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工降雨的形成

人工降雨的形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26 14:46: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工降雨的形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缓解降雨量分布不均匀,解决局部地区土地干旱缺水的状况;合理的利用资源改善环境;保障农作物的生长;调节气候。人工降雨的意义有许多,最主要还是为了农业的需要。

人工降雨:

人工降水,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其方法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中国最早的人工降雨试验是在1958年,吉林省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获得了成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赶着“风魔”来发电

在古代,人们早就开始了对风的利用,用风车灌溉,用风力涡轮引海水制盐等。如今,有人竟打起了飓风的小兄弟――龙卷风的主意!一位加拿大工程师就有这样的构想:设计一台大气旋风发动机,将这台发动机放入一个宽200米高100米的空间内,再将暖湿空气注入发动机中,就会形成人造龙卷风。一旦龙卷风旋转,就能带动大气旋风发动机入口处的风力涡轮机发电,预计发出的电量可以满足一个小型城镇的用电需求。这位工程师还坚信,有朝一日人类一定会利用龙卷风的能量为所有的城市提供电力。但是,不知道设计师有没有想过,龙卷风是可以移动的,万一在发电的过程中,它自己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把沙漠吹成绿洲

还有科学家提出,在靠近非洲大陆的赤道和撒哈拉沙漠西面的海洋上设置抽水站,将海底的冷水抽出海面,来减少海面的蒸发量,从而改变海面和陆地上,空气流动的方向,诱导海风吹向撒哈拉沙漠。这样就能在沙漠上空形成降雨,使原本沙尘漫天、干燥荒芜的大沙漠变为绿树成荫、气候湿润的绿洲。

人工降雨好处多

虽说,现在的工业变发达了,可城市的空气质量却越来越糟。怎么办?快来一场人工降雨,给天空洗个澡,转眼间,空气变得好清新!快看,森林着火了,别急,人工降雨来也!一阵暴雨后,森林中的大火早不见了踪影。再看看上海市,夏天过度的用电量,使得城市供电紧缺,而相关的政府部门打算向国家申请,通过人工降雨给上海降降温,从而缓解用电压力。

可怕的未来“气候”战

美国有个气候战之父伊斯特兰,他建造了一个名为HAARP的项目。在未来的战争中,HAARP将使美军拥有改变气候的能力,到时,美军将能通过实施人工降雨,使敌军阵地洪水肆虐;还能制造干旱,使敌人淡水匮乏;制造飓风,使敌国城市变成废墟;利用激光制造闪电,以击落空中的敌机或使其无法起飞……看到这里,你会不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学会“呼风唤雨”术,有喜也有忧

仔细想想,人类离科幻电影中那样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的场景还早呢,仅仅是人工增雨技术,人类就花费了近百年的时间才做到,而且科学家也说了,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第3篇

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在气象学上称作冷云催化,碘化银只要受热后就会在空气中形成极多极细的碘化银粒子,1g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这些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在冷云中产生几万亿到上百亿个冰晶从而制造人工降雨。

碘化银为亮黄色无臭微晶形粉末,有α和β两种类型,α型为立方晶体,密度6.010g/cm3,熔点558℃,沸点1506℃。β型为六方晶体,密度5.683g/cm3,加热到146℃即转为α型。不溶于稀酸,水,微溶于氨水,易溶解于碘化钾、氰化钾、硫代硫酸钠和甲胺,无论碘化银的固体或液体,均具有感光特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一、激发幼儿兴趣,鼓励幼儿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他就会非常热衷于这件事,不断发现一些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生成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和探究愿望。例如娃娃家孩子们真实地再现了成人是如何照顾他们,如何关爱他们的,他们会进行洗菜、煮菜、喂娃娃吃饭等游戏,而菜是他们随手拿起一些废纸自己制作的。还自己安排角色,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会带着他们去看戏。当然孩子们有了“照顾别人是很累的”“我的爸爸妈妈也很累”的体验。当爸爸妈妈觉得还需要出去吃吃饭,于是“火锅店”和“牛排馆”也应运而生了,小厨师们拿起卷纸围好就变成了厨师帽,系上领巾,站在开放式的厨房前为客人们制作美味的菜肴,为小食客们献上一份精心制作的菲力牛排;火锅店的服务员把建构区的小塑料棒让顾客当筷子,看着顾客们相约火锅店,临窗而坐,边吃边聊,无比惬意的情景,体会到了“你快乐,我也快乐”的情感。接着孩子们还要求家长也来参与到游戏中,让孩子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尊重幼儿差异,挖掘幼儿潜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尊重对幼儿来说意义重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上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个别发展水平,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自己的发展水平。成成在班上各方面表现平平,感觉不太投入到角色中,但他却是个很有想法的小男孩。一次美术活动中,我画了一座房子,请孩子们根据想象添画。有的孩子在画小兔的家,有的孩子在房子边上画了很多树,有的孩子画了很多花。只见成成用红笔在房子上乱画,几乎看不见房子了。我觉得很奇怪,也很生气。就耐住性子问他:“成成,你在画什么呢?”成成很紧张地说:“老师,你看,房子着火了,火大吗?”我一下子惊呆了,钦服于他的想象力。居然有和别人不同的想法。我立刻表扬了他,还对他说:“那该怎么办呢?”成成不紧不慢地说:“我正准备画一条河,可以去救火”。我又一次惊叹。别人会想到浇水、报119等,可他又一次和别人不一样。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并能利用这样的差异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发展孩子的个性。能让这种差异性最终变成一种资源,去影响其他伙伴,这样也能顺应一位教育家所说的“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了解的更为深刻”,从而促进孩子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共同发展。

三、以幼儿为主体,满足幼儿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要练就一双像鹰一样的眼睛。这双眼睛要敏锐地察觉到幼儿随时抛出的“球”(探究兴趣和关注的事物),教师要善于倾听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学会支持孩子。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教师要接纳孩子的这种需求。在《欢迎徐老师回来》的生成活动中,我和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

可想而知,在星期一这天当徐老师看到为她制作的展板,为她而进行的欢迎仪式,有多么的激动,多么的幸福。其他老师看到展板后也纷纷来向徐老师表示祝贺,祝她恢复健康,一些家长看到后也关切地询问徐老师。我想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一次关爱别人的教育,通过这次活动辐射到周围的人也去关心别人,又一次地让孩子领悟到关爱的真谛。

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学活动焕发生命力的源泉;而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孩子的主人翁地位,否则可能会在无形中扼杀孩子的天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孩子的过程。

四、因材施教,搭建建构平台

所谓的因材施教,也就是顺应个体的优势领域进行发展,同时尽可能提升孩子的劣势区域。记得有一次我外出开会,“调皮鬼”天天把三楼阿姨冲走廊的管子甩到了栏杆外,开足了龙头,他兴奋地跳着:“人工降雨了,人工降雨了”。楼下园长亲自跑上来:“你在做什么呀?”天天看到了园长有些生气的脸,知道自己做错了,一声不吭,园长把他请到教室里,告诉了小许老师。回来的路上就已经知道了天天干的“好事”。我到了办公室,故作惊讶:“咦,你怎么坐这儿呢?那么你知道什么是人工降雨呢?”。“……”“那我们一起回去查查资料,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告诉大家,好吗?”

“还有,这件事你必须告诉爸爸妈妈,你觉得是我来告诉还是你来告诉?”我说。天天想了一会儿:“还是我来告诉吧!”过后我和天天妈妈通了电话,告诉了她事情的缘由,而且要妈妈一定等天天自己说。

第二天,天天一早跑来告诉我“我告诉妈妈了,妈妈也批评我了,妈妈说要我好好改正。还有爸爸和我一起查了资料,我想把图片和资料一起给小朋友看,而且爸爸还做了一些实验,我可以做给小朋友看,我还能讲好多关于人工降雨事给小朋友听。”哈,一堂有关“人工降雨”的课应运而生了。过后,孩子们都纷纷回去查资料,把人工降雨做成了一个主题活动,我不得不佩服孩子的们的能力。

第5篇

关键词:泥石流;颗粒组分;降雨

中图分类号:P6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河流众多,地形地貌复杂,泥石流危害也就较为严重.泥石流能够携带大量泥砂和砾石,水土混合物携带着巨大能量汹涌而下,极具破坏性.特别是云贵川等地,山川众多,泥石流灾害频频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泥石流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泥石流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Hungr O[1]对泥石流、碎屑崩、流滑3种自然现象进行了区分.陈晓清[2]把泥石流全过程划分为启动过程、流动过程和堆积过程:启动就是准泥石流体转化为泥石流体.Wang G和Sassa K[3]对不同粒径的两种硅砂(D50=0.13 mm和D50=0.05 mm)进行降雨诱发泥石流试验,分析滑动距离与土体内孔压的关系.Yang W M等[4]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从坡面型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运动学特征、动力条件、形成与演化过程等方面,探讨了降雨诱发坡面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

本文利用自主设计的小比例尺室内模型槽试验,用砂土制作模型,在降雨条件下研究颗粒组分对砂性土泥石流形成形态的影响.利用GeoDog程序分析数码相机拍摄的土体破坏过程图像,分析土移场、滑动带形成位置和演化规律.利用孔压计跟踪土体破坏过程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从水土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土体不同破坏形态.通过测量启动过程单位时间启动量,分析了颗粒组分对单位时间启动量影响.通过小比例尺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降雨条件下颗粒组分对泥石流形成形态影响机理.

1模型试验

1.1试验土样

模型试验采用1~2 mm和0.075~0.25 mm两种颗粒粒径砂土按不同质量比例配比制作模型.试验降雨量强度4 mL/min.参照高冰[5]等学者的研究,本次试验土体选用初始含水量5%、密实度0.43制作模型,土体自稳能力强、试样松散防止结块.模型试验进行细砂含量20%~100%共8组试验.土样级配曲线以及渗透系数见图1和图2.

1.2试验模型

根据《中国泥石流研究》[6],坡体坡度>45°多发生崩塌型破坏,坡度为25°~45°多发生滑坡型破坏.本文主要研究滑坡型泥石流,因此设定坡度25°.制作试验模型高度H=100 mm,宽度B=250 mm,长度L=300 mm+250 mm=550 mm.加工制作模型槽,尺寸为1 500 mm×400 mm×250 mm,模型槽两侧和后壁均采用光滑钢化玻璃,底部用木板模拟坡体基岩,并用聚氨酯在底部粘结砂土颗粒模拟边界.模型试验装置示意图如图3.降雨器通过空气压缩器加压,由流量计控制出水量,降雨喷头采用雾化喷头,雨滴细小、降雨均匀,减小了雨滴对表层土体的侵蚀.

Lourenco[7]认为在人工降雨作用下,土体破坏模式受到边界条件影响.本文重点研究浅层砂土在降雨条件下发生破坏并产生流动下滑的泥石流形态.为防止降雨直接冲刷坡脚,采用三角斜坡的方式固定上部浅层土体以阻止其下滑,达到简化研究对象的目的.试验中人工降雨只发生在上部土体表面,没有降落至三角斜坡坡面.

由模型试验现象可以发现随着细砂含量由20%增大至100%,模型土体破坏形态由分级块体滑落向整体流滑型破坏转变.分层块体滑落和整体流滑型破坏为泥石流两种典型破坏形态.以下章节将针对这两种典型破坏形态进行深入研究.

3颗粒组分对泥石流破坏形态影响

室内模型试验发现随着颗粒组分变化,泥石流有两种典型破坏形态:分层块体滑落和整体流滑型破坏.以下分别通过细砂30%和70%分析颗粒组分对泥石流典型破坏形态影响.

3.1试验过程土体典型破坏形态

图9细砂70%位移云图表明:土体破坏特征为整体瞬时滑动,后部土移大,推动前部土体滑动,与细砂30%位移场明显不同.开启降雨300 s时,试样处于雨水入渗阶段,土体主要发生竖向位移,最大位移达到2.3 mm,如图9(a).降雨350 s时雨水已经达到底部,并开始在水平方向的渗透如图9(b).降雨365 s时中部土体剪切变形不断扩大,最大9 mm,如图9(c).随着降雨继续,坡脚三角区域土体强度降低,后部矩形区域渗透力不断增大,土体产生大变形,呈流态状,推动前部土体快速向下滑动,从而发生流滑现象.整个位移场分析中,未见到明显的滑动面.

第6篇

关键词:表面能;附加压力;蒸气压

物理化学又称为理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分支之一,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原理来予以解释。例如早晨的露珠为什么呈现球形?一种液体能否在另一种液体表面铺展?固体能否被润湿?把毛细管插入到水中,毛细管内液面是凹液面,并且液面高于外面液面,而插入到水银中确实凸面,并且低于外液面? 将水撒到桌面上,用一个玻璃罩罩住,过一段时间发现小水珠消失,大水珠变大?天上云层很好,为什么不下雨?人工降雨的原理到底是什么?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现象都与物理化学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通过物理化学原理来予以解释。

一、通过表面能或比表面积吉布斯自由能来解释

我们知道,能量越低越稳定,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应该遵循这样的法则。早晨看到的露珠呈现球形,我们可以通过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来解释:表面吉布斯自由能G等于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或表面张力)σ与表面积A的乘积,即G=σ×A,当A比较大的时候,体系的表面能较高,体系不稳定,而水是一个单组份体系,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是定值,故只能通过改变表面积来降低表面能,而对相同体积的水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呈现球形时表面积最小,也就是表面能最低,故我们看到的露珠呈现为球形。

二、通过拉普拉斯公式来解释

拉普拉斯公式告诉我们,曲面的内外压强不相等,内外的压强差称之为附加压力,用ps表示,ps=p内—p外,ps的大小与曲面的半径r和表面张力有关,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曲率中心,公式可表示为: ps=σ(1/r1+1/r2)。当我们将毛细管插入水中时,由于形成的液面为凹液面,附加压力的方向向上,故对液面有向上的力作用而导致液面高于外液面。同理,当将毛细管插入水银时,形成的液面为凸面,附加压力向下,所以液面低于外液面。

三、通过开尔文公式来解释

第7篇

喜爱军事历史的朋友,往往会对一些气象条件影响战局的战例如数家珍。早在冷兵器时代,一些优秀的军事统帅就已开始注意天气变化的规律,如古代中国著名的蚩尤利用大雾天进攻与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人类引以为豪的军事机械在万千气象的威力前,仍有可能甘拜下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战役的战局,就被极端气象条件所左右了。如纳粹德国对苏联的“巴巴罗萨”闪击计划,被1941年提早来临的寒潮所挫败。一些后世研究者认为,苏联有意进行了大量的人工降雨,让冬天提前到来。1944年冬,纳粹德国对西线盟军发动阿登反击战役,正是因一份暴风雪天气的气象预报,得以预知盟军飞机无法起飞,并利用这个短暂的“优势窗口”发动了进攻。

气象在这两场战役中扮演的角色,恰恰反映出工业时代人类试图了解天气变化机制,乃至以人工手段影响这种变化的尝试。从保障工农业生产,到满足军事行动需要,人类一直力图撩开天气神秘的面纱,窥见雨雪风霜形成机制的奥秘。现代气象学让天气变化逐渐褪去迷信的色彩,天气预报服务提供了“未雨绸缪”的科学依据;物理与化学等其他一些学科的进展,又让人工降雨和人工消雨成为可能。

但这些已经取得的成就,是否意味着今天人类完全弄清了地球天气变化的机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盛夏时节,突如其来的暴雨总让人猝不及防,只得抱怨电视台和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不准;有些台风会走出完全出乎专家们意料的诡异路径,继而突然登陆酿成巨灾,而人类尝试驱赶或消弱台风的试验却鲜有成功的记录。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不断提醒着人们,天气变化的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机理。即使是在拥有超级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太空时代,不断升级的数值天气预报,也仍然难以完全预见未来的天气变化趋势,而且时间越久,误差通常就会越大。对这种现象的关注与研究,甚至孕育了一个全新的学科,那就是以“蝴蝶效应”闻名的大气混沌学。

第8篇

[关键词]气象预报服务;社会需求;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P457;P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02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预报也开始具有越来越高的准确率。而目前来看,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气候恶化、生态问题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因此,不管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农业、工业生产当中都离不开气象预报的服务。只有及时掌握最新的气象讯息,才能作出最准确的安排。因此,气象预报服务就要针对当今社会的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力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从目前我国的农业企业预报服务入手进行分析,我国当前已经开始形成了现代化的气象服务体系并且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气象服务主要是在国家、省、地以及县这4级机构当中提供。主要是采取天气预报信息、天气预警信息、人工降雨服务以及农业情报站这几种主要的方式来进行气象服务,减轻天气以及环境因素所带来的灾害。

一、当前我国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主要内容以及措施

当前我国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项就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灾害性的天气预报。在一些旱涝霜冻的灾害气候来临的时候,可以及时地进行气象信息预报这样就可以合理地安排生活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有效地减免因为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损失。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第二项主要内容就是要通过气象决策来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气象灾害的具体措施,例如防旱防涝等措施。可以保证在天气灾害发生的同时,也能找到最快的解决办法有效地降低损失。第三项就是要通过卫星遥感系统,进行实时的气象监测通过对科学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生产种植方案。科学化的生产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第四项就是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产量预报,通过不同地区的数据分析对比得出农业产量的预报,可以让每个地区了解自己的种植特点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安排。第五项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来影响天气肖灾害性气候发生并会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就可以启动人工的方法来影响天气,例如进行人工降雨或是人工防雹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减轻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当今社会对于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

1 农业生产需要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

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比例中仍然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因此农业生产就需要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这样才能通过对气象信息的掌握,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同时调研显示,农民对于天气信息抱有非常高的渴求度,对于农业的气象预报服务还要做得更加细致,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由于农作物的生产时间以及病虫害等都与气候因素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农民必须要准确地掌握本地区地气候特点,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治灾害赴损失减少到最低。当气象信息变得更加准确、更加细致的时候农民就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来种植农作物、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事活动。这样当面临干旱、洪涝以及暴雨或者是低温霜冻等天气变化的时候农民就能及时进行安排或者是找到解决措施农业生产也会更加顺利地进行。而从目前来看天气预报信息对于农业生产的需求来说,还不够准确,对于局部的天气不能做到十分准确的预测或是一些低温霜冻对于农业生产不利的天气也没有做出及时的预报,从这个方面来看厌气预报的准确性仍然需要提高。

2 气象服务的能力需要加强

从农业生产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来看,气象服务除了要提供更加准确的农业信息同时还应该找到一些实际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让农业生产进行得更加顺利。在预测到一些气象灾害或者是对农业生产不利的天气的时候,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例如人工防雹或者是人工降雨等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气象预报大多数时候只是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气象信息,但是却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因此,气象部门应该在发现问题并及时预报的前提下再提出具体的措施,这样才能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

三、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对策

从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来看,气象服务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部分。气象服务工作应该尽量满足社会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的改进和加强。

1 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目前气象服务工作首要改进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气象信息预报的准确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信息预报应该越来越准确、越来越详细,这样才能满足农业以及生产的需求。在气象部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以科技为指导,依靠先进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灾前预警能力对于一些灾害性天气或者是极端天气,要及时作出反应和预警这样才能让农业以及生产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 能够提前应对灾害性天气。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系统以及气候监测系统对于天气情况作出最及时、最准确的预报,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同时不能笼统地进行气象预报,有一些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地形特点,造成气候因素和其他地区差异很大。因此在气象预报的时候要尽量将地区进行细化,要特别注意到气候比较特殊的地区。

2 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时将气象信息传播出去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先进的科技,很多现代化的通讯设备都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了出来。而气象预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时效性。要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时将气象信息传播出去。抓住了时效性才能让需要的人群及时了解最新的气象变化,及早作出安排和准备。

3 气象部门对于气象灾情要及时处理

气象部门一旦监测到了气象灾情或者是反常天气情况,就要及时上报政府及时作出反应。如果灾情比较严重,就要积极想出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将灾害程度降到最低。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人工干预用于影响天气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4 要加大对于农业气象科研的经济以及技术投入

农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比例中仍然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因此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气象因素对于农业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只有做好农业气象工作,才能保证更加顺利地发展农业生产。加大以及完善大气综合监测体系从而提高气象预警服务能力,完善和指导人工作业的决策系统。政府要加大对于农业气象预报的经济以及技术投入,让农业气象预报能够更加准确、及时。一旦出现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也可以及时作出反应,用最科学的方法来应对气候的多变,保证农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只有针对社会的需求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服务,才能保证生产、生活的更好进行,也会逐渐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做到就是要不断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改革,让气象预报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