心相对平稳的状态下开展的,并且训练的动作维度比较单一,多是针对各个孤立的身体部位来分别开展,所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但往往对学生在篮球学习和对抗中的表现却影响甚微。然而,功能性体能训练却存在明显的不同,功能性体能训练强调的是训练工作而非单一肌肉或局部肌群,强调的是整体而非局部,其中所贯彻的动力链,对学生篮球学习和训练中的身体姿势和技术动作都起着稳定和支持的作用,对于学生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例如: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不但需要学生的起跳腿具备较强的爆发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核心躯干稳定性和单手托球的上肢稳定性,此时如果能够引入功能性体能训练,利用臀桥练习、腹桥练习、肘部支撑侧桥练习以及弹力带负重向上跳和不稳定平面下的单腿力量训练和手持重物上举训练等开展教学训练活动,将会有效促进学生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的学习与掌握。
最后,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中运动损伤事故的预防。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核心力量水平和身体核心部位的稳定性,而学生核心力量水平和核心部位稳定性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对脊柱这一人体薄弱环节的保护,还能够利用核心部位的枢纽协调作用,为运动过程中上下肢的发力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支点,从而以此来降低和缓冲末端肢体和关节的负荷,发挥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由此可知,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篮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事故的出现。
二、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首先,要重视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实施的系统性。根据竞技体育运动训练领域中的“功能性体能训练金字塔模型”,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应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主要的训练内容为基础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等运动能力训练,并注意通过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身体稳定性,以确保身体素质的平衡发展。在这一阶段的力量训练中,要以加强学生的核心力量训练为主,与此同时,辅以上下肢的力量练习。第三阶段主要是根据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来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以及爆发力素质等身体素质。另外,由于在篮球运动中,篮球技术动作是多维动作的组合,需要身体的多个关节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联合运动才能够完成。所以,在这一阶段,还要注意加强学生多关节、多维度的动作力量训练。在将功能性体能训练应用于高职篮球教学训练活动中时,为了提高应用的质量与成效,必须要按照以上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系统的开展教学训练活动,切忌跳跃式的开展,否则不但不利于教学训练成效的提高,甚至会对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造成消极不利的影响。
其次,要重视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实施的整体性。“整体性”是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关键,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应用功能性体能训练时,只有始终遵循整体性的基本原则,重视训练过程中人体各部位肌肉、关节以及系统之间的关系,重视各部分之间的整合,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训练成效,充分发挥功能性体能训练应有的作用与优势。
最后,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应用功能性体能训练时,要注意遵循动作与技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时,要注意根据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来合理的分析不同的篮球专项技术动作的结构、方向以及在完成此专项技术动作时参与的肌肉、关节和需要克服的阻力等等,确保篮球技术动作教学训练与体能训练的有机结合,以提高一般肌肉力量向专项转化的效率,促进学生篮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心理疲劳,是指在体能训练环境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反复刺激而使人产生的心理负荷积累到一定限度时,所对人造成的心理不安和疲劳感。它是学员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态,常常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反映迟钝、动作错误率上升、运动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意志减弱、厌倦训练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消化不良,失眠,内分泌紊乱等躯体化症状。可见,体能训练心理疲劳不仅能使学员的训练效益降低,甚至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特别是还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军校大学生群体。
二、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的致因分析
1.思想认识模糊,参训内驱力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学员认为:现代战争打的是高新技术,拼的是先进装备,“刺刀+格斗”的拼杀早已让位于“键盘+按钮”的非线性、非对称、非接触作战,因而体能训练只要应付考试过关就行。这种思想上的糊涂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员参训的内驱力明显不足。
2.焦虑情绪严重,心理适应力不强。军校学员不同于一般的地方院校大学生,是一个本身就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的群体。军校生活的特点,要求学员必须保持高水平心理适应力,经受严格的管理约束,承受繁重的作业和公差勤务等潜在压力。不少学员压力较大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出现心理疲劳。
3.意志品质薄弱,自我效能感不高。当前步入军校的学员中,大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学员都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尤其是军校现实与理想中的大学浪漫生活的反差,给意志薄弱的学员造成了极大的不平衡心理。体能训练是伴随着“苦”、“累”的过程,一旦学员意志品质薄弱,就会使学员的训练自我效能感降低。
4.教学内容枯燥,训练方法单一化。学员普遍认为,体能训练教学内容枯燥、训练方法单调,缺乏新意,信息刺激过少,课堂容量太小,教学训练方法陈旧等等,这些都容易引起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
5.目标设置粗放,训管手段僵硬化。目前许多院校存在着目标设置粗放、阶段性细化程度不够的现象。用这种粗放设置式的目标,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目标分段控制,势必造成训管手段僵化。学员一旦经过长期努力训练仍无法实现终极目标时,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
6.躯体损伤困扰,训练保障形式化。许多院校的体能训练违背人体生理机能规律,比如:有的学员队一天安排2~3次5公里跑,有的在早操和就寝前时间内实施“三个一百”训练(100个俯卧撑、100个蛙跳、100个仰卧起坐)等等;加上营养、医疗等保障服务跟上不及时,训练损伤和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学员对训练损伤的恐惧心理,从而引起心理疲劳。
三、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的防治策略
(一)加强融合多元化的微观调节措施
1.知识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摆首位。首先,要宣传普及心理知识,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快报等宣传活动。其次,要注重从体能训练中去加以教育引导,坚持把解决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最后,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培植学员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员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疲劳后的疗养所。
2.文化熏陶,占领意志品质主阵地。中国传统文化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对中华儿女的心理产生独特的影响。立足文化底蕴,从传统文化中积淀,从红色文化中激励,从影片文化中汲取。对军校学员进行心理熏陶,使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品质的做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环境调节,树立行动指向风向标。校园是学员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是促使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场所。一个优秀的校园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总是潜在地向学员灌输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的力量能绕开意识障碍使学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二)采取有效多样化的宏观防控措施
1.变换训练方式,避免单调感。具有不断重复特点的长期体能训练所造成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是产生“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应对方式之一是不断改变训练方式,以缓解训练的单调和枯燥。可以将一天的训练内容合理安排,不同训练项目穿行,不同供能系统的项目交替安排。也可以用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来达到训练体能的目的。
2.丰富训练内容,增强趣味感。兴趣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富有趣味的体能训练能够让学员们在艰苦的训练环境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为此,可以尝试将趣味游戏穿插在体能训练各个环节当中,一方面有利于调节学员训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活跃训练气氛,缓解心理疲劳。
3.创新训练方法,激发兴奋感。如果训练方法一成不变,程序套路老旧,势必对学员产生厌倦,为此,在训练方法上要不断创新,突出实效性,使学员通过努力刻苦训练,能够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训练积极性,激发训练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4.合理设置目标,减少挫折感。在为学员确定体能训练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和个体差异性,把长期目标或终极目标分解拆散成短期目标,变成学员的个人目标,使学员感到这一目标能够通过努力训练得以实现,以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增加自身适应性。
(三)引入心理行为训练教学模块
摘 要 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否能够测试达标。因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大学体育课程,就成为了广大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大学体育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基于学生体能训练的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构建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能训练 大学体育教学 课程改革
一、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新时期,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突破,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上都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仍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问题,对学生体育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造成了很大困扰。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很多高校都把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状况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使得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片面追求学生体能训练带来的直接教学效果,也由此形成了以体能锻炼为主导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单调、枯燥的体能锻炼渐渐的失去耐心和积极性,体育兴趣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这样一来,学生很难树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以及终身体育的观念,其体育长远发展受到很大制约;第二,虽然高校体育教学经历了项目改革与形式教学改革,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而开设了自主选项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平衡好动作技能学习与身体素质锻炼的关系,过于偏重动作掌握而忽略了体能训练,体育课程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基于此种现状,加快构建既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又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与参与热情的体育课程,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学生体能训练的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构建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由于我国高校体能训练起步晚,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对体能训练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且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认为运动技巧训练能够取代身体素质锻炼,体能训练在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空白。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需要高校体育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授课过程中要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传授学生体育项目技巧和基本动作的同时,也要把培养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运动实践能力纳入到日常教学计划中来,积极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体育项目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时充分利用身体各项机能、激发身体潜能,使其真正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高校体育教学应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其终身体育观念为目标,以科学、系统、体现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做好体育教学规划,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学生的体育兴趣对其体育长远发展十分关键,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笔者在这里提供两点可参考建议:第一,丰富课程项目。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主要开设的教学项目有田径、体操、三大球等,学生课程选择空间很小,且对于这些项目,很多学生是难以产生兴趣的。因此,高校可以开设更多体育项目的课程,拓宽学生课程选择空间,使其根据自身特点与个人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其终身体育观念。第二,推广俱乐部体育。要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爱好和需要选择加入学校里的各类体育社团和俱乐部,这样就能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参加自己选择的体育活动,并在其中学会钻研和把握项目运动的特点与规律,同时转化为自身的学习技巧,从而促进其项目学习的专业化与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也有了强大的动力。
(三)改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体育教学体制呈现出很多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相应的改善来优化体育教学活动。例如,在某校一项健美操课程教学效果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运动后的心率上升程度与预期有较大差距,学生在项目运动中没有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究其原因,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存在欠缺,教师单纯强调技能学习,而学生往往知识对老师的动作进行模仿,即使学生掌握了技巧也难以有效提高其身体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构建应该以学生体能训练为基础,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要着力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由简单的学习动作转为积极参加体能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在具体项目运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进行有效的体能训练,使学生在运动负荷带来的刺激之中养成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四)体育课程评价科学化、合理化
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偏重于结果评价,忽略了过程评价;考核评量办法一般为定量化、竞技化,且过于关注学生的运动技巧,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这种评价体系很容易损害那些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热情,也使得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积极性逐渐下降,这样就违背了我们体育教学的目标。基于此,各高校在体育课程构建中要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统一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体育锻炼,为提高教学质量与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结束语
现代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建设,应紧抓体能训练这一关键要素,培养学生体育兴趣,鼓励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同时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
参考文献:
[1] 张世纲.大学体育中体能训练优化性方案浅谈[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关键词:800米;体能训练;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84—02
一、引言
在现代田径运动中,800米跑是田径运动中难度最大的体能类极限下强度项目。800米跑既要具备速度能力又要具备速度耐力。运动员在800米跑过程中需要处理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达到平衡,以达到在800米内始终保持高速度。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的保证。现代田径运动的高速发展,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8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体能和800米专项体能概念的认识
在我国,19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和199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中对体能做出了相同的解释:“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爬和支撑等)两部分构成。在《运动训练学》中,田麦久等专家认为: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结构中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之一,它是指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这些能力包括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健康和运动素质,其中运动素质是最重要的身体运动能力,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健康是形成良好运动素质的基础能力。
800米属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决定因素作用的等级判定,在体能的四个组成部分中,素质起决定性作用,形态、机能、心理起重要作用。因此,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运动素质的训练比重应相应的多一些。800米运动员的供能方式,主要是以糖酵解为主的无氧代谢供能。运动训练方式的选择应结合比赛的特点加以制定和组合。安排具体的运动素质训练时,应侧重于以无氧酵解为主的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的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组合,使体能的发展更符合专项的要求。
三、800米运动员的基本体能训练
(一)身体形态及其训练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和内部的形态特征。反映外部形态特征的指标有:长度(腿长、臂长等)、高度(身高、坐高等)、围度(胸围、腿围等)、宽度(肩宽、髋宽等)和充实度等。反映内部形态的指标有:心脏纵横径、肌肉的形状与横断面等。任何一个专项训练手段对使身体形态向专项需要方向发展都有显著作用,几乎所有运动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基本上都是通过专项训练方法手段实现的。
(二)身体机能及其训练
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所有这些系统的功能表现均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二是训练适应的结果。因此通过训练使这些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是训练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身体机能的提高,一般是伴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此科学的训练方法、手段的运用,是保证运动员身体机能提高的有力保证。
(三)运动素质及其训练
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力量素质的训练
力量素质的训练在训练中,力量素质的获得首先以最大力量为基础,在相对力量提高的基础上再提高力量耐力和爆发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速度素质的训练
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动作速度、反应速度、位移速度。一位优秀的中距离跑运动员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种速度,才能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抢占有利位置、摆脱对手。
3、耐力素质的训练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运动员要在竞赛全过程保持特定的运动强度和动作质量,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也称为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分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和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
四、800米体能训练的新思路
(一)不断突破速度”障碍区”,提高速度能力
在800米训练和比赛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运动员在比赛的前半程遥遥领先,后半程却因体力不支而失败。归其原因:是其不具备长时间保持高速跑的能力,在比赛的中途就早早耗尽了维持机体运动能力的能源物质。因此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提高速度能力。在比赛中尽可能延长高速跑进的距离,提高运动员速度能力的关键在于不断突破速度“障碍区”。
所谓“障碍区”就是运动员以自己的最高速度跑进,看其保持的跑距长短。当其在某一段落速度出现明显下降时,即为该运动员最高跑速下降所保持的跑距,而在这一距离之后即可看作是该运动员的速度“障碍区”。
在实践中,教练员应先了解运动员的速度“障碍区”再通过训练突破现有的速度“障碍区”进而形成一个新的速度“障碍区”再进行突破,如此反复,但是随着运动员跑速的不断提高和保持高速跑进时间的不断延长,也会对其身体各机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当运动员跑速不能再继续提高时,就应适时改变和调整已经建立起来的速度定型,运用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机能潜力,完善跑的技术,最大限度地延长高速。使运动员控制比赛的节奏,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
(二)建立“多课次”训练结构,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多课次”训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把过去1—2次课的训练量分散到每天3—5次或更多的课次中,一是指一天内训练多次,每次课主要突出一个训练内容,并达到一定程度的要求。进行“多课次”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首先确定运动员每天所要完成的总负荷量和总负荷强度,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项目特点确定好每天要完成的总负荷量和总负荷强度,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项目特点确定好每天要完成的总运动负荷,再具体安排每课次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其次分散的负荷强度累加起来一定要大于总负荷强度指标,以弥补因分散训练导致的连续负荷量的不足,每次课的负荷强度一般不低于90%。当负荷量过大时,可适当增加课次数,避免过度疲劳的产生;反之,负荷量过小时,可减少课次数,避免连续负荷量相对不足的问题。在反复训练实践中,寻找出每个运动员的最佳负荷量及训练的课次数。
(三)重视力量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力量是基础。800米跑力量训练就应该发展力量耐力。具体做法如下:第一,重视和加强与专项技术相接近或一致的各种跳跃和跑跳力量练习,用心率来控制力量训练运动负荷,做到与专项持续时间,负荷相接近。如800米的力量耐力训练,经常采取快速400米—1000米的反复练习;轻重量,次数适中,动作速度快的半蹲起练习;50—100米单替跳和循环组合练习法等;在安排上不要偏离专项技术所需要的各关节肌群之间的肌力平衡使之全面协调按比例地发展;不同专项,训练达到较佳效果。第二,在力量训练中,要注意动力,静力,等动,等长。超长等不同的方法交替训练,不要用一种模式去训练,效果会更好。如跑完后训练结束前做些上肢力量练习;腰腹肌或背肌等柔韧伸展性练习。最后阶段再安排一定时间的静力性及超等长辅助训练。第三,力量训练后要注意肌肉放松,要培养运动员肌肉放松的能力。练后肌肉放松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有利于氧和营养物质的供给,防止肌肉僵化,其对力量,速度提高十分重要的。
(四)营养监控
800米项目的运动时间长,技术相对简单,因此体能是运动员首要的运动前提。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使运动员能在大强度的训练后较快地恢复体能。并通过生化监控的手段使身体机能各项指标始终都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是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实基础。因此,运动员平时训练期间应定期去医院做一些常规指标测试,如血色素等的测试。血色素是检验中长跑运动员是否训练过度的重要指标。要很好地监控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确定。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不合理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不科学的。在训练过程和比赛中就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质,运动员机体就很容易疲劳,为了使机体更好地恢复;要及时补充糖,脂肪,蛋白质。以及矿物质,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让身体充分放松,保证积极休息,这样运动员才能为下一次更好地训练做好准备。
(五)心里辅助
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如果吃不好,睡不着,反而会提前开始消耗体能,尤其是心理能量消耗更大。为了保持运动员的体力和脑力,可在比赛前让运动员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消除不良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对恢复体力和脑力十分重要的。可采用心理恢复的手段进行,即采取卧姿来放松和调节呼吸,提高睡眠质量。
教练员在比赛前可以通过针对个人的具体分析使运动员认识竞赛的意义和有利条件,从而确立运动员的自信心。教练员还应该通过赛前测试的成绩分析和纠正运动员对比赛期望过高后信心不足的心里状态,这种方法可使运动员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和优势所在,为树立信心打下基础。此外,还有一些专门性的心理训练,包括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集中注意练习,催眠法,活动调节法等等,这些方法与我国的气功有类似之处,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集中注意力,调整学生的竞技状态和稳定情绪的作用。
五、结论
800米专项体能是指符合800米要求的,用以维持运动员竞技状态和高质量完成整个比赛过程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800米的专项体能结构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柔韧、专项节奏和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五个部分组成。综上所述,800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提出800米体能训练的基本体能训练方法和新的训练见解,如何在具体的操作中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名运动员的体能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需要教练员或教师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进行摸索和总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通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总结经验,使中国田径有一个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4]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体育学院学报,2001.
[6]李怀海,陈男生,任军.体质与体能之辨析[J].体育学院学报,2001.
[7]胡静萍.浅谈普通高校800米运动员的训练[M].田径,2008,(7).
传统的军事体能教学观认为教学只是一个教与练的过程,即按照部队传统训练模式,军事体育教员是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学生教授军事体能的训练方法以及基本的军事技能。对于学员心理素质的锻造、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对信息化条件下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体现的不够明确。传统的军事体能的教学与训练观念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部队对于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如何在军事体能教学与训练当中体现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高科技武器装备的进步和新军革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贯彻落实李继耐主任关于“善于运用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方法,以开拓创新精神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重要指示,如何在实际教学与训练中突出以学员为主体,破除单纯追求技术动作标准化与训练达标的教学模式,突出身体锻炼的实践性和培养学员竞争、对抗与合作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促进学员身心健康成长、终身自觉体育锻炼以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奠定基础。鉴于军事体能训练与教学的特殊性和军校学员的自身特点,本文以教育心理学为切入点,旨在以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军事体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实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一、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军事体能教学与训练的影响
(一)教学目的观对军事体能教学目的的影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发展的教育目的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取得较大的发展,不仅仅是发展智力,同时还要发展情感、意志品质和性格等。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家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教学应该既包括传授知识和认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包括对情感意志的发展,是一种完整的人格教育。因此,军事体能教学必须把教学目的放在不仅仅是学员学会基本军事体技能,更要防止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坚韧的军人意志品质与性格以及如何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上,要充分军事体育课程教学的学科特性。
(二)学习理论对军事体能教学与训练目标的影响
学习理论的研究一直在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它有哪些规律,是一个如何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不同的学习理论对于学习的实质和规律有着不同的看法,从而也指导着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学习理论的观点和看法对于构建军事体能教学与训练的课程学习目标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众多学习理论观点中,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以及后来崛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一直对教育心理学起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可观察的行为是客观可研究的,强调环境因素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以及强化在学习中会起到重要的影响,并进一步认为学习仅仅是面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行为反应。若这种观点反映在军事体能教学上,那么教员的目标就是要向学员教授客观的军事体技能知识,而学员在这种传授过程中属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且,教员可以使用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的手段,来规范学员的动作以及督促学员达到相应体能标准。
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的不同在于他们更强调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过程,认为学习是一种内部的心理过程。布鲁纳曾认为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面对的总是由一些片断组成的内容,而这些片断都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3个过程,最终形成知识储存在学习者的记忆当中。若是以认知主义观点来看待军事体能教学这一过程,那么学员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员不仅要向学员教授相应军事体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员去领悟这些知识和动作,使其在真正意义上学会知识。因此,军事体能教学的目标就在于教员要设法帮助学员去学习和领悟军事体技能的知识、作用及其特征,使外界的客观事物内化为内部的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依赖于我们的建构,也就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外部世界。因此建构主义者更强调合作学习,教学在于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学生能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建构,同时也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他们反对传统教学中机械地对知识做预先的限定,让学习者被动的接收,而主要是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军事体能教学应该更强调学员的主动性,使教学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起的作用应该是如何调动学员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主动接受理解、练习和掌握军事体技能知识和方法的环境。教员应该积极鼓励学员合作训练,鼓励学员发表个人学习与训练体会,鼓励学员提出问题等。
(三)人本主义教学观对军事体能教学与训练效果评价的影响
关键词 军事院校 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
从当前军事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看,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突破性进展较少,传统的体育模式基本未被打破,改革的阻力较大,困难很多,在面向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我们军事院校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在“体育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为先导”的总体思路下,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总体改革,才能推动军事院校体育的发展,为此,笔者力图构建一个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军事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并对这一课程模式的整体运行机制作初步探讨。
一、军事院校学员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笔者对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学员就对“自身体育态度,体育行为”进行了提问,提问人数726人,为军事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调查表明,军事院校学员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集中在“增强体质”这一方面,对反映体育的社会、文化,心理功能和“休闲娱乐、怡情养性”这些方面几乎没有,这说明军事院校学员的体育意识,尚需加以引导,以确立比较完整的体育价值观,此外,对“掌握体育技能技术”一项选择率也不高,这说明传统的部队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学员的主体要求未能对接。军事院校学员中对体育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占90%,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方面,经常参加和偶尔参加占极少数,对体育活动项目也比较有限,参加篮球和足球运动的占90%以上,参加其它运动项目是极少数。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学员对体育的主体需求是积极的,明显的,具有可塑和可教的潜在基础。
军事院校的学员对体育课态度,大多认为体育课就是体能训练,在他们的意识中没有体育技能这个概念,最主要的体育潜在课程就是课外活动,因此,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同时还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独特功能。我们应在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对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应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课程的范畴来认识,课堂上不要像队列课那样严肃,形式上改变就变,让学员真正体会到体育课的意义,不应该体能训练阶段的简单延续和重复。
二、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系统设计
(一)素质教育的结构模式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环节。学员体育素质的培养是通过学校体育来实现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使体育教学目标呈现多元化倾向。军校体育的课程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求,笔直认为,未来军事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有健康的体魄,健美的形象,良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坚强意志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其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时代性、科学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根据本学科的重点,站在育人的高度,科学地选择课程内容。
为此,笔者认为军校体育课程内容应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构成,其中很大部分由健身、健美、观赏以及运动方法构成,这和以往部队院校以体能训练为主的课程内容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种出大力,流大汗的体育活动方式逐渐被追求轻松、文明、健康的体育活动方式所代替,所以现代体育课内容设置应突破部队传统的一体能训练为主线的内容体系,代之以健康体育为主线的教材体系,让军事院校与高校体育相互沟通,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结构模式
我们把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即:技能、知识、素质。
在军事院校体育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强调“三基”教学,在:“三基”中又把体能训练放在突出位置,而对锻炼方法有所忽视,体育教学应服务于增强学员体质、促进学员身心全面发展和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习惯与意识,片面的体能训练难以实现以上教育价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上应予以足够重视。未来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应由体能化向健身化、娱乐化、兴趣化等方面转化。
体育知识教学在军校中历来是个薄弱环节,表现在内容浅显、缺乏系统性和授课时数较少等方面。体育知识的教学有助于学员对正确体育观的形成,使他们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和体育意识更具理性化。使学员懂得体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引导学员自觉自愿地参加体育锻炼,使体育成为当代军校学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体育知识教学对于帮助学员形成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体育锻炼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学内容的体育知识,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结构上应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应安排足够的学时进行集中教学,甚至可以设置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专门教授体育知识。
从课程结构的角度来看,笔直又把素质教育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增强学员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当然选择。而在军事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员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正在引起关注,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对学员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下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
(三)课程类型结构模式
军事院校体育教学课的类型是近年教学改革的热点,各校结合自己的特点,设计了多种课型,诸如基础课、体能课、选项课、兴趣课等,这些课型都是以教学内容和课的目的任务为设计依据,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在教学观念更新的今天,这种对课程类型的简单划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此,我们构建了三种体育教学课型。
在军事院校中,常规教学课仍是一、二年级最主要,最基本的课型,但目前最受关注的则是高年级的自主型活动课和开放型综合课两种课型。自主型活动课中素质课、竞赛活动课通常被作为隐形课程对待。教官除了开专题讲座、进行技术辅导、考核测验外,主要由学生自主型活动、自学自练、组织训练比赛、观摩交流。开放型综合课中的俱乐部制或协会制教学课既不同于传统的常规型教学课,也不同于自主型活动课,它在教学管理上是开放,让学员在学校中自己组织自己的比赛活动,要打破传统的军事体育课型,使学员有体育全体意识和归属感,认同感的培养,这是受学员欢迎、很有发展前景的课程型状。
三、军事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运行
(一)课程设置。一、二年级开设常规型学课,课程内容以技能技术、身体素质、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为主,在课程范畴上是显型课程,各具体课程可根据授课时数前后相继,衔接安排,也可平行安排整体推进,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自主型活动课和开放型综合课,在课程内容上出继续加强技术、技能、知识教学外,突出素质教育,重在树立终身体育观,把军事院校体育课以“增强体质”的指导思想,逐步向“健康第一”的主题转变,强化体育的社会价值,在课程范围上重视自主型课程的发展。
(二)课程管理。对于常规型教学课的课程管理,几十年来,已有一整套措施与方法。对自主型活动课程和管理主要是考核标准、方法的制定。考核标准与方法决定了这类课程的运行态势。开放型综合课程在军事院校里管理难度较大,应根据师资情况和场地器械条件作出统筹规划,制定出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处理好“学”与“教”的特殊关系。
当然,培养学员顽强的意志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所以我们更应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话,“在任何环境里,坚强不摇和不掘不挠的精神,决不能少”,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应加强思想认识,认真分析学员情况,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正确引导学员,使学员主动与教师配合,并逐步培养起顽强的意志品质。其实,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实施的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不一,这有待我们共同去探索和研究,不断加以挖掘和提炼,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军官或警官,为学员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在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应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让一个人更加乐于亲近自然,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去。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体育活动能够改善学生的情绪,为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创造氛围,也能够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敏感地观察到自身的身体问题,从而自发地选择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另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协调学生的群体关系,通过体育项目中的良性竞争和自我超越,锻炼学生的意志与品质,完善健康的人格,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优势。另外,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育理念的相继提出开始引导高校体育逐渐走上不同的道路。现阶段大学中的体育课程正在逐步摆脱原本僵化、机械的体能训练模式,而转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在今后的人生中保持持续的体育锻炼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体育教育不仅致力于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同时也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保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健康的心理。只有同时拥有健全的精神与强健的体魄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健康的人,这也将成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导向。
二、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在高校的健康教学活动中,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未来的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
(一)加速体育教育改革进程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就是要引导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逐步由原本的技能训练转变为体能素质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上,要将单纯的、机械性的体能训练逐步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体育项目训练。这种变化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并逐步提升自我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体育教学课程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将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融入进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有效性。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设置要符合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在体育教学与师生的竞技互动中,也容易发现有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及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结合体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尽量用优势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逐步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体育教学;失调;现状;结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72-02
感觉统合训练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一项现代科学训练系统,主要是加强对于人的各种器官的充分利用,调悠淅锤惺芡饨绺髦植煌感觉的信息,然后通过加强大脑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实现人体的感觉提升和快速应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有效地使学生的身体向健康发展,并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各项功能,增强学生与外界的联系和互动,提升学生的手脑协作能力、大脑的分工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一、体育教学的现状和感觉统合失调的研究
1.体育教学的现状
体育课程在小学阶段并不是一门专业的学习课程,因为体育课更多时候是学生自由娱乐的时间,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它的教学意义。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校方的教学方针和教师个人思想的问题,他们由于教学的压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重点学科的教学上,紧抓语、数、英三大科。同时,由于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忽视,体育教师渐渐地开始敷衍教学,对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的教学寥寥无几,大多数情况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活动。因此,体育教师成了看管员,而非教师。另一方面,体育课程的基本训练设施建设不到位。要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就要有充足的体育器材和场地的支持,而现在大多数学校基本将教育资金都用到了其他教学中,连基本的体育器材和场地都不能满足学生,更不用说给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供给了。
2.感觉统合失调的研究
感觉统合失调是对低龄学生的五官系统感觉失调、本体感觉失调的表现症状的统称,像学生的多动症、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交际障碍等,都属于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也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主要发病在小学生身上,且男生多于女生。这种病症的缘由,一是受母体的环境影响。母亲在怀孕和生产期间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孩子早产或是不能顺产,或出生后母亲没有母乳等因素,都会对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幼时教育的因素。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的“金疙瘩”,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孩子从小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以至于没有参与过运动、做过游戏,缺少一定的训练,导致他们发育迟缓。三是周围生活环境和学生自己的因素。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为了孩子的卫生健康,很少让孩子去人多宽阔的地方玩耍,他们既没有接触过体育器材,又缺少同伴交流、玩耍的机会。此外,有的学生幼时身体不好,自身缺乏运动细胞,这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影响。
3.感觉统合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结合
随着感觉统合失调症状的表现愈加凸显,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将感觉统合训练与小学的体育课程相结合,对改善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小学生平时除了体育课能够锻炼一下身体,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外,剩下的时间大多被学习所占用。如果教师不能正视这个问题,将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很多时候,家长不愿承认自己的孩子患有感统失调症,将孩子的反常表现认为是正常现象,久而久之,孩子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治疗,身体和心理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孩子的生活。因此,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重视体育教学,制定一系列的感觉统合训练,帮助学生改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感觉统合训练在体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1.感觉统合训练能够使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矫正
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身体上的不适症有时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好,但是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却不易修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进行感觉统合的训练,鼓励学生参与进来,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训练强健身体、锻炼体魄,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让有交际恐惧症的学生慢慢打开心扉,接受朋友的帮助,改善心理上的疾病,健康快乐地成长。
2.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育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增加学生的感觉统合训练,增加感觉刺激,让他们不断地接触外界的事物,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维,使混乱的情绪得到稳定。长期训练下来,学生的神经细胞会得到充分的刺激,然后慢慢成熟,能够接收外界的更多信息,为学生的智力发育打下基础。教师坚持感觉统合训练,学生的大脑功能会不断强大,促进他们正常思维的发展,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
3.感觉统合训练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在体育课中开展感觉统合训练,能够调动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学生通过针对前庭感官的不断刺激,可以使视觉、听觉得到良好的锻炼,实现大脑控制协同的不断完善,提高动作协调能力。此外,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学生控制感官的各种功能神经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保证学生生理发育期间的动作协调性、情绪稳定性和感官敏锐性。
三、感觉统合训练在体育教学的实践操作
在体育教学中,感觉统合训练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侧重体能训练、智能训练、团队发展训练、个体矫正训练、创新综合训练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1.体能训练与智能训练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和研究感觉统合训练的教学原理,购买感觉统合训练的器材,利用体育教学器械来设计全新的感觉统合训练项目。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将体能训练与智能训练相结合,实现学生生理特征与器械本身特点的有效结合,并通过智能训练的新颖来减少枯燥的体能训练,引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训练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海洋球池的锻炼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引导学生躺在球堆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钻进各种五颜六色、软硬适中的塑料空心球堆中,允许他们和同伴之间嬉笑打闹。通过球池里大面积场地的感官刺激,学生在池里努力保持个体的平衡和行动,这种训练能够调动他们的耐久力和感应能力,练就他们的坚韧性。在训练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小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和危险时寻找同伴的帮助,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技能,拓展自己的交际圈。
2.团队发展训练与个体矫正训练相结合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材和训练计划。班主任应该和体育教师密切协调、认真配合,在课堂开展统一的团体感觉统合训练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感觉统合训练纳入到团队发展训练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f调性,实现全班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综合提高,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此期间,教师应当及时发现个别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生,并且要给予其专门的引导和个体训练。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太极平衡板的训练,让学生站在两个不同图案套盘组成的平衡板上,听教师的口令做各种创意动作,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太极平衡板不断晃动增强了学生训练的难度,让学生一边积极思考创意动作,一边保持自己的平衡。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训练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发现有肢体动作和前庭平衡困难的学生,需要对他们进行个体有针对性的矫正训练,使他们得到及时纠正。
3.传统训练项目和创新项目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传统感觉统合项目的训练内容,将学生的生理特征、学习特性和教学成果做到有机结合,不断创新训练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现有的器材特点,与学生的参与性、趣味性和训练性相结合,实现新时代对于学生生理、心理和情商的全新要求,开发出更加有趣和有益的感觉统合训练项目。例如,在培养学生的肢体动作和感官感觉时,可以进行荧光球、踩踏石、太极平衡板、摇滚跷跷板等传统训练运动,这样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固有平衡训练,而且能加强本体感训练。又如,教师可以利用触觉垫、触觉滚筒、触觉圈、触觉球等创新统合训练器材,优化训练方案,侧重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自信心和认知能力,将训练回归到学生熟悉的环境中。
4.充分利用感觉统合训练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