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环境整治

网络环境整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27 16:18: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环境整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环境整治

第1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路径

引言:网络对于教育的发展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尽管给高职思政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无形中也附带着极其负面的影响。那么面对如此形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将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环境下教学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寻求一条适合当前思政教学发展的道路。这是教育界的首要任务。

一、网络环境中高职思政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带来的机遇

1.1网络环境为高职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了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打破了原有思政教学课本范围的局限性,还为其提供更宽更广的引申的教学内容。换句话说,网络对思政教育工作起到了新陈代谢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功能强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进行搜索和筛选对思政教学有帮助的教学素材,在为自己充电的同时,也是为了使自己不要被网络时代所抛弃,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1.2提高了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政教学都是以课本知识为主,实行填鸭式教学模式,生硬的灌输枯炽乏味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课堂气氛不活跃,还会大大打击学生学习的极积性。可是如果有了网络辅助思政教学就别开生面了,教师可以扩充课本知识,使内容具有时代性,并结合多媒体,使其变成一堂生动、有趣味、充满乐趣的思想政治课。

1.3增加了沟通机制,开放了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是以多媒体为通讯载体学生进行施教,并且打破原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和人物性的限制。在这个虚拟的教学空间里,学生可以匿名,无所畏惧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针对学的课题可以无所顾虑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时间和安排,自由选择课程时间、内容以及授课教师。

2.面临的挑战

2.1教师“导向”功能被弱化

如果一味的依赖于网络教学,久而久之,“师将不师”意思是说因网络获取资源的便利性,使教师的授教功能逐渐减弱,有些问题,无需请教老师,网络一查便知。这样,教师的权威性就受到影响了。另外,虚拟环境的教学还有一项弊端,非面对面的交流会逐步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淡化师生之间的真感情,从而使教师的“导向”功能失其效果。

2.2教学环境被污染

网络环境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各种资源信息,同时又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轻而易举的就会获取资源。然而这里面的信息有些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可是也还存很多不良的负面信息。由于学生还是处于受教育的阶段,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还未有正确的方向,思想和行为极易受其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网络环境中高职思政教学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要想其弊端则优化,搞好思政教学工作,就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工作:

1.辅的原则

是指通过发挥网络的辅助功能,更好的为思政教学服务。其服务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首先,网络资源的共享丰富了教学内容;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政教学的教学效率。

2.可行性的原则

要想运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首先要考虑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而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校是否有全套的匹配设备;学生是否达到每人一台电脑;教师是否具备网络教学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制约网络教学的可行性因素。

3.趣味性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古板,使课堂教学缺乏活跃性,无法有效的提升学习效果。而网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集于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它可以将施教的内容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4.可控性原则

教师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必须要保证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进行有效控制。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它的虚拟性特征使它难以被掌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保证在网络环境中突出自己的主导作用。

三、网络环境中高职思政教学路径的选择探讨

1.选择职教新干线的网络思政教学方式

职教新干线网络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教师组织、规划的轨道走的一个全新型教学体系。在这个安全的教学空间中,学生和他人可以进行沟通或者是学习。为什么说是安全的教学空间呢,因为这里的一切信息资源和环境都经过专人严格审核和筛选的,里面的资源都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促进身心健康的,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对其空间进行扩充、美化,并在其中担起保护和监管的责任,还给学生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促进思政教学的发展。

2.选择模块化的网络思政教学手段

高职思政教学应从实际状况出发,不断的实时整改教学内容和与之匹配的教学方式。而网络教学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简单、高效。所以只要方式得当,取其优点加以改化,就可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可以运用模块化的网络教学,通过这种教学可以全程记录学生的表现和思想动态,从而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法。在这个空间内,只可以允许老师和学生可以进入,一切外势力都没有权限进入此空间,这样确保了网络信息的安全与可靠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思政教学课本内容与网络资源有机的结合,分为各个板块,如实时政治板块、思想动态板块等,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有效的利用。

3.充分利用先进的交流手段和交流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社交软件逐渐被广泛使用,如微信、微博、QQ等。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微信、微博等创建讨论组,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学生随时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而并还能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力度。同时,交流的内容,可扩展到对实事热点的讨论分析,保证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结束语:在这网络化时代,网络教学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大大加强了高职思政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网络环境,充分利用有益教学的资源,摒弃不良信息。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不断的促进思政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2013

[2]王苗.高职校园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J].山海经.2015(23)

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

一、前言

如何做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展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是现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面临的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头等课题。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现今的互联网环境下,对于其内信息的接收者从过去的被动接到到现在的对其信息进行主动传播的主体转变为思想传播的主体。所以我们将主体性原则就是,我们在发挥我们做为教育主体者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我们还要对其中我所传授的信息的接受者的性质,对其进行网论伦理观宣传,使其受教育者从中感受到责任感,而在其中达到信息传播的规范性。

(二)层次性原则

做为当下的大学生,通过现今的网络环境,所接收的信息不仅仅来自网络中的网民思想,也来自高校中老师所在对其传授的思想。在其中我们要对其进行不同对象不同对待的原责,对大学生进行分不同层次的教育,在校园网中对其进行政治思想的教育,通过网络对其进行影响。

(三)渗透性原则

在现今网络环境下,传统式的政治思想填鸭式教育已经不在合适于当下的教育环境了,有时学生会对此产生掩烦心里。当下我们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时,更应该融进当下的网络中,因为只有所传播的信息被大学生接受,才能起到传播的效果,我们做为思想教育的传播者,更应该努力的融入其中。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今网络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各方的关注,便是各高校对于其这种思想教育的方式并不重识,由于来自上层的各种压力,无法做到网络宣传为主,各高校还是多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老思路、老思维进行,对于网络的思想教育方式多是形式化。对于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专业的体系化建设与保障,对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关注,而且只有少数人参与不能达到全员联动,这种情况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差距,达不到传播的要求。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待建立完善

高校所采用的传统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其中起主要传播作用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但是这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能以被动的方式进行信息的吸收,无法将其主动的授与学生,但是新的网络传播却是以各种我样式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因为有些高校的教网络教育不规范,达不到网络教育的新要求,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比较单调

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巨大,这就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识,但是现下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将其整篇整章放到网上,没有针对性,网络宣传上也没有新意,多是以红色为主没有新意,大学生在参与中无法做到主动参与其中,这其中教育效果遭到质疑。

四、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解决对策

1.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中国特色,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进行定型传,对于高校网络建设宣传,应该加大力量,使其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不断的接受,并且让学生也参与其中,教育者更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溶入其中。

2.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识别能力。随着校园环境越来越复杂,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培养学生优秀的人生美德,使学生不仅有一种有素质的教养更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对社会上消极的信息进行低触。现今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其思想与价值观对于以后的政治素质尤为重要,高校教育者应该通过网络政治教育对其进行根本程度上的教育,让其对于网络上的信息有选择的性的接受,用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3.不断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制教育,规范网络行为。高校对于网络上的消息应该加以低制,并且对其对大学生所产生的不良效果加以纠正,这是高校对于大学生良好教养培养的关健,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教育,让其对于政治的敏感性加强,对其中一些不育的信息加以低制,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司得到一种提高,这是一种潜意漠化的教育,这样才能使对的自身进行提高。而且现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宣传者更应该对其学生的法制观念加以宣传,对网络的法律法规加以大力的宣传,而且对于网络中的一些错误的想法加以纠正,对于一些网络上的规责加以大力的宣传与制定,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加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其可以更好的遵守法律法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开展,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工作。

作者:王盛 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郑华.网络环境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3.

第3篇

一、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互连网上存储着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了互连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市场交易原则"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一框题的课件,并针对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删、补,优化了网上教学资源配置,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网络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拓宽学生视野

实效性是网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例如:在讲授高一"国家宏观调控"一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我从互连网上搜集了有关资料,并制作了1992年到2000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变化情况的动画及网页,不仅形象直观的反映了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学生甚至可以在网页上自主操作、亲自体会)

三、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思想政治课因其固有的特点即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更适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网络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解决,并撰些小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网络教学有利于创设新情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运用基础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而网络教学则可利用互连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及时把一些热点现实材料下载给学生或学生自己上网浏览,让学生分析、讨论,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既提高了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中国足球出线等重大新闻通过互连网及时传递给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尽量展开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五、网络教学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民主式、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手段的应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自己潜在的自主性,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以解决。

当然,网络教学不是"无所不能",而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在运用网络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同时,使用网络教学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

第4篇

[关键词]高品政治 教学 网络环境 存在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和网络工程的实施环境下,利用网络教学已蔚然成风,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网络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1 整合网络资源对优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作用

1.1 利用网络资源,增大课堂信息量。增大信息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在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拓宽教材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这就打破了较长时期以来“三个一”(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最大限度地将与教材有关的内容融进课堂,增加课堂信息量,也便于学生理解。

1.2 利用网络材料的及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政治课,以往不少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热爱与热情中产生的。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且易于接受。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网络资源的及时性,教学时可有针对陛地补充一些有关国内外形势最新变化的材料,缩小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和“时间差”,用新鲜的信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集中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以其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这样的政治课教学与实际紧密挂钩,非常有说服力,学生自然就感兴趣了。

1.3 网络资源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同志曾深刻地阐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上去,一味靠引进技术,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要求我们贯彻创新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创新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之源,实现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网址,让学生课前有目的地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完成适量的预习题,课堂上组织学生对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辩论、阐析。

1.4 运用网络资源,可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兴趣,教师事先有计划地要求学生搜索相关资料,学生往往兴趣很浓,动手搜索能力也强,收获往往出乎意料的好。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可以使教学情境设计融入趣味性、思想性,制作符合教学实情的课件,从而顺利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2 高中政治课中整合网络资源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要明确主辅。在运用网络资源于高中政治教学时,不能因为网络资源丰富而忽视材料的典型性,要防止流于形式、过多过滥、本末倒置的现象;也不能只图新鲜而不讲政治性、严肃性,应坚持尽量到国家权威部门、职能部门创办的正规网站上去寻找、下载资料。

2.2 要掌握基本技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必须全方位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就要求广大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要不断地充电,能较好地掌握并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必要时能制作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课件,而不是简单地逻列网络资源。

2.3 要引导得法。网络世界龙渔混杂,诱惑力很强,教师必须加以正确引导。运用网络资源于高中政治教学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传统模式“三个一”的不足,只能作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必要辅助技术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绝不能让学生自己上网放任自流,要正确处理好网络资源和教材、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处理好网络资源搜索运用与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教师要给学生适当地提供网址,指点要搜索的内容,提出要达到的网络资源查找要求,让学生在茫茫网海中有明确的方向,能健康地快乐地学习。

3 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课堂发展方向

第5篇

关键词:移动网络;云环境;访问策略;重认证方法

1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危害[1]。当移动设备丢失时,虽然可以通过发送命令锁定移动终端。但在用户发现设备被盗前的这段时间内,个人的隐私数据可能已经泄露[2]。移动终端在合理负荷下,可以判定当前用户的合法性,并抵抗模拟用户手势和操作习惯的攻击需使用动态演化情境感知隐式重认证技术。此外在多授权环境下,各个授权点独立的伪用户赋予相应属性,这造成了属性之间的关系难以权衡[3]。若属性关系过于脆弱,会受到共谋攻击(CollusionAttack)。但若关系过于复杂,会使得安全协议性能大大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底向上设计思想的访问策略更新,利用智能移动终端的传感器,通过用户特征和情境特征,设计动态演化的隐式重认证方法,使得智能终端能够持续地识别用户是否合法,对抗恶意用户的模拟攻击。

2相关知识及其研究现状

2.1重认证方法

针对应用于移动终端的传统显式认证技术存在的攻击者易于破解认证口令的局限性,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隐式认证的方式,主要包括:滑动行为[4-5]、点击行为[6-7]、步伐[8]等。2012年DeLuca等[4]探讨了利用画图解锁时的滑动行为来进行用户的区分,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ChengBo等人[5]通过触屏行为和移动行为相结合的方式来对用户进行认证,给出了名为SilentSense的框架。在文献[6]中,作者分析了智能手机上击键过程中的六个特征,并借助优化的分类器进行分类。Moghaddam等[7]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加强的键盘感知的动态方法。除了滑动和点击行为外,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隐式重认证方案如步伐[8]、手机使用方式[9-10]等,这些方法传感器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从而识别用户合法性。

2.2访问控制方法

传统的访问控制协议通常假设数据所有者和存储服务器在同一个可信域中,但云服务器属于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因而这种假设在云辅助无线体域网中不成立。但研究者发现,基于属性的加密(Attribute-basedEncryption,简称ABE)是一种以属性为公钥的加密算法,可以克服传统访问控制的缺陷。目前ABE机制有两类:由接收方制定访问策略的密钥策略ABE机制(KP-ABE)和由发送方规定密文访问策略的密文策略ABE机制(CP-ABE)。Song等[11]提出了第一个基于CP-ABE访问控制协议。文献[12]设计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访问控制协议,然而他们的协议比较复杂也不支持属性的撤销。陈等[13]提出了一种新的属性撤销方法,但是他们的方法通讯复杂度过高。由于CP-ABE中的用户私钥与一个属性集合相关,与访问控制模型更加接近,因此CP-ABE更适合来构造访问控制协议。

3重认证和访问控制策略的技术支撑

3.1移动互联网终端认证和数据防泄漏方法

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用户通往互联网的首选入口,且为了便于重新访问都在移动终端上存储账户和口令等信息。此外手机中可能还会存储通讯录及照片等个人隐私数据。但由于智能手机丢失或被盗窃的比例逐渐增大,信息泄漏的问题时有发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重认证的方法。周期性的显式认证虽然设计简单、容易实施,但是容易被攻击者发现并绕过,而且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对于隐式重认证技术,也开始出现针对性的攻击方法。因此本文结合移动终端检测未授权用户的实际需求,设计轻量高效、不易察觉、不易绕过、动态演化的基于用户行为特征和情境感知的隐式重认证方法,从而解决由于设备丢失和被盗引起的数据泄露问题。

3.2基于CP-ABE的访问控制协议

云辅助无线体域网中的数据是存储在不可信任的云服务器上。但CP-ABE机制可以赋予数据所有者更多对数据访问策略的直接控制权,是构造云辅助无线体域网中访问控制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所以本文设计基于属性的多授权中心访问控制协议,探索能提供前向及后向安全的属性撤销方法。进而设计安全高效的多授权中心;最后利用CP-ABE机制构造适合云辅助无线体域网的访问控制协议。

4移动网络与云环境下的重认证和访问控制策略

4.1重认证技术

针对移动终端易丢失、被盗的特点,设计高效的动态演化情境感知隐式重认证方法,防止用户隐私数据泄露。主体思路为:1)移动终端采集用户的特征数据并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将抽取的特征发送给服务器端。2)服务器端对这些特征数据进行分类训练并建立用户特征模型,移动终端定期下载该特征模型。3)移动终端采集各种环境信息,通过配对信息和安全协议进行配对。4)对于用户特征数据和情境感知数据,移动终端将根据用户所在的状态进行动态验证。如果通过验证,新的数据可以作为训练样本以演化用户特征和情境特征,否则,将提示移动终端拥有者并采取防御措施,如出现密码提示或者自动锁定等。

4.2访问控制技术

采用“抽象系统架构、建立安全模型、研究CP-ABE机制”的技术路线来研究云辅助无线体域网中可证明安全的访问控制协议。1)抽象系统架构:在云辅助无线体域网中,用户的属性可能由多个授权中心产生,而数据所有者往往会允许来自不同授权中心的用户访问数据。根据这一个特点,抽象出云辅助无线体域网中访问控制协议的系统框架。2)建立安全模型:根据云辅助无线体域网的应用环境,建立KP-ABE的安全模型。3)研究CP-ABE机制:根据云辅助无线体域网的特点,设计安全高效的CP-ABE机制。在设计多授权中心的CP-ABE机制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不同的属性私钥关联起来,同时又能够抵抗共谋攻击。

第6篇

一、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互联网上存储着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了互联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网络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拓宽学生视野

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

三、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思想政治课因其固有的特点即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更适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网络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解决,并撰写小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网络教学有利于创设新情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运用基础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而网络教学则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及时把一些热点现实材料下载给学生或学生自己上网浏览,让学生分析、讨论,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既提高了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网络教学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民主式、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当然,网络教学不是“无所不能”,而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在运用网络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同时,使用网络教学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

二、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网络教学使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千变万变都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网络,而让师生成为网络的奴隶。应让网络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三、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渗透性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的普及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料,却也带来了大量的不良信息。在高校中,网络已经逐渐展示出了其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一、 网络环境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而且与国际网络相接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发展机遇。

(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相对于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用的形式,网络具有更多的优势,它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活力。网络的普及,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人际沟通,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更新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网络的发展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活泼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中接受知识以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与老师、学生建立起互动的学习方式。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开始抛弃落后的思想观念,转而接受创新观念,这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丰富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备了报刊、电视等多种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全面化,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浏览所需要的资料,大大地丰富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不仅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工具,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内容。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是当代社会的新生事物,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致使各种各样文化思潮、价值理念、生活观念等通过新媒体广泛传入,使得人们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这使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挑战。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大学生的“三观”难免会抵制不住诱惑做出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相悖的行为。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有着严重的腐蚀性,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价值观形成,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构成了严峻挑战。

(二)教育者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由老师选择教科书目、讲课内容。而网络的发展则打破了这种教育模式,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关注的知识,这导致了教师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从而使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学生忽略的地位。

(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受到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都采取正面灌输的教育方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还要批判社会丑陋的一面,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中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现代化,变被动为主动、变单向的灌输方式为双向的交互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单一手段向复合手段转变。

三、网络环境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随着网络给大学生“三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冲击,我们应充分考虑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

(一)构建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舆论阵地。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在校园网络系统中,要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引导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作出自主判断。同时,我们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教材、课堂,让她在网络中同大学生见面。这不仅有助于校园网络环境的健康运行,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与发展。

(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精通网络的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精深的理论功底,更要跟上时代步伐,拥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当代高校教师一般都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而网络运用技术还比较生疏,因此,要对高校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和精通网络技术的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严肃的态度来呈现,但我们可以以一种“头脑风暴”教课方式来增强课堂生动性,这样更有吸引力,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使其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根据时展,结合大学生思维成长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以一种轻松的氛围、生动的教育形式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但我们如果能够充分运用网络,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就一定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2.

[2] 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079-0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职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学生成长、长才、成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学生们的传统观念,人生观、价值观日益多元化,这对职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也给职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作为职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网络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把握学生工作呈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 网络资源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具备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等。"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全方位普及,也带动了其在教学中的运用。网上有其丰富的内容,通过网络可以使我们资源共享,及时了解世界各地政治、经济现象,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材料、数据等落后于现实发展的缺陷。为我们结合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载体。

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是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一大尝试。近两年来,为适应新时期新情况,许多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进行改革后新编而成的教材。整个教材增加了可读性,可教性,充实了相当数量新的资料、图片,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见解,体裁、形式也灵活多样。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又显得抽象,理论化,课本上有的数据、例子等材料明显不够用,学生学习普遍提不起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以尽可能丰富的材料,丰富的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反应。

2 政治多媒体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

2.1 教学性原则。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其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把教学效果凸现得更好,无论是在课堂上播flash、放录音还是运用计算机辅助等,都需按照既定的课堂教学目的去设计,都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目标这个大局,绝不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更不能喧宾夺主,单纯地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2.2 直观性原则。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优化组合动态视频(录像)、动画、照片和声音,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抽象内容向学生展示,来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无论选择何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一方面要考虑其能否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思维接受能力,选择那些直观的,能让学生看得懂,说得出,看了之后有感而发的材料。

2.3 现实性原则。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作为一门以德育为主的社会学科,其理论性和时效性是比较强的,但不论多深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现实依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选择音像、图片等材料时,要注意两个因素:一是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要避免人为的编造材料。二是典型的、时效的材料。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最近的、最新的,而不是三四年前,更不是五六年前的。

3 网络对职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3.1 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 的"主导化" 。

网络使教育者难以再有信息的"先导权"和"支配权",无法独占教育的"话语权",这使得传统的"师道尊严"被破坏,教育主体"主体性权威"弱化。 网络下教育者不再是消极被动,被灌输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主导者,教育客体也有主动性,甚至是主体性。

3.2 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造力。

网络突出表现了事物是彼此联系的,但却没有说明它们是怎样联系的,即逻辑联系。专家针对这种现象提醒说:"令人担忧的可能不是右半球形象思维的丧失,而是左半球抽象思维的倒退及创造力的泯灭!"

3.3 网络的泛滥将成为新的灌输形式。

网络的泛滥使学生无需亲手实践就能获得知识。学习就是吸收、吸收、再吸收,无需独立思考,无需交流与合作,无需启发与引导。

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让我们几多欢喜,也让我们几度忧愁。作为德育工作者迅速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将成为教育成败得失的当务之急。

4 职校思想政治课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适度,切不可滥用。

就使用的方便性和效果来说,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媒体的多样性要求实施媒体教学时,要认真比较,精心筛选,达到最佳组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有利于说明问题和学生理解的媒体手段。不应过分注重教学手段的新颖,加入过多的图像、动画,并且教师还要对每一幅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否则,过分追求视觉形象,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把多媒体形象化的优点变成缺点。

4.2 人机之间既要有合作,也要有分工。

其实,政治课程的思想性、情感性等个性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授课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对学生心理活动进行积极引导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情绪智力的过程。然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是万能的,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也有利有弊,还有许多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但是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做到扬"利"避"弊",就必定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如虎添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借东风布春雨,顺风顺水好行船。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多媒体,就可以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使思想政治学科焕发勃勃生机,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插上科学的翅膀,从而开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

4.3 增强时代气息、培养学生能力。

多媒体教学可灵活及时地运用各种信息,具有传授知识新、快、全等特点,将这种特点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国内外形势、当前社会热点、时代聚焦点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信息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如在一国两制的教学中,分别播放台湾当局假借民意,大肆进行""分裂活动的画面,使这一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更加形象化,简单化。课堂上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播放相应的片断,引导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经过层层诱导,不仅使学生接受了最新的信息,也使学生从表象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优势;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将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补充,并加以完善,必将大大优化政治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建文: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