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8 14:48: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淡水资源的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背倚上海、杭州、宁波等大城市和长三角腹地,东临太平洋,处于我国东部海岸线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作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舟山群岛新区以新加坡、香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城市为标杆,重点发展港口物流服务、船舶修造与海洋工程、海洋旅游、临港石化、海洋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生物医药、现代海洋渔业等“蓝色经济”,未来的群岛新区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我国迈向海洋时代的新地标。
群岛新区的建设将带动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大调整以及人口财富等要素的快速增长,作为群岛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水资源保障面临新的要求,合理的水源结构与水资源保障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新加坡、香港等地理地形条件和水资源禀赋与群岛新区类似国家(地区)的水源结构进行分析,提出群岛新区水源结构的合理化建议。
1 舟山群岛新区水资源供给现状
舟山群岛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1440平方公里,海域2.08万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以舟山本岛最大,其“形如舟楫”,故名舟山。受地理地形条件限制,群岛新区境内无过境客水,人均水资源量仅616立方米,为全省平均的36%,属资源型缺水地区。
经过多年的水利工程建设,群岛新区已初步形成以常规水资源为主,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资源为辅的水资源供给体系。
1.1常规水资源
群岛新区的常规水资源供应有两个途径:雨水集蓄利用和境外引水。
本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水库、山塘、坑道井等水利工程拦蓄雨水,总蓄水库容1.48亿立方米;采取从河道提水入水库、连通供水管网、连通河道等多种措施,贯通原本相互独立的水域,提高对水资源的调蓄能力。
境外引水:舟山境外引水考虑了2条线路:一是大陆引水工程,从宁波姚江通过海底管道引水至本岛,总规模5.0立方米每秒,分三期建设;二是从上海南汇通过海底管道引水至嵊泗,引水规模为0.3 立方米每秒。目前引水规模为1.0立方米每秒的大陆引水一期(应急)工程已于2003年8月建成通水,至今已累计引水1.05亿立方米。引水规模为2.8立方米每秒的大陆引水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大陆引水三期工程和嵊泗自上海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在推进。舟山市境外引水工程全线完成后,每年可自大陆引水1.33亿立方米。
1.2非常规水资源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舟山市现已在嵊泗、六横等岛屿建有11座海水淡化厂,日淡化海水能力已达5.35万吨,海水淡化成为边远小岛解决居民生活、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另外,在多个领域采取了海水代用措施,如海水制冰、电厂冷却水、水产企业的鱼虾初洗用水等,以降低淡水资源的利用。
中水回用:日利用再生水2万吨,用于本岛城区河道补水。
1.3 水源结构
2011年全市总用水量1.4亿立方米,其中本地蓄水工程供水1.0亿立方米,占71.4%;大陆引水(应急工程)供水0.24亿立方米,占17.1%;海水淡化供水0.07亿立方米,占4.9%;中水回用等其它水源供水0.09亿立方米,占6.6%。群岛新区现状水源结构见图1。
图1群岛新区现状水源结构
1.4 水资源利用效率
“舟山发展水为先”的理念深入人心,遵循“开源节流、双管齐下”的思路,在不断完善计划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计费等节水制度的同时,舟山市大力实施节水工程建设,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改造漏损管网,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稳步提高,2011年万元GDP用水量18.4立方米,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44.5立方米/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29.5立方米/年,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90立方米,节水水平居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 新加坡和香港的有效经验
新加坡和香港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受地理环境影响,水资源十分有限。舟山群岛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禀赋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新加坡和香港相似,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可以学习借鉴。
2.1 新加坡
新加坡本地水资源十分有限,人均淡水资源仅136立方米。因本地水资源匮乏,新加坡一直将水资源视为国家的战略资源,提出了国家“四大水喉(FourNationalTaps)”供水措施,即境外引水、雨水收集利用、新生水和海水淡化。
2.1.1 新加坡水源结构
新加坡1962年与马来西亚签订了百年供水协议,目前每年从马来西亚进口淡水1.99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0%;每年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可收集利用雨水0.99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0%;上世纪70年代开始污水处理回用(称为新生水),当时主要提供工业用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生水水质已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被新加坡确定为最为可行的水资源自给战略之一,目前年供水量1.49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30%;四面环海的新加坡把“向海水要淡水”作为水资源自给的另一大战略,目前每年可供淡化水0.49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0%。新加坡现状供水结构见图2。
图2新加坡现状供水结构
2.1.2 新加坡经验
尽管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订的引水协议到2061年截止,但是新加坡政府将水资源供给视为国家安全问题,立足于自给自足,注重依靠先进技术开发新水源,不断加大新生水和海水淡化在水资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实现水源多元化,降低对境外引水的依赖性,争取水资源供应的主动性。
在新加坡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中,最具特色的是污水-雨水分流收集系统。目前,新加坡的整个下水道由两个独立的系统组成:一个是雨水收集系统,由遍布全国的地面集水管路、沟渠和十七个人工集水区组成,集水区总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另一个是深隧道污水收集系统(DTSS-Deep Tunnel Sewerage System),由两个交错的深隧道、两个中央污水回收厂、深海排水口和污水管网组成,污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回收利用,小部分废水经深海排水口排入大海。DTSS系统的启用,在增强污水回收能力的同时,把原来分散的小型污水回收厂集中为两个中央污水回收厂,节约了地面设施占用的土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资源的紧张。
2.2 香港
2.2.1 香港水源结构
香港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与群岛新区更为类似,由狭窄的几个半岛和一组岛屿组成,人均淡水资源仅183立方米,历史上曾屡次出现供水危机。为此,香港政府在充分利用本地水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大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了独立的海水供应系统,利用海水冲洗厕所,减轻淡水供应压力;另一方面谋划从境外引水,增加淡水资源供应能力,1965年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开始向香港供水。
目前香港每年用水量约11.9亿立方米,其中淡水用量9.5亿立方米,水源分别为本地雨水集蓄利用和境外引水,海水直接利用2.4亿立方米,为80%的人提供冲厕用水。在淡水供应中,本地水源年供水2.0~2.5亿立方米,约占总用水量的16%;东深供水工程每年供水7.0~7.5亿立方米,约占总用水量的64%,是目前和未来香港的主要水源。香港现状供水结构见图3。
图3香港现状供水结构
一、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淡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关键词:水资源;用水量;保护;可持续性;雨水收集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地”,球表面71%的地区是海洋,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39亿km3,海洋中的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陆地水约占 3.49%,生物水占0.0001%,大气水占 0.001%。陆地上分布着江河湖沼,地面水总量约为23万km3,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7%,其中69%呈固态,以冰川或冰帽的形式存在[ ]。当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对各种物资的需求,造成了供需紧张。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世界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极不平衡,使有限的淡水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水环境不断恶化。由于水资源利用量的猛增,大量淡水资源被消耗,在现有的基础上,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各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人们开始给予水资源更多的关注,在改善水环境方面做出努力,需要我们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对分散的水资源进行收集利用,即进行雨水收集,来满足缺水地区的用水需求。
1.水资源现状
(1)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由于现在的用水工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在用水的生产工艺方面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没有做好相关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重复使用工作,最终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分布不均匀,导致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尽管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比较少,其中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人均占有量则更低[ ]。在夏季,雨量充沛,带来来的水量占全年的水量的60% ~80%,往往会造成洪涝发生,而在其他季节雨量明显减少。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南方的水量较之于北方,所占比例较大。
(3)水资源污染严重。当期,一部分地区,单一的追求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水资源管理责任不明确,造成水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使水域的自我调控能力遭到破坏,破坏了生态环境。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局面,并且大部分的缺水是由于水域污染造成的。
(4)水资源的浪费。我国局部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水资源的浪费也相当突出。在生活用水方面,环保意识薄弱,不讲究节约,一味的追求自我享受,造成铺张浪费,同时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较发达国家低许多;在工业用水方面,单位产品的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盲目进行使用,而不对生产工艺及用水技术进行创新。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用水结构不合理,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2.雨水收集
2.1现状
当前,基于水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潜在威胁,各方都在积极寻求对策以应对这一问题。降雨为陆地带来丰富的水资源,但自然中只有较少的一部分被利用,因此采取一些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可增加陆地水量,保证一定的供水。德国、日本等国家也高度重视雨水这一极有价值的水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不断推广,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为雨水利用技术提供很好的交流与发展的平台,加快了整个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
我国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就现代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的研究与应用才慢慢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还较落后,理论研究水平不够,应用还不够广泛,并不能真正的体现其优越性与重要价值。虽然我国特大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已建有雨水收集系统,但是没有处理和回用系统。我国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研究,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各地需要不断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不断改革创新,争取用较短的时间取得明显的进步,通过自身的实践带动整个领域的发展,实现雨水利用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提高我国雨水利用的水平。
2.2雨水收集的现实意义
(1)城市发展方面
通过修建一些雨水收集设施,如蓄水池等,收集雨水,用于一些日常生活的需要,可有效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可有效拦截部分雨量,削减城市洪峰流量,减少道路雨水的汇流,降低出现城市洪水的可能性;增加下渗水量,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
(2)农村发展方面
农村地区相对人口密度较小,可以实施规模较大的工程,为雨水收集也提供了有利条件。年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在汛期对降雨进行收集,可以满足少雨季节的用水需求,尤其是农作物在干旱期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对于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还可补充生活用水;增加了水域面积,可调节当地的气候状况。
3.结语
通过对水资源现状作简要介绍,旨在引起人们对当前问题的重视,以及采取相应对策的必要性。鉴于当前的水环境形势,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与生产等各方面的需要,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水压力,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陈震 等. 水环境科学,科学出版社,2006.
[2]武 敏.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利用问题研究,新乡学院学报,2011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淡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一、全球淡水资源现状
(一)地球水资源的概况
水乃生命之源,安全的淡水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基本要素。所有的生命都依赖于水,有水地球上的万物才得以生存、生长。据统计地球表面2/3被水覆盖,其中咸水占97.47%淡水仅占2.53%。冰川、积雪的淡水难以利用却占淡水总量的87%,而可利用的淡水少之又少主要是分布于地球深部的淡地下水和河流、湖泊、大气水,这些淡水仅占0.26%且最活跃更新最快。如果说缺少石油和其他燃料,我们可以用其他能源来替代,那么,如果没有洁净的淡水,没有干净的可饮用水,我们的未来将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未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孟加拉代表爱农·尼沙特在研讨会上说:“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水比喻为盛在一加仑罐子里的水,可供人使用的淡水量只相当于一汤匙——大约是总量的0.75%。”在21世纪的开端,地球上有10多亿人根本喝不上干净的水。大约24亿人得不到足够的可饮用水,每年大约还有34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有关专业人士预言:人类面临的下一个生态危机将是淡水资源短缺!
(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配极不均衡
联合国和斯德歌摩环境研究所报告1995年世界1/5的人得不到洁净的水。2025年面临缺水困境的人将增至2/3,2050年世界1/3的人得不到洁净水。有些地区大水泛滥,而有的地区却因干旱而导致居民死亡——或者沦落成难民而举家迁移。加拿大有着与中国同样多的水资源,然而加拿大的人口只有中国的2.5%,人均淡水量远高于中国。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资源量居世界82位,不到世界水平的1/3。在干燥的博茨瓦纳,水是如此宝贵以至于用“雨水(Pula)”命名自已的货币。
二、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在自然原因中水资源全球分布的及不均匀,气候变暖改变区域降水的蒸发格局造成了大气环流失衡,使区域性降水造成了分布不均衡。其次,雨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更不均匀。
两个原因当中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人类水资源需求总量正在急剧上升的现象这是不可非议的,相反人类人为造成水污染的程度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当今水污染是全球淡水资源面临的又一大威胁,清洁、充足的水是极其宝贵的。没有清洁、充足的水,人类就不能生存。但是我们却把清澈、干净的水源作为废物倾倒场,每年向湖泊、河流和海洋倾倒数十亿吨的化学品、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同时海上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故造成的液体泄漏也给海洋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不当的淡水利用也给水资源带来了无形的浪费。在农用方面,农作物的大面积灌溉使淡水造成了大量的流失,这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一方面在消耗着越来越多的水,另一方面却在继续忽视水的重要性。这不是我们今天人类应该做的,相反我们需要保护和恢复我们的水质。
三、全球淡水资源的国际保护及保护法取得的进步
20世纪许多战争都是因石油而引起21世纪水将成为引起战争的根源。由于全球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各国必须对淡水资源的国际公平分享问题和淡水污染的防治问题给予充分重视,做到广泛协商并用国际条约巩固协商成果。全球面临着严峻的水危机,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世界水事委员会提醒大家:“此时此刻,我们面临着世界水资源短缺的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只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解决不了水源短缺的问题,结果将是粮食价格上升,缺水的国家不得不用昂贵的价格进口粮食,然而缺水的国家大多贫穷落后。”饥饿和干渴也与政治动荡和经济增长缓慢紧密相关。
关于淡水资源的国际保护经历了从单一利用到全方位保护,从保护河流到保护整个水系的发展过程,从创设相对简单和直接的防止重大跨界污染的义务发展到建立广泛的保护共享资源的法律制度。
起初,区域性的或双边的国际条约构成全球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制度的重要部分。如1978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签订的《美加大湖水质协定》。《协定》的宗旨是“恢复并保护大湖流域生态系统的、水体的、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学的完善性”。1998年通过的《保护莱茵河公约》,该公约从整体的角度看待莱茵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将河流、河流沿岸与河流冲击区域一起考虑。
随后,1966年国际法协会通过了《赫尔辛基规则》是淡水资源的全球保护的里程碑,在条约中提出了现代国际流域的概念,为国际河流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赫尔辛基规则”宣告国际流域利用的国际法一般原则;确认国际流域内的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合理公平地利用国际流域内的水资源;提出并界定流域水的自然分成结构水质;各国不应对国际流域内的水造成任何新形式的污染或加重现有的污染程度,从而可能对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严重损害,国家应为减少各种现有的污染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便不在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损害;关于国际河流利用产生的争端,应按联合国精神以和平解决。1997年根据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款,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这一法典化文件。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适用于所有国际水道的一般规则;(2)实施这些规则的程序规则;(3)关于淡水保护、保持和管理的实质条款;(4)关于水道国缔结协定的条款。该公约的目的保障国际水道的利用、开发、保存、管理和保护,并为当代人及后代人而促进对国际水资源保护。
总的来说,当前国际环境法在国际水资源保护制度上已经构建了一整套原则和规则。对国际淡水资源法律制度的研究对指导国内立法具有积极意义。
四、国际淡水资源的保护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国际淡水资源保护法在体系机构上所调整的范围不断扩大,渊源构成多样化,在内容上存在着国家与水道国际化之间的矛盾。保护法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在已经签署的双边、多边条约执行的不彻底。国际河流委员履行的职责有限,上下游国家利益的平衡问题尚且存在,国际水资源争端的解决存在争议。
我个人认为,国际环境法应与国内环境法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国内环境法无论在归责问题或保证实施上大多都有明确规定,不可否认国际环境法在这些问题上不可能同解决国内法一样,它面临更大的困难,但及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是刻不容缓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自70年代以后,有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迁往控制不严格的发展中国家,导致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事故接二连三的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这与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低下,民众的环境意识低下和管理水平低下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谴责发达国家这种举动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迫在眉睫的,只有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才能使全世界都积极参与到拯救环境的队伍中来。
世界局势逐渐向多极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通过建立全球关系,迎接环境与发展的挑战,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结束语: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几千年以前中西方的自然哲学思想,还是当代全方位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于全部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就是人类应当与大自然保持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不只是某一国家范围内的任务,是国际各国共同关心的焦点。不论是发展中国家长期深受其害的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问题,还是近年来提上国际议事日程的气候变化、臭氧层耗损和生物物种多样性消失等问题,都以跨越了国家或地区的界限,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以至每一个人,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和地区协调一致的努力与合作。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此过程中,人类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遭受过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与自然才能和谐。只有全世界共同努力,保护我们仅有的水资源,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水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人口增长,环境破坏,水资源局面日益紧张。本文在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简单分析基础上,提出合理策略,以确保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保护;可持续利用;策略
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2420m3,远小于世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而大量农业、工业上的污水不断排入到自然水体,让水资源供求更为紧张。水资源的这种紧张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给人们生活造成很大不便。近些年随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淡水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如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在未来极可能出现严重水危机。
1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水资源多来源于降水,总量丰富,但是在分布及开发利用上存在如下问题:
1.1人均水量少我国当前淡水资源的总量为28124×108m3,河川径流量27115×108m3,在世界上位于第六位[1]。但是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2420m3,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1/4;亩均水资源量仅为1770m3,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及亩均水量数字却不容乐观。
1.2水土资源组合、时空分布不均衡我国的水资源在组合及时空分布上不均衡,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南方水资源在总量上为全国水资源的81%,但人口总数却占全国的54.7%,耕地面积占35.9%[2];而北方四区水资源在总量上为全国水资源的14.4%,但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58.3%。在季风气候影响下,我国降水及径流年内分配均匀度差,年际变化显著,每三年就会出现一次严重水旱灾害,旱涝灾害比较频繁。
1.3河流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鉴于自然条件限制及人类活动破坏,我国森林的覆盖率仅为12%,而水土流失面积却达到了150×104km2,是全国国土面积的1/6,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在这种状况下,河流含沙量很大。
1.4各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平衡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各地并不平衡,南方水资源利用率低,长江、珠江分别为16%及15%,闽浙地区不足4%,西南地区不足1%。但是北方少水地区对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程度却很高,海河、辽河、淮河、黄河的利用率分别为67%、68%、73%及39%,内陆河开发利用率为32%。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上海河浅层地下水的利用率为83%,远高于黄河流域的49%,北方也是高于南方。
2水资源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2.1可持续发展策略要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1)完善水资源管理办法,建立流域水管理机制,明确管理机构性质、权力、职责;(2)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国家需要对水政策、法规、监管等方面进行宏观管理,流域机构对水资源直接监管,进行体制创新;(3)在平等协商、资源共享原则下,利益相关者在特定条件下共同参与,对水资源权属关系进行划分,确定水资源使用方式及使用范围,推行水资源有偿转让及有偿使用政策,建立水交易权许可市场,在经济手段下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机制上的创新;(4)建设信息采集传输基础下的综合数据库,对水资源的调度运行进行全程监控,完善水情信息系统及防汛指挥系统,在此基础上建成多目标管理的综合决策调度系统,完成科技创新;(5)在节水导向下建立需水管理模式,对需水增长按照需求管理进行控制,通过用水结构调整还满足需水要求。将传统水利转变为现代水利,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2可持续利用策略要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做到:(1)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建水利工程需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完善供水管理机制,不断改善供水的基础条件,加强配套工程的建设力度,对带病运行工程加快改扩建进度,提高工程效益。对规划中的水利工程,需要做好科学调查,并进行全面充分的评价,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2)开发利用节水性的水资源:农林灌溉中要推行微灌、滴灌、喷灌等科学灌水技术;城镇中限量供水,最大限度减少供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优化配水,科学管理,为节水提供保障;(3)保护水质,治理污染:划定出水源的保护范围,保护范围之内不能进行废物堆放,限制渔业开发,禁止进行植被破坏,确保水源清洁;加强废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让经过处理后的达标水能够按照需要二次利用,提高水利用率,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
2.3综合开发利用策略要确保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需要做到:(1)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保护水资源重要性,增强忧患意识,日常生活中能自觉节水;(2)严格参照新《水法》要求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管理中将水高效利用,优化配置作为核心;建立并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法规保障体系,对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实现人同自然的真正和谐共处;(3)加强植物造林,利用山区优势,推进绿色家园建设,最大限度净化空气,涵养水分;将区域城市内湖泊充分利用起来,加快湿地建设,对水源不断净化;加强建设清洁能源,将农村养殖污染、生活污染问题彻底解决,田间严禁进行秸秆焚烧,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3结语
总之,我国水资源紧缺,对水资源的高需求同水资源的天然分布间不相适应,有必要对国家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变水资源开发及利用中的不合理状况,解决水源紧张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赵丽娟.汉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8):159-159.
(一)水资源的存量较少
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立方米,地下水828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全国年降水总量为6188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即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立方米,扣除重复利用量以后,全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匀
从时间上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春季的降雨量都相对较少,夏季以及秋季的降雨量相对充沛,每年5月份到9月份的降水量大致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还会出现暴雨大暴雨等极端天气,降雨量所占的比重就更大,而十月到次年的四月经常会出现冬春连旱的天气。
(三)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从空间分布来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但耕地面积只为全国的36%左右;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而耕地则占全国的40%,水资源同人口以及耕地的分布非常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严重影响着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四)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水资源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发展,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甚至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首先是污水排放,各种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主要江河湖泊等流域的水质,其污染程度大有越来越严重之势。污染的严重程度依次为: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不少的污水排放企业,本身就不具备对污水治理的能力,这一类企业还大量存在,每年由于偷排造成的水质污染事件日益增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巨大的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严重影响着城市周边的水域。中国已经进入了水环境污染的高发期、高速期。越来越多的水环境污染事件,对原本就不充裕的水资源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二、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它可能涉及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既有管理问题,又有社会经济问题;既有自然问题,又有技术问题。分析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问题:
(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设施供水能力落后
我国从见过以来,大力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兴修了一大批的水库,河流以及很多的相关水利配套设施,但是这些设施最主要的作用是发电,如三峡等,而针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其他领域的水利设施明显不足,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小水电站象春笋般林立祖国山河,过去规划,几乎没有考虑城市供水。而往往在下游先开发兴建水电站,给后来上游兴修水利带来一定的困难,要向城市供水就更不可能。再加上很多水库等长期存在病害威胁,蓄水的能力大大降低。
(二)水资源的利用效益极低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益无论是工业用水还是农业用水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工业方面,我国工业的发展本身就相对落后,工业用水的利用率同不发达的工业一样较低,工业用水带来的效益是欧美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将近二十分之一。农业用水的效益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中国渠灌区用水的利用率大概在0.4~0.5之间,农田灌溉的水量超过作物生长用水量的1/3甚至是一倍以上,但是即便是这样,由于灌溉的时机掌握有偏差,因为水的补充不及时造成作物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新的节水设施的普及率还非常低,且推行缓慢。
(三)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严重
除上文提到的工业以及农业的水资源存在的浪费以外,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的浪费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一些公共场所的用水,由于全民的节水意识尚未完全形成,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也就更加突出。在加上目前我国的城市供水管网或者是刚刚建立尚不完善,或者是已经使用多年,年久失修,造成供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
(四)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与现实不匹配,基础技术薄弱
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尚停留在资源的层面,没有形成对水资源进行资本管理的体制,也就很难将水资源的管理列为产业化管理的范畴。严格意义上讲,天然的降水以及自然水资源都应该归入环境管理的范畴,而在我国,一般的水利部门所管理的大多是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常常是被业主部门所承担,城市的管理部门负责城市用水的管理,在这种多部门分管的局面下,水资源的管理很难形成相对系统的统一管理体系。
(五)可选择的后备水资源存量不足
从中国水资源的发展来看,中国水资源的矛盾会日渐突出。目前我国的后备淡水资源储备不足,海水淡化的技术现在仍然不能真正应用到人们的所有生活领域,国家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同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式相比还显得很不足。
三、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水资源的利用关键,提高利用率和利用效益
水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应该引起国家以及全民的高度重视。首先,从上到下要对水资源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把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要将水资源作为一项资本来进行运作,可以参照银行的运作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的节水灌溉,使灌溉同农作物的生长相匹配,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益。在工业领域,积极拓展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及污水的处理水平,尤其是针对重点污染行业的水处理能力,确保水资源的安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在城市用水的管理过程要努力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同时通过阶梯水价等经济手段对市民的用水习惯加以正确的培养,尤其是注意对公共用水地区的管理,防止水资源的无谓浪费。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节水等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节水、用水的方式方法。
(二)提高淡水资源的储备能力
淡水资源的存量不足是一个不争的实施,淡水资源的开源节流是保证淡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开源就是要积极开辟淡水资源的储备途径,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海水的淡化,通过冷冻等技术使水盐分离,通过研究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次数。
(三)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资本管理体制
一个问题的产生以及解决归根结底还是体制的问题,明确水环境的管理以及水资源水资本的管理体制,将现有的水资源管理的齐抓共管逐渐发展成为分工明确智能统一的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针对水资源管理的立法,保障其管理的一体化、规范化,将环境管理与资本管理明确分离,对用水的效益进行具体的统一标准的评估,通过建立水银行对水资本进行统一协调。
四、结语
关键词:海水淡化;淡化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宝贵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淡水仅占2.5%,海水占97.5%[1]。随着社会的发展,淡水资源日趋缺乏。目前,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面临缺水问题[2]。我国也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国之一。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从占全球水资源97.5%的海洋要淡水,无疑是解决当前水危机的最佳途径,而且是一项保护资源、创造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海水淡化技术简介
海水淡化,又称海水脱盐,是通过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将海水(苦咸水)中的盐等各种杂质脱除获取淡水的技术过程。按分离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海水淡化技术分成热法和膜法两大类(见图1)。目前成为海水淡化主流技术并得到普遍工业化应用的主要是多级闪蒸(MSF)、多效蒸馏(MED)和反渗透(SWRO)。我国的海水淡化工程中主要采用反渗透和多效蒸馏两种技术[3-4]。
图1 海水淡化技术分类
多级闪蒸、多效蒸馏主要是通过加热蒸馏制取淡水,具有对海水水质要求宽松,对低温、重污染、高浊度海水的适应能力强,淡化水纯度高等优点。
反渗透是一种膜分离过程,该过程利用高压泵将海水增压后,借助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无机离子以得到淡水。由于反渗透膜的截留粒度小于10×10-10m,所以反渗透海水淡化同时能滤除各种细菌、病毒,获得高质量的淡水。
这三种技术中,多级闪蒸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高,除了在中东产油国家使用之外,其余地区应用较少。低温多效、反渗透两种海水淡化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
2 我海水淡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始于1958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构建起具有我国特色的海水淡化技术体系,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等部分领域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图2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艺流程图
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方面,2004年攻克了千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自主设计、制造完成了黄岛电厂3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并投入运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流程示意图见图2),实现我国蒸馏法海水淡化工程“零”的突破,按照当时的能源价格计算,吨水成本约为4.8元/吨。2006年,从法国Sidem公司引进的2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投产,同年12月由法国Weir公司设计、以国内制造为主的1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在天津投产。另外,首钢公司和天津北疆电厂分别签订从法国Sidem公司和以色列IDE公司引进低温多效设备的合同,工程规模分别为5万吨/日和10万吨/日。
在反渗透海水淡化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展,已经建成单台产水能力为1000吨/日、3000吨/日、2×2500吨/日的多个示范工程;2005年建成10万吨/日的亚海水淡化工程,形成大规模反渗透淡化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技术;2006年、2007年大唐黄岛电厂又分别完成了3000吨/日、1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工作,在单机规模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5]。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流程图见图3。
图3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流程图
截止到2010年,我国已建海水淡化工程装机容量达52.4万吨/日,其中低温多效产水能力19.6万吨/日,反渗透产水能力32.2万吨/日;从建设单位来看,38.7万吨/日由国外公司承建,13.7万吨/日由国内公司承建;从淡化水用途来分,5.4万吨/日用于海岛供水,37.0万吨/日用于工业供水,10.0万吨/日用于市政供水。国内最大规模海水淡化厂产水规模已经达到10万吨/日,如天津北疆电厂引进国外4×2.5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其单机规模也是目前国内最大。
图4.我国海水淡化总装机容量变化
3 国外海水淡化的发展现状
据国际淡化协会统计,截至2009年,世界范围内已有14754个淡化厂,总装机容量约6850万吨/日。其中,80%以上用于饮用水供应,解决了2亿多人的饮水问题。而到目前为止,新世纪上马的项目已超过20世纪的总和。海水淡化技术作为现有水源的补充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的缺水状况;尤其在中东地区和岛屿地区,淡化水已成为基本水源。
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2006-2010年全球淡化工程的总投资额已达250亿美元,而且海水淡化市场容量还在以较快的速度递增,其中斗山重工、Sidem和IDE等公司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上述国际海水淡化公司利用跨国企业的资源、技术优势和灵活的建设融资方案,大力开拓市场,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技术推广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多级闪蒸、低温多效和反渗透的最大规模已分别达到88万吨、80万吨和38万吨/日,最大单机规模分别突破了7.6万吨/日、3.8万吨/日和1.5万吨/日。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使得海水淡化成本不断下降,从上世纪60年代的吨水成本9美元,下降至目前的0.5美元左右,淡化水平均售价可达到0.6-0.9美元水平[6]。
4 海水淡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未来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水淡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技术上看,国外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电水联产、热膜耦合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已成为发展趋势。在热法淡化领域,未来5年海湾地区大型电力工程的建设将带动全球热法海水淡化市场增长。而且,在低温多效淡化技术发展进程中,将逐渐替代多级闪蒸部分市场份额,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5%。
从全球市场空间来看,海水淡化市场将持续增长。国际淡化协会(IDA)最新统计表明,全球海水淡化总产量已达到日均6348万吨,全球海水淡化工程每年的总投资额达到248亿美元,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预测到2020年,海水淡化的国际市场将有近5000亿美元的商机。
从地域分布来看,全球48%的淡化厂分布在中东地区(其中海湾地区的总产水量就达1930万吨/日),18%分布在美国,14%在欧洲,14%分布在亚洲太平洋地区,6%在非洲。但中东地区、亚洲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地区的海水淡化厂产能与总体缺水量比率仍低于欧美地区。因此,中东地区、亚洲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地区将是未来全球淡化发展最快的区域。而且,随着国际跨国集团介入全球海水淡化市场,缓解经济不发达国家投资海水淡化的资金压力,将更进一步推动该地区淡化市场容量的增长。全球水资源智库(GWI)预计,像美洲、中国及印度等大型的市场届时将有明确的政策保证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顺利进行,到2020年全球总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5%。
从造水成本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淡化总装机容量逐年上升,淡化水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随着淡水资源的日趋紧缺,自来水价格逐年上升;综合两种水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预计到2015年淡化水价格将接近自来水价。这种淡化水成本的降低,将使越来越多的地区选择淡化水作为安全、稳定的市政和工业用水来源,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
综上所述,国外海水淡化市场容量巨大,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吨水成本的下降,未来国际海水淡化市场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尤其是中东、非洲等地区,在电力工程建设带动下,海水淡化市场将持续增长。
5 中国海水淡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尽管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起步较早, 目前已全面掌握低温多效和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 但在应用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目前多在千吨级,而国外已达到十万吨级水平;我国海水淡化产水量为15.08万吨/日,仅占世界总产量的0.3%。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海水淡化成本仍然较高,阻碍了海水淡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所以,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是当前海水淡化技术在中国进行大规模应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6 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
海水淡化在国外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主要是因为其通过水电联产、热膜耦合等一体化技术将海水淡化进行了整合,进而降低了成本。国外大部分海水淡化厂都与发电厂共同设计建设,利用发电机组的低品位蒸汽节约蒸馏法淡化蒸汽费用;对于反渗透淡化,可利用电厂冷却用温排水(或蒸馏淡化系统冷却水)作为原料海水,降低系统能耗,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最终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我国在电水联产、热膜耦合技术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争取通过该方法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同时,将海水淡化与浓盐水综合利用相结合也是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另一重要方法。海水淡化副产的浓海水是原海水浓度的2-3倍,其中富含钠、钾、溴、镁、锂等有用元素,并且有很多元素是陆地紧缺的矿物资源。海水成分分析见表1。
表1 青岛沿海海平面以下10米处海水成分表(单位―ppm)
项目 数值 项目 数值 项目 数值 项目 数值
Na+ 9384 Ca2+ 545 Mg2+ 2049 K+ 388
Fe 0.16 Ba2+ 3.0 NH4+ 0.11 Mn2+ 0.006
Cu 0.2 Sr2+ 5.6 Si 1.04
Cl - 17459 SO42- 2341 HCO3- 176 CO32- 0
NO3- 3.56 F- 0.62 Br 0.80 COD 34.93
TOC 3.2 悬浮物 3.6 浊度 2 固形物 32304
pH 7.36 水温 20 电导
据悉,利用浓海水提取的溴素,价格可突破3万元/吨。将海水淡化与浓盐水综合利用相结合,能在取得淡水的同时获得多种有用物资。这种工艺技术不仅可以分摊海水淡化运营成本,而且可以实现零排放、环境无污染[7]。海水淡化与浓盐水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图见图5。
图5 海水淡化与浓盐水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图
我国已经有企业开始利用浓海水化盐制碱。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将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运转中产生的浓海水,作为生产纯碱的原料,每年将节约近6万吨工业盐,可以基本回收海水淡化的成本,每年还可实现销售收入2880余万元,同时节约300多万吨自来水。曹妃甸新区与唐山三友集团合作建设浓海水综合利用项目。曹妃甸新区阿科凌海水淡化项目生产的淡水用于工业区的生产用水,而浓海水将用作三友集团盐化工的原料,将可处理利用浓海水1800万立方米/年,节省原盐60万吨/年,节约水资源1000万吨/年,大大降低了海水淡化和盐化工产业生产成本。上述两个海水淡化项目,直接把产生的浓海水作为碱厂的原料,既利用了盐也利用了水。生产过程无“三废”产生,真正实现浓海水“吃干榨净”。
因此,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综合利用相结合,具有多方面优势:既可以提取淡水和工业用盐,分摊制水成本,还可以保护环境,实现清洁生产,是一项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工艺技术。
7 结论与建议
随着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突出、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实际应用,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重视,各国都在加紧研究开发较低成本的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国际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并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中国也是世界缺水国之一,海水淡化市场空间巨大,但较高的海水淡化成本制约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如何降低海水淡化成本,促进海水淡化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是中国海水淡化业界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突破电水联产、热膜耦合技术,走产业一体化路线。
(2)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综合利用相结合,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3)争取国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产水补贴。
向大海要水并加以综合利用,是现实发展的正确选择,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海水淡化产业作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新兴朝阳产业,在新的世纪中必将有突破性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明球,周玲,郝玉.我国海水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7):23-27.
[2] 李崇超,刘庆江,李睿.海水淡化技术浅析[J].锅炉制造,2009,(3):58-61.
[3] 高艳玲,吕炳南,赵立军.海水淡化技术评述与成本分析[J].工程与技术,2005,(2):28-30.
[4] 艾刚,吴建平,朱忠信.海水淡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净水技术,2004,23(3):24-28,40.
[5] 阮国玲,冯厚军.国内外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20):86-90.
[6]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大唐海水淡化装备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12-13.
[7] 崔树军,韩惠茹,邓会宁,袁俊生.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综合利用方案的探讨[J].盐业与化工,2007,37(1):36-38,42.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Xue Longxin
Abstract:Desalination is the technology process of using desalination to produce fresh water. The desalin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global water shortag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of desalin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esalination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proposed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cost of desal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