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0 10:48: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区别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大螟;发生;防治措施;沿江稻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177-01
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分布较广,在我国中南部稻区均有发生,以南方各省的局部地区发生较多。近年来,大螟在沿江稻区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逐年加重,已由一个次要的偶发性害虫逐渐成为水稻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害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1 形态特征
共5~7龄。成虫体长12~15 mm,翅展27~30 mm,蛹长13~18 mm,末龄幼虫30 mm左右。雌蛾腹部灰白色至浅黄色,头、胸部呈浅黄色,有丝状触角,雄虫触角为栉齿状。雌蛾有浅灰褐色近长方形前翅,4个小黑点位于中间部位,排成四角形形状。卵则呈初白色扁圆形,后逐渐变灰黄色,有横线和细纵纹布列其上,卵可聚生,也可散生,常排成2~3行。蛹红褐色,粗壮,臀棘有3根钩棘,腹部具灰白色粉状物[1]。
2 生活习性
大螟在沿江地区1年发生3代。通常以幼虫在茭白、水稻等作物茎秆或根茬内越冬,次年春季开始化蛹、羽化,一般化蛹要求温度高于10 ℃,羽化温度高于15 ℃。田边李氏禾、看麦娘等杂草的叶鞘内侧是其产卵的主要部位,孵化后再转移至邻近的水稻进行危害,在叶鞘蛀入孔处可见红褐色锈斑块。卵历期1代为12 d,2、3代5~6 d;幼虫期1代约30 d,2代28 d,3代32 d;蛹期10~l5 d。越冬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1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2生在7月下旬至10月中旬。第1代幼虫于5月中下旬盛发,主要为害茭白、春玉米或田边看麦娘、李氏禾等,7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和8月下旬第3代幼虫主要为害水稻,对茭白、玉米危害轻。一般3龄前聚集取食,后分散取食[2]。
3 危害特点
大螟在水稻上的危害症状与二化螟类似,常在田间造成枯心苗和枯鞘,若孕期和抽穗期受害,则造成枯穗和白穗。若灌浆期和乳熟期受害,则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受害植株易倒伏。与二化螟危害症状的区别:大螟危害所造成的虫孔较大,排出水稻茎秆外的虫粪较二化螟多,叶鞘和茎秆之间是其主要排粪地,田块边缘大螟造成的枯心苗较多,田块中间较少,受害后稻茎的叶片和叶鞘部位都变成黄色[3]。
4 综合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用抗虫品种。作为病虫防治的最有效途径,选用抗虫品种经济、有效。可选用目前所知较抗虫的品种,也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不同水稻品种,培育出适合沿江地区种植的新型安全转基因抗虫水稻新品种。
4.1.2 加强田间管理。在秋播时有计划地将绿肥留种田、迟熟冬作田,提早春耕灌水,淹死处于蛹期的大螟,以降低有效虫源基数。合理布局,避免单、双季稻混栽,调节栽插期,使水稻危险生育期与大螟盛发期错开。秆高叶茂的水稻容易受大螟危害,应避免偏施氮肥。此外,有茭白的地区冬季或早春齐泥割除茭白残株,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螟虫。在产卵高峰期摘除卵块,在症状初现时拔除虫株[4-5]。
4.1.3 加强虫情测报。通过调查发育进度预测成虫发生高峰期和幼虫孵化高峰期,推算出防治适期。及时虫情和预警信息,指导农户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
4.2 生物防治
4.2.1 利用性激素防虫。通过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化合物,并缓释至田间,以达到干扰两性或直接诱杀成虫的目的。生物防治方法具有高度专一性,只针对目标昆虫,对其他生物和天敌无害,不影响生态环境,已成为目前农业生产上较重要的一种防治虫害的措施。
4.2.2 养鸭防虫。根据水稻大螟的发生规律,分批养鸭,利用鸭能捕食大螟的特点达到降低虫害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可促进水稻生产的增产、增收,而且能获得养鸭收入,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4.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的策略是狠治1代成虫,根据大螟的危害特点,稻田边行是防治重点。大螟的防治适期是大部分幼虫处在1~2龄阶段,即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危害状时。可选用10%阿维·氟酰胺、20%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Bt等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药剂选择应掌握药效期长、渗透力强的原则,施药时应按照技术规范和防治对象,用准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大螟的趋性,杂交稻、早栽早发的早稻以及大螟产卵期正处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防重点,应加以重视。
5 参考文献
[1] 吴燕.沿江稻区大螟发生规律、为害习性及其有效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88,91.
[2] 徐丽娜,李昌春,胡本进,等.中国大螟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244-248.
[3] 邹坤,柏连阳,胡建辉,等.洞庭湖区水稻大螟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10(9):95-97.
摘要:花生根结线虫病是花生的一种主要病害,由于线虫病害症状的隐蔽性,往往会因防治不及时,导致病害蔓延,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总结了花生根结线虫的症状表现、病原形态及其特性、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防治
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花生根瘤线虫病或花生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黄秧病等,是花生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国各主要花生产区都有发生。花生感病后,根的吸收功能被破坏,植株矮小发黄,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
1症状表现
主要为害植株的地下部。因地下部受害引起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花生播种半个月后,当主根开始生长时,线虫便可侵入主根尖端,使之膨大形成纺锤形虫瘿(根结),初期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直径一般2~4mm,表面粗糙,根系形成乱丝状的须根团,在根茎、果柄和果壳上有时也能形成根结。由于根部组织受到破坏,致使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发黄,叶片小,底叶叶缘焦灼,叶片早期脱落,病株开花迟,结果少而小,甚至不结果。
(1)从茎叶上看,植株矮小,茎叶发黄,叶片变小,生长缓慢,底部叶片焦灼,早期脱落,开花推迟,与健株相比,出现成片高低不齐的病窝。
(2)从根上看,根部尖端出现大小不规则的小疙瘩及虫瘿,虫瘿上又生出许多幼嫩毛根,经多次重复侵染,根部形成乱麻状须根团。根瘤与虫瘿的区别在于:根瘤生长在侧根一旁,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不生毛根,剖开可见褐色汁液,虫瘿则生长在根端,使整个根端膨大,表面粗糙,并生出许多不定根,剖开可见乳白色粒状线虫。有无虫瘿是与病毒病的主要区别。
(3)从果上看,初期在幼果上形成乳白色的小瘤,后形成褐色疮痂状虫瘿,造成果小而少。
2病原形态及其特性
该病由植株寄生线虫引起。线虫门侧尾腺口纲垫刃目异皮科,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特点:雌雄虫体异型。一般认为,侵染花生的根结线虫有3种: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arenri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爪蛙根结线虫(M.javanica)。国内主要是前2种,主要从雌虫形态上区分。
2.1形态和发育特征
线虫的整个生活史分为卵、幼虫、成虫3个阶段。卵肾脏形,黄褐色,刚产的卵是包在卵囊内的,卵囊胶质,不规则,具有保护作用。幼虫期发育蜕4次皮,5个龄期成为成虫,1~2龄都是线形,1龄幼虫在卵内,出卵壳后为2龄幼虫,2龄幼虫开始侵染。3~4龄雌雄虫体体形分化,雄虫仍是线形,雌虫由辣椒形逐渐发育成洋梨形。雌虫侵染后在寄主组织中定居、取食、发育、成熟产卵。雄虫后到土壤中不久即死亡。目前研究,雌成虫可不经而进行孤雌生殖。因此,根部组织中有大量线虫交替危害(在组织解剖及土壤分离时,一般很少见到雄虫,可能与孤雌生殖有关)。
2.2寄主范围
花生根结线虫可侵染35科130余种植物,包括16科80余种栽培植物和19科50余种野生植物。栽培植物中主要包括豆科、茄科、葫芦科的常规作物。另外,甘薯虽然是寄主,但线虫在甘薯上不能正常发育成成虫,禾本科作物也可受侵染,但发病轻。
2.3生理特性
耐水淹,据试验,虫瘿浸水135d仍具侵染力。不耐干燥,带有虫瘿的荚果、根系等含水量降至26.1%以下时线虫全部死亡。利用这一特点,生产上采用充分晒干果壳、田间曝晒病残土的方法,能有效降低病害。
3发生规律
线虫以卵在卵囊内和幼虫在根结内、果皮上随病根和病果壳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春季平均气温10~12℃,卵开始发育为1龄幼虫,2龄期开始侵入花生幼根,共脱4次皮,变为5龄幼虫,后羽化为成虫交尾产卵,1年发生3~4代,条件适宜20~30d可完成1代,线虫侵入的土壤温度为11.3~34.0℃,最适温度为20~26℃,最适土壤湿度为70%,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下和90%以上不利于侵入
花生根结线虫侵染花生有明显的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花生出苗后的21~31d,第1个高峰期正值花生大量新根增长期,第2个高峰期正值第2代幼虫在土壤中口密度增长期。线虫主要分布在40cm土层内,在沙土地平均每天移动1cm。
病原线虫可借病果及混有病株残体的粪肥作近距离传播,也可借农具、人畜、地面流水作近距离扩散。一般重茬田、肥力低的沙土地发生严重;管理粗放、杂草多的地块发病重;连作病重,轮作病轻;砂壤土病重,黏壤土病轻;早播病重,晚播病轻;春播病重,夏播病轻;干旱年份发病重,多雨年份发病轻。
4防治方法
防治线虫病应先做调查,然后进行防治。调查时间宜在收获前后。因为此时植株上部症状明显,易于识别。
4.1加强检疫工作
保护无病区,不从病区调运花生种子;如确需调种时,应剥去果壳,只调果仁,并在调种前将其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在调运其他寄主植物时,也应实施检疫。
4.2加强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与小麦、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轮作,轮作年限越长,防治效果越明显。
(2)清除侵染源。收获时清除病根,并将病土犁翻、曝晒,可减少线虫数量,病株、病根、病果要集中处理,清除田内外杂草寄主。
(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
(4)改善灌溉条件,修建排水沟,忌串灌,防止水浇传播。
4.3生物防治
应用淡紫色拟青霉和厚垣孢子轮枝菌等生物制剂能明显降低线虫群体和消解其卵的作用,对根结线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拮抗;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发酵优化
中图分类号:S188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问题尤为严重,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植物病害问题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防治植物病害的方式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现代化学防治主要将喷洒农药作为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措施,所以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也可能引发病原菌的抗药性,甚至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所以,近年来,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当代防治植物病害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其中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代表的生物防治细菌在生物防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介绍一下枯草芽孢杆菌的特性: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高温条件下繁殖尤为迅速,它是一种生理特征多样的产芽孢的G+杆状细菌,它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所以分离培养比较方便,这种细菌产生的芽胞耐热抗逆,对环境及人畜无污染毒害作用,并且可以分离出多种酶和抗菌素来抑制植物体内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从而对防治植物病害产生显著的效果,正因为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如此大的作用,所以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尤其青睐,也也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生物的多样性,各种不同的枯草芽孢杆菌在自身机能特性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如何筛选出繁殖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对病原体具有较强抗菌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成为当今植物病害防治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
从植物的根部土壤中取出一株对层出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均具有抑制其活性的作用的菌株,通过对其生理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特性研究,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此外,对其发酵培养基也进行了优化及完善,为进一步了解其特性以及防病机制提供了实验数据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土样:白菜根部土壤
供试病原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实验试剂:PCR反应体系所需试剂;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玉米淀粉;细菌总DNA提取试剂盒等。
实验仪器:自动灭菌锅,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箱,接种箱,电泳槽,电泳仪,显微镜,移液枪,恒温振荡培养箱,PCR仪,凝胶成像系统
12试验方法
121菌株的分离筛选
进行土壤采集,取10g放入含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在28℃的温度条件下振荡30min后,放入80°的温水中水浴10min,进行稀释,涂于LB平板上,重复3~4次,28℃下培养1~3d,选取不同形态的菌落平板划线纯化,反复多次操作后,斜面保存。
将4种病原菌接种在PDA平板中央位置,距离中央3cm处接种分离出来的菌株,在28℃的温度下培养4d,观察实验过程中的抑菌情况。完成以上步骤后,挑取尖孢镰刀菌菌丝进行观察,观察尖孢镰刀菌菌丝的形态变化与正常生长的尖孢镰刀菌的区别。
122拮抗菌株的初步鉴定
筛选对植物病原体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进行稀释,接种,在37°的气温条件下培养24h,再次进行稀释,涂片,染色,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221生理生化特性观察
用甲基红,明胶液化,接触酶等对分离菌进行试验。在28℃的条件下培养7~14d后观察其生理生化特性。
1222形态观察
将筛选出来的拮抗菌在LB固体培养基中培养24h,观察拮抗菌落表面的形态特征。
123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完善
菌种培养活化后,在50mL无菌LB培养基中按照2%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在32℃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隔2h取样,测菌液的吸光度值。
1231不同碳源对KC-5菌株芽孢数的影响
取葡萄糖5g,氯化钠1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铵10g,硫酸镁02g,硫酸锰02g,碳酸钙1g,水一升制成发酵基础培养基,选取玉米粉,玉米淀粉,糖,葡萄糖,糖,蔗糖,可溶性淀粉各5g代替碳源,其他成分与基础培养基相同,向250mL的摇瓶中装液50mL,接种量2%,在37°条件下震荡培养24h,每个重复3次,采取涂平板计数的方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芽孢数,分别测出不同碳源影响下芽孢数的数量,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碳源对芽孢数量的影响。
1232不同氮源对KC-5菌株芽孢数的影响
取牛肉膏,蛋白胨,豆饼粉,硫酸铵,酵母粉各10g/L代替氮源,以最佳碳源作为培养基碳源,其他因素同基本培养基,向250mL的摇瓶中装液50mL,接种量2%,在37℃条件下震荡培养24h,每个重复3次,采取涂平板计数的方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芽孢数,分别测出不同氮源影响下芽孢数的数量,比较分析得出不同氮源对芽孢数量的影响。
1233不同C/N比对KC-5菌株芽孢数的影响
选出作为碳氮源的豆饼粉和玉米淀粉作为实验因素,分别设3个水平,每一个水平重复处理3次,加大对碳氮源浓度的优化,其他因素同基本培养基。
1234不同无机盐对KC-5菌株芽孢数的影响
取硫酸镁,硫酸锰,氯化钠,碳酸钙,磷酸二氢钾5种无机盐,其他组同前面实验培养基。每一种进行3次重复处理,分别测出不同无机盐影响下芽孢数的数量,比较分析得出不同无机盐对芽孢数量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
21枯草芽孢杆菌分离与确定
经过分离后,得到10株菌,分别标记为KC-1、KC-2……KC-10,在LB平板上培养24h,观察其菌落特征,可知:KC-1、KC-2、KC-3、KC-5疑似枯草芽孢杆菌。
采用平板对峙的方法对KC-1、KC-2、KC-3、KC-5进行筛选发现KC-5对抑制4种土壤中的病原菌的繁殖生长具有显著的效果。而KC-1、KC-2、KC-3仅仅对土壤中部分病原菌的繁殖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
挑取拮抗圈边缘的菌丝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发现大部分菌丝颜色发暗,生长杂乱无章,菌丝变粗,甚至出现了高低不平的褶皱及不规则的扭曲现象;有的菌丝断裂;正常菌丝表面光滑附着物分布均匀;颜色鲜艳粗长。
22KC-5菌株的鉴定
221KC-5菌株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
经过观察,总结出KC-5菌株为杆状,孢子囊没有明显膨胀且具有鞭毛,在LB板上生长的菌落边缘不整齐,形状为圆形,表面隆起颜色呈乳白色。
222KC-5菌株的16SrRNA序列分析
利用16Sf/16Sr一对引物扩增得到的KC-5菌株的16SrRNA序列长度大约是1500bp,符合常规长度。
结果显示KC-5菌株的16SrRNA序列长度为1542bp,与数据库中序列相比较,发现与其同源性较高的菌株都属于芽孢杆菌,选10株与KC-5菌株序列相似性较高的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KC-5菌株的16SrRNA序列与枯草芽胞杆菌相似度为99%,可以判定其为枯草芽胞杆菌。
23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与完善
231KC-5菌株的生长曲线
可以了解到:发酵培养0~2h之间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停滞,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数量减少,2h之后,菌量急速增多,12h时,数量增长到了最高峰,8~12h之间菌类生长数量较为平稳,总体来说比较缓慢,12h之后,枯草芽孢杆菌数量减少进入衰亡期。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利用8~12h之间的菌液作为菌种进行培养最好,此时枯草芽孢杆菌数量较多且保持着较旺盛的活力。
232不同碳源对KC-5菌株芽孢数的影响
当玉米淀粉作为碳源时芽孢数量比其他碳源更多,所以玉米淀粉最适合做碳源。
233不同氮源对KC-5菌株芽孢数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以豆饼粉作为氮源时芽孢数量最多,所以氮源的最佳选择是豆饼粉。
234不同C/N对KC-5菌株芽孢数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得知玉米淀粉和豆饼粉对发酵液芽孢数的影响效果,可以看出玉米淀粉对发酵液芽孢数的影响效果比豆饼粉对发酵液芽孢数的影响效果更显著,最适浓度分别为5g/L和10g/L。
235不同无机盐对KC-5菌株芽孢数的影响
正交试验的设计及结果见表7,通过表7分析出各因素对发酵液芽孢数的影响效果,由表8可知:氯化钠,碳酸钙和硫酸锰对影响KC-5菌株芽孢数量具有显著效果,而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对影响KC-5菌株芽孢数量没有明显的效果,氯化钠,碳酸钙和硫酸锰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0g/L,1g/L,02g/L。
从白菜中提取了一株能够抑制多种病原菌繁殖生长的枯草芽孢杆菌,将其命名为KC-5,这种枯草芽孢杆菌对于防止白菜枯萎根部腐烂具有良好显著的效果,另外,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优化,先后确定了使芽孢产量最高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和无机盐。有利于芽孢的快速繁殖生长。
3总结
研究已经表明KC-5菌株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有着显著的效果,在我国农业生产的生物防治过程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我国现在对KC-5菌株的研究还存在着种种困难,例如资金不足,应用设施不完善,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将KC-5菌株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为我国农业产业化以及大规模生产再添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柳慧丽,李园园,鞠瑞成,等.拮抗枯草芽孢杆菌KC-5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优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4(03):96-102.
[2]刘慰.一株枯草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杀虫活性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李忠,乐峰松,殷红福,等.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产包条件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05):1937-1938.
[4]魏亚松,邹玲,温建新,等.水貂肠道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及16SrRNA的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06):36-39.
论文摘要花生根结线虫病是花生的一种主要病害,由于线虫病害症状的隐蔽性,往往会因防治不及时,导致病害蔓延,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总结了花生根结线虫的症状表现、病原形态及其特性、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花生根瘤线虫病或花生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黄秧病等,是花生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国各主要花生产区都有发生。花生感病后,根的吸收功能被破坏,植株矮小发黄,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
1症状表现
主要为害植株的地下部。因地下部受害引起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花生播种半个月后,当主根开始生长时,线虫便可侵入主根尖端,使之膨大形成纺锤形虫瘿(根结),初期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直径一般2~4mm,表面粗糙,根系形成乱丝状的须根团,在根茎、果柄和果壳上有时也能形成根结。由于根部组织受到破坏,致使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发黄,叶片小,底叶叶缘焦灼,叶片早期脱落,病株开花迟,结果少而小,甚至不结果。
(1)从茎叶上看,植株矮小,茎叶发黄,叶片变小,生长缓慢,底部叶片焦灼,早期脱落,开花推迟,与健株相比,出现成片高低不齐的病窝。
(2)从根上看,根部尖端出现大小不规则的小疙瘩及虫瘿,虫瘿上又生出许多幼嫩毛根,经多次重复侵染,根部形成乱麻状须根团。根瘤与虫瘿的区别在于:根瘤生长在侧根一旁,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不生毛根,剖开可见褐色汁液,虫瘿则生长在根端,使整个根端膨大,表面粗糙,并生出许多不定根,剖开可见乳白色粒状线虫。有无虫瘿是与病毒病的主要区别。
(3)从果上看,初期在幼果上形成乳白色的小瘤,后形成褐色疮痂状虫瘿,造成果小而少。
2病原形态及其特性
该病由植株寄生线虫引起。线虫门侧尾腺口纲垫刃目异皮科,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特点:雌雄虫体异型。一般认为,侵染花生的根结线虫有3种: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arenri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爪蛙根结线虫(M.javanica)。国内主要是前2种,主要从雌虫形态上区分。
2.1形态和发育特征
线虫的整个生活史分为卵、幼虫、成虫3个阶段。卵肾脏形,黄褐色,刚产的卵是包在卵囊内的,卵囊胶质,不规则,具有保护作用。幼虫期发育蜕4次皮,5个龄期成为成虫,1~2龄都是线形,1龄幼虫在卵内,出卵壳后为2龄幼虫,2龄幼虫开始侵染。3~4龄雌雄虫体体形分化,雄虫仍是线形,雌虫由辣椒形逐渐发育成洋梨形。雌虫侵染后在寄主组织中定居、取食、发育、成熟产卵。雄虫后到土壤中不久即死亡。目前研究,雌成虫可不经而进行孤雌生殖。因此,根部组织中有大量线虫交替危害(在组织解剖及土壤分离时,一般很少见到雄虫,可能与孤雌生殖有关)。
2.2寄主范围
花生根结线虫可侵染35科130余种植物,包括16科80余种栽培植物和19科50余种野生植物。栽培植物中主要包括豆科、茄科、葫芦科的常规作物。另外,甘薯虽然是寄主,但线虫在甘薯上不能正常发育成成虫,禾本科作物也可受侵染,但发病轻。
2.3生理特性
耐水淹,据试验,虫瘿浸水135d仍具侵染力。不耐干燥,带有虫瘿的荚果、根系等含水量降至26.1%以下时线虫全部死亡。利用这一特点,生产上采用充分晒干果壳、田间曝晒病残土的方法,能有效降低病害。
3发生规律
线虫以卵在卵囊内和幼虫在根结内、果皮上随病根和病果壳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春季平均气温10~12℃,卵开始发育为1龄幼虫,2龄期开始侵入花生幼根,共脱4次皮,变为5龄幼虫,后羽化为成虫交尾产卵,1年发生3~4代,条件适宜20~30d可完成1代,线虫侵入的土壤温度为11.3~34.0℃,最适温度为20~26℃,最适土壤湿度为70%,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下和90%以上不利于侵入。
花生根结线虫侵染花生有明显的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花生出苗后的21~31d,第1个高峰期正值花生大量新根增长期,第2个高峰期正值第2代幼虫在土壤中口密度增长期。线虫主要分布在40cm土层内,在沙土地平均每天移动1cm。
病原线虫可借病果及混有病株残体的粪肥作近距离传播,也可借农具、人畜、地面流水作近距离扩散。一般重茬田、肥力低的沙土地发生严重;管理粗放、杂草多的地块发病重;连作病重,轮作病轻;砂壤土病重,黏壤土病轻;早播病重,晚播病轻;春播病重,夏播病轻;干旱年份发病重,多雨年份发病轻。
4防治方法
防治线虫病应先做调查,然后进行防治。调查时间宜在收获前后。因为此时植株上部症状明显,易于识别。
4.1加强检疫工作
保护无病区,不从病区调运花生种子;如确需调种时,应剥去果壳,只调果仁,并在调种前将其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在调运其他寄主植物时,也应实施检疫。
4.2加强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与小麦、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轮作,轮作年限越长,防治效果越明显。
(2)清除侵染源。收获时清除病根,并将病土犁翻、曝晒,可减少线虫数量,病株、病根、病果要集中处理,清除田内外杂草寄主。
(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
(4)改善灌溉条件,修建排水沟,忌串灌,防止水浇传播。
4.3生物防治
应用淡紫色拟青霉和厚垣孢子轮枝菌等生物制剂能明显降低线虫群体和消解其卵的作用,对根结线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一、小麦吸浆虫防治
小麦吸浆虫分蛹期防治和成虫扫残两个过程,以蛹期防治为重点,成虫扫残为辅。蛹期防治适期在4月20日前后2-3天,利用陶土的方法密切关注吸浆虫是否上升到地表,如上升到地表0-20厘米处,应采取撒毒土的方法,亩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公斤或20%毒死蜱粉剂900克,加细土25-30公斤配成毒土,无露水时均匀撒施麦田。成虫期防治在抽穗至扬花前,一般年份在5月1日前后,选用4.5%高效氯氢菊酯1500倍液或10%蚜必杀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小麦蚜虫的防治
麦蚜是常发虫害,一年发生10余代,温度在15―25℃、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下,最为适宜,也就是中温低湿麦蚜猖獗的主要条件。
防治方法
1.防治指标。抽穗期百株平均蚜量500~800头,麦田天敌单位与麦蚜比超过200∶1时(指麦蚜超过200头)即应进行防治。
2.生物防治。选用对天敌具有保护作用的药剂,如选用0.2%苦参碱(克蚜素)水剂400倍液,或杀蚜霉素(孢子含量200万个/ml)250倍液、50%辟蚜雾(抗蚜威)1500倍液喷雾。同时,充分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蜘蛛等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
3.化学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50%毒死蜱乳油、或3%啶虫脒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70%吡虫啉3000倍液,或50%杀螟松(硫代磷酸酯)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 或用50%毒死蜱乳油、3%啶虫脒2000倍喷雾。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在5月10日前喷施效果好,最好与低毒有机磷药剂合理半量复配喷施,可保持10天的药效期。以上药剂相互复配使用更好。
三、小麦白粉病
是小麦常发病害,目前没有免疫品种,但品种间差异较大。一般高水肥、高密度田往往发生重。
防治方法
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当小麦白粉病病株率3~5%时,或小麦抽穗期病叶率达10%以上时,立即喷药防治。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5000倍夜,或25%戊唑醇3000倍液,或12.5%烯唑醇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四、麦蜘蛛的防治,
麦蜘蛛俗称火龙,是小麦返青期-拔节期的主要害虫,多集中在小麦基部吸取汁液,使被害叶片呈现黄白色小斑点,被害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严重者干枯死亡。在天气干旱、麦田相对湿度较低时,适宜麦蜘蛛的繁殖危害。
麦蜘蛛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麦田及时浇水施肥,增强小麦长势,增加田间湿度,使田间小气候不适宜麦蜘蛛生长。
2、化学防治:①亩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雾防治。②与叶面肥和多菌灵800倍液混合喷雾,增强小麦长势、兼治纹枯病。
五、麦叶蜂的防治
麦叶蜂主要危害小麦,其幼虫咬食麦叶,从叶边向内咬成缺刻,严重时麦叶顶端好似推子推过,或把全叶吃光,导致小麦减产。当麦田每平方米有虫20头时进行防治。此时正是麦叶蜂的防治适期。应及时防治,避免造成危害。其防治措施如下:
1、亩用4.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20克多菌灵40克混合喷雾可兼治小麦纹枯病。
2、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雾,亩用药液25公斤,。
注意事项:防治时间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药液要喷匀打透,提高防治效果。
六、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主要病害,扬花期遇雨或连续阴天则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大面积流行。一般在灌浆期显示症状,半截麦穗干枯死亡,呈现枯白穗。因此抽穗-扬花期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
防治方法:
(1)在小麦初花-盛花期,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兑水60公斤喷雾,预防病害发生。如扬花期连续阴雨,应在降雨后再连喷1-2遍。
(2)也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60公斤喷雾,兼防白粉病、锈病,起到“一喷多防”效果。
(3)与4.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1500倍液混合喷雾,兼治小麦吸浆虫成虫。
七、麦田杂草的防治
麦田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麦家公等。
除治方法
1、农业措施。中耕锄划人工拔除,春季锄划麦田能增加地温,促进小麦返青。
2、化学防治。亩用10%苯磺隆粉剂10克或亩用15%的噻磺隆粉剂15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为促使壮苗早发,可加入叶面肥混合喷雾,起到补肥作用,对于有效分蘖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注意事项:
1、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喷雾,以免雾滴飘移到菠菜等敏感阔叶作物上,造成药害。
2、施药应在小麦拔节前结束,此时防除效果好,也有利于麦苗的健壮生长。
七、小麦地下害虫的防治
近年来小麦地下害虫呈越来越严重发生态势,从近几年春季返青麦田死苗调查,近一半的死苗是由于地下害虫的为害造成,农户往往在冬小麦返青浇水几日后发现小麦萎蔫死苗现象 。麦田主要地下害虫种类是金针虫、蛴螬、蝼蛄,以金针虫为主。
防治方法
1、撒毒土:每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撒施,施药后立即浇水,可以有效地防治金针虫,兼治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或5%毒死蜱颗粒剂1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撒施,施药后立即浇水,可以有效地防治蛴螬、蝼蛄;
2、药剂灌根:48%的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将喷雾器喷头去掉,对准麦株茎基部喷灌,可有效防治蛴螬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八、锈病(条锈、叶锈、杆锈)的防治
对3种锈病症状简单区别方法是: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大红褐斑。
药剂防治(关键):①拌种:用种子重量0.2%戊唑醇(金海、立克秀)拌种,或3%苯醚甲环唑 250~300ml对水500ml、或2.5%咯菌腈100~200 ml,对水500ml,拌麦种50公斤。以上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也可用种子重量0.02%(有效成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或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 80g 拌麦种50公斤,要严格掌握适宜的剂量,防止药害发生;②喷药: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锈特(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普治与挑治相结合。特别是条锈病,要“见一点治一片,见一片治一面”,坚决控制蔓延。锈病、叶枯病、纹枯病混发时,于发病初期喷施
九、根腐病
(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扎兰屯162650)
摘 要:育苗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育苗中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蝼蛄类、金龟类、地老虎类、金针虫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近些年蝼蛄危害严重,文章对蝼蛄的分布、危害、识别、防治进行介绍,希望能给育苗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蝼蛄;危害;识别;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3-29
作者简介:衣岩敏(1966 -),女,内蒙古扎兰屯市人,实验师.
育苗的成败关键因素之一是做好害虫的预防和防治工作,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育苗时蝼蛄类害虫已成为育苗成败的重要因素。准确识别、了解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的控制蝼蛄的危害,促进苗木健康的生长。
1 分布及危害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本地俗称拉拉姑、地拉蛄,常见的种类是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以前称非洲蝼蛄,国内从1992年改为东方蝼蛄)。呼伦贝尔地区主要分布的是东方蝼蛄。蝼蛄的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间接危害和直接危害。直接危害是成虫和若虫咬食植物幼苗的根和嫩茎;间接危害是成虫和若虫在土下活动开掘隧道,使苗根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干枯死亡,致使苗床缺苗断垄,育苗减产或育苗失败。在内蒙古扎兰屯成吉思汗苗圃该虫发生较为严重。
2 识别
2.1 东方蝼蛄
成虫:雄成虫体长30mm,雌成虫体长33mm。体浅茶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凹陷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斑。前翅短,后翅长,腹部末端近纺锤形。前足为开掘足,腿节内侧外缘较直,缺刻不明显,后足胫节脊侧内缘有3~4个刺,此点是识别东方蝼蛄的主要特征,腹末具一对尾须。
若虫:若虫初孵时乳白色,老熟时体色接近成虫,体长24~28mm。
卵:椭圆形,长约2.8mm左右,初产时黄白色,有光泽,渐变黄褐色,最后变为暗紫色。
2.2 华北蝼蛄
成虫:雌成虫体长45~50mm,雄成虫体长39~45mm。形似东方蝼蛄,但体黄褐至暗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心脏形红色斑点。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棘1个或消失(此点是区别东方蝼蛄的主要特征),腹部近圆筒形,背面黑褐色,腹面黄褐色,有尾须一对。
若虫:形似成虫,体较小,初孵时体乳白色,二龄以后变为黄褐色,五六龄后基本与成虫同色。
卵:椭圆形,初产时长1.6~1.8mm,宽1.1~1.3mm,孵化前长2.4~2.8mm,宽1.5~1.7mm。初产时黄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呈深灰色。
3 生物学特性
3.1 生活史
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生活史很长,均以成虫或若虫在土下越冬。华北蝼蛄三年完成一个世代,若虫13龄;东方蝼蛄一年1代或二年1代(东北),若虫共6龄。蝼蛄一年的生活分6个阶段:冬季休眠、春季苏醒、出窝迁移、猖獗危害、越夏产卵、秋季危害。
3.1.1 冬季休眠阶段
当气温下降,本地区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向地下活动,一窝一虫,头部朝下,不群居,多在冻土层之下,地下水位之上,以成、若虫越冬,第二年当气温升高到8℃以上时再掉转头向地表移动。
3.1.2 春季苏醒阶段
大约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蝼蛄开始活动。在到达地表后先隆起虚土堆,华北蝼蛄约15cm虚土堆,较大,东方蝼蛄隆起虚土堆约10cm,较小,此时是进行蝼蛄虫情调查和人工扑杀的最佳时机。
3.1.3 出窝迁移阶段
5月上旬开始,此时地表出现大量弯曲虚土隧道,并在其上留有一个小孔,蝼蛄已出窝为害。正是这个阶段迁移造成苗根和土壤分离,根部失水,导致苗木死亡。
3.1.4 猖獗危害阶段
5月中下旬经过越冬的成、若虫开始大量的取食,满足其产卵和生长发育的需要,造成缺苗断条的现象。
3.1.5 越夏产卵阶段
6月下旬至8月上旬,气温增高、天气炎热,两种蝼蛄潜入30-40cm以下的土中越夏并产卵。华北蝼蛄雌虫钻入土中后,先挖隐蔽室,而后在隐蔽室里抱卵。产卵50~500粒,东方蝼蛄产卵前雌虫多在5~10cm深处做一鸭梨形卵宦,每室一般产卵30~50粒。
3.1.6 秋季危害阶段
8月下旬至9月下旬,越夏成、若虫又上升到土面活动取食补充营养,为越冬作准备。这是一年中第二次为害时期。
3.1.7 温湿度对蝼蛄的影响
蝼蛄的活动受土壤温度、湿度的影响很大,气温在12.5~19.8℃,20cm土温在12.5~19.9℃是蝼蛄活动适宜温度,也是蝼蛄危害期,若温度过高或过低,便潜入土壤深处:土壤相对湿度在20%以上是活动最盛,<15%时活动减弱;土中大量施入未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易导致蝼蛄发生,受害也就严重。
3.2 生活习性
3.2.1 群集性
初孵若虫有群集性,怕光、怕风、怕水、孵化后3~6d群集一起,以后分散危害。
3.2.2 趋光性
蝼蛄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在40W黑光灯下可诱到大量蝼蛄,且雌性多于雄性。据观察,蝼蛄对水银灯也有较强的趋性。
3.2.3 趋化性
蝼蛄嗜好香甜食物,对煮至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等较为喜好。
3.2.4 趋粪土性
对未腐烂的马粪,未腐熟的厩肥有趋性。
3.2.5 喜湿性
蝼蛄喜欢在潮湿的土中生活。有“跑湿不跑干”的爿性,他栖息在沿河两岸、渠道河旁、苗圃的低洼地、水浇地等处。
3.2.6 有抱卵的习性
蝼蛄在产卵前,先挖隐蔽室,而后在隐蔽室里抱卵。
3.2.7 昼伏夜出性
蝼蛄在夜晚活动、取食为害和交尾,以21~22时为取食高峰。
4 防治措施
根据蝼蛄的以上习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1 灯光诱杀
蝼蛄趋光性强,可用黑光灯、水银灯、频振诱虫灯、太阳能诱虫灯诱杀,效果较好,能杀死大量的有效虫源。晴朗无风闷热的天气诱集量最多。
4.2 林业措施
从整地到苗期管理,本着预防为主。深翻土地、适时中耕、清除杂草、改良盐碱地、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等,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4.3 人工捕杀
在春季苏醒尚未迁移时,扒开虚土堆扑杀。蝼蛄可以食用和药用,做好广泛的宣传,可调动广大群众人工捕捉的积极性,发挥更大作用(但也不能食用过多,蝼蛄有小毒);结合灯光诱集后人工捕杀效果更好。
4.4 用马粪鲜草诱杀
在苗圃步道间,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坑,规格30~40x20x6 (cm),然后将马粪和切成3~4cm长带水的鲜草放人坑内诱集,加上毒饵更好。次日清晨,可到坑内集中捕杀。另外,水可放人淡盐水,不用加药物,淡盐水对蝼蛄有很强的杀伤力。
4.5 毒饵诱杀
用2.5%敌杀死乳油、50%辛硫磷乳油、90%美曲膦脂原药0.5kg,加水5kg,拌饵料50kg。饵料煮至半熟或炒七分熟,饵料可选豆饼、麦麸、米糠等,傍晚均匀撒于苗床上,也可用新鲜草或菜切碎,用50%辛硫磷乳油lOOg加水2~25kg,喷在lOOkg草上,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圃地,诱杀蝼蛄,注意防止家禽中毒。
4.6 生物防治
在土壤中接种白僵菌,使蝼蛄感染而死,是以菌治虫的防治手段。保护利用天敌,红脚隼、戴胜、喜鹊、黑枕黄鹂和红尾伯劳等食虫鸟类是蝼蛄的天敌。可在苗圃周围栽植杨、刺槐等防风林,招引益鸟栖息繁殖,以利消灭害虫。
4.7 化学防治
4.7.1 土壤处理
做苗床前,每667m2用5%辛硫磷颗粒剂2.5kg拌细土撒于土表,再翻人土内,或用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拌碾碎炒香的豆饼制毒饵,撒于苗床土面:做完床,在苗床上喷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用药量为每667m2为0.75kg,在早晚使用,否则影响药效,因为辛硫磷乳油见光易分解失效。因此,在喷药后表层覆上步道土,残效期为1-2个月。用3%呋喃丹颗粒剂5g/m2,防治地下害虫对苗木不产生药害。
4.7.2 种子处理
用50%辛硫磷乳油0.3 kg拌种100 kg,可防治蝼蛄等多种地下害虫,不影响发芽率。使用70%锐胜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进行拌种,其种子表面有保护层,可有效地保护萌发种子不受侵害。
关键词: 初中生物复习 “撒网捕鱼”复习方法 三个阶段 具体应用
眼看会考在即,如何复习使学生在会考考试中考出好成绩,而不至于影响学生被重点高中录取的机会和掌握考纲中规定应该会的内容。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是在这较短的时间内如何使学生掌握四本书,并在需要时随时提取并应用。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尝试,得出了一种“撒网捕鱼”的复习方法。现介绍如下。
这里所谓“网”是指内容联系和课本的编排体系,“鱼”指会考知识点重点。“撒网捕鱼”就是在全面复习课本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复习,使学生会和懂。
1.具体“撒网捕鱼”复习方法中分为三个阶段
1.1.第一阶段要“撒网捕小鱼”。由于生物知识学生都学过,学生脑中生物知识多,但是散乱排布,无规律,需要时不知从哪里提取,这就要老师首先弄清楚书本的编排体系。例如,七年级上册以个体的组成层次系统编排,从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讲起,再讲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在讲述中以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为背景,讲解其中的区别和联系。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分章节讲述生物的系统。八年级下册讲述生物的应用分类起源,以及与环境关系的编排。然后对照会考纲要弄清楚各章节会考的知识点,再次备课,通过备课将课本编排体系融会其中。这样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已有知识间的联系并形成网络,更便于学生记住其中会考知识点和内容,在需要时随时提取,达到撒网捕小鱼的目的。可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别和要掌握的内容多,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记住,这就要求老师进行第二阶段的复习。
1.2第二阶段要“散网捕大鱼”。书中知识点多,如何抓重点?于是我针对其中一些是每年必考的,学生出错率高的,进行总结并记载,为再备课做准备。老师经过第一阶段的复习后,要找出学生不会的原因,考虑采用新的方法,重点强化,帮助学生对这些考点再找联系和应用,并按知识系统性进行归纳、综合,帮助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重点应会的知识,拿住会考试卷中的基本分,可是这仅是对初中生的基本要求,离重点高中录取还有差距,如何缩短差距,这就需要老师进行第三阶段的复习。
1.3第三阶段要“散网补漏网鱼”。由于学生的差异和勤奋程度不同,大多数学生不能记住每一个知识点,这就要老师收集平时学生考试中常错的知识点,对其进行再备课。而这次备课是从图形、实验和生活经验角度分析,从本质上作多方面的讲解比较和实践,使学生能从根本上对此加以区分,从而使学生学会。
2.“散网捕鱼”复习方法的具体应用:
生物复习就是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从而提升科学文化、身体和劳动技能等素质。我发现复习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复习知识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二是掌握知识应用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三是学会识图和实验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而以上讲述的“散网捕鱼”正好对应这些特点。
2.1第一阶段的复习对应课本的基础知识,是从渔网的纲领上将学生已学知识进行串联,从单位细胞讲起,说到细胞基本结构,然后相同的细胞构成组织,再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由不同器官构成系统。在讲到现代生物技术时,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前沿,破除封建迷信。通过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学生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这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发展和国家兴盛。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总体水平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
2.2第二阶段的学习对应课本上知识。生命在于运动,人类本来就是一种生物,人类要发展必须增强体质,而要增强体质就必须了解身体的组成及正确运动方式。积极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使学生认识吸烟、酗酒、吸毒的危害,及传染病传播途径,能够针对各种传染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同时还懂得如何对心脏病、性病、癌症及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进行有效防治。使学生不仅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和方法,还能远离对健康不利的因素。
2.3第三阶段的复习是捕“漏网之鱼”一些学生将来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他们的劳动技能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兴旺。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的原理,明确使用良种和引种的过程中的需要注意的地方。明确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缺点,明确正确使用农药的重要性,能够通过观察症状明确植物生病的原因,从而加深对农村“绿色革命”“科学种田”等国策的理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这种“散网捕鱼”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会考大纲所规定的因会的知识,使学生顺利地通过会考,还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同时放松心情,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当然老师在复习中仍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双基,培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问题
因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要采取预防和治理的措施。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境建设。我国山区面积广阔,治理生态环境较为困难。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的水土资源开采过度。再加上我国生产方式落后,资源频繁开垦,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要建立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良性循环中。水土保持的核心内容是控制水土流失,利用和保护好水土资源。
1.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区别
水土保持重点是对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治理,包括治理、预防保护、成果管护三方面。没有形成水土流失的地区,以合理利用植物、水土资源来预防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建设是对早已退化和遭受人为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修复,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趋向于平衡。
水土保持对象是水土资源,范围是土地生态系统,应用较为具体,涵盖范围小。生态环境建设的对象是自然资源,范围包括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水土保持的措施有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和封育治理措施,生态环境假设除了水土保持还有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生态移民措施。并且,水土保持工作归属于水保部门,但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多个部门参与,比如林业、农业、国土资源、旅游、环保、水利等。每一个部门都有侧重点和成效。而由于多个部门分割管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重复建设。
2.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
2.1水土保持的措施不够
我国山区地带因为认知、技术、管理、投入方面有许多限制,水土保持措施不够完善。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治理规模不集中、治理的标准较低。水土保持工作是综合性的措施,若要治理水土流失,应结合各项措施,发挥其整体功能,提高综合保护水平。但我国水土治理的配套措施不健全、不完善。一些地区的人们依旧为了发展经济破坏水土资源。
2.2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速度慢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化的获取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对水土保持进行产业化发展,是遵循综合治理开发的原则。但我国多数地区并没有做好水土保持产业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多在西部地区,因为经济水平低,调整产业结构不严密,未利用好资源优势,开发出特色经济产品。我国水土保持依旧还是重视治理,而忽略产业化发展。
2.3管理维护工作不到位
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建设,我国多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监督队伍建设较为健全。但管理和维护队伍却没有落实。有人治理,但是没有人管护。未协调好权力、责任、利益三方面。一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早已建设完备,却被人为的破坏掉。一些成型的工程,因为后续管护资金不到位,未能真实落实管护工作,对工程建设成效有所影响。
2.4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够
因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由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也要做出及时调整。传统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并不能满足现实发展需求。推广应用科学技术,也出现了日益突出性的问题。目前,仍没有开发新项目,并对外分享新技术。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无法转为生产力,也不能支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建设。
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3.1健全水土保持监测机制
监测水土保持情况,要先证实水土流失情况,这是规划统筹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如果要有效的检测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应开展动态化的水土流失监测,及时了解水土流失现状,构建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并积极规划监测网络。完善好监测网点,以此提供可靠安全的监测信息数据。
3.2研究开发新型经济作物
我国多数地区的水土流失,是因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人们需要伐木垦荒满足生活需求。因此,要研究出一种利于水土保持的经济作物。经济作物要能满足当地的自然经济状况,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山区地带引进优质林木,做好水土保持。科研部门以组织培养的方式不断推广繁殖和应用。
3.3有机的结合治理和管护工作
如果没有管护执法队伍,即便完成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也会在某一时间内遭到他人的破坏。管护执法队伍成员负责监督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工作。同时,在管护水土保持时,要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是治理水土流失,协调发展社会经济的硬性指标,也是根本保障。加大水土保持资金投入,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集团经济投资格局和国家财政支持,优化农村投资结构。二是将离农村较近的城市资金投向农村,构建全名参与投资格局,或者发展股份制,拓宽投资渠道。把农民手中的剩余资金变为投资资本。三是以政府方面做好宏观调控,以财政、税收、信贷的方式引导农村资金投向情况,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资源和环境。
3.4推广使用科学技术
以现有研究成果,比如垄作区田、道犁耕法,不断加以研究和改进,使操作方法变为更为简便。并尽快应用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已引进和繁育成功的水土保持植物,比如黄花菜、芦笋、沙棘和桑树,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尽量不要种植一些需要大量水源和肥料的作物。科研部门要不断开发新型技术,实现大规模的经济作物生产,促进产业化经营。以城市带动农村的方式让经济迅猛的发展。
结束语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要采取科学的治理和防护措施进行控制,这就是水土保持。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均是人类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手段,彼此相辅相成。为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国家需制定相关措施,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的条文,设置专门管理机构。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要掌握科学的经验与知识,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佳良,李江,王传荣.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