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心理学自我认识

心理学自我认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14 15:56: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学自我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心理学自我认识

第1篇

自我认识、自我接纳是人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品质。重点中学的学生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尖子生,上高中之后,由于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往往会有较多不成功的体验,容易对自己产生疑问和否定:还有一些同学因为朋友对自己的消极评价而逐渐地否定自己。因此,只有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发现自我的价值,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 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在优势,使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三、教学准备

1 选择适宜的音乐、《我真的很不错》手语版视频:

2 准备分组用星星形纸、名片纸、彩笔五盒、“给自己的礼物”卡片。

四、场地和分组

最好使用活动教室。学生分组,每组6人。采用颜色分组法。在星星纸上标记1~6个数字,用笑脸标记组长。

五、教学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心理学中,自我认识内容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方面。

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生理属性的认识,如身高、体重、长相;

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认识,如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

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认识,如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等。

本次教学过程的内容依照心理学自我认识三方面的内容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活动1:“比一比”――认识生理自我,接受自己

1 活动方式:进行一个小组间的比赛,比赛共三轮。当老师宣布比赛开始后。每组派出一位同学(由教师随机叫号①④⑥等),等被派出的人都站出来后,教师再请助手宣布这次比赛的具体内容。

2 比赛题目:

①比谁的手最大:

②比谁的头发最长:

③比谁的眼睛最大。

3 分享感受:

①请比赛获胜的同学谈谈赢得比赛的感受。

②请比赛失败的同学谈谈输掉比赛的感受。

③总结这个小活动的收获。

教师引导:胜败有时是受环境影响的,它是相对的,与这四个人比是胜利了,如果换一些竞争对手,那你就不一定胜利。(案例:在初中时,我是前三名,来到高中后,再也考不到前三名了,我并不是变得笨了。)大家要及时调整对自己的认识。

同学分享:通过这个小活动我们还对自己的生理属性――身体特征有了部分了解。

(二)活动2:“亮出你的精彩来”,自制个性化名片――认识心理自我。接受自己

请同学们在5分钟内为自己制作一张能展示自己特点、能力和风采的个性化名片。名片内容:姓名、体貌特征、性格、爱好及特长、理想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增加特色项目,以突出自己的独特性(注意时间限制,播放5分钟的音乐,音乐停止,即停笔)。

名片制作完毕后,小组成员互相传阅,并推选出一张公认为最好的在全班展示。

在展示过程中,其他人一起认真听,仔细看。

同学分享: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从名片的内容体会每个人在体貌特征、个性品质、兴趣特长、理想等方面的独特性。

教师概括分享: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中独一无二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性。不同的优点和缺点的排列成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的经历组合成每个人的人生。

因此同学们要记住:你只是你自己,你所要做的就是做个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他人。

下面我们通过另一个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一下自己。

(三)活动3:收获赞美――认识社会自我,悦纳自我

每个同学在3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对小组内同学进行赞美,并分别写在红色纸条上,并把它送给那位同学。

1 在小组内,每个成员轮流阅读他人对自己的全部赞美之词。

2 小组活动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团体分享。

3 谈谈被这么多同学赞美,有什么感受。

通过“亮出你的精彩来”:自制个性化名片,又享受了他人对自己的赞美,进一步发现自己身上的一些优点,自己便自然会产生愉悦、快乐的积极情绪,提升自信心、自我价值感。

教师概括分享: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许多优势和潜能,只是有时我们没有注意到。

当我们善于发现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时,就会加强对自己的积极认知,更加悦纳自己,感受到我是独一无二的,“我真的很不错”。

播放视频《我真的很不错(手语版)》。

本课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中独一无二的一分子,人并非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要肯定自己的优点,接纳并改正自己的缺点(有时缺点摆对位置会变成优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做个最好的自己。

(四)作业:“给自己的礼物”

请同学们结合今天这节课的感受,在卡片上完成以下两句话:

1 我是独一无二的,因为_______。(写出你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2篇

方法论既包括心理学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的采用,同时也包括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立场。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被试的选择、条件的控制、材料的分析和数据的统计等。而方法论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于对象的基本立场和理论预设。方法论是建立在关于对象的理解基础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这里的逻辑根源在于,任何方法、技术的选择和使用,都无法离开研究对象而单独考察,方法和技术是为研究的问题和对象服务的。方法的正确性有赖于其关于对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的正确性,孤立分离地考察方法和技术没有实际意义。

文化心理学思想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近几十年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在于,文化做为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视角,文化与心理的相互生成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主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更预示着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而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因此,文化心理学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是心理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改变。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演变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从跨文化心理学,狭义的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论有很大区别。“文化心理学”在这里主要指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强调文化与心理相互的建构性与共生性,这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最基本内涵,学者们也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的。

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2.1主流心理学中的文化地位及其演变

文化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并逐渐成为理论构建的重要成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化在这个历史发展中,也被加以不同的说明和处理,在研究中有过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支配思想,普遍性、客观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追求。主流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一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或者说,在研究中文化是以隐身的方式存在的。尽管文化对研究发挥着实际上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成为“存在着的无”。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凭借其强势力量主宰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就成为了标准的方法论。

跨文化心理学表现出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退让。跨文化心理学出现以后,研究主要是以文化比较的观点,把两种或多种文化下的心理现象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虽然发现了很多不同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差异的存在,但在对这些差异的解释上,跨文化心理学的结论有很多不足甚至悖论。文化或者作为标签,用来标定何种心理差异出现在何种文化之中;或者作为一种自变量或文化背景,诱发或是抑制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总的来说,仍然是延续早期人类学中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思路,用文化作为变量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差异,持有的是文化决定论的主张。跨文化心理学实质是主流心理学的变式,在方法论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2.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

对于文化与心理关系的探讨,构成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的。文化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既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结果,也是人类心理行为的资源,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之两面,无法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心理学的这些主张,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根本的挑战。从关于对象的立场看,文化心理学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不能假设固有的先天统一的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在人与文化的互动中创造生成的。而从研究方法和技术看,文化心理学强调现场研究、话语分析等,从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开始,对其心理行为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总之,文化心理学研究以主流心理学方法论作为批判对象,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创生关系和互动关系,力图改变传统文化与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文化决定论模式。具体来看,文化心理学从文化与心理二者的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二者以象征符号形式和主体实践过程相联结的互动过程;突出作为对象的人的主体性,赋予研究对象以主体实践能力,强调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不是对对象进行单纯的描述和解释(expla¬nation),而是强调关于对象的同情和理解(understanding)力图恢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双重主体性,从而达到突出学术实践主体性的目的。

3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

从文化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它始终无法逃避的矛盾是究竟如何处理其与至今仍具影响力的实证方法论的关系。这种矛盾体现在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分歧之中,同时也体现于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之中。首先,文化心理学在关于文化与心理关系上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着对立观点,这些对立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文化进化论假定,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类似基因进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模式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而这些文化模式和心理行为特征是一个发展序列,处于人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文化相对论认为,各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都有其存在价值,相互不具有可比性,应当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中的心理行为。

第二,文化比较与文化解释。文化比较强调不同文化间横向的比较研究,注重不同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并力图以不同的文化模式的差异做为解释这些心理行为差异的根据。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文化解释侧重在社会历史的纵向发展中理解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寻找其历史的演化脉络,注重文化意义的获得、运用及演变的过程。如关于传统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即属于此类。

第三,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所谓客位与主位实际是关于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采用客位研究方式,强调研究者与对象的分离,从而把对象作为客体进行价值中立的说明和控制。主位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对象在互动中进行理解,研究者应该深入对象的文化生活空间,感受文化的意义和日常实践活动。

第四,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量化方法侧重数量化的描述和说明,通过统计推论确定心理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数量上的而非本质上的差异。质化方法侧重历史社会脉络的考察,重视研究者与对象间的共同体验和相互理解。量化方法是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质化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兴趋向。

其次,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也显露出,它在面对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时候进退维谷,难以摆脱或者依附或者背离主流心理学的二元对立窘境。

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早期的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建构上力图加入文化因素,关注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这种研究方式虽然较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实体论,把文化当成个体现实生活之外不变的实体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在静态封闭的文化模式中得以发展;二是文化决定论,把文化与心理的双向建构关系简化为单向决定关系,成为文化决定心理行为的研究模式;三是文化差异论,只关注描述和说明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行为差异,而不注重对文化与心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建构和理解。总之,文化成为没有时间向度的不变实在,独立于个体的理解和实践之外,人与文化成为分立的两个实体。“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在实践探索中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兴趣的转移,而并没有形成研究体系的转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革新。

新近的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于文化与心理对立的争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固定先在的心理事实,所谓的心理乃是通过社会互动过程获得意义并得以体现的。同样,也没有外在控制心理行为的客观文化事实,社会文化的意义有赖于人的认识和解释。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成为对于文化与心理的建构生成过程的考察。然而,这样的研究预设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境地。因为由个体的主观性决定,每个人、每种文化都会对社会文化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说0月,也就建构了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建构主义心理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化,支持各种意见的合法性和平等地位。但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的同时,却无力对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而这些文化、心理、行为却是不可通约的。实际上,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主流心理学的同时,不自觉地以其对立面塑造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在否认一切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的同时,自身却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境地。

总的来说,文化心理学在处理文化与心理关系的问题上并不成功,具体体现为批判改造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时,仍然受制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执行着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使得文化心理学无意中把实证论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自觉地以实证论的反面建立了自身的方法论。这样做的结果是文化心理学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根基,成为了比照主流心理学而存在的“他者”,从而使得研究缺乏历史性和现实性。换句话说,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仍然是以批判主流心理学及其方法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出发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因而未能真正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依旧局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内在困境的根源。

4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困境的出路

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把当前对人们心理行为的探讨,与其文化资源联结起来,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广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中,成为变化的、活动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把文化视为固定的、僵化的、静止的客体即把对文化的认识从实体论转为系统论[7。这里应该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缺失是如何把文化间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转化为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二,如何解决文化与心理行为的二元对立,把二者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而实际上,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如何处理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应当指出,不同文化间心理行为的对立以及文化与心理的对立,本质上都源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在其漫长的学术实践中形成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显然,若要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有其他可供选择、参考、借鉴、利用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漠视甚至舍弃西方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否则,就必然依旧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之中,成为研究者想象之中的学术改造。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困境,实质在于这是一种文化补偿(culturalredemption)。文化补偿或称文化救济是指,在我们的历史实践中,由实践的结果产生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头寻找失去了什么,再加以补偿和救济。[8]从研究本质和特征来看,文化心理学,也包括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一种具有文化补偿性质的研究,即在心理学的历史实践之后,试图重新加入文化和重新解释文化,补充这个本来应该却没有进入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因素。这是文化心理学发展所应正视的前提。

同时,文化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文化并置(cul¬turaljuxtaposition)9,也就是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这当然也包括以主流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面对不同文化样态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多种文化传统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今的心理学越来越趋向全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更是要正视这种多元文化的现实。这种文化并置决定着研究者不可能也决不必要抛弃任何可利用的文化传统。

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就容易理解。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10。文化心理学研究也是认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的一个阶段。文化心理学是对于心理学历史实践中文化缺失的补充与重建,这需要反思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历史实践;同时,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也是一个文化传统整合的过程,以多元文化传统并存作为背景。文化心理学要面对多元文化传统冲突的局面,也需要整合多元文化传统资源,西方的文化传统也当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也就有了解决的途径,即反思历史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把各种立场与方法视为可供选择的资源加以采用。这不是抛弃现有研究,也不是恢复和回归传统,而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思维加以整合。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突破,不是在过去意义上的修补,也不是另立门户的发明,而是在反思原有方法论历史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转化。

4.1 反思历史实践

现代心理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对这种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的系统反思和脉络解读,就是掌握这种心理学形态局限与价值的重要手段。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是以西方哲学自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把身与心、我与他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中,关于本文化与他文化、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考察,也明显受这种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那么,要打破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就要从根本上反思研究的前提预设,把主流心理学看作西方文化和理智发展的历史产物加以利用。而研究者具备丰富多元的文化素养,当是对单一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反思的一个首要前提。研究者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传统的滋养,才有可能在多元视角中做出比较和选择进行各种文化传统资源的沟通融合;才能够在对比中深入检视当下的社会文化历史线索,并自觉运用这些线索去理解植根于历史文化中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因此,文化心理学的首要前提是研究者的自省,摆脱单一西方理论思维和文化模式的羁绊,建立自身的学术实践主体性。

4.2 面向现实生活

通过反思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我们可以理解并掌握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预设。而要在这种反思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则需整合多元理论思维,打破单一文化实践的限制。这就涉及了文化资源和理论思维的判断、选择、筛选、利用的过程。这个价值选择过程应该以人们的现实生活、日常实践作为根本标准。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和价值系统,并不是抽象的符号操作,而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之中。那么,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也应该是立足心理生活,对生活实践的考察。无论研究者的理性概括与逻辑推理,还是实验模拟与统计推论都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的现实活动为基础的,而且也必须以是否能够增进人的幸福和自我认识为最终判断标准。简单地说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扭转学术研究中作为主宰的研究者的理性独白,增加主流心理学中“沉默的大多数”参与、衡量、评价学术研究过程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心理学学术实践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裂隙,恢复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可理解性。

第3篇

论文摘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正常学生群里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但其具体的研究范畴是围绕着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一般来说,这一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分别从教育心理学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中包含的五个重要要素来分析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果的进步。

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同时它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它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教学过程和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还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正常学生群里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但其具体的研究范畴是围绕着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展开而展开的,那么,如果我们想发挥出教与学的有利相互作用就必须搞清楚这一过程包含的要素。一般来说,这一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基本上将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这三大过程交织在一起。

再来看外语教育心理学,显然是教育心理学中语言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方面。这里我们有必要分清几个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基本概念。首先,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一组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首先接触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其次,我们来区分一下母语与外语,这是一组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两个概念。母语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一般是指外国的语言。通过对比分析这四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母语不一定是第一语言,外语也不一定是第二语言,我们不能将它们互相等同。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再来思考,本文是想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心理,首先要对对外汉语教学做出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这里指的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并且是一种针对外国人进行的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中、强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接下来就分别从教育心理学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中包含的五个重要要素来分析,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果的进步。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的教育心理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个人因素体现出来的影响教学效果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生理、认知、情感三大方面。下面来分别看一下它们是怎样影响学生学习的。

(一)从生理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跟语言习得有关的生理因素主要就是年龄,我们都知道目前比较受学术界认可的语言习得“关键期”也叫“临界期”假说,是由伦尼伯格提出的。他的理论认为,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此比较容易习得语言。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这一假说现在也被广泛运用到第二语言学习中,所以,一般认为,2-12岁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所以,这就启发我们,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角色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存在的,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具有不同优势。但是每个学习者都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也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认为所有人的学习语言最佳年龄段是固定的,也不是学习语言越早越好,还要看后天的学习时间长短和努力程度。我们一定要分析教学对象,根据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从认知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一般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

1.智力因素

大体来说,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人的智力水平多用智商来表示。尽管智力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教师还是应当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有所了解,要特别鼓励智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培养他们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2.语言学能因素

如果教师发现某些学生其他科目成绩都不错,但学习外语却十分吃力,这就说明其缺少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即语言学能,它包括对语音编码解码的能力、语法敏感性、强记能力和归纳能力等。语言学能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速度,老师要了解学生哪部分的语言学能不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强化记忆,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

3.学习策略因素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我们可以看学习者是否有求解的意识,首先,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任务预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求知欲;其次,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容易自己推理,造成母语的负迁移等问题,教师要及时纠正;另外;实践和记忆是学习语言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师一定要带领大家进行大量的练习,从模仿、重复到记忆,以达到学习效果。

4.交际策略因素

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尤其是初级汉语学习者,他们掌握的词汇量还不是很多,在遇到自己无法用汉语表达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交际策略:回避、简化、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语义替代、描述、造词、重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等待、体势语等。

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交际策略鼓励和培养,并且要紧密配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从情感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作为个体因素的情感因素,一般包括:动机、态度和性格三个因素。

1.动机因素

动机是指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这也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有的是为了升学,有的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有的是为了旅游临时性的学习,有的是为了贸易等,教师要根据学习不同的需求和感兴趣的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结合鼓励、表扬等外部动力加以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适当运用竞争机制,展开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一步鼓励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态度因素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褒贬好恶,并反映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态度一般包括:学生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对目的语的态度,对课程和教师、教材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有好感,而且教师要提升个人魅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不要让学生感觉学习汉语太枯燥又难学,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态度,不利于学生学习。

3.性格因素

性格因素主要体现在个性特征方面,有的同学性格内向,有的同学性格外向,有的同学自尊心很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内向的同学要鼓励其多参与课堂活动。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可能地排除学生的心理屏障,教师要有正确的奖罚措施,不要用不恰当的言语行为造成学生的焦虑、自尊心受挫等。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心理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教师,是一名学习的示范者、教学的组织者和研究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与学习者。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对外汉语教师身份的认同、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调适与自我控制、具有教育独创性、具有情绪稳定性、能克服文化冲突以及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和有效的适应。

教师只有在保证心理素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指导者的角色功能。

三、从教学内容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除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汉语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包括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每一种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师都要掌握针对汉语各方面的特点以及教学难点,根据各个内容的教学原则,综合针对不同方面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汉语语音的特点是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等。这些特点都是汉语与印欧语系的语言做比较得出的结果,所以对于很多本国语言没有声调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的声调就是学习难点,也是教学重点。教师要首先排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有些学生听别人说难学,就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教师要尽量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害怕学”过渡到“想要学”。

四、从教学媒体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教学媒体就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教学内容信息的介质或工具,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为教师和学生传递信息提供了辅助作用,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反映在课堂上,教学媒体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比如:板书、投影仪、计算机、录像、图画等多媒体手段。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讲解配合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且有吸引力,这也是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心理负担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媒体,既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

五、从教学环境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它可以是物理环境也可以是心理环境。而这两类环境又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存在,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构成要素。狭义的教学环境特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我们这里主要说其狭义的教学环境。就座位模式而言,我们知道西方的座位模式和中国的传统的座位模式不一样,他们通常一个班上只有10-20个左右的学生,座位也是围绕老师呈拱形排开的,不像国内课堂一排一排、一行一行排列整齐。所以,在教授西方学生汉语时,也要把每班人数控制在10个左右,座位模式也要随意些,让学生保持一个相对习惯、轻松的心态下学习,这就是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之一。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建立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影响,这样才能塑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

本文开始从介绍教育心理学为切入点,先理清楚教育心理学的范畴,在深入研究其分支之一,即语言教育心理学,从而引出外语教育心理学,本文最终是要介绍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所以还要讲清楚跟语言有关的几个重要易混淆的概念,接下来,就集中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方面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这样有利于教师通过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教师找到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心理障碍,保证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这种“美德袋”的德育方式强调了德目的绝对性,把德目划分成美德和恶德两个系列(例如:诚实是一种美德,而说谎是恶德),忽视了德育条目的相对性,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说谎可以由恶德变成美德。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中,主角犹太人圭多为了不让孩子不受惊恐,用大量谎言哄骗自己孩子,把纳粹的迫害说成是一个好玩的游戏,这些善意的谎言博得了观众的热泪,也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美德袋”德育的评价方式非常简单,那就是凡是符合美德条目的,一定是正确的;凡是符合恶德条目的,就一定是错误的。这种评价方式易于制订周详的德育评分标准,用分数来评定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但是孩子们决不甘愿做一只被动装备各种德目的口袋,他们总是使用各种办法来抵触这种被动的接收方式。科尔伯格非常反对“美德袋”式的德育方式,他戏称这个“美德袋”越传越旧,终于成为有待抛弃的“破旧布袋”,并认为它既不合理,也无效果。我国的“美德袋”教育虽然由来已久,但所得效果却甚微。现在,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老师和家长的抱怨,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无论他们如何言传身教,自私、散漫、无礼等各种品德问题仍然在许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

上海师范大学刘次林教授认为,“美德袋”教育的最大弊病在于过度重视道德行为的结果,而忽视了道德行为的动机。例如,两个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都害怕被责罚,于是想出了各自的方法。孩子甲看过很多书,发现只要说实话就可以免于惩罚,所以就说了真话;孩子乙认为只要大人不知情就可以免于惩罚,所以就说了假话。这两个人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分别是诚实和说谎。如果从德行结果来看,前者的道德水平要优于后者,如果从德行动机来看,两者的道德水平却居于相同水平。因此,刘次林教授提倡中国德育要走向由概念、情境和动机三个维度组成的三维德目教育。

三维德目教育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校要给学生创造丰富道德生活经验的机会,要求教师具备平等民主的教育能力,并具备充分的教育智慧。三维德目教育不同于“美德袋”教育,不可能给出固定的德育评分标准。那么,如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呢?

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高级中学自2006年以来,一直把“相信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作为办学理念,把励志教育作为学校的主体德育模式。在三维德目教育中,我校采用的是自评为主、他评并存的方法。在评价中,采取了个体行为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以及建立德育发展水平档案等方式,这些方式方法关注的主体是学生在各种德育条目中的动机以及该动机所处的情境,在评价中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客观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并存。

一、自评

德育评价的作用是唤醒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意识,因此,我们把学生的自评作为评判学生德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学生自评的过程并不仅局限于单纯自我评价,其实学生进行互评的过程,也是自我评价的过程。学生的自评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充分信任基础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放任,班主任在评价工作开展前的有效引导至关重要。笔者在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的过程中,曾多次引导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

在互评时,思考以下问题:

(1)他(她)的哪些道德行为是好的?好在哪里?

(2)我是否也具备这些道德行为?如果我没有,那么,经过努力,我是否也能具备呢?

(3)他(她)的哪些道德行为是不好的?为什么不好?

(4)你是否也有过这些不好的道德行为?

(4)结合实际情况,你觉得他(她)在改正那些不好的道德行为时,应该怎么做?

(5)如果你也有这些不好的道德行为,你打算怎么改正?

在自评时,还需思考以下问题:

(1)我有哪些优点?这些优点中哪些是为人所知的?哪些是不为人所知的?如果不为人所知,原因是什么?

(2)别人是如何看我的?这些看法是否有客观性?

(3)好的道德行为动机是什么?不好的道德行为动机是什么?这些动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吗?(本条学生自行总结,不必汇总到自评表中)

(4)我如何看待别人对我的不好评价?打算改吗?如果打算改,怎么改?

(5)谈谈近期的自我发展计划。

为了让学生能找到挖掘自身潜力,正确认识自己、锻炼自己的途径,我校给学生创造了许多展现自我的舞台,比如文化艺术界、体育健康节、科技节、行为习惯督察小组、野外拓展、模拟联合国等。学校通过开展大量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每个学生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争取让每个同学都有在众人面前亮相的机会,这样,学生对别人和自己的评价就会更加客观和丰富。

二、他评

他评是学生自评的重要补充,也是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灯塔。他评的主要参评人员是教师、同学、家长和社会人员,这些人就像是四面镜子,从不同角度让被评价人进行自我认识。

第5篇

【关键词】 生涯发展辅导 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中心主题。如果青年大学生成功地解决了危机中面临的问题,通过自我整和获得了同一感,就说明个体形成了“自我同一性”,反之就可能进入同一性发展的另一极端――“同一性扩散”,就会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在目前社会升学气氛浓厚、学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的多元社会背景下,国内大学前教育中生涯规划相关内容的缺失,大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投身在专业学习中,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普遍缺乏规划和目标,处在迷失方向和未定向的状态,不但使他们生涯发展迟滞,甚至导致他们面临严重的心理危机,出现焦虑心理、目标模糊不定、缺乏求学动机等日益普遍严重的现象。这些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健康成长。很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课题的失败,可能预示着日后发展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探索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找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实践途径的任务就显得更加急迫。

一、干预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某高校80名大学生组成实验组,由资深团体辅导老师组织实施生涯发展辅导。辅导历时两个月,每周进行一次,每次3小时,共8次,总计24小时;分引发生涯察觉、自我探索、环境世界探索、生涯抉择及规划四个阶段进行。在实施生涯发展辅导之前采用《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对被试进行第一次测试,现场填答,现场回收问卷。生涯发展辅导结束后后对被试进行第二次测试。《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由加藤厚1983年编制,经张日升教授1989修订。该量表共计12个测量项目,测量项目由“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三个量表尺度组成,根据各量表尺度得分的组合,决定了6种同一性地位:即“同一性确立地位(A地位)”、“同一性确立―权威接纳中间地位(AF地位)”、“权威接纳地位(F地位)”、“积极的延缓地位(M地位)”、“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地位(DM地位)”、“同一性扩散地位(D地位)”。1-6scale计分。全量表折半信度为0.88―0.91(p

二、数据统计

为了探讨生涯发展辅导是否对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产生了影响,对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第一次施测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总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同一性水平上分布不均衡,自我同一性地位水平普遍偏低。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DM地位)的占绝大多数,占61.3%;处于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中间地位(AF中间地位)的占13.8%;处于积极的延缓地位(M地位)的占17.5%,而真正达到同一性形成地位(A地位)的仅占3.8%。这说明多数大学生过去的生活缺乏危机感,而对将来又很迷茫,对现在的投入相当有限。第二次施测后同一性地位发生的变化如图2所示。根据图2,将实验组自我同一性地位发生转变的大学生进行统计发现:在80名大学生中分别由D-M地位、M地位、F地位、AF地位各个地位向A地位转变的大学生有10名,自我同一性形成地位的学生从原来的3名增加到13名;同一性地位从D-M地位上升到M地位的学生有9名;从D-M地位到AF地位转变的学生有6名;从M地位上升到AF地位的学生有7名;另外分别有3名学生的同一性地位从M地位上升到F地位、D-M地位上升到A地位,F地位上升到AF地位。这种“同一性状态的转变”都是从低级状态向高级阶段的转变,说明了实验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主体上呈现前进的发展模式。

三、结果分析

1、从困惑中体验“危机”。大学生的困惑和迷茫主要表现在自我在新环境中的重新定位、对未来择业和人生价值的困惑。在第一阶段的辅导中,辅导者要求被试通过阅读人物传记、分析传记中的主人公对人生角色的承担引发学生对社会、人生角色等的思考。在生涯阅读完成之后,辅导者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人生“十大理想”以及绘制“生涯彩虹图”让其开始审视个人的生涯发展,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正处于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引发学生的生涯察觉。这种将“如石头般封存的思维被炸开,扬起灰尘、碎屑”的过程就是使大学生正视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体验“危机”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直面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开始对人生意义等重大问题的思索,充分体验了危机,才能引发其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的欲望,“体验危机”成为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涯发展辅导的导向阶段恰好成为大学生体验“过去的危机”的载体。

2、探索自我――“我”的过去与现在。Erikson(1958,1963,

1968)在对自我同一性的讨论中,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功能。他认为自我同一性提供组织和整合不同行为的框架,给个体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以及生活的方向、目的和意义。张日(2002)认为进入青年期后,青年开始将“我”整合或统一,这一整合或统一的过程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或确立的过程。成功的整合能使个体确立自我同一性。同一性问题的回答是通过现实地评价自己的过去,思考自己的未来。生涯发展辅导的第二阶段就是探索自我。大学生通过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特征、价值观,结合对过去的评价思考自己的未来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一过程围绕着自我成长历程的回顾展开的: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从童年时期到大学时期最擅长和最喜欢的三个故事,让大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让学生感觉和体验自己内在的独特性、一致性和连续性,整合过去经验与现实自我,形成内心和谐一致的感受,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探索职业世界――走进“我”的社会角色。Erikson(1958,

1963,1968)认为同一性必须为社会化提供基础,同一性的形成必须应对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保证一个人与社会有效的整合。大学时期是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塑造,完成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象牙塔”性质的大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意识上都使得大学生普遍社会化程度较低,影响了自我意识从心理自我向社会自我的转变。生涯发展辅导第三阶段环境的探索要求学生走出校园收集职业资料,进行深度职业人物访谈,并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收集职业资料,收集与职业有关的信息如学习环境、专业性质、毕业后的出路、社会上有哪些职业,工作内容如何、需具备什么能力和条件才能建立合适的生涯期望及生涯目标;通过请教工作领域的师长、前辈和实际工作者来了解职业、环境与资源,这些都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亲身走进职业世界,认识自己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了解自己与社会、工作世界的关系,了解人、经济、生活形态和就业的关系。通过对职业世界的探索对社会生活有直接的体会,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体验从业者的苦与乐,了解他们的人生价值与追求,推进了其社会化进程。

4、团体的影响。正如心理咨询家加兹达指出,无论是以促进个体成长与发展为目的,还是以预防和干预为目标的团体生涯咨询活动都会因为团体成员间的积极相互作用而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团体辅导中,个体处于一个比较安全与温暖的情境,可以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寻到连带感和归属感。当小组成员心理内部发生混乱时,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将来自同伴群体的反馈成为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同伴群体能够为个体同一性的发展提供参照。团体辅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向同学说出自己生活当中遇到的困惑、难题以及自己最感兴趣的或经常接触的生活当中的人、事、物等等,使他们的思想在不断的撞击当中日趋理性。教会他们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和思想的碰撞逐步懂得如何辨别是非与好坏,提高了他们在复杂的情况下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悦纳程度随着团体活动参与而提升,随着自我认可的继续加深,同一性水平得以提高。

四、建议

生涯发展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途径。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在大学教育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应针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个性发展需求来进行阶段性教育,将生涯发展辅导拓展到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

大一新生进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学生进入大学进入新的环境,开始新的求学历程,是学习和生活的转折点。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和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事关大学生四年的发展路径。针对这种情况,对大一新生的主要侧重于辅导其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宣讲会了解专业情况、校园、双学位、第二专业、留学、实习就业等信息。

大二学生开展生涯发展辅导。二年级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了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开始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致力于塑造和完善自己。针对这样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必要实施开展系统的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

鼓励大三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大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对自己的将来作出决策的能力。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社团活动、形形的兼职和将来职业选择结合起来,把初定的职业目标一一尝试。生涯规划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的过程,通过大二的团体辅导培训,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生涯规划的方法,他们可以利用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社区援助、志愿者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对自己的生涯目标进行再修正。同时辅以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演讲训练等团体辅导提高其综合素质。

大四学生进行实时就业指导。到了大四,大学生的发展已基本定型,主要根据择业期的特点和困惑,进行政策、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比如聘请名家讲座、角色扮演、模拟面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光盘学习、视频培训、商务礼仪、简历制作以及进行就业观培训,向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宣传就业政策、帮助联系实习岗位等等。

将以上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干预体系,让大学生在四年的时间里都能有清晰的发展目标,能有效预防丧失学习动力、找不到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对未来困惑迷茫等问题,促进其自我同一性发展,保持人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张添洲:生涯发展与规划[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

[3] 张日:自我同一性一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1 自我同一性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1.1 Erikson的重要理论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Erikson最早提出的。他在《童年与社会》中正式提出并使用自我同一性概念,并在《同一性:青少年和危机》中对此进行了系统介绍。Erikson在其理论中把精神分析中的生物本能的动力学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更强调社会因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他认为青少年时期首要的心理社会任务就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青少年必须通过积极的探求和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作为一种发展结构,是一个多元性的概念。他对同一性概念的解释有四个基本的意义:个别性、一致性和连续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社会凝聚力。Erikson(1958,1963,1968)在对自我同一性的讨论中,明确地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和动力功能,它能提供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主观一致感和连续感,提供组织和整合不同行为的框架,为社会比较提供基础,给个体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以及生活的方向、目的和意义。但是他也提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自我同一性概念以强调不同的问题。因此,该概念内涵宽泛并且被广泛使用,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概念。

1.2 加藤厚的定义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厚(1983)将同一性的地位划分为以下六个方面: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积极的延缓、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的中间地位。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假设

针对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处于不同同一性地位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3)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所处的同一性地位、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2 研究方法

采用标准化量表测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样本测量过程中,将研究涉及的三个量表装订成册并制作好答题卡,由研究者本人到样本所在各院校按班级进行施测。测试时,主试出示统一的指导语,先要求被试在问卷上写明学校、年级、专业、性别、家庭背景等相关信息,在确定被试明确作答方式后才开始正式施测。测验不限时,被试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能够完成。

2.3 研究对象

从云南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和师大文理学院随机抽取年龄范围在18~23岁的大一到大四的学生600人进行调查,其中男性248人,女性329人,剔除调查问卷中有大量数据缺失或者明显没有真实回答问卷的样本后,得有效问卷为577份,占调查样本的96.2%。

2.4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用量表为:加藤厚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12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36题)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28题),共计76题。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由加藤厚于1983年编制,并由张日昇教授于1989年修订。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由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等人在对大学生围绕“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为中心的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参考Erikson对同一性问题的经典论述及同一性缺失临床症状的描述(Akhtar,1984)编制而成。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编制,共有28道题目。

2.5 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测量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统一处理。

3 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3.1 性别独立样本差异比较

从表3.1可以看出,高校男女大学生在现在、过去和将来三个时间维度的自我同一性投入、自我同一性状态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男女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个体间的差异可能要大于性别差异。

表3.1 性别独立样本差异比较

3.2 高低年级独立样本差异比较

研究被试为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为了便于研究,将大一、大二学生归为低年级,大三、大四学生归为高年级。归并后低年级人数为377人,高年级人数为200人。从表4.2可以看出,高低年级在现在、过去和将来三个时间维度的自我同一性投入、自我同一性状态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P值为0.013

表3.2 高低年级独立样本差异比较

3.3 高低年级同一性地位对比

从图3.3可以看出,高低年级的同一性地位分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其分布趋势都是同一性扩散最多,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再次是积极延缓。相比较而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处于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和权威接纳地位的人数在减少,有逐渐趋向同一性形成的趋势。

图3.3 高低年级自我同一性地位对比

1—同一性形成;2—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3—权威接纳;4—积极延缓;5—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6—同一性扩散

3.4 加藤厚同一性地位分布

从表3.4可以看出,大学生同一性地位人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同一性扩散地位、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中间地位和积极延缓地位,人数比例依次是51.6%、20.8%和13.5%。而真正达到同一性形成地位的只占5.0%。这说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本研究所得大学生同一性地位分布与张日昇在中国大学生中所作的结果是相近的(张日异,2000)。图3.4为本研究样本大学生同一性地位分布直观图。

表3.4 加藤厚同一性地位分布表

图3.4 加藤厚同一性地位分布

1—同一性形成;2—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3—权威接纳;4—积极延缓;5—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6—同一性扩散

3.5 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及显著性

从表3.5可以看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间维度的自我同一性投入、自我同一性以及人际关系之间两两相关的多数达到显著。可以看出,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是密切相关的,证实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表3.5 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及显著性

*表示该相关系数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该相关系数在0.01的水平上非常显著

3.6 同一性地位与人际关系LSD法多重比较

从表3.6可以看出,在人际关系层面,自我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以及两者之间的地位、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以及两者之间的地位这六个维度,都在.05水平上差异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且前四个阶段与后两个阶段之间,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也说明了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的大学生与处于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以及两者之间地位、积极延缓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的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状态,表现出与其他地位水平的同学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此处只列出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的比较项。

表3.6 同一性地位间LSD法多重比较

*表示该相关系数在0.05水平上显著

1—同一性形成;2—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3—权威接纳;4—积极延缓;5—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6—同一性扩散

4 讨论分析与建议

4.1 性别独立样本差异比较

经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之前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样的。虽然从理论上来说,Erikson刚开始提出同一性概念具有“男性偏向”的特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处于当代社会的大学生,他们的性别角色差异显现逐渐缩小的趋势,男女性分工已逐步趋于模糊化,社会对他们有了同等的期望和要求。特别是当今的女性,已经有别于过去,在社会上承担着和男性同等重要的工作任务和社会责任,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工作胜任方面超过了男性,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以及女性在工作中角色地位的改变,她们有了愈发明确和清晰的自我定位和人生追求。因此,两性在自我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差异势必会逐渐减小,而个体间的差异可能要大于性别差异。

4.2 高低年级独立样本差异比较及同一性地位对比

经研究发现,高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出高低年级的同一性地位分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整体上没有出现统计学上所说的显著性差异,但是比较而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处于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和权威接纳地位的人数在减少,有逐渐向同一性形成的趋势,说明高低年级还是存在发展差异的。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发展过程,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并不是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决定因素。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虽然是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但它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且有可能是迂回的过程,会贯穿人的一生,这与埃里克森的理论也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在人际关系方面,呈现出高年级大学生优于低年级大学生的明显趋势,这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在逐渐纠正各种对自己不正确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偏差,人际交往经验得到不断积累,提高了人际交往技巧和个人交往品质,逐步适应社会的结果。

4.3 加藤厚同一性地位分布

经研究发现,大学生同一性地位人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同一性扩散地位、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中间地位、积极延缓地位,人数比例依次是51.6%、20.8%、13.5%。而真正达到同一性形成地位的只占5.0%。这说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他们普遍缺乏对过去生活的危机感,对现在的投入较少,对将来投入愿望不积极,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有13.5%的大学生处于积极延缓的地位,他们意识到自身的缺失,正在积极探索自身,反思在过去生活中经历的危机,对现在积极把握,对将来抱有希望。有5.5%的学生处于权威接纳地位,他们看似形成了自我同一性,但实际上在确立同一性的过程中他们可能更多的是依赖父母或老师等权威人物的意愿,而缺乏独立的自我探索,无法自主的选择发展道路。

4.4 同一性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及LSD法多重比较

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有显著的相关性,证实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这是因为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的个体,愿意积极探索自我,满意自我现状,表现出高水平的自我发展和自信,有利于建立稳定满意的人际关系;反之,大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会限制或促进同一性的发展,在稳定满意的人际关系中,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界限清晰,有良好的人际互动体验,有利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而在人际关系中困扰较大的个体会更多的体验到挫折、自我否定、不自信等不良的自我体验,这些将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产生阻碍或限制的作用。

研究发现:处于不同同一性地位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有显著有的差异,尤其是处于同一性扩散、自我同一性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更显著。这是因为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的大学生对现在的自我投入水平不低于同一性扩散地位者,其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也不高于处于积极的延缓地位者,他们体验到的人际关系困扰是最突出的。而处于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同一性扩散地位的大学生还无法确定或限定自我定义,很难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要么拒绝与他人交往,要么被他人所孤立,势必会影响到人际交往,更容易形成人际关系的困扰。其中,处于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的大学生相较同一性扩散地位大学生对现在自我投入的水平高些,但比积极延缓者对将来投入的愿望低些,说明他们处于一个矛盾状态,更关注现在,但对未来却很迷茫,比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更容易体验到人际关系的困扰。

4.5 建议

4.5.1 大学生应积极地自我探索,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应该正视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忽略或遗忘,对现在积极投入和把握,对未来有主动探索的意愿,不断修正不正确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认识上的偏差,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努力促进自我同一性的良好发展。

4.5.2 重视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教师可通过开展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主题活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大学生应该去除“理想化”形象,要知道人无完人,学会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和别人,建立合理的人生信念。除此以外,大学生还应该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

4.5.3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发展源于生物性和社会性需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人格品质的培养脱离不了社会需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大学生建立同一性,克服同一性危机,就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处世技能;并通过一些团学活动的开展和实习见习的机会,让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纠正对社会认知的偏差,引导其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通过内外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大学生自我认识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4.5.4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我国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容易被教育工作者忽视,也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其实,大学生的很多所谓的思想和道德问题都是源于“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我们在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促进大学生同一性的良好发展。随着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心理科学进展,2003(2):227-234

[2]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Marcia J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6(3)

[5]陈香,张日昇.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16(4):64-71

[6]王树青,朱新筱,张粤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

[7][美]David.R.Sheffe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8]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5)

第7篇

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伴随着人际交往过程而发生变化,是人与人在相互接触、交往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任何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从人与人的相互认识开始,以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为关系好坏的评判标准,以不同的行为表现为关系好坏的重要标志。

1.1作息习惯不同作息习惯不同是大学生宿舍出现人际关系摩擦的最主要方面。有的同学习惯早睡早起,有的同学习惯晚睡晚起。深夜不睡的同学就聊天、上网、玩游戏、看电影或者开台灯看书,有的同学晚上外出回来洗漱动静太大,影响了早睡同学的睡眠,早睡的同学自然心里有怨气。早起的同学起床后动静太大,吵醒了晚起的同学,这些同学也不满。中午的时候,有的同学要洗衣服,收拾东西,这些都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日积月累,矛盾就从这些生活小细节中产生。在工作中就经常碰到有学生要求调换宿舍,问起原因,就是作息习惯不同,没有休息好,自然影响到精神状态,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1.2性格差异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遇到同一件事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一笑而过,有的人却耿耿于怀。有的人天性乐观开朗外向,有的人随和宽容,有的人内向腼腆,有的人敏感多疑,有的人个性张扬、性格跋扈。正是因为这种性格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世界才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正是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紧张。有的同学不拘小节,从外面冲进来抓起别人的水杯就喝、不洗手就从别人碗里抓东西吃,或者没经过舍友同意就随便使用别人的东西,更如毛巾、指甲刀之类的私人用品,讲究卫生的舍友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能接受;有的同学心直口快,想到什么说什么,也不是针对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但是如果碰到敏感多疑的人往往会认为别人是对他有所针对的;有的同学自私自利,凡事只为自己考虑,从不关心他人,这样的人同学自然无法和他人和谐相处。

1.3家庭背景不同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高校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纷纷扩招,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上大学、圆大学梦,这也正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家庭的同学聚在一起,成为舍友。这些同学中有的来自东部沿海城市,有的来自西北内陆地区,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家庭贫困。有的同学刚来上学就带了电脑,甚至是笔记本电脑,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这也许很平常,但对于来自西北内陆偏远山区的学生来说,别说笔记本电脑了,可能普通的台式电脑他们都只在教科书上见过。来自城市的学生因为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和话题,部分同学讲吃讲用讲名牌,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往往比较节俭,在很多方面找不到共同话题,且因价值观消费观不同,在心理上也难以找到契合点,久而久之,宿舍就分了派别,要么互不理睬,要么针锋相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更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上更踏实、刻苦,往往基本功较为扎实,生活上自理能力强;来自城市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知识面更开阔,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如果能彼此互为借鉴、互相帮助、互相看到对方的优点,就能和谐相处。

2推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良性发展的对策

认为,人类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人际交往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活动,能够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规范要求相适应;能够促进个体间的信息沟通,通过广泛的交往,彼此交流,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开阔视野,增长学识;能够促进个体的自我认识,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和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自己恰当的社会位置,选择更为恰当的行为方式;能够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因为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在正常的交往关系中,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了安全感,形成良好的心境,保持身心健康。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经历。只有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加强道德素养、丰富社交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才能促进宿舍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2.1学生角度

2.1.1提高自身素质,懂得尊重他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有明显维护自己尊严的倾向,当自己成功时就说自己能力好,失败时就解释为运气差,这就是为了维护尊严。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价值往往来自于别人的评价,别人的肯定让人们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别人的否定让人们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逃避或远离那些给予负面评价的人。根据这个原则,在交往中,肯定他人、接受他人,让他人觉得有价值、有尊严,交往则能顺利进行。反之,在交往中否定他人,让他人产生自尊受损的感受,就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也会受到破坏。当然,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并不意味着处处讨好他人、曲意逢迎,而是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良好沟通,同样也赢得他人的尊重。大学生宿舍由于空间小且长时间生活在一起,难免会知道一些彼此的隐私,切不可将他人的隐私随意散布,在交往中要注意态度、说话方式,不乱拿他人的隐私开玩笑,不给同学取绰号,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不损害他人名誉,尊重他人的选择,维护他人的尊严,珍惜他人的给予。

2.1.2平等交往,诚实守信交往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平等是指交往双方在态度上的平等。交往过程中,如果有一方始终高高在上,对他人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就会被孤立。大学生年轻气盛富有个性,看待事物的观点由于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遇到问题喜好争论,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并不是每个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全面的,要懂得取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坚持平等交往的原则,不因自己某些方面的优势就趾高气昂,对别人嗤之以鼻,也不因自己某些方面的劣势就觉得低人一等,对别人曲意逢迎。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个人而言,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诚信是繁荣昌盛的根本。一个人一旦失去信誉,就将被社会淘汰;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信誉,就将走向灭亡。因此,人际交往中无论如何讲究技巧,诚实守信才是最持久最根本的做人处世之道,以诚待人、信任他人、不猜忌、不设防,才能和谐相处。

2.1.3宽容待人,主动沟通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与生俱来的,宽容需要博大的胸怀和气度。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是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大学生的气度就是国家的气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水平。狭隘的人自以为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宽容则是一种自信、一种成熟,能够正确看待和接受他人的错误、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大学生宿舍交往中难免有所摩擦,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学会容忍别人犯错误,容许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容许不同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看法。在希望别人接纳和容纳自己、承认自己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学会接纳和容忍别人、承认别人的价值,给别人留有余地,也是给自己选择了退路。交往是从陌生开始的,主动表达了交往的愿望,也给交往创造了机会。在人际交往中,主动并不代表低人一等,而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交往中对他人主动示好、礼貌待人、低调处世,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在遇到人际冲突、矛盾摩擦时,能够主动沟通、注意说话的方式技巧则更容易化解矛盾。大学生都是青年人,年轻气盛,宿舍生活中难免会因为生活习惯、价值观等不同有所摩擦,如果一味回避,只会让隔阂越来越大,心平气和、积极面对问题、及时主动地沟通,则更容易解决问题。

2.2学校角度

2.2.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宿舍氛围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需调整好交际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首先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当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心理专业老师的帮助。其次,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耐心倾听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包袱。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打成一片,更容易发现学生宿舍中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对有问题的学生,辅导员要对其深入了解,进行追踪指导,在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请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来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多渠道多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使之能够和舍友、同学和谐相处。再次,学校要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针对一些学生由于交际能力有限而导致的问题和困惑,可开设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也可邀请专家前来开展培训讲座,对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提高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2.2.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和谐宿舍氛围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通过活动,团结协作,加强同学间的联系,增强友谊。现在很多高校每年都会举办宿舍文化艺术节,有宿舍装饰大赛、舍歌大赛等内容。要通过宿舍装饰大赛,使同学们把宿舍布置得温馨舒适,既美化生活环境,又能在共同的荣誉感中使友情得到升华;舍歌大赛,宿舍同学在一起出谋划策,有的当主唱,有的当伴舞。在这些活动中,之前的小矛盾往往能得到化解,全体宿舍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宿舍生活情境模拟表演大赛,要通过模拟宿舍生活,发生矛盾——及时沟通——解决矛盾,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珍惜同学情谊。

3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情绪智力因素;英语教育;课堂教学

情绪智力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情绪智力》一书中阐述了他的研究结果:67%的胜任特征与情绪智力(EI)相关,情绪智力因素即自知、自控、自励、共情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人的影响往往比智商更为重要。对此,我们就情绪智力因素在英语教育中的运用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在英语教育中善于运用情绪智力因素可优化课堂教学,使英语学习者爱上英语,享受学习,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挖掘学习潜能;反之则会影响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教学改革的深化。

一、调研的活动情况

当今,情绪智力因素在英语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和教师却常常忽视和弱化这些因素,只专注于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为此,我们五位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组成了调研小组,对在校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就情绪智力因素在英语教育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于2014年5月20日至26日通过网络形式展开,共收到153份样本。经过汇总统计,制作柱状图和饼状图等统计图,然后进行交叉分析,最后提炼出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这些问题,我们又陆续走访了一些学生,从而形成了具体的改进策略。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一)自知培养较为普遍

“自知”被定义为能准确地识别、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能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能归结情绪产生的原因的能力。[1]为了了解自知的培养在英语教育中的现状,问卷中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二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三是教师对于学生自知的培养。调查结果显示,69.88%的英语教师会给学生较多用英语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说明大部分的英语教师都注重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之成正相关的是,71.68%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61.45%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了解自我,能进行更准确的自我评价。可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认识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自知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仍有三成的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自知能力的重要性,这也导致部分学生迫于外界压力而学习英语,自我意识的培养方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自控耐受力差

“自控”即妥善地管理自身情绪,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这种对于自己情绪的管理,进一步则体现为对于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管理,是否能够明确目标和合理规划。问卷中就此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询问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掌握了恰当的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所规划;二是通过询问学生有关教师管理自己情绪方面的问题,调查教师的自我管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5.18%的教师在遇到学生顶撞的时候能够自我克制,抑制自己的怒火。据学生反映,教师多会以民主、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这表明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具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但是,令人诧异的是,尽管学生已经学习英语多年,有72.29%的学生显示出在英语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特别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上。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学生学英语大多是机械性的背诵、简单的做题。学生学习的大多是投机取巧的高分窍门,仅仅将英语作为一种简单的工具或者让他们在各类考试中取胜的条件,而非扎扎实实地学习这门学科的具体内容,研究语言的内在规律。造成学生学习不得法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教育行政部门对英语教育仍然缺乏清晰的认识,一些地方部门“拍脑门”乱决策,比如有的地方取消听力,有的地方增加听力比重,有时又说要削弱英语的地位,过一阵子又重视“外语热”。频繁的改革不免让教师、家长、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三)自励十分欠缺

“自励”是利用情绪信息,整顿情绪,增强注意力,调动自己的精力和活力,适应性地确立目标,创造性地实现目标的能力。[2]在被问到“是否对学习英语很有激情,敢于开口说英语,并不畏惧出错和别人的嘲笑?”时,62.65%的学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表明说英语时所犯的错误会直接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使他们的积极性降低。同时,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够自信,应挫能力、心理素质还不够强大。不过,超过7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对自己有所促进,教师的鼓励能够帮助自己树立自信,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另有25%的学生反映教师一般不会给予他们鼓励,这显示出部分教师对学生关心不足,缺少与学生沟通交流,这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尽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口号,但英语教育的呆板枯燥形式和应试教育的现状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共情提升空间大

“共情”指能够准确理解他人,能准确表达他人的思想的换位思考能力和习惯。[3]调查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1.你是否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较透彻的了解?2.你能否在与别人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识别对方的情绪,体会说话人的想法呢?3.你的英语老师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还是会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活动?如果教师会选择后者,他通常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学生们大多都有十几年学习英语的经历,但是超过83.13%的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特有文化了解甚少。不少学生至今无法养成英文的思维习惯,在运用英语时仍习惯性地先用中文思维,再把它转化成英文表达出来。这一方面造成了学生思考、表达时不够流畅连贯,另一方面也阻碍学生用最地道的语言进行表达,以致经常出现词句牵强的直译或可笑的“Chinglish”(中式英语)。在被问到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能否识别他人的情绪并体会到说话人的想法的时候,只有51.71%的学生表示他们具备此项能力。当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高考为了应试,而不是为了交际。识别情感、理解情境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和关键,事实却令人担忧。

(五)人际交往基本

和谐人际关系的管理,指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人际关系中的师生关系融洽有助于教师保持愉快的心情,在工作中更具激情和耐性;有助于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吸收和掌握,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就此,我们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有67.47%的教师与学生相处融洽,少数教师和学生关系一般,只有极个别教师与学生关系恶劣。多数教师都会强调学生间的合作,或尝试与他们换位,让学生成为课堂讲授的主人。少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采取“一言堂”式教学。大部分学生也表示,学习英语能够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让他们在管理与他人关系这方面有所受益。

三、在英语教育中调动情绪智力因素的策略

(一)以自知激发学习动机

英语教学的核心不是仅仅教学生认识几个英语单词,或增加多少阅读技巧,而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意识和利用英语认识世界并增强自我的热望。如果学生具有较强的自知能力,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就会明白自己学习英语的动机和意义,显示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优化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为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全面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善于将自我评价内化,积极提升自我,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相结合,也就是将为自身获取知识和能力与获取外部表扬和赏识相结合;应当引导学生将近期的成长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考虑;应当引导学生将综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相结合,既要激发他们对英语国家的人民和文化的兴趣,又要让他们思考学习英语的实际目的。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树立较强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注重他们自己的反省和总结。比如说,在课堂上除了讲述正确的语言知识还要鼓励学习对某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可能并不存在什么正确答案,但是却可以让学生们更了解自己,也能不断地让他们有机会锤炼思维。

(二)以自控提高执行力

自控能避免学生学习缺乏目的性,盲目地学习。在教学上,教师要制订教学计划,按照英语学科的规律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应从细节抓起,从每一个小的练习和作业下手,对每个音、每个词、每句话都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严格要求自己的自控能力。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否符合英语学习的要求,并及时指导,以此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教英文词汇时,除了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引入词汇联想记忆、字词归类记忆、词汇对比记忆、图形记忆、构词法学习、词不离句法,并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他们的优劣,并结合教学要求帮助他们确立学习目标,量身定做学习计划。教师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并着力提高学生的自控力,锻炼学生对计划的执行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并且要创设反馈的氛围和机会,让他们学会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利用各方面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注意自控与外控、互控相结合。例如,学生刚学习英语的时候对一切感到很新奇,但却不知道从何学起,此时学习以教师的外控,即教师的指导为主;但随着学生学习技能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外控应逐渐转变为学生的内控和伙伴间的互控相结合,再逐步发展成以内控为主。二是注意无意识与有意识相结合。这与自控与外控的关系有着相似的道理。三是注意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先引导学生针对英语学习的语音、词汇、句子和对话等部分内容进行自我观察、分析、判断和监控,再慢慢扩展到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交际能力和智力发展等领域,进而迁移到其他学科和素质的培养中去。

(三)以自励催人奋进激励学习兴趣

在古今中外都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揭示了学习发展的三个阶段:知学、好学、乐学。据林格伦的调查结果表明,兴趣比智力对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影响更大。确实,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英语是一门让中国人感到陌生的第二语言。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那么学生就无法以一种轻松的状态学习英语,教学自然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能促进他们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才能,激发自身潜力。激发学习兴趣,自知是基础,在自知的前提下践行,需要不断的自励才能坚持不懈,逐渐提高。经常性的自我鼓励能够增强自信心,它不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更是一种自我肯定,能够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应挫能力和心理素质,这对于外语学习者有着深远的正面影响。因为学习英语难免犯错,难免遭遇挫折,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能够防范他们因为别人的嘲笑感到自卑,打消学习热情。当学生取得进步或成功时,要求学生用英语对自己说:Wonderful!Supper!这种自我奖励能强化他们的自尊心,形成成功———自励———自信之间的良性循环,把成功变成志趣,实现技能的迁移,形成推动他们自觉前进的意志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会他们放松并持之以恒: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一次失误或失败天不会塌下来,只要我肯努力,我就能够取得进步。学会了冷静、执着,就能使我变得独立、坚韧。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化被动因素为主动因素,这样才能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我,迎接新的挑战。

(四)以共情锻炼英语思维能力

情境是人们言语交际活动的一切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总和,是英语使用的环境,也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唯有提高英语学习者在情境中的共情能力,让学生自由交际才能够发挥语言的最本质功能。语言的运用是双向的,而不是单方面的,也就是说学习英语不仅是“输入”的过程,也是“输出”的过程。英语教学的核心是提高以共情能力为基础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社会语言情境是解释语言意义的本质因素,语言只有在一定环境中才能够被正确理解和表达。语言情境(语境)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狭义的语境是指语篇的上下文,而广义的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广阔社会背景。理解语篇的上下文有助于英语学习者识别作者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作者的意图,更顺畅地交流。当前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共情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特有文化了解甚少,不少学生至今无法养成英文的思维习惯。二是学生仍然缺乏在交际中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三是我国的英语教育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高考为了应试,而不是为了交际。就此,教学中有几个方面需要改进。第一,教师选取给学生的学习材料都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应该反映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在教学中要渗透民族的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和优良氛围,并鼓励学生在头脑内部设置语言环境。教师所创造的环境包括学习英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教学的设施、场地布置等。例如,教师可以在室内设置英语墙报、英文标语、英语画刊等,在室外开办“英语角”,强化对各种物品的英语名称的识记,以此强化学生对于英语情境的理解;所谓软环境的设置,则要求教师多开展英语活动,创立贴近生活、符合实际的会话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训练他们认识、理解他人情绪。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教英语,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锻炼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并注意防范母语知识迁移的负作用。

第三,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避免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语法知识,布置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坚决反对哑巴式英语教学。

(五)以人际交往形成带来心灵默契

良好的人际交往状况在教育中还表现为学生间关系融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集体是教育的工具。”融洽的同学关系能够使学生互相帮助、支持、关爱、理解与信任,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融洽的同学关系不仅能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能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帮助他们发展终身受用的社会交往技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应当张弛有度、以理服人,还可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教师还应该以平等、尊重、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教师要关注学生间的相处情况,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适当通过集体活动来调动大家。尤其要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重视小组合作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开展小组合作,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互相配合与协调,也能避免自己独自一人闭门造车式的学习。人际交往能开拓学生的心胸,开拓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2]丹尼尔•戈尔曼.情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4-46.

[3]丹尼尔•沙博,米歇尔•沙博.情绪教育法———将情商应用于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