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26 14:46: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瑞士经济 发展模式 经济赶超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经济进入了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阶段,贵州省的发展也迎来了经济赶超的历史机遇期,同时,加之2014年国务院所提出的“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也为贵州省的发展提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贵州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理念和模式,而瑞士经济赶超先进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及其赶超带来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瑞士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入手,对瑞士与贵州省的地理地貌以及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论述了贵州经济在新时期的发展的重要环节,并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一、“瑞士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一)瑞士基本情况简介

瑞士是欧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总土地面积41293平方公里。瑞士东与奥地利、列支敦士登接壤,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其境内多山,大约58的面积属于阿尔卑斯山区,分为西北的汝拉山区,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和瑞士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在山区、高原、谷地上分布1494个自然湖泊,最大的是日内瓦湖,面积581平方公里。境内冰川有140个,总面积达1951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7。莱茵河是流经瑞士最大的河流,境内长375公里,流域面积达2796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7.6,是瑞士经其它国家通往北海和国际航道。

瑞士自然资源匮乏,几乎没有矿产资源,全国约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区,缺少大片平整的耕地,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的6.3;然而,瑞士却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是外向型经济,每年需要进口95的原料和能源,60的生活消费品,而主要工业品的70-80需要外销。瑞士工业十分发达,其机械制造、化工、纺织、钟表和食品为该国5大支柱工业部门,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旅游业具有悠久历史,长期保持稳定和强劲的发展势头。瑞士钟表业有500多年的历史,享有“钟表王国”之称。瑞士的金融业非常发达,该产业从业人口25万,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其中瑞士银行安全、稳定、高品质的服务,以及对隐私权的尊重,成为瑞士金融业的标志。

当今瑞士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作为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很多国家、地区学习借鉴。贵州省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和瑞士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其对贵州省的发展同样具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二)“瑞士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

(1)永久中立的政策选择和外交理念。中立一词的产生是因为战争的存在。在国际关系中,中立是指国家在交战国进行的战争中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是在其他国家之间进行战争时不参加其事的国家地位。

追溯瑞士的历史,由于土地资源和基础性矿产资源稀缺,瑞士人民生存的需要,在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互相协作,互助生存;同时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捍卫自身利益,瑞士人民携手对外,互为盟友。使得瑞士人民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也更为独立、民主和平等。正是在这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思想在瑞士人心中逐渐根深蒂固,这就形成了瑞士确立永久中立政策的传统背景。

1815年,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以及维也纳会议的召开,确立了瑞士永久中立的地位。瑞士永久中立地位的确定既是其自身历史传统的结果和生存发展的需

要,也是国际社会相关利益方博弈的结果。一方面,对于一个夹在强国之间的小国而言,确保自己的中立地位、免受其他国家间战争的侵扰是瑞士发展其政治、经济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瑞士获得永久中立地位与整个欧洲历史进程息息相关,是欧洲各国利益博弈的结果,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需要。

自1848年制定全国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以来,瑞士从此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此之后,瑞士制定了一套比较民主、健全的法律,逐渐形成了守法、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所有这一切,都为瑞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前提,成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2)切合基本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瑞士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全国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所需原料和能源的95依赖进口。因此,该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充分利用和结合本国的地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加强技术创新,着力向高级、精细、尖端技术发展,开创了一套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

瑞士整个主导产业群都和本国的地理区位及资源构成相匹配。由于瑞士地处欧洲内陆,无一公里的海岸线,不处于交通枢纽地区,且多山,这使得瑞士在经济发展路线的选择上,必须克服制造业产品运输的成本劣势,必须绕开成本高的重化工业之路,而大力发展旅游、金融保险和精工制造等产业。瑞士拥有两大主导产业群,其一是以传统的食品加工、钟表、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纺织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该产业产品注重品牌,附加值高,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其二是以旅游业、银行业和保险业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其中70的在职人员效力于该行业。瑞士产业经济结构的模式是从瑞士本国的实际的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和结合本国自然地理区位环境,从而走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之路。

(3)注重与本国经济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瑞士是一个人口稀少,但却拥有密集的高等教育网络的国家。瑞士教育网络包括12所历史悠久的综合大学、2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众多的高级专业职业学校,这些高校均具有非常好的国际声誉。同时,瑞士也是全球外国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约占23。瑞士高度重视教育,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的预算中占很大比例( 联邦预算的8,州及市镇预算的25)。瑞士教育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高中比例小,职业教育比例大,能提供高质量的大学教学,和最具特色的职业培训。

正是由于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瑞士的基础科学和发明创造都极其发达。瑞士是世界上人均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国家,先后出现了2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几乎遍及各个学科,尤其是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1948年至1950年连续三年均被瑞士科学家摘取,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的“三连冠”。瑞士在经济上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该国独特的教育体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与该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科技创新能力、素质良好的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贵州与瑞士的对比

(一)贵州与瑞士的自然地理概况对比

贵州和瑞士在自然地理特征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一个是地处中国的内陆省,另一个是地处欧洲的内陆国。二者均是以山地为主,山脉纵横,河流交错。瑞士西北部10为汝拉山地,平均海拔约800米,南部约60属瑞士阿尔卑斯山地,其海拔3000米至4000米,北部30左右为瑞士高原,海拔600 米至700米。与瑞士类似,贵州也是一个多山的高原,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地貌的主要特征是多山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分为三种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省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贵州西北部地势较高,海拔在1500米到2800米之间,中部地势稍低,海拔约在1000米到2000米之间,有较大面积的山间盆地和宽谷,是高原的主体部分。

从自然景观上看,瑞士拥有雄伟的雪山、如茵的草地、奇丽的岩洞、碧蓝的湖泊及湍急的河流,瑞士也因此有“世界公园”的美誉,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而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完整的省,高原上洞穴密集,湖泊众多,奇山异水,飞瀑流泉,加上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宜居宜人的气候特点,使贵州有“迷人的天然公园”的美称,因此贵州也必将成为中国西部一个新兴的旅游胜地。

(二)贵州与瑞士第一产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从地貌上看,瑞士发展农业并不具有优越性,全国约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区,缺少大片平整的耕地,地理条件不宜于经营大规模农业,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的6.3。然而从气候和降水量上看,瑞士地处北温带,地域虽小,但各地气候差异比较大,其年平均气温8.6摄氏度,年降水量在800到1000毫米之间,降水丰沛,其气候和降水量都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生长发育,且因瑞士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是发展山地“立体农业”的一块宝地。近年来,瑞士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均不超过5,然而瑞士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场所,为旅游业提供优良环境,这些作用同时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贵州地形与瑞士相似,其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摄氏度至16摄氏度,最冷月均温一般不低于5摄氏度,最热月均温一般在25摄氏度以下,全省年降水量在1100到1400毫米之间,雨日达160天,相对湿度常达80。在此地貌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下,贵州省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其中种植业为贵州农业的主导产业,其次为畜牧业。到2013年为止,全省畜牧业产值482.68亿元,比2012年增长14.5。林业产值69.87亿元,比2012年增长28.9(数据来源《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贵州第一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贵州经济的后发赶超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贵州与瑞士第二产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瑞士经济的发展起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50年前后,瑞士创办了大量的工厂、银行、保险公司,到19世纪下半叶,实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建立起机器制造业(纺织机、内燃机、发电机)、电力工业、食品工业、钟表、化学及旅游业,逐渐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瑞士工业已十分发达,技术先进,其许多工业技术在世界上已达到第一流或尖端水平。瑞士第二产业以传统的食品加工、钟表、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纺织业为主,供职于第二产业的人员占26, 其工业发展注重精细化,产品数量有限但附加值高。瑞士的钟表业和纺织业在工业革命以后,钟表业和纺织业率先得到了发展,到现在也有400多年的历史,其技术早已处于世界尖端水平。瑞士高度重视教育和科研,坚信教育是人力资本的源泉,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保证其人才储备与创新能力,以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与瑞士不同,贵州自然资源丰富。以资源和原材料为基础,全省第二产业形成了以电力、化学制品、医药等支柱产业,冶金、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白酒、煤炭等主导产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贵州省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3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增加值最大的两大行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与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其增加值分别为558.35亿元和495.62亿元;增幅最大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为20.93亿元,增长幅度为29(数据来源《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

(四)贵州与瑞士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瑞士在20世纪飞跃发展过程中,金融和旅游就是其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一方面,瑞士从16 世纪开始就以外向型方式发展银行业,到20世纪50年代,瑞士法郎已可以自由兑换,再加上瑞士推行“银行保密法”,更使得大量国外资金和存款流入瑞士银行,从而大大提升了瑞士的金融实力。另一方面,瑞士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并有“世界花园”和“旅游业摇篮”的美誉,加之瑞士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长期对旅游业理论进行研究和政策支持,其联邦旅游联合会和国家旅游局更是积极促进瑞士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都使得瑞士的旅游业在各产业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贵州第三产业在传统产业得到加强的同时,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形成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旅游、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结构体系。与瑞士类似,贵州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这使得贵州旅游业繁荣发展。2013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6761.28万人次,增长幅度25.1(其中,入境旅游人数77.7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全省2013年旅游创收2370.65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国际外汇收入2.01亿美元,增长19.2(数据来源《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

三、瑞士经济发展模式对贵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的启示

瑞士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功实现赶超先进欧美国家,跃居经济发达国家前列,这和一直以来保持中立和政局稳定,提供从事社会经济建设的良好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瑞士模式对贵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具有重要启示。

(一)注重从实际出发,建立特色产业体系

如前文所述,瑞士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全国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所需原料和能源的95依赖进口。因此,该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不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加强技术创新,着力向高级、精细、尖端技术发展,开创了一套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比如在冶金工业方面,瑞士不开办一般冶炼企业,而是支持掌握有色金属独特技术的金属冶炼企业快速发展。可以看出,瑞士所有企业和工业部门的建设,都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原则,这也是瑞士工业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拥有强大竞争力的诀窍。

贵州经济的后发赶超必须是立足本省的具体情况、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一切从贵州实际出发。因此,贵州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加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具体而言,一是要保持生态环境优势构建特色产业体系。要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坚决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主要生态区的保护力度,摒弃粗放型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引导外资将资金、技术投向农业、教育、信息、金融、基础设施、高新产业等领域,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升级,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战略。要集约发展利用本地矿产优势的新型工业,同时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推进在特色产业体系带动下的产业结构优化。

(二)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

瑞士经济的飞跃发展,离不开高度发达的金融业。瑞士银行的作用不仅是一般的信贷、结算和货币发行,更是该国经济机体的动脉,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瑞士银行除了掌握大量资金之外,还是巨大的信息网络平台,为国际市场的开辟、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提供了各种信息和服务。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结合,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瑞士的金融机构在利用优惠贷款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限制企业的业务活动。因此在瑞士,企业把金融机构看作自己的后盾,而银行则把企业当作自己实现经济效益的手段。

与瑞士相比,贵州省金融业的起步晚,发展程度低,但这也更加坚定了贵州大力发展金融业的决心。一是支持以工商、农业、中国、建设、交通等银行贵州分支机构改革发展,并鼓励其在县及乡镇增设办理信贷业务的营业机构;二是进一步加快贵州、其他农村商业等地方银行发展,积极支持贵阳银行上市,使其成为一家跨区域、有影响力的上市银行;三是稳步发展保险机构,加快设立贵州本土保险法人机构,积极引进偿付能力充足、服务良好的国内外资保险公司参与贵州保险业务。

(三)高度重视科教事业,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

瑞士依靠科技,使其产品具有高品质、高附加值,从而在国际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瑞士高、精、尖的产业技术路线与其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密集的高等教育网络密不可分,瑞士教育网络包括12所历史悠久的综合大学、2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众多的高级专业职业学校,这些高校均具有非常好的国际声誉。瑞士教育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高中比例小,职业教育比例大,能提供高质量的大学教学,和最具特色的职业培训。

贵州经济要实现后发赶超,须加大教育的投入,加快人才网络的建立,推进人力资源的聚集。人才网络的建立和人力资源的聚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高该区域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一是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建立支撑城镇化带动战略、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二是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校企合作办学政策,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委托培养和联合培养,促进产教结合。

参考文献:

[1]方晓丘.瑞士经济发展的启示[J].福建论坛,1985,(11).

[2]高树军.瑞士科研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6).

[3]段鑫佳.瑞士永久中立地位起源发展探析[D].北京:外交学院,2007.

第2篇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34-0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甘肃省1/3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

甘肃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省,农民收入低,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民的文化技能水平偏低,非农就业困难重重。准确把握甘肃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市化发展,推动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素质偏低。2007年,全省农村人口有2079.5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66.5万人。从2000年到2007年,全省实有农村劳动力人口增加了161.13万人,年均递增2.3%。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50岁之间的占62.2%。未来10~20年,甘肃农村劳动力仍呈不断增长趋势①。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400万至6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以上。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农民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2008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转移一人,致富一家,转移一批,致富一方”,劳务经济成为甘肃省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

(一)农民工规模逐年扩大

甘肃是劳动力输出省,截至2009年10月底,甘肃省当年共输转劳动力425.9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以上。在甘肃省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甘肃省劳务经济不断增长,农民工规模逐年扩大。据甘肃省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96年至1998年,甘肃省外出农村劳动力增幅不太明显,1998年以后,转移规模呈逐年增大趋势,从2001―2007年,外出务工人数年平均增长率都保持在15%以上。

(二)农民工就业行业广泛,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长

目前,甘肃省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显示,在甘肃省加工制造业中,农民工占到工人总数的68%,建筑业、采掘业中接近80%,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达到50%以上。

从行业分布趋势看,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人数逐年增加,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甘肃省农民工就业的“三大行业”。近三年来,甘肃省农民工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不断增长,2008年所占比重为49.95%,较2005年上涨了4.5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农民工就业比重2008年为48.31%,较2005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从2008年农民工就业行业看,制造业占18.01%,建筑业占28.46%,批发零售业占5.42%,住宿和餐饮业占10.1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1.71%。

(三)在东部发达地区输转的农民工呈增长趋势

据统计,2008年在甘肃省就业的农民工有134.36万人,七成的农民工在甘肃省外从事劳务。从地域分布看,甘肃省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仍在西部,但近年来向东部地区转移增加明显。2008年,全省向东部地区转移劳动力人数占转移总劳动力人数的35.85%,较2005年增加了11.28%。与此相对应,转移到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规模逐年减少,较2005年下降了10.87%,但转移数量比重仍然过半,占到了转移总人数的58.74%。转向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规模变化较小。从具体地域来看,经济发展快、劳动力需求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带以及新疆是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

甘肃省境外转移就业人数也有较大增长。近年来,甘肃省以政府境外劳务管理机构为依托,采取政府组织、劳务经纪人牵线、务工人员结对外出等方式,拓展境外输转。2008年,全省实现境外就业8 480人,增长了58.09%;2009年1~6月,全省境外就业5 357人,其中,农村4 195人,占总人数的78.31%,务工人员主要输往俄罗斯、沙特、南非、新加坡、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四)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产生较大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出口加工明显受阻,甘肃省许多企业被迫大量裁员,外出务工者纷纷返乡。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数据表明,2009年春节前,全国返乡农民工为7000万人左右,约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0%。据甘肃省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10月底,甘肃省共输转劳动力425.9万人次,返乡回流151.2万人,约占输转劳动力总数的35.5%。返乡回流大部分属于正常回流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约占回流人员总数的83%,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非正常回流人员约占回流人员总数的11%左右。与去年同期比较,回流人员有所增加,增幅在9%左右。

受金融危机影响,甘肃省农民工就业呈现新趋势。一是东南沿海用工减少。2009年上半年甘肃省向东部地区输送务工人员50.78万人次,同比下降23.61%;二是省外输转比率减低。2009年上半年省外输转190.48万人次,占已输转的46.91%,输转比率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三是省内用工量增加。全省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大中型建设项目总用工需求在22万人以上,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畜牧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二、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一)农民工就业从“供过于求”转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需要有大批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具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根据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近六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1/3的工作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9 89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3.7%,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429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3%,而在西方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同全国一样,甘肃省技能劳动者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甘肃省职业教育薄弱,具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长期匮乏。据调研,2008年甘肃省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村转移就业人数只有60.2万人,仅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占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的15.4%。

2009年下半年,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工荒”,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的缺乏是导致所谓“民工荒”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大量的农民工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而另一方面,企业对农民工素质尤其是技能素质的要求普遍提高,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职工。

(二)就业层次较低,就业不稳定

长期以来,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低技能、低报酬、高强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缺乏等原因,甘肃省大多数的农民工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脏、险、苦、累”的工作,通常是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

甘肃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主要从事临时性、补充性岗位,以季节性和流动性就业为主。2008年,甘肃省统计局对1 8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表明,被调查户当年外出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总外出人数比重,由2000年的49.8%上升至2007年65.8%,6年间上升了16%。被抽样调查的农村劳动力年内外出从业的人均时间由2005年的1.31月增加到2007年的1.45月,外出劳动力就业时间明显延长。据调研,甘肃省一半以上的农民工“离土不离乡”,主要特点是职业与身份相分离、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即所谓“亦工亦农、亦城亦乡”。这种流动有两种形式,一是“钟摆式”,以年为周期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二是“兼业式”,以农业生产季节为周期,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据统计,甘肃省季节性外出打工的人数占到农民工总量的30%左右。

(三)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

一是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工伤事故频繁发生。许多用人单位缺乏对农民工进行基本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教育,即使有一些非常简陋的防护措施也起不到相应的防护作用,致使许多农民工致病致残,甚至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返回农村。二是许多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履约率更低。据调查,目前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即使在已签约的劳动合同中,也存在很多无效条款和“霸王条款”。

农民工在单位内的身份是临时工,没有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工龄也不被累计,难以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政策;习惯于短期行为而不断“跳槽”,心理上没有归属感,使农民工难以建立一个较长的人生预期,无法形成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累积,无法走出城市中的底层环境。

(四)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

大部分有外出务工愿望的农民工由于家住较偏僻的乡村,信息较为闭塞,获取务工信息的途径较少。据甘肃省社科院对兰州市五区调查②,在被调查的200名农民工中,有86%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4%。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由亲戚、老乡、朋友介绍的占53.0%,自荐到用工单位的占30.5%,自主就业占6.5%,还有部分通过职业介绍所、人才招聘会、媒体刊登的招聘启事、街头的招工广告等获得工作,分别占5.0%、2.0%、1.5%、1.5%。调查表明,大部分农民工是通过在外务工的亲友获得用工信息。这种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随之不断地更换工作,在不同工作间、单位间、行业间、城市间频繁流动。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愈来愈重视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中作用的发挥,但由于尚未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信息来源有限,且很多信息滞后、失真,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作为输出地来讲,政府部门获取异地就业信息的能力更为不足,有时反而“好心办坏事”。

(五)培训规模尤其是技能培训不足

甘肃省现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53所,包括省部级重点学校38所,国家级重点学校41所,涉及农林、畜牧、卫生、机械、汽修、石油化工、电工电子、建筑、服装、现代服务等十多个专业门类,60多个骨干专业和技术工种。同时甘肃省各地建立的农民工培训点已达到2665个,已初步形成了以职业培训学校为主体、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乡镇培训点为基础的培训机构网络。

甘肃省的职业培训能力尤其是招生规模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较大。2008年,全国共有技工院校3 075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485所。2008年,全国技工院校招生161万人,其中,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省招生都超过10万人,广东省超过20万人。从招生增幅看,江西、云南、安徽三省增幅最大,均超过30%。目前,全国技工院校在校生达到近400万人,校生均规模1 300人,出现了一批万人以上规模的旗舰型技工院校。而2008年甘肃省技工学校67所,仅占全国的2.2%,在职教职工人数3 978人,仅占全国的1.7%,培训农村劳动者8 577人,仅占全国的0.7%,其中获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人数608人,仅占全国的0.8%。目前,甘肃省农民工培训主要以引导性培训为主,技能培训明显不足。

据甘肃省劳动厅资料显示,2008年,甘肃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15万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155万人(次),技能培训60万人(次);2009年上半年,甘肃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70.44万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130.44万人(次),技能培训40万人(次)。

三、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甘肃作为西部农业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重,农民工的文化偏低、技能培训严重不足、农民非农就业困难重重。农民工就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所在。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农民工技能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就业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素质的要求,已由过去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甘肃省农民工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造成在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中,劳动收入少、就业机会少。受到“两低”、“两少”的影响,即使就业也只能选择从事简单劳动的岗位,劳动的回报难以提高,而劳动收入少又反过来抑制农民进城务工的热情。据甘肃省农牧厅对“阳光工程”转移就业学员收入的抽样调查显示,“阳光工程”转移就业学员的月平均收入为983.5元,比没有接受培训的农民工高227.5元。相对于没有接受培训的农民工,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工作稳定性更强,收入逐年提高,打工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

(二)落实相关政策,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首先要保证落实国家的制度,保证工资支付,解决拖欠问题。其次随着社会发展、企业效率的提高,农民工工资要有所增长。二是强化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用工的指导和管理,制订符合《劳动合同法》要求,适应农民工特点的劳动合同书样本,并积极推广,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同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力度,畅通咨询、投诉、举报渠道,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强化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要继续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培训,实行危险岗位和特种作业先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的制度,将农民工安全培训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审制度结合起来。在农民工中广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建立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督促用人单位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和违法处罚力度。四是加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要以矿山、建筑、危化等行业和农民工集中的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为重点,使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大多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在城镇单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都要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重点保障大病的医疗费用,严格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缴费义务。在国家出台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后,积极做好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

(三)让农民工共享城市的公共服务

一是逐步将进城农民工子女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体系,扩充公办学校教学资源,努力满足农民工子女就学需求。二是改善农民工医疗卫生条件,逐步建立农民工疾病预防监测体系。切实做好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探索建立农民工及其同住家属的健康信息管理措施和办法。建立以输入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双向考核评估指标和体系,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三是逐步将农民工住房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与农民工经济状况相适应的住房供应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政策扶持和用工单位负责的原则,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建立面向农民工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由于农民工有较强的流动性以及甘肃省财政承受力等因素,推动农民工的“低保”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采取分层分类逐步推进的措施。第二,扶持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必要性与可行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应当逐步包括以下险种:农民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第三,建立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加强农民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职业福利;建设面向农民工的城镇社区服务体系;组织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各项评比活动,既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

注 释:

①数据来源2008年甘肃农村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②许振明甘肃省城市农民工群体状况调查与分析,2008-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3-27

[2]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07)

[3]陈浩,杨晓军农民工就业培训调查分析[J].人口学刊,2009,(02):28―32

[4]魏城中国农民工调查[M].法律出版社,2008:122.

[5]甘肃农村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6]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