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石油石化智能化

石油石化智能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15 15:13: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石油石化智能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石油石化智能化

第1篇

高级电机类型

AC电感(AcI)电机能很好地满足各种不同高性能应用的需求,其中包括白色家电、泵、风扇以及压缩机等(如冰箱和HVAC系统)。由于电机的内部定子和转子由可变电流控制且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因而ACI电机采用异步工作模式。ACI拥有优异的速度与扭矩控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卓越的稳健性,且在高速情况下具有出色的效率。ACI的主要劣势在于其需要复杂的反馈和控制机制,才能避免速度变化和较低速度时的效率不受影响。

无刷DC(BLDC)电机采用同步工作模式,可通过可变电流控制定子磁通量,而定子磁通量则由永磁线圈或电流馈电线圈保持为常量。同步控制能够提供非常高的位置精度,以及更高的电源效率(也就是说,由于磁铁固有的磁通量,因而驱动电机所需的电流可以降低)。BLDC电机采用一系列状态(参见图1)对位置进行控制。所支持的状态越多,对位置的控制精确度就越高,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更复杂的处理过程。由于BLDC为无刷操作,因而理想适用于维护和磨损对总拥有成本影响较大的应用领域。BLDC是发展速度最・决的一种电机类型,能针对中高扭矩实现高效可靠的操作,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可用于易燃环境等特性,非常适用于自动化、牵引、精密设备和白色家电等应用。由于BLDC采用简单的换向技术,因而这种系统复杂度较低、重量较轻,有助于实现小尺寸、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异特性,而且在变速及低速情况下均能实现出色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pMSM)与BLDC电机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持续”的控制方案(参见图2)。也就是说,PMSM可实现低噪声工作、最小的换向转矩纹波,且能与低成本的分布绕组协同配合。其可支持更高的最高可达速度和更高的效率与转矩,因此非常适用于需要高精度位置控制、超高速度和/或极高转矩的应用,例如牵引、高精度自动化(机器人)以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

智能控制机制

对于如何控制不同类型的电机而言,开发人员有许多选择,具体取决于保持电机效率的工作范围(如高/低速度、高转矩)以及需要多高的精度(如位置、速度、转矩等)。每一种控制机制都在成本、电源效率、精度和性能方面拥有最佳的平衡点。

简单的标量控制(也称为V/f或单位频率电压)是一种用于驱动ACI电机的流行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实施起来简单直接,且其相应的处理要求也不高。可通过改变用于驱动电机的正弦波频率来管理速度,无需控制电流或优化转矩。但是,简单的标量控制在高速和低速情况下转矩效率均较低,动态性能不佳,对变化的响应迟缓,对设置点产生过冲,并在低速情况下内部电源损耗非常严重。

磁场定向控制(FOC)相对于简单标量控制而言,FOC是一种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控制机制,根据应用的不同,其更高的复杂性能实现相对更出色的低成本性和电源效率以及更高的精度和性能。此外,FOC也称为矢量控制,能在整个转矩和速度范围内实现对ACI和PMSM电机(表1)的最佳控制。FOC不仅能在最小化转矩纹波的同肘提升起始转矩,而且还能有效支持所有速度的最大转矩。其可对变化进行快速响应并能在满负载条件下保持零速,从而可在整个电机速度范围内确保性能稳定可靠。由于FOC采用电流控制模式,因而开发人员可根据特定应用来相应优化电源转换器电路和电机大小。

梯形与正弦控制是BLDC电机控制两种最主要的选择。由于梯形控制比较简单且成本较低,因而传统上一直属于首选方法。但是,为了实现更顺畅的操作、更及时的转矩响应性以及更低的电气噪声,现在许多开发人员开始转而采用正弦控制方法。这不仅能提高性能和效率,还能配合分布绕组工作,且在较高速度条件下也能表现出更强大的控制能力,从而有助于OEM厂商实现出色的系统差异化。例如,梯形控制法的EMI(电磁干扰)较高,会造成电机系统不稳定,从而显著影响性能,同时还会加大人耳可觉察的干扰噪音。

反馈

高级控制机制的更高性能和复杂性从一定程度而言都与反馈环路的使用有关。反馈环路可对速度、位置/角度、电流、磁通量以及转矩进行调节。FOC需要测量速度以及转子与定子之间的角度。梯形和正弦控制则需要测量速度、位置和电流。

开发人员既能够采用传感器也能够采用无传感器方案来实施反馈。就采用ACI电机的应用而言,可使用测速计直接测量速度。采用PMSM的设计方案则可使用编码器或分解器对位置进行跟踪,同时可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的位置变化来计算速度。传感器确实会增加系统的成本和组件数量,但对高精度系统来说往往是必需的。

对于无传感器的方案而言。需要通过滑模(sliding Mode)和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等“状态观察器”根据实时电流与电压的测量结果对电机的速度和角度进行建模(也就是进行估算)。这种方法的益处是电流和电压传感器比位置传感器(采用单个DC分流就能以低成本的方式对电流进行可靠的测量)便宜得多,但实施数学电机建模工作会占用系统微处理器一定量的MIPS资源。

集成型电机控制

当前片上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改变了开发人员实施电机控制的方式。现在,支持智能控制机制宴施的MCU成本还不足2美元,即便对大量低成本应用而言也足以接受,有助于提升性能、效率和精度。举例来说,德州仪器(TI)的低成本C2000Piccolo MCU可在单颗芯片上控制两个电机,同时仍能为功率因数校正(PFC)等其他高价值特性预留足够的性能空间。此外,这种微处理器还集成了众多基于硬件的特性,能够进一步提升性能和效率。

・加速器:基于硬件的处理能将主MCU解放出来,进而加快计算速度并简化整体设计:例如,控制律加速器(cLA)能完全承担起整个闭环FOC系统的处理任务:除了可提升电机控制的精度之外,加速器还能提供更多的处理预留性能空间,使开发人员能够通过抽象来简化设计,实施更高级的算法和/或采用成本更低的MCU。

・电机控制专用外设:MCU上的集成外设不仅能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精度,而且还能加速设计进程:例如,高分辨率和已同步的ADC能让MCU通过CPU获取来实现ADC采样同步,以执行时延极低的高准确度电流测量:基于硬件的可编程PWM配合增强型特性不仅能优化性 能,还能提升效率,并确保ADC采样不与PWM切换同时发生:最后,诸如CAP/QEP传感器接口等集成型接口能够显著简化设计工作、减少组件数,并降低系统成本。

・实时调试支持:电机控制应用面临的一个特殊挑战,就是要在电机不间断运行的情况下,持续提供中断的同时进行系统调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让基于硬件的实时调试电路系统帮助开发人员以非侵入式的方式直接存取内部微处理器资源:此外、基于硬件的调试还可对已部署的系统进行现场故障排除。

加速开发进程

获得设计与调试所需的软硬件是最大限度加速开发进程的关键。比方说,通用硬件平台能帮助开发人员实现设计的可扩展性,能针对不同应用实现软件的重复使用,如从简单的电机应用直到高端的高精度应用等。此外,提供丰富电机控制库的可视开发工具也能进一步扩展平台的价值,使开发人员能够将现有框架进行快速调谐以适用于特定的应用领域,从而实现高级别的功能。

可视开发工具使开发人员能够将现有框架进行快速调谐以适用于特定应用,从而实现高级别的设计。例如双通道无传感器FOC式PMSM系统的增量构建。在这一点上,开发人员能够确认目标独立的模块、占空比以及PWM更新。此外,对电机表现建模的功能还可帮助开发人员在电机断连时确认PWM操作,从而可避免意外熔断。

第2篇

关键词:英语;基础;巩固;实践;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就是背诵与记忆,我们可以将其纳入到新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除了做系统详细的讲解之外,也要做好有效的分析,提升自己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专注的态度,获得新的感悟与分析。这个过程就是在基础之上进行提升,在实际的交流中获得实践,使我们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在学习中夯实与巩固基础知识

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求学生要有个深厚的功底,然后才能游刃有余,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最基础的东西就是英语的单词、短语和常用句子的拓展,课文句式的分析与理解,课文主旨的概括归纳等,这就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考试的中心。

实际教学中,我们就从这种最基础的东西入手,一步步深入到课文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分布做到知识的巩固,但是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缺乏全面有效的认知,无法进行灵活的运用。我们可以进行整体的认知,在学习句子的过程中进行单词的学习,在学习段落的过程中进行句子的学习,这样就可以达到整体的认知,将分散的知识点整体结合起来,做到知识的有效夯实与巩固提升。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与生活相互结合的实践进行单词的学习,我们经常遇见的询问天气的话题,像基本的句型“what is the weather”?“How do you like the weather”?等等,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里面的重点单词放在句子里进行,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简短的对话进行连接。“I want to go to the park, do you want there with me? I am not sure! If tomorrow is a good weather, I want to go there with you. Ok! See you tomorrow.

以上的句型就将常用单词和句式放在一起进行的,而且具有整体性,同时将学生的思路放到一起进行拓展,从而获得有效的提升与感悟。里面有重点的单词,也有常用的句型,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带动学生的同时记忆,加强其中的内在联系,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英语的能力,进行双向的提升

英语不仅仅放在口头上,更要放在实践中提升,像听说读写等,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提升,这是在英语能力的提升中的必由之路。教师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做到两者的相互提高,进行听力和阅读的实践性,同时教师要有效的将口语的提高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

例如我们通过有效的说明,进行产品的介绍,这就是将学习过的知识放在实践中进行有效提升,将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我们来分析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会获得什么效果,我们就可以运用所学过的单词和句型,放到里面去,提升自己的水平,将这种小短文进行具体化,达到我们的目的,像下面的例文:

Compete between countries:During the expansion, many countries bring all kinds of compete, which attitude we should take is a problem. Recently,The industrial cleaning is developing , a country walk into foreign market, is always meet the forcefully compete. Especially, WTO rulers conclude the checking way form import , this is appear between importing countries and exporting country.里面单词就是我们曾经学过的,而且是常用的句型,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与能力

本着英语素养提升的初衷,我们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思维拓展,达到我们的目的,相对来说英语的思维面比较广,当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话题,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意思,进行论述,例如“Do you like spring-festival or not”,这样的话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去获得一种新的感悟。这种方式与我们的生活相互联系,提升自己的感悟和素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要从头做起,从基础抓起,夯实好自己的英语水平,然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达到综合提升的目的,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将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人,自己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去获得更加多样的方式和手段,通过基础知识和能力素养一步步展开提升,使教学达到多样化,学到真正的本领,去进行感悟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盛跃东 《当代中职英语》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08

2、司建国 杨新义 《职业英语交流手册》外语教研 2009-07

3、张启途 《商务英语综合教程》北方交大出版社 2008-05

第3篇

一、硬件电路的功能扩展

1.旋转编码器楼层定位电路。(1)编码器的安装方法。将旋转编码器直接安?b在曳引机输出轴的轴端上,编码器随曳引机转动而转动,这样就可以从旋转编码器的脉冲输出端获得与电动机转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一是供变频器反馈转速,二是供电梯计算楼层之间的脉冲距离。(2)编码器与控制系统的连接。对于只有A、B相两相脉冲输出的增量型编码器,它有四条引线,其中两条是脉冲输出线,与PLC的高速计数端相连,一条是COM端线,一条是电源线,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对于绝对型编码器,它直接输出脉冲个数的数字量,其信号输出方式有并行输出、串行输出、总线输出、变送为标准信号输出等。

2.称重控制电路。称重控制电路由称重传感器和控制仪两部分组成。称重传感器将重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控制仪,由控制仪进行运算处理,完成电梯称重。当电梯轿厢内重量变化时,控制仪根据要求可以输出多组继电器触点信号,如0~10mA电流信号、0~10V或-10V~+10V电压信号,超载时控制仪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为电梯称重及启动提供精确的数据。

3.应急救援装置。当电梯供电中断(如停电、缺相等),或电梯自身出现软故障(非电梯安全回路或门锁回路故障),应急救援装置将自动投入应急救援,将电梯轿厢慢速运行到就近层站停靠,打开轿门和厅门,放出受困的乘客。电梯应急救援功能是电梯维修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因此电梯教学的实训装置有必要设计应急救援装置。

二、软件优化设计

根据四层电梯的控制要求,进行控制程序的优化设计,与原实训装置功能相同部分的程序不做改动。

1.编码器楼层定位程序。编码器楼层定位程序根据输入脉冲数计算电梯位置与运行速度的程序。在电梯运行前通过现场调试,将信号,如换速点位置、平层点位置、制动停车点位置等所对应的脉冲数,分别存入相应的内存单元。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通过旋转编码器检测,使用软件实时计算以下信号:电梯所在楼层位置、换速点位置、平层点位置,从而进行楼层计数,发出换速信号和平层信号,再通过变频器实现换速、楼层定位以及厢门厅门的开关控制等。

2.称重控制程序。称重控制程序首先读取压力传感器的载重信号,然后进行A/D转换,并与内存中的额定载重量进行比较。当轿厢内的重量达到或超过额定载重量(设定值)的95%时,输出满载信号,显示电梯满载,不再响应呼梯信号;当轿厢内的重量达到或超过额定载重量(设定值)的102%时,控制超载继电器动作,显示超载信号,不能关闭厢门与厅门,直至退出超载状态为止,以确保电梯安全可靠运行。

3.应急救援程序。应急救援程序首先判断是联机方式还是脱机方式,并进行分别处理。在脱机方式下,不使用应急救援功能。在联机方式下,当外加电源正常时,硬件电路自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并且用LED显示快充、慢充、充电完成等状态。当外加电源断电或缺相,以及电梯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急救援程序接管电梯的全部控制权,启动逆变电路工作,将蓄电池的直流电压逆变成三相交流电压,向电梯供电,使电梯继续保持慢速运行5~30分钟,直至运行到最近的平层位置,开门使乘客安全撤离。在救援过程中,即使外加电源恢复正常供电,也不会影响应急救援装置的正常救援工作,直到救援工作结束后再恢复正常的电梯运行。为了避免外界干扰,当外加电源发生故障时间少于3秒或者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间少于装置设定时间时,应急救援程序不响应救援工作,确保电梯优先运行。

第4篇

一台智能化的印染机器人,可替代一条生产线上的数个工人,这样的机器人不仅有利于节省人力,由于能够精确控制给料,也能大幅减少污染,提升印花品质……纺织机器人在国内纺织企业的出现及逐步推广,是纺机智能化步伐带来的全新气象。

纺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行业里就业的人会越来越少。除非使劳动条件有大幅度改善,在工作当中有很多灵活机动的部分,才会逐渐有人才聚集。从产业本身角度讲,工人越多成本越高,人为因素也越高。智能纺机自动化节省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大方向,也是必然趋势。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表示,智能化需求在这两年里特别明显。

“以前的420锭细纱机需要人工换纱管,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的企业选择使用1080锭自动落纱机。这只是第一步,今后还将实现自动落筒、自动输送,大幅度减少人力。企业老板投资之后不需要过多管理人的成本,计算生产就可以了。目前,国内长车锭数已经超过传统短车锭数的销售量。”

“下一次工业革命”

从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业下一步的发展将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控制信息技术这三部分组成,有人将这称为“下一次的工业革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这样说:我国作为制造大国,要发展成为制造强国,也必然要走这条路。未来,各类大型处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装备都有向着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我国也出台了关于智能装备制造十二五规划。

其中智能制造装备的具体定义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重点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的发展,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带动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随着用工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长,减少用工,实现自动化,文章开头提到的印染机器人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目前已经有不少在使用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包括印染、纺纱、织布企业。祝宪民对此解释道:不要把机器人单纯理解成一个人,有腿有脚具备人的形态,那只是狭义上的机器人。

实际上机器人是指模仿人的动作代替人进行生产,比如纺纱自动集体落纱的小车,进行抓管放管操作,就是机器人。目前纺织机器人的发展非常迅速,自动落筒机可能实现多只手臂,快速完成落筒工作。

而人工智能则与机器人不同,具有比较严格的定义。首先要具有感知,要了解生产对象的状况,随后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最后完成决策。能完成这样几步程序,才是人工智能。所谓人工智能,就是机器能够代替人类的思考。不仅感知,还要能够进行分析决策,代替人的思考过程。

比如,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粗细联合细纱机,粗纱筒自哪台粗纱机上落下来,哪台细纱机缺少粗纱需要准备,都由人工智能负责传送。如果都不缺少,则需要判断送进哪个粗纱库,需要时又要如何调出……这些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控制,而是需要进行思考分析。

当这样的思考过程得以实现,以细纱无人铛车为例,夜班时间节是用电峰谷价格便宜,企业需要开车又想做到无人值守夜班,则需要断纱少,断纱少则需要做出适当降低锭速的判断。这些本来需要平时经验的积累由人工进行判断,将这种人工分析判断植入人工智能,便可以做到替代人力,实现无人值守,有效降低各类成本。

令技术真正实现经济

“形势好的时候,放台机器在那里开着就能挣钱,那时候技术差别无法显现。但越是在形势不好的时候,高端技术的优势越是会突显出来。在去年仍然实现赢利的,多是采用高端技术纺机的企业。”祝宪民的看法十分笃定。

2012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增速仍然保持在装备全行业的前列,需求量总体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表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之一,智能制造装备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之一。

“智能制造装备”概念自2010年秋《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首次作为发展重点明确提出,近两年在制造业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新领域的涌现,更是使智能制造装备跃升为媒体热炒的未来产业之星。但从当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拓展仍需要政府和业内企业的更多努力。

智能化的研发成本较高,但纺织工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恰恰恰可能率先在中国实现。祝宪民这样说:“因为我们具有成本的优势,我们国家的纺织机械比国外进口机械成本低得多。在台湾有一家纺织厂,采用一套进口自动化设备,用工很少,万锭用工只有不到10个人,但是老板说,这套设备是赔钱的,要靠其他普通纺纱设备来养这台设备。即它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高,平时机械的维护成本也很高,与节省的人工成本相比,并不划算。”

那么,我国的纺织机械呢?当然不能仍然走这样的路。与进口纺机相比,我国纺机要将成本优势进行到底。

祝宪民回忆,丰田公司曾经在90年代初就研发出自动接头机,丰田老总却表示那是研发失败,这失败不是技术层面上的失败,而是机械成本太高,卖给企业,节省的人力却不可能实现赢利的平衡,这便失去了高端技术的本来意义。

对此,祝宪民表示,在智能化高端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不能只从技术角度上考虑,还要从生产经济的实际上考虑。如果推出一个高端技术无法实现经济效益,自然不会有人用,技术的研发等于一场空。我们不能在技术上过关经济上却失败,那一切的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第5篇

关键词:智能化时代;企业;财务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财务数据信息,这些财务数据信息能够代表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因此就需要从中挖掘出大量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以此来帮助企业领导层更好的决策,定出更加科学的发展战略计划。

一、智能化时代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各种高新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促进了企业的全面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我国制造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各种生产设备不断投入市场。对于财务工作来说,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涉及到的各项财务数据信息越来越多,种类也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智能化时代所提供的大量先进信息处理技术,使得传统的财务分析技术显得稍微有落后,可以应用网络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来提升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智能化时代对企业财务分析的影响

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往往在进行财务数据分析时,局限于数据表面,财务人员获取的信息较少,很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结论出现错误判断的情况,最终所呈现出结果的可靠性有所限制,远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就需要运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来对传统的财务数据分析工作进行创新,有效的确保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为企业管理层做出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要能够面对企业财务数据量比较大、种类繁多等这些特征进行有效处理。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数据分析频次增加,数据量加大,分析维度更加多元化,就必须要能够发挥出智能数据处理技术的支持作用。要能够结合不同的技术应用环境,使用不同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目前许多企业尚未针对智能化技术应用在财务分析领域进行有效的人员培训,那么就导致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达不到预期。

三、智能化时代如何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一)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工作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信息,按照传统的工作策略,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极易出现分析失误的情况。在智能化时代就需要针对财务数据分析工作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分析模型,通过真实可靠的数据分析模型来帮助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减轻工作负担,缩短工作周期。在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之前,首先就需要定义数据需求,做好全面的规划和分析工作。要给财务数据赋予一个有效的结构,收集整理可能应用到的各项数据信息,做好时间区间的划分。对于现代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工作来说,经常会出现反复使用一批数据信息的情况。因此就可以建立起财务数据分析表的中间数据,减少了工作量。

(二)进行多维度的深度数据分析从目前财务分析工作的角度看来,主要可以分为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这四个重要的维度。在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过程中,首先就应当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从企业真实发展的需求来判断资源的配置状况。上述的四个维度也构成了现代企业多维度财务分析工作的支撑部分,可以逐项细化,进行深度的数据分析。也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层根据不同维度的信息反馈来对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调整,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6篇

关键词:监所检察;权利保障;职能;刑事诉讼法

中图分类号:DF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3.06.12

2012年,《刑事诉讼法》经修改后部分修订及增加条文达到150多处,其中直接和间接涉及监所检察的法律条文就有40余条。可见,新《刑事诉讼法》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完善和创新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实现了监所检察维护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公平公正、维护监管秩序稳定、维护被监管人合法权益“三个维护”[1]有机统一的工作理念,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监所检察权利保障的司法职能。然而,监所检察监督理念、人员配置、基础性保障以及监督手段的不适应[2]等客观现状与新《刑事诉讼法》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也将更加突出。因此,深化对新《刑事诉讼法》中涉及监所检察权利保障理念变革与制度更新的思考,成为我们全面落实新《刑事诉讼法》、正确履行监所检察权利保障职责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逻辑起点:强化监所检察权利保障职能的理论基础人权源自人类本身固有的尊严。“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无法堂而皇之地否认人权,人权已经成为神圣的观念,全世界都在提倡对人权的保障和尊重。”[3] “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既体现了对宪法原则的严格遵循,也体现了对监所检察特殊职能的基本要求。

(一)检察机关权利保障的天然使命

检察制度自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保障人权的天然使命。“检察官不是,也不应该是片面地打击犯罪的追诉狂,而是依法言法、客观公正的守护人,有利不利一律注意。”[4]设计检察制度的逻辑起点正在于检察权不仅要实现打击犯罪,更要保障人权。只有这样,正如德国检察制度创始者萨维尼所言,“……此新制(检察制度)才能在人民中获得最好的支持”[4]。然而,由于权力所具有的天然的专制性和扩张性,以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检察权在与各种权力的博弈中,难免妥协和退让,检察权处在权力的夹缝中艰难地发展。因此,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如何尽到“客观性”、“真实性”义务,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的有机统一,始终是检察事业发展的难题。与此同时,由于人民检察院的法定监督职能,人民检察院在实现人权保障的内容上具有终局性的意义。任何个人在认为自身权利受到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侵犯时,都可以通过申诉、控告、上诉或抗诉等形式向人民检察院提请给予法律保障。人民检察院在认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侵犯人权时,都可以采取通知纠正、提出书面意见、上诉或抗诉等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与西方国家普遍由法院承担人权保障的司法功能不同,人民检察院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权保障的功能。因而,作为新《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不仅贯穿于本次《刑事诉讼法》修订的全过程并指导《刑事诉讼法》的修订,而且新《刑事诉讼法》在程序设置和具体规定中都贯彻了这一宪法原则。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正,内容从原来的225条增加到290多条,其中第一处重大修订,就是在其第2条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任务和要求,从而实现了“人权入宪”到“人权入法”的重大突破,凸显了刑事司法制度对宪法保障人权原则捍卫和落实的应然路径,极大提升了保障人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考虑到刑事诉讼制度关系到公民的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刑事诉讼法》,既有利于更加充分地体现我国司法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性质,也有利于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5]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魏建文:监所检察权利保障职能的优化与实现 ——基于对新《刑事诉讼法》的研判(二)监所检察权利保障的职能优势

监所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最后环节,肩负着保障刑罚统一正确执行、维护监管场所秩序、促进司法公平公正等法律监督职责。监所检察工作的对象首先是失去自由的被监管人员,被监管人因其在社会上的犯罪行为而表现出较强势的一面,但当其被监管时,身处“大墙”之内,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客观上使其具有弱势群体的特殊属性,表现出“弱势”的一面。显然,监管场所的封闭性以及监管人员与被监管人的特殊关系,容易发生漠视甚至侵犯被监管人合法权益的问题,被监管人的人权处于最容易被侵害的状态当中。因此,被监管人由于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其人权状况一直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敏感话题,也是衡量和体现一个国家人权保障水平的重要方面。被监管人员作为公民中的“特殊群体”,其合法权益同样应受宪法保护。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既是刑法的目的和任务,也是监所检察的主要职责。监所检察人员只有树立科学的执法观,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中,监所检察部门的监督保障具有特殊独立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或者说,监所检察在保障被监管人人权方面具有特殊的职能优势。这就决定了监所检察监督的定位,就是要切实加强对被监管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因而新《刑事诉讼法》对其人权保障功能予以特别加强,不仅在法条分配方面给予浓墨重彩,正如前文所述,直接或间接涉及监所检察监督内容的条文达40余条,涵盖《刑事诉讼法》修改所涉及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辩护制度、审判程序、刑罚执行、特别程序等各个方面。“比如完善证据制度,防止刑讯逼供;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完善辩护制度,解决律师在执业中反应强烈的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突出问题;规定讯问时录音录像制度、强化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等规定都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6]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与检察长提出的“三个维护”的监所检察工作理念是完全契合的。

(三)强化监所检察权利保障的现实需求

监所检察对保障国家刑罚权实现、监督执行权行使、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以及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年来,各级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监所检察监管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监管场所安全和监管秩序不断加强,侵害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多年来监管场所存在的“牢头狱霸”、违法变更刑罚执行、体罚虐待被监管人、超时超体力劳动侵害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特别是,2009年“躲猫猫”事件发生后,以及随后接连发生的一系列监管场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监所检察工作和监所工作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高墙内被羁押人的人权保障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要求进一步加强和促进监管秩序稳定、维护刑罚执行公正、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呼声日趋强烈。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公民的法律观念和权利保障意识不断增强,监所检察执法理念、执法手段落后与现实的司法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监所检察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这次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适应了司法文明的要求,在很多有关监所检察的程序设计中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刚性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体现了对民众司法需求的回应。

二、立法优化:健全监所检察权利保障职能的分层设计新《刑事诉讼法》按照监所检察权的特点和运行规律,顺应司法文明发展的时代需要,落实关于人权保障的原则性规定,细化权利保障措施,充分体现了刑事司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人道、人本、人伦、人性”的立法旨意。

(一)强制措施幅度和程序的合理规范

刑事强制措施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对其作出有罪判决之前所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方式。作为一项与公民人身权利密切相关的诉讼制度,在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极易对公民的权利造成侵害。因此,强制措施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涉到刑事诉讼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能否得到实现,直接关涉到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在刑事司法中的配置能否实现平衡。长期以来,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往往简单地把强制措施作为一种侦查手段,或者说一种惩罚的措施,又加之原《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条件的规定比较笼统,在司法实务中不好把握,催生和固化了“构罪即捕”的思维定式,导致司法实务中高羁押率、羁押期限较长的现状以及为此对公民权利造成侵害的沉痛事实。据统计,2005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年均批捕犯罪嫌疑人90余万人,其中捕后无罪判决率约占0.01%,捕后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占70%左右。羁押候审的比率虽逐年下降,但仍高达80%[7]。审前羁押率过高,造成了监管资源的紧张和监管压力,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倡导的199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98年10月5日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了该公约。中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涉及的重大问题,一旦条件成熟就将履行批准公约的程序。“等候审判的人受到监禁不应作为一般原则”的规定相背。而作为逮捕替代措施的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法定条件非常严苛,实践中控制很严,导致羁押率居高不下。基于此,新《刑事诉讼法》顺应司法潮流,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贯穿于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科学、理性地规范刑事强制措施。一是细化逮捕的条件,明确逮捕的标准。新《刑事诉讼法》第79条分三款对逮捕的标准进行具体细化。这一方面解决了原《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条件弹性过大、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望缩小逮捕范围。二是明确将监视居住定位为减少羁押的替代性措施,在逮捕、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之间形成合理的梯度。原《刑事诉讼法》对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适用同样的条件,新《刑事诉讼法》第65条、72条对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条件分列条文进行规定,并在其第73条强化规定了对监视居住措施的约束力度,提高了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适用性。三是建立健全强制措施的审查制度。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将羁押的必要性纳入司法审查,有利于防止错误逮捕、超期羁押和不必要的羁押,充分彰显了新《刑事诉讼法》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法治精神。

(二)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的多维保护

作为新《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权保障的理念和措施在保护被监管人员一方的合法权益上得到了全面体现。一是及时送所讯问。新《刑事诉讼法》第83条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第91条规定:“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第11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拘捕后及时送交看守所,严格审讯场所,这就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办案区、办案点讯问,缺乏监督制约的问题,以及侦查人员以指认作案现场等各种理由将犯罪嫌疑人提出看守所进行讯问,容易发生的刑讯逼供、犯罪嫌疑人自杀、脱逃等侦查违法问题。二是讯问中录音录像。新《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侦查讯问中实行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既有利于保存、固定证据,也有利于防止侦查人员采取刑讯逼供、诱供等非法取证行为,有效保护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三是对未成年嫌疑人权利的特殊保护。新《刑事诉讼法》设专章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共用11个条文从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严格限制适用羁押措施、实行分押管理教育制度、讯问时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等方面对未成年嫌疑人进行特殊关切,有利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顺利康复回归社会。四是建立保护被羁押人员权利的救济渠道。其一,完善被羁押人一方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新《刑事诉讼法》第9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该条既规定了被羁押人一方有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也同时明确了办案机关必须按时处理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的义务,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羁押,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其二,赋予当事人对超期羁押等侵犯其合法权益行为的申诉控告权。新《刑事诉讼法》第115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的,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者控告,受理申诉或者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三)律师执业权利的拓展强化

律师是刑事诉讼结构中的重要一极,对于制衡诉讼结构、有效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获得律师帮助权也是国际公认的一项基本权利。由于辩护与侦控的对立和权能不对等,导致长期以来律师执业中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三难”问题。新《刑事诉讼法》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予以积极回应,极大地推进了诉讼民主:一是明确侦查阶段律师辩护人地位。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中控、辩、审三种基本职能进行调整和优化组合,解决了以往侦查阶段律师地位不明、辩护缺位的问题,把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从审查阶段提前到侦查阶段。其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这一规定有利于在观念上和实践上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二是确立保障律师会见权及律师会见不被监听的一般原则。新《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对于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三是扩大辩护人的阅卷权。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辩护律师自审查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而非原《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只是“本案的诉讼文书以及技术性鉴定材料”。四是增加辩护人的申请调查取证权。即其第39条规定,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有关证据。五是明确辩护人的执业保障权。规定“辩护人、诉讼人认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阻碍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人民检察院对申诉或者控告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并进一步在“侦查”一章第115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加强和补充。

(四)刑罚执行制度的健全完善

刑罚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刑事裁判能否完整、科学、规范地落实,对于刑事诉讼具有终结性、现实性的重要意义。因此,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判决生效后刑罚执行监督进行了全面完善。一是交付执行规定更为明确。新《刑事诉讼法》对判决生效后交付执行的期限和送达机关予以了明确,其第253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 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解决了原《刑事诉讼法》第213条没有规定法院交付执行的期限以及将法律文书送达给公安机关的疏漏,导致实践中交付执行不及时或者交付执行脱节,延长了罪犯滞留看守所的时间。二是留所服刑条件更为严苛。新《刑事诉讼法》第253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这从严控制了原《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的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罪犯留所服刑条件,从根本上减少了留所服刑的罪犯数量,有利于减轻看守所的羁押和监管压力。三是暂予监外执行制度更为理性。新《刑事诉讼法》第254条新增规定:对被判处无期徒刑,且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这有利于维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同时,更进一步明确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和批准机关:“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并在第257条完善了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收监执行与刑期计算制度:“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在监外执行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的,脱逃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四是社区矫正制度更为完善。新《刑事诉讼法》第258条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这一规定,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关于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是否予以社区矫正的争议划上了句号,即不能实行社区矫正;同时,明确社区矫正机构主体是隶属于司法行政机关的社区矫正机构而不再是公安机关,纠正了以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执法主体与工作主体脱离的状况。

三、职能实现:充分发挥监所检察权利保障功效的路径选择新《刑事诉讼法》为监所检察工作扩展监督空间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大大促进了监所检察权利保障功能的释放。但是,新《刑事诉讼法》与监所检察工作现状之间的种种“不适应”以及立法不完善与保障措施缺位等困境[8],使得监所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受到消弭和制约。因此,要全面、有效履行好新《刑事诉讼法》赋予监所检察权利保障的职责使命,必须解决好监所检察的执法理念转变、基础保障加强和机制创新等重要问题。

(一)更新监所检察监督理念

理念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证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念,再严格的制度、再完备的程序在执行中也会扭曲、走样。”[9]学习贯彻新《刑事诉讼法》,不仅是法律知识的更新、具体制度的变化、工作方式的调整,更是一次观念、理念与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与重新调整。以什么样的执法理念来指导我们的监所检察监督工作,是决定监所检察执法价值追求和目标实现的第一位问题。实践中出现的牢头狱霸、在押人员死亡等很多侵害被监管人人权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与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关。因此,监所检察部门在贯彻落实《刑事诉讼法》过程中,要切实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以与新《刑事诉讼法》的价值取向相适应:一是恪守“三个维护”的监所检察理念。检察长对监所检察工作“三个维护”的重要阐述,深刻揭示了监所检察工作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和工作理念,是我们开展监所检察工作的执法指导思想,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切实保障被监管人的合法权益,今后监所检察工作的重点就要围绕被监管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来开展。坚持“三个维护”的理念指导,有利于统一全国监所检察人员的执法思想和执法行动,有利于促进监所检察制度的完善,从而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二是要彰显人权保障理念。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国刑事执法理念的重大转变,其突出标志是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新《刑事诉讼法》不仅在总则中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任务规定,而且在辩护制度、证据制度、侦查措施、强制措施、审判程序和特别程序等各个方面都有完善人权保障的重要修改内容,还增设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当事人诉讼权利被侵害时的救济制度等,从立法制度层面较大幅度地强化了诉讼中的人权保障。被监管人员作为公民中的“特殊群体”,其合法权益同样应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既是刑法的目的和任务,也是监所检察的主要职责。监所检察人员只有树立科学执法观,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最大限度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改变传统的以重罚为指导思想、以强制劳动改造为手段、以人格歧视为思维习惯的司法观念和价值取向,既是落实新《刑事诉讼法》对监所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监所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三是要从宏观理念和微观措施两个层面上同时跟进,做到观念更新与制度创新相统一,将强化监所检察监督的现实能动性与制度理性有机结合起来,避免观念落后于制度,造成“行动中的法律”与“纸面上的法律”之间存在“缝隙”。

(二)夯实监所检察监督基础

监所检察是确保实现宪法赋予人民检察院的对被监管人权利保障的制度性安排,也是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主体工程,其权力结构、运作程序和具体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我国检察职能的整体运行是否协调。显然,监所检察工作的开展同其它检察工作一样,同样应以检察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保障建设作为基础和支撑,坚持集中人、财、物等资源优势开展监所检察监督工作。一是要强化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为标准,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监所检察队伍。监所检察监督工作业务繁杂、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艰苦,对检察人员素质的要求高,因而要切实抓好派驻检察人员的配备,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派驻检察室主任。二是要强化派驻检察室建设。监所检察的主要力量和工作任务都在派驻检察室。派驻检察室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刑事诉讼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和刑罚目的能否得到实现,直接关系到被监管人权利保障措施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显然,派出派驻检察室建设是监所检察部门将新《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派驻监管场所检察室建设的意见》,改革和规范检察机关派出机构设置,在经费使用、设备配置等方面要向派驻检察建设倾斜,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解决好派驻检察室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三是要强化信息网络建设。监督工作归根到底是要解决监督信息的来源,要通过建立统一的智能化的监所检察监督信息平台,把监所检察工作的有关监控信息放到这个平台上进行整合、分类、分析、运用、反馈,这也是有效提高派驻检察机构监督能力的重要途径。要严格按照高检院的要求,扎实推进检察机关派驻监管场所检察室与看守所监控联网、信息系统联网以及派驻检察室与检察系统专网相连等“两网一线”建设,依靠科技手段实现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执法活动的即时、动态和有效监督。四是要健全考核机制。应针对监所检察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采用量化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的考核方法,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准确评价监所检察监督工作的成效。考核的重点要突出对派出派驻检察室的工作的考核。同时,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检察人员奖惩、培训、提拔、免职、辞退以及调整等级和工资的依据,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对监所检察部门和检察人员的激励功能以及对监所检察业务的引导功能。

(三)创新监所检察监督机制

监所检察工作适应人权保障的需要,必须立足新《刑事诉讼法》对监所检察的要求,从技术层面入手,在现有的法律授权范围内,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来履行好人权保障的法定职权。创新建立以依法执法、依法维权为重点、以改造被监管人员为目的、以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为价值取向的监所检察工作机制,把监所检察工作的重点放在保障被监管人员合法权利、监督整个刑事诉讼法程序中办案部门办案公正性、监督监管场所监管秩序等三个方面,从根本上实现依法监督、规范监督、有效监督的司法价值,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司法原则转化为司法现实,这也是检察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着力点。一是构建以监所检察部门为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羁押救济制度”。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从立法层面确立了我国刑事羁押救济制度的基本框架,为建立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羁押救济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在刑事诉讼立法领域的重要体现。但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确认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仅是基本法对刑事羁押检察监督的法律授权的原则性规定,而如何处理好检察机关内部侦查监督、审查、监所检察等部门的羁押必要性审查职责区分与沟通衔接,以及如何尽快建立有效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机制和技术规范应成为当前监所检察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二是探索建立由驻监检察官根据罪犯实际服刑情况提出假释检察建议的“假释监督工作机制”。长期以来,假释率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影响假释工作的开展。其原因主要是假释条件中“不致再危害社会”缺乏客观标准,司法实践中对罪犯人身危险性量化分析还缺少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难以界定和操作,监狱不愿承担假释不当的责任风险,不愿意大量适用假释。此外,目前我国对假释罪犯的监督管理虽纳入社区矫正范围,但由于社区矫正机制、机构尚不健全,缺乏针对性措施,假释后监督难以到位,造成部分假释罪犯脱管、漏管,“假释”成了“真释”,损害社会对于假释制度的信心。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假释检察监督机制,可考虑建立由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假释建议权制度,建立和完善假释案件开庭审理法律监督工作机制,重视和加强假释犯的社区矫正监督工作。三是完善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机制。由于观念转变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不能及时跟进,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当前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面临的难题就是检察机关以何种角色参与社区矫正、怎样有效开展社区矫正、怎样依法促进社区矫正执法部门之间相互了解和配合,这些问题亟需加以明确,避免监管工作中出现互相推诿现象。检察机关应采取多种检察监督方式,着重监督社区矫正裁决、交付、管理、变更、终止和权益保障等各环节其他参与主体及社区矫正机构的司法、执法行为,尊重和保障社区矫正罪犯的人权。JS

参考文献:

[1] . 在全国检察机关派出派驻监所检察机构建设工作会议的讲话[N].检察日报,2011-11-15.

[2] 魏建文. 监所检察监督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2,(4):32-39.

[3] 大沼保昭. 人权、国家与文明[M]. 王志安,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3:75.

[4] 游巳春,李乐平,等. 新刑事诉讼法视野下的检察实务前瞻[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2.

[5] 王兆国.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N].检察日报,2012-03-08.

[6] 黄太云. 刑事诉讼法修改释义[J]. 人民检察, 2012,(8):12-75.

[7] 刘慧玲.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措施制度的修订及执行[G]// 石少侠,等. 刑事诉讼法修订与检察工作——第八届高级检察官论坛文集.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241.

第7篇

1、中小学教师;

2、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3、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院校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4、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5、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6、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7、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考试形式为口试。

第8篇

关键词: 新闻编辑; 媒体融合; 文化变迁;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2006清华传媒产业论坛暨《2006传媒蓝皮书》会”上,不少传媒学者和专家在报告里提到2005年报业经营处于向下的“拐点”,文化的变迁和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导致了媒体产业结构的整合变化,媒体正在结构性再造,媒体的间隔正在被突破,媒体将在经营、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走向融合,传播将向方便快捷、互动个性的全时空存在的方向发展,媒介产业已走入融合创新时代[1]。

媒介领域的风云变幻,使得编辑人才成为媒体竞争的中心。为了赢得竞争,绝大多数媒体摈弃了长期实行的“采编合一”或“大记者、小编辑”体制,而采用了西方盛行的编辑中心制。“西方新闻学认为,一支出色的记者队伍,缺乏有力的编辑队伍做后盾,只能编出一张凑凑合合的报纸;而一支平庸的记者队伍,配上一支能干的编辑队伍,却可能产生一张颇受人欢迎的报纸。” [2]

但是,中国媒体的编辑人才储备,目前大大不能满足编辑中心制的需求。真正合格的编辑非常缺乏,于是不少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被安排在编辑岗位,而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却不能适应传媒文化形态变迁和文化产业重构对编辑的职业要求。因此,优化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显得十分重要。

(一)图像时代

新闻编辑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文化范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象形文字―图像―动态图像―三维图像―虚拟现实,这是传播方式巨大革新的线路图。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每一次传播方式的更迭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是深刻的。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3]。媒介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文化越来越依赖于视觉,万花筒般的视觉符号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空间,视觉传播日益成为人类传播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学者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那样,“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4]显然,这里他所宣称的“视觉文化”是与印刷文化相对而言的,是大众传媒的视觉化转型导致了整个社会“视觉文化”的出现。可见与不可见,在形形的图像背后隐藏着的是种种不可见的文化、思想和意义,继20世纪哲学和许多社会科学中的“语言的转向”之后,又发生了“视觉转向”。

视觉转向是由通过语言把握世界到通过图像把握世界,其实质是从语言范式向图像范式的转变,其核心是视觉化。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根本上世界变成了图像。”[5] 媒体进入“读图时代”。

媒体进入“读图时代”,其含义的凸显可通过一个媒体报道事件来深刻理解。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媒体和国际媒体早就开始报道有关美国军方调查伊拉克战俘被虐事件,但是都没有将它作为报道伊拉克局势的主要内容。由于官方做出了军方“正认真对待此事”并进行“非常职业”的调查的承诺,许多媒体也没有意识到这一事件的严重性。直到2004年1月16日,美国CBS“60分钟II”和《纽约客》 杂志刊登了照片,虐俘事件的严重性和它所产生的国际影响才开始变得清楚起来。这一媒体事件真实地显示了“概念无直观则空”的含义:人们如果没有看见媒体对事件报道的真实还原影像(照片),那么公众就可能对语言建构的报道真实“视而不见”,这一现象表明图像僭越了文字。因为,人们已没有过去那种相对余裕的时间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以及那些隐喻性、象征性的东西。

另外,人们使用媒介的图像化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文化变迁。在“语言文化”时代,以“语言”为中心媒介,“图像”只是起到辅助理解的作用。由于语言具有抽象性、符号性的特点,对语言的掌握、理解要求具有相应的文化水准,文化水准的差异又导致文化标准的存在,即产生了对文化的多种范畴的划分:雅文化/俗文化、经典/流行、精英/大众等等。在“语言文化”世界里,掌握语言程度较高的文化精英们自然占据了领导地位,他们的话语成为“元话语”,直接导致“话语霸权”的确立。而“视觉文化”以“影像”、“形象”为媒介,“文字”只是起了辅助作用,形象具有“直观性”,不需要多深厚的文化底蕴即可进行“观看”,导致语言文化时期建立的文化标准崩溃。既然文化标准崩溃了,关于雅文化/俗文化、经典/流行、精英/大众等的界限也就自然消失进入“零距离”的时代,原先处于霸权地位的精英“元话语”走向衰落,以“市民阶层”为依托的“大众”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无法忽视的文化主体。因此编辑素质与能力的一个要求――研究了解受众,即大众传播的“受众中心”意识确立起来了。

(二)消费文化

优化新闻编辑素质与能力,其动因还包括我们身处的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既是大众媒介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也是消费主义原则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消费社会的缘起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人们被鼓励消费,甚至挥霍浪费。其次,图像符号的技术支撑和丰富变化为商品的推销建构了一个个“神话”平台。当许多西方学者纷纷用“后”来命名当前的社会形态时(如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等等),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创造性地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在消费社会中,由于消费主义的盛行,社会中的大众文化此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消费主义的烙印,一些学者将之称为消费文化[6]。

有学者对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概念做了辨析,认为“消费主义往往是一个贬义词,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与之相较,消费文化则是一中性词,指的是表达某种意义或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既可以是消费品,也可是消费品的选择、使用或消费方式,还可以是传统的消费习俗。我们可以说‘消费主义’是一种消费文化,但不能反过来说消费文化也是消费主义。”[7]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写道:“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这里有双层涵义: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市场等原则一起,动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8]

消费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媒介则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媒介产品(文字、声音、影像)不是符号的任意组合,而是媒介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进行加工整理后具有完整意义的系统。按照阿尔都塞的说法,即“意识形态把个体召唤成为主体”。[9]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召唤大众成为消费主体主要是通过“神话”和“涵化”两种途径。

所谓“神话”概念来自法国著名学者罗兰•巴特,指的是广告总是把商品和个人的价值、感情等联系在一起创造“神话”。例如有一则钻石广告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在这里,广告商想让人们认为钻石是永恒爱情的一个象征符号,也就是说想让受众认为钻石与永恒爱情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拥有这种钻石,就能获得永恒爱情的保证。这样的话,只要人们想要表达坚贞的爱情,就会自然地想到购买这种钻石送给爱人,以表达自己的心意。而实际上,不管任何品牌的钻石都和爱情没有必然的联系。独具匠心的广告总是能够做到这样,利用神话功能,将罗曼蒂克、珍贵、欲望、美丽、成功、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等各种意象附着于化妆品、服装、汽车、肥皂、洗衣粉、吸尘器、酒精饮品等消费品上。商品一旦承担了这种文化联系与幻觉的功能,销售的局面就非常容易打开。

涵化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家格伯纳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传播媒介的涵化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方面,而媒介在“主流化”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在当今社会,人们大部分时光都消磨在电视、电影、网络、杂志、报纸等大众传媒上,电影电视剧中不断出现的名车、豪宅、靓衫、一掷千金,报纸上为贵族婚礼而激动不已的头版头条等,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受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尤其是很多年轻人与传媒相伴长大,他们长时间浸濡其中,往往会失去对现实的准确把握,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就会受到消费主义的涵化。

是什么因素在推动传媒形态加速演变?人们不断提到技术进步的影响,其实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更为深层的因素,正如前已述及的生活方式的演变,是人们进行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加依赖信息消费 [10] 。信息消费的特点以及媒体对信息提供的方式导致媒体整合互动。

(一)信息消费的特征

第一,信息环境已经从区域传播转向全球流动。在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在传媒的覆盖范围内,都暴露在传媒的信息环境下,但是这样的传媒环境已经不是人们习惯的区域传播环境,而是在信息全球流动背景下的多层次、多种类传播的传媒环境。

第二,信息消费模式从接受选择到选择接受。所谓选择接受,简单说是新媒体催生的受众媒体关系模式,新媒体已经不仅仅包括互联网,还更应该包括从手机短信到手机电视的完整的产品链,还应该包括分类整合、实时更新的在线数据库。这些新媒体给公众提供了更丰富、便捷的信息来源,提供更直接有利的对媒体和传播本身的影响,人们与传媒的关系也变得双向、复杂而紧密,人们对媒体的依赖度更高。

第三,信息消费需求从特定时空存在转向全时空存在。在传统的印刷传媒占主要地位的时代,人们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一天的特定时段,比如早晨或者晚上,但电子媒介登上传媒舞台后,人们的信息需求已经从特定时段存在转向全时空存在,这里的时间段包括人们的睡眠时间,空间既包括固定空间,也包括移动空间。

以数字媒体观的眼光看,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等都不过是基于数字技术内核分享为基础的不同传播形式而已,它们只是数字媒体的不同传播手段,有共同的分享基础技术规则。近3年来,一些门户网站的无线增值业务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其总利润贡献率越来越大。这说明,如果抓住人们全时空的信息需求,就可以带来新生,网络媒体与无线应用的结合正符合人们信息需求特点。

(二)媒体的整合互动

视觉文化―“读图时代”―消费文化―信息需求―传播新技术的运用,无疑使大众传播媒介竞争风起云涌,媒介格局和媒介权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播内容也走向融合。

1.不同介质媒介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传统的印刷传媒面临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因为当图像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越过传统的文字媒介开始逐渐决定性地主宰人类的传媒空间时,当信息消费从特定时空转向全时空存在时,以传播文字信息为习惯的、且在特定时空进行传播的传统印刷媒体无疑就是一种在网络、电视等媒体的挤压下退居边缘的媒体。2005年是传统报业的一个“拐点”,传统报纸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脚步,进入一个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广告增长率从持续了20年的高位跌落下来,同时伴随着的是年轻读者的流失和发行市场的萎缩 [11] 。新兴媒体网络虽然目前没有撼动电视,但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媒体报纸的强势地位。互联网已全面融入了当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人际交往等所有领域,加速了不同媒体间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的消长。在新兴媒体面前,所有报纸都显得脆弱,各家报纸都热衷于借助网络显示自己的存在,毫无保留地向网络供奉所有内容资源。一张综合性报纸的采编经费一年需要几千万元,但全部新闻信息交给门户网站,得到的报酬不过象征性的区区几万元,等于是无偿奉送。网络正是靠报纸的内容资源巩固了地位,报纸反而沦落为网络的廉价打工者。这种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报纸必须整合求变:一是集团化多种经营,二是建立网络报纸信息平台。报业联手与网络门户网站讨价还价,提高网络转载门槛,建构报网联动的融合媒体[12] 。

2.媒介传播新主体闪亮登场,使媒介权力格局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被称为“自媒体”、“私媒体”的博客,如图片博客(Fotolog)、音频博客(Alog)以及播客(Podcast)、网络电台主持人(NJ)、视频博客(Vlog)、移动博客(Moblog,或称手机博客)、移动电话、短信、图像电话等传播科技进入寻常百姓家,使得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浏览新闻信息、以及对新闻信息反馈的方式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使任何一个想成为编辑或记者的人可以随时将自己在突发事件现场所获取的新闻传播出去。这使新闻传播主体的传统格局和垄断局面面临危机和趋于重组,过去一直站在局外的普通人正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传播姿态出现在数字时代和媒介社会。市民主动参与新闻传播的需求和欲望空前高涨,新闻报料人应运而生,使专业新闻记者、新闻编辑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每个人都是一名编辑”,似乎在暗示市民新闻学的诞生,具有颠覆传统、动摇中心、蔑视权威、重新建构媒介权力的动向。

3.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和媒体的边缘正在淡化,传媒业与信息业等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目前跨媒体是一个趋势,媒介的融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产生了“融合新闻”。融合新闻不是媒介之间在新闻报道上的合作和联动,而是根据不同媒介的需要,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可以根据不同受众对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偏好,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供他们选择,有效地避免传统媒体的同质化现象,以满足受众对新闻个性化的需求。

传播学家罗杰•菲德勒在其著名的《媒介形态变化》一书中这样描述了媒介形态的变化过程,“新媒介并不是自发的和独立的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当比较新的媒介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13]

可见,文化和传媒产业的巨大变化,非专业传播主体的闪亮登场,这所有的变化都导致新闻编辑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必须优化。

所谓知识,按照大百科全书的解释就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所谓结构,是指事物系统的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联接方式。两个以上的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诸要素之间确定的构成关系,就是结构。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由理论核心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传媒文化相关知识等构成。

所谓能力,通常是指智力、知识、技能、科学方法等因素在一个人身上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它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多层次、多系列、互相联系而又相互制约、作用各异的能力系统。在人的能力系统中,由于构成要素不同、层次不同,人的能力呈多种样态,如认识能力、行为能力、创造能力等[14]。

无论是人的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结构,都具有动态调节特征。

人是文化中人,既然连接编辑和编辑客体、编辑受体的实践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优化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势在必然。新闻编辑系统中信息控制的最显著特点是以人为控制主体,编辑系统最优化必须以人的最佳化为先决条件。编辑的最佳化就是知识与能力的最优化。

未来的新闻编辑部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各种媒体融合的大本营,在突发性新闻爆发之后,新闻编辑既要会做报纸头版的版面,又能制作一个5分钟的电视新闻,同时又要作上网新闻;不仅会编辑文字、图片,还要会面对摄影机说话;不仅用语言建构新闻,还能用画面建构新闻;不仅给予受众信息,还要给予受众需要的信息等等。

因为编辑是媒体的总把关、总策划、总指挥、总串联和总合成,竞争需要时必须开拓媒体市场进行新闻传播产品的策划与创新。

(一)优化知识结构

1.提高理论知识

新闻编辑必须具有理论深度,才能预见、反映和应对世界风云之变幻。编辑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的好坏。因为新闻传播如何策划与组织往往受制于编辑对世界的认识程度和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因此,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才能在当今社会符号和欲望构成的海洋中稳舵航行,乘风破浪。一般而言,理论可分为三个层面:一为认识理论,二为政策理论,三为专业理论。

认识理论层面,要求新闻编辑掌握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现实中的事物非常复杂,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在扑朔迷离的表象中认清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使新闻传播符合事物发展的原貌,避免错误的传播和不良的影响。

政策理论层面,要求新闻编辑在思想上能深刻地认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使之体现在传播的新闻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舆论服务,推动各项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

专业理论层面,要求新闻编辑经常运用理论思维探求对编辑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才可能高质量、创造性地从事编辑工作。

2.调整相关知识

新闻编辑是媒介产品与新闻报道活动的设计师,媒介竞争的日趋加剧对媒介产品及其新闻传播的要求不断提高,编辑要做好产品设计与报道策划工作,就要深刻地了解与把握新闻传播规律,要进行专业性的研究。编辑除了应懂得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文学、逻辑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历史地理、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之外,还应做到:

第一,要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因为正是它们共同构建了资源的生产、分配与消费。在消费社会,传播政治经济学日益关注传播的商品化,它不但包括内容的商品化,还包括受众的商品化。著名学者斯密塞认为,“大众媒介的构成过程,就是媒介公司生产受众,然后将他们移交给广告商的过程。媒介的节目编排是用来吸引受众的;这与以前小酒店为了吸引顾客饮酒而提供的‘免费午餐’没有太大的差别。”[15]

第二,要研究文化,如前已述及的视觉文化和消费文化。文化研究学派主将霍尔认为媒介是表意的工具。媒介通过表意过程建构现实,给受众提供一个世界的图景。面对媒介所提供的情景定义的信息,受众不会照单全收,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来解读媒介所制定的情景定义。霍尔把受众的解码分成三种立场:主流霸权的,协商的和对抗的。

第三,要研究受众,如前已述及的消费社会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大众传播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当今社会,消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励,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高涨,对于各种消费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媒介为了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势必要增加许多消费类的版面和节目。另外,现代生活的节奏非常快,压力也很大,人们在为工作与生活烦心之余,往往希望媒介的版面和节目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他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另外,新技术还为受众积极参与信息传播提供可能。

第四,要研究数字传媒和网络传媒,前已述及网络的发展就带来了传媒格局的变化。因为数字传媒最本质的特点是开放、兼容、共享,沟通了以往泾渭分明的信息(计算机)业、电信业、大众传媒业三大领域,不仅出现了以往业务的相互交叉及“三网融合”的新趋势,而且出现了跨领域企业间的并购与整合。数字传媒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特点,使“分众”、“小众”的特点得以发扬光大,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数字传媒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单向传播的特点,具有了双向互动的功能,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数字传媒改变了以往受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必须同步性的特点,实现了异步性,即受众在任意选定的时间进行收听收看。数字传媒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信息受控严格的局面,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数字传媒不仅使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发生极大变化,而且使新闻传媒机构在新闻和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发送等各个环节上发生重大变化,新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在数字化进程中建立和完善起来。数字传媒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和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假新闻及不良信息泛滥、公民隐私权更易遭到侵犯、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困难等等,这些都需要编辑加以认识并认真对待。

(二)优化能力结构

新闻编辑只有优化能力结构,才能具有超强的竞争水平。新闻编辑能力结构主要包括鉴别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传通能力、创新能力、数据库使用和视觉鉴赏。

鉴别能力指的是新闻编辑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线索和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鉴别能力是编辑基本修养与工作经验的综合体现。一般说来,理论修养、知识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越高的编辑,越具备对新闻信息的鉴别能力。

信息整合能力指的是编辑不仅要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还要将信息烹饪成受众喜欢的“美食佳肴”。人们接受传播的时候,真正受到约束的是人的时间,大家最稀缺的已经不是信息的多少,而是时间是有限的,而且受众对信息问题分析的时间更是有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编辑应该做到怎么样使它提供的内容是消费者最需要的,而且是最可信的。如有一万个人在说同一件事情,消费者要知道的是哪些人表达的观点是对自己最有价值的。

传通能力指的是新闻编辑组织报道和组织管理新闻人才的能力。这是编辑中心制应有之义。从新闻实践来看,新闻编辑不仅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还应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组织者。首先,新闻编辑只有通过对记者采访的部署、组织和调度、协调,将稿件约来,才能将策划落到实处。其次,传通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则还包括为事业发展网罗人才、组建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群体。

创造能力指的是新闻编辑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新闻编辑面对的新闻稿件,一般都是对千变万化的事物的最新状态的反映。因此要制作好新闻,必须要善于识新、求新,善于突破常规。编辑工作的每一项业务,从媒介产品策划、报道策划到编稿、组版,都是创造性的劳动。一张报纸、一个节目的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人员的创造性。

学会使用数据库。在今天,在线的实时更新的数据库,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传媒形态,数据库通过它提供的行情信息、财经信息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已经深深地左右着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运作。在今天,世界上最主要的两个信息供应商是路透和布隆博格。仅以路透为例,它有42.7万个公司客户,共有5.29万个个人客户,有1.55万个各类专业人士的雇员,包括软件工程师、金融专家、经济分析师等等,还另外有2400个记者编辑,它提供的产品既包括媒体产品,也包括新闻产品和企业产品。虽然媒体产品对有150多年的老牌新闻机构来说仅占5%左右,但是依然是它的基础。这样一个信息提供的机构每年营业额是110亿到150亿英镑,大约相当于中国GDP的十分之一。路透在中国一共提供5种产品,包括财经资讯系统,这样一个财经资讯系统每秒钟要变化8 000~23 000次,既包括行情报价也包括财经信息。还有一个交易平台,一个外汇交易管理系统,一个市场数据库,一个自动交易系统,每天大概可以提供30 000条财经新闻和信息。所以数据库是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也是人们的思想源,这样一些东西将成为人们在未来的生活特别是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依托。

提高视觉水平。“影像生存”是图像时代媒体的生存法则。因为翻览国内外林林总总的报纸、杂志、网页,人们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新闻图片作为一种主要的新闻手段受到了媒体空前的重视。从近几年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来看,新闻图片已经担当起新闻报道的主角。富含新闻性、信息量、冲击力的图片,占据了版面、界面的重要位置。可见,大量、适宜、高效运用新闻图片是媒体进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这涉及新闻编辑的视觉能力。

视觉系指人类通过观看,同时整合其他感觉经验,发展出一组视觉鉴赏能力。视觉鉴赏能力对正常的学习过程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并据以理解和区分其环境中的可视动作、物体、符号,无论它们是自然的还是人工创造的。

因此,新闻编辑要大量、适宜、高效运用图片,还应该了解视觉文化有着“语言”逻辑。首先,视觉化依赖对语言的理解,视觉化按照语言指引的方向进行。比如,要对爱国主义视觉化,必然要能够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以及爱国主义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要以影像表现幸福,首先要理解幸福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比如健康、富裕、自由等。其次,自然语言无法完全还原为影像。最后,对影像的理解仍然以语言为背景。正如康德所说“概念无直观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16]。

另外视觉鉴赏还包含许多内容,如图像比语言更具有直观性和诱惑性,看什么与怎么看的方式与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像背后有着怎样的媒介权力,虚拟现实怎样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受众进行着怎样的感观消费和形象消费等,只有了解这些,编辑才能拍摄、选择和复制满足受众需要的图像而不逾矩(法律、道德),才能在不同介质媒体中自由穿梭工作而不感到窒息。

参考文献:

[1]人民网. 2006传媒蓝皮书 业界精英齐聚清华传媒论坛 [EB/OL].[2006-04-13]. .

[2] 韩松.新闻工作者如何设计未来之路[EB/OL].[2005-12-30]. .

[11] 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J].新闻与传播,2006(2):04.

[12] 叶铁桥.报业联手向网络“拿来主义”说不[N].中国青年报,2006-04-10.

[13] 王荣,汪波. 数字时代的媒体新形态――媒体未来走向断想[EB/OL].[2006-03-20]. chinesejournalist.省略/html/200602/0221.htm.

[14] 周毅.传媒人才学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