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25 15:54: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

第1篇

一、把握基础,注重概念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很多前概念。所谓前概念,就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事物或者事件对物理知识总结的概念。往往这些前概念都是通过粗略观察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没有经过科学验证而得来,或者仅凭直觉,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而得来。这些前概念缺乏科学性,较为表象。然而,物理基础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必须纠正前概念。前概念是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总结出来的,其顽固性较强,并不是一两次就能纠正过来的。如在教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识点时,受现实生活的影响,学生认为“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从科学角度讲,这一前概念明显是错误的、片面的。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错误,笔者在课上首先让一个胖且高的同学与一个瘦小的同学进行拔河比赛,结果胖且高的同学赢了,此时很多学生认为“胖、高同学的拉力要大于瘦小同学的拉力”。为了验证其正确与否,教师用两个弹簧秤来模拟刚才的拔河过程,分两种情况:(1)两弹簧勾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模拟拔河比赛是双方处于僵持状态;(2)两弹簧勾在一起,向一方运动,模拟一方拉向另一方的状态。通过演示,学生们发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由此,学生意识到“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是错误的。通过实验演示,不需要教师的过多解释和反驳,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纠正前概念的错误。

二、课堂设计,激发提问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块,而有效的课堂设计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有效手段。提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课堂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提问空间为前提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在学生已经建立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对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与教学。在传统的课堂设计中,教师只注重知识本身的传授,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而笔者在课堂设计时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提出:“在水平路面上,当我们用脚蹬自行车时,自行车就会运动起来,那么当我们不再用力蹬自行车时,自行车是继续运动的还是马上静止的?踢出去的足球,会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最后还是会停下来,为什么?”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总结出:“当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撤去后,物体仍然能够运动一会儿。”而且有些学生提出:“物体为什么会停止?如何才能使其再运动一会儿?”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明显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与实际生活相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教材不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是一门经典的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同时物理也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生活实际相连,使其具体化。那么如何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在教材中深挖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形象的事实依据。其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图景的意识。如: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在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用力推它才会动,不用力它就不会动;力气小的人推不动大物体,只能推动小物体,而大力气的人能够推动大物体;坐公交车时,司机猛刹车,人就会向前倾;脚踩到香蕉皮,人会向后倒……这些都是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和景象,提取与力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图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力学学习更加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物理力学教学效果。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7

当今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物理教学活动中,这无疑是物理教学的进步。但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选择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使两者恰当结合,共同参与传递教学内容,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能够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实验,决不能用计算机课件取代实验。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所起到的任何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仅是一种手段。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确定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要全面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具的改进设计,实验层次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方法等。通过课堂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物理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演示"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要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分别向里压活塞和向外拉活塞,学生能亲自体验手的感觉;在讲"大气压强"这一节时,先让学生做一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几个有大力气的学生都不能把马德堡半球拉开,这时学生感到惊讶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实验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对"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小"的实验,学生能观察到用打气筒向盛有少量水的大口玻璃瓶内打气时,塞子跃起来,并发出响声,同时瓶中出现了雾。又如在观察电磁感应的实验时,能够观察到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指针偏转的大小及方向。教师要从点滴入手,细心培养,讲述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观察细心、分析推理严密的具体事例。众多的物理概念、规律正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再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

二、改革探索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物理实验教学应以实验为载体开展教学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这中。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多向信息传递与交流。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节的教学中,我先演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能产生感应电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进行探索,组织全班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两个条件:电路要闭合,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我接着提问:"如果导体不动,而磁场运动,能不能产生感应电流?"让学生议论猜测,我再演示,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电路中就可能产生感应电流。我再次设疑:如果导体与磁场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会有感应电流吗?让学生大胆猜想,然后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启发学生根据上述几个实验的结果,深入进行思考,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一般条件。

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对课本上实验进行了三方面的改动:尽量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变现成实验为实验设计。这样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做"压缩气体,气体内能增加"的实验中,筒内易燃物产生明亮的火花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然而,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在筒内要放易燃物?为什么要迅速下压活塞?这一系列的主要问题,学生仍不明确。我尝试改变课本中实验一举成功的做法,实验时,筒内先不放易燃物而压缩空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空气的内能是否增加,这时学生感到十分困惑,空气的内能是否增加怎能看得见呢?这就引出了一个实验设计的问题情景:怎样变"不可见"为"可见"?顺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实验教学进程,由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和实验,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外实验具有就地取材、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和独立操作的能力。因此对于课本安排的课外小实验,我要求学生逐一认真完成,并在课堂检查评比。我还利用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开展实验活动。如在一次郊游时,正讲到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带学生到湖边看到倒影,在平静的湖水边,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某一物体的倒影,这是镜面反射。我让一个学生将一小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一阵微波,湖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就乱了。但这时大家却在其他方向也看到了紊乱的倒影。这是由于平静的湖面变成了凹凸不平的湖面,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通过这个生动直观的现场实验,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要开放实验室,师生合作自制教具。如用废牙膏皮来完成"核潜艇"浮沉实验;用生活中废旧器材做实验,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只有不断改进物理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实施开放式教学,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开发智力,提高素质,从而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2004年4月第一期

第3篇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应当扎扎实实抓好。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做图等手段加深对抽象物理要领的理解,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来得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物理规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既要生动有趣,又要严谨求实,使学生既能感悟到物理科学的艺术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能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学科的严密性,树立求实的科学观。在习题讲析中,要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物理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物理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在物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因为知识是方法的载体,方法则是能力的体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中学物理课本中,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的内容是很多的。例如实验观察法(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的建立)、理想法(光滑表面、轻绳、轻质杠杆等模型的建立)、等效法(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科学想象法(牛顿第一定律)、数学法等等。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

在课堂上,探索型课应注重发现法,验证型课应注重实验观察法,论证型课应注重逻辑推理法等。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设疑,热情鼓励,积极引导,通过类比、联想等手段,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灵活性。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具体表现为在常规思维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特殊的思维方法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求活”这一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的教学信息,吸取新营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向未来,以人为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统讲授式为开放讨论式,变重知识传授为重方法培养,变重理论计算为重实际应用。创新教育要落实在创新教学上,教师要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思维方法搞好特色教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投影、微机以及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内容形象、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有利于求新质疑。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其个性发展。在课堂上平等地同学生讨论问题,一旦发现特长学生应及时鼓励,对敢于同教师在课堂上争论问题的学生,无论是对是错,都应于以表扬。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求新”这一原则。

第4篇

一、设计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虽然也会带学生做一些物理实验,但更多的是照本宣科,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使物理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学策略,使物理知识传授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而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物理实验成为物理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并在物理教学课程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物理实验过程,是科学家发现科学的过程,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做的物理实验,则是一个“再次发现和验证”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师指导学生做物理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等一系列自主行为,得到发现和验证的,还可以在成功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的同时,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和加强了记忆。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一内容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试验过程中边做实验边思考:“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与大小有什么关系?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还是实像?”然后,教师让学生检查该物理实验所需的材料,即玻璃板、大白纸、水彩、,直尺、火柴及两支相同的蜡烛等。实验材料准备停当后,教师指导学生在桌面上铺上大白纸,在白纸的中央处用彩笔画一直线,在直线处直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的成像;再拿另外一只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与前面的那只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只蜡烛的像的位置;用彩笔在纸上记下这两只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实验过程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蜡烛和它所成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于表格中。移动前面的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并作相应记录。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物理实验,教师还可以别出心裁,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用彩笔写上自己的名子,趁笔迹未干时,快速将纸对折,这样摊开后,白纸上就有了两个对称而相同的名子,然后,教师让学生把玻璃板沿对折线竖起放置,让学生在玻璃板前进行观察,并让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以及由此物理实验得出的结论。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设计有趣而容易操作的物理实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验过程,不仅提高物理课堂的艺术性,还激发了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

二、通过趣味性教学语言提升物理课堂的艺术性

教学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也体现在教学语言上,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还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通过趣味性教学语言提升物理课堂的艺术性。比如,教师在讲授如何区别电磁感应中的左手右手定则时,可以灵机一动,对学生这样讲“:同学们,右手的‘右’字是不是有个‘口’?感应电动势的‘感’字是不是也有个‘口’?这‘口’对‘口’,是不是可以判定感应电动势方向用右手定则?……而左手下面有个‘工’字,做工就要用力,这左手定则是不是可以用来判定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教师用拟人化的语言讲授物理知识,不仅可以使原本生涩的物理定则显得浅显易懂而生动有趣,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物理课堂增加了艺术性。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艺术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不仅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还使学生的智力、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为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保证。

作者:李小聪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郭园初中

第5篇

1.提出物理实验问题,引发思考

实验前,教师直奔主题,有目的地进行课前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正确的方向上,给学生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前预习,逐步建立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更深刻理解物理学科的意义。经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发现得出相应的解答并且可以针对疑点难点进行课堂提问。

2.准备物理实验条件和实验基础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使物理实验有条不紊地运行。物理实验前应该将所有可能性和前提考虑充分,确定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实验的安全性和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对实验步骤进行细致分析,打印实验报告供学记录实验现象。比如,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时,准备实验条件前,开始弄清产生电压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实验应该具备电源、灯泡(电阻),应该包括测电流或者电压的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电流(电压),还包括要用的开关和导线。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这一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用电安全,可以先对电流表(电压表)进行试触,通过观察两表的指针偏向判断,用表是否完好;教师可以看看有哪些干扰因素影响最终结果的研究;实验前提前将电路图画好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准备物理实验条件,是实验的基础实现。

3.分析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

物理实验的分析是为了根据已有知识对知识的进一步分析,从理论变实践的一个过程。实验的展开要将每个具体情况了解到位,研究透彻,以便实验过程中有理有据。比如,“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对于这个实验,我们应该将用到的实验公式、实验步骤和实验细节分析透彻,实验器材都分析清楚。实验所需准备的器材有: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蜡块、铁块。准备好器材,下面可以对实验目的和方式进行分析。这个实验主要是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公式,让学生掌握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公式应用、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依据实验,我们分析实验方法。由此可以得出石块的体积,依据公式可推导出石块的密度。分析物理实验方法过程,是一个促进实验开展的基础。研究实验方法的过程是实验时要注意量筒及天平的使用,读量筒时要平视量筒刻度,天平也要事先调平衡,研究到位,密度值会接近预期值。

4.得出物理实验结论,进行实验归纳

上文中的实验基础、实验过程都是为了得出物理实验结论做的准备,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总结出实验的结论,由实验结论书本知识。比如,做完“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得出最后的结果是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一定,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这个结论同时会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一结果?通过实验结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用自行车载人,载一个胖子要比载一个瘦子费力得多,说明摩擦力很大,深究根据力的守恒原理,摩擦力等于小车拉动时的拉力,等等,进一步探究会带领学生进入新的未知世界。实验结论的得出是很有必要的。

5.总结物理实验的不足和实验教训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新课改实施推动中,对生物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独特的生物思维能力。对于生物教学的开展,给初中生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初中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学科了解,使其难免会感觉到陌生。但是,生物实验课程也给学生带来了学科的转机,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了生命运动的流程,也使学生了解了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生物教学的认知能力,将学生带入到了生物学习当中。所以,生物实验课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当中,对学生生物知识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注重生物实验过程,结果只是参考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并不需要学生去研究科学性的问题。目前,生物实验教学普遍存在重视对结果的描述,而忽略过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实验环节的变化,将实验结果列为参考性意见,带领学生不断发挥自身才能,这样才能实现加强学生实验性的目的。另外,培养学生关注实验过程的习惯,也有助于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比如,保持实验过程的整洁、干净等。

二、建立健全的生物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一整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另外,教师还要制订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不仅关注实验结果的好坏,还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实验步骤、过程等。这些都能综合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也要客观地、公正地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实现评价体系的创新性,如,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作为关注的一个方面。通过生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这一点,不断实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完成新课改下关于生物教学的课程要求。

第7篇

1前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门教学艺术,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凡善教者,必善问”,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促进师生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其他教学措施无法代替的。问题提得不当,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可能“石沉大海无影踪”,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下去,教师也将处于尴尬的局面之中。

2课堂教学提问中的常见问题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提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

2.1提问有很大的随意性

由于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认真备课,没有研究学情,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情况,上起课来,经常是想到什么问题就提什么问题。有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过于浅显,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这种提问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动脑筋,随意应付的坏习惯;有些问题对学生来说又过于深奥,学生无从下手,课堂出现冷场,教师只能自问自答,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些问题不着边际,与课题没什么联系。这样的提问只是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可能有什么收获。

2.2问题设计不合理

有的教师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这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像这样的提问缺少思考价值,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维根本得不到训练,表面上是提问,实际上是“灌输”,而且这类问题提得过多容易使学生养成轻浮的态度。

2.3提问面狭窄

有些教师为使课堂气氛热烈,获得圆满的答案,将提问集中在几个优等生身上,不喜欢向后进生提问,陶醉于学生能回答出正确答案,这样其实失去了提问的信息反馈作用,因为只提问了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部分学生。

2.4先点名再提问

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会习惯性地先叫起某位学生,然后再提出问题。一方面,被点名的学生不知所措,忙中出乱,另一个方面其他学生就不会对问题加以思考,而仅仅充当一个听众的角色,缺少了对已学知识的自主性回忆。

2.5提问没有层次

对较难的问题没能铺设好台阶,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出现冷场现象。

2.6对学生的回答不进行适当的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没有进行适当的评价,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等。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就继续提问,甚至忘记了让学生坐下,更谈不上进行适当的评价,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3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

在物理课堂上,有效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能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甚至能使学生感悟人生、震撼心灵、启迪思想。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3.1统筹兼顾——问题设置要能兼顾教材和学生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注意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能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

常常听学生说,物理是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教师说,已强调很多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一个全局观念,只重视备教材,而没能静下心来认真备学生,所提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使之联系生活。问题的提出要紧扣教材,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备好教材,使重点、难点突出。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因此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可让中、下层次的学生回答;稍难的题目,让中等的学生回答,如回答有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补充,必要时可展开讨论。这样既可培养优等生,又可带动后进生,做到共同提高。切忌只提问优等生,不提问后进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对后进生进行惩罚性提问,让学生难堪等。

3.2和谐发展——问题提问应在宽松的气氛环境里

提问的目的在于点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必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参与,积极举手,不因对错而顾虑。首先教师应面带微笑,语言要亲切、幽默风趣,态度要和蔼可亲,对回答得好的学生要肯定、赞扬,对回答得不太好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评价。这样长久坚持下去,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教师的课堂提问才会落地有声,收到实效。

3.3妙趣横生——问题设置要有趣味性

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猜透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惯性知识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现有熟鸡蛋和生鸡蛋各一只,你能在不敲破鸡蛋的前提下,鉴别出熟鸡蛋和生鸡蛋吗?在有学生提出摇鸡蛋的方式之后,教师将两种鸡蛋放在桌面上,用力使它们旋转,发现某种鸡蛋转了几下就停下来了,另外一种鸡蛋转的时间比较久。教师打破先停下来的鸡蛋,学生发现是生鸡蛋,因势利导提问:“为什么熟鸡蛋转的时间比较久呢?”由此引入惯性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循序渐进——疑难点的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往往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设置的问题不要过于繁杂和开放,特别是探究性实验的设置,精心设计出适当的问题,循序渐进,就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将问题控制在一个点或一个面上,便于学生实现探究目标,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问题要层层深入,层层对比,针对一个物理知识点,提出由几个问题组成的问题组,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就能自发地概括出相应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密度》一节课时,教师分别出示铁块和泡沫塑料块(外观颜色和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水和酒精(外观颜色和质量相同,体积不同),分别让学生区别可能是什么物质,学生很容易利用质量区分出铁块和塑料泡沫块。教师问学生怎样判断的,有的学生说铁比泡沫重。这本来是初学物理者容易犯的一种通病,但怎样将学生引入正轨呢?教师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实行分步引入,提出:“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吗?”。再用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铝块在天平上通过增加块数做质量与体积对比关系演示实验,学生初步判断得出:铝块的体积增加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教师提出问题: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变化可能有什么关系,别的物质也是这样吗,这个关系是否就是刚才用来猜测出某种物质是什么的依据?然后循序渐进由学生提出问题: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到底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说:“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这样,密度的定义,正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这几个问题答案的归纳和概括上得出的。使学生在问题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并理解应用有关知识。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分层次多阶段跟踪的方法,让学生一步步靠近问题的正确答案。教师把这些问题排列成一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问题组,给学生提供一个连续思考问题的框架,就能使学生沿着既定的方向去实现探索知识的目的。这样,在设悬和释疑的矛盾运动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师生都处于兴奋与和谐的思维交流中。

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3.5因势利导——问题的设置要注意时机和针对性

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应该是高效课堂的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学生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当自己的答案与被提问的同学的答案不同时,就可以自己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或进行修正,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动作会暗示教师学生是否知道答案。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微张嘴,身体稍前倾,睁大眼睛,抬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目光的学生,则可能不会回答这一问题。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的停顿期间,要观察这些表现,寻找最佳人选,从而发挥出所提问题的最大效益。

创设问题情境要从教学内容的具体问题入手,避免设置大而空的问题情境。因为学生理解一个新的概念、规律或定理时,往往只需要突破几个关键的障碍即可。教师如果针对学生在具体知识背景下的困难设置问题,更能切中要害、抓住关键问题,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解决困难、理解新知识。数量太多、太随意的问题,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会使学生对问题失去思考的动机和兴趣。

例如,在《光的反射》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提出问题。

(1)在知识点上设疑:“人眼能看见发光的物体吗?”

(2)在知识的联系处设疑,以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人眼又是如何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的呢?”以分析比较两类最基本的光学现象。

(3)在思路上设疑,以引导的方式指向课本上的实验,创设疑问情境:“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时,是什么具体的情形?有可遵循的规律吗?”

(4)在知识的衔接处设疑,以沟通现象之间、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当人面向平面镜时,为什么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

(5)在知识的转化点上设疑:“当人面向一张白纸时,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像呢?”从而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概念。

这样,巧布疑阵,击中要害,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6妙趣横生——问题设置要有生活性、时代性

如果在物理课堂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抽象的、远离学生生活的,或者是一些随意凭空捏造的问题,学生就难以有兴趣参与进来,他们会觉得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启而不发,不能和教师形成共鸣。所以教师要给问题一个载体,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环境,并且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他就处在这个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到这是贴近生活的“真问题”,他解决了“真问题”,这才是有效学习。

日常生活实际是学生最具体最生动的感性知识来源。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回味,往往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例如,在学习《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时,教师提出:

“为什么我们可以凭听觉发现飞行中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呢;为什么当我们人类对有些声音毫无感觉时,猫和狗却能警觉地竖起耳朵呢?”

这类问题要结合具体生活事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也体现了物理教学的课改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真正体现“身边物理”、“见物思理”。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物理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物理问题还要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白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物理。

4结束语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的目标,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激发学生自主地发问。

第8篇

一、准备阶段

1.合理分组。实验课前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组,明确任务及分工。初中物理实验普遍比较简单,如果条件允许,实验应尽可能做到2人一个操作组,4-6人为一个合作组(两个操作组组成),分组时,应优差生相互搭配,以好带差,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促进组内合作。每次实验课,每一个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

2.做好预习。在学生实验前,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要使学生清楚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及要达到的目的,要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清楚实验目的、弄清实验原理、方法。

二、操作阶段

1.适当讲解。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又没有实验基础,教师就要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全过程指导。教师要从一开始,结合具体实验,采用套公式的方法讲好实验的每一个思维环节。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消除每一环节的学习障碍,突破难点,同时训练学生整体把握实验思路。实验步骤的具体化,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及数据处理,对学生来讲难度是较大的,教师要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通过电脑模拟实验过程,把整个实验“装”在学生心中。

2.示范操作。教师,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实验时动作要准确、标准,组织学生观看。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典型错误操作,让学生查找,使学生领悟到错误所在。把此示范演示放在教室进行,因为学生早已适应了教师在教室讲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和演示实验过程,能静下心来,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然后进入实验室,他们就能有目的、有条不紊的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加强巡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查和指导,对学生实验中的困难、错误和不规范的操作,教师在巡查中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过程管理,初中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大,好奇心强,理解力差,他们中有一部分学生胆大、好动,听说上实验课就振臂高呼,跃跃欲试,但这仅仅是在好奇心驱使下产生的,难以长久保持。另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胆小、害羞,害怕上实验课。当学生在做实验中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难,或做实验没有成功时,学生的兴趣就会减弱,有时甚至会产生惧怕物理实验的心理。有的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做实验是怕不会做或出错,让教师和同学嘲笑,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不良循环:害怕做,就不做;越不做,越不会;越不会,越害怕。时间久了,这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提高。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帮助学生克服实验中的心理障碍。在指导学生实验时,不能蔑视这些学生,而应和蔼耐心,允许学生犯错误,并细心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做好实验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