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7 16:20: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创新“一套体制”
在顶层设计和基层改革上,对区、镇街社会治理工作架构进行系统研究、整体部署,初步搭建起区社会治理中心统筹调度、部门镇街分级负责、管区网格基础支撑的体制架构。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突出区委在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地位,强化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区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以及一名副区长分管社会治理工作。设立区社会治理中心,统筹指导考核全区社会治理工作。
配套开展镇街体制改革,调整了镇街内部机构设置,专门设立社会治理办公室;剥离城市街道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职能,交由所在经济功能区负责,从体制上推动镇街工作重心向抓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转变。
深入推进网格体系建设,将每个镇街划分为5-7个管区,每个管区又因地制宜划分若干类型网格,全区共划分为161个管区、1333个网格,形成了“镇街一张网、管区一大格、社区几小格”覆盖全区的网格化、扁平化管理体系。
二、构建“三大体系”
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谐、解决民生诉求、推动社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整合全区各级各部门行政服务资源,统筹推进三大运行体系,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开展治理服务。
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体系。依托网格化组织管理架构,把全区各级各部门工作全面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对镇街网格化工作,突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以网格化体系服务党建“三基工程”建设,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基层组织得到强化、镇街基础得到夯实、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对部门网格化工作,尤其是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稳定、纠纷调解、民生服务等六大领域部门,以社会治理网格化为基础,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服务机制,将部门执法力量和服务资源全部落实到网格中,确保安全隐患在网格中发现并化解,让服务不出管区、社区,实现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的全天候、无缝隙管理服务。
公众投诉受理处置指挥体系。成立区公众投诉受理处置指挥中心,将政府各部门涉及公众投诉的相关职能,如民生在线、政务热线、行风在线、数字化城管等,进行重新资源整合,并设立“一号通67712345”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处置群众咨询、投诉、建议。以指挥中心为核心中枢,指挥调度全区各职能部门协调处置群众投诉各类问题,并对部门办理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建立起完备的非应急联动处置体系,保障群众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社会化公共服务工作体系。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全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推动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通过建立社会化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将全区涉及家政、中介、咨询和消费服务等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和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依托公众投诉“一号通67712345”服务热线,无偿为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需求信息服务。这一举措,不仅帮助市民解决了各种生活难题,还通过群众需求信息的整合共享,培育了一批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服务性企业和社会组织,带动了新区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实施“六化治理”
将社会治理现代化、精细化、法治化理念和手段引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实现了社会治理各要素精确、高效、协同、持续运行。
网格化巡查。构建起覆盖新区全域的人工巡查“地网”和智能巡查“天网”,全区近5000名网格员,手持智能终端24小时不间断巡查,全面开展网格内基本信息搜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问题处置核实和群众服务等工作;整合全区视频监控资源,对隐患风险易发区域进行可视化、智能化监管。利用网格化巡查这一有效措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在新区“蓝色海湾整治”“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大项目服务保障”等多项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息化支撑。顺应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社会变革,建立起“互联网+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按照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服务架构,建设区、镇街和部门、管区三级社会治理信息支撑平台。全面整合公共事业、民生服务、劳动保障、医疗教育、环境资源等多部门、多领域数据资源,建立起500多万条信息的区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打破了政府各部门、社会和市场多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与部门业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和稻葑试吹幕ネü蚕怼Mü对这些数据信息资源的综合分析,实现了对应急、非应急事件统筹调度,做到事故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理;同时,也催生了“大数据”相关产业的集聚。
多元化参与。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政府各部门、群团组织等治理主体,尤其是引导驻区高校、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引导社区群众参与社区自治,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出台《关于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奖励办法》,设立了300万社会组织发展基金和50万元的专项奖励基金,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园、创意园、公益园,大力培育、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全区共有1500余家社会组织、10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上。
社会化服务。坚持寓服务于治理之中,变“管控为主”为“服务为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完善城乡一体化社区服务体系,推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活救助、文化娱乐、社会治安等政府公共服务事项逐步向社区覆盖,为居民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服务,社区干部、网格信息员成为民生服务员、流动的“服务站”。新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精细化管理。制定出台《关于率先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施意见》,提出“三个精细化”:即责任精细化、处置精细化、监督精细化,通过压实各级各部门网格工作责任,建立完善社会治理事项处置工作机制,强化对镇街部门社会治理工作的考核、监督、问责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确保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运转。
法治化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化部门和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在综合行政执法、矛盾纠纷调解、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法治化改革。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组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统一行使城市管理、国土资源、文化市场、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旅游等六大I域42类1402项行政执法权,解决了部门多头执法、推诿扯皮问题。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在社会治理管区推行“1+X”法律服务模式,即设立1个综合调解室,整合律师、调解员、志愿者等多种力量,推动法治宣传、综合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法律服务“五进”网格,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法治体系建设,创新组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局,建立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区法院、检察院分别设立安全生产审判庭、检察室,专门受理、查办和审判安全生产案件,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得到依法落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改革,成立全国首家食品药品案件巡回法庭,构建食品药品安全行政监管、刑事执法、司法审判三位一体的食药监管新模式,为强力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新机制和新途径。
关键词:失独老人;知行易径;心理社会服务;新希望家园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097-03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时间的延长,中国独生子女的父母们逐渐步入老年。由于各种原因,一部分独生子女先于其父母去世,形成了中国当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的处境不利群体:失独老人。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失独老人的数量已达8 781人[1],且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中。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并不在福利院,而是居住在社区之中。《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许多学者也认为,失独老人的社会服务应以政府作为主导和第一责任人[2-5]。
社区是政府这个庞大神经网络的末梢,是指由居住在一定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区域社会共同体[6]。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说:“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以社区为重点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变得非常必要。”[7]一项调查表明,有86.0%的失独老人在“有困难时,我希望社区能够及时帮助”题项上选择了“同意”或“非常同意”[8]。因此,社区有责任承担对失独老人的心理社会服务工作,这将直接影响到失独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北京市作为失独老人心理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得较早且较好的城市,在市内的许多社区中建立了专门服务于失独老人的“心灵家园”,他们在紧急救助、经济帮扶、亲情牵手、志愿服务、走访慰问和宣传倡导等方面为失独老人提供服务[9]。由于对失独老人的心理社会服务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些机构的工作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取得了许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某机构在清明节为数十位失独老人举行“孩子的追思悼念会”,致使失独老人的心灵伤疤被揭开,场面几乎失控。类似的事例提醒我们,对失独老人的心理社会服务一定要建立在了解他们需要的基础上。否则可能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而要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失独老人们的需要,仅仅靠经验总结犹显不足,最好有相关的“需要理论”作为支撑。
加拿大学者曾家达(Tsang Ka Tat Adolf)提出的知行易径理论是一套特别适合老年人的心理社会服务理论[10],它的核心观点包括了“强调在提供心理社会服务时,应该从服务对象的需要入手”。只要了解到这些需要,就可以和服务对象合作找出更有效的策略和技巧来满足他们,让他们可以无须再依赖过去的问题行为[11]。知行易径理论将需要概括为生理、行为、认知、情绪、动机、环境六个方面,如图1。
由于知行易径模式在老年人心理社会服务方面已有数十年积累,在世界各地的相关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以其作为理论参照,来评估实践中的失独老人心理社会服务是否做到了“以失独老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希望能借此发现相关实践经验中的闪光点,并改善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典型意义,本研究选取北京市首家授牌专门服务于失独老人的心灵家园――展览路街道新希望家园作为研究对象。2006年,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即开始探索特扶群体生育关怀和及时救助机制。2009年,展览路街道计生办与计生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成立了全市首家以关爱失独家庭为目的的新希望家园,其服务对象涵盖街道的所有120多位失独老人。家园有专门的活动地点和工作人员。每周一至周五都有固定活动,周末或节假日也组织各种活动。总体而言,新希望家园多年来的工作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辖区内失独老人,以及其他失独老人心理社会服务机构的好评。
(二)研究方式
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访谈对新希望家园进行全面考察。其中,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作为志愿者长期参与到新希望家园的日常工作中,使用非结构性的观察方式,对组织的环境、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尤其是工作人员与失独老人互动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做观察笔记。研究者也会从工作人员那里获得机构的相关资料来作为观察笔记的补充材料。半结构访谈是对新希望家园的1名领导和2名专职工作人员进行的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机构的基本情况、机构对失独老人开展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的资料搜集和整理是以下三个步骤的循环过程:(1)研究团队成员每周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访谈来搜集原始资料,并做好研究记录;(2)研究团队每周定期召开讨论会,由资料搜集者对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和研究记录进行报告,并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讨论,从中提炼和归纳出有意义的主题,并对下一步的具体研究计划进行讨论和修正;(3)研究者带着整合后的研究主题和修正后的具体研究计划,开始新一轮的原始资料搜集。
二、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新希望家园的失独老人心理社会服务
新希望家园从“每一位失独老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的理念出发,给辖区内的所有失独老人建立了个人信息数据库,并制定出“一户一策”的帮扶工作方案,与每个失独家庭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跟踪服务关系。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1.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方面的帮助
由于失独老人没有孩子的赡养,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诸多不便,家园通过建立医疗、家政等服务队,为目标家庭提供健康咨询、电器修理等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
2.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由于部分失独老人的情绪状况令人担忧,家园引入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对他们开展必要的心理干预。同时,考虑到大部分失独老人有着旺盛的精神需求。家园通过举办舞蹈、书法、摄影等各类培训课程,培养和发展失独老人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3.帮助失独老人重建社会支持系统
一方面,家园有意识地组织失独老人同质性群体,满足他们抱团取暖的需要;另一方面,家园也积极引入社工、志愿者来参与失独老人的活动,以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家园充分重视老人的自主性,举办的各项活动都有失独老人参与筹划和举办。
4.落实现有的失独老人帮扶政策,并以实际调研为基础,提出政策帮扶建议
政府制定的社会政策对于失独老人的关怀具有重大影响。家园一方面重视相关政策的落实,如帮助符合条件的失独家庭办理居家养老券、联系志愿单位与老人签订帮扶协议、帮助少数民族失独老人入住民族养老院,等等;另一方面,家园也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尝试提出失独老人帮扶方面的政策建议。
从知行易径的理论视角来看,新希望家园提供的上述服务基本能满足失独老人的生理、行为、认知、情绪、动机、环境六类需要。但新希望家园的服务模式主要是基于工作经验,若能引入知行易径理论的支撑,将会更具科学性。
(二)知行易径理论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心理社会服务
从知行易径“从服务对象的需要入手”的理念出发,我们将对失独老人的心理社会服务划分为评估需要、归集需要、满足需要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评估失独老人的需要
社区在对失独老人提供服务之前,要先评估他们的需要。评估需要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1)失独老人自行提出;(2)第三方告知(如亲朋好友、邻里、志愿者等);(3)工作经验总结,即社区在为失独老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随着双方关系的发展而获知的信息;(4)利用测量学技术,即根据心理测量学的相关理论,设计出专门的问卷来评估。在上述四种途径中,有科学理论支撑的问卷评估法信效度最高。但由于社会赞许性等因素带来的测量误差,使用问卷搜集到的信息并不完全可靠,还需要与通过其他三种途径获得的信息相互印证。
2.归集失独老人的需要
在搜集到失独老人的需要信息之后,社区即可以根据知行易径的需要理论,将失独老人的需要归集到生理、行为、认知、情绪、动机、环境六个方面的需要类别中。失独老人的需要可能会主要在于但不限于下述情况中:
(1)生理需要。失独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常出现心脑血管、骨关节等各种疾病,由此产生出一些生理方面的需要。
(2)行为需要。失独老人常见的问题行为有哭泣、离群索居、过度活动、无所事事、不善于继续处理和伴侣的关系等,并有应对这些问题行为的需要。
(3)认知需要。在中国“传宗接代”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失独老人在丧子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临着重新寻找生活目标的任务。他们需要重新审视世界的安全性,并重建人际信任和自我价值,最终重新树立起生活的意义。
(4)情绪需要。失独老人在丧子之后可能会产生悲痛、愤怒、内疚、焦虑、孤独、疲倦、无助、惊吓、苦苦思念、解脱、麻木、担忧等消极情绪。他们有应对这些消极情绪,并逐渐培养出积极情绪的需要。
(5)动机需要。许多失独老人希望被别人尊重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同情,他们有得到关注、平等对待以及有所依靠以便能及时解决困难的需要。
(6)环境需要。失独老人需要与其他失独老人以及关心他们的人建立关系的活动空间,也需要一个关注和爱护他们的社会大环境。
3.满足失独老人的需要
满足失独老人六类需要的主要方式如下:
(1)针对生理需要:一方面提供体检、就医、大病陪护等方面的服务,以维护失独老人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对健康状况不良的失独老人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的照顾,例如在饮食、家务、出行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
(2)针对行为需要:对经常哭泣的老人提供陪伴、倾听、心理疏导;与离群索居的老人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慢慢引导其走出封闭的内心;对过度活动的老人,不可轻易戳破其心理防御,而要逐渐引导其注意休息,在较长的哀伤过程中慢慢整合丧子的创伤经历;对于无所事事的失独老人,可以给他们提供参加文娱活动的机会;对于不善于继续处理和伴侣之间关系的老人,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心理疏导,对遇到婚姻危机的老人,可以在必要时提供法律援助。
(3)针对认知需要:可以通过心理和社工的干预来帮助失独老人,一方面建立与逝者的恰当连接,另一方面也为投入新生活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到恰当的丧子归因方式,重构对生活世界的稳定信念。
(4)针对情绪需要:社区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创伤心理学知识,能够对正常的哀伤与延长哀伤进行区分,一方面,为处于正常哀伤过程的失独老人提供空间和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也为哀伤时间过长或程度过重的失独老人提供专业心理干预资源,例如与医院、高校、社工机构、志愿单位等开展合作,为老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服务等。
(5)针对动机需要: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供经济补助、争取政策帮扶的方式满足其养老方面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尊重和平等对待失独老人、在组织活动时体现他们的自主性、引导他们发挥余热来帮助他人,来协助他们重新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并逐渐恢复自尊和自我价值。
(6)针对环境需要:一方面,为失独老人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组织唱歌、跳舞、各类比赛、兴趣课程等活动,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组织失独老人外出游玩,在重要的节日对他们进行探访和慰问等,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物理和人际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等各类倡导方式,营造社会对失独群体的关爱氛围。此外,社区还可以利用自身政府背景,协调各部门为老人入住养老院提供方便。
满足失独老人的上述需要主要有如下四种途径:(1)利用社区自有的资源;(2)与其他心理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合作;(3)横向联系并利用社会资源,如志愿单位的资源;(4)招募志愿者,通过志愿者的活动来满足失独老人的部分需要。
三、研究结论
第一,新希望家园为所属社区的100多位失独老人提供服务,其工作理念是以老人的需要为出发点,这与知行易径的心理社会服务理念相一致。
第二,“新希望家园”为失独老人提供的服务包括基本生活照料、心理疏导、重建社会支持系统、落实帮扶政策并提供政策建议等,这些服务基本上能够满足失独老人的生理、行为、认知、情绪、动机、环境六类需要。
第三,知行易径理论为失独老人的心理社会服务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视角和更加明确的操作方法,是社区进一步改进相关工作的重要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于丽爽.失独家庭需要养老保障[N].北京日报,2014-01-15.
[2]刘振华.我国“失独”家庭帮扶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广西社会科学,2014(7):156-161.
[3]王勇.关于构建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4(5):24-25.
[4]宋强玲.老龄化视域下失独养老问题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403-4405.
[5]刘亚娜.中国失独者贫困状况及救助体系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13(5):46-50.
[6]吴忠观.人口科学辞典[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7][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M].郑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8]方曙光.社会政策视域下失独老人社会生活的重新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13(5):51-56.
[9]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心灵家园工程”实施方案[EB/OL].北京网社会保障频道,[2015-08-17].http:///syzx/n214135716.shtml.
[10]Tsang, AKT, Chu M,Liu KY, Ip LCF, Mak NS. Managing sexuality and intimacy issues among seniors: The SSLD approach[M]. Toronto: Yee Hong Centre for Geriatric Care.
[11]曾家达,游达裕.知行易径:基础与应用[M].香港:策马文创有限公司,2010.
Research on the Mental and Social Services for Lost Only-Child old Ma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SLD
――Taking the new hope home in the exhibition road of Beijing City as an example
YANG Yuting, ZHANG Yudi, JIA Xiaoming, GUO Puyang, HE Guoj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对“学习者共同体”进行了理论解读,而后分析了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学习者共同体”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具体作用,以期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有所稗益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从关注物质、能源生产的工业社会进入到一个更加关注知识生产与创新的知识社会。相应地,仅仅作为语言知识承载者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英语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建构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是所有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者共同体”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此相适应,创建“学习者共同体”,改革传统教学工厂式组织形式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学习者共同体”中,无论专家、课程开发者,还是教师、学生,都是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学习者,所有学习者都以协同性活动为中心,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以某一方为中心。这将从组织层面上实现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极教学模式的双重超越,完成教学组织形式向学习组织形式的过渡。因此,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应用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的完善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学习者共同体”的理论解读
“学习者共同体”这一教学模式来自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他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求和主动建构知识。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主要强调学生个体在学习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深度研究和发展,指出学生个体学习知识不仅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在社会背景下建构知识的过程。于是,他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认为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形成的,而是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人发展的社会源泉是他们参与的各种共同活动,这种社会性的互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效果的完善,因为社会互动是信息传递的桥梁,知识就是在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建构的。
1989年,美国学者布朗(Brown,J.S.)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基于广泛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性建构,需要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与同伴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等展开充分的交流。他在此基础上于1989年率先提出了“学习者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ers)这一概念。“学习者共同体”或译为“学习者社区”,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它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实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是一个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在学习中能发挥群体的动力作用,强调人际心理沟通与相容,反映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文化,是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也是一种崭新的、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学习组织形式。
二、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转变知识结构:变“惰性知识”为“生产性知识”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需要反复运用、不断建构和生成,在无数次实践中得到矫正和完善的过程。概念性知识就如同是一套工具,不仅在运用中被充分理解、实现其存在价值,而且还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改进。人类的知识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惰性知识”和“生产性知识”。“惰性知识”是指贮存于人类大脑之中,很少或很难被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它们通常来源于书本和课堂学习;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在头脑中也会积累很多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通常被称为“生产性知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这说明“惰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转化的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因为难以解决而被刻意回避。这一现象在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教育领域中尤为突出。很多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每天早起晚睡,忙于背单词、短语,但仍然无法轻松自如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沟通交流,大量从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不到有效应用,而成为了“惰性知识”。针对上述情况,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习者共同体”的优势,努力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共同参与、集体学习的过程中,激活头脑中的“惰性空间”,实现“惰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的转化。
(二)转变思维模式: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元化、发散性思维
“学习者共同体”不仅为激活学习者概念性知识创造了条件,还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互相学习的平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是外部世界在认识主体意识中的反映,因而具有主观性、社会性和可传达性的特征。世界上不存在超越于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知识,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任何问题都不存在唯一的、完全正确的答案。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以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来解释或建构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经验和认识环境各不相同,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知识建构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处理方式。由于每个人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可以在学习者之间搭建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在参与合作、协商对话的过程中,了解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拓展思维空间,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元化、发散性思维”,他知识的建构更加科学、系统。
(三)转变教育观念:变课堂学习为终身学习
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生成的认识过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拓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学习型社会,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者。“学习者共同体”对于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鼓励创新的全新教育理念和学习文化。在“共同体”中,教师要在心理上完成角色转化,不再以知识拥有者自居,而应该以自己热爱学习的态度、善于学习的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带动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师生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互动学习的热情,引领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要组建真正的“学习者共同体”,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角色的转换。信息化时代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了相似的信息平台,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对知识的垄断权。在这样的形势下,每个人都是知识的吸纳者和学习者。社会要发展,学习者就必须树立超越前人的勇气和信心。学生要勤于钻研,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在学术问题上积极探索、兼收并蓄,既要在人格上尊重教师,也要敢于质疑、挑战权威。“学习者共同体”无疑为这种超越和挑战提供了极佳的土壤。
三、“学习者共同体”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主导思想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结构等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情境,规划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互动建构英语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第二,以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为出发点。学习情境是“学习者共同体”实现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探求知识建构和师生相互交流讨论的重要场地,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利用一切资源(书籍、报刊、Internet资源等)创设学习情境,以最大的效力帮助学生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建构。第三,以协作学习为载体。通过包括师生、专家等在内的礼会性因素的共同参与,使学生既有自己对英语知识建构的心得,也有其他个体或群体对英语知识的体会,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提供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背景知识,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用生动形象、鲜活可靠的信息手段(如录像、PPT等)向学生展示该知识点学习前的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学习该知识点重要性的认识和认同。
第二步,鼓励学生围绕该知识点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考虑学生能力不同、性别搭配、人数不定的问题,将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者共同体学习”;其次,让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学任务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要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探析该知识点的深层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精心布置教学情境。教师可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赛、语音语调比赛等符合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完美融合中进行讨论学习。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情景设计,师生共同讨论学习该知识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四步,同专家合作并应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进行网上交流学习,通过网络资源、图书等独立解决问题。
第五步,总结不足,继续发展。教师要对学生在分组讨论、发言及与专家学者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改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三)教学效果
1.提出有吸引力的英语知识点背景知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组织者”的角色,使学生自主完成“对外来知识的加工和抽象以及对内在知识的重组和具体化”。
2.鼓励学生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可以创造“学习者其同体”载体,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合作、帮助、提高,在共享集体心得的同时,完善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在学习英语知识点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知识点的学习非常重要,它促进了高校教学关系的深刻变革,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推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存储,推动该知识点在教学情景中转移。并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应用网络技术查找资料时,通过论坛或E—mail方式能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将相关英语知识点学习得更透彻、更深入,解决方案也更完善、更合理。
3.精心设计教学背景,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实现学生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以充分体现“学习者共同体”的本义——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平等,即学生是主体,教师者辅助。
4.同专家合作,可以弥补教师和学生自身思维、仪器使用、方法、学识、眼界等的局限性,增长才干,积累相关知识。在同国内外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时,实际上已经形成“网络共同体”,它是“学习者共同体”英语教学模式的延伸,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在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中,师生都可以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
5.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可以发现“学习者共同体”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并通过修改完善来提升“学习者共同体”的效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互动、应用语言知识的平台,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注意事项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学生不是只简单地对英语知识进行输入、存储,而是对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合和建构;英语教师不只是英语知识的呈现者和主导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不再是知识建构的组织者、垄断者而是促进者、支持者;英语知识教授不再是单向地从教师传向学生,而是双向地在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协调的传递。因此,英语教师在制定学习任务时,要尽可能地使学习任务服务于现实世界,避免空洞无实;在设计学习情境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各抒己见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效果跟踪时,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检验,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on Mode of Independ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xplore
WAN Lingjuan
(Modern Economic Management School,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32)
Abstract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running system of independent college in China inflects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this course from aspects of teaching and teachers resource base on the support of practical necessity and theory is good for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ollow the path of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s need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novation mode
0 引言
截止2010年3月,我国独立学院数量达到了322所。然而,粗放的发展必然迎来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独立学院的发展仍处在探索期,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其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母体高校严重趋同,缺乏应有的特色,硬件、软件实力均有待提升。
独立学院的这些问题也同样显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重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创新,学科建设基础较为薄弱,课程内容重复、教学实效性不强、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等现状不得不让人产生反思。因此,在独立院校中,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模式十分有必要。
1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现实必然性
1.1 社会环境的因素
首先,全球化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其进步意义,但同时,西方政治力量依靠其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地对我国灌输其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大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认同感。其次,我国社会正处在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知识经济的快速转变期,社会不同的矛盾与冲突逐渐凸显,如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政治价值观方面的震荡。再次,网络化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强烈的思想冲击,大量的知识、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强烈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所愿意涉猎的知识远远不仅局限于教科书上,加之部分的反主流思想信息在网络上散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所授观点的认可程度。
1.2 独立学院办学机制的因素
首先,独立学院拥有较为宽松的招生政策,学生一般在三本层次录取,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独立学院在教育品牌上的效应仍未显现,学生毕业后在学历和院校排名上说服力不够,在就业市场上不占优势,使得部分大学生自信心受挫。其次,院风、教风、学风、班风均为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独立学院在这些方面的精神文化建设氛围不够浓厚,虽然有大量的活动作为载体,但这些活动掺入了商业化、成本的概念而失去了校园文化中某种意义上的纯洁朴素性。
1.3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与教学的因素
一般来说,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母体学校委派的教师、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构成。从现状上看,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力量薄弱,从母体委派的老师,容易将独立学院的任教看成一种兼职,缺少责任感,而独立学院专职教师偏少,且大多为经验尚浅的青年教师,教学骨干缺乏,再加上外聘教师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势必给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比较侧重于理论观点的灌输和政治立场的确认,联系实际不多,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问题的针对性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感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出现“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的质疑。
1.4 大学生本身因素
首先,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上相对较弱,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是不利的。其次,部分学生十分看重课程的“实用性”,急功近利,把专业课与基础课分得非常清楚,对思想政治课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跟日后就业毫无关系,不能成为就业加分的筹码。再次,部分学生把金钱与权力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沉迷于拓展人际圈、如何创业赚钱,而忽视对自身理想信念的培养。
2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石
2.1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作为依据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是在外因与内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该理论,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惯用的静态教学模式是不符合该理论的。此外,国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有诸多理论的提出,如“结构说”、“程序说”、“设计说”等,尽管这些教学模式在观点层面上有所不同,但该等观点中涵盖了一些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如目的性、实践性和动态性。目的性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严格根据教学大纲开展,明确自身的根本任务和教学目标,并尽最大可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中的重要指引作用;实践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统一性和有机结合性,只有能指导实践的理论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动态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的发展要随着实践的纵深发展而发展,不能静止地停留在老套或过时的理论研究上,要与时俱进。
2.2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以当代认知学习理论作为依据
近年来在教育界,将学生看做是学习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代替了将学生作为知识被动接受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倡导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既不是教师单方向地传授知识到学生的头脑中,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主客观、内外部综合作用的一个构建过程。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容易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提倡开放式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2.3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以教育理论作为依据
教育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新精神的最好体现,它主张用辩证、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打破了思维的定式,从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重视实践的力量,力求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理性地改造和把握世界。这种辩证客观的思维方式给我们思想政治课的创新发展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应有之意。
3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模式
3.1 教学理念创新
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就是将党的方针、政策、重要思想和人生观、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建议思想政治课程除涵盖上述目标之外,应建构起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应将培养其政治、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主干必修课程之外,也安排人文艺术类的选修课程和讲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在理念上要改变灌输式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品质和情操,成为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3.2 教学内容创新
当前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课本虽然每年有所修订,但修改内容不大,且不能及时反映当代社会各层面的现实问题。建议在课本章节上做必要修改,突出重点章节和难点,以专题讲授为主,以传统章节讲授为辅,使教学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而不成为空洞的教条与口号。此外,还应使课本内容丰富起来,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自学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3.3 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黑板授课、章节授课,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长时间盯着黑板也很难保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集中。建议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多样的、生动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讲解、情景剧、专题讲座、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原著导读、视频观看、图片展示、社会实践、撰写文章等,达到“读、听、讲、谈、看、走、写”多方位的教学效果,用鲜活生动、新颖活泼的形式调动课堂气氛,突出理论课程的实际意义,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理论课不再枯燥。此外,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对外交往中的重要性,尤其要认识到网络对独立学院学生在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发展上的重要影响。建议利用网络的优点,在网络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站,让国家大事、社 会热点等时事信息及时传递到学生当中,还可以将课堂“网络化”,把电子教案、习题库、经典案例、专家答疑、重要视频等传到网上,使学生保持与课堂教学的同步性,还可实现课外答疑、作业批改等教学内容的网络化、无纸化和便捷化。
3.4 师资队伍创新
独立学院聘请的母体学校教师,可以优先考虑高职称、高学历,教授级别的老教师,由其承担独立学院学科建设及教学指导工作,对于独立学院专职的青年教师,可以加大其培养力度,多开展学科讨论、培训拓展等活动,提供多种进修、深造的机会,在外聘教师队伍上,可适当提高其待遇,增强其教学积极性。另外,鉴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灵活性,还可以从社会上积极引进客座教授、思想政治理论专家、学者,共同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兼结合、专职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
3.5 教学评价创新
例行的思想政治课考试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学生考试状态可能有差异,一张试卷也很难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建议将考察学生“背功”的闭卷考试逐步转为考察学生理解能力的开卷考试,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层面,改变思维的套路,还可以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文化成绩与实践成绩、试卷成绩和论文报告成绩、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在一起,综合考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的表现,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 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配置与效益评估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益的教学探讨 森林抚育与林区三大效益的联系 “三旧”改造的新模式探索 三屯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效益浅析 河口区王庄灌区二干一\三分干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与效益分析 三缸三排汽200MW汽轮机低压转子光轴改造效益分析 浅谈对三门县发展油茶产业的效益分析 新常态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三点分析 “三旧”改造中改造模式的探讨 双辽市坡耕地调查的技术方法及成果分析 “三农”问题与提升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益的路径选择 同心县坡耕地现状及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卢龙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成效与经验 城市旧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新模式探讨 沼气产业的三大效益 坡耕地整治必要性与技术分析 关于构建油田效益型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王丽华,完善土家族地区生态境治理和维护措施的思考[N],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6):116-121
3 徐秀云,徐会,坡耕地改造的途径及效益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0,(2):94-96
4 问善宽,李玉璞,把坡耕地改造成波浪式
5 李建安,吕芳德,何志祥等,湘西坡耕地主要经济林生态经营模式与效果[J],经济林研究,2008,26(4):12-16
6 李正茂,邓新华,李党训,光皮树经济性状及生物质液体燃料开发研究构想[J],洲南林业科技,1996,23(2):11-13
7 寇建平,毕于运,赵立欣等,中国宜能荒地资源调查与评价[J],可再生能源,2008,26(6):3-9
8 Bassam NE.Energy Plant Species,Their Use and Impact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M],James and James(Science Publishers)Ltd.London,1998
9 湖南统计年鉴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学院;专题教学
一、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思政课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
1.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切实要求
随着高职类院校的扩大招生,以及报考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加等情况,这些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不为乐观。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新一轮挑战。所以,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在学生授课与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就业为主要学习方向的教育模式,所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都应该围绕就业展开,以就业为主的核心教育要贯穿整个学生的教育生涯。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教育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高职教育自身独特的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掘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模式。
2.是深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学也应具有相应的职业教育属性和就业导向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方针。当前,就业导向不仅体现在院校办学的宗旨上,而且也体现在所有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即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安排在能够体现职业资格标准的、能够体现职业内在特性的、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学要密切配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要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是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目前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学生中缺乏吸引力。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所用的教材是国家统一指定的,与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紧密,还在于教师不了解授课对象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教育教学针对性不强。
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思政课必须要适应高职教育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打破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学应该更加倾向于就业能力和思想的培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业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课程每一个环节。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就业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思政课才能摆脱传统的束缚,尽快走出困境,成为学有所需的实用性课程,重新成为各级领导和高职学生关注与重视的焦点,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4.是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
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职思政课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就业导向的统一培养,通过思想政治的培养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以及创业观。同时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人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认识企业,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思政课专题化教学的可行性
1.高职院校实施的职业素质教育,是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术训练为内容的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它不仅需要教给学生企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就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要培养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教学内容上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与专业课、专业实践课以及其他课程一起承担起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突出能力本位,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实践,是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现实基础
目前,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引领下,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正在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课程建设正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进行改革。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之中,已经成为高职课程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
课改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探索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化教学模式,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职业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改革,应主动适应新时期现代化经济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高教中的重要作用,进而继续深化和改革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学习和实行新的教学方式,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教学生能力素养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重视思想和能力的全面统一提高,逐步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思想政治培养为重点的政治课教学改革新模式,让思想政治课在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萍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初探[J].职教论坛,2009,(12):54—56.
[2]金崇华.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5,(11):145-147.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环境保护;综合治理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断改变和破坏矿区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导致环境问题频发。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面临的问题并寻求其保护和治理措施,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矿山地质环境面临的问题
1.1土地资源遭到破坏
矿山开采对当地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主要源自露天开采和废石堆积对土地资源的侵占。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尾矿,煤矸石,粉煤灰是世界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在我国仅金属矿山的尾矿每年就达50亿吨左右,并以每年4-5亿吨排放量不断增长,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等宝贵土地资源。同时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导致大量的植被被破坏,造成大量的土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1.2水资源受到影响
矿山开采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对当地的水资源构成了巨大威胁。在雨季,大量泥沙被冲刷,淤积河道、山塘、水库, 污染水源,造成区域生态需水量锐减,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矿区和尾矿堆渗出的酸性废水对水体的污染存在巨大的威胁。据相关统计,我国各类矿山年排放废水达30亿吨,这一庞大的基数对水环境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另外,对当地居民人畜饮水安全也造成一定影响,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3大气遭受污染
矿山开采产生的悬浮颗粒引致雾霾,进而造成天空灰暗,人们不能正常进行呼吸,严重影响人类呼吸系统的健康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矿山的植被系统被严重破坏,加上大规模的开采作业以及矿石运输,产生了大量的浮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同时由于大量使用炸药、采用柴油机作为设备的动力等,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这些影响对大气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
1.4严重影响地质结构
在矿山开采中,大量的矿物被开采,导致地下形成大量的空洞,矿洞回填成本过高,从而导致地面沉降和陷落现象频发。同时在开采过程中也不断发生塌陷的现象,据统计每采万吨煤要塌陷土地0.2公顷。
2.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治理
2.1基本原则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上要坚持以下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即开发与保护工作要同步进行,决不能允许先破坏后治理的事情发生;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即是充分利用资源,整合项目,降低矿物的生产成本,就近进行加工处理以及提高尾矿废渣的回收再利用;三是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即是进一步明确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保护和治理的责任归属,加大对开采企业的监管和行政执法,完善矿山修复工作机制。
2.2具体措施
2.2.1加强管理,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在源头审批上,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矿山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审批,落实“三同时”制度,对于资质不合格的企业,开采工艺落后的企业拒绝办证,从行政许可上把好关,严格控制。在执法过程中,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对矿山的执法检查力度和频率,不定时对矿山开采作业进行检查,对存在违规操作的要及时制止,严重危害环境的,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顿后不达要求的,依法吊销其开采证。要从根本上杜绝各种滥伐滥采的行为,保障矿山开采作业在法律的监督下正常运行。
2.2.2加大科技研发和利用,积极推广清洁生产
笔者以为,更高水平的开发利用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因此,必须鼓励和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工作环境。鼓励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在资源开采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回采率、矿体综合开采技术和共生、伴生矿物分离技术研究、资源生产中环保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尽快将理论转变为生产力,有效改善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同时,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减轻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如,加固地下采空区综合利用技术、充填采空区控制地面沉陷技术、离层注浆技术、条带开采技术、钻孔溶解开采技术、原位浸出开采技术、无尾矿选矿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及回收再利用技术等。
2.2.3加大矿山的生态修复工程,探索综合开采和利用新模式
为有效控制地质环境破坏带来的连锁反应,加大矿山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就是要组织落实好排土场、露天采场、尾矿库、矿区道路、矿山工业场地、沉陷区等地段的生态修复,结合物理、生物等多种有效措施,减少开采过程中带来的破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这些地段进行回填,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作,保障其生态功能基本得到恢复。另外,积极探索综合开采利用新模式对可持续发展而言非常重要。鼓励企业对矿山资源进行综合开采和利用,尤其是在矿物开采过程产生的尾矿,煤矸石,粉煤等固体废物,要加大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在煤矸石等固体废物对土壤、地下水不会造成污染的前提下,通过生产建筑材料、筑路、充填(包括建筑填充、低洼地和荒芜地填充、矿井采空区填充)等方式充分利用煤矸石,减少露天堆放。
3.结语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也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面对当前形势严峻的矿山环境破坏问题,其保护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行政干预和法律监管的同时,加强科技研发,推广清洁生产。此外,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工程,探索综合开采和利用新模式对于生态可持续、生产可持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帆.承德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
关键词 农村 社会管理 制度重构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社会正处在制度解构与重构转换的关键节点
农村社会如何在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和秩序,是一个需要我们努力破解的新问题。“农村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这是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在其《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在亨廷顿看来,虽然现代性有利于稳定,但作为演进过程的现代化又会引起不稳定。在现代化演进过程中,农村则是一个不确定的角色,既可以是稳定的基石,又可以是不稳定的根源。
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农村是一个十分薄弱的领域。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等都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计划经济时代,以为核心的基层组织体系直接渗透到农村社会内部,加上通过各种运动、宣传手段所进行的文化整合,农村社会管理呈现出有条不紊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急剧变迁,大量农民走出农村,加上现代通讯、传媒技术,农村社会已变得越来越开放、多元。传统的以为核心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逐渐解构,失去了对农村的控制力,与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的社会管理体系还没建立起来。
变革中的中国农村社会,正处在制度解构与重构转换的关键节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管理新格局,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既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也是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二、当前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困境
当前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制度解构与重构转换中出现“真空”。在这新旧制度转换的关键期,农村社会管理出现了某种失范,在改革思路上出现一些摇摆不定和相互冲突的现象。
(一)控制与自治的冲突。
随着村民自治的实施,国家权力从乡村收缩,农村基层组织控制力减弱。村民自治组织代替原有国家权力在乡村的职能,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但由于农民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一些地区出现了基层村委会瘫痪或半瘫痪的状况,自治无序化现象并不少见。在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暴力、威胁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时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活动进行干预,如直接控制村委会选举过程,指派、选派候选人,随意免去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委会组成人员等。这就造成了乡镇政府控制与村民自治的矛盾。村民自治到底应该怎样推进,是放手还是控制,始终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二)包揽与放手的冲突。
尽管强调政府职能转变,但政府究竟应该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什么事情应该放,放到什么程度,仍然是一个不很清楚的问题。多数地方政府还是延续着“大政府”的惯性,对社会管理采取包揽的态度,但实际上很多问题却管不了,因而出现很多“失灵”状况。一些地方恶霸势力趁虚而入,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正是由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弱化,统揽无力,导致农村社会整合能力低下、社会矛盾处理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政府直接面对社会,加上历史形成的传统习惯和心理依赖,农民遇到问题往往都去找政府,使政府疲于应付各种社会问题,还容易使部分群众产生与政府的对立情绪。而另一个现实问题是,即使政府有些事务想放手,却找不到可以接棒的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数量过少、能力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可信度不高等问题也困扰着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
(三)倾听民声与漠视民意的冲突。
一个好的社会管理不是没有问题,而是能够正视和解决问题;一个好的制度不是消灭冲突,而是能够容纳冲突,并用制度化的方式解决冲突。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价值观转变、利益多元的大变动时期,各种声音不断增多,各种矛盾不期而至。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地方政府能够积极倾听民众的诉求,关注民意的风向,疏导情绪,沟通思想,化解民怨,在良性互动中促进社会共识。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对批评或质疑过于敏感,甚至将其视为不和谐声音,能捂则捂,能压就压,以为没有质疑声音,才算工作平妥;以为掩盖了问题,才算治理有方。在目前的维稳模式下,通过压制和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来实现短期内的社会稳定,成了相当普遍的做法。事实表明,大量沉默的声音背后,都有被压抑的情绪;诸多矛盾冲突事件后面,往往是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有矛盾暴露,有冲突产生,有分歧出现,正是多元多样利益和价值在寻找渠道相互对话、彼此辩驳。若不从根本上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一味以稳定为名压制合法的利益表达方式,则只会积聚矛盾,扩大冲突,使社会更不稳定。
(四)政治救助与司法救助的冲突。
当前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面对不断增加的农民上访和农村,地方政府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在政治救助与司法救助的选择中犹豫,一方面希望群众能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矛盾冲突和纠纷,另一方面又大量地运用政治救助手段。而上访群众很快就发现,通过越级上访和聚众闹事的方式,经常都能促使一些问题得到落实解决。在目前的维稳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往往对越级上访和顾虑重重,因而采取很多非法制化的政治救助手段息事宁人,甚至认为“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这反过来又助长了部分群众“不闹白不闹,闹了不白闹”的心理,弱化了人们的法律意识:人们对司法救助的期望值下降,却对政治救助的期望值上升;通过政治途径解决问题的可信度提高了,而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的可信度却下降了。这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地方政府越是害怕,部分群众越是喜欢越级上访和聚众闹事;事情闹得越大,地方政府就越害怕。
(五)个体分散与组织整合的冲突。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和解体后,农民处于一盘散沙状态。加上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严重问题,导致农民处于无组织可依托的状态。原子化的农民个体既无法形成自己的话语权,更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一旦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大多数农民会选择忍气吞声,但也有一部分农民采用混乱和无序的利益表达方式,形成大规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的影响。然而,如果将农民组织起来,一些地方领导又总有摆脱不了的政治心理阴影,对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存有戒心,因而缺乏培育发展农村社会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建议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社会管理涉及社会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既包括现实社会领域,也包括虚拟社会领域;既包括社会组织等社会实体,又包括社会关系等社会软体;既涉及各个层次的社会群体,也涉及不同地域的基层组织。只有综合系统的改革措施,才能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留空白点。未来农村社会管理制度重构的重点,是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为此,需要从政府、社会、公众三个维度进行探索,完成以下三大改革创新任务:
(一)从职能转变入手,探索政府负责新模式。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核心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促成公平公正的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要厘清楚政府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重点解决政府社会管理缺位和越位的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化。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关键取决于乡镇行政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融合程度。农村基层组织如若具有较高的整合度,那么就有可能提高组织在村庄和村民中的动员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农村社会管理体系的效能。从治理结构的变革的趋势看,推动基层政府行政功能与农村自治功能的融合,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实现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核心任务。通过推动基层政府行政功能与农村自治功能的融合,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二)从基层自治入手,探索社会协同新模式。
在急邃的社会变迁中,农村会产生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遇到各种不期而至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灵活性同时又具有强大能力的基层组织体系来应对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风险或危机。在村民自治制度环境下,农村社会管理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自治组织。同时,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要注重发挥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多元主体的作用,建立一个具有灵活性同时又具有强大能力的基层组织体系。要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扩大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社会空间。同时,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
(三)从公民教育入手,探索农民参与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