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创意产业的特征

创意产业的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13 16:53: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创意产业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创意产业的特征

第1篇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征

为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就应当从其自身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来进行研究,而其主要的特征内涵则包括了以下几点。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的协调结合

从现代旅游产业的文化发展情况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文化底蕴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所在,而旅游的经济结局又成为了现代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生产中,与环境相融合,从而达到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协调发展中,完成对文化创意领域内部的创新建设,这对于定量的区域描述来看,都成为了创意产业阶段的一项重要组合结局。而具体的信息产业表现,其创新的体现,就在于对空间协调作用的补充,并以此来完成对互动界面之间的联系贯彻,从而更有效的实现对文化创意的有效改善。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调统一特征

旅游产业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撑点,也是文化创意表现的一项重要体现。在这一类的文化旅游发展中,经济产业是一切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做好对旅游产业的需求性创意建设,就成为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结构。对于这一协调发展的形式来看,国内外的发展行情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首先从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状态来看:第一,将旅游业与文化的五行产业进行联系促进,可更好的缓解对旅游产业的有序建设,并可完善对文化传播形式的改善;第二,在起步阶段,文化创意产恶意的增速,应高于旅游产业的增速,且更为稳定,同时也会带动后续的旅游产业发展;第三,在稳定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文化产业的显著促进,在旅游业与稳定的发展阶层上,也更好的促进了对旅游产业的更新完善,这在产业的创新水平上,也都极大的提升了产业的和谐发展力度。因此,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协调性,就在于其在创建过程中的经济依靠作用,通过协调发展,从而更进一步的完善了对基层结构形态的有效创建。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结构

本次的研究数据,以2000—2014年期间的湖南旅游局调研结果来进行对比分析,经湖南旅游局对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设计,从具体的情况出发,设计符合当地文化创新设计的结构,从而进一步的完成对创意产业的有机化研究。在此研究的过程中,对其分布结构的研究对以下的集中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一)指标分布体系

从现代旅游的产业本质来看,旅游的本质就在于对资源的凭借标准,并根据旅游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确定规划目标,实现对旅游服务的满足,并争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合理经济效益配合。就目前的旅游产业生产水平情况来看,应用单一的指标风阀进行旅游业内部的产业比认证,并根据旅游投资的比例进行控制,即为指标体系的调控手段。在旅游业的出口分布研究中,根据实际的旅游产业水平研究,进一步实现对现有设施的内涵管理,从根本的结构建设角度上完成对基本信息的创建完善,从而实现旅游产业水平的稳固发展,并结合实际生产理念进行景观、社会文化、经济以及人口四个层面的多个指标进行创新改建,并依据文化的产业创意进行经济全球化背景内部的核心创建,从而实现在文化创意领域内的产业化运营管理。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全球性发展行情来看,创新就是其生产的核心动力,并通过技术上的革新创新,从而实现在产业的运作形式上的文化因素创建,并完善对产业新型行情上的创作建设,实现对广播影视音像技术上的革新。就当前的文化发展策略来看,对于检测所得的测度信息,也存在数据上的指标定义失调,分析抑制的数据指标信息,并进行信息策略上的再调整,实现对产业影响规模上的调控,对于影响因素的调整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创新产业值指标,就需要建立在对产业就业机会上的调整,并以此来研发对投资项目金额的调控。

(二)产业布置的分析因子

在进行产业的布置中,针对其产业分布的因子进行分析调整,分析其因子所产生出来的原始数据信息,并根据统计信息来进行变量上的信息认知。结合实际的生产变量依据对隐藏性的因子进行分析。在产业分布的变量关系中,对于因子的布置情况,在原始的数据上,存在一定的矩阵关系,这在因子个数的应用中,就需要根据载荷的矩阵规律完成其不同因子的排序分析调整,从而更进一步的实施对信息的分析。

(三)协调模式环境下的信息模拟判别

从旅游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形势来看,理想的状态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例如从旅游产业的文化创意产值空间进行调度,即可有效的完善对差距信息的补充,从利益以及协调的显示生活发展情况进行文化的创意产业建设,既能够在显示生活的发展基础上完成对创业结构的改善,同时也可达到一个二者相互协调的理想数值,对于后续的模式建设发展,都能够极大的促进其设施的发展建设。其定义的协调发展环境,就应从不同的学者以及定量研究体系上实现对协调度的认知应用。在应用信息的模拟分析中,其定义域的协调度分析,主要以C=(X+Y)/(X2+Y2)1/2为基准,其中X为产业的综合生产水平,Y则代表创意产业的水平指数,C则为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生产水平结果。依据已知的X、Y值分布变化情况,在协调过程中,主要分以下几类结果:创意高于综合水平,阻滞了旅游业发展;旅游业高于综合水平,产业过剩;发展基本满足经济需求,出现增长;旅游业高于文化创意,初夏时期产业过度,增长过快;创意与文化系稳定发展实现了和谐发展策略。

三、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今后发展策略展望

依据湖南省近年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对于综合指数的运行计算,存在一定的模式缺陷,但总体来说,符合旅游经济的总体发展路线。其产业的分析展望如下:

(一)湖南的旅游综合指数分析

从湖南近年来的旅游综合指数来看,其创意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展望,就需要结合实际的算法来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应用SPSS16.3统计软件来进行本次的综合指数分析,其中数据的卡方矫正则以t或X2来检验,当P<0.05时,表明其增长具有统计意义。而从行业的转型结构来看,在综合信息的分布上,也存在以下几点差异。首先,在旅游业的影响因子中,导致其主要诱因发生改变的主因,在于入境旅游人数与入境旅游人均花费的比率上,而在这一形式的个性变化中,从业人员与游客之间的因子分布,也呈现出了一定的改变。就湖南近年来的旅游产业水平调整变化结构。

(二)湖南旅游产业文化的创意生产综合指数验算

为完成进一步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调整,从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格上进行全面的掌控分析,并完成对软件程序的全面指标管理,选取合理的数据因子进行调控后,根据文化的创意反应环境进行特征分析。并根据其文化的创意类型进行综合文化特征分析,结合实际的生产依据进行创新产业领域内的综合评价分析后,其作用效果,即可得到有效的管理调整,这对今后的信息认证来说,均具有较好的完善效果。

(三)旅游产业的空间文化分布

为达到湖南省旅游产业认证,从协调的空间差异形态上,完善对省内数据的空间分析,并根据湖南省的州市环境产业应用,从而实现对文化创新产业的综合指数控制,并依据湖南省的信息调度,从而实现对省市情况的分布监管。根据湖南省的经济分布结构来看,从产业的量化生产来实现对经济旅游的有效发展,并促进乡镇的和谐发展。通过政府的文化发展鼓励,从而进一步的完善对环境的改善,实现就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完美转型。结束语通过文化创新产业的合理布置,并结合旅游产业来实现对经济形态结构的转型,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中,主要分为两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根据省内部的经济产业发展形态进行考察创建,依据相应的空间分布形态架构进行领域内的创建分布调整。第二,依据现有的产业分化情况建设有效的经济发展区,根据文化创意的产业领域进行协调调整,从经济的便利形态进行推动发展,并结合经济的供应渠道实现新型文化产业的全面推动。伴随着现代经济的非发展,文化经济的发展目标,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发展目的,结合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必然能够极大的推动我省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登佐,瓮晶波.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113-114.

[2]易华,易小云.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06):98-101.

[3]陈国生,彭文武.湖南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效应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荆楚学刊,2015,(4):41-48.

[4]阳琴,陈国生,王成云等.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5,(03):180-181.

[5]吴小平.株洲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刍议[J].科技广场,2014,(04):219-223.

[6]肖雁飞,赵佳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81-82.

[7]彭希林.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背景分析[J].文教资料,2015,(10):54-56.

[8]易春,杨彩凤.科技支撑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51-53.

第2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一部分中心城市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升级,我国正面临从资源消耗、投资拉动、粗放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创新驱动、集约发展模式的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大力发展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依托、以科技文化有机结合为特征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选择。本文试从分析我国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入手,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以促进我国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创意产业的内涵

创意产业、创意经济(CreativeIndustryCreativeEconomy)或译为“创造性产业”,是全球化条件下,以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新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它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的关联要素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创意,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工艺品相关,其主导趋向是使创意市场化、产业化;数字高科技创意,与新兴的产业门类相关,其主导趋向是科技的文化化,走向内容产业市场;工业技术设计创意,与制造业各产业门类相关,其主导趋向是二、三产的融合提升,增加高附加值。

1、从产业的定位来看。创意产业的根本理念是通过“交融”促成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在总体服务业中,通过交融寻找提升和融合制造业的新增长点,开拓艺术型、精神型、知识型、休闲型、体验型、娱乐型的新产业增长模态,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市场,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2、从产业的主导方式来看。创意产业中的创意、创造性取代了劳动力的简单累积,成了左右市场趋向的产业方式的核心。创造性是创意产业的生命线。

3、从产业运作模式上看。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加动态化,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端方式,更多地依靠市场和消费自身的推动,同时又不断地策划市场、激发市场。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不再侧重基本的物质性,而是更富于精神性、文化性和娱乐性,这种不确性使得创意产业成为风险产业。

二、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1、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创意产业的萌芽出现在2002年。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创意事业目前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有:经济结构限制创意产业发展、整体职业结构存在缺陷、企业缺乏自主品牌意识、城市发展规划思维定势、知识产权缺有效保护、传统教育无法提供创意土壤、缺乏创意产品消费需求、创意人才流失、技术工人素质低下和发达国家制造技术壁垒等。

2、存在的主要误区。⑴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创意强调个性化,如果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只能导致事与愿违。创意产业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特征,是规模经济。即只有通过做大规模、降低成本、细化产业分工,才能提高效益;二是交叉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是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载体,能够为创意的产生提供独特的发展环境,但仅形成规模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创意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和交叉化,最终形成自己的品牌。我国目前最缺乏的是能把自己的创意转化成多元产品、多次实现价值的意识和能力。

可见,只有将“规模经济”与“定制经济”相结合,才能从较高的社会化程度和较低的成本中获取个性化价值。目前我国创意产业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条尚不完整,只有通过政府制定合理的引导政策、健全法律体系,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建立起互接产业链条和高度市场化的产业交易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而不仅仅是“创意集聚化”。

⑵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在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技术的竞争最重要,而技术竞争的重点是产品的创造与设计。由于缺乏产品设计理念,中国的产品很难赋予品牌真正的生命力。因此,全球有很多畅销产品是“MadeinChina”,却不是“CreatedinChina”,因为中国缺乏赖以成名的创造性设计。就其内涵来说,创意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原创,第二是创新。今天,已有一些中国企业以创新为经营理念,但大多数企业依旧在创新缺位的低端竞争中挣扎,原创性设计更是缺乏。只有革新全社会的理念,实现由制造到创造的思维跨越,中国企业才能走向“中国创造”。

⑶创意经济=创酷经济。就在中国大批创意公司高呼创意立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同时,创酷经济将“眼球经济”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酷”俨然成了时尚发展的代名词,强烈地昭示着中国设计的觉醒。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消费人群日益个体化、行为“酷”化,创酷经济是创意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

要加入这场世界“酷”战中,首先必须具备实力,包括:发展战略研究、产品制造以及市场推广费用、独具特色的创意性人力资本和技术等。从创新、创意到创酷,是创意经济的潜在发展脉络。而创意经济的发展是多元要素有机结合和支撑的结果,创酷并非简单地使创意成为时尚,创意也并非简单地进行“酷”战。创意经济作为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其提升产品或服务价值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其文化内涵。因而要真正使中国变成“创意集中营”,就必须在全民中树立正确的创意意识,而不是只刮“创酷旋风”。

创意产业需要把价值创造的环节和程序完全整合为产业结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内容和渠道。尽管中国的创意产业刚起步,但已出现渠道过剩、内容短缺等问题。创意产业有几个核心的链条,第一个链条就是要拥有创意资源;第二个环节就是要有创作;第三个环节是创意制作;第四个环节就是渠道,包括媒介、流通、发行、包装、演出、会展、文化场馆,这些是创意产品实现价值的场所。在这四个产业链条中,内容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创意不仅是手段和工具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创造性响应。应该赋予创意产品真正的创新内涵,而不是简单的包装上市。

三、促进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

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所处区位、能级、产业基础及发展环境等,创意产业基地的规模要有独特定位。对促进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现分析如下。

1、政府应积极推动。政府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责任营造适宜产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我国应把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引导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政府首先要从法律和制度方面营造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还需给予投身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财税政策方面的倾斜,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的效应;同时,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要有意加强院校专门创意人才的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专业资格培训,加强与外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实际发展中,政府既是创意产业最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应是创意产品最大的需求者,政府应该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份额。一个产业要形成国家竞争优势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政府一定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持续支持。

2、积极培养创意人才。创意人才的极端匮乏制约了我国创意产业发展。从根本上看,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依靠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和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力于各国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仅以游戏产业例,到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

创意产业是建立在教育的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国民创造力的激发。创造性的教育与开发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相对于全球创意产业大国,我国的创意教育十分落后,僵化的学科体制束缚了创意教育的发展。必须尽快创造新的培育机制,培养大批量创意人才。此外,创意阶层、创团队的崛起,也给新的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除了大批量培养和引进高端创意人才以外,如何组织成熟的创意团队,最大功效地发挥团队实力和凝聚团队精神,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充分认识创意产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产业的发展,有聚集于某一地区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样表现出这一特征。高科技产业园可以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例如,韩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战略是,2001-2010年的10年期间,在全国建设1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1至2个综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旨在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官、学、研的联合协作,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的“集合体”。建设方针一般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支持、动员民间参与。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国内许多地区都有自己历史传统深厚的特色产业,如苏州以刺绣闻名、景德镇以瓷器知名等,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发展的作用还包括美化与活化区域环境、提供就业、吸引居民与观光、提高房地产价值、吸引高端人才等。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产品利润,促进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往往植根于特色,在特色之下,自然会有产业集群化的显现。各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有清醒的认识,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地方政府应该对其地区的人文、自然、产业等资源进行全盘性的调查,再由地方政府统一对外宣传。地方政府在对资源与特色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可以从宏观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区域竞争比较优势、综合效益和可持发展等全方面做出规划。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产业调整;创意产业园区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过剩引起的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催生了当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性的“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发展模式。而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中心,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例如伦敦市的碳排放量就占全英国碳排放量的8%,并且可能在2025年上升至15%。所以,城市的低碳化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发达国家的众多城市,如伦敦、东京等均制定了一系列低碳行动计划,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实践的先行者。上海作为一个拥有深厚工业文明积淀,并正向国际化时尚都市迈进的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上也应走在全国的前列。

近年来,上海将城市中的工业老厂房等文明遗存加以改造,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体现了现代创意艺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它在优化城市产业发展结构、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以极低的能耗盘活了城市中的工业遗存,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旨在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论证上海能否利用创意产业园区进行低碳城市的建设,并希望从低碳视角找到今后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园区的也应走在全国的前列。

1 理论背景

1.1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概念于2003年在英国政府发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意指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的一种发展模式。它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其核心是使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脱钩。实施低碳经济的战略思想有两点:一是改进现有状态,如使用低碳技术去改造优化已有的工业基础设施;二是拓展新领域,如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的开发。发展低碳特征产业、调整目前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工业和农业)、建设低碳城市、扩大碳汇、加强碳排放交易等均为推进低碳经济的可行路径。

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就是要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与低碳经济战略不同的是,低碳城市不光包括低碳生产,还强调了城市生活中的低碳消费。故建设低碳城市除了在能源、技术上的低碳化,更加强调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以及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以实现社会发展的低碳化。

1.2 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与产业调整的相关研究

由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可以看出,积极发展低碳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冯之浚提出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规则,碳排放是其新的价值衡量标准;低碳经济也将创造新的龙头产业。所以未来低碳产业的投资与发展前景巨大。吴垠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基础必然转向以低碳乃至非碳消耗的新兴产业或产业簇群,而此类新型产业的核心问题便是要解决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相互融合的问题。鲍健强等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要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如知识密集型产业。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是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步骤。付允用数据论证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产业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其中第二产业能耗最大,第三产业能耗最低。由此,范建华提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多,低碳经济发展的状态越好,但也有学者认为,不能为减排而调低第二产业比重,而应通过优化发展降低其碳排放量实现。总之,低碳经济的发展不能凭空进行,要借助于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即产业结构升级低碳化。针对低碳城市建设,戴亦欣认为低碳产业和与其相关的环保产业将形成低碳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积极开发低碳产品,引导低碳消费,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中嵌入低碳因素,是建立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方面。另外,由于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所以与发达国家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不同,刘志林认为,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能耗降低为主,不能盲目模仿英国、日本等国家以交通、商业与公用建筑以及住宅能耗问题为重点领域。

总之,从相关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低碳战略已经是当前经济发展所应保持的基本态度,而在众多低碳经济推行策略中,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新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所以,了解创意产业的兴起与产业调整的关系,是建立创意产业与低碳经济联系性的有效视角。

2 创意产业发展与产业调整

创意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产业调整过程中兴起的新型产业。当全球经济逐步迈入后工业化时代,一方面,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逐渐增加,经济的新一轮增长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向微笑曲线附加价值更高的两端提升;另一方面,人们对消费的需求开始不仅仅满足于温饱等基本要求,而逐渐转向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及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这时观念价值,即商品与服务背后包含的能与一些社会群体的精神追求或文化崇尚产生共鸣的附加物,譬如品位、情趣等,逐渐开始取代使用价值在商品市场价值中的决定性地位。这促使了注重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新型产业——创意产业的产生。创意产业独特的价值创造模式使之处于微笑曲线两端位置,同时创意的设计、个性化的服务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商品观念价值的需求。创意产业是迎合后工业化时代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产物,它使新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得以以智力资源为动力,摆脱了原先发展障碍的困扰。其中的发展障碍就包括工业化时代的高碳经济模式所造成的环境和资源压力等。

上海是中国当代的经济与金融中心,2009年实现人均GDPIl320.41美元,列中国大陆各省市第一。经济的极大丰富使城市居民有能力并倾向于追求商品与服务的消费上附加的观念价值,这为上海率先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上海又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发源地,在20世纪末经济转型的环境下,上海以工业为主的旧式产业结构不再符合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要求。所以,很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实施了外迁,大量工业建筑历史逐渐空置或废弃。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具有开放思维的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纷纷租赁改造这些旧厂房,这使城市中优秀的工业文明遗迹得到了保护,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创造价值。这种行为逐渐得到上海市经委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多个创意产业集聚区由此形成。据统计,2009年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出达3900亿,占全市GDP比重从5.8%提高到7.7%以上。上海目前拥有M50、田子坊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创意产业品牌效应和产业优势。

可以看出,创意产业的兴起是伴随后工业化时代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必然结果,而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正是创意产业发展史的典型体现。另外,由前述可知:产业调整是有效的低碳战略之一,所以,创意产业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具备理论联系性。但创意产业是否是具有低碳特征的新型产业,需要进一步对比分析两者的特征契合性。

3 低碳经济与创意产业的特征契合性分析

低碳经济以“三低三高”为显著特征,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3.1 创意产业与“三低”特征的契合性

首先,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属性契合低碳经济的三低要求。创意产业是随着知识经济对社会分工的影响深入,一些专门研究、开发、创新知识的工作从传统产业中逐步脱离出来而发展形成的一个独立产业。故创意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强调创新性,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这一属性决定了创意产业也是通过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即实现产品的观念价值而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其不同于对土地、资源存在巨大需求的传统制造业,消耗自然资源少且无污染,符合低碳经济“三低”要求。

其次,创意产业的空间存在形式是适应低碳经济特征的产物。创意产业常以旧城区、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创意集聚区形式存在。例如纽约的苏荷原为19世纪的厂房仓库,伦敦的泰德艺术馆原为准备拆除的火力发电厂,上海的M50原为停产的纺织厂。目前,在上海已经授牌的81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中,由工业老建筑改造而成的占了2/3以上。这些由旧厂房仓库改造而来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首先节省了建造成本,符合低能耗要求;其次以高碳为特征的工业化时期遗存所特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得以保留和延伸,不仅使得其高碳经济引致的面临废弃的城市旧区可重新焕发价值,而且形成了符合低碳经济特征的低排放、低污染的城市创意新景观。所以,创意产业这种特殊的空间改造形式本身就是高碳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的典型表现。

3.2 创意产业与“三高”特征的契合性

首先,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属性体现了低碳经济的高效能、高效益特征。由微笑曲线可知,产业链中间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低,处于两端的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附加值高。创意产业不仅以创造性的点子、设计为主要价值起点,并且通过赋予商品观念价值而实现了品牌营销,故创意产业属于处于产业链两端的高附加值产业,是名副其实的高效能产业。另外,创意产业还有一次投资、多次收益的延伸性特点,故其所衍生的附加价值使之产生更高效益。例如一部《哈里·波特》自1997年问世,图书销售量超过4亿册,由其改编的系列电影全球票房已达45亿美元,DVD销售收入达27亿美元。这部小说是其作者J·K·罗琳的思维创意成果,它不仅使其由一个靠政府救济生活的个人成为比“英国女王”还富有的作家,更使其投资公司华纳兄弟以一次投资获得了数以百倍计的多次收益,仅衍生品相关授权项目就为其带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即使电影在2011年完结后退出大银幕,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投资形式,例如筹建主题乐园等,继续从这个经典创意中创造更多财富。也有调查表明投资一美元的创意产品,其相关衍生产品可以带来三至五美元的收益回报。

其次,创意产业的强融合性契合低碳经济的高效率要求。创意产业以创新的思想、技术和设计为其他行业生产提供服务,这使其更容易与其他产业融合,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价值创新,并容易衍生出新的产业。创意旅游、创意农业等概念均是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衍生的产物。创意产业以其居于价值链高端的地位渗透融合其他产业,不仅为其他产业带来了额外附加值,而且参与了更多的利润分配,这使得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更加具有效率。例如创意农业就改变了现代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强调用文化元素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通过创意的投入使农产品更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创造出新价值和新市场空间的手段,从而实现农产品和产业的增值。

4 低碳视角的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实践分析——以M50为例

4.1 M50发展沿革

M50创意产业园位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上海普陀区苏州河南岸莫干山路50号。其前身为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下属企业“上海春明粗纺厂”,原厂房建于1933年,工厂主要生产“孔雀牌”、“红蝙蝠牌”呢绒和“金羊牌”毛毯。这些著名的毛纺品牌曾经记录了近代工业的辉煌。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制订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的产业调整方针。在产业布局上,上海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将不符合中心城区发展需要的、占地面积大、有污染的纺织、传统制造业等搬迁到郊区。1999年春明粗纺厂随之停产歇业,老厂房腾空。

第一阶段,M50在探索中转型。为了解决土地闲置与下岗工人安置问题,留守的30多名员工对老厂房进行“整旧如旧”的适度包装并出租。2002年,M50被上海市经委命名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当时园区的定位是建设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园区。但是,很快遇到了能耗高,原有的电力配置不够,环保成本高,建筑陈旧不符合现代工业要求等问题,作为工业园区,M50运营一直不太好。但同时,园区内拥有的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群,其独特的气质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前来入驻。所以,这一时期工厂与艺术家一度并存。

第二阶段,M50主动向创意园区转型。在2001与2002年之交,此地块准备转让并动迁改造。但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及创意工作者们进驻园区,此时也正是国外创意产业概念刚刚蓬勃兴起之时,他们第一时间吸收了国外先进的产业理念,并以此来论证莫干山工业建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M50就此引发了来自社会各界、文化研究工作者以及政府对创意产业概念的关注。2004年上海召开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讨会,正式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并把莫干山路50号作为基地之一。

第三阶段,M50正式发展为著名的创意产业集聚区。M50自2005年4月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第一批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曾先后获得“上海十大优秀创意产业集聚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园区收入达两千万元以上。园区入驻企业130多家,年上缴税收已达三千万以上。

4.2 M50低碳经济理念体现

第一,M50探索转型为工业园区的失败体现了城市低碳化的必然。为了适应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M50在进行转型调整的第一阶段首先定位为工业园区,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由于M50在探索转型初期,没有实质上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原则,即摒弃高污染、高能耗的高碳经济模式,向低污染、低能耗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变。实际上,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原粗纺厂的高碳模式,所以遭遇了能耗、环保等一系列高碳模式具有的障碍。这一失败从事实的角度证明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走低碳化道路。

第二,M50主动转型为创意园区的过程是创意产业顺应低碳经济潮流兴起的缩影。M50吸引艺术家自主入驻体现了创意产业园区随时代兴起的一种必然性,而M50主动向创意园区转型则是在社会各界进一步认清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低碳化原则,认识到创意产业本质上顺应了低碳经济潮流的基础上,创意工作者、政府及园区管理者三方积极努力的成果。M50创意园的形成时间和方式与国外创意产业兴起发展过程接近,并且由于M50经历了工业园与艺术园、拆迁与保护的争论,使之更具有典型性。

第三,M50创意园目前取得的成绩是创意产业适应低碳城市建设的有利证据。M50由于发展创意产业,首先使得苏州河畔最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群得以保留,其包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以延续;其次,粗纺厂以极低的改建成本重新倍数发挥其价值创造能力;并且,由于M50创意园主要产出物为画、艺术品等,较之前的粗纺厂,其能耗、污染极低,而经济效益极高。总之,M50创意园不仅成功将原先污染严重的城市旧区盘活,并且以更加时尚且具有文化底蕴的姿态成为展示上海的独特窗口,提升了上海国际化低碳时尚城市形象。

5 上海在低碳视角下发展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议

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产业调整以及创意产业发展三者的两两关系研究,建立了创意产业与低碳经济建设的理论联系性,并进一步通过对两者的特征契合性分析和M50创意园案例研究证实了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园区符合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时代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低碳化视角对今后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鼓励运用创意产业集聚区形式进行旧城空间改造,实现低碳经济与城市文明的有效结合。创意产业园区一般具有明显边界和隶属管理单位,而集聚区往往是由旧城的街道、里弄和小厂房联合自发形成的边界不明显的区域。一旦这样的区域自发形成创意产业集聚,它们不但与旧厂房改建而来的创意产业园区一样具有明显的低碳化特征,而且会辐射和影响周边普通居民的生活,从而更有利于低碳消费的形成,田子坊就是有力的例证。实际上现在上海由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创意产业园区占绝大多数,而自发形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对较少。鼓励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立,将会更好的发挥创意产业的低碳影响力。

第4篇

创意产业人才的性格特征

所谓的创意人才,不仅仅指的是能够进行艺术创意的人才,而是指具有创意产业领域所需的艺术、技术、经营、管理等职业素质的人才。创意人才要在创意产业的生产经营中从事创意产品的策划、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工作,因此与传统产业性比,创意产业对人才资源有着特殊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1.富于想象。创意人才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头脑灵活、异想天开。这种人物独立思考,很自信,有自主能力;智力兴趣广泛,特别表现在乐于去对付各种形式的困难和挑战。

2.敢于创新。创意人才的创意来源于对常规的突破,因此创意人才从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勇于打破常规。在创造性领域,好奇是概念生成的惟一重要特征,创意人才通常都有独立的见解,有能够打破陈旧状态的精神,他们喜欢想入非非,富于幽默感,他们善于利用想象,敢于创新。

3.年轻。与传统产业相比,创意产业的人才资源总体上比较年轻。一方面,创意产业刚刚起步,正处于上升阶段,其展现出的活力和生机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另一方面,由于年轻人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限制,拥有更多的创造性和创意激情,也更富于想象,更敢于创新,因此也更适合创意产业的发展。

4.流动性强。创意产业的门类庞杂,各个门类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交融和共生,因此创意产业各门类之间的人员流动是很自然的事情。另外,由于创意人才年龄较轻,头脑灵活,创意产业在发展上升阶段也提供给从业人员巨大的机遇,所以创意人员一般不会固守在某个工作岗位,而是经常会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创意人才的识别

由于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人才的识别工作也应持之以恒。创意人才需要在创意研讨中加以发现,在科学实践中加以识别。

1.创新能力。创新是创意产业产生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是创意产业的灵魂。所谓创新能力是指在获得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上突破前人模式的独创思维和创造能力,它是创意人才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艺术人才要有创新能力,要有创造性的构思、创意和灵感;经营决策人才也要有创新能力,要有经营、推广和销售的创意。许多实例表明,创新是创意产品(或服务)能否成功的决定性要素,也是创意人才取得成功的第一大法宝。

2.人文素质。创意产业本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才出现的新兴产业,因此创意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必须具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这也就决定了创意人才要具备人文素质。所谓人文素质,一方面指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指的是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此外,创意人才还要具备将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不断更新的能力,要有开阔的视野。

3.技术素质。要考察创意人才是否具备一定的电脑、网络等现代科技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素质。随着创意产业与高科技的进一步融合,创意产品的生产、流通、经营、销售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比如,在现代的出版业中,排版、印刷都必须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在掌握编辑知识的同时,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排版、网络数字等技术。

4.综合素质。艺术人才不仅要有很深的艺术造诣,而且也要有市场意识,要熟悉消费者的心理,要有一定的经营理念;设计策划人才更需要有市场意识,这样才能创造出产生增值的产品;经营管理人才既要熟悉国际化产业资本运作和经营运作,又要熟悉创意产业的内在发展模式,同时还要能借鉴国外创意产业的成熟运作经验,确定合适的融资模式完善产业链。

5.个性方面。除了考察创意人才是否具备上述人文、技术等综合素质外,还应重点考察其个性特征,如毅力、独到的见地、自信心和责任心等。创意产业融创新性与高风险性于一体,因此,创意人才在具备创造性的个性特征的同时必须兼具心理状态的高度稳定性,创意人才也正是凭借这些个性特点才得以在创造性劳动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意才能。

创意人才的开发

创意人才不仅构成创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且是从事创意经营活动的重要资源,是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更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因此,加大力度开发具备创新能力、人文素质、技术素质及优秀个性品质的创意人才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发掘创意人才。创意人才的发掘需要时间、精力与财力的投入。对传统产业来说,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招聘方法来获得,但是在创意产业,一个大有潜力的人才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创意人才的发掘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法:

(1)竞赛。竞赛是发掘创意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从颇具规模的央视歌曲大赛到极具人气的超女选拔赛、非常6+1,还有动漫设计制作大赛、游戏设计大赛、广告创意大赛、网络设计大赛、手机外观设计大赛等等都使一批新人得以展现才华,脱颖而出。

(2)设办事处。在创意人才集聚的地区或创意产业发达的地区设立办事处,除了处理通常的事物之外,还负责发掘当地的创意人才,这也是一个颇为可行的方法。例如香港漫画界,在日韩动漫业大举进攻香港市场的情况下,不再被动地与进口漫画和盗版漫画争夺自身的市场份额,而是主动出击,打入内地庞大的漫画市场,其重要举措就是在内地设置工作室,以招揽本土的漫画制作人才。

(3)猎头公司。猎头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领域,并建立自己的人才库,同时主动出击去发现和寻找人才,由于其目标性强,搜到的人才通常都很接近客户的需要。

2.吸引创意人才。吸引创意人才,要从软件、硬件等多方面入手,为创意人才创造广博的发展空间,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1)政策法规。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吸引优秀的创意人才,这是政府部门为了发展创意产业而普遍采用的一种人才开发策略。例如北京市政府明确表示:“我们欢迎艺术北漂带着自己的灵感和创意来北京发展,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会提供给他们很大的发展空间。”完善的人才政策包括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人才的政策措施,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对创意人才进行扶持、支持、包容和宽容,破除不利于创意人才流动、创业者的诸如地域、身份、年龄、学历、职称、性别等方面的限制。

(2)城市的人文精神。发展创意产业必须引进优秀的创意人才,尤其是国际性的高端创意人才,这就要建设、打造更加国际化的城市形象,形成更具人文气息的城市风格,让城市有魅力、有活力。以德国的首都柏林为例,柏

林是个多元文化的国际大都市,多元文化本身就源源不断地将各地创意人才吸引过来,目前在柏林生活和工作的艺术家人数为德国之最,2002年,柏林艺术家的年收入要高于德国艺术家平均收入的40%,这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艺术家前来柏林。

(3)宽松的社会氛围。创意人才是否选择某个地区来创意,与这个地区的社会的宽容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宽松首先体现在宽容的态度上,创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试错”的过程,没有对错误的原谅和允许,人们就会因怕犯错而失去创意的动机。其次,宽松体现在环境上,自由的氛围是孕育创意的基础,没有一个自由思维、自由表达和自由讨论的环境,创意思维就会被压抑,就没有发展的机会。除此之外,宽松还表现在对创意的鼓励和尊重上,若创意能得到社会的回报与鼓励,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创意思维活动就会增加,创意人才就会获得满足感。

(4)城市生活质量。创意人才是有文化见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想象和创造力的卓越人群,因此要用适合这些人群生存发展的良好城市生态来吸引不同门类和行业的杰出创意人才。生活质量不是高楼大厦、商业设施和宽广的马路,而更多的是优质的教育、文化、自然、新闻、出版等城市软件设施,实践证明创意人才所喜欢的城市,往往有一流的大学、优美的风光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5)品牌效应。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都拥有品牌效应,如伦敦的歌剧、巴黎的时装、意大利的家具。因此这些地方也成为了创意人才所向往的工作地点。产地给了产品一种保证,同样产地也给了创意人才一种保证,他们在某个地点的工作经历使得他们具有了某种过硬的职业标签。

3.培养创意人才。培养创意人才,要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重手段,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教育。通过高等院校来培养创意人才,是发展创意产业、解决创意人才匮乏的重要战略。一方面,要尽快建设创意产业的相关学科,设置相关的专业,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尤其应该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海外一些设计名家接触的机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第5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旅游;旅游者需求;差异性;上海世博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5—0103—09

1

引言

创意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约翰·霍金斯(JohnHawkins)在《创意经济》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约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正式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文化创意旅游这一特殊的旅游发展形式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和欧盟旅行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旅游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新的机会。旅游需求是一种态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意愿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产品所需求的数量,不仅包括“需求多少”的问题,也包含“需求什么”的问题,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正在从被动消费者向自我构建者转变。旅游者需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旅游需求中的这一新兴趋势,以使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者更好地明晰旅游者的需求。

目前,文化创意旅游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国内由于研究视角和学术观点的差异,多将文化创意旅游等同于创意旅游,在创意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创意旅游加以探讨。理查德(Richards)认为,创意旅游包含旅游者的自我发展,是文化旅游的延伸和反作用力;随后,另外一些国外学者对旅游创意阶层、创意旅游体验、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等进行了探讨。国内研究者主要对创意旅游的内涵、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王慧敏明确指出,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与传统的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手段,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载体。总体来看,国内外对文化创意旅游的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研究多在宏观产业层面或就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整合的某一环节进行定性研究,缺乏基于旅游者需求视角的微观层面进行量化的实证研究。本文着眼于旅游者需求中出现的这一最新态势,以上海世博会为例,研究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

2 世博会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世博会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并在特定空间高度集聚而成的产物(图1)。世博会在文化底蕴深厚、创意含量丰富的特定空间内,依托文化创意构成旅游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体验需求为标准,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从而形成旅游园区、企业及相关部门的空间和功能集聚区。世博会不仅涵盖旅游产业中的行业要素和核心的文化创意要素,而且带动了建筑设计、艺术创造、文化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旅游产业与科技、文化、艺术、生态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要素的有机融合及空间和功能集聚。世博会始终贯穿“文化创意”的发展主线,寓含“未来”的思想:1889年巴黎世博会建造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展示的电视摄影机,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展示的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舱模型等。可以说,世博会已经成为一个泛文化意义的超大规模的文化创意活动的集合,不仅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集聚区,也是展示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载体。

上海世博会依托节庆展会的平台,在文化、科技、旅游等方面,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资源整合,以多种互动式的文化创意体验旅游活动和项目为融合产品的表现形式,形成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新模式。笔者结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构建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体系(图2)。上海世博会以主题创意为核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凸显“以人为本”,蕴含了对创意空间生产的重视,密切联系了城市空间生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而引发了展馆、文化演艺活动和论坛等众多产品的参与和创新,构成诠释和表达世博会主题的三大核心内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与相关行业联动发展,延长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衍生出新的产品圈层,包括特许旅游纪念品、出版发行服务和网络文化服务等系列衍生品,提高了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因此,以上海世博会为例,分析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第6篇

关键词:创意经济;服装产业;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28-03

创意经济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经济形态。1998年,英国政府率先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之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提出了创意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把发展创意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为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指明了出路。在创意经济时代,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的纺织服装业正面临着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带来的种种挑战,同时自身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适应创意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向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 创意经济及其主要特征

1.1 创意经济的概念

创意经济,又称创新经济,是一种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依靠人们的知识、天赋、智慧、灵感和激情等产生的创造力而发展起来的企业以及带动起来的相关产业。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形态演变,先后经历了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目前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以知识和信息的整合与创新为基本动力的产业升级正在加速推进,创意产业的高度发展是创意经济时代形成的重要标志。可见,创意经济是以人们拥有的知识为创造源泉,以各种创新为基本动力,以创意产业为基本载体。具体到产业形态而言,创意经济通常包括艺术广告、手工艺品、时尚设计、表演艺术、软件及计算机、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等与创意有关的行业门类。

1.2 创意经济的特征

创意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创意产业。与传统经济相比,创意经济的投入不再是各种自然资源,而是基于知识和信息产生的各种创意;与此同时,创意经济的产出也不再是各种有形的具体产品,而主要是基于各种创意的体验式、感官式和分享式的无形产品与服务。创意经济呈现出了与传统经济迥然不同的发展特征。

1.2.1 创意经济是一种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经济形态,它集合了

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

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单一要素出发,例如土地、矿产、劳动、资本等,而创意经济将上述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认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要素是多样性的,并且这些要素不是单一发生作用,而是综合地起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创意经济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创意经济以创意为根本,其中文化的元素根植于创意之中。因此,创意经济融合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要素,来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可以说,创意经济的这种综合性和系统性经济特征,是由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

1.2.2 创意经济的投入不再是大量的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而

主要是创新型人力资本

在知识经济之前的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要素是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本以及大量的货币资本,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而此时,产出主要追求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物品的数量规模。但是在创意经济时代,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被创新型的人力资本所取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投入要素。

创新型人力资本具有社会稀缺的创新能力,他们的创新活动往往能突破既定的技术或制度瓶颈约束,产生新的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从而引起创新经济增长,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创新型人力资本作为稀缺的要素资源,其培育、成长和强大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科技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以及人才流动机制的变革和创新。

因此,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意经济要快速发展壮大,必须在培育创新型人力资本上下功夫。

1.2.3 创意经济的产出不再主要是形形的有形产品,而主

要是体验式感官式和分享式的无形产品与服务

传统经济下,尤其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的主要产出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需要的各种农产品、工业产品,或者说各类生活和生产资料;而且,这些产品是实实在在的有形产品。但是在创意经济下,有形产品不再是主要的产出形态,基于有形产品的无形产品和服务则成了创意经济的主要产出。例如,艺术广告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画面视觉效果,尽管好的艺术广告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时尚设计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时尚艺术视觉和享受,尽管时尚的经济效益潜在无穷。以服装产业为例,目前纺织技术和生产工艺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生命周期阶段,消费者更看重的是服装的款式和质量,具有时尚创意的服装在满足消费者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又能带来视觉和舒适度上满足,将是服装产业发展的主流,即服装创意产业。

1.2.4 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是

创意经济与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传播的速度成几何级数式地增加,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技术载体,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创意设计的产生、生产和传播加速发展,创意产业的膨胀、移动和增值变化无穷。以服装创意产业为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获得大发展之前,服装的设计和品牌主要被世界几个知名大师或企业垄断,服装产业的附加值也主要集中在这些人和企业手里;但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服装设计和服装时尚信息传播的速度,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瞬间便可以掌握来自服装设计和时尚界的一手信息,而且加剧了不同服装企业之间的有效竞争,促使传统服装企业和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可以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技术突破、传播媒介创新和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迎合了创意经济内在发展的要求,也是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3.2 加大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高服装创

意产业的现代科技含量

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正在实施的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直接决定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度和效果。要继续保持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竞争优势,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纺织服装产业的科技创新力度,包括不断提高现代纺织服装产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纺织服装制造设备支出以及纺织服装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支出等。在具体行业选择上,要紧跟世界纺织服装潮流,重点发展创新型服装产业和服装创意产业。

3.3 有效整合现有纺织服装产业资源,建立服装创意产

业园区,打造完整和高效的服装产业链

根据产业集聚理论,有效整合现有纺织服装产业资源,是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必经之路。根据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上中下游各个产业链环节的布局情况,有效整合不同环节,将分布相似、行业雷同和重复建设的企业产业合并,建立服装创意产业集聚园区,这样可以使得服装产业各个产业链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上有效分工和协作,这也是延伸服装产业价值链和打造知名国际品牌的重要途径。

3.4 整合现有服装院校和高职技校资源,培养服装创意

产业创新型人才

目前,我国专门培养服装设计和管理行业的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数量非常多,在不同省市县都有相当数量的分布;但是整体来看,有关服装行业的高等院校和专业设置则明显少于高职技校的数量,这样很容易造成服装理论的研究不足,而服装加工生产的能力十分强大。这正吻合了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现实,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额和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拥有服装创意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又凤毛麟角,两种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要改变上述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困境,必须从培养服装创意产业的创新型人才入手,对目前现有服装院校和高职技校资源进行归类整合,重点建设数量和规模相当的服装高等院校,强化服装专业设置;同时要减少各地服装培训职业学校,提高高等服装职业学校发展质量。

3.5 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设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

重点解决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

服装创意产业发展是典型的知识和资本有效结合的过程,高效的金融支持是服装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一直被融资难问题所困扰,大多数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由于传统产业特征,面临的融资问题会更严重。

因此,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来解决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融资难题,可以由政府主导设立服装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成立服装创意产业专业银行,设立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和寻找天使投资人机制等等,在融资机制、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重点扶植服装创意产业发展。

3.6 加快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立法,为服装创意产业快速

发展提供完善高效的法治保障

知识产权立法不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盗版现象频繁发生,在我国是不争的事实。要加快创意产业和创新产业的有序发展,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现实,加快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立法,为服装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完善和高效的法治保障。

4 结 语

创意经济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形态,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创意经济确实代表了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创意产业则是未来产业选择的主要方向。在创意经济兴起和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纺织服装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正受到来自创意经济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纺织服装业必须加快向服装创意产业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和高附加值发展。

要实现纺织服装业向服装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要尊重纺织服装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应有职能。在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引导、优势产业的培育与选择、创意产业的扶持与金融支持等方面,都应有政府的合理干预与引导。

然而,创意经济的发展和创意产业的选择是建立各地资源禀赋、市场条件等基础上的,不是各地都要遍地开花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创意经济的发展和创意产业的选择也要因地制宜,尤其是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原材料供应和市场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更不能一刀切,瞒天过海。

因此,我国的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发展由理论层面的探讨转化为实践层面的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最根本的还是发展创意经济和服装创意产业,要突出各地的特色,制定适合地方实际的发展战略,打造服装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华,诸大建.创意经济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6,(9):91-95.

[2] 周伟林,林琳,郝前进.市场潜能与我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以各省制造业(大类)工业总产值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1,(3):47-55.

[3] 刘宝亮.服装产业升级:从被动走向自觉[N].中国经济导报,2011-04-

第7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服务业;产业融合;北京CBD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43 -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其是不同产业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发展,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CBD即中央商务区,是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商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高端产业集聚的城市核心功能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平台和重要载体。北京CBD作为首都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不仅对北京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就业作出卓越贡献,同时北京CBD作为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区,更在中国特色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呈现出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北京CBD是高端现代服务业聚集之地,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分支,近几年产业成长势头迅猛。2014年前11个月,北京CBD功能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收入达2534亿元,与上期相比增长达9.3%。① 同时将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作为代表,2014年底聚集文化创意相关企业超17000家,年收入超1600亿元,自2009年启动建设以来,5年间快速增长2.3倍。北京CBD重视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以及内部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并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和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作为北京CBD冉冉升起的新兴服务业,研究两产业之间的融合途径,对于北京CBD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发展高端服务业极具现实意义。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的融合基础

融合基础是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因素,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各自的内涵以及内在特征是两产业相互融合的内在动力,也是融合基础产生的源泉。

(一)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经济全球化作为时代背景产生的,是具备创造力和文化底蕴的新兴服务业。创意产业最早在1998年公开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里给出解释,指由个人或团体通过运用创造力、天分、技术等开发出成长动力,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增加财富和增添就业机会的企业及其活动。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1.高附加值性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造力,是从业人员将智力、灵感、技术等创新体现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具有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创意人员通过不断缔造新理念,开发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进一步转化为创意产品。这种创新型思维、技术和产品使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并极具经济价值,更充分体现出其高附加值的特点。

2.可持续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绿色环保理念的增强,国家和社会更加倡导实行低碳经济和强调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一员,和传统制造业高能耗、高污染不同,以文化、科技、教育资源为主体,呈现出较低的能源损耗和较少的碳排放,具有新兴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文化创意产业其低污染高产值的特点,与现代经济发展轨道相吻合,有助于推动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高渗透融合性

作为由知识、文化与信息科技相互融合而生的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拥有极高的渗透力和融合能力。其充满艺术性、智能性的创新思想和技术,不仅可以使创意产品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好的创意还会通过信息技术渗透到其他行业,延伸出大量衍生产品,创造新的财富。文化创意更会融入到其他产业的价值链中,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并增强文化附加值,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二)商务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作为生产业的一个主要分支,最早在1958年《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1.0》中提出,并将其作为45个主组之一。通常指企业和市场管理以及市场中介等相关组织开展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是向商务活动和商业活动等提供直接辅助服务的产业群。商务服务业的特征如下:

1.知识密集性

商务服务业主要提供以知识和信息技术为基本要素所生产的专业服务,是专业性强、人力资本密集的服务行业。商务服务业为其他企业提供商务及商业活动的辅助服务,对于不同的商业活动和不同的企业,服务具有定制式的特点。商业服务业运用高端信息技术,是创新的引领者,其高科技和知识密集的特点也进一步促进了商务服务业的高附加值性。以北京数据为例,2014年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资产总计93529.8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341.8亿元,发展水平仅列于金融业之后,成为高附加值产业的代表之一。

2.高增长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商贸活动的活跃,商务服务业作为生产业的新兴力量,产业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的特点。以北京为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相关企业的从业人数由2011年的57.8万上升至2014年的79.2万,3年间增长达37%。资产总值由2011年的74189.7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93529.8亿元,3年间增长26.1%,发展势头迅猛。①

3.高辐射性

商务服务业通常集聚在国际城市中心区,服务辐射到周边城市乃至全国的相关工业企业,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以北京为例,以普华永道、麦肯锡等为代表的超200个世界一流的高端服务业相关企业集聚在北京CBD功能区,其服务辐射范围不仅包含北京及周边地区,现代化、国际化的商务服务业其服务蔓延全国并进一步影响世界。

(三)产业融合基础

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的知识密集性、高渗透性和富含创造力等特征是促进二者融合的基本动力。根据两产业的内在特点,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融合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技术融合。对于知识密集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来说,技术的创新与跨界融合,成为两者相互渗透完成融合的主要动力。对于信息的处理、设计与咨询等相关技术,二者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文化创意产业产生的创意灵感和商务服务业的服务创新都会使双方共同受益。

其次,人才融合。人才是创意灵感的来源,也是商务服务的主力军,是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者对于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咨询人才,以及具备专业服务意识和文化素养的人才具有共通性。人才的互通促进了作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进一步融合。

第三,功能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设计功能和创意资源等在商务服务业中的应用,以及商务服务业的辅助服务功能和管理资源等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二者相互渗透进而达到功能和产品的融合,例如产生具有文化创意内涵的文化商务服务等。

第四,市场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的市场拓展具有互补性,带动彼此之间的发展。例如文化创意的产生与成熟,为知识产权服务业等相关商务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同时会展的举办与兴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也为相关文化产品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市场。

三、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路径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商务服务的文化创意和科技研发工作,营造首都特有的商务文化氛围,培育创新型首都文化商务服务体系,已成为北京产业的发展规划之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融合所产生的双赢效应更促进了二者的相互交叉和有机融合。对于商务服务业来说,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理念和创新技术应用在商务服务业相关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中,有助于提升商务服务业产业链文化价值,增加相关环节文化附加值。同时,创意思维的运用有助于商务服务业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商务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提供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拓展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链,增加其价值链服务附加值。产业融合有助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产业价值,延长产业价值链,提高企业服务效率,实现双赢。

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途径大致可分成产业渗透、产业延伸和产业重组三个类型。其中产业渗透主要指高科技服务业及相关产业间经由技术等的相互渗透逐步融合的过程,主要发生在不同产业的边界处。产业延伸主要指高科技服务业之间随着相互交叉和互补,进而逐步融合的过程,大多发生在产业链的自然延伸处。产业重组主要是指产业内部各环节重组的过程,发生融合的产业彼此之间往往具有很强的关联,通常发生在同一大产业类别底下的不同分支产业间。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间的融合路径可分成以下三种。

第一,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之间的渗透型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根基、创造力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具备强渗透性的特点,拥有深厚的产业渗透融合基础。商务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同时也是高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和创新的引领者,研发、设计以及人力资本的运用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重要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技术通过渗透到商务服务业的相关环节中,进一步推动商务服务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有利于提升商务服务业的文化附加值,创意和人力资本作为重要优势,将促进商务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高其产业竞争力。

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之间的延伸型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通过彼此之间产业链的拓展、价值链的延伸,进一步推动二者间的互补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围绕创意展开,主要分为创意生成、文化产品开发制作、品牌和知识产权管理、商业推广与消费等部分,商务服务业作为生产业的主要代表之一,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各环节提供服务,与之具有紧密的关联,两产业价值链在各环节间延伸、互补,促使产业链拓宽,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产业的延伸与融合。

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之间的重组型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同属于现代服务业旗下,彼此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通过产业价值链间的解构与重组进而相互融合。商务服务业价值链主要包含信息搜集、定制服务生产、品牌管理与营销等,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创意生成、品牌和知识产权管理等环节紧密关联,具有很好的相融性。随着通用技术和共有市场的推动,价值链间各环节深入交叉、解构再重组,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产业融合随之发生,具体表现为广告会展业、文化商务服务业等具有两产业融合特点的新兴行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总结

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融合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北京CBD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北京高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推动北京CBD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积极运用商务服务业的人力资本密集性,促进两产业的相互渗透和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之间价值链的交叉互补,拓宽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二者价值链间的延伸融合。除此之外,还应通过运用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强关联性,推动价值链的解构与重组,促进二者的重组型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弘,蒋三庚等.北京中央商务区(CBD)产业布局与发展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2]郑明高.产业融合: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解小娟.北京CBD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03).

[4]郭怀英.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特性与驱动机制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07).

[5]周刚,王翔.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途径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

[6]赵弘.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探析[J].中国中小企业,2009,(09).

[7]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08).

[8]朱欣悦,李士梅,张倩.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及拓展[J].经济纵横,2013,(07).

[9]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朝阳调查队,北京市朝阳区经济社会调查队.朝阳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gb2312/sjgbw/.

[10]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015.

第8篇

一、美国创意产业出口贸易成功发展的影响因素

美国创意产业及其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处于世界前列,这与美国本土很多因素都是有关的。基于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敏感性、高附加值、智力文化密集性、科技含量高等特征,本文认为主要是下列3个因素促进了美国创意产品贸易的发展。

(一)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作为创意的点子是非竞争性的,这就非常容易鼓励“搭便车”。创意所具有的无形性、非竞争性、复制成本低等特点决定了创意产品的生产和交易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进行。“创意产生之后,不具有天然的稀缺性,因而不具有边际效用价值,从而不能成为财产,必须由法律造成人为的稀缺性,才能使知识产权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财产,知识产权制度就是作为社会对创意产品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标的提供的法律保护。”

从创意的点子或构思,到生产出创意产品,再到市场交易和消费,整个过程都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创意产品才能实现其价值。构思和创作阶段是创意产业的起点。这个阶段创作者需要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才有动力进行构思和创作,使创意商业化,创造出知识产权。在生产和制造阶段里,创意产业化和产业创意化,创意或点子融入载体里。生产者要尊重创意者的知识产权,做好商业秘密保护,这样创意才会顺利实现产品化或产品实现创意化。传播和销售阶段,是创意及其产品进行交换的阶段,也是创意产业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在此阶段,创意容易被非法复制传播和销售,只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消费阶段是创意产品实现其满足人类效用功能的阶段。在此阶段,创意经济参与者多,需要创意消费者和使用者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认识到自己有购买正版产品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使得创意产业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得到很好的实现。

美国拥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是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美国版权制度从诞生至今的200余年间历经多次修订,《1976 年版权法》是美国现代版权制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框架。以该制度为基础,美国又先后通过多个补充和修订法案,包括《半导体芯片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伪造访问设备和计算机欺骗滥用法》、《录音制品数字表演权法(DPRA)》等一系列反映数字、网络时代特征的版权保护法规,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完善的法律系统,从而为本国创意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富有生命力的制度保障,鼓励了创意产业的良好发展,保证了创意产业供给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意产品,进而走出国门,开拓广泛的海外市场。

(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寓于人体中的人的智能,表现为人的文化水平、生产技巧、熟练程度、管理才能等。人力资本对创意产业的影响体现在供给和消费两方面。在供给方面,创意工作者将个人创意内化于产品中或产品生产价值链,使得创意产品化或产品创意化,实现创意产品供给。创意来自于人力资本之中。一国人力资本越丰裕,意味着创意的来源越丰裕,也就越能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在需求方面,创意产业与消费者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创意产品消费与其他消费品不同,消费者不是被动地消费,他们是有个性、情趣和创意的,不仅追求物质满足,更追求创意产品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消费者在消费创意产品时,同时也可以与生产形成互动,通过反馈的方式使消费者的创意能够融入新产品的生产中。时下流行的符号消费和体验消费就是消费者与创意产业互动的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本丰裕的国家,创意产品消费者的素质以及创意才能相应也比较高,从而有利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另外,人力资本丰裕的国家,往往其国民素质和收入也高,对创意产品的需求也相对较高。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普及。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末公布的数据,整体上来说,美国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接近30%,在全球来看居于领先地位。此外,美国拥有世界众多著名大学,为美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与创意产业直接有关的高校美国也有不少,如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芭蕾舞学院,等等。美国教育的发达为其积累了雄厚的人力资本,从而满足了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出口贸易。

(三)技术发展

创意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的特征,现代技术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创意产业的发展。科技进步与知识产权一样,作用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在创意产品的创作阶段,在同一个创意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杂交、诱变、重组、集成和装饰等方式,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创意产品。迪斯尼公司借助科技力量,衍生出了动漫、玩具、主题公园等一系列创意产品;哈利波特从书籍开始,衍生到电影、玩具等方面。在制造阶段,技术为创意融入产品提供了手段,使创意顺利产品化。如计算机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新媒体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电视电影制作质量。在销售阶段,技术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一些创意产品在网上迅速流通;在跨国界销售方面,有了现代技术,创意产品的贸易得以快速进行。在消费阶段,有些体验式消费也开始依赖于技术,如佩戴3D眼镜观看3D电影更清晰。

整体而言,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世界上许多专利发明都是在美国诞生的。计算机技术最先也出现在美国,并引致美国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使美国处于世界前列,进而形成后来的新经济。美国科技之发达与其科技体制和联邦政府对科技的巨大投入是分不开的。根据Battelle(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2013年全球流研发经费预测报告显示,美国联邦和私营部门投资预计将达到4240亿美元,占到全球份额近1/3。发达的科技以及快速的技术进步大大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创意产业打开国门,向世界出口。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积累,美国已经从创意产业的生产根源及技术支持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使得美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正兴,成为世界上的创意产品贸易大国。目前,我国创意产业正处发展壮大的阶段,整个产业远未成熟,通过研究美国创意产业出口贸易成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我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

首先,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要营造良好的发展创意产业的外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实施至今只有20多年的历史,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软件业、音乐等行业盗版现象非常严重。我国应该尽快健全知识产权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一个贯穿于创意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创作,交易与消费整个过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意设计技术成果的评估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及监督管理机制,为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海外拓展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让创意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次,加快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人才。创意产业的人才需求包括创意产业的策划、设计人员以及创意产业的管理、营销等人才。我国目前创意产业的人才还十分匮乏。应该大力促进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从基本上说,应该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真正意义上贯彻执行素质教育,不只注重卷面上的分数,更要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也应进一步意识到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可以尝试开设相关创意产业的专业,针对创意产业的设计、策划、管理等方面专门培养创意人才。也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在创意产业人才教学上的先进经验,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或者直接与国际有关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培养创意人才。另外,在创意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从国外引进这方面的优秀人才,具备国际文化视野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海外留学人才也大有潜力可挖。

再次,国家应该加大对科技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