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20 10:48: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

第1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

在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的同时,也增加了中外交流的机会,中西文化的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但我国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并未融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学习,而是以语法和词汇等内容学习为主,使得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得比较生硬。为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学习可使英语的实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的重要性

刘润清曾在《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中提出这样的看法:“当前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并非将发展‘社会’和‘文化’作为主要目的,这是当下不少专家学者所担心的主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自然而然将文化教学忽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而强大的交际能力,更是离不开文化学习的。在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文化教学的分量。而中国是一个有着长达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其经过时间的积淀,文化内涵非常深厚,自然与西方文化的差异甚大,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融入非常关键。这不仅不会导致英语语言学习被弱化,还可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深入了解,达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增加课堂中西方文化差异化导入的内容

具有较强西方特色的词汇,学生理解其有一定难度,且对如何应用感到更加困扰。针对这些具有特色的词汇,教师应首先对其进行分类、介绍和总结,并要求学生将其单独列出,以便课后学习。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非常迅速地将其记忆下来,但却被应用所困扰,故教师应选择多种多样的应用实例,并安排练习引导学生来运用词汇,在语境教学中促使学生感受词汇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方法。可以以小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口头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扩展知识量和词汇应用量。

2.使学生自己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每堂课教师都可为学生打造一个主题环境,让学生提前搜集该主题相关资料,并总结和分析这一主题下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这样,可使学生在对比中不断加深印象,所取得的效果是灌输式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如以打招呼为主题,中国人往往喜欢问:“Have you had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但这种问题若用来询问西方人,那么他们可能会想到要请他吃饭或者是想干预他的私事,非常容易出现哭笑不得的误会。西方人打招呼多为:“Hello!”“How do you do!”以问候为主,或跟人谈论天气:“Nice day,isn’t it?”不仅如此,中国人见面时多以握手或点头作为打招呼的方式,而西方人则喜欢以拥抱和亲吻等方式来表达。对这些知识,学生首先通过资料搜集进行了一次学习,再通过对比,又进行了一个知识强调,再经由课堂教师的总结,自然而然能够快速有效地把握住相关知识。

3.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得到扩展,除充分发挥课堂基础知识的作用外,还可充分运用其他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有特色的英语学习氛围。例如:组织学生观看英美人生活交际的短片,或搜集一些原版美剧让学生课余时间观看,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还可使学生了解英美人的生活细节。此外,还可为学生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杂志,让学生在锻炼阅读能力的同时,对西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联合校方邀请外教,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或带领学生走进西餐厅,在西餐厅良好的氛围中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不仅轻松有趣,还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4.定期举办专题性活动

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会穿插一些文化知识方面的教学,但这种方法却极易导致学生知识零散,故教师可通过专题性活动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对零散的词汇进行归纳。例如:开展一些竞赛、辩论、“中西文化大碰撞”活动,或对电影进行配音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英语掌握程度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注重文化和语言的有机融合。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在加强学生文化学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婚姻观 《喜福会》 差异

一、引言

什么是婚姻?婚姻本写做“昏因”,因为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方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即“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它是人们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1]。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It is the legal union of a man and woman as husband and wife,and in some jurisdictions,between two persons of the same sex,usually entailing legal obligations of each person to the other”。虽然中西方关于婚姻的界定差不多,但是他们对婚姻观的看法还是有些不一致的地方。

《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她的小说及电影深受文学评论家和读者们的喜欢和赞誉。影片的叙述以女性为主,描写的是四位女性从中国移居美国的前后生活,以及她们与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们之间的价值观及感情冲突等。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主人公们的感情及婚姻。由于中西方受不同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他们对婚姻有着不同态度。因此,本文从婚姻观的角度出发,以电影《喜福会》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方婚姻观的具体差异,从而帮助读者实现更有效的交际。

二、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它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婚姻观就是其中一部分,中西方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极具可比性。本文从中西方择偶自由度、结婚目的及婚姻中男女双方地位三个方面探讨中西方婚姻观的具体差异。

(一)择偶自由度的差异

婚姻是一定的社会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的结合,择偶是完成婚姻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由于中西方文明发展道路的不同、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的不同,中西方婚姻的择偶自由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1.中国人的择偶自由度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婚姻的顾虑和干涉颇多,特别在择偶自由度和择偶标准上。中国强调以国家和社会为本位,自由恋爱和结婚是为封建礼教所不容的。因此,父母的权威毋庸置疑,由父母根据自己的看法处理儿女的婚事是天经地义,结婚双方毫无自。如果没有听从父母之命,男女双方结合就是私订终身,是不会得到祝福的。当然有了“父母之命”自然少不了“媒妁之言”。在中国,没有媒人的婚姻不算一段完整的婚姻。传统的婚姻一般都是先由媒婆到一方家中跟家长说媒,得到家长的同意,那样才算是一桩婚姻。媒人积极参与从议婚、订婚到完婚的全过程,所以中国男女的择偶方式,只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龚琳达两岁时,村里就有媒人上门提亲。尽管自己从来没有见过那个将要成为自己丈夫的男人,但是为了履行父母许下的一个诺言,她只能顺从,跟素未谋面的人结婚。“即使后来我知道我将嫁给这么糟糕的男人做妻子,可我却不敢违抗,只能认命。现在我才了解,当时乡下的守旧老式的家庭就是这样的”[3]。对于龚琳达而言,自己的婚姻是毫无自由可言的,她完全丧失了自主选择结婚对象的权利,只能顺从父母的决定。

2.西方人的择偶自由度

西方是一个以人为本位的社会,追求个性自由,所以在择偶的自由度上体现了个人主义的主观独立思想。青年男女谈恋爱往往不需要别人介绍,提倡自由恋爱。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他们认为自己有权选择和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建立家庭的前后,始终讲究感觉和“情”,有感觉和感情就可以生活在一起,否则就可以分开。

薇弗莱·龚在小说中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崇尚自由的人,对于结婚对象她更是只顺从自己的心意而不听从父母的意见。但是她的母亲却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婚姻大事应由父母做主。她的第一任丈夫就没有得到母亲的认可,于是他们选择了私奔。薇弗莱的第二任丈夫叫里奇,他的很多美国习惯没有得到中国母亲琳达的认可,里奇在一次吃饭中暴露了许多琳达接受不了的毛病。但是薇弗莱并没有因为母亲的反对与里奇分开而是坚持跟他在一起,最终母亲还是同意了他们,独立自主战胜了母亲的传统思想。

龚琳达和女儿薇弗莱·龚在择偶自由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琳达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了别人的童养媳,而自己的女儿因为受到美国式的个人主义的影响自主选择了另一半。由此可见,中西方在择偶自由度上还是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的。

(二)结婚目的的差异

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还表现在结婚目的上。所谓结婚目的是指男女双方想通过建立婚姻关系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中西方的结婚目的也有很大差异。

1.中国人的结婚目的

从古至今,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制约,中国人的结婚目的主要是传宗接代,即为了延续家族而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就是说两者的结合首先为了祖先的祭祀,而后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宗族的延续,这才是中国传统的结婚目的。

《喜福会》中的龚琳达,两岁时就与一个从没见过面的黄氏男孩订了娃娃亲,她15岁时就嫁进了黄家,但是结婚没多久,黄太太就想抱孙子。“好几个月过去了,我的腹部还是一片平坦,婆婆又一次大动肝火:‘我儿子说,他撤下的种子足够繁衍子孙万代了,但怎么你还不见动静?毛病一定出在你身上。’从那以后,她就把我圈禁在床上不准起身,以保证她儿子的种子不致流失”。[3]她这才明白这个家是靠肚皮说话的,并不是真想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后来琳达知道一个下人怀孕了,机智地利用夫家的迷信思想说那个就是黄太太的孙子。最终,黄太太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个孙子,自己也解除了束缚自己的无爱婚姻。由于受传统思想的禁锢,黄太太只需要一个能传宗接代的媳妇,并不管自己儿子是否幸福。从而可以看出,龚琳达这段婚姻的目的只是延续家族、传宗接代而已。

2.西方人的结婚目的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人信奉基督教。西方是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对于西方人来说,结婚是为了找一个情投意合、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交上获得满足[4]。在他们看来,“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就可以结婚了。因此,追求真爱才是绝大多数西方人重要的结婚目的。

许露丝和泰德在《喜福会》里是一对恋人,他俩因为互相吸引而在一起。他们在一起时并没有想到以后,只要现在有“爱”。可是泰德的母亲却以泰德的前程和以为露丝是越南人而反对他们在一起。露丝听到后很生气并决定不跟泰德交往了,但是泰德听到后非常生气,他对母亲说:“今天我第一次以你为耻。”[3]他觉得那是自己的感情,不应受到母亲的摆布,所以当场就跟母亲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最后他们都坚定地认为父母没有权力阻止自己跟相爱的人在一起,他们在一年内结婚了,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家族生意、前程等。这就是西方人的婚姻观: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只要能跟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

(三)婚姻中夫妻地位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不同,中西方婚姻观差异还表现在婚姻中男女双方地位上。中国讲究男尊女卑、烈女不侍二夫,而西方则提倡夫妻平等互助互爱。

1.中国人的夫妻地位

传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父权体制社会,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和丈夫有着绝对的权威,作为妇女只能顺从,不能反抗。在夫妻关系中,中国夫妻之间以“夫为妻纲”的伦理为规范,同时主张男女有别[5],有些事男人能做,但是女人却不能做,这对中国女性是极为不公平的,男尊女卑,使得夫妻在婚姻中的地位极不平等。丈夫往往在家里妻妾成群的情况下还在外面寻花问柳,而妻子则要牢记“烈女不事二夫”,即使丈夫已经死了也不能改嫁。

许安梅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安梅的父亲在她小时候就死了,她的母亲打算恪守封建礼教,为丈夫守一辈子寡,却因为上当受骗被吴青玷污了,只能嫁给他做小妾。家里人都误会她,认为她是个不守妇道、玷污祖先、伤风败俗的女人。安梅的外婆和舅舅从此不让她回家,甚至在她外婆行将就木之际也不忘教育安梅不要成为母亲那样的人,这些都造成了安梅母亲自杀的悲剧。但是男人却能“不守夫道”。莹莹的丈夫结婚生子后把妻子留在家中独守空房,自己却在外面花天酒地,有时候甚至把女人带回家,完全无视妻子在家中的地位,让莹莹做出了杀害自己孩子的傻事。为什么中国妇女只有做贞洁烈女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而男人却能花天酒地、不顾道德?这就是男尊女卑的旧中国。

2.西方人的夫妻地位

西方尊崇的是耶稣基督的思想,他们的婚姻观念也受基督教的影响甚深,认为夫妻在婚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是互相需要、相辅相成的。新约的使徒保罗在《新约·以弗所》中说:“做妻子的,要服从自己的丈夫,如同服从主;丈夫也当照样爱自己的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妻子的,便是爱自己了。”[6]强调夫妻间要彼此相爱,夫妻平等。

哈罗德和丽娜都是生活在美国,接受美国教育的,他们认为男女平等,所以他们谈恋爱时所有的开销都平分付账,直到结婚后他们还保持这样的状况。尽管哈罗德的工资是丽娜的七倍,但在他们看来这些平分付账是男女平等的表现,但是当生活久了,他们经常会为了谁该付这个、谁付那个而争吵,丽娜觉得这样已经是不平等了,然而哈罗德却不这么认为。为了得到尊重,得到应有的平等,故事结尾用摔碎的茶几来象征丽娜勇敢地结束了自己的不平等婚姻。虽然丽娜的婚姻失败了,但是她却能认识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平等,而且勇于结束错误,这足以看出美国人是如何追求婚姻上的平等的。如果婚姻关系中得不到平等,那么他们宁愿舍弃它而另外寻找能让自己获得平等对待的婚姻。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择偶自由度、结婚目的和婚姻中夫妻地位的差异方面探讨了中西方婚姻观的不同,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等的影响,他们的不同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现如今中西方交往日益频繁,国际联姻越来越多,了解中西方婚姻观念的差异能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那些想要国际联姻的人们在婚姻生活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在婚姻中应对自如,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贺毅.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2]赵彦.中西方女性择偶观念之对比[J].南方人口,1997:35.

[3]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严映薇译.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4]王大利.中西婚姻观差异之比较[J]学园,2011.

第3篇

一、创设开放性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开放性教学理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成为创新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凸显英语学习的灵活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需要破除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条条框框,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开展英语学习。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英语上册的Unit3Welcometoourschool!一单元时,老师先让学生预习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掌握单词的意思,理解对话的内容等。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巩固了这一单元涉及到的词汇、语法知识,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句型:What’sthedatetoday?Whattimeisit?Whichofthesubjectdoyoulikebest?然后,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对学校进行全面参观,一边参观一边让学生学着介绍自己的学校,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由此发现,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可以解放学生的大脑,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英语表达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大胆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从而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动机。

二、提供开放性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需要转变自身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践行开放性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英语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或者进行自主开发设计,恰当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应用这些开放性资源,为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在学习了七年级英语Unit6Foodandlifestyle之后,为了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一则关于介绍中西方不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视频,利用生动直观的图像和声音,让学生反复听读模仿、理解记忆,学生们就会对中西方Foodandlifestyle的不同之处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们通过这样的视频资料,不但可以丰富中西方饮食和生活方式相关的词汇,还可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促成学生的双语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由此说明,开放性英语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向学生渗透英语文化方面的信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前人们把英语当做一门工具性课程,而现在的新课标中,在强调它是一门工具性课程的同时,还强调它是一门人文性课程。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强调文化教育的目的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生活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是一种信息载体,这种信息主要包括知识、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其中文化又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价值观层面。对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形态学生可能容易理解并接受,但是对于制度和价值层面的文化形态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在价值观层面,我们强调集体主义,通常把国与家联系起来,国就是家,家就是国,而西方人则认为country是country,nation就是nation,更不用说国和家的关系,他们对于国家概念的价值取向与我们有本质上的差异。因此,文化意识是正确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得体的重要条件。

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树立世界意识。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如果只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词汇和语法规则的传授,以为这样就能掌握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英语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而频频出现词语歧义、语用失误等令人尴尬的现象。因此,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必须学习语言。

二、英语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常见的一些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常常发生下列一些情况: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即使所讲的话准确无误,也有可能使对方产生误会;一句毫无恶意的话有可能使对方不高兴甚至愤怒。

还有“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在中美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义大相径庭。在中国,“知识分子”通常意义上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等其他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甚至中小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的一些偏僻的地方,连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此外,在美国intellectual并不总是褒义词,有时用于贬义。再如,在“The Merchant of Venice”课文中,大部分教师都从我们本族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出发,把Shylock单纯看做是一个贪得无厌、唯利是图的奸商代表,否认了西方人对金钱所持的肯定的价值观念,以及西方国家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这显然有失偏颇。因此,在文化教学中比较的方式是我们经常采用的。

三、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的策略

中西方文化由于历史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要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差异并不代表优劣,各种文化都有其产生的土壤,有其不同的特色。在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时,还要以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是一种羡慕的态度,也不是一种批判的或抵制的态度,学习西方文化主要是理解、包容,进而来完善我们自身的文化,因为文化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此,在文化教学中,既要注意文化的差异,又要注意它的共同性。

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如何把西方国家的文化恰当地介绍给学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教师在文化教学中,需要通过和西方文化的对比来强化学生的祖国意识。如在谈到中西方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一问题时,不能完全绝对地说西方国家学生的课业有多么的轻松,中国学生学习任务有多繁重;当我们感叹西方宗教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赞叹我们国家自古以来以和为贵、和为美的和谐文化思想。我们应在引导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正确了解、比较差异来达到对西方文化态度的正确认识。在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祖国意识,这就是一种跨文化的态度、跨文化的意识,而不是一味地认同某一种文化。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性来开展文化教育。

文化教学要通过两个层面来开展,第一个层面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文化,课文本身对于文化教学是一个素材,我们可以就此而展开。但不要刻意去讨论某一种文化现象,而是把某种文化现象的学习贯穿在课文的学习中。第二个层面就是通过课外阅读、看电视、英语国家的电影、网络资源等来开展。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主渠道为课堂教学,在课文教学中挖掘文化素材,再去捕捉各种重要的资源。利用不同的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教学,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形成自己的文化体验。但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才进行文化教学,而并不是针对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文化教学,很多文化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通过体验建构起来的文化意识要更强一些,尤其是情感层面的。

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而且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要起到主导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文化感知者,我们的文化意识必须是合理的,不能出现不合理的文化价值取向。

教师在平时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更多地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培养他们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自觉意识,让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逐渐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兴趣,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曲爱娟,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科教文汇,2009(9).

[2]刘伟强.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

第5篇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文化对比教学理论的使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随教学内容、学生反馈和教学方法的不同而适当调整。总的来说常用的有教师直接对比法、按教学反馈对比法和激发学生主动对比法三种。

1教师直接对比法

比如在讲到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一介绍柏拉图的生平、思想体系和对后世的影响就会显得枯燥乏味。笔者在谈论到这部分内容前会布置学生查询和阅读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资料,在课堂上教师主要介绍柏拉图,当遇到其经历或者观点上与孔子有契合处时会邀请学生讲解有关孔子的相关内容。譬如笔者提到柏拉图在早年时期曾旅行至埃及、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最后苦于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开办学校向青年们传授他关于道德和政府的理论,他所创办的“学园”成为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这时学生已通过前期准备了解到孔子的经历,他们能够指出孔子在一生中花极大的一部分时间来周游列国,在从政失败,没能找到赏识他建议的君主后从事教育兴办私学,开创中国私学之首。学生们此时会惊异于东西方两位先哲在经历上惊人的相似,因此对了解柏拉图思想表现出强烈的愿望,教师这时由浅入深,在学生建立了对柏拉图初步了解后引入较为难理解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体系,笔者从两位先哲对人之本性的观点开始,学生通过提前阅读了解到孔子认为所有人本质上是善的,或者说经过教化后可以成为善的。笔者在此解释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迥异,柏拉图认为大多数人容易被暴君或贪欲欺骗,因此他们需要被控制,而掌握控制权的人,即“护卫者”能懂得普遍的真理[3]。孔子强调的是广泛的人类行为,他的中心思想是“仁”,即各种美德,以及由此引出的一套修身达人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教化的政治观念[4]。而柏拉图则强调受过精心教育的统治阶层的行为。通过解释在人性看法上的差异,教师进一步扩展到他们各自对理想政府和社会规范等方面观点的不同,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产生的广泛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在课堂讲解中扮演一定角色能够加强他们对目标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力。课程中师生的积极互动改变了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孤立学习的方式,将死板的教师“一言堂”变为轻松活泼的“中西文化历史小型研讨会”。

2按教学反馈对比法

除了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进程中和教师一起通过中西方对比探讨西方文化发展的特点外,教师还应该时刻密切关注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反馈。当学生表露出对某些历史现象的发生表示不解时,教师应该认识到这样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中西历史发展上造成的文化差异构成了学生理解的障碍。笔者在开始讲授古罗马帝国时期时首先介绍古罗马在进入帝国时期后从公元一世纪后期到西罗马灭亡的三个多世纪内绝大多数皇是非正常死亡,这些贵为皇帝者的结局均十分悲惨,他们或被敌军杀死,或被自己人杀死,抑或因绝望于别无选择而自杀。学生对此表示非常惊讶和不解。这时教师应适时指出学生们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这一阶段的罗马皇帝与我国历史上大多数皇帝的命运千差万别,因此文化教学中初步的自身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对比激发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进一步对比说明古罗马帝王和中国皇帝主要的差别。首先,皇帝的出身和人选不同。罗马帝国的元老院、禁卫军和军团互相倾轧、不择手段的把代表自己利益的人推上皇位,内战由此频仍爆发,国无宁日。政局混乱导致皇位的风雨飘摇,帝王如同走马灯似得更换。因此,对每一位罗马帝王来说时刻都是危机四伏、性命攸关[5]。而中国从夏朝的禹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到秦朝时确立了延续整个封建时代的帝王世袭制,这种世袭制通常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方式。虽然无法保障候选人有做明君的资质,但这一制度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皇位的平稳过渡和朝代的稳定[6]。因此与古罗马历史相比,因为争权夺位导致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在中国历史上是较少的。在解释完皇帝来源不同后,教师可扩展到皇帝权力方面,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古罗马皇帝和中国皇帝,比如把开创罗马帝国时代的屋大维和确立封建帝制的秦始皇进行对比说明。通过教师及时的讲解和阐释引发学生对目标文化的反思,能够提升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客观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主动对比法

第6篇

【关键词】文化意识;中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语言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着相关社会的文化,文化赋予语言丰富的内涵。语言对文化的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仅仅掌握一种语言并不一定能完全同使用该语言的人进行交际。这就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要把西方文化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才能够为今后的文化交流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语言知识是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应用语言的保障。不管初级英语还是高级英语,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而且要持之以恒。因此在学习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渗透有关文化知识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人际交往与思维观念上的中西文明的差异

西方在人际交往的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提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一种态度。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语言现象称为词文化。例如: “sea”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就极为丰富,如: “搭船”叫做take the sea或by sea。英国人常把大海同 “许多”、“大量”联系在一起,如 “a sea of fish”, “a sea of troubles”等。英语民族擅长抽象思维,其语言往往偏重于使用名词和介词。 而汉民族擅长形象思维,故汉语常偏重于使用动词。在英语句子中,主谓结构突出,句子结构严谨,长句和复杂句用得较多,句子之间粘连密切,并特别重视连接词的作用。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We won’t attack others unless we are attacked. ”(连接词) “楼下有人要见你。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 ”(关系词)

另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线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螺旋式。即在英语里,主题句开门见山,后接一个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但汉语语篇结构往往不是从主题句出发,而是在主题句外绕圈子,最后才点题。学汉语的西方人常为此困惑不解,总觉得汉语句子重点不突出,缺乏连贯性。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跨文化教学,教会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而我们的学生要具有跨文化意识,加深对所学文化的理解,并怎样把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与西方人进行顺畅的交流。

三、利用现行的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

现行的外语教材中有丰富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课本中有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 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目前,“麦当劳” “肯德基”这些快餐在我国学多地方比较盛行, 教师可以讲一下 Fast Food, 如汉堡包( ham- burger) 是蘸芝麻的小圆面包对剖, 夹上一个压扁的牛肉饼, 当然有时还添上生菜叶子、 奶酪或其他调味品。同时,让学生比较一下中西方饮食, 以选择健康合理的饮食。另外还可以教学生使用西方餐具(刀、叉), 使他们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闹出笑话等等。现行的中专英语教材是以中心功能话题来编排各个单元的。一个单元一个中心话题,每个话题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东西方的文化。教师要有对文化差异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和知晓度。这样在学生即将遇到或已经遇到的差异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处理,有意识把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见逢插针地对文化知识进行导入,让学生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文化背景融入的最终目的,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四、词汇教学,彰显文化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一种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例如dog一词,中英两国的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诸如 “狗仗人势、狗腿子、狗眼看人底”等。但是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a lucky dog ” 喻指“幸运的人”;“big dog”喻指“大哼、要人、保镖”,dog 是 best friend of a man, 所以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很多外国人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时,末了总忘不了加上宠物狗的名字。

词汇富含文化,只要教师勤于探究和积累,通过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各种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会更加佩服老师知识的渊博,这是教学相长的好事。

五、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让学生通过体验来领略异国文化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单纯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网络与课外活动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互联网上关于中西文化知识的资料相当丰富。在讲新课之前, 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 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图片、 幻灯片等直观教具,播放录音材料,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把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汲取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看些如“走遍美国”“疯狂英语”或一些经典的奥斯卡英文影片等等,使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效果。

英语习语说得好“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伟业非一日之功),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文化教学深不可测,它存在于英语教学的每个阶段,但是只要我们在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路永保热情,不断探索,相信成功离我们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张安德,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

外语教学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个认识和言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读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过程。中小学英语阅读,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师应尽量选取知识性和趣味性很浓的文本材料让学生阅读。文化气息比较浓重的文本材料一般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系数、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大致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渗透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阅读材料的选择

(一) 文本材料的难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教师切忌把儿童人为“拔高”,高估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把有大量生词的材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刚接触材料就有了畏难情绪。教师选择的文本材料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生词量不应过大。

(二)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由于受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阅读材料应以趣味性为主。兼顾知识性和思想性,注重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不乏趣味性和知识性很强的英文小短文,教师最好在选材的时候配上插图,在学生阅读前,可以指导学生理解一下图意,用英语说一说图上呈现的信息,帮助学生“预热”,为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作个铺垫。冰心老人说过:专拣儿童多处行。我们可以选择学生们热衷的话题:如中西方的节日风俗,数字文化,美食娱乐的差异等等,引起学生对文本材料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顺利的从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三)教师可改编和自编阅读材料

作为最接近学生的英语老师,最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我们可以自编或改编一些阅读材料:如可以对中西方传统故事、经典故事进行改编;介绍异同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如果选材得当,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可以并行;利用幼儿的中文图画书、广告、宣传画册等自编故事;可以借助网上的 flash、card show、图片进行创编。

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年级、每个单元要配一份补充阅读,利用英语活动课的时间进行教授。阅读内容是任课老师自编的,原则是要围绕每单元的重点,课堂上的教学知识重复率要高,易于学生掌握,并且结尾最好能够博得学生一笑。

二、 具体可采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 借用法

很多孩子在进行阅读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应的中西方文化知识,以至于无法将阅读进行下去。例如,如果学生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万圣节这个节日,那么他们在进行相关的阅读过程中,肯定会一头雾水,甚至造成曲解文章大意。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借用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直接编成教材开设课程,介绍异同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如果选材得当,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可以并行。如在起始阶段教学―What’s your name?并给学生起英文名字时,介绍了一些含有深刻意义的名字,如“Alice”代表“真理”,“John”代表“上帝的礼物”,“Helen”代表“光芒”等。也告诉学生西方国家的姓氏有一定的来历,如有的是根据地名而来的,如Washington,bush,London ;有的是根据颜色而来的,如Black,White,Green,Brown;有的则是根据祖先的职业而来的,如Smith,Cook,Baker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欲望。又如在教学数字时,教师不仅可以利用Culture中的语言材料介绍了中国的幸运数字是“6”,加拿大的幸运数字是“7”,还可以告诉学生诸如“13”在西方国家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人们在生活中都会尽量避免它等有关西方国家的数字趣闻。另外,如对“Family tree”、英文简称(如“WC”,“VCD”等)等方面的知识渗透,我都尽量创设文化氛围,巧妙导入文化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化。 学生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背景下,再进行相关的阅读,自然会水到渠成,问题迎刃而解。

(二)释义法

即在阅读材料中对涉及到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加以注释和讲解。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们理解时有困难的地方,有时还会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此刻,用注释法渗透就比较适合了。例如,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不同国家的美食常识和一些常见外来词(夹克衫jacket等)的由来的介绍;第六单元中圣诞节和春节的区别;阅读材料中几条由动物名词构成的谚语(She’s as gentle as a lamb. He’s as strong as an OX. He’s as fast as a horse..)的理解。用释义法告诉学生这些词句的含义,既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为阅读打好良好的基础,又使学生了解了国外的文化特点。

(三) 实践法

即通过学生具体的语言实践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这些实践活动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英语文学作品。西方有许多传统节日,如:“万圣节”、“复活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每逢遇到这样的西方文化知识的阅读材料,教师应该刻意挑选相对应的日子在课堂上进行阅读训练,同时在课余时间补充介绍相关的趣闻趣事,让学生充分去感受节日的气氛,体会异域文化风情。这样学生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遇到国外节日的单词时,就会很轻松的知道它们的意思和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等,从而顺利完成阅读。

以上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即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教学的方法上,就中小学英语阅读能力与文化意识的渗透之间的关系提出几点教学意见和看法。中小学英语阅读,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阅读材料。而具有中西方文化色彩的阅读材料无疑是教师选择的很好的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尽量穿插一些文化知识,以便学生开拓视野,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不至因缺乏文化素养而造成阅读困难和障碍。

参考文献:

第8篇

宗教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民族的独特性和形式内容上的稳定性。宗教既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是一个社会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5]千百年来形成的宗教文化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本民族语言也带有宗教色彩。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逐渐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相融合,成为汉族主要的。汉语从佛教中引申出许多表达,例如:“不看僧面看佛面”、“临时抱佛脚”、“送佛送到西”、“借花献佛”等等。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文化融合历史、哲学、法制观念、伦理道德于一体,是西方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包含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又开启了近现代哲学的篇章。[3]《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著作,是许多西方人士每日必读的精神食粮。基督教文化对于西方人士的影响也不仅仅体现在每日祈祷和每周的教堂礼拜,更体现在人们言语行为以及思维方式上。英语中有大量词汇、典故来自基督教文化,例如:“Baptism”(洗礼)、“Lord’ssupper”(圣餐)、“Trinity”(三位一体)、“PromisedLand”(应许之地)、“HolySpirit”(圣灵)、“akissofdeath”(死亡之吻)等等。由此可见,汉英语言中很多词汇都要在相应的宗教文化背景下加以理解,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偏差,造成语用失误。比如,英语中“GoodFriday”字面意思是“美好的星期五”,但实际上是指“耶稣受难日”。西方人认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天正是星期五。耶稣死后三日复活,就是西方的复活节。因此,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被称为“GoodFriday”,用来纪念耶稣基督的牺牲。因为这个典故,“Friday”常常与厄运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而也就有了“BlackFri-day”(黑色星期五)这个说法了。龙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神圣、尊贵与吉祥。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中华民族也自称是龙的传人。龙在汉语里具有赞美之意,例如:“龙马精神”、“卧虎藏龙”、“龙凤呈祥”等等。然而在基督教中,龙是魔鬼Satan(撒但)的化身。《圣经》启示录12章9节记载:“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由此可见,龙(dragon)在西方文化里是罪恶的根源,是引人犯罪的魔鬼。鉴于中西方对龙认识的差异,汉语中赞美经济腾飞的“亚洲四小龙”只能转而译为“fourtigers”.

二、社会文化与汉英语言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是长期以来受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影响而沉淀积累下来的文化。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语言文化上能够寻得踪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代表尊贵、权势与地位。古代帝王均穿戴黄袍。但是西方文化中表示尊贵的颜色通常是紫色(purple)。[4]英语经常用purple一词表示地位显赫,例如:“tobeborninthepurple”(出身显贵)、“marryintothepur-ple”(嫁入豪门)。然而黄色在西方文化中多表示胆小、卑鄙或低级趣味的意思,例如:“ayellowdog”(卑鄙的人)、“yellowpress”(低级趣味的刊物)。美国动画片DespicableMe(卑鄙的我)采用小黄人这样的角色形象十分贴切地呼应了主题。乌鸦在英国社会文化中有较高的地位。伦敦塔里的乌鸦更是被视为英国的守护神,由政府负责开支精心饲养。英国人的神鸟在中国却成了厄运和灾祸的代名词。人们常用“乌鸦嘴”来形容一个人说了不该说的话,也用“天下乌鸦一般黑”来形容某种黑暗势力。中西方社会文化对狗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西方人眼中,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人们通过语言表达了对狗的喜爱之情,例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aluckydog”(幸运儿)等等。然而中国社会文化中的狗常常代表卑劣的品行。汉语中关于狗的成语多数是表示贬义的,例如:“蝇营狗苟”、“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等等。中西方社会文化的不同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禁忌语方面也有较大差异。[7]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讲究谦虚谨慎,人们常用“虚怀若谷”来夸赞一个十分谦虚的人。古汉语中更是有很多自谦语,例如:“寒舍”、“在下”、“敝人”等等。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赞扬或夸奖,他常常可以这样回答:“哪里哪里,我做的还不够好。”但受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影响的西方人则欣赏自信、诚实的品质。当被他人褒扬和肯定时,thankyou是最合适的回答。如果过分谦虚,就有可能被误认为不自信或是虚伪。比起中国人,西方人更看重个人隐私和形象。“你看起来很累,要多注意休息”这句话在汉语语境中并没有什么不妥,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是礼貌的表现。但如果对英国人说:“youlookrathertired,pleasehavearest”,则会引起对方极大的反感。听话者会认为此刻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很糟糕。除此之外,汉英语言禁忌语还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例如,中国人崇尚尊老爱幼,而西方人则十分忌讳说他人“老”。因此英语中常用“senior”(年资较深的)来代替“old”(老)。再如,汉语中“农民”一词并无贬义,而英语中常常使用“famer”而不是“peasant”.虽然这两个词均有“农民”之意,但后者常常表示言行举止粗鲁、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含义。

三、物质文化与汉英语言文化差异

物质文化是指各国家民族在相应的物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和“饭”两个字在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样的物质文化反应到语言中便形成了诸多与吃相关的表达。比如,“丢饭碗”、“吃闲饭”、“吃醋”、“吃紧”、“吃香”、“吃不开”、“吃官司”、“吃不消”、“吃不了兜着走”等等。这些表达多数已经不单单与吃饭相关,而是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引申意义。因此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如果直接按字面意思理解会与本意相去甚远。以“丢饭碗”为例,中国人常把工作比作饭碗,因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丢饭碗”应理解为“toloseone’sjob”(失业)比较贴切。而在西方物质文化中,米饭(rice)不是常见的主食,并且用餐的餐具也不是碗筷而是餐盘和刀叉。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人常以面包做主食。因而“bread”(面包)一词常出现在俗语俚语中,用来指代与生计有关的含义。例如:“outofbread”,字面意思是“面包没了”,实际含义表示“失业”。这和汉语里的“丢饭碗”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breadline”指“领救济金的队伍”、“breadearner”指“养家糊口的人”、“breadandbutter”指“生计”等等。除面包以外,土豆也是西方国家的主要食物,因而土豆常用来比喻各种人物和事物。比如,“couchpotato”指的是经常坐在沙发里看电视的“电视迷”,“bigpotato”指“大人物”,“hotpota-to”指“棘手的问题”。西方国家较早的完成了工业革命,物质资源相对丰富。美国的汽车产业比较发达,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由汽车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丰富了美式英语词汇:“drive-inbank”(汽车银行)、“drive-incinema”(汽车电影院)、“mo-tel”(汽车旅馆)等等。中国汽车的使用没有西方国家早,因此“汽车”一词要影响汉语的表达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马”都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因此,“马”也随之融入了汉语之中,例如:“一马当先”、“马不停蹄”、“马到成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