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8 16:11: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计行业的工作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探讨
我国文化事业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媒体行业也蓬勃兴起,报刊行业作为当今媒体行业的重点,也正在快速发展。在报刊行业发展过程中,要想保证能以理想的速度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到会计核算模式符合自身的发展水平,会计工作必须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预算机制。会计核算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规范会计核算已经成为报刊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提升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就要对会计核算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我国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更正,要对报刊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做全面分析,对会计核算结构和报刊行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报纸行业健康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个方面都会涉及到会计核算问题,因此,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业务操作流程和不同环节所需的核算与财务监控的前提下,从本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充分把握最基本的财务运行节奏。
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1.面对新的行业环境,需要做出更多改进
以前,报刊行业所需要处理的款项比较单一,资金来源的种类较少,因此当时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也较为简单。但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报刊行业所需要处理的款项增加,核算模式更加复杂,除订阅费用和发行费用外,诸如广告收入等项目也都列入其中。由于当今各类资本的涌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报刊行业的资金来源多样化,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要想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就必须与新型工作系统相配套,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监管和预算工作顺利进行。
2.报刊行业经营模式的改变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会受到计划管理的约束,其发展形式单一。但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时代,我国各行各业都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制约,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显露头角,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就要不断优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模式。在当今市场经济模式下,报刊行业必须从各个角度全方面地考虑成本,力图把成本价格控制在最低,并对各项费用按照压缩弹性的程度进行精确分析,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3.为决策参考提供帮助
在会计核算中对发行成本予以合理控制,是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能够保证企业的运转资金更加充足,保证企业的各项基本费用能够压缩到最低。合理地对报刊的发行量和发行范围进行控制,有助于提升报纸的有效阅读率,将无效发行方式尽可能降到最低,以保证报刊行业的经济收入。将广告投送到特定用户群体,也是报刊行业在进行读者筛选后要做的重要工作,无论是对发行成本的控制,还是对广告的投送,都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合理核算,都需要对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进而优化核算模式,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
当前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1.缺少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实现,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会计核算也逐步进入正规程序,当今许多国外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为企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会计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未能对现有的核算制度进行改革,对会计准则的落实还不到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核算方式和核算效率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此外,报刊行业中还有部分企业的核算工作是交由企业中的财务部门主管处理,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会计核算机构或核算中心,部门建设不健全容易造成职责不明、资金走向不清的问题。对于建立了相关的会计核算机构或核算中心的企业,其中仍有部分企业内设机构层次不清,各部门的分工不明确,容易造成会计核算管理性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这会成为会计核算工作发展的障碍。
2.缺少强有力的会计核算管控制度
我国部分报刊企业由于对财务管控和监督等职能没有深刻的认识,造成在对会计制度进行管控时,未能建立相应完善的会计管控制度。此外,有些报刊企业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会计制度进行合理改革,使得财务监管职能受到多方制约,工作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核算科目和会计核算账目,使得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数据混杂;没有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要求设立相应的会计机构组织,使得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常出现一个会计人员担任多种职务的现象,这样不但会造成会计人员身心疲惫,还会出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低的问题;会计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常常是摆设。会计管控制度是基本的会计工作内容,也是整个工作的关键,如果不够健全,会使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上容易出现信息错误,这样必然会严重制约企业的正常运行。
3.财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会计法》是会计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其基本内容必须掌握,每项工作都应以《会计法》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报刊行业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他们对《会计法》的内容了解不多。根据统计数据发现,会计从业人员虽然有多年的从业经历,但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较少,从业人员很难得到企业组织的专业培训,这会造成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会计核算制度与核算系统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也会造成从业人员想要提升自己能力的意识比较淡薄。此外,在报刊行业中虽然拥有一些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员凭借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有深入了解,但有些高素质从业人员的电子操作技能较低,他们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普遍采用手工操作。财务工作比较繁杂,要想达到高速、高效的会计核算效果,就必须将核算工作电子化。只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从业人员,才能保证会计核算速度快、数据准、及时高效。
4.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形同虚设
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整改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确保会计规范化作业和会计核算整体水平提升。但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看,许多报刊管理人员注重其市场扩展与开发,对会计核算工作关注较少。有些会计人员虽然已经开始使用电脑办公,但他们对会计核算系统不熟悉,仍采用最为传统的记账方式和对账方式,这就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会计核算系统不能很好地跟进;或者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设备较为落后,未能得到及时升级,资源存储性能低,容易出现核算数据丢失的问题,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引进会计核算系统。这些都会导致报刊企业会计核算速度缓慢,会计核算数据不能及时为企业决策服务,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最终核算出来的数据错误率不断升高。
5.在科学引导方面会计核算模式不占优势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强烈,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报刊行业都对新市场开发格外关注,但企业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新的市场开发上投放的精力大,就会使得企业对内部的关注度下降,造成企业内部制度管理工作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洞。在这些漏洞中,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控制制度显得格外突出,造成会计核算模式缺乏专业制度的引导。虽然许多报刊企业都追求全方位的发展,但有些企业对会计工作的控制制度严重违背会计核算规章的基本要求,使得企业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趋势,无法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下更好地发展。
如何对报刊行业会计核算进行改革
1.进一步调整会计核算内部制度
报刊企业要想保证会计核算能够良性运作,一定要保证会计人员深入理解和掌握《会计法》中的基本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调整:第一,企业要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要善于发现与更正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着力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鼓励员工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帮助企业不断提高整体效益水平。第二,严格遵循《会计法》中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核算机构进行完善,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将各自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要避免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保证专门工作人员对其工作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步发展。第三,建立强有力的行业监督机制,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定期地对其员工的业务技能进行综合考察评定,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保证各项工作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2.创新意识对核算人员非常关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报刊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想促进报刊行业良好运行,就要保证报刊行业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到专业化,因此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只有得到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才能更好地执行各自的任务。当报刊行业的专业人员接受专业化培训后,有利于他们掌握新技术,领悟新法规,使他们逐渐抛弃以往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对新型的会计核算方式有深入了解,主动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企业要帮助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当今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对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有更精准、更深入的了解,这有利于促进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要保证会计核算人员能够与时俱进,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对其工作质量予以评定,对其工作技能进行严格考核。此外,企业的监督管理也必不可少。只有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工作井然有序,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制度能够合理有效地运行,才能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激情和专业潜能,企业的业绩才会得到提高。
3.使用更加先进的数字化系统
关键词: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策略研究
会计信息工作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客观的分析过去一段时间企业投资运营情况,从而有效分析下一阶段该如何进行投资,进行进一步有效的发展。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利用有效的会计信息将其投入到实际的经济活动工作中,得到良好的实际结果,如实的反应企业的发展状况。客观有效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企业找出需解决的问题,制定未来有效的发展计划;为政府监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帮助政府部门了解真实的市场发展模式,从而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方案。所以,对于会计信息的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应整顿行业发展,改善会计信息不实的发展现象。
一、对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
(一)多样化的信息来源
现如今社会进入信息快速发展时代,信息的更迭速度加快,如果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仅仅靠企业内部的收集会大大降低会计信息工作的效率,影响会计信息工作的提升,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消极影响。面对新时期的发展,企业应着力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打开信息收集的大门,将有效的信息收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推动工作的开展。可以利用企业内部单位和企业外部单位共同收集信息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
(二)对信息进行规范化整理
将有效信息收集后应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分门别类的对信息进行归类。首先要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信息内容的真实性,防范虚假消息的使用而影响企业进一步的决策。其次对可靠的消息进行分类整理,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初步的了解,工作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在工作运用中可以利用好信息内容。最后,将整理好的信息按照使用的先后顺序进行有序的排列,现如今数据时代的发展,时时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内容,要保证信息使用的准确与有效。
(三)优化信息的传递工作
整理完的信息要进行实际工作的运用,应把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递给工作人员,同时在传递过程中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进行传递过程中,要避免减少过多环节的干扰,将信息尽快传递给会计信息使用管理工作者,优化传递时间,减少中间环节误差的出现。对于会计信息的传递要利用最有效的传递手段,将信息的传递工作优化到底,在会计信息的初始阶段将信息的优化工作进行到底。
二、如何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形成有效的法律制度
在行业内部形成有效的法律制度的监管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法律制度来对会计信息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要对相关的法律内容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改及完善,形成具有实际作用的法律体系,以此监督行业内部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行业体制。对于使用虚假信息或进行虚假信息传递工作行为进行有力的处罚,以进行行业内的整顿工作,避免同样问题的发生,在虚假会计信息的源头上减少该类现象的发生。
(二)形成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
在企业内部要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要进行实际工作的监管,提高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强化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工作的分工形成,优化工作的完成,实现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提高工作积极性。可以针对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不定时的检查,发现不合理现象进行有效的改善或惩罚。会计信息工作进行的最主要点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要在会计信息筛选过程中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审查,进行有效监管。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要进行好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员工工作态度的提升,使员工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会计人员应具备基础的会计专业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具备健康正确的工作理念。同时,企业内部可以适当对会计队伍进行周期性的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及专业技能外,也可以涉及相关法律内容的加强,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保证会计信息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
三、结束语
目前就我国会计信息行业的发展来看,会计信息的发展要着眼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同时,在行业内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化会计信息工作的未来发展,推动会计信息行业未来发展的良好进行。
财参考文献:
[1]于健.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518-521.
[2]程琴.加强会计基础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32-33.
关键词:会计 教育教学 创新
经过“十一五”教育规划的贯彻、落实,我国会计教育教学进一步改革完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观念、态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会计课程体系建设更加规范、课堂教学形式更为多样、实践环节设置更趋具体、综合素质培养更引人关注。经过“十一五”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被培养出来,走上社会,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实事求是地说,会计教育教学环节还存在许多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短缺。”现代化会计人才短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综合素质不强。
一个好的会计人员应该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既懂业务,又懂管理。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会计人员往往缺少综合素质。我们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的人都知道,会计的基本职能有:核算、反映、监督、预测、决策。学校培养出来的很多会计人员,却只会会计核算、反映、监督,不会进行分析、预测、决策。写经济业务和报表分析不会,做预算不会,预测下一年度的盈亏不会,有的甚至不会填各种行业检查、调查、统计表,不知如何分析取数。在会计电算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很多会计人员还停留在手工记账的水平。即使使用计算机,只是核算、报账,不会深层次的维护。有了问题就找网管员,自己不会处理。此外,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没有管理能力,即组织、协调能力。会计工作是集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工作,会计人员只会做服务,不会搞管理,也是综合素质不强的一种体现。很多人干一辈子还只是从事简单的、低层次的核算工作,就是因为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二是实践能力差。
会计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校该教的都教了,学生该学的都学了,什么《高级会计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都学了,但是学生一到用人单位不会干。实际上会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从我个人的实践经历讲,一个学识丰富的会计,到了一个行业,最快大概也得用3-5年的时间才能熟悉、适应工作流程。因此从事会计教育教学的人,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怎么能在学校的教学中将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学问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让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适应岗位需要,这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现在的学校不是没有实验室,不是没有实习基地。会计教学体系设置中都有实习、实践环节。但是,很多实验室开设会计电算化课,只是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讲解、演示财务软件流程,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参与账套设置、模型建立、业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整个过程。因此,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掌握业务流程,不能独立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至于实习基地,绝大多数实习单位出于安全和保密角度,不愿意让学生接触他们的财务软件,最多翻翻凭证、帐本,订个凭证、打个下手。因此学生基本上是学不到什么东西。所以会计教学当前的要务要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是创新能力差。
创新是建立在对原有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的。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出来,创新能力差。工作只会依样画葫芦,照搬不误,不会变通,不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创新、改进和提高。比如说,不会更新财务软件,不会进行财务软件升级,不会设置编制内部管理报表,不会适应新制度、新准则的要求处理账务,接受新的业务知识慢等等。现代社会是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新知识、新业务不断出现,知识更新的速度飞快,会计人员必须具有适应性、应变性。这种创新能力是我们在学校里就应该教给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我们应该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几方面做起,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现代化的专业人才。做教师的一定要教给学生原理和方法,不能机械性地照本宣科。学生只有从原理上掌握了所学知识,才能做到创造、创新和发现,才能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得到发展。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创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从教师教学育人的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笔者从教学工作中总结提炼了以下几点,作为教学创新的参考:
一.讲清会计核算的原理,强化学生理解。
会计学原理是整个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基础。学好会计学原理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也是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良好开端。教师从一开始就应该给学生讲清、讲透会计的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灵活领会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原则、科目设置的原则。笔者认为,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科目的性质和借贷记账法核算基础的介绍。可以说这两者是会计核算的根本。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搞不清科目性质,或者搞不清借贷记账法的根本原理,所以不会做凭证,做不好凭证,以致觉得这门课枯燥、深奥,失去了学好会计的兴趣和信心。因此,作为会计课教师,一定要重视对会计原理的讲解。此外,教师一开始一定要对会计制度体系、准则体系、行业体系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会计行业有宏观的认识,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p#分页标题#e#
二.结合行业特点授课,讲好专业会计。
会计应用的行业广泛,相应的有行业会计,比如,工业会计、商业会计、预算会计、建设单位会计、施工企业会计等等。教师在讲清会计原理之后,就进入专业会计教学。这些课程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行业和会计的结合点。在讲授一门课前,一定要先介绍行业的流程、特征和要求。结合行业的特点,再循序渐进引入会计核算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我们有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需要,不是因为会计理论学得不好,而是因为不了解行业工艺流程、不了解行业运营特点。比如说稀土企业,存在耗比问题,即投入产出的问题,掌握不好这一点,就不能处理好会计成本核算问题。会计不是孤立的理论,它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一点,紧密结合行业特点,才能讲好专业会计。
三.扩展相关财经知识,丰富会计教学。
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学科是密切相关的,不可能孤立地讲会计而不掺杂其他学科的内容。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免不了要涉及财务、审计、税收、法规、管理等相关知识。一个好的会计,不仅要懂会计,而且要懂相关财经知识,这样才能胜任工作需要。当然,我们在会计课程体系设计中也设置了这些课程。但是,在讲授会计学这门课程时,往往还穿插了这些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讲会计课程时,要适时联系相关理论,扩展相关知识,使会计教学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比如在讲商品购进和销售的核算时,要结合增值税理论去讲;在讲借款费用的核算时,要结合财务管理资本化理论去讲;在讲会计核算原则时,要结合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内容去讲等等。
四.引进生动实例讲解、活跃课堂氛围。
会计是一门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大量实例讲解,会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深刻,学习更有兴趣。比如,教师在讲生物性资产时,可以以奶牛为例讲解。奶牛是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产?都不是,而是生物性资产。那么,人是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产呢?都不是,属于人力资源,从而又引入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有时候,教师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来讲课,以达到深入浅出,强化记忆的效果。我记得有一位老师讲报表时举了这么一个例子,说就像观察人一样,资产负债表是远看一个人,现金流量表是近前端详一个人。远看很朦胧很美,近看瑕疵斑点就都出来了。这一比喻给学生带来了欢笑,同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加强实验室教学管理,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室教学是学生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让其发挥真正的作用,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性、创新性的重要基地。实际教学中,应给每个学生一套完整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完成从建账、核算、出报表到经济分析全过程业务,考核学生对电算化和会计流程的掌握程度。一个详细的建账过程,包括科目设置、项目设置、控制模型设置、往来设置、报表设置等一系列过程,是财务软件良好运行的基础,是会计业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实验室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建账的能力,这是现代化新型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
六.适应当地行业需求,设计实习内容。
可以通过编制当地典型行业会计实务手册,弥补企业实习中的不足。由于去企业实习能够接触到的实际业务是有限的,我们可以编制当地有代表性的行业会计业务流程手册,供学生学习参考,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会计人才。比如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行业,钢铁、稀土、乳业、羊绒、煤炭等,可以通过调研,将凭单、制证、报表等实样及工艺流程制作成册,作为学生会计核算实务资料,考察学生对某一行业会计业务的账务程度。我们曾经考察设计过包头市金属物质公司会计业务,并设计了实务手册,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七.不断深入实际、积极吸取经验。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懂会计跟干会计还有很大的差距。怎么能缩短这种差距,让学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首先深入实际工作,多向企业的老会计、老专家学习请教。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多参与企业的会计业务,亲自干一干,掌握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这样,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计课讲活、讲生动,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为切实的、直观的认识,增加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实际工作中,现金流量表并非采用工作底稿法或者T型账户法填制,而是由出纳在日常工作中准备一个登记簿,记录每一笔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流出,年终根据登记簿的记录填制现金流量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小窍门和经验,教师如果能适时结合这些小窍门和经验进行讲解,学生就会更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需要。理论对实践尽管有指导作用,但往往又跟不上实际工作。理论对实际的总结和提炼需要一个过程,教师教学要不断适应新情况。
八.按照考试内容授课,增加实用性。
本课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专任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行业实务专家共同完成基础会计课程的整体设计。设计时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出以职业岗位和会计工作过程为基础的会计特色课程。
2 以职业标准为基础,选取与整合教学内容
表1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
[学习情境
项目一: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项目二:建账和登账
项目三:对账与结账
项目四:编制会计报表
][学习性工作任务
任务一 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
任务二 审核原始凭证
任务三 编制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任务四 审核记账凭证
任务一 建账
任务二 登账
任务一 对账
任务二 结账
任务一编制资产负债表
任务二 编制利润表][学习内容
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的格式、要素、填制要求;会计数码字的书写规范;会计对象和职能;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核算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记账凭证的格式、种类、要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及记账凭证的编制
记账凭证的审核;会计凭证的传
递
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账簿的启用、设置和登记
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的格式和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错账更正方法
对账的内容及要求;财产清查的种类、方法及清查结果的处理
结账的内容与要求
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利润表的编制]
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以提升职业技能为落脚点,对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完善每一个“课程单元设计”,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教师按照行业岗位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取舍,将内容整合成四个模块,并且根据会计工作岗位任务确定课程学习内容,将课程内容岗位化,按照工作流程来设计,以实现内容与职业证书的结合。
3 引入系统化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考证能力和直接上岗能力,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课题组教师通过与企业教师合作,在设计内容模块的同时,设计相应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学会理论知识,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同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下面把各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简单的介绍。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通过实际操作的环节,让学生能够运用老师讲授的各个环节工作的技巧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率和直接上岗能力,实现学校学习和岗位标准的对接。
[设计一个企业发生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
会计凭证][建账和登账][对账和结账][编制会计
报表]
图1系统化项目设计示意图
4 与企业教师合作共同制作项目任务书和项目评分表,实现学校考评与行业标准一致
关键词: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强化;风险防范能力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银行控制与管理研究中,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银行作为高风险行业其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将对银行的经济效益、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能够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防范银行金融风险。会计内部控制能够运用会计方法与手段有效降低银行业务经营中的差错与风险,实现银行经营的最终目的。在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中,为了实现银行稳定经营的目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是一行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关键。现代银行必须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严密的、科学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覆盖银行业务操作的全过程,以此强化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为银行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1 关于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对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影响分析
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根本就是为了银行实现经营目标、防范金融风险而制定的政策、制度与方法。因此,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对银行风险防范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现代金融业风险较高的现状下,风险防范是银行内部控制的重点。作为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与内容,银行会计内部控制能够以会计职能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银行的稳定经营与发展。而且,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还能够强化银行业务活动的自我规范、强化业务活动评价,以此提高银行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针对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对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影响,现代银行应通过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强化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银行的稳定经营。
2 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重点与方式分析
2.1 分析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促进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在对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文献以及相关新闻、案件的收集与整理中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首先,相当一部分银行的会计内部控制理念不足,缺乏相应的认识。造成了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相关工作开展不足等现状。而且,在实际的会计内控工作中,多数银行仅注重其制度的汇总忽视了会计内控工作的监督机制。加上银行业务开展对全行发展个人收入等有着重要的影响,造成了违规违章行为的时有发生。另外,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状况评价机制滞后、关键岗位缺乏监督机制以及会计内部控制执行不严等因素也是导致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现状的主要原因。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银行应从自身内部控制意识的提高以及相关管理体系的完善入手,强化内部控制工作,促进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
2.2 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强化
2.2.1 提高会计内部控制意识,促进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首先,现代银行应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对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正确认识与处理。以会计内部控制作为基础,提高银行对金融法规以及制度的遵守,避免不正当竞争的发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从银行的会计内控意识以及业务与会计内容的关系处理入手,实现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意识的强化。在此基础上,银行还应加强会计人员内部控制的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通过对银行会计人员意识的强化,使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中会计人员都能够通过风险防范意识与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开展监督工作,促进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
2.2.2 完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与制度,促进会计内控工作的开展
在提高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意识的基础上,现代银行应对自身会计内控体系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通过调研与分析明确现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不足、了解相关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以此为基础进行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通过分析不足能够使银行在调研与分析中了解银行业务特点与自身会计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为完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奠定基础。在完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对会计内部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对作业流程进行评价,通过优化流程是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减少各环节风险。并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体系与制度建立实现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2.2.3 针对银行信息技术应用,强化信息管理以提高会计内部控制水平
在现代银行业务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针对信息技术应用现状,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还应加强信息处理、分析与监督等工作。通过完善管理系统、强化权限控制等方式预防业务操作过程中风险的发生。另外,银行还应利用信息技术对业务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的、实时的风险监控。利用实时监测系统了解可以交易,并对违规交易信息进行处理。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以及针对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强化信息处理、分析与监督,以此促进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促进银行业务工作的稳定发展。
2.2.4 建立健全的、高效的银行会计内部监督机制,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针对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现状,现代银行应建立健全、高效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与检查机制。通过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日常业务情况的监督等促进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而且,通过监督机制的实施还能够为及时发现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与制度的不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等奠定基础,为及时完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奠定基础。另外,银行会计内部监督机制的应用还能够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促进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与开展。
3 强化银行业发展趋势与形式分析,促进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
了解银行业的形式与发展趋势有助于银行针进行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重心的调整,有助于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方式发发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在现代银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银行业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信息技术应用的加快、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等都将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银行应注重对银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了解与分析。同时,针对现状与趋势分析调整会计内部控制内容与重点,以此为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银行的稳定经营奠定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银行业市场竞争的激励以及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要求银行必须加强自身的会计内部控制,以此保障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合法性,同时促进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针对现代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本文对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现状、如何完善并强化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等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强化的重点与关键,为我国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刘明,郑国涛.银行业现状与风险防范分析[J].金融资讯,2010,9.
【关键词】和谐 会计 问题探讨
和谐会计理念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而产生的,有着极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当前,和谐会计理念是我国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者对和谐会计理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将从和谐会计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和谐会计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建构和谐会计三个方面进行和谐会计理念的阐述。
一、和谐会计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一)和谐会计的含义
当前,我国提出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在此背景下,我国会计行业也提出了和谐会计的理念。和谐会计要求从事会计行业的相关会计人员要保证其会计行为的民主性、有序性、协调性以及公正性。由以上概念可以得出和谐会计理念的基本点:和谐会计的对象是从事会计行业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和谐会计的目的是保证会计行为的民主性、有序性、协调性以及公正性。
(二)和谐会计的基本特征
由和谐会计的含义可以得出,和谐会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和谐会计理念讲求人本性,力求以人为本。
第二,和谐会计理念追求的是健康有序、讲求民主的会计。
第三,和谐会计理念讲求公平与诚信。
二、和谐会计的基本内容
(一)和谐会计要求实现会计行业中人的和谐
和谐会计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实现人的和谐。会计行业中人的和谐主要包括:会计人员自身的和谐、会计人员平级之间的和谐、会计人员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和谐以及会计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和谐。会计人员在进行人际关系的处理时要坚持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原则。只有实现会计行业中人的和谐,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和谐会计要求实现会计系统内部环境的和谐
我国会计系统自有一套有序的运行程序。我国会计系统的运行程序主要包括填写会计凭证、记账、核对账目、结账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程序。我国的会计系统要求会计人员在从事相关会计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这一套运行程序有序地进行。和谐会计要求,一方面,会计人员在从事相关会计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填写会计凭证、记账、核对账目、结账以及编制会计报表,保证医院会计运行程序有序地进行,使会计工作按照自身规律有序进行;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控制度以及管理制度,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会计发展的和谐状态。
(三)和谐会计要求实现会计系统外部环境的和谐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世界之网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行业也不例外。会计行业与其他行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进行会计业务的办理时,必然会与外部的部门发生联系。例如,在进行会计业务办理时,必须要与银行发生接触,会计部门只有同银行进行良好地配合,才能够保证会计业务的顺利办理。因此,在构建和谐会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实现会计行业外部环境的和谐,保证会计部门与外部其他部门之间能够建立和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提高会计系统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
(四)和谐会计要求实现会计行业实现会计环境的和谐
和谐会计要求会计行业实现会计环境的和谐。会计环境的和谐主要包括会计经济环境的和谐、会计政治环境的和谐、会计文化环境的和谐以及会计社会环境的和谐。会计经济环境的和谐要求会计人员要做好会计工作,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会计政治环境的和谐,要求在进行会计工作的管理时,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实现管理的民主化。会计文化环境的和谐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必须要遵循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会计社会环境的和谐要求会计部门要处理好与外部环境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与社会各方友好合作、相互配合,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三、如何建构和谐会计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首要原则。相应地,在建构和谐会计过程必然也要将以人为本作为首要原则,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进行和谐会计的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并不是说会计人员自己说了算,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以人为本要求会计人员要通过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以人为本也不是说会计人员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方面,会计人员要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进行相关会计行为。另一方面,会计部门要积极引导会计人员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部门管理制度。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会计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协调好会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科学发展观特别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时做到绿色核算,即不仅要提供财务信息,同时也要提供有关环境损害、环境修复等方面的信息。
四、结语:
建构和谐会计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会计,既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谐会计的发展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和谐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工智能发展;会计工作;挑战分析;应对探讨
目前,人工智能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不断普及,人工智能的使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单位的工作效率,还能更加准确地处理财务信息。未来,人工智能将逐渐地应用到每一个角落,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对于应对人工智能的替代工作要提早做出准备。
1人工智能发展对于会计的挑战
对于会计工作而言,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会计工作将被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取代。随着计息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的工作方式其实早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最早的手工核算几乎已经全部被会计电算化所代替。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会计行业中的很多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例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会计科目分类等等,凡是具有规律性的基础工作到最后会全部被人工智能代替。根据相关研究统计,在未来二十年之内,人工智能将会取代50%以上的会计岗位。二是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大规模应用可能引起失业危机。从社会和技术进步来说,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大量应用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利用计息机统计汇总和数量的优势,为生产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并籍此提升生产单位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但是,根据相关统计,目前从事会计基础性工作的人员比重占会计人员总数的50%至70%,对于这一部分人员来说,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替代效应,当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越广泛,引发的会计失业人员就会越多。因此,人工智能大量应用的时代,也是从事会计基础工作人员产生失业危机的时代。
2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会计工作的相关应对措施
2.1适应时展,积极利用人工智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工智能虽然对会计工作构成了挑战,但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可逆转。因此,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不仅不应该拒绝和排斥人工智能,相反地,应该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努力去学习掌握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让人工智能工具成为自己工作中的得力帮手,利用这些工具来高效完成会计基础性工作。同时,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集中完成难度大、情况复杂的会计工作,在人工智能来临的时代实现自身的进步。
2.2提升工作层次,实现升级转型
从目前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还只停留在于基础性、重复性高的工作方面,而对于需要较高思维能力的会计工作,人工智能还难以胜任。例如人工智能虽然能够快速整理出财务数据,但是读出财务数据背后的信息,准确评价生产单位的整体发展能力,结合财务数据对企业战略、运营质量、竞争能力、风险价值等作出评判,人工智能还难以做到。即使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目前也无法做到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替代。基于此,会计工作人员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可以打破本专业的限制,在掌握财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涉足企业管理,由传统的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另外,还应该利用各种工作机会,站在单位发展的高度,进行财务分析、出谋划策,提升自己在生产单位的价值和层次。
2.3围绕专业发展,变更工作内容
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相对于人工智能而言,人的思维具有独创性。人工智能归根到底,也只是对于人的思维的模仿和拓展,控制和决定人工智能的最终仍然是人。在人工智能得到发展的时代,会计专业学科本身也会同步实现发展。随着会计学原理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会计方法应用也将发生很大改变,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也会随之改变。一是随着会计原理和会计方法的调整,会计人员在利用人工智能的时候,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工具使用与工作目的的统一;二是随着人工智能工具的发展,除了一些具有固定模式的工具以外,提供给会计人员由其结合实际需要,自主开发利用的软件工具将会越来越多,会计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掌握人工智能工具,使其变成自己工作的利器。
2.4关注行业动态,自我优化升级
作为会计人员,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动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实现自我优化升级。会计人员应认识到,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改变的只是工作方式和内容,会计专业本身不会消亡。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的同时,要密切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按照行业发展方向来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职业目标进行规划,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多掌握一些管理技能,努力提升财务分析能力和预判能力,以自我优化升级来应对专业变化和人工智能发展。
3结束语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适应时展,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关注行业动态,实现升级转型;高等教育中的会计专业也应面向人工智能,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会计师的角色就是对以往的财务表现作出报告评价。年度财务报告一直是会计和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但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是崇尚时效的未来投资者们,他们通过短信、语音和在线沟通的方式进行日常交流。
我们也看到了国际会计准则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同和接受。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所有公众和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使用统一的报告框架,到那个时候,机构将需要一种适应传媒时代的全球一体化的财务信息传递方式。
所有这些就形成了一个现实的挑战:如何使原有的印刷形式的财务报告转变成为形式丰富而又标准便捷的报告形式。
挑战之二:更广泛背景的报告
第二点挑战是,我们不仅要面对财务方面的报告,还要面对更广泛的经济内容的报告。作为会计师,我们肯定首先要确保数字的正确。我们工作的核心仍然主要是对财务表现的报告和评价,这也将继续是财务工作的基础。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未来的大量财务分析工作将是自动化完成的,或是在高技术支持下由外包完成的。
我们已经看到了人们对非财务类报告越来越重视。这很可能是一个长期趋势的开始,对会计师的技能要求和培训定位也将被随之赋予新的价值。财会专家的工作内容可能会扩展到对更广泛经济内容的报告,例如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道德尺度、以及对经济状况和前景的更广泛评价和切实分析。
挑战之三:会计职业生涯的挑战
会计师的角色和能力要求一直在不断地变化。AC-CA调查显示,财会行业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上,预计到2020年,财务经理将在公司中扮演更广泛和更重要的角色。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先进技术和更多外包业务将会在会计行业中被使用。在一些行业中,还可能会出现针对复杂法规的专业人才,来替代原有的“多面手”。
然而更深层次的变化是对职业理解的转变。对一个职业传统的理解包括“一生的工作”以及“明确固定的能力和技能”。而今天进入职场的人们追求的是灵活的适应性和不断的选择。金融人才强烈希望获得更广泛的财务能力。所以在我们保留传统“职业会计师”概念的同时,也需要确保我们的培训适应新一代会计人员的要求。我们可以称之为“具有商业敏感度的财务经理人”。
挑战之四:如何确保适当的全球管理
在财会行业中,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公众监督的引入,这个变化无疑是有益的。
然而,我们要努力确保相关的管理规定适合于不同市场和部门的需求,那么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规定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之上的。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如何使现有的制度更完善更有效,而不是为了追求某一个既定目标而加重企业的工作负担。
会计行业向来以“公平公正”的视角和综合判断的能力而著称,这些优点不应该被打钩式的模式化操作所替代。否则,财会工作将只能成为简单的非智能后台操作,成为无需脑力劳动的记账工作。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会计行业将对优秀的毕业生和财经工作者们失去吸引力。
挑战之五: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行业――从名称到标准
最后一点,可能也是对于IFAC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对全球标准的需求。我们需要用会计职业的全球标准来不断强化巩固我们的行业,这也是IFAC和全球其它团体工作者们要完成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随着财会行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标准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真正的全球化,如果我们仍要和全球经济保持相关并为公众利益服务,我们就必须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强大的行业支撑。我们还需要跳出实施完全统一标准的框框来推动发展适用于世界各地的通用标准。IFAC已在着手此项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关教育、培训、能力和技能的各种全球标准。这些显然起到了重要的衡量标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