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17 14:47: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第1篇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结合点; 教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同时存在的两种医学结合的产物,中、西医学在各自的存在价值及所承担的防病治病的任务上具有共同性,两种医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交叉渗透。中西医结合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结合点的认识,如果没有结合点,那就无从谈中西医结合。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探索外科疾病中西医学的交叉点、结合点,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讨论,增加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1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形式

中西医结合在在内容上有如下几种方式。

1.1 兼容性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不仅为西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剖学、遗传学、细菌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学科中、西医学应共用。现代临床CT、B超、MRI等先进的诊疗手段中西医都可以应用。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应兼容中医学、西医学的精华,才能得到发展。

1.2 互补性结合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与不同文化背影下形成的,互有长短,互补性很强。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并注重整体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其整体、宏观、辨证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堪称绝佳;西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以实验分析法为主,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以至分子水平,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故中、西医学兼并融合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征。如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部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为手术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了急症手术率,增加了择期手术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肿瘤治疗上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副作用很多。中医在调节整体、增加食欲、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

1.3 创新性结合任何科学的建立源于创新,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观点、新治则就是创新性结合的例证,如外科感染的“菌毒并治”理论;“动静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煨脓长肉”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理论;“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等[1]。

2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总结探索

在总结探索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选择内容选择中、西医学认识比较成熟的几个系统。如外科感染、围手术期处理、急腹症、乳房疾病、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

2.2 查阅文献掌握中、西医学理论的认识观点及现代研究进展。

2.3 临床调查调查临床的诊断、治疗的新方法。

2.4 专家访谈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他们的认识和经验。

2.5 总结分析 对上述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炼探索上述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将上述总结提炼的内容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本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本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哪里,提高教学效果。

3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来上课大多按教材的顺序来讲,依次讲解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往往是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二者之间常常孤立、脱节,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现象,不能将中、西医融合在一起,或优势互补,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使学生感到困惑,达不到开设学习这门课的真正目的。以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在讲解“外科感染”这一章节时,以“菌毒并治”的新理论为切合点,展开讲解,西医认为外科感染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突出“菌”,在治疗上主张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于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没有作用。中医将外科感染归属为“疮疡”范畴,认为主要的原因为热毒侵袭,突出“毒”,在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通过清热解毒不仅能达到杀菌的作用,而且能够消除细菌的毒素。所以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要突出“菌毒并治”,从而突出中、西医学的优势,弥补了其不足,能够达到单纯应用中医、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2]。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能兼容中、西医学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交融汇通,丰富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3.2 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医学临床思维的特征是不需依赖实验仪器检测,着重于整体宏观、联系变化、全程综合的“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分析判断疾病的暗箱方法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临证方法。西医学的实证思维则重视人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视病原学检查,注重体征和组织病理损害等客观依据,强调结构和功能、局部病理整体病象的一致性,从而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准确诊察指标量化,以进行特异性和对症治疗。我们抓住中、西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结合点展开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并合理地渗透到具体病证的各个内容环节中。通过学习,对外科病证应能运用中、西医学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既要注意疾病过程的局部病理改变,重视病原学检查,掌握运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病原、病理采取西医学方法防治疾病,又要重视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和病人的个体特征,研究分析某病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运用中医学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尤其在疾病后期作为一个“病”的基本特征已不明显时,更应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调治的优势,使患病机体获得更完全的康复。这样,就能使西医学的实证分析思维方法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辨证思维方法在外科学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与统一。在教学中重视阐释和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同时,尤其应该将这些方法和结合点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和科技创新能力[3]。

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优势所在,在认识和运用中、西两种医学基础理论解决临床问题时,突破彼此固有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互补的新思维,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长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乾利. 对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1):116.

第2篇

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地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异化为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必须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即中西医结合整体医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1]。中西医结合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过程,许多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都进入到这一广阔的领域中,有的以中医为主,兼通西医;有的以西医为主,兼通中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甚至面对“结而不合”的尴尬局面。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  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

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  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2],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3]。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4]。

1.5  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  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  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  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现代社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  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体系还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各半,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的旧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中西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限在药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普遍展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形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合创新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6.

[2] 肖小芹.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3):2-4.

第3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肾疾病; 研究思路; 方法

1  慢性肾脏病的危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统计表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占美国医疗人群的7%,却占医疗预算费用总额的24%;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每人每年需要透析的费用为65 000美元,预计2010年美国用于ESRD的费用将高达290亿美元[1]。目前我国尚无准确的CKD流行病学数据。据2005年北京市石景山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CKD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病率为9.4%[2]。据此推算,我国CKD病人将超过1亿,ESRD病人超过300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300万ESRD病人中仅有6万人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统计,替代治疗每人每年费用10万~13万元人民币,仅这6万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ESRD病人每年的医疗费用就高达60亿~78亿元人民币,若ESRD患者全部接受替代治疗,医疗费用将高达3 000亿~3 900亿元人民币。CKD患者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超过150 μmol/L时,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者是普通人群的15倍,尿毒症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是普通人群的35倍。ESRD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患者本人造成终身遗憾。虽然ESRD目前无法治愈,但CKD还未进展到ESRD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去积极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与不足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自然渗透的产物,存在于我国中医院及相当一部分西医院的医疗实践中。许多肾脏病专家都在积极探索肾脏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之路,如著名的肾脏病专家黎磊石院士开发研究中药提取物雷公藤多苷,为临床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陈香美院士获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型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为IgA型肾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提供科学证据。他们是肾脏病领域中西医结合的典范。中西医结合在肾脏病领域有明显的优势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2.1  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

2.1.1  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副反应  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叶任高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要源于中医,而高于中医;源于西医,而高于西医。”这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使用泼尼松、细胞毒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onⅡ receptor blocker, ARB)等治疗的同时,再结合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片或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疗效较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显著提高。中药还可明显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综合征副反应,减轻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和性腺功能的抑制[3]。

2.1.2  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  中医、西医对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各有优势和劣势,中西医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病人得到一体化的治疗。如,IgA型肾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时,西医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汤剂加火把花根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表现为中等蛋白尿和血尿时,以小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大量蛋白尿时,则以大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雷公藤多苷或火把花根治疗;出现细胞性新月体时,则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出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1、2期时,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熏洗,同时配合减轻肾脏“高灌注、高滤过、高压”的ACEI和ARB等治疗;到尿毒症期以替代治疗为主,中药配合改善营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在疾病各个不同阶段切入,各施所长才能得到最佳的一体化治疗。

2.1.3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判断疾病预后,提高治疗敏感性  例如,肾病综合征不同的病理类型都可以表现脾肾阳虚证型,而微小病变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局灶节段硬化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西医诊断下的中医辨证,提高了中医对肾病预后的认识。

2.2  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2.2.1  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方法还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尽管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脏病报道很多,但绝大部分都停留在专家个人的经验和各自单位的临床观察,没有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其疗效的客观性很难确定。

2.2.2  疗效机制不明  中药的成分复杂,经过炮制、配伍、煎煮和体内代谢后,成分的变化更是不得而知。因此,中药很难用单一指标去考察其疗效,作用机制不明。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药治疗,其疗效机制更是不清楚。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疗效机制只能用“黑箱理论”去解释。

2.2.3  行业内尚无《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指南》  中西医结合治疗CKD无规可循,中西医结合肾科医生临床诊疗缺乏权威的参考和指引,医患安全性差。

第4篇

关键词:肿瘤 中西医结合

在日常生活中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人类生活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人口老龄化,肿瘤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加。经过现在医学科研的发展,祖国的医学研究已经突破旧的治疗模式,研究出一种全新的中西医相结合治疗肿瘤的新模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是通过中西医的相互结合,扬长避短,融会贯通,以增强治疗效果,是目前医学界采用量最大的治疗模式。中西医结合的过程是对传统中医学的发掘、整理、和提高。

1.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时代特性

1.1 从发病机制中看中西医相结合治疗肿瘤的必要性:中西医学二者之间的根本差异就体现在发病机制上,中医在发病机制上市宏观的,就是自然界中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如饮食,作息方式、结构等,尽管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依旧没有改变;西医对病因的认知是微观的,表现是病毒,细菌,生物,基因等,但是它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向更高领域发展。在发病机制方面将中医的宏观学与西医的微观学结合起来会有很好的成果。中西医结合的理念是借助现在医学对病因,思维方法等研究成果以及先进的医学仪器来丰富中医对发病机制,治疗方式等方面的认知,努力从饮食结构,作息规律等方面拓展到体质,地域方面的研究,使中医对发病机制的研究更加丰富。

1.2 从诊断方式看中西医相结合治疗肿瘤的可行性:中医是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方式来诊断。比如说舌诊,舌诊有一定的适用价值,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肿瘤患者青紫舌、暗红舌的比例较高。西医在肿瘤诊断方面主要采用视、触、叩、听结合现代化仪器如CT等设备进行的。

中医是在没有任何仪器的情况下,单纯的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式进行的,进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加以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是单纯的依靠中医诊断是非常困难的,例如有的疾病都不能早期发现,在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如胃癌的早期症状经常与胃部的其他良性疾病相似,等到确诊时已到疾病晚期,再做手术也无法治愈。尽管西医采用了癌的特异性抗原的研究,如CEA、SCC等也会有假阳性假阴性的存在。如果在肿瘤的初筛、确证、观察等阶段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手段结合西医的现代仪器共同诊断将会事半功倍。

1.3 从治疗学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优越性

中医的侧重点是证动态变化的,而西医的侧重点是病是相对恒定的。病症结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最有效模式之一,是对同一疾病从不同侧面的认识,从而决定了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方式上有着根本的不同点。应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辨证论治、脏腑辨证的框框中走出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应该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以西医学领域的现代化科技为载体,使中医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治疗上,在卫气营血、经络、三焦辨证中寻找突破,在外治法、针灸、气功等治疗方法上发挥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中医的治疗应该是依据病人病情的进展、机体正邪消长的状态来采取不同的阶段性的治疗方法;什么时候以扶正为主,什么时候以祛邪为主都应该依据具体情况来定。合理的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结合起来可以明显的提高疗效,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的寿命。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中医肿瘤临床研究的难度极大,被重视的程度也不够,很多医师都没有经过肿瘤的专业学习或培训,治疗肿瘤的中医师的医术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全面的了解西医的治疗方法所带来的效果以及毒副作用,从而不能合理的应用中药并恰当的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做到取长补短。另外一些医师往往是一味的攻下或者一味的补养,而不能进行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再者一些缺乏西医肿瘤专业知识的中医师,往往过分的强调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而忽视西医治疗的选用,或者是不能把握住患者西医治疗的情况而导致不恰当的中医治疗。还有许多中医肿瘤科的医生对中医临床的忽略,不能很好的应用中医理论来指导临床,导致中医整体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样的道理对于西医医师也存在同类的问题:一些医师由于不了解中医药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不知如何选择或者何时选择而拒绝中医治疗,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最终的治疗效果。基于以上种种问题,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把肿瘤的临床研究放在了第一位。

因此,肿瘤治疗方案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的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指南,能够作为中医肿瘤的临床、科研、教学和对外交流的参照的依据。方案的制定需要有它独特的灵活性,不能固定为一个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已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制定方案的同时要注重权威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和科学性,重点要突出中医的特色,要开展随机的大量的临床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最后还要制定一套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现代医学对于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多注重于瘤体的缩小以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的延长,特别是瘤体的缩小。但是许多肿瘤患者经过了中医药治疗之后,可能并没有看出瘤体有明显的缩小,但是明显的改善了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如果用西医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不仅是不可取的,其最终结果还会阻碍中医的长远发展。虽然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同道和广大患者的极大认同,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依然是任重道远。因此只有建立了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指南和规范,才能避免临床盲目应用中医药。

参考文献:

[1]朱红,申良方,涂青松.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6):39-41.

[2]刘永叶,谢晓冬,刘大为,等.补中益气汤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4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42-7243.

第5篇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66―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祖国传统医学和传入中国百余年的西方医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地撞击、吸收和交融,产生了中、西医学相结合的思路,这两种医学虽各自拥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也有共同之处,即都是以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为其研究对象的。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虽仍处在探索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疗体系,各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且前者宏观辨证的微观化和后者微观指标的整体化既是两个医疗体系各自的发展趋势,又是形成新的中医药学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

两者同时并存,是我国医学的特点,而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共同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更是我国的一大创举。中西医结合是在中、西两种医学发展中取各自的长处进行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又从学术思想上推动了中医,也启发了西医,这应该说是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绩,因为这也是中西医在学术思想上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的进程中,成为逐步融会贯通的起动点。

笔者运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在诊治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情况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纲,以辨证为目,以病统证,即一个西医病种以下分中医的若干个证型。这是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西医结合专著或教课书所采用的形式。临床实践运用则是在明确西医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每种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的基本矛盾,区分其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临床表现,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运用中医理论,对患者的疾病做出中医证的诊断。如哮病的肺肾气虚,喘证的肺肾气虚,肺胀的肺肾气虚属于“异病同证”,或哮病可分为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等等,属于“同病异证”。这种病证结合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占主流,其形成和发展起来也是必然的和必要的,因为它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全面认识和解决疾病。实际上,不但中西医结合临床采用这种诊疗思维模式,临床现代中医(指1956 年成立高等中医院校之后正式培养出来的医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应称作中西医结合医生) 诊病,几乎都是参考西医的各种检查和化验结果以及西医诊断;而多数西医诊治疾病效果不佳时也常考虑中医药辨证论治是否有更好的方法。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纯中医病证诊断也常常不被患者尤其是国外患者(在国外用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医生体会颇深) 所接受,患者常常要求明确诊断。

以临床常见的外感咳嗽来说,从痰的色、质、量、味,咳嗽的特点来进行鉴别,风热咳嗽则痰黄、质粘、量多、味重,咳嗽频剧,气粗,风寒咳嗽则痰白、质稀、味淡、咳嗽声重,气急。治疗上风热的用桑菊饮疏风清热,风寒的用三拗汤疏风散寒。根据现代辩病,若急性支气管炎,加用鱼腥草、连翘、紫菀、金银花、前胡;支气管扩张则多用海浮石、冬瓜子、开金锁、葶苈子、白芨;若肺结核则加用黄芩、百部、丹参、南沙参、北沙参;若肺脓肿则用干芦根、生米仁、桔梗、桃仁、红藤。现代辩病结合传统辩证,用药针对性加强,故两者相合, 辨证方能精确。

第6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为了大力、快速推进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开办国家高等教育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目前许多院校相继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但专业发展前景、人才培养模式等还存在一些争议,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1,2]。因此,我们对国内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较早、影响较大的院校就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 方 法

重点考察了天津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4所在全国影响较大的院校,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全国26所医科院校、中医院校有关中医药专家和教学管理专家、学校领导发出问卷146份,收回132份,对中西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关问题进行了专家咨询,回来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了论证。

二、 结 果

1.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前景

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必要性调查时发现,认为很有必要的48份,占36.4%;有必要的73份,占55.3%;没有必要的11份,占8.3%。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否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时,非常肯定66份,占50%;肯定的45份,占34.1%;不肯定的21份,占15.9%。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认为很好的63份,占47.7;认为好的38份,占28.8%;认为一般的19份,占14.4%;持不乐观的12份,占9.1%。

2.中西医结合专业目前发展状况

目前全国有近30余所中医院校和综合性医科大学中开办了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教育,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系或学院,如1993年湖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成立中西医结合系并开始招收5年制本科生,2000年招收7年制本硕连读。河北医科大学1992年开始招收3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生,1993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系,2001年改为中西医结合学院,2001年招收5年制本科生,2002年招收7年制本硕连读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于2002年3月正式建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近几年来每年均招收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中西医综合方向)7年制本硕连读生近100人。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联办2000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2000年成立,2001年正式招收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生。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主的民办高等学府,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5年生,在校本科、专科学生达到6 000人。

3.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模式

学制问题,认为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长学制(7年制)为好的75份,占56.8%;认为开设短学制(5年制)的57份,占43.2%。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认为科研型的23份,17.4%;认为临床型的44份,33.3%;认为临床科研型的65份,占49.2%。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中医与西医比例,6∶4的12份,占9.1%;5∶5的56份,占42.4%;4∶6的64份,占48.5%。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认为采用现有中医和西医教材的39份,占29.5%;认为重新编写中西医结合教材的93份,占70.5%。调查还发现要办好中西医结合专业,最重要的因素是师资,而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认为比较缺乏,有必要加大培养力度。

三、 讨 论

中西医结合方向在解放后就作为一只主要的力量与中医、西医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和发展,虽然作为本科教育迅速发展却是近10余年来的事情,2001年国家教育部才同意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结合专业”,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本科教育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目前大部分人都认为有必要开始中西医结合专业,对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看好。有的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招生人数比中医专业招生人数还要多。从上述数据可见,中西医结合专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高速发展”。以此也可以推测市场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巨大需求。由于我国基层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在我们调查的专家中绝大多数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毕业生在近10年不会存在就业压力,认为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在未来10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目前中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在表格中宁愿填写自己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也不愿填“中医专业”。在本科招生中,中西医结合专业是最抢手的专业,往往要比同当次的其他专业高出几十分,这些说明中西医结合专业社会需求确实很大,发展前景看好。 转贴于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育还不够成熟。现在国内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由于发展较快,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才培养模式。中西医结合要中西医兼通,要有较为厚实的中西医功底,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要力戒两个中专水平的相加。同时,在基础理论、认识论领域的中西医结合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层次的探索。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状,本科教育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最为合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制设置究竟多长时间为宜,以及具体的课程安排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2.师资。师资力量缺乏是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制约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中西医结合专业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较好地掌握中、西两套医学理论体系,并且有较丰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才有可能将两者融会贯通,把课程讲好讲活。由于缺少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教员,存在西医讲不深,中医讲不透的情况,尤其是后期的临床课教学,问题更为突出。

3.教材。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教材是保证院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快速发展,本科、大专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已经编辑出版了若干套,多种版本的教材各有特点,有竞争对学科建设固然有好处,但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目前推出的全国统编规划教材有16本,单从科目而言,还不够完整系统,且基础课程的教材与现行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区别不大,缺乏明显的自身特色。

4.教学模式。目前各院校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即西医基础,中医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教学中沿用中医专业和西医专业的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在课程安排上,先西医,后中医;多实验。临床教学中采取西医、中医结合教学的方法。

通过上述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与时俱进,把握了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于中西医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前景,大家普遍认可。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招生规模、生源质量、就业前景等普遍反映较好。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及教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专业在该不该设置的问题上,大家意见已经比较统一,就是有必要设置,目前的重点是如何建设好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问题。尤其需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力量的培养,逐步编写适应性更强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加强各各院校之间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研讨,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行广泛的论证和交流,突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特色,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

中医和西医并存,是我国医学的一大特点;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共同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更是我国的一大创举。在我国,中西医结合已有4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令世界瞩目。

目前,即使不懂中医中药的西医师,也会开出中成药处方;有些病人既找西医看病,同时又找中医开药。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只能说是中西医药简单地相加,而不能称为“中西医结合”。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中医和西医本是相邻的近缘学科,只是由于两种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才导致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所具有的独特理论体系和中华民族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重视宏观思维,着眼于整体,强调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应用很少有副作用的天然药物,或者进行非创伤性的治疗。然而,中医在微观分析方面显得不足。西医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重视微观分析,着眼于病变的定位,注重实验研究,观察深入,治疗的针对性强。与中医相比,西医显得比较机械,局部关注有余,而整体观不强,采用的化学合成药物常常带来副作用。可见,中医所长正是西医所短,西医所长又正是中医所短。取中西医之所长,进行优势互补,在客观上提供了“结合”的基础。

辨病与辨证

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先是辨别不同的证,而后给予相应的治疗。中医的辨证从症状着手,分析症状的部位、原因和性质,能归纳出比症状更接近于疾病本质的“证”。因此,它有别于见痰治痰、见血止血、见热退热的对症治疗。中医也有病的名称,如痢疾、消渴、黄疸等,但中医认识疾病基本上是从证入手。西医看病是按部就班,对症状和病史进行分析,辅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再确定病位、病因,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辨病是西医所长。中医和西医是从人体的不同侧面来认识疾病本质的,因此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正是取中西医各自之长。

中西医结合应该取中西医理论各自之长,指导临床上具体的结合。这样,其疗效既高于中医,也高于西医。以消化性溃疡为例,从前西医认为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消蚀胃黏膜,形成溃疡,故有“无酸就无溃疡”之说。近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p)才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于是又有人提出“无Hp就无溃疡”之论。的确,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阳性率相当高,现在以抗生素为主的三联疗法,可使Hp转为阴性的已达到80%~90%,从而使溃疡愈合。中医对胃的生理功能的认识,其中就有“胃主降浊”。“浊”是指经过消化吸收之后的食物残渣,“胃主降浊”指胃气下降,而且是不断地下降,将食物残渣下输到小肠、大肠。若胃不能顺利通降,不仅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停留在上,便出现口臭、嗳气、胃胀、泛酸,甚至恶心、呕吐等胃气上逆的症状。采用中医利气通降的治法,可以纠正胃的动力障碍,从而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这就体现了取中西医各自之长的优势进行结合。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

宏观辨证,是中医的长处。微观辨证,就是通过各种先进的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技术检测的微观化的指标来认识与辨别证。在医疗上,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加以分型论治,并引入有效而又无副作用的治疗手段,就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这里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为例,从前中医按宏观辨证,认为这类患者是气血两虚,一般都用大补气血的办法治疗,可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当从西医辨病的角度,了解到再障的微观病变是骨髓造血功能的障碍,联系到中医“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血同源”等理论,改用补肾方法后,疗效确实有所提高。

第8篇

我是一名来自辽宁省营口市的求医者。3年前,我患上了慢性肾炎。由于我的工作很忙,加之对此病的认识不足,没有按照医嘱坚持服药,以致病情逐渐恶化。2010年9月,我出现了血尿、水肿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是家人劝我赶紧去医院做检查。经检测,我每天的尿蛋白量高达25克。医生确诊我患了肾病综合征,并认为我的病情比较严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快就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甚至尿毒症。至此我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于是我四处求医,一心想得到系统的治疗。经人介绍,我得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的杨洪涛主任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肾病很有经验,很多肾病患者在经过杨洪涛主任的调理和治疗后,其病情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于是,我来到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找到了该院肾内科的杨洪涛主任。杨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在为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之后,杨主任耐心地为我讲解有关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知识,并告诉我,只要我能积极配合治疗,延缓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再通过中医的办法进行调理,是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的。经过杨洪涛主任的细心治疗,两个月后,我身上的水肿奇迹般地消退了,尿蛋白量也明显地下降了。半年后,我的尿蛋白量基本恢复正常。于是我顺利地出院了。现在,我的精神状态和心情越来越好,尿少、乏力及厌食等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在此,我十分感谢杨洪涛主任,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辽宁省 营口市 田学武

杨洪涛医生简介: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脏病重点学科主任、黄文政名医传承工作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天津分会常委、天津市卫生局血液净化质控组专家成员。杨洪涛主任师从国医大师张琪、肾病专家邹燕勤、津沽名医黄文政等多位中医大家,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在使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慢性肾炎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在使用中医药延缓肾小球硬化及抗间质纤维化的研究中和提高腹膜透析的质量及抗腹膜纤维化的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