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一语文重点

高一语文重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20 16:57: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一语文重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一语文重点

第1篇

找准语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切入点作为先导。主要是由以下的几个因素决定的:

1. 课堂时间的有限性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在这四十分钟当中还需要除去一些必然的损耗。因此,在课堂的开始能否快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思维变得很重要。在一个课堂当中,如果老师的切入点不能迅速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那么可能学生就将很难比较快进入一个有效地学习状态。当真正进入到这种状态当中时可能时间都已经过了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了。在这时候,也有可能因为前面错过的知识面跟不上调了,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很容易产生一种挫败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强烈的厌倦感,很难再对学科产生兴趣。

2. 学习兴趣的差异性和不连续性

就学习兴趣的差异性而言,不是唯一的。这种差异性可以是学生的个体产生的也可以是学习内容的变化产生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存在体,他们的思维不同,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的价值观不同,他们的审美不同……正是这些不同需要我们教学的主导者能够在这些众多的个性中找出一个能够满足其个性的共性的东西。因此,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点才可能充分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同样,在现在的语文教材,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高中的语文教材每册都有六个单元,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文章内容和学习的要求,差异都比较大。往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这种差异的影响使得其学习兴趣产生断层,不连续。比如:高一语文教材第一个单元是诗歌,第二单元是散文,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被诗歌散文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所折服,当转入到文言文单元学习的时候可能在兴趣上就打折扣。所以在这个转折点上,找到一个合适的教学切入点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延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3. 现代语文课堂立体化教学,明晰化的要求

现代语文课堂中,手段和技巧越来越丰富多样。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使得课堂越来越立体化。在立体化的课堂当中,纷繁复杂的感官效果,极大地扩充了课堂的容量,使课堂也变得直观可感。但是在这其中,学生思维集中持续性也会降低。特别是知识的多元化后,如果知识要点不明晰,手段繁复的课堂可能会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感到茫然无措。学生在课后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视觉或者听觉的感知,对于知识的收获颇浅。因此,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首先要做的是在课堂教学立体化的同时还需要知识结构的明晰化,而要使知识结构明晰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找准“线头”――即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找准课堂的切入点,明晰知识结构,化繁为简,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有很多,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要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的

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大量的占有资料,然后进行科学分析,开始构建知识的结构,在去粗取精,反复的思考研究后变成知识传授的载体。在这一切完成后才是考虑切入点的最佳时期。也就是说其实切入点的形成是在“知识传授的载体”形成后,统观全局,运筹帷幄抽象出来所获得的。

2. 切入点的生活化与大众化

“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样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也是需要融入生活的。如果单从兴趣的角度来看,生活当中“喜闻乐见”的东西肯定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因此,我们也应该充分的把握好这个问题,尽可能的从生活中去找到一个和我们语文教学最为契合的切入点。这种切入点的得到往往有可能是灵感的偶然激发,这就考验着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节的捕捉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切入点的生活化与大众化不等同于低俗和平庸。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单纯的为了讨好学生的胃口而使其课堂庸俗,趣味低级。

3. 切入点的单一性

在我们教学活动的准备过程中,究竟从哪里入手,往往会产生“多头”的现象,有时会觉得每个切入点都是并列的关系,分不清主次,好像每个切入点各有各的优点,不知道从何入手。在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统观全局,认真分析思考作出评判,坚持“化难为易”克服“多头”,使之单一,简明。否则很容易造成知识体系的混乱,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上出现茫然无措的现象。

4. 切入点的形成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客观性原则

现代学生心理构成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该充分的尊重这种主体性意识,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归宿感和满足感。这种“尊重”在教学活动的源头就应该有所体现,并且使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在考虑切入点形成的时候就应该充分的把握这样的一个原则。

5. 切入点的形成应该具有时代性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力求有的放矢

任何一堂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点,并且每个教学点必须要有具体清楚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之初,不要急于讲新课,应利用足够的时间交待语文学习的大致范围、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了解哪些地方是需了解的,哪些地方是需理解的,哪些地方是必须掌握的,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然后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到教学中来,参与课堂的一切活动,做到动脑、动眼、动口、动手相结合,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实践,强化训练。教学点缺漏或者模糊,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点的确定,必须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基础精心设计。教学点一是知识点,教学中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二是能力点,主要指应用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三是非智力因素点。以上各点必须明确、到位。

每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清楚、切实可行,对课堂的教法、教学活动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直接引导教学环节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创造出一堂堂既充满活力又学有所用的优质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谐教学环境的创设,能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教师正确而又积极地引导,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激起智慧的火花,引领学生学会知识。当然,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还要适当调节教学节奏,使之张驰有度。同时,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时开展竞赛、演讲、辩论、表演戏剧小品及多媒体教学,让"快乐语文"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新的课程改革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不仅来源于教材教参知识、教师已有的知识,还包括在教学互动中生成的方法性知识、情感性知识、社会环境知识。这些知识的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相互领悟、相互张弛适应了教育形势的变化,这样才能顺应高考之需,满足终身教育之求,进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教学正常、有序地进行

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学校能营造出一种团结、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班上有一套奖勤罚懒,奖惩分明,科学化、严格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等,将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正常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而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时时都要维持良好的纪律。良好的纪律是学生认真学习的前提,在维护纪律方面要注意两点:1.维护纪律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相结合;2.以培养良好的纪律行为为主,以纪律惩罚为辅,这样才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巧设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意识

高明的教师在提问时往往是循循善诱、层层设疑、步步为营、节节出新,最后水到渠成,让人恍然大悟;或者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现在普遍存在课堂上提问

质量不高的问题,教者为了体现启发式原则,达到一种双边活动充分、课堂气氛热烈的效果,经常大量设问,有的问题比较深,或范围比较大,学生答不出来,而有的提那种不是问题的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等问题,更有甚者还迎合、附和学生,使语文课成了学生"最轻松、最快乐"的课,成了校园里的"聊天室"。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语文课既是语言训练课,也是思维训练课,亚里斯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设问便成了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实生活中,老师的提问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问得太多,易获"满堂问"之名;追得太紧更有"严刑逼供"之罪。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提问的质量,不能沿着自己心中的答案去设计问题,而应是转换角色,设想学生拿到这个问题可能会怎么回答,根据学生答问过程中的"障碍"来调整问法,几番调整后再把问题抛给学生。我们应该注意教学中每一个设问的细节、每一个设问的用词、学生每一次答问的表现,做到精心设问,让学生由"默哀"走向思考,走向表达。另外,问题应问在意外处,让学生在惊疑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应问在关键处与延伸处,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最后,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意识。

五、多角度地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对未讲授的课进行自学,所以它首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课前预习对教师来说有很大作用,使教师的教学有了针对性,避免了讲课内容的重复;对学生本身也不乏重要意义,通过预习,自己动手动脑,明白了什么已懂,什么不懂,增强了听课的有效性,同时学生有了收获,便会产生成功的,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其次,在上课时,如果事先预习,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和提问就会有更多更快的反应,这种先于他人的反应会增进听课的兴趣。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2.课堂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阅读主要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一是要求学生注意题文的关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或选材内容;二是阅读前要求学生留意课文的注释和练习题,阅读后自己解答,初步领会文章内容,攫取大意;三是按文章的纵式和横式结构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阅读几次,把佳句和疑难的词句按规定符号标示,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脉络层次,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3.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课堂课内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外则有广阔的学习天地,进行恰当有效的延伸,才能使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课外阅读训练,以课内阅读为龙头,以课外阅读为补充,达到触类旁通、熟能生巧的效果。课外阅读时还要备好读书笔记,以备随时记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只有这样课内外结合,才能更好地消化、巩固、丰富和延伸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

总之,随着形势的发展,课堂教学势必将呈现出形形的教学方式,只要对教学有益,都有可尝试的价值,让我们一起努力探索吧!

参考文献:

第3篇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

“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木)

第4篇

一、困惑的源头在何处

管然荣先生提出,在与教师座谈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一些困惑:有人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基本属性不科学,二者不属于同一性质……说实话,一些质疑与感叹早已经见诸报纸杂志,在基层教师的教学探讨中也有涉及。但在笔者看来,面对这些问题似乎没有必要表现出“苦大仇深”的样子,更没有必要以此为借口“回到凯洛夫教育学当中去”(某大学教授语)。理由有二:

其一,如果因为课程改革中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施出现一些问题就要否定既定的思路的话,那传统的语文教学早已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岂不是要全盘否定?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早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无论是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更多的应该是扬弃与综合,应当是取传统之所长,取他国之所长,补本土与传统之不足。至于“误尽苍生皆语文”“语文无效教学批判”等惊人之语,应当视作语文前进的一种推动力量,对于其中的观点应当理性选择,不能因此而乱了改革的阵脚。

其二,更多的时候我们认为问题并非出在课程标准上,而是出在教师身上。众所周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课标组在研究、吸纳了当今世界比较流行的教育教学理念后,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一定的逻辑体系编写出来的。但出现在普通一线语文教师的视野中时,可以肯定地讲,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用原有的经验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或者是基于课标中文字语句的表面含义进行解读,至于为什么课程标准中会有相应的说法,该说法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往往是没有意识去研究。这对于课程改革在普通语文教师心中的内化,消极影响是巨大的。当然这也是课程标准推进过程中的一大不足,只想着让教师“知其然”,却不想着让教师“知其所以然”。

总而言之,不知原因,不知背景,却老想着用原有的经验去解读新的课程标准,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问题的重要根源。

二、解疑的途径是什么

如上所述,面对困惑,不应当选择退却,而应当积极寻找解疑的途径。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例,如何理解其中所谓的“不科学”“不同类”呢?笔者以为,从学术意义角度来讲,工具性与人文性有讨论“科学”与“同类”的必要,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纲举目张的所谓必要性,似乎没有必要冲淡日常教学的主题。说得再直白一点,就算不知道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教学还是得继续下去。

那面对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要求,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才能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般理解落到实处呢?笔者以为,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理念,一种既重语文知识基础又重语文立意的理念。或者这么说,语文学习本为立意,而意之源头却离不开工具性的体现。有了这样的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便不再是两个互相割裂的概念,而是融为一体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亦可以将这二者比作一枚硬币的两面。

结合这一理解,笔者对课文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向学生再次明确语言的价值在于语言的力量,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以言表意,以意驱言;其次,与学生研讨语言的力量(人文性)与语言本身(工具性)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二者关系紧密,无法分离。在此基础上读《我有一个梦想》,我们的态度是:文章首先就是用来读的――以读者的身份读,以作者的身份读……读到最后会怎样?学生会读得热血沸腾,会读得表情庄重,会读得热泪盈眶。人文性即在其中,而工具性也会在不断地朗读中被感知、被感悟。

三、普通教师的课标观

课标是不能不学的,不过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学、怎么悟。坦率地说,关于课程标准的争论一方面笔者知道跟在争论的专家后面很难分出所谓是非,只能惹得一头雾水,还容易乱了原有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普通教师的课程观更多的应当是立足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再谈谈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以为,日常教学中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是不必过于仔细咀嚼的,是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人类文化”,并不影响日常的教学实践,无论如何,语文都得教,都得在现行考核机制下教。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必须揣摩的,尤其是其中的“统一”二字,意味着不必因为描述分开而在教学中也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5篇

关键词:模式;指导思想;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11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课程对高中思想语文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存在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了新课程理念和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变”,那是因为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存在许多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2、单一化。突出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和单一化。教学目标上:对知识和能力“情有独钟”,对情感、意志、价值观,对过程和方法没有足够重视,忽视了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组织形式上:自1865年设立引入班级上课制以后,我国中小学课堂上占据支配地位的几乎一直是“秧田式”几何图形课桌椅排列方式,不管是人多人少,是讲授还是讨论。在活动角色上:课堂上,只能看到、听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乏大多数深学生的真正的参与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独立性得不到落实,创造性得不得培养。课堂异化为:教师如同钦差大臣,教材如同圣旨,学生如同俯首听命的臣民。

3、静态化。课堂中无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真正的互动与交往应该是平等展开的,真正有效的互动与交往应该能使师生双方都发生一定的正向变化。二是课堂上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极少涉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即重视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而对程序性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涉及甚少,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知其所以来,更不知其所以去。”

基于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弊端,我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过程中,主动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并在高一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情况。

1、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21世纪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烈,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满足于是什么,而是深究为什么,因而高中语文课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这必然要求把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使课堂“活”起来,当然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会不自觉地变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第6篇

文本资源是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连高中课本都看不懂,何谈高效的生成?读懂文本,需要对文本的丰富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所蕴含的情、理、意、趣或篇章结构等给予深入挖掘,以致触动学生的心灵、思维或旧的知识结构,从而产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碰撞,生成新的想法、困惑方法和情感等。

【案例】诗歌鉴赏中不少学生常把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说成是“赞美崇高气节”;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说成是“歌颂奉献精神”等。教师在课堂上可尝试让学生口诵心咏,反复吟咏,抓住“影”“水”“香”“月”等意象,以及“零落”“碾”“香如故”等关键词,走进文本,多感知、多体会。前者所表达的以幽居隐逸为乐、不慕名利的情感,后者所表达的不惧摧残、坚贞自守的傲骨,就很容易体会出来。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平时都会大而化之地为作品贴上一些现成的标签,却不懂得揣摩语言、品味情感、体会意境。他们进行的是一种流于形式的“灰色鉴赏”,而非深入文本的“绿色阅读”,所以,我们应该全身心地投入文本意境的阅读。

【建议】实现高效课堂的生成,读懂文本,要求学生必须基于文本,尊重文本,在充分感知文本旨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生成个人的理解和见解,而不是盲目凌驾于文本之上,随意拔高。

二、质疑文本――生成之源

质疑文本就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充分挖掘课本文本内涵,拓展外延,不断生成新问题,逐渐养成不迷信课本,大胆怀疑的眼光来审视教材的习惯,从而实现质疑与生成的完整化。质疑文本,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教材,有利于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案例】古代诗人非常讲究“炼字”“炼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的,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范例在古代诗歌中可谓比比皆是,教师可让学生多做质疑训练,例如林逋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并非出自他的独创,而是出自他对五代南唐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那么,他为什么把名词“竹”改成形容词“疏”,把名词“桂”改成形容词“暗”呢?经过启发,有的学生说:“‘竹影’‘桂香’以一联状写两物,冲淡了描写对象的形象”有学生说:“顿使梅花神态活现,栩栩如生”.还有地说:“写出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的审美视角,可谓化平庸为神奇”

【建议】实现高效课堂的生成,要求学生对课本的质疑应该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读前有疑,读中释疑,读后存疑,解决旧疑存新疑。通过不断地质疑,促进学生产生不同的看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碰撞,迸发思维的火花,最终促成智慧的形成。

三、超越文本――生成之脉

超越文本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融入到学生内部知识中,挖掘深含教材深处的韵味。文本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进行各项活动的载体,它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而对文本的超越,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促使学生形成对生活、学习、工作更有价值的新的认识。

【案例】为了让学生欣赏莫泊桑《项链》的结尾,我作了如下设计:(1)当主人公得知那挂项链是假的,她会有何反应,下半生会怎样度过?(2)假如她不知道是假的,命运又会怎样?(3)自己设计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对故事的结尾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上例可看出,我抓住了文本的“质疑点”,善于创设情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促进了学生智慧火花的产生和不断地生成。

【建议】要实现高效课堂的生成,就要求学生不必拘泥于课文的意图,应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课文中潜在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当然,超越文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多元解读文本,――生成之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情感。这就使得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各不相同。在真实的情景中,很容易产生许多新颖的、独到的见解。而当面对多样化解读教材时,我们应该以一种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各种不同的观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科书 读本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第8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教学 质量 提高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建构新的内容,这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确的方法。

一、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⑴学生课堂朗读少;⑵教师范读多。如果没有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就把课文读了,学生不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不会对这一课感兴趣,该掌握的知识点很难记住,课文真正的内涵领悟不出,把学到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文能力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在课堂上给学生预习和自学留出一定的时间,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求学生动手查字典,认识生字和解词并上黑板写出来)、流畅(要求学生各自把课文读出声音,反复读,达到熟练,需要背诵的课文就背下来)、读情(要求学生当堂单独或集体朗读课文,教师随后分析内容,使学生正确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仔细品味,揣摩语言,开始课堂训练之前,再叫学生朗读或背诵课文)。如此步步深入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学习文言文时,学生也不会轻易就带有畏难抵触心理,按照“四步读书法”一路学下来,该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都掌握了,后面的课堂训练相对也容易了许多。

二、学生预习,强化训练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上新课前,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讲授新课,可以节省大量课堂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总量,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⑴要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在阅读时圈点字词,划出重点语句,最好做点旁批,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试看解答书后训练题,提出疑难问题等等。课前预习最好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使预习要求明确化、具体化;⑵要督促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真的预习了,预习得怎么样,要有布置、有检查,决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检查,了解情况,心中有数,养成学生课前预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强化训练,首先要着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背诵、写作能力。语文的实用性在于它的实践性,即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身的语文读写记忆活动,发展提高读写能力。可指导学生阅读名家名作尤其是优秀诗歌、名联警句以及一些精彩片段,进行赏析、反复吟诵,用心体会,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美感,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其次是要求有背诵的习惯。背诵的最大用处在于培养语感,语言能力提升的基础在于语汇的扩大,而语汇的扩大则主要以背诵来完成。背诵是化别人的语气为自己的血肉,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能积淀成一种语感。最后,要结合教材的各种书面语体特点,正确指导学生写作,要多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场景和情境。另外,如果语文教学无激情,学生便会对语文学习丧失“胃口”,届时任凭教师在语文课上讲解如何投入,也只是“一相情愿”罢了。因此语文学习兴趣犹如航海之帆,丧失了便无法疾行水面,甚至停步不前。要想收到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还应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下工夫,⑴教学模式应该多样化。语文教师除应博览群书外,还应注重引导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⑵教师语言表达激情化。就范读课文而言,如果感情处理较好,渲染出课文描写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或者把课文描写的画面呈现给听众,这样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⑶教学知识浅显化。针对繁杂的语文知识,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捷径,便于学生记忆。

三、坚持练笔,培育写作

1、先要让学生每天坚持写一则日记,日记的内容非常自由,学生可以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实在是没有可写的可以到书本中或课外书中找一优美的语段抄下来,这样学生会没有顾虑,也没有任何负担,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受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

2、让学生坚持每周练笔二至三次,重视实践,不拘形式,讲求实效。刀要常磨才锋利,曲要常唱才上口,笔也要常练才能运用自如。练笔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者将观察所得,记叙几行;或者因读书报有感,评论一番;或者描写一段眼前景物;或者抒发几句胸中情愫:或者作些作文开头的片段训练,文章主体部分的拟提纲训练、作文情景设置训练:或者作些学生口述练笔训练,也可以教师不失时机的作文示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