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学语言的特质

文学语言的特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30 15:09: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学语言的特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学语言的特质

第1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 地方特色体育文化 传承

一、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实现地方体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等价值,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同时,还有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是相对于流行于全世界或整个国家的体育文化,仅仅存在于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因此,体育文化,特别是地方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学习传承、发展创新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都必须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来逐渐渗透,即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其意义主要在于:

1.有利于充分注意经济文化类型差异。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学校课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课程目标忽视“经济文化类型差异”。事实上,我们国家因地域辽阔,再加之民族众多,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和文化差异,即使是在同一地区,乃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学校之间,往往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不同。这种差异会使得同一门课程的实施必须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充分结合各地区和各学校的差异,鼓励各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无疑是最有利的选择。

2.有助于学校与社区沟通的加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也普遍增强,但学校与社区之间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交流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一方面来自学校场地向社区开放,另一方面在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无法与社区居民顺利接轨,简言之,就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社区体育文化不兼容。若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通过结合地方体育文化特色进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在教学中加入本地居民普遍从事的地方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3.有利于地方传统特色体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地方传统特色体育文化具有封闭性和相对静态性,这使得地方传统文化向外扩张的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又更为易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程度的开发与合理利用,使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走进校园,为青少年儿童所习得并接受,这种文化必将能够较好地传承下去,并有可能得以发展和振兴。

4.有利于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的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地方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得以保持,从而增强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体育文化间的沟通、碰撞、融合的普遍化和经常化,这也是维持体育文化生态平衡与稳定、发展与繁荣的先决条件。

二、中小学体育课程传承地方特色传统体育文化作用的发挥现状分析

我们在对15所被选取的学校进行调查后发现,无一例外地以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课上辅以游戏。在被调查学校中没有一所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传统体育内容。

主要原因是:

1.认识不足。在所有被调查学校中,除了两所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外,其他学校全是以田径和篮、排、足、乒、羽等球类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普遍认为上述项目才是“正宗”,民族传统体育难登大雅之堂,就更别说土得掉渣的本地体育文化了。而且学生们绝大多数生于此长于此,对于本地体育文化的兴趣不高,在学校开设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可行性差。

2.课程资源开发不够。本地体育文化由于其形式不一定适合学校体育教学需要,有的可能是难度大,或对抗性太强,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大,如果不对其加以改造根本不适于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体育课教学。若要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对此类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加以继承与发扬,开发和改造就成为必需。然而这种费力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很少有人愿意做。在研究小组对被调查单位的体育教师进行走访时,大家一致称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与打算。

3.地方特色传统体育文化普及程度低,推广难度大。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因其相对静态性和封闭性,虽然使其存续成为可能,但也严重影响了其普及与推广,从而也就造成了研习群体小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少年儿童更多地把目光投向社会流行、认同度高、普及范围广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这种原因,也就使得地方特色体育文化进校园出现了困难。

4.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推广普及投入不足。这里所称的投入不仅仅是经费的投入,更包括设施、精力的投入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未在体育校本课程方面做出相关的明确规定,甚至连指导性的条文也没有。因此学校和相关教师缺乏主动意识,从未考试过要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地体育文化纳入体育教学之中,从而为传承和光大地方体育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鼓励各学校充分结合本地区和自身的具体特点开发校本体育课程,将本地特色体育文化纳入校本体育课程中来,不仅有助于较好解决地区及校际差异给体育课程实施带来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学校与社区沟通的加强,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有利于地方传统特色体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还能促进类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但在这方面,学校的实践中还存在中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认识不足。根据调查,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均把奥运项目视为“正宗”,很少关注本地特色体育文化;(2)不重视课程资源开发;(3)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推广普及投入不足。

2.建议:(1)开展竞赛活动以保障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首先是各地方教育、文体管理部门应在地方运动会上下功夫,增加本地特色体育项目,通过竞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熟悉本地特色体育文化,从而带动更多的人从事这类运动,建立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立足和发展的基础;其次是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举行涉及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体育竞赛活动,把这种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引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建设一支能够将本地特色体育文化传承下去的后备力量。

(2)鼓励学校体育教师开发相关的校本体育课程。要保证地方特色传统体育文化走入校园,发挥其娱乐、育人的功能,首要任务是要将其开发、改造成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材料,这项工作无疑要由体育教师来完成。地方教育文体主管部门应通过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通过合作来实现地方体统体育文化的教材化,从而促进本地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繁荣。

第2篇

关键词:韦勒克 沃伦 《文学理论》 文学本质

“文学是什么”这一文学的本质问题一直是中外文学理论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当我们在探讨事物的本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理清的是“什么是本质”。本质是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的根本属性。在哲学上,本质是与现象相对立的,正如黑格尔认为,现象与本质是事物过程的外在方面和内在方面相统一的表现。他说:“本质在现象中出现,所以现象恰恰不单纯是无本质的东西,而是本质的显现。”[1]可惜的是,在黑格尔那里,本质与现象两者是孤立的,本质也只是抽象的概念而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现象则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我们必须承认,世间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其本质(或者叫本体)和其外在的形式的组合,文学也是如此。哲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物的本质潜伏在事物的形式里面,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透过现象掌握事物的本质。文学的本质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实则是极其复杂的。古今中外的学者都试图对文学下一个“放于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例如传统的“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生产论”﹑“文学艺术情感论”﹑“文学语言论”,甚至是新时期的“文学文化论”等等,终究还是徒劳,都未能完全诠释文学的本质。当前文艺界兴起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的大众化,消费文化理论,文化诗学理论等等,不仅越出了文学的本质范围的界限,更为我们探寻文学的本质增添了不少的障碍。这些新兴理论的兴起,甚至威胁到文学及文学理论的边界模糊﹑文艺学学科等问题。[2]“反本质主义”的出现,给文学的本质来了一次彻底的反叛,似乎为在文学的本质问题探寻路上而找不到出路的学者指明了方向,但在理论的狂热之后,不但文学的本质问题没有被完全解构,其自身的理论也难以自圆其说,逐渐暴露出新的问题。“反本质主义”对文学的本质撒了一次娇后,必然要面对新的本质,本质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本质的论述专门安排了一个章节来谈。读完整个章节对文学本质的论述,我们惊奇地发现,韦勒克和沃伦(以下简称韦沃)并没有把文学的本质预先下定一个概念,把文学的本质置于一个很悬乎的境地,从而将本质永恒化与普遍化。相对于预先设定好一个文学的内在本体去探寻文学的本质,韦沃却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去探寻文学的本质。

首先,韦沃没有直接去追问文学的本质问题,而是先从解决文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的问题入手,批判了流行的“凡是印刷品都可称为文学”和“文学局限于名著”的观点,接着进一步规范了文学的范围,他说:“文学一词如果限指文学艺术,即想象性的文学,似乎是最恰当的……而任何完整的文学概念都应包括口头文学。”[3]也就是说,口头文学也应纳入文学的范围,同时作者还进一步说明了“文学(literature)”一词语源的局限性,容易把文学局限于手写的或印行的文献。

其次,韦沃在界定了文学的范围后,着重探讨了作为文学材料的语言与日常的语言和科学的语言的差别。在探讨文学的语言与科学的语言的差别时,作者不主张把他们两者仅仅看作是“思想”与“情感”或“感觉”之间的不同。他认为:“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志系统……文学语言有很多歧义……并且充满着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4]也就是说,韦沃是从语言的特质和语言指向的对象两个方面来对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作了区别。区别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相对容易,但区别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似乎要困难得多。日常语言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它的范围是广泛的,往往会出现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重叠的现象,例如日常语言很多也有表现情意的一面。但韦沃还是试图在使用量方面和实用意义方面把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独立开来。在使用量方面,作者说:“文学语言对于语源的发掘和利用,是更加用心和更加系统的……诗的语言将日常用语的语源加以捏合,加以紧缩,有事甚至加以歪曲,从而迫使我们感知和注意他们。”[5]也就是说,文学语言是在日常的语言的基础上不断提炼,不断整合的结果,因此日常语言虽然有表现情意的一面,但还不是文学的语言,因为文学语言是诗化的。在实用意义方面,作者认为,有些日常语言有时只能说是一种修辞,而不能说是诗。因为“艺术须有自己的某种框架,以此述说从现象世界中抽取的东西”。[5]另一方面,作者认为,文学语言相对应的文学艺术是一种无为的关照,有其特定的审美性。以上仅仅是文学语言和其他两种语言的差别,但文学内部的语言也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声音模式在小说中就不如在抒情诗中那么重要。

最后,韦沃在对作为文学材料的语言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文学的突出特征,即虚构性﹑创造性和想象性。

理清完韦沃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本质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依然没有明白文学的本质是什么。韦沃对文学本质是探讨的方法恰似在剥洋葱,一层一层往里面剥,把不是文学的东西剥掉,不断伸向文学的本质。在理清了文学的范围,谈论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得出文学的独特特征后,也就是在洋葱剥到差不多的时候,韦沃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6]我们虽然没有在韦沃的《文学理论》里面找到文学的本质,但起码我们离本质又更近了一步,这就是韦沃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的价值所在。其实本质的东西是个无底洞,人们的认识只能是越来越接近本质,不可能穷尽本质。那些试图穷尽本质的人,最后证明只能是徒劳。正如韦沃认为的那样,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其交织着内容和形式,外部和内部,主体与客体等等。因此,文学的本质是难的。

既然文学的本质是难的,那我们是不是不要去探索它呢?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思维去探寻去接近文学的本质,而不是一味地对本质作穷追不舍的追寻,更不要在面对文学的本质的问题时来个逃跑主义。其实文学的本质的问题不是一个伪命题,是文学理论的元问题。[7]没有对文学本质的研究,文学理论只能是苍白的。韦沃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本质的论述告诉我们,解构文学的本质,不是也不应该走向反本质主义,而应对文学的本质进行多元的解说。当然对文学的本质的多元解构,并不是说要重新建立一种所谓包罗文学多维本质的多元本质观,而是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开放空间与构建格局。[8]当然,反本质主义对传统的一元独尊的文学本质论的反叛是有其合理性的,但它最大的错误就是拒绝解说文学的本质。文学是多维的,对文学本质的探讨也该从多维的层面对文学本质进行多元的解说。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256

[2]李敏.文学的本质问题界说—由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说起[J].各界文论,2007,(06)

[3][4][5][6][英]雷·书勒 克、奥·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1页,第12页,第14页,第18页

[7]杜吉刚,谢春平.文学本质:一个多元性的存在空间[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第3篇

招聘对象:中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和教科单位及相关教育机构中的专业人员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长或贡献者。

招聘职衔、条件、任务、待遇:

职衔 应聘条件 工作任务 聘用待遇 说明

特约研究员

2、所著论文在各类评选中曾获奖或公开发表。

(曾作过组稿编辑工作) 1、征集教育论文;

2、负责收集各类教育信息;

3、开展课题研究;

4、每年年末交总结一份(未交视为辞职) 1、颁发证书;

2、可分享各种信息、资源,优先优惠发表作品;

3、依具体工作实绩取酬。 须交付专家评审费及工本费、建档费281元(308)元。

客座教授、

名誉博士、

荣誉院士

(特约编委) 1、中级以上职称;

2、从事教育工作十年以上;

3、县级以上先进或教学能手(以上条件具备其一即可)。

(有编辑经历) 1、做特约研究员等工作;

2、参与教育论文评改;

3、协助本院推广各项业务,如函授、招生、招聘研究员、扩大宣传等。 1、同特约研究员等;2、可参加本院举行的各项学术会议及活动。 须交付专家评审费及工本费、建档费498元(563元)。

名誉院长

(特约副主编) 1、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2、在文教科领域内有一定知名度;

3、教育机构负责人或在专业方面有突出贡献或特长者。

(有编辑经验) 1、做客座教授等工作;

2、可申办本院分支机构;

3、可代表本院参与各地学术交流及评鉴。 1、同客座教授等;

2、可受委托代表本院开展工作。 须交付专家评审费及工本费、建档费688元(800元)。

另外,申聘“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条件、任务、待遇等与名誉院长相当,要求在教科文研究领域有一定建树或独到见解,须交付专家评审费及工本费、建档费680元。

凡本两院上述职衔者,订阅本院主编的报刊书籍,参与院办各种活动,均按80%付款,每年将根据其工作成绩评优颁奖。

应聘须知:欲应聘上述各职衔之一者,请写一份申请书(或填申请表),注明申聘何院何职,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本院成员推荐的可不加盖公章),随同身份证、职称资格证及相关荣誉证明等复印件、1寸彩照两张挂号寄来,同时汇来相应款项,款及资料到后经评聘委员会评议通过即办理相关证书等(未被聘用者来款全数退还)。本通知长期有效,谨防假冒。

两院中国西部分院通联: 530001 广西南宁明秀东路185号丰业国际城 C-2116苑 唐佳琪 0771-5769401 http:// E-mail: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 审美化

一、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时代难题

文学阅读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边缘化,当代大学生(非中文专业)更多的翻看流行小说,纸质经典的文学阅读量不断减少,曾经让人沉醉其中的唐诗宋词,曾经激励、感动过一代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著作则被尘封在图书馆的下层。文学阅读不再大众化,而是变成一种奢侈的行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现代技术的冲击,二是不可避免的时代隔膜。

(一)现今社会,科技发展,电影电视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大量挤压了文学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传媒时代的到来把人们带向色彩鲜艳、光怪陆离的读图时代,现代技术制造的声音、画面极富吸引力,带给观众冲击力超强的感官刺激,加之传媒艺术信息量大,表意清晰明确,不要求观众去思索、想象以及意义再造,观众能够轻松容易地获得感官享受,原本的自然惰性被养育和激发。尤其对于喜好新奇事物、追求时尚化的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传媒文化的重要受众,沦为传媒艺术的拥趸。但是传媒艺术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因为画面的直接性,想象与创造失去应有的价值,观众由此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沦为视听盛宴的感知者和纯粹的意义接受者,观众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判断也在不断下降。

文学是语言艺术,相对于视听刺激的直接性,欣赏起来更为复杂,需要读者更多的思考和想象。要想欣赏文学,首先需要对文学语言进行解码,其后需要运用想象,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的填空、补白,最后要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带有个体经验的新的审美意象,这样才能得到审美愉悦。一方面是传媒艺术抢占地盘,一方面是大学生的畏惧心理,文学阅读慢慢远离了大学生。

(二)新的生活环境,无限拉大历史和现实的距离。高速发达的科技把人类带入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环境与古人曾有的生活环境迥然不同,经典文学和现实生活的表层连接越来越少。

昔日诗人笔下的山川美景和宁静田园,对于现代人陌生而遥远。交通的发达和通讯工具的普及,拉近了人与人的物理距离,天涯成为咫尺。在现代社会,山川的阻隔,不再影响人的喜怒哀乐,不再能发酵离别的苦酒。国家安定,社会和平,人们也很难体会古代诗文中“穷而后工”之作的深沉情感。所有这一切都让经典文学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隔阂。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他们曾经是精英文化的倡导者。现在却沦为时尚文化与功利娱乐的臣服者。正如约翰·多可所说:“大众文化在其视觉方面正在取代文化的少数精英最为熟悉最为内行的方面,即阅读、冷静与理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曾经确保他们拥有文化与学术权威,并处于文化与学术的中心地位。”[1]

在无可回避的时代大潮中,大学语文课程该走向何方?没有高考分数要求的大学语文课程,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变得有趣,甚至某种程度上有实现当代社会中文学突围的性质。

二、大学语文课程审美化教学的再认识

语文作为一门学校课程,有与其他课程相似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共性在于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知识功能、工具功能和美育功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识课程。而其特性表现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不单纯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欣赏过程,是一项审美活动。语文课程由众多经典文学作品组成,语文众多功能的实现,不是老师直接把知识、思想、能力传授给学生,而是以鲜活的作品为中介,在对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的能力。一切都是在文学审美中完成的。或者换句话说,审美化的文学欣赏过程,是实现语文课程众多功能的手段。

审美化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而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因为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往往跳过审美环节,直接把文章支解为字词、思想,把教学参考书上的观点直接塞给学生,违背语文学习的本性。因此大学语文课堂需要重新回归语文本性,再造审美化的课堂教学,营造和谐愉悦的审美场,让学生重新体会文学的魅力,让久违的墨香焕发出新的光彩。课堂的成功,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文学殿堂的门,实现现实生活中文学的突围。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革新。

(一)对于教师而言,要充分和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特质

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唯一载体是语言。文学语言不同于交际语言,除了表意作用之外,内涵更为丰富。有形的文学语言中蕴含着无尽的画面、无限的情愫。文学的魅力在于文字的固定性和语言的多义性,让读者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对语言的阅读中,会激起读者无限的想象,造就每个人心里的哈姆雷特,在思考中与作者发生共鸣,进而达到心灵的妙悟,体会到深邃的人生境界。

这种审美是发自内心和长久的。正如瑞恰兹所说:“对于一个适当的读者,这些文字在他的心灵中会再行引起兴趣同样的活动,同时把他放在同样的情景中而又引出同样的反应。”[2]而且这种审美,还能引发更深邃的想法,引导读者进入到更广更深的境界,甚至进行再创作。如王国维先生在阅读欣赏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凤栖梧》、辛弃疾的《青玉案》词时,就超越原词,从中体味出人生中事业、生活、爱情等诸多事情成功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作者为这种充满画面感的语言所感动,在内心烙下印记。当读者的人生境界遇到坎坷不平时,他内心郁积的情感需要爆发,曾经刻在他内心深处的画面成了最好的表达,此时的审美愉悦又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文学审美必须充分认识语言的魅力,挖掘语言的功能。通过语言的品味,更好地品味文学之美。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代语文课堂上有过于夸大多媒体功能的倾向。有些教师的语文课堂把主要时间放在欣赏图片和观看视频上,无形中又把学生引入到老师制造的图像世界,把文学作品的欣赏等同于图片、视频的观看。学生虽然感受到美,但这种美被局限和固定,不自觉中削弱了文学的魅力。利用图片、影音,要对其作用有准确的认识,引用它们不是审美的目的,而是审美的起点。在通过图片和视频有了直观的美的认识的基础上,继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展开想象。文学中的美,绝不是一时一处,而是超越时空,是图像和声音所不具备的。

除了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展开想象之外,语文教师还应结合文章,适时地介绍一些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如古代诗学批评中的“虚实”“意境”“妙悟”,介绍古典美学思想,如“中和之美”,“含蓄”意蕴,古典戏剧“大团圆”的结局等。这种方法的介绍,既是知识,也是让学生了解文化,为深层次的文学欣赏、民族性的解读文学提升档次。

(二)挖掘经典作品的时代意义,寻找进入审美活动的突破口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大街小巷、男女老少无不热谈。究其原因,是其使用现代活泼话语解读三国故事,是在人们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的纠偏、订正、学课堂。大学语文课程也不是专业课程,尤其对一些理工科学生,究其根本是通识教育。易中天的成功给了我们启示,经典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关键要看教师会不会搭建天梯,帮助学生登上欣赏的宝殿。

帮助学生欣赏经典作品,需要教师挖掘作品的时代意义,进行现代化的连接。连接有多种方式,比如运用现代话语对古代经典进行解读,打破其因为历史的距离而产生的阅读恐惧,用活泼轻松的方式,缓和经典的古朴和呆板。例如解读《西游记》中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两个阶段的孙悟空,完全可以用“自在不成人”和“成人不自在”这样活泼的语言概括。鼓励学生对于经典的个性化解读,阅读的心态不紧张不拘谨,才能拉近和经典的距离。

另一种更普遍的连接方式是通过情感打通审美客体(文学作品)和审美主体(读者)的壁垒。文学是人学,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但喜怒哀乐的情感是人类所共通。正如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指出:“艺术家表现的绝不是他个人的情感,而是他领会到的人类情感。”[4]比如古诗中的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莫名伤感;“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静夜思乡;“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失。忧愁的表现形式虽然很多,但内心忧虑的本质相同,现代科技的发达并不能消解人类的忧愁,当代社会中的人同样要面对各样的愁绪。因此可以通过语言的品味,借助情景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愁的情感。其实只要静下心来,赋予阅读和体验充分的时间与恰当的情景,学生还是能够感受到作家所言的“己之想言而不能言”的情感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欣赏的审美场,对古人的情感做出现代化的表达和引申,以情感为突破口,进而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审美领域,而且从情感出发也符合语文学习作为审美活动的特点。

如果能达到这个境界,文学阅读的审美场就会变得非常圆融。通过文学审美活动,学生和古人之间在进行着隔空对话,而通过对话他们能深切地触摸到一个民族在历史中蹒跚的共同心声。只有对传统文化真正认识,才能奢谈继承和创新。

(本文为2011年军械学院教学改革课题《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模式研究》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XLX2011038。本文为2012年军械学院基础部科研课题《新时期军校美育的内涵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成果。)

注释:

[1]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徐葆耕,瑞恰兹:《科学与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审美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如何根据幼儿教育需要针对性的学习幼儿文学成为我们幼儿文学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幼儿文学中“审美情趣”可以把孩子领进文学的殿堂,享受人类文明的美好。作为教师要把孩子带进理想的乐园,就应“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一言以蔽之,即学会审美情趣,才能从真正意义体会幼儿文学[1]。

1、幼儿文学的特点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其接受对象也可包括为0-3岁的婴儿,并兼顾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编的文学。幼儿作为幼儿文学显在的读者群,他们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文学具有与不同的美学特质:形态完整,内容丰富,语言亲切;形象鲜明,情节单纯,描写生动活泼;色彩富丽,图文并茂,音响效果强烈,轻松明快的游戏方式等等。这一切都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为适应并满足幼儿的心理活动和愿望创作设计的,显示了幼儿文学独有的特色:短小、浅显、稚拙、天真、明净、单纯,充满浪漫的诗意。

幼儿文学又是一种具有特殊传播方式的儿童文学。由于幼儿自主能力不强,识字不多,幼儿文学采取了以成人为中介的间接传播方式。在指导、帮助接受幼儿文学的成人中,幼儿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认为是幼儿文学的主要传播者。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幼儿文学是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而幼儿文学的鉴赏能力的培养是课程重要的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修养是各种能力和知识积淀的外在表现,鉴赏幼儿文学作品对这些能力的要求丝毫不会降低,而且还必须在某些方面进行强化,因为幼儿文学特殊的美学特点使其在看似简单浅显的文字表面下蕴含了丰富的文学信息,对它的鉴赏需要用更规范的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作基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就显得势在必行。而幼儿文学特有的美学特质要求幼儿文学的鉴赏者更应有敏锐、细腻的感受力方能真正进入幼儿文学生动多彩的世界。因而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审美感受力

审美感受力是诸多审美能力中的一种。审美感受力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传递的信息作出反应的能力。感受力是主体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第一个条件,没有感受力,便不会接受外界的任何刺激,也没有审美活动的发生。正如帕克所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指审美经验的结构――引者注)所依靠的基础。”

对于审美来说,感觉的生动、丰富一直作为审美感受的一部分,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感受力是使我们与自然保持密切的和亲和的审美关系的重要途径。虽然它主要属于生理水平,但对于现代人来说,感受到自然当中纯真新鲜的光、色、声、质地等,未尝不具有珍贵的价值;对于习惯用符号、机械等手段来对付自然,而逐渐丧失天然敏锐的感受力的现代人来说,恢复纯真感受力未尝不是一种具有文化意义和富于人性的事[2]。

一般来说,审美感觉的敏感性虽也受惠于先天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从审美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文学作品是蕴含丰富审美资源的宝库,文学熏陶下的人应该具有一颗敏感而丰富的心。然而,我国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更注重辞章学,喜欢从表达的角度研究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再加之语文教学中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及其程式化的写作,让这些年纪不大却已烙下深刻印记的学生在面对幼儿文学作品时感受不到作品中的鲜活生命,这就显示出他们审美感受力的钝化。在审美活动中,感受力的培养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这不仅由于它是审美能力的基础,而且还由于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感受力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压抑和抛弃,因而导致了学生个体审美能力的弱化。

3、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3.1根据幼儿的审美心理去感悟情趣

幼儿审美心理最突出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思维方式无论是泛灵观念、人造观念,还是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无不处处体现出幼儿的情趣。在幼儿的眼中,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同人一样有灵性有感情,鸟能语、兽能言、石头能说话,是那样的真实而自然。

3.2充分理解幼儿审美心理的独特性

由于幼儿审美心理的独特性,使幼儿文学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情趣”成为它特有的魅力。幼儿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稚拙美、纯真美和荒诞美处处诱着幼儿的情趣。因此,我们须对稚拙美、纯真美、荒诞美应当做更深人的了解。先说稚拙美,它是幼儿文学独有的美。“稚”“拙”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身体弱小,却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生活经验不足,但喜欢用有限的经验解释万事万物。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充满了童真童趣。我们都是从幼儿成长起来的,但是不知有多少人在成长过程中思维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行为认识就不同了。

3.3调动感官,感受作品

文学语言的形象化,主要是通过形象性的表述达到叙述事物、描写环境、传递感情的作用。在文学语言的背后藏有较大的延展性和创造性,赋予读者深广的感知、想象空间。

在审美活动中,各种器官起着不同的作用。自古以来,不少美学家均认为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审美器官。与此同时,虽然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相对次要,但仍可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在赏析幼儿文学作品时让学生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获得作品综合性的美感,为鉴赏活动增添生动性和浓重的情绪色彩。

4、结论

总之,我们感悟到情趣就是打开了了解幼儿、熟悉幼儿的窗口,为我们掌握这门课程奠定了基础,也为讲解作品、帮助幼儿欣赏作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 理据 显化

一、显化概念

显化, 又Q明晰化,这一术语是由Vinay和Darbelnet 作为翻译技巧最早提出来的。作为翻译技巧的显化, 是指译者在目的语文本中将源语文本中隐含的但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条件推导的信息加以明示。它与增词法、增加额外的解释、直接表达出原作暗含的意思、添加连接词等技巧密切相关。显化的译作由于添加了原作不曾有的信息, 因此译作一般比原作长。Blum-Kulka对显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于1986年提出了显化假说(explicitation hypothesis),即翻译过程会使译文相对于原文更加冗长,其表现形式为衔接方式的显化程度提高(Blum-Kulka,2004:92)。此处显化概念仅指翻译过程中衔接关系明晰化程度的变化,关注的是语篇层次上的“显化”,强调“显化”与衔接和连贯在翻译过程中的转换关系。

关于显化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学界仍未达成共识。Vinay和Darbelnet将显化分为词汇显化和信息显化。Klaudy则依据显化形成的原因,将显化分成强制性显化、非强制性显化、语用显化和翻译固有显化。强制性显化包括句法显化和语义显化,使目的语文本合乎目的语语法语言规范。非强制性显化是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篇章构建策略和文体偏好的差异所致,若不运用非强制性显化,目的语文本虽然合乎语法但不地道。语用显化则指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译者常常在译文中添加解释。翻译固有显化是指翻译过程固有的显化,与源语和目的语无关。

二、显化研究现状

(一)国外显化研究现状

西方译界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有学者注意到并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由于显化既可以通过对比译文与原文发现,又可以通过对比译文与目标语非译文获知,研究者有的采取了前者,有的采取了后者或两条途径兼考察显化现象。Olohan和Baker通过统计和比较英语文本和英译文本中报告动词(如say, tell)后选择性关系词“that”的使用情况,发现英译文本中“that”的使用频率要远高于其在英语文本中的使用频率。Olohna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英译文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显化程度高的句法形式。Puurtinen基于小型平行语料库对芬兰语原创和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连接词(如关系代词、连词和具体副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未能充分证实显化假说,因为原文和译文均未出现频繁地使用连接词的趋势。2013 年,Margherita Ippolito出版的学术著作是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作者依托Even-Zohar 的多元系统理论,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工具和方法,通过自建儿童经典小说翻译语料库及儿童经典小说非翻译语料库的可比语料库,探讨了Mona Baker 提出的翻译语言的简化、显化、范化等普遍规律是否适用于儿童书籍的意大利语翻译,指出翻译儿童文学的地位、源语及译入语的关系,以及所有作用于翻译活动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着译者的翻译选择。

(二)国内显化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显化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在对英汉翻译的显化探讨中,贺显斌最早进行了实证研究,贺显斌以《最后一片叶子》作为实例考查,证明了英译汉中有较高程度的显化,并指出了汉语译文明晰化的主要手段包括使用增词、改用具体词、转换人称和转换辞格。柯飞指出,显化不应狭义地指语言衔接形式上的变化,还包括意义上的显化转换,即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显化于译文中,使意思更明确、逻辑更清楚。臧光亚通过自建小型汉语原创儿童文学语料库(OCCLC)和汉语翻译儿童文学语料库(TCCLC),对儿童文学翻译语言诸如“恶意欧化”等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胡开宝、朱一凡依据Halliday提出的语言功能的划分,将显化分为概念功能信息显化、人际功能信息显化和语篇功能信息显化,并以此为依据对莎剧《哈姆雷特》的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中的显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总体看来,迄今为止,国内外显化研究最新文献,其实质都是验证显化假说的合理性。

三、儿童文学翻译中显化的理据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其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英汉两民族在思维和表达上存在诸多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并按照译入语规范进行翻译。儿童文学翻译由于读者的认知、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源语中的很多文化特有信息,译者会有意识地运用显化技巧将源语文本中隐含的信息加以明示,以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吸引目的语读者。下文将从语言、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以及儿童特殊的认知、心理特征两方面探讨儿童文学翻译中显化的理据。

(一)不同语言、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

文学没有国界之分, 但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因而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间的转换, 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从历史上或从当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来看, 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的顺序、 各阶段和年龄的相应关系, 以及各阶段中变化发展的顺序和速度, 大体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各国儿童后天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传统观念及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因而要求译者在将国外的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的同时, 既要考虑到信息的正确性,更要注意文化的移植。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直存在着异化和归化之争,对于知识经验浅显的儿童读者来说, 前者虽然可以学到新的东西, 但是理解难度大, 因而容易失去阅读的兴趣;后者可以使他们容易读懂作品, 但是了解不到异域的风情, 从而丧失了翻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很显然,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但是偏向哪一方面都会顾此失彼。译者可以通过添加标识或说明,这样在异化和归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使儿童读者既能读懂文章又能了解异国的情调, 有利于他们知识的积累。

邓红顺认为在处理内在的文化意象所蕴含的意义时,应采用“异化”为主的策略体现不同文化特色,在文化意象的处理方面,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又要尽量保留原文中的异质文化意象,以使儿童读者更多地了解异域文化。向儿童读者传播异域文化,考虑到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有时需要添加注释性文字,这就是显化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频繁出现的原因之一。比如,英语的度量单位“feet, inch”等常用异化直译成汉语“英尺、英寸”,可以使儿童读者了解英语中的度量衡单位。但对中国儿童来说,他们对一英尺、一英寸到底有多长没有概念。为了保留原作中的形象,同r使译文易于理解,可以加上注释以便于儿童读者了解。

(二)儿童特殊的认知、心理特征

专门给儿童创作的适合其阅读的文学便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具备丰富的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性。若是儿童文学作品比较优秀,不但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思维、提高其语言能力,还能够提高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儿童文学的翻译是针对儿童读者的,保持儿童童趣和传递异域文化是译者面临的双重挑战。

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儿童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人,儿童与成人在认知能力、存在感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方面有着许多根本的区别。儿童心理学中通常把儿童期限定在6、 7~11、 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身体有了相当发展,脑的发育也基本完成, 能较自由地完成各种动作, 基本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儿童心理发展包括两个重要部分, 一是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过程(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人格等)。 研究表明,儿童的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初步的发展 (许政援, 1984:67) 。在儿童期,儿童的记忆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思维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但是儿童才开始认识世界,加之他们的人生经验少,因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仅限于感性的层次,即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以具体思维――具体的形象为主。同时,儿童的语言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儿童对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和文字的反映尚未完善,而且抑制力差、注意阈限较短,易受外界的干扰,不像成人那样有很强的自觉性、目的性。虽然这时期注意力正逐步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但主观的具体的事物(形状、 颜色、 声音和形象)仍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林礼元, 徐胜三, 1981:41)。

儿童文学译者应该时刻考虑儿童的接受特点,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英国语言学者及翻译理论家西奥多・萨瓦里(Theodore Horace Savory)曾着重指出,要获得圆满的翻译效果,必须根据不同的读者要求,提供不同性质和风格的译文。也就是说,在动手翻译之前,应该首先解决为谁翻译的问题。

被誉为“东方的安徒生”的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指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

换言之,儿童文学翻译家应该用风趣幽默的笔调,用富于儿童特色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将儿童生活、心理的各种特点描写出来,使小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也就是说,儿童文学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简洁优美的。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让儿童读者喜欢阅读,使他们将语言所提供的信息与自身经验很容易地结合起来,使事物之间的联系以感知的形式显现出来,以促进其对作品的理解。而要译出生动、形象的语言,译者往往得借助显化这一手段。

袁毅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因此儿童文学文本在词语的选择上就得为儿童所理解、所乐于接受,易于激励儿童联想有关的具体形象。加之由于儿童文学语言是艺术语言,它必须与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或通过词语的选择,或通过语法关系的多样组合,唤起读者的形象感,形成读者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按照这一要求选择词汇,通过这个词汇唤起读者对具体形象的联想。

由于儿童读者特殊的认知能力,译者常常有意识地使用关系词以明示句和/或段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降低文本阅读难度,增强译本的可接受性。郑洪波用语料库方法对《海的女儿》叶君健、任溶溶的两个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是叶译句子较短,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较多使用谓词性指示代词使语法关系更明确,使逻辑关系更明晰。

谓词性指示代词使用频率比较――引自郑洪波(2013)

对于译者而言,儿童文学翻译要实现儿童本位的翻译,也就要求译者洞悉并欣赏儿童独有的存在感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真正进入儿童独特的生命空间。唯有进入儿童独特的生命空间,在充分研究并把握儿童读者语言认知能力、独特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的基础之上,把握儿童文学原作品中的特质,并将这些特质或保持或再造传入译作之中,以满足儿童的原初生命欲求和成长需要。

当然, 我们所说的显化只是一种总体性的翻译现象。不同译者具有不同的遵循程度,不同体裁的文章显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1]Vinay,J.P,&J. Darbelnet. 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2]Blum-Kulka,S. 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A]. In Venuti L.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4.

[3]Klaudy,K. Explicitation[A].In M. Baker.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Olohan,M.& M.Baker.Reporting that in translated English:Evidence for subconscious process of explicitation [J].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00.1:141-172.

[5]Puurtinen,T. Explicitation of clausal relations: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clause connectives in translated and nontranslated Finnish children’s literature[A].In A.Mauranen and P.Kujamaki,eds.Translation Universals Do They Exist?[C].Amsterdam/Philadelphia,PA:John Benjamins,2004.

[6] Ippolito,M. Simplification,Explicitation and Normalization: Corpus-Based Research into English to Italian Translations of Children’s Classics[M].MIT Press,2013.

[7]胡_宝,朱一凡.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J].外语研究,2008(2):72-80.

[8]贺显斌.英汉翻译过程中的明晰化现象[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63-66.

[9]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306- 310.

[10]臧光亚.基于语料库的英译汉儿童文学语言的欧化现象微探[J].语文学刊,2009(12):82-84.

[11]邓红顺.儿童文学翻译策略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36-37,41.

[12]许政援.儿童发展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13]林礼元,徐胜三.小学儿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4]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 (10):73-75

第7篇

【关键词】引导;议论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课改 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至真至纯的语言艺术。散文必须以新颖的立意、独特的见解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美感享受。散文是四大文学的体裁之一。它往往通过对某人某事的叙述,或对某种事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

如这几年,散文写作在中考中大行其道。

1. 议论性散文写作

1.1议论性散文的特点: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 。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融情感、哲理、形象于一体。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

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的,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总之,形式灵活、语言精美、渗透作者的感情,这是议论性散文与规范性议论文最明显的区别。

1.2如何写好议论性散文 。 要写好议论性散文,就必须找准该类文体写作的成功支点,那么,哪些因素是其成功的支点呢?(1)要有明确的观点贯穿全文。有人认为,既然是议论性散文,就可以随意写,不必顾忌论点、论据、论证等。其实,议论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议论文,同样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只是写法上比规范的议论文要更灵活些,文笔、形式更随意一些。(2)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形式。议论性散文,有些像随笔,从表面上看,信马由缰,形式多样,而实际上,好的议论性散文也要开合有度,有一个合理、完美的结构形式。(3)要体现出议论的逻辑性。优秀的议论性散文,既能够使叙和议各展风采,又能使叙和议密切联系。议论性散文,属于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其内容层次之间应有内在逻辑性。

1.3目前中考议论性散文存在的问题 。 从内容上看,或回到古代,或罗列名人,贪多求全,臃肿庞杂,看不到鲜活的现实,闻不到时代的气息。从感情看,或缺乏真情,或矫揉造作,用成人的体验代替自己的心声,用美丽的词句掩饰自己的浅薄。从语言看,堆砌辞藻,追求虚美,用名言警句撑门面。

2. 记叙性散文的写作 记叙性散文分写人、记物、叙事等。记叙性散文写作要注意如下几点:

2.1感情浓郁,以情动人 。 散文是情感的载体,应十分重视个性化的体验,以叩击心弦的强烈感情打动人心。

2.2联想丰富 。 散文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要想写出有新意的东西,就得提出一种新思想,立意有深度,就得多方开掘。这就要用到联想,没有恰当的联想,文章就放不开。联想的方式很多,由此及彼的横向联想是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其类型有相似联想(由此事物想到性质不同的彼事物)、相关联想(由此事物想到与它相关的彼事物)和相反联想。

2.3形散神聚,线索连缀 。 形散,是形式不拘,写法多样,生动灵活。要做到神聚,就得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就像放风筝,不管它飞得多高多远,风筝线始终在手里拽着,随时可以把它收回来。线索的主要类型有:(1)以具有象征意义或有深刻含义的某个物件为线索。(2)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3)以某句深刻意义的话为线索。(4)以人物某方面的特点(如:勤劳、勇敢、谦和、豪爽等)为线索。

2.4文字清新,拒绝造作 。 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是非常正确的。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缺乏真情实感、徒有丽词佳句的所谓美文,往往受到包括阅卷教师在内的各方人士的青睐,于是许多考生竞相仿效,以求高分。此类毫无实际意义的内容,只求表面华丽之作的泛滥,实在是语文教育的大话题。

2.5几种散文的写作模式 。 第一,写人散文模式。开头: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中间: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的叙述和描写;几件事。每件事即每个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结尾:重申特质,照应开头;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第8篇

一、 文学著作《简・爱》与影片改编

夏洛蒂・勃朗特的著作《简・爱》,是一部长篇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这部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简・爱生活在环境较恶劣的社会底层,饱受磨难,被送进孤儿院后,生活也并未得到改善,她接受了6年文化教育,奠定了未来文化教育事业的基础。而后和罗切斯特相遇,展开了一段深刻且波折重重的爱情,最终简・爱找到真爱。小说作品中的简・爱性格倔强,并且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平等,夏洛蒂・勃朗特对她进行了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采用抒情笔法为我们展现了她与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小说表达她崇尚平等、尊重的真挚爱情的信仰。小说之所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描写的是基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爱情,而且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同时,这部作品还为我们塑造了一名敢于反抗旧俗、争取平等、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2]另外,经多次改编创作后的影视剧搬上荧屏为广大观众所熟知,也是《简・爱》流传至今的一项重要因素。《简・爱》在不同时期都被改编,虽然时代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能让观众感受到同一时代的震撼及感悟。[3]虽然1983年和2006年,BBC都拍摄了电视剧,但是这两次拍摄却存在不同之处。1983年拍摄的《简・爱》,在表现手法、人物对白等各方面均未进行大篇幅的修改,对原著十分尊重,电视剧尽可能将原著本来面目展现在大众眼前;而2006年拍摄的《简・爱》,则较注重将原著浪漫、激情特质表现出来,采用较夸大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但提到观众最为熟悉的荧幕作品,应数电影版本。《简・爱》的改编是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的,1944年被改编后搬上荧屏,这是一部好莱坞巨星电影,后来被赞誉为爱情电影的经典作品;1970年《简・爱》被再次改编成文学影片,且改变了电影主题,使影片更偏向于独立、抗争,此版是我国影迷所熟悉的版本;在1996年改编的《简・爱》中,则是将田园诗意充分发挥出来,集中表现了唯美的爱情故事;2011年改编成的电影是将当下电影流行元素充分融合后形成的作品,采用哥特风格提高了作品的视听效果。无论是哪年改编的影片《简・爱》,无不受到影迷的高度喜爱,影片的场景充满梦幻、引人入胜,而且简・爱的积极向上精神深深鼓舞着人们,触动了人们内心的情感共识。

二、 文学影片改编的文学价值意义探讨

文学和影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不管是文学作品支持影视创作,还是因影视热播使文学作品再次受到热捧,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观众趣味的改变,文学、影视之间都存在了必不可缺的关照因素。[4]文学和影视在新文化背景基础下已经具有相互簇拥、本质相融的特点。[5]基于传统的理解方式,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容置疑,难以想象没有文学意义的影视。文学和影视具有相互牵连作用,但依旧要强调其文学意义。文学对精神价值保存具有独特意义,文学影视改编需要坚持文学的独立性,文学和影视都可能做到人文慰藉,但文学具有更加久远的古典意义[6];文学影视改编应坚持独特性,这样才能显示其存在价值。文学影片改编通常是改编一些文学经典或者具有社会影响的作品,这种实质也是多文本出现后的一种常见生产传播状态,文学影视改编跨越了文本,这个过程是一个传播、阅读理解、重新阐释认定价值的过程。[7]以往进行文学影片改编多注重传播经典意义方面,现代文学改编过多地侧重了对价值的重新确定、重新确认受众意义。因此也可以说现在的文学改编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文本传播。

文学影视的改编存在两难:“保名著”和“创新路”。[8]文学影视改编首先需要遵循经典精神本质,毕竟改编需要有所依循,但不能只是循规蹈矩,因为尚有其他东西需要探究。理论对改编从以下层面探究:(一)确保经典改编原汁原味,这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状态,具有一定的难度;(二)保持文学原著的精神内涵,可加上一些新的艺术形态需求进行改编,文学具有想象性,影视属于具象性,增加一些艺术表现形态是必不可少的;(三)不能以经典做幌子,屈就大众俗念趣味进行改编,这样文学经典便不再是经典,这也是一些改编失败的主要原因。总结来说,对于文学名著的改编,应基于思想内涵和艺术统一的基础上尽量尊重原著的形态,实现时代新解的创造性“改编”。文学影片改编的本质在于时代创作的创造力、人文文化思想究竟是疲弱还是强盛,时代创造力强盛,在文学影片改编上就能准确抓住原著的精神内涵;受人文文化思想影响,在文学影片改编上,也会存在一定会的差异。通过BBC两次拍摄《简・爱》电视剧以及不同年代改编的电影《简・爱》可以看出,这些改编都是基于尊重原著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但不同年代的人文文化及时代创造力不同,改编的侧重点也各异。

文学影片的改编,其实是艺术把持和再创造之间的得失智慧的较量,创造者首先要接受的考验就是对文学原著的精神把握,其次就是把握影像艺术能力能不能表现原著的魅力。[9]改编最关键的部分也就是尊重文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影像艺术创造,即在掌握原著精髓基础上实现影视创造的平衡。因此一名高明的艺术家在进行文学影片改编时既不会脱离大众趣味,也不能丢弃文学名著精神内涵。文学著作主要是依靠语言魅力给予读者想象的美感,由读者充分发挥无限的想象延伸空间,每个人对文学语言的理解、欣赏程度各不相同,因此语言创造的特点就出现了各式各样不同的特点。文学语言的审美特点不可能仅仅简单地辐射至影视作品中,因为影片与文学著作不同,它可以依靠声画语言直观表达,这样文学影片就实现了从想象性文学形象向影像艺术想象的转化,必然存在了极大的差别。如果太过拘泥于文学语言就难以将影视艺术独有的魅力展现出来,因此对于文学名著影片改编,既要依靠其名作优势,还要掌握好文学名著影像语言的转化能力。创作者只有准确把握好影视艺术的表达优势,才能真正实现文学影片的艺术内涵的影像表达。

在《简・爱》中,罗切斯特向简・爱求婚的告白感人至深:“你那小小身躯里同样地方一根同样的弦难舍难分地紧紧纠结在一起。我们一旦分离,这根弦就会绷断。”从罗切斯特的这段表白中能深刻感受到他对简爱深切的爱怜之情。罗切斯特并不在乎简爱的身份地位,简・爱样貌平凡也不是他注重的,因为简・爱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会说出这么一段流露真情的话。简・爱在听到罗切斯特的表白后,高兴的同时又存在怀疑,她拥有极强的自尊心,认为罗切斯特可能是在嘲弄她,她不允许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人和自己保持紧密关系,即便是自己所爱的人,因此才会说出那么痛苦的拒绝话语。她深切地爱着罗切斯特,拒绝他的同时自己也在挣扎,她的情绪复杂让人难以理解,却又感同身受。当简・爱遇到了英格拉姆小姐之后,她意识到了自己与其他女性的差距,内心充满嫉妒,更多的是痛苦。这些情感都可以从简・爱的话语中充分体现出来。《简・爱》的文学魅力通过这些人物的对白就能很好的诠释出来,文学影片改编时,只有准确的把握好影视艺术表达优势,才可以将这些艺术内涵通过影像表达出来。

结语

从叙事本质方面来看,文学作品和影片没有差别。文学作品《简・爱》是叙事型小说,所以将其改编成文学影片时文体及其复合电影表现手法,使得文学名著和文学影片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小说的表现形式以及改编的电视剧、电影作品,它们都能够将原著作者意图完美诠释表现出来,因此文学作品《简・爱》与文学影片《简・爱》的创作目的、主题理念等都极为接近。经典优秀的文学影片改编,都会在著作的文学创造、影片的表现形式上产生互补的特性。文学著作较明显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思想情感以及写作特点,具有个性化表现特点,文学影片以立体化的艺术形式对具有个性化的文学作品进行创作改编,方便大众接受,同时也不抛弃文学作品的内涵,这也就是存在多版本改编的《简・爱》均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马晓莹.《简・爱》经典对话中折射出的新女性形象[J].电影文学,2013(1):83-84.

[2]叶志良.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J].当代电影,2007(1):135-141.

[3]陈颖.电影版《简・爱》中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分析[J].海外英语,2012(11):232-233,261.

[4]高淮生.关于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人文精神建构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8(14):60-61.

[5]毛晋华.探析电影《简・爱》中的“疯女人”形象[J].电影文学,2012(22):68-69.

[6]高晓薇.文学名著与电影改编的诠释――《简・爱》[J].芒种,2012(13):69-70.

[7]武力宏.细微之处见精妙――析2006版电视剧《简・爱》场面调度的叙事功能[J].名作欣赏・中旬刊,2010(5):137-141.