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5 15:02: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辐射防护培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基本情况
医院,是一所于年9月建立的由个人筹资48万元合伙经营的综合性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位于城大道号,现有业务用房平方米,职工人,设置病床张。
放射科设置于医院综合业务楼二楼右侧,从事放射工作用房三间,共计70平方米,分别设有照射诊断室(40平方米)、工作人员操作室和值班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医师1人,主管技师1,技士2人;主要设备和设施有:北京万东frk302-1·200ma·光诊断机1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cr1台,阅片灯箱1个,微机1台、打印机1台。
二、防护设施
(一)环境安全防护:照射室墙壁屏蔽厚度为30厘米钡沙砖混墙。辐射监测点三个,分别是放射操作人员观察窗、病人出入门和操作人员出入门。放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20080020的铅玻璃,病人出入门为50毫米不锈钢铅门,放射操作人员出入门为木铅门。
(二)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1件、大号铅围脖1条、大号铅手套1双、中号铅眼镜1架。
(三)辐射监测设备:oslnlight个人胸章剂量计5个、辐射监测仪1台。
三、管理措施
(一)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主任和工作人员、同志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二)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科线机操作规则》、《北京万东专用透视机操作规程及维护措施》、《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辐射防护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科事件报告制度》、《放射科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放射科岗位责任制》、《放射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放射科应急控制和保障措施》等。
(三)应急处置。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放射事故,确保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事故和紧急情况造成的影响,避免事故蔓延和扩大,维护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制定了《发生放射线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院长同志为组长、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可能发生事故应急处理的职责、组织指挥、工作程序等。
四、日常管理。
1.为增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放射工作人员采取了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培训,并承诺我院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参加省、市环保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培训。
2.定期监测辐射防护效果和检定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正常运行。2010年6月德阳市同佳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了“医用光机周围环境-γ辐射课题率监测”,2010年7月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对“x、γ环境水平剂量率仪”进行检定合格,分别报告了监测结果和检定结果,出具了监测报告和检定证书。
3.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是上岗前健康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二是工作人员上岗必须佩戴个人胸章剂量计,并定期由蓝道尔个人剂量监测室进行检测。
4.环境监测,购置安装辐射监测仪,建立日常监测台帐。
在核能与辐射技术应用大省广东,全省唯一一家从事辐射防护的社团组织――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宣告成立!
“秉承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宗旨,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平台的作用,为促进广东辐射行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这是国家核安全局在协会成立之际发来的贺词,更是对协会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
两年来,协会栉风沐雨,铿锵前行,努力推动广东辐射行业健康发展。一个个重要节点、一项项创新举措,见证了协会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的历程……
做好三个服务
2013年6月20~28日,蓝天下的阳江市区与东平镇格外美丽,由协会承办的“核电安全与核应急科普宣传”正在热烈举行。
6个月后,阳江核电站1号机组将在这里装料运行。这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我国首个投入运行的新核电站,业内期待,社会关注。
生动活泼的展板、图文并茂的手册、深入浅出的解说,让当地居民对核电安全与核应急常识有了更多了解,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核安全氛围。当年底,阳江核电站1号机组顺利并网发电,成为中国广核集团继大亚湾核电基地之后在广东省内第二个实现并网发电的核电基地。
11月9日,由协会组织的又一场专家与市民有关“电磁辐射”的圆桌对话,在广州天河区柯木i村社区会所“温和”进行。
与“核恐惧”一样,因为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信息交流,不少人对变电站、通讯基站的辐射,也是谈“辐”色变。然而,第三方的组织、专家权威的讲解、现场仪器的检测,使得原本“水火难容”的交流得以融洽进行,居民心头的疑虑和抵触情绪被打消,推动这些基础设施有序建设。
2013年底,一封来自海外的“求助”邮件引起协会关注。中国石油测井-阿特拉斯合作服务公司给协会发来邮件,反映该公司因所处区域重新规划公司需要搬迁,放射源无处存放,请求协会帮助寻找源库。协会积极出面,多方联系,最终帮助该公司解决了这个难题。
“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为行业服务。”两年来,协会准确定位,以社团组织的特殊身份和特殊作用,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推进广东辐射行业健康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为政府服务,当好推进辐射工作健康发展的参谋。广东是废旧金属回收熔炼大省。如何防止放射性超标金属制品流入社会,避免威胁辐射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受省环保厅委托,协会毅然承担了全省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摸查这一全新领域工作。数月来,相关人员辗转12市进行现场调查,收集相关情况,编制技术指引,组织宣传培训,为今后落实这些企业辐射安全监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省环保厅科研经费资助下,协会开展了“广东省环境水中氚调查及电解浓集装置研制”项目,为全省氚的监测防护、核电生产对环境氚影响的评价以及相关环境管理方案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此外,积极承担全省初级辐射安全培训工作,以及全省辐射建设项目技术评估和技术审核等相关技术服务。
――为社会服务,当好公众维护辐射环境权益的守护人。除举办多场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之外,在不到两年的的时间里,协会先后制作了《电磁辐射科普知识》视频、编印了《科学认识核电》、《科学认识移动基站》、《科学认识输变电》、《核电安全与核应急》、《绿色能量 绿色电网》科普宣传系列手册,出版了《医用辐射防护》、《工业辐射防护》、《日常生活辐射防护》辐射防护丛书,深受业内人士和市民的普遍欢迎。其中,三本辐射防护丛书兼具知识性、实用性、权威性等特点,既可以作为相关行业工作者的指导教材,也可以作为普通公众的辐射防护百科辞典。
协会网站“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和协会会刊《广东辐射防护》杂志,更是成为辐射行业与广大公众交流的有效渠道和平台。协会网站访问、点击量已超百万,超过一半的内容被百度、谷歌等搜索收录。协会会刊不仅得到了行业领导、专家的认可,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并赢得广东省新闻出版局领导赞誉“精美、精准、精彩”。
――为行业服务,当好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协会先后出台了两批为会员服务的规章条例,包括解答相关咨询、提供辐射防护技术交流平台、提供辐射防护用品信息、提供科研课题服务、提供辐射标识牌服务、提供核技术应用单位年审咨询、为核医学用房设计提供指导等。
其中,协会承担中移动东莞分公司委托的《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该课题申请四项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室内覆盖基站电磁辐射分析报告》则为广东移动公司申请室内覆盖基站的豁免审批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3年8月28日,广东省首届辐射安全与防护学术交流会在广州举行。这是一次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的辐射行业交流盛会,来自省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相关人员共140多人参加了会议。精心的组织、专业的水准、热烈的交流、愉快的氛围,让与会行业人士有了更多“家”的感觉。
引领行业自律
“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强化辐射安全无小事和安全责任以我为主的观念。”
“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处理辐射纠纷和群众投诉,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合法权益。”
“做好工作人员辐射防护,落实个人剂量监测和建档。”
……
2012年6月1日,一份自律公约在广东辐射行业企业引发热议。这是协会成立后对外发出的第一份函件,从此广大辐射企业管理与发展又多了一处来自专业性社团组织的指导和服务。
广东是核能与辐射技术应用的大省,也是铀矿、伴生矿开采与冶炼的大省,全省核与辐射技术利用单位超过三千家,涉及158个行业;在用放射源超过全国总量的10%以上;移动通信、电网规模和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均位居国内前列;在役核电装机容量占全国一半,预计到2020年,核电发电量将达到2400万千瓦以上。
在广大企业期盼中,协会应运而生,从此广东核与辐射技术应用单位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短短两年间,协会会员由成立之初的170家增至目前的280家,遍及省内各行业,涉及辐射安全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作为政府、行业和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广大辐射防护专业人员学术业务交流的家园,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以会员单位为基础,引导企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也成为协会神圣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担当。
2013年11月28日,为加强行业自律,保障辐射安全,协会向各会员单位发出关于开展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工作的倡议书,并为各单位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会员单位积极响应,通过检查、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自身管理和全省辐射行业环境管理工作水平。
2014年5月20日,协会又针对工业类、医疗机构类、电磁类等会员单位,分别开展了创建“广东省辐射安全与防护示范单位”、“广东省医用辐射安全放心示范单位”、“广东省绿色电磁示范单位”活动。创建活动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按照“协会提倡、自愿参与,协会考核、专家评审,公示与授牌,动态管理”的方法与程序,打造一批辐射安全与防护示范单位,提升示范单位的良好形象和影响力,增强企业品牌效应与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引领行业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提升辐射防护水平,让政府、社会和公众放心。
提升服务能力
2013年11月25日,为满足深圳地区广大会员更贴身、更便捷服务的需要,协会在成立不到两年后即在深圳挂牌成立了办事处。
2014年5月24日,协会的建设与发展又迎来了一个大喜日子。协会医学辐射防护专业委员会成立,为全省核医学界提供更专业、更细致的服务。
“创全国之先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潘自强对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于加强医院辐射防护工作产生的积极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具有成本小、效果好的特点,是真正关心群众身体健康的公益事业。”
从更贴身、更便捷到更专业、更细致的服务,这是两年来协会快速发展、日益壮大的标志,也是两年来协会强身健体、提升能力的彰显。
做好服务需要有一支得力的战斗队伍。目前,协会已组建了一支20人的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专职工作队伍,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大专学历15人,设立了综合部、科技部、咨询部、培训部、科宣部等五个部门。组建了阵容庞大、门类齐全的协会专家库,五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流专家,为各项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做好服务需要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协会依照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要求,制定了一个《章程》、5项基本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重大活动报告制度、法定代表人述职制度、印章文件管理制度)以及其他有关管理办法,并建立了党支部和工会,实现了以规章制度管人管事的局面。省社会组织管理局领导曾两次亲临协会现场指导,对协会规范、高效运作给予充分肯定。
关键词:X射线检测装置 环境影响评价 辐射防护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046-04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for X-ray Detection Device in an Enterprise
Li Yuan
(Suzhou Nuclear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215004,China)
Abstract:For a company X-ray detection device radiation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calculating the detection device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shield parameters surrounding radiation dose rate, predict the radiation impact in greatest conditions on radiation workers and the public.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X-ray detection device protective equipment fulfil the requirement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 annual effective dos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dose constraint value, enterprise rad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instruction to mee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Key Words:X-ray detect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adiation protection
某企业新增1台X射线检测装置,用于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无损检测。其最大管电压为160 kV,最大管电流为3 mA,主射线方向固定朝向右侧壁。依据相关规定该X射线检测装置在正式运行前须对辐射防护设施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满足相关法规要求。
1 项目概况
1.1 设备概况
新增1台X射线检测装置安置在厂房X-RAY室,其最大管电压为160 kV,最大管电流为3 mA,具体情况见表1。
1.2 周围环境
X-RAY室位于厂房西北侧,厂房共二层,无地下建筑。X-RAY室北侧和西侧均为工具间,南侧为化学实验室,东侧为操作车间,二层为办公区。周围50 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学校和医院等敏感点。
2 评价标准
2.1 人员年受照剂量管理目标
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5 mSv,公众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25 mSv。我们取限值的1/4作为个人剂量约束值,即职业人员5 mSv/a,公众0.25 mSv/a[1]。
2.2 环境剂量率限值
X射线检测装置(铅房)四周、顶部和防护门外30 cm处,检测装置周围公众居留等区域辐射剂量率不超过2.5 μSv/h[2]。
3 工程分析
3.1 设备参数和运行工况
X射线检测装置内置1个X射线发生器,额定管电压为160 kV,额定管电流为3 mA。设备运行时保持功率恒定,出束时管电压达到最大160 kV时,管电流可调0~3 mA。设备正常运行后年开机时间不超过600 h,每周开机时间不超过10 h(每天2 h)。企业配备4名辐射工作人员,实行双班运行,年辐射工作时间按300 h计算。
1 600 mm(宽)×2 100 mm(高);分体式控制台尺寸为1 200 mm(长)×1 200 mm(宽)×1 800 mm(高);X射线主射线方向固定朝向右侧壁。
检测装置的操作台位于铅房一侧,通过电缆与检测装置铅房相连。操作台与铅房距离约1 m(距X射线发生器约1.5 m)。
3.2 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
该项目X射线检测装置属于II类射线装置,非工作状态时不产生X射线,进行检测工作时接通设备高压,发射X射线。
X射线检测装置由铅房(包括铅房内部固定的X射线发生器及影像接受器、连接电缆等)、显示器、控制台等组成,利用金属材料对X射线吸收并成像的原理,采用X射线进行透照,并在设备外部连接的工业电视显示器上观察、分析被检测件的内部缺陷。
3.3 污染源项
该项目检测装置主要污染源为X射线发生器产生的X射线,除此之外还有X射线电离空气产生的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辐射剂量率计算过程中需已知X射线输出量,通过查表得到160 kV管电压工况下主射线方向X射线输出量保守取28.7×6×104 μSv・m2/(mA・h)。同时得到距靶点1 m处X射线管组装体的泄露辐射剂量率为2.5×103 μSv/h[3]。
4 辐射安全与防护
4.1 辐射工作场所分区管理
企业将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以铅房边界作为控制区边界,以X-RAY室建筑边界作为监督区边界,管理措施如下。
控制区边界(铅房)采用门机联锁装置,设备上显著位置设置电离辐射标志,操作台顶部设置工作指示灯,检测期间任何人不能打开铅房防护门及检修门。人员进入检测室工作期间必须佩戴合格的报警仪。
监督区边界加强X-RAY室入口管理,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标志,设置门锁,辐射工作人员经授权许可才能进入,禁止公众进入等管理措施。
企业对于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管理措施是合理可行的,可有效加强辐射安全管理。
4.2 辐射安全场所屏蔽设计方案
X射线检测装置位于独立的X-RAY室内,设备为自屏蔽的铅房结构,设备内部X射线出束方向固定朝向右侧壁(不可调)。铅房前、后侧壁,左侧壁、顶部铅板厚度均为6 mm,右侧壁铅板厚度为8 mm,底部铅板厚度为4 mm。上述厚度的铅板防护结构,能有效屏蔽和降低铅房四周、顶部的辐射水平。
4.3 辐射安全设施描述及评价
门机联锁:X射线检测装置(铅房)正面有1扇防护门,左侧面有一扇检修门,防护门和检修门均与X射线发生器设置门机联锁。防护门、检修门未完全关闭时,铅房内部X射线发生器不能接通高压出束。操作期间误打开防护门或检修门,可以立即实现X射线停止出束。
设备正面醒目位置处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操作台顶部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设备出束期间工作指示灯亮。
设备操作台上安装急停开关。发生紧急状况时,按下急停开关,立即终止X射线出束。急停开关使用后,需复位后方可进行下一次检测工作。
X射线检测装置上述辐射安全设计,符合《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中有关安全联锁、工作指示灯、警示标志、急停开关等安全设施的要求。
5 环境影响分析
5.1 环境影响评价思路
该项目X射线检测装置额定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160 kV和3 mA。对该新增的1台X射线检测装置进行理论计算。计算选取X射线检测装置最大工况条件(电压160 kV,电流3 mA)进行辐射环境水平和人员受照剂量的理论预测。
该项目检测装置射线方向固定朝向右侧壁,该方向作为主射线考虑,设备铅房(正面)前部、后侧壁、顶部和底部考虑泄露辐射及散射辐射防护,左侧壁考虑泄露辐射防护。
5.2 环境辐射水平预测
对各点位分别计算有用线束、散射辐射、泄露辐射可知,X射线检测装置在最大工况下运行,检测装置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在2×10-4~0.351 μSv/h之间,满足《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中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2.5 μSv/h要求。具体计算点位示意图及计算结果见图1和表2。
5.3 人员受照剂量预测评价
评价中所用的辐射剂量率数据,是依据该项目X射线检测装置最大工况下,X射线检测装置周围30 cm处辐射水平预测值。
估算模式:P=D×T×W×10-3,式中,P为年受照剂量,mSv/a;D为辐射剂量率,μSv/h;T为居留因子,无量纲;W为年受照时间,h。
估算结果表明X射线检测装置运行后,预计职业人员年最大受照剂量为0.026 mSv/a,公众年最大受照剂量为0.009 mSv/a,均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对个人年有效受照剂量(职业人员20 mSv/a,公众1 mSv/a)的要求,并低于该项目剂量约束值:职业人员5 mSv/a,公众0.25 mSv/a。具体估算结果见表3。
5.4 其他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X射线装置设备每天累积开机时间不超过2 h,连续开机时间较短,单次检测开机在10 min以内,臭氧和氮氧化物废气产量很小。设备为整体封闭式铅房结构,检测结束后打开防护门,通过检测室自然通风排放,臭氧50 min后自动降解为氧气,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6 辐射安全管理
6.1 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
企业已建立了辐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配备1名专职辐射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环保部门培训后持证上岗,负责企业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企业为该项目1台X射线检测装置配备4名辐射工作人员,双班运行,不兼职其他辐射工作。
6.2 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要健全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设备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检测方案等,并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企业已建立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岗位职责”“维护与安全防护”“人员培训与健康管理”“台账管理”“岗位操作规程”“环境与人员剂量监测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
6.3 个人剂量和环境监测
企业开展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每3个月将个人剂量计收集后统一送有资质的单位检测。企业内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检测报告)统一管理,建立档案,长期保存至离岗30年。
企业每年委托有监测资质的单位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年度监测,定期将监测报告送交环保部门。企业每月用辐射巡检仪对工作场所进行环境自检,保存相关记录。设备出现故障维修后,委托开展环境检测达到国家标准后再次启用。
辐射工作人员每人均配备个人剂量计,工作时随身佩戴。X-RAY室配备2台有效的个人报警仪,当设备剂量率超出限值时,报警仪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紧急措施。
7 结语
企业新增的1台X射线检测装置在最大工况下,按职业人员年受照300 h,公众年受照600 h考虑,职业人员和公众的最大年受照剂量分别为0.026 mSv/a和0.009 mSv/a,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对个人年有效受照剂量(职业人员20 mSv/a,公众1 mSv/a)的要求,并低于个人剂量约束限值(职业人员5 mSv/a,公众0.25 mSv/a)。检测装置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最大为0.351 μSv/h,满足《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中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2.5 μSv/h的要求。因此,在实施了辐射污染防治措施各项要求后,人员受照剂量和环境辐射剂量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角度看,该项目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关键词:源项调查;剂量控制;调查;分析
1 背景
核电站大修期间,现场部分管道表面的剂量率较高,对检修人员的职业照射贡献较大[1]。为了解管道内表面沉积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及其对剂量率的贡献,分析放射性核素的来源,研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现场职业人员的受照辐射剂量,福清核电从101大修(1号机组首次大修)开始进行辐射源项的调查工作。包括两方面:(1)辐射源项测量,使用就地γ源项测量系统,对确定的测量点进行了现场就地γ谱的测量。(2)数据分析,完成现场就地γ谱的谱分析工作,最终确定管道内壁沉积的主要核素的种类、活度及各核素对管道表面剂量率的贡献。
2 测量方法
无损就地辐射源项测量方法是核设施在役期间职业照射源项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现场测量可以获取两类数据:(1)γ谱,即特定测量条件下获得被测管道的γ测量谱;(2)管道表面剂量率。在获得被测管道的几何条件、材质、探测器有关参数等测量条件后,通过γ谱分析、效率刻度、活度计算等过程,可从γ测量谱中分析出管道内表面沉积的核素种类及其累积水平(内表面活度)。
在此基础上,可计算出管道内表面沉积的放射性核素在管道外表面产生的剂量率,从而了解不同放射性核素对工作场所剂量率的贡献。
本次调查分别使用了两套就地γ辐射源项测量系统。一是高纯锗(HPGe)就地γ辐射源项测量系统。二是碲锌镉(CZT)就地γ辐射源项测量系统。
根据被测对象周围空间大小、辐射水平高低选择相应的测量系统。高纯锗就地γ辐射源项测量系统能量分辨率好,探测效率高;碲锌镉就地γ辐射源项测量系统体积小巧,探测效率相对较低,适合高剂量场所。
考虑到现场其他辐射源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故在探测器部分加上准直器/屏蔽体来降低上述影响。对某一具体被测管道,设定探测器相对被测管道的几何位置(距离、高度、测量角度)后,在管道外进行就地辐射测量,获得就地γ测量谱。
3 测量结果及分析
核电厂大修期间,检修人员受照剂量较大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主冷却水、余热排出、化容控制等系统相关区域和设备。福清核电101 大修期间源项调查以这些系统设备为对象确定了21个测量点,分别进行了就地γ辐射源项测量及管道外接触剂量率的测量。
3.1 沉积源项及剂量率贡献
测量结果表明(以下表格内数据仅列相关系统的代表点位),福清101 大修期间,各管道中的Co-58和Cr-51的表面沉积活度较大;从核素剂量率贡献来看,Co-58是剂量率贡献的主要核素(见表1),贡献了大约80%左右。
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压水堆核电厂运行初期,Co-58在管道内表面的沉积活度远大于Co-60的沉积活度,剂量率贡献也主要来源于Co-58。
在主冷却剂系统中,Co-58为主要的沉e核素,其他次要核素有Co-60、Mn-54、Fe-59、Cr-51、Zr-95、Nb-95、Zn-65等核素。主系统其他管道内壁沉积的Co-58表面活度在105~106Bq/cm2量级范围,Co-60和Mn-54的沉积量基本上在103~104Bq/cm2量级。
余排系统中沉积的主要核素有Co-58、Zr-95、Nb-95、Mn-54、Fe-59和Co-60等。该系统中,Co-58沉积的表面活度在104Bq/cm2左右,比主系统沉积活度小一个量级。Co-58在余排连接管中沉积最多、余排泵上游管道中最少;Co-60则正好相反。
化容控制系统管道内壁沉积的主要核素是Co-58。在树脂床后管道、容控箱下游管道和上充泵出口管道中,Fe-59的含量也较多,其他次要核素有Co-60、Cr-51、Zr-95、Nb-95、Mn-54、Zn-65等。此外在树脂床后管道中测到了微量的Sb-124,在床后过滤器下游管道中发现了微量的Ag-110m。化容系统各管道沉积Co-58的表面活度比Co-60要大2个量级左右。
3.2 管道表面接触剂量率计算值与测量值的比较
基于沉积核素表面活度的测量值,可计算出管道中各沉积核素在管道外表面产生的剂量率计算值;在沉积源项现场测量过程中,也获取了管道表面剂量率。对比计算值与测量值,可为辐射源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次101大修源项调查各个测量管道表面接触剂量率计算值与测量值间的相对偏差见图1。从中可看出:除三环路热端(177.06%)、余排泵上游集管(-71.40%)、化容下泄管(-49.17%)、9TEP前贮槽泵上游(64.07%)四个管道的表面剂量率计算值与测量值偏差较大外,其他管道的偏差都在±40%以内。
4 剂量控制建议
核电厂工作人员职业照射的主要来自于大修期间,其中辐射源项(尤其是沉积在管道、设备内的活化腐蚀产物)是形成辐射场的来源。根据核电厂的运行经验,降低剂量的途径主要是:一是降低源项;二是有效的防护最优化措施。降低源项是剂量控制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办法,但技术难点较大。防护最优化措施是通过现场辐射的测量、作业方案优化、剂量预评估、作业现场远程实时监控等手段,降低作业剂量。
(1)可参考美国EPRI的《标准辐射监测程序》建立适合各个核电厂的辐射指数测量方案,开展辐射指数测量工作。
(2)辐射源项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核电系统运行状况、水化学控制、去污等措施的效果,持续开展辐射源项调查与分析,为了能够为下一步的源项减少工作提供足够的基础数据。
(3)对现有的个人和场所剂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的剂量贡献作业种类(如搭建脚手架)和作业场所。并对关键作业进行跟踪调查,在此基础上可采取进一步的辐射防护管理措施。
(4)基于当前的3D模拟、虚拟现实等技术,建立核辐射作业场所的3D剂量模拟平台,具备作业现场条件、作业状态、作业路径的模拟,及作业剂量的快速计算的功能。实现作业培训、作业方案优化设计和剂量的预评估。
(5)建议建立一套核电作业现场辐射防护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将现场作业的视频、声音、剂量率等数据实时传输到辐射防护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作业现场的状态和剂量数据,并根据现场情况适当的调整作业计划,以达到降低集体剂量的目的。
(6)在源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源项控制与减少的工作。为核电厂现场辐射防护,初步提供一套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支持系统,提高现场最优化水平、降低集体剂量。
5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福清101大修期间各被测管道沉积源项,与同类型压水堆核电厂的沉积源项和沉积规律类似。Co-58是全系统中的主要沉积核素,对剂量率的贡献也最大。
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国际上主要的沉积源项管理项目现状,建议如下:
(1)重视并加强系统管道沉积源项数据的积累,为今后的源项降低与剂量控制等辐射防护措施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2)结合核电厂的设备材料参数、水化学数据、剂量率巡测数据、个人剂量数据等,综合分析、评价沉积源项的来源、沉积影响因素以及对职业照射剂量的影响。
(3)建议在停堆氧化运行前后开展沉积源项的测量,可进一步评价氧化运行措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茂春,陈德淦.大亚湾核电站大修中职业照射控制的实践与经验[J].辐射防护,2004,24(3-4).
关键词:γ射线仪表;衰变;辐射剂量;辐射标准;应对
1 化工厂γ射线仪表的概况
化工现场所用的γ射线仪表主要包括γ射线料位计、γ射线密度计、测厚计、核子秤等。γ射线仪表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释放出的γ射线进行测量的仪表,属于含密封源仪表。放射性同位素一般为钴-60(Co-60)或铯-137(Cs-137)。
钴-60会透过β衰变放出能量高达315 keV的高速电子成为镍-60,并放出两束伽马射线,其能量分别为1.17及1.33 MeV,半衰期5.27年[1]。
铯-137大约95%通过贝塔衰变为barium-137m1 (137m1Ba, Ba-137m1),其他约5%直接衰变为稳定的barium-137。 Ba-137m1的半衰期为153秒,并放出伽玛射线(这是铯-137放射源的全部伽玛射线来源)[2], 射线能量为0.662MeV[3]264。铯-137的半衰期为30.17年 [4]。
目前还没有专门介绍化工γ射线仪表辐射知识的相关文献,很多著作教材的内容也都比较笼统而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很多使用者对γ射线仪表的辐射知识一知半解,不知道多大的辐射量、多远的辐射距离是安全的。为了使γ射线仪表的使用者迅速直观地掌握辐射知识,因此有必要对γ射线仪表涉及到的基本辐射知识进行归纳,令使用者能对辐射半衰期及活度、辐射剂量及单位、标准及安全量值、辐射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如何应对化工现场的辐射等各方面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2 衰变、半衰期、活度[3]16-19
在自然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一般都是随机发生的,不可能确切地预测到哪一个原子即将发生衰变,但是如果大量的原子被看作为一个整体,那么衰变过程就遵循明确的统计规律,称为放射性衰变规律,用下式表达:
N=N0e-λT (1)
式中:N0――T=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
T――衰变时间;
λ――衰变常数;
N――经过衰变时间T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
若N是N0的一半,即N= N0/2那么T就是半衰期,因此将上式进行推导,可得出计算半衰期的公式:
T= (2)
活度(用A表示)是指放射性物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个数。活度的单位是贝可[勒尔](Bq),1Bq表示每秒内发生一次衰变。活度的老单位是居里(Ci),1Ci=3.7×1010Bq。
放射性核素的活度与其含有的不稳定核子数成正比,如下式:
A=λN (3)
式中:A――活度;
λ――衰变常数;
N――剩余的原子核数目;
根据式(1),因此活度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A=A0e-λT (4)
3 辐射剂量及其单位的认识
1937年在芝加哥召开的ICRU(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会议确定,X射线的量或剂量的国际单位称作“伦琴”,用符号“R”表示。这次会议把以伦琴为单位的X射线的量称作剂量。这就是“剂量”这一概念的由来。自1962年以来,所谓“剂量”,实际上指的是吸收剂量[5]36。
吸收剂量是当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用来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用“D”表示,SI单位为焦耳每千克(J/kg),单位的专门名称为戈瑞,简称戈,用符号Gy表示。1戈=1焦耳/千克。吸收剂量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的剂量,符号为D(・),SI单位为焦耳/千克/秒,单位专门名称为戈每秒,用符号戈/秒(Gy/s)表示[5]37-38。
照射量是表示X或γ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大小的物理量,用X表示,SI单位为库仑每千克(C/kg),与它暂时并用的专用单位是伦琴(R)。1伦琴=2.58×10-4库仑/千克。照射率(亦称照射量率)是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符号为X(・),SI单位为库仑每千克秒,用符号库仑/千克・秒(C/kg・s)表示[5]47-49。
由于同样剂量的射线在空气中的照射量,被空气吸收的能量,与在肌肉、骨骼组织吸收的能量是不一样的,这由光子能量所决定,根据我们接触到的γ射线(钴-60能量为1.17及1.33 MeV,铯-137能量为0.662MeV),照射量率1伦琴/小时的γ射线在肌肉中的吸收剂量率相当于大约9.5×10-3戈/小时(0.95拉德/小时)[5]50-51。
一般说来,某以吸收剂量产生的生物效应与射线的种类、能量及照射条件有关。即使受相同数量的吸收剂量照射,因射线种类和辐照条件不同,其所致的生物效应无论其严重程度还是其发生的几率皆不相同。为了统一表示各种射线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在辐射防护上,采用了剂量当量的概念。用适当的修正因数对吸收剂量进行加权,使得修正后的吸收剂量能更好地和辐射所引起的有害效应联系起来。定义为:在组织内所关心的一点上的D,Q和N的乘积,公式表示如下:
H=DQN
式中,
H――剂量当量,SI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单位的专门名称为西弗,用符号Sv表示。
1西弗=1焦耳/千克。
D――吸收剂量(戈)。
N――所有其他修正因素的乘积。它反映了吸收剂量的不均匀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等因素。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指定N=1。
Q――品质因数。[5]52
品质因数和射线的种类、能量、受照条件有关,我们只需记住钴-60与铯-137释放出的γ射线品质因数为1即可。
4 天然辐射及其他辐射
在人类生活的周围环境中,无处不在地充满着来自天然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天然源的电离辐射。事实上,即使到了人工辐射源广泛应用的今天,天然辐射源仍然是正常情况下人类所受到辐射照射的主要来源。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所引起的天然辐射源对人类照射有升高。天然照射来自地球上天然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天然源的辐射,后者主要是宇宙射线及其感生放射性[6]51。
5 辐射标准及有效剂量认识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职业照射剂量限值为: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为50mSv;公众照射剂量限值为:年有效剂量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 [7]。此剂量限值同于ICRP60号报告中的规定。
GBZ 125-2009《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中规定,不同使用场所对检测仪表辐射的剂量控制要求如下表[8]:
在γ射线料位计所在场合一般按照“对人员的活动范围不限制”或“在距源容器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的场所剂量当量率要求控制值,考虑到辐射防护的正当性及实际实用性,使用后者较多。
对场所有效剂量可以这样近似计算,若γ射线料位计的使用者在2.5μSv/h剂量当量率的环境下每天工作1小时,以一年为250个工作日,共250小时,年剂量为
2.5μSv/h×250小时=0.625mSv
注:其他剂量当量率环境均可类似计算。但由于衰变的统计涨落,实际工作中某一处并没有固定到某个剂量的当量率,人员所处位置也不是固定在某个剂量当量率的环境下。有效剂量的精确计算还需考虑辐射权重因子、器官或组织的权重因子。
0.625mSv的剂量接近公众年有效剂量1mSv,而每天连续在2.5μSv/h剂量当量率环境下工作1小时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只有职业工作人员可能存在,但也不是每天都如此。职业工作人员若以每年在2.5μSv/h剂量当量率的环境下工作100小时计算,年有效剂量也只有0.25 mSv。当然职业工作人员也有可能在大于25μSv/h剂量当量率的环境下工作,则应严格执行职业照射剂量限值。
6 γ射线与探测器及人体的作用
探测器探测γ射线的原理主要是探测器内部的闪烁体遇到γ射线之后发生光电效应,释放出电子形成电流,电流的变化经过放大、运算,就可以探测闪烁体所在之处的射线量的变化,换算成物料数值显示出来。
电离辐射产生多种类型的生物效应,就放射防护而言,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效应: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主要指因细胞丢失导致的组织或器官功能失常或功能丧失,这些效应由大剂量照射引起,并且对它们来说存在阈剂量。随机性效应包括癌症以及由动物实验结果所推论的遗传疾患的增加,它们可能在受照后很久才显现出来,没有剂量阈值,其发生率与剂量成正比[6]36。
在辐射防护剂量范围内,从几mGy(空气中γ射线产生的剂量当量率数值等同于mSv)至大约几十mGy,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生物效应[6]46。化工现场密封放射源仪表的表面剂量当量率都是μSv/h量级的,有效剂量几乎不可能达到几mGy。化工现场的放射源一般都使用IV、V类源,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62号附件放射源分类规定,IV类源属于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V类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7 如何应对化工核仪表中的辐射
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的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1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对使用IV、V类源的单位,按规定应当配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还应当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并配有安全措施、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操作规程、使用登记制度、应急措施、固废处理方案。
现场工作中,应对γ射线有三条路径:时间、距离、屏蔽,在辐射环境下时间越短有效剂量越少,同样时间下距离越远有效剂量越少,屏蔽效果越好有效剂量越少。
可以对比一下前文工业现场年有效剂量0.625mSv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2.4mSv,后者是前者的将近4倍。0.625mSv是根据GB18871-2002中公众年有效剂量1mSv的限值,尽量较高地估计了γ射线料位计使用者的年剂量,可见实际使用γ射线仪表中,工业现场的辐射年累积剂量并不是多可怕。当然使用γ射线料位计等辐射类型的仪表,需要专业的知识及操作技能,相关使用者需经过辐射知识与辐射操作的培训方可上岗,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对辐射类仪表进行维护工作。
8 结束语
化工厂所的γ射线仪表使用的同位素一般为钴-60或铯-137,它们在衰变时释放出γ射线,通过对衰变、半衰期、活度、剂量、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的介绍,可初步了解辐射。引出辐射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对有效剂量进行近似计算,可进一步了解到化工现场的辐射有效剂量。对射线与探测器及生物体的作用介绍,并引出法规对IV、V类源的分类,可进一步了解到IV类、V类放射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只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使用者应当遵守国家标准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时间尽可能少、距离尽可能长、屏蔽尽可能好,且具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对辐射类仪表进行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Gamma Irradiators For Radiation Processing[R]. Vienna: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2005.
[2] Nuclide Half-Life Measurements[R]. NIST, Retrieved 13 March 2011.
福建省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预防和控制放射性污染和核事故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及安全,促进核电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核事故应急(以下简称核应急)管理、规划管控、公众沟通与信息公开等环境辐射防护工作。
第三条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对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省人民政府公安、交通、卫生、民政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监督管理和事故应急工作。
第五条 核电厂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纳入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和完善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和核应急工作协调机制,提高辐射环境监管和核事故应对能力,保障公众和环境安全。
第六条 核电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核安全法律法规标准,采取安全与防护措施,预防发生可能导致放射性污染的各类事故,避免放射性污染危害。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核电厂辐射环境状况信息的权利。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可能造成核电厂放射性污染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 核电厂建设、发展规划应当与当地环境保护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
核电厂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核电厂依法经营,共同维护核电安全;核电厂应当支持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二章 辐射环境监督管理
第九条 核电厂选址、建造、运行和退役的各个阶段,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核电厂建设项目的规模、位置等发生变化时,应当依法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报经批准。
新建、改建、扩建的核电厂及其相关存在放射性物质排放的项目,在选址、设计审查、竣工验收中,应当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其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条 核电厂在首次装料前,营运单位应当组织有资质单位,完成环境本底辐射水平的调查,至少应当获得最近两年的调查数据,在同一厂址后续建造的机组装料前,应当至少获得最近一年的环境现状辐射水平调查数据。
核电厂的环境本底和现状辐射水平调查数据应当在相应机组装料前报送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核电厂在首次装料后,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要求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定期将监测结果报送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核电厂排放的放射性气载、液态流出物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要求,严禁超标排放。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定期对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和放射性流出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查。核电厂营运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资料并配合相关检查活动。
检查人员不得泄露核电厂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对核电厂环境辐射水平和放射性流出物实行监督性监测,定期将监测数据与核电厂的辐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并将监测结果报省人民政府,通报核电厂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并向社会公开。
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电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建设,系统运行、维护费用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
第十五条 禁止实施盗窃、损毁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设备等危害系统安全运行的行为。
第十六条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贮存、处置和运输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三章 核应急管理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省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核应急委),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核应急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承担。
省核应急委成立专家咨询组、联络员组和应急专业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应的核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省核应急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和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省核应急委成员单位应当根据省核应急预案,制定核应急实施程序,并确保各实施程序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核电厂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根据省核应急预案,组织制定本级核应急预案。
第十九条 核电厂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核应急组织,建立相应的核应急管理机制,并按照核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本辖区内的核应急有关工作。
第二十条 核电厂场内核应急预案由核电厂营运单位制定,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报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按照国家和省核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在核电厂周围设立应急计划区。
应急计划区内的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应当配合核应急组织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第二十二条 省核应急委成员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规划建设必要的核应急指挥设施、通信保障系统、辐射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气象监测系统、地震监测系统和去污洗消场等基础设施,并保证处于良好和随时可用状态。
核电厂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建设的核应急指挥中心、核应急前沿指挥所应当与省核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指挥通信联通。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建立核应急专用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制定核应急专用物资储备目录,编制储备保障计划。省核应急委有关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做好核应急专用物资储备。
核应急通用物资储备纳入全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第二十四条 核电厂在首次装料前以及同一核电厂厂址内不同堆型机组首次装料前,省核应急委应当组织核应急实战演习,核电厂应当参加。
核电厂在首次装料后,设区的市核应急组织应当针对本行政区域内每个核电厂址,每5年至少组织一次核应急实战演习或者桌面演习。
省核应急委成员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和开展和参加核应急培训和演习。
第二十五条 核电厂进入核应急状态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并向国家核应急管理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及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并通报省核应急委成员单位。省核应急委成员单位接到通报后,应当立即根据核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第二十六条 在核应急状态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政府组织实施的隐蔽、撤离等公众防护措施。
第二十七条 场外核应急准备资金由核电厂和核电厂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共同承担。其中核电厂承担的部分,由核电厂按照规定的比例以财政专项收入的形式上缴财政,并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
场外核应急准备资金用于开展各项场外核应急准备工作,实行专款专用。
第四章 规划管控
第二十八条 核电厂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核电厂外围区域实施规划管控,报省人民政府批准。规划管控范围以反应堆为中心,半径不得小于5千米。
第二十九条 核电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规划管控范围批复后制订规划管控范围内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相关城乡规划相衔接,在征求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后,依法报核电厂所在地县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规划管控范围跨县级行政区域的,分别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制订其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征求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后,依法报所在地县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第三十条 核电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核应急工作需要,对进入规划管控范围内旅游景点的游客数量进行控制。
第三十一条 规划管控范围内禁止建设炼油厂、化工厂、油库、使用爆破方法作业的采石场、易燃易爆品仓库、输油(气)管道等项目。
规划管控范围内严格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禁止新建、扩建大的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和生活居住区、大的医院或者疗养院、旅游景点,以及飞机场和监狱等项目。
规划管控范围内已建有前二款规定的禁止建设项目的,因保障核电厂安全确需征收的,依法予以补偿。
第三十二条 以核电厂反应堆为中心,半径5千米毗邻海域内,不得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码头和锚地,不得新设置船舶的防台避风锚地。
第五章 公众沟通与信息公开
第三十三条 核电厂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卫生、教育、广播电视、科协等部门和核电厂应当组织开展核安全与核应急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核安全和核应急的认知水平。
第三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申请建设核电厂前向拟建厂址所在地公众公布建造意向,说明所建核电厂的性质和可能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及其防治措施,并接受公众的咨询。
第三十五条 核电厂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与辐射信息公开的要求,将核设施建设、运行有关信息通过网络、报刊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六条 核事故信息由省核应急委按照国家规定统一。信息内容包括:核事故及处置基本情况,空气、食品和饮用水等受污染情况,对公众健康及环境安全已经或者可能造成的影响,公众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建议,以及公众关注的其他事项。
核应急响应启动后,省核应急委应当根据需要及时组织、持续滚动相关信息。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散布核事故信息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实施盗窃、损毁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设备等危害系统安全运行行为的;
(二)散布核事故信息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规划管控范围内擅自建设禁止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 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对周围公众和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履行职责,有下列行为之一,影响核应急救援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制定核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的;
(二)拒不承担核应急准备义务的;
(三)拒不执行核应急预案,违抗命令,不服从指挥的;
(四)其他危害核应急工作的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含义:
(一)辐射环境,是指核电厂管理区域外的放射性水平。
(二)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三)应急计划区,是指在核电厂周围建立的,制定有核应急预案、并预计采取核应急对策和应急防护措施的区域。
1.1一般资料选择DTC术后经131I治疗的患者806例,其中男287例,女519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43岁。病历资料完整,均有明确的术后病理诊断,状癌795例,滤泡状癌11例;无转移者237例,有转移者569例(颈部淋巴结532例,肺32例,骨5例)。1.2治疗与防护1.2.1治疗前准备预约治疗时患者应提供术前颈部超声、手术记录、病理结果,确认属DTC术后131I治疗适应证者,可按要求预约治疗时间。所有患者均应停用左甲状腺素钠片(L-T4)并禁碘饮食4周,在低碘饮食的同时不可忽视禁用含碘药物,如西地碘含片(含碘1.5mg/片)、胺碘酮等。特别要注意3个月内应当避免使用含碘造影剂的CT或X线检查,常规应用的造影剂含碘量高达15g/100ml[4]。治疗前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完善所需的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功能八项检查(至少包括TSH、TgAb、TG等),PTH,血常规,肝、肾功及血清离子五项等,育龄妇女需查血清HCG;心电图,颈部超声,甲状腺摄131I率,甲状腺99mTcO4-(北京原子高科有限公司提供)静态显像,可疑肺转移者需胸部CT检查,疑似骨转移患者需全身骨显像。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按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治医生应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所有疑问,直到患者明白和满意并要求患者签字后,方可实施治疗。1.2.2治疗剂量清甲(去残)患者常规给予131I3.7GBq(100mCi);同时存在功能性转移灶者,根据治疗前检查结果,依据转移程度不同给予相应的放射性131I剂量:存在颈部淋巴转移者3.7-5.55GBq(100-150mCi);肺转移者5.55-7.4GBq(150-200mCi);骨转移者7.4-9.25GBq(200-250mCi)以达到同时治疗转移灶的目的。1.2.3给药前准备及给药方法嘱咐患者服用131I(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前应禁食4-6h,服用后仍需禁食2h,3日内禁碘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对该治疗有疑虑或对辐射安全的担心引起烦躁、担忧等一些现象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积极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疏导;对易恶心,呕吐或晕车等现象的患者,可给予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药物来缓解。给药方法:一次口服,将药物咽下后立即用温开水少量多次漱口,并将漱口水咽下,以免口腔沾染。1.2.4辐射防护对DTC患者进行口服131I治疗时,除残余甲状腺及其病灶摄碘外,大量131I从尿液、汗液、唾液中排出,患者是一个开放活动性的强放射源。因此医护人员要做好外照射防护,避免131I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确保周围人群安全和环境清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治疗隔离期间的注意事项,正确处理排泄物和污物。应强调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减少医护人员来自服131I治疗患者的不必要照射和意外事故。医护人员必须经过放射防护培训,操作中必须遵从操作熟练、准确迅速、安全高效的原则。给患者服药治疗时应采取时间、距离、屏蔽防护措施,如:穿专用辐射防护衣,带防护铅围脖和铅眼镜,佩戴个人计量仪,戴橡胶手套及双重口罩等;其次,强化患者治疗隔离期间管理,谢绝社交活动,避免不必要的公众照射。放射性排泄物和污物收集后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保持一定距离,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并给予合理的处理措施,尽可能做到短时间远距离。提醒患者减少密切接触他人;在服药后1周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经常洗手洗澡,以有效减少皮肤污染。
2结果
806例患者在131I治疗后一周内有11例出现恶心,食欲减退;9例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2例患者治疗后因未按要求含服VitC而出现腮腺肿胀伴痛疼,以上患者经过心理调适和对症处理,一周后症状明显缓解并安全度过治疗隔离期。特别是1例DTC伴双颈部淋巴结、双肺、肾上腺、髂肌等多脏器转移的10岁患者按照规范的治疗护理和辐射防护措施,经4次131I治疗后,所有转移灶完全消失,随访三年半患者无治疗后并发症,已获得临床治愈(图1)。随访3-5年证实806例患者均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并对自己的生存质量基本满意。
3讨论
关键词:核电厂;常规岛;射线检验
中图分类号:TL4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核电厂是通过核裂变产生大量能量,由能量转化为热能,热能在一回路与二回路中传递,以蒸汽的形式,推动汽轮机(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从而实现核能到电能的转变。通常,核电厂有三大部份组成,核岛、常规岛及BOP辅助系统。而常规岛部份与常规火电厂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它实现从热能、机械能、电能转变过程的功能。在常规岛安装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设备及管道焊接,无损检验在这里得到广泛的应用。无损检验是指以不损害预期实用性和可用性的方式来检验材料或零部件的技术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其目的是为了探测、定位、测量;评价完整性、性质和构成;测量几何性。简单来说是在不对材料、工件和设备造成任何损伤的前提下,利用材料物理性质因有缺陷而发生变化的现象,来判断构件内部和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在常规岛安装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无损检验方法有射线检验、渗透检验、磁粉检验。由于核电厂安全质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无损检验的应用比其它行业在安全,质量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常规火电厂的无损检验中,射线检验、超声波检验和涡流检验都可以用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检验方法,但是在核电厂常规岛安装过程中,以射线检验作为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主要检验方法。下面介绍射线检验如何在核电厂常规岛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2程序依据
由于核设施安全性和可利用率要求的特殊性对系统和设备以及活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承包商必须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根据业主的程序文件检验要求,对射线检验相关的管理、技术程序文件进行编写,做到凡事有章可循。需要编写的程序文件一般包括《无损检验大纲》、《射线检验工作程序》、《射线探伤和辐射防护管理》、《放射源事故应急预案》、《暗室处理》等。核电厂工作模式是一切按程序办事,技术文件一经批准生效,就会作为射线检验的依据,进行射线检验,要严格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如果由于编写人员经验水平不足或现场技术条件的变更,发现程序文件与现场实际情况不一致,工作执行没法得到预期的效果时,需汇报给程序文件的编制者,编制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查找原因,对技术程序文件进行修改升版,使技术文件与现场实际情况始终保持一致性。
3质量控制
我国实践证明,是否切实实施质量保证工作,对能否保证核设施物项和活动的质量,从而对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可利用率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为了保证达到工序质量要求必须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质量控制点包括见证点(W点)和停工待检点(H点)。凡是列为见证点的质量控制对象,参与检验相关人员应按约定时间进行活动见证和监督,并签证合格的工序活动。如业主检验人员未适时出席,施工单位有权按计划继续工作。底片评定一般会设置为W点;停工待检点是重要性高于见证点的检查点,通常是针对隐蔽性施工过程或工序、对整体质量影响重大的工序、和首次使用的特殊工艺设置H点。凡列为H点的控制对象,要求检查人员必须到场检查,如果检查人员未在约定的时间到场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应停止后续工序的施工。射线人员的资格审核一般会设置为H点。
4人员资格
从事核电厂常规岛射线检验的人员必须持有技术监督局、核工业或电力行业的相应资格证书且只能从事个人资格证上相应级别的检验活动。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经授权后方可上岗作业。从事现场透照工作的射线探伤小组组长还需通过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持有放射人员工作证。由于射线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所有射线检验人员还需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体检不合格或对放射线敏感的人员不得从事该项工作。
5材料设备
根据常规岛施工现场不同的环境特点,在进行射线检验时,会选用不同的射线检验机具材料和射线检验方式。一般情况下,会选用X射线探伤机,γ射线源。X射线探伤机一般选用300EG-S2、300EG-B2F、XXG-3005等,其最高电压不超过300kV。在常规岛安装工程中,预制的管道焊接接头和除盐水罐筒体间的对接焊接接头会选用X射线探伤机,其检验的厚度较小,焊口比较集中。而现场管道安装复杂,管线布置与配电设备等因素的限制,X射线探伤机一般不适用,这时选用γ射线源较合适。γ射线源在现场使用方便,不受管道布置,配电设置和现场环境的限制。采用γ射线源还可以进行X射线探探伤机不能进行射线透照方式,而达到射线检验最好的效果。由于常规岛安装工程中,涉及射线检验的管道厚度一般在1~36mm之间,常会选用Se-75、Ir-192两种γ射线源。X射线机进场后,技术人员应组织持有射线Ⅱ级资格证人员每年编制其曝光曲线;γ射线的使用必须符合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定时进行保养。胶片的选择根据被检工件对底片的质量要求,以及透照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类型的胶片,一般会选择KODAK AA400。一些业主可能会要求选用更高级别的胶片,如KODAK MX125。使用射线胶片前,应对每盒胶片抽取一张胶片测量其固有灰雾度,其数值应少于0.3。若该盒胶片所抽检的胶片固有灰雾度高于或等于0.3,应进行扩大比例抽检。若仍存在超标现象,则该盒胶片不能在现场使用,并退回给供应商处理。
6探伤许可证
在进行射线检验前,必须向业主办理射线许可证。由于核电工程的特殊性,当天的射线探伤作业只能当天申请,射线探伤负责人核对当天所需进行射线检验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预计完成时间,然后向业主办理射线工作许可证。射线检验时,许可证必须要携带到现场,以便业主安全监督人员检查。每一张射线工作许可证仅对一个射线检验活动有效,射线检验人员只能在申请的地点,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射线检验,禁止超出地点、时间进行射线检验。
7检验对象和检验比例
在核电厂常规岛安装工程中,射线检验主要对象是焊接接头。包括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其中以管道对接接头为主,不论是预制车间的管道,还是现场安装的管道,其设计复杂,规格不一。直径从10~2591mm和厚度从1~38mm等多种不同规格都可能需要进行射线检验。而其检验比例则需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执行。一般情况下,常规岛管道安装会参与电力标准,根据其压力,温度等参数划分为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两种级别管道,然后按其是否进行水压试验来选择射线检验比例。压力容器有除盐水罐、除氧器,都需要进行射线检验。一般情况下除盐水罐筒体间环焊缝与纵焊缝进行10%射线检验,丁字缝进行100%射线检验。除氧器则需进行100%射线检验。除了管道和压力容器的焊接对接接头,常规岛内一些设备也需要进行射线检验。
8透照工艺
与其它行业的射线检验相同,常规岛安装工程中的射线检验优先选用单壁透照,当不能采用单壁透照时才允许选用双壁透照的方式。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以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对于大管道对接焊接接头(管道外径大于100mm),如果射线源可以放置在管道轴线的中间,焦距也满足底片几何清晰度的和灵敏度的要求,应优先选择。不符合要求参数条件的,也可按标准文件的规定,放宽条件选择。其它情况一般选择双壁单影射线透照方式,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并加“F”以作标识。一般不选用单壁外透法。对于小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则选择用双壁双影法,根据管道参数与所采用的工艺标准要求,选择倾斜椭圆成像透照法或垂直透照法。
9辐射防护
核电厂常规岛射线检验辐射防护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由于核电厂安全的重要性,赋予其射线检验辐射防护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要管理者重视其安全的重要性,具有核安全文化意识,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从射线探伤许可证的申请到现场射线结束的每一个过程都应按业主安全程序或国家行业相关安全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射线探伤许可证申请时,就需要明确规定工作负责人,负责射线检验整个过程。在现场使用X射线探伤机进行射线检验时,应按GB 1637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在现场使用γ射线源进行射线检验时,应按GB 18465的规定划分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射线检验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定辐射水平,确保其满足标准的要求,检测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所有测定要以记录形式保存下来,形成文件以备核查。业主也会对边界的辐射水平进行抽查。射线检验小组还应携带数字剂量仪,每天记录每人接受剂量的情况。在使用γ射线源前,需要编定《射线源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预案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10工期各阶段特点
射线检验在核电厂常规岛安装工程中,不管以安装工程不同的阶段来划分,还是以各不同系统部位来划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根据在常规岛安装经验,在射线检验开工之前,就需要针对工程安装进度或安装阶段,每一个系统部位,计划射线检验的工作安排,人员、材料、机具等需求状况。在工程安装前期,涉及射线检验的工作量比较少,一般是预制管道的焊接接头与除盐水罐的安装。其特点工作量少、工期长、工作简单、工作场地在预制车间与除盐水罐车间,场地环境空旷,但对辐射防护有一定的难度;常规岛现场安装正式开始后,射线工作量会相应加大,尤其进入安装的高峰期,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射线检验工作,现场环境经常出现交叉作业,而且管道布置错综复杂,给射线检验带来很大困难。这段时期,进行射线检验的时间窗口也会有很大影响,与其他承包商的施工冲突时有发生,对射线辐射防护要求更高。所以,射线检验负责人在这段时间内,要合理安排员工,材料及机具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否则会造成大量工作滞后,甚至影响核电工程安装进度;进入工程安装后期,现场射线工作减小,这时主要是底片整理工作。每个系统部件的射线检验大多相同,但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汽水分离器管线多,管道走向复杂,管道间布置密集,射线工作量大,困难,易出现漏检与重检的情况;汽轮机各系统,管道规格不一,小管道射线检验较多,检验比例多是100%。而采用的标准多为外国标准如ASME等,对射线检验人员的技术与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强天鹏.NDT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统编教材射线检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